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00字範文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1
1、愛崗敬業的更深體會。
很多團隊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愛崗敬業「的口號,而真正體會其含義還是在這次學習中,當我們不是迫於其他外來因素,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愛教育這份工作時,我們便真正的是愛崗了,而此時我們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來源於內心,自然便會用心去愛學生,愛工作,愛所有與之有關的一切,再也不會覺得這些是負擔,孩子天真的笑容、一節成功的課堂,家長一句由衷的感謝都是我們幸福的來源,這時我們已經很好地做到了敬業。而這句號召就會具體起來,那些具體的工作也變成一種了與學生交流的工具,於是所有的教學工作都由原來的被要求做變成了我要去做。
2、對「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的折服。
同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關愛學生」,張紅老師提出的「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讓我耳目一新並為之深深折服。當今教育都讓我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教,為什麼不像當初的我們那樣聽話?張紅老師便解開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傳統教育是一種權利教育,而現代教育則是一種能力教育,這就要求做為現代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提高教授知識水平的能力,還要學會用愛去教育學生以及去教育愛。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ElbLoro2kVUczbcYXxvgXQ?pwd=bwpm 提取碼: bwpm
B. 小學數學課教學方法的小本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雖以一個「小」字當頭,但它的作用與地位卻一點也不微小,反而它對學生取得終身學習的基
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時代、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學數學到底培養人的什麼能力?為什麼國際上各個國家
的基礎教育中都納入並重視數學學習?在學生經歷的長達6年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做些什
么?該怎麼做呢?
我想教材是載體、學生是中心、課堂是陣地、理念是根本。新教材歷經十載,它承載的更多的是新的教
育教學理念,更多的是對人才培養的一種幫助,更多的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指導。以下談談我在數年
課改過程中,如何正確把握新理念、正確解讀新教材、科學運用新教材並創新使用新教材,所作出的實
踐研究與生成反思。
一、正確解讀教材才能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
十年以前,我們都是教書匠,培養的學生只會接受學習,能力如何培養?新教材、新課改推廣以來,我
們通過許多學習和研究,慢慢從「教書」慢慢轉變為「培養人」;從「教教材上的數學」慢慢走向「用
教材去教數學」。我們漸漸理解了教材是實施教學的載體,而不是惟一的標准。在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
實施的過程中, 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和駕馭現行教材 ,正
確地解讀新教材,才能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
那麼,正確解讀新教材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教師要力
求做到要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
【案例鏈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例題教學片斷
估算是《標准》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因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說明:教材呈現一幅情境圖,讓學生解決「有350個同學來聽課,能坐下嗎?」的問題。情境圖下面
呈現不同的估算方法:①把兩個因數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積的范圍;②把其中
一個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積的范圍。
【案例生成】
師:看準信息和問題,快速解決。(學生的回答不統一,速度放慢。)
其中有一個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不需要計算得那麼清楚,只需要算個大概就可以了。
師:那你准備怎樣算個大概呢?
生:我把22和18看成了20再乘。
師:你能將兩位數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乘,這就是估算的方法。
師:還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嗎?(其他學生受到這位學生的啟發後,紛紛想到了另外幾種估算的方法,教
師引導進行幾種方法的整理。)
師:看來,這三種估算的方法都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三種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嗎?
生:都是把兩位數看成了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乘。
師:你們覺得我們通過估算得到的結果,是比准確字數多呢,還是少呢?
(有的學生說少,有的學生說多,有的學生說差不多。)
師:為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把22看成20將因數看小了,所以估算的結果比准確結果要小。
……
師:真的嗎?我們來看看!將18估成20,估高了,因此最後結果就比准確字數大。如果把22估成20,估
低了,最後結果就比准確字數小。
那麼將18和22都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數所得到的結果,你覺得和准確字數比怎樣?
(學生一起反映:差不多的。)
師:為什麼會差不多呢?
生:因為一個因數少估了2個,另一個因數多估了2,扯平了。
師:看來,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有許多估算的方法,用哪種方法解決還要看具體什麼問題。
【案例解讀】
當我在聽同年組老師教學這個例題的時候,我清楚地認識到,這些估算的方法對於學生而言不是難事兒
,學生在這節課上可以說你不用教,他們都會去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學生在這節課里需要得到的是什麼
呢?他們需要發展的是什麼呢??
