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埃博拉有感作文600字
噫吁埃博拉,本是一河流。深藏非洲西,其名動環球。非因航運暢,亦非景美妙。非因水能豐,亦非水質好。只為有病毒,出自該流域。其凶也洶洶,其惡也昭昭。三月至如今,已奪命數千。苦煞了良醫,急壞了百姓!
念悠悠人類,其科技雄哉!航天早實現,潛淵不再難。縱地深六千,亦能作測探。核能早可控,基因亦能轉。噫噫!今小小病毒,科學家手忙,政治家腳亂!
大自然億年,其奧妙無限。莫自滿,路莫歪偏。多民生項目,少武器研發。莫嫌人口多,荒亂年代慘。若因生物戰,罪責豈可免!
盡管早在1976年,埃博拉病毒就已經出現,但是直到最近一個月,該病毒才被全球所關注,並開始擔心病毒是否會蔓延.
埃博拉病毒已經在西部非洲四個國家蔓延,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6日最新聲明稱: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已經達到1711例,死亡人數上升至932人.這是非洲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災難,埃博拉病毒被稱為非洲的死神.
埃博拉病毒,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昨天,本報記者連線了我省派往非洲馬里援助的醫療隊隊長郭良,講述了他們在非洲防控埃博拉病毒的情況,希望能給國內的人一些借鑒.
連線馬里
正值雨季的非洲,"三病"碰頭
最近的杭州,氣溫節節攀高.而遠在非洲馬里的援非醫療隊總隊長郭良教授說,非洲雖然有埃博拉,但是天氣很涼爽,因為目前這個時節剛好是雨季,每天氣溫在2O至30℃之間.
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郭良教授和我省30名醫務人員,組成了中國第23批援馬里醫療隊,於2013年7月19日啟程前往非洲馬里,轉眼一年過去,和以往援助馬里的醫療隊相比,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傳染病考驗.
"大約今年3月份,我們就接到通知,說非洲出現了埃博拉病毒."郭教授說,這種病毒之前在國內還沒有發現過,所以醫療隊高度重視對該病的防控.
馬里屬於西部非洲,這次出現疫情的國家就集中在西非四國:幾內亞、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和獅子山,馬里和這四國之一的幾內亞剛好接壤.
"截至目前,馬里還沒有發現一例埃博拉感染者."郭教授說,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在非洲發現,當地對於埃博拉病毒就比較關注.
在3月份疫情開始蔓延後,馬里就做好了與幾內亞接壤邊境的控制工作,現在從首都巴克馬機場進入的旅客都要測量體溫.
事實上,埃博拉病毒的疫情,在非洲當地已經持續了近5個月,但是直到7月29日,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首席醫生舍克·汗因感染病毒不幸離世,以及我國香港誤傳發現有感染病例以及美國派出專機接感染的醫生回國治療後,埃博拉這一病毒,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雖然我們和病毒很近,但是當地人並不緊張,我們的防範工作重點是高度關注發燒患者."郭教授說,8月份是當地雨季,每年這個季節是霍亂、瘧疾的發病高峰,典型的症狀表現就是高熱,麻煩的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也有高熱情況,可以說,這個時間段,非洲是"三病"碰頭,加大了防範的難度.
我省在非企業做好防範工作
"非洲的醫療條件不是很好,我們目前的自我防範工作,就是戴手套、戴口罩."郭教授說,埃博拉疫情出現後,全體隊員陸續接到各種途徑傳遞過來的關心,要大家做好防範工作.
"擔心是有一點的,不過作為醫務人員就要奮戰在抗擊疾病的第一線."郭教授說,目前,這個病毒主要還是接觸傳播,所以只要不直接接觸病患者,做好個人防護,總體上還是安全的.
非洲的雨季景色很好,大雨過後經常見到彩虹,不過援馬里的醫療隊隊員並沒有時間去欣賞這些風景,雖然處於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威脅下,他們仍開展正常的醫療工作,而且已經陸續在當地創造了許多個醫學紀錄,填補馬里醫療空白,為中馬醫療合作作出貢獻.
和醫護人員相比,我省許多在非洲經商的人,則採取了一些趨利避害的保護措施.
昨天,記者聯繫到了寧波中策動力機電集團公司的總經理吳傑,他們在非洲的業務已經開展了十多年,今年3月份,得到埃博拉疫情的消息後,公司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我們一直在關注當地的疫情進展,我們在非洲的國內員工大約有100多人,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們已經把賴比瑞亞的國內員工都撤離到了奈及利亞,我們建議員工,盡量減少與外部接觸,做好自我防範工作."吳傑說.
權威發布
我省未發現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昨天,記者從浙江省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未發現一例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者.據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疾控處處長嚴德華介紹,我省已經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一部署,進行了全省防控工作的安排.
7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埃博拉病毒的防控方案,我省各級疾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感染科、傳染科的醫護人員,都參加了業務培訓.
"從省級到縣級,三級醫療系統的人,都進行了埃博拉病毒防控知識的培訓."嚴處長說,省衛生計生委還和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手做好防控工作,主要針對從疫區旅遊、經商、學習等活動回來的人,進行嚴密監測,同時對義烏等外籍人士來往頻繁的地區做好重點監測工作.
"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一例感染者.我們也制定了疾病防控的預案,一旦發現感染者,將緊急啟動防控隔離工作."嚴處長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在過去20多天的時間里,到過西非疫區國家,回國後出現發熱的情況,請馬上到醫院感染科就診,並說明自己的情況.目前,該病還主要是接觸性傳播,廣大省內居民不必恐慌.
"上海收治一名埃博拉病毒攜帶者"為謠言
昨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布"消息:有傳言稱浦東收治一名由奈及利亞抵滬的男性,為埃博拉高度疑似病例.經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局核查,此為謠言.
