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農產品傳統營銷方式

農產品傳統營銷方式

發布時間:2023-03-21 22:51:20

⑴ 農產品有哪些銷售渠道怎麼操作

很多農民將農產品直接運到農貿市場進行銷售,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就產生了農民+消費者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營銷模式,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很多中間的環節,從而可以避免中間商獲取任何的差價,可以讓消費者購買到價格更便宜的商品。
這種直接銷售的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農民除了要花大量的時間種植農產品之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銷售農產品,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的風險,因此當下很多的農民不會選擇直接銷售。
多層中間商銷售
農產品的生產者可以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農產品,這就產生了農戶+批發商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農產品生產相對比較集中的地區。中間商可以從交易的過程中獲取比較高的利潤,有的時候中間商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會壓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降低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由於農民不了解市場,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又因為農產品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農民經常會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產品,一秒盲目進行銷售,導致自己經濟造成損失,增加生產的風險。
加工銷售
農民可以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將農產品加工成商品進行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收益,農產品生產企業不會壓低農民的銷售價格,因此,農民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收入。
發展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火爆,也讓很多的農民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商家。農民可以將自己所銷售的農產品,直接放在社區團購平台進行銷售,通過預訂或者是拼購等方式,確定銷售的數量,讓農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的家中,減少了中間的環節,提升了產品的銷量,降低了農民銷售產品的風險。

⑵ 農業產品怎麼推銷

現代農產品向社區營銷。

1、農業實現產業化與農業實現現代化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在產業升級與產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農民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由於各種原因,經常出現滯銷或者銷路不暢,農民增收存在一定的風險,農民如何讓生產與銷售緊跟發展步伐成為一個現實問題,我們知道標准化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如果出現滯銷的局面,損失是非常巨大的,產品在有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邁進的過程中,怎麼突破銷售困局,怎麼讓我們生產的農產品不愁銷售,是所有研究農業問題人士關心的,下面要闡述的不是農業產業政策與農業現代化建設,而是怎麼樣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談一些看法。


2、現代農產品的營銷定義:現在農產品基本上延續舊的銷售辦法,以農貿市場為主要源頭,向交易集中的菜市場延伸,超市與社區菜市場結合的銷售思路,農民種菜,商販收購,集市銷售的模式,有些是自己種自己銷售,也有通過合作組織集中采購銷售等存在,所以農產品的銷售本質上思路仍然以政府主導的大市場為主,不斷提出要建設大的貿易市場,建設規模型農產品交易市場,這樣的銷售方式將在很長時間存在,因此,現代農產品的營銷定義有兩個部分。

一是做好渠道流通銷售模式。

二是直接專營銷售模式;第一種模式以政府指導為基礎,另外一種純粹屬於新的商業交易模式,模式的手段各有特長,在不斷豐富交易的基礎上,產品的品質、新技術、特色產品、高價值產品為主要龍頭,逐步滲透的辦法,經營新的思路,來創造農產品新的價值體現。


1、農產品生產經營現狀:

農產品的經營一直關系著兩個家庭,一個是生產家庭,一個是消費家庭,兩個家庭的順利對接才是農產品銷售與經營的關鍵所在,如果生產家庭沒有辦法生產,消費家庭就談不上消費,而消費家庭買不到需要的農產品,生產家庭生產了也賣不出去,兩者互為關系出現的簡單問題,到目前位置,已經變得越來越讓人揪心,本來只要兩個家庭互相需要,那麼經營農產品就不是一件難的事情了。

近年來,政府給了不少的農業項目的支持,可是沒有收獲,為什麼?政府也不知道怎麼辦?道理很簡單,很多國家的錢都打水瓢,為什麼?中間環節有問題,沒有直接用在項目上,中間監督出了問題?農業企業都是農民在做,缺少指導。由於農民他們本身素質有限,所以如何把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整合一體,成為現代農業的最大問題,現在所謂的農業專家們都知道農業的問題是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可是他們也不知道怎麼銷售,只知道弄大批發市場,弄幾個什麼協會來糊弄農民,農民盲目陷入什麼協會的圈套,導致現在農民增收出現困局。


