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安全生產雙體系,是指哪兩個體系是如何辨識
是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需要辨識的是作業活動和設備清單。做雙體系最主要的是風險分級管控,這裡面最主要的是工作危害分析的。開展工作危害分析,首先識別作業活動中的危險源,然後對危險源進行定性或定量的風險分析和評價,再根據風險嚴重程度制定和落實管控措施。具體步驟如下:
1. 作業活動劃分。作業活動的劃分分為兩種:常規作業活動由生產車間按照崗位實際的操作步驟進行劃分;非常規的作業活動由涉及到的專業職能部門進行劃分。
2. 危險源辨識。針對作業步驟分別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辨識危險源時都是假定設備設施完好狀態下「人沒做或做錯某些事情」,危險源中不能出現「某某設備損壞」、「某某設備失靈」等分析情況。
3. 依據風險評價准則,公司使用LEC評價方法,對作業活動中識別出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管控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評價記錄注意事項:
1. 工作危害分析(JHA)評價記錄中,每一個危險因素都與「主要後果」產生原因一致;「應急處置」要與「主要後果」相對應。
2. 主要後果中的內容,只能填寫GB6441中規定的20種事故傷害中的官方名稱;錯誤舉例1:主要後果中出現「泄漏」「設備損壞」等不屬於20種傷害的內容;錯誤舉例2:「中毒和窒息」寫成了「中毒」、「窒息和中毒」「中毒、窒息」「窒息、中毒」等。
3. 5項控制措施要區分清楚。錯誤舉例:在工程技術中寫了「雙人復核」。
4. 控制措施不能千篇一律的復制;錯誤舉例:管理措施中全都寫「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應急處置中全都寫「執行應急處置方案」。
5. 教育培訓措施應該寫「針對某某操作進行培訓」。錯誤舉例:教育培訓措施中千篇一律的寫「對操作規程進行培訓」,對「風險點的作業步驟進行培訓」。
2. 企業雙重預防體系是指什麼
企業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主要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是當前最為先進、科學的一種管理模式,是實現事故預防的「關口前移」的重要手段,通過危害因素辨識,可以找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然後,通過風險評估篩選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最後通過制定並落實風險防控措施,達到防止事故發生的目的,企業若要建立雙重預防體系的工作,有以下幾點建議:
成立「兩個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和建設方案;
開展雙體系的全員培訓工作,讓員工熟悉體系內容;
根據企業實際,制定出「兩個體系」建設實施指南或者作業指導書;
要組織全員對風險點排查,建立風險點台賬;
要組織相關部門及崗位人員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分析;·
利用有效方法進行風險評價;
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風險分級管控;
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對風險進行培訓和告知;
根據風險分級情況編制隱患排查清單;
確定排查計劃和實施排查
據數據統計,國家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但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大大降低了全社會和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形勢好轉的認同度,為此2016年4月國務院安委辦印發了《關於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9月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都對構建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明確提出了要求。
3. 如何構建企業安全管理雙重預防機制
你說的是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吧,根據驗收標准做,風險辨識、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你的公司屬於什麼行業的啊,我做過一些行業的雙重預防機制資料。
4.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資料
雙重預防機制是一套很系統的體系建設。主要用於風險隱患的動態實施,受體為企業。先對作業活動和設備設施採用JHA。SCL分析。對每個可能涉及的風險點進行分級。對分級的風險進行分級管控,制定風險分級管控清單。根據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制定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再根據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制定各個檢查表。原理上很簡單。但實際工作起來。工作量很大。我有相應的資料。可以參考。
5. 雙重預防的定義是什麼
