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鵬教師教育網的研修日誌怎麼寫
這是要求老師填寫的,如實填寫自己日常的工作情況即可,
㈡ 一周網上學習的感受作文200字
近一段時間班裡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首先反思了自己近期的學習態度,不管是什麼客觀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我覺得都是我自己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上課聽講、回家作業以及課後復習我都不如開學初做得好,因此,近期的作業和默寫成績明顯下降。我周末在家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制定了改變這種現狀的辦法,我保證自己在最短時間內改變現狀。
首先,我覺得要擺正學習的態度,要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學習不是為家長,也不是為老師,是為自己而學,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提高我們的自覺性。
其次我認為學習還要講究一些方法。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指點,課前要預習,將重點、難點、疑點記下來。然後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專心聽,一步不離地和老師一道積極去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後要復習,像放電影似的把今天課堂上的內容過一遍,這樣可以加深記憶。我保證,學完生字詞之後,我會馬上進行復習,不但把生字詞會寫會墨,還做到掌握每個詞語的意思。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想從下周開始做課堂筆記,媽媽說做課堂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記筆記可以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不僅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而且要想在聽課的同時記好筆記,還能保證注意力集中,時刻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如果自己思想一開小差,就跟不上老師的步伐了。
課堂上如果遇到沒聽懂的地方,千萬不能「卡」在那裡「死想」,而是先做上記號,下課了找老師或者是向同學請教,當天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掉。
最後,我努力做到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不要做小動作,不找別人講話,(不要上課扔小紙條)。。。。。(這里結合你自己的情況刪添改ok?),否則,既害了自己沒學到知識,也害了別人。
古人說得好:「讀書不怕難,就怕心不專」。我們要好好地體會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這些是我的反思和努力方向,我會自己鞭策自己,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不辜負老師的辛勤教育,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佳績,做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
㈢ 網路研修培訓心得,,標題怎麼寫
網路研修培訓心得,這個標題就可以。或者是根據內容自己起個題目,比如班主任管理經驗,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等等。
㈣ 研修心得怎麼寫
我是來自教學一線的中學語文教師,長期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升學的壓力使得我們缺乏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比較系統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感到工作中壓力巨大、困惑諸多,迫切需要較系統的學習充電;自從我市實施初中新課程,由於新課標比原教學大綱有較大的變動,對應教材也有很多的新增內容及很大的變化,因此如何正確理解課標的理念,如何在整體把握初中數學課程的基礎上,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處理新舊教材的關系,如何用新課標的理念實施教學,如何以新理念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等等,這些都是擺在我面前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通過這些天的學習,我們感到研修學習活動確實是對我已有的思想、知識和經驗一次科學的洗禮,它洗掉了我們思想中許多不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的舊觀念,為我的知識寶庫輸送了新鮮的血液,為我在今後得的教學中進一步實施新課改搭建了最前沿的平台;同時還使我在教育教學及教學管理上得到很大提高,既開闊了視野又學到了許多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同時也使我對研修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時代呼喚高質量的教育,在知識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師的挑戰也日益增強,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走在知識的前沿。
在培訓期間,我始終懷著飽滿的熱情,積極學習,學習教學相關策略,並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吸取精華。能積極主動思索,真心探討。這段時間的學習培訓,對於我來說是值得珍惜的充電機會。面對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學科研能力,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最現實的問題。現在研修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回顧培訓歷程的足跡,發現自己的教育理論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對於師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現在就將我的學習心得總結一下。
一、學校注重自我管理
學校能否實現自主發展,提高辦學效能,關鍵是學校自我管理體系的確立與發展。學校應該從自身所具備的條件,學校的文化特點,學校所在地域的實際需要等因素出發,創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體系,它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核心。高水平的現代校長也必將在的建設過程中逐步成長和成熟起來的。
二、課堂注重自主教學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它是一個由師與生、教與學彼此控制的系統。注重言傳口授,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
㈤ 通過學習教師網路研修社區與學習共同體,有什麼收獲及建議
個人研修計劃上傳操作方法 根據華師大培訓計劃,培訓第一階段要根據研修主題,制定並上傳個人研修計劃,10月7日前需完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找到「工作坊活動」,點擊「去參加」 二、進入後找到「組建家園,結伴同行」,點擊「參與」 三、進入後點擊「個人研修計劃」,把研修計劃復制在「」欄里,再點擊「提交」就OK了。 「個人研修計劃」可參考別人的內容,具體在其他老師的「回帖」里找到,可根據自身情況稍作修改! 參考一: 學員學習計劃任務一:學習共同體建設 9月25日——10月7日 1、研讀工程及標准精神,深入了解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2、創建學習共同體,制定研修計劃3、登錄平台,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 網路研修: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制定研修方案任務二:綜合課程學習、能力測評與選課指導 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每一主題下選擇一門課程)網路研修:1、完成綜合課程的學習2、完成課程後標准化測試題3、參與BBS「主題研討」,發表研修日誌4、圍繞信息技術對創新教學的作用等話題,學員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5、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6、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7、進行自主選課校本研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任務三:學習專題課程內容 10月23日——11月10日 基於能力測評結果、課程套餐推薦以及教師的個人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專題課程組合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進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基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進階教學任務四:學習「技術支持」課程從技術支持類課程中選擇合適的通用軟體或學科軟體進行學習網路研修: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任務五: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1月10日——11月30日 開展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活動,提交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以及所有相關的數字化資源2、完成一次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課堂教學,並提交課堂實錄資源包,包括: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任務六:研修成果展示與交流 12月1日——12月25日 研修成果展示、交流與分享 1、課例分享、交流活動(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參考二: 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學習: 9月25日——10月7日 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0月23日——11月10日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11月10日——11月30日 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12月1日——12月25日 (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㈥ 青年教師通過研修獲得哪些收獲
