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市有幾個地方有水果批發市場
1、沙西線水果市場
離市區最近的水果市場,也是成都市內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成都的好多水果商販都來這兒進水果。地址:成都市金牛區西華大道595(川師影視學校旁邊)。
2、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
白家市場是一個超級大的農貿市場。裡面的水果、海鮮和肉類都很便宜,又新鮮。市場分了好幾個區,有農貿區、海鮮區,還有米、糧油等等。
3、龍泉聚和果蔬交易中心
龍泉是成都周邊的水果熱門產地,那的水果批發市場當然很「親民」。地址:龍泉譯區龍都北路773號。
4、蒙陽水果市場
離市裡有點遠,至少有3-4個以前的駟馬橋市場那麼大,十幾個大的通道並排起,想要的水果在這兒都可以買到,除了水果還有蔬菜。濛陽水果市場很大,基本上一個范圍內都是賣同一個品類的水果,而且一家基本上只賣1個品類的。
比如賣砂糖桔,就只有砂糖桔,賣芒果就只有芒果,不會有其他的品類來混雜到裡面,所以逛的時候可以有一定的指向性。
5、彭州市蒙陽鎮蒙陽水果批發市
水果明碼標准,這里的紅富士價格在7元至10元每斤,丑柑價格則在9元一斤,雪梨價格為每斤六七元,僅從價格來看,龍泉驛聚和果蔬市場的本地水果價格,大部分要便宜至少3成。
2. 成都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是那
州市蔬菜批發市場是西部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位於四川省彭州市繁江南路,前臨成彭公路,後靠彭州市火車站,是一個具有鮮明的蔬菜市場特色和適應蔬菜收、儲、運特殊功能的全開放、庭院式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
3. 成都水產批發市場
市中心 青石橋市場又名:水產交易市場
成都青石橋農貿市場 青石橋農貿市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歷史最久的農貿市場。佔地面積為1500平方米,有三層貿易區域。其中一層為海鮮、水產品、凍製品、蔬菜、肉類等交易區,專門辟有停車場;二層為干雜、各類調味品區。全天24小時營業,物業採用全場電視監控,提供隨叫隨到的配送服務。 四川成都市農產品批發中心 成都市農產品批發中心是西南地區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化、規范化的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市場經營糧油、干雜、禽蛋、農產品等7大類近1000個品種。
地址:成都蓉北商貿大道14號
4. 成都龍泉驛區有什麼特色的農產品啊,
吃的挺多的,比如大五星枇杷啊、龍泉水蜜桃,巨峰葡萄,還有龍泉驛區優質早熟梨品種好,品質優,知名度也很高。水果水分很足,口感也很好。
5. 成都平原的主要產業
該地為平原,適合水稻生植物生長,故主要出產水稻。在由通過都江堰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這片平原水患、旱災較少,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物產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也是整個中國西部經濟較為活躍的地區,被譽「天府之國」。
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冰川的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經過不斷的治理改造和擴建,土地利用率高達60%以上,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和油菜。四川和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
成都平原耕地集中連片、土壤肥沃、河渠縱橫密布,梯田較多,屬典型的水田農業區,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
成都是中國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麥、柑橘、柚子、油桐、茶葉、葯材、蠶絲、香樟產區,享有天府之國美稱。其中水稻、小麥和油菜,產量高而穩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糧、油分別約佔四川全省的1/5和2/5,養豬水平居全省前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四川生豬基地。