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分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兩個方面。不同行業領域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大體相同,基本都包括機制建設、辨識評估、分級管控等,只是在具體內容方面體現出行業領域差異。如煤礦領域安全風險辨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制度機制。煤礦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分階段進行。現階段主要針對煤礦管理層,率先在煤礦領導班子里樹立起安全風險意識,抓住煤礦領導層的工作責任落實。建立礦長、總工程師、分管礦領導組織開展風險辨識和實施管控跟蹤的工作制度和職責分工,確保在煤礦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工作中,領導有職責、管理有機構、工作有制度。此外,還要加強對參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人員、一線生產作業人員的安全風險知識技能培訓,對實現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等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辨識評估。生產作業區域、系統、環境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容易產生新的未知危險,需要進行系統或專項的風險辨識評估。根據煤礦生產特點,可在每年生產計劃制定期間,對下一年度生產作業區域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年度定期辨識還要與采區采面等設計前、系統工藝等重大變化前、高危作業前以及出現事故和重大隱患後的專項風險辨識結合,強調以年度辨識為基礎、以發生變化時的專項辨識為補充。年度和專項辨識形成的成果要重在應用,如辨識後形成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和評估報告、制定管控措施以及辨識成果用於指導有關生產計劃、年度安全工作重點和規程措施編制等。
風險管控。安全風險管控手段包括替代、隔離、降低等,如利用抽采降低瓦斯濃度,設置警示標識隔離危險裝置,採用無人工作面減少作業人員傷害等,目的都是要把已辨識的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這種可接受程度有的是規程標准要求,有的是企業制度規定,如不同企業關於通風瓦斯濃度1%和0.8%的不同要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有效性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的過程,也是隱患排查的過程,如礦長根據年度辨識結果制定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每月組織對管控措施有效性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完善並布置月度管控重點;分管領導每旬對管控措施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及時完善改進管控措施;對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實施現場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等。
事故隱患排查工作體系建設要與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有效性檢查結合起來。首先,要強調分級管理的原則,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分級治理、分級督辦和分級驗收;其次,對事故隱患排查工作要進行規范,把制定年度事故隱患排查計劃、排查對照表,排査前制定工作方案,以及礦長、區隊和崗位人員的排查頻次及范圍等進行制度化;第三,在分級治理、分級督辦和分級驗收的原則下,還要重點強調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有方案、現場有安全措施、治理有督辦責任單位,並按規定進行驗收。
需要指出的是,在煤礦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還屬於新事物,不同地區煤礦對此認知差異還比較大。現階段開展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重點還是要在管理層樹立安全風險辨識管控意識。目前,可暫時不對安全風險分級標准等內容進行過多考慮,實現煤礦安全分級管控工作盡快起步。對於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由於各地區煤礦都在開展,取得了不少好的經驗,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和制度相對比較成熟。現階段則是在固化好的做法、提高工作水平、不斷規范工作流程的基礎上,重點從風險辨識管控清單與隱患排查內容對應關系、管控措施有效性檢查與隱患排查對應關系等方面人手,建立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緊密關聯的內在邏輯關系,真正形成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在前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在後的兩道防線和統一有機整體。
6. 有需要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資料的嗎
如何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國務院安委辦再部署!
