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反思總結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反思總結

發布時間:2022-06-02 04:41:25

㈠ 第三期全國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網路培訓示範班學習心得體會怎麼寫

寫作方法

1、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2、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3、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4、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5、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心得體會如下

一、學習感悟

作為基層學校黨支部書記,非常高興能參加本次中小學書記網路培訓學習,自己非常重視難得的學習機會,能夠做到認真收看視頻,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黨章黨規和黨的基本知識及黨務知識與工作方法。

觀看先進典型工作案例,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反思自己工作,感覺自己在學校黨內政治生活工作抓得不夠扎實。對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組織生活形式還較為單一,主要局限在傳達上級的文件精神、完成上級黨組織要求開展的工作。

創造性開展工作做的不夠。理論學習還較為枯燥,學習的深度不夠,個別黨員對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覺性不夠,被動學習現象時有發生。學校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存在薄弱地方,學校黨建品牌特色不夠突出。

通過本次的培訓,豐富自己知識,學到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增強自己做好工作的信心,今後在工作中,學校支部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要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內容和新方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創新組織生活的方式方法。

加強支部規范化建設黨建品牌建設,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抓黨建,通過抓好班子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重點解決個別黨員身上存在的問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二、學以致用

今後工作的思路:

一是開展承諾在心中、 育人我先行學校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在學校黨員中開展「講黨性、比奉獻、樹形象、促發展」活動,向黨員、教師提出「三要」、「三向」、「三比」要求,「三要」即學校領導的工作要為一線教師樹樣板,教師黨員的工作要為非黨員教師做典範。

學校優秀教師的工作要為普通教師做標桿。「三向」 即一線教師向學校領導看齊,非黨員教師向學校黨員教師看齊,普通教師向身邊的先進典型看齊。「三比」 即不比學歷比能力,不比名利比奉獻,不比資歷比實績。

進行公開承諾,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既約束了廣大黨員和教師的言行,又極大地發揮了黨員示範引領的作用。

二是開展師德建設系列活動,努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引導廣大黨員和教職工堅定信仰信念,嚴格職業操守,築牢師德師魂。

三是開展爭做「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教師系列主題活動,開設黨員名師大講堂、黨員教師結對幫扶、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愛心教室活動,主題黨日活動等,引導黨員教師當先鋒、樹標桿、做表率,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四是深入開展「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專項治理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從嚴從細、入腦入心和立查立改,瞄準提升政治素質、提升業務素質「雙提升的目標」,推動我校黨員幹部在思想政治、紀律作風、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等方面邁上一個新台階。

五是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深入推課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展「帶好一個班、上好一堂課、樹起一面旗」系列活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上新台階。

㈡ 一周網上學習的感受作文200字

近一段時間班裡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首先反思了自己近期的學習態度,不管是什麼客觀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我覺得都是我自己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上課聽講、回家作業以及課後復習我都不如開學初做得好,因此,近期的作業和默寫成績明顯下降。我周末在家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制定了改變這種現狀的辦法,我保證自己在最短時間內改變現狀。
首先,我覺得要擺正學習的態度,要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學習不是為家長,也不是為老師,是為自己而學,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提高我們的自覺性。

其次我認為學習還要講究一些方法。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指點,課前要預習,將重點、難點、疑點記下來。然後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專心聽,一步不離地和老師一道積極去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後要復習,像放電影似的把今天課堂上的內容過一遍,這樣可以加深記憶。我保證,學完生字詞之後,我會馬上進行復習,不但把生字詞會寫會墨,還做到掌握每個詞語的意思。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想從下周開始做課堂筆記,媽媽說做課堂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記筆記可以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不僅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而且要想在聽課的同時記好筆記,還能保證注意力集中,時刻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如果自己思想一開小差,就跟不上老師的步伐了。

課堂上如果遇到沒聽懂的地方,千萬不能「卡」在那裡「死想」,而是先做上記號,下課了找老師或者是向同學請教,當天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掉。

最後,我努力做到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不要做小動作,不找別人講話,(不要上課扔小紙條)。。。。。(這里結合你自己的情況刪添改ok?),否則,既害了自己沒學到知識,也害了別人。

