1. 求一篇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科導論的結課論文!急!高懸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導論論文 審視自我——努力學習——成就人生 摘要: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學、微電子技術和控制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現代機械工程是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港口起重運輸機械與控制或流體傳動與控制活模具成型等方面的能力。本專業的主幹學科為力學和機械工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等。 關鍵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知識 大學生活機械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與上游產業(如鋼鐵、煤炭、有色等)和下游產業(如住房、日用消費品等)關系密切,具有很強的拉動能力。而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始終是機械製造中最活躍的一個研究領域。也是製造企業提高生產率和贏得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沒有強大的機械製造業,就不可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工業化、現代化和信息化。 下面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給予論述和展望。 一、世界的機械製造業 (一)從經濟上看 世界機械製造業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與其所處的外圍環境有著緊密的關系,並受制於經濟周期變動的影響,既表現為對經濟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現出一定的滯後性。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世界性機械製造業突出表現為在大波動中發展,顯示其在國民經濟尤其是在工業發展中的特殊地位,是防止經濟「泡沫化」的基礎;機械製造業貿易呈現極強的地區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貿易差距,發達國家在機械生產和貿易領域繼續其霸主地位。從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重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不僅在於其在本國工業中生產、出口、積累、就業等方面的貢獻率均占前列,更在於裝備製造業為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供重要的物質技術,是經濟高級化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產業。(二)從技術上看 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自本世紀20年代出現以來,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剛性自動化、柔性自動化和綜合自動化。綜合自動化常常與計算機輔助製造、計算集成製造等概念相聯系,它是製造技術、控制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旨在全面提高製造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對市場的響應速度。環境保護的壓力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技術化、信息化、綠色化、全球化成為發展的總趨勢。二、我國的機械製造業 (一)我國機械製造業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機械製造業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採用先進製造技術,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增強了發展後勁;企業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有了較大調整,用微電子改造傳統產業取得較大進展;掌握了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及重大成套設備的核心、關鍵技術,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服務的本領不斷增強。通過技術改造,一批先進的新型、高效、高精度製造工藝技術在機械製造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九五」、「十五」期間是機械製造業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機械製造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大批重要產品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技術裝備;一些重要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經濟總量佔世界機械製造業總量的比重不斷加大;出口創匯位居全國各行業前列,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第二大產業,並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中國機械製造業已建立起門類齊全、實力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基本形成了具有自主製造能力的國民經濟裝備體系。然而機械製造業長期存在的產品質量低、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開發能力弱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從而延緩了機械製造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進度,使得機械製造業企業和產品在總體上缺乏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目前,制約我國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我國機械裝備製造行業原有的創新體系已不適應新時期的國際競爭要求,而新的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二)我國機械製造業趨勢與前景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要求;胡主席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也著重提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以及全國蓬蓬勃勃開展的城鎮化建設,都會帶動機電產品的發展,這為機械製造業的增長創造了市場需求;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為我國機械製造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國機械製造業加工能力大、成本低、人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使機械產品擴大出口有了現實的機遇和很大的潛力。同時也為我國低成本機械產品成為世界的加工中心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見,我國機械製造業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進一步發揮對國民經濟的支柱作用。 胡主席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我們要做的隨著我國加入WTO,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開發和引進,今後外語、計算機應用將成為每個技術工人的必備素質,市場需要「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希望這些人才有繼續提高發展的能力(文化基礎扎實),我國要成為製造大國,就必須有成千上萬的有知識和技術的勞動者。本專業的學習特點要求我們要有有較強的理工科基礎,不能偏科,所以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學好專業技術,並用自己一流的技術、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回報祖國,成就人生的輝煌! 大學,是人生的重要轉折,是放飛夢想的地方。告別了天真爛漫愛幻想的年代,走進了能夠展現自己,完善自己的青春舞台。我的人生開啟了嶄新的一頁,我的人生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茂名學院,雖然不是我夢中的嚮往,但同樣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在這里我將如何放飛我的夢想,並為自己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我盼望著,我的青春能在這里閃光。 人們說:計劃出效益,有計劃的人生才會是有意義的人生。記得幾天前,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虛度的三年!臨近畢業,才發現時光如流水!只有悔恨的淚水……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或許我會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或許我會學好英語,熱愛班級集,或許我主動認識些新朋友……。如果我從一開始就明白這些,就不至於畢業之時,發現三年大學生活是如此的空白……」這是一位大學畢業生的感悟。從中,我領悟到了規劃的意義。為使自己大學無悔,我制定了下面的規劃: 首先,學好專業,注意修養。為使自己三年之後能夠插上知識的翅膀飛翔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必須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同時,加強職業道德的修養,增加就業能量。 其次,參加活動,展才練志。大學是一個鍛煉自己的平台,在大學里,我會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一方面挑戰自我。因為,我不是一個很愛表現、表達能力很強的學生,因此,我要戰勝自己的缺點,讓別人發現自己的長處。另一方面豐富自己。有人說:工作因為忙碌而充實,生活因為充實而快樂。三年的大學生活,我會讓自己在忙碌、充實中度過。我會根據當今社會需要對人才的需要,力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 再次,努力學好工具學科。我要挑戰英語和計算機。雖然,在此方面我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我依舊給自己定了目標,那就是在畢業前一定要通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國家二級的考試。也許目標有點偏高,似乎難以實現,但是定下目標,會有前進的動力,我會勇往直前。不管地經歷有多少風雨,我都會風雨兼程。 最後,整裝待發。由於我所選擇的專業是訂單式培養的專業。這將意味著在大三的時候我們參加實習。在此,我想體驗一下遠離家鄉,自強自立神話。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的發展自己,豐富自己的閱歷,為更好地就業打下堅實的根基。 以上就是我對大學的一個初步規劃。只有我們能從實際出發,規劃自己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奔向美好前程。謝謝!
