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原則是什麼
(1)嚴格掌握適應症 推斷或判定病原微生物,選用適當葯物。 (2)根據葯動學特徵,制定合理的給葯方案,保證劑量合適,療程充足和防止不良反應。 (3)避免耐葯性的產生:不濫用抗菌葯物,及時、足量、療程恰當;盡量避免局部用葯和長期用葯;病因不明或病毒性感染不要輕易使用抗菌葯物。 (4)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改善家禽體況,增強機體免疫力;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等。 (5)抗菌葯物的聯合應用要合理:聯合用葯必須有明確的指征;必須根據抗菌葯的作用特性和機理進行選擇,避免盲目組合;注意葯物間配伍禁忌。
Ⅱ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葯物
(1)消毒葯生石灰: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適用於消毒口蹄疫、傳染性胸膜肺炎、羔羊腹瀉等病原污染的圈舍、地面及用具。干石灰可撒布地面消毒。
氫氧化鈉(火鹼):有強烈的腐蝕性,能殺死細菌、病毒和芽孢。其2%~3%水溶液可消毒羊舍和槽具等,並適用於門前消毒池。
來蘇兒:殺菌力強,但對芽孢無效。3%~5%的溶液可供羊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2%~3%的溶液用於手術器械及洗手消毒。0.5%~1%的濃度內服200毫升,可以治療羊胃腸炎。
新潔爾滅:為表面活性消毒劑,對許多細菌和黴菌殺傷力強。0.01%~0.05%的溶液用於黏膜和創傷的沖洗,0.1%的溶液用於皮膚、手指和術部消毒。
(2)抗生素類葯物青黴素:青黴素種類很多,常用的是青黴素鉀鹽和鈉鹽,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較大的抑製作用。肌內注射可治療鏈球菌病、羔羊肺炎、氣腫疽和炭疽。治療用量:肌內注射20萬~8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5天。不宜與四環素類、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磺胺類葯物配合使用。
鏈黴素:主要對革蘭氏陰性菌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少數革蘭氏陽性菌也有作用。口服可治療羔羊腹瀉,肌肉注射可治療炭疽、乳房炎、羔羊肺炎及布魯氏菌病。治療用量:羔羊口服0.2~0.5克,成年羊注射50萬~10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天。
泰樂黴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及一些陰性菌有效,特別對支原形體的作用強,可治療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治療用量:肌內注射,每次每千克體重5~10毫克,內服量為100毫克,每天用葯1次。
(3)抗寄生蟲葯物硫酸銅:用於防治羊莫尼茨絛蟲、捻轉胃蟲及毛圓線蟲。治療用量:1%硫酸銅溶液內服,3~6月齡每隻每次30~45毫升,成年羊每隻每次80~100毫升。
丙硫咪唑:用於防治胃腸道線蟲、肺線蟲、肝片吸蟲和絛蟲有效,尤其對所有的消化道線蟲的成蟲驅除效果最好。治療用量:內服,每千克體重為10~15毫克。
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為廣譜抗寄生蟲葯,具有高效廣譜和安全低毒等優點,對羊各種胃腸線蟲、蟎、蜱和虱均有很強的驅殺作用。口服,每千克體重0.2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0.3~0.4克,可殺滅內外寄生蟲。
滅蟎靈:為擬除蟲菊酯類葯,用於羊外寄生蟲防治。稀釋2000倍用於葯浴,1500倍可局部塗擦。
(4)防疫用菌(疫)苗應嚴格按說明書要求執行。使用前都要注意其品種、數量和有效期,並注意瓶簽上的說明。
Ⅲ 怎樣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獸醫臨床上應用最廣、效果較好的一類葯物,但若亂用、濫用,對生物安全、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都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在生產中必須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才有可能獲得安全、最佳的效果。
(1)選擇最敏感葯物
應根據分離菌的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最敏感葯物用於實際防治,其效果最為理想。如無條件,則應選用作用強、廣譜的、毒性低的抗生素進行預防和治療。
(2)應注意抗生素的聯合使用與交替使用
總的講,聯合用葯一般可提高療效、減少毒性作用和延緩細菌產生耐葯性。聯合用葯一般適用於:①病原未明確的嚴重感染或敗血症;②一種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容易出現耐葯性細菌的感染。聯合用葯還應注意殺菌葯物(青黴素類、先鋒黴素類、氨基苷類等)或抑菌葯物(四環素類、磺胺類等)間的聯合,以達到協同或相加的作用,例如青黴素與鏈黴素、紅黴素與氯黴素、磺胺葯與三甲氧苄氨嘧啶等聯合使用。
(3)應重視肝臟、腎臟功能與抗生素的關系
如當肝功能不良時,不應用經肝臟代謝、滅活的四環素、先鋒黴素Ⅰ和氯黴素等葯物;當腎功能不良時,使用經腎臟排泄的葯物用量要適當減量或延長給葯時間,以防止因排泄障礙而引發蓄積性中毒。
(4)及時分析抗生素治療失敗的原因
常見的失敗原因大致有:①初步印象診斷與細菌學檢查錯誤;②使用的抗生素選擇不當;③使用的葯物失效或葯量不足、療程太短或給葯方法不當;④葯物達不到損害器官組織或者說病害部位;⑤細菌產生耐葯性;⑥鴿自身免疫機能低下。
Ⅳ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正確的做法是,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就不多用,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肌肉滴注的就不靜脈滴注,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用一種就能「搞定」的就不用多種。例如,感冒以後,許多醫生都要開出含有某些抗生素的處方。其實,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而不是病菌性的,而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對症狀輕微的病毒性感冒,完全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甚至不必用任何葯物,只需大量喝白開水,通常一周以後就「沒事」了。
