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推動科技信息服務產品應用推廣

推動科技信息服務產品應用推廣

發布時間:2022-06-19 17:51:42

1. 什麼是科技服務信息急求!!

目前,對於科技服務業並沒有明確的界定。總的來說,科技服務業是指運用現代科技知識、現代技術和分析方法,以及經驗、信息等要素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產業。
從統計上來看,科技服務業有大小兩類口徑,小口徑就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M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大口徑是《國家科技服務業統計分類(2015)》。而目前政策文件上科技服務業的范疇更多是介於大小口徑之間的。
科技服務業是指對科技開發的新概念和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改進和推廣的產業以及為科技成品普及提供服務的平台。比如說為知識技術的研究,推廣,普培訓和咨詢等一系列鋪墊式服務。細節化後就是為各行業產業,專業,企業甚至技術人才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成果轉化及評估等「保姆式「服務。
舉個例子,技術轉移就是一個典型的科技服務業中的一項服務。我個人認為最簡單的技術轉移是把創業/投資想法轉換為行動和實際成果的過程(想法-->計劃-->行動/合作-->成果-->普及),當然這只是為了便於理解而產出的泛泛概念。真正的技術轉移是很難實現的,因為缺少成熟的理念,合適的市場突破口以及有效的平台。技術轉移除了交易雙方以外,還需要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機構、金融資本、技術經紀人等第三方的資源和服務支撐。
技術轉移點燃科技服務,幫助好的科技找到與之對口的公司和與政府政策相匹配的市場。當好的技術能夠轉移到實踐,投入到應用,科技創新的過程也就圓滿了。

2. 我國為了促進科技的發展採取了哪些措施

1.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政策

鼓勵企業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將企業購置的設備已征稅款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在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以及設備更新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加大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的稅前扣除等激勵政策的力度,實施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企業所得稅和企業財務制度改革,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究開發專項資金制度。允許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的折舊。對購買先進科學研究儀器和設備給予必要稅收扶持政策。加大對企業設立海外研究開發機構的外匯和融資支持力度,提供對外投資便利和優質服務。

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支持創辦各種性質的中小企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活力。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採取聯合出資、共同委託等方式進行合作研究開發,對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給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2.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完善和調整國家產業技術政策,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制定鼓勵自主創新、限制盲目重復引進的政策。

通過調整政府投資結構和重點,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支持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和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採取積極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開展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把國家重大建設工程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通過國家重大建設工程的實施,消化吸收一批先進技術,攻克一批事關國家戰略利益的關鍵技術,研製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裝備和關鍵產品。

3.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細則,鼓勵和保護自主創新。建立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協調機制。對國內企業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高新技術裝備和產品,政府實施首購政策。對企業采購國產高新技術設備提供政策支持。通過政府采購,支持形成技術標准。

4.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和技術標准戰略

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權利人利益,不僅是我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自主創新的需要,也是樹立國際信用、開展國際合作的需要。要進一步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促進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和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各種行為。同時,要建立對企業並購、技術交易等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特別審查機制,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流失。防止濫用知識產權而對正常的市場競爭機製造成不正當的限制,阻礙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科技管理全過程,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制度提高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強化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推動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視和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從業資格制度和社會信用制度。

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目標,產生一批對經濟、社會和科技等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發明創造。組織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攻關,並在專利申請、標准制定、國際貿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將形成技術標准作為國家科技計劃的重要目標。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要加強對重要技術標准制定的指導協調,並優先採用。推動技術法規和技術標准體系建設,促使標准制定與科研、開發、設計、製造相結合,保證標準的先進性和效能性。引導產、學、研各方面共同推進國家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及優先採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推動我國技術標准成為國際標准。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建設。

5.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創業風險投資機制,起草和制定促進創業風險投資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積極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建立加速科技產業化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內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努力為高科技中小企業在海外上市創造便利條件。為高科技創業風險投資企業跨境資金運作創造更加寬松的金融、外匯政策環境。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開展對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流通的試點工作。逐步建立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探索以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資金投入為主的方式,採取積極措施,促進更多資本進入創業風險投資市場。建立全國性的科技創業風險投資行業自律組織。鼓勵金融機構對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建立健全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擔保制度,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參與科技開發。鼓勵金融機構改善和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鼓勵保險公司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為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

6.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

把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點。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

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繼續加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產業化基地建設。制定有利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並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政策。構建技術交流與技術交易信息平台,對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活動給予政策扶持。