2. 跪求5000字畢業論文,關於機械方面的,答好加分
機械創新設計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困難的實踐性較強的研究課題。目前創新設計方法研究雖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創新學還處於發展初期,各種不同理論及工具不斷涌現,遠沒有形成普遍可以接受的統一的理論體系。
本文認為,要進行機械創新設計要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充分獲取適用的知識;二是要使用符合創新設計思維並能激發創新思維的設計系統。設計過程充滿了矛盾,所獲取的知識應有助於矛盾的迅速解決,這就要求知識獲取工具緊密集成到設計過程中,因此要統一研究知識獲取工具與設計系統。另外,人類的創新設計思維模式是在長期的成功設計經驗中總結形成的,因此設計系統必需符合創新設計思維規律。創新設計思維規律應作為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的理論基礎。
基於上述考慮,本文從創新設計思維的研究出發,融合知識獲取方法,研究創新設計理論,進而開發機械產品創新設計系統。
1 機械創新設計思維規律
我們常把思維的過程稱為「思路」,是因為可用路徑問題來說明人類思維過程。本文提出兩個機械創新設計思維原則:
一是最短路徑原則。設計者得到產品的功能要求後,往往首先檢索出最佳設計實例,這樣可以最迅速接近目標,然後運用價值工程方法,找出價值較低的極少數組件作為研究對象,再分析所得對象存在的矛盾,嘗試作最小變動以解決矛盾,如矛盾沒有解決則擬作更大變動或擴大研究對象范圍,最後得出最優結果。通過這樣途徑所消耗的能量最少,體現了最短路徑原則。
二是相似性聯想。湯川秀樹的定同理論認為,聯想能力就是找出事物彼此相似性的創造力,相似性是指事物間的內在聯系。
要用計算機系統來輔助設計師從自然界中發現形態各異的事物的相似性是很困難的,因此本文只研究從機械產品實例中挖掘相似性,以促進機械創新設計。
機械設計過程是從功能要求到作用原理,再到物理結構的映射過程[1]。在CBR系統中,功能要求、作用原理與物理結構可作為實例索引,因此可統稱它們為索引項目。同一索引的不同類索引項目之間的聯想可稱為縱向聯想,而不同索引的同類索引的聯想可稱為橫向聯想。
判斷聯想是否合理的依據是相似性,相似性由已有產品實例確定。比如,「超聲波研磨機產品實例」使「超聲波振動」作用原理與「研磨」功能要求縱向地產生了內在聯系;又如,多種產品實例可滿足同一功能要求,那麼它們用於實現該功能的作用原理及物理結構具有相似性。
功能要求是聯想的起點,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通常記憶有大量的設計實例,因而掌握縱向及橫向相似性,所以能迅速地進行橫向及縱向的聯想,能觸類旁通,得出具有相似作用原理及物理結構的實例(簡稱相似實例)並進行組合優化,最後得到最優解。
這兩項原則已被多種設計方法不自覺地採用了,基於實例推理不但能迅速接近最優解,體現最短路徑原則;物場分析法(簡稱TRIZ)分析了上百萬設計實例,確定功能要求與作用原理及物理載體的內在聯系,以及不同作用原理或物理載體的可替代關系,使設計師可根據功能要求找到適當的作用原理及物理載體,體現相似性聯想原則。
2 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
兩項創新設計思維原則充分體現在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的設計中,系統還利用了多種創新設計方法及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的流程如圖1所示,它包含如下關鍵技術:
2.1 實例檢索
利用基於實例推理(CBR)技術時首先要深入研究它的優缺點。CBR是一種以實例為知識載體的知識供應方法。當前它仍有如下不足:首先,系統為了達到實用通常建立龐大的實例庫,這導致管理困難,系統運行效率低;其次,通過檢索得到的只是一個或很少實例,而其它不符合檢索要求但含有適用知識的實例沒有利用,支持創新的力度不夠;最後,實例調整嚴重依賴領域知識,難度大,所以很多CBR系統簡化為實例檢索系統[2]。導致這三項缺點的深層原因是實例是獨立的,不同實例所蘊含的知識難以組合利用。為了克服這個矛盾本文提出通過相似性聯想找出相似實例,並利用遺傳演算法進行組合優化,實現實例知識的重用。
本系統的實例檢索功能用商品化PDM系統IMAN中的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功能及搜索功能來實現,實例的可視化表示與管理依靠IMAN的產品結構樹功能實現。
2.2可視化的實例模型表達及矛盾分析
概念設計技術的發展方向為研究一種統一的設計方案表達方法[3]。文獻[4]對日本學者吉川弘之提出的FBS圖進行擴充,使用兩個框架分別描述一個設計方案的功能層次與結構層次,並存儲功能單元與結構單元的對應關系,使計算機理解產品的結構及其功能。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不夠直觀,因此本系統在功能層次圖與結構層次圖的基礎上增加功能關系圖,以語義網路的方式描述結構及之間的作用關系,使結構與功能處於同一張圖中,設計者可直觀地理解產品原理,根據功能關系圖並運用價值工程方法分析實例存在的矛盾。
實現創新的關鍵是正確分析產品中所存在的矛盾[5]。產品設計中的基本矛盾是產品功能成本比不能滿足用戶要求,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未能實現某些產品功能質量目標;二是某些功能質量得到改善而某些功能質量卻惡化。
矛盾分析結果用於指導新作用原理、新物理結構的聯想,進而找出相似實例。
2.3基於WEB的創新設計知識庫
本系統的創新設計知識庫包括作用原理庫、物理結構庫與實例庫。當系統根據相似性搜索到新作用原理或物理結構後,相應的實例自動調出。
作用原理庫與物理結構庫的開發借鑒了TRIZ的成果,再針對機械領域補充整理出二百四十餘種作用原理(其中包括五十餘種基本措施)。在每種作用原理下分別存儲多種物理結構,形成物理結構庫。實例庫主要針對幾種常見的家電產品進行開發。
創新設計知識庫是創新設計系統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種WEB文本知識庫,文本經過筆者開發的機械知識XML標記處理,使知識庫建立在國際標准XML文本之上,因此可實現知識資源的異地共享,並且在此知識庫之上可建立基於WEB的機械產品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滿足異地協同設計的需要。
2.4相似性的量化方法及改進的遺傳演算法
每種產品的結構不同,需要不定相同的遺傳演算法編碼。本系統為了提高運行效率,採用浮點數編碼方式。
在傳統的遺傳演算法中,初始群體是通過用隨機的方法來產生的[6],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實例的作用原理或物理結構的相似性作為篩選實例產生初始群體的依據。
實現該途徑的關鍵在於相似性的量化也即相似度的計算方法。相似度實質是實例的關聯知識,必須以一定的演算法在實例集合中挖掘得到。縱向聯想的相似度實質是功能目標與實現手段的關系程度,橫向聯想的相似度實質是實現手段的可替代關系程度。相似度越高意味著得到已有產品實例的更多支持。根據相似度來篩選初始群體就等於利用以前的設計經歷,使初始群體的產生有合理的基礎,因此能加快遺傳演算法的收斂。本文根據相似性聯想原理提出如下縱向及橫向聯想的相似度計算方法。
設產品實例集合為C,功能元素集合為F,作用原理或物理結構元素集合為G。分別記為:C={Ci|i=1,2,…,n}; F={Fj|j=1,2,…,m}; G={Gk|k=1,2,…,q}。實例集合中的實例Ci以不同的隸屬度uij及uik分別隸屬於Fj及Gk。 設元素Gk到元素Fj的縱向聯想相似度為rkj,則:
rkj =
又設G空間中有元素Gk和Gm。實例Cji分別以隸屬度uik和uim隸屬於元素Gk和Gm,設從Gk到Gm的橫向聯想相似度為rkm,則:
rkm =
隸屬度作為實例對象的一項屬性來存儲。系統根據以上演算法從實例集合中挖掘相似度知識,輔助設計師從相似度較高的方向進行聯想,並用於指導遺傳演算法初始群體的產生,從而促進設計創新。
3 結論
本文研究創新設計思維規律並用於指導機械產品創新設計系統的開發,系統的成功應用證明了關於創新設計思維規律論斷的正確性以及多種新技術的可行性。系統可通過矛盾分析與聯想,搜索到適用的作用原理、措施、物理結構及實例以解決矛盾,完成概念設計階段的功能優化與原理優化,是實現機械廣義優化設計方法的新成果。
也不知道你是否滿意啊!
