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0分求校園區域網建設實施方案,急!!!
______學校數字化實驗學校建設實施方案
一、 現狀分析
技術條件:
1、 校園建立了區域網,實現了辦公、教學的網路聯系;信息技術中心能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學校校園網路,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學校特色網站建立,教師、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優秀教學資源共享在網路上,進一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價值。同時也促進了家長、社會與學校的聯系與關注。
2、 硬體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電腦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師生應用率高。
3、 各類信息化專用設備相繼到位,使學校各項相應工作都能通過科技手段予以獨立解決。
建設歷史:
1、 在校領導極重視和支持下,教師的觀念快速的轉變,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成果,塵並虧促進了我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進展。
2、 結合區校園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園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網路通訊、信息服務、教育管理為一體的信息化教育系統。
3、 建設網站,擴展容量,提高層次。建立了部分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發揮師生主動性,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建立了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學資源積累。
4、 學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蔽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派神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體系及網路制度化管理。
5、 優化組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融視頻、網路、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讓師生形成多種類、多形式、多規格、多層次的教育教學空間。
6、 隨著校園信息網路的全面建設和多樣化發展,在理論上在實踐中我們不斷的探索發展。通過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工作日趨完善成熟,特別是在管理、網路、培訓、應用等等已經慢慢形成了規模效應和規范體系,校園網站上的特色網頁越來越多,內容精彩紛呈,教師信息科技運用日趨成熟,校園網的升級服務,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區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在信息技術工作專項督導中被評定為「優秀」、同時獲得了區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單位稱號。
課程整合:
1、 課題研究,形成特色
學校從97年起,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閱讀,已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為了使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並使讀書從知識的積累過程轉變為科學的研究過程,從第五屆讀書節起,學校開展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小學生主題式探索性讀書能力的實踐研究」,此課題已成為中央電教館規劃類課題。讓學生圍繞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超文本的閱讀學習,培養學生多渠道地獲取信息、整理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建立了各級研究課題,與新基礎教育、學科整合教育、讀書活動、藝術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機的融合起來;並已在各類課題論文評比中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一些基於教學網路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的實踐研究和主體式探究性活動開始探索並卓有成效。如王綺老師與一年級語文組劉芸老師合作進行了《計算機多媒體互動式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研究》的區級課題研究,骨幹教師則對《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研究》、《小學中年級學生美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小學校合唱隊練聲訓練的研究》、《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寫作能力的探索研究》、《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等課題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研究。《上海電教》02.4為我校作了現代教育技術實踐的專欄論文刊登,有9位教師的相關文章進行了交流;從學校管理、學生德育、新基礎研究、學科整合、教學個案以及科技探索等各方面進行了探索。
2、 學科教學,體現價值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對知識信息的立體感性認識,使教師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進行教學實踐,並通過信息化設備、軟體來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主意識。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學習、讀書、行為方面的良好習慣,並形成會學習、會自我學習、會利用資源學習的多元化學習。特別是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的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即開發了學生的生活資源又通過網路的平台進行宣傳觀摩,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課堂研討,重建與發展
結合課程改革實施構築起了良好的課堂生態,對教學資源有了"新"的定位,讓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師生有了拓寬學科價值的意識,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師生信息技術運用的水平提高了。實現了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突出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新基礎課堂教學整合效應。讓我們看到了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服務我們的教學。
4、 興趣活動,發展特長
運用信息技術,組織各類興趣活動,能夠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我校信息技術類的興趣小組有多個,學習內容有:電腦繪畫、電子小報製作、網頁製作、運用單片機進行程序設計與製作等。還建立班級主頁和個人特色網頁,讓學生能通過網路進行學習探索、創作各類比賽及展示的作品、網路交流與發表以及進行資源積累與共享。
師生發展:
1、學校現代化建設需要動員所有教師參加應用,做有效的利用現代化條件輔助我們的教學。目前,全校教師積極參與了計算機等級達標考試,合格率基本達到99%,優秀率32%;有近20%的教師參加了信息科技教學軟體的區培訓,以培養一批能掌握先進技術的優秀教師,並將以點帶面發動他們的才智以帶動全校的數字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學校大力支持教師家庭辦公信息化,以促進全體教師的均衡發展;同時開展了師生網路培訓、科技培訓、網頁培訓、應用維護培訓等一系列培訓活動,教師們能夠利用區域網進行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從整體上開拓了網路新資源,發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有的三年級信息科技課程、電腦興趣組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培訓,以計算機網路小組為依託,培養學生網路管理的能力,並參與特色網站建設,形成我校計算機的特色教育。並積極組織開展師生信息科技競賽活動,多人多次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等第獎。
方向定位:
托校園網路與技術,發展基礎設施,實現兩網四室的數字化環境依託。
結合科研特色,發展學習型主題網站。
整合課堂教學,形成核心資源庫與學生、家校教育網路庫。
發展現代學校教育教學網路管理功能,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校園模式。
二、 發展目標與理論支持
1、 對數字化學校的理解:
「數字化學校」是建立在「校園網」基礎上的,是將網路多媒體技術融入多門學科的日常教學;是讓計算機成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具,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校園資源配置更優化,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區域網、廣域網上的遠程教學和交互;讓協作學習存在於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創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數字化學校」將形成全方位數字化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同時形成制度化網路管理,對職能部門和人員的崗位職責,教師考核指標和評估、獎懲均實現數字化、信息化。
「數字化學校」可以充分發揮網站的展示功能、資源共享功能、師生個性發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功能。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骨幹教師個人主頁以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開發學校數學特色網站,通過與外界的交流,發展自身的技術力量。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同時為學生跨學科誇張節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提供幫助。
2、在現有基礎上尋求突破:
通過校園網及其軟硬體的進一步建設發展,師生的全面熟練的應用,最終形成集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師生活動、家校聯系等為一體的數字化教育環境,全面實現校園信息化。也就是在網路與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成長檔案、家長聯系互動、教學資源應用的核心資源庫,同時通過網路平台,從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著手,形成中心集成的網路應用模式。
3、目標理論依據:
區局的大力支持與基礎建設,學校的不斷完善與探索,教師的努力實踐與積累,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同時包括管理應用的護駕;對數字化學校建設有了著力點和發展點。同時,與現階段工作相結合,二次開發門戶網站與管理應用平台,資源庫的繼續規范化與合理化,內外網應用的相輔相成;師生的應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 具體實施計劃
1、 具體預期效果:
⑴、 校園網站日趨完善並形成互動效應和學習效應,各類學習性鏈接和資源開發應用不斷豐富, 形成網路學習新格局。
⑵、 管理網路信息化、科學化並具發展性效應;
⑶、 教學整合規模化,體現數字化成果效應;
⑷、 數字化學習行為方式有特色和區域效應。
2、 目標任務測評點:
管理工作
⑴、信息發布——後台管理,及時更新。
⑵、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電子政務》系統,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
⑶、教學管理——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各類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客觀、公正、全面的教學質量評估。
⑷、教務管理——能通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對學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檔案、專用教室和課表安排等進行網路管理,實現教務管理的網路化。
⑸、學習系統——教師無紙化備課、學生自主學習平台、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電子圖書館、校本課程建設、與二期課改和新基礎教育實驗的融合等。
⑹、公共信息服務——通過學校門戶注冊登錄後,經統一身份認證,提供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一卡通、後勤、家校聯系、視頻點播、信息檢索等服務。
⑺、信息化維護:結合學校維護報修制度,及時維護或聯系公司,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教學工作
⑴、教研活動與科研同步發展。
⑵、教學研究與學生發展同步發展。
⑶、組織教學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⑷、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使其積極參與信息技術等級考和各類競賽活動。
