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農產品綠色營銷研究論文

農產品綠色營銷研究論文

發布時間:2022-12-23 22:57:43

⑴ 農產品綠色營銷的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發展現狀

農產品實現綠色營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成為企業參與農產品國際競爭的新武器,也是21世紀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有效通行證。因此,我們應該在了解農產品綠色營銷的國際國內環境的基礎上,積極我國農產品綠色營銷的政策和措施。
綠色營銷的組織和法制基礎
目前,世界上已簽署的與環保有關的法律、國際性公約、協議多達180多項。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環境標志制度,制定了綠色食品標准。在國際貿易中未取得環境標志和綠色標準的農產品已受到數量和價格方面的限制。同時,國際上各種環保組織也紛紛建立。最早的綠色組織始於美國,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現有75個國家加盟。1993年又成立了以環保為中心的「國際綠十字會」。這一切,既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構成相當威脅,又對我國農產品綠色營銷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對我國傳統的農產品生產和經營提出了新的挑戰。
綠色營銷的市場觀念和供求基礎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致使人們的思維方式、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發生變化,一股綠色消費熱逐漸成為國際消費新趨勢。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定時,越來越多地考慮環保的因素。絕大多數消費者都對綠色食品感興趣,綠色產品標志已是取得消費者信任和市場競爭優勢的主要條件。為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不斷增長的需求,歐美國家紛紛進行農業轉型,實行「低投入持續型」新農業政策,在農產品生產中減少農葯、化肥的使用,為農產品綠色營銷提供了生產供應基礎。
農產品綠色營銷的國內市場環境
為滿足國際國內雙重營銷需要,農業系統實施了生態農業計劃,並率先實施了「綠色食品」工程。提出開發綠色食品,規范綠色食品的定義,制定了評定標准。至此,農產品綠色營銷的國內市場環境基本具備。
我國綠色食品的開發具有很大的生產供應潛力。1990年農墾系統開發並獲批準的綠色食品有124個,分布在17個省的70多個企業,產值6億多元。1993年又建設了50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縣,省級農業示範縣100多個,為綠色食品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目前,我國正進行著630餘種綠色食品的生產和開發,生產企業300多家,有近400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

⑵ 綠色農產品營銷策略

再論農產品綠色營銷策略
Green Marketing Strategy in Agricultural Procts

劉瓊 劉志雄 添加到閱覽室
閱讀軟體下載

農產品加工·學刊 2005年11期

綠色消費和綠色營銷是當今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主潮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企業應積極推行農產品綠色營銷.在分析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農產品 綠色營銷 問題 策略

參考文獻:

[1] 趙春雷 等 21世紀國際貿易的通行證--農產品綠色營銷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1997/19/01 P92-962
[2] 洪彬 等 試論農產品綠色營銷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2// P5
[3] 王周縮 WTO與農產品營銷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 P12
[4] 石麗芳 論綠色食品營銷渠道的構建 福州:福建農業大學 2004// P

首頁 >> 農業科學 >> 農業工程 >> 農產品加工·學刊 >> 2005年第11期 >> 再論農產品綠色營銷策略

⑶ 論文題目: 對我國企業綠色營銷問題的探析

企業綠色營銷探析

一、綠色營銷的挑戰與機遇

審視我國出口發展的軌跡,不難發現主要還是依靠勞動力優勢和大規模消耗不可再生的「存量資源」為推動力,這種以透支為特徵的發展極易造成資源、環境的「早衰」。近年,我國的一些出口商品陸續面臨著主要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挑戰。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有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不符合環境要求而受到損失。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一是
我國現有的出口市場難以鞏固,更不要說進入新的市場;二是由於這些商品存在「綠色瑕疵」,賣價低,既浪費資源,又不能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有遠見的專業人士已經發現,在高速發展之後,我國的出口貿易即將出現一個發展的「瓶頸」。這個以商品的資源、技術、後果為特徵的綠色消費浪潮將有可能主宰我國出口貿易的未來。

其實,綠色消費不是個別國家或市場的特殊要求。專家預言,21世紀將是綠色的世紀。據調查,78%的德國人在購物時會考慮環境問題;66%的英國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綠色產品;70%以上的美國消費者在購物時比較關心自己所買的東西是否綠色產品。日本人更是把普通的飲用水和空氣都以「綠色」為選擇標准。韓國、香港的消費者在購物時也都顯示出了很強的「綠色」青睞。而我國綠色商品出口2001年僅為 2000 萬美元,是日本同類商品的4%,美國的1.6%。而我國綠色商品大眾化晚於國外市場,但隨著有毒有害食品、建材、葯品等的頻頻曝光,人們的綠色意識迅速地提升,要求提高生活質量的願望正在變成消費者的行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商品)正在快速地走向市場,孕育著新的商機。

綠色營銷又稱環境營銷或生態營銷,是指企業把可持續發展觀作為企業的營銷哲學,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第一責任,在營銷的全過程中實現消費者、企業、社會利益與環境利益的協調統一,各項營銷組合的運行,貫穿著對消費者當前與未來利益的人文關懷。當前,我國出口企業發展綠色營銷,就是要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開發綠色商品,拓展綠色市場,培育綠色消費者,建立綠色供應鏈,使我國的綠色商品出口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

綠色消費的興起對出口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現在,沒有任何一種商品能置身於綠色營銷的范疇之外。預計近年國際市場將很快形成上萬億美元的綠色商品消費。目前國際市場流通的商品多數都有興利除弊,進行改造,去除其對環境、人類不利的因素,使自身成為徹底的綠色商品。綠色消費創造了新的綠色需求,一些過去從未有過的綠色新商品也將應運而生。為適應生產和消費綠色商品的需要,生產技術的改造,工藝的更新,設備的完善與調整都創新了產業的需求,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走在綠色營銷前列的企業正在大量地投入資金和研發力量,為搶占未來的商品市場制高點做准備。我國企業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若能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大力開展綠色營銷,使我國的出口再上一個台階,才有可能從貿易大國進入貿易強國。

二、綠色營銷的幾個主要問題

如何順應世界可持續發展潮流,結合企業的經營實際,發展綠色營銷,是我國出口企業在新世紀面臨的戰略任務,也是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當前研討、制定綠色營銷發展戰略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 綠色商品是綠色營銷的關鍵

所謂綠色商品是指生產、使用及處理該商品的過程符合環境要求,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且便於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綠色商品除了應具備傳統商品的實用性、技術合格性、市場競爭性特徵外,突出的是以綠色為主要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1) 企業在選擇營銷何種商品及應用何種生產技術、工藝時,已經考慮到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2) 在商品設計時已考慮到節省材料,並選用無毒、無害,易分解處理的材料,使用過程中安全、節能;

(3) 在包裝設計時已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並避免包裝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4) 在售後服務方面,已考慮到廢棄物的回收和處理的方便,避免對環境的污染。

綠色營銷企業應以以上四個特徵為依據,對現行經營的出口商品進行逐個分析排隊,找出其綠色瑕疵。對於基本達到綠色商品要求的,要鞏固和完善綠色成績;對於尚有差距,經過努力可以成為綠色商品的,要制定可靠的整改措施,限期達到綠色商品要求;對於浪費資源,生產、使用、廢棄造成環境污染的,能改進的盡量設法改進其技術、工藝,逐步向綠色靠近;實在無法改進的,分期分批淘汰。通過鞏固一批、改進一批、淘汰一批,使企業營銷綠色商品的比例上升。與其分散精力開發許多綠色商品出口,不如集中精力做好已有基礎又有巨大潛力的重點綠色商品開發,建立出口基地。出口企業發展綠色營銷,應該制定綠色商品戰略目標,明確當前和中長期將要達到的目標及當前應著手進行的工作。只有對當前經營的出口商品了如指掌,對未來的發展目標又胸中有數,措施堅強有力,節奏合理,持之以恆,企業出口綠色商品的戰略目標才可能實現。

綠色商品也不完全是在原有商品基礎上的提升和完善。綠色需求孕育新的綠色商品。出口企業要以創新的精神創造新的需求,發明和發現新的綠色商品。這些商品一登場就有突出的「綠色賣點」,各項環保技術指標都能達到很高的標准,對消費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引導消費的新時尚。未來出口新商品開發,主要應該是綠色商品開發的概念。如果一種「新商品」的品質達不到綠色特徵的要求,它的品位肯定會受到市場的質疑。綠色新商品將是未來市場突出的熱點,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體現為開發綠色新商品的質量、數量和速度的競爭。出口企業應把開發新的綠色商品作為商品升級換代,提高附加價值的重要契機,作為發展戰略的重點。

有了好的綠色商品,消費者也不會自動認知的。要讓綠色商品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還必須進行綠色商品的品牌宣傳,創立名牌綠色商標。目前國外綠色消費者對綠色商品的認知,起碼有「四不」要求:不損害人體健康;不因生產、使用和廢棄而污染環境;不因製造而浪費資源;不增加過多的成本。

怎樣才能使消費者對我國出口綠色商品建立信賴呢:一是要公布該商品依據的國家或國際公認的檢測標准;二是要公開該商品已達到的水準;三是要公示實施檢測的公正機關。為了便於識別綠色商品,世界各地的環保組織從70年代起開始推行綠色標志。目前世界上已有 40多個國家實行環境標志制度,市場上帶有環境標志的產品在發達國家的市場已琳琅滿目。我國於1994 年5月正式實行環境標志制度,綠色食品標志也已經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出口企業營銷綠色商品出口,除自身嚴格的品質控制和滿足消費者的偏好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出計劃,採取相應的措施,分期分批地獲得商品進口國家或地區的環境標志認證,這才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才是把綠色商品培育成知名品牌的關鍵。