3. 關於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論文~~
你這個題目是很大~但是沒必要換題目~可以改小點~例如某市或某地內區並且某種或某類葯~這容樣范圍小~一手資料也好找~現在的葯品營銷主要分處方葯和otc兩類~因此方向分為醫院和葯店兩個~而醫院方面可以探究下影響醫生用葯的因素~而葯店屬於傳統銷售~用4p分析下~然後提出建議等等~
4. 營銷類畢業論文怎麼寫
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提供一些營銷專業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1. 供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
2. 略論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內涵、類型與管理
3. 淺析企業如何獲取分銷渠道競爭優勢
4. 供應鏈企業間的委託代理問題及道德風險的防範
5. 中國企業價格戰的原因探析與對策研究
6.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營銷意義
7. 關於企業物流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探討
8. 文化營銷——企業營銷能力構建的戰略選擇
9. 顧客忠誠的價值驅動模式
10. 新經濟下的企業網路與超市場契約
11. 網路經濟下整合營銷的新趨勢
12. 整合營銷在中國市場的實現途徑
13. 論企業網路營銷中的物流策略
14. 西方的顧客忠誠研究及實踐啟示
15. 基於供應鏈夥伴關系的產品定價問題研究
16. 顧客滿意度中的顧客競爭性評價
17. 我國企業知識營銷現狀與對策
18. 談企業營銷費用分析和會計處理原則
19. 實施綠色營銷的意義與對策
20. 試論企業銷售渠道的創新與優化
21. 牛鞭效應的危害及其對策
22. 企業電子商務盈利策略探析
23. 網路時代的消費特徵及營銷對策
24. 國際營銷中產品的包裝、促銷與傳播
25. 我國企業營銷競爭力評價體系的構建及運行
26. 論交易成本與供應鏈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27. 論關系營銷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
28. 市場營銷戰略失誤與民營企業「流星現象」
29. 現代企業的物流革命與營銷創新
30. 制約我國企業開展綠色營銷的原因及其對策
31. 試論市場營銷組合4P』S向4C』S的轉變
32. 企業內部營銷及其實施策略探討
33. 「定製營銷」理念的前瞻及潛力芻議
34. 淺論企業的營銷腐敗
35. 供應鏈中的道德風險問題
36. 供應鏈中的信息流運作模式
37. 淺談大市場營銷觀念對企業的實用價值
38. 應鏈管理結構模型的分析與研究
39. 網路環境下企業創名牌的營銷策略
40. 企業營銷失靈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41.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42. 淺論「知識營銷」對企業營銷管理的影響
43. 基於環境管理的企業綠色營銷對策
44. 試論企業營銷戰略規劃
45. 市場營銷觀念與商品包裝的倫理道德問題
46. 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思想與戰略管理
47. 面對全球競爭的企業營銷對策
48. 論企業營銷的市場導向
49. 淺論企業顧客關系管理的核心——忠誠度
50. 分銷網路的有效管理與創新
51. 用服務「粘住」你的顧客——略論企業的服務營銷
52. 論渠道價值鏈增值管理對策
53. 互聯網技術與關系營銷的實現
54.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業務外包——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55. 跨文化交際中的跨國公司營銷策略
56. 企業營銷理念創新的幾點思考
57. 略論采購成本的控制
58. 供應鏈中的合作與模式匹配的研究
59. 論綠色營銷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60. 企業如何面對和參與供應鏈競爭
61. 客戶關系管理價值鏈研究
62. 論市場秩序與企業信用
63.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戰略
64. 新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營銷e化
65. 企業供應鏈的結構類型研究
66. 企業虛擬經營的營銷戰略思考
5. 怎麼寫機械方面的論文
摘要: 對於一個機械設計人員來說,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機構設計分析、機械強度分析等問題,需要不斷地查找設計手冊並進行校核計算,如能將機械設計手冊建立成 Web 資料庫,放在 Internet 上的話,當設計人員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將已知參數提交給伺服器,伺服器經過分析計算和資料庫查詢,將結果返回給用戶。這樣,不僅可以方便設計人員,提高設計效率,使他們能有更多時間去開發新產品和研究新問題,而且還可以大大地節約產品開發的成本。本文對基於 Web 的遠程機械設計技術廣泛分析了當今遠程機械設計的發展現狀。
關鍵詞: 遠程 機械設計 計算模式
一、機械設計發展概述
傳統設計方法是經驗、類比式的設計方法。主要採用封閉的收斂設計思維,進行經驗類比設計。在計算方面只進行靜態分析,並將載荷、應力進行集中處理,對於計算數據的誤差採用增加安全系數的做法。傳統設計方法以手工設計為主,使用簡單的工具,進行人工計算畫圖。另外,傳統設計是一種串列設計,即一個零件從設計到生產是一個階段的工作完成之後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如:首先進行初期的規劃設計,接著進入總體方案設計,然後由結構設計人員設計出零件的結構,之後完成工藝文件的編制,最後將圖紙及工藝規程交給生產工人,加工出零件的原型。如需改進的話再返回零件的改進信息。這樣,一種產品從設計到正式投產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因此開發周期長,並且串列設計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常導致設計人員之間的合作不協調。
自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逐漸重視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研究,先後產生了許多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技術。從設計方法來看,國內外先後提出了並行設計、虛擬設計、協同設計,相似性設計、智能設計等新概念;從設計准則來看,出現了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有限元等概念,從設計的手段來看,出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不僅普及了二維設計 CAD 軟體,而且功能全面的三維造型軟體也進入了實用階段。
近年來,計算機網路技術、 Web 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的出現和飛速發展,給現代機械設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機械設計逐漸向數字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正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它的出現,使得各製造企業可以充分利用 Internet 和 Web 的國際互聯性和資源共享性,組建企業間的動態聯盟或虛擬設計小組,通過組合分散在各個地域企業的技術優勢,發揮各個企業的局部特長,同時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一個統一且易於訪問的平台下進行異地的合作與設計,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進而快速開發出所需產品,提高產品設計的一次成功率。
作為現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程機械設計是一個綜合了多學科、多技術的研究領域,涉及到機械工程及計算機技術等諸多知識領域。從機械設計的角度來說,主要研究設計過程的建模、設計優化理論等。從計算機技術方面來說,應研究如何對現有的設計資源進行組織和發布,使得這些資源能方便異地的設計人員進行查詢和調用。這些資源包括各種專業化的計算、分析程序,供設計使用的資料庫和知識庫等,所以要研究網路環境下設計資源的獲取與調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之間信息的交流和反饋等,為遠程設計中分布式資源的獲取和調用提供基礎和借鑒。
二、國內外遠程機械設計發展
2.1 遠程設計的概念和意義
遠程設計即讓設計人員通過客戶端瀏覽器輸入設計參數,伺服器自動進行計算和選擇,並根據確定的參數返回產品的規格或設計圖形。遠程設計技術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機械設計技術在工程設計上的應用,它縮短了產品的設計周期和節省了設計成本,真正意義上地釋放了工程技術人員。與傳統的機械設計相比,遠程設計具有以下優點:
1 、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
2 、避免重復開發。目前企業或個人進行的機械產品設計,大部分是自己根據需要來開發設計軟體,而不考慮是否有同類軟體在市場中存在或者將自己的研究成 果在允許的情況下租賃或免費為他人使用等。這就形成了重復開發,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 、降低了企業資金和人員的投入。特別是近年來三層 B/S 網路計算模式的出現, 極大地降低了客戶端軟硬體的配置要求。遠程設計可以為用戶建立一個統一的設計平台,所有的設計都在高性能的伺服器上運行,客戶端只需完成設計任務的輸入以及設計中某些參數的選擇和結果顯示即可。
4 、由於遠程設計一般都有提供給用戶進行交流和討論的平台,這就不僅加強了各領域專家之間信息的共享和交換,而且大大提高了一次產品設計的成功率。
2.2 遠程設計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2.2.1 在國外,有關遠程協同設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早,主要有:
( 1 )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就從事了這方面的研究,並首次提出 T 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的概念。
( 2 )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集成製造實驗室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美國國防先進製造計劃代理福特汽車公司的資助下開展了一個名為 Cybercut 的研究項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基於 WWW 的設計和製造系統。