培訓工作
⑴、開展學生信息管理員培訓,提高學生管理能力。
⑵、組織教師信息輔導員培訓,擴大校園信息化管理維護隊伍。
⑶、教師信息化運用與課程、教科研整合培訓工作,促進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整體推進。
⑷、開展師生校園網應用培訓,豐富江小校園網,使其永遠煥發生命的活力。
發展性工作
⑴、更新網站,形成中心發展特點。
⑵、主題式讀書活動更具網路化,並形成學習型主題網站。
⑶、建成學生成長、家校互動、教學應用等資源庫。
⑷、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項目評審工作,促進教師的信息化應用和提高。
⑸、 師生在線的學習、運用與推廣,以提高和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
⑹、 新聞信息的發布工作,及時宣傳校園教育教學活動。
⑺、 結合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實際,不斷更新發展校園信息化的軟硬體。
7、 結果呈現:
⑴、 門戶網站的成功更新,開發網路拓展型課程並形成互動學習效果,建立學習型網站生成規模效應。
⑵、 各類教學環境達到數字化建設要求,並體現應用價值和效應。
⑶、 利用內外網建成江小核心網站資源庫和內網普及應用資源庫以達到不同對象對資源的分類、分許可權使用效果,同時實現規范管理與規范應用。
⑷、 教育教學優秀資源進行開發及應用。如:科研成果集、課例設計、學生教育集、課件、視頻等等。提升核心資源庫的教育價值。
⑸、 開發學生成長檔案庫,與家校聯系庫,加強學生的學習指導。
⑹、 管理網路化、辦公無紙化、培訓個性化。
⑺、 形成大網路環境下集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功能的數字化特色學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礎規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
一級
二 級
三 級
校 長 室
信息技術中心
班 主 任
辦公室室長
資料室管理員
圖書管理員
總務處
協同管理維護
制定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系統》、《辦公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教室電腦多媒體網路管理制度》、《電子備課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子閱覽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腦房電腦網路管理制度》、《現代學校設備管理制度》、《項目評審制度》、《列印製度》、《數碼照片檔案操作流程及規則》、《教師個人筆記本使用管理條例》、《計算機類設備管理》等發展性工作的許多系列的管理條例與制度、操作規則。同時結合不同的發展階段將及時地作相應的更新或調整,使得制度能隨著信息化應用的發展而發展。
學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舉措,從教學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從教師組室交流、論壇講座到教師多元化考評,從民主議事到新聞宣傳形成了數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 應用基礎普及提高:
設備使用率100%,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各類會議活動基本上都採用了網路多媒體技術和設備。
教師使用層次不斷提高:文字處理 → PowerPoint課件製作 → Flash動畫 → Authorware → 視音頻技術、網路技術、網頁製作、視頻會議等等;並在區的電腦比賽中獲得課件的等第獎。
學生使用機會不斷增加:信息技術課、電腦網頁組、電腦小報組、電腦平面設計組、校園網吧(每天中午)、校園廣播包括教室中的一些學生活動都有體現。學生自主管理應用水平也逐步提高,學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的學習意識並在各類活動中得以體現,如:電子小報、視頻小品、科技競賽、等級考核、拓展型學習等等。
『貳』 如何組建區域網
如果上網的話用貓,交換機當然有用,用網線把電腦和交換機連接起攜中來就好了
網路實施方案
1�網路拓撲結構
採用星形網,也就是通過網路集線器將每台計算機連接起來。
2�准備工作
在開始網路布線之前,首先要畫一張施工簡圖。確認每台計算機的擺放方式和地點,然後在圖上標明節點位置(也就是每台計算機的擺放位置)。根據節點的分布確定網路集線器的擺放地點。要注意網關伺服器(就是接入Internet的那台計算機)的放置要配合上網電話線的入戶方向,因為電話入戶線越短越好。圖2是一個網路布線施工示意圖。
3�開始布線
首先是「放線」,確定網路集線器和每台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分別截取相應長度的網線,然後將攔隱乎網線穿管(PVC管)。也可以不用穿管,直接沿著牆壁走線。要注意的是雙絞線(網線)的長度不得超過100米,否則就得加裝中繼器來放大信號。
接著是簡悉「做網路接頭」,也就是製作RJ45雙絞線接頭。在講述如何正確接線之前,要先說明8根雙絞線的編號規則。編號次序是 這么定義的:把RJ45有卡子的一面向下,8根線鍍金腳的一端向上,從左起依次為12345678。下面就講一下所謂的「1、2、3、6」的接法。「1、2、3、6」用於上行和下行數據傳輸,1、2和3、6各為一對,我們只要把1、2用一對絞線,3、6用一對絞線就可以了。至於顏色只需要相同就行。如果不用以上接法,也可以8根線單獨接,具體做法:左手拿RJ45水晶頭,右手拿線,按照棕、棕白、藍、藍白、綠、綠白、橙、橙白的順序接入,然後用夾線鉗夾好。一般情況下,接線應使用專用的夾線鉗(有些高手可以用尖嘴鉗代替,但是對於廣大的菜鳥來說,RJ45水晶頭可是2元一個啊,還是使用專用的夾線鉗保險)。按上述方法將線接好之後,將RJ45水晶頭用夾線鉗夾住,用力一壓就行了。要注意的是壓線一定要壓到底,一般壓兩到三下即可。
然後,將做好的接頭和網卡連接。要注意將接頭插入網卡槽中時,要輕輕地平行插入,直至聽到「咔」的聲音,確保接頭已經和網卡良好地接觸。
將網線兩端做好的接頭分別插入網卡和網路集線器,這樣,布線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四、連網、檢測和故障診斷
接下來的工作是具體的連網工作,包括物理連通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對等互聯。判斷計算機的物理連通與否很簡單:查看網卡的指示燈或者網路集線器上對應的指示燈是否正常就知道了。一般網卡上綠燈亮表示網路連通。
單是網路物理連通還不能使整個網路運作起來,你必須對每一台計算機進行網路配置。首先要安裝網卡。網卡按匯流排標准可分為:PCI,ISA兩種。如果買的是PCI網卡,一般在安裝和設置中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如果買的是ISA網卡,在安裝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硬體設備沖突問題,此時可用網卡驅動盤中的診斷程序來重新設置IRQ和I/O。將網卡插入主板,重新啟動計算機後,還要在Windows中進行設置。在「控制面板」的「網路」選項中選擇「添加」→「適配器」,然後選擇廠商和網卡型號,按「確定」後,在網路窗口中會顯示添加的網卡設備,同時還會安裝相應的網路協議和網路客戶。注意只需要安裝TCP/IP協議、Microsoft網路客戶、文件和列印機共享即可。雙擊「TCP/IP協議」,在彈出的IP對話框里填好本機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地址以及DNS伺服器的IP地址。例如筆者的設置:本機IP為192.168.0.1~192.168.0.20;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關地址為192.168.0.1;DNS伺服器地址為61.128.128.68。
打開網路對話框中「標識」標簽,這是給機器取網名和劃分工作組的地方。在「計算機名」中填上計算機的網名,其他人可以在「網上鄰居」中用這個名字訪問你的機器;然後「工作組」中填上一個工作組名,在同一區域網中工作組的名字必須相同。
現在檢測網路是否連通。在Windows桌面上雙擊「網上鄰居」,如果在打開的窗口中看到自己和其他計算機名,這就表示網路已經連通了。
如果不能在「網路鄰居」里看到計算機名,可按以下步驟診斷:
1.檢查網路物理上是否連通。
2.如果只是看不到自己的本機名,檢查是否添加了「文件與列印機共享」服務。
3.如果「網路鄰居」里只有自己,首先保證網路物理是連通的,然後檢查工作組名字是否和其他計算機一致。
4.如果什麼都看不到,可能是網卡的設置問題,重新檢查網卡設置,或者換一塊網卡試試。
5.用Ping、Tracert等網路檢測工具診斷,限於篇幅,這里就不講解了。
五、接入Internet
目前較為經濟的Internet接入方式是用Modem或者ISDN撥號上網,這也是網吧老闆的首選接入方式。當然要是檔次要求較高,也可以選用DDN專線接入。在網吧中指定一台計算機為網關伺服器,通過撥號上網後,其他區域網中的機器都可以共享該機器的撥號連接。共享上網只需在所有的上網機器中安裝TCP/IP協議和在網關伺服器中安裝代理服務軟體即可實現。
使用代理伺服器有兩個好處:一是可利用其大容量的緩存提高上網速度;二是可以起防火牆作用。 代理伺服器軟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帶有緩存功能的「快取型」(Cache)代理伺服器,如Wingate、Winroute、MS Proxy等;另一種是簡單的」網關型」,如Sygate、WIN98SE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等。由於 「快取型」(Cache)代理伺服器的設置和管理比較復雜,已經超出了本文的范圍,請另行參考有關書籍(編者註:本期19版對「快取型」(Cache)代理伺服器——Wingate的設置和管理有詳細介紹)。筆者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WIN98SE(WIN98第二版)的Internet連接共享的安裝和使用方法。
1.安裝WIN98SE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服務
首先保證網吧內部的區域網已經連通,然後選擇一台計算機作為網關機。網關機上安裝WIN98SE版本的操作系統,同時安裝好Modem或ISDN,保證該機撥號上網一切正常。添加Internet連接共享的方法十分簡單,在「Windows安裝程序」的「Internet工具」選項中選擇「Internet連接共享」,按照提示安裝即可。IP地址設置為192.168.0.1。
2.客戶計算機的設置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連網、檢測和故障診斷」中,筆者已經對計算機的連網設置做了介紹,按照上面的方法設置即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定網關地址為192.168.0.1,即網關機的IP地址。此外DNS伺服器IP地址設定為ISP提供的DNS伺服器即可,如:61.128.128.68。在客戶計算機上用Ping命令檢測是否已經通過共享連接上網(如圖5),如果Ping通Internet上的指定IP,就表示已經大功告成了。
六、網吧架設和維護注意事項
其實組建網路的工作實踐性很強,必須親自動手才會對建網的一些要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筆者對此也沒有太多的經驗要講。現把筆者在架設網吧過程中得到的一些比較重要的經驗列舉如下:
1.ISDN的安裝和設置和普通的Modem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如果要使用128K速度上網,則需要在已建好的ISDN撥號網路連接上雙擊「屬性」,選擇「多重鏈接」、「使用附加設備」、「添加」,選擇「ISDN Line1」,確定之後再重撥上網。
2.通常一個Modem帶20台以內的計算機共享上網時,瀏覽網頁和聊天的速度與單機上網的速度相差無幾。但是要注意,最好不要讓幾台計算機同時在網上下載,因為多機同時下載會嚴重降低整個網路的速度。
3 .對於自身水平不太高的經營者而言,安裝一些網吧管理軟體如「網吧管理專家」,「美萍安全衛士」和防火牆軟體還是很有必要的。
4.網吧正常運營後,需要定期對網路做檢查。根據筆者經驗,最容易出問題的設備是網路集線器和網卡。所以最好有備用的網路集線器和網卡,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更換,不至於影響網吧的正常運營。
『叄』 怎麼樣搭建公司區域網
想要在公司搭建一個區域網,那該怎麼辦呢?這也沒什麼難度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搭建公司區域網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搭建公司區域網方法一:
首先是硬體的准備:一台8口小交換機,一個帶路由功能的4口路由貓,買個網線鉗,一盒水晶頭(rj45頭),根據你電腦的距離買扒差適當長度的網線;連接設備:做好網線網線採用T568B標準的即橙藍綠棕白綠白藍對調的那種(不會可以到網上查),把交換機盡量放於個電腦的中間位置,可以節省網線,做一根交換機到貓的網線,然後再做從交換機到每台電腦的網線跡或,完畢後將路由貓和交換機連接起來,再把交換機和各個電腦連接起來,注意你的交換機介面不夠,剩下的幾台接到貓上,根據你處連互聯網的方式不同將電話線或者雙絞線連到你的貓上,開機,順序沒什麼要求,根據貓的有關是用說明設置好你的貓,然後把你的各台電腦設置好內網ip地址,網關為貓的ip 即:192.168.0.x或者192.168.1.x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然後就可以共享上網了,將每春州皮台電腦都加入一個工作組里,具體可以操作可以到windows幫助里搜,下面設置你的列印機,將列印機連到你的電腦上,然後在你連列印機的電腦上安裝網路列印機,具體可以在windows的幫助里搜,然後把列印機共享,其他電腦就可以訪問了。完畢。
搭建公司區域網方法二:
我們要知道區域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如:共享磁碟設備、列印機等,從而可以在組建的區域網內部互相調用文件,並可在任何一台共享列印機上進行列印;當然我們也可以藉助Wingate或Sygate等軟體多機共享一台Modem上網;或者通過代理伺服器連上Internet,享受非一般的速度。如果你家裡有一台以上的電腦,如果你想把你的電腦游戲室升級到網吧,那麼你得考慮把它們連成區域網。
別以為很難,其實如果只是組建一個小型的區域網,我們只要添置幾塊網卡和一些數據線,就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知道,Win98內置了點到點(pc to pc)的網路配置能力,這使建立小型網路變得簡單。如果你的區域網有很多台機,那麼您需要一個成熟的網路 操作系統 來管理網路,例如:WinNT、Netware或Linux等。
搭建公司區域網 【串並口通訊聯網】