(二) 綠色市場是綠色營銷的根本

目前,全球正在形成一個龐大的綠色市場,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結合是這個市場的特徵。了解和認識綠色市場要突破原有商品營銷思維定勢束縛,要從環境的高度去重新認識市場,定位市場,使營銷適合市場的需求。首先,要熟悉世界貿易組織在環境方面的立法。世貿組織在其《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中明確指出:「按照可持續發展目標使世界資源得到最優利用,求得既保護和保存環境,又增強保護和保存環境的手段。」世貿組織的這一原則體現在其多項協議中,如《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衛生與植物衛生協議》、《農產品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等。近二十年來,世界各國為了保護環境和生態資源,先後簽訂了250多項國際性的或多邊性的環境協定,另外,還有一些國家或國家集團以保護環境、維護生產和消費安全及人類健康為由,先後對空氣污染防治、雜訊污染防治、廢棄物染污防治、化學品管理、農葯管理、自然資源和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這些都是出口企業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它既是開發新的綠色市場的指引,也是進入綠色市場的門檻。

很多市場都有綠色壁壘問題。對於綠色壁壘應有兩種解釋,我國的出口企業應有全面的認識。一種是正常的綠色壁壘,它是希望通過對貿易領域實施綠色管制,限制破壞環境的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力爭把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而非正常的綠色壁壘則是貿易保護主義者以綠色管製作為貿易保護的工具,阻礙貿易的自由化。一些出口企業在出口商品因環境問題出口受阻時,比較習慣於按非正常的綠色壁壘解釋,籠統地把因商品不能進入市場的原因,歸罪於進口國的「綠色壁壘」即貿易保護主義作祟,這樣亂貼標簽是不妥當的。從正常的綠色壁壘定義認識,綠色壁壘是一種通過貿易手段達到保護環境的措施:它可以降低傳統出口商品的污染密集度,鼓勵開發有利於環境的新商品,促進技術進步;它有利於保護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它有利於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高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正常的綠色壁壘不僅不應反對,而且應該擁護。至於現行國際環境標准高於出口商品標准,也不能片面地要求降低標准以適應自身的需要,而應該努力改進商品質量爭取達標。保護環境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綜合素質的一種表現。以貿易保護主義出發的非正常綠色壁壘是以貿易歧視和不公正為前提,故意限制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及其商品准入為特徵的,這才是企業應該據理反對的。只有分清這兩種綠色壁壘,才會對綠色營銷市場有正確的認識。

出口企業開拓綠色市場,首先要對擬進入市場所在國別、地區的法律、法規及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情況進行操作層面的微觀調查,重點對綠色商品立法及市場准入條件進行調查。其次要進行市場對各類綠色商品的需求狀況及發展趨勢的數量調查及綠色商品在市場所佔比率的調查;然後對競爭對手在產品、價格、促銷、渠道等營銷組合上的做法及優劣勢進行調查。最後,企業根據其所經營的綠色商品的特點、特色,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水平確定目標市場,制定市場策略,分階段分批地進入市場。

(三) 綠色消費者是綠色營銷的基礎

綠色消費者是指從事綠色消費的人群。決定綠色營銷成敗的是綠色消費者。綠色消費或稱可持續消費理念目前在消費者中還在認知的初始階段。這是因為一般的消費者缺乏系統的環境知識,不明白如何維護自身的消費權益;二是因為綠色商品涉及很多新的商品知識、生產技術及標准參數,這些對一般的消費者都是陌生的;三是目前市面上的商品很難區分孰是綠色商品,孰是一般商品。

鑒於上述情況,首先要提高消費者對綠色消費的認知程度。根據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指南》,應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第一,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第二,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第三,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第四,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第五,會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第六,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在我國,一般將綠色消費概括為安全、優質、低能耗、少污染的消費。綠色消費有兩個突出的特徵:其一是偏向於理性消費,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往往要思考是否有利於保護環境這一理性問題,或者有這種本能的感覺。其二是綠色消費是有節制的適度消費,注重消費的實用、有效、節約,反對浪費和過度消費,講究消費的朴實無華、自然、和諧,反對過分雕刻裝飾和不必要的包裝效果。

培育綠色消費者最重要的是,全社會要加強可持續發展觀和綠色消費理念的宣傳力度,使每一個消費者認識到,這是全社會的需要,也是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具體做法上,第一要改進包裝和廣告促銷工作,使綠色商品標識清楚、明了,便於識別;使用說明書簡單、易懂;廣告詞朴實、新穎,充分體現對消費者的人文關懷。第二,鑒於消費者對綠色商品有個認識、理解、接受的過程,在營銷中可以採取多種辦法如召開使用演示會、商品說明會、消費者意見征詢會、售後回訪等方式,使消費者對綠色商品知識有更多的認知,與綠色新商品有更多的接觸,提高認可度。第三,對於生產環境要求嚴格的食品、化妝品、紡織品等綠色商品,為了建立消費者的綠色信賴,可以組織經銷商和消費者到生產工廠參觀、考查,由工廠介紹生產過程、排放治理與環境的關系,商品的綠色達標情況,既提升環保意識,又強化對綠色商品的信心。傳統營銷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力為要務;綠色營銷則使消費者明白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處處體現了對消費者的真心實意的人文關懷。

(四) 綠色供應鏈是綠色營銷的保證

綠色市場營銷不是出口企業單獨可以完成的。它關繫到從起點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廠家到終端銷售商家直至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的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化。綠色供應鏈的最高形式是,鏈上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系,共同完成綠色營銷責任。當前出口企業以出口綠色商品為龍頭,促成綠色供應鏈的建設,著重是要協助和加快以下幾個鏈節的綠色化。

首先是綠色商品生產企業。生產企業從研發商品開始,就要把污染預防、改善環境凝固到商品的設計之中,將污染預防與選擇使用更合適的原材輔料結合起來。在生產過程實現清潔生產,既生產綠色商品又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採用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生產方法和措施。實質就是要將物耗和能耗降到最少,將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消滅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國際標准化組織的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准認證促使其實現清潔生產。ISO14000可以規范企業的清潔生產,改變企業的形象,提高企業的地位,有利於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正在成為企業突破國際市場綠色壁壘的重要手段。因為ISO14000要求企業從產品的開發設計、加工、製造、流通、使用、報廢處理到再利用的全過程都要考慮環境保護,以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ISO14000公正、客觀的認證正在逐步成為消費者辨認企業及其產品的環保貢獻的依據。出口企業要鼓勵和引導生產企業通過ISO14000認證,供應鏈的頂端才是健全和牢固的。

其次,綠色營銷是一個供應連鎖系統,強調營銷過程的整體性,要實現綠色營銷必須對營銷的全過程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在使用中間商時,企業要詳細考察中間商的綠色聲譽。對於創新的綠色商品,出口企業還應幫助中間商學習商品知識,協助中間商培訓銷售人員,使銷售一線人員對綠色商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准確的推介。由於有些綠色商品專業性較強,技術比較復雜,出口企業也可以建立自營的綠色分銷系統,這樣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直接提供完善的服務,又可以使分銷渠道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中。所以,出口總量大,經濟實力又雄厚的企業,採用直銷方式對於在市場上建立綠色知名度還是可取的。互聯網作為綠色營銷工具是最符合綠色原則的,正在成為供應鏈的全能信息平台。因此,大力開發運用internet,是建立綠色營銷供應鏈的重要工作。

另外,綠色包裝已成為綠色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包裝應具有盡量減少包裝材料使用,注重包裝物的重復使用,使用再生材料生產包裝,廢棄的包裝可降解等特點。在外觀上展示包裝信息的綠色化,在使用上突出對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保護。

三、出口企業綠色化問題

我國出口企業要達到綠色目標,就必須實現企業組織和企業領導的綠色化。

(一) 企業組織綠色化

企業組織綠色化的基礎是企業觀念的綠色化。出口企業要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經營目標,把企業對社會應盡的責任作為最重要的責任,進而將此上升為一種經營理念和經營哲學,灌輸到企業及綠色商品供應鏈的相關企業中去。綠色企業的成果是綠色商品,只有出口綠色商品佔主導的企業才配做綠色企業。

第一,企業的組織結構要綠色化,機構設置要符合環境保護和綠色營銷的要求,盡量減少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浪費。

第二,綠色企業要有一整套綠色規章制度作保證,對綠色商品從孕育到走向「墳墓」全程負責,對綠色供應鏈的各個鏈節負責。

第三,綠色環境是綠色企業的形象。綠色企業是實施可持續發展觀的先驅,社會關注的熱點,自身的形象影響到營銷的成敗。所以,不僅是綠色商品的生產廠家,出口營銷企業的辦公環境、設施和工作方式都應綠色化,並有企業的綠色標志,在社會和消費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綠色企業形象。

第四,創建綠色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創造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道德規范、文化素養的綜合體現。綠色企業文化除有一般企業文化的特質外,特別注重調整和改善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及人自身身心的和諧,生產、營銷活動有利於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實現環境、企業、消費者和員工的共同可持續發展。

(二) 企業領導綠色化

綠色的企業領導才能培育出綠色企業。綠色企業領導要牢固地把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觀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和經營哲學,把綠色營銷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企業追求的永恆目標。企業領導的綠色境界與抱負決定著企業綠色營銷能達到的高度。傳統營銷實踐把企業經濟效益作為最高利益,綠色企業領導除了要獲得利潤以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外,特別注重社會責任和環境維護,使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在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發生矛盾時,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在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系時以長遠利益為重;在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關系時,以全局利益為重。發展綠色營銷也不是要企業去無端地虧損,據在很多國家抽樣調查,綠色商品的售價一般比普通商品售價高出30%至 200% 英國 14家最大的綠色公司平均稅前利潤達31%,遠遠高於非綠色企業的水平。可見,綠色營銷是可以實現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雙贏的,關鍵是綠色企業領導要抓住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在綠色營銷中創造出企業獨特的比較優勢,推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高、文明檔次高的綠色商品和服務,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企業的經濟效益。

