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特色農產品的營銷策略

特色農產品的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0-12-06 13:54:52

1. 選擇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策略有哪些

選擇農產來品營銷渠道的策略主要有:自

(1)綜合性分銷渠道策略。即運用多種分銷渠道綜合地推銷自己的產品,通過批發商把產品分布到各零售點,銷售面十分廣泛,競爭性特別強。適用於日用消費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銷售。

(2)選擇性分銷渠道策略。由於產品的特殊性,或經營者能力的限制以及用戶的偏好等,經營者要選擇較為合理的、有效的分銷渠道作為自己產品的理想銷售線路。

(3)獨家分銷渠道策略。在某一特定市場,經營者僅選擇一家批發商或零售商專門銷售其產品,一般情況下,這些經銷或代理商不再經營其他同類產品。適用於消費品中的選購品,如農業機械。但獨家經銷容易因推銷力量不足而失去市場,對生產者和經銷商來說,風險都大。

以上介紹的三種策略,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有時用一種或兩種策略,有時也可綜合運用。

2. 如何進行種子及農產品營銷預測和制定營銷策略

3 基於7PS營銷理論的鄭州市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
研究者根據走訪的三個具有特色農產品產地的五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獲得的訪談和對比記錄,重點對新鄭大棗和中牟草莓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進行調研分析,對兩地特色農產品傳統營銷方法與先進的7PS營銷理論進行了分析研究。
3.1特色農產品新鄭大棗的成功營銷經驗
依託品牌效應,新鄭大棗的平均價格比外地棗的平均價要高30%—40%,並已初步形成全國棗產品集散地,年出口量高達600萬公斤。新鄭為宣傳中華棗鄉推出一項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知識性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活動—「中華棗鄉風情游」,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處返璞歸真的旅遊場所。
新鄭大棗的成功展示了河南乃至中國特色特色農產品營銷的成功,由特色產品帶動工業經濟、拉動旅遊,形成以大棗為中心的產業鏈,不僅僅增加農民收入,更帶動了新鄭市的國民生產總值。
3.2 特色農產品中牟草莓的營銷現狀
中牟縣姚家鄉西春崗村草莓種植面積已成規模,但仍處於農產品加工的初級階段,當地加工企業缺乏,仍處於再生產、再加工、再包裝的初級階段,只是將草莓按質量優劣、個頭大小分開,紙箱分裝銷往全國各地市場。
研究者在中牟縣姚家鄉西春崗村春峰果蔬專業合作社與李峰的交談中了解到,當地草莓的種植技術已經成熟,然而以後草莓要怎麼發展,成為了一個問題,當地食品加工企業缺乏,目前僅處於自己包裝階段,品牌知名度遠遠不如新鄭大棗,農民從草莓中獲得微薄的利潤,作為省人大代表的李峰當前從各種渠道來宣傳當地產品,致力於對草莓的包裝加工,通過各種方法增加草莓附加值。
草莓未來的發展道路必須向商品化轉變,樹立自己的品牌,吸引各地加工企業,形成以草莓為中心的工業園區,走品牌化營銷。
3.3 鄭州特色農產品營銷的的7PS理論分析
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納(Bitner)建議在傳統市場營銷理論4PS的基礎上增加三個「服務性的P」,即人( People )、過程( Process)、物質環境(Physical Evidence)。 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產品(Pro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分銷(Place)、人(People)、過程(Process)、物質環境(Physical evidence)的7PS營銷理論。
市場營銷的7PS理論作為服務營銷理論被廣泛應用於餐飲、航空公司、保險公司、私人機構(如醫療、教育、博物館)等行業,7PS在是宏觀的4P層面增加了周圍元素,更注重營銷的細節,顧客及產品及購買過程的要求,與4P相比,7PS更側重於對企業的研究。基於新鄭、中牟兩地特色農產品策略的分析,研究者選用了7PS策略,詳細揭示各個要素對特色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性,並為河南特色農產品營銷提供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3.3.1 產品(Proct)
產品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它是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服務的集合, 包括產品的效用、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包裝和規格等因素。
特色農產品本身就可以以其自有的性能滿足消費者生理需求,但是如果現代特色農產品不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精神和心理需求的需求,那麼這種產品將得不到長遠的發展。通過對中牟春峰草莓合作社和新鄭大棗合作社的調研,本研究從特色農產品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鄭州市特色農產品在營銷中的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鄭州市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巨大,擁有大面積的生產基地,無公害的產業園。而且新鄭地區的棗類加工企業眾多,形成以紅棗成品加工為中心的工業園。中牟姚家鄉的草莓產區在隨著國際食品安全問題的凸顯,草莓村農民對自己生產的產品安全質量要求更高,草莓基地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標准進行生產。
劣勢:鄭州多數特色農產品的商品品牌化程度低,知名度較低,僅新鄭大棗商品化品牌化發展比較完善。伴隨著農產品的消費需求結構趨向高級化,消費者現代消費需求促進特色農產品走商品化營銷道路,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再簡單的追求數量,而是轉向高質量的農產品,對農產品的安全、服務越來越關注,注重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滿足,農產品向農商品品牌化的轉變滿足了他們對產品差異性和內在品質的心理需求。
第二,特色農產品再生產、再加工、再包裝,實施產品組合戰略。
新鄭棗區形成了以大棗為主生產加工企業280餘家,大棗品種80多個,形成以大棗為中心的紅棗精、棗酒王、好想你棗片等產品組合,滿足 各種需求的銷售商
中牟姚家鄉草莓種植自2005年以來不斷擴大規模,產量也不斷攀升,但至今仍無知名企業投資姚家鄉草莓的加工,草莓的再生產、再加工、再包裝局限於初級階段,只是將草莓的質量優劣分開,用紙箱封裝起來銷往各地的商場和農村市場。據負責人李峰講解,中牟草莓的商品化道路需政府和企業的幫助,將農產品轉變為農商品,然後賣出自己的品牌。
