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傳統文化概述論文3000字
寫作思路:首先可以開篇點題,直接給出文章的主旨,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用舉例子的方式來進行闡述論證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確等等。
一、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意義
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四大文明古國,形成了人類最早時期的文明。追溯中國歷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積淀,文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經過了多種字體的演變,並由此將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傳承了下來。
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不僅要以中國傳統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和智慧,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二、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地位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綜合性的學科,也是文史類和師范類院校必開的一門課程,目的是讓廣大莘莘學子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將這種文明與思想繼承下去,影響更多的人。
然而,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廣義上來講,中國的文藝理論和漢語言文學都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范疇。各種形態的文學思想皆與中國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學等古代哲學密不可分,構成了中國最豐富的古代文化組成部分。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有助於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古代整體文化,對學習中國古漢字、音樂、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幫助。
三、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教材建設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高校開設最早的課程之一,該專業注重學生文學修養、文學鑒賞、古文閱讀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課程的開設與中國社會變革是聯系在一起的。隨著90年代全民經商大潮的興起,文壇上百花齊放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文學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少,90後一代更熱衷於現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四、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方式探討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雖講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藝術,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但在教學過程中並不影響教師採用高新技術,開展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形、視頻、聲音於一體的方式還原當時歷史時期的場景,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學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影像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古代藝術、教育、佛學等文化。
除此以外,通過實地考察和開設孔子學院,也能夠更好地推廣和普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漢語言文學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統性的一門學科,重點是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文學鑒賞、古文閱讀等能力,為社會培養出一批通曉中國古今文化的文壇之士。
兩漢時期的經學、隋唐時期的佛學、宋明時期的理學、清明時期的朴學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全面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學生身為中華兒女感到自豪。
新時代的大學生同時肩負著巨大的歷史任務,可利用多媒體或互聯網工具,將中國悠久且古老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⑵ 中國傳統文化的論文
1.
一、大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現狀
第一,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度較高。82%的大學生對中國擁有如此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感到非常自豪。68%的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是永恆的。54%的大學生會用中國傳統的仁義禮信忠孝廉恥作為自己的道德標准規范自己的行為。有55%的大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在當下中國起著很重要的社會作用。第二,大學生認為當前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力度不夠。56%的大學生認為應積極糾正國外興起「儒家熱」而國內卻備受冷落的現象。第三,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教育途徑過窄。54%的大學生主要靠課堂習得,並且認為課堂教學雖然以其系統性和強制性在傳統文化的灌輸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我們國家實行的是應試教育,中小學期間忙於應付升學考試,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大學又側重專業教學,所以不利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
二、大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缺失原因分析
調查顯示,高校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了斷層,令人擔憂!1.大學傳統文化課程缺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對大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調查數據顯示,有45%的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無用,而沉迷於網路,熱衷於快餐文化和通俗文化,這並不能全怪學生,因為當前的高校教育現實是,公共課程中涉及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課程很少,尤其是理工類專業或偏重於理工科的學校里,除了開設大學語文外,迫於就業的壓力,將人文課程束之高閣,更不會開設儒家的經典典籍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了,年青一代也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經典的著作,更沒有主動去閱讀的。功利化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現實需求使部分學校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看做專業課程之外的一種補充學習,可有可無是目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普遍面臨的窘境。2.大學傳統文化師資缺失。一方面大部分大學教師沒有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在傳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責任,將自己的經歷放於科研和本專業學科建設上,傳統文化教師隊伍建設流於形式,無人問津;許多大學面臨著缺乏獨立承擔傳統文化課程的師資,大學傳統文化教育中能夠深入領會文化經典基本精神,並能夠以現代視閾把握文化經典知識的教師甚少,而這種狀況也不是在短期內能夠解決的。3.大學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陳舊、手段單一。目前,高校傳統文化課程大部分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課程內容多是羅列各種文化形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與時代結合不緊密,與現實脫鉤,再加上教育手段單一,教學大多流於形式,隨意性強,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4.高校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典籍質量差、數量少,陳列於書店或圖書館的傳統文化書籍內容要麼簡單羅列,要麼深奧難懂,很少有將現代與傳統相結合並適合現代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書籍,造成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現代大學生文化需求相脫節的現狀。5.社會環境的影響和沖擊。首先,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我國思想文化領域是國際敵對勢力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大學生思想不成熟,抵制力差,西方文化新鮮和異類的特點吸引著青年學生的追隨效仿,部分大學生開始否定和丟棄傳統文化。其次,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之就業困難的壓力,促使大學生學習追求熱門專業,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學習。再次,「風靡」網路的低俗文化侵蝕著大學生的頭腦,使大學生的精神生活、辨別能力不斷下滑,文化素養水平低落。高校應該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綜合運用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等方式,把弘揚和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教育全過程,使之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
2.