通報稱,浦東人民醫院8月2日收治一名中國籍發熱病人,自奈及利亞返滬,但無消化道症狀,無出血、無紅疹,未懷疑感染埃博拉病毒.目前病人已出院,醫院工作照常.
什麼是埃博拉病毒
關於埃博拉病毒,迄今為止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這次非洲埃博拉病毒蔓延,更是被稱為埃博拉病毒的復活,因為該病毒在沉寂十多年後,在非洲再次出現並迅速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更是緊急發出通知,召開關於埃博拉病毒的防範工作會議.
本報根據專家說法、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防控方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總結了一些關於埃博拉病毒的常識和防控信息,供大家參考.
問:埃博拉病毒是從哪裡來的?
答:埃博拉病毒會導致埃博拉出血熱,這是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本病於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現,目前主要在非洲國家流行.所以,非洲之外的普通人,對該病毒很不熟悉,我省尚未發現過該病毒的感染者.
科學界認為,埃博拉病毒最早從動物傳染給人,是因為人接觸了雨林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動物的血液、體液或屍體.因此,在出現埃博拉疫情的地區,人們一定要減少與黑猩猩、猩猩、蝙蝠、野豬等高危動物的接觸,特別是不要撿起死亡動物的屍體或對它們的生肉進行烹飪.
問:埃博拉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答:埃博拉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後,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就成為埃博拉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這種接觸不是通過空氣,而是通過接觸體液,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體液(尿便、唾液、精液)和血液中都存在病毒,具有傳染性.尤其是健康人的皮膚或黏膜破損時,接觸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衣物、床單或使用過的針頭也可能感染這種病毒.
問:剛從疫區旅遊或者經商回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幾率高嗎?
答: WHO對於個人旅行和交通的風險評估結論是:從感染國歸來的旅行者和商人風險極低,探親訪友人群感染風險低(除非直接接觸患者/死者屍體/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動物),與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風險低(但要對接觸者進行追蹤),如果按照基本醫療規范進行防護,在疫區工作的醫務人員感染風險很低.
問:感染埃博拉病毒後會有什麼症狀?
答:典型症狀和體征包括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病例會同時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潛伏期2-21天.病人一旦開始出現症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在潛伏期內沒有傳染性.
如果你從疫區回來,或者接觸過疫區回來的人,出現了高熱症狀,請及時就醫.
問:埃博拉病毒有防範辦法嗎?
答:埃博拉病毒的傳染性強,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對症治療,而疫苗也因為該病毒的特性,遲遲沒有研發出來.埃博拉病毒也因其極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
不過該病有預防的方法.埃博拉病毒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等抵抗力,60℃下(30分鍾方能破壞其感染性)滅活病毒需要1小時,紫外線照射兩分鍾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品敏感,乙醚、福爾馬林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及其感染性.
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食用未煮熟食物,勿飲用生水.
❷ 剛果金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當地採取了哪些防疫機制
目前當地正在調查疫情源頭,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接種埃博拉疫苗或許有利於減少疾病影響,所以決定在2020年期間接種過埃博拉疫苗的人群都將再次接種。新一輪疫情意味著新一輪隔離,傳染病防控中心必然要對埃博拉可能涉及的地方進行消毒,同時要按照規定處理埃博拉死者的屍體。
埃博拉的由來。
埃博拉原本是剛果一條有名的河流,1976年有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了此地,附近的村民都因為喝了埃博拉裡面的水導致感染了病毒。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是埃博拉病毒在作祟,所以首次疫情爆發,很多家庭支離破碎,埃博拉病毒也就因此被命名。
❸ 埃博拉出血熱、馬爾堡出血熱的傳播途徑和控制要點有哪些
埃博拉出血熱(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 。人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體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 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埃博拉出血熱的病死率高,可達50%-90%。本病於20世紀70年代在非洲首次發現,主要在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加彭、蘇丹、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南非等國家流行。 2.傳播途徑 (1)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病人或動物的血液及其他體液、嘔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糞便)等均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可以通過接觸病人和亞臨床感染者(特別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病人時、或處理病人屍體過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轉診還可造成醫院之間的傳播。醫院內傳播是導致埃博拉出血熱暴發流行的重要因素。 (2)氣溶膠傳播 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造成感染。1995年曾有學者報道用恆河猴、獼猴作為感染埃博拉病毒實驗動物,含有感染動物分泌物、排泄物的飛沫通過空氣傳染了正常猴,證實了氣溶膠在埃博拉病毒傳播中的作用。 (3)注射途徑 以往,使用未經消毒的注射器是該病的重要傳播途徑。1976年扎伊爾一位疑診為瘧疾的病人,在接受注射治療後一周內,數位在該院住院接受注射治療的病人感染了埃博拉出血熱而死亡。 (4)性傳播:在一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發病後第39天、第61天、甚至第101天的精液中均檢測到病毒,故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 3.人群易感性和發病季節 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主要是因為成年人與患者接觸機會多有關。尚無資料表明不同性別間存在發病差異。 長期觀察發現,埃博拉出血熱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 4.地理分布 近幾十年來,埃博拉出血熱主要在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加彭、蘇丹、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南非等國家流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肯亞、利比利亞、中非共和國、喀麥隆等國家也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1976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蘇丹突然暴發大規模出血熱流行。剛果埃博拉河岸的小城雅姆布庫,共發生病人318例,死亡280例,主要在醫院內傳播,疾病因此得名埃博拉出血熱。同時,在毗鄰的蘇丹南部共發生284例病人,死亡151例。 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流行出現於1995年,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基科維特市,為典型的院內感染造成的流行,共發生315例病人,其中醫護人員43人,總病死率為81%。 我國目前尚未發現埃博拉出血熱患者,但隨著國際交往日益增多,不排除該病通過引進動物或通過隱性感染者及病人輸入的可能性。