古人說得好:「讀書不怕難,就怕心不專」。我們要好好地體會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這些是我的反思和努力方向,我會自己鞭策自己,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不辜負老師的辛勤教育,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佳績,做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

㈢ 如何使網路教學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相整合的研究中的反思

一、問題的提出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前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普及過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就是要鼓勵各個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改革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實踐、思考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習的目的。
小學英語學科有其顯著的學科特點,也有其突出的學科要求,比如語言學習必要的聽說訓練,比如語言學習必要的交際訓練,再比如語言學習必要的環境與情境等等。從學科特點及要求上看,小學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有其突出的必要性,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探索與研究,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
本課題的設立強調整合的「有效性」。在評價上,不是以用了信息技術,用多少、用多長時間的信息技術為標准,而是以「是否有效」為唯一準繩,對於那些「為了用信息技術而用」的現象,我們是持反對意見的。作為本課題的實驗教師,一定要站在「有效性」的高度上領會與認識本課題,研究與實施本課題,摒棄「為了用信息技術而用」的現象,摒棄「技術學習與課堂教學實際相脫節」的現象。
關於有效性的分析:
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工具,融於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的理論、實踐、方法及策略之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認知的工具,融於小學英語學科學習的理論、實踐、方法及策略之中,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使學生認識信息技術、樂於使用信息技術,並真正地把信息技術作為自己學習實踐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研究依據
理論依據:從教育發展的宏觀背景來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是我們所處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術不僅為我們的學科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技術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原有的教學要素,同時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生長點,帶來教育教學領域新的變化。變化的根本就在於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為教學方式的改變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如何廣泛、充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並全方位、多角度與學科教學整合,提升教育質量,培養有知識、有素養、有能力的人才,是我們面臨的嚴峻課題。從北京市的發展角度來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全市中小學全部開設了信息技術課,高標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網路化的學校環境。我們面臨著十分有利的條件和可貴的機遇。不容質疑,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根本條件和重要保證。全面提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是基礎教育改革和創新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迎接未來挑戰,是一項緊迫的教改課題。
現實依據:本課題組組長是我校校長、法人代表趙文紅同志。趙校長是市級骨幹教師,科研意識、科研能力較強。本課題的具體負責人系我校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小學高級教師,具有較強的組織教科研工作的能力,積累了豐富的課題研究材料和經驗,在「九五」期間曾承擔國家級課題《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EPD)》課題的研究工作,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市區級獎。其他成員中有市級骨幹、區級學科帶頭人1人,校級骨幹5人,有6人參加過市級課題培訓,其餘人員均參加過區級培訓。關於課題的研究成果曾經多次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或在論文評審中獲獎,有較強的研究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教育教學經驗,具備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我校歷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十五」期間曾承擔多外國家、市、區級課題的研究,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因此可以這樣說:我校具有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幹部、教師也有決心完成課題研究工作。
三、目標和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有效性整合的研究,探索並總結實現教學最優化的途徑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有價值的、可推廣的研究成果,進一步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化。
2.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並總結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整合的基本方式,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
3. 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培養一批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秀教師。
4.通過本課題研究,豐富學校的教學軟體資源庫,開發一批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教學軟體。
5.通過本課題的實踐與研究,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方面的素養與綜合的信息技術素養。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1.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內容融合方式的研究。
2.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融合教師教學方式的研究。如:傳統信息技術媒體錄音機的有效性使用;如何利用多媒體資源有效地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網路教室中融合方式的有效性探索等。
3. 利用廣域網實現家校教育課內課外、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有效整合。如:教師研究如何利用廣域網實現教學的遠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廣域網實現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等。
4.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融合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如:如何使學生更有深度及廣度地利用信息技術參與課堂學習。
5.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方面的素養與綜合的信息技術素養方面的研究。
6.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有效性整合資源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綜合研究內容: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工具,融於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之中的理論、實踐及方法、策略; 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認知工具,融於小學英語學科學習之中的理論、實踐及方法、策略。
本課題的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本課題的設立強調整合的「有效性」。在評價上,不是以用了信息技術,用多少、用多長時間的信息技術為標准,而是以「是否有效」為唯一準繩,對於那些「為了用信息技術而用」的現象,我們是持反對意見的。作為本課題的實驗教師,一定要站在「有效性」的高度上領會與認識本課題,研究與實施本課題,摒棄「為了用信息技術而用」的現象,摒棄「技術學習與課堂教學實際相脫節」的現象。
四、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實驗班級為各年級段的2班;對比班級為各年級段的1班。通過前測,我校同年級段班與班之間各方面均無明顯的差異,教師配置合理,為開展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比較理想的實驗條件。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本課題的研究將以實際的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實驗教師創造性的工作為切入點,在研究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提高,力爭實現師生的雙自主發展。為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整合的策略與方法,我們將發揮學校優勢,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應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根據問題-計劃-行動-觀察-反思等相關步驟,對一些材料進行整理,概括出行動與研究目標中的關系,在一定范圍內系統地、科學地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課題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群眾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研究與課堂教學密不可分,研究是在教學中開展研究,現時在研究中深化教學。