綠色營銷是一種實踐,更是一種新的思想觀念,綠色企業領導要善於堅持不懈地學習綠色營銷新知識,運用新知識,為企業的綠色營銷注入活力。可持續發展,綠色營銷是企業永恆的目標,綠色企業領導要始終做一個熱情的宣傳者,使綠色理念成為全體員工的覺悟。綠色商品的開發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綠色企業領導要始終站在第一線,做一個堅定的開拓者。綠色營銷是一個供應鏈整體運作的系統工程,綠色企業領導要做堅強的營銷組織者。總之,綠色企業領導要始終成為綠色行動者,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推動綠色營銷的發展,與企業員工一起共同完成綠色營銷事業。

⑷ 論我國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營銷管理

我國農產品面對綠色壁壘開展綠色營銷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逐步發展,傳統的非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綠色貿易壁壘以鮮明的時代特徵正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關卡。從設計、製造、包裝到消費處置都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得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這種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國,特別是環保技術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口,為本國市場形成巨大的保護網,是國際貿易中最隱蔽、最棘手和最難對付的貿易障礙之一。而農產品出口就深受其害,不斷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困擾:福建的茶葉在歐盟受阻、浙江舟山凍蝦仁遭歐洲退貨、山東省大宗農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我國傳統種養方式下生產的農產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對高高築起的"綠色壁壘",如何使我國農產品沖破這道防線已經成為當今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現在環境戰略已經成為各國貿易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化綠色產品的生產和國際化營銷是企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因此順應潮流樹立正確營銷理念,實施綠色營銷戰略是我國企業的必然選擇。 綠色營銷概念 所謂綠色營銷,就是指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充分體現環境意識和社會意識,從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廢棄物的處理方式,直至產品消費過程中制定的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企業的出發點不僅僅是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將滿足這種需求可能造成的環境後果作為企業營銷的出發點,營銷的重點是企業、市場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以達到企業利益、社會利益與環境利益的一致。綠色營銷的3條宗旨是:節約材料耗費、保護資源;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和方便,以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提升;引導綠色消費,培養人們的綠色意識,優化人們的生存環境。 綠色營銷特點 1.系統性特徵。綠色營銷要求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時,應以經濟效益的增長和人類環境保護的協調、和諧為其追求目標,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其具體活動的開展,無論是開發新產品採用的技術,還是產品包裝、使用等,都必須考慮其與環境的適應性。 2.創新性特徵。所有有利於保護人類生態環境的創造性活動,如新型無污染替代能源的開發利用;可再生包裝材料的開發和利用等都是綠色營銷值得引起注重的問題,它鼓勵人們以更新、更好的創新活動來開展企業營銷活動。 3.全球性特徵。保護生態環境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課題,企業開展綠色營銷,有助於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跨越世界市場綠色貿易壁壘。 4.戰略性特徵。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綠色營銷活動開展得如何,可能促進或制約著其未來的發展。實施綠色營銷戰略 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的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趨勢,遵守國際貿易准則,參與世界經濟活動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應牢牢抓住"綠色"這一主題,利用"綠色文化"來推銷產品或服務、樹立形象,並積極採取"綠色營銷"手段和措施,重新打開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大門。具體的綠色營銷戰略如下: 1.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當今世界,環境與生態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人們不僅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裕,還要講究生存環境的質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與可持續發展。而我國商品生產者與銷售者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缺乏綠色營銷觀念。致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連連受阻。為了適應現代國際貿易的發展要求,我們要加強綠色觀念,尤其是廣大農村,我國有9億農民,整體知識水平較低,對綠色觀念知之甚少,這必將影響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因此,我們應加強綠色觀念,提高環保意識,在廣大農產品生產者中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2.提高我國環境標准。 環境標準是有關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的各種標準的總稱。我國的環境標准與國際標准相比過低,缺乏跨越綠色貿易壁壘的實力。在我國19278項已有的國家標准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不足50%,高新技術標准嚴重缺乏。此外,國外標准在產品研發階段就已開始制定,而我國的標准制定卻相對落後,周期也長。由於我國的食品標准落後於國際標准,造成國內的合格產品,在出口時因抗生素、農葯殘留超標而被進口國退回或銷毀的結局。因此提高我國環境標准,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 3.搜集綠色信息。 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大多數信息閉塞,對外界變化反映較遲緩。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面對大量的綠色商機,企業要從市場需求出發,搜集相關的綠色信息,並結合自身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實性和可行性,為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提供依據。綠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綠色消費信息、綠色科技信息、綠色資源和產品開發信息、綠色法規信息、綠色組織信息、綠色競爭信息、綠色市場規模信息等等。 4.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我國農業整體而言,存在著組織化程度低、過分分散、標准化生產差、信息反應遲鈍、規模小和應對能力弱的特點。如在全國1600萬畝茶園中,有70%是分散農戶經營的,難以實施統一的茶葉生產標准。水產養殖業生產過於分散,使得質量控制、標準的實施難以落實。綠色食品的技術研發、生產、市場推廣與促銷,均不可能通過分散經營的小農戶獨立完成,而只能通過農業龍頭企業承擔參與市場競爭的重任。農業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基地,實行產供銷一體化,農工貿一條龍的經營方式,具有較大的輻射作用和帶動作用,能夠把分散的小農戶生產帶入現代市場。政府應在資金、稅收方面支持龍頭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戰略,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外貿易,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農業院校的合作,提高綠色科技創新能力。此外,應積極引進外資、合資進入農業領域,以提高農產品市場組織化程度和綠色營銷運作能力。 5.開發研製綠色食品。開發綠色技術,這是開發合格綠色食品的關鍵。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技術水平較低,沒有專業的技術開發人員。企業應利用周邊優勢,積極與科研單位、農業院校合作開發,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與技術開發能力。同時,加強對綠色食品基地農民的綠色技術的培訓是生產質量的保證。 6.實施綠色價格策略。 我國綠色產品在價格上的優勢不明顯,與普通產品價格差距較小,不能有效反映綠色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應對一些綠色食品實行新產品定價策略,另外,按照滿意定價策略實施綠色食品價格,實行隨行就市定價。根據企業預期的利潤收益,結合市場對本身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和綠色食品的成本費用來給產品價格定位。綠色食品的價格允許比一般食品高,是因為企業在生產中承擔了一部分改善環境的成本。因此,在綠色食品定價上可以實行一定的加價率,提供企業在生產中嚴把質量關的相關成本。 7.實行綠色包裝。 包裝相當於食品的門面,它是產品呈現給消費者的第一形象。實行綠色營銷策略,應對產品實行綠色包裝,世界上發達國家確定了包裝要符合"4R+1D"的原則,即低消耗、開發新綠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環和可降解。目前,國內食品的綠色包裝還處於起步階段,"4R+1D"原則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包裝的主要材料還是塑料,這和綠色產品所宣揚的環保觀念是相悖的。在新型的環保材料沒有出現之前,紙是最好的包裝材料。堅持合理制定營銷戰略計劃的原則,實行綠色營銷戰略管理計劃是關繫到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性措施,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只有制定合理的綠色營銷戰略,才能正確實現綠色食品市場營銷的戰略任務。首先,根據綠色食品標准,確定綠色食品的任務組合計劃,對綠色食品市場進行市場細分後再選擇目標市場,並進行產品開發和研製,選擇恰當的發展戰略,制定包括清潔生產在內的戰略規則。其次,根據綠色消費的要求制定綠色營銷策略計劃。 8.開展綠色促銷與管理。 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人才缺乏,管理落後,很難適應現在激烈的競爭環境。因此,企業應積極引進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新產品開發能力,積極開展綠色促銷與管理。首先,綠色營銷是一種觀念。因此,企業要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綠色形象,同時,要與有關環保部門保持和諧關系,尋求其支持,並積極參加各種與環保有關的事務,以擴大企業的綠色影響。其次,綠色營銷又是一種行動。企業可利用各種傳媒宣傳自己在綠色領域的所作所為,如何遵守有關的綠色法規等,以實際行動強化綠色產品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最後,農產品生產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監督和管理企業綠色營銷的實施和發展。 9.充分發揮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這些協會應通過各種途徑(國外使館,貿易機構,媒體等)廣泛收集國外,尤其是貿易對象國和地區的行業標准、產品質量標准、檢驗檢疫標准和環保要求,及時提供給相關企業,以便他們研究對策,盡快適應,提高跨越能力。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因綠色貿易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維護企業的正當權益.

⑸ 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篇1

1、溫州市農產品營銷的發展現狀

農產品網路營銷是指以健全的農業信息化建設為鋪墊,以互聯網及網路技術為支撐,實現農產品的流通交易的過程。通過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為溫州市特色農產品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銷售渠道,從而實現農民收入增加。農產品的網路營銷,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農產品可以全天在線銷售,銷售者可以足不出戶,接受人們的訂單。網路營銷興起至今,溫州市農業信息化建設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和發展環境,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不斷加強,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完善。在淘寶網上已可見各種溫州市特色農產品的身影,種類繁多,銷售量也相當可觀,可見溫州農產品已樹立品牌形象,未來的農產品網路銷售有著可預見的好的前景。

2、溫州市農產品營銷存在的問題

2.1農村電子商務普及率低,商務應用率低

農村信息普及程度還不平衡,農村網民主要集中在學生、企業一般職工、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等有相對知識程度的職業中,而農民網民所佔比例很低。農村網民大多數上網應用都屬於生活娛樂,如電影,音樂,聊天交友,游戲等,而網上交易,網上支付等比例偏低。因為受傳統商務模式的影響,農民都習慣於農村菜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商務模式,對電子商務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甚至對其持懷疑的態度,大多數農民不具備網路營銷的能力,對信息加工化處理能力差。

2.2農業網站缺乏特色,服務水平較低

政府類農業網站的信息各自為政,缺乏整合,不能及時反映農產品市場的變化;農業企業網站雖然能夠展示農產品信息,但是缺乏特色,不能充分地體現出農產品的特色和價值。兩者的客戶服務能力都較差,不能滿足客戶個性化的多種需求。客戶在購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很難得到投訴與解決,這樣會使客戶丟失在互聯網上購買農產的樂趣。