1989年及1990年在美國、1992年在義大利、1996年在美國從來自菲律賓的猴子中檢出埃博拉病毒。故應提高警惕,密切注視國外疫情變化。 (三)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2-21天,一般為5-12天。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可不發病或呈輕型,非重病患者發病後2周逐漸恢復。 典型病例為急性起病,臨床表現為高熱、畏寒、頭痛、肌痛、惡心、結膜充血及相對緩脈。發病2-3天後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粘液便或血便等表現,半數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病後4-5天進入極期,發熱持續並出現神志的改變,如譫妄、嗜睡等。重症病人在發病數日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傾向,有咯血,鼻、口腔、結膜、胃腸道、陰道及皮膚出血或血尿,病後第10日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現嚴重的出血,並可因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及致死性並發症而死亡。病人最顯著的表現為低血壓、休克和面部水腫,還可出現DIC、電解質和酸鹼的平衡失調等。90%的死亡患者在發病後12天內死亡(7-14天)。 急性期並發症有心肌炎、細菌性肺炎等。由於病毒持續存在於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縮等遲發症。在病程第5-7日可出現麻疹樣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腳掌多見,數天後消退並脫屑,部分患者可較長期地留有皮膚的改變。 (四)病理特點。 主要病理改變是皮膚、粘膜、臟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見到灶性壞死,但是以肝臟、淋巴組織最為嚴重。肝細胞點、灶樣壞死是本病最顯著的特點,可見小包含體和凋亡小體。 二、診斷、治療和報告 臨床早期診斷埃博拉出血熱相當困難,因其症狀無特殊性,不易與其他病毒性出血熱如拉沙熱、黃熱病、馬爾堡出血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等鑒別。可以參考這些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主要是流行地區、流行季節等進行鑒別。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 目前對埃博拉出血熱尚缺乏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具體參見《埃博拉出血熱診斷和治療方案》。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埃博拉出血熱疑似或確診病例時,應參照甲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路直報,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他傳染病"。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的,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報告。 三、實驗室檢測 以下實驗室結果均可確診:病毒抗原陽性;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恢復期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從患者標本中檢出埃博拉病毒RNA;從患者標本中分離到埃博拉病毒。 (一)血清學檢測。 患者最早可在症狀出現後7-10天從血清中檢出特異性IgM、IgG抗體,IgM抗體可維持3個月,IgG抗體可維持很長時間。多數患者抗體出現於起病後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至死也未能檢出抗體,故IgG抗體檢測主要用於血清流行病學調查,IgM抗體可作為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指標,但不能滿足早期診斷的需要。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多採用IgM捕捉ELISA法檢測;血清特異性IgG抗體多採用ELISA、免疫熒光等方法檢測。 (二)病原學檢測。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險,與活病毒相關的實驗必須在BSL-4實驗室進行。 1.病毒抗原檢測:由於埃博拉出血熱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採用ELISA等方法檢測血清中病毒抗原。免疫熒光法應用也很廣泛,它可從感染動物肝、脾中檢測病毒抗原。 2.核酸檢測:採用RT-PCR等核酸擴增方法檢測。一般發病後一周內的病人血清中可檢測到病毒核酸。 3.病毒分離:採集發病一周內患者血清標本,用Vero細胞進行病毒分離培養。 四、預防控制措施 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尚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控制傳染源是預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熱最重要的措施。 (一)預防性措施。 1.加強輸入性埃博拉出血熱的監控 及時發現和隔離控制輸入性病例是有效控制傳染源的關鍵。衛生部門要加強與檢驗檢疫、旅遊、交通等部門的聯防,及時發現來自流行地區的輸入病例。 加強對動物的檢疫,尤其是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非人靈長類和蝙蝠等野生動物的檢疫工作。從國外進口動物,特別是從埃博拉出血熱流行地區引進動物,要嚴格進行衛生檢疫。口岸檢疫部門一旦發現可疑病例和動物,要及時通報衛生部門做好疫情調查和處理。 2.對前往非洲疫區的旅遊者和醫療衛生工作人員進行防病知識的宣教,使其避免接觸叢林中的靈長類動物,在醫院接觸病人時要提高警惕意識,做好個人防護。 3.密切關注埃博拉出血熱的流行動態 加強國際信息交流與合作,尤其要高度關注曾出現過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的地區,如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加彭、蘇丹、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和南非等國家的疫情情況。 (二)疫情控制措施。 1.病例和接觸者管理 各級醫療機構一旦發現疑似埃博拉出血熱病例後要及時報告,使衛生行政和疾控部門盡早掌握疫情並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一旦發現可疑病例及其接觸者,應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擴散流行。 2.做好醫院內感染控制 (1)加強個人防護 由於接觸污染物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因此與病人接觸時要戴口罩、手套、眼鏡、帽子與防護服,防止直接接觸病人的污染物。若環境中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較多時,還應戴腿罩與鞋罩。出病房時,應脫去所有隔離衣物。鞋若被污染則應清洗並消毒。在處理針頭等其他銳器時防止皮膚損傷,若進行外科或產科處理時也應咨詢防疫部門或感染科。 (2)對病人的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嚴格消毒 對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要嚴格消毒,可採用化學方法處理;具有傳染性的醫療污物(污染的針頭、注射器等)可用焚燒或高壓蒸汽消毒處理。 人的皮膚、粘膜暴露於可疑埃博拉出血熱病人的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時,應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也可用恰當的消毒劑沖洗;粘膜應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沖洗,對接觸者應進行醫學評價和追蹤觀察。搞好醫院內消毒隔離,防止醫院內感染是預防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的重要環節,應堅持一人一針一管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病人死亡後,應盡量減少屍體的搬運和轉運,屍體應消毒後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時焚燒或就近掩埋。必須轉移處理時,也應在密封容器中進行。需作屍體解剖時,應嚴格實施消毒隔離措施。病人使用過的衣物應進行蒸氣消毒或焚化。 3.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實驗活動應嚴格按照我國有關規定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應減少至需要的最低限度。標本採集應注意個人防護,採集後將標本置於塑料袋中,再置於有清晰標志、堅固的防漏容器中直接送往實驗室。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並做好相應的消毒。進行檢驗的實驗室應有相應的生物安全級別。