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訓,計劃,實施,檢查,補漏,措施管理流程簡介
摘要 流程培訓,是一種以規范化的構造端到端的卓越業務流程為中心,以持續的提高組織業務績效為目的的系統化方法。
2. 年度培訓計劃的基本流程
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步驟可以根據公司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界定,但如果試圖說局限於幾個步驟的描述則不甚科學合理。大體上由下面幾類任務組成:
1、前期准備。年度培訓總結、年度規劃制訂工作,培訓年度計劃制訂動員會(宣傳年度計劃項目進程等),面對各機構或部門的策略宣傳,等。這部分自上而下啟動。
2、培訓調查分析研究。內部訪談與收集信息,現況分析與策略思考,機制評價,資源評估,培訓規劃分解,公司高層培訓工作意見等。甚至要統一召開培訓系統會議來推動,來展開培訓需求調查。
3、年度培訓計劃主體內容。包括培訓組織建設、項目運作計劃、資源管理計劃、年度預算、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有量化目標,具體行動方式,保證機制等。這部門自下而上形成。總部必須重新排列項目組合,平衡內外訓練資源,編擬培訓經費預算,並最後進行效益預估與潛在問題分析。
4、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以及展開。總部培訓管理部門整合年度培訓計劃,遵從一定流程獲得審批後,下發各部門或機構進行傳導,並督促其完成年度培訓計劃的二次修訂。
3. 應急安全培訓如何開展,應急安全措施有哪些
安全企業永恆主題安全監管員工作核目消除或減少企業員工特別產線員工安全行安全產管理工作重要內容才能消除或減少安全行呢?教育培訓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消除或減少員工安全行主要措施面前際金融危機深入習實踐科發展觀背景進步創新安全培訓工作式交流培訓工作經驗研究解決存問題顯尤重要促進全市安全產形勢穩定轉提供強力才保證智力支持面我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意見: 、充認識做新期安全培訓工作重要性切實安全培訓工作擺重要位置 全市安全產十五規劃已經市政府批准實施規劃我市第部安全產專項規劃安全培訓其重要組部提高各類員安全意識技能提明確要求安全培訓項重要預防性基礎工作緊迫戰略任務要保證家安全產針政策重決策貫徹落實遏制重特事故發實現安全產形勢穩定轉必須緊緊抓住安全產培訓關鍵環節解決觀念問題、提高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入手切實加強改進安全產培訓工作 ()落實科發展觀高度深刻領安全培訓工作重要性 堅持科發展觀構建社主義諧社胡錦濤同志總書記黨央理論重創新全黨全各項工作提供必須遵循指針做安全產、安全培訓工作提新更高要求本科發展觀核構建社主義諧社本質內容堅持本要作包括安全產內切工作著眼點立足點安全產同安全產實踐主體安全產重視程度、管理水平、操作技能等直接作用於安全產重視程度、管理水平操作技能提高主要源於教育培訓安全產領域落實本科發展觀切實抓安全培訓工作重要舉措 (二)明確安全培訓位作用,培訓工作擺重要位置 隨著安全產形勢發展社斷進步安全培訓安全產位作用漸突我應四面理解安全培訓工作位作用 安全培訓實現安全產效策本質說安全事故都技術風險預防避免期我直強調抓安全工作要堅持裝備、管理、培訓並重原則實際實現安全產工程技術策、監督管理策教育培訓策教育培訓策通種形式、持續斷培訓使監督員、管理員特種作業員特別廣業員同層領域掌握安全知識技能保證工程技術策監督管理策切實落實位 二安全培訓做安全監管工作重要支柱安全監管工作立、執、保險培訓四支柱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口量向城市工業轉移農民工已高危行業業員主體必須通展種持續斷安全教育培訓才能提高業員安全素質防止事故發 三安全培訓安全產五要素基本內容安全產五要素第要素安全文化依靠力、效安全培訓安全培訓安全產五要素基本內容 四安全培訓實現安全管理水平斷提高根本手段數工業化家發展模式看企業安全產管理致自本能期、制監督期、自我管理期、團隊文化期四主要階段意識、知識達相應水平企業安全管理才能升新階段其所依靠根本手段安全教育培訓 近我局黨組培訓工作非重視始終培訓工作擺重要位置由手負總責培訓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制定系列規章制度建立嚴格培訓考核運行機制巢湖汽車駕校、含山恆泰、亞泰3 安全培訓機構初步建立起培訓網路體系領導重視各部門配合我局全市企業力展全員安全培訓培訓萬名安全管理幹部特種作業員取較效 二、加力度提高質量全面提升安全培訓工作水平 前際經濟形勢嚴峻安全產工作面臨新挑戰安全培訓工作提更高要求2011 基本形適應我市安全產工作要求安全培訓體系工作機制實現全市安全產培訓網路化、管理標准化使安全培訓工作步入持續健康發展軌道我要切實抓六項工作實現六創新 抓重點推進企業業員全員培訓要取新突破落實務院《特別規定》家總局《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管理規定》我局今已初步制訂各培訓機構培訓計劃明確縣區安監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明確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要安全培訓監督管理工作重點放培訓機構市屬企業監管培訓機構嚴格執、嚴格准入、嚴格管理縣、區安監局要加企業培訓工作監督管理推企業搞業員全員培訓特別高危企業要業員強化全員培訓全員培訓要取新突破 二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規范培訓市場要新起色貫徹家總局《特種作業員培訓管理辦》我局各類特種作業員培訓進行規范協調各行業搞統培訓考核發證使全市安全培訓市場規范、統 三進步加強培訓機構建設安全培訓體系建設要新進展重點沒培訓機構縣區建立培訓機構重點行業建立培訓機構各培訓機構要加強軟硬體建設功夫提升培訓質量 四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培訓質量要新提高今幾我要工作重逐步轉移提高培訓質量要加強培訓需求調研析嚴格按照教綱結合企業產 實際研究完善同培訓象培訓模型優選培訓教材統籌安排增強培訓針性實效性二要改進培訓式抓課堂教關鍵環節充利用電視、媒體等手段採取情景摸擬、案例析、雙向交流等靈形式傳授安全知識要強化實踐教更採用實物、現場參觀、案例析、現身說等形象直觀教增強培訓效三要強化培訓考核抓緊健全完善各類特種作業員考核題庫嚴格考核標准嚴格教考離嚴格考核關確保培訓質量四要加強培訓質量評估檢查抽查制定培訓機構培訓質量評估考核標准建立規范教評估機制定期培訓質量進行檢查五要加強培訓管理員隊伍建設展培訓者培訓全面提高培訓者整體素質管理水平促進系統培訓工作台階、層 五強化政府安全工作員培訓加強監管能力建設要取新效要加強縣鄉兩級主管安全工作領導幹部進行培訓使盡快掌握安全管理知識提高領導能力加強安全監察員專業培訓使提高安全專業知識行政執能力加強企業主要負責管理員培訓使更承擔起企業安全產主體責任要計劃培養批安全工作專業才提高安監幹部隊伍管理水平監管能力 六加強培訓交流與合作習借鑒先進經驗辟新渠道抓跨省跨市培訓先進省市建立安全培訓網點組織各縣區主管安全工作領導、安監局、企業負責、培訓機構管理員外省、市培訓、考察習經濟發達區安全管理先進經驗拓寬培訓渠道安全工作逐步同世界接軌做准備 三、前安全培訓工作存主要問題要突抓重點工作 全市安全培訓工作者提高幹部職工安全意識技能,減少事故付辛勤勞取效做重要貢獻我工作存些需要解決問題些問題概括起主要五面: 全市安全培訓工作發展平衡縣安全培訓管理鬆弛各項培訓工作規章制度夠健全培訓基礎工作薄弱底數清培訓管理嚴質量高 二培訓機構建設滯縣至今尚末建立培訓機構縣培訓機構工作程序合 三主管安全培訓工作領導骨幹新培訓工作業務熟 四企業安全培訓工作監管力沒依參加培訓持證崗員沒進行效監督處罰 五由於體制完善培訓工作存各自政、重復培訓現象培訓市場亟待規范 通安全培訓現狀析肯定績找差距基礎結合全市安全產監管工作需要我認今安全培訓工作重點: ()加快培訓機構建設各縣應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培訓機構建設培訓機構進行審批除家省文件規定條件標准依據外主要看經濟發展總量培訓象數優先考慮經濟發達應培員數量較、能形定規模縣區各縣沒建立培訓機構前絕能自行培訓必須市培訓機構聯合培訓 (二)加企業培訓工作監督檢查力度要加強自監管企業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每戶企業應參加培訓主要負責、安全管理員、特種作業員要檢查持證崗狀況堅決杜絕漏培員企業培訓資金投入、安全培訓計劃、新工入廠培訓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安全培訓高危企業全員培訓都要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要文字記錄並歸檔立卷本區企業安全培訓工作定要指掌監管位存問題要進行整改違反培訓規單位要進行嚴格處罰 (三)重點抓專業培訓舉辦培訓機構師資培訓機構管理員培訓班各培訓機構專兼職教師要申辦培訓機構單位各類教師都必須參加培訓經考試合格取資格證書持證崗二舉辦非煤礦山監察員培訓班非煤礦山監察員專業規、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專業知識進行培訓提高非煤礦山監察員專業管理能力三舉辦危險化品監察員專業培訓班危險化品安全操作、管理規程、《危險化品管理條例》、許證發放等面進行專業培訓四舉辦危險化品應急救援培訓班旨提高應急救援員實戰能力五舉辦鄉鎮、街道辦檢查員專業培訓班使鄉鎮、街道辦專兼職安全員提高管理能力專業水平 (四)按照職權范圍進行規范化培訓按照家總局部門培訓規市縣安全監管部門絕能越權培訓央、省屬企業主要負責、安全管理員、特種作業員誰擅自培訓誰違規負律責任我局定要按家總局規定抓市、縣屬企業安全培訓執行家規越級、越權培訓市、縣要追究部門行政責任性質嚴重造惡要取消培訓機構資格並進行處罰 (五)組織企業全員培訓安全工作系統工程實踐證明要搞安全產必須加強企業全員培訓各級安監部門要組織、監督所管企業全員培訓作培訓工作重點非煤礦山、危險化品、煙花爆竹等產經營單位必須新崗臨工、合同工、勞務工、輪換工、協議工等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及應急處置所需知識技能能安排崗工作加工製造業等產單位其業員崗前必須經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培訓教育全員培訓間、內容要按照家總局3 號令規定進行凡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產經營單位應自培主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產經營單位應由具相應資質安全培訓機構業員進行安全培訓 做前安全培訓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我堅持與俱進埋苦幹全面提高安全培訓工作整體水平提高業員整體素質才能促進全市安全產形勢穩定轉做更貢獻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4. 請問辦理培訓機構的相關手續需要哪些條件和流程
申辦教育培訓機構的流程
首先得有培訓場地,租期三年以上的。其次是必須有必要的教學設備,辦公用品,生活設施等一應俱全。然後你申請到當地教育部門遞交申辦報告,等著驗收批復。
一、辦事程序:
1、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當地市教育局的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或社會力量辦學管理科)
2、審批機關驗證
3、設立民辦學校。
4、考查、審批
二、申報材料:
(一)申請籌設應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二)申請正式設立應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承諾時限:
3個月(每年2月份和9月份統一)。
四、收費標准:
工本費
五、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5.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範文)
1目的 1
2范圍 1
3應急救援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
4規范性引用文件 1
5名詞解釋 2
6基本情況 2
7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 4
8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及火災特點 4
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及職責 7
1.1組織機構 7
1.2應急救援總指揮部人員組成及職責 7
1.3各級人員組成及職責 7
1.4 應急管理 10
1.5 應急預案 12
二、應急救援原則、程序 12
三、報警、通訊及聯絡方式 12
四、火災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14
4.1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4
4.2發油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6
4.3卸油區油罐車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7
4.4卸油區鐵路槽車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8
4.5卸油泵房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9
4.6化驗室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0
4.7中控室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1
4.8餐廳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2
4.9周邊鄰居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3
五、跑冒漏油事故應急預案 24
跑冒漏油事故應急小組 24
5.1發油平台發生冒油事故應急預案 25
5.2儲油罐罐體、油罐放水閥、進出口閥門破裂和油罐溢油事故應急預案 26
5.3管線破裂應急預案 27
六、其他事故應急預案 28
6.1發油台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28
6.2油罐吸癟應急預案 28
6.3浮盤沉落、卡住應急預案 28
6.4鍋爐超壓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29
6.5人員梯台墜落事故應急預案 29
6.6機泵的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29