如果你只是想把兩台裝有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PC連接起來,我們可以直接通過計算機的串、並口,利用串、並行通訊電纜(pc to pc),把兩台微機連接好後,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網路”下的“適配器”中選Microsoft的“撥號網路適配器”和“協議”中的“IPX/SPX兼容協議”及“NetBEUI協議”。然後啟動“控制面板”,選擇“添加/刪除程序”,單擊“安裝Windows程序”,選擇“通訊”,單擊“直接電纜連接”,再利用Windows安裝盤進行安裝。安裝好後,重新啟動計算機。選定一台計算機作主機,在主機“我的電腦”中用右鍵某一驅動器(如C驅),選擇“共享”,選好共享級別。分別在兩機的附件中運行“直接電纜連接”,在主機上,選擇所用的通訊埠。選另一台作客戶機,按提示操作,稍等片刻,聯機完成。打開“客戶機”桌面上的“網上鄰居”,你會發現你不再孤獨了,你可通過“網上鄰居”訪問你的主機,也可以通過“映射網路驅動器”的方法將網路驅動器映射為自己的虛擬物理驅動器,更妙的是如果你所聯的主機已經上了區域網,那麼你還能通過主機訪問所有的網上資源。而且在你訪問的同時,並不影響主機的正常工作,這一點對於 筆記本 電腦的用戶尤為有利。
搭建公司區域網 【網卡通訊聯網】
當微機(pc)多於兩台的話,就需要用到網卡、網線和集線器(HUB)。如果區域網中沒有網卡,就如河流沒有橋梁架在兩岸一樣。網卡是網路介面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的簡稱,它是區域網最基本的組件之一。網卡安裝在網路計算機和伺服器的擴展槽中,充當計算機和網路之間的物理介面,因此可以簡單地說網卡就是接收和傳送數據橋梁。網卡根據傳輸速率可分為:10Mbps網卡(ISA 插口或PCI插口)、100Mbps PCI插口網卡、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和千兆網卡。目前10Mbps ISA插口的網卡仍以其低廉的價格佔有市場的一定份額,但由於10Mbps ISA插口網卡的網路傳輸速率低,且佔用大量的CPU資源,只適應於那些對速度要求不高的區域網,因此我推薦用100Mbps PCI插口的網卡或者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價格不貴又能夠適應於用戶比較多,網上傳輸的數據量大和需要進行多媒體信息傳輸的應用環境。
在選擇網線時要先看你所購買的網卡的介面類型,網卡的介面有兩種類型(RJ45和BNC):BNC口是用細同軸電纜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網卡介面。RJ45是採用雙絞線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網卡介面,RJ45的介面酷似電話線的介面,但網路線使用的是8芯的接頭,使用RJ45的缺點是架設成本高,但安裝和維護較為方便,因此我們一般使用RJ45介面。集線器 (HU:根據微機的數量,利用 HUB構成星形結構,在工作站較多的情況下,會因 HUB的處理速率遠遠低於通信線路的傳輸速度,從而造成瓶頸問題。因此有條件的話可選用交換機。一個 Hub所組成的域稱為沖突域,也就是說,網路上任何一台計算機在收發數據時,其他所有計算機都能夠收到,且這些計算機不能同時進行數據的收發,否則會發生碰撞(CSMA/ CD協議會阻止碰撞 )。此外每台接入 Hub的計算機,都要檢測接收到的數據目的地址,以確認是否是收到自己的通信信息,因此計算機 CPU佔用率高,全網通信效率低,只適用於小型工作組級別應用。
搭建公司區域網 【集線器HUB或者交換機的作用】:
(1)每個雙絞線介面只與一個工作站 (網卡)相連,信號點對點傳輸。
(2)當某一埠接收到信號時,HUB將其整形再生並廣播到其他每個埠。
(3)HUB本身可自動檢測信號碰撞,當碰撞發生時立即發出阻塞 (jam)信號通知其他埠。
(4)某一埠的傳輸線或網卡發生故障時,HUB自動隔離該埠,使其不影響其他埠的正常工作,因為現在的100MB的交換機價格很便宜,所以一般都選擇100Mbps的網卡和100M的交換機。
區域網所需的組件都已經齊了,現在就以在現時最穩定的個人操作系統Windows2000 Professional為基礎跟我來一步一步組建區域網吧。
搭建公司區域網 【連接區域網的步驟】:
1、安裝網卡。關閉計算機,打開機箱,找到一空閑PCI插槽(一般為較短的白色插槽),插入網卡,上好螺絲。
2、連接網線。將網線一頭插在網卡接頭處,一頭插到交換機或HUB上。
3、安裝網卡驅動程序。打開計算機,操作系統會檢測到網卡並提示您插入驅動程序盤。插入隨網卡銷售的驅動程序盤,然後單擊“下一步”,Windows找到驅動程序後,會顯示確定屏幕,單擊“下一步”。如果Windows沒有找到驅動程序,單擊“設備驅動程序向導”中的“瀏覽”按鈕來指定驅動器的位置。如果您的驅動程序不是最新的版本,可以打開“設備管理”,運行“更新設備驅動程序器向導”,雙擊“網路適配器”,然後選中您的網卡,選擇“驅動程序”鍵,單擊“升級驅動程序”按鈕。Windows會提示您插入Windows安裝盤,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您還必須為網路中的每一台計算機指定一個唯一的名字和相同的工作組名(例如默認的Workgroup),然後再重新啟動計算機。具 體操 作為在桌面“我的電腦”圖標上點右鍵,單擊“屬性”。在彈出的對話框里點擊“網路標識”,再點擊“屬性”,在“計算機”名中填入你想要指定的機器名,在工作組中填入統一的工作組名,點擊確定完成。
4、安裝必要的網路協議。在桌面“網上鄰居”圖標上單擊右鍵,點擊“屬性”,在“本地連接”圖標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里點擊“安裝”,雙擊“協議”安裝“Internet協議(TCP/IP)”,雙擊“客戶”安裝“Microsoft網路客戶端”,重新啟動計算機。
5、實現網路共享。在桌面“網上鄰居”圖標上單擊右鍵,點擊“屬性”,在“本地連接”圖標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里點擊“安裝”,雙擊“服務”安裝“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單擊“確定”,需重新啟動計算機後這些設置才有效。如果您要共享驅動器或目錄,在資源管理器中或桌面上,打開“我的電腦”,右擊欲共享的驅動器或目錄,選擇“共享”,填寫相應的內容。如果選擇共享整個驅動器,則該驅動器下的所有目錄均為網路共享。打開“網路鄰居”圖標可以得到網路上計算機的列表。雙擊您欲訪問的計算機,進入驅動器。要想映射網路驅動器,請查閱Windows幫助文件。如果在使用網路訪問列印機或別的計算機時出現問題,請檢查您的網線連接,保證連線和共享設置正確。
6、設置可任選的啟動口令安裝網路驅動程序後第一次啟動計算機時,會彈出一對話框提示您鍵入Microsoft網路的用戶和口令。鍵入用戶名,以後每次啟動計算機時它會自動顯示(可以使用第三步中指定的計算機名)。如果不想設置口令,將口令行置空,然後“確定”,否則鍵入口令,並確定口令。如果輸入的口令與設置的口令不符,則計算機雖可在本地運行操作系統,但 不能上網 共享資源。
『肆』 區域網的建立與維護
做區域網維護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更高效的去開展工作,是否對網路問題能夠一擊即中?下面我們來簡單的談談網路的維護與優化。禪笑
1、有故障時先查網卡
在區域網中,網路不通的現象是常有發生,一旦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檢查各連入網路的機器中,網卡設置是否正常。檢查時,我們可以用滑鼠依次打開「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網路適配器」設置窗口,在該窗口中檢查一下有無中斷號及I/O地址沖突(最好將各台機器的中斷設為相同,以便於對比),直到網路適配器的屬性中出現「該設備運轉正常」,並且在「網上鄰居」中至少能找到自己,說明網卡的配置沒有問題。
2、確認網線和網路設備工作正常
當我們檢查網卡沒有問題時,此時我們可以通過網上鄰居來看看網路中的其他計算機,如果還不能看到網路中的其他機器,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是由於網路連線中斷的問題。網路連線故障通常包括網路線內部斷裂,雙絞線、RJ-45水晶頭接觸不良,或者是網路連接設備本身質量有問題,或是連接有問題。這時,我們可以使用測線儀來檢測一下線路是否斷裂,然後用替代的方法來測試一下網路設備的質量是否有問題。在網線和網卡本身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再看一看是不是軟體設置方面的原因,例如如果中斷號不正確也有可能導致故障出現。
3、檢查驅動程序是否完好
對硬體進行了檢查和確認後,再檢查驅動程序本身是否損壞,如果沒有損壞,看看安裝是否正確。如果這些可以判斷正常,設備也沒有沖突,就是不能連入網路,這時候可以將網路適配器在系統配置中刪除,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系統就會檢測到新硬體的存在,然後自動尋找驅動程序再進行安裝。
4、正確對網卡進行設置
在確定網路介質沒有問題,但還是不能接通的情況下,再返回網卡設置中。看看是否有設備資源沖突,有許多時候沖突也不是都有提示的。可能發生的設備資源沖突有:NE2000兼容網卡和COM2有沖突,都使用IRQ3,(Realtek RT8029)PCI Ethernet 網卡和顯示卡都「喜歡」IRQ10。
為了解決這種設備的沖突,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操作步驟來進行設置:首先在設置窗口中將COM2屏蔽,並強行將網卡中斷設為3;如果遇到PCI介面的網卡和顯卡發生沖突時,我們可以採用不分配IRQ給顯示卡的辦法來解決,就是將CMOS中的 Assign IRQ for VGA 一項設置為「Disable」。
5、禁用網卡的PnP功能
有的網卡雖然支持PnP功能,但安裝好後發現並不能好好地工作,甚至不能工作。為此,我們可以採用屏蔽網卡的PnP功能的方法來解決這一故障。要想禁用網卡的PnP功能,就必須運行網卡的設置程序(一般在驅動程序包中)。在啟動設置程序後,進入設置菜單。禁用網卡的PnP功能,並將可以設置的IRQ一項修改為一個固定的值。保存該設置並退出設置程序,這樣如果沒有其他的設備佔用該IRQ,可以保證不會出現IRQ沖突。
另外,如果要安裝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統,必須保證操作系統不會將對應的中斷類型作為具有PnP功能的IRQ進行處理,所以要在「CMOS」中將該中斷的類型由「PCI/ISA PnP」修改為「Legacy ISA」。使用該方法可以解決大多數PnP網卡的設備沖突,但不一定對所有的PCI網卡都有效,因為有些網卡的設置程序根本就不提供禁用PnP功能選項。
6、合理賀清含設置伺服器的硬碟
使用區域網辦公的用戶,經常會使用網路來列印材料和訪問文件。由於某種原因,網路訪問的速度可能會不正常,這時我們往往會錯誤地認為導致網速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網路中的某些設備發生了瓶頸,例如網卡、交換機、集線器等,其實對網速影響最大的還是伺服器硬碟的速度。因此正確地正檔配置好區域網中伺服器的硬碟,將對整個區域網中的網路性能有很大的改善。通常,我們在設置硬碟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伺服器中的硬碟應盡量選擇轉速快,容量大的那種,因為硬碟轉速快,通過網路訪問伺服器上的數據的速度也越快;
伺服器中的硬碟介面最好是SCSI型號的,因為該介面比IDE或EIDE介面傳輸數據時速度要快,它採用並行傳輸數據的模式來發送和接受數據的;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給網路伺服器安裝硬碟陣列卡,因為硬碟陣列卡能較大幅度地提升硬碟的讀寫性能和安全性;
當然在這里大家還要注意的是,在同一SCSI通道,不要將低速SCSI設備(如CD)與硬碟共用,否則硬碟的SCSI介面高速傳輸數據的性能將得不到發揮。
7、按規則進行連線
連接區域網中的每台計算機都是用雙絞線來實現的,但是並不是用雙絞線把兩台計算機簡單地相互連接起來,就能實現通信目的的,我們必須按照一定的連線規則來進行連線。雙絞線的連接距離不能超過100米,如果需要連接超過100米的兩台計算機時,必須使用轉換設備。
在連接轉換設備和交換機時,我們還必須進行跳線。這是因為乙太網中,一般是使用兩對雙絞線,排列在1、2、3、6的位置,如果使用的不是兩對線,而是將原配對使用的線分開使用,就會產生較大的串擾,對網路性能造成較大影響。10M網路環境這種情況不明顯,100M的網路環境下如果流量大或者距離長,網路就會無法聯通。
8、嚴格執行接地要求
由於在區域網中,傳輸的都是一些弱信號,如果操作稍有不當或者沒有按照網路設備的具體操作要求來辦的話,就可能在連網中出現干擾信息,嚴重的能導致整個網路不通;特別是一些網路轉接設備,由於涉及到遠程線路,它對接地的要求非常嚴格,否則該網路設備將達不到規定的連接速率,從而在聯網的過程中產生各種莫名其妙的故障現象,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9、使用質量好、速度快的新式網卡
在區域網中,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不能通信是很常見的事情,引起的故障原因可能有很多。統計表明,區域網中出現的故障大部分與網卡有關,或者是網卡沒有正確安裝好,或者是網路線接觸不良,也有可能是網卡比較舊,不能被計算機正確識別,另外也有的網卡安裝在伺服器中,經受不住大容量數據的沖擊,最終報廢等。
因此,為了避免上述的現象發生,一定要捨得投資,如果網卡是安裝在伺服器中,一定要使用質量好的網卡,因為伺服器一般都是不間斷運行,只有質量好的網卡才能長時間進行「工作」,另外由於伺服器傳輸數據的容量較大,因此我們購買的網卡容量必須與之匹配,這樣才能實現「好馬配好鞍」。
『伍』 計算機網路技術到底學的是什麼
核心課程: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回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答、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5)區域網絡組建安裝維護培訓擴展閱讀
我國網路人才缺口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機關上網工程的實施,造就了對網路人才的巨大需求。
2、現代社會處於全球信息化時代,企業上網需求量猛增。企業網路工程的建設、網路設備的配置、網路安全維護等方面都增加了對網路方面的相關人才的需求。
3、現有的媒體網站、商業網站和專業性質的網站對專業人才的渴求迫不及待,網站今後的長遠發展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才來開拓。
『陸』 區域網組網技術的有關知識
http://www.welan.com/html/29/174529.Html到這里購買
內容提要:
本書是根據計算機區域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情況,依據各類計算機網路教學和培訓的需要編寫而成的。本書的特點是:先概括後具體,以構建一個中小規模的區域網為主線,詳細介紹了一個區域網的規劃、組建、管理的步驟和方法;以項目驅動為特徵的實訓內容,將一個完整的項目實施過程帶進實驗室,實驗的過程也就是項目的實施過程。
本書內容由淺入深、系統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可作為大、中專院校計算機網路課程教材,也可供計算機區域網技術培訓班使用。
區域網概述
區域網是一種小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路,它具有結構簡單,投資少,數據傳輸速率高和可靠性高等優點.
