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心得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項目之一。閱讀也是人們重要的活動之一,它能使人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讓人身心愉悅,每一個有時代感、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的閱讀。宋代的理學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也曾倡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教師,不能不由此而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揮呢?閱讀是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麼,怎樣才能充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課上教師的講解不能完全代替學生的自主活動,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用心讀課文,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因為,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才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於是,才能積極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體現以學生為本,充分認識學生是一個有著自主意識的生動活潑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坦率真誠地面對學生,信任與鼓勵多於指責,允許學生犯錯誤,對於學生的回答不全盤否定,而是鼓勵學生通過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逐步明確正確的答案。教師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與學生平等的對話,提倡教師與學生要多向交流,形成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師提問學生答,可以是學生提問教師答,或者是學生提問學生答。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向交流。形成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師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質疑,共同探討問題,使師生成為交流的夥伴。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有閱讀的興趣與慾望。
二 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聯系閱讀教學,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閱讀、交流性閱讀、創造性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教師就要做到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
激發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要鼓勵學生敢於和善於質疑。激發樂於提問的興趣,變要我提問為我要提問。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直觀的教具、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等來培養和形成學生的興趣外,有著重要作用的仍是語文學科教學本身的魅力。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慾望得到充分滿足。
學,為什麼還能寫出長長的信給爺爺?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讓大家展開思路,豐富想像,各抒己見,就會提出以下問題:(1)《凡卡》是俄國契訶夫寫的一篇著名長篇小說,其中的一些內容可能是虛構的。(2)凡卡七八歲時,可能上過小學,加之聰明好學,所以學會了很多字。(3)凡卡當學徒受盡欺凌,心理有吐不完的苦水。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質疑和提問。在閱讀探究中如果小學生能有一點獨特體驗,哪怕是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都應給予鼓勵。
三 培養學生熟練地掌握閱讀的方法《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求學生學會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體包括精讀(含朗讀)、略讀(含默讀)、瀏覽(快讀) 三類。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精讀、略讀、瀏覽是綜合運用的。在閱讀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三者還常常遵循快讀→略讀→精讀的次序:先用快讀法,迅速選擇閱讀材料;再用略讀法,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確定閱讀重點;最後用精讀法,正確而有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目的。
四 要多讀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外書
在抓好課內閱讀的同時,也要大力開展課外閱讀,使小閱讀教育向大閱讀教育方向發展。從閱讀內容來說,不但要選擇真、善、美的讀物,而且要博覽新、活、寬的讀物;小學生各方面都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無論是心理、大腦,還是神經系統,都會隨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課外讀物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比如,低年級要選擇推薦寓言故事、短篇童話之類的書籍,如童話作品《安徒生童話》,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等;而中高年級的學生由於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實踐經驗,在學校中也積累了一定量的科學知識,所以他們的認知能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向其推薦的讀物也應隨之而變化。此外,教師、家長要善於發現學生個性特點,並根據學生個性特點推薦課外讀物,以此來生發興趣。比如:性格內向的學生給他們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科學家成才的故事,如《愛因斯坦傳》、《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動的學生,向其推薦英雄保家衛國,具有戰斗場面的讀物,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歡音樂的學生讓他們多讀《聶耳》、《貝多芬》的故事等。