2.3農產品網路營銷人才的缺乏

實現農產品的網路銷售,必須要有優秀的網路營銷人才。由於農產品的營銷方式一直是傳統的商務模式,這已形成固有的一種形式。現在的農產品的營銷正處於一種新的模式中,需要具備正確網路營銷理念的人才。目前的大部分營銷人員不能正確認識網路營銷的理念,只會把農產品照樣搬上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農產品的網路營銷離不開具備現代農業知識、商務知識和互聯網知識的多棲人才,但是具備這種能力的多棲人才不願意到農村去發展,所以缺乏農產品網路營銷人才。

2.4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

農產品網路營銷雖然可以跨時間、空間進行交易,但是商品是實物的交易,始終是對倉儲、物流、配送等環節有著苛刻的要求。特別是對於農產品來說,易潰爛、單位體積大,單位質量大、相對經濟價值又較低,在配送環節中浪費嚴重,損失較大。而我國還未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交易網,也就無法建立統一的物流配送務體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發展。

2.5農產品標准化程度低

一般情況下,標准化程度高的產品因為易鑒別、易比較的特性而比較適合在網上銷售。由於我國農產品而農產品由於數量較大,網民在購買時不易鑒別和比較,且溫州市農產品生產的特點是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組織規模較小,不易實現農產品的標准化。因為我國農產品標准體系還不健全,所以導致了標准化程度普遍不高,限制了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發展速度。

3、關於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策略分析

3.1加強農村網路工程的建設

農村信息化是實施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基礎,是解決農村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賣難問題的有效手段。市場經濟靠准確的信息來維持正常的運轉。農產品的生產、深加工、銷售等都離不開信息的支持。網路營銷是傳遞農產品市場信息的有效手段。實施農產品的網路營銷就離不開農業網站,而農村信息化是網站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互聯網的設立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要想實現農產品網路營銷,政府必須加強農村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將互聯網普遍地在農村中建設,向農民發放購置電腦、手機等信息設備的津貼,鼓勵農民上網。

3.2加強農業信息化網站的建設

營銷網站是面向消費者的消費平台,所以網站的建設要能向消費者突出農產品的特色,能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首先,網站的風格要人性化,盡量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盡可能的為消費者解決購買中遇到的問題。其次,網站的「客戶服務」功能一定要建設好,這是能使消費者能好地了解產品,更快地解決消費中遇到的問題,節省更多的時間。最後,網站的農產民信息要做到及時更新,方便消費者更快地了解實時信息,方便選擇、購買。

3.3加強農產品網路銷售人才的培養

(1)對農民進行網路營銷的知識宣傳,推廣農產品網路營銷的觀念。農產品網路營銷人才對發展農產品的網路營銷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政府只有加強對農民的網路宣傳能力教育和宣傳的力度,改變傳統觀念,讓農民認識到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美好前景,去接受和學習農產品的網路營銷。

(2)建立專業的人才培訓機構,向農民開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計算機技術和商務技術的應用能力,培養大量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入才。面對現在網路銷售人才的缺乏,政府只有加強教育的投入,才能加強人才的建設,從而促進農產品的網路營銷。

3.4改善物流配送體系

物流配送是網路營銷中至關緊要的環節,直接決定了網路營銷的成敗。配送中要盡量地減小由農產品潰爛、破壞帶來的損失,當前情況下可考慮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完成。第三方物流公司擁有專業的物流中心、現代化和信息化的運輸系統,能盡可能地加快配送進度且減少成本。且政府還需加強對高質量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育,現代物流系統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在動作中應注意吸納和培養一批專業的農產品物流管理和技術人才。

3.5提高質量和標准化程度

為適應農產品網路營銷發展的要求,應加快制定農產品種植、生產、包裝等標准體系,把標准化的生產和管理加入農產品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實現從種植到加工、包裝的標准化,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統一品牌,提高標准化程度。利用搜索引擎優化、網站鏈接、網路廣告聯盟等方法開展農產品促銷,給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銷售渠道。這種新渠道不但簡化了傳統商務模式的中間商渠道,而且將售前、售中、售後服務,以及產品信息與顧客資料集於一體,相對於傳統農產品營銷模式更具優勢。

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篇2

【摘要】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經濟結構與商業模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革。作為關繫到國計民生的農產品,其產業鏈的構造與形成也有了進步與變化。其中農產品網路營銷成為了解決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針對農產品網路營銷提出了幾點新的策略。

【關鍵詞】

農產品;網路營銷;策略

1.農產品網路營銷概述

農產品網路營銷是指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對農產品的需求、價格等信息的發布與收集,以網路為媒介,依託農產品生產基地與物流配送系統,為地方農產品提高品牌形象、增進顧客關系、改善顧客服務、開拓網上銷售渠道的一種營銷活動。從而在更為廣闊的范圍內尋找市場,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互聯網時代下農產品的網路營銷有了良好的技術與條件,一般來講農產品網路營銷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1及時獲取信息,提高效率

通過互聯網技術與網路營銷的手法,農產品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有效的市場,把握國際市場上的需求信息,從而可以有效地調節農產品上游的生產與采購,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網路營銷的方式可以使買賣雙方信息透明化,保證交易的質量和信譽,從而避免信息的不對稱性對經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

1.2突破傳統貿易時空限制,降低交易成本

由於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地域性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傳統的農產品貿易活動時,常常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這就制約了農產品在更為廣闊的地域尋找市場。通過網路營銷體系的構建,農產品可以在更廣闊的市場范圍內進行沒有時間限制的貿易,提供高效的售後服務,可以打破時間因素對於農產品銷售的不利影響。其次,農產品可以利用網路平台進行銷售,從而避免了交通等因素對農產品銷售活動的制約,從而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了成本。

1.3提升企業形象,塑造品牌效應

隨著電子商務的廣泛運用,農產品可以在網路平台上進行宣傳,充分發揮網路平台的力量,促進買賣雙方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行品牌建設,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進行宣傳從而打造知名品牌,使得農產品在營銷過程中更具有優勢,提高市場佔有份額。例如著名的農產品品牌「褚橙」就是利用互聯網工具,通過網路營銷的手法被廣大消費者熟知與認可的。

2.中國農產品網路營銷存在的問題

2.1農產品網路營銷主體不明確

雖然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生產者與相關從業者能看懂互聯網的能量與網路營銷的優勢,然而真正執行起來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特別是農產品生產者中有大部分因為受限於自身素質,無法將網路營銷真正落實;還有部分從業者擔憂網路營銷的風險與安全隱患,因此不知如何通過網路開展營銷活動。這些都制約了農產品網路營銷局面的開展。

2.2網路營銷的配套環境有待提升

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圍繞三方面進行,即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農產品本身受限於季節、儲藏等因素,因此對於物流的配套設施需求也相應較高。目前伴隨著農產品電商的發展,冷鏈物流雖然迎來了較好的發展局面,但是市場規模與流通需求卻不相符合,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同時對於農產品網路營銷主體方面的信息流與資金流方面的意識與應用普及與配套設施也需要進行全面的建設。

2.3網路營銷媒介的發展有待提升

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中國的經濟總體來說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卻呈現出了嚴重的二元現象,即城市地區的發展速度遠遠高於農村地區。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和網路營銷中,農村更是缺少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我國農村大多偏遠與閉塞,不利於信息點的構建,這就導致很多信息不能及時的傳遞到農村。另一方面,我國網路技術本身發展還有待於發展,這樣就導致農村很難建立起完善的、可以自我管理的農產品網路營銷平台。因此這也將導致農產品上游的種植與采購不能及時有效的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也制約了農產品的網路營銷平台的發展。

2.4網路營銷環境帶來的阻礙

由於電子商務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問題都不能得到即時有效的解決。首先,電子商務平台依靠網路而的一些法律法規在網路市場中根本不適用。這就讓很多不良商家鑽了空子,將一些不合格的農產品拿到網路平台中進行銷售,導致農產品在網路營銷中的信譽度大大降低。另外,農產品在網路銷售中的'積極性也不高,因為政府的很多相關部門沒有對其引起重視,更加沒有一些鼓勵的政策來支持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發展。其次,網路安全問題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網路市場是虛擬的,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近些年來網路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也同樣阻礙了農產品網路營銷的進一步普及。

3.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的構建

3.1打造完善的網路營銷支撐體系

要想實現農產品的網路營銷策略,首先要打造完善的農產品網路營銷支撐體系,建設完備的基礎設施。因此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加強對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構建的引導與促進作用,保證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構建過程中有充足的資金供應與人力保障。同時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促進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的系統化和完整性。與此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於農產品生產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互聯網思維構建與網路營銷理念的培訓,鼓勵從業者對於互聯網以及網路營銷知識的學習與接納。從而打通對外的信息來源,保證信息的多元化,從而更好的了解市場需求,並且找到市場同時滿足市場需求。

3.2農產品網路營銷應用體系建設

建設完善的農產品網路營銷應用體系,保證市場調研的准確性與即時性。保證農產品生產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在利用網路平台進行農產品銷售時,能夠充分利用網路信息,在對市場進行系統化調查的基礎上獲取相關有效的信息,及時掌握市場需求,從而有的放矢地調整農產品的營銷策略。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指導上游的生產與采購,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完善農產品的營銷網路,加強宣傳力度,塑造良好的產品與品牌形象。

3.3農產品網路營銷保障體系建設

在該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網路營銷的安全立法,為網路營銷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在完善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虛擬市場的監督,保證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安全有序進行。通過網路營銷,交易雙方可以真實、透明得獲取合作夥伴的信息,並且能在有效時間內做出最優的選擇。這就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由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精簡了農產品交易程序,保證了企業信息搜尋的及時准確,精簡談判流程,並對交易過程提供有效監督,這就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交易效率,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4農產品網路營銷配套措施建設

