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好,醫院做機構認證都需要提供什麼資料啊
醫院做機構認證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醫療機構校驗申請書》;
2,《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及復印件一份;
3,年度工作總結;
4,相關證明材料;
5,醫療機械污水污物處理驗收合格證明,或醫療廢物處理合同書及消防驗收合格證明;
6,校驗期內接受衛生行政部門檢查、指導結果及整改情況。
7,校驗期內衛生統計數據上報情況;
8,校驗期內發生的醫療民事賠償情況,以及衛生技術人員違法違規執業及其處理情況;
9,特殊醫療技術項目開展情況。
『貳』 護理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是什麼
1、院史教育、醫院文化簡介;
2、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護理核心制度;
3、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
4、醫院相關法律法規;
5、醫院信息系統;
6、優質護理服務標准及工作內涵;
7、醫院質量安全控制標准;
8、消防安全知識。
『叄』 急求:最新醫院管理制度匯編
一,采購制度
1,根據"按需購進,擇優選購"的原則,依據市場動態,庫存結構及質量部門反饋的信息編制購貨計劃,報總經理批准後執行.要建立供銷平衡,保證供應,避免脫銷或品種重復積壓以致過期失效造成損失.
2,嚴格執行企業制定的保健食品購進程序,確保從合法的企業購進合法和質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3,要認真審查供貨單位的法定資格,經營范圍和質量信譽,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時會同質量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現場考察,簽訂質量保證協議書,協議書應註明購銷雙方的質量責任,並明確有效期.
4,加強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檔案.簽訂的購貨合同必須註明相應的質量條款.
5,質量管理部門要做好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工作.向供貨單位索取加蓋企業印章的,有效的《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樣品實樣,執行《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制度》.
6,購進保健食品應有合法票據,按規定做好購進記錄,做到票,帳,貨相符,購進記錄保存至超過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於3年.
7,嚴禁采購以下保健食品:(1)無《衛生許可證》生產單位生產的保健食品.(2)無檢驗合格證明的保健食品.(3)有毒,變質,被污染或其他感觀性狀異常的保健食品.(4)超過保質期限的保健食品.(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保健食品.
二,貯存制度
1,所有入庫保健食品都必須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核實產品的包裝,標簽和說明書與批準的內容相符後,方准入庫.
2,倉庫保管員應根據保健食品的儲存要求,合理儲存保健食品.需冷藏的保健食品儲存於冷庫(溫度2-10℃),需陰涼,涼暗儲存的儲存於陰涼庫(溫度不高於20℃),可常溫儲存的儲存於常溫庫(溫度0-30℃),各庫房均應有避光措施,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
3,保健食品應離地,隔牆10cm放置,各堆垛間應留有一定的距離.搬運和堆垛應嚴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須牢固,整齊,不得倒置;對包裝易變形或較重的保健食品,應適當控制堆放高度,並根據情況定期檢查,翻垛.
4,應保持庫區,貨架和出庫保健食品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掃,做好防火,防潮,防熱,防霉,防蟲,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
5,應定期檢查保健食品的儲存條件,做好倉庫的防曬,溫濕度監測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對庫房的溫濕度進行檢查和記錄,如溫濕度超出范圍,應及時採取調控措施.
6,應根據庫存保健食品的流轉情況,定期檢查保健食品的質量情況,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在該保健食品存放處放置"暫停發貨"牌,並填寫《質量問題報告表》,通知質管部復查並處理.
三,銷售制度
1,所有銷售人員必須經衛生知識和產品知識培訓後方能上崗.2,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要求正確介紹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適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儲存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內容,不得誇大宣傳保健作用,嚴禁宣傳療效或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的宣傳.
3,嚴禁以任何形式銷售假劣保健食品.凡質量不合格,過期失效,或變質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得銷售.
4,銷售過程中懷疑保健食品有質量問題的,應先停止銷售,立即報告質管部,由質管部調查處理.
5,衛生管理員負責做好防火,防潮,防熱,防霉,防蟲,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指導營業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營業場所的溫濕度檢測和記錄,如溫濕度超出范圍,應及時採取調控措施,確保保健食品的質量.
6,在營業場所內外進行的保健食品營銷宣傳(包括燈箱廣告,各種形式的宣傳資料),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未取得廣告批准文號的,不得在營業場所內外發布廣告;廣告批文超過有效期的,應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四,售後服務制度
1,公司應建立一支專業的售後服務隊伍,負責解答和處理顧客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使用方法,食用量,儲存方法,注意事項以及質量問題的咨詢和投訴.
2,售後服務部應建立售後服務檔案,對顧客提出的意見和處理結果予以登記,定期匯總上報公司相關部門.
3,定期開展用戶訪問,積極做好售後服務工作,及時向質量管理部門反饋客戶質量查詢或投訴信息,並落實相關質量改進措施.
4,對消費者投訴的質量問題,應在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予以處理,重大問題應及時上報公司分管負責人,必要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5,營業場所內應設立顧客意見本,服務公約,服務電話和行業主管部門投訴電話,便於消費者監督.
6,對消費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應積極予以採納,並予以感謝.7,制定便民服務措施,提供義務咨詢,免費送貨上門等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
經營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1,公司全體員工均應保持經營場所的干凈,整潔.
2,經營場所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3,經營場所內不得隨地吐痰,亂丟果皮,雜物等.
