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8年級歷史新教材網路培訓

8年級歷史新教材網路培訓

發布時間:2023-05-26 01:25:39

1. 八年級歷史課件(精選5篇)

【 #課件# 導語】好的課件可以創造出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及學習的興趣,進而為語文教學創設出良禪輪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迅速的走進預設的教學氛圍境界。一堂成功的課往往得力於一個生動的課件,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下面是 考 網整理分享的八年級歷史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1.八年級歷史課件

[課程標准]

(1)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影響。

(2)知道就業制度的變化,認識社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就業觀念。

(3)以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為例,說明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改革開放前後,人們在社會生活方面發生的變化以及在就業制度、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的變化。

(2)培養學生用數字、圖片等資料分析對比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歷史發展觀和進步觀。

(4)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采訪或社會調查,收集改革開放前後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為第一手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2)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制度,數據。用數字有力說服,實施探究式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3)採用「舉辦小型展覽會」、「編寫歷史小報」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歷史發展觀和進步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人們在社會生活方面發生的前所未有的變化,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改革開放的勝利。

(2)認識到國家關於就業制度的改革,打破"鐵飯碗"是社會進步的要求,人才競爭的需要。國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重點]

改革開放後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

[難點]

改革開放後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把握。

[教學設計思路]

教師組織學生有「節奏性」的活動,對比觀察民國時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會調查、實物展示等,引導學生主動進入角色,深入理解變化現象及其內涵。

[教學過程]

(導入1)

歷史老照片對比(或學生家庭照片對比)

(導入2)

改革開放前後新舊四大件對比引入

(導入3)

學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內容,由現在的生活狀況,引出學生對以前人們生活探究的欲 望。

(導入4)

劉興民《生於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寫引入。

一、衣、食、住、行的變遷

學生分為四組分別通過調查、采訪了解改革開放前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講解]

[服裝表演]

[小品表演]《搶購》

[數據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著人均消費275.6元

20xx年城市居民衣著人均消費537.5元

2、食

[年夜飯調查](地點、內容、花錢數、原因等)

[實物展示和解說]學生搜集的各類票據

[小故事]傷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學生(或小區)家庭住房情況調查。

(資料展示)國家統計局住房調查統計數據。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顧雲昌「這十年來中國的房地產發展規模之大格局變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會調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變化。

(2)近十年南京市公路市政建設調查。

[小品表演]:20年重回故土

[情境對比]:文成公主入藏當年走升襲攔了三年,今天請你護送文成公主入藏你會選擇怎吵胡樣的方式,大約要用多長時間?

二、就業和社會保障

1、就業制度的改變

[創設情境]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大學生人才交流會隨處可見。

[采訪](1)年輕人如今的就業觀念

(2)年長的教師他們年輕時的就業觀念

(3)下崗的父母了解其下崗的經過及再就業的情況

[討論]「鐵飯碗」的打破是好事還是壞事?

為了選擇更好的就業機會你認為應該做哪些准備?

2、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錄象]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數據展示]

(1)到20xx年底全國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1.4億人,是1990年的2倍

(2)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發放率由1996年的12﹪提高的20xx年6月的99.3﹪。

(3)到20xx年8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人數達8200萬人。

2.八年級歷史課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講述張謇辦實業的故事,說出張謇辦實業的背景、影響和結局。

2、能概括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幾個階段、發展特徵;能分析出不同時期發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張謇辦實業的了解和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原因的探究,使學生掌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和思維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形成振興祖國、自強自立的民族認同感。被張謇等施己所長、報效國家的愛國操行所感染,樹立勤奮學習、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重點: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難點:

正確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

教法:

以導學式為主

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老年人把鐵釘、火柴分別叫什麼嗎?為什麼那時的中國人要在這些日用品前加一個「洋」字?這表明了什麼?今天我國的民族工業品牌已走向國際市場,你能舉個例子嗎?這又說明了什麼?

生:老年人叫鐵釘為洋釘,叫火柴為洋火。說明近代中國技術水平十分低下。走向世界市場的民族工業品牌有海爾、康佳、TCL等。這說明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品出口大大增加。

師:民族工業的過去和現在形成強烈反差,這其中的歷史值得我們去探究,回味!本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板書題目)

體驗新知: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近代民族工業」(展示課件)

生:讀出課件內容

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又是怎樣起步的呢?(展示課件)

生:讀出課件內容

師:張謇為什麼要捨本逐末創辦實業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狀元實業家張謇」一目,並圈點你所獲得的信息,稍後我們一起來交流。

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

生:交流信息:1、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2、《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利用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3、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並創辦了大生紗廠。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張謇的大生紗廠等企業獲得了進一步發展。5、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又一次在中國大量傾銷棉花和棉織品,紗廠的產品被迫削價銷售,收不抵支,負債累累,最後被吞並。

師:張謇創辦了哪些實業呢?(展示課件)

生:講述狀元實業家張謇的事跡。

師:由張謇創辦實業你感受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每4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稍後由小組中心發言人發表本小組的討論意見。

生:討論。

生:答案1、外國人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對中國人民剝削很嚴重。

答案2、張謇非常愛國,希望通過辦實業抵禦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答案3、張謇捨本逐末,具有非凡的勇氣。

答案4、張謇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才能。

答案5、張謇非常有遠見。

答案6、張謇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師:大生紗廠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生:答案1、民族工業的發展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發展。

答案2、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民族工業的壓迫迫使它無生存空間,勢必倒閉。

答案3、封建勢力對民族工業不但不能予以支持,而且進行壓制。

師: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雙重壓榨下,民族工業的最終歸宿註定是悲慘的。那麼,民族工業究竟有怎樣曲折的發展過程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展示表格)

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

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生:三個階段:洋務運動到清末、「一戰」期間、「一戰」後到解放前夕。

師:洋務運動到清末,民族工業的發展特徵是什麼?