⑵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心得體會3篇
《閱讀20課》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ica83ZeinEsThCQe5q7I6A
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閱讀理解,小學老師經常給孩子布置的一項學習任務就是「朗讀課文」,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們往往要求孩子通過讀課文,去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等,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這里有20課的閱讀哦。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⑶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研修總結
第一,應該先做好課內閱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因為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由知識、思維、情感、審美等多方面教育要素組成的綜合體。然而,仍有不少教師只著力於知識點的落實,繼續走著「分析—綜合」的老路,孤立的分析每個段落,破壞了融合在一篇文章整體結構關系中的情境和意蘊,肢解了課文的整體美感,削弱了學生對語言的品味、感悟,從而失去許多培養學生語感、發展直覺思維能力的良機。應該先改變課內閱讀的方式,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採用小組互助學習體溫加分法,在互相質疑、解疑的過程中,理解課文,讓學生真正走進書本。我們導讀任何一篇課文,都必須十分強調先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生動的感覺。努力使學生獲得對課文整體的直覺把握。在課內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介紹一些與課文相關的作家、作品以及所涉及的時代背景、風俗、民情等,以激發學生自覺閱讀課外書的興趣。同時在課內閱讀教學時,應有意識地授予學生有關文學作品的分析、鑒賞的方法,如教讀小說,應教學生閱讀小說應抓住人物形象,並以分析人物形象為中心,鑒賞小說。教讀狀物文章,應讓學生明確作者一般採用的是描寫的方法,明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寫法。教讀詩歌應培養學生誦讀、鑒賞詩歌的能力。讓他們明確詩歌中意象的特殊地位。由此,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讀物的內在。「有效的閱讀應該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感知、感受、揣摩、聯想、體會等心理過程,達到閱讀的目的。感悟』就是這樣的心理過程。」(陸志平先生語)這樣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並能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對課外作品的理解、鑒賞。
第二,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養成讀書的習慣。應該先安排學生閱讀,然後才把學生的被動閱讀變為主動閱讀。由於老套的學習模式,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率低得可憐,連最基本的小學生必背的八十首古詩,大多數人都不能完成。更談不上主動閱讀課外書。因而,一開始教師應強調,甚至布置,下達任務,讓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外閱讀,並定時檢查。關鍵是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的進行讀書實踐。檢查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布置背誦古詩,可以舉行古詩背誦比賽,並以評分制給予獎勵。布置閱讀經典著作,可以讓學生講故事比賽,並以評分制給予獎勵。還應該成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教師定期上文學欣賞課,在授以學生以鑒賞方法的同時,更應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每個學生准備一本本子,記錄下自己閱讀的書目,定期評比交流。這樣經過一個階段的閱讀,學生漸漸從被動閱讀轉變為對文本閱讀的興趣,主動尋找課外書閱讀。變「苦學」為「樂學」。也就是從被動閱讀轉化為主動閱讀。
第三,引導學生博覽群書。總目標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因而,從小學起,就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要求學生閱讀世界著名童話和中國童話,閱讀比較經典的寓言故事,閱讀少年網路知識叢書,閱讀著名的成語故事、民間故事等。讓小學生背誦唐詩和《三字經》。閱讀少年版的《西遊記》。多誦讀古文,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展開對話,激起讀者的情感潛流,產生情感共鳴,從中學得為問之道。朱熹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唐彪認為「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見,讀好的書就更為初讀書者重要了。切忌因為上有任務,讓學生蜻蜓點水式的閱讀,這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只要學生閱讀方法正確,能夠大量的閱讀課外書,自然而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會提高,從而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汗。更中喲的是能夠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
第四,作為學校每周應設立一節課外閱讀課。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老師可以利用這節課指導學生閱讀,教給學生科學閱讀的方法。因為葉聖陶先生說,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多讀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沒有正確的指導,學生只是一味的讀,也不會有多大收獲,那些文字猶如過眼雲煙,看過就忘了,學生也不會去捉摸文字背後隱藏了什麼。學生更不會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了。