4,任何員工不得將易燃,易爆等物品帶入經營場所內.
5,個人辦公區間物品應擺放整齊,辦公台上不得擺放與辦公無關的物品.
6,不得在經營場所內用餐,如需用餐需在公司統一規定的區域內.
7,注意個人衛生,不得穿背心,拖鞋進入辦公區域.
8,滅蚊燈,老鼠夾,殺蟲劑應保持有效狀態,發現故障應及時報告衛生管理員,衛生管理員應立即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
1,倉庫劃分為待驗區,合格品區,不合格品區,各區應放置明顯標志.
2,所有入庫產品應分區,分類擺放在規定的區間,出入庫帳目應與貨位卡相符..
3,應根據保健食品的性能及要求,將保健食品分別離地整齊存放於常溫庫,陰涼庫或冷藏庫,並保證保健食品的質量.
4,應合理使用倉容,堆碼整齊,牢固,無倒置現象.庫存保健食品應按保質期遠近依序存放,先進先出,不同批號保健食品不得混垛.
5,倉庫內應保持乾燥,整潔,通風,地面清潔,無積水,門窗玻璃潔凈完好,牆壁天花板無霉斑,無脫落,防蟲,防鼠,防塵,防潮,防霉,防火設施配置齊全,措施得當.
5,倉庫應定期做好清潔衛生消毒工作,每日進行防蠅,防鼠,防蟑檢查和打掃衛生,每月進行一次消毒,殺菌,並作好記錄.
6,非倉庫員工不得進入倉庫.進出倉庫要換倉庫專用鞋預防灰塵.
7,倉庫內不得吸煙,喝酒,進食,不得存放與保健食品存放無關的私人雜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1,從事經營活動的每一位員工每年必須在區以上醫院體檢一次,體檢除常規項目外,應加做腸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轉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參與直接接觸保健食品的工作.
3,員工患上述疾病的,應立即調離原崗位.病癒要求上崗,必須在指定的醫院體檢,合格後才可重新上崗.
4,公司發現有患傳染病的職工後,相關接觸人員必須立即進行體檢,確認未受傳染的,方可繼續留崗工作.
5,每位員工均有義務向部門領導報告自己及家人身體情況,特別是本制度中不允許有的疾病發生時,必須立即報告,以確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
6,在崗員工應著裝整潔,佩戴工號牌,勤洗澡,勤理發,注意個人衛生.
7,應建立員工健康檔案,檔案至少保存三年.
人員培訓制度
1,各級管理人員,經營人員及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維修,保潔,倉儲,服務等人員,均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規定,根據各自的職責接受培訓教育.
2,質量管理部負責制定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報總經理批准後下發實施.行政部門按照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全年的質量教育,培訓工作,並負責建立職工教育培訓檔案.
3,培訓方式以企業定期組織集中學習和自學方式為主,以外部培訓為輔.任何人無正當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訓,並應自覺完成學習計劃.
4,新錄入員工,轉崗員工上崗前須進行質量教育與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保健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崗位職責,各類質量台帳,記錄的登記方法等.培訓結束後統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5,參加外部培訓及在職接受繼續學歷教育的人員,應將考核結果或相應的培訓教育證書原件交行政部門驗證後,留復印件存檔.
6,企業內部培訓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門與質量管理部共同組織,根據培訓內容的不同可選擇筆試,口試,現場操作等考核方式,並將考核結果存檔.
7, 培訓和繼續教育的考核結果,作為有關崗位人員聘用的主要依據,並作為員工晉級,加薪或獎懲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崗 位 職 責
一,企業負責人崗位職責
1,對公司保健食品的經營負全面責任,保證公司執行國家有關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
2,負責建立,健全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業務經營人員的質量教育,保證公司質量管理方針和質量目標的落實和實施,
3,負責簽發保健食品質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質量文件,負責處理重大質量事故,定期組織對質量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4,負責對保健食品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批,對公司購進的保健食品質量有裁決權.
5,負責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及各項政策在公司內部的貫徹實施.
6,負責選拔任用各方面的合格人員,定期開展質量教育和培訓工作,每年組織一次全員身體檢查.
二,食品衛生管理員崗位職責
1,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嚴格遵守公司的質量和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對保健食品的衛生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2,按時做好營業場所和倉庫的清潔衛生工作,保持內外環境整潔,保證各種設施,設備安全有效.
3,每年負責安排公司經營人員的健康檢查,建立並管理員工健康檔案,監督檢查員工保持日常個人衛生.
4,負責監督做好營業場所和倉庫的溫濕度檢測和記錄,保證溫濕度在規定的范圍內,確保保健食品的質量.
5,保證保健食品的經營條件和存放設施安全,無害,無污染,發現可能影響保健食品質量的問題時應立即加以解決,或向總經理報告.
三,購銷人員崗位職責
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和各項政策,遵守公司各項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特別是采購和銷售方面的管理制度.
2,采購人員應根據公司的計劃按需進貨,擇優采購,嚴禁從證照不全的公司或廠家進貨.
3,對購進的保健食品應按照合同規定的質量條款,認真檢查供貨單位的《衛生許可證》,《工商執照》和保健食品的《批准證書》,《檢驗合格證》,對保健食品逐件驗收.