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三個主要技術是:傳輸介質,拓撲結構和信道訪問協議.在這三種技術中最為重要的是信道訪問協議,它對網路的吞吐量,響應時間,傳輸效率等網路特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區域網概述
1 區域網的特點
區域網的通信傳輸速率高.
區域網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
區域網具有較好的傳輸質量,誤碼率低.
區域網可以支持多種傳輸介質等.
區域網一般為一個部門或單位所有,建網,維護以及擴展等較容易,系統靈活性高.
在區域網中,通信處理功能一般都被固化在一塊稱為網路適配器(網卡)的電路板上.
3.1 區域網概述
2 區域網拓撲結構
匯流排型拓撲
匯流排型拓撲是將伺服器和工作站都連到一條公共的電纜線上,如圖3-1所示.網路所有節點共享這條公用通信線路.
3.1 區域網概述
環型拓撲
它是一種所有的節點通過環路介面分別連接到它相鄰的兩個節點上,從而形成的一種首尾相接的閉環通信網路,如右圖所示.
3.1 區域網概述
星型拓撲
星型拓撲是網路上所有節點都和中心節點進行點對點的連接,中心節點可以是伺服器,也可以是連接器等設備,如右圖所示.
3.1 區域網概述
3 區域網的信道訪問協議
信道訪問協議的分類
按常用的三種不同網路拓撲結構分類
①IEEE802.3:CSMA/CD
②IEEE802.4:Token Bus
③IEEE802.5:Token Ring
按使用通信線路的訪問方式分類
①爭用型
②定時型
3.1 區域網概述
CSMA/CD訪問控制方式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是一種爭用型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網中各節點都能獨立地決定數據幀的發送與接收.每個站點在發送數據幀之前,首先要進行載波監聽,只有介質空閑時,才允許發送幀.這時,如果兩個以上的站同時監聽到介質空閑並發送幀,則會產生沖突現象.每個站必須有能力隨時檢測沖突是否發生,一旦發生沖突,則應停止發送,然後隨機延時一段時間後,再重新爭用介質,重發該幀.
我們把檢查信道上有無數據信號傳輸稱為"載波監聽",而把同時有多個節點在監聽信道是否空閑和發送數據,稱為"多路訪問".
3.1 區域網概述
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
令牌的含義
令牌是一種特殊的控制幀,其特點是:①一個環只有一個令牌;②令牌是站點能進行數據發送的憑證,只有獲得令牌的站點才能進入數據發送工作方式;③令牌繞環行駛.
Token-Ring基本原理
Token-Ring是一種適用於環型拓撲的分布式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這種介質訪問技術使用一種稱為令牌的特殊幀沿著環網循環.當一個站要發送數據時,必須等待空令牌通過本站,然後將空令牌改為忙令牌,緊跟著忙令牌之後,把數據幀發送到環網上.由於令牌是忙狀態,其他站必須等待而不能發送數據.因此,也就不可能產生任何沖突.
3.1 區域網概述
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方式
令牌匯流排是令牌控制方式在匯流排結構上的應用.其特點是:物理上是匯流排結構,邏輯上是令牌環.在令牌匯流排中,匯流排上的站不能像CSMA/CD那樣隨機地訪問匯流排,而只有令牌持有者才能訪問匯流排.令牌的傳遞不是按站的物理順序,而是按邏輯順序.如右圖所示.站點A→B→E→D→A構成一邏輯環.另外,稱邏輯環外的站點為非活動站 .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 乙太網組網技術概述
乙太網組網非常靈活和簡便,可使用多種物理介質,以不同拓撲結構組網,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已成為網路技術的主流.
乙太網按其傳輸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
細纜乙太網10 BASE-2
10 BASE-2乙太網是採用IEEE802.3標准,它是一種典型的匯流排型結構,如下圖所示.採用細纜為傳輸介質,通過T型接頭與網卡上的BNC介面相連的匯流排型網路.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一個細纜乙太網電纜段長度超過185米或工作站個數多於30個時,應採用支持BNC介面的中繼器來延長距離,或增加節點個數.使用4個中繼器的細纜乙太網的最大長度可達到925米.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雙絞線乙太網10 BASE-T
10 BASE-T是採用無屏蔽雙絞線(UTP)作為傳輸介質的乙太網,其標准為IEEE802.3i.在網路拓撲結構中增加了集線器(HUB),採用RJ45連接頭實現網路連接,如右圖所示.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0 BASE-T乙太網的基本硬體組成:
(1)網路伺服器和工作站
(2)交換機或集線器(HUB)
(3)3類或5類UTP
(4)帶有RJ45介面的Ethernet網卡
(5)RJ45連接頭(水晶頭)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2 100 BASE-T組網技術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100M區域網技術有:
100 BASE-T技術
100 VG-AnyLAN技術
FDDI快速光纖網技術
其中100 BASE-T是由10 BASE-T乙太網直接升級得到的,100 BASE-T技術在介質訪問控制層(物理層)上支持100 BASE-TX,100 BASE-T4和100 BASE-FX三種介質協議.傳輸介質可以是3,5類UTP或光纖 .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00 BASE-TX
100 BASE-TX使用5類非屏蔽雙絞線(UTP)或1類屏蔽雙絞線(STP)作為傳輸介質.100 BASE-TX使用其中的兩對,連接方法和10 BASE-T完全相同,這意味著不必改變布線格局便可直接將10 BASE-T的布線系統移植到100 BASE-TX上.100 BASE-TX是全雙工系統,站點可以在以100Mb/s的速率發送的同時,以100Mb/s的速率進行接收.100 BASE-TX規定5類UTP電纜採用RJ45連接頭,而1類STP電纜採用9芯D型(DB-9)連接器.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00 BASE-T4
100 BASE-T4使用4對UTP 3類線,這是為已使用UTP 3類線的大量用戶而設計的.它是一項新的信號發送技術,採用8B6T編碼技術,即把8位二進制碼組編碼成6位三進制碼組,再經過不歸零(NRZ)編碼後輸出到3對數據線上.每對線的傳輸速率為33.3Mb/s,三對線的總傳輸速率為100Mb/s,即在音頻級的3類UTP電纜上實現了100Mb/s的傳輸速率.在4對線中,3對線用於數據傳輸,1對線用於沖突檢測.
3.2 1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00 BASE-FX
100 BASE-FX是多模光纖系統,它使用兩束62.5/125μm光纖,每束都可用於兩個方向,因此它也是全雙工的,並且在每個方向上速率均為100Mb/s.100 BASE-FX特別適用於長距離或易受電磁波干擾的環境,站點與集線器之間的最大距離可達2km.
3.3 10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1 千兆位乙太網技術
千兆乙太網是對100M乙太網的升級,其技術標准如下表.
千兆乙太網標准
傳輸介質類型
傳輸距離
(m)
1000 BASE-LX
(802.3z)
62.5μm多模光纖
50μm多模光纖
10μm單模光纖
550
550
5000
1000 BASE-SX
(802.3z)
62.5μm多模光纖
50μm多模光纖
275
550
1000 BASE-CX
(802.3z)
屏蔽銅纜
25
1000 BASE-T
(802.3ab)
4對5類UTP
100
3.3 10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目前,千兆乙太網技術是網路界公認的網路技術發展方向之一,千兆乙太網具有如下優點:
高傳輸速率和速率提升潛力
高性能價格比
兼容性好
網路設計靈活
組網方式靈活
簡化的管理
3.3 10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2 ATM組網技術
ATM的基本概念
非同步傳輸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以信元為信息傳輸和交換的基本單位,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交換技術.為了簡化信元的傳輸控制,在ATM中採用了固定長度的信元,規定為53位元組,其中信元頭5個位元組,信息段48個位元組 .
3.3 10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ATM區域網組網技術
以ATM交換機為中心連接計算機所構成的區域網絡叫ATM區域網.ATM交換機和ATM網卡支持的速率一般為155Mb/s~24Gb/s,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標准ATM的組網速率是622 Mb/s.右圖是ATM區域網組網示意圖.
3.3 1000兆區域網組網技術
ATM是將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優點相結合的網路技術,可以工作在任何一種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介質和使用不同的傳送技術,適用於廣域網,區域網場合,可在區域網/廣域網中提供一種單一的網路技術,實現完美的網路集成.
ATM組網技術的不足之處是協議過於復雜和設備昂貴帶來的相對較高的建網成本.
3.4 交換區域網和虛擬區域網
1 交換區域網
交換區域網的核心部件是區域網交換機.區域網交換機一般有多個埠,每個埠可以直接和網路中的一般節點連接,也可以和集線器連接.交換區域網與共享式區域網的不同是:
"共享式"區域網
共享式集線器是共享式區域網絡上使用的中心控制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共享介質"基礎上的,相應的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是CSMA/CD,Token Ring和Token Bus.如某共享式乙太網上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0Mb/s,當10個節點同時使用時,每個節點平均分配的帶寬就只有1Mb/s.
3.4 交換區域網和虛擬區域網
"交換式"區域網
交換機是交換式區域網上使用的中心控制設備.在交換式區域網中,可以通過交換機為所有節點建立並行,獨立和專用帶寬的連接.不管有多少工作站,各工作站均可以得到並行,獨立的帶寬.若某交換式乙太網數據傳輸速率為10Mb/s,每個節點均可以得到10Mb/s的帶寬.
3.4 交換區域網和虛擬區域網
利用100Mb/s交換機組網實例
3.4 交換區域網和虛擬區域網
2 虛擬區域網
虛擬區域網是建立在區域網交換機或ATM交換機的基礎上的,以軟體方式來實現邏輯工作組的劃分與管理,邏輯工作組的節點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邏輯工作組將網路上的節點按工作性質與需要劃分而得到,一個邏輯工作組就是一個虛擬網路.
構成虛擬區域網的條件是:所有用戶終端都連接到支持虛擬區域網的交換機埠上.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1 常用的組網設備
網路適配器(網卡)
網卡的基本功能主要有3個方面:①數據轉換;②數據緩存;③通信服務.
市場上常見的網卡種類繁多.按所支持的帶寬分有10Mb/s網卡,100Mb/s網卡,10/100Mb/s自適應網卡和1000Mb/s網卡;按組網類型網卡又分為乙太網卡,令牌環網卡,FDDI網卡和ATM網卡等.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集線器(HUB)
集線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發,它把一個埠接收的所有信號向所有埠分發出去.一些集線器在分發之前將弱信號重新生成,一些集線器整理信號的時序以提供所有埠間的同步數據通信.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交換機(Switch)
交換機是一種高性能的集線設備.用交換機組成的交換式網路,傳輸速率可以高達吉比特每秒.隨著交換機價格的不斷降低,它已經逐漸取代集線器 .具有堆疊功能的交換機可以堆疊,下圖是交換機堆疊的連接圖.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網線
目前,區域網組網使用的傳輸介質主要是雙絞線和光纖,有時也使用同軸電纜和微波.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2 網路的物理連接
使用同軸電纜的物理連接步驟
⑴分別在伺服器和工作站的主機內選擇合適的擴展槽,插入網卡.