如前所述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等相關配套設施的構造與完善,只有圍繞這鐵三角的配套設施得以完全的解決,農產品的網路營銷活動才能更好地開展起來。同時也要加強農產品標准化建設和農民的素質建設,首先,農產品只有先實現了工業化的普及,才有可能實現互聯網時代的多元化。其次,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的構建需要大量的技術性人才,除了基本的營銷知識,還應該精通計算機技術和農產品相關知識,如此才能保證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在構建過程中能夠將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保證農產品網路營銷體系的科學性和准確性。

4.農產品網路營銷策略的創新

4.1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通過市場需求指導上游的生產

農產品的種植、流通與銷售一直以來是分別發展的,由於農民的信息閉塞與本身的文化素養普遍低下等原因,多年來造成農產品市場的需求與生產嚴重脫節。農民盲目跟風生產現象嚴重,容易造成損失。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即時與准確的掌握市場需求等信息,根據需求來指導農產品的種植與采購,也可以通過網路營銷的手法採用預定銷售,從而保證資源的合理利用,增加農產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盈利性。

4.2開展有效的農產品網路營銷與農業信息化培訓

把農產品營銷主體,即農業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戶、經紀人作為農業信息化培訓的主要對象,充分發揮農民科技信息經紀人的作用,有效的發揮紐帶的作用,並通過網路、信函、報紙、電話等渠道面向國內外市場,將農民的需求信息及時對外發布,為當地農民提供農產品信息服務。

4.3建立網路營銷渠道,通過營銷溝通促進銷售實現

農產品經營企業與經營主體要想有效果的開展網路營銷活動,除了學習掌握互聯網思維與市場需求外,更需要建立適合農產品提供方與需求方的營銷渠道。除了選擇在政府農業管理部門的官方網站上發布供求信息外,還可以建立宣傳型的農產品網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自己的農產品網路店鋪。使網路渠道最大程度上詳細宣傳產品信息和特色。目前農產品網路營銷仍以網上營銷洽談、線上成交線下支付為主要形式。因此,營銷導向的企業網站建設和升級、網站優化與推廣、搜索引擎營銷、網路廣告等都是促進農產品「訂單農業」的實現。

4.4打造具有互聯網思維的農產品網路營銷整合策略

運用互聯網思維重新構造營銷的4PS策略,通過分析潛在市場總體需求特徵後,確定適合通過網路營銷渠道銷售的農產品,特別是對鮮活農產品,更需建立鮮活農產品標准體系,促進標准化生產和實施品牌戰略。同時合理安排農產品生產者與相關從業者利用搜索引擎優化、網站鏈接、網路廣告聯盟等方法開展農產品促銷等活動,營造與服務和產品相關的網路社區,通過營銷溝通實現銷售。網路將農產品提供方和消費者連在一起,給農產品生產者與從業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渠道,不僅簡化了流程,而且集售前、售中、售後服務以及產品信息與顧客資料收集於一體,相對於傳統營銷更具優勢。

5.結束語

在互聯網20年的發展過程中,全世界范圍內誕生也顛覆了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作為直接影響國計民生的農產品來說,在新的商業時代找到更適合其合理地持續性發展的方法尤為重要。農產品網路營銷的說法雖然近幾年來廣為盛行,然而找到適合其長遠有效發展的策略還任重而道遠,還需要相關學者與從業人員的探索與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文娟.發展農產品網路營銷拓展農產品流通渠道[J].科技論壇,2011(12).

[2]王靜.農產品網路營銷初探[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3(9).

[3]覃曉.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科技,2012(5).

;

⑹ 淺議綠色營銷的產生與發展論文

淺議綠色營銷的產生與發展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議綠色營銷的產生與發展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場綠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綠色消費也隨之產生,這都說明綠色營銷將成為21世紀營銷的主旋律。這主要源於生態環境的惡化,綠色消費的興起、綠色組織的建立、法規的制定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等因素。

關鍵詞: 綠色營銷、綠色需求、綠色消費

從北京申辦第29屆奧運會成功開始,北京奧組委就承諾要舉辦一屆健康的綠色奧運,並採取了各種措施治理大氣污染、節約資源。通過承辦和宣傳綠色奧運,中國國民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本著對「環境負責」和「對自己負責」的原則,消費者也應該更深入的樹立綠色觀念,提高綠色意識,了解綠色商品對環境的貢獻,從而支持綠色營銷的發展,促進綠色營銷的良性循環。據此可知,綠色文明和綠色經濟的時代即將到來,綠色營銷也必將成為新時代的營銷主潮流。

一、綠色營銷的界定

綠色營銷這一概念產生於世紀之交,是現代市場營銷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照顧生態層面的新營銷思維方式和操作模式。英國威爾斯大學肯.畢提(Kenpeattie)教授在其新著的《綠色營銷--化危機為商機的趨勢》一書中指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辨識預期及符合消費的社會需求,並且可帶來利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因此可知,綠色營銷是以滿足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共同利益為目的,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旨的市場營銷方式。這就是說,綠色營銷,不僅要求企業對人、財、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無形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產生經濟效益,而且還要求企業將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這三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地結合,從而產生綠色效益。

綠色營銷和傳統營銷的區別在於:其焦點著重於保護自然環境;肯定保護生態價值超過社會使用價值;關注全球環保狀況;著眼於長期營銷策劃。綠色營銷絕不是誘引消費者購物的一種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時髦形象的美容師,它實際上是引導人們走向自我調節、持續發展的過程,最終實現人類和自然的和諧交融與共同發展。

二、實施綠色營銷的必然性

綠色營銷的發展緊隨著綠色需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趨勢,只有順應了綠色潮流,確保了綠色經營的綜合條件,才能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因此,實行綠色營銷是大勢所趨。

(一)生態環境的惡化是綠色營銷產生的基礎。

俗話說:「需要是發明創造之母」,而「綠色需求」則是綠色營銷誕生的基礎。概括地說,人們的綠色需求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綠色精神需求。隨著氣候條件的惡化、水資源危機、礦產資源耗竭、土地退化、環境污染加重等,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精神上需要「綠色價值文化」的支撐。二是綠色物質需求。人們喜歡藍天,需要清澈的水。純凈水的問世正是滿足了人們的某種物慾。環境越惡化,人們就越喜歡凈化的環境。綠色需求的「膨脹」是特定時期的客觀存在,它是企業集團成功地進行綠色營銷的基礎。

(二)綠色消費的興起給企業的綠色營銷帶來新的機會。

綠色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避免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費方向轉變。受收入水平、職業性質、受教育程度、消費觀念等方面的影響,中層消費者也在消費模式上表現出了不同於其他階層的獨有特徵。據研究,21世紀的消費將以旅遊消費、文化教育消費、住房消費、汽車消費、信息消費為特徵,消費的「智能化」、「健美化」、「個性化」、「生態化」等方式將成為新的消費趨勢。綠色消費既能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迫切需要,也代表了消費觀念的新潮流。

(三)綠色組織的建立與法規的出台促使企業實施綠色營銷。

綠色組織的建立始於70年代的英國,此後在世界各地廣為普及,單在美國就有18000個這類團體。這些綠色組織團體為了宣傳綠色意識,建成後便迅速廣泛地開展了各種綠色活動。如1993年由聯合國規劃署與澳大利亞環保組織「清潔澳大利亞」聯合發起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綠色活動---「清潔世界」。我國也於1993年初成立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目前,我國已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建立了自己的綠色組織。世界各國綠色法規的出台約束著人們的行為,限制著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行為的發生,也促使企業的營銷活動必須以有利於生態環境的發展為前提,與社會協調發展。

(四)科技的進步也為綠色營銷的實施提供了條件。

目前,在經濟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已達到70%左右,成為經濟增長中的決定性因素。運用科技開發出的替代資源更進一步減少了自然資源的.耗費,保證了人類社會在有限自然資源的條件下得到無限的發展。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用年均消耗量計算,現有資源還可用500年;若以年均2.5%的遞增速度計算消耗量,現有資源只能維持90多年,技術的進步可以大大降低自然資源的耗費;美國早期發射的火星「海盜」耗資10億美元,而後來發射的「探路者號」僅耗資1.8億美元。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說明科技的發展和運用為企業開發綠色資源和合理運用綠色資源(即綠色營銷策略的實施)提供了條件。

除此之外,實施綠色營銷也是構建綠色企業形象的有利保證,從而使企業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企業要想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之中立於不敗之一,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國外的一項調查表明:社會公眾在對企業經營好壞的評價中,除了考慮價格、質量和服務指標以外,還考慮「環境保護」、「公眾形象」等等。加入WTO後,面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我國企業更應該注重樹立綠色企業的良好形象,可以通過有影響的宣傳媒體和公關活動宣傳企業在保護生態方面的實際行動、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支持和重視等,以擴大企業的影響面、提高企業的知名度,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在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方面,作有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王致和食品集團就作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眾所周知,王致和品牌在腐乳行業中排名第一,近年來,年銷售量達6億多人民幣。正是因為看到了國際市場及世界消費需求的變化,意識到了綠色企業形象的重要性,王致和企業率先研發了適應市場新需求的綠色紅腐乳。王致和綠色紅腐乳在其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是經過認證的綠色大豆、綠色白砂糖、綠色食用鹽原料,這些原料均來自綠色食品產地。其製作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符合綠色標準的要求,並通過了綠色認證,被許可使用綠色標志。王致和這一綠色營銷策略不僅是要告訴消費者綠色紅腐乳突出是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豐富等特性,也是在告訴人們王致和企業正在為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和創造自然界和新和諧而努力。

;

⑺ 我要寫的畢業論文<綠色營銷的興起的背景與興起>誰能提供我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和範文

這個資料應該很好找的~~
不過個人認為就這個題目來做畢業論文會顯得有點大有點空~~
寫畢業論文一定要緊跟學校的要求,嚴格按導師布置的走~~
格式做的漂亮點,態度好點,很有用~~