4,銷售人員應確保所售出的保健食品在保質期內,並應定期檢查在售保健食品的外觀性狀和保質期,發現問題立即下架,同時向質管部報告.
5,銷售時應正確介紹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適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儲存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內容,不得誇大宣傳保健作用,嚴禁宣傳療效或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的宣傳.
6,營業員應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營業場所的溫濕度檢測和記錄,如溫濕度超出范圍,應及時採取調控措施,確保保健食品的?C
『肆』 醫院感染相應的規章制度有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領導組織
(1)組織形式:
1)3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2)3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2)組成人員: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一般設主任(組長)1人,由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兼任;副主任(副
組
長)1~2人,分別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兼任,或由預防保健科主任、護理部主任兼任。委
員由醫務科、內、外、婦、兒、傳染科醫師、檢驗科主任、葯劑科主任、供應室護士長、手
術室護士長、總務科科長等有關人員兼任,人數可視醫院規模、性質、任務而定,一般委員
會不少於10人,小組不少於6人為宜。
(3)任務和職責: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以及省、市衛生管理部
門防止醫院感染的有關規定,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的規劃,各項衛生學標准及管理制度。
2)負責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對策,考評管理效果,研究改
進措施。
3)負責對新建設施進行衛生學標準的審定。
4)負責醫院感染管理有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供有關技術咨詢。
5)負責按規定向衛生主管部門填報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監測表。發生暴發流行時,立即
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醫院感染機構
(1)機構設置:
醫院感染管理科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二級機構,也是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由專
職
人員組成,具體負責醫院感染各項計劃的實施。
2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可在預防保健科或護理部設立感染管理小組,由專職人員組成。
(2)人員編制:
1)醫院感染管理科應設主任、副主任、專職醫師和護師、專職或兼職檢驗師,並經過
相應的專業培訓。科主任應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擔任感染管理的醫師,要求是醫學院校
公衛系畢業或臨床醫師經專門訓練者;擔任感染管理的護師,要求正規護校畢業,有豐富的
臨床經驗,經專門訓練的護師以上人員。
2)按照每人負責250張床位的比例配備醫院感染監控護師。
3)醫院感染管理科在行政上屬職能科室,在業務上屬醫技科室,具有雙重性質。該科
醫護人員享有同級醫護人員的一切待遇,如晉升、護齡、衛生津貼等。
(3)任務和職能:
1)在院長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擬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計
劃,並具體組織實施。
2)執行各項監控制度,每月監測、分析、報告發病情況和消毒效果。
3)對醫院感染流行及時調查分析,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報告,並提出改進
措施。發現暴發流行時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時報告上一級衛生行政管理部
門。
4)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咨詢。
5)開展醫院衛生學管理的專題研究,推廣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劑。
6)開展全員醫院感染在職教育,組織對監控人員的培訓,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
3.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為醫院感染管理機構中的三級管理機構,由科(副)主任、病房監控醫師、護士長和監控護士
組成。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主要任務是:
(1)做好本科室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經治醫師對於醫院感染病例應於24小時內
以報告卡的形式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一旦發現暴發流行,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2)做好本科室的消毒、滅菌、隔離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
(3)遵守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原則,做好微生物監測工作。
(4)落實各種消毒隔離和感染控制制度。
(5)實施本科室職工的醫院感染在職教育。
【監督檢查】
市、區衛生局每年組織檢查,內容包括:
1.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各級機構的有關文件、培訓證書、職稱證書等資料。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運作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日常工作情況,如會議記錄、各項
工作記錄、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隔離監測等資料。
3.醫院感染控制的各項制度、年度計劃、再教育和培訓等工作的文字資料,聽取工作
匯報,並給予效果評價。
第二節 醫院感染監測報告制度
【制度】
1.臨床醫師發現所經管的病人出現醫院感染時,須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登記
表)」,並於兩天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科室。出院時應在病歷首頁「院內感染
名稱」欄上填寫醫院感染部位的診斷。
2.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至少每2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閱、收集、核實感染病例。確
系醫院感染後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
3.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周到病案室查閱所有的出院病歷,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漏報應及時進
行登記,並反饋給漏報科室。
4.各病區(科室)加強環境衛生學的自檢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項標本的監測(滅菌物品,
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空氣、紫外線燈管)。特殊科室加強
特殊項目的監測(如:供應室對高壓鍋的監測、血透室對透析器、透析液的監測等)。
5.醫院感染專職護士每月對重點病區(科室)(如:供應室、血透室、手術室、產房、愛
嬰區、外科病區、監護病房、治療室等)進行微生物學監測,非重點科室每季度監測一次。
6.為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應每月對本院住院病人的醫院感染發病
情況進行統計及流行病學分析,內容包括全院的醫院感染發病率、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
率,各部位的感染發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以及醫院感染易感因素、
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及葯敏試驗結果、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等項目的統計、分析。
7.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月把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各科室,並及時上報給主管
院長和有關部門如醫務科、護理部等,並幫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
8.每月的醫務例會上主管院長應在會上通報上個月全院醫院感染的情況,並提出進一步的
要求。
9.一周內發現同一病區(科室),發生三例同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病區應在24小時內及時
