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認識和推廣新能源
封壽炎: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是炙手可熱的話題。在這個經濟企穩回暖的關鍵時刻,各方都對新能源寄予厚望,希望通過科技創新和政策扶持,將之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以促進經濟更穩健地走向復甦。
林伯強:從大的方向來說,推廣新能源可以說已經達成了共識。而作為當下的目標,新能源也可以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培養。此外它還在提供清潔性替代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新能源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份額比較小,要在短期內發揮它推動經濟反彈和復甦的作用,可能還會受到一些制約,它要成為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產業也需要一個過程。
林伯強:跟其他一些國家比,甚至跟歐美國家比,我國目前力推新能源,優勢還是比較多的。首先是資金力量比較雄厚。我們擁有高比例的儲蓄率,巨額的外匯儲備,這些都為推廣新能源提供了財力保障。其次是政府很重視,在政策扶持方面力度比較大。再次是我們的研發成本相對比較低。同時,我們是一個增量的市場,每年對能源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增加。新能源要進來,填補這個市場空間就行了。不像有些發達國家,能源市場已經比較飽和,新能源要進去,就要擠占常規能源的市場份額,就會涉及到拆除原有的生產生活設施,這樣轉型的成本無疑很高。
林伯強:最大的劣勢是,目前我們還難以承受它的高成本。與常規能源相比,新能源是比較貴的。這個高成本誰去埋單呢?一般有兩種選擇,要麼政府埋單,要麼消費者埋單。如果政府埋單,恐怕政府也拿不出這么多錢。我們現在還處在新能源應用的起步階段,可能還沒有充分體會到高成本的壓力。如果將來新能源佔到全部能源的10%,甚至20%,這種補貼可能就會超出財政的承受能力。
同時,消費者埋單也面臨困難,因為高價格既要求人們有支付意願,又要有支付能力。當然支付意願和支付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支付能力越強,支付意願往往也越強。我們的收入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如果電費漲多了,消費者可能就承受不了,老百姓就無法買賬。發達國家人均收入高,哪怕電費漲更多一些,支付能力都問題不大,所以他們的消費者就更傾向於接受新能源,政府動員起來就更容易。
林伯強:主要還是要加強國際合作,創造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具體就是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都要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大的援助,盡可能降低發展中國家新能源的成本。
這里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發達國家要提高認識。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關繫到全人類的生存,需要我們共同應對、共同努力。其次要改變思路。有些發達國家看待新能源還是像看待計算機和IT技術一樣,認為我掌握了技術,然後把技術、產品和服務賣給你們,我從中賺取利潤,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其實新能源跟計算機是不同的。計算機的應用是為了提高效率,而推廣新能源卻關繫到整個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前途命運,是更為根本的事情。所以不能簡單把發展中國家看成銷售產品賺取利潤的市場,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最後要認識到控制排放的增長比減少排放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對發達國家來說,他們維持現有的生活水準就很好了,所以他們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有限,增排也有限。他們主要的問題是要減少排放。但是減排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減排的成本比較高,若要大幅減排,就可能要求改變人們一直沿襲下來的生活方式,而這個是很難做到的。
林伯強:對於新能源的成本能否大幅降低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從樂觀到悲觀的都有。相信有足夠的時間,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下來。但是,時間很關鍵,因為我們在氣候問題上不能再等了。我覺得從新能源的研發和應用技術方面去爭論很難有結論,而目前石油價格的走勢是可以說明問題的。石油的開采成本相對於其市場價格,是比較低的,它目前之所以賣高價,就是因為還看不到有別的能源能低價有效替代它。如果市場預期我們很快就能找到低成本的、可以替代石油的清潔能源,那麼石油價格就不可能在這么高位運行。如果不考慮環境的外部性成本,一般而言,越干凈的能源越貴。
『貳』 三四線城市中,新能源車型該如何推廣
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所了解的小夥伴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主要購買人群大多數會集中在一線及二線城市,僅有少部分的購買者會在三線及四線城市去購買或使用新能源汽車。是新能源汽車不適合在三四線城市使用嗎?新能源車型又如何在三四線城市進行推廣呢?我們文章里一一告訴你。
小結:總的來說,從新能源汽車在三四線城市的無法普及的分析,我們也看到了為何如今新能源汽車能在大城市真正推行的原因了。
『叄』 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遇到哪些問題
現在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大力鋪開了,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已經普及。新能源汽車之家
『肆』 你知道人類推廣了哪些新能源技術嗎
新能源汽車技術呀,這抄個專業目前來說是比較新穎的專業。而且國家大力發展環保事業,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屬於其中之一。新能源汽車是國道家汽車能源發展的新方向,未來就業比較可以可觀。
『伍』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有什麼用
給地方政策當導向,補貼搖號都能參考
『陸』 在中國,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為什麼力度這么大
在中國,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為什麼力度這么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中國,新能源車的官方定義=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實際上,最受政策鼓勵的,就是純電動車。
為了鼓勵這個創新產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謂不遺餘力。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呢?同樣能實現節能環保、而且解決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混合動力,為何不在鼓勵范圍之列?