當前,成都已有的農產品品牌數量只佔成都農產品品種很小一部分,與「天府之國」和四川農業大省的形象極不相稱。成都農產品品牌中,能在全國叫得響的更少。即使有幾個聽起來還比較耳熟的牌子(如龍泉驛水蜜桃),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也遠遠遜於煙台蘋果、河北鴨梨,品牌中蘊含的無形資產較低。縱觀省內市場,大部分高中檔農產品被外省占據,本省的特色農產品市場,如高級大米、麵粉、食用油、優質肉類及其製成品等市場也漸漸失去了優勢。外省農產品以其質優價廉和優秀的經營戰略乘虛而入,不只是在省城市場,就是在產區市場上也有外省產品批量上市。
在省外,「成都造」的農產品不僅面臨著貼著「洋商標」進口農產品的競爭,而且國內不少地區也以強大的市場營銷攻勢,與成都平原地區搶占市場。成都平原擁有豐富的干鮮果品,卻沒有開發出像河北的「露露」杏仁露、海南的「椰風」椰子汁、北京的「匯源」果汁等名牌飲品;成都平原每年生產出大量的蔬菜,但是當你走進北京、上海的大型副食品商場和連鎖超市時,卻很難找到身帶條形碼的高價位成都蔬菜;這個地區也有全國著名的穩產、高產商品糧油基地,但是卻沒有像山東「金龍魚」那樣的名牌成品油,沒有自己的高檔大米品牌和類似湖南「旺旺」牌大米膨化類兒童食品;這里還有全國最大的生豬、水牛、蠶繭產區,但僅有的「美好」火腿腸和「老成都」牛肉乾卻只能以低檔形象出現於省外市場。
從兩漢時期一直到唐宋,成都平原的蜀綉、蜀錦、藤藝、竹器、漆器等奢侈品營造工藝一直處於高度發展狀態。 這里美景如畫,風景秀麗的龍泉山如蛇亘東方,靜謐清凈的武侯祠滿懷著思念,煙霧繚繞的青羊宮充盈著虔誠,清幽的青城山上依然可尋仙風道骨,俊秀的峨眉山前依然還聞寥寥梵音。這里的江山不僅有江南的嫵媚,更有西部的豪情,貢嘎山、四姑娘山如巨人般守衛著她,長江、嘉陵江滔滔河水逝者如斯。
它擁有肥沃平坦的綠野平原、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豐富綿亘的水渠河川和幾千年的時間傳承。「九天開出一成都,千門萬戶入畫圖」,詩仙李白走遍神州,他的贊嘆為「天府之國」的山水平添了一分書卷氣質,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每年的三月是龍泉山桃花盛開的時節也是成都平原一年中天氣最好的時節,漫山遍野的粉色桃花,吸引大批遊客前去踏青賞花,其景色非常壯觀,全國聞名的龍泉桃花節也在3月開幕,自古以來有天府之國之稱。 ①歷史
唐時射洪、綿竹同屬劍南道,兩縣的釀酒史都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而且兩縣和成都地理位置極接近,三城的關系緊密,形成了一個小的美酒帶。
從瀘州和宜賓北上,經樂山,進入川西。這里又稱成都平原,是沱江和岷江水系灌溉之地。川西平原的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和戰國。巴蜀考古中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如尊、壺、壘、觶、鈁、缶、彝、鍪、勺等等。特別是金沙遺址發掘出的大量器物,都展示了當時酒業的發達。是什麼力量塑造了川西平原濃郁幽雅、醇甜凈爽的白酒風味?
把蒸好的糧食加上曲葯,倒入窖池,就會產生濃香醉人的瓊漿。這個過程中,曲葯是自然接種,在窖池中的發酵也是自然過程,產生香味的微生物都是自然環境的產物。這種微觀生態環境的狀況如此復雜,地域和風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白酒的風味。「水,土,氣,生(包括植物與動物),這四個地理要素決定了微觀的生物環境。 」
②品牌
從成都出發,往東到射洪,沿途經過平原,進入射洪的丘陵和低山地帶,覆蓋著成片的柏木林,柳樹鎮臨著涪江。1946年,成都酒師郭炳林受泰安酢坊老闆李吉安的聘請來到該鎮,將蜀酒釀藝帶入射洪,創立「沱牌」曲酒。他來時正是7月,應該看到沿岸收獲過後的水稻田中成片的黃壤,體會到的是射洪的夏涼。他看到龍池、青龍山脈結合部的沱泉水,已經不再是酒的水源,而成為酒的歷史標志。現代化大規模生產的酒廠在距涪江上游5公里處打下深井,引河水到蓄水壩。
③窖泥
射洪酒的窖泥主要是黃泥黏土,區別於宜賓的白鱔泥。水稻土是長期耕作熟化發育起來的,「黏性好,水分多,呈微酸性,土壤微生物多」,李家民說。這也是川西平原的共同特徵,土壤的差別可以很好地解釋汾酒和川酒的差異。「北方泥土沒有黏性,乾燥,保不住水分,無法生產微生物,而且還會垮窖,所以山西用陶缸發酵,而不是窖池。」徐占成告訴記者。窖泥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在漫長的時間中和發酵過程中富集,那些百年來連續發酵的「老窖」正是川酒的特色。進入沱牌捨得酒的「泰安酢坊」,作坊經過修繕仍然抹不去蒼老的痕跡。潮濕隱蔽的作坊里,十幾口窖已封上了窖皮泥,帶著窖香的酒味兒滲過窖皮泥彌散在空氣中。
④濃香
另一個可以解釋川西產濃香型白酒、北方產清香型酒,而四川以南的貴州產醬香型酒的因素是氣溫。「北方平均溫度低,產低溫曲,發酵時間短,生產清香型的酒。濃香型一般是中溫和中高溫蓄槽發酵,醬香型則是高溫曲堆積發酵。」徐占成這樣對我解釋地理氣候帶分布和香型的對應關系。