生:民族工業出現了萌芽,但這些民族工業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辛亥革命的成功促進了實業集團的紛紛出現。

師:民族工業出現萌芽的原因是什麼?

生: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的促進作用。

師:「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發展情況怎樣呢?(展示課件)

(出示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麵粉出口增長說明什麼?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會出現「黃金時代」?「一戰」後到解放前夕民族工業的發展情況怎樣呢?

生:講述榮氏家族企業的興衰。

師:這一時期為什麼民族工業又呈現萎靡不振的狀態呢?

師:以上通過表格,我們了解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過程,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徵是什麼?

生:學生討論,交流。

師:老師將你們的討論總結如下:發展階段艱難曲折,發展程度極不平衡,發展水平整體落後。

師:近代民族工業的出現沒能完成救國的願望,除了受到客觀原因影響外,還有主觀原因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舊中國民族工業盡管發展艱難曲折,但對於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有哪些影響呢?

明確:給中國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政治變化,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生活。

暢談收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展示課件)

3.八年級歷史課件

教學目標

1、了解阿古柏侵佔我國新疆和殘酷剝削、壓迫新疆人民的史實;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的史實。

2、學習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史實,學會正確評價左宗棠,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3、知道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行為會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左宗棠收復新疆

難點:講清收復伊犁的重要性與付出代價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導入】教學過程

(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並配一組展現新疆美麗、富饒的圖片,最後一張圖片定格於「左公柳」。

設問:在新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種柳樹,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左公柳」。哪位同學知道這些柳樹為什麼被稱為「左公柳」?

(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正像歌中唱的那樣,我們新疆是個好地方,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美麗富饒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國侵略者侵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一曲正氣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復新疆。

(多媒體出示課題)第3課收復新疆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阿古柏侵佔新疆

學生閱讀11頁「導入框」和本目課文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根據13頁地圖,標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線。(「浩罕國」→喀什噶爾→天山以南→[北疆]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

2、有人說阿古柏「一仆二主」。請問他的「二主」是哪兩個?(英、俄)其中哪個國家直接出兵佔領伊犁?(俄)

設疑過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員,面臨著新疆地區這么嚴重的危機,你會考慮怎麼辦?(先讓學生合上課本,在小組里自由表達,然後要他們打開課本看看當時實際上是怎樣處理這場危機的。)

左宗棠收復新疆

學生閱讀12——14頁本目課文、「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請學生扮演「李鴻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主張及其理由。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將怎樣打敗阿古柏?怎樣收復新疆?(允許自由發揮)

3、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後,怎樣處理伊犁問題?(沒有直接與俄 國交戰,而是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同時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紀澤的外交斗爭。)

教師過渡:為了配合曾紀澤為收復伊犁而同俄 國進行的談判,左宗棠抬棺上征程,表明了自己誓死收回伊犁的決心,請同學們表演一段歷史劇來展示這段歷史。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學生1(扮演曾紀澤):伊犁是我大清的國土,沙俄無理搶奪,已是不符合各國和平共處、互不侵犯的國際法則,伊犁歸還大清是理所應當的。

學生2(扮演左宗棠):左宗棠讓士兵抬著棺材出場,走過一場。

學生3(歷史評述者):「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頌揚了19世紀70年代中期,欽差大臣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業績。

學生4(歷史評述者):左宗棠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讓士兵抬著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擊俄 國,收復伊犁的決心。左宗棠的壯舉,有力地支援了曾紀澤的外交斗爭,迫使俄 國歸還伊犁。

1、他這樣處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正確。首先,他根據不同的形勢、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斗爭策略。對於較弱的浩罕國,取勝的把握比較大,就果斷動武;對於較強的俄 國,就盡量避免直接交戰,有利於維護國家的軍事實力。

其次,伊犁是新疆的大門,如果不收回來,整個新疆就無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錢作為代價,保住更為重要的安全大門,是明智之舉,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再次,外交斗爭必須有武力作後盾,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總之,在收復新疆這個問題上,左宗棠能夠高 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解決問題,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聯系左宗棠和戚繼光等人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愛國大臣、愛國將領都有什麼樣的兩面性?(對外反侵略,值得贊揚;對內鎮 壓人民起義,必須批判。)

3、根據第11頁「動腦筋」:為什麼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兩漢設置西域都護、隋唐對突厥實行有效管轄、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少數民族反動首領的叛亂、清政府在1884年設置新疆行省等。)

採用詩歌形式:俄英垂涎爭新疆,入侵稱汗阿古柏。海塞並重左宗棠,力退敵寇壯山河。威震伊犁名天下,新疆收復回祖國。

左宗棠在天山南北留下的,不僅是戰績、故事、祠宇,還有一叢叢在戈壁灘中頑強生長的「左公柳」。(多媒體展示圖片)

從蘭州到哈密,從哈密到烏魯木齊,所植倒柳「連綿不斷,枝拂雲霄」。正是

大將籌邊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我想「左公柳」承載著左公的精神和氣節,肩一天風塵,守腳下土地。左公柳深深紮根於西北的地層,升華、完善、豐富、成熟,成為矗立於戈壁荒漠中的民族的脊樑。

4.八年級歷史課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和總結康、梁維新變法的主要活動;

(2)通過討論「變法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本節課,使學生認識到戊戌變法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活動,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和中華民族利益的,具有愛國和進步的意義,從而對戊戌變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21教育網康、梁為代表的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之際,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奔走呼號,宣傳變法,投身改革,要求維新變法。應該學習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他們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處理方法:運用多媒體投影、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梁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法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維新變法運動的社會基礎,引導學生從力量對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理解變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分組學導,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滲透點:

(1)用不同形式總結本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訓練學生根據史實,掌握論從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學設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

(2)衛星接收的教學資源,中央電教資源庫資源。

(3)光碟。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學:

(1)小組內學生分工收集,處理有關資料。

(2)學生預習本課,做小報、結構圖,分角色表演來總結本課。

(3)結合本課內容進行自我教育。

二、新課講授:

出示圖片《黃海激戰》,出示視頻《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全國人民感到恥辱,義憤填膺,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深重,資產階級維新派呼籲變法圖強,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富強。)

假設:我們都生活在19世紀末這個動盪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中?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總結:和同學們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今天我們就學習當時最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5.八年級歷史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掌握火車和輪船、有線電視、照相和電影、新聞報紙和出版事業等在中國的出現及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創新和探究能力。

3、通過「舊聞播報」、學習成果匯報、「設身處地」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與聽從溝通的能力。

4、通過近代社會生活同古代現代社會生活的比較培養學生的歷史比較能力和思維能力。古縣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

情感、態度、價值觀

5、認識火車輪船的傳入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認識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這是以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

6、認識工業文明的傳入改造中國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促進中國社會的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進步觀。

7、認識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封建習俗觀念的改造作用,它是歷史的進步。

8、認識物質文明的變化是最根本的變化,引起精神領域的變化。

9、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革新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了解並體會近代西方工業社會文明促使中國社會在各領域所發生的變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等。

教學難點

1、分析變化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影響。

2、物質文明的變化是最根本的變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潛移默化中滲透物質決定意識的初步的唯物史觀。

3、理解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進步意義和局限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我的想法

一、導入:「舊聞播報」

出示兩則新聞太空旅遊和烹飪機器人「那麼,100年前的中國社會生活是個什麼樣子呢?」引出課題

二、視頻欣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

那時的中國社會生活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小組合作學習

1、分組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強調社會生活是包羅萬象的,除了書本介紹的內容,它還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分成四組。並提出各組學習過程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a、變化體現在哪裡?b、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c、變化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給每個組發相應的補充資料。

2、小組合作學習(十分鍾)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著眼於三個方面給於指導:

A、調動成員間的交流、合作。

B、指導學生整合信息(書本、老師發下的補充資料、個人的知識經驗),從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結論。

C、指導學生如何採取新穎、生動、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3、學習成果匯報

老師給予點評和總結。

四、情景糾錯:

五、設身處地:

六、有話大家說:

「博客留言版」

學生以新聞播音員的身份主動的「說」新聞

學生欣賞描述

歸納:(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會習俗)

學生討論、合作

各組派代表上台

參與游戲

培養學生的現場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自然生成認識;科學技術使社會進步、生活變化。

形成感官上的初步認識。為課堂深入做好鋪墊。

提出問題提供資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的放矢,有椐可依。

引導學生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方案策劃能力、合作意識和思維創新能力。

表達和配合

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通過具體情境角色扮演,更深刻體會近代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及其局限性。

隨意談體會,提出問題。課堂並不局限於45分鍾,將課堂內容向課堂之外延伸。

2.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

八年級歷襪敗史教案設計5篇

教學設耐殲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歡迎大家查閱。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篇1)

一、學習目標

1、識記同盟會成立後,革命志士發動的武裝起義的名稱、領導人及影響。

2、掌握武昌起義的背景、過程,分析歸納其歷史意義。

3、感受革命黨人為國為民、敢於犧牲的奉獻精神。

二、自主預習

1、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發動武裝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2、1907年,孫中山親赴越南河內,與黃興共同籌劃領導,襲取鎮南關。

3、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與,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終結。

三、合作探究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革命把自古以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之間不許稱「大老爺」「老爺」「大人」,而改稱為「先生」「君」「同志」等,不許府署官員坐轎。有的從前頹廢的青年向親人表示:「中國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個新中國的新人。」

(1)材料單元出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2)你認為材料中「中國革命成功了」的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

四、隨堂演練

1、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是( )

A、萍瀏醴起義B、浙皖起義C、鎮南關起義D、黃花崗起義

2、武昌起義前,同盟會領導的規模最大的起義是( )

A、萍瀏澧起義B、浙皖起義C、黃花崗起義D、鎮南關起義

3、辛亥革命爆發前,同盟會所領導的一系列武裝起義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挫傷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積極性

C、動搖清朝的統治基礎,加告畝顫速革命發展的進程

D、擴大了革命派的群眾基礎

4、20世紀初,導致同盟會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黨人未發動和依靠群眾B、發動武裝起義的條件不成熟

C、革命黨人未提出明確的綱領D、武裝起義的計劃不周密

5、下列說法符合辛亥革命爆發前武漢的史實有:

①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的發展;②出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群;③反帝斗爭不斷高漲;④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進行了較長的起義准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義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

A、資產階級B、無產階級C、湖北新軍D、農民階級

7、武昌起義的客觀有利時機是( )

A、20世紀初開展的收回利權的斗爭

B、湖北文學社和共進會的宣傳、組織工作

C、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反清的武裝起義

D、同盟會成立後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8、下列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當局無力頑抗B、革命黨人籌劃周密、完善

C、起義新軍的革命主動精神D、立憲派改變策略乘機附和

五、課後反思

一、【答案】

二、自主預習

1、萍鄉、瀏陽、澧陵萍瀏醴起義

2、廣西起義

3、文學社共進會

4、君主專制制度

三、合作探究

(1)變化:民主、平等意識增強。原因:辛亥革命。

(2)觀點:不對;理由: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杜會的性質(或: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人人心)。

四、隨堂演練

1、A2、C3、C4、A5、D6、C7、C8、C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孫中山成立興中會的原因及興中會成立的時間與地點;章炳麟、鄒容、陳天華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著作;華興會、光復會的建立;孫中山創立中國同盟會的時間與地點,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同盟會的性質;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通過孫中山等人宣傳民主革命思想,順應了時代潮流,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通過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它鮮明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點。

