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五篇】
【 #三年級# 導語】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模凱棗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 整孫高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小蝦》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可愛的旦拆小生靈」的第一篇主題課文,這篇課文通過「我」觀察小蝦吃食、打架等細節的描寫,突出小蝦有趣和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這節語文課要讓學生學到什麼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好好去思考,至少語文課應該上出語文味來。
課文比較淺顯,我注重以生為本,以讀為本。想要讓學生熟悉文本,進而領悟文本精神,對文本的多方式朗讀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在課堂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讓學生進行朗讀,期望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進而體會小蝦的特點,最終感悟「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譬如,文本「吃飽了的小蝦顯得十分自在,有的獨自游來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著缸壁上休息」如何讀出語氣變化,朗讀之前我稍稍提醒了他們一下應該讀出語氣的變化,然後讓他們自己先練讀練讀。接著指名讀,根據他們的朗讀引導他們應該抓住「獨自」、「追逐」、「緊貼著」和「休息」這個詞語來讀出語氣的變化,體會到此時的小蝦「十分自在」。整堂課朗讀方式多樣,有個別讀、齊讀、師范讀、小組賽讀等,試圖做到讀中有悟。
利用文本,培養學生寫作。我認為《小蝦》是一篇比較理想的寫作範文,至少對於三年級來說它是。文本中通過圍繞中心句來寫具體、詳細,還有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小蝦吃食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引導孩子們去體會、感悟。譬如在課堂中,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後,我來了個小練筆,讓學生通過一些表示順序的詞來練練筆,希望讓他們在日後的寫作中能有個方向。
這樣一堂「家常課」也留給我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比如在師生對話中有時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中有些環節顯得比較拖拉,時間安排不合理等等,為自己留下了好些遺憾。
在今後的教學中,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學到什麼,真正掌握什麼,勢必還得根據課標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給予他們足夠的正能量。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燕子》一課是本學期語文課教學的開篇課文,同學們經歷了近一個月的假期休息、玩耍,剛回到學習狀態中,對學習方法、學習過程肯定存在著陌生感,還沒回過神來。為了順利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非常注重新課的導入:
1、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燕子的特性引入。從平時觀察到的燕子的特點,了解燕子飛回北方的使命標志春天到來;
2、讓學生描述春天的美景;
3、用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故事導入;
4、從圖入手。
先把這些美的物、事賦予學生,讓他們在美的境界中去接觸課文、學習課文,這時,同學們的心境就會不同,就自然地把情融入文中。從他們朗讀時入情入境的聲音、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不是單純地在學習文中的語言文字,他們是在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著美好的春天,美好的生活,根本體現不出是在學習本學期的開篇課文,甚至效果比以往還好。
我認為這樣的設計並不光想到讓學生快速進入課文學習,也是讓學生更快融入到文中,更好地與文中的人、事、物進行的一種心靈上的碰撞,情感上產生共鳴,更好達到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素養的目的。這也是我在把握生與師、生與文本對話的尺碼的體現。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貼近學生生活而又高於學生生活的文章,文筆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淳樸,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夢想,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學習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語言文字的美,還應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
這就對教師有了較高要求,執教教師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夠抓准、抓住時機,將孩子們引入當時的情境,帶孩子們走入「肥皂泡的世界」。並且設計引讀內容既要符合學生當時的心理感受,還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時教師在朗讀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帶孩子們入境,做到一氣呵成,這樣才會達到預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敘述,忘記自我,進入情境)在我執教時,孩子們基本進入情境,多數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對肥皂泡說著,以至於最後我說:「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麼」時,孩子們聽斷了半秒才開始說話,有的甚至還在與我一起對「肥皂泡說這句話(這指「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麼」)。我想是因為他們太投入了吧。但我確實喜悅的,因為我終於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我想以後再講這節課時,我會提前讓孩子們進行練筆,寫出自己吹肥皂泡的過程以及肥皂泡的樣子。將他們自己的作文與冰心的作品進行兩次比較,一次放在第一課時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則放在學習文章之後,再一次將自己文章與冰心的文章進行比較,感受冰心語言的語言魅力,使孩子們對冰心產生敬佩之情,對冰心其人、其作,產生濃厚興趣,並能在閱讀中主動學習她的寫作方法,積累更多好詞好句。這樣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漁」了吧,相信這樣他們會更愛學語文,同時也做到了真正學語文吧。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鹿角和鹿腿》也是學生喜歡的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隻鹿獅口逃生的內容。全文分為三部分,也是很清晰的,在設計時我還是抓住了詞語來落實教學,第一組是「勻稱、珊瑚、精美別致」和第二組「撅嘴、皺眉、沒精打采」分組對比明顯看出小鹿對鹿角的欣賞之情和對鹿腿的抱怨之情。由兩組詞語開啟這一刻的學習。像上一課一樣詞語讀出感情,悟出意思後,再放入句子中去讀,通過多種方式的演讀,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小鹿的心情變化。
在朗讀中,我關注到了多音字的教學,因為本課的多音字較多,所以我在PPT上出示了習題,讓學生看著注釋的內容,選詞填空,讓學生在運用和實踐中進一步辨析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同時,我還關注到了「咦」、「啊」、「唉」三個語氣詞的朗讀,讓學生們圈出來,放到句子中,感受人物心情的變化,請多名學生來讀,比一比誰讀得好,在讀「咦」的時候,學生能注意到語調商鞅,讀出小耳朵問號的感覺,讀出了了鹿第一次見到自己倒影時內心的驚訝和懷疑。學生能拉長「啊」的讀音,並重點兩個「多麼」,表現小鹿對鹿角的欣賞,讀出了那份驕傲、自豪、得意和自我陶醉的感情。「唉」字在學生的嘴裡拖得很長,讀出了小鹿對自己腿的極度不滿,那份抱怨和失望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還是挺滿意孩子的朗讀,尤其是我們班的女生,接著我出示語段,引導學生圈畫描寫鹿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出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拓展仿寫,有積累到運用,讓學生學會遷移運用。
通過學生的講和演,學生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明白了故事的啟示。最後給出關鍵詞語,讓學生對故事進行復述,提高學生講述故事的能力。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池子與河流》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故事通過池子與河流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不同態度。經過張自福主任和老師們的評課,我對這節課有了新的認識。
一、關注目標的扎實度