6.7設備檢修時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30
6.8設備運行時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30
6.9人員灼傷事故應急預案 30
6.10人員中毒窒息事故應急預案 30
6.11消防系統不能正常工作事故應急預案 31
6.12油庫抗震應急預案 31
6.13防火、防爆、防水、防盜、防混油預案 37
6.14人員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38
七、人員急救 38
7.1觸電急救 38
7.2 創傷急救 42
7.3 骨折急救 43
7.4顱腦外傷 43
7.5燒傷、燙傷急救 44
7.6 高溫中暑急救 45
八、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日常維護 45
九、 危害控制清單 45
十、 削減措施清單 50
十一、 現場HSE監督 56
十二、應急救援保障 56
十三、人員疏散、撤離 60
十四、危險區的隔離 60
十五、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院救治 61
十六、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61
十七、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61
十八、應急培訓計劃 61
十九、演練計劃 62
二十、應急預案的編寫、變更及審批 62
二十一、附件 62
組織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 63
6.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預案的編制應怎樣有明確具體的應急程序
1、應急預案編製程序和主要內容
一、應急預案編製程序
1.1 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小組
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類別,結合本單位部門職能分工,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預案編制任務、職責分工和工作計劃。預案編制人員應由具備應急指揮、環境評估、環境生態恢復、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安全、組織管理、醫療急救、監測、消防、工程搶險、防化、環境風險評估等各方面專業的人員及專家組成。
1.2 基本情況調查
對企業(或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環境風險源、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說明。
1.2.1 單位的基本情況
主要包括企業(或事業)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法人代碼、詳細地址、郵政編碼、經濟性質隸屬關系及事業單位隸屬關系、從業人數、地理位置(經緯度)、地形地貌、廠址的特殊狀況(如上坡地、凹地、河流的岸邊等)、交通圖、疏散路線圖及其他情況說明。
1.2.2 環境風險源基本情況調查
(1)企業(或事業)單位主、副產品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名稱及日產量,主要生產原輔材料、燃料名稱及日消耗量、最大容量、貯存量和加工量,以及危險物質的明細表等。
(2)企業(或事業)單位生產工藝流程簡介,主要生產裝置說明,危險物質儲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生產裝置及儲存設備平面布置圖,雨、清、污水收集、排放管網圖,應急設施(備)平面布置圖等。
(3)企業(或事業)單位排放污染物的名稱、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設施去除量及處理後廢物產量,污染治理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設備、構築物說明,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等。對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及堆放地,如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醫療垃圾焚燒裝置及危險廢物處理場所等,還須明確納污或收集范圍及污染物主要來源。
(4)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儲存、轉移、處置情況,危險廢物的委託處理手續情況(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資質、處理場所的位置、處理的設計規范和防範環境風險情況等)。
(5)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物質及危險廢物的運輸(輸送)單位、運輸方式、日運量、運地、運輸路線,「跑、冒、滴、漏」的防護措施、處置方式。
(6)企業(或事業)單位尾礦庫、貯灰庫、渣場的儲存量,服役期限,庫壩的建築結構,壩堤及防滲安全情況。
1.2.3 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情況
(1)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5公里范圍內人口集中居住區(居民點、社區、自然村等)和社會關注區(學校、醫院、機關等)的名稱、聯系方式、人數;周邊企業、重要基礎設施、道路等基本情況;給出上述環境敏感點與企業的距離和方點陣圖。
(2)企業(或事業)單位產生污水排放去向,接納水體(包括支流和幹流)情況及執行的環境標准,區域地下水(或海水)執行的環境標准。
(3)企業(或事業)單位下游水體河流、湖泊、水庫、海洋名稱、所屬水系、功能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情況,下風向空氣質量功能區說明,區域空氣執行的環境標准。
(4)企業(或事業)單位下游供水設施服務區設計規模及日供水量、聯系方式,取水口名稱、地點及距離、地理位置(經緯度)等;地下水取水情況、服務范圍內灌溉面積、基本農田保護區情況。
(5)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區域道路情況及距離,交通干線流量等。
(6)企業(或事業)單位危險物質和危險廢物運輸(輸送)路線中的環境保護目標說明。
(7)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其他環境敏感區情況及位置說明。
(8)如調查范圍小於突發環境事件可能波及的范圍,應擴大范圍,重新調查。
1.3 環境風險源識別與環境風險評價
企業(或事業)單位根據風險源、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的狀況,委託有資質的咨詢機構,按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的要求進行環境風險評價,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存在的環境風險源及環境風險評價結果,應明確以下內容:
(1)環境風險源識別。對生產區域內所有已建、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環境風險分析,並以附件形式給出環境風險源分析評價過程,列表明確給出企業生產、加工、運輸(廠內)、使用、貯存、處置等涉及危險物質的生產過程,以及其它公輔和環保工程所存在的環境風險源。
(2)最大可信事件預測結果。明確環境風險源發生事件的概率,並說明事件處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污染。
(3)火災、爆炸、泄漏等事件狀態下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最大數量、濃度及環境影響類別(大氣、水環境或其他)。
(4)自然條件可能造成的污染事件的說明(汛期、地震、台風等)。
(5)突發環境事件產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縣等)環境影響的說明。
(6)尾礦庫、貯灰庫、渣場等如發生垮壩、溢壩、壩體缺口、滲漏時,對主要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或海洋及飲用水源取水口的環境安全分析。
(7)可能產生的各類污染對人、動植物等危害性說明。
(8)結合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風險源工藝控制、自動監測、報警、緊急切斷、緊急停車等系統,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處理系統水平,分析突發環境事件的持續時間、可能產生的污染物(含次生衍生)的排放速率和數量。
(9)根據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圍和環境保護目標的距離,預測不同環境保護目標可能出現污染物的濃度值,並確定保護目標級別。
(10)結合環境風險評估和敏感保護目標調查,通過模式計算,對突發環境事件產生的污染物可能影響周邊的環境(或健康)的危害性進行分析,並以附件形式給出本單位各環境事件的危害性說明。
1.4 環境應急能力評估
在總體調查、環境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現有的突發環境事件預防措施、應急裝備、應急隊伍、應急物資等應急能力進行評估,明確進一步需求。企業(或事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評估其現有的應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或事業)單位依據自身條件和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包括通訊聯絡隊、搶險搶修隊、偵檢搶修隊、醫療救護隊、應急消防隊、治安隊、物資供應隊和環境應急監測隊等專業救援隊伍。
(2)應急救援設施(備)包括醫療救護儀器、葯品、個人防護裝備器材、消防設施、堵漏器材、儲罐圍堰、環境應急池、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和應急交通工具等,尤其應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主體裝置區和危險物質或危險廢物儲存區(含罐區)圍堰設置情況,明確初期雨水收集池、環境應急池、消防水收集系統、備用調節水池、排放口與外部水體間的緊急切斷設施及清、污、雨水管網的布設等配置情況。
(3)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和預警系統設置情況,應急通信系統、電源、照明等。
(4)用於應急救援的物資,特別是處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學品物資,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有條件的企業應備足、備齊,定置明確,保證現場應急處置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啟用;物資儲備能力不足的企業要明確調用單位的聯系方式,且調用方便、迅速。
(5)各種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日常環境監測制度、設備儀器檢查與日常維護制度、培訓制度、演練制度等)。
(6)企業(或事業)單位還應明確外部資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預案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應急預案的要求等;該地區環境應急指揮系統的狀況;環境應急監測儀器及能力;專家咨詢系統;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互助的方式;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及設備(清單);應急救援信息咨詢等。
根據有關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調用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應急救援人員或徵用應急救援物資,並於事後給予相應補償。各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應積極予以配合。
1.5 應急預案編制
在風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型和影響范圍,編制應急預案。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方面預先做出具體安排。應急預案應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以及相關部門的預案相銜接。
1.6 應急預案的評審、發布與更新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後,應進行評審。評審由企業(或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外部評審是由上級主管部門、相關企業(或事業)單位、環保部門、周邊公眾代表、專家等對預案進行評審。預案經評審完善後,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按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同時,明確實施的時間、抄送的部門、園區、企業等。
企業(或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內部因素(如企業改、擴建項目等情況)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應急預案,進行評審發布並及時備案。
1.7 應急預案的實施
預案批准發布後,企業(或事業)單位組織落實預案中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項職責和任務分工,加強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實現應急預案持續改進。
二、應急預案編制主要內容指南
2.1 總則
2.1.1 編制目的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的目的。
2.1.2 編制依據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有關行業管理規定、技術規范和標准等。
2.1.3 適用范圍
