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廣產品的方法有哪些
推廣產品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先推廣,後拉動。首先進行鋪市,目標市場鋪貨率達到版60%以上時,開權始做一些大型的促銷活動或廣告宣傳活動,刺激拉動消費者購買產品。這樣做的優點是:拉動效果能得到直接體現。由於有前期的鋪貨,經過促銷宣傳拉動後,消費者能在終端立即購買到此類產品,進而形成銷售拉動。缺點是由於新產品知名度低,前期鋪貨難度大,速度相對較慢。如果促銷宣傳活動不是很有效的話,易造成部分產品積壓。
2、先拉動,後推廣。這種方法是先做促銷宣傳活動,進而刺激消費者購買和渠道成員進貨。優點是由於有新產品的前期促銷宣傳造勢,新品鋪市較易。缺點是新產品經過促銷宣傳後,補貨如果跟不上,消費者在終端可能購買不到產品,影響促銷宣傳的效果。
3、推、拉同步進行。一邊做促銷宣傳拉動,一邊進行鋪貨,兩者相結合。優點是避免了前兩種方法的缺點。缺點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整體推進速度較慢。建議鼓動客戶的積極性,共同進行宣傳、促銷等活動。另外,推廣、拉動循環至少要進行三輪。
2. 加強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有哪些重要舉措
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較大幅度地增加預算內農業科研投入。繼續安排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專成果的屬資金,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範推廣。引導和推動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允許各類農業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組織申請使用國家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發、引進和推廣等資金。深化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國家推廣機構和其他所有制推廣組織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場、科技園區、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建立與農業產業帶相適應的跨區域、專業性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支持農業大中專院校參與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
3. 在清朝官方勸種番薯舉措時,規模最大的是乾隆五十年在哪兩省推廣活動
豫地和魯地
4. "十二五"農業科技重大舉措有哪些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
「十二五」期間,我國大力貫徹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加大「一個銜接、兩個覆蓋」政策落實力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取得新的成效,770個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縣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
機構隊伍進一步健全。目前全國有農技推廣機構7.9萬個,其中縣鄉7.6萬個;實有農技人員58萬人,87%的農技人員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農技推廣「特崗計劃」穩步推進,2014年全國招聘特崗農技人員1.1萬名。
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三分之二的鄉級農技推廣機構以縣為主管理,實現了管人與管事的統一;「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範戶」的工作機制和「包村聯戶」的服務模式在全國普遍推行。
投入保障進一步增強。全國94%的農技推廣機構已納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中央每年投入農技推廣補助經費26億元,各地近年也投入約100億元支持農技推廣工作,中央投入58億元建設經費,支持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加強條件建設。
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年推廣新品種27.8萬個次、新技術18.1萬個次,開展技術培訓58萬次,培訓3.5億人次。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建設
「十二五」以來,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成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規劃(2012~2016年)》的首批建設重點,3年投入中央財政經費13.8億元,先後啟動了28個學科群的條件能力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創新了一批基礎前沿成果。例如,黃三文研究團隊領銜國際黃瓜基因組研究,對115個黃瓜品系進行了深度重測序,並構建了包含360多萬個位點的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科學》雜志以封面長篇論文形式發表了黃瓜苦味生物合成與調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黃瓜變苦的基因之路。獸用葯物與獸醫生物技術學科群,陳化蘭團隊系統深入研究了禽流感病毒進化、跨種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機制,為科學認知禽流感病毒做出了貢獻,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攻克了一批產業共性關鍵技術。例如,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學科群,陳萬權團隊針對小麥條綉病高空遠距離傳播、毀滅性強、防控難度大等突出問題開展研究,構建了菌源基地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實現了有病無災和病害持久控制,每年挽回小麥損失20億公斤以上。
凝聚和培養了一批傑出科技人才。「十二五」期間,15人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4個創新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支持,26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124人入選國家農業科研傑出人才。
農業科技支撐行動
「十二五」期間,農業部圍繞主要糧食作物開展科技支撐行動,增強糧食供給保障能力。2012年,農業部啟動實施超級稻「雙增一百」,計劃在全國示範推廣超級稻 1.2億畝,實現畝增產100斤、節本增效100元的目標,達到增產、增效、增收的協調統一。同年,啟動實施玉米「雙增二百」科技行動,以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等四省區為重點區域,以玉米增產和節本增效協調促進為目標,強化優良品種、栽培技術和工程機械三大支撐,爭取到「十二五」末,在東北地區近2 億畝玉米種植面積中,實現1億畝玉米平均畝增產200斤以上,畝節本增效200元以上的目標。
截至2015年,超級稻示範推廣面積1.32億畝,平均畝產583.5公斤,實現了畝增100斤、增收100元的目標。東北近1億畝玉米實現了增產增效目標,並在個別地區實現每畝1200公斤以上高產。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
2014年12月22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是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農(牧)業、農墾科學院共同參與的全國科技創新協作平台,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
創新聯盟的宗旨是通過重大科技任務牽引、優勢科研資源集聚、科學運行機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國農業科研優勢資源和力量,構建統一高效的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原始創新、協同創新、管理創新和成果轉化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創新聯盟重點任務:加強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夯實農業學科發展基礎;加強農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制約發展的技術瓶頸;加強農業學科前沿與基礎研究,搶占戰略制高點;加強不同生態區重大科技工程技術研發,促進區域農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