第五,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說學習別人的作品不能照單全收。因為我們所閱讀學習的名家名作雖然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但他們畢竟是特定時代的作品,有的有歷史局限性。我們應該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上,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採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論它,既要肯定它的可取之處,又要看到它的不足。如閱讀了《三國演義》《說岳》,書中那種愚昧的忠君思想是不能吸取的,閱讀了明清小說有些大膽直露的表現手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些與我們所宏揚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馳。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吸取文化中的精華,屏棄文化中的糟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⑷ 小學生課外閱讀心得體會
讀書的過程就是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書上得來終覺淺,要出成果須躬行。明白地說,就是要學會整合獲取的知識信息。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是孩子們讀書的導航者。 帶領學生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是我們語文教師神聖的職責。除了站好課堂上的四十分鍾,我們還應關注孩子的課餘生活,努力讓他們的課餘生活因語文而更加美好。 好書美文如久旱甘霖,酷暑涼風,對人的心靈起著浸潤、凈化的作用。我們注意營造讀書、愛書的氛圍,引進大量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走進閱讀的空天闊海,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打開學生視野,引領孩子「登高望遠」,這是詩意化閱讀的動人的詩句。 引領孩子走進書的海洋,走進學校的圖書室,走進班級的圖書角,走進街上的書店,走進政府的圖書館,在書的海洋中徜徉。 讓孩子一走進學校,就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家庭作業主要就是讀書,童話、寓言、漫畫,只要肯看就行。 讓孩子與書為伴,讀名著、讀兒童小說,訂閱兒童雜志,還可以看爸爸媽媽看的適合孩子讀的書,與老師、同學、家長交流讀書的體會。 為孩子尋找文質兼美的文章作為他的第二本教材,人手一份,大家都去尋找,不僅讀文學作品,也讀科技、歷史類的文章;不僅讀散文、故事、童話、寓言,也讀戲劇、小品;不僅讀中國的作品,也讀世界各國的作品;不僅讀中國現代的作品,而且讀中國古代的作品。讓這些美文成為他們生活的向導,寫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像的翅膀……
⑸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
讀書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說,讀書一種休閑;對於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葯,煩悶時,讀書可以解悶;愁苦時,讀書可以忘憂;興奮時,讀書可以暢流。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小學二年級 讀書心得 範文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 1
《水鄉歌》是一首詩歌。歌頌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詩中突出水鄉的四個特點:水多、橋多、船多、歌多。給讀者勾勒出一幅鮮明、形象的水鄉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又使人如聞勞動的愉快歌聲,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詩歌每小節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採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引導學生感悟詩歌的語言美,領略水鄉的風光美,重點抓好寫字教學。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因此,問題是探究學習的起點,創設問題情境是語文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條件。舉個例子,在教學詩歌時,讓學生自學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問號,和同桌商量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提出來共同解決。學生提出疑問:船能裝歌嗎?這句話什麼意思?是什麼事讓船夫們高興得唱起歌來?新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然後通過大家互相討論交流。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語文教學的特點就在於整體性和綜合性。識字識詞是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要貫穿閱讀教學的全過程。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通過分析字形,識字析詞,理解 句子 的意思。把字詞的教學與句子的教學和整篇課文的教學協調起來,將閱讀、識字、理解、感悟、朗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字中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你願意把記字的好辦法告訴大家嗎?指學生自主選擇生字上台講解。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記住生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2
《美麗的彩虹》它是一篇充滿 兒童 情趣,圖文兼美的的小兒歌,寫雨後彩虹掛在天空,通過丁丁和冬冬的訴說以及弟弟和妹妹的問話寫了彩虹的美麗,大自然的美麗。整篇兒歌分為6節,每一小節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學習中又滲透了自然小常識。為了較好的突出教材特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教學:
一、注重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
在自讀課文時,對學生提出最簡單實在的要求並引導他們在讀書中自己解決字音問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隨後分小節檢查自讀情況時,師生一起認真聽,幫助讀書的同學讀准每個字音,這不但做到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二、注重識字的教學,培養自主合作識字的能力。