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目標,第一認識淘、涯等8個生字。第二個是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一個目標,我僅僅讓孩子們把這些生詞讀准、認識,卻沒有落實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個目標,分角色朗讀,為了趕時間我僅僅抽查了一組,讀得還不太好。為了整節課的設計,我沒有把這個目標學扎實。孩子們讀不好,怎談他們對寓意的理解?
關注目標的扎實度就是關注差生,關注學生的學習。
二、關注課堂上的生成
教學已有七、八年的時間,卻沒有把學生課堂上的生成當成一回事。總覺得只要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講下來,就萬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讓課堂更精彩。《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一體。」
(1)學會傾聽,發現生成。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去獲取來自孩子們的一切信息,這樣才會發現學生製造出來的一個個「意外」,這些「意外」才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孩子們主動去讀、去思,這一個個「意外」會讓許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預設,激發生成。我們在備課時,要悉心地鑽研教材,預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比如:這節課寓言,孩子們是很難理解的。課前我先用勤奮和懶惰的名言做了鋪墊,然後體會第十小節時,我讓孩子們用「不要怎樣要怎樣」這樣就有備而來,那麼在課堂上他們就會浮想聯翩,讓老師「驚喜不斷」,這正是身為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的場景,這才是精彩的課堂。
三、關注語文要素
不知「語文要素」為何物,真為我的無知可笑。回去後我就查了資料。簡單地說,「語文要素」包含的是語文「學什麼」和「怎麼學」的內容。語文要素應該是與學段學習內容和目標相對應的,但更加具體,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我們也可以將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理解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目標。重視語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總之,這節課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為我的成長之路再一次添瓦。時刻對自己說「不懼怕才會成功」。
② 三年級下冊年語文學習收獲怎麼寫
這一學期快要結束了,我得到了很多收獲,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知識的少年。首先,我的語文知識有了很大的收獲。這學期,我學會了700個生字。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我也學會了寫日記、寫作文。媽媽陪著我讀完了兩本《十萬個為什麼》。其次,我在數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學會了脫式計算,加、減、乘、除法混合運算,萬以內數的初步認識,還有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另外,我的畫畫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知道畫畫的基本知識是:濃墨塗抹,輕筆細描。我學會了畫卡通畫,素描物體。我畫的烏龜、老鼠、恐龍、小貓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下半年,我就要升四年級了。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③ 部編小學三年級下語文教學總結
部編小學三年級下語文教學總結_部編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 工作總結 2018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我辛勤工作,驀然回首,一學期的教學又告結束。回顧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 作,我感嘆良多,點滴作法湧上心頭,存在的橘好睜問題還需努力解決。謹記於下,權作經驗教訓 的總結: 一、 創設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
結合本班的特點,我在課堂上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如畫畫、猜字謎、講故事等,激發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課堂活躍起來。
在教學活動中, 我與學生是平等的,這樣會使學生沒有那麼緊張,對於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暢所欲 言。對說得好的,我會馬上表揚;有錯我的,也進行鼓勵,希望他們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退 縮了。我覺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於造成一種具有 感染性襪雀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 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熏陶, 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 情和創造願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 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 為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我在充分了 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葯,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 力強調規范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 「規」字右邊本該「見」而 非「貝」 字,這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在學習生字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加 深刻和注意人容易寫錯的字,我會花一節課的時間來講生字。為了使學習生字不死氣沉沉, 我利用「小老師教生字的方法」或領讀的方法教學,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而且注視黑板 的精力也集中,對他們記憶生字的方法很好。
三、 做好培優輔潛工作 我們班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意識差,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的不明確, 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好好學習,多學知識和技能。一是 加強和任課老師聯系,了解學生上課情況,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共同教育、幫助;二是 安排好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結對子 ,負責督促、檢查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抽更多的時間進 行輔導;三是注意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採取鼓勵與表揚相結合的方式。
「激勵勝於頌揚,表揚 勝於批評。
」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優點,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 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一旦發現他們有一點點進步,就給予表揚,甚至進行物質 獎勵。盡量克制自己,以免態度粗暴。同時,給予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學習上的幫助,經常 與他們談心,講解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後半學期以來,劉金玉、 閻欣宇等幾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進步很大。
四、 做好家訪工作。
除了做好校內的教育、管理外,還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與家長聯系,取得家長協助,才 能把學生教育好。平時我都注意做好這個工作,特別是那些頑皮、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同學, 更要與家長共同管教。以前有六、七個同學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得過 且過。因此,我及時聯系家長,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表現,並於家長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對 家長提出加強對孩子的監督管理和家庭輔導的要求。後來,經過老師和家長的多次教育,這 一部分學生現在改變很大,基本能及時完成作業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
五、 改進地方 閱讀和作文是我們的大敵。
在這個學期中我沒有加大力度強化閱讀和作文, 導致在考試 中失分率很高。特別是作文,學生無法下筆,有些學生還不會寫圓歲,我真的感到慚愧!我會在 下學期加強閱讀訓練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關注學生在閱讀表達中的情感、態度、和 創新意識。