第三,產品建立品牌,轉變觀念,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
品牌效應,不僅使新鄭大棗的平均價格比外地棗的平均價高,還為帶動了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大棗帶動了新鄭的旅遊業、餐飲業。「中華棗鄉風情游」是新鄭推出的一項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知識性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活動,繼而又出現「農家樂」、「摘花生」、「黃帝觀棗台」、「萬畝紅棗園」等景區,為當地的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3.1.2 價格(Price)
傳統的差別定價方法是農產品主要的定價方法,特色農產品受季節的影響程度較大,無論是草莓、大棗、西瓜還是蔬菜,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季節價格不一樣。如何讓農民能以合適的價錢賣出農產品,是研究者考慮的重要問題。
根據市場營銷理論,列出常見的3個定價理論,首先是地區定價策略,各地區的消費水平不同,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地區的定價也不同。在中牟草莓產區和中牟西瓜產區,農產品的價格變動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幫助農民根據不同的商家制定了不同的價格。比如春峰草莓專業合作社北京地區的特色草莓一個就10元,而鄭州地區只是7.9元/斤
其次是差別定價策略,一些受季節影響的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上形成了固定的定價模式,大部分農民根據自己的經驗對自己的產品採用差別定價法。例如研究者調研的草莓,發現農民將不同品種的草莓分開銷售,將大小、質量不同的草莓分開,分別以不同的價格銷售。
最後是新產品定價策略,中牟姚家鄉今年引進了最新品種草莓—紅豐草莓和藍調庄園,分別以240/箱、480/箱的價格銷售,採用產品形式差別定價法,一不同的包裝形式賣出,反映了新舊產品的差異。
3.1.3 促銷(Promotion)
企業注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
調研時間正值中牟草莓產區的淡季,旺季剛去不久。西瓜正值播種季節,課題組了解到,這些特色產品知名度較低,旺季促銷的主要方式是選擇電視廣告、口碑宣傳、折扣促銷。據春峰合作社分責任人李峰介紹,他們已開始嘗試網路宣傳和網路營銷。特色農產品的促銷方式正在嘗試各種不同的促銷方法,我們看到了特色農產品的美好前景。
3.1.4 分銷(Place)
特色農產品的銷售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農村市場的單一銷售,開始藉助相應的中間商及渠道商將產品走向城市的大賣場和食品加工企業。
傳統銷售渠道,中牟草莓種植區,2005年以前幾乎全部的草莓靠當地的農民在本縣的各個地方銷售,規模小,銷量有限。農民特色專業合作組織的建立,更好的幫組農民解決了產品銷售問題。
傳統銷售模式之外,研究者從調查的五個地區發現,每個專業合作組織或合作社都不同程度上幫組農民解決銷路問題,開始探索新的銷售渠道,特色農產品產區與商場或超市合作的供銷模式即「農商結合」、「農超結合」,逐漸變得普遍起來,農民通過合作社與外地商場、大型超市、各地方收購商合作,建立供銷關系,實現當前的供銷新模式。合作組織也使用各種方式去宣傳自己的產品,春峰草莓負責人李峰還告訴我們,他們開始使用電視、網路、微博等方式銷售農產品。科研組還從中牟縣農經科了解到,當前為擴大農產品產業規模,中牟縣開始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橫向聯合,讓同類農產品合作社強強聯合,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產品緊銷的情況下,讓自己的產品賣的放心、超值,實現本地產品本地加工,外地銷售,樹立品牌,建立加工企業+基地+農戶、商場或超市+供應商或加工企業+基地+農戶、超市+農業協會+基地+農戶的特色農業產業化,將是未來特色農業農產品發展的新道路。
3.1.5 人(People)
在營銷組合里,人扮演著傳遞與接受服務的角色。換言之,也就是公司的服務人員與顧客。在現代營銷實踐中,公司的服務人員極為關鍵,他們可以完全影響顧客對服務質量的認知與喜好。任何生產過程都離不開人的作用,所有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某種服務的生產、消費過程中,這是7P營銷組合很重要的一個觀點。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主要涉及的人群特點更鮮明。
首先生產者,農民個人或家庭,他們的文化水品低,除了農產品的生產技術外,不懂什麼高深的文化知識,這就要求農村有具有一定能力、有遠見的帶頭人,幫助解決農產品營銷問題。再者是消費者,消費者擁有選擇消費品的權利,而且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再簡單的追求數量,高質量的農產品,安全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對他們吸引力更大。最後是經銷商,選擇一個好的經銷商能幫助產品獲得一個好的形象,如果你選擇的經銷商是小商販,那你幾乎就讓產品與低檔畫上了等號,如果你的經銷商是大商場或大超市,消費者就會覺得你的產品上檔次,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經銷商手中意義就不同了,這是消費者的心理意識決定的。
3.1.6 過程(Process)
無論是消費者、企業還是商家,他們滿足自己需求時都要經歷這個過程,這個過程他們要尋找,要等待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如何讓他們在這個獲得商品或服務過程中也得到滿足,與讓他們獲得商品滿足是同等重要的。過程是服務營銷的重要內容,調研者決定從滿足客戶服務的角度分析農產品營銷。
農產品產地是農村,然而在農村這個天然市場裡面,讓前來購買農產品的商家、企業得到滿足,得到娛樂,讓買賣過程愉悅化。每年西瓜、草莓等作物成熟的季節,選購農產品的商家要排隊等待,農民也在忙著採摘,這個等待過程以往以來沒有人考慮,如果在產區開展一些農家樂、生態游等活動,便恰如其分的填充了這個缺陷。
3.1.7 物質環境(Physical evidence)
物質環境又稱作有形展示,這個過程主要是對自己產品或服務的展示,使產品更加貼近顧客,讓顧客了解或親身體驗產品的質量。
這點去過農產品種植區的人們都有親身體會,農產品銷售季節,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己的產品擺出來,供消費者、商家品嘗。研究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當前,許多特色農產品被帶到了農產品展銷廳和農業展銷會,特色專業合作組織還通過電視、報紙展示自己的產品,網路平台也成為展示農產品重要渠道。
營銷因素組合的要求及目的就是,用最適宜的產品,以最適宜的價格,用最適當的促銷辦法及銷售網路,最好的滿足目標市場的消費者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信譽及最好的經濟效益。
針對營銷中的7PS理論,研究者根據其中四個重要的營銷手段做出了新鄭和中牟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矩陣(營銷策略矩陣圖見下頁)。