這就要再往深分析一個層次,為什麼要有汽車新能源產業政策?
真的像紅頭文件里說的,是為了節能、環保、消除霧霾?!錯!
產業政策其實就是和平時代的軍備競賽,是為了讓我國汽車產業崛起,在全球化經濟分工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經濟考慮,我認為還有國家安全的考慮。
汽車每年會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而我國一直是一個少油多煤的國家。
燒油多了,不光是個費錢的問題,而是能源上受制於外人的問題。一方面,別人操控國際油價,我們容易吃虧。另一方面,真的打起來,物資運輸被封鎖了,就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把燒油的車,轉化為用電的車,我們就相對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轉而應用其它形式的能源。
環保,並起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是相對次要的。
但是這些話,政治不正確,無論對於自己的民眾還是海外的媒體,都不適合公開去說。
於是全球各大政府,在推行電動車鼓勵政策時,不管各自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都號稱自己是為了地球的環境保護。
大家要理解,政府發言人,本來就像企業里的PR部門。你覺得你們企業的PR部門,說的都是大實話嗎?
說到這里,我們知道了,為什麼中國希望把汽車能源從油,變成電。
那麼,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支持混合動力技術?
但是,國家要考慮的整體利益,不是個人的感受。支持混動,最大的問題就是,豐田等車企在這方面的產品應用領先你20年。你去支持這樣的技術,自己的車企天賦樹,就永遠開不出花了,就像【三體】裡面地球人的科技被智子鎖住一樣――愛打電子游戲的朋友,應該理解我的意思。
相反,堅決避開混動,讓豐田、本田的優勢沒有發揮的空間。這就是表面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公平競爭下面,各國通過產業政策、設置市場隱性門檻的暗流一直在劇烈涌動。
現在這種產業政策已經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混合動力在國內的發展進度,受到了極大的延緩,目測已經永遠沒有機會成為主流技術了。
顯然,中國不是這場新能源游戲的唯一玩家,也不是補貼力度最大的。
新能源汽車一般來說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汽油、柴油)作為動力來源,或是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而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覆蓋的范圍其實挺廣的,電動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太陽能汽車、替代能源(天然氣、乙醇等)汽車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做是新能源汽車。
現在談到新能源汽車,很多時候大家所指都是電動車,甚至有的乾脆將新能源汽車與電動汽車劃等號。
電動汽車再往下分就會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還有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其實我感覺大家基本都不大看好它。而混合動力,大家一般都願意將它看作是過渡時期的東西,因為純電動汽車是未來,只是技術上尤其是電池技術上一直沒有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混合動力有一個過渡時期的空間。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採用傳統燃料,同時配有發動機和電動機的車型,它能改善車輛的低速動力輸出和降低油耗。一般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舉例兩種比較常見分類方法吧。
按電機輸出占整個系統輸出的比重來分(其實這樣分法是有一定爭議的,下面僅僅為一種意見),也就是按混合度來分可以分為:
微混合動力系統(BSG),是指在傳統發動機基礎上,加裝皮帶驅動啟動電機,一般這個電機都為一般發電起動(stop-start)一體式發電機,用來控制發動機的啟動和停止。
輕混合動力系統(ISG),車輛可以在減速、制動等工況進行能量吸收,採用電機帶動車輛,以節省燃油。一般ISG的混合度在20%以下
中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為主要動力來源,大扭矩助動電機作為輔助動力來源,與主要動力相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加速時輔助發動機驅動車輛,一般這個比重為30%左右。
完全混合動力系統,一般這樣的系統採用最高能到650V的高壓啟動電機,混合程度比較高,甚至可以達到50%。
外接式(Plug-in)充電混合動力汽車。這個應該就是題主所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吧,也有人稱之為增程式混合動力。它其實兼具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的基本特徵,在一定行駛里程內使用純電模式驅動,超過這個里程就會啟動內燃機,採用混合模式驅動。
看完是不是感覺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了新的理解和見解!