以成都為中心,北至綿竹,「5·12」地震破壞的痕跡在綿竹的平原地區已經不那麼明顯,農田裡建起江南風格的房子,白牆上裝飾著年畫,顯得喜氣,但是占綿竹面積約60%的龍門山脈地區依然還未清理完廢墟。正是這條山脈賦予劍南春酒廠水源,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終年積雪,冰川水浸下來,經過鹽層過濾成為泉水。據《綿竹縣志》載,「惟城西一脈泉水可釀此酒,別處則否」。水是好酒地域特徵的靈魂。在沱牌的「泰安酢坊」和成都的水井坊中,都可以看到一口井。這些井早已枯竭,卻記錄著酒坊的起源。
劍南春的「天益老號」在地震中倖存,古老的牆健在。這里還保留著傳統的釀酒設備:作坊工人肩挑背扛把加入了曲葯的糧食送進窖池,密封好;待到發酵完畢,依著窖池壁爬下扶梯,在池底用鐵鏟鏟起發酵好的酒糟,再用雞公車把酒糟推到晾堂上,然後在甑子上蒸,在冷凝器中過濾後成酒。
再回到成都。與射洪、綿竹略有不同,成都的酒坊位於城市之內的水井坊,也就是全興燒坊,就在一環內的市中心。這個地理位置把水井坊和都市文化聯系在一起。水井坊位於府河和南河的交匯處,為岷江分流的水。府河繞過城北,南河繞過城西、城南,最終匯合向東流去,融入長江。馬可波羅曾經描繪這里的景象為「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重」。相傳這里有多處井水,作為城市內的作坊,作坊內還保留著「前店後坊」的格局,依然可以想像當時門市的熱鬧景象:用小鐵爐做桌子,供客小酌,酒菜放其上,雖冬不涼;酒用錫制的高腳小口酒器,稱為「棒子」,每棒大約一兩裝或二兩裝,下酒菜為花生、豆腐乾;隔壁還有個「葉矮子抄手」,供應的下酒菜有「魚香排骨」、「青筍燒雞」和「土豆燒肚條」。
在1998年新的酒窖遺址在水井坊作坊內被發現之前,全興燒坊的年代可追溯到1786年。乾隆年間的這幾口老窖仍然在發酵,作坊內充盈著濃郁的窖香。參與考古挖掘的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副研究員陳劍告訴我,「對酒窖最早年代下限的判斷是元明之際,距今大概600年。主要的斷代依據是晾堂。通過對最下層三合土的檢測,確定其成分是石灰、糯米黏合物,與唐宋和明代成都城牆的黏合物一致。這些城牆主要分布在東門大橋、成都軍區武丹山和同仁路。晾堂周圍砌邊的磚與成都明代攀王墓、蜀王府太監墓所使用的磚一致 」。
6. 成都有幾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禽類市場在龍泉西河鎮,成洛大道上,全名叫三聯家禽市場,裡面還有批發糖果的和寵物交易。凍貨市場在城廂鎮附近,名字叫銀犁冷鏈。裡面啥凍品都有,凍品就算這個市場大
7. 成都哪兒能找到專經營土特產的公司
其實你可以到鹽市口的紅旗商場訂貨,他們那裡的土特產就很齊全。下面這個是在網上查到的
成都雙竹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信息】
公司類型:貿易
主營業務和服務:香菇、木耳.水果.保健酒.
所在城市:成都
【公司簡介】
成都雙竹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主要從事土特產.酒.干貨.食品等國際貿易,如:香菇、木耳等農產品、水果等的出口業務,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東南亞各國及地區。本著「人誠品真,客戶至上」的經營宗旨,熱忱歡迎海內外客戶前來洽談!
【聯系人】
周德浩
【詳細地址】
成都市大慈寺17號
【郵編】
610041
【電話】
86-028-86661711
【傳真】
86-028-86315747
【手機】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公司網站】
http://www.jxlufeng.com
8. 四川有哪些別具風味的土特地產
29四川特產網
說到四川,你一定會想到熊貓,想到川西的美景,到四川一趟,四川有哪些值得帶走的特產呢?
1、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是四川閬中最有名的特產,也是極具四川風味的美食,張飛牛肉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創始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選用優質的牛肉為主要原料,在配上鹽與香料,在經過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最後風干即可食用,吃起來不軟不硬,鹹淡適口,特別適合佐餐下酒時食用。並在1998年獲得中商部優質產品獎,產品名揚海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四川的各大超市,景區和土特產店都有銷售,如果你到了四川,一定要記得把張飛牛肉帶回家哦!