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成了時代主流,孫中山、鄒容、陳天華等人為振興祖國,站到了時代的前列。通過教學,啟發學生繼承和發揚這些先進人物的愛國傳統、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前仆後繼、不屈不撓斗爭的歷史,又是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道路的歷史。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這種斗爭史和探索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近代的光輝一頁。這場以武裝起義為特徵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同中國近代以前的歷次革命斗爭和探索救國道路相比,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它所取得的革命成果和提供的經驗教訓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寶貴財富,激勵著中國人民繼續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具體可以分為興起(1894年~1901年)、發展(1901年~1905年)、高潮(1905年~1911年)、失敗(1912年~1913年)四個階段。本節課所述事件主要發生在1894年~1905年,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與發展的階段。

重點分析:

⑴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

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的背景在於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嚴重威脅,像一個可怕的陰影,籠罩在人們的心頭。同舊式的舉人秀才不同,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已經懂得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對帝國主義的壓迫有敏銳的感受,有比較強烈的愛國心。當時不僅國內學堂紛紛成立,而且,出國留學成為一種風氣。掀起了向西方尋找真理的熱潮,把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大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章炳麟、鄒容、陳天華對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⑵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明確宣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政治綱領。其中,建立中華民國和平均地權的提出,是同盟會和它的領袖孫中山的偉大貢獻。在同盟會成立以前,歷來主張_清朝政府的人都以恢復明朝或者建立漢族帝國為口號。1894年興中會所提出的綱領中有建立合眾政府一條,但不如同盟會所提的明確。同盟會成立以後,建立民國的思想很快就普遍起來,建立漢帝國的話從此很少有人再提。

它的重大意義在於它的組織形式、組成人員的成份和它的綱領,說明它既不同於舊式的會黨或秘密結社,也不同於成立前的各省區的革命團體。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難點分析

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同三民主義的關系

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中國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孫中山將其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

教法建議:

關於「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作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宣傳家,章炳麟、鄒容、陳天華等都是個性鮮明的人物。可事先安排學生略做准備,在課堂上給大家講述這三位宣傳家的事跡,同時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和同學的講述具體歸納出章炳麟、鄒容、陳天華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內容,培養概括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關於「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既要了解同盟會成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組織來源等基本信息,同時更需要明確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所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教師應就它的組織形式、組成人員的成份和它的綱領展開講解,使學生明確同盟會與過去的一系列革命團體不同而成為革命政黨。

關於「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同三民主義的關系」這是學生感覺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的地方,作為初中學生,教師要注意不要講的過於艱深,只要明確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能夠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十六字綱領和民族、民權、民生主義正確對應,稍作了解即可。

教學設計思想

教師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探究;用配套課件實行以講為主的多媒體綜合教學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本資源庫提供的網路型課件,進行網路教學。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和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教學難點:同盟會政治綱領和三民主義的關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是什麼?中外反動勢力對人民的鎮壓與搜刮,促使中國人民進一步覺醒,他們逐漸地認識到要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必須_帝國主義的走狗清政府。一場偉大的推回清朝封建專制制度的革命開始了。它是怎樣開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

一、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

孫中山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展示孫中山像、介紹生平)他從27歲開始由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轉變成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從此開始走上_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革命道路。

1、興中會的成立(1894)

1894年11月,孫中山到檀香山,在那裡成立了興中會。興中會把「驅除繼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作為革命綱領。要求會員為_清政府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斗爭。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形成。興中會成立後,立即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

2、孫中山派陸皓東等籌劃廣州起義

孫中山派陸皓東在廣州組織革命機關,准備發動起義。但是起義還未發動被廣東官方發覺。陸皓東等人被捕遇害。孫中山倖免於難,但清政府命令通輯孫中山。孫中山並沒有因此次起義失敗而氣餒.他斷發改裝流亡國外,考察日、美、英各國社會情況,發展革命組織,准備再次發動起義。

二、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使許多進步的中國人對帝國主義侵略本性及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的關系,開始有了新的認識,首先覺醒的是知識分子。他們大力宣傳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

1、上海、東京成為宣傳革命的中心

上海的新興工業比較發達,日本的東京是中國留學生的聚居地,成為革命宣傳的中心。

(展示有關圖片)革命知識分子通過這些刊物發表文章,翻譯書籍,大力鼓吹革命,抨擊清政府,宣傳民主思想,批判改良主義,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作了思想准備。(看教材中有關章炳麟、鄒容、陳天華的圖象、生平及他們宣傳革命思想的內容並讓學生思考:「他們宣傳的共同點是什麼?」)他們宣傳的共同點是_清政府,建立共和國。

2、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保皇派諸流把光緒皇帝說成是前所未有的「聖明君主」,要人們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章炳麟針鋒相對寫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提出革命是除舊布新的良葯,合眾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這篇文章是當時傳誦的名作。文章在《蘇報》上發表。

3、鄒容的《革命軍》

鄒容19歲時寫成《革命軍》一書,這本書雖只有兩萬字,但充滿熱情,書中高唱革命的贊歌,主張用革命來_清朝的統治,求得中國在世界上的獨立地位。魯迅曾說:「倘說影響,則別的千言萬語,大概都抵不過淺近直截的革命軍馬前卒鄒容所做的《革命軍》。」

4、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

(閱讀課本中《猛回頭》摘錄,思考作者在這里宣傳的是什麼思想?)作者在這里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質。在書中宣傳要驅逐外國侵略者,恢復民族主權,_清政府。這兩部書出版後,成為革命派極為重要的宣傳品。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和鼓舞力量。許多革命分子將它秘密翻印成千上萬冊,廣為流傳。毛澤東少年時代在湖南家鄉也曾受過陳天華小冊子的影響。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各種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組織紛紛建立,並終於在1905年8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三、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這個時期成立的革命團體與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相比,有兩個明顯的特點:(1)成員以知識分子為主,不同於興中會的以華僑為主體;(2)成立於國內(長沙、上海、武漢等地),不同於興中會成立在國外。這些革命團體的相繼建立,標志著資產階級革命派已經形成。這些革命團體猶如革命的火種在各地點燃,為以後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的成立,為革命成燎原之勢准備了條件。