在教學中, 必須將閱讀吸收與閱讀表達緊密結合, 讓學生養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 的好習慣。寫讀書筆記,如佳句點評、 讀後感 、內容簡介、故事縮寫、人物簡評之類的短文, 進行不同表達方式的訓練,練就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在自由閱讀中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在 讀寫互促中提高能力;加強寫作基本功訓練,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通過練筆或單項訓練,訓練學生能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准確、生動、得體的語言記敘 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時時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 生活;指導學生挖掘、提煉生活中的「動情點」 ,化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鮮活感受和 真切體驗。
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很快就結束了。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作 為一位教師「潤物細無聲」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們的品質,張揚他們的個性, 和他們一起成長。作為教師,還要再進一步走進新課程,繼續體驗充實的生活,用心傾聽花 開的聲音,享受這美好的人生!
部編小學三年級下語文教學總結_部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總結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為了更好地完 成教學任務,適應新教材教學工作的要求,我從各方面嚴格 要求自己,積極鑽研教材,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 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 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 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 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 更上一層樓。
一、主要工作和成績 我始終按照語文學科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學生,注意培養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 學習,切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工作,尤其是在備、講、批、 輔、考等方面,並堅持做好培優扶差工作。
1、做好備課工作。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預先備好課, 課前再重新復習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圍繞本課時教學目標、 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復雜的內容進行變換,取其 精華,有取有舍;環節齊,有後記。
2、上好每一節課。課堂教學能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能認真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點難點,善 於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熱情,能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 體現分層教學,各類學生主動地發展。3、作業布置做到合理,有代表性和啟發性,注重學生 創新能力的培養,避免重復死板的作業。能及時批改作業, 字跡工整,並做好成績登記。
4、抓好培優扶差工作。我認識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 培優扶差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把優生培養好了,優秀率才能 升高,班級才有榜樣;也只有把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才能 提高合格率,並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掃清障礙,利於班 級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我堅持做到有計劃、有效果、有 記錄、有輔導、有鼓勵、努力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5、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達到了開學初制定的學習 目標,掌握了以下知識: ⑴認識 250 個字,會寫 250 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准 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要求會寫的字能讀准字音,認清 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 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
⑵學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生有了獨立識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用普通話正 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 歡的課文片段。
⑷通過學習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 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了愛護圖書的習慣。
⑸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會使用句號、問 號和嘆號。
⑹通過這學期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有了願意與人交流 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 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 貌。
⑺ 在語文教學中對寫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 寫下來。在寫作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二、存在不足 1、學生發展不平衡,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教學成績仍不突出,還有待提高。
2、教學方法創新不足,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有待提高。
培優扶差工作做得不夠扎實, 培優目標不夠明確。
三、今後打算 繼續更新觀念,努力實踐主體教學;積極運用多媒體電 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繼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 的業務素質。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 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 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 動權交給學生,要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 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充分 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 由「要我學」 轉化為「我要學」、 「我 愛學」。科學施教同時要求教師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業務 水平、擴大知識面,因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發 散思維得到了開發,提的問題自然就多了,面也廣了。所以 不管工作有多忙, 我都堅持反復鑽研教材, 大量閱讀參考書, 以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自己知識面越全越廣,就能更好了 解學生,解決學生所問所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力。
另外公共知識方面計算機、普通話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我 想,作為教師,知識面越廣越全,學生才會想跟你學,愛跟 你學,學生才會想學愛學,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教學工作才 能取得更好成績。
部編小學三年級下語文教學總結_最新部編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2篇)
部編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一個學期的工作就要結束了,對於這一學期剛剛接觸三年級語文 的我來說,這個學期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實的、也是充滿希望的。作 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心中有無限感慨。
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把握教材,認真備課。