在分析教材時,我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及水平將本課生字分類,一部分較容易的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既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 方法 識字,如字加字、換偏旁、數筆畫、 組詞 、 造句 、編兒歌、編 謎語 、講 故事 等多種識字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和同桌合作識字中又培養了合作精神。另一部分較難的,在老師指導下隨文學習。如將最難的「戴」字用一個有趣的謎語打出:一個土一個田,共字在下面,左邊斜鉤加一撇,別忘帶個點。不但減低了難度,學生還興趣盎然,記憶深刻。這樣通過兩個階段的識字,學習呈現了梯度,降低了難度。在最後,設計有趣的識字游戲讓學生玩中鞏固,識字效率大大提高。
三、注重讀的教學,發展學生 創新思維 ,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
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次扎扎實實地讀書,達到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目的。學生從自己讀到聽讀再到自己讀,從需要別人幫助到讀得流暢再到獲得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這個過程是多麼重要!其實讀書的過程既是學生識字的過程,又是學生積極思維、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3
這篇《看花燈》是以詩歌的形式把中國正月里傳統民俗看花燈記錄下來的。內容形象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趣味性強,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上課前,我動了不少腦筋。因為看花燈這個傳統的民俗在現代化的今天,好像已經在我這個年代就已經淡忘了,只有在個別地區,還保留著這一民俗。怎麼才能讓生活在都市裡的孩子也可以領略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間 文化 活動呢?課前,我網上下載了一些有關的信息,同時請同學們把家裡存放的花燈拿到班上來,在教學設計上,圍繞看花燈把語文與音樂、手工通過生活常識整合在一起,注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課上,學生們看著花燈,說得自己家鄉的趣事,聽著「看花燈」的音樂,想著當時熱鬧的場面,再看著花燈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在讀課文時,激發了朗讀的興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生字的學習。
在對本節課進行復習的時候,我也採取了猜燈謎的形式。如:兩人坐在土上,打一字等等。本節課形式好像很多,但是識字作為重點不夠突出,時間安排上也不夠緊湊,影響了課堂效果。今後,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多注意,用新課堂理念指導教學,充實課堂,盡量提高課堂40分鍾的效率!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4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講的是燕子媽媽讓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園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區別。小燕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每次觀察都有自己的新發現。這是一篇 童話故事 ,故事性很強,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利用三個謎語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抓住課題,向孩子們發問:小燕子做了什麼事?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在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時間潛心地讀,投入感情地讀,有感悟地讀,帶著問題讀……多讀少講,以讀帶講,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自主學習。為了讓學生弄懂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我又把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小燕子去觀察了幾次茄子和冬瓜的區別?每次觀察到什麼?燕子媽媽每次又是怎麼說的?為什麼小燕子前兩次沒有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導孩子理解是因為小燕子認真觀察了。那「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學生一下就理解了。因為小燕子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媽媽笑了。課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學習小燕子,善於觀察,認真思考,才會有新發現。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多讀是 語文學習 之本,感悟必須是建立在熟讀基礎上的展現。但在本次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1、分角色朗讀還不夠,在這次分角色朗讀時,只設計了教師扮演燕子媽媽和小燕子進行對話的環節,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與生動性受到影響,從而使學生融入情境不夠充分。
2、拓展部分,讓學生去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什麼不一樣?意在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認真有序地觀察事物,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課文中反復出現了,影響了學生的思維。可能是在設計這一環節時,缺乏創新。最後只好提示學生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麼不同,希望能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使學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僅在表皮上有區別,在內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區別,也讓學生學觀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