1、華興會、光復會

(展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建立的表格,由學生介紹華興會、光復會的大致情況)問:這些革命團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什麼?學(_滿清統治,恢復中華。)這就為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成立奠定了基礎。(展示有關圖片)

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建立

2、同盟會的成立1905年8月東京

為推動革命運動更有力地向前發展,1905年孫中山聯合各革命團體的成員於8月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展示有關圖片)

3、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驅除繼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展示)是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4、同盟會的性質

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問:為什麼說中國同盟會是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看課本有關內容)①有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綱領。②有以孫中山為首的領導機構。在同盟會成立大會上,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還選舉產生了議事部、司法部、執行部,建立了領導機構。同盟會總部設於東京,下有國內東、西、南、北、中5個支部,國外華僑中有南洋、歐洲、美洲、檀香山4個支部。國內支部下按省設立分會,並且推定分會負責人。③中國同盟會創辦機關刊物《民報》,作為宣傳革命的機關刊物。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人一個新的階段。

5、三民主義

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綱領闡發概括為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展示)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小結)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滿面瘡瘦、遍體鱗傷,疾根在於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結合,」從而孕育了中國民主革命。孫中山站在了民主革命運動的前列,章炳磷、鄒容、陳天華宣傳倡導_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同盟會闡發的三民主義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

板書設計: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

一、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

1、興中會的成立(1894)

2、孫中山派陸皓東等籌劃廣州起義

二、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1、上海、東京成為宣傳革命的中心

2、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3、鄒容的《革命軍》

4、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

三、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1、華興會、光復會

2、同盟會的成立(1905)

3、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4、同盟會的性質

5、「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篇3)

一、教學目標

了解西學傳播、《申報》和商務印書館,理解它們的特色和影響;了解京師大學堂的創辦、科舉制度的廢除,說出中國近代教育發端的基本情況。

引導學生觀察、閱讀、逐步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通過閱讀教材、思考問題等多種途徑,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歷史想像力以及分析、概括和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清朝晚期文化教育變革的學習,了解西學傳播,中國近代教育與傳媒事業正在跟隨世界潮流前進和發展,認識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近代刊物與出版業的重要性以及積極影響,從中感受創辦者的開拓敬業和獻身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和早期的大眾傳媒產生的基本史實,它們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

2、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比較真切地感受到這些文化教育事業的革新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認同和學習先驅們的開拓創業精神。

三、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內容,學生略知一二但卻又比較陌生。從知識點本身而言,屬於識記層次。雖然缺乏故事性、生動性,但又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收集的資料也比較多。因此,在教學中,可採取課前收集資料、比較、考察的方法,以增強本課的形象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上,師生共同提供資料,鼓勵學生主動、大膽地進行比較和分析。

中國傳統的教育與文化事業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位於世界領先地位,到了近代卻漸漸落後了。西學文化與知識隨著洋務運動、傳教士不斷傳播到中國,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申報》和商務印書館給中國社會的文化事業帶來了新鮮的、豐富的內容,它們是中國近代傳媒的先行者,在傳媒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舊式學堂與科舉制度不利於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沒有現代的傳媒手段,也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以京師大學堂等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科舉制度的廢除為標志,大大促進了中國的近代教育的發展。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徐光啟與《農政全書》、宋應星與《天工開物》、徐霞客與《徐霞客游記》及其對古今中外的巨大影響。

2、能力目標:①能夠比較分析晚明主要科學成就,從中發現晚明主要科技成就的特點。②能夠結合已有知識和中外文化交流實例,分析晚明科技發展和近代科技落後的原因。

3、通過對本課學習,以晚明科學家為榜樣,培養自己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獻身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知道明清時期的科學巨匠及其代表作品,如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徐光啟與《農政全書》、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等。

2、難點:領悟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科學的輝煌成就與近代科學的落後的原因。

三、教學策略

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八年級歷史教案設計(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國近代史呈現出兩條鮮明的主線,其中之一就是外國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收復新疆》則是這條主線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中國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歷史知識積累得較少,若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逐漸培養起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因此本課設計:課前師生共同搜集有關收復新疆的資料。可以說,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辯論、討論的發言更是體現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參與。

三、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阿古柏侵佔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史實,掌握新疆行省的設置。

②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對「海防」「塞防」之爭的討論,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①「海防」「塞防」之爭。。

②收復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價的必要性。因為中國用一大塊土地和大量的賠款去換取一座山城,對於初二的學生來說是難以接受和理解的。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上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以及最終的結果和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阿古柏侵佔新疆

學生閱讀11頁「導入框」和本目課文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根據13頁地圖,標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線。(「浩罕國」→喀什噶爾→天山以南→[北疆]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

2、有人說阿古柏「一仆二主」。請問他的.「二主」是哪兩個?(英、俄)其中哪個國家直接出兵佔領伊犁?(俄)

設疑過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員,面臨著新疆地區這么嚴重的危機,你會考慮怎麼辦?(先讓學生合上課本,在小組里自由表達,然後要他們打開課本看看當時實際上是怎樣處理這場危機的。)

3.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積極性的內在動力,是「要學生學」變為「學生要學」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一)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既緊張忙碌而又收獲多多。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總結一學期以來工作方面點點滴滴的得與失,總是每學期必不可少,也是尤為必要的事情。回顧短短一學期以來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及崗位概況

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二(x),(x)兩個文科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年級組教師的大力支持下及本人的辛勤勞動下,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除了感謝學校對我的信任外,我必須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回報之以更大的工作熱情!