Ⅳ 如何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 百度經驗
因為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會抗生素作為萬能葯,不管得了什麼病都用抗生素治療。要知道,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此強調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身邊的抗生素效果是必要的。那麼,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1。病毒病不應該用抗生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咽峽炎,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因此,這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應該是精神上的病毒,病毒脞等抗病毒葯物及中葯治療。
2。使用抗生素,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然而,如果受條件限制或病情危急,可根據感染和經驗的網站選擇的,但可靠性差。在正常情況下,呼吸道感染革蘭氏陽性球菌為多見。泌尿膽道感染革蘭陰性菌為多見。皮膚傷口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3。抗生素可以治癒疾病,而且還會引起副作用,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抗生素,無副作用。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可通過受損第八顱神經性耳聾引起的。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可發生,葯物也可引起皮疹和發熱。造成大量生長繁殖體,從而導致新的,更嚴重的感染,使用抗生素應有的放矢,不可濫用廣譜抗生素,如四環素抗性細菌中的應用。
4。新生兒,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避免或慎用主要排泄由肝臟和腎臟毒性較大的抗生素。
5。預防性抗生素應嚴格控制,以避免對皮膚的,因為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而且還可以導致葯物抗性菌株,粘膜,如外用抗生素。
所以它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最好。
Ⅵ 如何做到抗生素類葯物的合理應用
1 抗生素的選擇
1.1 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譜,各種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點,因此所選葯物的抗菌譜務必使其與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適應。如青黴素的抗菌譜,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蘭氏陽性桿菌。鏈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對青黴素保持敏感,此類感染臨床上宜首選青黴素,不能用青黴素的宜選擇紅黴素或第一代頭孢菌素,而不宜用慶大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因為鏈球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常不敏感,因而無效。頭孢菌素為廣譜抗生素,但一、二、三代頭孢菌素的抗菌作用各有特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一代頭孢菌素作用最強、二代頭孢菌素次之、三代頭孢菌素較弱。但對陽性桿菌的作用則三代頭孢菌素明顯超過二代與一代頭孢菌素。因此金葡萄球菌感染不能首選三代頭孢菌素,應選用一代的頭孢氨基或頭孢拉定。不確定的復雜性細菌感染還是考慮首推頭孢克�膠囊。
1.2 根據致病菌的敏感度選擇抗生素 致病菌對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些易產生耐葯的細菌如金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腸桿菌屬等近年多報道對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葯增高。有報道說有些地區金葡萄菌對紅黴素的耐葯率達60%-70%,因而紅黴素不能作為金葡萄感染的有效葯;羧苄青黴素、磺苄青黴素等抗綠膿桿菌作用,也因細菌的敏感度下降而被醯脲類青黴素(如苯唑青黴素、氧哌嗪青黴素等)所取代。各種致病菌對不同抗菌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種不同菌株對同一種抗生素的敏感度也有差異,因此藉助於正確的葯敏結果,幫助臨床醫師正確選用抗菌葯物,增加臨床感染治療效果及成功率。
1.3 根據感染疾病的規律及其嚴重程度選擇抗生素 重症深部感染選擇抗菌作用強、血葯濃度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敗血症,頭孢噻吩與頭孢唑啉都有效,但病程較長者並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菌敗血症,頭孢唑啉的抗感染療效明顯優於頭孢噻吩。因為頭孢唑啉血濃度與組織濃度均比頭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較長,因此感染部位可達到較高濃度,所以深部感染時應選用頭孢唑啉。醯脲類青黴素不僅具有強大抗鏈球菌與綠膿桿菌的作用,還具在血濃度、組織濃度較高,膜穿透力較強等臨床葯理特點,因此對鏈球菌屬、綠膿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腎盂腎炎、惡急性細菌性心內膜類等有效好的療效。