『柒』 如何推廣新能源
主要還是要加強國際合作,創造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具體就是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和人版才方面都要給予發權展中國家更大的援助,盡可能降低發展中國家新能源的成本。
這里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發達國家要提高認識。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關繫到全人類的生存,需要我們共同應對、共同努力。其次要改變思路。有些發達國家看待新能源還是像看待計算機和IT技術一樣,認為我掌握了技術,然後把技術、產品和服務賣給你們,我從中賺取利潤,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其實新能源跟計算機是不同的。計算機的應用是為了提高效率,而推廣新能源卻關繫到整個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前途命運,是更為根本的事情。所以不能簡單把發展中國家看成銷售產品賺取利潤的市場,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最後要認識到控制排放的增長比減少排放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對發達國家來說,他們維持現有的生活水準就很好了,所以他們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有限,增排也有限。他們主要的問題是要減少排放。但是減排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減排的成本比較高,若要大幅減排,就可能要求改變人們一直沿襲下來的生活方式,而這個是很難做到的。
『捌』 在新能源產品推廣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可以去大型的B2B平台裡面發信息,做大量的產品推廣
『玖』 如何推廣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
那首選肯定是要網路推廣了,網路推廣也分好多的,例如軟文、論壇、貼吧之類的。版個人分析認為論壇貼吧博權客什麼的那沒有力度,文章出去了不一定有幾個人看到,瀏覽量太小,所以個人建議還是軟文比較有效,發布到各大門戶網站或是行業網站,這樣的瀏覽量很大,迅速被轉載,從而被搜索引擎所收錄,做起來很有力度,還是很有效的,相信對您比較有實質上的用處,這個我很了解的,我經常在線,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HI我聊聊。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長期以來,在中國對於「新能源」的定義存在著比較含混,范圍不夠清晰的問題,人們對於「新能源」的認識存在著一些爭議,一些定義存在著過於狹義化趨勢。所謂「新能源」,確實包涵著狹義化和廣義化的兩層定義。關鍵是「新」字的界定對象,這個「新」主要是想區別於傳統的「舊」能源利用方式和能源系統,我們以為這個「新」不僅區別於工業化時代的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利用形態,而且區別於舊式的只強調轉換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側的綜合利用效率;只強調經濟效益,不注重資源、環境代價的傳統能源利用理念。
目前對於新能源的狹義化定義,主要是將新能源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中,客觀的說,僅僅談可再生能源,而不強調「新」與「舊」的本質區別,將會嚴重束縛我們的創造性和新能源自身的健康發展。嚴格地講,可再生能源不是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以前,是沒有大規模利用化石能源的,自我們的祖先開始利用火之後,數十萬年來,可再生能源一直支撐著人類的文明進程。它是最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只是今天當人類無法承受化石能源所帶來的環境和資源的巨額代價時,我才重新賦予可再生能源以「新」的含義,它的新不在於它的形式,而在於它在今天對於環境和資源的新的意義。然而,對於環境和資源的新的意義能源利用方式不僅僅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術。
為了不斷滿足日益增強的能源需求,工業時代的基本法則是「規模效益」,生產形態同時強調社會分工的細化。在細化分工之後,要想提高能源的轉換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因為所有的效率評價僅僅基於單一產品的轉換端,而不能從能源利用的終端進行綜合評價和系統優化。這種傳統的能源生產利用形態,必然導致企業不斷擴大能源轉換裝置的規模,不斷大量消耗能流密度高的資源,同時造成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在電力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大電網、大電廠、超高壓」;在熱力行業是追求:大型熱力廠、大型管網系統等。