( 3 )英國建立的 Edinburgh Engineering Virtual Library 網站, 提供工程設計、製造需要的各種信息,在英國建立了基於 Web 的虛擬製造中心,為企業設計、分析、製造等提供服務,提高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 4 )美國 Microsoft 公司和 Unigraphics Solutions 公司聯合研究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基於知識的協同設計支持網路環境「 Design Knowledge Network" ,減少了實際時間,降低了設計成本,在快速獲取全球設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創新設計。
( 5 )英國 Liverpool 等大學研究並應用人工智慧和 Internet 提供滾動軸承的網路化設計服務。
2.2.2 在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主要有:
( 1 )以西安交通大學潤滑理論與軸承研究所為主、國內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支持產品協同設計的網站 - 現代產品設計與研究開發網路( www.chinamodemdesign.com ),旨在推進現代設計,主要提供設計知識的獲取,參加的單位還有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許多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 2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繫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出了基於 Web 的異地合作設計系統 Cdesign ,該系統採用了 Client/Serveer 構架,客戶與伺服器之間通過 VAW 來完成。
( 3 )上海先進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飛機製造公司開發了一個基於 Intemet/web 的異地設計與製造系統,利用其進行跨企業、跨地域的協同產品設計與製造。
另外,國內也有一些相關的網站,如:中國機械網( www.china-machine.com.cn )、材料與製造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等,它們提供機械設計技術數據、製造工藝技術數據等,並把機械設計技術、製造工藝技術、遠程設計技術、產品資料庫、計算機輔助設計都實現了網路化。在其中的機械設計技術模塊中,用戶只須選取自己要使用的設計模塊,輸入適當的參數就可自動設計出自己所需的零部件;在遠程分析模塊中,實現了常用機構的參數化模擬與分析。
可是遠程設計由於剛剛起步,像其它新興技術一樣還不夠完善。隨著 CAD 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遠程設計的內容必將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強大,所提供的服務也將越來越完善。
三、遠程設計系統的技術研究
系統的總體結構模式的確定是系統在初步設計階段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系統的總體結構模式是系統的基礎,只有確定了系統的結構模式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設計和開發。而應用軟體的架構是建立在計算模式基礎之上的,因此,有必要先對網路計算模式進行分析。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先後出現了以大型機為中心的計算模式、以伺服器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客戶機 / 伺服器 (Client/Server) 計算模式,以及隨著 Web 技術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瀏覽器 / 伺服器 (Browse/Server) 計算模式。
( 1 )通過對兩種計算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B/S 模式較 US 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
1 、界面風格統一、可移植
US 模式的客戶端往往採用不同的開發工具開發,因此界面不統一,一般來說也互不兼容,難以移植到其它的平台上運行,而 B/S 模式的客戶端使用統一的 Web 瀏覽器,根本就不存在移植性的問題,而且使用非常簡單。
2 、跨平台性
B/S 模式的系統較 US 模式的系統有更好的跨平台性,客戶端可位於任意的軟、硬體平台,因此跨平台的問題得到解決。
3 、易於管理和維護。
C/S 模式的系統針對不同的客戶端需要開發不同的應用程序,完成的工作量較大。一旦系統要進行修改或升級,則要修改所有客戶端上的應用程序,工作重復,管理和維護成本較高。反觀 B/S 模式,由於應用軟體集中在伺服器端的開發和管理,因此應用系統進行升級時,只需更新伺服器端的軟體即可,無需客戶端的參與,因此大大減少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與工作量。
( 2 )遠程設計系統的支撐技術
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是一項涉及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活動,其中包括現代機械設計技術、 Web 技術、資料庫技術等。
1 、機械科學技術
機械科學的理論與知識是進行遠程設計的前提。沒有這些理論知識作根基,遠程設計無從談起。
2 、計算機網路技術
遠程設計是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計算機網路是遠程設計系統的運行平台。所有的設計過程中的信息都要通過網路來傳遞,網路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遠程設計系統的質量,是實現遠程設計的關鍵技術之一。
3 、標准化技術
遠程設計的過程中離不開信息的交流,交流的前提就要有一個統一的交流規則,即標准化工作。
4 、資料庫、知識庫技術
基於 Web 的遠程設計過程中需要用到資料庫中的許多信息,如設計過程中用到的參數、圖表數據等。這些信息的存儲和管理均要資料庫作為支持。資料庫技術是遠程設計系統的核心技術。同時,知識庫可以實現知識復雜問題的求解評價和建議,可有效地進行智能推理來進行優化設計。
5 、計算機編程技術
計算機編程為遠程設計系統提供一系列的應用服務和平台建設。主要是程序設計語言和存取資料庫,如 VB.NET 、 C# 等編程語言和關系資料庫的標准語言—結構化查詢語言 SQL 等。
6 、多媒體技術和圖形瀏覽技術
多媒體技術和圖形瀏覽技術為在線交流、圖形瀏覽提供輔助工具。
參考文獻:
1 高福友. Web 資料庫互動式動態訪問技術分析與比較 . 電腦開發與應用. 2005
2 王君.基於 WEB 的變速箱零件標准化及圖檔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浙江大學碩士論文. 2002 . 12 : 13
6. 急求機械類的畢業實習論文的範文
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建築施工和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對工程機械需求量迅速增加,因而對其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和燃油經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微電子技術向工程機械的滲透,現代推土機日益向智能化和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工程機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廣泛應用新技術的同時,不斷涌現出新結構和新產品。繼完成提高整機可靠性任務之後,技術發展的重點在於增加產品的電子信息技術含量和智能化程度,努力完善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改善駕駛人員的工作條件,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1新技術發展現狀:
a.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機械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實現其產品系列化進程,形成了從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規格的產品。與此同時,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明顯縮短。所謂特大型工程機械,是指其裝備的發動機額定功率超過746kW(1 000HP)。它們主要用於大型露天礦山或大型水電工程工地。產品特點是科技含量高,研製與生產周期較長,投資大,市場容量有限,市場競爭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以裝載機為例,目前僅有馬拉松•勒圖爾勒、卡特彼勒和小松一德雷塞這三家公司能夠生產特大型裝載機。
b.多用途、超小型化、微型化
為了全方位地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國外工程機械在朝著系列化、特大型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已進入多用途、超小型化、微型化發展階段。推動這一發展的因素首先源於液壓技術的發展——通過對液壓系統的合理設計,使得工作裝置能夠完成多種作業功能;其次,快速可更換連接裝置的誕生——安裝在工作裝置上的液壓快速可更換連接器,能在作業現場完成各種附屬作業裝置的快速裝卸及液壓軟管的自動連接,使得更換附屬作業裝置的工作在司機室通過操縱手柄即可快速完成。一方面,工作機械通用性的提高,可使用戶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設備本身的效能,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為了盡可能地用機器作業替代人力勞動,提高生產效率,適應城市狹窄施工場所以及在貨棧、碼頭、倉庫、艙位、農舍、建築物層內和地下工程作業環境的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工程機械有了用武之地,並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為佔領這一市場,各生產廠商都相繼推出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機械。如卡特彼勒公司生產的汀系列綜合多用機、克拉克公司生產的「山貓」牌產品等。目前國際上推出微型工程機械的公司主要有:Komatsu、Case、Textron等公司。Caterpillar公司也成了國際微型工程機械的帶頭人,涉及的產品主要有:挖掘機、挖掘裝載機、振動壓路機、沖擊錘、高空作業車等,其中最小的挖掘機斗寬為200mm,車寬小於1m。
c.多功能化
多功能化作業裝置改變了單一作業功能,多種作業已從中、大型工程機械應用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在小型和微型工程機械上也開始了應用。如Caterpillar公司在926G型輪式裝載機基礎上開發出的IT62G就具有快速連接裝置,駕駛員可在駕駛室里完成更換不同作業裝置的動作:如更換鏟叉、抓鬥、卸載斗、掃雷裝置、路面清掃裝置、破碎裝置等。