3、課文結束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像,想像燕子媽媽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既深挖了主題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及對課文的情感 教育 意義。
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 經驗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5
《看花燈》是一首兒歌教學,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的比較密切,回憶這節課的教學,做以下 反思 。
比較好的地方:識字教學。通過多角度識字(隨文識字,交流識字方法等),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注意啟發學生用自己的 學習方法 識記生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學法指導,及時點評學生識字方法的運用情況,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一個主導作用。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方式來讀課文,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理念,由此在朗讀中,學生流露出的情感體驗是多麼地真切而自然。
不足之處:
新課程標准強調:小學各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強調讀書對訓練語感的有效性。所以,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讓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充分體會兒歌的韻律。
總之,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還應該不斷的研究出更好的更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生的發展方向上多下功夫。結合新課程標准和孩子們自己的特點,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定在隨文識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上,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讀為本,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優美,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把教學設計為五個部分:實物激趣導入新課、檢查預習初讀課文、品讀詩句、感情朗讀並背誦、書寫生字幾個環節。一節課下來,我自己收獲了很多,下面是我上完本節課後的幾點感受。
一、課前、課堂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首要的任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把工作做細。課前,我提醒學生進行課前准備:書和翻開的田字格本子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聽別人讀課文和自己讀課文時,要用左手壓著書、右手指著聽或者讀;初讀課文時提醒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我們學過的三種方法:問老師同學、拼拼音、查認字表來解決、回答老師的提問時要重復老師的問題前半句,讀書時要邊讀邊想像畫面……在教學中隨時滲透習慣的養成。
二、注重朗讀訓練的層次性。
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先利用教師范讀讓學生聽准每個字音,檢查自己在預習時是否這樣朗讀、學生自讀時要求他們做到不添字、不丟字,讀准每個字的字音。最後,在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求學生做帶上動作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比如感情朗讀「沙沙響」時,我先讓學生看春雨的畫面並傾聽春雨的聲音,接著讓學想像這樣的春雨像什麼?有些孩子回答到春雨像細細的頭發絲,有的孩子回答春雨像牛毛,接著我再讓孩子再聽雨聲,讓他們想像春雨的聲音像什麼?接著再來想像畫面並讀讀這些對應的字詞,孩子們體會起來就非常容易了,自己就讀出了春雨的輕、細、柔。最後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讓孩子們配著音樂有感情朗讀直到背誦。
三、注重學生想像思維的激發
在教學本課當中,我除了引導學生春雨像什麼?春雨的聲音像什麼以外,在學習最後一句話時,我又引導學生思考:這綿綿的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還在招呼誰?我鼓勵他們學著詩歌的句式自己仿照說一說,有的學生說:春雨在招呼小青蛙,快快捉害蟲;春雨在招呼小蜜蜂,快快出來採花蜜;春雨在招呼小鳥兒,快快出來唱新歌;春雨在招呼小白兔,快快出來吃蘿卜……學生在自編兒歌中展開想像的超脫,童真在想像與交流中得到個性化的展現,當然,孩子們春天的喜愛之情便更加深厚。在創編詩歌的過程中,他們獨特的奇思妙想是我沒有預設到的,上完本課我不禁感慨:只有善於激發學生想像思維的語文課,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四、注重隨文識字以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低估的教學生點是識字教學,北師大教材很大的特點就是學生需要會認會寫的字很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降低識字的難度,是每個語文老師都要思考的問題。在導入新課時,我首先讓學生聽鈴鐺的聲音引出「鈴鐺」,讓學生自己觀察這兩個字的讀音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自己提醒大家這兩個字都是後鼻音,並且第二個字是輕聲。接下來我讓學生摸一摸鈴鐺是用什麼來做的,進而引導學生發現鈴鐺兩個字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都有金屬有關。在教學房檐時,我讓學生聯系插圖指出房檐在什麼地方,由於圖文並茂,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兩個字的字形和讀音;在教學「串」字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字的字形,一個孩子站起來說這個字很像她吃的羊肉串,這兩個口字就像是兩塊羊肉,而中間這一豎就像是穿羊肉的竹簽。孩子聽了這樣的分析,都會心的笑了,在笑聲中大家很容易記住了這個字。在學習「招呼」時,我讓孩子們帶上動作給小燕子打招呼,然後引導他們自己發現:招呼既要用手,又要用嘴巴,所以「招」字有提手旁,「呼」字有口字旁。在學完課文之後,我又一次鞏固孩子們識字。我把本課的生字生寫在事無做好的鈴鐺圖後面,把鈴鐺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摘鈴鐺識字,哈哈,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可是空前的高漲。最後,我還安排學生寫帶有提手旁的兩個字,「招」和「掛」,把寫字落到了實處。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相關 文章 :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體會5篇優秀範文
