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訓心得
21世紀素養分為三大類:
(1)學習與創新素養,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創造與革新能力;
(2)數字化素養,包括:信息素養、媒體素養、信息與通信技術素養(ICT素養);
(3)職業和生活技能,包括靈活性與適應能力、主動性與自我導向、社交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產力、責任感、領導力等。
如何培養核心素養?
北京市去年開始做一項工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牽頭,研究中國首都的孩子到底應當具備什麼樣素養。我認為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發展方式,這個教育發展方式既包括孩子學習的方式,也包括老師教育的方式,還包括管理的方式,這三個方式都可以發生變化,而且是同時變化。
我們在北京11個區縣進行了調研。
下面給大家看一些比較典型的結果。
首先看孩子學習方式,特別是學習動機。
我們發現,孩子們最主要的學習動機是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取得好成績,其次是為了滿足父母、為了老師,只有10%是滿足自己的學習興趣,這個比例非常低。孩子總是處於被動的情況下會產生真正的興趣嗎?很難。沒有濃厚的興趣能產生諾貝爾獎嗎?不可能。任何一個科技諾貝爾獎都是基於濃厚興趣產生的,沒有興趣就沒有創造,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們再看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我們看到,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是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其次是老師提問題自己表達,第三是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源學習,而喜歡完全聽老師講課的所佔比例平均不到10%。所以我覺得我們老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方式。
所以想要讓中國孩子富有創造力,我們必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這樣他將學會發現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另一個調研結果是中國老師怎麼給孩子布置作業。我們發現預習和復習排第一位,第二是做練習題,第三是查閱資料,第四是閱讀圖書,這四個選項都是圍繞書本,目的是為了把書本知識背得滾瓜爛熟,考試做得又快又好。而動手操作、專題研究、社會調查等重在培養能力的作業很少。所以我們的作業結構必須發生變化。
我們再看看老師的需求。需求量最大的是改進或擴展課堂教學技巧,第二是增加學生學習特點方面的認識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但是現在的國培項目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很多培訓專家講完課就走了,讓老師學會教書、讓老師深入了解孩子,必須在常態課堂當中反復磨,磨一兩年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這不是運動式培訓能解決的。
很多老師說他們最主要的障礙是時間和精力不足,因為各級政府機構對學校干預太多,學校沒有自由,這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政府職能必須轉變,必須讓老師們安安靜靜地教書,這是第一。第二,中國的專家很多,中國現在研究教育的人有40多萬,但他們對學校的了解真的很少。我做校長培訓有20多年,跟校長接觸很多,有的校長跟我講,說褚老師您知道什麼是專家嗎?在我們校長眼中,專家就是魚缸裡面的金魚,可以用於觀賞,但是如果把金魚拿出來放在河水裡面,放在海水裡面,它就不行了,因為不接地氣。專家不了解實際情況,一讓他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他就現出原形。我覺得中國教育研究者必須深入學校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校發展提供切實服務。
我們再看教學方式的變化。老師在教研活動中都在研究什麼?大多在研究教學過程,其次是研究教學教法,對孩子的研究很少。在教研活動中,在目標分解教材教法分析方面,教研組長發揮作用最大,因為他們了解課標、了解知識體系,對教材非常熟悉,但是學情分析方面教研員就不行了,反而是普通老師最了解學生,為什麼呢?因為教研人員已經脫離課堂,他很多年不教書,他的優勢是知識優勢、教材優勢而不是了解學生的優勢。在實際教研活動當中對學生情況分析很少,可能和我們教研活動當中話語權不一樣有關系,教研活動中,普通老師沒有發言機會,甚至自己不敢說。所以,教研活動將來讓普通老師多講講孩子的情況,我認為這是重要的突破。
我們再看最有效的教研交流形式,同學科同年級教研效果最好,為什麼?因為教的是同一學科同一本書,第二是同學科跨年級,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學科同年級。但這種教研交流形式我認為非常重要。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這個人本身不分學科,但是我們的學科教學深深割裂了,所以我認為教孩子不同學科的老師很有必要坐下來討論討論,該怎麼樣培養完整的人。我們現在提出課程整合,課程整合兩種方式一個是縱向整合,比如英語一年級到六年級,橫向整合不同學科之間老師整合,這種整合越來越多,需要加強這種教學方式。
下面說一下管理怎麼轉變。管實際包括三個方面,學校怎麼管老師、管學生,這是學校內部抓的;第二怎麼管學校,第三怎麼管政府。現在學校對老師、對學生管得很嚴,政府對學校管得很死,但是沒有人管政府。過去為考而管,為考而教,為考而學,我認為將來要發生變化,應當學校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是結果,主動發展是過程。我們首先看學校怎麼管。學校內部的管理關鍵在於抓住評價環節。
評價一個學生是不是好學生不能只看分數,所以現在教育部提出培養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素質綜合評價。再一個就是教師評價,評價教師也不能只看分數。我認為一個學校好不好的第一條標準是讓學生樂學、會學、學好。學好包括兩方面,一是學會知識,二是學會做人,兩個方面都要做好。老師要樂教、會教、教好,教師的教學技能也需要提高,現在師范大學對老師教學素養的培養甚至不如原來的中等師范學校。分數很重要,但是分數不是重點,老師要讓孩子喜歡學,喜歡你這個老師,喜歡你這個學科,讓孩子學會學習,特別學會今天講的21世紀素養,這樣不但學會知識,也學會做人,這才是真正的教好。
好的學校讓管理人員樂管、會管、管好。管理只是手段,管是為了學和教服務,三個樂屬於情感建設,三個會屬於能力建設,三個好屬於標准建設,對於校長至關重要。
⑵ 你覺得自己核心素養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優秀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1