d.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和GSM技術,卡特彼勒將其雄偉計劃命名為采礦鏟土運輸技術系統(METS)。METS包括多種多樣的技術產品,如無線電數據通信、機器監測、診斷、工作與業務管理軟體和機器控制等裝置。METS由以下3部分組成:1)計算機輔助鏟土運輸系統(CAES)。包括機載計算、em級GPS微波定位和高速無線電通信3項技術。在運行中,機載系統通過無線電接收整個無線網路中的鏟土運輸數據、工程數據或現場規劃數據。這些數據都顯示在駕駛室內的一個屏幕上,司機在駕駛室內能直觀地了解機器的作業位置,並准確地判斷需要挖掘、回填或裝載的土方量。2)關鍵信息管理系統(VIMS)。VIMS系統監測機器中極其關鍵的性能與作業參數,並且通過無線電將數據從該機器傳送到業主辦公室。業主可立即分析數據以便估量機器的當前狀態,或加以收集和整理,以便顯示機器的作業趨勢。3)CAES office軟體。這種軟體與來自裝有CAES的機器的數據相結合,產生一個集成的現時作業模型,使業主能在接近實時條件下對現場或遠處監控各種作業。GPS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無線電通信網路及計算機車輛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可以實現車輛跟蹤和交通管理等許多功能,這些功能包括:利用GPS和電子地圖可以實時顯示出車輛的實際位置,並任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隨目標移動,使目標始終保持在屏幕上;還可實現多窗口、多車輛、多屏幕同時跟蹤。利用該功能可對重要車輛進行跟蹤。完成施工工地信息的地貌高精度測量、多目標採集數據的事後回放、顯示記錄的功能。
e.節能與環保
為提高產品的節能效果和滿足日益苛刻的環保要求,國外工程機械公司主要從降低發動機排放、提高液壓系統效率和減振、降噪等方面人手。目前,卡特彼勒公司生產功率為15~150kW的柴油發動機。其中6缸、7�2L、自重588kg、功率為131~205kW的3126B型環保指標最好,滿足EPATierⅡ和EUStageⅡ排放標准。卡特彼勒3516B型發動機裝有電子噴射裝置及ADEM模塊,可提高22%的噴射壓力,便於燃油完全、高效燃燒,燃燒效率可提高5%,NOX下降40%,扭矩增加35%。個別廠家生產的工程機械產品,機外雜訊已降至72dB(A)。綠色環保型工程機械理念已經顯露。人機工程學、無污染綠色施工等成為人們的共識。
近幾年來國外裝載機的設計和製造進一步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為司機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以達到他們稱之為全自動化型的境地。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了座椅、操縱台、環保型的低雜訊發動機,賞心悅目的流線型駕駛室。大中型裝載機駕駛室普遍採用翻車保護機構(ROPS)和落物撞擊保護機構(FOPS),室內安裝空調裝置;採用防塵、減振和隔音材料;按人機工程學設計的司機座椅可全方位調節,有的已達轎車座椅的舒適程度,座椅右側還設計有擺放飯盒、水瓶及其它物品的地方,司機台上安裝AM/FM立體聲盒式磁帶收錄機,為司機安全作業提供音頻和視頻信號。有的還安裝網路電話等,極大地提高了作業的舒適性。
2工程機械新結構
工程機械不僅要有科學的合理的結構,滿足實際需要,而且還要結合美學法則、形態法則和色彩配置等技法來展示工程機械造型的藝術性。工程機械利用材料、工藝等條件充分體現出產品外觀的形體美、線型美、色彩美和面飾美等。
以下以輪式裝載機(以下簡稱「裝載機」)為例,就其新技術和新結構,作簡單介紹。
a.連桿機構
以裝載機為例,工作裝置已不再採用單一的「Z型」連桿機構,在相繼出現了八桿平行結構和TP連桿機構之後,卡特彼勒公司於1996年首次在礦用大型裝載機上採用了單動臂鑄鋼結構的特殊工作裝置,即所謂的「VersaLink機構」。這種機構替代綜合多用機上的八桿平行舉升機構和傳統的「Z型」連桿機構,可承受極大的扭矩載荷和具有卓越的可靠性(耐用性),駕駛室前端視野開闊。O&K公司研製的創新LEAR連桿機構,專為小型裝載機而設計。Schaeff公司於2000年3月在Intermat展覽會上展出的高卸位式SKL873型輪式裝載機的可折疊式創新連桿機構工作裝置,進一步增加了輪式裝載機的工作裝置的種類。
b.行駛平穩性控制系統
德國漢諾馬格公司的大中型裝載機上安裝有負荷自動穩定系統(ALS),在動臂舉升液壓缸液壓迴路中增加一個蓄能器,一對鋼膜氮氣蓄能器,安裝在前車架中,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連通。當作業或低速行駛時,系統自動斷開; 當車速超過4�8km/h時,由電子速度開關控制的電磁閥自動開啟,蓄能器吸收工作裝置液壓系統的振動與沖擊載荷,提高了操作的穩定性、安全性和舒適性。日本小松公司WA500-3上配用的類似系統稱為電控懸掛系統(ECSS),由主監控器、ECSS開關、高低壓儲能器及壓力速度感測器組成,可根據裝載機的行駛情況發出控制信號,消除因高速行駛而引起車體的擺動;可提供工作裝置上下移動的伸縮性,防止鏟斗中物料顛出,使物料保持性好;還可使類似縱向及垂直方向的低頻振動降低40%~50%。
c.附著力控制系統
在每個車輪上安裝一個速度感測器,自動將所需的制動力施加到車輪上,並將扭矩傳給與之緊密相連的車輪,便於裝載機直線行駛及轉向。
d.動力電子控制管理系統
根據傳動裝置及液壓系統的工作狀態,自動調節發動機輸出功率,以滿足不同作業工況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經濟性。
e.發動機自動控制系統
當裝載機處於非作業工況時,自動降低發動機轉速,減少燃料消耗及發動機雜訊。例如,卡特彼勒公司994D裝載機採用的新一代Cat3516柴油發動機就安裝有HEUI(電液控制的燃油噴射)裝置以及ADEM(先進的柴油機管理)系統,可根據外載荷的大小有效地控制發動機的功率與轉速,從而降低燃油消耗及尾氣排放,減少雜訊。馬拉松雷圖爾諾公司的L系列大型裝載機則採用電腦控制的柴油機一電動輪驅動系統,4個驅動輪同時又充當制動器,其輸出功率可反饋到交流電機和柴油機,使轉速增加,從而提高工作總效率,使牽引效率高達77%(普通裝載機為60%左右),此電腦控制系統能監控裝載機的整個作業過程,在最大車速范圍內盡量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f.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
取消傳統的方向盤和變速桿,將轉向與變速操縱裝置集成為一個操縱手柄,並採用簡單的觸發式方向控制開關和選擋用的分裝式加速按鈕。利用肘節式自然動作左右扳動操縱桿,實現轉向;利用大拇指選擇按鈕,實現前進與後退、加速與減速行駛。
g.負載感應變速系統
根據負載狀態,自動調節車速及發動機飛輪扭矩,實現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動力輸出。
h.司機輔助操作系統
近年來,國外裝載機公司已經或者正在研製一些能夠幫助司機更有效地進行操作的輔助操作系統,用計算機編製作業循環就是其中的一種。輪式裝載機上安裝的電子計算機可編製作業循環程序,使鏟裝作業自動化或部分自動化。例如從一個碎石料堆向卡車鏟裝碎石作業的一個循環為:放下動臂—駛向料堆—鏟人料堆—提升動臂並收斗—轉向後駛向卡車—卸料,司機將此循環全部或部分編程後裝載機的作業即可全部或部分自動化,從而大大減少司機的操作。
3發展趨勢
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完善計算機輔助駕駛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及故障診斷系統;採用單一吸聲材料、雜訊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機器雜訊;通過不斷改進電噴裝置,進一步降低柴油發動機的尾氣排放量;研製無污染、經濟型、環保型的動力裝置;提高液壓元件、感測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可靠性與靈敏性,提高整機的機—電—信—體化水平;在控制系統方面,將廣泛採用電子監控和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換擋變速裝置;用於物料精確挖(鏟)、裝、載、運作業的工程機械將安裝GPS定位與重量自動稱量裝置;開發特種用途的「機器人式」工程機械等;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和命令控制系統,匯流排技術;計算機控制的發動機管理系統,計算機管理及故障診斷、監控系統,電子自動換擋變速控制系統,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和命令控制系統。
7. 大學機械論文範文2000字
計算機病毒論文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碟驅動或引發了其它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並不寄生於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占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 可以從不同角度給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一種定義是通過磁碟、磁帶和網路等作為媒介傳播擴散, 能「傳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種是能夠實現自身復制且藉助一定的載體存在的具有潛伏性、傳染性和破壞性的程序。還有的定義是一種人為製造的程序, 它通過不同的途徑潛伏或寄生在存儲媒體(如磁碟、內存)或程序里。當某種條件或時機成熟時, 它會自生復制並傳播, 使計算機的資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壞等等。這些說法在某種意義上借用了生物學病毒的概念, 計算機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處是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和網路, 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體」。它能夠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各種破壞, 同時能夠自我復制, 具有傳染性。所以, 計算機病毒就是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存儲介質(或程序)里, 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的具有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作用的一組程序或指令集合。 與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病毒都是人為地故意製造出來的, 有時一旦擴散出來後連編者自己也無法控制。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純計算機學術問題, 而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了。 幾年前,大多數類型的病毒主要地通過軟盤傳播,但是,網際網路引入了新的病毒傳送機制。隨著現在電子郵件被用作一個重要的企業通信工具,病毒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擴展得快。附著在電子郵件信息中的病毒,僅僅在幾分鍾內就可以侵染整個企業,讓公司每年在生產損失和清除病毒開銷上花費數百萬美元。 