病毒分離與培養只能在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BSL-4)進行。 4.流行病學調查 疾控人員接到病例報告後要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調查病例在發病期間的活動史、搜索密切接觸者和共同暴露者,尋找感染來源,及時隔離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擴散。 5.開展公眾宣傳教育,正確預防,減少恐慌 積極、廣泛地宣傳埃博拉出血熱的防治知識,避免疫情發生後引起不必要的社會恐慌。使公眾正確對待事件的發生,及時、有效地採取預防手段。 埃博拉出血熱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控制傳染源是預防和控制馬爾堡出血熱最重要的措施,因此要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嚴防本病傳入我國。 (一)預防性措施。 1.加強輸入性馬爾堡出血熱的監控 檢驗檢疫機構對來自疫區人員應嚴格採取檢疫措施,加強健康申報、體溫檢測、醫學巡查等工作,對發現的可疑病例應當實施隔離等必要措施。對有明確暴露史的應實施21天的醫學觀察,進行留驗處理,每日監測體溫。並立即通知當地衛生部門開展患者救治和疫情調查處理工作。 要加強對入境動物的檢疫工作,特別是對從疫區輸入的非人靈長類動物要嚴格檢疫。 2.對疫區旅遊者和醫務工作人員開展健康宣教 前往馬爾堡出血熱疫區的旅行者應具備基本防病知識,避免密切接觸帶毒靈長類動物和患者。到疫區衛生保健機構工作的醫務人員應全面了解流行情況和防病知識,避免接觸靈長類動物,與可疑病人接觸時要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離開疫區的人在出發後21天之內,一旦出現發熱性疾病,應立即就醫,向醫生告知疫區旅行史。 3.密切關注馬爾堡出血熱的流行動態 衛生部門和檢疫部門要提高警惕,密切注視國外疫情變化,尤其是非洲國家的流行情況,及時掌握疫情的動態信息。 (二)疫情控制措施。 各級醫療機構一旦發現疑似馬爾堡出血熱病例後要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使衛生行政和疾控部門盡早掌握疫情並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病例和接觸者管理 對疑似病例及其接觸者應就地實行留驗醫學觀察,確診病例必須在傳染病專業醫院進行嚴格隔離治療,隔離區內採取呼吸防護措施。男性病人必須禁止性生活至少3個月,直到精子檢查無病毒為止。 2.防止醫院內感染 (1)加強個人防護 凡是接觸、護理染疫動物和病例以及進行疫點處理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全套防護服和防病毒面罩進行操作。 (2)對病人的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嚴格徹底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和病人接觸過的所有物品以及血液檢查用的試驗器械、可疑污染場所,都要選擇敏感消毒劑進行噴灑、噴霧或熏蒸消毒處理。常用消毒劑有0.5%的次氯酸鈉溶液、過氧乙酸、福爾馬林或加去污劑的石碳酸等,其他方法有高壓消毒、焚化或煮沸,還可用紫外線可作空氣消毒。 病人死亡後,應盡量減少屍體的搬運和轉運,屍體應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時焚燒或就近掩埋。必須轉移處理時,也應在密封容器中進行。需作屍體解剖時,應嚴格實施消毒隔離措施。病人使用過的衣物應進行蒸氣消毒或焚化。 3.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 所有涉及馬爾堡病毒活病毒的操作必須在BSL-4級實驗室中進行。實驗室檢驗應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如果沒有生物安全三級以上的試驗條件,則盡可能減少檢驗次數,操作時做好個人防護。 4.流行病學調查 該病的潛伏期可短達三天,因此必須迅速開展接觸者追蹤調查。凡在患者傳染期內可能密切接觸的所有人員都應進行隔離觀察:每天測量兩次體溫,直至最後一次接觸3周後,一旦體溫高於38.3℃,則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所有與患者接觸的動物都應進行登記、追蹤、隔離、觀察。 5.開展公眾宣傳教育,正確預防,減少恐慌 積極、廣泛地宣傳馬爾堡出血熱的防治知識,避免疫情發生後引起不必要的社會恐慌。使公眾正確對待事件的發生,及時、有效地採取預防手段。
❹ 醫院感染月工作總結
醫院感染月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以下就是我整理的醫院感染月工作總結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院感科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院感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仍存在著若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現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督
1、每月根據院感檢查標准對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應室、手術室、產房、流產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行書面反饋,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後返回院感科,院感科根據整改措施,跟蹤檢查改進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范以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的落實,發現不落實的,及時反饋、制止。減少交叉感染和院感發生的幾率。
3、每月對所有臨床、醫技、門診、物業保潔進行1次全面督導、檢查,檢查各科室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手衛生執行情況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院感知識學習、考核情況,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跟蹤檢查整改效果。
二、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進行了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我院的現患率為零。
2、進行了20xx年上半年手術切口目標性監測、總結,上半年我院剖宮產切口感染率為0,說明我院手術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3、進行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統計、分析2次,並將分析報告列印下發科室,提出意見和建議。
4、對所有的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院內感染調查,及時發
現院內感染漏報病例,對所有手術病例進行手術切口目標性檢測,以便及時發現院內感染問題、線索,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共調查病例6000餘例次,我院醫院感染發生率1.8%,低於去年。
5、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及生物監測,每月對重點科室、每季度對非重點科室進行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員手等環境進行采樣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每月進行總結。對壓力蒸汽滅菌每周進行生物監測,每日進行預真空試驗,每鍋進行化學、物理檢測,並記錄監測結果。全年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率為100%,生物監測合格率為100%,空氣細菌培養合格率100%,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率99.6%(整改後為100%),醫務人員手細菌培養合格率95.6%,消毒液染菌量檢測合格率98.7%(整改後為100%),合格率均高於去年。
三、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重點加強了日常對醫院醫療廢物、污物處置的督導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嚴格分開,醫療廢物在產生科室即分類收集,雙層包裝,標識清楚,密
閉運輸,醫療廢物在暫存地存放不超過48小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確保了醫療廢物管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院感防控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根據院感培訓要求及年初制定的計劃,組織全員進行了“院內感染控制重要性”、“預防、控制埃博拉”、《2012版消毒技術規范解讀》、《基層人員院感知識培訓》等院感防控知識的培訓共四次,並進行了考試,對新進醫務人員進行了院感知識崗前培訓和考核。各科室每月一次院感知識學習,每季度一次考試,院感科每月對執行情況進行督察。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醫護人員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依從性。