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農村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的新機制。把農業科技推廣成就作為科技獎勵的重要內容,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激勵科技人員以多種形式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技術推廣活動。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專項資金,促進農村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支持農村各類人才的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國家對農業科技推廣實行分類指導,分類支持,鼓勵和支持多種模式的、社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支持面向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產業競爭前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重點加大電子信息、生物、製造業信息化、新材料、環保、節能等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加強技術工程化平台、產業化示範基地和中間試驗基地建設。

7.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機制

加強軍民結合的統籌和協調。改革軍民分離的科技管理體制,建立軍民結合的新的科技管理體制。鼓勵軍口科研機構承擔民用科技任務;國防研究開發工作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開放;擴大軍品采購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采購的范圍。改革相關管理體制和制度,保障非軍工科研企事業單位平等參與軍事裝備科研和生產的競爭。建立軍民結合、軍民共用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建立適應國防科研和軍民兩用科研活動特點的新機制。統籌部署和協調軍民基礎研究,加強軍民高技術研究開發力量的集成,建立軍民有效互動的協作機制,實現軍用產品與民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協調,促進軍民科技各環節的有機結合。

8.擴大國際和地區科技合作與交流

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充分利用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擴大多種形式的國際和地區科技合作與交流。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海外研究開發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研究開發中心。支持在雙邊、多邊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實施國際合作項目。建立內地與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機制,加強溝通與交流。

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擴大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出口,鼓勵和支持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或產業化基地。

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和國際學術組織。支持我國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參與或牽頭組織國際和區域性大科學工程。建立培訓制度,提高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支持我國科學家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提供優惠條件,在我國設立重要的國際學術組織或辦事機構。

9.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

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推廣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加強農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農民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體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和系統性的校內外科學探索和科學體驗活動,加強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和能力。加強各級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技培訓。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合理布局並切實加強科普場館建設,提高科普場館運營質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學定期向社會公眾開放制度。在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中加強與公眾溝通交流。繁榮科普創作,打造優秀科普品牌。鼓勵著名科學家及其他專家學者參與科普創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選題規劃,扶持原創性科普作品。在高校設立科技傳播專業,加強對科普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培養專業化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業的良性運行機制。加強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大型企業等各方面的優勢集成,促進科技界、教育界和大眾媒體之間的協作。鼓勵經營性科普文化產業發展,放寬民間和海外資金發展科普產業的准入限制,制定優惠政策,形成科普事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推進公益性科普事業體制與機制改革,激發活力,提高服務意識,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九、科技投入與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是科技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對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投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投入不斷增長,但與我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需求相比,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的總量和強度仍顯不足,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科技基礎條件薄弱。當今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我國必須審時度勢,從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出發,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為完成本綱要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提供必要的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

充分發揮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直接投入、稅收優惠等多種財政投入方式,增強政府投入調動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的能力。國家財政投入主要用於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解決的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動,並引導企業和全社會的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要求,在編制年初預算和預算執行中的超收分配時,都要體現法定增長的要求,保證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科技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要結合國家財力情況,統籌安排規劃實施所需經費,切實保障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國家繼續加強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建設投資中作為重點予以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時,強化企業科技投入主體的地位。總之,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國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達到2%,到2020年達到2.5%以上。

2.調整和優化投入結構,提高科技經費使用效益

加強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礎條件和科學技術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機構(基地)正常運轉經費、科研項目經費、科技基礎條件經費等的比例,加大對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的穩定投入力度,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建立和完善適應科學研究規律和科技工作特點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按照國家預算管理的規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國家科技計劃管理的公開性、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建立財政科技經費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評估和監督管理機制。

3.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

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是在信息、網路等技術支撐下,由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設施和儀器裝備、科學數據與信息、自然科技資源等組成,通過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務於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重點是:

國家研究實驗基地。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主要依託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和其他科學研究實驗基地。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不斷提高其運行和管理的整體水平。構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台站網路體系。

大型科學工程和設施。重視科學儀器與設備對科學研究的作用,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及檢測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建設若干大型科學工程和基礎設施,包括在高性能計算、大型空氣動力研究試驗和極端條件下進行科學實驗等方面的大科學工程或大型基礎設施。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設施的共享與建設,逐步形成全國性的共享網路。

科學數據與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基於科技條件資源信息化的數字科技平台,促進科學數據與文獻資源的共享,構建網路科研環境,面向全社會提供服務,推動科學研究手段、方式的變革。

自然科技資源服務平台。建立完備的植物、動物種質資源,微生物菌種和人類遺傳資源,以及實驗材料,標本、岩礦化石等自然科技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