7月4日,我有幸聆聽了北京教科所王凱老師關於《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進》的講座,讓我認識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並初步了解了核心素養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現談一下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一、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體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是對教育方針中所確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細化,與我們以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
「素養」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在後天中、長期實踐中養成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可以經過努力養成好的習慣、能力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作為教師的我們,以後在工作中怎麼做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
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並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2、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著學生願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採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讀名家名著,寫讀書筆記。
一個人的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文化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知識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
想想自己上班的時間也不短了,應該說已經是一名老教師了,可不管從教學水平還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覺進步不大。首先,我讀書少,上班以來,讀過的專業書屈指可數;其次我鑽研的少,對教工作中的很多問題始終浮在很淺的層次,深不下去。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人,因為成長始終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充滿愛與責任。這是師德的靈魂,也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只有做到愛學生,愛教育,對學生,對自己的教育事業充滿責任感,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
⑶ 如何落實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學習心得
什麼是化學核心素養?如何確定化學核心素養?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即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化學核心素養是指本學科給予學生未來發展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在解決復雜的、不確定性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或能力;是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課程標准修訂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此次修訂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課程標准中增加學科核心素養和基於核心素養制定出的質量標准內容。
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按照教育部課標修訂的要求,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課程特點,提出包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等五個要素的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為了促進化學老師對化學核心素養的認識,將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落實到高中化學教學中,楊梓生在《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2016)一文中,對化學核心素養從內容屬性、內涵特點及內在聯系等方面進行了自己的解讀。認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凸顯化學本質特徵、反映化學基本問題、揭示化學學科思維、體現課程育人價值等內涵特點。
那麼,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是什麼呢?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會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一樣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有什麼關系?
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宗旨是一樣的,都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有相同點,但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具體課程目標不相同,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階段,而高中化學則是對初中化學的進一步深化與完善,如初中化學沒有有關化學平衡的內容,而高中化學有,因此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之一,但由於初中化學沒有有關化學平衡的內容,因此「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就不能也直接作為初中化學核心素養之一。
那麼,什麼是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如何確定初中化學核心素養?