一、以豐富的視聽環境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可謂幼兒的第三任教師,在傳統文化的環境熏染下,幼兒通過與環境互動,能夠直觀感受傳統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一)利用傳統文化要素進行園所文化建設幼兒園在園所建設上可採取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如,把戶外休閑區建成中式園林,讓幼兒置身其中領略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室內裝修也可借鑒中式風格,如,幼兒活動區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欞格吊頂,既美觀,又能懸掛師幼美工作品。幼兒活動區域可配備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設施設備,如,彩色瓷盆養金魚、小藤椅、風箏、茶具、竹木屏風、中式儲物櫃、小盆景、竹馬搖椅、筆墨紙硯、摺扇等,這些物品既能傳遞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兒在生活或游戲中使用。當然,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請專業人員進行整體設計,注意對傳統建築風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兒童的心理;還需注意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風格的協調和轉換,避免為突出傳統而破壞園所文化的和諧。(二)選用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布置公共環境幼兒園可以選用一些能夠集中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圖片和實物陳列於公共環境。例如,在幼兒園公共區域如樓梯、過道、走廊,將印有國畫、書法、古代人文景觀、民間器物、民俗活動等反映傳統文化的掛歷、畫報、照片、扇面等,張貼或懸掛在牆面;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品、器皿等只可觀賞的實物擺放在走廊或樓梯的牆角、窗檯、博古架上。師幼、家長走過時,可以隨機欣賞。這些圖片與實物每個月更換一批,不僅營造了傳統文化的氛圍,也給師幼、家長提供了認識傳統文化的教材。幾年下來,幼兒通過對這些畫面、實物的觀賞,能了解大量傳統文化常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三)利用語音材料創設聽覺環境傳統文化教育除了藉助可視的畫面與實物外,還可以藉助可聽的音樂與語言。我們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安排多個時段播放民間歌謠或民族樂曲,創設聽覺環境。如,在幼兒晨運和戶外活動時,播放歡快而富有節奏感的、或唱或說的童聲民謠以及歡樂、喜慶、有趣的民樂;幼兒進餐、自選活動、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時,播放抒緩、優美的民樂。這些音樂一般兩個月更換一套,每套約20個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環節,音樂或語言只是背景,旨在通過聽覺環境的營造,使幼兒置身於更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無論是音樂還是童謠,都不能強求幼兒學會什麼,尤其不要求他們會背誦若干首童謠。例如,有的幼兒對有節奏的朗誦感興趣,可以停下主體活動,守在音箱旁全神貫注地聽;而有的幼兒對這些聲音從來沒有刻意關注過,但這並不阻礙相同的聲音通過兩個月多次的重復在他大腦中留下痕跡。這種做法就是通過環境給幼兒形成類似「印刻」的效應。(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在豐富、活潑的幼兒教育課程的要求下,幼兒教育必須走向社區,傳統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許多傳統文化還以各種形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如,廣州市天河實驗幼兒園毗鄰的天河公園里,有曾在世界園林博覽會上奪冠的粵暉園、在日本獲獎的嶺南園林精品粵秀園、庄嚴的鄧世昌衣冠冢等,該幼兒園就利用這些資源對幼兒進行園林、建築、書法、楹聯、雕刻、盆景等藝術和祭奠、慶豐收儀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兒園所處的街區、城鎮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間工藝店、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祠堂等,這些都是師幼參觀、學習傳統文化的場所。此外,有的社區或商家在傳統節日前,安排多種有民間特色的娛樂、紀念活動,成人可帶幼兒參與其中適合的項目。有的家長所從事的工作與傳統文化有關,比如國畫畫師、傳統手工藝者、傳統樂器演奏員、粵菜廚師等,幼兒園可組織師幼到他們的工作場所參觀,也可請家長進園開展相關活動。總之,社區資源為傳統文化教育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要重視並善加利用。
二、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有層次的主題活動
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這些內涵豐富的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逢年過節,傳統民俗氛圍濃厚,活動豐富,深受幼兒喜愛。這為幼兒園開展以節日為載體的主題活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因此,基於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共識。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本地風俗,選定可開展主題活動的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最隆重的春節在幼兒的寒假中,而開學時的元宵節可作為春節的延伸,因此我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聯接在一起開展主題活動。(一)突出節日活動的層次性幼兒在園幾年,就要過幾次相同的節日,如何讓這些節日體現特色,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對不同年齡段幼兒過節的總體目標設置不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所選擇的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每次過節都感到有新意並樂於參與。例如,小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氛圍的感受和典型性節日活動的參與,中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內涵的體驗與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發展過程的了解、對節日活動內容的展現與豐富。根據幼兒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班級資源等因素,每個班開展節日主題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長的達兩個月之久,如大班幼兒在元旦後就進入春節的籌備階段,開學後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過春節、鬧元宵」主題活動;短的可能只是節日前後一周的小型主題活動,甚至只是節日當天的「應節性」活動。(二)重視「節日」課程建設「節日」課程可以作為全園性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幼兒園業務園長在節日前半個月就搜集好相關資料放置在教師「辦公平台」上,提醒教師設計節日主題活動計劃;節日前一至兩周美術專科教師布置相應的公共環境,為整個園區營造節日氣氛;各班在節日前後一段時間內進行主題活動,師幼共同以活動作品來布置班級環境;節日當天或前一天廚房提供兩三次「應節」食物;園區或級組根據需要組織教師、幼兒甚至家長參與的大型節慶活動。在「節日」課程中,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幼兒積累真實的過節經驗。主要的傳統節日最終是家長帶孩子在家過的,家庭怎樣過節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真實體驗和經驗的積累,以及對節日內涵的理解,而這些因素又會影響到主題活動的開展。二是需要家長在過節時收集圖文資料。三是需要家長參加親子活動。四是需要家長特別是祖輩擔任助教,為幼兒示範或講解關於節日的一些傳統習俗。家長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節日活動,被感染、帶動起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讓他們也感受到傳統文化教育對幼兒的意義與價值,對傳統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同,進而轉化為行為上的支持。
三、在常規活動中有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傳統文化教育也可以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或常規活動中。(一)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對仗工整、優美凝練、富有音樂感和畫面感的古詩是中國傳統語言藝術的傑出代表。幼兒普遍對有節奏、押韻的語言敏感、有興趣。因此,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詩,引導幼兒去欣賞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們設計了「每周一詩」的活動:每周一升旗儀式上,業務園長根據節氣、節日或季節變化、相應事件等,有針對性地選擇一首古詩,由一位朗誦水平較高的教師進行朗誦,帶領全體師幼誦讀一到兩遍,並對詩歌的背景和表達的意思予以解釋;各班教師在幼兒活動室的閱讀區(或語言區)設置「每周一詩」的角落,將與該古詩相關的圖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師在一周內多次利用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環節,結合多媒體教學軟體教孩子朗誦詩歌、整體認讀詩中的常見漢字、欣賞詩歌表達的意境與畫面、介紹與詩歌或詩人有關的故事;幼兒園通過家園聯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詩」,家長在家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與注意力進行隨機交流,或給孩子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需要強調的是,「每周一詩」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古詩的審美和語言特點,了解相關的傳統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兒必須背誦若干首古詩或認讀多少漢字。(二)以靈活、多變的形式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在餐前、離園前等某些過渡環節,教師可選擇一些成語故事、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講給幼兒聽,或者藉助多媒體播放這類故事的動畫短片、傳統相聲與說書的錄像等;散步時,教師帶領幼兒觀賞園內的傳統文化環境;結合傳統節日,在戶外游戲和區域游戲中投放適合相應年齡幼兒玩耍的民間游戲材料,幼兒也能興致盎然地參與其中;中班幼兒學慣用筷子進餐前,教師可圍繞筷子解釋與進餐相關的傳統習俗;每年大班畢業典禮或其他重大的文藝表演會上,安排兩個「中國風」的節目,如教師的民樂演奏、親子民族服飾秀、傳統故事表演、家長戲曲表演、師幼古詩說唱或表演唱、武術表演等。(三)選擇適宜的教材進行傳統文化教學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幼兒可能對某些題材感興趣並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主題探究活動外,選擇適合的內容,在五大教育領域均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成為傳統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徑。語言教材包括古詩、童謠、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音樂教學主要是粵語民間兒童歌曲與搖籃曲的學習與欣賞、傳統音樂知名曲目賞析、少量的粵劇和京劇賞析;美術教學包括傳統美術作品與工藝品的賞析、傳統美工形式的創作嘗試;體育活動主要是學習傳統體育游戲的玩法並靈活應用。在傳統文化活動中,各學科的內容可以相互滲透,界限並不特別清晰,這有別於嚴格意義上的分科教學。比如,在古詩欣賞後進行國畫創作,或是對題詩國畫的賞析,就是將語言教學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相互滲透。這種做法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古詩的意境美以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她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內容無疑具有時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違背現代科學的。因此,並非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具有傳承意義。幼兒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要懂得取捨與揚棄,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實際,善於運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價值觀對傳統文化予以選擇,注意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時代性,選擇符合幼兒教育發展規律的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