說明應急預案適用的范圍,以及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級別。
2.1.4 應急預案體系
說明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情況。
2.1.5 工作原則
說明本單位應急工作的原則,內容應簡明扼要、明確具體。
2.2 基本情況
主要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基本概況、環境風險源基本情況、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結果。
2.3 環境風險源與環境風險評價
主要闡述企業(或事業)單位的環境風險源識別及環境風險評價結果,以及可能發生事件的後果和波及范圍。
2.4 組織機構及職責
2.4.1 組織體系
依據企業的規模大小和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企業應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依據企業自身情況,車間可成立二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生產工段可成立三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盡可能以組織結構圖的形式將構成單位或人員表示出來。
2.4.2 指揮機構組成及職責
2.4.2.1 指揮機構組成
明確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環保、安全、設備等部門組成指揮部成員單位;車間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由車間負責人、工藝技術人員和環境、安全與健康人員組成;生產工段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由工段負責人、工藝技術人員和環境、安全與健康人員組成。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根據事件類型和應急工作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並明確各小組的工作職責。
2.4.2.2 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當地政府、上級有關部門關於環境安全的方針、政策及規定;
(2)組織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組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
(4)負責應急防範設施(備)(如堵漏器材、環境應急池、應急監測儀器、防護器材、救援器材和應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設;以及應急救援物資,特別是處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學品物資(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儲備;
(5)檢查、督促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督促、協助有關部門及時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跑、冒、滴、漏;
(6)負責組織預案的審批與更新(企業應急指揮部負責審定企業內部各級應急預案);
(7)負責組織外部評審;
(8)批准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9)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10)協調事件現場有關工作;
(11)負責應急隊伍的調動和資源配置;
(12)突發環境事件信息的上報及可能受影響區域的通報工作;
(13)負責應急狀態下請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決策;
(14)接受上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指令和調動,協助事件的處理;配合有關部門對環境進行修復、事件調查、經驗教訓總結;
(15)負責保護事件現場及相關數據;
(16)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培訓,根據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向周邊企業、村落提供本單位有關危險物質特性、救援知識等宣傳材料。
在明確企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明確總指揮、副總指揮及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
2.5 預防與預警
2.5.1 環境風險源監控
明確對環境風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採取的預防措施。說明生產工藝的自動監測、報警、緊急切斷及緊急停車系統,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的監測報警系統,消防及火災報警系統等。
2.5.2 預警行動
明確事件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
2.5.3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應包括以下內容:
(1)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
(2)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
(3)運輸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的駕駛員、押運員報警及與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聯系的方式。
2.6 信息報告與通報
依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有關規定,明確信息報告時限和發布的程序、內容和方式,應包括以下內容:
(1)內部報告
明確企業內部報告程序,主要包括: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事件信息接收、報告和通報程序。
(2)信息上報
當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明確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
(3)信息通報
明確向可能受影響的區域通報事件信息的方式、程序、內容。
(4)事件報告內容
事件信息報告至少應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應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圍,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及趨向,可能受影響區域及採取的措施建議等。
(5)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報告人及相關部門、單位的聯系方式。
2.7 應急響應與措施
2.7.1 分級響應機制
針對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企業(或事業)單位內部(生產工段、車間、企業)控制事態的能力以及需要調動的應急資源,將企業(或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事件等級分別制定不同級別的應急預案(如生產工段、車間、企業應急預案),上一級預案的編制應以下一級預案為基礎,超出企業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並且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確定不同級別的現場負責人,指揮調度應急救援工作和開展事件應急響應。
2.7.2 應急措施
2.7.2.1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需確定以下內容:
(1)明確切斷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2)明確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擴散的設施、措施及啟動程序;特別是為防止消防廢水和事件廢水進入外環境而設立的環境應急池的啟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應急閥門開合和事件應急排污泵啟動的相應程序;
(3)明確減少與消除污染物的技術方案;
(4)明確事件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廢水、固態液態廢物等,尤其是危險廢物)的消除措施;
(5)應急過程中使用的葯劑及工具(可獲得性說明);
(6)應急過程中採用的工程技術說明;
(7)應急過程中,在生產環節所採用的應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藝流程中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事件發生時緊急停車停產的基本程序;控險、排險、堵漏、輸轉的基本方法;
(8)污染治理設施的應急措施;
(9)危險區的隔離:危險區、安全區的設定;事件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式;事件現場隔離方法;
(10)明確事件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及安置地點;
(11)明確應急人員進入、撤離事件現場的條件、方法;
(12)明確人員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護措施;
(13)明確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及物資保障供應程序。
2.7.2.2 大氣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風向和風速,需確定以下內容:
(1)結合自動控制、自動監測、檢測報警、緊急切斷及緊急停車等工藝技術水平,分析事件發生時危險物質的擴散速率,選用合適的預測模式,分析對可能受影響區域(敏感保護目標)的影響程度;
(2)可能受影響區域單位、社區人員基本保護措施和防護方法;
(3)可能受影響區域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4)緊急避難場所;
(5)周邊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6)周圍緊急救援站和有毒氣體防護站的情況。
2.7.2.3 水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河流的流速與流量(或水體的狀況),需確定以下內容:
(1)可能受影響水體及飲用水源地說明;
(2)消除減少污染物技術方法的說明;
(3)其它措施的說明(如其他企業污染物限排、停排、調水、污染水體疏導、自來水廠的應急措施等)。
2.7.2.4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企業應結合自身條件,依據事件類型、級別及附近疾病控制與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可用的急救資源列表,如企業內部或附近急救中心、醫院、疾控中心、救護車和急救人員;
(2)地區應急搶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根據化學品特性和污染方式,明確傷員的分類;
(4)針對污染物,確定傷員現場治療方案;
(5)根據傷員的分類,明確不同類型傷員的醫院救治機構;
(6)現場救護基本程序,如何建立現場急救站;
(7)傷員轉運及轉運中的救治方案。
2.7.3 應急監測
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環境應急監測小組或單位所依託的環境應急監測部門應迅速組織監測人員趕赴事件現場,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確定監測方案(包括監測布點、頻次、項目和方法等),及時開展應急監測工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用小型、便攜儀器對污染物種類、濃度、污染范圍及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斷,以便對事件及時、正確進行處理。
企業(或事業)單位應根據事件發生時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性質,配置(或依託其他單位配置)必要的監測設備、器材和環境監測人員。
(1)明確應急監測方案;
(2)明確主要污染物現場及實驗室應急監測方法和標准;
(3)明確現場監測與實驗室監測採用的儀器、葯劑等;
(4)明確可能受影響區域的監測布點和頻次;
(5)明確根據監測結果對污染物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對污染擴散范圍進行預測的方法,適時調整監測方案;
(6)明確監測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
(7)明確內部、外部應急監測分工;
(8)明確應急監測儀器、防護器材、耗材、試劑等日常管理要求。
2.7.4 應急終止
(1)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事件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准,導致次生衍生事件隱患消除後,經事件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准後,現場應急結束;
(2)明確應急終止的程序;
(3)明確應急狀態終止後,繼續進行跟蹤環境監測和評估工作的方案。
2.7.5 應急終止後的行動
(1)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社區、社會關注區及人員事件危險已解除;
(2)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凈化;
(3)事件情況上報事項;
(4)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5)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
(6)應急過程評價;