農業營銷切忌「嫦娥奔月」,農產品銷售的困難很多時候歸結在產品的老化,農產品的結構不配套,大多數是政府主管部門喊出的口號,實際上是無力來突破農產品的營銷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營銷與消費市場的研究與突破,抓農民很有手段,但抓銷售就迷惑不前,因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後者是市場手段,由此,在基本盤面上的指導人員,需要強化一體化的專業人才,主管人員要抓生產更要懂市場,而懂市場遠遠不夠,懂市場的所謂農業專家很多,但需要懂營銷的就很少,因此,兩者或者多者結合,將是關鍵。


2、農產品經營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農業產品銷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農產品或者農業銷售人才交流,目前在農業產品銷售大部分是一些農民出生,現在有轉型後(初步土地經營升級)的一批人在主導,很難融合現代營銷手段,高級農產品營銷、策劃、銷售為一體的「地面營銷人才」更是難以尋找,這與我們的農業大國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與政府主管人員,因此,農產品國內營銷人員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市場消費需求,也就是農戶家庭到消費家庭之間傳播的橋梁被人為阻隔,消費者想知道農產品的信息、質量、品項特點、產地情況、安全情況等等均缺乏對接,依靠農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滿大街丟在那裡,出現兩極分化。

2、產品:在全國有不少農產品接近我們國家最高標准—有機標准,但是標準的使用、建設、管理需要花很多費用,農民承擔不起,所以在當地消化,價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產品由於缺少標準的支持,上市後價格上不去,競爭就下降,農民賺不到錢,結果就不了了之。農產品的周期性與存儲特點,決定了產品必須要有嚴格的經營時間通道,而時間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門,比如標准、運輸、管理、銷售價格等,把很多優質產品浪費在與市場的人為交道裡面,而比如生鮮的農產品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因此農民害怕產品進城市,也是一大問題。


3、市場:純粹的市場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對政府主導信息的管理,而全國市場消費階段停留在批發市場,政府的信息來源也在批發市場,並不清楚消費者想吃什麼,怎麼吃,吃的代價、吃的便捷、吃的安全、營養,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發市場是無法掌握直接的消費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產品雷同,高價值的產品不多,也沒有人去引導消費者去消費什麼樣的農產品,所以市場出現盲目現狀,大量好的農產品消費者不習慣、進不了餐桌,由此影響到農民的生產,結果農產品新品市場萎縮,高價值產品提不上價格,消費者吃不到,兩者又開始對立。


3、那麼如何來做農產品的銷售呢,在管理與經營上,如何把農民的好產品賣出去,提高農民積極性,能夠賺到錢,來繼續推動農產品升級,成為關鍵,而農產品的經營模式成為新農產品銷售突破的關鍵所在。筆者對現代農業營銷的定義裡面提出農產品的直營銷售,成為現代農業營銷的突破口,確定什麼樣的銷售,如何才能滿足廣大消費家庭的實際需求,才是營銷思路的延續,我們把消費家庭的分類,就可以看出農產品採取什麼樣的銷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費家庭分為3個類型,一個是工薪消費階層,一個是年輕白領族與高退休階層,一個是小康階層,三個階層所消費的農產品完全不一樣,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數農產品是不分消費家庭的,愛誰買就賣,因此管理與經營費用增加,損耗非常大,作為農民的銷售路數不對,就形成惡性循環。

4、按照三個階層的消費不同,工薪消費階層主要消費一般的農產品,也就是常規產品,追求便宜與實惠,大部分銷售在農貿市場(菜市場),消費為常規的無公害產品,以限制高農殘為主要產品,價格比較優惠量大。年輕白領族與高退休階層,消費一般以上的產品,追求產品的營養與外觀,追求產品的時尚性,比較喜歡凈的農產品,價格比普通農產品價格稍高影響不大,比如綠色食品,大棚種植的反季節時令農產品等,追求新鮮,喜歡在超市消費,干凈。另外小康階層的消費者要求比較高,追尋特別的農產品,享受時尚的同時,追求高檔,比如出口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等,市場上少見,所以追求安全、營養、高價值是他們的目標。