⑶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論文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新課程標准要求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或短小精悍,或長篇論著,或淺顯易懂,或深奧晦澀。選擇適合小學生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輪船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並不是所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並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安排誦讀內容:如:一年級學習《三字經》;二年級學習《百家姓》;三年級學習《千字文》;四年級學習《弟子規》,背古詩詞20首;五年級學習《孝經》,背古詩詞20首;六年級學習《增廣賢文》,背古詩詞20首。而《老子》是經典中的經典,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它對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無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則適合各年級學生誦讀。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游戲、課本劇、歌謠、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在游戲中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我們可以在班隊會上樹立典型:如自強不息的、勤奮好學的,助人為樂的等等。以榜樣的力量去帶動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生。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一個節日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此為載體,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這才能實現課程標准倡導的建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中,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經典誦讀、背誦、賞析。同時,我們也務必搞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四、藉助先進的現代教學媒介,提高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以我國傳統的文化作為依託,必然會出現一些令孩子難以理解的生僻的詞語。如果處理不當,會使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當前的科技,將國學內容製作成短片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漫,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充分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參與國學學習。藉此培養孩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效果。我國當代音樂家谷建芬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把國學經典用音樂的形式演繹,情真意切地再現古詩、古文的韻律美。既淡化了讀詩時的枯燥無味,又增添了語言文字的意境美。這不失是用現代媒介,為國學經典的一種創新。四、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注重整體教育氛圍營造,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打造書香文化校園。利用名言警句、書畫作品等大力豐富國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熏陶。創設濃厚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校部分宣傳欄、班級「文化展板」專欄,專門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欄,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義、方法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
⑷ 如何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議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傳承
論文提要: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於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網路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於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後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馬克思主義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並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於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斯賓格勒的「文化有機論」與季羨林的「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論」,以及不少學者認同的「太平洋世紀論」都認為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將成為世界主流或內核.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揚棄了落後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國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進文化後,將在中國、在全世界顯出勃勃生機.中國「禮義仁智信」的做人原則,教化為本、以德為先的政治策略,飽含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風俗民情,孕育中國悠久歷史的名山大川,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蘊藏著豐富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在人類新一輪道德價值規范的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⑸ 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課論文或感想一篇
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影響
一、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近些年面臨的生態問題日益嚴重,已是不
爭的事實。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我國的資
源與環境的協調保護和合理利用。十七大報告中明
確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
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
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
為本,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
統籌兼顧。報告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
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
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要完善有利於
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
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強調堅持節約資源、保
護環境的工作,關繫到我國人民生活的質量,關系
到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高知識群體,是國家未來建
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畢業以後,無論是從事管理、科
研、教學工作還是基層工作,都會涉及到發展與環
境的關系問題,這一群體如果不具備生態素質,就
不可能把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規定真正
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就不利於和諧社會的
構建和發展。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中的絕大
多數都認識到了生態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注環保、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了大學生生態意識
的主流。具體而言,大學生們能夠認識到人為因素
是造成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經濟建設不能以
犧牲環境為代價,人類的發展不能只考慮眼前的既
得利益,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且,大學生中的
大多數不僅認識到生態環保的重要性,而且能走到
生態環保的實際行動中去。[1]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
當前的大學校園中,還存在一些與環境不和諧的現
象。例如,隨地吐痰,隨意踐踏草地,隨意亂塗亂
畫,隨意亂丟垃圾,不愛惜糧食,不珍惜水、電等
等,這些屢見不鮮的現象可以反映許多學生沒有從
人與自然的道德層面上,去思考這些日常行為習慣
的不適宜。
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他
們具有社會主義覺悟、愛國主義精神和良好的個性
心理品質的同時,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也是不可缺
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是21世紀
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內容,旨在轉變大學生傳統的自
然觀、價值觀,培養大學生生態倫理觀,具備必要
的道德責任感,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傳統文
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歷來把天地人看作一
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主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維
護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價值和權利,追求人與自然的
和諧。「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違,後
天而奉時。」[2]在我國古代,古人不僅把道德對象從
人擴展到自然物,也把倫理關系從人與人之間擴展
到人與自然之間。這種有機自然觀以及她所蘊含的
一系列道德准則和倫理規范,都反映了古人樸素的
可持續發展思想,這些都為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提
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材寶庫。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道德思想
「究天人之際」是中國歷代哲人的基本旨趣。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主幹的儒、道兩家來說,都是以
「天人合一」為基調的,二者都把天人關系作為思想
的聚焦點。儒家注重的是人道,天人關系就是從人
道挈入的,以人道體天道,將天道人化,以仁義思
想為核心,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把人類社會的
道德屬性賦予自然界,提出「仁民愛物」的環境道
德觀,希望積極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來實現人與自
然的和諧。道家則以自然之道為出發點,從天道挈
入天人關系,以自然無為為宗旨,要求人類尊重自
然、順應自然,去除人為,平等地對待萬物,以此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3]
基於此,儒家要求人們在利用自然資源時,應
該根據自然的本性,根據自然提供的條件,「以時禁
發」地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孟子主張,「不違農
時」,讓農民根據自然界的節氣陰陽條件,從事正常
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產活動,「數罟不入
氵誇池,……斧斤以時入山林」,[4]以保證魚鱉和林木
的再生能力。荀子說得更具體一些,要求人們對自
然界的開發、利用要「適時」而「有節」,強調人們
要按照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去利用、保護動植物資
源使之得到長期利用。「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
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污池淵沼川澤,
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
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5]這里
既有利用又有保護,並很好地回答了如何處理保護
和利用的關系這個問題。
道家確立了「道」和「德」的基本理念。其以
「道」作為道德依據,並以「道的統一性」確立道德
的平等性,認為「物無貴賤」,即站在「道」的立場
看,天下萬物之間是不存在高下、貴賤等差別的,人
和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道家主張,人
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並尊重自然界