(7)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8)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
(9)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
2.8後期處置
2.8.1善後處置
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組織專家對突發環境事件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生態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建議。
2.8.2 保險
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辦理的相關責任險或其他險種。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應急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2.9 應急培訓和演練
2.9.1 培訓
依據對本企業(或事業)單位員工、周邊工廠企業、社區和村落人員情況的分析結果,應明確如下內容:
(1)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培訓內容和方法;
(2)應急指揮人員、監測人員、運輸司機等特別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3)員工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4)外部公眾(周邊企業、社區、人口聚居區等)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宣傳的內容和方法;
(5)應急培訓內容、方式、記錄、考核表。
2.9.2 演練
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演練的內容、范圍和頻次等內容。
(1)演練准備內容;
(2)演練方式、范圍與頻次;
(3)演練組織;
(4)應急演練的評價、總結與追蹤。
2.10 獎懲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和內容。
2.11 保障措施
2.11.1 經費及其他保障
明確應急專項經費(如培訓、演練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單位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2.11.2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2.11.3 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各類應急隊伍的組成,包括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及志願者等社會團體的組織與保障方案。
2.11.4 通信與信息保障
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並提供備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
根據本單位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後勤保障等)。
2.12 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
應明確預案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要求。
(1)內部評審;
(2)外部評審;
(3)備案的時間及部門;
(4)發布的時間、抄送的部門、園區、企業等;
(5)更新計劃與及時備案。
2.13 預案的實施和生效時間
列出預案實施和生效的具體時間;預案更新的發布與通知。
2.14 附件
(1)環境風險評價文件(包括環境風險源分析評價過程、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
(2)危險廢物登記文件及委託處理合同(單位與危險廢物處理中心簽訂);
(3)區域位置及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分布、位置關系圖;
(4)重大環境風險源、應急設施(備)、應急物資儲備分布、雨水、清凈下水和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平面布置圖;
(5)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區域道路交通圖、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
(6)內部應急人員的職責、姓名、電話清單;
(7)外部(政府有關部門、園區、救援單位、專家、環境保護目標等)聯系單位、人員、電話;
(8)各種制度、程序、方案等;
(9)其他。
7. 公司的培訓計劃怎麼做
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應注意的問題
通常,各個企業都在做年度培訓計劃,但是由於企業管理水平、人力資源幹部素質以及企業對培訓的看法的不同,導致各個企業的年度培訓計劃存在較大的差異。
比較常見的做法是由人力資源部設計培訓需求調查表,下發給各部門,然後由人力資源部匯總成年度培訓計劃,由總經理辦公會討論通過。這個程序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如此。
其中,區別在於需求調查表的內容和結構。有的企業做得比較簡單,在需求調查表上列了一些比較流行的課程,讓部門根據需要去選擇,而課程的介紹往往也只是一個名稱。至於課程的培訓對象、培訓目標、課時、課程大綱、提供商等內容則無法准確獲知,所以,當需求調查表下發到部門的時候,部門負責所做的工作也只是按照人力資源部「限選3-5項」的要求在課程名稱後面打勾,對於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對什麼人進行培訓,以及人力資源部能提供什麼培訓等根本不關心,在他們看來,這又是例行公事,只要把人力資源部下發的表格填寫完成,就是完成了年度培訓計劃的任務。
做得更好一點的企業,除了列出一些課程名稱之外,還會設計一些開放式問題,如:「需要什麼培訓」、「為什麼需要這些培訓」,「希望通過什麼方式進行培訓等」,但是忙於業務的部門負責人哪有心思和時間關心這些在他們看來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於是,他們依然是在課程後面打勾。
因此,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掌握真實需求並能描述需求的來源。所謂掌握真實需求,是指要了解各個部門當前的工作最需要的培訓需求,而不是時下有哪些最流行的課程和哪些最知名的講師。很多企業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進行培訓需求調查的時候並不是從公司的業務出發,而是從培訓提供商出發,不是考慮員工的工作需要什麼培訓,而是從一些培訓機構來信來函的介紹中所列舉的課程出發,把這些課程重新編排,作為需求調查的內容。
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誤導對培訓並不熟悉和擅長的部門負責人,以為培訓就是聽口碑好的老師的課,不管老師講什麼內容,只要是名師,只要是知名的培訓機構,就是最好的選擇,因此,他們把知名的老師和知名的機構作為培訓需求的源頭,制定本部門的培訓計劃。
其實,培訓的需求來自績效。這是培訓的唯一來源。一切培訓活動都是為了幫助員工提升績效,幫助員工與企業步調一致,目標統一。
所以,只有從員工績效出發的培訓需求才是最真實的需求,也是企業最需要的。從這個觀點出發,人力資源部在設計培訓需求調查表的時候,就要從員工的績效出發,設計結構化的培訓需求調查表。關於這個問題後面還要詳述。
第二,年度培訓的目標要清晰。所謂培訓目標,其實很簡單,也很明確,就是幫助員工改善績效。在這個大目標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員工的工作職責以及上一績效周期的績效考核,確定針對性的培訓目標。例如,上一績效周期內,員工在工作計劃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工作缺乏計劃性,或計劃不合理,可以設計一個《如何做好計劃管理的課程》,培訓目標是:掌握計劃管理的理論、學會編制計劃、學會檢查計劃。
第三,編寫一份高質量的年度培訓計劃書。為使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更加有效,人力資源部應該編寫一份高質量的年度培訓計劃書,年度培訓計劃書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培訓需求調查
·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
·年度培訓計劃的組織
·培訓總結
·培訓效果評估
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的五個步驟
找准需求
培訓計劃的制定是從需求開始的。培訓需求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年度工作計劃對員工的要求,一是員工為完成工作目標需要做出的提升,通過兩個層面的分析,得出公司年度的培訓需求。
實際上,培訓需求是和員工的績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在設計員工培訓結構化表格的時候,要結合員工的績效來做。具體來講,可以設計這樣幾個維度:知識、技能、態度,在過去一個績效周期內,員工在知識、技能、態度方面和公司的要求存在哪些差異,把這些差異點找出來,作為員工改進計劃,列入培訓需求計劃(見圖表1)。
遴選需求
當每個部門把培訓需求提報上來以後,人力資源部要組織做培訓需求匯總,然後結合公司的年度目標任務,與培訓需求進行比對,找出其中的契合部分,並匯總整理,形成培訓需求匯總表。負責培訓的人員要選定分類標准,把培訓需求分好類別,在分好類別的基礎上確定培訓的課題。分類時,可以按照培訓的內容來分類,譬如:財務類、人力資源管理類、營銷類、執行類、管理類、戰略類等。也可以按照培訓對象來分,譬如:新員工崗前培訓、普通員工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等等。
落實課程
根據確定的培訓需求,選擇合適的課程,列出培訓目標、課程大綱,培訓課時以及實施時間。在設計培訓課程時,要注意課程的先後邏輯關系,做到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培訓方式的選定上,也要根據參訓人員的不同,選擇出最適合的方式。例如中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在於管理者能力的開發,通過培訓,激發經理級員工的個人潛能,增強團隊活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使中層管理者加深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解,了解企業內外部的形勢,樹立長遠發展的觀點,提高中層管理者的計劃、執行能力。培訓方式有以上幾種:選擇內訓或外出參加公開課方式、通過集中討論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部門經理負責對下屬提供學習和管理的機會等等。又譬如新員工崗前培訓,新員工崗前培訓主要針對公司新接收的大中專畢業生、社會招聘人員,內容為公司級培訓,之後由所在各單位進行二級培訓,所在部門或生產車間進行三級培訓。對新招聘員工的培訓,採用課堂學習與戶外體驗式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使新員工逐步認識公司,加深對公司企業文化的理解,獲得新感覺、新動力。
另外還需要落實講師資源,是從外面請專業的講師還是由企業內部的培訓師來講?或者為節省開支買講師的光碟,在企業內部播放?這些都是培訓主管應該考慮的事情。
制定預算
根據確定的培訓課程,結合市場行情,制定培訓預算。培訓預算要經過相應領導的批示。在制定培訓預算要考慮多種因素,如公司業績發展情況,上年度培訓總費用、人均培訓費用等等,在上年度基礎上根據培訓工作的進展情況考慮有比例的加大或縮減培訓預算。
做培訓費用預算應與財務溝通好科目問題,一般培訓費用包括講師費、教材費、差旅費、場地費、器材費、茶水餐飲費等等,一項培訓課程應全面考慮這些費用,做出大致預算。在預算得出後,可在總數基礎上上浮10-20%,留些彈性的空間。
編寫計劃
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編寫年度培訓計劃(見圖表2)。
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與管理
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年度培訓計劃由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負責審批,批准後的年度培訓計劃作為年度計劃的一部分,就可以列入明年的工作計劃開始實施。
初步制定出來的培訓計劃先在內部進行審核,由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和主管一起分析、討論該年度培訓計劃的可執行性,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確定一個最終版本,提交給培訓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總經理辦公會(或者董事會)進行審批。公司最高領導者要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公司員工培訓的長遠規劃,並寫進公司的年度計劃中。
年度培訓計劃的管理
培訓也是存在很多風險的,例如選拔外派學習員工流失的風險、專業技術保密難度增大的風險、培養競爭對手的風險等,面對種種風險,企業的防範措施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依法建立勞動、培訓關系;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自學、加大職位培訓力度;完善培訓制度,提高培訓質量;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公司專利技術等,盡可能降低培訓的風險。
另外,要組建項目管理小組,確定項目小組成員,人員確定到位後,每人各司其職,明確規定他們在項目小組中的工作內容和責任,並及時向項目小組成員通報,同時報分管的副總。其次要制定項目小組的計劃,由項目小組成員全程參與,直到計劃完成並批准。項目小組的組長要控制培訓項目的實際進程,使之能在預算指標內按期完成任務。為使課程符合部門業務和員工的需要,人力資源部要在開課前預先發出《開課前意見征詢表》,並做好課程跟蹤的第一記錄——《課程簽到表》。支持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是激勵員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公司在企業發展的同時,要使員工有提高個人技能和得到培訓發展的機會,有施展個人才能專長和個人晉升發展的空間。