新鄭市和中牟縣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矩陣圖
產品(Proct) 價格(price0

促銷
(Promotion) 產品促銷策略 價格促銷策略
1, 特色農產品受季節影響較大,根據農產品的季節性為農產品實施不同的促銷手段增加銷售。
2, 特色農產品的傳統促銷手段單一,而且效率較低,在農產品成熟季節多採用人員促銷、廣告促銷和廣告促銷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銷量
3, 將市場細分為多個小市場,並針對不同的市場採用不同的促銷手段,城鎮市場走農產品商品品牌化道路,農村市場採用口碑+商品化營銷模式。 特色農產品不同於其他的產品,它具有季節性和最佳食用期,所以在促銷過程中要根據不同質量的產品制定不同的促銷價格來增強市場競爭力。
對特色農產品自身進行分類,劃分為不同的檔次進行定價促銷。
1,對新鮮度高的,質量好的,無公害的特色農產品應採用高價促銷策略。
2,新鮮度低,外觀美觀的採取中間價促銷策略等等

分銷
(Place) 產品分銷策略
1,特色農產品向農商品產業化轉變,藉助政府、媒體等中介,吸引各地農產品加工企業投資建廠,建立加工企業+基地+農戶、商場或超市+加工企業+基地+農戶、超市+農業協會+基地+農戶等模式的特色農業產業化,實現特色農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的分銷而略。
2,目前多數特色農產品基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超市或商場建立了「農超」「農商」結合的供銷模式,少數與外地的渠道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價格
(Price) 產品價格策略
1,地區定價策略,細分後的市場會應以各地區的富裕程度、消費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占據市場。
2,差別定價策略,農產品本身因質量的優劣、外觀、包裝等因素的不同,本身的價值也不同,應採用差別定價方法。
3,新產品定價策略,引進新產品的目的不一樣,應採用不同的價格。春峰草莓的高質量草莓(藍調庄園)採取高價格進入市場。
通過圖表可以看出研究者給出的新鄭和中牟兩地特色農產品商品化營銷的不同策略,為特色農產品在不同的條件下的產品營銷策略選擇提供了思路。