的規律,反對一切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要求人們
應該讓生物按其自然的本性而自由地生存和發展,
而不是妄加干預。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6]30在老
子看來,人們只有把握事物內在的發展規律,才能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鳧脛雖短,續之則憂;
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
無所去憂也。」[7]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進一步強
調,人類對待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萬事萬物按其
本性自由發展,這樣才能與天地萬物保持和諧。
此外,我國古人歷來強調「無我」、「節欲」和
「去奢」,反對「暴殄天物」,提倡「節儉」,提倡生
活起居與大自然和諧。孔子說:「奢則不孫,儉則固。
與其不孫也,寧固。」[8]在孔子看來,奢侈了就會越
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同樣,
老子也提倡節欲,「見素抱朴,少私寡慾」,[6]36更反對
縱欲。在老子看來,在達到溫飽生活之後,過多的
物質享受對於個人的身心都是有害的,「五色令人目
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畋獵令人
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9]顯然,儒、道家都強
調人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慾望,要將其控制在適當
的范圍內,提倡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方式,以維
持生態持續性和自然保護。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無論是儒家還是道
家,他們都強調,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統一性,共
處於同一生態大系統中,自然萬物對於人來說,是
平等的且有著重要價值、不可分離的,人類不能將
人同自然分割開來,更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而應
該是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在自然觀上,我國傳
統主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反對肆意干預自然,破
壞自然;在生產上,主張適應自然的變化,根據自
然提供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從事生產活動;在對資
源的利用上,主張對自然資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維持資源持續不斷的供給能力,反對「竭澤而漁」;
在消費上,主張「為腹不為目」,反對不利於人們身
心健康的過分的物質享受。[10]所有這些對於強化大
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態生活觀、適
度的生態消費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具有不可忽視
的現實意義。
三、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生態道德
教育
作為東方文明的一個典型形態,我國傳統文化
內含著豐富的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它以朴
素生態思想為基礎,從國計民生及後代人的需要出
發,把物質生產同生物資源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要
求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以保持資源的持續利
用。這些觀點與當今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是相同的,對
於克服當前的環境危機,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的確
具有巨大的科學指導作用。不過這當中也有它的不
足和局限性,如對科技發展的制約性等,我們需要
合理解析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糟粕,並在現實的基
礎上批判地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剔除其封
建性的糟粕,進一步豐富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文
化資源,切實增強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發揮課堂作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
強生態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世界觀、人生
觀、價值觀的教育,它可以作為我們進行生態道德
教育的主要基地。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程中,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內容中
就涉及到理性愛國、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弘
揚節儉美德等有關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涉及到生態
道德教育的內容。因此,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
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聯系當代大學生面
臨的實際問題,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思
想引導大學生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懂得人與
自然是平等的,人類應該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
障萬物的生存權利,反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等一
切破環生態平衡的行為,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大
學生生態道德意識,逐漸形成與之相關的生態道德
責任感,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模式。
第二,發揮校園媒介作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近年來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
益突出,當前社會媒體對生態保護傳播的力度在逐
步加強,綠色報道也越來越多。就學校而言,選擇
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各種媒介,通過通俗易
懂、具體生動地反映傳統文化的電影、電視、文獻
讀物等,對大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同時,學校
還要有計劃組織相關老師引導大學生閱讀《論語》、
《孟子》、《老子》等傳統文化讀物,讓學生思考為什
么要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合理性,從而形成正確的
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第三,充分利用網路載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網路現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
傳播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這就為學校的生態道德
教育提供了平台。學校可以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
有影響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網
站中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文字、圖像、聲
音和動畫於一體,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抽象
的理論與形象的感官刺激相結合,變枯燥為樂趣,使
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自覺履行愛護自然、
保護自然的義務。
第四,在實踐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生態
道德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認識與實踐並重,注
重內省,倡導體驗,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除了注
重課堂教學外,還應身體力行,讓大學生參加實踐
活動使其身臨其境,通過改造環境的親身體驗形成
和鞏固保護環境意識。生態道德教育實踐形式多種
多樣,例如,清理課桌文化,回收廢舊電池,在
「植樹日」、「無煙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糧食
日」等特殊紀念日,深入社區開展環境教育宣傳活
動。除此之外,學校相關部門還可組織學生舉辦有
關傳統文化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等。通過這些
途徑,使大學生理解人類不僅要對他人和社會承擔
責任,也要對後代乃至於整個自然界承擔責任,喚
起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從而具備良好的生態道
德素質。
總而言之,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是21世紀高校
道德教育的新內容,它不僅涉及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的問題,而且涉及「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問題,涉
及和諧社會的實現問題。因此,要通過生態道德教
育的逐步普及,讓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
人心,從而積極主動地對大自然投以關愛,尊重、珍
惜資源,取之有度,消費有節,維持和促進人與自
然的和諧統一。
⑹ 急求一篇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論文2000字左右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如此困難,有政治環境惡劣的原因。中國的政治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其思想文化觀點相對保守,對專制主義的思想文化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一旦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進、突破,總會有一些從特權政治獲得甜頭的政治家,從幕後跳出來,用政治權力加以打擊。近代不是有一些軍閥,在國內大肆鼓吹尊孔嗎?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對思想文化橫加干預,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也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這使後人感到困惑:想說愛你,又不容易。因為分明有著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許多至可寶貴的東西。
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復雜的這個特點,令後人感到十分尷尬。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一個原因。
筆者此文主要談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及今後發展方向的一些觀點。在寫作過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這樣或許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把握人類前進的方向。
人類社會總在不斷前進的,這種前進,在政治上,表現為以民為本,直至後來的由民作主;在經濟上,表現在重農重商,直至後來的市場經濟;在思想文化上,表現為尊重別人的思想觀點,直至後來的思想自由;在對待人上,關心人,愛護人,直至後來的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
中國人古代一直存在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些思想本身,是進步的。在人生態度上,司馬遷那種雖處逆境而奮發有為,蘇東坡豪放達觀的胸懷,張衡、徐霞客那種對真理的執著熱愛,孟子「我善養浩然之氣」,偉大詩人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抱負,均是一種健康的精神境界。對待自然、命運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說,無不包含著人定勝天的思想光輝。在對待個體生命的權利和自由上,《古詩十九首》和阮籍《詠懷詩》對人生意義的關注,《世說新語》中對個人價值的肯定,《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追求,都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鮮的血液。在對待個人與社會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位卑不肯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對待人與自然上,《棘敕川》、《岳陽樓記》、《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學作品,更是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的特殊感情。
登長江,誦「大江日夜流」,頓生一種豪情。臨高山,讀「一覽眾山小」,頓生一種鬥志。讀《騰王閣序》,吟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又生一種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撓,如此強健,唯斯國方有也!