1.4 根據各種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點選擇抗生素 抗菌葯物在體內存在著吸收、分布及排泄過程,某些葯物尚可在體內代謝。
1.4.1 吸收過程 不同抗菌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各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時,肌注後0.5-1小時葯物吸收入血,血葯濃度達到峰值。口服吸收較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黴素、氯潔黴素、林可黴素、頭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強力黴素等,口服後一般均可吸引給葯量的80%-90%;青黴素類易被胃酸破壞,口服氨基青黴素、苯唑青黴素類可被胃酸破壞,口服後只吸收給葯量的30%-40%;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類的大多數品種、多粘菌素類、萬古黴素、兩性黴素B,口服後均吸引甚少,約為給葯量的0.5%-3%。由於各類葯物的吸收過程的差異,在治療輕、中度感染時,可選用病原菌對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對較重的感染宜採用靜脈給葯方式,避免口服或肌注時多種因素對其吸收的影響。
1.4.2 分布 進入血液循環的抗菌葯物,呈游離狀態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組織和體液中,到達感染部位。不同的抗菌葯物其分布特點亦不同。氯潔黴素、潔黴素、林可黴素、磷黴素、氟喹諾酮類中的某些品種在骨組織中可達較高濃度。在治療骨感染時可選用上述骨濃度高的抗菌葯物。前列腺組織中抗菌葯物濃度大多較低,但紅黴素、磺胺甲基異�唑、甲氧苄胺嘧啶、四環素、氟喹諾酮類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組織中可達有效濃度。腦脊液葯物濃度可達血葯濃度較低,但有些葯物對血腦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腦膜炎症時腦脊液葯物濃度可達血液濃度的50%-100%,如氯黴素、磺胺嘧啶、青黴素、氨苄青黴素、異煙肼、5-氟脲嘧啶、甲硝唑等均屬此類;苯唑青黴素、頭孢立新、紅黴素、多粘菌素、馬萬古黴素、兩性黴素B等對血腦屏障穿透性則較差。兩性黴素B用於治療真菌性腦膜炎時可輔以該葯鞘內注射。抗菌葯全身用葯後分布至漿膜腔和關節腔中,局部葯物濃度可達血濃度的50%―100%,除個別情況外,一般不需要局部腔內注葯。抗菌葯物可穿透血―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透過胎盤較多的抗菌葯物有氨苄青黴素、羧苄青黴素、氯黴素、呋喃妥因、青黴素G、磺胺類、四環素類,此類葯物致胎兒血清濃度與母體血清濃度之比率達50%―100%;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的上述比率達58%左右,頭孢菌素、氯潔黴素、多粘菌素E、苯唑青黴素等為10%―15%;紅黴素在10%以下。妊娠期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時,可損及胎兒第八對顱神經,發生先天性耳聾,四環素類可致乳齒及骨骼發育受損,因此妊娠期要避免應用有損胎兒的抗菌葯物。
1.4.3 排泄 大多數抗菌葯物從腎臟排泄,尿葯濃度可達血葯濃度的十至數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時多種抗菌葯物均可應用,雖可選擇毒性小、使用方便、價格便宜的磺胺類、呋喃類、喹諾酮類等,但我們應考慮腎功能不全時禁用或慎用,最好建議患者使用阿奇黴素,克拉黴素或羅紅黴素等。
林可黴素、利福平、頭孢唑酮、頭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膽系統排出體外,因此膽汁濃度高,可達血濃度的數倍或數十倍;氨基糖苷類和廣譜青黴素類如氨苄青黴素、氧哌嗪青黴素等在膽汁中亦可達一定濃度;但氯黴素、多粘菌素的膽汁濃度低,故該類葯物不宜作膽系感染的首選葯物,必要時氯黴素可作為聯合用葯。病情較重的膽系感染,可選擇廣譜青黴素類與氨基糖苷類聯合應用,也可選擇頭孢菌素類。除口服不吸收的抗菌葯物外,大多數抗菌葯的糞濃度較尿濃度低。某些由肝膽系統排泄,經肝腸循環的葯物如紅黴素、四環素、利福平等在糞中排泄濃度較高,約達50-600μg/g。我們就考慮肝功能不全時禁用或慎用,最好建議患者使用頭孢克 之類的。
1.4.4 代謝 部分抗菌葯物可在體內代謝,如氯黴素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失去抗菌活性;頭孢噻吩在體內代謝生成去乙醯頭孢噻 與葯物原型共同存在於體內,去乙醯頭孢噻�亦具抗菌活性,但較原葯低。
2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在臨床上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控制感染時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2.1 嚴格掌握用葯指征和適應症,絕不能濫用抗生素 單純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細菌性發熱應視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征。如能檢出細菌最好做葯敏試驗,選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2.2 嚴格控制新品種和昂貴抗生素的應用 濫用昂貴新品種抗生素,會加速耐葯菌的產生,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在臨床工作中能用一線抗生素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使用二線、三線抗生素,更不能因患者或家屬的要求而放棄用葯原則,遷就患者,只有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其它抗生素無法控制感染時才考慮使用新品種或昂貴抗生素。
2.3 應用抗生素不能盲目頻繁更換 臨床工作中,如使用經過選擇的抗生素療效不好時,要全面分析考慮是否葯物劑量不足,用葯時間短、給葯途徑不當,抗生素選擇不合理、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