3. 怎麼銷售生態農產品(特產)

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土特產的銷售方式和現代商品的銷售方式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所以要使土特產成為暢銷的商品,還需要不斷的摸索和適應。有些東西可以改,有些東西不宜改,但怎麼做會更好,是要付出時間和代價的。 因此目前市場上的土特產存在諸多問題。 1、沒有廠名廠址的三無產品; 2、包裝低劣,檔次不夠; 3、外包裝不規范,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要麼地址不實,要麼地址不詳,甚至地址混亂,有的連起碼的生產日期和合格證的標識都沒有; 4、假冒現象嚴重,規范管理跟不上; 5、有些產品有害物質嚴重超標; 6、缺乏有效的產品標准,有的標准代號不符; 7、有些家養,假冒野生; 8、同一產品,包裝不同價格相差很大; 9、採用價格戰、回扣戰等一些比較原始的營銷手段。 所以「土特產品」要變成「商品」的一躍,還有很多東西要做,才能實現接軌。 土特產營銷策略 1、「土帽子」和「土掉渣」 土特產品雖然以其「土」、「特」吸引消費,但包裝的外表、品質的標准不能「土」,也就是土其「味」而不能土其「形」。有很多消費者反映,自己十分渴望一些帶有地方風土人情的產品,但現在的土特產品需要在外表形象上提升層次和品牌效應。所以土特產也應該摘掉自己的「土帽子」土特產的賣點不僅僅就一個「土」字。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前兩年火暴異常的「土掉渣」燒餅,核心賣點就是土,因此在市場上出現了井噴現象,這就是一種新的以土為核心的創意,恰恰相反它不是把燒餅做的更土,消費者吃燒餅時,並沒有感覺到有多土,相反造成了一種時尚。 2、 家鄉的感覺真好 實際土特產更能讓很多人產生對家鄉的感覺和回味,如今在城市裡的「農村人」很多,或者和農村有些關聯的人很多,所以土特產更能讓人產生對家鄉的記憶,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家鄉風光和風味的回味…… 你可能去過很多地方,吃過許多地方的土特產品,但很難,或者說基本吃不到地道的家鄉土特產品,其中去除一些深加工特產,去除一些假冒原產地的土特產,更沒有機會品嘗到真正地道的鄉土產品。 所以,真正的土特產品宣揚對家鄉的情結也是土特產的一項明確的具體的打動消費者的利益,也是一張最佳的感情牌。 3、 土特產區域牌 十大名茶之首的龍井茶,黃土高原的紅蘋果,國酒之稱的貴州茅台,景德鎮的瓷器……正是獨特的地理來源賦予了它們獨一無二的特殊品質,土特產的地理標志很大程度上就是土特產的「保護傘」。 地理標志既是產地標志,也是質量標准,是推動土特產走向市場的重要工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可以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茶葉、花生、調味品、蘋果、茶葉、榨菜等土特產聲名遠播,身價倍增,成為創收的「金字招牌」。比如陝西的蘋果、河南信陽的毛尖茶葉、重慶的涪陵榨菜等等。 我國歷史悠久的土特產品很多很多,這些土特產品應該抓住這個地理標簽,讓更多的名優特產走出地方,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但同時要謹記不能因為數量而犧牲質量,不能因為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龍口粉絲、金華火腿因部分企業粗製濫造、以次充好導致自毀信譽的典型案例就是前車之鑒。 4、 產品創新 兵馬俑穿著花襯衫,一聽你就會在心裡產生一種好奇。在西安,出現彩繪兵馬俑,分別繪有民間剪紙、安塞腰鼓、皮影等圖案,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生動展現了陝西的文化元素,也再現了兵馬俑的時尚價值,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稱贊。 對於土特產來說,也可以打破固有的單一的概念,實行新的的嘗試和改進,像這樣進行產品創新的土特產還不多,不能說土特產就不能創新,只要你是商品,就得先具備商品的屬性,土特產也不例外。如果有好的載體,獨特的思路,土特產也可以活靈活現起來,增強土特產的核心價值。 5、 包裝提升 既然是土特產,在以前,就談不上包裝。要適應現代的商品競爭,在包裝上就得下大工夫,人的形象很重要,產品的形象也很重要,我們要研究在消費者心目中,對某一特產的形象應是什麼樣的,以此來確定我們的形象設計,就像這個姑娘喜歡的是紳士,那我們就不要穿牛仔一樣。 同時要盡量避免雷同,比如要表達綠色,就簡單的搞一片綠色,看現在超市裡的土特產品就能看出來,紅棗的包裝就是一片紅,獼猴桃乾的包裝就是一片綠,如此大的雷同跟沒有特色的包裝是一樣的效果,而現有的土特產品,普遍對形象力的研究不透徹,達不到讓消費者一看就覺得是最好的土特產品的感覺,不能用視覺很清晰的表達產品的風格,達到了讓人一看眼前一亮,彷彿回到鄉間田園的感覺。 6、 品牌建設是土特產發展的一項任務 國內的土特產基本具備濃郁的地方特色,有些特產已經婦孺皆知,被全國人民所接受,有些則困於一隅,瀕臨滅絕,被人遺忘。 區域特產目前大多是中小企業和手工作坊,有幾家甚至有數十家同樣的企業提供同樣的產品,造成行業混亂、市場分散。大多企業在一個地區,使用統一地域名稱,銷售著相同的產品,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區分。同質化是這幾年來市場競爭中提及率最高的一個詞語之一,在特產領域,只有樹立品牌才能讓消費者辨別清楚,產生信任和忠誠。而不能和其他魚目混雜的小作坊共享品牌,低劣競爭。山東的龍大粉絲就做的相當好,占盡地理優勢,「龍大」一度成為龍口粉絲的代表。