5、根據不同的消費目標,制訂不同農產品的銷售方式,才是農產品現階段提升的有效辦法,一般無公害農產品的銷售由於成本問題,可以在統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交易,在各社區的菜市場進行銷售,而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可以在社區根據專營銷售模式,為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與推廣,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對接消費家庭,提升產品的銷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銷售的周年化生產計劃,這樣的專營銷售模式將大大拓寬銷售基層面積,不至於產品生產以後不知道怎麼辦,同樣有利於農產品市場的多樣化良性發展。

6、綠色與有機農產品直營的10大銷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場特定的消費對象,城市在不斷擴大,買農產品越來越不方便,特別是安全營養的農產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這樣的配送渠道,有品質保證的配送渠道,這樣的享受,可以體會配送帶來高效便捷的銷售服務,做好消費家庭的資料庫銷售目標,建立龐大穩定的銷售體系,成就現代消費觀念在農產品銷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嘗試。配送不僅僅是將所需要的農產品送到消費家庭,而是要建立一個消費管道,這個管道包括先進的電子商務、電話、店面等互相配合,協調運行。

2、免費體驗策略:把農產品的優、劣完整體現在消費者面前,通過對產品的觀、聞、品、驗等手段,讓消費者明白什麼樣的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這樣將大大拉近消費者的感官識別,從而建立牢固的產品信任感,促進產品的就地就時消費。體驗策略運用的產品非常重要,貨真價實是體驗的關鍵。

3、教育服務策略:社區服務是銷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區的組織關系來進行農產品的教育與消費,通過對物業、居委會的聯合,把社區教育與服務的關系建立起來,通過對產品的橋梁作用,把農業的場景從生產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演繹,使消費者明白農產品怎麼生產、加工、運輸到消費者手中的,通過怎麼樣的質量檢驗保證品質,互相共融,保證常年的農產品供應,建立良好的供應關系與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務當先,做好教育消費的引導工作。


4、引導對比策略:農產品的銷售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比,對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觀望,看外觀;品嘗,嘗品質;比較價格、重量、產地、顏色、品牌等,通過對比手法,強調產品的實質,引導消費者使用產品的諸多好處,消費者通過觀望、嘗試到消費的過程全部是引導出來的,因此,引導消費策略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環節,並不需要廣告來扶持。

5、公眾公益策略:農產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與體育結合,現在流行奧運生產的農產品很吃香,還有會議、旅行、餐飲等諸多公益活動的切入,很多活動把農產品介入進去,提高知名度,這樣可以大范圍在各種渠道進行銷售,農產品品牌建設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圍團購策略:農產品做團購優勢很大,家庭廚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禮品銷售,通過對農產品的包裝與貼牌,把簡單的一種農產品包裝成消費時尚的禮品包裝,特別是水產、水果、糧油、蛋等等,小范圍的團購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單位裡面,包括機關食堂、各辦事機構、單位等,由於我們國家節日特別多,所以節慶農產品禮品銷售將異常火暴。

7、社區活動推廣策略:社區推廣活動歷來是農產品銷售的好渠道,也是宣傳的最好陣地,社區活動主要要貼近消費家庭的實際需求,比如贈送廚房用具,把活動按照社區的特點安排開來,小區設攤、節日活動慶祝、社區組織活動介入等等,長期不停的搞,把社區當作產品宣傳的一塊陣地,效果非凡。

8、單位合作推廣策略:單位合作的優勢很明顯,農產品需要走量才好,與單位的合作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單位配送與單位效益掛鉤,機關食堂與單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產品的使用效果。

9、個體直銷策略:農產品在各地可以與當地的社區便利店有效結合起來,比如水站、洗衣店、小賣部、茶樓、社區會所等等,通過對接,把農產品的信息發布出去,這樣大大加快產品的直接銷售。

10、媒體網路廣告策略:在網路上進行產品宣傳將越來越流行,什麼樣的產品均可以在網上找到,網路重點介紹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重點突出產品的營養價值,什麼樣的消費者適應,有什麼好處,吃了後能對身體有什麼改變等,這樣的宣傳在網上越流行,產品的知名度就越高,越能夠與消費家庭融合。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電視與報紙傳媒結合起來,加快農產品的現代化營銷步伐。