2、川酒
川酒這個名稱是一個很廣泛的代名詞,泛指四川地區所產出的白酒。四川這個地方彷彿是白酒的溫床,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釀制白酒的工藝精湛也獨特,目前市面上非常出名的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等名酒均出自於四川,所以如果你到了四川,這些名酒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
3、蜀綉
蜀綉是四川成都的特色傳統說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西漢時期,蜀綉就已經非常出名了,是中國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與蘇綉、湘綉、粵綉並成為中國四大名綉。蜀綉的綉法十分考究,對原料要求也很高,主要與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真發眼睛,陣腳平齊,色彩艷麗,富有立體感。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12年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4、蒲江米花糖
浦江米花糖是四川浦江的特色產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創始於唐朝中期,在清光緒年間,還曾被列為宮廷膳食,在當時十分受歡迎。蒲江米花糖製作工藝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糯米為主要原料,配以白糖,在經過蒸煮,晾曬,烘炒等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最後所製作出來的米花糖吃起來香脆可口,香味淳正,香甜鬆脆,買來不管是自己食用還是贈送親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5、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醬是成都郫都區的特色產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明末清初時期。郫都區自然條件優越,光照充足,水力資源豐富,四季分明,空氣良好,非常適合豆瓣醬的生產。郫縣豆瓣醬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要經過長期的翻和曬等傳統工藝製作而成,最後製作出來的豆瓣醬紅潤有光澤,辣而不燥,已經成為了川菜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包括現在吃火鍋,串串都少不了豆瓣醬的身影,家家戶戶都會有一瓶豆瓣醬,更有著「川菜之魂」美譽,其製作技藝也被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6、蜀錦
蜀錦是四川成都最傳統的手工藝珍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漢朝是就已經開始生產了,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四川更是中國絲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蜀錦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至今也不能用現代的機械替代,只能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所製作出來的蜀錦圖案美觀,工藝精美,色彩豐富,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成為中國四大名錦。2006蜀錦的製作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寶華產品。
郫縣豆瓣,成都市都都區(塬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是四川叄大名瓣之一。 它的選材和工藝獨特,獨一無二。 香味醇厚,但沒有添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 它依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優質的塬料來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 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 其生產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中國白酒金叄角(川酒)
四川盆地擁有數千年的釀酒歷史。 葡萄酒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白酒發展的優勢和條件。 它是中國白酒行業發展最理想的地區。 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和生產技術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素有「川酒甲天下」的美譽,被行業認為「最大的產業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產能群、最好的政策窪地」。因此打造中國「白酒金叄角」也是川酒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大勢所趨,其酒液清澈透明,醬香濃郁,醇厚凈爽,入口舒適,甜香滿口,回味悠長。
3、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傳統特色菜餚,屬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老少適宜,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但製作時氣候環境十分講究,是居家過日子常備的小菜,是中國四川家喻戶曉的一種佐餐菜餚。
4、峨眉山竹葉青茶
峨眉山竹葉青茶是一種產自峨眉山的茶葉。陳毅元帥1964年游覽峨眉山,在萬年寺品嘗該茶時,贊美該茶形美似竹葉,湯色清瑩碧綠,將其命名為「竹葉青」。
5、渠縣黃花
渠縣黃花色澤鮮艷,香氣濃郁,肉質肥厚,條紋厚而長,質量一流。渠縣黃花更以七根蕊,6-8片花瓣聞名,因此被稱為「黃花之後」。」 明代醫學家李明珍在《本草綱目》中高度評價黃花的功效,稱其具有舒緩神經,提神醒腦,增加智慧,拓寬胸部,清熱、排毒、美容的功效。人們經常把黃花與木耳、猴頭菌齊頭並列為席上珍品。渠縣黃花曾在曼谷舉辦的「93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上榮獲金獎其特產七蕊黃花為全國黃花上品。
6、五糧液
五糧液由五種穀物小麥,大米,玉米,高粱和糯米製成。 它在中國濃香型白酒中是獨一無二的。宋代宜賓姚氏家族私坊釀制,採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 1368年,陳宜賓對姚氏產業的繼承總結了陳的秘方,即「雜糧酒」。後來,晚清的楊惠泉更名為「五糧液」。 五糧液現由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釀造。2013年,五糧液品牌價值被《食品界月刊》評估達692億元。 五糧液是中國最高檔的酒之一,也是中國叄大名酒之一。
7、瀘州老窖特曲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主要產於四川省滄州市龍馬潭區。 瀘州老窖特曲酒是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 瀘州老窖特曲酒是中國著名的葡萄酒之一。 它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回味悠長,飲後尤香"的獨特風格。 聞名世界,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 這款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 1915年,它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9. 成都必帶回的特產有哪些
蜀綉、臘肉。
蜀綉又名「川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蜀綉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綉之首。
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綉,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蜀綉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於中國的四大名綉之列,在其悠久的發展歷史中逐漸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等特點。蜀綉用成都地區練染的各色散線(較粗松的絲線)或絲線(較細緊的絲線)綉制於本地所造綢緞上。由於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於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頗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