六、存在的問題
1、全院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規范的依從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實手衛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內交叉感染的隱患。
2、部分醫務人員及物業人員缺乏無菌觀念,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不嚴格。物業人員文化程度低,學習、執行消毒隔離的依從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隱患。
3、臨床科室對院內感染的診斷、上報不夠重視,存在漏報現象,全年漏報率為33.3%,高於不超過20%的標准。
4、我院院感專職人員尚未取得合格證,且院感專職人員及兼職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及技術的培訓,開展一些目標性監測及院感控制項目比較困難
在院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下,在全院醫務人員的共同配合下,我院院內感染控製做了大量工作。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臨床監測等,採取多種措施,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將院內感染控制在較低水平。為了今後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我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院領導的親自領導下,認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對各科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對全院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統計。由於工作層層落實,保證了我院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繼續開展滅菌器、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化學消毒劑、滅菌劑等的生物學監測;開展了對全院的壓力鍋生物監測,並及時匯總、分析原因向臨床科室及醫教科、護理部、院感委匯報;及時發現醫療隱患,防止醫院感染暴發的發生。
三、對多重耐葯菌重點監測,防止院內傳播發生
對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產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泛耐葯的鮑曼不動桿菌等進行監測,發現多重耐葯菌或攜帶病例督促臨床科室落實隔離措施,對隔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
離措施落實情況定期檢查,有效防止多重耐葯菌在院內傳播。對醫院分離細菌及細菌耐葯情況每半年進行統計,為醫院提供抗菌葯物臨床應用預警報告,統計結果及預警報告在院感通訊上發布,為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提供依據。
四、開展目標性監測,及時發現院內感染,防止院內感染流行和暴發
上半年開展外科膽囊切除及膽管手術、闌尾炎手術、婦產科子宮及附件手術切口的目標監測;下半年開展了外2科疝修補術、產科剖宮產術切口的目標監測。
五、完成全院住院病人橫斷面調查,對全院的抗生素使用率、醫院感染發病率、治療及治療+預防用葯的標本送檢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醫院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據;獲得2012年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先進單位。
六、加強供應室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
堅持未滅菌與已滅菌物品分開。在壓力蒸汽滅菌時堅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膠帶、包內使用指示卡進行自我監測,每周壓力鍋進行生物監測,保證消毒滅菌質量。彎盤、壓膜帶等在供應室清洗、消毒,盡量做到集中消毒供應、保證清洗、消毒質量。
七、繼續抓好臨床各科室消毒隔離、感染控制工作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等,加強對臨床各科室的消毒隔離,感染監控工作,每月檢查一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胃鏡室、手術室、供應室等科室,
在全年的消毒液采樣監測中,消毒液的配製、更換時間基本符合要求。
八、加強一次性用品及醫療廢物的管理
在全年的一次性用品使用中,對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嚴格按醫療廢物處置。規范了醫療廢物管理,取消對醫療廢物的浸泡,避免了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對醫療廢物要求毀形、存放、處置,並做好交接登記。避免一次性醫療用品重復使用和流入社會現象;醫療廢物統一由一個工作人員收取,減少了醫療廢物運送過程中對醫務人員及行人的誤傷,減少了醫院感染的機會。
九、加強院感知識的學習及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到上級醫療機構、請上級專家及本院自行教學相結合。提高感染管理科的管理能力及全院職工防控醫院感染知識和意識。
1、院感專職人員參加省、州院感學習培訓3次,組織醫院重點科室負責人參加州院感學習2次,共14人次,接待福泉市中醫院、福泉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科同志參觀學習,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聘請省醫院感專家和本院專職人員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了二次共214人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及182人次醫院感染知識考核;
3、受福泉市衛生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福泉市醫學會安排,對福泉市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培訓考核7期共945人次。
4、對新上崗人員進行了2次共56人次醫院感染培訓及醫院感染知識考核;
5、對實習生進行了50人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
十、配合醫院對醫院傳染科的布局、流程、改建進行規劃、設置;配合醫院對消毒供應室的流程、設施提出合理性建議。
十一、配合醫院對外科系統、內科系統住院大樓的搬遷,作好環境衛生學監測及相關標識的粘貼;
十二、對全院紫外線燈管進行強度監測,不合格及時更換,以保證消毒效果。避免醫院感染事件發生。
十三、積極完成醫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在全年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由於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各科室的積極配合,工作開展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年,按院內感染控制的有關規范、法規及工作計劃,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腳踏實地,把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並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現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1.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今年8月重新調整充實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完善了三級網路管理體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協調和配合時,及時匯報主管領導解決問題。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倡議下和院領導的支持下,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了嚴厲的獎懲辦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我科負責全院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三、進行培訓管理機制
針對院專科特點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既做到對病人的過程管理,同時也是對管床醫生的持續培訓,此項工作收到預期效果,能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1)對全院1751例無菌切口進行感染率調查,發生感染3例,感染率為0.15%。達到了衛生部規定的≤0.5%的要求
3、環境監測方面
手術室 病房專設記錄本,對每月采樣結果記錄,全年環境監測符合率為97.%。對其不合格的方面進行消毒後重新監測.