要確定初中化學核心素養,首先就要弄清確定學科核心素養的依據。成尚榮在《回到教學的基本問題上去》(2015)認為學科核心素養的研製與把握,要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三個重要的基於:(1)基於學科特質。(2)基於學科核心任務。(3)基於學科的實施方式。《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版)規定了初中化學的性質和教育目標,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基本依據,因此要確定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初中化學課程標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
化學變化是化學科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遵循質量守恆定律,而質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因此「變化守恆」可以作為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是化學不同於其他科學最特徵的思維方式,所以「宏微結合」可以作為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物質可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學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的特有語言,所以會認識化學符號,會用化學符號表徵物質是化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學的本質是探究,科學探究是化學家研究化學的方法,也是化學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內容和學習方式,所以」實驗與探究」是初中化學的又一核心素養之一。
「為學生創設體現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學必將為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做出重大的貢獻。」是初中化學的重要理念之一,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對人類發展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形成化學價值觀。在應用化學為人類造福的同時,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的思想,這可以稱為綠色應用。
「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之一,從高中化學和初中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共同點,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角度看,這點也應該是初中化學核心素養之一。
綜上分析,我認為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應該包括「變化守恆」、「宏微結合」、」實驗與探究」、「綠色應用」、符號表徵、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等,另外由於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所以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也放在重要的位置。
⑷ 網課學習心得體會_學習網路課程的收獲範文15篇
在「延長的假期」面前,「停課不停學」已經成為我們「宅家學生族」假期生活主流,老師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准備著網上授課,提醒著我們准時上課。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網課 學習心得 體會_學習網路課程的收獲 範文 ,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網課學習 心得體會 範文一
2020年是一個新的開始,在舉國歡慶的時刻卻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出門,面對這場天災人禍,我國人民群眾萬眾一心共同抗疫。我們也由於疫情的影響,只能在家自學。而自學遠遠沒有在學校的效率高,沒有課堂上的互動,也沒有老師的指導。為此,學校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決定推遲返校時間,在此開展在線教學。在上網課的這段日子裡,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同時受益匪淺。
從2月17日正式開設網課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還記得剛開始的那一周,我不太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於老師在慕課上發布的學習視頻只是簡簡單單的看一遍,錯過了很多重要的知識點。作息時間的突然變化也讓我有些吃不消。但是沒過多久,我便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家認真用電腦看學習視頻以及老師的直播,課後用 筆記本 記清楚該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讓我感覺和在學校一樣充實,列清楚 學習計劃 後,時間過的很快。在不斷的學習與吸收的過程中,我慢慢養成了自律生活的習慣,即使沒有老師的監督,也能自覺地去學習。除了網路課程的內容,我在空餘時間記 英語單詞 和學習計算機,為六級和計算機二級做准備,早睡早起,做到勞逸結合。我們都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理性思考、理性工作,不斷鍛造自己的韌勁。作為一位華夏學子,我們都要有不斷奮斗的動力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通過網課學習,我有下面幾點建議:
其一,是不要認為沒有老師的監督就不重視網課,要擺正 學習態度 ,積極思考,與老師多加互動,不懂的地方課後詢問老師。
其二,是學會勞逸結合,盡量不要熬夜,否則十分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列好計劃,主動去學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可以為父母分擔家務或者閱讀書籍。