上報給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並進一步做病原體的分型鑒定。如確定為醫院感染
暴發流行,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應在24小時內上報給醫院管理委員會或小組,
同
時上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控制
措施。
10.醫院感染專職人員以及各病區(科室)如監測出滅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
等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時應在24小時內查找原因,並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小組)及時
制
定整改措施。
【監督檢查】
1.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要做好科室醫院感染的日常監測工作。
2.感染管理職能部門負責統計漏報率,漏報率應<20%。
3.成立消毒隔離小組,每月不定期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進行清潔、消毒,滅菌質量檢查。
4.發現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醫院必須按規定逐級上報,對不報者將追究各級有關人員的
責任。
第三節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應對本單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儲存、發放、使用
和銷毀等環節實施監督管理,保證產品質量合格和使用安全。
2.醫療衛生單位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
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包裝上應當註明批准文號、廠名、批號、消毒方法、消
毒日期和有效期,並附詳細使用說明,介紹產品保存條件和使用注意事項等。
3.設備科每次購置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進行質量驗收,做到推銷員證件、定貨合同、發
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與生產企業相一致,查驗每一批號產品的檢驗合格證、消毒日期、出
廠日期和有效期,作詳細登記並保存。
4.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儲存環境應保持整潔、乾燥,要嚴格防止再污染。消毒供應室負責一
次性醫療用品的發放工作,並作詳細登記。各科室在領取後應按用途設專櫃妥善保管。
5.臨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前,應認真做好查對工作,凡包裝破損或過期產品一
律不得使用。對產品質量有懷疑時,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設備科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監測
其消毒效果。
6.一次性醫療用品在使用後,必須及時進行消毒、毀形或焚燒,作無害化處理。受到嚴重
污染的,應與生活垃圾分開存放,密封後直接進行焚燒處理。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設備科購置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衛生許可
證」和「生產許可證」等查驗,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須達100%,無不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檢查,是否做到
及時消毒、毀形或焚燒。
3.凡不按制度要求購買使用不合格一次性醫務用品者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感染者追究責
任。
4.醫院感染科及衛生防疫部門每次檢查到不符合標准物品要追查進貨渠道,追究采購人員
及主管人員責任。
第四節 消毒劑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審定消毒劑的使用品種,確定供貨廠家。購置消毒液或更換消
毒液生產廠家,必須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意方可執行。
2.供貨廠家應具有醫葯部門和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衛生許可
證」。
3.葯劑科每次購置消毒劑,必須進行質量驗收,查驗每一批號消毒液的檢驗合格證、批准
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和使用說明等,並做詳細登記。
4.由醫院制劑室配製的各種消毒劑必須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濃度和有效期,並
經過質檢部門檢測合格後方能投入臨床使用。儲存的各種消毒劑必須達到其相應的有效濃度
,監測結果應符合國家標准。其他科室不得擅自配製和稀釋消毒劑。
5.科室領回消毒液後應存放於整潔、陰暗避光處,每次打開後應立即密封,避免揮發和污
染,影響消毒效果。盛裝消毒劑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須經過滅菌處理。使用消毒液前必須二人
以上查對濃度、有效期、出廠日期及領回日期,並有簽字紀錄。
6.臨床醫務人員應了解各種消毒液的性能、作用、有效濃度、作用時間、使用方法及影響
因素,並嚴格按照對物品消毒與滅菌的要求程度選用合適的消毒劑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
改。若遇質量問題,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和制劑室。
7.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監督消毒劑的購置和配製,並指導臨床使用各種消毒劑。應每月監
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消毒效果。臨床上凡不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准》的消毒劑,必須立即停
止使用。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檢查葯劑科購置的消毒劑,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
須達100%,配製的消毒劑必須經過質檢,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無不
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月對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檢查,是否符合《醫院消毒
衛生標准》,有無使用不合格消毒劑。
3.市、區衛生防疫部門負責對特別的消毒劑定期進行檢測,並將結果反饋有關醫院。
4.凡不按上述制度購買、配製、使用消毒劑者為失職,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院內感染者
依情節嚴肅處理。
第五節 醫院污水、廢棄物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應有污水處理設施,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2.醫院污水排放必須符合標准。
3.無機廢棄物應定點集中,定時清除外運。
4.有機廢棄物應採用焚燒處理。焚燒爐應有專人負責管理,並有工作記錄。
5.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監督檢查】
1.現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是否有專人管理,每日消毒工作記錄,每日余氯和每季度消毒
效果是否達標。
2.現場檢查有機廢棄物的收集和焚燒處理過程。
3.焚燒爐應由專人管理,設備應運作完好,工作記錄完整。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
環保標准。
第六節 醫院感染在職教育與培訓制度
【制度】
1.對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必須加強在職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素質,每月科
內組織業務學習一次,每季專題講座一次,每年外出學習一次。
2.對醫院感染監控員的培訓。由
各臨床科室挑選有實際工作經驗、有威信的醫師和護師擔任醫院感染監控員,由醫院感染科
對他們進行定期業務培訓。
3.做好全員醫院感染知識再教育,
每年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普及教育,強化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培訓方式可採用
學習醫院感染管理的文件、書刊或講義,觀看醫院感染控制教學錄像片,請專家作專題講座
,舉辦學術報告,醫院感染知識考試等。
4.凡在臨床科室任總住院醫師或即將晉升主治醫師者,均應到醫院感染科短期學習一周。
5.新分配來院的醫護人員在崗前教育課程中應接受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
。
6.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專業培訓班,對其他人員進行培訓。如醫生抗生素學習班、護士消
毒滅菌學習班、行政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學習班、清潔工的保潔培訓班等。
【監督檢查】
醫院每年定期逐項檢查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及其它各類人員在職教育的各種記錄。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伍』 婦科診所加強業務人員崗前技術培訓培訓計劃和考核記錄怎麼寫