2、實驗法。通過一堂堂實驗課來探索媒體與課堂教學的很好整合,來觀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來研究怎樣合理有效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3、觀察法:對學生的發展作動態的觀察,包括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方法、合作意識、參與程度等為主要內容。
4、成果分析法:收集整理現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資料,包括論文、軟體、課例、文件等,進行歸納總結。
本課題的研究將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調查法、理論研究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等。研究的途徑主要有:學習理論文章,參加媒體培訓,上好實驗課,撰寫論文小結等。
五、研究過程步驟與步驟
研究過程:
(一)領導重視,為課題研究創造良好的環境,並及時予以積極的指導。
1.成立者課題專項小組,以校長趙文紅為組長,副校長祝友軍、主任丁建芳為副組長,做好理論指導實踐引領。由英語學科及信息技術學科優秀教師做骨幹開展實際研究。
2.加強資金投入,強化軟硬體環境。學校於2007至2009年先後為計算機教室更新設備,新建多功能大廳,為各班配備多媒體設備,使學校硬體水平有質的提高;學校每學期為專任教師購買課改及教學相關書籍,力爭使每位教師每學期有一本專業讀物,不斷提高教學業務素質;中心校為青年英語教師搭建良好的交流學習平台,與市區教研中心聯系,由教研員為青年英語教師作專項培訓;組織教師積極開展研討交流,快速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研究能力。
(二)教師加強學習,全面深入理解整合
1.強理論學習,以「建構」理論指導實踐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是從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而來的,這種發展脈絡符合教育技術的發展,也符合學習理論——特別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建構元義理論認為,知識是由學生觀察外在事物後的探索,體會與反思等,思考活動建立的,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在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教師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知識創建的協助者,學習與教師的關系也由:「向教師學」轉變成「和教師一起學」。
通過學習,英語組教師逐步明確了,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知識工具。而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正是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網路的自我構建。
2.《課程標准》論證課題
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地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適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理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他們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的《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已任,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啟發思維,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揮指導作用;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學會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這些目的要求與建構主義理論不謀而合。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又為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熱愛和私揚祖國文化等提供了廣闊的平台。通過學習與論證,英語組教師明確了課改的目的與方向,課題研究體現了《英語課程標准》的精神,能更好地促進《英語課程標准》的實施,達到了《英語課程標准》所提出的目的與要求。
3、信息技術培訓,加強整合的進程。
教師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因素。教師設計控制課程教學的流程是整個教學的主導力量,而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是為教師提供一個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導入模式,使教師體會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點,避免深奧的計算機技術嚇走他們。因此,為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題的研究學校分期分批組織全校教師進行課件製作及其它電腦操作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們的信息素養。
教師們學會了使用計算機通過Internet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教師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和製作簡單適用教學課件及網頁的能力以及運用整合搜索,親的教學方法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師素質,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三)整合從理論出發與活動相結合
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科學的整合,就是要鼓勵各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把信息技術作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情感鼓勵工具和信息資源,改革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實踐思考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習的目的同時將傳統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轉變為自主性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即優化課堂教學。
整合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進,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的發展。
點面結合,發揮研究課、公開課的示範作用。我校每學期都和區信息中心合作開展研究課活動,英語組都要推出兩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課公開課。開課教師精心設計,認真准備,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其他教師提高觀摩、評議,也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和理解,繼而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探索,從而起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效果。
(四)整合從實踐出發與反思結合
從2007年開始我校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教學活動,全組教師根據我校的英語現大辯論,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能力為目的,根據外語學習規律,積極創新,利用信息技術,通過PPt課件,網路課件,力求從英語教學的目的、觀念、內容、策略、手段、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教學過程中,採用啟發、發展、研究、討論等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創設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多向、多層次的師生互動和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的論文、案例成果。
研究步驟:
(一)選題論證與確定階段:2006年6月——7月(兩個月)
2006年6月——7月:研究方案論證、子課題申請
(二)第一輪研究與實驗階段2006年9月—2008年7月(兩年)
2006年9月——2007年1月:研究方案的進一步論證;撰寫具體的、可行性的研究報告;
2007年2月——2007年4月:組織實驗教師學習本課題的研究報告;
2007年5月——2007年7月:自學與組織學習相結合,深入領會本課題的主旨,為本課題的開展打好理論基礎;
2007年9月——2008年1月:實驗教師確定研究子目標,布置布點課;
2008年2月——2008年7月:實驗教師小結本階段研究成果,撰寫並交流研究論文。
(三)中期評估階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半年)
總結上本階段研究成果;
追蹤重點教師及重點班級;
完成課題的中期評估報告,為下一階段課題研究提供理論與實踐的依據。
(四)第二輪研究與實驗階段2009年2月——2010年7月(一年半)
2009年2月——2009年7月:實驗教師自主進行子目標的研究,可運用理論研究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等;
2009年9月——2010年1月:布置第二階段課題布點課;完成第二階段布點課;
2010年2月——2010年7月:實驗教師小結本階段研究成果,撰寫並交流研究論文。
(五)形成最終成果和總結驗收階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半年)
完成課題研究優秀教學設計及教學軟體集錦;
完成課題研究優秀課堂實錄集錦;
完成課題總研究報告。
六、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一)研究成果
1、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
從預初時部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差,不敢說也不會說,到現在課堂上學生能積極流利地開口說英語。在家長開放日和公開課上,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了聽課老師和家長的贊揚。
2)學生的成績取得進步
在質量監控中,實驗班與對照班班的學生成績變化比較明顯,其中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學生的優秀率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大部分的優等生進步更為突出,而差等生的成績也有明顯的進步。
3)學生信息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
通過任務布置,引導學生從網上收集信息,學生能夠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加工和重新利用。使學生具有了一定收集、整理、利用和分析信息資源的能力,同時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2、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課題組教師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今,課題組的每位教師都能較熟練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將信息化社會的生存需求融入到現行的教育活動中去,盡快地適應了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環境。