現代農產品營銷要放開思路,結合成熟的消費觀念,把營銷的步子邁開,從產品的立項上就要把產品的營銷成本計算進去,而不是光光是生產成本,將來農產品的銷售重點分為四個環節: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倉儲、銷售渠道四個部分,而核心的是把好產品通過合理的銷售渠道,把產品傳輸到消費家庭,傳輸到餐桌上,因此,一個農產品的整條連接要考慮生產的現代化,還要考慮營銷的現代化,從田間地頭要餐桌的每一個過程都不能忽視。


從目前來看,農產品生產與技術方面沒有多少問題,主要是考慮環境與農產品的關系,重點在營銷上面,現代農產品的營銷要照顧消費習慣、消費心理、消費潛力、消費心態等諸多方面,要從小商小販的心態里走出來,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營銷模式與銷售通路,建立農產品身份證制度以外,需要建立農產品消費家庭的識別系統,逐步建立可以穩定發展的高效農業銷售體系,這樣,任何產品的升級換代將不存在風險,只有市場有保障,產品才有出路,農業現代化才有依靠。

⑶ 現在農村的水果較多,他們都有哪些銷售渠道


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對統購統銷的農產品銷售模式進行改革,不斷創建新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多種銷售渠道共存的銷售格局。但整個農產品渠道體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了解透農產品銷售渠道,對於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至關重要!今天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農產品渠道!


現有農產品銷售基本模式

1、農戶直接銷售

指農產品的生產者,通過農貿市場,將農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的銷售模式,即「農戶 + 消費者」的模式。這種銷售模式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中間環節,從而可以獲得比中間商參與更高的經濟利潤。但是這種銷售模式需要農戶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風險。


4、利用媒體宣傳,打造旅遊 + 觀光 + 採摘新型銷售模式


近年來,為了緩解快速的生活節奏帶來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農業觀光旅遊。這種新型的旅遊模式不僅可以讓消費者享受田園樂趣,還可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收入。觀光農業旅遊項目就地取材,建設周期短,建設費用小,能夠迅速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縮短農產品的中間流通環節,減少運輸和銷售費用,提高農民的凈收益。開展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可以藉助電視、報紙、互聯網、微信等媒體中介,宣傳推廣農業觀光旅遊項目信息,擴大影響力。