制定培訓計劃要本著有利於公司總體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競爭能力、獲利能力及獲利水平提高的原則,以員工為中心點,切實提高和改善員工的態度、知識、技能和行為模式。良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當培訓計劃在為企業經營和業務發展提供幫助,在為管理者提高整體績效時,培訓將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8. 培訓制度是什麼
公司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培訓目的:
為了有計劃地組織公司員工參加培訓,不斷地增長員工的工作知識和技能,滿足集團可持續經營發展的需要,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培訓原則:
結合集團公司業務發展與組織能力提升的需要,全員參與,重點提高,講究實效,推動學習型組織的建立。
第三條:適用范圍:
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
第二章 培訓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培訓管理職責
一、集團公司培訓制度的制訂;
二、集團公司年、月度培訓計劃的制訂;
三、集團共性培訓課程的教材選編與培訓實施;
四、培訓評估及其改善對策的制訂;
五、外部培訓講師的聯系聘請管理;
六、對子公司員工培訓工作的檢查與指導;
七、本制度規定由人力資源部審核審批培訓事項的審核審批;
第五條:子公司辦公室的培訓管理職責
一、本公司員工培訓制度的制訂;
二、本公司員工年、月度培訓計劃的制訂及實施;
三、本公司部門經理及其以上管理人員派外培訓的初審,其他員工外派培訓的審批與辦理;
四、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和崗位基本知識培訓的組織實施;
五、協助人力資源部實施公共課程培訓;
六、培訓評估及其改善對策的制訂;
第六條:集團公司、子公司的其他部門培訓管理職責
本部門員工的上崗前和在崗培訓的計劃編制、教材選編與培訓實施
第三章:培訓的對象內容形式
第七條:培訓對象:
集團公司和子公司全體員工均為培訓對象
第八條:培訓類別
為了方便管理,本制度將員工培訓按培訓的組織實施機構(或方式)的不同分為內部培訓和外派培訓兩大類;按培訓內容大致不同分為員工知識培訓、員工技能培訓和員工態度培訓三大類;按培訓對象和培訓目的的不同分為新員工入職培訓、企業文化培訓、銷售與售後服務技能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管理技能培訓和職業發展培訓六大類。
第九條:內部培訓
本制度所稱內部培訓是指子公司和集團公司分別或聯合組織員工集中上課、技能競賽、野外訓練的培訓活動,由公司內部培訓責任人,外聘培訓講師講課,教練指導,或採用放光碟,錄音方式上課等。
第十條:外派培訓
本制度所稱外派培訓是指公司員工經子公司或集團公司負責人批准帶薪離崗參加集團外部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班學習,且與該培訓學習相關的費用由公司支付報銷的培訓。主要是外派至主機廠,以獲取經營執照所需的資格證書、提高服務技能為目的的培訓,其次是外派至專業培訓機構,以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企業管理水平為目的的培訓。
第十一條:員工知識的培訓
通過培訓,使員工具備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讓員工了解公司經營基本情況,如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經營方針、經營狀況、規章制度等,便於員工參與公司活動,增強員工的自信心。
第十二條:員工技能的培訓
通過培訓,使員工掌握完成本職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如談判技能、操作技能、處理人員關系的技能等,與此同時培養、開發員工的潛能。
第十三條:員工態度的培訓
通過培訓,建立起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培訓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培訓員工應具備的精神准備和態度。
第十四條:新員工入職培訓
一、培訓目的:
使新員工迅速了解、融入工作環境,知曉在本單位最基本的工作行為准則,該做什麼,怎麼做,如何保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明白自己犯了什麼錯,該如何處理。
二、培訓內容:
新員工入職單位的基本情況,個人績效考核辦法、考勤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規范、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主要教材為《員工手冊》。
三、培訓責任人:
新員工入職單位人力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工作部門負責人。
四、培訓方式:
個別溝通或集中上課。
五、培訓收益記錄:
在本公司《員工入職培訓記錄表》(附件一)中簽字,表示自己接受過入職培訓,學習員工手冊。
第十五條:企業文化培訓
一、培訓目的:
使員工了解國力集團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
二、培訓內容:
國力集團的發展史,發展綱要,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組織架構、基本管理制度、經營項目與品牌,公司文化活動,員工發展通道等。
三、培訓責任部門: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
四、培訓方式:
課堂授課。
五、培訓收益記錄:
1.做課堂作業
2.考試
六、培訓時間:
至少半天工作時間。
第十六條:銷售、售後服務技能培訓
一、培訓目的:
不斷提高員工的服務能力
二、培訓內容:
市場策劃、汽車銷售技能、售後服務(前台接待、機修、鈑噴、保修索賠、保險理賠)技能、配件計劃采購與倉儲管理技能、客戶服務接待技能等。
三、培訓責任部門:
1.子公司負責培訓主機廠的規范技能要求(個性部分)
2.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集團的規范技能要求(共性部分)
四、培訓方式:
外派培訓、內部培訓、技能競賽
五、培訓收益記錄:
通過考試考核競賽,頒發集團的培訓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
第十七條:專業技能培訓
一、培訓目的:
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專業技術職稱資格
二、培訓內容:財務會計、審計、統計、人力資源管理、網管等
三、培訓責任部門: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和專業對口部門
四、培訓方式:
外派培訓、內部培訓、自學
五、培訓收益記錄:
考試考核、獲取資格證書
第十八條:管理能力培訓
一、培訓目的:
提高管理人員的企業管理能力
二、培訓內容:
根據公司的管理需求和管理者的能力狀況確定具體的培訓內容
三、培訓責任部門: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
四、培訓方式:
外派培訓、內部培訓
六、培訓收益記錄:
課堂作業、考試、培訓結業證書
第十九條:職業發展培訓
一、培訓目的:
為拓展員工的發展空間
二、培訓內容:
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和員工需求確定
三、培訓責任部門: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
四、培訓方式:
外派培訓、內部培訓、脫產學習
五、培訓收益記錄:
培訓結業證、畢業證等
第四章:培訓計劃管理
第二十條:培訓計劃的種類
培訓計劃按制訂實施單位、計劃期間、主要內容的不同分為以下四種:
一、子公司年度培訓計劃
二、子公司月度培訓計劃
三、集團公司年度培訓計劃
四、集團公司月度培訓計劃
第二十一條:子公司培訓計劃的編制審批備案流程
一、子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編制審批備案流程:
子公司各部門填報《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表》(附件二)
辦公室擬編《年度培訓計劃》(附件三)
公司負責人審核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
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
總裁辦公會審議
總裁批准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二、子公司月度培訓計劃編制審批備案流程:
子公司辦公室依據本公司《年度培訓計劃》擬編《月度培訓計劃》(附件四)
公司負責人批准
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二十二條:集團公司培訓計劃的編制審批流程:
一、集團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編制審批流程: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擬編《年度培訓計劃》稿
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
總裁辦公會審議
總裁批准。
二、集團公司《月度培訓計劃》編制審批流程: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擬編《月度培訓計劃》稿
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
總裁批准。
第二十三條:培訓計劃的編制規范
一、內容完整
子公司的年、月度培訓計劃按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下發的通知或計劃模板編制。培訓計劃的內容應包括:培訓目的(收益)、培訓對象、培訓課程(題目內容)、培訓教材器具、培訓組織責任人和培訓責任人、培訓講師、培訓費用、培訓課時數、培訓日期等。
二、上報按時
1.子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在計劃年度始日前10天或隨同公司年度財務預算報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批備案。
2.子公司月度培訓計劃在計劃月度始日前3天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3.集團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在計劃年度始日前5天或隨同公司年度財務預算
報總裁辦公會審議。
4.集團公司月度培訓計劃在計劃月度始日前3天報總裁審批。
三、依據充分
1.符合集團公司的中長期發展綱要。
2.滿足完成年度經營目標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3.適合員工的培訓需求。
4.月度培訓計劃是實施年度計劃的具體安排。
第五章培訓評估管理
第二十四條:培訓評估的主要內容
一、培訓收益評估,評估培訓目的的實現情況,調查受訓員工(學員)學得怎樣。
二、培訓效果評估,評估內部培訓責任人和外聘培訓講師的培訓能力與水平,調查培訓責任人、外聘培訓講師教得怎樣。
三、培訓組織評估,評估培訓內容課題是否適合公司發展要求,是否受學員的歡迎,調查培訓組織責任者培訓計劃安排做得怎樣。
第二十五條:培訓評估方法
一、問卷調查的方法,是本公司培訓評估的主要常用辦法,是通過學員填寫集培訓收益評估、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組織評估於一卷的《培訓評估表》(見附件五)來進行評估的。
二、考試考核,課堂作業的方法,主要用於評估培訓的收益。
第二十六條:培訓評估的實施
一、每次公司內部培訓課程結束後都必須進行培訓評估。
二、培訓評估,應根據培訓對象和內容不同選擇適當的評估方法。
1.培訓收益評估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⑴培訓內容為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專業理論知識等,培訓評估可以採用閉卷考試的方法,在培訓課程講課結束後,即時進行,由培訓組織責任人實施。
⑵以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目的的培訓,培訓評估可以採用做課堂作業,在培訓課程講課結束後即時進行,由培訓講師出題,培訓組織責任人制發試卷,組織實施;也可以由學員在培訓結束後撰寫培訓小結。
⑶以提高崗位操作技能為目的的培訓,培訓評估可以採用現場提問,現場操作的方法,在培訓計劃中作出評估安排。
4.培訓效果評估,可以採用由學員填寫培訓評估表的方法,在每次培訓課程講課結束後即時進行,由培訓組織責任人實施。
5.培訓組織評估,可以採用培訓效果的評估方法,可與培訓效果同時進行。
三、培訓評估報告。由培訓組織實施責任人根據培訓評估表和培訓簽到記錄表編寫《培訓評估報告》(附件六)。《培訓評估報告》經子公司負責人簽字後需傳報集團公司備案。
第六章:內部培訓責任人和外聘培訓講師管理
第二十七條:內部培訓責任人
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部門負責人和技術主管均為本公司內部培訓責任人,承擔本部門的業務技能培訓任務。
第二十八條:內部培訓責任人的培訓任務
一、完成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月度培訓計劃中安排的培訓講課任務。
二、編寫培訓講義教材。
三、協助培訓班組織者做好培訓評估。
四、改進培訓講課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訓效果。
第二十九條:外部培訓講師的管理
一、需聘請集團外部培訓講師講課的培訓活動,南昌地區的,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組織安排。非南昌地區的公司組織的,需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批。
二、外部培訓講師的課酬支付按培訓費用支付流程辦理。
第七章:外派培訓管理
第三十條:外派培訓審批流程
外派培訓必須填報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見附件七),外派培訓費用和時間達到本制度規定的員工必須簽訂《員工培訓協議》(見附件八),並按以下流程辦理審批手續。
一、子公司員工外派培訓的審批流程:
1.子公司部門負責人(含)以下員工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3000元的審批備案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派出部門審核公司辦公室審核公司負責人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公司辦公室備案。
2.子公司部門負責人(含)以下員工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3000元≤5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 派出部門審核
公司辦公室審核公司負責人審核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集團公司分管領導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 公司辦公室
備案。
3.子公司部門負責人(含)以下員工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5000元≤10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派出部門審核公司辦公室審核公司負責人審核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
核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集團公司總裁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公司辦公室備案。
4.子公司總經理、副總、總助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10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
審核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集團公司總裁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報備董事長人力資源部備案。
5.子公司總經理、副總、總助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10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核集團公司總裁審核集團公司董事長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二、集團公司員工外派培訓的審批流程:
1.集團公司部長(含)以下員工每人每次期內培訓費用<10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人力資源部審核 分管領導審核 總裁批准簽訂《員工培訓協議》人
力資源部備案。
2.集團公司部長(含)以下員工每人每次培訓期內培訓費用>10000元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人力資源部審核分管領導審核總裁批准董事長批准簽訂《員
培訓協議》人力資源部備案。
3.集團公司總裁班子成員外派培訓的審批流程:
被外派培訓員工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審批表》人力資源部審核分管領導審核總裁審核董事長批准簽訂《員工
培訓協議》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三十一條:外派培訓協議
一、簽訂培訓協議的前提條件
員工與公司簽訂《員工培訓協議》應具備以下條件
1.員工被外派培訓是經過本制度規定審批流程批準的;
2.脫崗培訓連續五天(含五天,包括路途時間、假期)以上;
3.派出公司支付報銷的外派培訓費用包括學雜費、報名費、交通費、出差生活補貼、住宿費等,不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社保費等,超過1500元。
二、培訓協議的主要內容
1.培訓的服務事項
2.培訓時間與方式
3.培訓項目與內容
4.培訓收益與要求
5.培訓費用
6.公司的責任與義務
⑴按協議約定支付培訓費用
⑵做好員工培訓期間的培訓指導、協調、監督和服務工作
⑶為完成培訓學習任務的員工安排適合的工作崗位,並支付其與勞動合同約定和個人績效相應的薪酬。
7.員工的責任與義務
⑴完成培訓學習任務,取得相關培訓合格證書或培訓證明。
⑵遵守公司和培訓單位的規章制度。
⑶維護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⑷培訓結束後,回到公司工作,服從公司分配,自培訓結束之日起服務期達到月以上。
8.公司違約責任
公司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公司應承擔的經濟責任:
⑴未按培訓協議約定支付培訓費用,給員工造成經濟損失的,按損失的全部支付違約金給員工,員工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⑵因公司的原因終止員工培訓或解除員工的勞動合同,除按勞動合同約定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外,給員工造成經濟損失的按損失的全部支付違約金給員工。
9.員工的違約責任
外派培訓員工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員工應當承擔的經濟責任:
⑴未完成培訓學習任務,未取得相關培訓合格證書或培訓證明,員工應向公司支付全部培訓費用。
⑵違反公司和培訓單位的規章制度,按相應的處罰規定辦理。
⑶在培訓期間損壞了公司的形象和利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按損失的全部賠償公司。
⑷在培訓期間員工提出終止培訓或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應向公司支付全部培訓費用。
⑸員工因自己的原因辭職、離職,違反培訓協議的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以下約定向公司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數額=累計培訓費用÷累計協議服務月數×(累計協議服務月數-實際服務月數)
第三十二條:服務期約定標准
公司為培訓員工支付了培訓費用,公司與員工約定服務期的標准:
1.外派培訓費用>1500元≤3000元,員工為公司服務的時間不少於12個月。
2.外派培訓費用>3000元≤6000元,員工為公司服務的時間不少於24個月。
3.外派培訓費用>6000元每增加500元,員工為公司服務的時間在24個月的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
4.服務期的起始時間從培訓結束日開始。
第三十三條:外派培訓期間管理規定
一、外派培訓員工在外訓期間應努力學習,完成學習任務,應特別注意個人行為,不得損壞公司形象。
二、外派培訓員工,在培訓期間公司的考勤記錄為出公差,應遵守培訓組織單位的培訓規定,不得無故遲到早退、曠課、缺課。
三、外派培訓批准後因故不能參加培訓的,應向派出公司報告,辦理退訓手續;中途退訓缺訓的,應辦理請假審批手續,否則按曠工論處。造成培訓費用損失的按本制度規定向派出公司支付違約金或賠償金。
第三十四條:外派培訓結束後期管理規定:
一、外派培訓員工在培訓結束後一周內辦理以下事項:
1.接受主機廠業務培訓的,應將培訓教材資料、獲得的培訓證書交教派出公司辦公室存檔;接受其他單位培訓的,應向派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報告獲取的教材資料、證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認為公司需存檔的,應交公司存檔。
2.向派出公司人力資源主管部門上交《培訓評估表》(重點內容為培訓收益評估),存入個人培訓檔案。
3.辦理完培訓費用報銷。
二、派出公司人力資源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轉訓的,應做好轉訓准備,按公司培訓計劃完成轉訓任務。
三、未完成培訓任務的,如培訓不合格,應獲未獲證書的,無故曠學的,可以做扣除期間個人績效分、個人承擔部分培訓費用、曠工等處理,具體意見,由派出公司人力資源主管部門按情節不同提出處理建議報外派培訓批准人批准實施。
四、派出單位人力資源主管部門依據培訓費報銷等情況填寫《年度外派培訓登記表》(附件九),核對《培訓協議》中的服務年限是否符合規定。
第八章:培訓費用管理
第三十五條:培訓費用分類
本制度所稱培訓費用分為內部培訓費用和外派培訓費用兩大類。
內部培訓費用,包括:培訓專用教材、教具、器材的購置維修費,培訓場地的租賃費等;
外派培訓費用,包括學雜費、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出差生活補貼、書雜費,其他因培訓需求發生的直接費用。
第三十六條:培訓費用的使用原則
堅持有計劃,先審批後使用的原則。
第三十七條:培訓費用的成本對象
一、子公司組織的培訓,其費用由子公司支付,列入管理費用成本。
二、集團公司組織的培訓,其費用由集團公司支付,列入管理費用成本。
三、集團公司批準的子公司員工外派培訓,其費用由子公司支付,列入管理費用成本。
第三十八條:培訓費用計劃的審批流程:
培訓費用計劃在子公司和集團公司的《年度人力資源計劃》或《年度培訓計劃》和《月度培訓計劃》中應分別列出內部培訓費用和外派培訓費用的計劃控制數。
第三十九條:培訓費用的支付報銷審批流程
一、子公司的培訓費用的借支和報銷審批流程:
1.子公司組織的內部培訓,其培訓費用的借支與報銷流程:
(1)不超年度計劃的培訓費用支付報銷流程:
辦公室培訓責任人填用款申請單或報銷審批單辦公室負責人審核
財務部負責人復核 公司負責人批准。
(2)超過年度計劃的培訓費用支付報銷流程:
辦公室培訓責任人填用款申請單或報銷審批單辦公室負責人審核
財務部負責人審核公司負責人審核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分管領導審核總裁批准。
2.子公司員工外派培訓的培訓費用借支與報銷審批流程:
⑴不超過年度計劃,且在《外派培訓審批表》中確定的額度內借支報銷審批流程:
外派員工憑《員工外派培訓審批表》填借支用款申請單或報銷審批單辦公室負責人審核財務部負責人審核公司負責人批准。
(2)超過年度計劃或超過《員工外派培訓審批表》中確定的額度的報銷審批
流程:
外派員工憑《員工外派培訓審批表》填報銷單辦公室負責人審核
財務部負責人審核公司負責人審核 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集團公司總裁批准。
二、集團公司的培訓費用支付審批流程:
1.集團公司組織的內部培訓的培訓費用借支與報銷審批流程:
人力資源部培訓專員填借支用款申請單 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審核
分管領導審核財務部審核總裁批准。
2.集團公司員工外派培訓費用借支與報銷審批流程:
外派培訓員工憑《員工外派培訓審批表》填借支用款單或報銷審批單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審核人力資源部分管領導審核財務
部審核 總裁批准。
第四十條:培訓費用支付報銷的審核內容和依據
一、內部培訓教材、器具購置維修費和培訓場地租賃費支付或報銷的審核內容和依據。
1.費用開支項目是否符合經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批準的年度、月度培訓計劃。
2.所涉及的采購流程是否符合集團公司的固定資產、辦公用具的采購管理規定。
二、外派培訓費用支付或報銷的審核內容和依據:
1.費用開支項目是否符合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批準的年度、月度培訓計劃。
2.是否符合《員工外派培訓審批表》和《員工培訓協議》的約定。
3.受訓員工是否完成受訓任務,獲取應當獲取的證書,上交了應該上交的證書。
第九章:培訓紀律
第四十一條:培訓組織紀律
一、培訓組織責任人應在開課前達到培訓地點,並在培訓課前做好培訓教材、教具、器材,培訓評估資料等的准備工作。
二、培訓責任人和講師應在開課前到達培訓地點,檢查教具的准備情況。
三、學員應在開課前到達培訓地點,並簽到後找到自己的受訓位置。
第四十二條:課堂紀律
學員、培訓責任人在課間應關閉手機鈴聲,不準在講課時間說電話,有妨礙他人聽課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考勤紀律
准時參加培訓簽到,因特殊情況需缺課的,應按考勤制度規定的審批許可權辦理請假手續。必須補課的應按培訓計劃要求辦理。
9. 企業管理安全應急預案
企業管理安全應急預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後果,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怎麼編制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企業管理安全應急預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預案編制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更好地做好汛期到來時防汛搶險工作,在大雨、雷雨、暴雨等特殊天氣發生時,保障人民生命財產,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和事故發生後出現的滋生事故,減小與之有關的傷害,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特製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單位范圍內應對雨霧天氣及其引發的災害的預防與處置。
三、工作原則
防汛搶險工作實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預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遵循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預防為主、防搶結合、全面部署、保證重點、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團結防汛的原則,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做到防汛保平安。
四、防汛指揮機構
1、防汛搶險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指揮單位防汛救災各項工作,傳達和執行上級防汛應急組織的各項指令。
領導小組下設防汛辦公室,設在xxxx並由xxxx兼辦公室主任。主要職責:負責汛期的值班與通信聯絡;收集上級與有關部門發布的天氣、汛情信息;准備防汛搶險設施設備物資材料及車輛(搶險車輛名單見附件)。
2、分工負責,落實責任
1.報警聯絡:xxxx
2.車輛調度:xxxx
3.人員疏散:xxxx
4.後勤服務:xxxx
5.應急車輛:xxxx
五、指揮機構職責