傳統能源生產利用形態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終端能源利用效率無法提高,轉換系統加大,輸送能源的電網、熱網、鐵路、管網等都要加大,中間損失自然會增加;其次是必須大規模利用資源,一方面造成小規模的資源被忽略或浪費,另一方面被資源的規模所局限,造成利用資源供應瓶頸;之三是由於效率無法提高,導致環境污染加劇。特別是集中排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問題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全球溫度升高,造成極端氣候變化頻發,不是酷暑就是嚴寒,又進一步加大了能源的消耗,整個能源系統和生態系統同時陷入惡性循環。這種規模化的能源大生產格局,無法調動社會和民眾的積極性來參與節約和優化能源系統,使能源的經營者成為孤家寡人和眾矢之的。因此,人類需要在能源問題上尋找到一條新的出路,需要有多種新的能源轉換利用形態,建立多個新的能源供應系統,來解決人類文明的動力問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能源」將新能源狹義化而桎梏在可再生能源的狹小區間,是對新能源的曲解,其中也反映了傳統能源經營者對於新興能源形態可能構成的挑戰的擔憂。將新能源狹義化可以使新能源無法達到整合目的,難以形成協同效應,永遠只能成為傳統能源形式的「補充」,也就不可能對傳統能源經營者的利益格局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威脅,能夠確保他們既得利益的長期穩定合不斷增值。
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是歷史的規律,新的技術必然要替代落後的生產方式,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蒸氣機代替牛馬,內燃機代替蒸氣機,新的能源體系和由新技術支撐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及新的能源利用理念最終會替代傳統的能源利用方式。所以,新能源的關鍵是針對傳統能源利用方式的先進性和替代性。由此分析,廣義新能源將主要包涵了以下幾個方面:1、高效利用能源;2、資源綜合利用;3、可再生能源;4、代替能源;5、節能。
1、高效利用能源
目前中國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為35%左右,丹麥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超過60%,而且丹麥經過分析研究,認為該國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少可以再提高20%。盡管這中間存在著統計口徑問題,但是丹麥是全世界公認的已經實現能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是全球的一個樣板。丹麥的第一個經驗就是改變傳統的能源生產利用形態,打破行業分工局限,對能源的利用已經實施了「溫度對口,梯級利用」,加大了能源的整合優化利用空間,有效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熱電聯產雖然是一種傳統的能源技術,但在丹麥得到了非常廣泛應用和高度的重視,並賦予它可持續發展的新含義。到目前為止,丹麥沒有一個火力發電項目不供熱,也沒有一個工業供熱鍋爐不發電。通過化石燃料轉換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一般超過70%,是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技術。丹麥的熱電聯產燃燒利用多種燃料,秸稈、垃圾、天然氣和煤炭等資源,基本上是有什麼燒什麼,什麼便宜燒什麼,能源綜合利用效率60%是依靠熱電聯產對能源實現梯級利用實現的,從60%再往上增加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實現(利用不增加溫室氣體的燃料,不計算其消耗的能量)。工業化國家在發展熱電聯產的同時,由於燃料結構向氣體化和非礦物燃料轉化,熱電聯產的規模也越來越小型化,多功能化。這種小型、微型的熱電聯產被國際上稱之為——分布式能源。它的優點是靠近需求側,將輸送損耗降至最低,並充分利用了低品位的熱能,將燃料燃燒溫度的利用空間進一步擴大,有效實現了「分配得當,各得其所,溫度對口,梯級利用」。因此,分布式能源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將提高到80%~90%,而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是將分布式能源燃燒後的廢煙氣供應植物大棚,一方面進一步吸收利用能量,另一方面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實現全能量的利用。國際分布式能源聯盟的主席在不久前訪問北京時,面對中國政府的一些官員大惑不解地說:我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會認為燃煤熱電聯產不屬於分布式能源,在全世界凡事所生產的能源能夠被直接或間接就地利用的能源設施,其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高於傳統能源分產方式的系統,都應該被認為屬於分布式能源。如果按照這一判斷,中國的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5000萬千瓦,其中屬於就近綜合利用能源的項目不少於4000萬。