4. 休閑農業營銷策略

打破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
促進專業化分工,提升勞動生產率。
內實現休閑農業提質增效,容促進農民增收。
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休閑農業知名度。
質優價廉太陽能路燈廠家,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對一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專門定製生產適合你們當地情況的太陽能路燈。這樣不僅大大的提高了利用率,也節省了不少的金錢和人力。當然你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申請潢川利民科技的代理,技術方面廠家會全程負責,你只需要跑單子就行,賺錢也非常容易。

5. 綠色農產品營銷策略

再論農產品綠色營銷策略
Green Marketing Strategy in Agricultural Procts

劉瓊 劉志雄 添加到閱覽室
閱讀軟體下載

農產品加工·學刊 2005年11期

綠色消費和綠色營銷是當今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主潮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企業應積極推行農產品綠色營銷.在分析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農產品 綠色營銷 問題 策略

參考文獻:

[1] 趙春雷 等 21世紀國際貿易的通行證--農產品綠色營銷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1997/19/01 P92-962
[2] 洪彬 等 試論農產品綠色營銷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2// P5
[3] 王周縮 WTO與農產品營銷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 P12
[4] 石麗芳 論綠色食品營銷渠道的構建 福州:福建農業大學 2004// P

首頁 >> 農業科學 >> 農業工程 >> 農產品加工·學刊 >> 2005年第11期 >> 再論農產品綠色營銷策略

6. 農產品營銷策略有哪些

可以搞聯合創品牌,也可以搞地域式批發。

7. 特色農產品品牌戰略分析與應用有哪些

農產品品牌進行細分的目的,在於可以相應地採取不同的品牌發展戰略。從易於操作的層面上看,我們傾向於把農產品品牌劃分為大品牌和小品牌兩類,由於這兩種品牌的自身特徵差異很大,所以必須採用不同的品牌發展戰略。



大品牌(地區性公共品牌)


所謂「大品牌」,是指地區性的公共品牌,如我們通常所說的「地區+產品」品牌。這種品牌出現的時間最早,影響也很大。特別由於農產品的特性與一般的生活消費品有所差異,大多數農產品的品質主要由以產地為集中體現的自然條件決定,其市場需求的細分要求又不十分明顯,因此「大品牌」曾一度成為農產品品牌的主要形式,這也被稱為自然資源型農產品品牌。在這類品牌中,「地區」是其主要的特色和區別標志,這類品牌的開發是以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作為對象和載體的。


特色農產品也叫名特優農產品。它是一個地方水土氣候條件,優秀耕作方法的結晶,具有與眾不同的優秀品質,市場魅力經久不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代表著當地農業的發展方向,極具開發價值。特色農產品具有共創性和資源共享特點,通常不為一家一戶培育而成,而是一個地區人民群眾長期共同創造,並且由這一地區的人民群眾共同享有的一種農業高位資源,比如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煙台蘋果、郫縣豆瓣等等。特色農產品的命名,一般以原產地名稱加農產品名稱構成。


特色農產品的原產地名稱,凝聚著名優特農產品的優秀品質,蘊含著很高的無形資產價值。這樣的原產地名稱,也是一個地方人民群眾共有的財富。特色農產品在申請注冊商標的時,往往以原產地名稱作為商標名稱。這樣的商標也註定了其職能有生產、經營該種名優特農產品的企業或個人共同擁有,共同使用,否則便有失公平,便可能產生無休止的商標爭議,法律糾紛,直接影響到這個注冊商標的生存、使用。