最後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 學習 方法 ,建議用筆記本記錄,用不同顏色的筆就行標記。學習視頻反復看,跟著老師的節奏,記錄好每一節的內容,課後多加思考,認真完成課後作業。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即使我們不能相見,但是希望大家都可以通過網課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通過學習遇見更好的自己。
網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二
2020年,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竟被蝙蝠關在了家裡,第一次感受到了金絲雀的心情。哪裡也去不了,閑來沒事就只能在家裡轉上個幾圈,眼看著開學的日期一步步接近,心中是喜是憂也未可知。
好在, 教育 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釘釘軟體也在各大學校流傳開來,手機瀏覽著已經開課學生的感受,內心的期待越來越深。終於,班主任發來了網課時間表以及網課的要求,我知道,我們的學習旅程也馬上快開始了。
網課前幾天,時不時檢查電腦、手機的設備,哪裡需要改進,還需不需要購買其他物件,一切的一切只為讓網課萬無一失。
盼望著,盼望著,網課終於來臨。當熟悉的聲音回盪在耳畔,當老師的面孔映入眼簾,一種想立刻返回學校的沖動油然而生,。經過一個漫長的寒假,說是不想念老師和同學,恐怕也是假的。好在隔著屏幕,也不會介意彼此之間相隔多遠。
「卡了」「卡出馬賽克了」「我都黑屏了」,隨著網課的來臨,事故也是必不可免的。網路的問題,也愈發明顯。甚至有一堂課,老師一直詢問「還卡不卡了」,同學們也一直回復「卡,還是很卡」,在老師的嘆息中,同學調試設備中,一堂課終歸是落了幕。
幾天的網課就這樣過來了,每個人都積攢了各自的 經驗 ,可以說一切進展著越來越順利了。連麥環節,讓我從屏幕中觀察同學的變化:他變胖了,他剃頭發了,她又換了個頭型……
即使是通過互聯網的平台再次相見,那份師生情、同學情也不會因外界因素沖刷不見。但我還是希望能重返校園,面對面進行授課與交流,因為只有那樣,大家就不會慢慢變得生疏,漸漸淪為熟悉的陌生人。
願疫情早日結束,希望風雨過後,迎來的是煥然一新的生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網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
因為疫情遲遲沒有好轉,離開學時間還是遙遙無期,所以明德中學秉著「停課不停學」的理念,開始了漫長的網課計劃。不知不覺中,網課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了,在如平常一般的網課雙休日,我對此寫下一番感慨。
網課這種上課形式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興起的,到如今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我並沒有具體接觸過,主要是不怎麼在網上補課,不了解形式。印象中學口語上過一次網課,初印象非常不錯,教學方式很自在,並且幾乎是完完全全的在用英語交流。而通過這一次網課計劃,我算是徹底了解了。不過這一次的性質完全不一樣了,是由學校官方組織的,甚至電視上都有頻道直播上課可以說是全方面了。
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上網課的方式其實非常簡單方便,就跟視頻聊天、開直播差不了多少,只是內容不一樣而已。就像我們的生物、語文和英語的課程在騰訊課堂或其他軟體進行,由老師為我們直播上課,地理、歷史和數學課程是在QQ群進行群視頻,而化學是老師發錄制好的視頻給我們,然後在群里等我們提問解惑。我甚至有了解到有老師在游戲直播平台上課的,也是非常有趣了。上課途徑不同,但其實都大同小異,效果沒有明顯的區別。
第一次正式上網課我感到非常新鮮與興奮。新鮮是因為以前從未以這種形式上過課,就像個新生兒對世界充滿了興趣一般。聽著學校老師熟悉的聲音,眼前是讓人頭痛的課本知識,可四周的環境卻是溫馨小窩,可以說是從未有過的體驗,也是從未想過的體驗。而興奮感,我覺得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可以不用跟老師面對面交流,沒有他們嚴厲掃視的眼光,隔了個屏幕,完全沒有緊張感,而且在家裡會感到非常舒適,可以坐在舒服的沙發上,甚至可以躺在床上,那可不是教室里冰冷的板凳可以比的。不過因為在假期早睡晚起,每次早上的第一節課都是踩著點進入直播間。幸好是網課,我得以一邊吃早餐一邊上著課。不過有些尷尬的,我吃早餐的時候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東西堵在嘴巴里不能說話,只得硬著頭皮跟老師解釋了一番哈哈。
其實由此能看出一個問題,老師在網課上的「管理許可權」下降了。畢竟在虛擬世界中,現實中是怎樣的他們無從得知。雖然老師有叮囑家長監督,但不能保證每個家長都盡職盡責。就像語數英這些主科的課堂上,我有注意到還是有一些同學並沒有在聽課。而且就算在直播間里也不能保證效率有在學校聽課高。不止學生,老師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就像我們數學老師是在老家給我們上課,環境不是特別好,我們甚至能聽到花鼓戲。
所以說網課還是有利有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網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四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事件以武漢為發源地,正逢 春節 放假期間,人流量大撒流向全國各地,致使疫情在不斷擴散。這也阻擋了我們通往「知識學府」的道路,可莘莘學子怎麼會因此而真正斷絕對知識的渴望與需求呢?
在這關鍵時刻,教育部門決定採取「停課不停學」的網上授課的 措施 ,來解決當今的緊急狀況。如此一來,既保護我們不受疫情影響,又能讓學習與我們同在。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在享受線上教學的好處時,同時也有會出現了它不夠完美的弊端。我們沒有了昔日在學校老師們的嚴加管教,也聽不到那千叮嚀萬囑咐的聲音。要靠自己為自己負責。其實這也是對我們自覺行為的另一種考驗:學會自律。
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一種不一樣的 觀後感 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說的鍾南山教授。他是一個德高望重名滿天下的院士,一直都在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學術。20多歲大學 畢業 ,40多歲赴英國進修,60多歲抗擊非典,如今80多歲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和無數白衣天使一起,肩負使命與責任!奔赴武漢,用仁心、愛心救死扶傷,與「疫情」作斗爭。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你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讓我佩服!令我敬仰!