分布式能源技術對能源的利用方式與傳統的能源利用存在很大的區別,它不再追求規模效益,而是更加註重資源的合理配置,追求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效能的最優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就近供電供熱,將中間輸送損耗降至最低。由於小型化和微型化,使能源需求者可以根據自己對於多種能源的不同需求,設置自己的能源系統,調動了終端能源用戶參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努力。分布式能源可以和終端能源用戶的能源需求系統進行協同優化,通過信息技術將供需系統有效銜接,進行多元化的優化整合,在燃氣管網、低壓電網、熱力管網和冷源管網上,以及信息互聯網路上實現聯機協作,互相支持平衡,構成一個多元化的能源網路,使能源供應與能源的實際需求更加匹配。所以也有國家認為分布式能源是信息能源系統的核心環節,並稱之為:第二代能源系統。對於傳統能源形式,分布式能源毫無疑問是一種新型的能源生產利用形式,是信息時代能源技術的核心。它不僅是一些傳統能源技術的集合,也是全新的能源綜合應該系統。
目前,國際能源技術發展的一個重點,也是分布式能源未來最主要的技術方向之一,這就是「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污染更小(可以在能源轉換現場實現零排放),理論上燃料電池使用的是氫能,屬於可再生能源。但自然界中可以直接利用的氫根本不存在,氫能屬於二次能源,制氫需要其他外部能量實現。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制氫,或者利用生物細菌制氫,還僅僅停留再理想或試驗階段,缺乏廣泛的經濟性和可操作性。現實的技術方向還是如何利用天然氣、煤氣化、甲醇、乙醇等能源,特別有前途的是利用廢棄地下煤炭資源進行地下可控氣化再制氫技術。燃料電池不僅可以解決人類發展的電力難題,同時也可以解決對於石油的替代難題。雖然,就燃料電池技術本身應該屬於新能源,但是大多數燃料電池將不會依賴於可再生能源。此類例子非常之多,他們都是立足於新技術、新工藝,或者新理念構架的新型的能源利用技術,雖然不是可再生能源,但是針對傳統的大規模分離生產的能源系統而言,大大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有效減少了污染的排放。
2、資源綜合利用
中國和世界,每天有著大量資源沒有能夠被綜合利用,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塡埋場的沼氣、礦井瓦斯、煉焦和煉鋼的可燃性廢氣、工業廢熱、余壓等資源都可以轉換成為能源,特別是電力。這些資源的特性是分散、資源量小,對於大規模商業化開發利用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對於一些先進的小型模塊化能源轉換設備,卻大有用武之道。對於這些技術,我們不得不將其歸入新能源技術,但是它所消耗的卻不是可再生能源。
中國每年在礦井中因為各種事故而喪失數以千計礦工的生命,其中最大的殺手是瓦斯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與天然氣沒有什麼差異,僅僅是濃度有所降低。瓦斯可以成為非常優質的能源,但是在煤礦開采中瓦斯的產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持大規模的利用技術,只能參與分布式解決方案,就近利用瓦斯發電,就近並網銷售電量,就近利用所發電能。我們可以給生物質發電每千瓦0.25元的補貼,為什麼不能同樣給予瓦斯發電呢?相比之下,生物質發電可能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但是瓦斯發電可以將溫室效應更強的甲烷氣體進行資源化處理,比生物質發電貢獻更大,因為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高24倍。此外,瓦斯利用還可以挽救無數生命。對此,我們誰能否認利用礦井瓦斯不是一種新的能源?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集中居住的城市居民製造和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這些垃圾和污水中豐富的有機質可以製造大量的沼氣,或者轉換成有機和燃物質通過焚燒增加能源供應,同時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目標,節約更多的土地,減少環境和水污染。對於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的工程,當然是增加了新的能源供應,它所供應能源的形式難道不是「新能源」嗎?所以,對於各種廢棄資源的再利用,以增加能源供應的形式都應該屬於新能源的范疇。
3、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當然是沒有爭議的新能源,它所涵蓋的范圍也是非常廣泛。實際上,國際間對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形式已經進行了全新的分類。今年春天,國際分布式能源聯盟在中國召開了一次年會,從世界各地與會的專家不僅包括熱電冷三聯供的企業和專家,更多的是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企業和專家。對於那些集中大規模生產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大型風力發電場、規模化的水能利用、以及一些國家准備進行規模化的太陽能利用以增加現有大型電力系統的能量供應的模式,均列入中央供能系統,或者稱之為集中能源系統。
與之相對應的另外一種模式也被稱之為:分布式能源。例如:樓宇式的光電、光熱和直接光能,以及儲光等能源利用系統,以減少對外部能源的消耗;水源、地源、空氣源、污水源和排氣源熱泵能量回收技術對於樓宇建築空調的能源供應系統;小型風力發電或光電系統對於獨立能源用戶的電力供應等。就近獲取能源,就近供應能源,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需求測能源供應的系統,都屬於分布式能源系統的范疇,其涵蓋范圍和內容極為廣泛。小型水電站被認為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它在中國有4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主要指10萬千瓦級裝機容量以下的水電站。這樣的小型水電設施主要通過較低壓力輸電系統對周邊地區進行電力供應,他們對於生態環境影響比較小,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盡管是非常傳統的發電形式,但是屬於可再生能源,所以在新能源范疇中是應該涵蓋其中的。