學生需要得到的是學會在估算的過程中合理地分析比較,從而使估算發揮自身的意義和價值——真正地
能夠解決好問題。因此,例題的教學,筆墨除了放在學會乘法估算的方法上,更要根據具體問題引導學
生針對具體的估算方法,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從而得出該問題所需要的答案。由此,在接下來我執教的
過程中,我調整了筆墨,對於分析比較不再輕描淡寫了。學生受教師的引導,導致出現「估高」、「估
低」和「差不多」的結論,是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體現。這是用估算解決問題時必不可少的一種分析,
也是估算不同於口算和筆算的一個特點,這種思維的訓練是在精確計算中無法實現的。估算教學中對學
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逐步形成的,只要我們有意識、有計劃地給學生提供估算的機會,讓學生運
用估算解決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學習估算的必要性,估算的意識會慢慢形成,估算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學生在形成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同時,分析能力大為提高,在面對新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路的打開需要
良好的分析能力作為支撐。而數學課上要培養的不僅僅只是一項分析判斷的能力,這也是有別於老教材
的一個亮點,新教材豐富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點,學生將學到新的數學,學生的能力將全面而服務於生
活。
二、創新使用教材才能促進學生能力得到發展。
數學課就要有數學味,教材解讀不正確或不透徹就會讓新的數學課堂走味。所謂的數學味就是一種理性
的思維,如邏輯思維、分析判斷、空間想像等。這些能力是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必備的重要能力。要想學
生在數學課堂上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還需要教師創新使用新教材。教師能教得創新,學生就能學得有味
,學數學只要學味十足了,能力自然也就逐漸形成了。
以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為例,談談為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如何對教材進行創
新使用使用。
【案例鏈接】「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內容說明: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給出了兩道題。第一題呈現的是小朋友們討
論表內除法算式的分類方法,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認為可以按照算式的得數來分,有的按照除數相同的
算式來分,有的提出問題還可以怎樣分?第二題是一道解決問題。那麼我分了兩節課來進行整理。第一
節課整理計算部分,第二節課整理解決問題部分。
我先讓學生自己舉例說一說學過哪些表內除法的算式,學生說的時候,老師就應該將這些算式在黑板上
板書,而且這些算式的位置就應該表內除法表的位置,比如學生說出20÷4=5,我就把這道算式板書在第
5行第4列;學生說出9÷9=1,我就把它板書在第1行第9列;學生說出16÷4=4,我就把它板書在第4行第4
列……在許許多多算式的列舉中學生現會覺得老師怎麼亂寫算式,東一個西一個,後來慢慢發現了規律
,會准確猜出老師會將這道算式板書在什麼位置,是為什麼。在此過程中,全班的積極性是高漲的,因
為其中帶有一些猜謎語的味道,這會讓學生覺得很簡單的算式變得神秘起來。並且在完成的整個過程中
學生經歷了歸納、整理、猜想、推理、列舉等一系列有助於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學生自己歸納出:當
被除數和除數相同的時候,商為1;當除數為1的時候,被除數和商一樣;除數是幾,被除數就是商的幾
倍;商是幾,被除數就是除數的幾倍……學生的這些歸納性的語言是讓我備課的時候沒有想到的,我的
預設是讓他們經歷這樣的歸納與整理的過程,並從中去感受就可以了,用他們自己兒童化的語言表述出
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學生這么多精闢的歸納讓我大開了眼界,說明學生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的時
候是高效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的。
【案例解讀】
在第一節課的處理中,教材並沒有列舉出表內除法算式表,只用了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呈現了出來,那
么我對於這樣編寫的理解是,學生應該有自己整理的思維過程,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整理就可以了,
不需要學生完整地整理出除法算式表,除法算式表的歸納與整理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是相當有難度的。但
是學生的整理歸納的能力在每一節整理與復習課上都應該有挑戰與提高,有難度不代表不去研究,正因
為有難度,經歷了有難度的挑戰,思維才能夠得到提高。因此,我對教材的理解是,不僅要讓學生自己
按照一定規律去整理歸納,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學生發現表內除法表編排的
規律,從而能夠學到這樣整理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以,教材上的呈現我們不僅要完全理解,更要徹底理解,這種編寫不僅限於書本,它是和活生生的學
生緊密聯系起來的,而且更要得到教者正確而科學的支持,那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學生的發展才是有
效而全面的。
能把新教材教下來是一種本事,能創造性地把新教材教下來又是一種能耐,能把新教材內蘊含的理念和
素材通過開發轉化為教學實踐並取得成效,這更是一種功底。教師要在尊重教材基礎上,開動腦筋,不
局限於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創新使用,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這
樣新課改、新理念才能真正落實,學生才能科學發展。
三、科學解讀教材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
人人都想當創造者、當發明家,尤其是我們的學生。曾經我們的教育在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學
生都變成了被動式的學習,都成為了一台台的解題機器。新理念正在努力改變著這一現狀,試圖讓學生
經歷多次成功的創新和發明的過程,帶給學生一種探索慾望和一種思維習慣,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數學品
質。
在教學集合圈這一知識時,學生就經歷了韋恩對這個圈的創作,對於學生而言,這是促進學生數學品質
和能力形成的最佳機會。
【案例鏈接】「有趣的圈」教學片斷
內容說明:集合思想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說,集合理論是數學的基礎。從學生一開始學習
數學,其實就已經在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學生在學習數數時,把1個人、2朵花、3枝鉛筆用一
條封閉的曲線圈起來表示,這樣表示出的數學概念更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
們學習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實際上就是集合理論的基礎。
本單元的例1藉助學生熟悉的題材,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並利用直觀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
本例首先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通過統計表可以看出:參加語文
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但實際上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卻不是17人,引起學生的
認知沖突。這時,教材利用直觀圖把這兩個課外小組的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從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有3名學生同時屬於這兩個小組,所以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案例生成】
教師給出信息: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
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列出算式:8+9=17(人)
師:請這些同學站起來我們看看是不是17人。
(學生發現問題,沒有17人,只有14人。教師引導列出統計表進行檢查,在統計表中學生似乎發現有重
復現象。)
師:這樣吧!為了讓大家看的更加清楚,我們請這些同學分別上來,我們按組數一數!