國家標准、計量和檢測技術體系。研究制定高精確度和高穩定性的計量基標准和標准物質體系,以及重點領域的技術標准,完善檢測實驗室體系、認證認可體系及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

4.建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共享機制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機制是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取得成效的關鍵和前提。根據「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制定各類科技資源的標准規范,建立促進科技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科技條件資源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共享模式,打破當前條塊分割、相互封閉、重復分散的格局。

十、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人才資源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切實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實施本綱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養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級專家

要依託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加大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力度,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注重發現和培養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管理專家。對核心技術領域的高級專家要實行特殊政策。進一步破除科學研究中的論資排輩和急功近利現象,抓緊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級專家。改進和完善職稱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貼制度、博士後制度等高層次人才制度,進一步形成培養選拔高級專家的制度體系,使大批優秀拔尖人才得以脫穎而出。

2.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參與或承擔科研項目,鼓勵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創新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探索興趣和科學精神。高等院校要適應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市場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及時合理地設置一些交叉學科、新興學科並調整專業結構。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與培訓,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各類實用技術專業人才。要深化中小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文化素養。

3.支持企業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

國家鼓勵企業聘用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並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進入市場創新創業。允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到企業兼職進行技術開發。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養技術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養企業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允許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對技術骨乾和管理骨幹實施期權等激勵政策,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具體辦法。支持企業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學家和工程師。

4.加大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實施吸引優秀留學人才回國工作和為國服務計劃,重點吸引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採取多種方式,建立符合留學人員特點的引才機制。加大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的資助力度。大力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基地建設。健全留學人才為國服務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公開招聘力度。實驗室主任、重點科研機構學術帶頭人以及其他高級科研崗位,逐步實行海內外公開招聘。實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層次優秀科技人才和團隊來華工作。

5.構建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

倡導拼搏進取、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提倡理性懷疑和批判,尊重個性,寬容失敗,倡導學術自由和民主,鼓勵敢於探索、勇於冒尖,大膽提出新的理論和學說。激發創新思維,活躍學術氣氛,努力形成寬松和諧、健康向上的創新文化氛圍。加強科研職業道德建設,遏制科學技術研究中的浮躁風氣和學術不良風氣。

3. 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行業怎麼做品牌推廣

如果一個產品沒有品牌,感覺就是三無產品,不可靠,沒有質量保證。所以,企業首先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像「中國民族品牌振興工程」對這塊的很有經驗的,做的很OK!
但是,簡單的擁有品牌也是不夠的,想要讓產品賣的好,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廣告宣傳,尤其權威的是上央視,其他方式炒作,等等,但是最關鍵的,也是長遠發展的方式就是提高自己的服務技能和產品品質。總體來說,在傳統行業建立起一個品牌還是相對有些難度的。
在今天這個電商迅猛發展的時代,品牌的發展也是如雨後春筍,迅速萌芽並快速成長和發展,並且如今的品牌和傳統品牌相比也不再單單是一個商標而已,一個人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品牌。在如今這個電商的時代,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著多如牛毛的廠商,各種品牌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好像隨處可見都是大品牌。
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行業怎麼做品牌推廣?
1、服務宣傳:優良的服務是宣傳消費者購買的重要手段。消費者購買企業品牌商品一般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取得物質上的滿足。
2、定位宣傳:定位宣傳就是選中目標市場給產品定位,並通過廣告說明某產品適宜哪些對象使用。
3、信息宣傳:信息宣傳即通過社會各種媒體,向社會各界擴散有關信息,以宣傳需求。
4、搜索引擎推廣方法:搜索引擎推廣是指利用搜索引擎、分類目錄等具有在線檢索信息功能的網路工具進行網站推廣的方法。
5、博客、論壇營銷推廣:前面提到用戶習慣用搜索引擎找尋信息,這裡面很大一部分信息就是產品信息。
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行業怎麼做品牌推廣?所以說,品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很重要,品牌做的好,企業才能發展的好。但是對於用戶或者消費者來說,品質和服務才是最重要的,「品牌」真的不是那麼重要。那麼,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品牌」,其實還得回歸到「品質和服務」上來才能真正的做好品牌,企業才能更好的發展。