但是,同別的國家一樣,中國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於時間久,在若干年時間里又沒有及時進行打掃,使糟粕越積越多,給我們民族帶來極大損害。女人有獨特生命價值嗎?不過是男人附庸。每一個中國女子,應以生活於現代為慶幸,而以生活於古代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沒有獨立生命價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無數蒼生,都在皇權高壓下葡葡。他們或許渺茫過,懷疑過,反對過,但後來,他們再也不曾有過這個念頭,甚至以高呼「吾皇萬歲」為終身榮耀。馬克思曾經把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蔑視地稱之為普遍奴隸制。不是崇高創新,不是倡導一代勝過一代,而是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使幾千年期間,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科學文化,一直難以進步,終於在近代社會不可避免地落後於國際社會。一方面是皇帝窮奢極欲,三宮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爛,官僚貴族欺壓人民、掠奪百姓,另一方面卻鼓吹「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憂道不憂貧」,對平民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進行種種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難以進一步提高,又使社會經濟發展失去內在動力。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壓制個體生命正當慾望。哪個人特立獨行,即「槍打出頭鳥」,導致國民雖眾多,實則千人一面,有膽有識的人百中無一。有新的思想,即「鳴鼓而攻之」。有不遜之言,即「禍及九族」、「誅滅十族」。在家聽父母的話,在鄉聽長輩的話,社會上聽官僚的話,而全體官僚則聽皇帝的話。個人的婚姻大事,聽父母的話。否則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對外部世界缺乏關心。雖然在鴉片戰爭被打敗,仍不肯認輸,以天朝上國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認真學習別人文化的有價值東西。一次次失敗,仍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不能對自己體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發自己民族生機活力。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多得不可勝數!
愚昧、落後、抑制人性、阻礙發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生活,其思維豈能不退化,其個性豈能不扭曲?與此同時,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還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善於鑽營、欺騙,又有背景的人,青雲直上;渾渾噩噩、平平庸庸、處事圓滑的人,一帆風順,庸人一生平安;而才華橫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負之士,卻往往是英雄難有用武之地,鬱郁一生。不是優勝劣汰,而是劣勝優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逆淘汰的現象——幾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用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中國文化是優是劣,孤立地看,是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應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它國家、民族的文化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認識各自優缺點,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里主要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同西方文化進行比較。這也是近一兩百年來,學者們十分感興趣的一個問題。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其長處。「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國人崇高天倫,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溫暖著我們的人生,支持著我們戰勝各種困難。「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誰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國人熱愛現實,關心現實,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種虛無主義思想對人心靈的損害,能把人們注意力吸引到建設現實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中國人並不屈服,而始終保持一種信心、鬥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中國人常常講究道德,以友善態度看人,以友善態度對待其它民族,這對於國內社會秩序的建立,對於國際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積極的。有著強烈的為國為民建功立業思想。從馬援的馬革裹屍,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的「對酒當家,人生幾何」,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均體現這種強烈抱負的存在。與自然也有著天然的共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上空」,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世界文化時代的到來,終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阻擋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文藝復興以前的古希臘文明,已被賦予新的內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紀文明,遭到徹底批判。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
試概括出幾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體生命的自由、尊嚴,講得不夠。更多的是帝王的權利,而不是百姓的權利;是上級的權利,而不是下級的權利;是單位的權利,而不是個人的權利。現代社會學認為,社會活力來自激發個人的積極性,社會尊嚴來自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而中國傳統文化之做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既是文明不發達的表現,也必然妨礙社會的發展。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眾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為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西方則堅持思想自由。各種學術可以自由爭鳴。因此幾百年來,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輩出,新的學術成果接連不斷,令世人嘆為觀止。
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儒、道、佛並存,為什麼還說是沒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對立的,而實則皇權政治下一種思想的三個方面:出則為佛,入則為儒,修身則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統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戰,也不容挑戰。除非在政權沒落,或瓦解情況,批判儒家、專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頭之日。
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西方則崇高法治,在全社會崇高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既維護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成本。
在人才選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競爭。這樣能夠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能夠給其他想發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能夠確保人才隊伍新陳代謝工作順利進行。中國的人才選拔模式則不科學、不合理。幹部隊伍是「官選官」,上一級選下一級。客觀上助長各級幹部不是把精力放在為民辦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級旨意上。公務員選拔,也不夠透明、公開。這使中國人才隊伍整體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腐敗泛濫;也挫傷了大量銳意進取的民眾的積極性。
在發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講的是科學和民主。科學,不但是重視科學技術,也包括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選舉國家機關,並進行相應監督。這使西方社會數百年來一直生機勃勃向前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人情和集權。衛生部部長、北京市市長在處理非典工作有嚴重失職。在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按照法律制度處理就可以了。但中國對這起事情的處理,卻十分費力。這類情況,在中國十分普遍。每一起腐敗案件發生後,都有許多人在背後活動,找人講情。沒有人情,便辦不成事。各種事情的解決,如評職稱,重大課題立項,各種評獎,均離不開人情。人情是這個社會得以運轉的萬金油。集權,即大權獨欖,什麼事都由有關領導說了算。結果只能是脫離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權謀個人之私。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會正常秩序遭破壞;在維護極少數人的特權利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礙了整個民族的不斷發展。
由此看來,中華傳統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從總體上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落後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西方文化經歷過一個較充分的現代化階段。而我們民族,則尚未經歷過這個現代化階段。至少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化階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新的時代,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
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進而推動我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新的文化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人們都會關心這個問題。有一點可以肯定,應該比現在的文化要美好得多。
——這還用說!人們會說道。
我說的美好,有這么幾層意思。
一、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自己、社會、自然有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無知、愚昧基礎上的文化,是不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幸福的。
這就要求個人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破除種種迷信思想、教條主義,勇於探索正確認識。也要求社會倡導思想自由,倡導尊重真理,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個人生活的進步,與社會的進步發展密不可分。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始終是每一代人的責任。新的文化,也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設中,必須倡導人的社會責任,鼓勵人們在實現個人利益基礎上,為社會多做貢獻;必須引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的矛盾,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必須使人們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激發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創造更多優秀的勞動成果。
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宏揚人的價值和尊嚴,尊重人的合理需求。
人是大千世界最尊貴的生命,是萬物之靈。理應雄糾糾、氣昂昂地活著,理應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打擊人的尊嚴,而抬高人以外其他事物、力量的尊嚴,都是不允許的。人與人之間權利與自由是平等的。任何一個人,任意侵犯他人的尊嚴,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都是不允許的。新的文化,必須喚起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尊嚴意識!喚起他創造生活的熱情!喚起他對別人生命價值的尊重的熱愛。努力使自己做一個大寫的人,開創大寫的人生。
同時,還要考慮人的需要,創造相應的精神文化產品。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脫離人的需要,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必定是沒有生命力的。
(四)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新文化的建設,正如人們常說,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繼承是必要的。主要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事物本質和規律,或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繼承的。但要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這純粹是一種意淫,愚昧可笑。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絕不是去復興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是新中華文化。