特色農產品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其與共同品牌具有一種天生的親緣,特色農產品要想成為農產品名牌,必須走公共品牌—「大品牌」的發展道路。這一方面有利於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無形資產的潛力,便於集中當地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以較低的策劃、宣傳成本迅速提高「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一旦「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響,也有利於帶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和布局的優化,吸引投資,做大公共品牌,並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促進當地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形成良性循環。


小品牌(產品型品牌和企業型品牌)


所謂「小品牌」,是指對「農業產品型品牌」和「農業企業型品牌」的總稱。之所以稱為「小」,是指和「大品牌」相比,其品牌涵蓋的產品內涵和種類較小。「產品型品牌」主要指某種具體農業產品所採用的品牌,它主要用於區別其他企業的同類型農產品。如四川郫縣的「鵑城牌」郫縣豆瓣就是一例。「企業型品牌」主要指某具體的農產品生產企業所採用的品牌,它主要用於不同農產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相互區別。如「希望」就是希望集團與通威集團等其他農產品企業相互區別的企業型品牌。


由於在市場行為中,消費者常常不僅僅是認定某一特定的品牌產品,還要通過企業的牌子去認識和購買其他系列產品,因此「企業型品牌」常常擁有更高的含金量。農產品生產企業可以通過「企業型品牌」的經營,通過多品牌或品牌延伸策略來低成本拓展它的「產品型品牌」戰線。如剛剛提到的「希望集團」,旗下就擁有「希望」牌系列飼料和「美好」火腿腸等多個產品型知名品牌。


「小品牌」是農業市場化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和多樣化是它產生的市場條件,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它提供了必備的微觀基礎。「小品牌」最為顯著的特徵在於以特定的農產品生產企業為載體,因此,培育好載體才是每個地區農產品「小品牌」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大品牌」與「小品牌」戰略的區別與關系


「大」、「小」品牌戰略最為根本的區別在於實施的主體不同,其他具體戰略選擇和實行過程中的差別都是起源於此。「大品牌」由於其具體有共創性和資源共享特點,明顯具備外部性特徵,因此註定具體實施的主題主要在於政府或行業協會,農戶和企業更多的在於參與。而「小品牌」則明顯不同,主要是靠農產品生產企業自身獨立進行品牌開發和經營,而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主要工作則轉為服務和引導。


兩種品牌戰略的聯系是:兩者的關系可以用「先大後小,以大帶小,大中有小,榮辱與共」十六個字來形容。「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是說兩種品牌戰略在地區整體品牌戰略發展選擇中存在先後順序,需要根據當地農產品品牌的實際發展階段作適當選擇。一般來說,「大品牌」的發展戰略需要優先實施,目的在於通過大品牌的開發和經營完成區域農業主導產品的選擇和產業布局的優化,通過「大品牌」的整合,集中早期有限的資源為優勢農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品牌環境和外部條件。


以此吸引外部投資和技術合作,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並培育出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和示範基地,逐步完成市場的培育和開發。由於此時那些實力較為突出的龍頭企業在當地「大品牌」開發經營過程中已經嘗到了甜頭,完成了初步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儲備,又有較為規范的市場環境和相應製作為保障,這時他們便會積極開發自身的產品和企業品牌,以謀求更高的利潤回報,這樣便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大帶小」的良好局面,把當地的品牌戰略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


「大中有小,榮辱以共」是為了說明兩種品牌戰略在實施上有先後順序,但並不是一種啟承關系,更多的時候兩者是交織在一起同時進行,共謀發展,並且相互影響。這時因為各地的農產品品牌發展水平不同,特別是在基礎不好的地區,又存在具有一定實力的農產品生產企業,這時兩者共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應注意仍然應遵從大帶小的發展規律,因為「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大品牌」決不是無品牌,也決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農業生產經營的品牌意識不強」的表現。可以說「大」、「小」品牌是針對農產品品牌發展不同階段而制定的不同發展戰略,尤其在處於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的農產品市場,「大品牌」戰略的作用會體現得尤其明顯。

8. 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的概念

在當今的農產品中普抄通農產品過剩,優質特色農產品相對短缺,特色農產品營銷是以營銷學為基礎,運用現代營銷技巧,對農產品的生產、銷售進行有效指導,使作用的農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更加具有競爭力。
特色農產品營銷就我個人根據《農產品營銷學》(高教版),是這樣理解的,指導生產差異化的農產品,屬農產品目標市場策略,是對資源條件較差的企業或者農業生產者尤其適用的一中營銷方法。
此只屬於鄙人之見。