(1) 請參加了語文小組的站這邊!數一數,是8人嗎?
(2) 請參加數學小組的站這邊!
(其中重復的學生想到數學小組這邊來,教師進行導向。)
師:誒!你們不是參加語文小組的嗎?請站在那一邊,不準瞎跑哦!
(這個時候這幾個兩個小組都參加的3個學生拿老師的幽默處理沒有辦法,有點支支吾吾的,還是想過來
。)
師:為了表示你們8個都是參加語文小組的,我們用這個紅圈把你們都給圈起來,不準你們瞎跑!
那麼,你們都是參加數學小組的,參加數學小組的應該有9個人啊,怎麼差了3個?
學生急了:還有我們3個呢!
師:那你們過來啊!
生:可老師你不讓我們出這個圈啊!
(這個時候發生的矛盾沖突激發了學生想辦法去解決的強烈慾望,終於下面有學生坐不住了,有幾個學
生插嘴要把這3個人怎麼怎麼套起來,但另外一些學生不是很明白,學生中有一個同學終於跑到講台上來
了,進行了一個操作:他將重復的3個人安排在正中間,將兩個圈交叉套出重復的3個人,使這三個同學
既站在紅圈裡,又站在籃圈裡。)
【案例解讀】
這個結果的產生是必然,現在很多老師對對教材進行這樣的處理,為什麼?正因為這樣的教學給了學生
思考的空間和探索的慾望。這個圈的交叉部分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是我們的學生的確就想出來了,
不是因為學生提前看了教材,或者家長曾經教過,真正就因為在這樣一個矛盾沖突中,學生想力爭解決
這個問題。韋恩也不是特異的天才,我們的很多學生經歷了韋恩的這個創造的過程,這樣的學習也正是
新教材中滲透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去親身經歷、親身體驗、激發矛盾、創新解決。有了這樣的創造
過程,學生不僅在思維層面上得到了收獲,而且在心理需求上得到了滿足,很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原來自己也可以是發明家啊!
新教材中還有很多像有趣的圈這種課例,需要教師做的不是直接把韋恩圈交給學生怎麼填寫怎麼畫,而
是讓學生真正獲得思考的空間,自覺走進矛盾中,讓自己也在數學海洋中創造一回。
在我們的數學實際教學中,要真正讀懂新理念、讀透新教材,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科學設計我們的教
學。在課堂這個陣地上讓學生盡情發揮、盡顯智慧,在數以萬計的陣地中學生優良的數學品質和優秀數
學能力的產生一定是必然。
C. 小學數學教師外出學習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1、思想:各科其實挺簡單的,這關鍵是我們對它是否感興趣,要知道興趣是學習回的動力。
2、行答為習慣:自我感覺良好,在學校並沒有違反紀律,在家幫家長忙。
3、為人處事:還行,就是有點粗心和莽撞,不懂得考慮其他人的感想,但是很樂於助人。
4、學習成績:在班級雖然總是前三名,但是考試時還是會很粗心,把不該錯的題目給做錯。
(以上在需要時,可以進行改編)
D. 小學數學教師培訓心得
心得: 一、更新教學觀念,確立主體地位
教師必須更新觀念,端正教學思想,明確素質教育的要求。從而確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轉變學生是「收音機」、「容器」、「觀眾」或配合教師演「教案劇」的配角的傳統觀念。「教」完全是為了「學」,「教」要服從於「學」,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主角、主人,教師應善於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讓自己的「啟」達到學生的「發」,讓學生在知識的內在聯繫上,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小學生心中的世界,是個真、善、美為主體的純真世界,他們對社會上不良行為和不良風氣的影響往往難以判別,甚至於盲從。習作或日記是他們心靈的窗戶,友愛、憎惡是其真情流露。教師應善於從中發現苗頭,引導教育,防微杜漸。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明確學習的目的,關心和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從勞動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三、和學生一起探究學習
教學中要善於和學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丟面子。有學生問我貓是怎樣睡覺的,我還真不知道,於是我叫他查找資料,請教家裡養貓的同學,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給學生一個「?」。後來他果然找到了並告訴了我,我仍裝做不知,看著學生好為我師的樣子,我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樂趣。
四、和學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
學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師的成功。在教學中,我先學生之憂而憂,為學生之樂而樂。學生在課堂上會思考,會提問,我感到欣喜;學生能自己主動閱讀,寫筆記。我為他高興;學生在運動會上獲獎,我為他歡呼;我學著做一個伯樂,為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喝彩;我試著和他們一起體驗學習的壓力,成功的喜悅。
在新課程自由、嶄新的天空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改變,改變學習的方式,改變思維的方式。為此,我願意學習,汲取,探索,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
本質
http://www.pep.com.cn/xgjy/jiaoshi/jxzy/jczy/gs/gxxj/xxjy/200703/t20070312_319547.htm
E. 《小學數學研究》學習心得
我有幸參加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都得到了更新,而且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法、教育教學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就將本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 思想靈魂得到了洗禮
多年的教學歷程,使我已經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老是愛抱怨現在的學生難教難管,卻把教師的職業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所以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常帶有厭倦感,心態老是失衡。可通過這次培訓,聽了專家們的觀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憾,靈魂得到了凈化,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的支點,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自己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面對著一群群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了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三. 有效課堂的建構