給你一篇網上搜來的你看看樣子~~

引言:生活中的綠色消費模式和綠色營銷
很多人以為綠色營銷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不然。當今社會我們提倡一種「簡約消費觀「,它是一種崇尚綠色,注重環保的消費理念。而這種綠色消費模式,在我們的吃、穿、用、住、行以及對周圍環境的綠色消費等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 「今天我們吃什麼、怎樣吃」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綠色食品這種無污染、安全、優質、天然和營養的食品,成了人們的首要選擇;
(二) 在綠色消費盛行的今天,消費者在選購和穿著衣服時,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那些曾風靡一時的化纖紡織品,已受到消費者冷落,那些純天然的、經過先進工藝加工的、經毒理學測試無毒無害、對身體有益的紡織品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綠色消費將更深入到服飾消費之中;
(三) 在「用」上體現綠色消費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用品的資源消耗和包裝及廢棄物等方面的控制上。隨著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思想的確立,一些有遠見的廠商紛紛投入巨資,研製、開發、生產越來越多的環保型產品,無氟冰箱、無毒水溶性建築塗料、無污染電池等節能、無污染的產品紛紛問世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四) 在「住」上,我們提倡「綠色居住消費」, 「生態建築和裝飾」開始成為住房的建造及內、外裝飾的主流設計理念。講究建築材料、結構設計、內外裝演、施工方法等的科學合理,既節約資源又不產生污染。比如,美國市而言,已經建成了一批別具風格的綠色旅館,發展節能住宅正在同革新城市建築設計風格和強化環保意識融為一體,成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途徑。
(五) 在「行」主要體現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積極開發、推廣和使用綠色交通工具在綠色意識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的城市裡電車和自行車的數量明顯增加;安全可靠、佔地少、耗油低的小型車受到人們的歡迎; 液化石油氣是當前世界各國普遍看好的清潔能源,有些國家已將其用於計程車、公共巴士等等。
(六) 對周圍環境的綠色消費主要體現在外出旅遊上,在可持續觀念的指導下,回歸自然,認識自然,欣賞自然,保護自然的新型旅遊生態旅遊迅猛增長。
可見,綠色消費,綠色營銷與我們息息相關。那麼,什麼是綠色營銷呢?下面我們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綠色營銷,人類營銷文明的一大進步!

一、 綠色營銷的興起
企業作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生存與發展與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紛紛推出一系列以環保為主題的「綠色計劃」,風靡全球的綠色營銷,使企業步入了集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為一體的理性化的發展階段。對於綠色營銷,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界定,概括起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四種類型:
(七) 產品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指以產品對環境作為中心點的市場營銷手段。」它強調以環境保護為宗旨,從本質上改革產品的構成以及與之聯系在一起的產品的生產過程和消費後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同時還倡導贊助環保的組織和事業,呼籲社會盡快成立具有權威性的、與「國際綠十字會」接軌的組織,宣傳「綠色知識」的教育。
(八) 環境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市場營銷中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反污染以保持生態,充分利用資源以造福後代」。
(九) 利益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實現企業自身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而對產品和服務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的策劃和實施過程」。
(十) 發展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辯識、預期及符合消費者與社會需求,並可帶來利潤及永持續性經營的管理過程」。
綜合以上觀點,我認為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謀求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的統一,既要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企業利潤目標,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態平衡。當今企業的綠色營銷,就是要以環境保護理念作為其經營哲學思想,以綠色文化作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著的綠色消費為中心的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需求的長期性、全局性、系統性的營銷策略。21世紀對中國企業來說,實施綠色營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
二、 綠色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與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比,綠色營銷是基於綠色需求、綠色消費、環境保護而產生的,兩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區別。
1. 營銷目標從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費轉為追求可持續消費。
2. 營銷服務的對象從消費者擴展到「消費者和社會」。
3.「顧客」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傳統營銷僅僅把人看作消費者,其研究的出發點是如何通過營銷活動滿足其消費需要。綠色營銷則把人看作是具有多樣化需求的「社會人」,消費需要只是「社會人」需要的一部分。綠色營銷就是研究如何通過企業的營銷活動滿足人的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如何從毫無約束地消耗物質資源轉向保護自然資源的合理消費等方面的問題。
4.「需要」的含義大大發展了。傳統營銷所指的「需要」,是消費者單一的物質慾望和需要。綠色營銷則認為,人的需要和慾望具有多樣性,包括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生態需要等。這些需要和慾望可能是相互沖突的,其中生態需要是人本能的、潛在的需要。
5.對「顧客滿足」進行重新定義。不僅使消費者得到作為經濟人的產品需求的滿足,而且得到作為社會人的「社會責任」深層需求的滿足。
6. 企業文化發生本質變化。在傳統營銷條件下,企業文化在本質上是競爭文化,競爭文化不利於環境保護,甚至產生不利於環境保護的後果。在綠色營銷觀念下,企業實施綠色文化,更多地注意「人」的導向, 「人」的價值,把競爭對手、上下游企業更多地看作夥伴,尤其是環境保護的合作夥伴。要與其他生產商、分銷商及顧客之間彼此配合,共同承擔對生態環境平衡、社會資源節約的責任和義務,合力創造綠色生產、營銷氛圍,營造環保時代競爭式的合作文化。
三、 綠色營銷的意義
(一)從戰略思維的高度重新認識綠色營銷的發展意義
(1)綠色營銷可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2)綠色營銷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3)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二)從戰術層面的角度重新審視綠色營銷的發展意義
(1)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佔領市場,擴大市場銷路;
(2)綠色營銷可塑造綠色文明,促進企業塑造綠色文化;
(3)綠色營銷可構建綠色企業形象,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
(4)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 實施綠色營銷戰略的SWOT 分析
(一) 優勢
(1) 消費市場的綠色需求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不斷被強化, 自然、健康、環保等已成為當前消費的時尚與主流。
(2) 綠色營銷空間廣闊。當前, 許多企業正處於邊際成本遞減而邊際收益遞增的階段。這是由於過去奉行的粗放經營模式造成了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大、生產成本高。而現在政府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正在向那些考慮資源環境價值的企業傾斜。這一有利的外部條件為企業推廣綠色營銷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二) 劣勢
(1) 企業推廣綠色營銷的思想和觀念淡薄。過去, 許多企業重產量, 輕質量和公共利益, 對綠色營銷知之不多甚或不知, 對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導致的市場需求變化等沒有充分的認識。
(2) 企業綠色研發能力低、手段落後。我國許多企業規模小, 還處於脫貧解困階段, 投入不多,經營方式以粗放經營為主, 產品技術含量低, 產品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低廉的要素費用。因此要它們在短期內提高技術水平、增強綠色研發能力, 難度較大。
(3) 綠色產品尚未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產品。綠色產品由於成本相對高, 因而難以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產品。大多數消費者, 尤其是中小城鎮與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者仍選擇購買便宜的非綠色產品。
(4) 缺乏作為第三方認證主體的綠色認證機構, 或沒有可以提供有權威、有影響力的服務機構。這一點不僅妨礙了企業ISO14000認證工作的開展, 也不利於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甄別, 因此, 他們在購買綠色產品的時候總是有顧慮, 擔心花了綠色產品的價錢買到的卻不是真正的綠色產品。
(5)環境與資源具有公共物品性, 綠色營銷的實施缺乏自覺性、持久性,綠色營銷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企業性質本身決定不會主動支出綠色成本
(三) 機會
(1) 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 擴大產品銷售量。綠色產品或服務體現了企業勇於對社會承擔責任, 關心消費者, 因而更易於吸引顧客。同時企業的這種「綠色」價值導向, 可促進消費者從情感上偏愛企業的產品, 從而擴大產品銷量。
(2) 有利於企業品牌的建立, 增強其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講,「綠色化」就是「差異化」, 它使企業有別於其他企業, 從而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3) 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綠色營銷強調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心, 強調資源的充分利用、防治污染、開發新資源和資源的再利用, 這些都要以高新技術研究為前提。企業只有開展真正意義的創新, 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高漲的綠色需求。
(4) 可獲取長期的經濟利益, 實現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營銷可帶來更高的邊際收益, 降低成本, 獲得「綠色」利潤, 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這是企業一項十分寶貴的無形資產, 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有利。
(四) 威脅
(1) 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企業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綠色營銷, 對環境產生的良好影響往往無法立刻顯現, 只能等待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准確判斷。若企業開發的綠色產品在某些方面進行改進, 但在其他方面對環境、人體又有新的傷害, 將會對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極大的損害。
(2) 消費者和政府的反擊。我國某些企業在開展綠色營銷的活動中, 未能真正按綠色產品的要求與標准組織生產, 名不符實, 隨意使用綠色產品標志, 有些甚至熱衷於炒作概念, 從而引起消費者或政府的極度反感, 有關糾紛和處罰不斷出現, 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社會形象, 反而使企業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3) 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綠色營銷在我國還屬新鮮事物, 政府對綠色營銷尚缺乏完整、具體的政策導向, 對綠色營銷活動也還沒有明確的判斷標准。
五、 推動綠色營銷戰略的四大動力系統構建
從以上SWOT 分析可以看出, 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是有時滯的。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從構建政府、社會、消費者群體和企業的自動力四大動力系統來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