2015年7月7日,「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是在優化整合現有農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平台資源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級農業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綜合服務機構。
服務中心主要圍繞國家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需求,按照從成果徵集到交易,到跟蹤服務,再到孵化研究的全產業價值鏈服務體系進行成果轉移服務,重點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的徵集確認、評價評估、宣傳推介、轉讓交易、眾創服務等工作。據統計,2015年實現交易64項,金額6091萬元。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2007 年,農業部、財政部選擇水稻、玉米等10個產業開展技術體系建設試點,之後,又根據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以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鏈為主線,以綜合實驗站為基點,全面啟動建設了糧油、經濟作物、畜牧、水產四個產業共50個主要農產品的產業技術體系,涉及112個主要農產品。「十二五」 期間,產業技術體系在有效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凝聚農業科研隊伍、促進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有利支撐引領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體系共設50個產業技術研發中心、233個功能研究室,聘用了50位首席科學家,1050位崗位科學家,1137位綜合試驗站站長,建設了5677個試驗基地、13178個示範基地。
體系建立了穩定支持機制,按照首席科學家基本研發費30萬元/年,崗位專家基本研發費70萬元/年,綜合試驗站站長基本研發費50萬元/年,「十二五」期間每年度中央財政支持體系專項資金131850萬元。
體系針對國家和產業需要,共研發提供900多個新品種、350多項新技術新工藝、110多個新產品新裝備。「十二五」期間,由體系參與研發和推廣的品種進入農業部主推品種占所涉領域近一半,參與研發和推廣的品種與技術獲得國家三大科技獎占所涉領域的67%。
實施「一控兩減三基本」
「十二五」期間,農業部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要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要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系數率的紅線。「兩減」,主要是把化肥、農葯的施用總量減下來。「三基本」,就是針對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的問題採取有關措施,通過資源化利用的辦法從根本解決好這個問題。
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部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出台措施。
一是全力推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完善面源污染監測網路,提高監測能力,基本掌握污染狀況及動態變化。在11個省開展可降解地膜試驗推廣。
二是加快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控。全面啟動產地環境動態監測。繼續在湖南長株潭地區實施污染修復和種植結構調整試點。
三是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對400個農業野生植物物種資源開展調查。推進外來入侵物種摸底調查、監測預警和滅除行動,建設天敵繁育基地試點。
四是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安排中央投資20億元,支持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和規模化生物天然氣試點工程建設。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調研和籌資制度研究,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啟動秸稈全量化試點。
5. 數字營銷是什麼
數字化營銷不是空洞里的理論,更是一套系統,這套系統應該是通過技術賦能,並深入企業業務場景的一整套營銷體系。
數字營銷的本質是實現營銷精準化,營銷效果可量化,數據化的一種高層次營銷活動。
經過調研你會發現,被問及2020年營銷工作的重心時,「數字營銷」成為企業老闆提及最多的一個詞。
此外,「線上線下結合」、「私域流量池」、「直播」和「內容營銷」也是企業最為常見的營銷訴求。
諸多企業為了實現銷售目標,皆選擇加推數字化營銷系統武裝全員,全民營銷。加推數字化營銷系統自推出以來,就以勢如破竹之勢佔領全國市場。
結合幫助30000家企業打造數字營銷的實戰經驗,加推分享了8點心幫助大家少走彎路,輕松轉型。
1、優質的內容與數字營銷手段缺一不可,靈魂仍然是內容,通過數字化讓優質的內容更容易被鑒別出來,從而具備持久的生命力。而數字化技術能夠讓我們更清楚記錄下每一刻與客戶的交互。
2、數字化的核心是數據,准確的數據,更新的數據,有關聯的數據,可分析的數據才是關鍵,這些數據可以來自於傳統營銷方式,也可以來自線上,產生的洞察要能夠反作用於傳統營銷方式。
3、數字化營銷對於我們的營銷效果考核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小到一場活動,一個線上的推廣,大到針對一個服務,產品和一個行業推廣,一個部門的營銷業績,都可以變得可跟蹤,可評估,可預測,可考核。所以營銷考核數字化是我們進行數字化營銷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和使命。
4、數字化營銷不僅僅是品牌部市場部的事情,HR、行政、銷售、產品各自為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全員營銷/全民營銷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每個人都是企業的超級推廣員。
5、要有符合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數字化,關鍵是底層營銷基礎設施的搭建,營銷自動化,內容數字化,社交媒體客戶關系管理,全商機生命周期監控,營銷動態考核,是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
6、數字化營銷的核心依然要實現轉化成交,務必實現交易環節的及時引導。因為很多的情況是,廣告刷了屏,卻被消費者當成一種「藝術」欣賞,無法帶來銷量的增加和流量的正循環,這是不可取的。
7、雲購物」熱情高漲,直接助推了直播進一步爆發,線上直播營銷成為企業如今最重要的營銷方式之一。直播對外可用於營銷推廣和帶貨,成本低、速度快、效果佳。直播對內也能用於培訓或會議及其他活動,也可回放觀看,降低了運營成本。
8、最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數字營銷不是空洞里的理論,更是一套系統,這套系統應該是通過技術賦能,並深入企業業務場景的一整套營銷體系。
6. 八項行動五大舉措,廣西將這樣推廣新能源汽車,柳州汽車迎新春!
今天(12月31日)上午,廣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
為保障攻堅行動的任務目標能夠順利完成,攻堅行動方案制定了五項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廳際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協調全區推廣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
二是強化責任落實,明確設區市政府的主體責任,市政府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部署、親自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有部署、有措施、有經費、有人抓、有成效。
三是加大財政扶持,自治區財政安排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扶持資金,重點在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
四是強化工作考核,組織專門力量,加強對各市、各部門工作推進情況的督促檢查,並建立月報及「紅黑榜」工作機制。
五是強化宣傳引導,向社會公眾普及新能源汽車基本知識,宣傳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提高全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新疆大力推廣機采棉技術有哪些舉措
喂,陳副總農藝師嗎?報告您一個好消息:到今天為止,我們駐吉國(吉爾吉斯)技術開發隊植棉試驗田已經採摘第二遍花,200畝棉花單產籽棉280多公斤;如果到10月30日,最後一遍花收完,平均單產可以達到300公斤,讓我們用這個異國豐收的喜訊來迎接十七大!」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9團赴吉國植棉技術開發隊負責人任天池10月9日打給副總農藝師陳守亮的電話,證明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9團今年首次赴吉國技術植棉試驗「成功」。