今後任何時候病毒都不會很快地消失。按美國國家計算機安全協會發布的統計資料,已有超過10,000種病毒被辨認出來,而且每個月都在又產生200種新型病毒。為了安全,我們說大部分機構必須常規性地對付病毒的突然爆發。沒有一個使用多台計算機的機構,可以是對病毒免疫的。 計算機病毒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是計算機技術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社會信息化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產生的背景是: (1)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犯罪的一種新的衍化形式 計算機病毒是高技術犯罪, 具有瞬時性、動態性和隨機性。不易取證, 風險小破壞大, 從而刺激了犯罪意識和犯罪活動。是某些人惡作劇和報復心態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的表現。 (2)計算機軟硬體產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術原因 計算機是電子產品。數據從輸入、存儲、處理、輸出等環節, 易誤入、篡改、丟失、作假和破壞;程序易被刪除、改寫;計算機軟體設計的手工方式, 效率低下且生產周期長;人們至今沒有辦法事先了解一個程序有沒有錯誤, 只能在運行中發現、修改錯誤, 並不知道還有多少錯誤和缺陷隱藏在其中。這些脆弱性就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3)微機的普及應用是計算機病毒產生的必要環境 1983年11月3日美國計算機專家首次提出了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並進行了驗證。幾年前計算機病毒就迅速蔓延, 到我國才是近年來的事。而這幾年正是我國微型計算機普及應用熱潮。微機的廣泛普及, 操作系統簡單明了, 軟、硬體透明度高, 基本上沒有什麼安全措施, 能夠透徹了解它內部結構的用戶日益增多, 對其存在的缺點和易攻擊處也了解的越來越清楚, 不同的目的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目前, 在IBM PC系統及其兼容機上廣泛流行著各種病毒就很說明這個問題。 計算機病毒的來源有哪些? (1)搞計算機的人員和業余愛好者的惡作劇、尋開心製造出的病毒, 例如象圓點一類的良性病毒。 (2)軟體公司及用戶為保護自己的軟體被非法復制而採取的報復性懲罰措施。因為他們發現對軟體上鎖,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對非法拷貝的打擊大, 這更加助長了各種病毒的傳播。 (3)旨在攻擊和摧毀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而製造的病毒----就是蓄意進行破壞。例如1987年底出現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萊大學的猶太人病毒, 就是雇員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辭退時故意製造的。它針對性強, 破壞性大, 產生於內部, 防不勝防。 (4)用於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設計的程序, 由於某種原因失去控制或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資料: http://www.zlunwen.com/computer/theory/21210.htm 還有很多: http://www.zlunwen.com/computer/ 自己看吧
8. 服裝機械類畢業論文5000字
我覺得這篇蠻好的 給你參考參考:
浙江服裝產業發展趨勢與目標等問題研究
——產業集群發展目標。產業集群功能、層次得到顯著提升,培育和建設若干個以產業園區、核心企業為主體的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這些區塊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佔有率和較強的競爭力。在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內建設若干個特色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創建寧波、溫州和杭州三座「中國服裝名城」,到2010年初步建成和確立中國服裝名城的整體形象。
——產業外向度目標。紡織產業出口額200億美元以上,穩居機電產品之後浙江第二大類出口商品,佔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比重30%以上。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出口主體,一般貿易出口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增長迅速。主要貿易夥伴分布在日本、歐盟、美國、東盟、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服裝的相對優勢指數在1.8左右,紡織服裝出口繼續是浙江參與國際競爭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
(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布局
全省擬以杭州、紹興、寧波、湖州、溫州和台州為各個相應行業的區域發展中心,並根據行業先進性及未來市場的成長性分成不同層次,優先扶持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中心或行業部門;根據產業梯度轉移規律,注意利用「兩個西部」(浙江西部地區和中國的西部省份)的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1.紡織業發展布局:以紹興縣為重心,重點扶持濱海工業區和柯橋開發區建設,帶動環杭州灣地區紡織產業更快發展。其中產業集群,化纖生產:以紹興、蕭山和嘉興等優勢地區為主要集聚地。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新型和特種纖維生產,提高差別化纖維比重(40%),提高產業用、裝飾用纖維比重(40%)。棉紡項目:主要向寧波、紹興、蕭山和海寧集聚。重點在於提高紡紗裝備現代化程度,加快純棉、高支精梳紗與色紡紗、無結紗的發展,提高省內棉紗自給的比例。織造業: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聚。要加強產品結構調整與檔次提升、積極開發高檔面料,提高精梳紗所佔面料成分比重(45%),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中布局。印染業:以紹興、蕭山、嘉興為主要基地。要加大環保性的染整技術的開發力度,提高後整理能力。紡織染料類企業主要向紹興縣及周邊集中,其中染料生產以上虞新區為核心,嚴格治污管理,禁止高污染企業在上游臨水地區布局。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以海寧、餘杭、寧波等優勢區塊為基地,逐步形成生產聚集地。絲綢行業:以傳統產地杭嘉湖地區為主要集群區塊。進一步加大產業整合力度,推進產業集聚,提高產業競爭力。紡機業:以新昌、嵊州、台州為主,打造國內新型紡織機械生產基地。
2.服裝業發展布局:以寧波鄞州為浙江服裝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塊加以扶持。以杭州的江干、蕭山二區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一,規劃建設女裝產業區塊。以湖州織里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二,扶植建設織里童裝精品區塊。特色服裝區域集群,男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為中心,外延到溫州藤橋和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女裝的集群布局:以杭州為中心,外延到嘉興和湖州;童裝的集群布局:以湖州織里為中心,外延到寧波的寧海等;休閑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溫州為中心,外延至平湖、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皮革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海寧為中心,外延到長興;針織服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象山為中心,外延到海寧、慈溪、桐廬、諸暨大唐;領帶的集群布局:以紹興嵊州為中心,外延到義烏和諸暨;服裝輔料的集群布局:以長興為中心,發展以高檔服裝粘合襯為特色的服裝輔料製造業。
配額取消也必然導致全球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測,未來中國紡織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將會增加到30%以上。但我們也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復雜的利益再分配,競爭將會更加殘酷。歐美發達國家的紡織品市場仍然由其跨國公司主宰,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集團控制了市場。他們有自己的品牌、設計、面料來源、技術優勢、生產公司和銷售渠道,委託發展中國家貼牌加工,然後再由他們經銷。象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我們傳統的競爭對手。還有與發達國傢具有地緣優勢的國家(如東歐、土耳其、墨西哥等),與我國相比它們具有地理位置和一些貿易政策優勢。歐盟東擴後,隨著歐盟內部零關稅帶來的內部貿易的增強和區外配額和高關稅,我國對歐盟東擴後進入歐盟的10國出口將呈下降趨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在美加墨之間,逐漸形成了美國生產棉紗,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織布並成衣,再迴流美國的區內循環趨勢。因此,今後5-10年內,中國紡織產業雖會佔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間、亞洲同拉美特別是加勒比地區之間的競爭和矛盾將會加劇。
4.技術升級態勢。近幾年來,浙江紡織業大力引進先進設備,不斷加快技術裝備的更新步伐,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名列全國同行前列,服裝面料的自給率也有了提高,技術升級態勢比較明顯。配額取消後,浙江紡織業將有機會更多更快地吸引國外的資本、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等要素,加強與各國在紡織領域中的合作,推動紡織產業升級。但是外國名牌服裝產品正以每年3%的增幅搶占國內市場,上百家外國著名服裝公司在我國境內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而我們的技術設備消化吸收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創新遠遠不夠。
(二)存在的難題