(2)對層流手術室、的空氣采樣方法,首次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築技術規范》中的具體采樣要求,采樣結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滅菌監測
1).每月對消毒間進行效果監測,按全國消毒規范要求,每天做B-D試驗,每月做生物監測,
2).6月份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了監測,上半年共監測10根,合格10根,合格率為99%。對<70μW/cm2的紫外線燈管通知科室及時更換。
3).對我院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了備案。
5、抗生素使用調查
每月進行了抗菌葯物監測,都在合理使用范圍之內.
四、管理質量的監控
1).促成全院各科室部門產生的醫療廢物確定由感染科的的專職人員下收工作的最終實施,並完成對下收專職人員進行必要的法律、法規和個人防護方面的培訓。使得醫療廢物的管理過程更符合實際,減少
了污染和醫護人員受傷害的.機會。
2).重新設計醫療廢物回收登記本,利於回收存檔。
六、重點科室、重點部位醫院感染管理
1.每季度抽查重點科室的感染管理,發現問題,主動與科主任或護士長溝通並督查改進。
七、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1.新職工培訓對13名新上崗職工進行了醫院感染概論、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與考核,考核合格率為100%;對新入院實習醫生、護士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使他們對醫院感染概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採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床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
3.9月籌劃並組織一次“感染知識及消毒隔離”課件培訓。活動的主題為:“感染防控,“手”當其沖”。通過培訓活動,使大家認識到: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樹立正確的觀念,改變行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務。
雖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一些存在問題:
1.臨床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感染監測結果有時還有內容沒有定期向臨床科室反潰
3.部分臨床科室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科將繼續開展各項工作,並針對本年度問題,特提出20xx年的初步工作計劃。
1.充分發揮三級監控網的作用,根據分管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制定下階段的控制計劃。充分發揮臨床感染管理小組作用,將科室的培訓和質控檢查落實到個人。
2.建立院感通訊:每季度將各臨床科室的感染人數、漏報人數、I類切口的感染數、及衛生學監測情況以《反饋單》的形式反饋給臨床科室,對臨床科室進行考核,我科再跟蹤檢查改進結果。
3.做好醫院感染診斷的培訓將醫院感染診斷與本院醫生上報的病例情況結合,制定新的培訓課件,並組織學習。
4.繼續開展眼科手術部位的目標性監測,並將有關監測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環節,制定目標監測計劃,進行環節干預以保證感染控制項目持續有效地實施。
6.制定月計劃、周安排,日重點,在實施的同時做好記錄備案。
7.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根據《遼寧省醫院抗感染葯物使用管理規范》,參與我院抗感染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
;❺ 埃博拉病毒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應該怎麼預防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扎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
作為埃博拉病毒的源頭和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西非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目前的研究認為,埃博拉病毒最早來自果蝠,可以傳染給其他動物,進而傳給人類。而在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邊遠村莊,由於部落文化,一些人以打獵為生,把果蝠當做常見食物。
非洲國家大部分人生活貧困,身體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不強。同時,由於教育和醫療條件落後,他們缺乏現代醫學和防疫知識。而且,當地人有自己的習俗,很多人會走到死者身邊撫摸或是親吻,埋葬時也不考慮疫情防控,無形中增加了感染風險。另外,西非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緊缺葯品和物資,特別是帳篷、救護車等,無法滿足治療需求。
10月18日,在美國達拉斯的一個車站,一名身著隔離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噴灑消毒葯水。當日,一名女性在達拉斯的一個車站病倒,病情症狀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
國際社會伸出援手,但埃博拉疫情仍在西非三國無情肆虐。一位在疫區工作的美國科學家10月18日宣稱,部分在於病毒發生變異、傳染性更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因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數已超過4500人,累計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可能超過9000例。其中,西非三國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受影響最為嚴重,當地眾多社區成為廢墟、數千孩童淪為孤兒、百萬民眾食不果腹。
更加令人恐懼的是,埃博拉病毒已經越過大洋,從非洲擴散至歐洲和美國。
18日,美國過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國立研究院科學家彼得·賈哈靈表示,今年出現史上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大爆發,可能是因為這種致命性病毒變得比之前更容易傳染。
現代技術的進步,讓航天器都載著生命飛上了天,但在應對傳染性病毒方面,人類卻屢屢栽了大跟頭。此次,當埃博拉病毒跨過地中海、飛越大西洋,登陸歐美的那一刻起,疫情便成為了國際社會在非傳統安全領域面臨的共同挑戰。埃博拉不僅帶來恐懼和傷害,也提醒我們在防控等方面的諸多不足。
埃博拉病毒並非新的疾病,然而多年來它都沒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這個病從動物到人是如何傳播的,人與人又如何傳播,都沒有弄清楚。一方面,這跟學者的研究興趣有關;另一方面,現場流行病學研究的難度會更大。不過,如果沒有堅實的流行病學調查,就無法提出全面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
近來,不斷有醫生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消息傳出。醫務人員對傳染病的防護應該是專業的,由此可見防範埃博拉還有疏漏之處。曾光認為,傳染病的病理特點,意味著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會更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一旦懷疑是埃博拉,應該採取最高級別的全方位防護,包括切斷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接觸等。北京市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傳染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崔小波建議,我國應給醫務人員購買公共衛生保險。
加快國際合作以促進醫療資源均衡分配,是防控疾病的重點,但西非國家多年來一直醫療資源不足,又被國際社會忽視。世衛組織的內部報告也承認,埃博拉疫情暴發初期,應對工作存在多項失誤,比如今年第一例埃博拉病例出現在2月,但當時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7月世衛才發布預警,疫情已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貼心提示:
埃博拉是否通過空氣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表示,埃博拉病毒不大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傳播。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體液傳播。不過,周越塑表示,目前還不能排除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潛伏期的埃博拉感染者是否會傳染別人?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敏表示,埃博拉病毒潛伏期一般在5~21天,這個階段的病人不具備傳染能力。而一旦起病,發病很急,會出現高熱、全身肌肉疼痛、咽痛等顯著症狀,很容易識別。
勤洗手,能夠預防埃博拉嗎?周越塑說,勤洗手是很好的預防習慣,能起到一定預防效果,但鑒於埃博拉病毒的傳播方式,僅靠洗手並不能完全降低感染風險。
埃博拉流行於炎熱的非洲,在氣溫低的地方病毒會不會死掉?