本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級,教材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本期的 教學任務較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和 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和面積 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之前,我充分的備好課,同時 我深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而備好課重要的一點是要備學生,由 於接手本班了解到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差,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 礎知識的傳授作為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也為優秀的學生作 好「能量」的儲備。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之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 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願意學習數學,比如,在進行小數 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 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量,拼等方法,提 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對待優生,我充分讓他們吸飽、吃夠;對待中等 生,我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表達能力等;特別是對待差生學習積極性不較高,我更加的重視他們, 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
三、認真地進行 教學反思 教學之後,我基本做到每課後立即反思,每單元反思,及時總結 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後面的教學中發揮優點,克服不足, 同時,積極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的優秀經驗,聽他們的課,有什麼 教學中的困惑去請教他們。經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有 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有所加強,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基本會積極 主動的學習。
四、扎實做好作業批改 在布置作業時爭取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 我對各種教學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 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 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優轉差工作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 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 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 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 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 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 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 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 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 作。
一學期下來,收獲頗多,同學們進步較大,但由於自身的能力有 限,教學的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 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幾 個學生可能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 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 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 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3、就我個人而言,有時還有些情緒化。應當抓緊改正。
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 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 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 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短短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期中, 我感觸較多,現將本期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如下總結: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我在語 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興 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松和諧的環 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用各種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 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 學生學習之門。
二、注重基礎知識,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 寫字教學三年級的是非常主要的,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 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寫字本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 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在教學中我繼續加強詞、句訓練,引導學 生自學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 的方法准確理解詞語。在進行課 文學習時,我首先進行范讀,發揮示範作用。其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 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三年級是學生寫作的正式 開始,也是三年級的教學重點。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 的詞句積累入手,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讀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 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的措施 針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做得還不夠細致,沒有達到預期 的效果。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有時比較籠統。對學生的課外閱讀 指導還不夠到位,這就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有所側重。還有學習語文 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比 如電視、報紙、雜志、網路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 引導和提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
④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琥珀》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作者用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筆,發揮充分合理的想像,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假想了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從而判斷了它在科學上的科學價值。
課的開始,我出示從網上下載的一些琥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讓他們觀察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
本節課我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探究。第一步:自己獨立學習時出示三個問題:
1、這塊護坡有什麼特點和價值?
2、琥珀的形成經歷哪兩個階段?需要哪些條件?
3、課文中哪些是想像的,哪些是真實的?