4. 智能科技產品怎樣做營銷推廣

你好,以下由成都盤古回答。智能手環嘛,消費群體集中在年輕人群,看看自己產品回的價格高低,如果定答價比較高那還需要細分主推消費能力強一些的那部分,可以節省推廣費用並且更精準轉化更高。嘗試下新浪微博粉絲通一類的信息流廣告吧,基本前面給你提到的那些都還能夠實現,定位性別、年齡、區域、使用終端(PC或是移動端,安卓或是iOS端等)、興趣愛好等等,以及可以直接投放到關注了你同類行業微博的粉絲群體,比如對某米手環的粉絲進行投放。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暫且回答這么多。

5.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調動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積極性,支持以核心技術為源頭的創新創業。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服務體系。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業化、市場化的國家技術交易網路平台,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與公示,解決成果交易流通與市場化定價問題。鼓勵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大力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紀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軍人才納入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四是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一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加大政策、服務、金融等創新力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完善基層承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和機制,通過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五是強化創新資源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貸聯動、眾籌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寬資金市場化供給渠道。推動軍民科技成果融合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6. 陝西省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建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陝西省建築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建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建設科技成果,是指技術先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保,促進建設領域科技發展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
本辦法所稱的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是指通過發布目錄公告、組織實施示範工程、培訓指導、咨詢服務等活動,把建設科技成果應用於建設行業全過程的活動。第四條推廣應用建設科技成果應當遵循市場主導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自願選擇與強制推廣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領導,及時協調解決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管理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財政、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相關工作。第八條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中,應當充分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市場主體和市場主體的選擇權,做好服務工作。第九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和省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定期發布《陝西省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公告》(以下稱技術公告)。
技術公告應當包括推廣應用或限制、禁止使用的技術名稱、型號、規格、主要技術指標、適用對象、適用地域范圍以及適用起止時間等內容。第十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技術公告的要求,配套制定發布《陝西省建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以下稱推廣項目)。
推廣項目應當包括科技成果名稱、適用范圍和技術依託單位。第十一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技術公告時應當向有關單位徵集建議案,組織專家論證後發布。
發布限制、禁止使用的落後技術,應當有新的替代技術。替代技術應當是技術公告中確定的技術領域、類別。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針對技術公告內容,應當及時按照有關規定修訂相關地方標准、定額,組織修編相應的標准圖集。第十三條對節能減排、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有重大作用的建設科技成果,在技術公告中一並發布並強制推廣應用。
強制性推廣應用的建設科技成果,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及時組織制定強制性地方標准。第十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項目,應當優先採用技術公告中推廣應用的建設科技成果:
(一)保障性住房項目;
(二)各類專項試點、示範工程;
(三)申報優秀設計、優質工程的建設項目;
(四)政府投資的其他建設項目。第十五條城鄉規劃、公用事業、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建築施工、工程監理、房地產開發等企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採用推廣應用的建設科技成果,嚴格執行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落後技術的相關規定。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超范圍應用限制使用的技術或者產品,不得應用禁止使用的技術或者產品。
對技術公告限用和禁用的技術或者產品,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工程監理單位和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應當將其列入審查、監督內容。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選擇適宜的工程項目,組織實施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試點示範和產業化基地,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技術公告內容,適時組織推廣會、演示會和展覽會等,做好建設科技成果推廣。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利用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宣傳建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作為建設教育培訓的內容。規劃、設計、監理、施工、房地產、市政公用事業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接受專業繼續教育、職業(執業)資格教育培訓時,應當將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

7. 如何通過信息化建設發揮科技對生產的促進推動作用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生產過程的信息化,可以極大地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各種信息化工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都以降低物質資源消耗為基本前提,在降低庫存、減少廢品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化使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時間縮短,從而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提高質量,促進銷售。一方面,信息化強調標准化、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可以減少甚至替代大量不必要的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確定因素,使產品/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設將使企業產品/服務的潛在客戶市場不斷擴大,銷售渠道和手段進一步多樣化,並使企業從以事務為中心的傳統管理模式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轉換成為可能,不斷增進用戶滿意度。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通過減少消耗、提高效率、擴大市場銷售份額,大幅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使管理者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備、及時、准確,並藉以實現企業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內外部之間的實時溝通,使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的管理實現對物流、資金流的更有效管理。

----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使企業通過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科技動態,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另一方面使企業自身的科研開發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沒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企業將失去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資格。

----提高決策水平。正確決策是企業謀求長久生命力的保證。信息是決策的基礎,信息化使決策者及時獲得決策所需國內外、企業內外的完備信息成為可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化可以幫助決策者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擾,以正確信息制定出正確決策;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業務智能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決策。