摘要 一、培訓目標
『陸』 求:人民醫院制定的各規章制度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人員崗位制度
提示
別把眼睛看花拉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
醫院分級管理標準是我國醫院實現標准化管理的客觀依據。實施醫院分級管理,可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宏觀管理和醫院微觀管理的雙重機制,完善各級醫院功能,健全、鞏固三級醫療預防體系,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促進科技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同時還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分級管理是醫院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指導,總結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和創建「文明醫院」活動的經驗,由衛生部醫政司組織十一省、市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起草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1.各級醫院基本標准:本標準是各級醫院都必須達到的標准,也是醫院開業資格的認定標准。基本標准單獨考核評定,與分等標准考核打分分開。如達不到「基本標准」的要求,不予通過,定為不合格醫院,新申請開業的醫院則不予批准。
2.各級醫院分等標准:根據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還根據各級醫院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並參照必要的設施條件,分別劃分為甲、乙、丙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
3.評審判定標准:在數學模型評分辦法建立前暫採取千分制辦法評定。在評審中,合格醫院按所得總分的分數段來評定等次。
甲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標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
三級特等醫院除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准外,還必須達到醫院所必備的條件。
4 .醫院評審申請書:是醫院向評審委員會申請的必備手續,也是評審委員會認定醫院評審資格的主要依據。要求各醫院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逐項填寫、申報。
5.標準的其他有關附件:是標準的具體指標,要求和考核檢查要點等的說明。
這次所形成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還很不完善,只能作為草案在全國試行。希望各地在試行中對本標准提出修訂意見,使之逐步完善。
衛生院、基層醫院(一級醫院)標准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
一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一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基本標准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一級醫院功能、任務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數不得少於20張。如果不足上述限度,必須做出合理解釋。
2.病房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1.4。
5.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之比為80-85%(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級醫院應承擔本社區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和一定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
(一)預防保健
1.做好社區衛生防疫工作,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寄生蟲和地方病防治,在上級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實施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2.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開展婦女、嬰幼兒多發病的普查普治,開展婚、育、產系統保健,推廣科學接生等工作。
3.做好計劃生育手術和技術指導工作。
4.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社區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二)醫療服務
1.完成社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住院(含家庭病床)診治任務,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維持生命體征的救護,並組織轉診。
2.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術,院內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有效的徒手心肺復甦術。
3.根據條件開展社區康復醫療、精神衛生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三)衛生行政管理
1.在當地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助制定和實施社區的初級衛生規劃。
2.配合有關部門動員組織群眾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逐步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3.貫徹執行國家各種衛生法規,對社區內有關行業實行監督管理。
4.負責村級衛生組織和個體開業醫生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措施、監督、考核與評價。有人分工負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備制度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除一般醫院工作制度,應包括婦幼保健、衛生防疫、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指導鄉村醫生等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二)信息管理
1.按衛生部《衛生統計工作制度(試行)》的規定配合綜合信息管理專(兼)職人員。
2.對信息及時收集、儲存、分析、反饋與利用,且有成效。
3.有圖書管理制度,訂有適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三)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或專職財會人員。
2.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3.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4.會計監督審計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財經、物價紀律,不準亂收費。
(四)設備管理
1 .設專人或兼職人員對全院設備進行管理。
2.有醫療設備保管、使用、保養、定期維修制度,保證醫療工作的需要。
3.對重要設備建立的檔案。
(五)總務管理
1.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2.主動、及時為全院服務,保證水、電、被服、膳食供應,各種設施及時維修。
(六)建築管理
1.醫院建築符合衛生學要求,對舊建築有維修制度,對不合理建築有改造計劃。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逐級質量保證體系。
(二)有全院質量管理方案,並認真落實。
(三)院內感染的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3.建立嚴格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與無菌操作規定。
4.有院內感染控制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的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治療室、供應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
7.消毒供應室應達到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准(試行)》的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定有關思想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3.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開展和堅持崗位前教育制度。
4.建立群眾監督制度。
5.根據調查,患者、社區或合同單位對醫院的滿意度達到規定。
6.有健全的廉潔行醫措施。
六、醫院安全
1.建立健全醫院安全保衛管理制度,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