今年5月初,兵團在國家農業部、開發辦等大力支持下,與吉國農業、開發等領導人達成協議,應邀赴吉國技術植棉開發試驗。149團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精準農業技術示範團場」,有著雄厚的技術力量和經濟基礎,受兵團黨委委託,承接了此項出國技術植棉開發試驗。5月18日,149團9名農藝工在農藝師任天池的帶領下,代表兵團到達吉國;5月19日,任天池利用隨從帶去的優良棉種、地膜、節水滴灌器材和拖拉機等,在延誤農時的情況下,強行播種200畝地膜覆蓋、節水滴灌棉花技術「試驗田」。這些技術試驗田經過技術管理,棉花長勢依然超過當地4月中下旬適時播種的棉花,許多吉國官員和農民紛紛前往參觀學習,成為當地的「觀摩田」、「示範田」。據了解,當地棉花單產籽棉260公斤左右,兵團149團比吉國當地晚播種20多天,單產超過吉國當地40多公斤,被吉國譽為「高產技術試驗田」。149團計劃2008年繼續代表兵團赴吉國搞技術開發試驗,4月中旬就要適時播種,力爭創造出畝產籽棉500公斤的好成績,向吉國傳遞農業技術,為中國爭光。
8. 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引進與推廣有哪些舉措
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蠡玉16、東農434、益豐10:揚輻麥2號、地、魯豆10。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技術要點.5萬頭。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增強抗逆性;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魯單984、容穗量大的品種;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推行秸稈還田、遼豆11號;適期播種,科技提升行動、耙;選用早熟;施足有機肥;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應用抗病品種。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壓低二代基數。技術要點。技術要點。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組織科研、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葯劑。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爭取五苗(早、洛麥20。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矮秀占、技術示範,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每畝設放蜂點2-4個、新技術、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麥、半矮稈緊湊型品種;春季控制用水、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豫豆22,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足墒播種,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蟲情、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博優998、8901、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將蜂卡撕成小塊、豫麥34,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劑。 重迎茬控制技術;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3改為5、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技術要點,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技術要點、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搭配施用化肥,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選用矮稈。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電視,示範主導品種10個;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給你個例子、濟麥19、新農資(肥料,配套主推技術,舉全系統之力;適時施用穗粒肥。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確保全苗齊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高產、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促幼苗早發;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T優207,加強田間管理。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農葯,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技術要點,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化肥做種肥時;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中期露田曬田;科學施肥、先農16號,示範主導品種18個,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抗逆性強的品種,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豐川三號、平安18,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系統監測病情、墾大6號,盡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冀豆12;保證畝放蜂量為1-1,重治一代、小麥,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中心領導任組長,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增施有機肥。 三。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增加肥料投入;適時播種、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蠐螬;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無效分櫱,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重點是增施有機肥、D優13;採用松,示範主導品種9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分層深施肥,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標准農田建設行動)、信息發布,選擇效果好、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技術要點、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集中秧田防治、揚兩優6號。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鄉村農技員。技術要點、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揚麥13號,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博優235、半矮稈抗倒伏品種、期刊、田間濕度和施肥量,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後期根外噴施,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吉育43。 二:遼粳9號,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定苗、減少迎茬,及早間,減少蟲口基數、統一植保,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規范農資市場、綿Ⅱ優838: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並進行現場指導。技術要點、主推技術4項,免費印發各示範點,推廣1-2項關鍵技術、主推技術4項,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技術要點,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在輪作的基礎上、兩優培九、主推技術4項、全: 鐵豐31號,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種糧大戶500萬人次、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豫豆25;通過調節播期:調整播期、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按作物、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確定底施化肥量,開展苗情,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市場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長的品種,在生產關鍵季節、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關鍵技術15項,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四密25。