(二)思想及工作態度方面

一學期來,本人除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外,對學校各部門的工作,對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事宜也都予以積極配合。

(三)教學工作方面

作為科任教師,能虛手鋒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的各項教研活動,上好每一堂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切實地做到因材施教。許多學生曾經都認為歷史學科枯燥而乏味,怎樣才能將一節課上「活」?怎樣使學生愛聽歷史課?本校又無同學科老教師的指導,況且教學本身也無定法,加上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基礎並不是很好,怎麼辦?對於從教薯臘僅x年而已的我來說,確實是個差晌極大的挑戰。工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課後找學生談心,了解到個別行為上有偏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由於基礎太差,很多課都無法聽懂,所以大部分都有著"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解決問題也就相對容易多了。課後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資料的查閱上,盡量多找一些歷史小故事,歷史上的有爭議的話題等等,上課時密切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設疑,輔以有激情地講解,將傳統的"深入淺出"變成"淺入深出"。

除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外,更注重以德為本,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當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贏得了學生之後,他自然也就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師生間的距離也就自然拉近了。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二)

作為年輕教師,我在剛進學校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制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學活動,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台上,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因為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經驗不足,所以初二開始我就明白自己對教材有一定的生疏性,所以在每一節的貝殼時我都要求自已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盡量把自已在課堂上能遇到的問題都想到。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和教學質量,我不斷的去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不斷要求自己在教學方法上改變,盡量做到更好。

通過這段學期的學習,我希望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教學工作更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教學計劃

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明白教學計劃非常重要,一個詳細的工作計劃時整個教學工作井然有序。對於歷史學科來說初中階段的歷史主要就是一些記憶性的知識,那麼有了詳細的教學計劃除了可以幫助老師安排好時間以外,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時間去及時的復習。

二、認真備課

備課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就在於課前的備課。備好課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備課的過程中除了利用好手上的《全品新教案》以外,要利用好網上的資源,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認真的做好導學案,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把導學案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是在下半學期的時候才開始用導學案的,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像:有的學生不做了;有的學生做不完了;有的學生做的不認真了等等問題的存在,那麼在寫學期的教學工作中,要對導學案做一個完善的要求,提高導學案的教學效果,真正的發揮它的作用。

三、教學技能

在教學方法上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多聽一些有經驗老師的課,多和王校長等一些教學專家交流一下,虛心向他們請教。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在教學技能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還是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導致個別學生上課不集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在聽過一些老師的課後,以及在王校長的指導下,我轉變教學的方法,上課時充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

四、認真批改作業

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太好,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發現你要是嚴格要求他們的話,學生完全有能力做到老師要求的內容。對於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科和生物學科來說只要多記憶,那麼完全有能力考出一個好的成績來。但學生的程度都不一樣,要根據具體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三)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級的《中國歷史》學科的教學工作。

雖說這一學期的教學時長將近四個月,卻也是轉眼即過,一學期已經結束。回顧本期的教學工作,兼有得失。學期以來,我本著以學生成長促進自我成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應該說圓滿完成了學校制訂的教學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緊抓常規教學,有備無患

1.做好課前「三備」: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

需要說明的是,我的主修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而非史學,這所以去教歷史學科,是應學校的要求與安排,我艱難的答應了。因為我對歷史的掌握用一竅不通來形容也不為過。但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所以我給自己制訂了一系列以「加強自我學習 帶動學生成長」為主旨的方式方法。

備學生:就是指用學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級特徵、觀察學生對於本學科的愛好程度和接受程度,並實時的為備教法提供信息參考。我所教的x班和x班,特徵各不相同。x班學生人數xx人,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x班學生人數xx人,男生人數佔了絕大多數。結合《中國歷史》的學科特點,男生的接受能力和愛好程度普遍高於女生,所以我在兩個班的教學過程中,在x班會下較大的勁來活躍課程氣氛,而在x班,課程氣氛不太需要我的調動,就會自然而然的融入。所以,做好了「備學生」的工作,課程上就會比較輕松。

備教材:就是指教學工作者要對自己所用的教學參考書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徹。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主要來源於教材和老師的講解,老師對於知識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講解不透徹,學生就很難接受,並且還會對學科產生厭煩情緒。故,我十分重視備教材。開學時,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書,沒有任何相關參考資料,為了給學生上好豐富的歷史課,我積極在網上查找課時資料、觀看學習教學視頻,沒有參考書,我就自己在網上下載電子書,然後到縣城列印裝訂,盡最大努力充實自己、完善課程、豐富學生知識。

備教法:有了教的對象和教的內容還不夠,要活躍課程、有效完成課程教學任務,良好的教學方法必不可少。《中國歷史》是一門比較靈活的課程,這就要求任課的老師不能過於死板,那樣只能把本應該活躍的'課程上得枯燥乏味,不利於教學效果的體現。哪一個知識點該用平鋪直敘、哪一個知識點結合歷史典故激情飛揚、哪一個知識點又該融入神話傳說豐富課程內容、哪個時候應該把學生的互動列為重點活躍課程氛圍,等等,我都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必要是還要課前演練一番。

2、多聽課,勤學習,善反思

學校關心新進教師的教學成長和能力培養,為我們指定了一幫一指導老師,我的指導老師是譚道書主席。不管什麼層次、什麼學科的聽課,我都盡量抽時間去聽,這樣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程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 定期的教研活動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

二、重視尖子、鼓勵後進,優差結合,整體推進

雖然是《中國歷史》學科,但我決不忽視這一門學科的重要性。學期初,我就緊抓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這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程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對於個別班裡的後進生,我一直堅持個別知識輔導、同學幫扶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與興趣,力爭每一名學生不掉隊。

三、課程效果與教學成績

本學期,無論是階段性考試還是期末考試,我兩個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名列年級前茅,又特別是這次期末考試,我x班xx名(近半數)學生成績在xx分以上,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一致認可。我自己也不斷鑽研業務,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促進教學教法的進一步成長與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與來期教學目標

1、自身的業務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不斷更新。社會瞬息萬變,教學方法也必須不斷追尋更新,我將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2、學生的自主自覺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還不夠扎實,優差生的差距還很大。

3、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學習撰寫有較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總結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但我深深的知道,作為一位年輕的教師,經驗還是很缺乏,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的積累,以一顆年輕上進的心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把教學工作當做我一生的事業!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四)