提示學生找一找、劃一劃、理一理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關鍵重要的句段,進行概括、批註。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10分鍾。
第二步:讓學生在小組中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總結琥珀形成的條件。同學們很快找出了條件並發現作者在描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寫作手法。
第三步:全班匯報。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補充、完善
不足:由於前面復習環節用時較多,導致後邊的「當堂積累」任務未能在課內落實。
措施:要合理分配時間,爭取當堂任務當堂解決。
琥珀是四年級下學期第十一課的內容,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琥珀的基礎上來自行製作琥珀,此次製作琥珀是在三年級的基礎上所進行進一步的細製作,使所製作的琥珀更細致、精美。重點是模具的製作,什麼樣的模具確定什麼樣的造型。
這節課,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故事又使學生重溫了一次琥珀的形成過程,了解形成琥珀的條件,及它的價值。然後確定學具分配情況,分組進行分工完成任務。在讓學生了解人造琥珀的使用情況後,讓學生進行設計自己想要的琥珀,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設計出切實可用的模具,然後確定出本組的實施方案。這樣整課的任務使學生做到心裡有數,並將設計模具的任務布置為作業。
怎麼製作是本課關鍵,學生雖然有先前的製作基礎,但是也不能疏忽,為此在第二課時上,用自學比較的方法學習製作方法,在學生通過對比後就能很輕松地掌握製作的方法,然後再進行製作。最後對每組的作品進行展評,使同學間能有促動的作用,並把每班的作品在其它班級進行展示,讓學生更具創造熱情。
本課結束後,細細地品味了一下,並聽取了校長及主任的指導後,深感還存有太多的不足。如每節課的.上下連接在課前就應准備好,每節課要做什麼,不但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數,還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准備。在吸引學生注意力上做得還不是很好,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讓應該以實踐為主,充分讓學生動手去做,這是本課程的核心。所以在第一課時的安排上若把作業製作模具安排在課內進行效果會更好。總而言之,就是在備課上所下的功夫還不到,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教學《奇異的琥珀》我努力關注文本,關注學生,盡力把讀的時間,說的機會,問的權利,評的自由還給學生,為此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以問題為紐帶
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他們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教學。陶行知先生曾說:「創造始於問題」。在課堂中學生若能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教師在回答他們問題的過程中,有意通過情景、故事、疑問、破綻等激發他們更多的為問題,學生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這就是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
這里的「問題」包含了師生雙方的提問,教師提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考,所謂「問是為了思」,而學生的思維不僅僅是由老師的'啟發性提問來鍛煉的,它同樣需要學生自己的積極提問。為此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多處鼓勵學生自由提問的環節,學生既分別對課題提問,「琥珀為什麼是奇異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它包含了什麼故事……」,又能在課中隨即提問,「為什麼作者要寫它們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里?什麼要寫早已有了那樣的蜘蛛和蒼蠅……」這些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而在教學中我則以「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奇異在什麼地方?松脂球要變成化石需要哪些條件?」作為討論的主線,這些問題連接起來組成了一條問題的紐帶,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質疑—解疑」過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徵,琥珀形成的過程和科學價值,從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和文字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以發現為中心
學生能自己去發現、理解蘊藏在文本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條件,以及它們形成中的奇異之處,是這節課的重點。為此,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文本後,聯系語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條件:
形成地時間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驕陽下,松樹才會滲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熱,溫度越高,松脂滲得越多,才能繼續滴下,把蟲重重包圍;形成地點在松樹,只有松樹才會滲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兩蟲完全淹沒,掙扎也徒勞,才能繼續滴,把他們重重包圍;條件三是只有十分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們一齊包住,蜘蛛剛撲過去,松脂剛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剎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齊包住,這真是機緣巧合,十分奇異。條件四是松脂重重包裹,這樣才能歷經泥沙的掩埋,歲月的浸潤;條件五要有兩只距離極近的蜘蛛和蒼蠅,這樣一大滴松脂才能把他們重重包圍。學生在自主發現品味文字,重點理解「剛、剛好、一齊、繼續、重重包裹」當蜘蛛要撲向蒼蠅時,被剛好滴下的一大滴松脂一齊包住,不偏不倚,不早不晚,完整地包住,厚厚的松脂還要繼續滴,重重包圍住兩只小蟲,積成松脂球。它形成的奇異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巧」,蜘蛛剛好要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剛好滴下來包住兩蟲,這一切是多麼湊巧啊!