一場「疫情」的事件,留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讀書是為了什麼?」鍾南山教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了所有人一個最完美的答案。除了所有人大家所說的讀書可以改變世界,可以帶給我們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還有一個更為深層的含義,那就是——在危險來臨的時刻,與眾不同!不會害怕,不會恐慌,而是用自己的知識逆行而上!帶著勇氣,去戰勝困難;帶著自信,去救人於水火……
同學們,當國歌湊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刻,似乎一個聲音在我們靈魂深處高喊著:知識就是力量!我思緒萬千、感慨萬千!……這個世界並不和平,而我們卻生活在一個和諧有溫度的國家,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棟梁,未來的希望!偉大的中華民族需要許許多多新一批的優秀的人才,來繼承與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因此,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的地學習,不負祖國的期待!要一代比一代強!中國!,加油!
網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五
疫情還在延續,線上教學仍在繼續。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我校普高教務處一手抓疫情防治,一手抓教育教學,精心組織線上教學工作,校領導親自參與到線上教學教研之中,在全體師生居家防護之際,網上教學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優勢顯現。
當下我校普高網上學習在多方配合之下,已經走上正軌,其特點主要表現為:
①「建群」。藉助騰訊QQ及微信、釘釘平台,分別創建「班級群」(主管為班主任,負責統籌全班網上教學工作)+「學科群」(主管為學科老師,負責各學科學生學習的答疑解惑及檢查工作)+「家長群」(建立起家校溝通平台,藉助家長督促落實學生學習情況),我們的網課正是在這些有效「群平台」的高效創建及運作過程中,才得以正常運轉,才有了「停課不停學」的常態化學習保障;
②「網課」即「名課+微課+反饋」,各科教師在組織學生有選擇性的收看猿輔導課程的同時,大膽創設各具特色的網路直播課,並在第一時間實現與學生們的高效互動對接,這實現了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延續。
但我校網路學習在體現共性特徵的同時,也彰顯著學科特性,在教研組的統籌規劃下,各學科教學工作扎實有效。語文學科堅持落實語文核心素養,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及當前考綱要求,對學生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方法,例如高三年級結合當前考試要求,強化學生對時事新聞的解讀能力,非畢業年級強化學生的日常學習積累能力。數學學科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作業訓練,同時通過抽查等方式,落實對學生的訓練成效。英語學科強化對不同考點的專題訓練,有計劃的開展對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等題型的專項訓練,重在積累。綜合學科加強合作,強化素材整理及綜合訓練,將時間進行有機協調,落實綜合學習成效。
當然,這些共性優勢的顯現,及學科特性的彰顯離不開各班主任及各科教師的配合。部分班級結合學情特點召開班科聯系會,在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通力配合之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減反增。______老師等,加大對學生作業的檢查並給予適當點評,激發學生積極性,陳芬老師選取適當教學APP,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科的訓練,謝丹老師堅持網路直播課,黃艷老師、魏琴老師,與學生一起看直播課,課後根據網課內容布置作業,與學生進行答疑解惑……
總之,網路教學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之下,各科教師根據自身現有條件和學生學習情況,開展有自我特色的網路教學工作,為疫情期間的網路教學貢獻一己之力,相信伴隨著疫情防控的好消息,我校網路教學亦能達成理想效果。
下一頁更多「網課學習心得體會_學習網路課程的收獲」>>>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⑸ 新課改論文: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培訓核心素養
以「核心素養」作為培養目標的新一輪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需要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有必要基於「核心素養」理解開展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闡述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構建了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並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該培訓模式的應用,最後對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進行反思。
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下文簡稱「核心素養」)成為這兩年來新聞媒體和教育報刊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廣大化學教育研究者和一線高中化學教師不管對「核心素養」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來「核心素養」都將成為指導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面對「核心素養」,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核心素養」是什麼;二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怎麼樣;四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四個問題的基礎就是「核心素養」是什麼,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養」培養作為目標的高中化學課程改革正式推開之前,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我們認為有必要提前通過培訓的方式促進高中化學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評價自身「核心素養」水平的高低,並探尋實踐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一)對於「核心素養」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養」涉及兩個概念,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總目標,要實現這一總目標有賴於各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子目標的落實。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聯合國內高校近百位專家,歷時3年完成《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的是所有學生為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須擁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指向的是培養什麼樣的未來公民的問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整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大的方面,細化為文化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六大素養又可以用18個基本要點加以分解。高中化學學科教育教學所形成的體現化學學科特質的素養就稱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部組織專家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研製,專家們提出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來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1]簡單來說,「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回答的是一個公民有沒有學過化學對於他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區別,化學學科具有什麼樣的學科特質和學科價值的問題。