㈣ 如何做一名好老師交流會學習反思

我和老師們一起參加了小學語文學科培訓研修。在這里,我們觀看課程視頻、聆聽專家、教師的講座,點擊著鍵盤,對學習內容進行著評論和發帖反思教學實踐、撰寫研修作業、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通過與教師們的討論、思維的交流,我深刻體會到自己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不可否認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將參加遠程研修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教師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利用現代教育資源的學習,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授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因為我知道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於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並的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認清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平時教師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給予他們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研修學習,我真正體會到了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教師用心去澆灌,才能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教師的差距還很大。研修培訓中,教育名家的講座為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教師帶來了心靈和智慧的啟迪、研修讓我分享到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我雖然教過不同的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以後執教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材的分析,利用研修所學理論去制定計劃、備課、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40分鍾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運用較多的時間去觀察學生。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更加出色。
三、充分認識語文教學應重視師生、生生之間交流與溝通,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重要性。
古語說得好:「學而無友,孤陋寡聞」。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遠程網路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網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學之外,盡可以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你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應正確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盡可能獲得家人、朋友和教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互相鼓舞學習信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有助於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通過小學語文教師遠程教育研修,我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還了解語文教學的策略,對自己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這里,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帶著現代技術投身於教育事業的信念。今後,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研修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四、反思: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更好地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呢?
遠程研修的實踐經驗告訴我:教學工作是一種培養人的工作,僅通曉一門學科不能成為一名好的教師。一個教師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學科方面的知識,既知道教什麼,又知道怎麼教。教育學科知識,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育學
語文教師首先應當學習教育的基本理論,比較系統地了解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方針、教育的目的、過程、內容和方式方法;從中外名家的教育思想中吸取有益的養料,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出此之外,還應關注教育和科學的發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
第二、心理學
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語文教師要搞好語文教學就必須學習《心理學》、《實用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了解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及發展的規律,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途徑,努力用心理科學的規律指導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育教學的質量,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奠定基礎。
第三、學科教育學
學習語文教育學,懂得語文學科的性質,掌握語文教學的目的、要求、過程、原則、方法;熟悉語文教育的對象,研究他們的共性與個性,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實施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規律。學習語文教育史,了解傳統語文教育的經驗與教訓,熟悉現代語文教育的演變與發展,把握語文教育的脈絡與實質。
總之,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主要包括語文知識素養、普通文化知識素養和教育學科知識素養。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我今後更需要朝著教育學科知識素養的方向去努力。
如何在短暫的教育生涯中盡快尋得正確的方向,更多積蓄生長的力量,用心繪制精美的華章,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用心地研修、科學地運用、及時地糾正、反復地實踐。簡言之,用心研修,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