埃博拉傳播與跟氣候關系不大。 現在去西非是否不安全?旅遊等是否應停止?周越塑說,個人層面,盡可能不去非洲疫區旅行,如非去不可,需在出發前咨詢疾控部門,知曉注意事項。抵達非洲後,先要了解當地衛生部門提供的信息,避免去已被劃為疫區的地方,盡量避免與確診患者、疑似病例接觸,減少與人握手的次數。 不接觸患者,是否就安全?周越塑表示,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血、尿、體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傳播。因此不接觸患者,也有可能被經由其他地方的體液感染。 與埃博拉患者同行會被傳染嗎?周越塑說,如果與埃博拉患者處於同一航班且鄰座,有被感染的風險。不過,只要乘客不與患者產生直接接觸,如患者血液滴落至乘客皮膚,不讓患者嘔吐至乘客面部或創傷口,產生感染的風險就不大。
埃博拉能不能被殺死?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一科主任陳志海表示,一般來說,當病毒存在於人體外時,一般的消毒劑就可以殺滅。而且,任何病毒在沒有細胞營養條件下,自身的生存周期都不長。但當病毒存在人體內時,我們需要了解,病毒與細菌疾病在治療上有很大的不同,抗生素或者抗菌葯物是可以殺滅細菌,但目前不存在殺滅病毒的葯物,我們能做的是抑制病毒。
埃博拉傳播途徑: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澱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在大約1500例確診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達88%。
本文出自於生命時報:http://www.shengmingshibao.com/changjianjibing/2014/1103/3709.html
❻ 為應對埃博拉出血熱等烈性傳染病、需做的准備工作不包括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生態環境的失衡和生物鏈被破壞,新發突發傳染病不斷增多。埃博拉出血熱等烈性傳染病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社會危害影響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由於貿易全球化進程提速和人員頻繁大規模流動,烈性傳染病跨國傳播的風險顯著增加,給人類健康、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巨大潛在威脅。防範烈性傳染病不僅是一個生物醫學問題,還是一個更為廣泛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為有效應對這類傳染病,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充分准備。
一、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
由政府職能部門建立傳染病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專業機構和多部門聯合的一體化監測網路體系,健全烈性傳染病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制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高疫情研判和預測能力。開展國內外傳染病監控與疫情分析以及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工作,隨時掌握世界范圍內傳染病疫情的現狀及流行動態,檢索和收集可能傳入國境的外來傳染病信息。對於有前往疫區經歷的人,無論是否有感染症狀,入境後一律先檢查,確保及時發現確診和疑似病例,並進行嚴格隔離和對症治療,不斷提高防範境外烈性傳染病入侵的能力。優化與完善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將威脅嚴重的輸入性傳染病監測納入國家監測體系,加大烈性傳染病監測力度,做到烈性傳染病「及早發現、盡快預判、准確預警」。
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針對埃博拉病毒的早期檢測診斷試劑盒
蒙羅維亞市牆上的埃博拉出血熱預防性宣傳文字
二、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以傳播范圍廣、病死率高的突發急性傳染病為重點,強化應急處置、綜合防控和臨床救治能力,提高應對和防控水平。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置程序和預案,明確職責及工作程序、方法、步驟和基本要求,細化落實各類應急處置方案預案、技術標准和業務規范,提高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成立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和應急救援隊伍,在現有應急救援系統基礎上,形成有生物防護能力的傷病員診斷和救護系統,完善烈性傳染病現場救治條件和病員轉運條件。健全新發突發傳染病應急救治體系,依託有條件的傳染病救治專業醫療機構,建立多層次的新發突發傳染病患者收治留觀和救護基地,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層級明確的重大烈性傳染病患者臨床救治體系。加強傳染病控制能力,一旦有烈性傳染病病例或者疑似病例出現,必須強化篩查措施,嚴密隔離確診和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達到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目的。
三、儲備應急保障物資建立烈性傳染病防控產品應急生產、采購和儲備協調機制,建立實物儲備和產能儲備相結合的儲備模式和應急物資戰略儲備庫,儲備疫苗、葯物、特殊防護裝備等關鍵醫療物資,規范管理和更新機制,既確保為重大傳染病防控處置提供物資支持,又避免浪費。建立葯品、疫苗生產基地,給予必要經費保證,採取政府采購等方式,推動成套裝備及防護葯品、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不斷完善滿足應急防控需求的診斷試劑、葯物疫苗、防護裝備研製關鍵技術體系,加強國家處置生物安全事件和重大疫情的能力儲備。
建立烈性傳染病儲備應急機制
四、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
近幾年發生的幾次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爆發和流行與社會公眾不懂防治知識、對疾病認識不足有很大關系,除了導致疫情蔓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必須加強傳染病預防的宣傳,有效普及預防傳染病的健康知識,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呼籲廣大民眾採取有效的健康促進手段,提高人體的自然免疫力。一旦發生烈性傳染病,衛生醫療機構、政府機構需要充分利用網路、報紙、廣播、電視、移動通信等媒介向廣大民眾宣傳普及防治烈性傳染病的基本常識,及時組織專家釋疑解惑,回應社會關切,避免謠言傳播引發社會恐慌。我國公民在出國時應注意了解當地有無重大疫情及進展情況,並做好相關個人防護,如果到疫區,應特別避免接觸具有相關症狀的病人。
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積極組織和參加國際傳染病防控對話與合作,借鑒先進經驗做法,推動人才技術引進,帶動國家傳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提升。強化信息、技術、人員交流與合作,加強疾病監測和預警信息共享與溝通,提高判定和識別疫情性質的能力和水平。保持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聯系,密切跟蹤疫情發展態勢,完善現有的疫情通報機制,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分享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信息。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將如何應對埃博拉[EB/OL].創新醫學網.[2015-05- 18].http: //www.yixue360.com/periodical/PeriodicalNewsView? action=33167.