(二)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為了促進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我們採用近幾年一直在研究和實踐並取得較好成效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2][3],並對這種模式在該培訓項目中進行改進和創新,構建出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以「文獻閱讀」作為培訓環節的起點,並圍繞「文獻閱讀」延伸出「反思教學」「整理、匯編文獻」「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在崗實踐」,而「當堂討論,專家引領」「整理、匯編文獻」的結果也進一步引領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圍繞「文獻閱讀」對「核心素養」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參訓教師返回各自工作崗位,開展「在崗實踐」,在「在崗實踐」中把集中培訓期間所學習、認識和理解的「核心素養」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實踐,並探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經過若干個月的在崗實踐和研究,通過網路研修平台,並組織參訓教師進行集中匯報,主要採取「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參訓教師將自己之前所學的「核心素養」相關文獻結合自己的實踐研究,展示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專家進行點評、糾偏。在此基礎上,參訓教師把前期文獻閱讀、班級研討、教學反思、在崗實踐、學員展示等環節形成的認識和思考撰寫成論文,並向期刊投稿發表,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並將形成的成果進一步應用於自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
二、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實踐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們承辦的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綜合改革示範項目——「國培計劃(2016)」跨年度遞進式培訓項目高中化學骨幹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為例,探討在該項目中如何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該培訓項目採取跨年度、分階段、混合式的形式開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訓和網路培訓中,本項目的定位在於通過「課題研究」促進高中化學骨幹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並形成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
(一)文獻閱讀→反思教學
在本項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前,項目團隊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和相關的宣傳報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都要在培訓前認真閱讀項目團隊所提供的文獻。通過在班級QQ群里與參訓教師進行交流,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並不熟悉,對此有系列學習和深入認識及理解的教師屈指可數。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在培訓前就可以開始反思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與基於「三維目標」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究竟有什麼樣的差別與聯系。很多參訓教師在閱讀文獻以後,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觸轉變為初步認識和逐漸接受。他們認識到核心素養其實就是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並不是完全的另起爐灶、推倒重來。
(二)文獻閱讀→整理、匯編文獻→反思教學
培訓班開班以後,為了幫助參訓教師更為自主地收集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新文獻進行閱讀和學習,項目團隊安排專家開設了《文獻檢索與應用》相關課程,幫助參訓教師掌握文獻檢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獻閱讀、分析的一般思路。為了促進參訓教師形成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項目團隊還邀請中國知網講師為參訓教師介紹中國知網「大成編客」平台的使用方法。項目團隊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要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整理、匯編一本關於「核心素養」的文獻集。讓參訓教師利用「大成編客」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參訓教師應用所學文獻檢索的技術,閱讀、下載相關的文獻,並在閱讀、梳理的基礎上對文獻進行歸納、分類。比如: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國內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和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還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核心素養的概念研究、核心素養的內涵研究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等等。在整理、匯編文獻的基礎上,參訓教師自然而然地會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是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自己在未來的教學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反思教學
培訓前的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項目團隊提供,培訓開始後的文獻整理、匯編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參訓教師利用中文資料庫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載。這個環節中的文獻閱讀主要採用的是文獻精讀和文獻共讀的方式。項目團隊對培訓課程內容和形式做了一個創新。通過與授課專家進行商量,改變過去專家「傳經送道」式的專題講座形式,採用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的方式進行。在該課程開始前兩天,印發了三篇最新發表的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論文給全體的參訓教師。這三篇論文分別是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楊向東教授撰寫的《核心素養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系》[4],原國家督學、著名教育專家成尚榮先生撰寫的《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雲生老師撰寫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科教育的靈魂》[6]。