9. 有關綠色有機農業產品的營銷方案

產品是在流通中增值和實現價值,工廠化農產品從「廠房」到市場的價值實現也需要一定的方式。
工廠化農業園區的產品具有綠色環保、質量好、價格高等特點,適合運用差異化營銷策略開拓市場。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園區企業選擇和構建適合自己的營銷渠道,並加強對渠道的管理,是提高園區企業經營效益的有效途徑。

一、園區農產品對營銷渠道的要求

園區農產品有別於一般的農產品,根據其特點可以為其制定出相應的營銷策略。
1、渠道要短。首先,鮮活產品易腐爛變質、不耐長時間貯藏,因此其營銷渠道應盡量縮短,使產品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優的品質送達消費者。其次,短渠道能夠減少流通中因生物機體和運輸儲存條件造成的「二次污染」,對保證產品的無公害性非常重要。第三,工廠化農產品本身價格就高,縮短流通渠道,可以減少中間流通費用,盡可能地降低零售價格,使之能為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2、渠道的專門性。為了避免園區農產品在加工、包裝、儲運、裝卸等物流環節與普通產品摻和混雜,要建立獨立的渠道,最好在產地就實行零售包裝。在商場中也必須要有專門的銷售櫃台,不能與普通產品並列在一個貨架上銷售。
3、渠道的可靠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質安全往往不能夠從外觀上加以鑒別,主要是依靠對生產者和經銷商的信任採取購買行動。因此,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必須以誠信為本、遵守商業道德,不欺騙消費者,維護企業品牌的信譽,保證營銷渠道的兩端都可靠,嚴防假冒產品的進入。
目前,我國城市零售業中的綜合性大型超市發展較快,現代化管理水平高,將成為零售業的主要形式,也是園區農產品的主要零售末端。從產品對渠道的要求看,大多數園區企業會選擇直接向超市配送的渠道。但是,還有一些其它形式的模式也適合以上要求,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

二、園區企業營銷渠道模式

適合我國農業園區企業採用的營銷渠道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遊客採摘式。
園區企業→消費者
園區生產的瓜果類,如甜瓜、櫻桃西紅柿、葡萄、草莓等產品適合遊客親自採摘,是觀光園區的主要銷售產品。來園區觀光的人們在參觀現代的工廠化農業生產方式的同時,又能夠親自採摘園區的產品,作為禮物帶給家人或親朋好友品嘗,實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這是一種具有特色的吸引買者上門式的銷售方式。
2、送貨直銷式。
園區企業→賓館、飯店及消費團體
園區企業直接向一些賓館、高級飯店或某些特定消費團體送貨,滿足高檔餐飲業客戶和對原材料的要求。主要是一些名優特色蔬菜和稀有食用菌類產品,有些是專門根據客戶的需要安排種植的,這些產品隨時採摘,新鮮程度好,能夠滿足特定行業和消費群體的需求。
3、自營專賣店。
園區企業→自營專賣店→消費者
園區企業通過構建自身的銷售網路,利用設在各地的專賣店進行定點銷售。其最大優勢是企業能夠有效地控制銷售渠道,增強市場推廣和開發的力度,且有利於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能夠較好地與消費者進行信息溝通。這一模式需要企業自身構建網路和配備銷售人員,管理成本有所增加;銷售范圍和銷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超市配送式。
園區企業(配送中心)→超市(專櫃)→消費者
園區企業擁有自己的加工配送中心,集生產、加工於一身,按零售要求進行凈菜加工和包裝,向定點超市配送。有條件的還在超市內設立企業的產品專櫃,利用超市的聲望和強大的分銷網路推出自己的特色產品。這種方式,企業自己不銷售而是尋求與經銷商合作,依託超市經銷,因而企業不必花費很多精力去考慮銷售問題,既可以節約一定的營銷成本,又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和供應,容易擴大市場覆蓋面和增加銷量,是當前主要的一種渠道模式。
5、網上銷售式。

電子商務已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作為引導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園區企業,率先建立電子信息網站並採用電子商務進行產品銷售的意義重大。網上銷售可分為企業對經銷商(B2B)和企業對消費者(B2C)兩種形式。前一種在國外發展很快,在我國也開始起步,後一種由於農產品鮮活和標准等級不易確定的特點,開展的比較緩慢。今後隨著電子商務整體環境的不斷完善,網上銷售渠道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上幾種渠道模式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園區企業可根據產品的特點和自身的情況選擇一種或多種渠道模式。在渠道的選擇和管理上必須注意保持產品的無公害特色,防止二次污染和假冒偽劣產品的混入,選擇短渠道有利於企業對渠道的控制,並且減少易腐爛產品的損失和降低流通成本。好的產品還要強調優質的服務,園區企業必須選擇一條綠色便捷的通道,以優異的品質和嶄新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以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本文是在已經完成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我國工廠化農業發展戰略與管理創新研究」(2001BA503B11)的基礎上形成的。