㈤ 急需一篇小學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體會匯報

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功的關鍵,是需要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搞好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2012年秋季,我縣很榮幸地率先成為全市的省級課改實驗區,我校作為實驗區先進學校之一,在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等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凝心聚力,扎扎實實做好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確保師資培訓工作與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使教師與新課程同行,煥發出新的生命。

一、平等交流、討論、對話、合作,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以教師為本體,則是我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在培訓中,主要採用平等參與的方式,讓教師自己對新課程的理念和做法進行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高。

師資培訓的形式力求多種多樣,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促使教師全身心參與培訓工作。1、專題講座。我校在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幹培訓、縣課改通識培訓、縣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同時,扎實開展好校本培訓,請專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經過培訓的輔導員主講,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和各學科課程標准。培訓者將學習內容製成幻燈片,圖文並茂,提綱挈領,突出重點,使教師能很好地領悟其精髓,深入了解各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對教學的實施建議等,從而指導教學實踐。2、觀看錄像。放映能引起爭議的錄像片斷,錄像中教師的行為反映出教師有嘗試新課程理念的願望,但不夠完善。觀看後組織教師分組討論,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及其對學生的影響進行反思,明確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3、教學觀摩。強化「三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管理,積極開展「假如我來上這一課」討論,同時,選派骨幹教師外出聽課,並以上課、寫體會等方式匯報學習所得,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4、案例分析。精心搜集一些教學案例,定期組織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並作點評,幫助教師從感性的經驗中生成理性的認識。5、經驗分享。根據課改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在一年級課堂中讓學生主動探究」「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師在課改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難,定期組織教師沙龍,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暢談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積累的經驗,把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和大家分享。6、教學反思。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對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教師從教學中學會什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學反思作為培訓的一種形式,要求每位教師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法設計、提問和練習設計等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寫成心得,並定期在教研組中交流。不少教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方案在省、市、縣級的雜志或評比中發表或獲獎。

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參與是推行新課程的前提,因為他們最終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走向。經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我校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不再是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一批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將4的加法寓於孫悟空分桃的活動,使識字與生活、游戲緊密聯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今年的縣級優秀課的評比中,獲得了語文、數學、藝術學科的第1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扎扎實實進行師資培訓是分不開的。

二、邊培訓、邊實驗、邊開發、邊研究,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由於我校採用的是平等參與的培訓方式,因此,培訓者與參與者的角色發生很大變化。培訓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標准答案的發布者或核實者,也不再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二傳手」,培訓者成了參與者的「協助者」、「協作者」。「受訓者」也發生了角色上的變化,他們成了「參與者」,是培訓者的「合作夥伴」,是培訓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造者,因而,他們也就成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給一定壓力,予一方舞台,教師就能將積累的能量釋放出來。我校舉辦了「走進新課程」系列競賽,在演講、備課、上課等競賽中,教師互相探討,團結合作,在活動中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對省市專家上課改匯報課、對縣上課改示範課都獲得好評,在縣課改學科優秀課評比中奪魁,課改實驗骨幹教師向城區教師匯報培訓學習所得,這些都是充分調動了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使其也成為師資培訓資源之一。