要求全體參訓教師認真研讀這三篇論文,並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標注、寫體會,在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做標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級研討由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雲生老師主持。主持專家圍繞三篇論文提出了以下問題作為參訓教師當堂討論的方向:「21世紀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理解『核心素養』是個體在社會中生存與生活,有能力為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做貢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養?我國的基礎教育要為我國未來的公民奠定怎樣的基礎?怎樣理解《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各個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是什麼關系?怎樣理解和評價我國提出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什麼說,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課堂轉型?化學學科的課堂轉型,要轉變什麼,該怎樣轉變?」為了使整個班級研討氛圍更加熱烈,項目團隊在研討開始就將班級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將桌椅按10個人一圓桌的形式進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為5個小組。得益於組織形式的改變以及參訓教師大多課前就認真反復地閱讀和學習了三篇論文,加上主持專家列出了相當明確的研討問題,整個班級研討相當熱烈,參訓教師們圍繞提出的問題,參考三篇論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暢所欲言,既談看法、觀點,也談自己的困惑以及對未來教學的思考。針對參訓教師的發言,主持專家做了深入的點評,針對參訓教師的困惑和提問,主持專家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文獻閱讀→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
在多種形式深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訓結束後,進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和第二次集中培訓間的在崗實踐研修期,該階段有若干個月的時間。在崗實踐研修期間,項目團隊要求參訓教師要積極地將第一次集中培訓期間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和反思。在崗研修期間,參訓教師可以進一步完成「大成編客」的文獻整理、匯編任務。也可以通過項目團隊建立的「國培計劃」專題網路研修平台發布有關「核心素養」的在崗研修心得體會,其他參訓教師可以通過網路研修平台對心得體會進行回復和點評,項目團隊聘請的專家也可以對心得體會進行點評、糾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訓期間,項目團隊將以「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形式為主開展總結提升活動,收集匯編參訓教師關於「核心素養」的研修成果,並印發給全體參訓教師。安排時間讓參訓教師互相交流研討在崗研修成果,同時遴選出若干參訓教師作為代表,請他們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並請專家對參訓教師的研修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既肯定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上的誤區,起到固化成果和認識糾偏的作用。
(五)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成果發表,總結提升
在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等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對於「核心素養」應該有了一個「多維立體」的認識和理解。這說明,參訓教師關於「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個時候,相當關鍵的是要及時地督促參訓教師將自己的閱讀、反思、實踐和研究的成果撰寫成論文,並指導參訓教師對論文進行反復修改,在此基礎上向國內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並爭取發表。論文的發表本身並不是課題研究的目的,而是為了及時總結提升研究的成果,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統和深入。論文發表以後,可以通過班級QQ群和網路研修平台發布論文成果,讓其他參訓教師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進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認同。同時,要將研究成果進一步應用於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三、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反思
我們構建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並就此進行了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要取得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獻閱讀對於課題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獻閱讀是課題研究的起點,也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中,文獻閱讀是整個培訓模式的起點,通過文獻閱讀,可以引發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可以布置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任務供參訓教師檢索、下載、閱讀、梳理、分類、歸納文獻;也可以對指定的文獻進行精讀,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還可以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在崗實踐。當然,在崗實踐研修過程中,遇到相關疑難問題也可以進一步查閱文獻,解決疑難問題。因此,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參訓教師在「核心素養」理解中要發揮主動性
在整個教師培訓過程中,參訓教師是培訓的主體,作為主體,要激活自身參與培訓的動力和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來,通過文獻閱讀、反思教學、整理和匯編文獻、班級研討、學員展示、專家引領等多種形式,不斷提升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同時,作為培訓主體,不能對「核心素養」的學習持排斥的態度,而要積極主動地接納「核心素養」;並積極地反思「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主動地在實踐中探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當然,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較高水平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對照「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通過自學、培訓、實踐、反思等方式查缺補漏,提升自身「核心素養」水平。
(三)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動態發展的