2.制訂平時的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管理方案,並定期檢查。
3.有對高壓力系統、手術室、放射室、配電室等高危設備與區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
4.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
5.有劇毒、麻醉、精神葯品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6.照明系統發生意外情況時,有安全的替代光源,保證應急的需要。
七、醫院環境
1 .重視醫院清潔衛生,有保潔制度及措施,有專人負責。
2.門診、病房等醫療區禁止吸煙。
3.重視院內綠化,有與醫院佔地相適應的綠化面積(包括室內外花木種植、立體綠化)。
4.對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符合衛生學標准。
5.門診噪音不高於50分貝,病房、手術室噪音不高於38分貝。
6.手術室一般照明為100米燭,工作面積綜合照明2000-3000米燭。
一級醫院分等標准
本標準是一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標准,也是其水平和質量的評價依據。
一、科室設置
科室設置應與一級醫院的功能、任務和社區實際需要適應。
1.臨床科學:應設置內科、外科 ,婦產科、急診室。有條件的設兒科、五宮科、中醫科,家庭病床科(組)等。
2.醫技科室:應設置葯劑室(含調配室)、化驗室(檢驗中心有統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術室、處置室、供應室、病案統計室、圖書室等。
3.行政科室:設置院辦公室(負責醫療、護理、人事、秘書、保衛、財務、後勤工作等)。
4.預防保健(科)室:設置衛生防疫室、婦幼保健室(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二、人員配備
要達到基本要求中病床與人員的比例。其中各類人員的比例如下表:
各 種 人 員
行政工勤人員%
衛生技術人員%
其 中 各 類 衛 生 技 術 人 員
中西醫師(士)%
護理%
檢驗%
放射%
葯劑%
其它%
15-20
80-85
38
38
4
4
8
8
其中分工從事預防保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5%以上。
三、技術水平
技術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能開展社區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護服務。基本要求:
(一)醫療
1.急診醫療:
對社區內急診病例能24小時應診(包括出診)。
2.內、兒科:
正確處理常見病,並能對疑難病症進行恰當處理與轉診。
能對循環、泌尿、呼吸系統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診斷並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掌握當地傳染病的治療和消毒隔離技術。
3.外科、婦產科:
能對外科急腹症做出臨床診斷和及時、正確的處理。
能開展一般上腹部手術。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處理。
能完成生理產科、部分常見病病理產科的處理及剖腹產手術。
4.五官科:
能診斷治療本科常見病及部分急症。
開展防盲、防齲、防聾工作。
5.中醫科:
能辯證施治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與部分疑難雜症。
開展針灸、按摩等。
6.護理
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級護理,正確書寫五種護理表格(體溫單、醫囑單、醫囑記錄、護士交班、護理記錄)。
7.醫技科室:
能開展心電圖、超聲波檢查。
能開展血、尿、便常規檢驗和部分生化檢驗。
(檢驗中心化地區,有關安排要有合同)
能開展透視、攝片、一般胃腸道造影等檢查。
(二)預防保健
1.能開展計劃免疫、疫情處理,對「兩管五改」進行技術指導。
2.能開展圍產期保健、兒童系統保健,掌握計劃生育四項技術。
3.能開展社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和社區康復醫療。
(三)教學
1.能對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進行培訓。
2.能接受衛校學生部分臨床學習。
四、醫院管理
1.院長應熟悉一級醫院的管理,經過醫院管理專業短期培訓。
2.醫院有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步驟。
3.醫院職工對院領導工作滿意度≥80%。
4.社區、合同單位和病人對醫院滿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種傳染病發病情況,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登記合格率≥95%,漏報率≤0.5%。
做好醫院統計工作,配備統計人員掌握社區人口、生命、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動態資料,及時分析和提出對策;按規定及時准確完成各種衛生統計報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逐步按國際疾病分類(ICD)進行管理,要求門診有病歷,住院書寫完整病歷;按標准書寫,甲級病歷≥80%,杜絕丙級病歷。
五、主要科室基本設備詳見(附件七)。
六、各項統計指標
1.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85%
2.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5%
3.門診轉診率≤20%
4.單病種治癒好轉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單病種病死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單病種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轉院率≤3%
8.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癱瘓病人褥瘡發生次數:0
10.院內感染率≤3%
11.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
13.常規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轉次數≥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門診處方合格率≥98%
18.門診病歷書寫合格率≥90%
19.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98%
20.甲級X光片率≥40%
21.護理五種表格書寫合格率≥85%
22.二級以上醫療責任事故發生次數 0
23.設備利用率≥80%
24.特殊診斷設備檢查陽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歲兒童建卡率 農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蓋率 農村≥85% 城市≥92.5%
31.婦女病查治率 農村≥60% 城市≥90%
32.圍產兒死亡率 農村≤20% 城市≤90%
33.產前檢查率 農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產後訪視率農村≥70% 城市≥80%
36.衛生技術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礎護理合格率≥80%
39.一級護理合格率≥80%
一級醫院分等判定標准
醫院應對其建設、管理、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文明服務、成本效益等定期進行自我評價,並制定改進措施。地(市)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質量按本標准進行院外評價。根據評審結果將一級醫院分為甲、乙、丙三個等次。
一、一級甲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顯著,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結合水平,經考核達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級乙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尚好,其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綜合水平經考核檢查達750-899分。
三、一級丙等醫院
醫院建設有一定成績,基本標准考核合格,但與分等標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經綜合考核檢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發展規劃。
二級醫院標准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二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二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者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二級醫院任務、功能、技術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不少於100張。
2.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的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6.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3-1.5。