通過認真地學習,使我對如何有效備課和上課有了全新的認識。面對著新課程、新理念,我們教師就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採取新對策實施有效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為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准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沖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系,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梁,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四.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優秀老師的觀摩課
培訓時,專家們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使我深受啟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習題,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數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通過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其他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我會把學到的技能用於今後的教學當中。
F. 求一篇小學數學老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謝謝啦,不要和網上的重復哦!
你上哪兒學的,學得是什麼內容? 連基本的信息都不說明,大夥兒也幫不上忙啊。
2013年5月24日,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師父的帶領下,我有幸參加杭州、嘉興、麗水三地小學數學陽光生態課堂教學聯誼活動。進入綠谷教育集團馬上就要一年了,作為一名年輕的數學老師,我感到很慶幸,因為我們綠谷有很好的數學團隊,有帶領我們年輕老師快速成長的數學名師,還有學校領導對我們年輕老師成長的重視。感謝學校和師父們給我這次機會參加這次活動,通過短短一天的聽課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
在這次活動中,首先,我們聽了杭州采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優秀教師教壇新秀嚴紅興老師的《中位數》,嚴老師精彩的課堂和「讓每一個孩子摘到夢想中的星星」的觀點讓我感觸很深,嚴老師注重課前活動,創設活動情景,師生互動,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對新課的學習中去。在嚴老師的課堂中,沒有多餘的廢話,不羅嗦,對學生的表揚也恰到好處。另一點就是城北小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禁讓我感嘆,他們的學生眼界開闊,當一位五年級的學生說:「我的夢想是致力於祖國的環保事業,讓祖國有更快更好的發展,超越其他國家。」我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一篇寫周恩來總理的課文《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我覺得我們的學生需要走出去接觸更多的事物,多讀課外書,同時,老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也要時時刻刻注意對學生思想方面的教育。
接著,第二節和第三節是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榮老師和麗水數學教師鮑軍華老師的同課異構《分數的再認識》,聽了這兩節課,讓我看到了我們普通老師和數學大師上課的差別。聆聽了朱特的課,我覺得上好一節課是不容易的,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還要藉助長期以來的積淀。我從中領略到了朱特不一般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貼近學生的認知,而且蘊含著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嘗試去解決問題。他的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數學問題都是讓學生內心有沖突的,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課堂中進行討論,而不是為了討論而去討論。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老師能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有利於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積極地投入思考之中。有疑惑的問題,師引導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疑難,這樣更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這次聽課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名師執教的觀摩課都很朴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樣簡單的物品代替,該用的時候用,五花八門的活動被扎實的動手實踐動腦思考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最後,我們聽了朱特關於《「基本活動經驗」的教與評》的專題講座,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到名師的精彩,欣賞到名師的教學和獨到的見解,讓我豁然開朗,發現了數學教學的新天地。讓我感覺到:越是名師,上課越有激情、越對學生親近,大概是他們身體中文化積淀到一定的厚度,人站到一定的高度,才有那樣的教學功底。學習後給我的是心靈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頓悟,思想上的凈化,認識上的升華。朱特強調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不能叫形式,而要教過程,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動學生去觀察,去感受,去實驗,去猜測,去交流,去概括,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來,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驚心動魄。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牢固的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情感,形成穩定的,積極的情感態度。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悟頗多,數學是一門偉大的科學,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去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愛上數學。活動讓我領略到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理論素養,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借鑒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導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努力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
這是網上的。請不要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