2016-10-12 中國安全生產報
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舉措。今年4月《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印發,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根據各地區、各單位的探索實踐,現就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1總體思路
准確把握安全生產的特點和規律,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推進事故預防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標准化,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
2工作目標
盡快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規范,完善技術工程支撐、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專業化服務的保障措施,實現企業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領導有力、部門監管有效、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參與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強基礎。
二著力構建企業雙重預防機制1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
各地區要指導推動各類企業按照有關制度和規范,針對本企業類型和特點,制定科學的安全風險辨識程序和方法,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企業要組織專家和全體員工,採取安全績效獎懲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並持續更新完善。
2科學評定安全風險等級
企業要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確定安全風險類別。對不同類別的安全風險,採用相應的風險評估方法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評估過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關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險源、勞動密集型場所、高危作業工序和受影響的人群規模。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其中,重大安全風險應填寫清單、匯總造冊,按照職責范圍報告屬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依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企業安全風險資料庫,繪制企業「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
3有效管控安全風險
企業要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針對安全風險特點,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要通過隔離危險源、採取技術手段、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措施,達到迴避、降低和監測風險的目的。要對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逐一落實企業、車間、班組和崗位的管控責任,尤其要強化對重大危險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生產經營系統、生產區域、崗位的重點管控。企業要高度關注運營狀況和危險源變化後的風險狀況,動態評估、調整風險等級和管控措施,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於受控范圍內。
4實施安全風險公告警示
企業要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並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確保管理層和每名員工都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範、應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製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後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要設置明顯警示標志,並強化危險源監測和預警。
5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風險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極易形成隱患,釀成事故。企業要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並將責任逐一分解落實,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要通過與政府部門互聯互通的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全過程記錄報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對於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在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的同時,制定並實施嚴格的隱患治理方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事故隱患整治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及時撤出相關作業人員,必要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請,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響的周邊人員。
三健全完善雙重預防機制的政府監管體系1健全完善標准規范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標准規范,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業部門要根據本行業領域特點,按照通用標准規范,分行業制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規范,明確安全風險類別、評估分級的方法和依據,明晰重大事故隱患判定依據。各省級安全生產委員會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在系統總結本地區行業標桿企業經驗做法基礎上,制定地方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實施細則;地方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標准規范組織企業開展對標活動,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推動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2實施分級分類安全監管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督促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認真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要結合企業風險辨識和評估結果以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確定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等級,並根據企業安全風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推行企業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按照分級屬地管理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重點內容等,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對企業報告的重大安全風險和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要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屬地基層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和綜合協調,支持、推動企業加快實施管控整治措施,對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和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嚴格依法查處。要制定實施企業隱患自查自治的正向激勵措施和職工群眾舉報隱患獎勵制度,進一步加大重大事故隱患舉報獎勵力度。
3有效管控區域安全風險
各地區要組織對公共區域內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辨識和評估,根據風險分布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區域安全風險等級,並結合企業報告的重大安全風險情況,匯總建立區域安全風險資料庫,繪制區域「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對不同等級的安全風險,要採取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實行差異化管理;對高風險等級區域,要實施重點監控,加強監督檢查。要加強城市運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預警,建立完善覆蓋城市運行各環節的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要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健全完善應急響應體制機制,優化應急資源配備,完善應急預案,提高城市運行應急保障水平。
4加強安全風險源頭管控