還要虛心學習。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別人可以學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別人。別人不來向我們學習,是別人的愚蠢。而我們不去學習別人,則是我們的愚蠢。學習永遠不是一件丟面的事,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趕上別人,超過別人。即使已經超過別人,也要繼續向別人學習,因為別人總會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們好一些。
不同國家國情不同,學習中不能照搬照抄。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裡?人口多一些,生產力起點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後一些,人均資源少一些,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許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發展經濟,都要科學、民主,都熱愛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都要講道德和法律。因此,別人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就應積極借鑒。
有些人動不動以中外國情不同為由,千方百計為學習別人先進文化設置障礙。中外國情不同,所以中國不能搞市場經濟,不能崇高人權,不能普選,不能倡導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這與其說是重視本國國情,不如說是自甘落後。許多別人文明的先進成果,被排斥在一邊。害了誰?害了自己民族的未來,害了廣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來指導我們的文化建設,那麼我們民族與世界先進民族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必然越來越大了。
在我看來,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攜手前進是最明智的。你看看我是怎麼做的,我也看看你是怎麼做的。你向我學一點東西,我也向你學一點東西。這樣大家都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成熟。人類文明,必然要以這種方式前進,才能發展更好,也才能使各個民族更快地進步。
關於創新。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關鍵環節。沒有創新,舊事物不會滅亡,新事物不會發展,世界永遠原地踏步,不能前進。文化也是如此,僅僅只有繼承,或僅僅中只有學習他人,都是不夠的。還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創新不易。一要有一定的文化積累。根深葉茂。文化積累是根,根基不扎實,是長不出新枝的。即使破土了,也長不高,長不壯。
二要明確方向。方向錯了,不是創新,而是守舊、復古,前功盡棄。一定要透過種種迷霧,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這個方向,說到底,是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三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四要有勇氣和意志。以新的文化代替舊的文化,並非一帆順,必然會碰到斗爭。這離不開政治家的膽識,也離不開有識之士的頑強奮斗。說到底,是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代表不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只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已進行了一百多年。總的印象,是太慢了。亞洲幾個發展中國家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比我們快得多。這可能同他們直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便於接收同屬資本主義國家的西方世界先進成果有關。而我們則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於我們在很長時間內不能以開闊的胸懷理解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文明一直保持一種強烈的警惕性,不能積極地學習西方文化那些先進成果,結果反過來損害了我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
但是,中華民族這個傳統民族,走向現代民族的腳步,是歷史發展必然要求,是誰也難以阻擋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盡管路途坎坷,卻是最終要完成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改革的深入,和國際上對外交往的增多,我們的胸懷將更開闊,我們對文化發展的規律將認識得更深刻,各種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障礙,將逐漸被打破,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必將大大加快。
這里還想就國家熱談一談自己的精淺想法。
這十多年後,又出現國學熱,涌現一些國學大師。但筆者發現,一些人只是就國學談國學,這已經走入歧路。時代不同了。今日談國學,應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國學,就必須精通西學。就必須了解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一個現代國學家,就必須同時也是現代西學家。這樣,他研究國學,才能真正得出比較全面、成熟、中肯的結論。要研究國學必須研究春秋百家學,大唐文學,魯迅文學。有人把千古罪學當成國學,其實把自己也變成了千古罪人。
⑺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給你個提綱你自己挑著寫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它有著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集體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從時間上講,中國傳統文化大致是指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文化。因為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文化的劇烈沖擊。中國文化開始大幅度的震盪,調整。這種變化一直持續至今。從地域范圍看,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包括傳統的中國地理概念,還包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朝鮮等國家和地區,沒有一個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今天中國人的思維與行為仍在不自覺中深受其影響。縱觀歷史,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儒學、美德、禮儀、民族精神、榜樣、誠信、和諧觀、負面道德經驗等方面。
二、多視角看傳統文化教育的德育價值和體現
傳統文化教育的德育價值,眾說紛紜,許多專家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各抒己見。有些學者們論證了儒學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認為儒學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思想政治課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等具有極為有益的作用。還認為新儒學倫理道德思想有助於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啟示。改革開放以來和加入WTO以後,中國的人文精神及傳統文化思想受到挑戰。對學生進行儒學教育,堅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園,凸顯人文精神,要求我們加強儒學倫理教育,倡導道德體驗教育。
〔1〕有學者從美育及傳統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進作用。也認為當代德育的社會文化環境受以現代傳媒為特徵的大眾文化影響,人的審美受到侵蝕、精神世界也被無情的擠壓著。青少年的奮斗精神、進取精神、創造精神受到巨大影響,自我意識強全局意識差、競爭意識強合作意識差、好勝心強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結構。而美育與德育的終極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和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審美教育與價值觀的培養及形成有密切的關系,這也是我國把美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當前可以通過藝術教育、經典導讀、看經典戲劇電影、文學導讀、注重課程教材改革、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等措施來實施美育。
〔2〕對於美德作為知識可教性,有學者論證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但美德作為知識被教師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過理性去獲得、美德本身的內涵在當代社會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師的失落。所以傳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學劉國強教授闡述了中華美德教育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指出儒家倫理教育之特點,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層面的含義和與諸德的關系,認為它們都是相互關聯和融通的一個體系。他的關於中華美德的當代意義提醒了我們不要一味的追求現代的、西方的、流行的價值觀,而忽略中華傳統美德所蘊涵的價值。
〔4〕 至於道德榜樣、榜樣教育問題,部分學者論述了榜樣的道德價值,道德榜樣的類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樣並不特指道德榜樣,它們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只有具有正面價值的榜樣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價值。從道德主體的角度看,可分為個體道德榜樣與群體道德榜樣:從社會生活的實際來看,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道德榜樣,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會道德資源者、對社會負有重大責任和具有重要影響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樣有幾種產生的可能,即先驗論、發現論、需要論、實踐論。不管怎樣,道德榜樣產生的條件至少應該是理性主義和普遍主義的訴求。道德榜樣的功能如下:傳統優秀道德的典型承載者,現實主導價值的積極弘揚者,未來理想道德的開拓創新者。這三種內在功能決定了道德榜樣具有示範和激勵的外在功能。
〔5〕現實教育中要積極發揮道德榜樣的外在功能,使其轉化為內在功能,以不斷擴大的道德榜樣的力量和影響力。但如何處理好榜樣教育與偶像崇拜呢?有學者指出要合理運用它們之間的耦合,來建設新時期的文化和進行學校道德。需正確認識偶像崇拜語境下的榜樣教育。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傳播媒介產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態和現象的出現沖擊並改變著傳統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觀念。時下榜樣曲高和寡,偶像卻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找出新時代文化背景下榜樣與偶像的差異與共生,建構它們間的耦合機制。需要我們貫通理性思維與情感體驗;協調價值目標與現實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和重要價值,當前有學者對學校如何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應具有生活性、綜合性、發展性,體現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統一,且要設置專門的民族精神教育課程。擬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標,不同的學習階段,目標層層深入。至於其教育方法,不能脫離學生實際,而要從學生生活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活動中開展教育,這樣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內化。
〔7〕在崇尚個人自由的現代社會里和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市場化改革的影響下,當代學校民族精神教育面臨著危機和價值困境,即如何處理好國家認同和個人自由的關系。學者認為,當代學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強調個人自由與國家認同各有優缺點,因為他們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歸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學者要建立一種必要與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價值取向:基於個人自由的國家認同。根據哈貝馬斯的商談倫理學,通過達致共識的對話教學來實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討論、辯論、說服教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獲得些道德規范和自己的價值觀。