⑵用製作好的帶BNC T型連接頭的細同軸電纜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
⑶將50Ω的終結器分別安裝在細纜兩端的BNC T型連接頭上.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2 網路的物理連接
使用雙絞線的物理連接步驟
⑴分別在伺服器和工作站的主機內選擇合適的擴展槽,插入網卡.
⑵用製作好的雙絞線級連交換機或集線器.
⑶用製作好的雙絞線連接伺服器和交換機或集線器.
⑷用製作好的雙絞線連接工作站和交換機或集線器.
3.5 區域網組網設備
用雙絞線連接的區域網
『柒』 區域網怎麼組建
如果你的線路連接的沒有問題的話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呀。你是不是用電信的ADSL,如果是的話,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如果是用星空極速拔號上網的也就是ADSL。那我教你怎麼用router上網。
首先你先別用router進行二台電腦連接,你先用原來台式電腦用正確的拔號連接上網。
打開:控制面板→性能和維護→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系統
剛連接網路的時候,系統第一個就是你電信加密的帳號,密碼不變。上面會顯罩中示~+英文或數字+地區名+電話號碼,用戶連接網路信息。這就是你的正確的帳號,也就是系統自動拔號的正確帳號。
第二步就是設置router,用路由器連接二台電腦利用IE進入,進入網址是192.168.1.1。一般路由器進入用戶名和密碼都是admin。進入設置向導用事件扮明查看器生成的帳號和原來的密碼設置拔號用戶名。在裡面再設置開機和斷線的時候自動拔號。
第三步就是設置IP。打開網上鄰居→查看網路連接→本地連接屬性→Internet協議屬性→自動物缺山獲取IP,DNS地址選項選擇→確定。
『捌』 求校園區域網建設實施方案,急!!!
校園網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教學應用,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多媒體教室是教學應用的核心,在網路建設時應考慮多媒體信息的特點,如信息量大,對時間延遲敏感等;在校慧早園網中常會出現幾十個學生執行相同操作的現象,所以要考慮並發信息的控制;學生利用網路做作業,教師要在家撥號訪問學校網路,學籍管理信息在網上傳輸,所以也要考慮網路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破壞網路,學生抄襲作業;校園網又是面向不同知識層次的教師、學生和辦公人員的工具,它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辦公效率和學習興趣,所以應用和管理應簡便易行,界面友好,不宜太專業化。考慮各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如性質、規模、財務等,思科公司提出了多種不同的校園網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1、小型校園網解決方案(5-10萬元規模)
這是一個相對小型的校園網路,適宜於單一建築內的網路應用,方案特點如下(黑體部分表示主要特點,詳見後文闡述):
(1)支持多媒體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
(2)高性能,全交換,滿足用戶需求;
(3)管理簡單,瀏覽器方式無需專門培訓;
(4)系統安全,保密性高;
(5)ISDN連接方式,按需建立連接降低鏈路費用。
實現應用如下:
1個多媒體教室:50個多媒體用戶;
1個電子閱覽室:24個多媒體用戶;
60個校園網普通/多媒體用戶;
互聯網接入,安全的廣域網訪問。
方案拓撲結構如下:
由圖可看出,網路設備組成為:
Catalyst2924交換機
一台
Catalyst1924/2924交換機
五台
Cisco1700/800路由器
一台
思科公司的Catalyst2924交換機是這一網路的核心設備,它提供了24個10/100M自適應的快速乙太網埠,為分支交換機Catalyst1924和數據量很大的主伺服器或網管工作站提供高速主幹連接;1924交換機具有兩個100M快速乙太網埠和24個10M埠,100M用於2924或教師用機的連接,10M則可提供給數據流量較少的學生機和辦公機器;圖中多媒體教室用到其中兩台1924或2924,可為近五十台學生機提供網路連接,另三台分別分配給電子圖書瀏覽和辦公用。這是一個全交換的網路,相對共享式集線器而言,交換機各埠擁有獨占的帶寬,能實現多路並行傳輸,不易發生沖突,能為多媒體信息提供更好的保障。
考慮到Internet接入是校園網的發展趨勢,在每套解決方案中都用到了路由器來引入廣域網的遠程連接,這套方案中用到了思科公司的低端路由器Cisco1700,它提供了對內的10/100M區域網介面和對外的128K的ISDN或專線連接,通過Internet實現遠程教學或教學演播等應用。ISDN是國內已廣泛應用的一種撥號技術,按連接時間計費,費用僅為普通電話線的2-3倍,但帶寬卻能達到3-4倍,且傳輸穩定,連接迅速。在實現基本數據傳悔族遞的基礎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用上述網路設備中的某些性能。如:路由器和交換機的組內廣播功能可為多媒體信息的傳輸提供更高的服務質量;而擁有兩個100M埠的1924可與2924之間建立快速乙太網通道,在全雙工模式下達到400M的高速級聯;此外,在圖中1700/800路由器上帶有一個紅色磚牆標志,它表示該路由器兼任了防火牆--思科公司系列中、低端路由器都可以通過操作系統升級具備防火牆性能,在承擔遠程連接的同時實施數據包檢驗和過濾,防止非法用戶侵入到內部區域網中--對連接到Internet這一開放網路的用戶來說,安全性是網路設計中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因素。
這套方案的好處是簡便易行,成本很低,並且兼顧了教學、管理和通訊三方面應用。方案中所用到的產品都屬思科公司產品中的低端設備,在實現高性價比的桌面應用的同時又做到易於配置和管理:2924和1924都屬即插即用的設備,如果不添加特殊功能則不需任何配置,1700/800的設置和管理也十分方便,這樣用戶使用起來將得心應手,無後顧之憂。
2、支持長距離光纜的小型校園網解決方案(7-15萬元規模)
這套校園網路與第一套大致相似,但引入了光纜連接,因此除了具備前套方案的所有特點外,還能擴展區域網覆蓋區域,適用於多建築校園網的應用。
方案特點如下:
(1)支持多媒體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
(2)高性能,全交換,滿足用戶需求;
(3)管理簡單,瀏覽器方式無需專門前前雀培訓;
(4)系統安全,保密性高;
(5)ISDN連接方式,按需建立連接降低鏈路費用;
(6)採用光纜支持較長距離,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實現應用如下:
1個多媒體教室:50個多媒體用戶;
1個電子閱覽室:24個多媒體用戶;
60個校園網普通/多媒體用戶;
互聯網接入,安全的廣域網訪問。
圖中的中央交換機為Catalyst2924M,用於辦公管理和電子瀏覽的兩台分支交換機也改為Catalyst1924C,相應的交換機間的級聯鏈路改為了光纜。這樣建設成本略為提高,設備組成變為:
Catalyst2924M交換機
一台(配置2/4埠100BaseFX模塊)
Catalyst1924/2924交換機
三台
Catalyst1924C交換機
兩台
Cisco1700/800路由器
一台
交換機2924M的『M』表示模塊化,這里選擇了一個2或4埠100M光纖模塊;1924C的『C』表示光纖,它的其中一個100M埠由1924的100BaseTX(雙絞線)變為100BaseFX(光纖)。交換機間的多模光纜連接距離可達數百米,基本能滿足校園內各建築間連接距離要求,這樣即使教學大樓、辦公大樓和圖書館分散在不同位置,依然能夠實現高性能的區域網應用。兩台用於多媒體教學的1924/2924交換機與同一大樓內的2924M仍採用雙絞線連接即可。
3、融合多媒體應用的中型校園網解決方案(15-30萬元規模)
對於應用更為復雜,需要更高區域網性能和多樣化遠程連接的學校,思科公司又推出第三套建議方案。方案特點:
(1)高性能全交換,千兆主幹,滿足大負荷網路運行需求;
(2)虛擬網路方便管理,提高網路安全與性能;
(3)支持多媒體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
(4)卓越的IP/TV多媒體應用系統,滿足用戶點播、廣播需求,實現多媒體教學和管理;
(5)管理簡單,瀏覽器方式無需專門培訓;
(6)系統安全,保密性高;
(7)帶寬優化技術,降低鏈路費用。
實現應用如下:
無用戶數限制的IP/TV視頻點播、廣播系統;
2個多媒體教室:100個多媒體用戶;
1個電子閱覽室:24個多媒體用戶;
80個校園網普通/多媒體用戶;
16個遠程用戶撥號訪問校園網;
互聯網接入,安全的廣域網訪問。
拓撲結構如下:
圖中網路設備組成為:
Catalyst3524M交換機
兩台
Catalyst1924/2924/3524/3548交換機
六台
Cisco2620路由器
一台(配置NM-8AM模塊)
IP/TV視頻軟體
一套
方案中區域網核心由兩台Catalyst3524交換機通過千兆乙太網級聯組成。Catalyst3524交換機具有24個10/100M埠和兩個千兆埠,因此兩台3524之間可通過兩條千兆連接建立乙太網通道,實現高達4G的主幹連接,並且可以選擇不同的1000M鏈路類型(1000BaseSX、1000BaseLX/LH等)來滿足或長或短的距離要求;其10/100M埠用於分支交換機和主伺服器的連接。
遠程連接設備也改進為Cisco2620路由器,它本身具有一個10/100M快速乙太網埠,這里還為其選配了一個NM-8AM模塊,可同時建立八條115.2Kbps的電話撥號連接,因此應用非常靈活:用戶可以將一部分撥號鏈路連通ISP去訪問Internet,或通過Internet實現遠程多媒體教學;而將另一部分鏈路留給在家備課的老師或復習的學生,師生們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家中的電話線和數據機連到學校的2620路由器上,滿足Internet訪問、數據查詢及電子瀏覽等應用。考慮到Internet外部入侵和撥號用戶的非法等不安全因素,2620路由器的操作系統也升級到防火牆版本,同時肩負起數據檢驗和過濾的功能。
除了遠程連接的功能,Cisco2620的10/100M乙太網埠也為校園內部區域網實現VLAN的應用提供了可能:VLAN的劃分是在交換機上進行的,利用這項功能可以將整個區域網分割成相對隔離的幾個虛擬網段(即VLAN)來分別對應不同的機構和用途,從而提高VLAN內數據傳遞效率以及VLAN之間的安全性;當不同部門(VLAN)之間需要進行數據交換時,就需要藉助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這就是VLAN的路由--VLAN的路由只能在100M以上區域網埠上完成,這是選用Cisco2620來實現VLAN應用的原因。如不需要VLAN之間路由,也可以選擇Cisco1750路由器。
除了一個NM模塊以外,2620還空餘了兩個WIC的廣域網插槽,可為以後網路擴充(如增加DDN、ISDN或幀中繼等鏈路)留用。
這套方案的另一關鍵是引入了思科公司的一套功能強大的視頻應用軟體-IP/TV,它的主要性能包括:
?IP/TV是一套綜合性客戶機/伺服器應用系統,伺服器軟體用於捕獲和存貯TV圖像客戶機軟體則可以調用和觀看圖像,此外還有專門的管理軟體對圖像內容和用戶情況實施管理;
?IP/TV可以實現的應用有兩大類:視頻廣播和點播--前者由管理員選定播放內容,實時或定時向指定的客戶機發送;後者則由用戶自己選擇所需的內容,播放到自己所處的客戶機中;
?IP/TV的圖像採用標準的視頻文件格式,如MPEG-1、AVI、H.261等,當伺服器容量和線路質量足夠好時,可採用解析度較高的圖像格式,反之則可降低解析度來減輕伺服器和線路負擔;
?IP/TV支持標準的實時傳輸和組內廣播協議,有利於提高傳輸質量,實現完全同步的全屏播放,同時保障數據傳遞效率,避免帶寬浪費;
?IP/TV具有完善的管理特性,可以對節目實施編排,也可以對觀眾的情況進行跟蹤,查看哪些觀眾在觀看廣播的內容,哪些觀眾在點播節目,並能夠給出分析,以便更好的規劃網路帶寬等參數;
?IP/TV還提供了便於教學應用的疑問管理器和幻燈播放。學生可以通過點擊瀏覽器窗口中的疑問管理器輸入問題,管理器將問題傳遞到顯示器得以立即答復或存檔以便日後補答。幻燈播放使學員在一個窗口中觀看教學幻燈的同時看到教員的形象;
?IP/TV基於流行的WindowsNT操作系統和TCP/IP網路協議,硬體平台為PC伺服器,便於實施和掌握,經濟可行。