(一)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職責
1.研究制定、修訂防汛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措施;
2.負責指揮汛期突發事件的具體應對工作;
3.負責應急救援隊的建設與管理;
4.承辦市交通局防汛指揮部交界的其他事項。
(二)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職責
1.總指揮負責防汛應急指揮部的領導工作,實施統一指揮;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做好防汛工作應急指揮部應急救援的各項統籌協調工作,監督檢查應急小組工作落實情況。
(三)防汛搶險應急指揮辦公室根據防汛搶救應急指揮部的決定,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檢查防汛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主要職責是:
1.組織實施本預案,指導制定防汛應急預案;
2.組織落實防汛應急搶險指揮部決定,協調和調動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相關工作;
3.傳達落實各級主管部門有關防汛工作的工作要求、轉發有關文件;及時轉發預報、預警信息;及時收集分析防汛工作信息,及時上報重要信息。
六、完善防汛搶險預案,確保汛期客運暢通。
(一)各部門要做到對本行業汛期運營特點與應急搶險預案心中有數,根據行業特點組織做好本單位防汛宣傳教育工作,動員和組織單位力量,做好應急運輸、搶險車輛、通汛、物資、器材儲備,組織防汛演練,提高防汛搶險應急保障能力。
(二)預案啟動及分級響應機制,按照市政府及主管部門防汛應急預案規定執行。
(三)農村客運班車、長途客車、省際客運、旅遊客運要做到:
1.堅持以預防為主。安全技術科要加強對所屬司乘人員的防汛安全教育,完善各項防汛預案;密切注意氣象和汛情動態,及時制定汛期安全行車措施,確保汛期客運車輛正常運營。因汛情造成停班停運時,及時告知旅客,疏導旅客轉乘或換乘其他交通工具。客運車輛在行車中遇汛情、險情時,要組織好旅客的繞行、轉運、疏散,確保旅客安全。同時要建立天氣、汛情預報預警機制,對山區線路、涉水、漫水等特殊路段進行現場查勘,排查重點是山區易發生洪水、泥石流與山體滑坡的危險路段,以保證乘客安全第一的原則,制定汛期安全運行方案、繞行區間和停運應對措施;遇到大、暴雨及重大險情,要及時報告,採取安全、有效的指揮調度措施和應急搶險措施;遇到緊急情況要千方百計盡快疏散、轉運乘客,保障安全。
2.確保完成防汛應急旅客運輸任務。組成應急運輸大隊,並將抽調車輛的車號、人員、負責人、聯系方式報市運管所,要督促落實,遇有緊急防汛任務,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直接指揮。結合轄區實際,抽調客運車輛組成應急運輸車隊。
3.汛期發生重大險情及事故,要堅持「以人為本、乘客第一」的原則,及時報告和處置。
七、應急預案執行規則
(一)加強防汛值班,保證通訊暢通、信息反饋及時。在汛期要嚴格落實值班制度,提前制訂領導值班和GPS監控計劃,領導堅持帶班、監控人員必須按規定落實24小時不間斷GPS監控工作,不得脫崗;建立嚴謹、規范的汛期值班記錄制度,領導領導要認真填寫好值班日誌,GPS監控人員同時要做好特殊及惡劣天氣信息提示台帳,按照要求向主管領導匯報,並根據領導進行處置。
(二)建立汛情報告制度。遇標准以內洪水出現的泡車、進水、運輸中斷等一般險情,單位接報後30分鍾內要報告市交通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遇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以及遇超標洪水出現的重大險情,單位接報後要立即報告市政府和主管部門。
(三)建立汛情和氣象預報制度。安全技術科、客運站、生產經營科要及時通過氣象台或網路等不同方式獲取天氣狀況,並及時通過張貼通知通報、群發GPS平台信息和手機簡訊、實行安全告誡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位駕駛員,並提出相應的防範措施。
(四)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市級應急物資運輸任務指令後,立即啟動應急運輸預案,下達應急物資運輸任務調度命令,並督促各客運車輛駕駛員執行,確保市級防汛物資應急運輸保障有力。
(五)汛期期間領導小組各組長成員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遇到緊急情況時,保證及時到達現場進行組織指揮工作。
(六)各科室要及時向防汛指揮辦公室報送防汛信息,保證渠道暢通。
八、工作程序:
(一)接到群眾或駕駛員的報告,應立即詢問和調查清楚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滯留人員、傷亡人數、車輛損毀情況、險情大小、已採取的措施和急需物品及運輸車輛等。
(二)信息報至防汛搶險指揮部負責人和辦公室;
(三)防汛指揮部負責人將有關情況上報集團公司和市交通局,由辦公室負責通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召開全體會議,進行安排部署。與此同時,各工作小組通知各自人員、車輛以及應急物資做好准備工作。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高處置安全生產事故能力。在事故發生後,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製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公司所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觸電事故、交通事故、火災事故等事故的應對工作。
4、應急預案體系:
依據水泥行業的特點和公司實際情況,本應急預案體系包括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專項(車間)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本預案屬公司綜合應急預案,與專項(車間)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共同構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
公司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專項(車間)應急預案是針對專項的`及各車間具體的事故類別、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主要明確救援的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5、應急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二、本單位危險性分析
1、單位概況:
紅山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生產企業,位於克什克騰旗煤電化基地,從業人數200人左右,主要產品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生產活動具有以下特點:產品的固定性;生產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生產機械設備多;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大;立體交叉作業和高空作業多;由於這些特點,給生產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並可能殃及鄰近作業人員,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經過現場勘察與分析,公司在生產活動中存在以下危險源:機械傷害、帶電設備觸電傷害、交通意外傷害、高處墜落傷害、爆破傷害、粉塵、火災等有害因素。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公司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部。
應急指揮部總指揮:
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
下設應急救援小組:
2、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指揮部職責
①研究制定、修訂本公司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
②負責指揮特別安全生產事故的具體應對工作。
③分析總結本公司安全生產突發事故應對工作,制定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④負責本指揮部所屬應急搶險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⑤承辦上級應急組織交辦的其他事項。
(2)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職責
①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依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後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③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④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⑤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⑥協調後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⑦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⑧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⑨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3)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職責
①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②向應急總指揮提出採取的減緩事故後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③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④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⑤組織公司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廠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⑥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准備狀態。
⑦依據本廠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國共產黨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路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4)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快速反應、全力做好事故現場搶救、安全保衛、醫療救護、善後處理、事故調查、後勤保障、危險源風險評估、技術支持等應急工作。
四、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①建設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做到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要符合「三同時」要求,制定出防控措施,並嚴格執行審批程序。
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嚴格執行現場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程序,落實防控措施。
③加強現場巡視,對危險源進行辯識登記,掌握危險源的數量和分布狀況,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④加強監督檢查和日常巡查,對危險源防控措施進行動態監控,認真整改存在隱患和問題。
⑤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安全教育,嚴格檢查處罰,切實增強全員安全責任意識。
⑥淘汰落後的技術、工藝,適度提高生產活動安全設防標准,從而提升施工安全技術與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⑦制訂和實行生產現場大型施工機械安裝、運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裝的檢驗檢測、維護保養、驗收制度。
⑧制訂和實施項目施工安全承諾,確保安全投入。
2、預警行動:
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機構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後,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並通知有關部門、單位採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
預警信息主要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避免事故發生提前進行警示,有針對性地作出符合公司實際的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提示公司各生產車間認真分析和查找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深刻吸取已發生事故的教訓,總結經驗,確保安全。
預警信息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突發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採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
3、信息報告與處置:
(1)信息報告通知
①公司應急救援組織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電話為:。