★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大全
★ 二年級小學生讀書心得體會範文5篇集錦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大全
★ 小學二年級學生閱讀的心得體會5篇2020
★ 二年級小學生讀書心得體會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體會500字大全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
★ 二年級小學生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體會
⑹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5篇
讀書使人成長,讀書可以豐富精神,充實生活。讀書的美妙無法用言語完美的詮釋。如果,有閑暇時間,請放下手機、游戲,多讀一些好書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1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 教育 》讀完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 日記 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朴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 故事 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裡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絡。家裡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裡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這樣無知,這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 對子 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人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_,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2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受到過不少教育吧?比如父母嘮嘮叨叨的叮嚀,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同學們真誠的安慰,都讓我們深受教育。今天,我在亞米契斯的這本書中感受到了」愛的教育「。
初讀這本書,還是從課本上了解到的,在三、四年級的教課書上選登了兩篇。一篇是《爭吵》,描述的是安利柯和克萊地兩個四年級學生,因為克萊地不小將安利柯的墨水瓶碰倒了,墨水將本子染臟了,於是引發了爭吵。最終,克萊地請求和解,他們就又快快樂樂地做朋友了。還一篇是《卡羅納》,寫的是卡羅納因為母親的去世,內心十分悲痛,結果受到老師、同學以及我的母親的關愛的故事。我讀了這兩篇課文,覺得作者是抓住了一個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事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第一篇表達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第二篇贊頌了人間的真情。
這些故事非常吸引我,於是讓爸爸買下了這本書,真正地去感受這本書的魅力。在書里,我認識了品格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雖然他的家境並不怎麼好,但是他樂於助人,保護弱小並且不接受別人的報酬。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還在 母親節 前,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寫了一篇長達八頁紙的歌頌母親的 文章 ,送給母親做禮物。而且他還非常俠義,有一次上課,別人戲弄了帶有殘疾的克洛西,克洛西忍無可忍,將墨水瓶扔了過去,沒想到正中剛進門探視的校長的懷里,校長再三審問是誰乾的,卡隆都正直地回答:」是我!「
這本《愛的教育》全篇都是以一種溫柔且清新的筆調,描寫小學四年級的生活。這里的父親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但不會粗暴地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對比,不會沒完沒了的督促著孩子,而是溫柔如楊柳般的勸導……在這里,我還認識了虛榮心特強的華梯尼,他家境富裕,喜歡穿著富麗堂皇的衣服,在別人的面前賣弄闊綽;我還認識了可愛的」小石匠「,他總能將兔臉裝得活靈活現,待人非常真誠,內心潔白無暇;還有為了別人不惜豁出自己的性命的洛佩蒂;門門功課第一的優秀生代洛西;家裡是」圖書館「的斯帶地……
《愛的教育》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好書,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生活瑣事展示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反映一種種多樣的」愛「。我讀了這本書,受到了」愛的教育「,更加學會了怎麼去愛。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3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為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 措施 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為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了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為了讀書而刻苦努力著,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里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男孩的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著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為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閑在家裡,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麼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裡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於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於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於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於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採納。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4