〔8〕有學者指出負面道德經驗也有其德育價值,負面道德經驗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具有假、惡、丑性質的道德事件或行為。但它在學校教育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人認為負面道德經驗會對學生的道德成長產生消極的影響,因而在實踐中採取迴避或拒斥的態度。他們認為負面道德經驗一旦被課程化,就會對學生的道德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有利於發展學生處理負面道德經驗的意識和能力,適應真實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經驗和進行道德反省。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是矛盾的統一體,道德經驗也不例外,學生不應該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麼負面道德經驗在當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麼呢?根本原因在於人們認識上的偏差。有些人認為呈現負面道德經驗與學校教育的性質不相符合;有些人認為學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環境熏陶的結果,因而在學校教育中呈現負面的道德經驗不利於學生的德性成長;有些人認為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學生傳遞負面的道德經驗。但它們不應成為學校擯棄負面道德經驗的理由。學校德育不只是教師和學生過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學生學習如何在社會上過道德生活的地方。社會上永遠存在著真、善、美與假、惡、丑。學生不可能完全封閉在學校內,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社會打交道。既然和社會交往,學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負面道德經驗。如果學校不讓學生掌握面對負面道德經驗的智慧,那麼他們在遇到負面道德經驗時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學校應該將負面道德經驗課程化以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9〕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顯然先秦時期的禮就是道德規范的載體,也是傳承主流社會倫理思想的符號,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學者說其功能主要表現在道德內化、示範和傳承等方面。禮的踐履使人們逐漸養成遵守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形成道德觀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內在的道德自覺。禮儀則以理想的模式向社會成員展示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和供他們效仿的行為准則。禮儀還通過禮儀活動標准化的語言和動作,使社會道德規范成為可以習得的東西。先秦時期的禮具有傳統禮儀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禮教與樂較大配套進行,相輔相成;第二,先秦禮的道德教化與國家機器的推動密不可分。禮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禮的道德教化的作用,還有中國古代政教合一的機制是禮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徑。
〔10〕也有學者分析了人生禮儀的德育內涵,它是一種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圍繞著人的生命歷程的關鍵時刻或時段而形成的儀式活動,具有豐富的德育功能。因為人生禮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連接著尋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連接著受儒家文化支配的傳統價值觀念,千百年來始終發揮著規范人生和統一教化的作用。當然人生禮儀德育功能的實現,要注意在開展禮儀活動時講究實效性;要在莊重神聖的場合下,以富有象徵和表現力的方式使受禮者完成道德教化過程。這對於今天的德育有借鑒意義。
〔11〕和諧是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機制和狀態,它是發展著的聯系。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有和諧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體和諧」、「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諧的意義。傳統文化注重「修身」的價值追求,有助於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的思想,有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傳統文化「以民為本」的觀念,有利於鞏固社會和諧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宏偉目標的提出,正是中國傳統大同社會理想在現代的延續和升華。中國文化傳統中追求和諧的思想由來已久,講求和諧是往聖先賢們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文化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應當把構建和諧社會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智慧和精神動力。例如:傳統文化注重「修身」的價值追求,有利於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修身」,強調個人道德人格的培養,對於提升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極其寶貴的啟示;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的思想,有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儒家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就是主張人與人、人與社會要寬容和諧。儒家「和為貴」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對和諧理想的追求。
〔12〕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為「和」的思想賦予嶄新的時代內容,進一步倡導以和為貴的新型人際關系准則,無疑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減少人際摩擦和社會內耗,在全社會形成「貴和尚和」的價值取向,增強人際關系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是與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脈相承的。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把天地萬物視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只有處於和諧關系中,才能得到發展並生生不息。儒家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諧的,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雖然是農業文明的產物,但它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和感和相互依存關系,對於我們反思現代工業文明對自然的征服態度,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時期,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環境,承載著最龐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著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資源,面臨著最突出的人與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還有,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於鞏固社會和諧,「民本」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精神資源,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獻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們只有把構建和諧社會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善於汲取「民本」思想的精華並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容,才能夯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一個以民為本的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⑻ 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與弘揚的論文範文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目前在中小學生中,廣泛存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認知缺乏,興趣不濃,傳統文化意識淡薄的傾向,他們對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如:傳統美德、傳統節日、文學名著、詩歌詞賦、成語典故、毛筆字等沒有興趣,缺少教育,而對洋節日、洋快餐,日韓明星,流行音樂,網路游戲等倍加熱門、推崇。眾所周知,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這樣的情況如任其發展下去,將導致文化斷層、精神缺氧、社會道德缺失,後果非常嚴重。國家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適時制定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對在中小學生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出:中小學各學科課程要融入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在學校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等。那麼,如何加強中小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按照《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的要求,在中小學生中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將傳統文化教育做為學生必修課程,納入學校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傳統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秀學生。
2、加強教師隊伍培養。傳統文化教育質量取決於教師水平。由於多年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難以承擔傳統文化教學任務,因此搞好傳統文化課教學,必須從培訓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培養訓練,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3、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材的編制。要集中人才,結合我地區特點,編寫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並不斷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質量。為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提供好的素材。
4、發揮我地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作用。我們這里有許多著名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館、展覽館、革命烈士陵園、文化大家及愛國人士的故居等教育場所,帶領廣大中小學生定期學習參觀,並以此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5、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輿論環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在學校及社會上的各種社會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設專欄、辦專刊、學校廣播站等載體,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校園、社區等文娛活動,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為中小學生學習接受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發揚傳統文化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博大精深。而我們在學校中最需要繼承的是什麼呢?那就是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從中國傳統文化抽象整合出來的價值體系的精華,在具體操作時,應把繼承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的傳統作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因為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兩種基本素質,這兩種基本素質是一個人不斷成長發展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基礎,因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應該首先繼承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的優良傳統。
1、學會做人
學會做人既是學生成長的基礎與保證,也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文化關於學會做人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具體表現為愛國、自尊、尊敬、知禮、遵規、反省、改過,誠信、持節、厚仁、貴和、求新等。我們要使我們的學生做到:(1)學做一個愛國的人。愛國就是對祖國的熱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2)學做一個既自尊又尊敬人的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一個人要自尊、知恥,這是做人的底線之一。(3)學做一個知禮、遵規的人。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非常重視知禮和遵規。(4)學做一個反省、改過的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大力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就是一個人要不斷地反省和改正過失或錯誤。(5)學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6)學做一個持節的人。持節就是保持氣節,具體指志氣和節操,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品質。(7)學做一個勇於創新、奮發向上的人。求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求新就是要與時俱進。沒有求新,社會就不能發展,人類就不會進步。(8)學做一個務實踐行的人。中國傳統文化提倡講究實際、崇尚實乾的精神,注重「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2、學會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基本任務,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直接或間接教導學生學習的論述,涉及到學生學習的立志、自強、惜時、毅力、好學、善學、求索、實踐等各個方面。在學會學習方面,我們要使我們的學生做到:(1)學會立志,做一個有志向的學習者。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就很重視人生志向的確立。(2)學會自強,做一個自強不息的學習者。自強即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努力進取,昂揚向上。(3)學會惜時,做一個有效利用時間的人。中國傳統文化對珍惜年華、時間的論述是形象動人的。(4)學會勤學,做一個好學的人。中國傳統文化大力贊揚勤奮學習的人,極力提倡好學的品質,關於勤學,好學的論述和故事是很多的,也是很感人的。(5)學會方法,做一個善學的人。善學是指能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學習的規律,多方面高效率的學習。(6)學會求索,做一個不斷探究實踐的人。除了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之外,還要不斷地向實踐學習,去實踐,去探索。 這一看就不想是你寫的啊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我國民族精神的形成過程、內涵和基本作用