各地區要把安全生產納入地方經濟社會和城鎮發展總體規劃,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中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尤其是城市地下公用基礎設施如石油天然氣管道、城鎮燃氣管線等的安全問題。加強城鄉規劃安全風險的前期分析,完善城鄉規劃和建設安全標准,嚴格高風險項目建設安全審核把關,嚴禁違反國家和行業標准規范在人口密集區建設高風險項目,或者在高風險項目周邊設置人口密集區。制定重大政策、實施重大工程、舉辦重大活動時,要開展專項安全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和應急預案。要明確高危行業企業最低生產經營規模標准,嚴禁新建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最低規模、採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設備和工藝要求的項目,現有企業不符合相關要求的,要責令整改。要積極落實國家關於淘汰落後、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推進提升企業整體安全保障能力。
四強化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撐1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支持推動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以重點行業領域、高風險區域、生產經營關鍵環節為重點,支持、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工程、保護生命重點工程和隱患治理示範工程,帶動企業強化安全工程技術措施。要鼓勵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推動高危行業企業逐步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有效降低安全風險。要大力推進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將保險費率與企業安全風險管控狀況、安全生產標准化等級掛鉤,並積極發揮保險機構在企業構建風險管控體系中的作用;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制度建設和部門聯合懲戒,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促進企業主動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
2深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
要引導企業將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工作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以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的創建、運行過程中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要督促企業強化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和年度自評,根據人員、設備、環境和管理等因素變化,持續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管控與更新完善,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實現雙重預防機制的持續改進。
3充分發揮第三方服務機構作用
要積極培育扶持一批風險管理、安全評價、安全培訓、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機構,形成全鏈條服務能力,並為其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和輔助政府監管創造條件。要加強對專業服務機構的日常監管,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保證專業服務機構從業行為的規范性、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要支持建設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實施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採信制度。要加快安全技術標准研製與實施,推動標准研發、信息咨詢等服務業態發展。政府、部門和企業在安全風險識別、管控措施制定、隱患排查治理、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幫助實施。
4強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建立功能齊全的安全生產監管綜合智能化平台,實現政府、企業、部門及社會服務組織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提供信息化支撐。要督促企業加強內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將所有辨識出的風險和排查出的隱患全部錄入管理平台,逐步實現對企業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信息化管理。要針對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加強遠程監測、自動化控制、自動預警和緊急避險等設施設備的使用,強化技術安全防範措施,努力實現企業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異常情況自動報警。
五有關工作要求1強化組織領導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要組織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方法和步驟,落實責任部門,加強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緊緊圍繞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抓住辨識管控重大風險、排查治理重大隱患兩個關鍵,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深化安全專項整治,推動各項標准、制度和措施落實到位。
2強化示範帶動
要加強對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使其熟悉掌握企業風險類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辦法、風險管控措施,以及隱患類別、隱患排查方法與治理措施、應急救援與處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能力。要大力推進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工作,積極探索總結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強化示範帶動。
3強化輿論引導
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大力宣傳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工作措施和具體要求,推廣一批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進典型,曝光一批重大隱患突出、事故多發的地區和企業,為推進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
4強化督促檢查
各地區要加強對企業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情況的督促檢查,積極協調和組織專家力量,幫助和指導企業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要把建立雙重預防機制工作情況納入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內容,加強檢查指導、考核獎懲,對消極應付、工作落後的,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
7. 結合本職工作說明如何落實雙重預防體系
1、根據企業實際,制定出「兩個體系」建設實施指南或者作業指導書;
2、要組織全員對風險點排查,建立風險點台賬;
3、要組織相關部門及崗位人員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分析;
4、利用有效方法進行風險評價;
5、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風險分級管控;
6、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7、對風險進行培訓和告知;
8、根據風險分級情況編制隱患排查清單;
9、確定排查計劃和實施排查。
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主要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是當前最為先進、科學的一種管理模式,是實現事故預防的「關口前移」的重要手段。
(7)雙重預防體系培訓計劃內容擴展閱讀
企業落實雙重預防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認識不清楚。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企業對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認識不清,對管理效果預估不全面,致使推進工作沒有明顯效果。
第二,參與辨識的人員能力不足。風險辨識時需要綜合能力的應用,目前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知識單一,沒有形成風險意識,對某些部位、場所、設備設施的風險認識不清,在辨識過程中容易出現辨識錯誤、漏項或沒有抓住重點等問題。
第三,沒有針對性採取措施。有些企業在建立體系過程中的採取措施基本都是千篇一律,措施都是加強管理、遵守操作規程等內容,沒有對風險點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8.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基本要求
雙控體系即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目的是對生產經營單位內的所有安全隱患進行系統性的全面排查,結合相關安全隱患的危險程度、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嚴重後果進行分級別的管控,加以有效的控制,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第四條要求: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條款表明,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將作為企業管控風險、消除隱患、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未來將長期開展下去,而且必須要認真、規范、科學地開展下去。這樣做是為了准確把握安全生產的特點和規律,以風險為核心,堅持超前防範,關口前移,從風險辨識入手,以風險管控為手段,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因此,要做好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排在首位!