4、代替能源
對於替代能源是否屬於新能源的問題,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命題。從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層面討論,替代能源當然是新能源。例如:利用秸稈替代煤炭;利用生物柴油或乙醇替代石油;利用太陽能熱水器替代電力或燃氣熱水器等。但是,在替代能源戰略中,往往存在利用一些較為豐富的資源,替代更為希缺的資源,例如:利用煤炭製造甲醇、二甲醚,或者直接煤制油來替代對於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
在替代燃料中,一些新型的煤制燃料也被專家們普遍稱之為新能源,二甲醚就是其中的一種。目前,一些專家積極發展綜合性煤化工技術,而且建議建造一些規模並非很大的煤碳資源綜合利用和梯級利用的「化工—煤氣—電力—熱能」多聯產系統,同時利用煤炭向城市供應各種煤化工產品,向城市電網供電,向城市工業區和採暖系統供應熱能,同時向城市燃氣管網供應煤氣或二甲醚燃氣,並將多於的二甲醚轉換成為液體燃料供應城市交通系統,最後將灰渣製造各種建築材料。這種多聯產工藝,以及所製造的二甲醚均應該成為新能源所接受的范疇。垃圾和廢舊塑料都不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利用他們製造石油的技術正在發展之中,利用廢棄資源製造石油這樣具有一定希缺性的能源的技術無疑也是新能源技術。所以,替代性能源也應該納入廣義新能源的總體范疇。
5、節 能
國際上稱節能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核能之後的第五能源。各國利用市場化機制,將節能作為增加能源供應的新的手段,將節約的能源變為「商品」,進行交易,並為節約者贏利。也有人將節能稱謂:「負瓦特」革命,即減少瓦特的革命。
目前,在發達國家能源服務公司(ESCo)極為活躍,他們通過能源合同管理機制幫助能源用戶改造、管理、運營能源系統,將節約的能源費用與用戶分享,從中贏取商業利潤,將節省下來的電力負荷出售給新的需求者,甚至還將減排的溫室氣體拿到市場上銷售。這些企業在金融市場上被非常看好,股票市值一路飆生,成為繼IT產業之後,全球金融市場的有一個閃光點。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能源服務公司大量投資經營分布式能源系統,將生產的電力、熱力、冷能和衛生熱水銷售給周邊能源用戶。將一個能源用戶的廢棄能源回收後,銷售給另一個能源需求者,將節能構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進行經營。他們通過這種有效的經營,為社會節約了大量的能源和資源,也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能源有效供應總量。
目前國內電力體系積極宣揚推廣的「電力需求測管理」(DSM),其實更加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能源需求測管理」,對用戶的能源系統進行綜合管理,實現綜合優化,使各種能源需求進行互補,使各個能源供應系統實現協同優化。在國外能源需求測管理實際上主要通過能源服務公司實現,而由於中國的電力系統實行行業壁壘的壟斷經營,所以自成體系,主要以鼓勵低谷用電和平衡負荷為目標。
鼓勵消耗低谷電力並不符合節約型社會要求的,也與國際發展趨勢不同步。但是,平衡電力負荷對於提高電力以及相關能源系統的效率,減少能源和資源浪費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這一努力的結果將會大量增加電力系統的供電能力,實現發電、輸電、配電、供電資源效益最佳化。因此,這是一種利用知識、管理和技術來增加電力保障的新方式,也是一種新的能源供應方式。
最近,歐洲中國商會能源委員會主席、BP中國公司副總裁陳新華博士對於中國節能問題發表了一篇影響重大的文章——《節能工作需要明確理論基礎 避免戰略誤區》,他深入解讀了著名熱物理學家馬克斯韋對於「信息不遵守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立論,進一步解釋了「信息就是能源」的學說。陳新華博士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最終將逐步轉變人類對於能源密度和強度的日趨增強的方向,有效的信息互動可以減緩「熵增」的趨勢。信息將成為能源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我們正在追求的信息能源合二而一時代,通過不斷精確有效的能源供應,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而「信息能源」必將成為未來新能源的靈魂所在。
最近,全國工商聯成立的新能源商會是中國首次將「新能源」作為一個正式名稱授予一個組織。新能源商會應該如何定位新能源的概念,不僅對這一組織自身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對於中國新能源事業,以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將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是守恆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一定律深層的涵義是告訴我們各種能源是相互關聯、互相轉化和互相作用的。對於新能源而言,無論採用狹義化的范圍,還是廣義化的范圍,與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效能,強化對於希缺資源的替代能力和努力節約能源資源,以及依靠信息化最終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只能是我們齊頭並進的共同選擇