⑷ 農產品的銷售一般都有哪些途徑

產品的銷售一般有下列途徑,一個是通過自己買賣,另一個是批給批發商,再就是網上銷售。

⑸ 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歷史演變

1、農產品運銷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農產品營銷的產生階段,也是市場營銷學產生的階段。在該階段,農產品營銷渠道主要形式為生產者——消費者的直接銷售渠道。由於在該時期美國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程度提高,加上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使大批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客觀上造成了城市勞動力的相對過剩,使對農產品的購買能力下降,農產品市場價格相對提高。解決該題的主要方法是如何選擇便捷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和銷售價格。因此,許多學者將這個時期的農產品營銷學表達為「 Marketing of Farm Procts」即譯為「農產品運銷學」。2、中間商銷售為主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由於美國農產品機械化和規模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出現了過剩,形成了農產品買方市場。農產品營銷已不是如何降低渠道成本和提高營銷效率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使過剩的農產品實現市場交換。而以前的農產品運銷方式,顯然帶有生產主導性,生產者缺乏市場駕馭能力,這樣出現了對中間商的選擇和培養,通過中間商的市場能力優勢把農產品推向市場,完成農產品在流通領域中的所有權轉移。因此,在該時期許多人把農產品營銷等同於農產品推銷學。
3、垂直一體化渠道階段。20世紀50年代,由於中間商在農產品市場交換中佔有主導地位,傳統的營銷渠道系統中的中間商(渠道成員)處於一種完全競爭,相互排斥狀態。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所有權轉移環節多,各渠道成員為自身利益,往往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農產品在市場中的交換利潤絕大部分被中間商掠取,生產者往往得不到農產品在市場交換中的平均利潤,受到中間商的盤剝。為了抵制這種盤剝,農民紛紛組織各種形式的生產者聯合體,實行農工貿一體化經營,形成了以生產為中心的垂直一體化渠道系統。主要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Agro_instry)和農商綜合體(Agribusiness)中心的垂直渠道系統的形式。使農產品營銷渠道延伸到生產領域。
4、以顧客為中心的渠道階段。20 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隨著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越來越個性化,農產品營銷渠道活動從消費領域開始,形成了以顧客導向為特徵的營銷觀念。農產品渠道的設計以為顧客便利和服務顧客為中心,使渠道設計從些以生產為中心轉變為以顧客需求為中心。使農產品營銷渠道延伸到消費領域。
5、渠道整合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農產品營銷渠道從過去傳統的營銷渠道系統發展到整合的營銷系統。渠道成員間的關系由原來各自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競爭關系整合為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全過程的服務目標統一性。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渠道成員間的各種合作關系。在西方農業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農業聯合體逐漸成為農產品營銷的主體。農業化的發展要求農業中許多部門(如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機構和加工機構)從農業中分裂出來,形成以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為中心的綜合服務體系。這種綜合服務使農產品營銷渠道延伸到農產品產前的服務領域和其他輔助的服務領域(如銀行、保險、運輸、咨詢等)。
以上農產品營銷渠道發展的五個階段是伴隨農產品營銷的發展而變化。同時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演變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演進軌跡。前三個階段屬於以生產為導向型的農產品營銷階段,其主要目的是如何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渠道效率,使生產者的農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採用以農產品為中心的農產品運銷,農產品推銷和產銷一體化的營銷活動方式。這些營銷方式實質上是生產——市場的模式。它適應賣方市場下的農產品營銷活動。第四、第五個階段,由於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農產品生產已不再是營銷活動中的主要,顧客的需求,尤其是顧客需求的個性化,使農產品營銷活動必須以顧客需求為出發點和終點。農產品營銷渠道的設計形成了市場——生產的模式。該模式不僅體現買方農產品市場的需要,也滿足在賣方市場下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顧客差異需求。

⑹ 農商品的銷售渠道

1、農戶直接銷售
指農產品的生產者,通過農貿市場,將農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的銷售模式,即「農戶 + 消費者」的模式(1)。這種銷售模式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中間環節,從而可以獲得比中間商參與更高的經濟利潤。但是這種銷售模式需要農戶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風險。
2、多層中間商的銷售模式

指農產品的生產者通過中間商將農產品進行銷售的模式。即「農戶 + 批發商」的模式。這種銷售模式主要適用於農產品相對集中的地區。中間商為獲得高額利潤,往往會壓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從而降低農民的經濟利潤。同時,農戶不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會造成生產的盲目性,增加生產風險。
3、以「加工+銷售」為主的農產品銷售模式
指農產品的生產者將農產品賣給農產品加工企業,再有加工企業把農產品生產成其他商品,進行銷售的模式。這種銷售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增值利潤,變向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4、引進新品種,發展特色農業
由於大多數農產品品種單一、產品檔次不高,造成農產品需求較低,銷量不好。所以,農戶在選擇農產品種植時,應考慮引進投入少、產量高,評價好、銷量高的新型品種,一方面滿足廣大消費者多樣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種植成本,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農戶可以依據地區氣候優勢考慮種植紅提、草莓、蘑菇、紅花、琵琶等經濟收入高的特色農產品,發展特色農業。
5、開展網路營銷渠道,拓寬銷售渠道

網路營銷是指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宣傳和傳遞產品信息,以實現產品交易的新型營銷活動。網路營銷能使信息有效的在農戶和消費者之間有效傳遞,同時可以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使農戶和消費者獲得切實利益。建立網路營銷渠道可以採取以下有效措施:一是需要普及農村互聯網的應用,使農戶能夠發布農產品信息,實施網路交易。二是政府需要提供技術培訓,使農民掌握開展網路營銷的技術方法,促使網路交易的達成。
6、縮短營銷渠道,走超市化和企業化的道路
我國目前主要的農產品交易方式為通過農貿市場進行農產品銷售,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貿市場被取締是一種必然趨勢。超市相對農貿市場來說 , 人流量大,需求量也較多,利潤空間較大。同時,可以集中資源優勢,建立農產品銷售企業,農產品經收購、篩選、清洗、包裝後,統一產品名稱對外銷售,形成品牌效益。
7、利用媒體宣傳,打造旅遊 + 觀光 + 採摘新型銷售模式