7.必須配備具有國家認定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不少於75%。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醫療衛生服務
對社區能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1.承擔地區(地、市、縣)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症診治任務;搶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
2.開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擔災害事故的現場急救,迅速組織配套的急救隊伍接收成批病員進行院內急救。
3.開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區的疾病動態。參與社區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工作。
(二)與醫療相結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1.能承擔基層醫療單位中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和本院職工的在職教育。
2.能承擔中等衛生學校臨床教學及中等以上醫學衛生學校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
3.能承擔省或市級科研項目。
(三)指導基層
與有關部門協作指導地區內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做好社區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精神衛生等工作。與一級醫院建立經常性的業務關系,開展雙向轉診,幫助開展新技術,解決疑難問題和培訓衛生技術及管理人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實施方案及其考核與評價辦法。
(一)組織管理
必備的有:
1.行政管理組織
2.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管理組織
3.護理管理組織
4.財務管理組織
5.總務保障組織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組織
7.必備委員會
(二)制度管理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要求和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並有相應的教育、執行、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辦法。必備制度應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管行政工作。
2.有遠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安排和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 驟、以及檢查總結。
3 .醫院有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必備的制度有:各項會議制度、院總值班制度、醫療行政查房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4.有群眾來信來房登記、參觀訪問、醫院大事記錄。
5.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社區了解情況、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四)醫療管理
1.有健全的醫療管理組織,人員配備合理,有相應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醫療工作。
2.制訂切實可行的全院醫療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醫療工作制度 ,切實可行的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護理質量標准。
4.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活動,對醫療、護理、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必備的質量管理組織有: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葯事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5.加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建立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檔案。
6.非國家認定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五)護理管理
按《護理管理標准及評審辦法》的有關要求管理。
(六)教學、科研管理
教學:
1.有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工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有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教學工作規章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4.有相應的教學設施與設備。
5.衛生部認定的「教學醫院」,按衛生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工作暫行規定》(待發)進行管理。
科研:
1.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科研管理並有相應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成果檔案。
3.有鼓勵開展醫學和管理科研辦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組織和有關工作制度。
2.應設立圖書館(室),並且有足夠數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3.有處理醫療、管理和圖書情報信息的專職管理人員。
4.院內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應真實、完整、准確,並及時分析、反饋與利用。
(八)計量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醫院必須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1.有負責計量管理工作的部門或人員。
2.建立有關計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計量管理辦法。
(2)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3)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製度。
3.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均應進行周期檢查。
(九)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人員編制合理,職責范圍明確,並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設有專(兼)職收費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准,實行明碼標價,接受群眾監督。
3.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4.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財會監督制度,對違反財經、物價紀律現象應及時嚴肅處理。
(十)審計管理
1.設有與財務機構相平行的審計機構或者職級相應的審計人員,人員編制合理,並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
2.對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實行經常性審計監督。
3.對資金財產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進行監督檢查。
4.經常檢查、評估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益並提出改進建議。
5.無重大損失浪費、貪污盜竊和嚴重違反財經法規事件。
(十一)設備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實行計劃管理。
2.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購置要有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進貨要驗收,使用有專人保管。
3.醫療設備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與更新制度,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十二)總務管理
1.有健全的總務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3.主動、及時為全國各科室特別是臨床科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不發生兩漏(漏水、漏電),做到兩滿意(職工、病人滿意)。
4.有意外情況下的供電措施,確保臨時照明。
5.救護車配有基本設備、葯品,隨叫隨到,保證醫療、搶救和轉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築管理