從地球蘊藏的能源數量來看,自然界存在有無限的能源資源。僅就太陽能而言,太陽每秒鍾通過電磁波傳至地球的能量達到相當於500多噸煤燃燒放出的熱量。這相當於一年中僅太陽能就有130萬億噸煤的熱量,大約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萬多倍。不過,由於人類開發與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地理原因及世界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在內的巨大數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繼續發展的潛力巨大。人類能源消費的劇增、化石燃料的匱乏至枯竭以及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逼使人們不得不思考人類社會的能源問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依仗能源的可持續供給,這就必須研究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類可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太陽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輻射能高達1.05×1018千瓦時(3.78×1024J),相當於1.3×106億噸標准煤。按目前太陽的質量消耗速率計,可維持6×1010年。所以可以說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如何合理利用太陽能,降低起開發和轉化的成本,是新能源開發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風能是利用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用於發電、提水、助航、製冷和致熱等。風力發電是主要的開發利用方式。中國的風能總儲量估計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由廣闊的開發前景。風能是一種自然能源,由於風的方向及大小都變幻不定,因此其經濟性和實用性由風車的安裝地點、方向、風速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
對於核電站,人們有許多誤解,其實核能發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獲取方式。對於核裂變,核燃料是鈾、鈈等元素,核聚變的燃料則是氘、氚等物質。有些物質,例如釷,本身並非核燃料,但經過核反應可以轉化為核燃料。我們把核燃料和可以轉化為核燃料的物質總稱為核資源。
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雖然都制訂了一系列鼓勵民企投資小水電的政策。由於小水電站投資小、風險低、效益穩、運營成本比較低,在國家各種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全國掀起了一股投資建設小水電站的熱潮,尤其是近年來,由於全國性缺電嚴重,民企投資小水電如雨後春筍,悄然興起。國家鼓勵合理開發和利用小水電資源的總方針是確定的,2003年開始,特大水電投資項目也開始向民資開放。2005年,根據國務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計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我國將對民資投資小水電以及小水電發展給予更多優惠政策。
氫是一種二次能源,一種理想的新的含能體能源,在人類生存的地球上,雖然氫是最豐富的元素,但自然氫的存在極少。因此必需將含氫物質加工後方能得到氫氣。最豐富的含氫物質是水,其次就是各種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及各種生物質等。氫不但是一種優質燃料,還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業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煉需要氫,如烴的增氫、煤的氣化、重油的精煉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氫。氫還用來還原鐵礦石。用氫製成燃料電池可直接發電。採用燃料電池和氫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其能量轉換效率將遠高於現有的火電廠。隨著制氫技術的進步和貯氫手段的完善,氫能將在21世紀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風采。
地熱是指來自地下的熱能資源。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地熱庫,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層,儲熱量就達1.05×1026焦耳,相當於9.95×1015標准煤所釋放的熱量。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應用相當廣泛。老的技術現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術業已成熟,並且在不斷地完善。在能源的開發和技術轉讓方面,未來的發展潛力相當大。地熱能是天生就儲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既可作為基本負荷能使用,也可根據需要提供使用。