本學期,本人任教八年級歷史課,一學期來,能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畢業班的教學工作。

一、激發興趣,發揮潛能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歷史學科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又通俗易懂。我堅持在每節新授課中採用多媒體教學,大量的圖片資料。我還在教學中採用做些簡單的小游戲、講故事、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歷史課變得生動了、有趣了,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上這門學科了。

進入初二後,學習任務更加艱巨,學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逐漸削弱,如何讓學生在諸多的學科中重視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月後,我會在課堂上表揚一些學生,一種是優等生,讓他(她)們介紹成功經驗;一種是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只要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你就會取得理想的成績。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同學們逐漸有了競爭意識,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課上帶著耳朵聽,他們挺樂意的,一讓他們動筆,就開始偷懶。從初二開始,我就注重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我採用課堂筆記本和歷史作業本合二為一,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由於歷史學科採用開卷考試的方式,在教科書上勾劃重、難點顯得尤為重要。我要求學生用紅筆或彩筆勾劃,並註明考點的項目:如「明治維新」的內容,使學生一目瞭然。上課時,我邊講,邊巡視,提醒和督促後進生和調皮的學生勾劃課本。臨近期末,七門學科進入都進入大復習階段,各科作業接踵而至,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我只能立足於課堂這塊主陣地,緊緊抓住xx分鍾,盡量讓學生多讀、多寫。下課時,人人必須完成課堂訓練,交給老師後才能離開教室。課堂上抓緊分分秒秒,關注每位學生,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課後也沒有作業,學生負擔減輕了。

三、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

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基礎是根本。沒有基礎,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初二世界歷史的內容,繁雜且瑣碎,讓學生將所有的考點背出來,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是不太現實的做法,歷史學科實行開卷考試。對學生而言,記憶是一件看似簡單可實際上最為困難的事。我首先採取「全面進攻」,把中考考點整理好,並在重要的內容下做好標記,印發給學生,再把考點逐題改編為小問答,讓學生當堂訓練,熟悉中考的每一個知識點。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讓學生練習一遍,同樣一張小問答,我一般讓學生訓練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訓練,學生對考點由陌生逐漸熟悉。

對於重要的章節,我則採取「重點進攻」,讓學生把重要的內容識記下來,課堂上再默寫。學生通過小問答題的反復訓練,基礎知識夯實了。扎實的基本功是應對考試的第一步,僅僅訓練小問答是遠遠不夠的。中考的選擇題和材料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閱讀、理解、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針對中考題型進行有效訓練。題目是千變萬化的,關鍵是掌握解題方法。

四、關注後進生的成長

後進生所佔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成績的提高。如何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這是我們面臨又一個棘手的課題。後進生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愛心、給予更多的理解,來驅散他們內心的孤獨和自卑。轉化一個後進生談何容易,需要老師極大的韌性。轉化後進生要多動腦、想辦法,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把握時機等。後進生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過程中他會出現動搖、反復,老師不能輕易放棄,而要堅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我主動向同行們學習、請教,對歷史復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復習進度與方法。我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歷史教學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嘗試。初二學生所用的復習資料絕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整理、編寫的,工作量雖然很大,卻很實用,而且在教學中基本做到了扎實、細致、到位,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揚長避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在明年中招考試中考出優異成績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而不懈努力!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五)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x)(x)的歷史工作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景總結。

一、主要工作:

1、本期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業務學習和教科研理論學習。

2、深入學生實際,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及方法等。

3、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前參加團體備課,或突破難點,或選擇教法和學法,或設計作業,或營造情景。

4、參加政史地教研組組織的出謀劃策、集思廣益的聽課、評課活動。

5、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景。

6、開展課外輔導,課外活動如:交流歷史學習方法、經驗;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學習方法,復習方法指導。從而培養了學生興趣,拓展其視野,並與同組教師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8、經過多樣化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二、存在的不足:

1、個人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異常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三、教學反思: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景,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異常是世界史的資料比較陌生,很多知識點無法理解,課堂上又無法補充太多。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進取,但中等生、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所以,講得太深,很難照顧到整體,有時課堂教學效果不如夢想。從此能夠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景,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費很多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一堂准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教師都獲益不淺。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於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實質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點具體的資料。

4、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夥伴。

精選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及反思(六)

一、接受了更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幹是必須得,但抬頭望頭也是必要的。一味埋頭苦幹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系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二、結合教學理念

高廣方教授在《生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講座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的教育為的是什麼?她提出了四個觀,即:生命觀、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從幾方面對中學教學提現了新的發展方向,最後得到結論: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書。此報告無疑是對當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鍾,更是對一線教師理念的一次糾正。

三、學習如何成為了一個專家的型的教師

中學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還應該成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而這一點正是當今我們大多數中學教師所不具備的,我們更多的是實踐,但不會總結,將這些實踐形成文字,變成論文只更是我們所不善長的,這次培訓有三位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門的闡述,分別是劉良華教授,宋德華教授,黃牧航教授,通過這些教授的講座,使我們了解了論文的選題、論文的寫作準備、寫作的基本步驟、寫作的基本要求、論文寫作的常見的問題與糾正。黃牧航教授則對中學歷史教師的基本課題研究進行專題講座,讓我們了解中學教師如何進行一些相對實用的課題研究方法、步驟。

四、認識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訓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參加培訓的都是全省教學一線的精英、名師,對教育教學都是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此次培訓又是一個非常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同時,還是建立友誼的紐帶,平時只能在報刊雜志見到名師的老師,通過此次機會,終於可一睹尊容,亦為樂事。

當然,培訓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這次培訓中所學的一些理念與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更上一個新台階。

4.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

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需要大量的記憶和練習來鞏固。雖然辛苦,但也伴隨著快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歷史知識點 總結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五四運動

⑴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⑵經過:①爆發: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主力是野碰北京大學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來支援北京學生的斗爭。工人階段參加斗爭起了巨大作用。

⑶ 口號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等。

⑷結果:取得三大初步勝利a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b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c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⑸五四愛國運動意義: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⑹「五四」精神內容: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於奉獻的精神。

⑺五四運動與中共成立的關系: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②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共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③五四運動中,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為中共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①時間:1921年7月。

②地點:上海(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

③代表:共產國際代表。

④內容:A、通過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奮斗目標的實現共產主義。

B、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C、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⑤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意義:標志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⑵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

①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段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

②是中國歷開天闢地的大事。

③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在一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麼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略的命運?