更值得贊賞的是學生在個性話的理解中,感到「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眼淚」寫出了憂傷和無奈,他體會出了作者蘊藏在科學知識的敘述中的文藝元素,真正體驗了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學生在自主發現中獲得理解,獲得體驗。
三以合作為方式
課中學生有多次小組學習的過程,它體現了學生通過傾聽、交流、補充獲得集體成功的過程,它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又一體現。
課內學生小組合作朗讀課文,小組合作討論松脂球形成的條件和原因,小組交流、展示自主鑽研的心得,小組內組員互相補充,不同的小組互相補充。他們有的齊讀,有的分角色讀,有的分節讀,有的交流一條件一個原因,有的針對一個詞語,一句句子來談自己的所得,有的歸納課中所得,活用語言,說出「作者推測……因為……」,總之,他們在小組學習中體驗了集體成功的付出過程和集體成功的快樂。
四以運用為中心
要讓學生把文本中的語言文字進行內化,在外化成獨立自信的語言表達,就需要給學生創設各種途徑來運用語言。為此在課內,學生通過「大膽提問、個性表達,歸納總結,填空說話」等形式,來活用語言。如在總結全文,歸納說話時,學生這樣表達:
作者推測松脂球形成的時間是在夏天,是因為只有在夏天松樹才能滲出厚厚的松脂。
作者推測松脂球形成的地點是在松樹林,是因為只有在松樹林里才會有松脂。
作者推測兩只小蟲曾經在粘稠的松脂里掙扎,是因為透過琥珀可以看見它們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作者推測這塊琥珀約摸形成在一萬年前,是因為這塊琥珀顯出了一萬年前的地質年代的特徵。
作者推測蜘蛛想吃掉蒼蠅,是因為蜘蛛是蒼蠅的天敵。
由於經歷了這樣的外化的過程,學生的語言運用得到了鍛煉,做到了語言訓練唱主角,多元訓練貫始終。
五以情感為載體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里行間中處處有情,而在課文的學習中,實際包含了教師和文本的對話,包含了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更包含了師生間的對話。所以無論是通過媒體製作出松脂球形成和化石形成的具象過程,給學生以直觀感受,還是通過情景創設引入課題,各教學環節的過度,小結的語言都有情感的渲染,如總結時我這樣動情地敘述:「《奇異的琥珀》是一篇知識性的美文,作者先描寫了推測出的奇異的琥珀的形成的過程和條件然後描寫了它怎樣被發現,最後告訴我們它的價值所在,整個故事合情合理,生動形象。讓人不禁感嘆天地造化的神奇,它的形成包含了那麼多的巧合,它的存在昭示了滄海桑田的悠遠,這真是一塊奇異的琥珀啊。」
課中更有對於學生大膽提問,積極發表個性見解的鼓勵和贊賞,「你的體驗真豐富,你的鑽研真有水平,你的朗讀讓我們身臨其境……」,而學生也通過合作或獲得了成功的快樂,通過朗讀感受到文中的「奇異」。
《琥珀》一課剛剛講過,現將教學中的不足及優點總結如下:
一、教學設計的不同
《琥珀》第二節(講讀課)採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電教手段的運用
所設計的配音、影片巧妙。隨著生動的解說詞與逼真動化影像的展現,將每個小讀者引入古老的森林進行遨遊,小小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字有形、五彩鮮明、形象具體的情景,寓教於樂,充分體現了觀察表達的教學要求。能遵循兒童心理學規律,運用認識論進行教學,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課教學設計,即使學生學懂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學價值這個難點。
三、創設情境活動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造情境,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調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激發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四、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真對學生朗讀基礎差的情況,應多指導,范讀,就一個自段的朗讀到位,不應茫目的多讀,其效果不佳。
在教學《琥珀》一課時,我體會到:當今小學教育仍以課堂教學為基本形式,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就必須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要使課堂教學優化,必須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方法。
1、因材施教,更新教學方法
《琥珀》這一課教學時,我採用了「篇末入手」、「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把幻燈、錄音等電化教學手段引進課堂、創造情境,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使小小的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是有聲有色、有字有圖、色彩鮮明、形象具體的世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並採用「自讀——質疑——發現——解疑」的教學模式,由認識琥珀入手,從它的共性特點「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到它的個性特點與價值,引導學生抓重點段的重點句,分析科學家是怎樣想像琥珀的形成過程,想像的合理之處所在、合理想像的美妙所在,促使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得以解決,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2、巧設提問,活躍課堂
教師的提問是傳授知識、反饋信息的重要手段。好的提問能夠啟發學生深刻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教學《琥珀》這一課時,我依據教材、緊扣重點,精心設計提問,使提出的問題起到「以問促讀」、「以問促思」的作用。針對小學生認識事物的思維規律,注重選好問題的切入點。《琥珀》一課是根據已知的去推測未知的,學生不易理解。我首先從重點詞入手,提問「什麼叫推測?」學生不難答出推測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在此基礎上又提問,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已知道」的,哪些地方是「不知道」而經過推測才了解的?作者怎樣進行推測?提出這樣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討論,明白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推測出松脂球的形成是在很久以前的一個炎熱的夏天。從這兩個小東西還是好好地躺著,推測出當時松脂剛好滴在樹枝上把這兩只小蟲包在裡面的情景。從「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推測出當時兩個小蟲包在松脂里掙扎的樣子。這樣,學生對課文的思路一目瞭然。
3、採用討論方法組織教學
《琥珀》這一課採用了討論方法組織教學,用得扎實有效。教學過程中充分組織學生進行了討論。教學一開始,學習第四段時,指名學生讀課文後討論:這塊琥珀有什麼特點?通過討論,互相補充,學生就初步地了解了琥珀。「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這一句科學家是根據什麼來想像的,也採用了討論方法,以發揮集體的想像力。課文的兩個難點:「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和「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也設計了讓學生討論,旨在讓學生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以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採用討論方法來組織閱讀課文的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一些問題上仍存在著疑問,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究。如:「科學家是怎樣展開合理的想像」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所在,「琥珀的形成」是科學家的合理想像,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對於「琥珀的發現」,連許多老師也把它看作是對事實的描述。「琥珀的發現」不是事實,它恰恰顯示作者想像的精妙之處,是作者行文精采所在。