海洋能通常指蘊藏於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差能等。海洋能蘊藏豐富,分布廣,清潔無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強,因而開發困難並有一定的局限。開發利用的方式主要是發電,其中潮汐發電和小型波浪發電技術已經實用化。波浪能發電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運動的動能。1910年,法國的普萊西克發明了利用海水波浪的垂直運動壓縮空氣,推動風力發動機組發電的裝置,把1千瓦的電力送到岸上,開創了人類把海洋能轉變為電能的先河。目前已開發出60~450千瓦的多種類型波浪發動裝置。
此外,正在研究開發的還有氫能。主要是用電解法、熱化學法、光電化學法、等離子體化學法等制備氫氣,用壓縮、低溫液化或貯氫合金吸收等方法貯存,或直接用作燃料,或製成氫燃料電池,用於發電河用作各種機動車、飛行器燃料及家用燃料等;還有生物質能,是指植物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目前發展中的開發利用技術主要是,通過熱化學轉換技術將固體生物質轉換成可燃氣體、焦油等,通過生物化學轉換技術將生物質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下轉換成沼氣、酒精等,通過壓塊細蜜成型技術將生物質壓縮成高密度固體燃料等。
能源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清潔燃料的供給能力密切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是國家戰略安全保障的基礎之一。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2000年一次能源消費量為7.5億噸油當量,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費國,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全面達到小康水平時,一次能源的消費量將達到30多億噸油當量。然而目前我國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費量不到美國的1/18,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與世界一次能源構成不同的是我國以煤為主,煤佔一次能源的比例為63.6%,由於煤的高效、潔凈利用難度大,使用過程中已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國人均能源資源嚴重不足,人均石油儲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2。預計到2010年,我國石油供需缺口 1億噸,天然氣缺口 400億立方米。因此,開發潔凈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緊迫的課題。
第一部分:研究部分
第一段:市場調研
一、 研究目標與內容。
l 區域性房地產行業及競爭對手研究
1、 已購房者特徵研究
2、 目標消費者研究、分析
(1) 目標消費者的基本購房特徵
(2) 目標消費者對目標地區及樓盤的評價
(3) 目標消費者購買競品特徵分析
(4) 消費者對目標樓盤的認知情況與認知途徑
二、 研究方法的確定
三、 工作計劃
四、 待購買者調查配額
五、 二手咨訊收集
六、 費用預算及明細
七、 研究品質控制
第二段:項目檢示
一、 項目的初步設想、目的
二、 可行性研究,卻是最大不確定性和機動性
三、 經濟性研究
四、 合理性
五、 投資決案可行性報告(45個要項檢示)
六、 籌資狀況,制約營銷戰略的制定
第三段:項目規劃、設計檢示(四大因素分析)
l 規劃檢視:
一. 社會因素
二. 家庭因素
三. 自然因素
四. 指標因素
l 設計檢視
一. 面積趨向
二. 功能配置
三. 功能分區
四. 戶型設計
五. 設計觀念
第四段:環保建築的設計理念與措施檢示
一、 自然
二、 資源與能源
三、 使用周期
四、 人類
第二部分:營銷戰略、計劃制定
l 戰略部分:
一、 市場:
目標市場區隔
(1) 細分市場
(2) 行業細分
二、 外部環境
1、 社會環境
2、 法律環境
3、 經濟環境
4、 競爭環境
三、 對手
顯在(或潛在)分割有限購買力
四、 COST分析
自立和主要競爭對手的問題、機會、優勢、劣勢
五、 行動選擇
用頭腦風暴法列出戰略選擇方案
l 計劃部分:
一、 目標
二、 戰略
1、 投資需求點
2、 本項目的最大化利益點(利益群)
3、 制價
4、 何種管道最方便滿足
三、 計劃:
1、 利潤計劃、銷售計劃
2、 資源計劃、成本控制
3、 詳盡、分階段的部分計劃
4、 盈利業績
5、 投資回報與運營資本回報分析
6、 人員配置與組織設置
7、 培訓
8、 激勵與報酬方案
第三部分:廣告傳播策略、計劃
l 廣告傳播策略:
一、 廣告目標
二、 廣告受眾
三、 廣告核心概念創意
四、 廣告表現風格
五、 媒介組合策略
l 廣告傳播計劃
一、 媒介排期
二、 廣告效果評估
三、 廣告費用預算
第四部分:營銷推廣策略及計劃
l 營銷推廣策略
一、 推廣目標
二、 推廣對象
三、 推廣主題創意
四、 推廣之廣告配合
五、 推廣階段及細化
六、 推廣費用
七、 推廣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