在閱讀國內教育專家對「核心素養」的相關研究論文的時候,很多參訓教師都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專家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闡述在發生著變化。這其實也很正常,「核心素養」對於國內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來說,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專家還是一線教師對於「核心素養」的理解都是動態發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培訓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一直在動態發展著。很多參訓教師由原來對「核心素養」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他們開始轉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核心素養」確實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從教書走向育人指明了踐行的方向,他們也更加積極主動地、自覺地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⑹ 聽「課堂教學與教師核心素養」教師培訓會心得
2018年12月24日,我有幸參加2018年北流市梯級名師培養工程骨幹教師專項培訓會,會上主要由來自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高級教師張廣錄給我們做講座培訓。從張老師的培訓講座可知,張老師是一位實至名歸的教師培訓專家。
會上,張老師主要從五個方面給我們分析和指明成長之路。第一,職業定位。佐藤學說教師必須兼備「工匠性」和「專家性」。張老師則強調了老師要有「匠人氣質」、「匠人精神」。第二,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張老師強調教師在成長過程中,應是和學生相互成長、相互成就的過程。第三,轉型期教師的成長,從知識本位到素養本位。第四,成長的能量庫,讀書。讀書的方式有兩種:休閑式讀書,挖礦式讀書。這里強調了深度閱讀的重要性。第五,成長的戰場,課堂。下面我從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和成長的能量庫——讀書這兩個方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
我在特崗語文教師的路上行走了三年多,途中有困難有困惑。曾聽過這么一句話「語文老師是個搬運工」,這句話彷彿說的就是我自己。每每拿到課文,只能照搬教參、教案,或者別人的課件去上課,極其缺少自己的思考,自己也無從思考,無從入手,根本不知道語文課該教什麼,每一堂課該關注什麼。漸漸地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危機。在會上,張老師提出了各學科的核心素養,其中語文的核心素養是什麼?他說,語文不是研究語言的,那是語言學家乾的事,語文是研究語言運用的,是教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的。是的,這正是新課標里對語文的定位:語文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這便是語文課該做的事。那麼,語言背後是什麼?是語言的思維模式,語文課的教學要實現這幾步:語言的學習,思維的訓練,欣賞能力,文化內涵。其中,語言的學習是基礎,思維和欣賞是橋梁,文化內涵是目標。有了這樣的理論指導,我開始嘗試通過自學增強自己的語文素養,試圖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開始閱讀一些名師的著作,如餘映潮的《致語文教師》《餘映潮中學語文精品閱讀課教學實錄》《餘映潮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錄及點評》,錢夢龍的《經典課例品讀》,葉嘉瑩的《詩詞十七講》等,還有教學雜志《語文教學通訊》(初中版)等。閱讀專著的過程是艱苦的,讀到能理解之處,心裡大喜,讀到晦澀不懂之處,常常失落想放棄,因而總是讀讀停停,精神來了便寫寫讀書筆記,堅持了幾天,累了又懶惰幾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尤其是精力的付出。本已是下班時間,休息時間,自己依然撐著一個疲憊的軀體在繼續學習,很辛苦,但很充實。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不辭辛苦,朝著目標前進吧。
成長的能量庫——讀書。
培訓會上,張老師指出讀書的兩種方式:休閑式讀書和挖礦式讀書。生活中大多數人的閱讀都是休閑式讀書,而在研究上,專業成長的路上更需要的是挖礦式讀書,即深度閱讀。回想自己多年來的閱讀不就是休閑式讀書嗎?其他的小說、社科類的、人物傳記類的書籍倒讀了一些,但是在專業成長上的閱讀比較少,深度閱讀常常堅持不下來。成長是一個付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應該構建自己的能量庫和材料庫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是知識豐富,專業知識扎實的語文老師。既然我開始了語文教學探索之路,那我就應該堅持不懈,把手上的專業書籍好好讀,深讀。會上,張老師舉了兩個例子,例一,《阿Q正傳》里小尼姑罵阿Q「斷子絕孫的阿Q」,為什麼這樣罵?表面看是人物的對話語言,其背後隱藏著作品內在的情節必然性。這里告知了我們讀書還要從後往前讀的重要性。例二,小學語文「外貌描寫」案例,這個案例很精彩,完全實現了語言訓練、思維訓練的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從這兩個例子,我似乎明確了讀書的目的,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兩個半小時的培訓會,雖說沒有醍醐灌頂,但卻有些東西如新鮮的血液般注入了我的腦子里、思想里。身為語文老師,不能得過且過,要有自己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趁著年輕要有奮鬥力。
⑺ 核心素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的培訓反思
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3
.教學模式的變革
—「
活動課程
」
在教學中,
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
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
動中形成和發展的。
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
學科活動
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
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
而不是
「
被活動
」
;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
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
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
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結
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4
.課程規劃
—
學科和跨學科課程
落實核心素養,
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
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
一是學科課程,
二是跨學
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
。
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
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
跨學科
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
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
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
有利於培
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
後者是以探
究性學習方式為主導的。
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
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回歸生活,
才能體
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
也許可以這樣說,
所有以核心素養為指向的教學,
需要通過學
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
因此,
當前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
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