8. 科技類的新產品如何做市場推廣

一、產品定位是首先必須做的
二、借科技類展會、網路
三、針對產品定位的客戶,進行分析,再給出市場推廣的方案
四、找出功能或外形近似產品的老產品,找出差異點,帶出或引出新產品的優勢

9. 高科技產品如何在市場推廣

對於現代社會而言,高科技的產品具有高技術,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點,它們的生命周期和市場特性與傳統產品有很明顯的區別。商家就是利用了這些特點,制定出與傳統營銷不同的策略,將高科技產品推向市場。 然而他們是如何進行營銷的? 在推向市場之前,商家將不同的產品進行分級定價,來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同時,由於高科技的產品是高投入的產品,聯合開發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有效途徑。高科技產品的延續性和繼承性很高,消費者的後續購買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所以,企業採用產品贈送的策略不僅能夠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產生忠誠的消費需求,從而給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當然,技術的問題是最不能夠忽略的一項,所以在企業內部進行技術的培訓是不可忽視的。

10. 如何突出科技支撐完善推廣體系建設

一、充分認識建設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的重大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農村建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我省是農業大省,依靠科技解決「三農」問題,實現由傳統農業科技大省向高技術農業強省轉變的任務緊迫而艱巨。建設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實現新農村建設與科技緊密結合的有效方式,是著眼於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造福農民群眾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加快推進我省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緊緊圍繞發展生產、提高生活、改善生態的目標,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現代農業、生態產業、鄉村社區化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以實施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工程等六大工程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高技術農業,大力實施科教興農和人才強省戰略,加強區域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現農業科技大省向高技術農業強省的戰略轉變。 (二)基本原則。 1.品牌帶動原則。堅持突出發展品牌農業,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堅持突出發展特色農業,壯大涉農工業,建設特色科技示範縣與特色科技產業;堅持突出發展高技術農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信息化。 2.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大力培育科技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下簡稱科技龍頭企業),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建設成區域性農產品集散地,培育大宗農產品用戶,拉動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堅持標准化帶動,推動規范化、標准化種植,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3.注重人才和自主創新的原則。堅持培養高技術人才與培育新型農民並重,既要培育和引進能夠領軍的農業科學家,打造科技創新團隊,又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堅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並重,既要狠抓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又要狠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創造經濟效益;堅持因地制宜和突出重點並重,優先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關鍵和共性技術支撐問題。 (三)發展目標。以構築新農村建設科技支撐體系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為目標,實施六大科技支撐工程,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系統,支撐和引領傳統農村經濟向城鄉統籌、工農聯動、城鄉聯動轉變;獲得一批重要創新性科技成果,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等高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普遍應用,建成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農業研發中心和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培育一批知名農業科技品牌和知名的科技龍頭企業,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三、突出重點,實施六大科技支撐工程 (一)實施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工程。2006年,從省級自主創新重大科技專項資金中一次性安排1000萬元,扶持壽光蔬菜種子、金鄉大蒜、平邑金銀花、沾化冬棗、滕州馬鈴薯、夏津金秋棉花、郯城銀杏、肥城桃、萊蕪姜和文登西洋參等10個農業特色創新工程,建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推進優勢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打造「一縣一業一特色」區域經濟和特色經濟突出的發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間,繼續建設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享受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形成技術、品牌的輻射帶動。根據《山東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制定的目標,省重點支持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成為科技龍頭企業,成立研發中心,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任務,提升企業研究開發能力;由省科技廳牽頭,制定優先扶持省級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骨幹企業的具體辦法,「十一五」期間重點培育一批涉農企業建設省級研發中心。 依靠科技創新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應。加快農業科技品牌化建設,支持有一定規模的特色農產品注冊集體商標,支持農產品及涉農產品創立中國馳名商標。以科技龍頭企業為主體,積極推進農產品科技品牌產業化經營,建立品牌產品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促進品牌農產品安全流通和建立國際化綠色通道。積極研發有利於建立健全品牌農產品安全預警預報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的技術體系,加強農產品品牌的統一使用和管理,加強農產品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和質量體系建設。 (二)實施新農村建設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網及各級農業信息平台,推廣農業新技術。搭建知識進村入戶的信息平台,把用戶終端拓展到農民家庭。在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建設全省農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共享和服務平台,建立農業科技成果信息聯盟和信息共享服務機制,開展農村科技成果信息的標准化收集、數字化表達及整合加工、資料庫和網路平台的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系統;開展基於ASP(應用服務提供)模式的農村商業系統支撐技術研究,設計支撐農村便利店的技術方案,開發相關技術平台和軟體產品,解決農村商業系統規模小、品種多、進貨渠道復雜等問題。