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道德與法治重點學習活動記錄怎麼寫
活動記錄一般包括主題、時間、地點、主持人、參加人員、活動內容
B.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什麼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如下:
1、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
2、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品德與社會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
3、注重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發展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原則
(一)價值觀引領,貫穿始終
依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法治等主題教育,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引導學生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二)主題式編排,生活化取材
以生活主題的方式整合和編排學習內容,圍繞主題選擇知識、創設情境,將學習內容有機融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領域、日漸形成的社會關系和逐步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展開思維、體驗情感、付諸行動。
(三)開放性設計,知行合一
通過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設計,搭建教與學的腳手架,引領道德與法治學習方式方法的革新,更多採用調查研究、參觀訪問、討論辨析、交流分享等,讓學生在綜合性、生成性的活動中,積極表達,善於思考,師生互動,學會方法。
C. 2021年11月30日小學道德與法治線上培訓內容
D. 2019-2020學年度九年級上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新學期來了,上新,2021年秋季部編人教版上冊: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新課程標准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要求,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遠大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特製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部編(統編)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在我所任教的九年級1班、2班,共有學生85名。進入九年級,孩子們的心理、生理正處於變化時期,又面臨中考的人生抉擇,學習壓力大,思想波動幅度也較大,與此同時,學生感受、認識和參與生活的范圍不斷擴展,思想水平和情感能力快速提升,對國民身份認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顯,「做一個怎樣的中國人」逐漸成為這一時期青少年思想和精神發育的核心主題。
基於以上情況,本學期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品德發展需求出發,推動學生對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所生發出的不同主題開展深度學習,在自我探索與自主建構的基礎上對這些價值觀念逐步認同、接受和內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和主要內容
2021年秋季部編(統編)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材,引導學生聚焦生活場域中「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包含4個單元的內容,依次是:「富強與創新」「民主與法治」 「文明與家園」和「和諧與夢想」,共計8課內容。
本冊教材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價值追求,通過全景展現中國騰飛的歷史進程、取得的偉大成就、面臨的時代挑戰和做出的積極應對,引導學生心懷祖國,傾聽與講述中國故事,感受與弘揚中國精神,凝聚與傳遞中國力量,追夢出彩,共享、共創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做自信中國人。
本冊教材以價值觀教育為主線,以完善人格培養為目標,通過引導學生認同國家發展的價值追求,逐步明確國民身份,在更為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自識性問題。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與七年級關注個人與集體生活、八年級關注社會與公共生活有所不同,本冊教材從九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品德發展需求出發,在不斷擴展的生活場域中聚焦「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將「我」的生命感受與國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諸領域的知識相融合,推動學生對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所生發出的不同主題開展深度學習,在自我探索與自主建構的基礎上對這些價值觀念逐步認同、接受和內化。
教材通過情境體驗、理性思辨、探究分享、合作實踐等活動設計,使學生的生命經驗能夠代入、嵌入、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國夢的宏大敘事,將對祖國與時代進步的切身感受和具體認知融入到學生自我道德人格的建構中,通過對個人成長與偉大時代緊密聯系的自覺體悟,逐步接受、認同和內化國家和社會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追求,做自信的中國人。
(三)單元分析
1.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本單元以「富強與創新」為主題,包含2課內容:「踏上強國之路」和「創新驅動發展」。通過回顧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引導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富強好比國之脊樑。堅持改革創新,「中國號」巨輪必將到達富強的彼岸。
……
更多詳細內容word列印版,請見網路文庫: 最新2021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碼字不易,如有用請採納。
E.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1、自主選擇課餘生活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我們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出自己的決定,特別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課餘生活。
2、面對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選擇。例如不知道如何解決自己的選擇與學校活動安排的沖突。
3、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一些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4、學校開展的跳繩、拔河、合唱、剪紙、書法、植物栽培和機器人製作等活動,是我們校內課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家人一起購物、遊玩、讀書或做家務,和同學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是我們校外課餘生活的豐富內容。
5、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溫暖,友誼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F.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總結怎麼寫
你好,這樣的培訓總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寫。也可以按照一定結構去書寫,這樣看上去會更有條理。
首先,寫一寫此次培訓的時間地點以及培訓老師。
然後,寫一寫培訓大致流程及主要內容。
最後,寫一寫自己的收獲。
通過這種模式去寫,會讓總結更豐富,更條理。
G. 小學道德與法治如何增加課堂趣味性校本教研活動記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0
H. 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中,你們是如何運用教材落實「三觀」教育的
摘要 堅持以身作則。想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建議要堅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給孩子陪伴最多的老師,因此父母要想正確引導孩子,還得要先管好自己,自己堅持以身作則,自己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再去要求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