以上道雲科技研發的安全生產雙控管理平台為例,為大家舉例介紹一下。
上道雲科技安全生產雙控管理平台,通過信息化平台智能化運作,專業賦能,動態管控,全員參與,過程留痕,有效解決企業安全制度落地、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安全管理難題。根據工作內容和工作區域不同,企業安全管理者可以指派專人為其發放任務,從而使企業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員工都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為企業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安全生產雙控管理平台」內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系統、安全交底管理、巡查管理、應急管理、方案報審、標准圖集等功能,對項目安全進行全方位的管理,提供檢查項目的參考標准和檢查方法,對檢查的優劣項進行分析,通過建標系統形成企業管理標准,其中安全雙控系統可通過PC端+移動端,實現風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隱患治理、持續改進的PDCA閉環管控,各類風險管控數據表單一鍵生成,簡單高效。
風險分級管控功能模塊,系統利用風險隱患庫的數據支撐,實現基層管理人員的風險辨識登記、評價分級、管控措施制定、排查計劃制定等一系列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實現對安全管理標的風險源頭治理、關口前移,對管理區域內的風險隱患進行全
面匯總,輸出符合風險分級管控相關管理要素的清單、報表,方便管理人員工作開展。
隱患排查治理模塊,系統涵蓋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各環節基本要素和工作內容,通過PC端和手機APP
實現以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業務流為主線的移動線上管理機制,處理流程清晰、簡潔、快速靈活,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及時、有效地跟蹤,實現並完成隱患排查、上報、整改、復查、記錄留痕、表單存檔等一系列閉環工作。
9. 雙重預防機制是指什麼和什麼
1.風險分級管控:重點是分級,既是將風險分級,也是將責任分級。
在建設雙重預防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將風險進行分級,根據相應的風險分級法,將風險分為「紅、橙、黃、藍」四色風險等級,分別對應「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與此同時,為了將責任落實,避免出現推諉、錯漏的情況出現,通常分為「企業、車間、部門、員工」,每個級別對應相應的風險管控層級,方便落實責任和風險點的劃分。
2.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排查,即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各行業的相關標准,將隱患進行排查,並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乃至於遏制事故的發生。在隱患排查的過程中,要知悉哪些風險點上存在著哪些相對應的安全隱患,什麼樣的情況下會造成事故的發生。安全隱患的存在通常源於四個因素,為: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原因,管理的缺失,即通常所說的人、物、環、管。
在安全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明悉的地點有很多,如果上邊的雙重預防體系搞不清楚的話,可以看一下安全領域相關的兩個關鍵詞:
1.風險點,是指伴隨風險的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過程,或以上兩者的組合。
2.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危險源是風險的載體,風險是危險源的屬性。討論的的風險就是某類或某個危險源的風險,沒有危險源,風險就無從談起。任何危險源都伴隨著風險,危險源不同,其伴隨的風險大小也往往不同。
正常情況下,風險附著(zhuó)在風險點上,人的作業活動、設施設備的狀態、環境的因素以及管理的影響這四個環節都不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風險只是風險,並不是隱患,不會成為事故;但假如這四個環節某個地方出現了問題,附著在風險點上的風險就會轉化成隱患,如果沒有相應的管控措施,那麼這個隱患就會進而變化為事故。
傳統的管控措施,是後端管控,即隱患發生後才治理,但往往事故的發生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爆發,後期的管控只能減少損失而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而雙重預防體系的關鍵即在於關口前移和縱深防禦,通俗來說,就是將事故的爆發消滅在發生前,用管控的措施,加強「人、物、環、管」這四項的管控,降低事故的發生頻率,從而減少事故的危害,即「關口前移」。
10. 企業該如何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如何建立雙重預防機制?先明白什麼是雙重預防機制,在考慮怎麼做,雙重預防分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需要儲備大量的相關標准及隱患數據,由安全員一個人做工作量大到窒息!互聯網時代,找個工具也去蠻好。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本來安全部門人就少,既要做各類資料,組織安全培訓,迎接檢查,還得到現場排查隱患,做好風險管控也太難了吧。又便捷的方法就用,企業自主雙控啊,企業安全生產可視化啊,根據自己的情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