一是勞動力成本趨高。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逐漸失去,使得產品生產成本逐步提高,競爭優勢有所減弱。
二是土地、原料和能源對紡織產業發展產生一定製約。經過20多年的發展,省內最適合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地理區域已經基本得到利用,適合產業規模擴大及產業轉移所需的新區域空間明顯不足。原料方面從本地提供的天然纖維數量上看,除了蠶繭(生絲)相對比較充足外,其他如棉、毛、麻等纖維均無法滿足現有生產能力。化纖原料對外依賴嚴重。能源方面浙江省內基本無煤炭、石油生產,幾乎100%靠外省調入或進口;電力供應緊張,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紡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是研發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化纖產品差別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纖維開發滯後;印染後整理技術障礙難以突破;面料開發難有建樹,基本停留在模仿階段;絲綢及其相關產品開發難以深化,相應技術難題多年得不到解決;服裝設計水平與世界水平差距甚大,品牌設計與建設任重道遠;紡織機械產品開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紡織品服裝出口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出口服裝大多沒有自創品牌,款式也主要根據來樣加工;功能化、差別化化纖織物不能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等。生產的面料在色彩和花型等方面跟不上時尚潮流,出口服裝面料自給率僅55%左右。究其原因,浙江省在產品開發的五大技術環節,即纖維、紗線、織造、染整和設計等方面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都存在明顯的差距。
四是技術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技術裝備總體水平偏低,使浙江省紡織行業的勞動生產率與國外相比差距甚大。國際上棉紡織行業精梳聯合機、自動絡筒機等先進工藝設備的佔有率已分別達到50%和90%,浙江僅佔20%和33%;織機無梭比率國際上已達到80%以上,我省僅38.5%,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產品國際上已超過40%,浙江僅為20%,發達國家化纖行業的滌綸直接紡技術已普遍採用,浙江直接紡比重只達60%;印染後整理的技術水平則更加落後,導致面料的色差、色牢度較低、手感不好。
五是專業人才欠缺,管理水平不高。接受過系統的紡織生產理論和實踐的訓練、熟悉WTO規則、具備處理國際事務能力的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同時,職工隊伍素質差且不穩定,不僅影響勞動生產率,而且造成浪費,增加了產品成本,削弱了應有的競爭優勢。
二、浙江紡織業發展思路和戰略目標
(一)發展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握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和機遇,以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按國際化、信息化、工業化、城市化、生態化融合發展的要求構建紡織產業新體系,以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結構優化為導向,以重整業務流程為手段,強化產業集群效應,優化區域合理布局,推動產業一體化發展,打造支撐有力、結構優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的國際性先進紡織服裝製造基地、研發基地和國際性貿易(營銷、物流)中心。
(二)產業發展定位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業的製造基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產業規模上,化纖、棉紡、針織、印染、服裝、領帶等生產能力保持全國領先,進入世界前茅。二是在產業組織上,以專業化協作為基礎,構建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基礎的「網路式」組織,推動多方聯合和引導有序競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紡織服裝「航空母艦」。三是在紡織產品升級換代能力不斷增強,品牌類、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有明顯提高,低水平及資源、能源佔用量和環境污染大的紡織產品比重逐步減少。四是在技術裝備上,加大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在提高國際先進技術裝備本地化能力上有所突破。
——先進紡織產業的研發基地。紡織產業研發基地是增強紡織產品升級換代能力和國際先進紡織技術裝備本地化能力主戰場,要成為產業關鍵技術和區域共性技術突破的主源頭,成為國際性特別是跨國公司、全國性研發機構集聚地,成為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專業化發展和產學研一體化、跨區域協作和中外合資合作等多種聯合方式相結合的創新基地。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品的貿易中心。一是要立足浙江已有各類紡織產品、原料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以及各類紡織服裝交易會,按現代物流、營銷發展要求,以信息化為主要手段,改造提升各類市場內涵能級,推動聯合聯動發展,放大集群的國際國內區域效應。二是要加快加大與國際紡織服裝市場接軌力度。大力增加紡織服裝出口創匯,積累市場、人才和引進技術。逐步提高國際品牌和海外供應商的數量,推動紡織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在主要貿易地區開辦貿易企業,與國際紡織服裝貿易企業加大合資合作等。培育幾個具有國際性影響的專業性展覽會,並通過采購信息平台、采購咨詢、采購服務的改善與提高,使浙江的紡織貿易更上一個新台階,努力把浙江建設成國際性的先進紡織產業的貿易(營銷、物流)中心。
——國際性先進紡織產業的品牌集聚地。一是要把環杭州灣紡織產業帶打造成國際性的紡織產業區域品牌,擴大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二是要培育若幹家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形成在全國和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三是要加強產品品牌的研發、吸引、投資和經營,在加強產品研發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國際品牌,使浙江成為世界紡織產業的品牌集聚地。
(三)戰略目標
到2010年,浙江紡織產業全面融入國際市場,率先基本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競爭力強,產業集聚規模大、專業化協作水平高、配套功能完善,集生產、研發、交易、信息為一體的技術先進、研發創新能力強、涵蓋面廣、附加價值高、出口創匯能力強的國際性先進紡織服裝製造基地、研發基地和國際貿易中心。
——產業發展規模目標。從浙江工業化發展所處階段、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趨勢的分析,我們認為到2010年,浙江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紡織產業總產值大致接近10000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2.5%左右為宜,紡織產業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產業發展水平目標。紡織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骨幹企業的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企業信息化,印染後整理技術和高擋紡織面料關鍵技術取得極大進展,紡織產業成為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產業,經濟效益、綠色製造全國領先,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整體產業層次提升,創造「隆起效應」。
——產業集群發展目標。產業集群功能、層次得到顯著提升,培育和建設若干個以產業園區、核心企業為主體的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這些區塊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佔有率和較強的競爭力。在核心區塊和重點區塊內建設若干個特色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創建寧波、溫州和杭州三座「中國服裝名城」,到2010年初步建成和確立中國服裝名城的整體形象。
——產業外向度目標。紡織產業出口額200億美元以上,穩居機電產品之後浙江第二大類出口商品,佔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比重30%以上。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出口主體,一般貿易出口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增長迅速。主要貿易夥伴分布在日本、歐盟、美國、東盟、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服裝的相對優勢指數在1.8左右,紡織服裝出口繼續是浙江參與國際競爭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
(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布局
全省擬以杭州、紹興、寧波、湖州、溫州和台州為各個相應行業的區域發展中心,並根據行業先進性及未來市場的成長性分成不同層次,優先扶持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中心或行業部門;根據產業梯度轉移規律,注意利用「兩個西部」(浙江西部地區和中國的西部省份)的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1.紡織業發展布局:以紹興縣為重心,重點扶持濱海工業區和柯橋開發區建設,帶動環杭州灣地區紡織產業更快發展。其中產業集群,化纖生產:以紹興、蕭山和嘉興等優勢地區為主要集聚地。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新型和特種纖維生產,提高差別化纖維比重(40%),提高產業用、裝飾用纖維比重(40%)。棉紡項目:主要向寧波、紹興、蕭山和海寧集聚。重點在於提高紡紗裝備現代化程度,加快純棉、高支精梳紗與色紡紗、無結紗的發展,提高省內棉紗自給的比例。織造業: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聚。要加強產品結構調整與檔次提升、積極開發高檔面料,提高精梳紗所佔面料成分比重(45%),重點向蕭山、紹興、桐鄉、海寧、海鹽等優勢地區集中布局。印染業:以紹興、蕭山、嘉興為主要基地。要加大環保性的染整技術的開發力度,提高後整理能力。紡織染料類企業主要向紹興縣及周邊集中,其中染料生產以上虞新區為核心,嚴格治污管理,禁止高污染企業在上游臨水地區布局。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以海寧、餘杭、寧波等優勢區塊為基地,逐步形成生產聚集地。絲綢行業:以傳統產地杭嘉湖地區為主要集群區塊。進一步加大產業整合力度,推進產業集聚,提高產業競爭力。紡機業:以新昌、嵊州、台州為主,打造國內新型紡織機械生產基地。