由此可見,IP/TV是一套非常適合教學系統的應用解決方案。在拓撲圖中主幹交換機3524通過100M埠連接了一台IP/TV的主伺服器,利用攝像機或衛星天線獲取多媒體教學內容並存貯起來,其它教師和學生用機都可以作為IP/TV的客戶機以廣播或點播方式接收圖像;此外,遠程的電教館也設有一台IP/TV伺服器,可復制主伺服器的教學內容,便於當地學生觀看。
4、3層交換的大型校園網解決方案(50-80萬元規模)
如果學校經費足夠,校園網可以具備多種不同的形式來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思科公司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下面為其中之一:
方案特點:
(1)高性能全交換,千兆主幹,滿足大負荷網路運行需求;
(2)虛擬網路方便管理、提高網路安全與性能;
(3)高效三層交換,按需劃分網路,管理得心應手;
(4)支持多媒體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
(5)卓越的IP/TV多媒體應用系統,滿足用戶點播、廣播需求,實現多媒體教學、管理;
(6)管理簡單,瀏覽器方式無需專門培訓;
(7)強大安全特性,專用防火牆產品支持大數據量訪問;
(8)帶寬優化技術,降低鏈路費用。
實現應用如下:
無用戶數限制的IP/TV視頻點播、廣播系統
2個多媒體教室:100個多媒體用戶
1個電子閱覽室:24個多媒體用戶
120個校園網普通/多媒體用戶
16個遠程用戶撥號訪問校園網
高速互聯網接入,安全的廣域網訪問。
拓撲結構如下:
圖中網路設備組成為:
Catalyst3524/3548交換機
兩台
Catalyst2948G-L3/4000交換機
一台
Catalyst1924/2924/3524/3548交換機
六台
Cisco2610路由器
一台(配置NM-8AM模塊)
IP/TV視頻軟體
一套
PIX防火牆
一台
與前套方案比較,本方案中路由器由10/100M乙太網埠的2620換為相對便宜的10M乙太網埠的2610或10/100M乙太網埠的1750,這是因為校園區域網中採用了支持3層交換的2948G-L3/或4000交換機。添加的設備主要有兩台:Catalyst2948G-L3和PIX防火牆。
Catalyst2948GL3具有48個10/100M快速乙太網和2個千兆乙太網埠,它與兩台Catalyst3524一起共同構築了一個更為強健的網路主幹;更關鍵的是,新推出的2948GL3交換機具備第三層交換的特性,它既保留了傳統的第二層交換在各埠間傳遞數據時的高線速,又集成了原來在第三層路由中才有的完善的控制功能如審計、廣播隔離等。在前套方案中,VLAN的劃分是在交換機上進行的,但當不同部門(VLAN)之間需要進行數據交換時,就需要藉助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現在在同一台設備中同時支持二層、三層功能,進行廣播隔離、全線速網路互聯,從而大大提高了校園網的性能。如採用Catalyst4000系列三層交換機也可以以4000作為核心,直接與各教學樓、圖書館相連。
5、千兆主幹,百兆交換到桌面的大型校園網解決方案(50-80萬元規模)
前套方案強調的是第三層交換和網路安全,本套投資大致相當的方案則重在數據的高速傳輸。
方案特點:
(1)高性能全交換,千兆骨幹、百兆交換到桌面;
(2)虛擬網路方便管理、提高網路安全與性能;
(3)支持多媒體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學;
(4)卓越的IP/TV多媒體應用系統,滿足用戶點播、廣播需求,實現多媒體教學、管理;
(5)管理簡單,瀏覽器方式無需專門培訓;
(6)系統安全,保密性高;
(7)高速緩存提高廣域網速度,降低網路費用;
實現應用如下:
無用戶數限制的IP/TV視頻點播、廣播系統
2個多媒體教室:100個多媒體用戶
1個電子閱覽室:24個多媒體用戶
90個校園網普通/多媒體用戶
16個遠程用戶撥號訪問校園網
高速互聯網接入,安全的廣域網訪問
拓撲結構如下:
圖中網路設備組成為:
Catalyst3508G/4000交換機
一台
Catalyst3524/3548交換機
七台
Cisco3640路由器
一台
CacheEngine高速緩存
一台
IP/TV視頻軟體
一套
CacheEngine又稱高速緩存,是思科公司用於改善Internet和Intranet訪問性能的一項產品,從名稱可以看出,它實際上是一個大容量存儲設備,專門用來存儲用戶曾經訪問過的Web頁面,這樣當其它用戶要訪問同一頁面時,就不需要再到訪問和個人撥號用戶接入;
?軟體應用系統包括校長辦公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電子備課系統、電子閱覽系統、成績統計分析、題庫及測試系統、圖書管理系統、校長評估系統等,同時為網路上的每個客戶提供EMAIL、;
?需要聯網的建築物共十座:3座教學樓、2座辦公樓、1座綜合樓、1座游泳館、1座圖書館樓和2座宿舍樓;
?對網路安全性有一定要求;
拓撲設計:
考慮到與Internet的連接和遠程撥號訪問的產品優勢、領先的千兆乙太網技術和較好的性能價格比,客戶選擇了思科公司的網路產品來建設陳經倫中學校園網。
網路拓撲結構如下:
應用分析:
校園網是由性價比最高的快速乙太網和性能最卓越的千兆乙太網混合組成的,採用星型拓撲,以Cisco3548和Cisco3508通過千兆口級聯作為校園主幹中心交換機,部門級(各建築物)交換機採用Cisco3524,主要通過1000BASE-SX與中心交換機連接,各樓層局域交換機採用Cisco3524,區域網交換機與部門交換機之間通過1000Base-TX連接。從中心交換機到各教學樓、圖書館樓、游泳館樓交換機是千兆乙太網主幹,到其它各樓交換機是100M乙太網主幹;具體而言,Cisco3548與Cisco3508兩台交換機的千兆口級聯後,共同提供八條千兆主幹、一條百兆主幹,再到各信息端為10/100M自適應埠。這種按帶寬需求建設網路的構建方式既節省經費,又能充分發揮設備優勢,取得最優的整體性能價格比。
如圖所示,學校將建立Internet站點,通過路由器連入互聯網;此外還設立了Internet服務中心為遠程用戶和移動用戶提供撥號上網服務,該中心位於學校網控中心內。連接Internet的路由器和服務中心的撥號伺服器可以用一台Cisco2610路由器實現,選配一塊具備1個WAN串口的介面卡,帶寬最高可達2M,通過DDN專線連接到Internet;再選配一塊NM-16AM模塊,可提供16口撥號連接。
為實現多媒體教學,陳經倫中學選裝了思科公司的IP/TV軟體,為各大樓的學生提供視頻廣播6和點播服務。
考慮到網路設備較多,結構較為復雜,學校還打算在二期工程中加裝思科的網管系統CiscoWorksWindows來對所有網路設備實施管理。由於整套系統均用到思科網路產品,那麼採用同一廠商的網管能夠對設備進行更為詳盡細致的管理,它擁有思科全套產品的資料庫,能夠調出各種產品的直觀視圖,深入到每個物理埠去查詢狀態信息;並且基於流行的Windows操作平台,界面友好,易於操作。
在安全方面,學校採用了代理防火牆來檢驗外部進入的數據;此外,學校內部關鍵服務項目伺服器也設立了完善的用戶許可權記錄和多重口令驗證系統,能夠實施多重防範。
2、徐州五中校園網方案
需求分析:
?校園網將覆蓋全校的教學、生活區,主要用作教學;
?網路中傳遞的數據有普通文字和多媒體數據兩大類,應用包括多媒體教學、視頻點播等;
?以實驗樓網路中心為核心,連接教學樓、辦公樓、行政樓、圖書館等網路分中心;
?網路應具備高速、開放、安全、易於管理等特點。
拓撲設計:
考慮到思科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網路業界領先廠商,產品在路由和交換等領域具備先進技術和獨特優勢,能夠將上述網路需求完美地實現,因此網路設備選用了思科的產品。
網路拓撲結構如下:
應用分析:
網路可為三級結構,主幹採用百兆交換式乙太網;第一級是網管中心,設在實驗樓,核心交換機採用思科Catalyst2924交換機,第二級包括幾個主幹節點,從網管中心連接到校區主幹節點,採用Catalyst2924交換機,從網管中心到各主幹節點全部實現百兆互聯;第三級是各主幹節點到主要建築物樓內的區域網和單機用戶,以及樓層間的集線器,通過各樓內的三級交換機Catalyst1912(12個10M和2個100M乙太網埠)或原有集線器設備,以10M速度到桌面,末級節點數共約100個。
所有樓層配線間可根據本樓層信息交換流量的大小,選擇採用Catalyst1912或集線器作為樓層的交換機,其中中心伺服器、辦公區伺服器和部分執行關鍵任務的客戶機還可以以100M方式與網路相連,形成一個信息點全交換的網路結構。
學校的多媒體教學用到了思科公司的IP/TV網路視頻系統,主要應用包括:課件製作、點播教學、廣播教學、電子閱覽、以及遠程教學等。
『玖』 有那位前輩可以給我推薦一本網路管理員的教程
推薦書籍:《網路工程與網路管理》
網路工程與網路管理
推薦指數:
【簡介】本書全面講述了計算機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和管理規范。全書內容涉及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區域網規劃設計、網路布線、機房建設、網路主幹系統構建、區域網與Internet的連接、網路操作系統安裝與配置技術、各種網路服務的構建技術和實現方法、網路系統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網路故障管理等技術,以及各種網路管理規范與制度的制定。
為了方便網路設計者和網路管理員在工作中查找相關資料,本書所附光碟收集了大量與網路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的協議、標准和規范,以及部分常用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本書是一本網路工程師和網路管理員的應用網路全書,能夠從全方位解決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種問題並對實際工作中的常見網路故障問題進行了解答。 本書全面講述了計算機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和管理規范。全書內容涉及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區域網規劃設計、網路布線、機房建設、網路主幹系統構建、區域網與Internet的連接、網路操作系統安裝與配置技術、各種網路服務的構建技術和實現方法、網路系統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網路故障管理等技術,以及各種網路管理規范與制度的制定。
為了方便網路設計者和網路管理員在工作中查找相關資料,本書所附光碟收集了大量與網路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的協議、標准和規范,以及部分常用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目錄】
--------------------------------------------------------------------------------
第一部分 計算機網路基礎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1 概述
1.1.1 發展歷史
1.1.2 功能
1.1.3 組成
1.1.4 分類
1.1.5 Internet
1.1.6 發展趨勢
1.2 數據通信原理
1.2.1 基本概念
1.2.2 特點
1.2.3 系統構成
1.2.4 數據傳輸與傳輸介質
1.2.5 數據信號與通信編碼
1.2.6 數據通信的工作模式
1.2.7 數據鏈路
1.2.8 數據通信網的交換方式
1.2.9 多路復用技術
1.2.10 幀中繼技術
1.2.11 差錯檢測及控制
1.3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1.3.1 體系結構
1.3.2 計算機網路協議
1.3.3 開放系統互連模型
1.3.4 TCP/IP協議體系結構
第2章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基礎
2.1 Windows NT系統
2.1.1 特點
2.1.2 組網基礎
2.2 Windows 2000系統
2.2.1 系統管理功能
2.2.2 桌面管理功能
2.2.3 系統安全功能
2.2.4 信息發布與資源共享功能
2.2.5 應用程序服務功能
2.2.6 存儲管理功能
2.2.7 網路與通信功能
2.2.8 可擴展性和可用性
2.3 UNIX系統
2.3.1 歷史和現狀
2.3.2 系統功能簡介
2.4 Linux系統