10. 新形勢下,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有那些

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的研究進展及思考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豐產不豐收」、「價賤仍賣難」的事件
頻頻發生,使得農產品營銷問題愈來愈突出。隨著農產品相
對過剩時代的到來,農產品營銷困境必將嚴重製約我國大農
業的發展,因此對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需要顯得極為迫
切。筆者回顧了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發展,並
提出建議,以期對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和實踐的發展提
供參考。
1圍繞「問題」展開的階段性研究
我國農產品營銷研究開展雖晚,但發展較快,研究議題
較為廣泛,其中關於營銷策略的探討是近年來農產品營銷研
究的主要內容。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基本圍繞各個時期農
產品經營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展開,其研究范疇和內容與各時
期農業經營面臨的困境緊密相關,呈現出階段性特徵。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產品進入了供應寬松乃至過剩
的階段。農產品「賣難」問題開始凸現。此背景下理論界對
農產品經營問題展開探討。研究者主要從產品視角探尋農
產品經營困境的問題所在,普遍認為中國農產品經營的焦點
問題是流通渠道不暢。原因在於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
全,管理體制不靈活、流通主體不成熟、政府宏觀調控不完
善。基於此認識,這一階段營銷策略的研究集中於農產品流
通渠道範疇。研究者從宏觀層面上提出了解決農產品流通問
題的各種辦法與措施。此時的研究尚缺少關於農產品生產、定
價、儲存、促銷等系統營銷策略(4P策略)的內容,但卻是我國農
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開端,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農業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
及政府對農產品市場和道路建設投資的不斷加大,我國農產
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大為改觀。但各地「豐產反成災」的
事件仍不斷發生,農產品賣難問題依然是困擾農業經營的突
出矛盾。經過反思,研究者們認識到農產品經營困境的突圍
在於微觀經營主體的營銷能力和營銷手段的發展和提高,這
甚至關繫到整個農業的發展,有學者提出了「發展農業的主
要任務是進行市場營銷系統的總體開發」[1]的觀點。
從此我國理論界開始從管理的視角審查農產品營銷活動,進行系統
的營銷策略研究,對目標市場策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
道策略等農產品營銷策略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2限於農產品流通策略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之初,研究內
容主要限於農產品流通范疇,針對農產品流通市場和流通主
體構建問題提出若干對策。賈益東[2]提出應按照市場經濟
的一般規律和農產品流通的特殊要求「建立多層次的農副產
品流通網路、高效靈活的流通調控體系、新型的經營組織體
系」的市場建設思路。對農產品流通主體的構建,可選擇「主
體形式多元化,經營目標市場化,管理體制一體化」的目標模
式[3]。崔曉文[4]進一步認為應當從提高農民進入流通領域
的組織化程度,推進工貿農一體化,交易方式規范化等幾方
面來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這一階段研究者們基於產品視角從宏觀層面上對解決
農產品流通體制、市場體系建設,流通主體培育等問題提出
對策和建議,主要限於宏觀管理的范疇;由於在我國舊的農
業經濟管理體制下,農業經營問題長期以來突出表現為宏觀
管理的各種缺陷和矛盾。雖然關於「流通網路和市場建設」
的研究屬宏觀經濟管理范疇,但它們同時也是微觀主體進行
營銷渠道建設、制定渠道策略的重要環境因素。可以說,關
於營銷渠道的研究是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開端。參考下

閱讀全文

與特色農產品的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促銷活動方案總結範文大全 瀏覽:915
培訓方案學生會 瀏覽:145
格力公司市場營銷調研報告 瀏覽:258
網路營銷策劃主要策劃方案是什麼 瀏覽:477
市場營銷專業未來發展趨勢 瀏覽:139
關於外出培訓的方案 瀏覽:432
金融機構市場營銷細分和定位論文 瀏覽:968
美國大學本科市場營銷專業排名 瀏覽:871
微信訂閱號推廣方案書 瀏覽:111
提升教師能力培訓方案 瀏覽:556
電子商務倫理概念 瀏覽:914
市場營銷真的還是假的 瀏覽:518
市場營銷報告格式 瀏覽:304
汽車營銷企劃及具體行銷方案 瀏覽:659
廣州花都卓男電子商務 瀏覽:997
對ups電子商務總結 瀏覽:177
特色小吃街策劃方案 瀏覽:9
鄉鎮環境衛生培訓方案 瀏覽:119
o2o網站適合做微信營銷嗎 瀏覽:59
人員安裝培訓和調試方案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