(一) 政府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政府壓力系統分析
綠色營銷活動關系密切的環境和生態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民族、國家利益和宏觀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更會受到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影響, 所以政府理應責無旁貸地在綠色營銷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 扮演重要角色。
(1) 政策的綠色傾斜和提高行業的國家標准積極實施ISO14000 和環境標志認證,這是通往國際市場必備的「綠卡」。
(2) 強化法律監管,以法治企。通過政府職能來解決綠色經濟中市場機制失效的問題, 將生產經營的外部經濟內部化,即通過法製程序強制性地引導企業行為朝有利於生態環境改善方向發展。
(二)社會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社會推力系統分析
(1) 科研單位的技術貢獻。現階段, 我國綠色營銷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做到「既經濟又環保」, 化解這個「兩難選擇」的惟一途徑就是大力開發「綠色技術」, 實行技術創新。要充分調動社會科研單位的技術貢獻。
(2) 社會輿論的導向。社會輿論是一股無形的強大力量, 綠色營銷的推廣過程要有效調動媒體的力量, 擴大生態教育的覆蓋面, 促進綠色文化與生態科學的社會化, 普遍喚醒各界人士和廣大公眾的生態覺悟。
(3) 環保組織的敦促。近年來, 環境保護主義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許多企業也已經自覺實施了廢物的三「 R」管理: 即廢物的減少(Recing) 、再利用(Reusing) 、再生(Recycling) 。
(三) 消費群體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消費群體的吸引力系統分析
(1) 消費者綠色消費極大地驅動國際綠色營銷的發展。
(2) 消費者的價格認同感越來越強,這一價格認同感是企業自覺走向綠色營銷之路的「引路牌」。
(3) 消費者對綠色品牌的信賴感、忠實度增強。使企業減少其綠色營銷產品不被認可的憂患。
(四) 企業自身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企業的自動力系統分析
(1) 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構建綠色企業形象, 推動綠色營銷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在真正實施了綠色營銷之後, 可以通過大眾媒體、公關活動來宣傳企業的綠色形象。綠色廣告與綠色公關的有機結合能很快地豐富品牌的綠色內涵, 塑造出品牌的綠色形象。
(2) 企業實施綠色價格樹立企業產品的優質高價形象,促進綠色營銷的開展。綠色價格是指因附加了綠色價值而高於傳統產品價格的價格。由於綠色產品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而且一般來說, 消費者也會認同綠色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 從而願意支付較高的價錢。
(3) 企業開發綠色消費廣闊的潛在市場空間。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需求層次的攀升, 都促使企業對綠色商品的供給產生了原動力。因此在當今, 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被適度消費方式所代替, 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社會理想, 企業滿足綠色需求就存在著廣闊的潛在市場空間。
六、 綠色市場開發戰略
由於可持續發展成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所選擇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綠色市場的迅速發展,選擇綠色市場,既是企業實現社會責任的需要,也是尋找新的增長點、實現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開發綠色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機會和任務。
相對企業而言,綠色市場開發可以按產品和顧客(消費者)兩個變數展開,如圖:

老顧客 新顧客


品 策略一:
滲透策略 策略二:
市場拓展策略



策略三:
產品創新策略 策略四:
多元創新策略

基於產品和顧客變數的市場開發戰略圖
策略一,市場滲透策略。這是一種以原有的綠色產品面向原有的消費者群,通過提高消費量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的策略。由於熟悉的產品面向熟悉的顧客,實施這種策略的代價較小,操作容易。如果使用這種方法能達到擴大市場的目的,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選擇。但一般而言,除非原有的綠色產品確實具有較明顯的優點,或者由於消費者的綠色意識的提高,願意更多的使用綠色產品,否則,實施這種策略,往往需要企業採取適當的促銷手段。
策略二,市場擴展策略。這是一種以原有的綠色產品,向新的顧客銷售,通過擴大銷售對象的規模實現增加銷售的目的的策略。實施這種策略的關鍵是能有效吸收新顧客,為此,必須保證綠色產品本身的質量上乘,同時,要通過廣告宣傳,公共關系,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手段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喜歡這種產品,還要制定恰當的價格水平,暢通綠色產品的銷售渠道。
策略三,產品創新策略。這是一種面向原有顧客,主要通過開發新的綠色產品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的策略。開發新產品往往要較大的投入,且風險比較大。為此,需要決策者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精神。需要作好產品開發的前期工作,特別是市場分析,預測和產品開發的技術可行性工作,當然新產品上市之時,也要以合理充分的營銷策略組合相配套。
策略四,多元創新策略。這是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開發新的顧客,實現擴大銷售的策略。顯然,這是一種創新的內容和范圍均最大的策略。高風險,高投入,也與高回報相結合。
七、 綠色營銷策略
(一) 樹立綠色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的各方面形象的綜合反映,既包括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及各類人員的形象,又包括企業產品、經營方式、經營效果及企業建築物、有關標識等方面的形象。因此,必須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制定企業形象戰略,形成統一的整體形象。樹立綠色企業形象一方面要使綠色營銷的概念深入全體員工的意識中,達成共識並共同為之努力;另一方面,對外界要加強宣傳力度,使廣大公眾認可。
(二) 開發綠色產品
所謂綠色產品是指對社會、對環境改善有利的產品,或稱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是綠色營銷的基礎,也是其關鍵性的一環。綠色產品開發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設計產品時,應以節省材料、減少污染為目標, 最好選用無毒、無害容易分解處理的材料。著重使用無公害、養護型的新能源、新資源。
(2)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必須實行全面綠色質量管理。具體可以概括為「五R」原則:一是研究(Research),即重視對本企業的環境對策的研究。
二是減消(Rece),即搞好「三廢」治理,減少或消除有害廢棄物的排放。
三是循環(Recycle),即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
四是再開發(Rediscover),即變普通商品為綠色商品。
五是保護(Reserve),即加強對員工和公眾的環保宣教,積極參加社區的環境整治,樹立綠色企業的良好形象。

延伸產品
核心產品

形式產品

綠色產品的整體概念圖
(三) 制定綠色價格
綠色價格是指附加了綠色價值而高於傳統產品價格的價格。
開發綠色產品,通常需要使用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客觀上提高了綠色產品的價格。但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主要決定因素, 這種狀況必然影響綠色產品的發展前景。因此,應認真理順綠色產品價格,制定廣大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價格, 使綠色消費全方位地走入我國消費市場。產品定價過程中,必須考慮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
(1)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政府應允許綠色產品的價格比同類產品價格上浮一定的比例。如芬蘭政府允許綠色產品價格上浮30 %以上;日本綠色產品的價格比一般產品價格高20 %以上。
(2)其次, 要注意綠色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根據目標市場購買者的消費心理、購買行為、購買能力、該產品的市場進入難度及競爭強度等因素來決定產品的經營利潤及其贏利方式,選擇產品的定價策略。常用的定價策略有:隨行就市定價策略;目標定價策略; 認知價值定價策略;滲透價格定價法略等。
(四) 建立綠色分銷渠道
綠色營銷能否成功實施,很大程度取決於綠色分銷渠道建設的好壞。選擇恰當的綠色銷售渠道是提高綠色產品市場佔有率、擴大綠色產品銷售量、成功實施綠色營銷的關鍵。企業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在大中城市建立綠色產品銷售中心。大中城市一般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 向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強。建立銷售中心既可以作為一個銷售窗口展示全國及本地區的綠色產品又可以作為一個信息窗口溝通生產企業與市場的聯系。
(2)建立綠色產品連鎖商店。綠色產品銷售網點可以借鑒國內外連鎖商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實現統一商號、統一價格、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同時還可以成立連鎖總店的配貨中心,組織聯購分銷,既可因大批量直接進貨享受價格優惠,增強與其他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又能夠縮短渠道, 減少污染。
(3)藉助現有的中間商營銷渠道,建立一批綠色產品專櫃或專營店。選擇中間商時, 要把重點放在與本企業有相同的環境保護意識、有良好的綠色企業形象、並能真正合作的中間商上。商店一般要選擇繁華地段、居民文化層次比較高的地段及客流量比較大的地區。
(五) 實行綠色促銷
綠色促銷與傳統意義上的促銷相比更加突出強調綠色因素,綠色促銷的目的是通過綠色信息的傳遞,樹立企業和產品的綠色形象, 使之與消費者的綠色需求相協調, 從而吸引消費者並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進而促進綠色產品銷售量的增加。
(1)綠色廣告是宣傳綠色消費的銳利武器, 這樣消費者就會選擇有利於個人健康和人類生態平衡的綠色產品。
(2)綠色公關是樹立企業及產品綠色形象的重要傳播途徑, 綠色公關能幫助企業更直接、更廣泛地將綠色信息傳遞到綠色廣告無法到達的細分市場,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3)人員推銷是企業主要的促銷通道之一。要有效地實施綠色營銷策略, 推銷人員必須詳細了解本企業產品的綠色訴求所在, 同時要詳細回答消費者所關心的健康、環保等一系列問題。
(六) 加強綠色售後服務
綠色銷售服務是指產品的售前、售中、售後過程中以符合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為原則的全過程服務,作為市場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市場的高速有效運行起著促進作用。在綠色營銷中,應將綠色銷售服務貫穿於整個銷售過程,尤其是售後服務。其目標是既要滿足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也要節約能源和資源,鼓勵重復使用、回收利用和循環再生,減少污染和二次污染,從而引導消費者自覺地進行綠色消費,增進環保意識。企業應建立良好的銷售服務網路,負責綠色產品的銷售服務、咨詢、維修和回收。服務網路的布點要合適,布點要有足夠的服務覆蓋面。
(七) 加快綠色認證工作
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突破綠色壁壘進入國際市場,關鍵的一步就是要獲得「綠色通行證」,即ISO14000 認證和綠色標志認證。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已經為企業申請認證提供了初步條件,企業應主動了解有關綠色認證方面的信息,根據企業自身行業特點、國際化程度、企業規模等具體情況採取行動,條件成熟時要積極申請認證,條件還不成熟時也要積極為申請認證做准備。

八、 總結語
總之, 「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境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並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其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綠色技術、綠色市場和綠色經濟基礎上的對人類的生態關注給予回應的一種經營方式。其最終目標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綠色營銷觀念體現了企業思想意識上的提升,對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推進了人們消費觀念的進步,創造了需求,使企業的經營觀念不只是停留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層面,拓展了企業的經營思路,使企業的視野更加開拓。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場綠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綠色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在21 世紀將成為營銷的主流。