2.4.1 產生和發展
2.4.2 特點
2.4.3 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
2.4.4 系統組成
2.5 Netware系統
第3章 計算機網路系統建設與管理基礎
3.1 規劃與設計
3.2 基礎設施建設
3.3 系統配置
3.4 應用配置
3.5 運營與管理
第二部分 計算機組網建設
第4章 計算機區域網技術基礎與規劃設計
4.1 特點
4.2 關鍵技術和應用范圍
4.3 拓撲結構
4.3.1 匯流排結構和樹型結構
4.3.2 環型結構
4.3.3 星型結構
4.4 媒體接入控制
4.5 類型
4.5.1 乙太網
4.5.2 令牌環網
4.5.3 FDDI光纖網
4.5.4 快速乙太網
4.5.5 ATM網
4.5.6 千兆乙太網
4.5.7 無線區域網
4.5.8 萬兆乙太網
4.6 IEEE 802標准
4.6.1 已經推出的IEEE 802 標准
4.6.2 IEEE 802 標準定義的區域網
4.7 交換技術和虛擬區域網
4.7.1 交換式區域網的特點和工作原理
4.7.2 第3層交換
4.7.3 虛擬區域網技術
4.8 組成
4.8.1 通信傳輸介質
4.8.2 網路適配器
4.8.3 網路主幹通信設備
4.8.4 網路伺服器
4.8.5 連網計算機
4.8.6 網路操作系統
4.9 規劃與設計
4.9.1 規劃原則
4.9.2 設計步驟
第5章 計算機區域網布線
5.1 智能大廈與結構化布線系統
5.1.1 智能大廈
5.1.2 綜合布線系統與結構化布線系統
5.2 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組成和標准
5.2.1 組成
5.2.2 標准
5.3 布線通信介質的選擇
5.3.1 常見的通信傳輸介質及其特性
5.3.2 通信傳輸介質的選擇
5.3.3 網路通信介質的發展趨勢
5.4 網路布線策略選擇與方案選擇
5.4.1 決定布線策略和方案的基本因素
5.4.2 網路布線策略選擇
5.4.3 網路布線方案的選擇
5.5 網路布線的實施
5.5.1 設計注意事項
5.5.2 實施注意事項
5.6 網路布線的測試與驗收
5.6.1 一般流程
5.6.2 測試模式和內容
5.6.3 測試參數
5.6.4 測試驗收注意事項
5.7 布線系統的發展趨勢
5.8 計算機網路的防雷電系統和接地保護系統
5.8.1 防雷電系統
5.8.2 接地保護系統
第6章 計算機區域網機房建設
6.1 功能規劃
6.1.1 工作區
6.1.2 信息技術人員辦公區
6.2 環境要求
6.3 布線系統
6.3.1 布線方式
6.3.2 布線實施
6.4 裝修
6.4.1 地板布設
6.4.2 牆體及吊頂裝修
6.4.3 照明系統
6.4.4 電磁屏蔽
6.4.5 防靜電
6.5 供配電系統
6.5.1 設計與實現
6.5.2 不間斷電源系統
6.6 空調新風系統
6.6.1 環境要求
6.6.2 專用空調系統
6.6.3 新風系統
6.7 消防系統
6.7.1 防火設計
6.7.2 火災報警系統
6.7.3 滅火設備配備
6.8 門禁系統
6.8.1 系統功能
6.8.2 系統構成
6.8.3 軟體系統
第7章 構建計算機區域網
7.1 區域網主幹設備分類
7.1.1 按照網路通信介質和數據傳輸速率分類
7.1.2 按照應用規模分類
7.1.3 按照設備結構分類
7.1.4 按照網路體系結構層次分類
7.2 區域網主幹設備技術基礎
7.2.1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7.2.2 主幹設備的支持能力
7.2.3 主幹設備的系統結構
7.2.4 主幹設備的關鍵技術
7.2.5 網路設備管理系統與設備管理協議
7.3 區域網主幹設備選擇
7.3.1 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7.3.2 選擇交換機的一般原則
7.3.3 區段主幹交換機的選擇原則
7.4 構建千兆區域網
7.4.1 千兆乙太網協議的體系結構
7.4.2 千兆交換機的類型
7.4.3 千兆交換機的性能考核
7.4.4 網路主幹升級到千兆
7.5 區域網主幹設備配置
7.5.1 配置原則
7.5.2 按層次需求配置區域網主幹設備
7.6 區域網主幹設備安裝調試
7.7 區域網主幹設備參數配置
7.7.1 交換機參數配置概述
7.7.2 構建多層交換區域網
7.7.3 核心層交換機配置
7.7.4 接入層交換機配置
7.7.5 配置參數管理
7.8 無線區域網
7.8.1 概述
7.8.2 類型
7.8.3 技術標准
7.8.4 組成
7.8.5 構建
7.8.6 局限性
7.9 區域網IP電話系統
7.9.1 概述
7.9.2 IP電話技術的發展過程
7.9.3 IP電話系統的組成
7.9.4 IP電話技術基礎
7.9.5 區域網IP電話系統構建
7.10 區域網伺服器選擇
7.10.1 伺服器的特點和類型
7.10.2 伺服器的重要技術
7.10.3 伺服器的選擇原則
第8章 TCP/IP組網及廣域網連接
8.1 TCP/IP協議工作原理
8.1.1 網際互聯體系概述
8.1.2 面向連接的操作和無連接的操作
8.1.3 TCP/IP協議的組成
8.1.4 IP地址
8.1.5 Internet的域名系統
8.1.6 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8.1.7 網際互聯協議(IP)
8.1.8 TCP/IP網路傳輸差錯控制
8.1.9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8.1.10 傳輸控制協議(TCP)
8.1.11 應用程序與TCP/IP協議的介面
8.1.12 路由技術與路由器
8.1.13 路由信息協議(RIP)
8.1.14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
8.1.15 內部網關路由協議(IGRP)和(EIGRP)
8.1.16 邊界網關協議(BGP)
8.1.17 組播技術和組播協議
8.1.18 虛擬專用網路(VPN)
8.1.19 移動IP
8.2 TCP/IP組網與IP地址配置管理
8.2.1 IP地址的配置類型
8.2.2 IP地址的管理方式
8.2.3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8.2.4 區域網IP地址配置實例
8.3 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
8.3.1 接入方式選擇
8.3.2 IP地址及Internet域名申請
8.3.3 接入設備選擇
8.3.4 路由器配置
8.4 域名服務配置
8.4.1 DNS的結構
8.4.2 域名解析類型
8.4.3 域名及IP地址注冊
8.4.4 域名伺服器類型
8.4.5 域名資料庫資源記錄
第9章 Windows NT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9.1 概述
9.2 基本概念
9.3 網路系統安裝
9.3.1 安裝規劃
9.3.2 網路創建與配置
9.4 使用Windows NT網路
9.4.1 啟動
9.4.2 基本使用
9.5 網路用戶管理
9.5.1 用戶及用戶組
9.5.2 網路用戶管理規劃
9.5.3 域用戶管理器
9.5.4 用戶、用戶組賬號設置及許可權分配
9.6 網路資源與使用
9.6.1 文件系統選擇及其網路安全性特點
9.6.2 共享資源及網路映射
9.6.3 網路資源的安全保護
9.7 安裝和配置DNS伺服器
9.7.1 安裝DNS伺服器
9.7.2 配置DNS伺服器
第10章 Windows 2000安裝及基本配置
10.1 安裝准備
10.1.1 硬體要求
10.1.2 設備驅動程序
10.2 確定安裝方式
10.2.1 升級安裝
10.2.2 全新安裝
10.2.3 雙重啟動安裝
10.3 安裝步驟
10.3.1 從DOS下安裝
10.3.2 從Windows下安裝
10.3.3 系統設置
10.3.4 啟動和退出Windows 2000
10.4 設置主域控制器
10.5 網路配置
10.6 用戶及用戶組管理
10.6.1 用戶賬號管理
10.6.2 用戶組管理
10.7 文件系統配置與管理
10.7.1 分布式文件系統的基本概念
10.7.2 分布式文件系統的特性
10.7.3 創建分布式文件系統的根目錄
10.8 列印系統的配置與管理
10.8.1 Windows 2000列印系統的特點
10.8.2 配置網路列印機
10.8.3 設置列印伺服器屬性
10.9 DNS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10.9.1 安裝DNS伺服器
10.9.2 配置DNS伺服器
第11章 Linux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11.1 安裝准備
11.1.1 確認配置
11.1.2 確認安裝方式
11.1.3 確認所需硬碟空間
11.1.4 確認與規劃硬碟分區
11.2 Red Hat Linux的安裝
11.2.1 選擇安裝程序
11.2.2 安裝配置
11.2.3 安裝LILO
11.2.4 配置網路參數
11.2.5 配置防火牆
11.2.6 設置系統時區
11.2.7 設置系統語言
11.2.8 設置系統賬戶
11.2.9 軟體包選擇
11.2.10 X圖形設備配置
11.2.11 軟體包安裝
11.2.12 創建啟動盤
11.3 圖形桌面環境KDE的使用
11.3.1 桌面環境KDE的組成
11.3.2 滑鼠的使用
11.3.3 拖放對象
11.4 用戶管理
11.4.1 系統管理員
11.4.2 使用命令行方式用戶管理
11.4.3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戶組
11.4.4 使用LinuxConf圖形工具管理用戶
11.4.5 使用LinuxConf圖形工具管理用戶組
11.5 文件及目錄管理
11.5.1 文件和目錄基礎
11.5.2 文件類型
11.5.3 文件及目錄許可權
11.5.4 基本文件系統
11.6 配置DNS伺服器
11.6.1 相關配置文件
11.6.2 設置主域名伺服器
11.6.3 測試DNS伺服器
第12章 Novell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12.1 Novell網路特徵
12.1.1 Novell網路基本組成
12.1.2 Novell網路支持的協議
12.2 系統安裝
12.2.1 安裝環境要求
12.2.2 網路伺服器安裝
12.2.3 網路工作站安裝
12.3 文件系統管理
12.3.1 網路目錄服務及目錄樹結構
12.3.2 文件伺服器硬碟目錄結構
12.3.3 系統建立的目錄
12.3.4 目錄和文件屬性
12.4 許可權及安全保密
12.4.1 注冊保密
12.4.2 受託管許可權保密
12.5 用戶管理
12.5.1 網路中的用戶和組
12.5.2 建立用戶
12.5.3 建立用戶組
第13章 UNIX網路操作系統使用基礎
13.1 Shell環境與UNIX文件系統管理
13.1.1 Shell環境
13.1.2 UNIX文件系統和目錄
13.1.3 vi文件編輯器
13.2 UNIX系統用戶管理
13.2.1 使用圖形工具管理用戶及用戶組
13.2.2 使用命令方式管理用戶及用戶組
13.3 系統進程管理
13.3.1 進程系列
13.3.2 前台進程與後台進程
13.3.3 進程監視
13.3.4 進程管理
13.4 使用電子郵件
13.5 文件歸檔
13.6 TCP/IP網路系統配置
第三部分 計算機網路服務
第14章 Web信息發布服務
14.1 IIS 5的特點
14.2 IIS 5的安裝
14.2.1 安裝准備
14.2.2 安裝步驟
14.2.3 Internet服務管理器的使用
14.3 配置WWW伺服器
14.4 創建新的Web網站
第15章 FTP服務
15.1 管理FTP伺服器
15.2 配置FTP伺服器
15.2.1 「FTP站點」選項卡
15.2.2 「安全賬號」選項卡
15.2.3 「消息」選項卡
15.2.4 「主目錄」選項卡
15.2.5 「目錄安全性」選項卡
15.3 創建新的FTP網站
第16章 電子郵件服務
16.1 概述
16.1.1 郵件服務系統的組成
16.1.2 郵件結構
16.1.3 郵件傳輸過程
16.1.4 郵件服務的工作機制
16.2 郵件伺服器產品選擇要素
16.2.1 系統支持能力
16.2.2 協議支持能力
16.2.3 多郵件伺服器支持能力
16.2.4 附加服務支持能力
16.2.5 用戶管理能力
16.2.6 郵箱管理能力
16.2.7 客戶端軟體支持能力
16.2.8 通信能力
16.2.9 安全防護能力
16.2.10 系統管理能力
16.2.11 版本、升級與售後服務能力
16.2.12 價格
16.3 iPlanet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及基本配置