1.醫院的新建、改建和擴建,要經過可行性論證,適應總體發展規劃,資料保存完整。
2.新醫院選址、布局、設計要合理,符合建築規范及衛生學要求。
3.醫院各部分(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急診科(室)的建築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內採光、色彩設計符合衛生學的要求)。
4.醫院舊建築有維修計劃及預算,並認真執行。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三)質量管理的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教學、科研和病案質量等。
(四)有質量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制度及改進方案。
(五)院內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下發的《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與評價。
3.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房的設置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4.有院內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等)的保潔監控措施。
7.現場檢驗要達到規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具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做好全院職工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分析總結。
4.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有醫德教育措施。嚴格實行崗前教育制度。
『柒』 醫院所有員工必須經過最初新員工的幾個小時以上的培訓
摘要 為加強新員工思想教育,提高新員工職業道德素質,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對新分配來的大、中專畢業生、新招工入院的職工進行為其壹周左右的崗前教育,使新員工全面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義務和責任,盡快適應醫院工作要求,特製定本制度。 第一條 凡我院新聘任人員,必須參加醫院集中舉辦的新員工崗位培訓,未參加崗位培訓的新員工原則上不許上崗。崗前培訓的考核作為醫院新員工試用期考核評價內容之一,並記入個人技術檔案。 第二條 新員工的崗前培訓,由人事科結合醫院的各項管理規定基礎上綜合考慮當年新員工培訓需求意見和職能部門意見制定崗前培訓課程。 第三條 崗前培訓由人事科制定培訓計劃統一組織、安排,各職能科室負責進行相關規章制度、規范的具體宣教工作和技能培訓。 第四條 崗前培訓一般定於每年8月份,主要採取集中培訓方式。集中崗前培訓時間為期3天。主要內容和負責培訓部門如下: 1、醫院基本概況,勞動紀律教育、人事管理制度、福利政策等教育。(由人事科負責)。 2、醫院行風建設、醫德醫風,行業紀律和廉潔行醫,員工服務意識及禮儀教育。(由工會、黨辦、監察室負責)。 3、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葯物合理使用、管理法律知識講座(依法行醫)及案例分析;如何有效預防醫療事故等。(由醫務科負責)。 4、愛嬰醫院知識學習及考核。(由婦產科負責)。 5、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三基」考試相關規定和醫師資格考試相關規定),基
『捌』 全院護士分級培訓計劃護理部
護理人員分層培訓計劃
為保證病人安全,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不斷強化護理理論和技能水平,提高護士安全意識和急救處理的能力,特製定「三基三嚴」培訓工作如下:
一、規范化培訓管理
(一)新護士(1年)培訓
1、培訓目標:
①做好崗前培訓,教導護士愛崗敬業。
②抓好「三基」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③工作中要求掌握核心制度、各班職責,掌握基礎護理技術。
④了解精神專科理論與技能。
2、具體要求:
①新護士進入工作崗位前,必須接受崗前培訓。
②護士長結合每個護士制定出具體培訓計劃。
③須加強臨床護理實踐,以臨床護理工作為主,可適當安排葯療工作。
④參加所在科室業務學習和技術操作。一年內獨立完成護理文件書寫。
⑤新護士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培養(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綜合素質),工作時要儀表端莊、態度和藹、工作認真,遵守紀律,服從領導安排,尊敬老師,勤奮好學,搞好團結。
⑥3個月試用期滿後能勝任護士崗位工作。
(二)工作1-5年護士的培訓
1、培訓目標:
①具有熟練的基礎護理技能,掌握基礎護理和護理專業知識。掌握各項搶
救治療儀器(心電監護儀、吸痰器、呼吸機、簡易呼吸器)的操作方法;常用急救葯品的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項。
②能規范化書寫護理文書。
③掌握專科護理常規、技能及疾病健康教育。
2、培訓方法:
①各科護士長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培訓內容,結合實際有計劃安排自學或科
內組織學習。
②熟練掌握基礎護理22項操作(詳見規范化護士培訓手冊)。
③組織提問:各科護士長每半個月至少一次提問,提問內容可以多樣化,
如專科護理、安全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基礎護理、並發症的預防、風險防範措施等。
④ 組織考試:各科護士長每季度按護理部的部署,組織基礎護理操作考
試、專科理論知識與技能考核,考試成績記入規范化護士手冊。
二、 繼續教育培訓
(一)對護師的培訓
1、培訓目標:
①具有綜合護理能力和專科護理技能(監護、康復、健康教育等進行定向
培訓,可結合工作需要與個人特長,使之發揮教學科研或管理才能,達到主管護師任職水平。
②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科理論知識及熟練的護理技能。
③熟練掌握對危重病人的觀察方法,並掌握急救技能
④掌握本專業新知識、新技術、能運用護理理論、技術和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心身整體護理。
⑤具有一定的護理管理及教學能力。
⑥每人每年撰寫護理論文一篇。
2、培訓方法:
①多安排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工作,做好搶救記錄,並不斷總結搶救經驗。②擔任護生及進修生的帶教工作。
③參與護理科研工作。
(二)對主管護師的培訓
1、培訓目標:
①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並精通專科護理理論及技術。
②能解決本科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危重、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定、評估與實施,不斷更新知識,能在管理、教學、科研中發揮骨幹作用。
③具有課堂教學、臨床帶教能力,能組織本科護理查房工作。
④具有科研能力,能寫出一定水平的論文。
⑤逐步達到副主任護師的任職條件。
2、培訓方法
①護理部組織系統講課,聘請院內外專家授課,學習護理新業務、新技術、新知識。科室有計劃地安排講授常見病的防治、康復、護理知識等。
②有計劃的選送人員到院外短期學習。
③負責參與臨床帶教工作。
④每年每人寫出1-2篇護理論文。
⑤每季度結合院內學習內容進行考試,成績記入個人技術檔案。
(三)副主任護師的培訓
1、培訓目標:
①在護理部領導下,能夠負責指導全院護理、科研、教學工作。
②指導本院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定,組織指導疑難病人護理查房、會診
及院內護理技術講座。
③組織並指導主管護師的查房,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④了解國內外精神科專科護理的發展動態,努力引進先進技術,用於臨床實踐,從而促進護理專科發展。
⑤擔任科室專業授課及臨床帶教工作。⑥組織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和監督實施,並寫出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
⑦向護理部提出對全院護理工作、護理隊伍的建設、業務技術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意見。
2、培訓方法:安排全院性護理查房、護理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護理水平;擬訂教學計劃並負責授課;負責參與臨床帶教工作;協助護理部做好主管護師的晉職、晉級的業務考核工作。
三、急救知識及技能的培訓
1、各科室進行急救知識和搶救儀器的應用技術培訓與考核,如:搶救生命技術的流程、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心肺復甦術、心電監護、呼吸機應用、電動機洗胃法、密閉式輸液法、氧氣吸入法、吸痰法、噎食的急救等。組織學習常用急救葯物的葯理作用,並能正確及時應用。
2、門急診科的護士重點培訓各搶救儀器和「五機」、「八包」的應用。
3、全員CPR培訓與考核合格率達100%。
四、專科護士培訓
選送人員外出短期培訓。全年計劃安排護理人員4-8名到上級醫院短期培訓。
五、護理管理人才培訓
1、選派4-8名護士長、護理骨幹外出參加培訓學習,不斷增進新知識、新理論,以帶動護理質量的提高。
2、擬舉辦1期院內護士長管理學習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及護理服務中人文關懷,當今社會人群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護理工作展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