近年來,為了緩解快速的生活節奏帶來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農業觀光旅遊。這種新型的旅遊模式不僅可以讓消費者享受田園樂趣,還可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收入。觀光農業旅遊項目就地取材,建設周期短,建設費用小,能夠迅速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縮短農產品的中間流通環節,減少運輸和銷售費用,提高農民的凈收益。開展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可以藉助電視、報紙、互聯網、微信等媒體中介,宣傳推廣農業觀光旅遊項目信息,擴大影響力。

⑺ 農產品銷售有哪些渠道

銷售渠道指商品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所經過的路線和通道。包括四層含義:

(1)起版點是生產者,終權點是消費者(生活性消費)和用戶(生產性消費)。渠道作為產品流通的途徑,一端連著生產,另一端連接消費,因此它所指的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完整的商品流通過程。

(2)運銷渠道的積極參與者——各種類型的中間商。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過程中要有一些經營環節或經營機構的參與,要發生多次的買賣行為,各種類型的中間商扮演著重要角色,即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3)生產商向消費者或用戶轉移產品和勞務應以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為前提。如生產商將其產品直接售給消費者或用戶,不經過中間商,這是直接轉移商品所有權。但在通常情況下,生產商都是經過一系列中間商將其產品轉賣給消費者或用戶的。

(4)銷售渠道是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或用戶手裡的運輸儲存過程,不僅反映商品價值形態變化的經濟過程,而且也反映商品實體運動的空間路線。

⑻ 農產品的營銷方式有哪些

你好,其實很多時候營銷只是採取的一種手段模式,為了他們的產品促銷量。
當我們逛街也經常會聽到類似的一些廣告語,或者是一些宣傳語,其實,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屬於賣慘營銷的范圍。
比如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經常會走到一些店鋪前,聽到店鋪用大喇叭高聲的宣傳,對這家店鋪的老闆經營不善所以將自己的商品全部虧本甩賣,只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盡快的回籠資金,讓利給廣大的消費者,其實,仔細品味和體會一下,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賣慘營銷了,很多時候,我們或許是出於同情心,或者是出於佔便宜的心理,但是把東西真正買回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值所謂的低價,或者是這些東西對自己來說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但是這些店鋪的老闆就很好的利用了我們這些消費者的心理,這種賣慘營銷的手段還是比較成功的。
但是不管怎樣,我個人認為,要想真正的將自己的產品給賣出去,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要真正的從消費者的需求角度出發,要真正的做到貨真價實,以誠信經營才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僅憑一時的賣慘營銷,雖然能夠讓自己獲得一時的回報與淚一,但是這種營銷方式註定是不能夠長久的。
農產品悲情營銷禁而難止,也側面體現出農村農產品銷售渠道匱乏,銷售方式單一,讓農民對於自身產品銷售缺乏一定的安全感,無法將好的產品以更加清晰高效的方式展現給消費者,突顯出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建立長久有效供需渠道、提升現代農業抗風險能力的必要性。
作為基層工作者,是與群眾連接的第一線,在清晰掌握農產品銷售狀況以及產品特性時,應積極協助開展農產品相關的銷售事宜,幫助農民開拓銷售渠道,為農民爭取長久合作資源,幫助農戶建立更加安全的網路銷售渠道,以更加安全有保障的形式將農產品銷售出去。
要找到更好渠道的銷售,才能把農民手裡的農產品能夠批量的銷售出去。