2.服裝業發展布局:以寧波鄞州為浙江服裝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塊加以扶持。以杭州的江干、蕭山二區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一,規劃建設女裝產業區塊。以湖州織里作為浙江服裝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塊之二,扶植建設織里童裝精品區塊。特色服裝區域集群,男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為中心,外延到溫州藤橋和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女裝的集群布局:以杭州為中心,外延到嘉興和湖州;童裝的集群布局:以湖州織里為中心,外延到寧波的寧海等;休閑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溫州為中心,外延至平湖、諸暨楓橋、義烏大陳、蘇溪;皮革服裝的集群布局:以海寧為中心,外延到長興;針織服裝的集群布局:以寧波象山為中心,外延到海寧、慈溪、桐廬、諸暨大唐;領帶的集群布局:以紹興嵊州為中心,外延到義烏和諸暨;服裝輔料的集群布局:以長興為中心,發展以高檔服裝粘合襯為特色的服裝輔料製造業。
9. 機械專業實習畢業論文
機械專業實習畢業論文
機械製造技術是研究產品設計、生產、加工製造、銷售使用、維修服務乃至回收再生的整個過程的工程學科,是以提高質量、效益、競爭力為目標,包含物質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統工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求品種要多樣、更新要快捷、質量要高檔、使用要方便、價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觀、自動化程度要高、售後服務要好、要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要求,就必須採用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
1 先進製造技術的特點
1.1 是面向21世紀的技術
先進製造技術是製造技術的最新發展階段,是由傳統的製造技術發展起來的,既保持了過去製造技術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斷吸收各種高新技術成果,並滲透到產品生產的所有領域及其全部過程。先進製造技術與現代高新技術相結合而產生了一個完整的技術群,它是具有明確范疇的新的技術領域,是面向21世紀的技術。
1.2 是面向工業應用的技術
先進製造技術並不限於製造過程本身,它涉及到產品從市場調研、產品開發及工藝設計、生產准備、加工製造、售後服務等產品壽命周期的所有內容,並將它們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先進製造技術的應用特別注意產生最好的實際效果,其目標是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和促進國家經濟和綜合實力的增長。目的是要提高製造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3 是駕馭生產過程的系統工程
先進製造技術特別強調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感測技術、自動化技術、新材料技術和現代系統管理技術在產品設計、製造和生產組織管理、銷售及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它要不斷吸收各種高新技術成果與傳統製造技術相結合,使製造技術成為能駕馭生產過程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統工程。
1.4 是面向全球競爭的技術
20世紀 80年代以來,市場的全球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發達國家通過金融、經濟、科技手段爭奪市場,傾銷產品,輸出資本。隨著全球市場的形成,使得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先進製造技術正是為適應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出現的。因此,一個國家的先進製造技術,它的主體應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應能支持該國製造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1.5 是市場競爭三要素的統一
在20世紀 70年代以前,產品的技術相對比較簡單,一個新產品上市,很快就會有相同功能的產品跟著上市。因此,市場競爭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產率。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製造業要贏得市場競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提高勞動生產率轉變為以時間為核心的時間、成本和質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進製造技術把這三個矛盾有機結合起來,使三者達到了統一。
2 先進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製造業不斷採用先進製造技術,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個階段性的整體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業發達國家廣泛採用計算機管理,重視組織和管理體制、生產模式的更新發展,推出了准時生產(JIT)、敏捷製造(AM)、精益生產(LP)、並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術。我國只有少數大型企業局部採用了計算機輔助管理,多數小型企業仍處於經驗管理階段。
(2)設計方面。工業發達國家不斷更新設計數據和准則,採用新的設計方法,廣泛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CAM),大型企業開始無圖紙的設計和生產。我國採用CAD/CAM技術的比例較低。
(3)製造工藝方面。工業發達國家較廣泛的採用高精密加工、精細加工、微細加工、微型機械和微米/納米技術、激光加工技術、電磁加工技術、超塑加工技術以及復合加工技術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國普及率不高,尚在開發、掌握之中。
(4)自動化技術方面。工業發達國家普遍採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及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實現了柔性自動化、知識智能化、集成化。我國尚處在單機自動化、剛性自動化階段,柔性製造單元和系統僅在少數企業使用。
3 我國先進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1)全球化。一方面由於國際和國內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例如在機械製造業中,國內外已有不少企業,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在這種無情的競爭中紛紛落敗,有的倒閉,有的被兼並。不少暫時還在國內市場上佔有份額的企業,不得不擴展新的市場;另一方面,網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企業向著既競爭又合作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進一步激化了國際間市場的競爭。這兩個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為全球化製造業發展的動力,全球化製造的第一個技術基礎是網路化,網路通訊技術使製造的全球化得以實現。
(2)網路化。網路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給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產品設計、物料選擇、零件製造、市場開拓與產品銷售都可以異地或跨越國界進行。此外,網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技術信息的交流、加強產品開發的合作和經營管理的學習,推動了企業向著既競爭又合作的方向發展。
(3)虛擬化。製造過程中的虛擬技術是指面向產品生產過程的模擬和檢驗。檢驗產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藝的合理性,以優化產品的製造工藝、保證產品質量、生產周期和最低成本為目標,進行生產過程計劃、組織管理、車間調度、供應鏈及物流設計的建模和模擬。虛擬化的核心是計算機模擬,通過模擬軟體來模擬真實系統,以保證產品設計和產品工藝的合理性,保證產品製造的成功和生產周期,發現設計、生產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錯誤。
(4)自動化。自動化是一個動態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現在製造系統中的集成技術和系統技術、人機一體化製造系統、製造單元技術、製造過程的計劃和調度、柔性製造技術和適應現化生產模式的製造環境等方面。製造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是製造全球化、製造敏捷化、製造網路化、製造虛擬化、製造智能化和製造綠色化。
(5)綠色化。綠色製造則通過綠色生產過程 、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設備、綠色工藝、綠色包裝、綠色管理等生產出綠色產品,產品使用完以後再通過綠色處理後加以回收利用。採用綠色製造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製造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達到最高。
4 結語
製造技術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國際間科技競爭的重點。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製造技術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只有跟上發展先進製造技術的世界潮流,將其放在戰略優先地位,並以足夠的力度予以實施,才能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總之,在我國研究和發展先進製造技術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