一個個短小生動的故事,看似尋常,卻像寶石一樣折射人生的智慧。——題記
有一本這樣的書,看似簡單,裡面卻蘊涵著至深的人生哲理,琢磨不透;有一本這樣的書,話語幽默,卻藏著人間的種種譏諷,惹人深思。這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故事,大多以擬人的手法,用動物絕妙地諷刺了人性的一面。《螞蟻和蟬》就是其中精彩的一篇。
冬天裡,一個少有的晴朗天氣,螞蟻翻曬著自己受潮的糧食,旁邊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響起:「螞蟻先生,能給我點糧食吃嗎?我都餓了快一個冬天了!」原來是一旁曬太陽的蟬,螞蟻很疑惑,不禁問道:「你為什麼不在夏天儲存點糧食呢?」蟬回答說:「那時候我唱悅耳的歌曲。」螞蟻打趣到:「如果你在夏天 唱歌 ,冬天就去跳舞吧。」
如果你是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的話,你是願意當蟬還是願意當螞蟻呢?肯定許多人會選擇當螞蟻。因為,螞蟻勤勞,在冬天可以美美地生活,不用擔心被餓死。如果那這么說,當蟬也不錯嘍?在火熱的夏天,螞蟻在烈日下揮灑著汗水,而蟬購只用躲在陰涼的地方愜意地唱著歌,享受著吹過的絲絲涼風,多美好的生活!而到了冬天,一切都轉變了。其實,蟬如果在草木茂盛的夏天一邊唱歌一邊收集糧食,收集糧食累了再唱歌,唱歌唱夠了以後繼續收集糧食,這樣勞逸結合,一張一弛,那在冬天到來時,蟬也就不會挨餓了。
這篇故事不僅諷刺了好逸惡勞者,也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地分配好時間。在相應的時間內做適合的事情。就象螞蟻一樣,在夏天裡收集糧食,照樣可以冬天裡放鬆自己。因為,在冬天不能收集糧食。人也一樣,沒有幾個人會在白天睡覺,而晚上去學習,這樣就破壞了人的生物鍾。晚上,天黑了,就應該睡覺;冬天,萬物凋零了,就不能收集糧食了。
其實,這則寓言還告訴了我們如果一件該做的事情沒有做,那到一定的時候,會得到相應的報應的。蟬在夏天沒有好好收集糧食,那冬天便會餓肚子。就像我們一樣,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我們便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古人所說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應該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如果什麼都不做,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話,恐怕就什麼也得不到了。
這就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一則小小的故事,便能告訴我們這么多的人生哲理。
讓我們走進《伊索寓言》,一起感受它的風采和魅力吧。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5
與《伊索寓言》的結識起源於那篇短小但趣味橫生的《埋在葡萄園中的珠寶》。
那是一個紛繁的夏,我僅是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中午我們一直不肯乖乖睡覺,老師只好給我們講故事哄我們入睡:「一個農夫身患重病,即將病逝,但他擔心三個兒子不勞作,於是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在臨死前,告訴三個好吃懶做的兒子:家中葡萄園里埋藏著珠寶,需要他們自己去挖掘。三個兒子正為日後的生計發愁,聽了父親的話大喜,不分晝夜地挖掘那片葡萄園,最後,三個人累得筋疲力盡,卻怎麼也找不到埋藏的珠寶,但是三人驚奇地發現,今年的葡萄由於他們的日夜」鬆土「長得特別好,晶瑩如玉,美如甘露。三人頓時覺悟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珠寶「,真正的寶藏是要自己通過努力換來的。他們摘下葡萄,到集市上買了一筆好價錢。······」大部分的同齡孩子只聽到一半就睡熟了,我卻激動的遲遲不能入睡。起床後,忙去找老師,問這個故事的出處。老師笑著告訴我,這個故事出於一本名叫《伊索寓言》的書。從那時起,我就記下了這個名字。上了小學,我學會了識字,纏著媽媽買回了一本標著拼音的《伊索寓言》。步入高年級,我已不滿足於那本被我翻看了無數遍的畫書,我買回了原版的《伊索寓言》。幾位朋友不明白我為什麼這么對這本書情有獨鍾,那些故事看過就罷了,問我為什麼在幾乎已經會背的程度下還沉浸其中,樂此不疲。我笑了,這其中何止是一個個故事,那是一個個人生道理啊!正是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正如那篇《埋在葡萄園中的珠寶》,它告訴我:勞動創造了財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有辛勤的耕耘才有豐碩的成果。
也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如童話那般夢幻飄渺,也不如小說這般跌宕起伏。它們那麼短小,還未讀到盡興便走到結尾。但濃縮的又何嘗不是「精華」?它短小,但吸引人心,發人深省。《伊索寓言》中的大多數故事結構簡單,情節緊湊,語言精練,往往只通過一件事就明確的表達出完整的主題。古語道:「半步《論語》治天下。」其實《伊索寓言》可稱得上是翻版的《論語》,它比《論語》淺顯易懂,卻也教會了我們怎樣看透惡人偽裝的面具,同時又以博大胸懷接納善人。靜下心來,認真的讀完這本書,且不說達到「治天下」的境界,至少知道了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這些最簡單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5篇相關文章: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體會5篇優秀範文
★ 小學二年級學生閱讀的心得體會5篇2020
★ 小學二年級閱讀心得五篇範文
★ 二年級小學生讀書心得體會範文5篇集錦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5篇範文
★ 二年級學生閱讀心得五篇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5篇
★ 小學二年級讀書心得範文5篇
★ 二年級學生讀書心得5篇
★ 二年級學生讀書心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