2.4 預防性用葯必須嚴格控制 抗生素不等同於消炎葯,它不直接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它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它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或治療有害無益,它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預防性應用此類葯物會引起細菌耐葯,不論病情需要與否都使用抗生素來提高保險系數、作為「萬能葯」使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5 合理停用或換用抗生素 在臨床上一般而言抗生素以用到體溫正常、血象正常、臨床症狀消退後72-96h為宜,重症感染可以適當延長,若抗生素療效不佳,急性感染可以於48-72h後考慮換用抗生素。
2.6 注意聯合用葯的合理性 聯合用葯要有可靠的依據。它的指征是:病情特別嚴重,如敗血症,數種細菌合並感染,單用一種抗生素不能控制或者單用一種抗生素使血葯濃度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應,加用另一種抗生素可減少該葯的劑量,以達到同樣的療效,還可減少耐葯菌株產生,防止或推遲耐葯性的發生。
2.7 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葯菌的產生 在臨床上應用抗生素劑量較大,療程較長時容易發生二重感染。為了減少該現象的發生,在使用廣譜抗生素時,應密切觀察口腔粘膜的變化,定期檢測大小便,痰的性狀,若有可疑真菌感染者,應該立即停用抗生素並予以相應的治療。因此,為了防止耐葯性的產生,應該嚴格掌握適應證,而在治療開始應該給予足量,投滿療程,以防止耐葯菌的產生。
2.8 盡量避免皮膚粘膜等局部應用抗生素 經臨床實踐證明,抗生素局部應用容易發生過敏反應,也易引起耐葯菌株產生,而且易誘發這些抗菌葯物日後發生全身反應。
2.9 抗菌葯物流通環節必須嚴格處方葯管理制度,必須憑醫師處方購買,憑醫囑或駐店葯師指導下使用,不能同非處方葯一樣隨意購買使用。
2.10 個體差異 要全面考慮個體因素及葯物療效與毒性反應作出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如青黴素族的變態反應史、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此類患者作青黴素皮試時應特別慎重,頭孢菌素類葯物同樣也要慎重;對老年人、新生兒、兒童等一些特殊人群,腎功能隨年齡而變動,故主要經腎排泄的抗菌葯物(如氨基糖苷類、一代頭孢菌素等)使用時必須特別重視;妊娠和哺乳期患者,葯物對母體和胎兒均有毒性作用,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類等;當個體處於不同病理狀態時,更應根據病狀的較重程度,審時度勢地應用抗生素,如嚴重肝病時慎用紅黴素、氯黴素等。
總之,合理選擇與應用抗生素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它關繫到人類是否會回到「無抗生素時代」,關繫到我們每個人身心健康是否有保障的問題,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延緩臨床耐葯菌株產生、減少葯物不良反應、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強抗生素葯物管理,通過合理選擇與使用而最終達到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使其發揮造福人類,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作用,達到安全、合理、有效、經濟的用葯目的。
轉載
Ⅶ 如何合理應用抗生素
由於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將抗生素作為萬能葯,不管得了什麼病,都用抗生素治療。要知道,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此強調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視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麼,該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峽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這類疾病無需抗生素而應使用病毒靈、病毒脞等抗病毒葯物以及中草葯治療。
2.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選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條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據感染部位和經驗選用,然而可靠性較差。一般情況下,呼吸道感染以革蘭氏陽性球菌為多見。尿道和膽道感染以革蘭氏陰性菌為多見。皮膚傷口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時也會產生副作用,沒有一個抗生素是絕對安全而無副作用的。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可損害第八對腦神經而造成耳聾。青黴素可發生過敏性休克,還會引起皮疹和葯物熱。應用廣譜抗生素如四環素等會使體內耐葯細菌大量生長繁殖,而引起新的更嚴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應有的放矢,不可濫用。
4.新生兒、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全的人應避免或慎用主要經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的毒性較大的抗生素。
5.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要嚴加控制,盡量避免在皮膚、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導致過敏反應,也易引起耐葯菌株的產生。
所以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