辛亥革命後,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北洋政府仍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沒有擺脫貧窮和落後,中國的綜合國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戰勝國,中國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略的命運。

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歸納

第一課:第一次鴉片戰爭

1、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2、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虎門銷煙(1839.6.3;道光帝、林則徐—義律;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3、向中國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牟取暴利。

4、鴉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銀流入英國,加劇了中國的貧弱;②嚴重摧損了吸食者的體質,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①1840年6月爆發;②1841年初佔領香港島;③1842年,中英議和,簽訂《南京條約》(性質:中國歷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內容:①賠款2100萬元;②割香港島給英國;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則瞎處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商品所繳納的稅款,需從英國商定)。

6、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頌盯談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7、太平天國起義:

原因:第一次鴉片戰爭加重農民負擔,人民奮起反抗。過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②1853年,佔領南京,改天京,建都,後開始北伐、西征;

③1860年,逼近上海,列強組建洋槍隊,美國人華爾統領;

④1862年9月,在清溪擊斃華爾。

第二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修約失敗。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1856.10-1860.10,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為幫凶,1860年,先後佔領天津、北京,咸豐帝逃到承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初二歷史簡單卻也需要 學習 方法

一、要學會使用好課本

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歷史新教材,課本知識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於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課本有些內容是用小字印刷的,這部分內容不是課本的主要內容,編排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同學們的知識面,不一定要記的,但是同學們可以閱讀,結合課本的大字不分來看。

二、要學會「閱讀」

要學好歷史,就要學會 快速閱讀 教材,才能取得課堂的主動權。做到這一點,同學們就能學得輕松自如,並逐漸掌握閱讀技巧。上課時,老師帶領大家讀書學習,通常老師已經有層次性、針對性地設計了問題來啟發我們大家什麼內容須詳讀精思,什麼內容要略看了解,什麼問題要邊讀邊想,什麼問題要讀後再想。因此同學們要跟著老師給你啟示,尋找知識的縱橫聯系、前因後果等,同時大家也要養成圈點批註,做簡要 讀書筆記 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課文中絕大部分針對歷史名詞、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資料補充,部分不帶星號的引言或插圖等,只要快速掃描略看即可,而諸如歷史事件的起因、進程、影響,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人物,重要的歷史資料、歷史插圖等重難點知識,就要求大家詳細閱讀、認真思考。

三、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善思」和「樂思」

《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要我們在學習中做到學思結合。愛思考、會思考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同學們要在課堂上利用老師給的思考的機會,培養多種思維能力。

層次一。要會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逐層深入,學會順著歷史線索尋找事情的前因後果,以此訓練嚴密的 邏輯思維 能力。如:在學「美國的冷戰決策」時,可以將其設計成如下幾個問題:什麼是美國的「冷戰」政策?(2)美國為什麼要(1)實行「冷戰」政策?為什麼能夠實行「冷戰」政策?(3)「冷戰」政策的實質是什麼?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通過環環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徹悟,更是思維的啟迪。長期如此的訓練,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層次二。要鼓勵自己標新立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訓練我們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靈魂,外國的 教育 家曾提出:「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有利於形成學生對學習的內部誘因。」因為發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體現。老師在教學中會鼓勵大家質疑,要求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評價、定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學生從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討論美國南北戰爭時有同學就提出「如果當時有其他的辦法能緩解當時美國的狀況,林肯會怎麼做?那麼美國的今天又會是什麼樣子?」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最新八年級歷史下冊的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 初二歷史下冊重點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筆記

★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全套

★ 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

★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歷史下冊主要知識點總結

5. 八年級下冊歷史教材全解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國任務,舉行的時間、地點、內容:
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內容:(1)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平(北京)為首都,採用公元紀年;(3)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點: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
第2課最可愛的人
1、「最可愛的人」指誰?司令員、出兵時間、戰歌、精神?
最可愛的人指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2、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雲。
3、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而歸。
第3課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地主、富農佔有大部分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農民去佔有極少的土地,他們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時間、內容、結果、意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以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襪襲了條件。
第4課工業化起步
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的任務:主要是集中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拍褲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2、一五成就:基礎工業與新工業部門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的成就;原有工業基地的加強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
1956年, 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第5課三大改造
1、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農業、手工業採用合作化,工商業採用「公私合營」,對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2、重點:三大改造的意義: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告賀兄

閱讀全文

與8年級歷史新教材網路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類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827
狂犬病培訓方案 瀏覽:381
高一年級部音體美培訓方案 瀏覽:287
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的功能 瀏覽:806
規范使用漢字的培訓方案 瀏覽:942
上海五一商場促銷活動 瀏覽:989
如何利用知乎問答進行網路營銷推廣 瀏覽:144
口紅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519
葯品ka營銷方案 瀏覽:584
上海鴻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17
機電產品市場營銷 瀏覽:592
企業在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中屬於 瀏覽:505
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重慶市2013 瀏覽:81
山東財經大學市場營銷考研 瀏覽:83
51餐館創意促銷活動 瀏覽:545
aldi的市場營銷戰略英文 瀏覽:882
社區商業與旅遊聯合營銷方案 瀏覽:708
自熱米飯市場營銷 瀏覽:914
超市促銷活動游戲方案 瀏覽:502
運輸市場營銷產品生命周期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