通過培訓的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我認識到當前課改的目的和意義,也使自己對課改有了深刻的認識,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對本學科的理論素養。現將這次培訓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研修使我的教學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更新: 有機會來參加這次培訓,有機會來充實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榮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回首這次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一線教師的專題講座,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行動學習,還有我回校後的教育教學實踐。這次的培訓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獲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二、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 觀看學習視頻使我領略到了教育專家和名師的風采,專家和名師的課程深入淺出,鮮活生動的教學案例讓我們感到就在自己身邊。案例背後的思考與解讀,更是讓我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引起深層次的反思。 遠程研修平台上的同行們都在積極努力地學習,看著他們發表文章和評論,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和實用性的建議和意見,我為自身的淺薄與不足感到羞愧,認識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遠程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 三、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網上的專業學科學習和聽取同行們優秀的示範課使我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原先的傳統學習模式,更給我帶來了新的學習觀念、學習方式和教學理念。這使我對以往在教學中的困惑豁然開朗,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圖熱鬧,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等。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會以高質量的課堂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完善自我。 四、反思不足,努力改進 通過遠程研修,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提高。同時,我也重新審視自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知識的匱乏、淺陋,也看清了過去的自己: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缺乏終身學習意識,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缺少有價值的嘗試探索;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著許多不足,因此,我決定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改進: 1、藉助遠程研修,多學習、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擴大,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以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學和時代的挑戰。 3、認真備課、上課,合理設計學案、教案,精心設計練習題,有效地進行分層教學,使所有的學生都不掉隊,讓他們成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4、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在教學中創設生動的知識情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獲得盡可能大的發展,提高學習效能。在教學中應該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努力減輕學生負擔,盡量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課堂上只要積極大膽的參與了各個教學活動,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可喜的進步。 5、愛孩子是教師的天職, 愛是教育的源泉,愛學生就可以給學生一個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學習心態,所以,我們都應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我們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6、教師每時每刻都要學習,所以,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之餘加強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研究,多讀一些有價值的教育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努力,在學習和思考並沒有停止。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戰。
㈦ 我的研修總結(如何做一位學生愛戴,家長尊重的好老師)
上傳: 周兆元 更新時間:2012-5-19 16:50:59 如何做一位學生愛戴,家長尊重的好老師呢?通過研修,我做了以下總結: (1)做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教師之所以為師,是要教學生做人,做事,做個品德良好的社會人,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人。學生的一生中只有一個15歲、16歲,一般情況下也只讀一次八年級、九年級,而老師的信任,負責任,卻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同樣,也將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生活,因此,作為教師,要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因此,要做個負責任的老師。 (2)做一個有價值的老師 做為教師,我想我們不僅僅當作一位職業,更要把它當做一種事業來做。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因為老師的行為和教育,將影響學生的一生。讓學生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 (3)做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師 教師之所以教,是學生要向你學習,而作為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知識,教育技能技巧等。做一個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老師。 (4)做一個有準備的教師 一節課,在常人看來,只是一個四十五分鍾,可是要如何上好這個四十五分鍾,讓學生如何把握好這個四十五分鍾,如何讓學生在這個四十五分鍾中學習到最多的知識和解題技巧,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此,在每一次上課前,不僅僅要求學生要有準備的學,老師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教。因為,這個四十五分鍾對學生而言,有可能一生受益,或許,學生因為你一句話,就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在講課前一定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5)做一個注重成長的教師 教師的經驗,也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和學生的成長,因此,做位教師要相互學習,不僅向同時學習,同職業的老師學習,很多時候,也要向學生學習,學習學生的獨特的新思想,新思維。學生的創新也是教師應該學習的地方。教學,就是教與學的有效融合。 當然,要做一位好老師,遠遠不止這些,還要有耐心,更要有愛心,同時還要有童心,能跟學生拉近心靈距離的童心等等。。。。。。
㈧ 奧鵬教育2016研修總結作業學習過程中有哪些收獲感觸最深的有哪些
創作思路:
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正文:
總結作業學習過程中收獲感觸最深:
星期六下午,我與好朋友顧昕媛帶好工具:捲尺、竹竿和記錄本來到一棵大樹下,興致勃勃地行動起來。我們先量了一下竹竿的實長,這道程序倒是簡單。但量影長時,天氣便與我們作對了。太陽公公時隱時現,給我們的操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量竹竿和大樹的影子關鍵是動作要快,因為如果時間長了,影子的長度就會發生變化。沒辦法,只好等太陽完全顯露出來時才量。但當我們回到家休息時,太陽又出來了,而當我們匆忙跑下樓時,太陽又不見了。就這樣,我們折騰了好久,作業也沒完成。
最後,我們決定守在大樹下寸步不離,等待最佳時機。功夫不負有心人,太陽終於現身了,我們興奮極了,剛才的怨氣一下子煙消雲散。我們趕快行動起來,配合默契,不久便量完了竹竿的影子,現在只剩下大樹的影子沒搞定了。
誰知我們剛准備動手時,太陽又頑皮地躲起來了,我們的喜悅一下子化為烏有,我抱怨起來,真是束手無策,因為之前的努力可能會功虧一簣。哎,重新開始吧!
耐心地等了五分鍾左右,太陽終於露臉了。我們倆欣喜若狂,飛快地進行著測量工作,並作了簡要的記錄,最終准確地算出了大樹的高度。這時,我們倆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