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建成一批農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的達標示範村莊。 (三)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工程。由省科技廳、農業廳牽頭,聯合省教育廳,研究制訂創新體系規劃,構建農業、林業、漁業、畜牧、農機等若干科技創新體系。整合省農科院、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山東農業大學、萊陽農學院等高校、科研機構的力量,加強國家級黃淮海區域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強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涉農高等院校要加強科研與教學的結合,突出科研重點、特色和品牌,與科研單位和大企業聯合,培育一批有優勢、有特色及新農村建設中急需的重點學科,建設5-8個重點實驗室。支持綜合性大學、科研機構開展農業科學研究,增強學科交叉能力。加強全省共享農業科研創新平台建設,在主導產業和優勢領域繼續扶持和完善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物改良中心。 (四)實施農業良種工程。繼續加大對農業良種工程的財政投入,並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金。加強對課題組的績效考核,引入競爭機制,培育青年育種學術帶頭人。組建專家委員會,負責對農業良種工程課題的考核及研究發展戰略的制訂等。制定農業良種發展「十一五」規劃,以提升農業良種、良法產業化源頭創新能力為中心,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技術廣泛應用為手段,以大宗優勢農業優良品種培育為重點,加快由傳統育種為主向傳統育種與高技術育種並重,並逐步實現以高技術育種為主的轉變,由引進和跟蹤模仿為主向自主創新育種轉變,實現良種與良法配套。 (五)實施農業科技特派員技術推廣工程。進一步探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村科技推廣服務機制。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擴大科技特派員下派規模,抓好對接與選聘,提升服務質量,搞好示範基地、合作經濟組織、農業品牌建設,實現農民科技素質、科技成果推廣、區域特色產業、農業組織化程度四個突破,形成一批結合基礎穩固的利益共同體。動員科技人員深入縣、鄉,通過「專家+農戶」、「專家+企業、協會或中介+農戶」等形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 努力打造技術推廣平台,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建立以國家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以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村區域成果轉化中心等為重點,培育一批農村科技服務中介組織。以市和縣為重點,依託具有一定基礎和條件的龍頭科技企業或農業科研院所,支持發展農村區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規范的基礎上,引導支持一批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健康發展。 (六)實施科技培訓工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省科技主管部門要搭建省級科技培訓平台,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近期要以提高縣科技部門的科技管理水平以及農村企業技術進步為重點,開展縣(市、區)科技管理人員、農民企業家和企業技術人員培訓,造就一批鄉土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搭建完善各級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平台,有效整合各類農業教育培訓資源,建設以各級農民(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為依託,以中高等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骨幹,以企業與民間科技服務組織為補充,以縣、鄉、村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和各類培訓機構為基礎的全省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 四、落實保障措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良好環境 (一)制定有利於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科技政策措施,推動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各級財政要不斷調整資金結構,合理配置資源,逐步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科技投入。 (二)建立推動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新機制。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利用政策和資金引導全省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深化科研院所體制改革,逐步建立服務於三農的高水平的公益科研基地,開展新農村建設公益性科技工作。利用市場機制,積極建設企業為主體的新農村技術創新體系,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典型引路和示範推廣結合的新農村科技項目實施新機制。有條件的地方,應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轉包、出租、互換等流轉方式,引導土地集中經營,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 (三)抓好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科技示範工作。按照項目、基地、人才統籌安排的原則,在不同地區、單位建立一批省重點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樣板,發揮科技示範工程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特色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新農村建設急需技術創新工程、農業良種產業化工程、農業科技特派員工程、新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為突破口,優先在省級特色農業科技示範縣組織建設樣板示範項目,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高技術農業。 (四)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國際化。積極吸納國(境)內外科技力量參與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以大學、科研機構和出口型企業的對外科技合作為重點,加強對省外、國(境)外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創辦國際化科研機構及企業,支持科技人員參加外國政府組織的農業、資源、環境、技術標准等領域的科技合作項目。加強對引進技術及裝備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研究,優先扶持相關科研項目。 (五)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科技工作的領導,切實把新農村建設的科技工作擺到重要位置,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新農村建設科技目標責任制,切實把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工作抓緊抓好。要建立激勵機制,對在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企業負責人和組織領導者等給予表彰。鼓勵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給相關人員重獎。

閱讀全文

與推動科技信息服務產品應用推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
電子商務認證法律制度 瀏覽:275
市場營銷課總結 瀏覽:735
金生水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46
市場營銷創業策劃書200字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