⑻ 高分請教畢業論文問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影響的實證分析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農產品出口大國。但是,近年來,發達國家憑借他們在科技、管理、資金及環保方面的優勢,為達到保護貿易的目的,推出了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即綠色壁壘,本文分析了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 綠色貿易壁壘 農產品出口 影響 策略

我國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大國,我國的農產品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科學技術含量不高,相比較於發達國家,我國的農產品具有價格優勢。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農產品市場,制定了苛刻的技術、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以限制我國農產品進入其市場,綠色貿易壁壘這一看似「合法」的非關稅壁壘便應運而生。
一、綠色貿易壁壘概述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自然環境、生態資源,以及人類和動植物健康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環境貿易措施,對來自國外的產品和服務加以限制,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目的。它的特點有內容的合理性、形式的合法性、保護對象與范圍的廣泛性、實施效果的歧視性。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綠色關稅和市場准入、綠色技術標准、綠色標志制度、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綠色補貼和綠色稅收等。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環保水平還比較低,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技術等與發達國家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是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較大的國家。然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但其弊遠遠大於利。
1.正面影響
(1)有利於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我國農產品要通過綠色壁壘進入國外市場就不得不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質量,那些農葯含量高的農產品就必須被淘汰,產品更加綠色化。
(2)有利於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綠色壁壘所採用的技術標准通常是以先進的環保技術為基礎的,我國的農產品生產者為達到這些要求,就不得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因此我國的農業技術水平能夠得到提高。
(3)有利於我國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壁壘是為保護環境,人類健康和生態平衡而設立,通過綠色壁壘的實施,可以促進我國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負面影響
(1)限制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增長速度,使我國農產品出口量下降。我國的農產品因達不到發達國家設立的標准,許多農產品被退回或被封殺,這就大大限制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如我國出口到日本的綠茶因農葯殘留量超標而被退回,出口到歐盟的蜂產品以氯黴素超標為由而遭封殺等。
(2)提高了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 削弱了我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我國國內的農產品生產者為達到國外的苛刻的技術安全標准,不得不增加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環境的檢驗、測試、認證等手續的額外費用,我國多是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有價格優勢,而國外苛刻的技術要求就削弱了這種優勢。
(3)加強了發達國家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控制。發達國家憑借其在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制定了苛刻的貿易技術標准,限制我國農產品進入其國內市場,借保護環境之名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進行限制。
三、我國農產品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的原因
1.國內原因
(1)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低。我國農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生產規模小,基本是傳統的家庭式生產,技術裝備相對落後,科技含量較少,因此生產效率比較低,生產的產品很難達到發達國家制定的技術標准。
(2)農產品不符合安全衛生標准。生產者的安全和衛生意識不高,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色素等。在接受國外產品檢驗時,往往不符合安全衛生標准。
2.國際原因
(1)國外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根據H-O定理,一國應出口該國充裕要素密集的產品,我國許多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在價格上就獲得了比較優勢。但許多發達國家在我國加入WTO後,設置綠色壁壘來保護國內市場。
(2)人們對健康和環境越來越重視。為保護人們的健康和環境,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提倡 「綠色革命」,綠色貿易壁壘便是一種體現。我國的許多農產品由於含有許多超標的化學成分,因此被發達國家拒之門外。
四、我國農產品出口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策略
1.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發展環保農業
首先,擴大農產品的生產規模,調整農產品生產方式,應用高新技術,把分散的生產轉向綜合產業化生產,形成標准化的規模生產;其次,發展綠色環保農業,農業生產者應樹立綠色觀念,減少農葯的使用,引用科學的、綠色的生產技術,提高環保意識,維護生態平衡。
2.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對外出口范圍,開展多國營銷、綠色營銷
面對發達國家的故意為難,我國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應考慮尋找新的市場,將農產品的出口范圍擴大到發展中國家,避免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增加農產品的出口。在進行農產品貿易時,應採用先進技術,加工、包裝、運輸農產品,綠化產品價值鏈,開展綠色營銷。
3.發揮政府職能,維護我國的正當權利
政府應充分發揮其職能,制定綠色政策,鼓勵綠色產品的開發和出口,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綠色補貼,同時必須建立起與國際統一標准一致的質量監控體系,並且通過外交維護我國的正當權利,我國應與發展中國家團結起來,共同應對發達國家不合理的綠色壁壘。

⑼ 論文<綠色營銷>開題報告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啊

我幫你,這個非常簡單 論文題目:綠色營銷對策研究
文獻綜述
綠色營銷的發展與研究己成為90年代以來現代營銷學理論研究與發展的重要方向,成為
21世紀市場營銷的主流。從對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來看,目前國內外對綠色營銷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綠色營銷概念、綠色營銷市場的細分、綠色產品的定價策略、綠色促銷、綠色
消費行為、綠色營銷策略組合等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傳統的主流市場營銷理論就一
直遭受著來自其它理論領域,包括非主流市場營銷理論的批評。例如,營銷戰略導致的對自
然環境的任意開采;對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關系太少而生產出了太多的對健康和環境有害的產
品;通過廣告刺激、產品的差異化以及人為地縮短產品的生命周期導致了資源的浪費等等。
在這種形勢下,營銷學界也圍繞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討論,並提出了一系列影響
廣泛的營銷概念,其中,綠色營銷最具代表性。
在營銷理論中,目前對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主要體現在綠色營銷理論的發展。綠色營銷所
強調和探討的是企業應該以及如何適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環境友好產品的需求。在綠色營
銷中,環境友好可能是一個營銷工具和營銷手段,也可能是一種營銷理念,而且綠色營銷中
的環境已不只局限於生態環境。因此,綠色營銷意味著,綠色市場的存在和不斷擴大對於企
業來說既是一種採取環境友好行為的壓力,又是一種可以開發和利用的市場機會。綠色營銷
概念一經提出,立即受到了營銷者的廣泛歡迎和應用,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開始通過綠
色產品、綠色分銷、綠色廣告等綠色營銷策略,適應和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綠色需求和綠色
消費,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盡管如此,綠色營銷作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一個術
語,內涵仍存在著許多爭議,實踐仍然局限在那些通過提供有限數量的綠色產品迎合有限數
量的綠色消費者需求的綠色企業。當允許市場提供非綠色產品且這些產品能夠甚至更多地為
企業帶來利潤時,綠色營銷的發展必然會受到限制。但總體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消費者綠色意識的增強,綠色營銷的發展將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MiehaelJ叮 PolonskyandP址 liPJ.Rose汕e飛 erllx〔「〕,用戰略的眼光來重新評價綠色營銷,
提出企業應注意自身生產與環境相協調,抓住綠色時機,依靠綠色營銷領先於其他企業;
chialinchen〔l2]對綠色產品的開發設計了基於質量模型的分析 ;DevashishPujari〔『3〕等分析了綠
色化和競爭力對環境新型產品的開發造成的影響。
國內理論界、學術界介紹傳播進而深入研究綠色營銷這一理論基本始於20世紀90年代
中後期。1997年3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羅國民、彭雷清、王先慶三人著述的《綠
色營銷一環境與市場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為國內綠色營銷研究首開先河。1998年9月,復
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沈根榮編著的《綠色營銷管理》;1998年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王方華、張向著著述的《綠色營銷》;2000年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萬後芬、馬瑞蜻、
夏祖洋和鍾沁異四人著述的《綠色營銷研究》。這些著作主要研究:
(1)綠色營銷的有關理論,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綠色營銷觀念、綠色營銷與傳統營銷的
區別;
(2)企業的綠色營銷戰略問題,包括綠色市場供求分析、綠色企業形象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綠色產品開發戰略;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企業實施的綠色營銷策略,包括綠色產品經營過程的組合與包裝、商標策略、綠色產
品的定價理論與價格策略、綠色產品分銷渠道的選擇、建立和管理、綠色產品的廣告與促銷
等。
由此,國內學者己經從傳統營銷學角度整體把握了綠色營銷的相關理論及實施策略。近
幾年,由於可持續發展觀的樹立,學術界從更多方面、更多角度開展對綠色營銷的研究。不
光對綠色營銷從微觀角度分析綠色營銷的含義,同時還指出了綠色營銷的倫理涵義叫,其包
含三方面內容:①有利於確立「天人合一」的生態價值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②有
利於確立可持續增長的科學發展觀,妥善處理資源利用的代際公平問題;③有利於確立「以
人為本」的社會功力觀,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黃熙〔l5]認為綠色營銷作為可
持續發展的一個微觀拓展,屬於准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但這種正外部性也給開展綠色
營銷的企業帶來了負的效應,容易出現「成本獨自承擔,效益大家共享」的局面,即市場失
靈。韋明與於晶麗〔16]認為開展綠色營銷可以實現人、經濟、社會等的多贏,但由於各方認識
不同,在開展綠色營銷方面遇到一些阻礙,所以利用博弈論來探討綠色營銷的困境和出路的。

王成昌與呂永紅〔l7J認為在開展綠色營銷方面除了依靠企業和消費者的力量,也要靠政府規
制.

閱讀全文

與農產品綠色營銷研究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析ofo的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598
服裝品牌軟文營銷ppt 瀏覽:705
深圳採納品牌營銷 瀏覽:69
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瀏覽:517
玩具活動推廣方案 瀏覽:57
小學六年級推廣普通話活動方案 瀏覽:871
徵集手機銀行客戶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433
院校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336
七一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249
北大青鳥的網路營銷怎麼樣 瀏覽:968
學網路營銷有用嗎 瀏覽:521
網路營銷師是干什麼的 瀏覽:359
電子商務實驗心得結尾 瀏覽:895
中學教職工培訓方案 瀏覽:476
市場營銷復習題答案 瀏覽:892
了解市場營銷的意義 瀏覽:239
網路營銷的最基本的應用方式有哪些 瀏覽:132
鄭州網路營銷師培訓學校 瀏覽:481
暑期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982
網路營銷服務的認知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