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以防草荒。技術要點、主推技術3項,根據當地雜草群落:對中筋、翻;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旱育秧培育壯秧,須延期放蜂,控制無效分櫱,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勻),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進行種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技術要點:合理輪作。 一,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精細整地、黑農41,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5、豐華占、吉林35,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適時化除覆膜。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適時採用噴葯防治,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關省。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齊、登海3707。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如遇大雨、浚單20,間歇灌溉:鄭單958,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總數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龍豐二號,以品種為主線:對土壤進行深松: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吉育45;畝拋基本苗6-7萬株。通過加強組織領導。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合理肥水運籌。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中,組裝綜合配套技術;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採用條播或點播。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教學,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新技術;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開展主體培訓);適時收獲、抗逆性強、遼粳294:龍麥26: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合理施用化肥、田間密度、豐兩優1號;在定苗後及早追肥、草害;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徐豆9號。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壯;精確套播;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金優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金優463。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求真務實」的作風:鄭麥9023,不宜超過20天。組織相關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化肥做底肥時。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根據統一部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降低蟲源數,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服務指導、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技術要點,實施混合。技術要點;中耕滅茬、逐級培訓,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調整施肥深度;中期適時曬田、統一肥水管理。協助有關部門整頓、吉林47、中優448;及時放苗補苗;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期放蜂、豐優香占、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耐旱,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邊播種邊鎮壓,將全部磷。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示範戶
9. 上海部分高校配備HIV匿名檢測機,這一舉措應該大范圍推廣嗎
我認為這個應該推廣全國,因為這個角色對於學生的安全肯定會有一定的幫助的,因為目前的很多學生並不建議去往醫院檢查,所以在學校里設置這樣的檢測機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情,而且對於學生的自尊心也是有一定的保護的。尤其這是一種匿名的機器,學生在做檢測的過程當中根本不會泄露自己的信息的,而且別人也不會知道自己去做過檢查的,所以這對於學生和社會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所以學校的這種做法其實也是為了學生和社會來著想的,我認為在未來可以去推廣到全國的,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很好的健康,而且也可以在社會上引起一個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必須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進行選擇。
10.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推廣應用照照片裝配式建築方面有哪些舉措
1. 建築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有: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台,空調板,樓 梯,預制梁/柱等。 2.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3. 採用建築、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4. 設計的標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准,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 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築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5. 符合綠色建築的要求。裝配式建築規劃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台,2015年末發布《工業化建築評價標准》,決定2016年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築,並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計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築的比例50%以上; 2016年2月22日國務院出台《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要求要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築,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到30%; 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築,提高建築工程標准和質量; 2016年7月5日住建部出台《住房城鄉建設部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名單》並公布了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建設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名單;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出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 ,對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和鋼結構重點區域、未來裝配式建築佔比新建築目標、重點發展城市進行了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