雖然,本課教學時學生沒有提出這一個疑問。但處理好這一部分的話,能夠深化學生對「合理想像」的認識,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想像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⑤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後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啟蒙教育,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有很強的針對性。這篇文章,既是議論文,又是演講詞。第二單元的課文設置中有三篇演講詞,所以教學時,我兼顧了議論文知識的復習和演講詞知識的初步學習,為後面的課文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體現在研討探究中,我結合著課後練習向學生提問:「『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准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學生分小組探討對於「天地間第一等人」的理解。在交流中,有的學生只談了課文中的一些理論,而忽視了問題中結合中學生實際的要求。對此,我及時的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他們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多列舉事例談感受,從而更好的認清現在應該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的青春年華,,從而具有積極的實際教育意義。在學生的發言中,我發現學生對新時期愛崗敬業的事跡知之甚少,那麼在課後就要擴充他們對這方面的了解,以增強他們敬業樂業、敬學了學的意識。
總之,在教學中,我盡可能的讓學生多讀,多思,多發言,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盡量的少講,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同時,結合著課文分析,給予學生寫作的指導,並通過課後練筆進行鞏固,把寫作和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
已是第二年執教《春酒》,再讀課文,這壇春酒仍舊那麼濃郁,細細品讀,濃郁中又增多了幾份味道。
針對去年「識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悟鄉愁」幾個環節,今年我圍繞「春酒」這一個民俗,以此為切入點,設置「春酒之樂」「春酒之俗」「春酒之情」三個環節。通過引導學生感受春酒這個節日的樂趣入手,表層了解春酒,然後再跳讀課文找出民俗,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積累,最後品讀課文重點段落,領悟情感達到走進春酒,品出鄉愁的情感目的。對比這兩年的教學設計,結合今年執教的.感受,有幾點反思和心得。
一、教師裝好自己的酒,才能釀出學生的酒
都說教師積累了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的確如此。今年,在講解課文之前,我把很多時間用在了搜集和整理琦君的個人資料上面。經過整理發現了琦君的很多生平經歷,讓即使未讀過這篇文章的學生已經了解了琦君其人其事其情。尤其是將琦君的一些作品中的一些原話匯總串聯,讓學生對琦君的心情有了先前的感知。我在讀過這些作品後很感動,也很理解了琦君的心情。正是這種情愫才會讓她想寫《春酒》。
結合暑假培訓研修所感,教師可以將自己搜索到的這些資料在課前或課後發在班級博客上,引導學生瀏覽了解。也可以將自己的個人空間開放給學生。
二、講解課文,設置環節一定要貼近文本制定
本文在第一單元中屬於民俗這個主題,所以在制定教學環節時一定要考慮單元主題。針對民俗這個主題,搞清琦君寫作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制定教學設計。通過設置以上三個環節,了解了民俗,感受了童真童趣,領悟了鄉愁。主線明晰,簡潔而實用。
讀懂文本,才能更好地走進文本,才能帶給學生一個不同的書中世界。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復習,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多啟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1、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這些報刊雜志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我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復習時,老師只是啟發和點撥即可。
2、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布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能夠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禮貌的辦法」。
3、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豐富課堂資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能夠放開手腳,以教材為基礎,但不是拘限於教材,能夠大膽旁徵博引,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資料,並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4、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潛力,並落實到了筆端。
5、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潛力,並為寫作積累鮃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精神,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那麼,怎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大綱要求呢?我認為應切實抓好段的讀、寫訓練。
讀段
在段的讀、寫過程中,讀是基礎,應抓好三個環節的讀。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准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上,才轉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容。二是講讀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了解整段話寫什麼;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麼;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寫魚的多。)第三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可以知道魚的數量多。)講讀後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為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
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
初三上學期,學生的心態發生了改變,對待語文學科越來越有遁形,所以開學初我根據我班的語文教學特點,配合學校工作,指定了個人成長計劃。在這一個月,我根據自己的成長計劃,制定了一下措施,並且有較好的收獲,以下是我的反思。
1、堅持每兩天做一套語文中考題,總結規律講閱讀的時候,適當增加題型,保證每套閱讀題給學生拓展兩道題,保證學生的閱讀試題的寬泛性。
2、堅持每周聽楊老師三節課,學習楊老師的講課方法,體會精髓,並且下課及時與楊老師溝通,學到了很多東西。
3、上課時,時刻關注學生狀態,起初有打瞌睡的,溜號的現象,但經過私下溝通,學生們狀態大有提高。
4、根據學情,我注意主抓中下等的學生,對比較簡單的問題對他們多提問,較難的問題留給資質和潛力較好的學生。這樣在考試中兩頭成績都有所提高。
5、給有能力的學生私下留語文閱讀,並且堅持批改,有不會的地方鼓勵學生多質疑,多解決,在重點閱讀方面,我只告訴學生扣了幾分,讓他們自己去查看扣分處,鍛煉他們答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6、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我堅持每天給他們補課,甚至一些簡單的古詩文默寫的批改,由他們完成,增強他們的記憶力。