[2] 王建國.美國是如何應對埃博拉病毒疫情的[Z].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2015.
[3] 張淼, 聶曉陽.世衛組織發布2015 埃博拉戰略應對計劃[EB/OL].新華網.[2015-04-29].http: //world.people.com.cn/n/2015/0429/c 157278-26923507.html.
[4] 朱玉,劉奕湛.防範烈性傳染病是重中之重[N].深圳特區報, 2007-02-21.
[5]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2005)[Z].聯合國網站.[ 2015- 08-24]
❼ 埃博拉病毒肆虐,我們應做好哪些防控措施,請結合全文及鏈接材料回答
用肥皂每天洗手。嗯,每天一旦出去或者碰到什麼東西一定要洗手。
❽ 埃博拉病毒的預防措施
2006年2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負責人加里·納貝爾稱,預防致命性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經通過了最初的人類安全檢測,其令人充滿希望的跡象表明,這種疫苗能使人類免受此病的感染。
已經有21人接受了早期測試的試驗性疫苗。不過納貝爾提醒說,仍需進行更多的研究以證實這種疫苗是否成功。
納貝爾和研究中心的同事從含有3個埃博拉蛋白質的DNA中研發出疫苗。他們說,這種疫苗能令猴子對埃博拉有免疫力。疫苗不僅能抑制這種病的傳播,還能保護醫生、護士和動物飼養員,以防患於未然。
2014年8月9日,中國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體基因,同時具備對埃博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這讓世界為之驚喜。於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高官也不斷提醒各國重視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的豐富經驗。
2014年9月8日,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研發一種針對埃博拉病毒的測試疫苗,並且計劃九月開始在健康志願者身上進行測試。一旦倫理申請獲得通過就會開始進行試驗。如果這種疫苗效果良好,這項研究將延伸到西非的甘比亞和馬里。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疫苗能夠讓這些國家的人們防止感染這種病毒,但是首先要在未感染的人群中對這種疫苗進行測試。這種埃博拉病毒已經被證實非常難以控制,目前只能夠對葯效和疫苗的效果進行評估。
這種疫苗含有埃博拉病毒的一種蛋白質,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研究的第一階段將在60位健康志願者身上進行試用。如果證實這種疫苗安全而且有效,那麼它就會被用於甘比亞和馬里的80位志願者。到2015年,這種疫苗有可能在這些病毒爆發的國家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2014年9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稱,年底前可能將有大規模疫苗,用於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雖然科學家在對兩種疫苗進行試驗,但目前沒有得到批準的疫苗。根據計劃,到年底前生產的疫苗數量,將能夠對疫情的控制產生一定的影響。據認為,目前埃博拉疫情已造成5個西非國家5800多人感染。
2014年12月,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團隊自主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通過國家、軍隊聯合評審,獲得臨床批件,並於本月開展人體試驗。 控制傳播 控制「埃博拉」的擴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動態,加強國境檢疫,暫停進口猴子主要限制來自疫區的猴子,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除靈長類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對有出血症狀的可疑病人,應隔離觀察。一旦確診應及時報告衛生部門,對病人進行最嚴格的隔離,即使用帶有空氣濾過裝置的隔離設備。醫護人員、實驗人員穿好隔離服,可能時需穿太空服進行檢驗操作,以防意外。對與病人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密切觀察。 輔助性治療 治療首先是輔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電解質,修復損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並發症的治療。排除個別病例,埃博拉康復者的血清在治療疾病中並沒有什麼作用。干擾素對埃博拉也是無效的。在猴子試驗中,凝固干擾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學家宣稱,4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獼猴中有3隻康復。對埃博拉病毒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些抗病毒葯如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無效,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包括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控制出血;腎衰竭時進行透析治療等。
用恢復期患者的血漿治療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爭議。
❾ 剛果(金)宣布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該國採取了哪些舉措
加強病情監控、定期消殺、盡快推進疫苗接種。4月22日,非洲剛果地區再度出現埃博拉病毒患者,這名男性是從4月5號就開始有相關症狀的,而在4月22日,病情發展嚴重,導致死亡。這是剛果地區自2021年12月以來又一次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同時也是非洲地區第14輪埃博拉疫情了。針對病毒的再次蔓延,剛果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病情監控,對涉疫地區實行嚴格的消殺。
埃博拉病毒具有感染性強、致死率高的特點,所以在此輪病毒爆發之後,剛果政府迅速採取行動,對這名男子所居住的地區以及密切接觸的人員都進行了相應的部署。對其接觸過的物品進行定期的消殺,與其密切接觸過的人員,將安排在固定的區域進行隔離,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病毒的傳染圈。
❿ 你知道有哪些預防埃博拉病毒知識
一,發現埃博拉病毒,要及時的向上級醫療衛生防控部門作報告。因為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它跟感冒一樣,有頭痛、發熱、酸痛、乏力等表現。所以要及時的去跟上級醫療部門去判斷是否真的感染了阿布拉病毒。
二,一旦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之後,要馬上做好控隔離。不論是患者的家人還是醫護人員,都要與換者進行隔離。如果不進行隔離的話,很有可能二次傳染給其他人,造來疫情的連鎖蔓延。
三,對阿博拉病毒的患者及時的進行跟蹤的觀察和記錄。如果埃布拉病毒患者康復之後,也要進行記錄防控,以免再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