②突發安全事故時,事故發現人員立即報告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由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撥打值班電話報告事故情況或直接報告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和總指揮。應急值班人員接警後,立即將警情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
③為有效開展事故救援活動,現場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尋求社會救援力量。
火災:項目負責人撥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求援。
急救:項目負責人撥打120,向醫療急救中心求援。
④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遇險人員人數;現場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⑤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事故報告後,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立即發出啟動本預案的指令;應急值班人員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後,立即向各救援小組成員下達趕赴現場指令。
⑥接到突發安全事故指令的各救援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搶救排險。
⑦依據事故類別及時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2)信息上報
①事故信息上報採取分級上報原則,最終由公司總經理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②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初步掌握的人員傷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採取的措施;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批准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等。事故傷亡人數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③按照國家規定,在1個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報告。
(3)信息傳遞
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主要負責人→應急值班電話或直接報告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和總指揮→各應急小組→應急小組人員→公司有關部門。
五、應急響應:
1、響應分級
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預案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一級」(擴大救援響應)和「二級」(公司級救援響應)兩級。
2、響應程序
應急指揮部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警情判斷、應急啟動、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事態控制、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後期處置等。
3、應急結束
當社會救援趕到現場,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受災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消除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經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准後,宣布應急結束。
應急結束後,將事故情況上報;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所需有關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
(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①發生事故工程基本情況;
②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
③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④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
⑤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⑥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
(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①事故報告人情況;
②事故發生前和救援過程中有關的影響資料;
③事故初步上報情況及報告內容。
六、信息發布:
事故發生後,由應急救援副總指揮代表代表應急小組,把應急救援各階段進展情況及時准確向新聞媒體通報,發布的信息時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行政主管部門一同,客觀准確表述事故態勢、發展狀況及救援情況。
救援結束後,事故調查和處理信息由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發布。
七、後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後,應依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範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善後處理組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傷亡人員善後賠償工作。
八、保障措施:
1、通信與信息保障
(1)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人員通信聯系方式:附件
(2)各應急小組成員聯系方式:附件
(3)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
後勤保障組負責定期維護上述聯系方式,遇有電話變更,及時更新,確保聯絡暢通。
2、應急隊伍保障
每個車間必須建立一支現場自救隊,成員由車間主任組織車間安全管理人員組成,由公司安全部負責領導,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4、應急經費保障
應急專項經費由款項支出。
使用范圍:
數額:
監督管理措施:
5、其它保障
(1)公司設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部。
(2)應急領導小組日常備用一輛應急交通運輸車輛,備用車輛只承擔距單位較近的運輸任務,司機手機電話24小時開機,一旦應急事故發生,通知司機速回。
(3)安全保衛人員應常備用於應急突發事故的警戒帶,一旦發生突發事故,在事故現場治安警戒使用。
(4)公司衛生所應當常備醫療急救用品。
(5)安全負責人應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器材和應急用鍬、鎬、撬棍等進行檢查、保養、維護。定期更換滅火器,日常維護消防設備設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擋物,保持消防器材應急使用及安全通道暢通。
(6)應急組織機構的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勇敢、科學、冷靜應對事故,不能盲目、蠻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質或有其它潛在危險時,必須有防範措施或請專業隊伍進行搶險工作。
(7)在組織機構內,當正職休假,開會等外出時,副職必須承擔起正職應當承擔的責任。
九、培訓與演練
1、培訓
①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應急預案培訓計劃。
②培訓方式包括:應急救援知識輔導、有獎知識問答、救援設備現場操作、自救常識演練等。
③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掌握突發事故後各類自救常識,會正確使用滅火器等一般應急器材。
2、演練
公司和各項部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模擬突發事故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搶救、疏散、救援響應能力。
各應急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依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預案。
演練結束後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突發事件救援預案制定的缺陷。
十、獎懲
1、對於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無故不到位或遲到及臨陣逃脫者,將給予行政處分。
2、在應急救援過程中,不服命令的,將給予處罰。
3、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
3、在應急救援中,受到傷害的職工,按照工傷條例進行賠償。
4、事故處理完成後,安全部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並在公司存檔備案。
為了做好企業的消防工作,確保所有工作人員的人身生命財產安全,落實消防工作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原則,應付突發的火災事故,特製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以企業領導為總負責,組建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機構,由滅火行動組、通信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組成,具體分工如下:
1、滅火行動組:由保衛科科長任組長,並兼任火場臨時指揮員,滅火行動組主要負責本企業的一般初級火災的撲救工作。
2、通信聯絡組:由辦公室主任任組長,負責通信聯絡及各部門的統一協調。
3、疏散引導組:由人事科科長擔任組長,負責火災時工作人員的安全疏散及財產的安全轉移。
4、安全防護救護組:由安全科科長擔任組長,負責火災時車輛、醫療救護等後勤保障工作。
二、報警和接處警程序
1、報警監控中心必須配備火警電話,值班工作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對企業的重點要害部位進行全方位24小時監控。
2、監控中心收到監控區的火警信號及火警電話後,應立即用對講機通知值班工作人員、巡邏員趕赴現場,並電話通知值班領導。
3、值班室必須配備必要的救災設施。值班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後,如未發生火災,應查明警示信號的報警原因,並做詳細記錄。
4、如有火災發生,應根據火情,立即撥打119報告消防隊,並將信息反饋監控報警中心,同時進行滅火及疏散工作。
5、監控中心根據火災情況,調集有關工作人員啟動滅火和應急預案。
三、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與措施
1、為使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順利進行,保衛科應加強日常性檢查,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2、公共聚集場所(工作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應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出入口有明顯標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門不能鎖閉,疏散路線有明顯的引導圖例。
3、火災發生時,疏散引導工作人員應迅速趕赴火場,利用應急廣播指揮人群有組織地疏散。
4、疏散路線盡量簡捷,就近安排,走道內應設疏散指示。
5、疏散引導組工作人員要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四、撲救一般初級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1、當火災發生時要沉著冷靜,採用適當的方法組織滅火、疏散。
2、對於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抓住戰機,迅速消滅。
3、對於不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先控制火勢的蔓延,再開展全面撲救。
4、火災撲救要服從火場臨時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密切配合。
5、當消防工作人員趕到後,臨時指揮員應將火場現場情況報告消防工作人員,並服從消防工作人員統一指揮,配合消防隊實施滅火、疏散工作。
6、火災撲救完畢,保衛部門要積極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原因,落實三不放過原則,處理火災事故。
五、通信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參加滅火與應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員應打開通信工具,確保通訊暢通,服從通信聯絡組長的調遣。
2、救災小組成員應在火場待命。
3、醫務室工作人員在現場及時救治火場受傷工作人員,必要時與地方醫院聯系救治工作。
4、應調集車輛,確保交通暢通。
5、指定專人對被搶救、轉移的物資進行登記、保管,對火災損失情況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清理登記。
六、日常工作
1、落實消防責任制,宣傳消防知識,提高員工消防意識。
2、每年應保證1-2次消防演習。
3、定期檢查、維護消防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