16.3.1 系統環境
16.3.2 安裝步驟
16.3.3 配置與管理
16.4 Linux系統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1 Linux系統郵件服務軟體
16.4.2 Sendmail和qpopper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3 qmail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4 Web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第17章 Internet訪問代理服務
17.1 代理服務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7.2 代理伺服器WinGate 安裝、配置和使用
17.2.1 概述
17.2.2 主要功能
17.2.3 安裝
17.2.4 管理界面
17.2.5 配置
17.2.6 使用WinGate管理Internet訪問
17.3 代理伺服器Netscape Proxy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17.3.1 概述
17.3.2 安裝
17.3.3 配置和管理
17.3.4 使用
17.4 安全與加速訪問伺服器ISA Server 2000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17.4.1 ISA Server 2000概述
17.4.2 ISA Server 2000的安裝
17.4.3 ISA 2000客戶端
17.4.4 ISA Server 2000訪問策略配置
17.4.5 ISA Server 2000 緩存配置
第18章 視頻點播服務
18.1 概述
18.1.1 系統組成
18.1.2 內容的組織和播放方式
18.1.3 視頻伺服器
18.2 視頻點播方案選擇
18.3 Cisco IP/TV系統的安裝、配置與管理
18.3.1 IP/TV系統簡介
18.3.2 IP/TV系統安裝
18.3.3 IP/TVContent Manager的配置與使用
18.3.4 IP/TV視頻伺服器的配置、管理與使用
18.3.5 Cisco IP/TV 客戶端播放器的安裝和使用
第19章 Intranet應用系統
19.1 Intranet
19.1.1 概述
19.1.2 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模式的Intranet應用系統
19.1.3 Intranet的構建
19.1.4 Intranet開發技術
19.2 辦公自動化系統
19.2.1 發展歷程
19.2.2 總體設計目標
19.2.3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
19.2.4 辦文系統設計
19.2.5 辦會系統設計
19.3 辦公網站系統
19.3.1 辦公網站系統總體目標設計
19.3.2 辦公網站服務環境設計
19.3.3 辦公網站信息發布頁面設計
19.3.4 辦公網站上網信息管理設計
19.3.5 辦公網站的業務輔助服務功能設計
19.4 管理信息系統
19.4.1 概述
19.4.2 構建
19.5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
19.5.1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的組成和特點
19.5.2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的重要技術
19.5.3 Intranet視頻會議系統構建
19.6 光碟信息服務系統
19.6.1 光碟服務設備的發展
19.6.2 光碟鏡像伺服器技術
19.6.3 光碟信息服務系統構建
第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管理與維護
第20章 網路管理
20.1 網路管理概述
20.1.1 網路管理協議的歷史
20.1.2 網路管理協議介紹
20.1.3 基於Web的網路管理技術
20.2 網路管理中心與網路管理功能
20.2.1 網路管理中心
20.2.2 網路管理功能
20.3 網路管理軟體平台
20.3.1 網路管理軟體概述
20.3.2 網路管理軟體選購原則
20.4 網路配置管理
20.5 網路性能管理
20.6 CiscoWorks 2000區域網管理解決方案
20.6.1 完整的解決方案
20.6.2 網路管理解決方案應用
20.6.3 主要功能及應用
20.6.4 系統要求
第21章 網路安全管理
21.1 計算機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
21.1.1 威脅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
21.1.2 攻擊網路的手段分析
21.2 計算機網路安全需求分析
21.3 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21.3.1 物理安全策略
21.3.2 訪問控制策略
21.3.3 攻擊防範策略
21.3.4 加密認證策略
21.3.5 網路安全管理策略
21.4 網路防火牆
21.4.1 防火牆的工作機制與類型
21.4.2 防火牆的選擇及配置
21.4.3 網路地址翻譯NAT
21.4.4 Check Point FireWall-1防火牆的配置和使用
21.5 網路攻擊防範
21.5.1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
21.5.2 入侵檢測系統的類型
21.5.3 入侵檢測系統產品選擇
21.5.4 入侵檢測技術發展方向
21.6 網路安全漏洞掃描
21.6.1 安全漏洞掃描技術概述
21.6.2 安全漏洞掃描系統的發展趨勢
21.6.3 安全漏洞掃描產品選擇
21.6.4 安全漏洞掃描器使用
21.7 網路防病毒管理
21.7.1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21.7.2 網路防病毒技術概述
21.7.3 網路防病毒產品選擇
21.7.4 網路防病毒方案
21.8 加密與認證
21.8.1 加密與通信安全
21.8.2 認證與網路安全
21.9 計算機網路物理隔離管理
21.9.1 物理隔離的應用范圍
21.9.2 物理隔離技術方案概述
21.9.3 物理隔離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22章 網路用戶管理
22.1 統一用戶管理
22.1.1 輕量目錄服務協議
22.1.2 LDAP目錄伺服器規劃
22.1.3 LDAP目錄服務的安全策略
22.1.4 Netscape目錄伺服器(Directory Server)
22.2 用戶訪問管理
22.2.1 網路資源使用存在的問題
22.2.2 企業上網行為管理需求的發展
22.2.3 用戶訪問管理系統的作用和性能
22.2.4 用戶訪問管理系統的功能
第23章 網路數據管理
23.1 存儲備份技術概述
23.1.1 傳統數據備份系統的局限性
23.1.2 現代數據管理系統應具備的特徵
23.1.3 存儲備份系統的技術發展
23.1.4 網路存儲備份系統的設計目標
23.1.5 網路備份管理策略
23.2 磁帶存儲技術
23.3 網路掛接存儲(NAS)技術
23.3.1 概述
23.3.2 NAS構建概覽
23.4 存儲區域網系統(SAN)技術
23.4.1 概述
23.4.2 設計概覽
23.5 網路存儲備份系統方案選擇
23.5.1 存儲系統結構選擇
23.5.2 存儲設備選擇
23.6 VERITAS存儲管理軟體的使用
23.6.1 VERITAS Backup Exec存儲備份解決方案
23.6.2 VERITAS Backup Exec的使用
第24章 網路機房管理
24.1 網路機房管理制度的類型
24.1.1 日常管理制度
24.1.2 定期管理制度
24.2 網路機房管理主要制度及內容
24.2.1 管理員值班制度
24.2.2 伺服器及網路設備管理制度
24.2.3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4.2.4 安全消防制度
24.2.5 輔助設備系統管理制度
24.2.6 上機人員守則
24.2.7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24.2.8 設備定期維護制度
24.2.9 安全、防盜、防水、防蟑螂鼠害措施
24.2.10 保密制度
24.2.11 管理獎懲制度
24.2.12 定期大、中維護制度
24.3 系統管理員職責實例
24.3.1 日常值班管理
24.3.2 網路管理
24.3.3 網路用戶管理
24.3.4 網路機房公共資產管理
24.3.5 系統運行檔案和設備資料管理
24.3.6 廣域網連接管理與維護
24.3.7 網路系統升級管理
24.3.8 網路系統安全管理
24.4 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第25章 網路管理制度
25.1 網路運行管理制度
25.2 信息上網與網站管理制度
25.3 電子郵件使用管理制度
25.4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第26章 網路升級管理
26.1 需求分析
26.2 原則及要求
26.2.1 原則
26.2.2 要求
26.3 升級內容
26.3.1 布線系統升級
26.3.2 硬體系統升級
26.3.3 網路軟體系統升級
26.3.4 網路伺服器及客戶機升級
26.3.5 網路機房設備升級
26.3.6 ATM網路升級
26.4 IPv6協議與Internet技術升級
第27章 網路故障管理與排除
27.1 故障管理
27.1.1 網路故障管理內容
27.1.2 網路故障管理原則
27.1.3 網路故障管理流程
27.1.4 排除網路故障的方法步驟
27.2 網路常見故障
27.2.1 網路故障分類
27.2.2 區域網常見故障解答
第28章 一個完整的網路構建實例
28.1 規劃與設計
28.1.1 用戶需求
28.1.2 系統規劃和設計
28.2 網路構建
28.2.1 網路綜合布線
28.2.2 網路機房建設
28.2.3 區域網構建與Internet連接
28.3 網路服務與網路管理
28.3.1 網路伺服器配置
28.3.2 靜態IP地址轉換配置和安全訪問規則配置
28.3.3 IP地址管理
28.3.4 內部網用戶Internet訪問配置
28.3.5 網路防病毒管理
附錄A 計算機網路常用術語
附錄B TCP/IP協議埠分配表
附錄C 附贈光碟資料目錄
C1 關於計算機與網路使用的管理辦法和規定
C2 計算機與網路技術標准與規范
C3 常用Internet的技術文件RFC
C4 互聯網IP地址分配一覽表
C5 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網管故障排除實戰1500例》
《無線網路安全》
《中小企業網路管理員實用教程》
《計算機網路管理員——基礎知識》
《網路系統集成工程測試與鑒定驗收》
《網路管理與維護技術》
《誰動了我的電腦》
《計算機網路的服務質量(QoS)》
《協議分析(第7版) Protocol Analysis,WB77.0 》
《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
《安全計劃與災難恢復 Security Planning&Disaster Recovery》
《現代光纖通信技術》
《網路設計(第7版) Network Design,WB87.0》
《區域網故障排除一點通》
《網路維護和常見故障分析》
《綜合布線》
《區域網組建與管理專家培訓教程》
『拾』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學干什麼的呀
主要面向網路集成行業桐姿、網路設備廠商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在網路工程、網路管理、網路應滑答用等崗位群,從事網路系統設計與組建、網路運行維護與安全管理、網站建設與管理、網路設備銷售與維護等工作。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屬於計算機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相關信輪慧專業知識,具備計算機網路設計、施工、管理、運維等能力和Web應用開發能力,從事網路工程、網路管理、網站建設、網路應用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