⑼ 農產品如何銷售更好

一、豐富產品種類
由於農產品本身涉及的范圍較廣,在確保供貨充足、穩定的基礎上,豐富店面提供的農產品種類,可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便於他們可以一站式完成購買。
此外,豐富農產品的種類,可以根據食材的常見或者特色搭配方式進行捆綁式銷售,一來可以給消費者更大的購買動力,再來也能提高產品的流轉率,甚至對於品牌形象的打造也能一到一定效果。
二、策劃促銷活動
投資者在經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滿減、滿贈、折扣等優惠方式來進行農產品銷售,尤其是對於存放時間較長的產品。這樣一來,既能降低農產品報廢而導致經濟損失,也能促使其他產品的銷售,滿足消費者更多的購買需求。
三、拓展推廣方式
可以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興起,線上推廣的方式逐漸顯現出它的優勢,能夠更為簡單、快速地實現大范圍、高性價比的品牌推廣,有效彌補了傳統線下推廣模式的不足。但同時,線下推廣所具有體驗感和現場參與度,則是線上所難以實現的。
因此,投資者可以權衡兩者的成本投入,通過線下推廣所組織的各種宣傳、活動等吸引人氣,然後將現場情況轉化為圖片、文字甚至視頻,以線上途徑進行傳播,足以綜合彼此的不足和優勢,真正實現成本效用最大化。
四、藉助特色優勢
這主要是通過利用產品的特色來打造賣點,然後將賣點進行放大和提升,以符合消費者認知和需求的角度來提升農產品的格調,從而讓農產品在銷售乃至價格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但要注意的是,內容不可過度誇張和無中生有,否則後續將會給店面品牌乃至銷售造成負面影響,必須多加註意。

⑽ 農產品有哪些銷售方法

一、傳統供應配給
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是農戶與需求商家進行溝通並達成合作關系而實現的,這種方式也一直沿用至今。通過這種方式,農戶不必擔心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商家也能因此獲得相對穩定、優質的供貨資源,稱得上是互利共贏。
但是,它存在的也存在明顯的風險情況。一來,農產品的出售價格較低,雖然數量龐大,但農戶的收益並不高;再來,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個體商家的需求,進而對農產品造成影響;最後,災害風險等不僅會使農戶、商家蒙受損失,農戶還需要承擔無法有效供貨帶來的違約損失。
二、線上電商平台
線上電商平台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營銷方式,它可以讓農戶以商家的身份進行農產品銷售,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且由於缺少中間環節,消費者也能以更實惠的方式參與購買,大大激發他們的消費熱情。
而在這種形勢下,有關於電商產品安全、質量等問題也隨之曝光,不少消費者也因此對某些種類的產品有所抗拒,其中以電子產品、護膚美妝、食品類為主。顯然,農產品所受到的波及並不小。
三、自主經營銷售
選擇自主經營,農戶既可以利用線上自媒體平台打造角色IP,然後通過加深消費者印象來實現銷售引流,也可以選擇經營店面來實現收益。雖然自主經營的效益空間較大,但個體承受風險的能力普遍較低;加上打造品牌需要長期的過程,日常維護的精力投入較大,創業難度高,對創業者的能力要求也不低。
四、特色農產平台
相比上述幾種方式,選擇特色農產品銷售平台,不僅可以讓農戶通過為品牌方提供滿足要求的農產品,實現收益的增長;還能讓農戶在銷售過程中獲得線上線下兩個方面的優勢,利用品牌的已有形象進行推廣。
一來,兩種方式結合可以提高線上用戶的體驗度和消費轉化率,給線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心理印象;再來,選擇加盟特色農產平台,農戶不僅能夠作為商家參與,還能獲得平台的各種技術保障和技能知道,降低了創業難度,收益自然也能得以促進。

閱讀全文

與農產品傳統營銷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際市場營銷甘碧群 瀏覽:363
職業技能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27
大型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28
阿拉巴馬大學市場營銷 瀏覽:604
市場營銷商務英語 瀏覽:230
校園宣傳的策劃方案 瀏覽:186
義烏弘其電子商務秘書有限公司 瀏覽:915
攜程旅遊網應用電子商務的情況 瀏覽:356
塗鴉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800
單位專題培訓班工作方案 瀏覽:535
網路營銷的目的轉換 瀏覽:774
杭州電子商務人才薪酬 瀏覽:760
文廣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232
銀行營銷服務方案 瀏覽:778
雙11促銷活動產品策劃方案 瀏覽:348
西聯動力電子商務 瀏覽:548
康師傅促銷活動招標 瀏覽:333
國產品牌手機的營銷策略ppt 瀏覽:282
銀行小區節日營銷方案 瀏覽:460
治癒系服裝品牌營銷活動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