由於教育經費緊缺,我校的辦學條件並不夠好,但在師資培訓方面卻在逐年加大投入。受場地限制,我校圖書室不大,但圖書數量多、內容新、品種齊全,為教師獲取有關新課程的信息創造了條件。我校教師人均每月借閱圖書三冊,每月業務摘記、心得兩千字。此外,我校還加強了網路建設,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教師上網了解外地課改信息、課改動態,積極撰寫課改論文。我校還擬將建立自己的網站,各教師自製網頁,交流實驗體會,展示實驗成果。

三、加強對培訓的科學研究工作,形成良好運行機制。

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本體開展培訓,這種校本培訓模式有如下特點:1、培訓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邊學習、邊反思、邊提高。2、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培訓與教研融為一體,在培訓活動中進行教研,在教研活動中培訓學習。3、個體學習與團隊研討相結合,既有個體的自學自練,又有集體活動。只有通過教師自覺地、主動地、自主學習與研究,並積極參加集體培訓活動,在集體培訓活動中交流、研討,在集體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參與」,使培訓活動落到實處,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4、培訓時間安排和培訓形式靈活方便,可以安排大塊時間培訓,也可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學習、交流;既可集中培訓學習,又可分散學習、交流和研討。在培訓中,我校採用了平等參與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教師親自體驗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從而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使用此類方法。如我校一青年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最後一個音節時,讓願意領讀的同學上台讀,學生「嘩」地一下子全上去了,看著空空的座位,老師索性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說:「老師來做學生,你們做老師領我讀……」,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師資培訓中,我們還盡可能使用一些具體的學科實例,對有關問題進行更具情境化的闡釋。比如,如何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低年級詩文賞讀》閱讀指導教學片斷,《到小熊家裡去》一課的節奏練習片斷等),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努力使師資培訓工作走上科學化軌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四、加強對培訓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培訓就會流於形式,師資培訓目標、任務就得不到落實,完善的嚴格的有效的管理是使師資培訓系統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師資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並組織制訂了一系列相應的管理和建設制度,針對新課程制訂了相應的考評辦法和激勵機制,同時領導小組合理分工,加強對師訓工作的檢查、督促和考核。定期聘請省、市、縣教育局領導來校,對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跟蹤指導和專題研究。2012年9月初,縣教育局領導評估我校師資培訓工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提出了加強系統性及學科間融合性的要求,我們在師資培訓工作中努力實踐著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廳專家到我校調研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時,在審閱師資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對教師調查問卷,與教師進行座談後,專家對我校的師資培訓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寶應就使教師的教學理念迅速提升,教學方式迅速轉變,真正出乎我們的意料……」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課改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越高,師資培訓任務就越艱巨。我們將進一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新的培訓形式和培訓手段,形成「實驗、培訓、管理、研究」一體化的良好運行機制,推動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讓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在新課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

㈥ 小學教師自我剖析優點和不足

教書育人,培養新生是每個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但是對於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

1、全面發揮自己優勢。在教師崗位上嚴謹敬業,努力奉獻,以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坐標嚴格要求自己,發光發熱。

2、敬愛同事,團結師生,共創和諧美好氛圍。在與老師的相處中,做到謙讓、理解、配合;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注重師生關系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塑造和培養。

3、正視自己的不足。新上任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難免缺乏經驗,對於教材缺乏創新,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剛開始還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學的任務,但是相信時間就是最好的資本,在教學中不斷克服困難,改正自己的缺點,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在學習中總結,在教學中完善,在進步中穩健。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網路培訓反思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杭州道易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29
女生電子商務就業前景 瀏覽:389
2017年電子商務預測 瀏覽:884
電子商務支付風險分析 瀏覽:508
北京中投科信電子商務 瀏覽:22
電子商務公司可以是一家店鋪嗎 瀏覽:537
企業信息化發展與電子商務 瀏覽:231
板栗促銷活動 瀏覽:40
鄉鎮環保網格員培訓方案 瀏覽:132
對電子商務物流的看法 瀏覽:856
煙草內管培訓方案 瀏覽:285
整形美容醫院策劃方案 瀏覽:609
西寧市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556
國際電子商務最新動態 瀏覽:216
小學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考核方案 瀏覽:759
汽修店微信營銷 瀏覽:625
演講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437
超市門前適合搞什麼促銷活動 瀏覽:765
雲陽電子商務 瀏覽:788
深圳拼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