以上是我開學出的成長反思,其中還有很多不足,我會在下個月改正並實施。
⑥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5篇
【 #教案# 導語】《荷花》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美文。全文不到400字,語言生動優美,把一池的荷花都寫活了。以下是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1.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
本文的重點與難點是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達到審美的目的。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然後結合課文中的插圖,邊讀句子,邊找出相對應的圖,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感受荷花的姿態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多元解讀,讓他們說說還可以換成哪些字?學生思維很活躍,有:長、鑽、沖、露、伸等,再讓學生把這些字放進句子讀一讀,談談體會。有的說說「長」太平常了,讓人感覺不到荷花競相開放、亭亭玉立的姿態。有的說「沖」字少合適,感覺花兒開得太快了。也有的說「鑽」字一般用在比較結實、堅硬的地方,因此用「冒」字讓人感覺白荷花生機勃勃、喜氣洋洋、亭亭玉立的樣子。通過交流再讓學生讀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展開想像,對文中的省略號進行補充,讓自己與花共舞,與蟲共語,攜森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生活情趣。
2.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為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文章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公園里一池美麗多姿的荷花和「我」觀賞荷花時的細膩、真切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我在教學時圍繞「初聞花香──再賞花姿──幻化荷花」的思路,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我在課中,力求讓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讓學生思考,討論來解決,學習任務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荷花美在哪裡,怎麼讀出荷葉的美來,寫荷葉與寫荷花之間的關系等等,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雖然也調動了起來,可就是不能達到預設的目標。
3.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辯做畝本節課後,我反思了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啟發。
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想彷彿偏離了教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言。其實,這自由發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望外」,因為,這是學生「潛心會文本」的直接體現。
二、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並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局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生成為「高效的教學環節」,語文教學就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4.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一課,作者把荷花寫活了,教者當然也應該把荷花教活。我在教學本課時,就利用荷花課件力爭把《荷花》一課教活。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每個學生當作一朵荷花,引導學生在讀中揣摩,千方百計帶學生走進課文,讓他們也陶醉在荷花叢中。
因為只有讀,才能產生的感受,通過學生的朗讀,用陶醉引領學生從另外一種角度來欣賞課文,對於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收獲。
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當學生體會到作者是怎樣看荷花時,組織學生反復誦讀相應的段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抓住重點詞進行發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情;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誦讀,鼓勵學生展開想像,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在學生的胡早誦讀過程中,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對極少數重點語句,教師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和必要的調控。
5.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今天,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寫景散文《荷花》。課文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讀感悟,體會優美的語言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語句優美,充滿想像,讓人讀後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採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並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導想像說話
這節課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課文的留白進行寫話指導,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對第二小節的「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我進行了這樣的寫話練習設計: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地冒出來,彷彿______________。利用這句話中的兩處空白,激發學生的想像,感受白荷花的生機勃勃,充滿靈氣。學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向人們展示自己美麗的樣子)」「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要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有這么豐富的想像,讓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節中還有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後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麼?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像。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告訴我她要為我授粉。」「小鳥飛過來,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隻小青蛙跳到荷葉上,告訴我在池塘遊玩的樂趣。」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範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還不夠到位,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今後要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