1.形成過程: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改造生存環境、抵禦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和建設祖國的奮斗中,逐步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2.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3.基本作用: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力的核心,具有對內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二、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
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在戰爭年代,「井崗山精神」、「抗戰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的表現。在當代,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等,展現了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樑和不可戰勝的雄姿,成為新時期弘揚民族精神的旗幟。
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
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關繫到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力的核心,具有對內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只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集中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披荊斬棘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只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有效抵制腐朽文化的入侵,吸納現代文明成果,促進民族文化的創新和進步。
四、我們應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發揮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需要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需要博採各民族之長,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的營養;需要堅持不懈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民族精神的教育;需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青少年自覺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自尊、自立、自強,確立符合時代潮流的理想和奮斗目標等。
⑼ 當代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論文
當代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當代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它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與道德觀念,是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文化精粹。本文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入手,深入地剖析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與大學生德育的缺失原因,並提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實踐應用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道德素養;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及其當代價值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指那些經過實踐及時間檢驗和社會擇優繼承檢驗而保留下來文化,至今5000多年的歷史。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氣魄之所在,不僅在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歷程中起過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其豐富內涵及當代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行仁愛原則,注重「禮」節,有助於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仁愛」思想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孔子將其提升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成為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正是由於孔子的提倡,才使得「仁」位於「五常」之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孔子的仁愛思想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體現了一種樸素的人文觀念。如果說「仁」是內隱的,是一個人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那麼「禮」則是外顯的,是人際關系的道德規范,能夠側面映射出了一個人的仁德。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禮何」、「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乎」,孟子雲:「辭讓之心,禮之端也」,這些思想均與現代社會道德文明建設相一致,它提倡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自省孝親、感恩社會,有助於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2.主張正確的「義利」觀,強調恰當處理義和利之間的關系。義者,宜也,在傳統文化中,指道德、精神的原則,而利指個人的私慾。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義為上,提倡「見利思義」精神。以義為上的理念涵蓋了以下幾方面的內涵:首先,求利務必要以受義為前提,先義後利。其次,求利的同時還需遵循義的標准。。恰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義生利」、「捨生取義」,才形成了中華民族先義後利、以義為上的優秀品質,才使得「義」成為眾所周知的基本道德准則。
3.強調正確的「信用」觀,有利於培養誠實守信的價值觀。信者,誠也,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常」之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代表著最基本的道德准則。誠信是人立身處世之本,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信任的橋梁與紐帶。《論語》雲:「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民無信不立」,孟子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正確的「信用」觀,有利於培養誠實守信的價值觀。
4.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於樹立尊重、崇尚、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天人合一」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同小可的地位,它蘊涵著樸素的唯物辨證法的思想。從哲學的視角看,「天人合一」思想認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僅是一個物質領域,更是一個生命領域、精神領域和道德的領域。天,即大自然;人,即人類。從人與社會的關系而言,它指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辯證、和諧統一的關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歸本於自然,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能夠不斷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從而達到天人相融、天人共樂的理想境界。這種理念在當今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極其嚴重、生態危機成為全球隱患的當下,何等意義,不言而喻。
二、當前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缺失原因
當前,盡管各高校已經加強了對大學生關於傳統文化的教育,可是我國大學生關於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還不盡令人滿意,譬如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意識淡薄、興趣不濃、高校關於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的系統性不足、大學生價值觀扭曲、傳統道德觀念淡薄等。
分析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自身的因素。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充分,學習動機不足。在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下,他們往往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們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還有待提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穩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環境的干擾。尤其是在當今,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各種不同文化、價值理念沖擊的影響下,他們易受到各種消極文化思潮的影響,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抵觸情緒。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就不停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的強勢入侵,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劇下降。而且對於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還沒有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的合力。再次是由於高校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影響。由於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高校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高校往往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片面地強調成績與分數,輕視了傳統文化的教育。此外,由於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現了濃厚的科學主義與功利主義傾向,重視工科等實用學科,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而傳統文化教育則受到了一定的忽視。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實踐應用路徑
1.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設置課程計劃。俗話說,理念要先行。要加強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讓學生、家長、學校及全社會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轉變智育至上、唯實用主義的傾向,重視大學生關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如今,高校關於傳統文化教育大多隸屬於通識課程,以選修課程方式來進行,由於許多大學的教學管理機構及大學生本身對於通識課程、選修課程的認識不足。相關課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出現了教學流於形式、隨意性大、效果無法評估等問題。因此,高校還需合理設置課程計劃,建立一套完善的傳統文化教育教育教學體系與良好的教育教學手段。
2.創設優雅的校園環境,營造傳統文化育人氛圍。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只依賴於課堂教學這一途徑,還需通過各種方法與形式來幫助大學生親近、了解傳統文化,而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眾所周知,校園環境是承載文化精神的載體,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離不開高雅的校園環境,因此,高校要以創建優雅的人文環境、營造傳統文化育人良好氛圍著手,以創建優雅的校園文化環境為載體,將傳統文化元素盡可能地帶入到校園環境建設中去,讓大學生充分認識、認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使當代大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著濃郁中國文化風情與韻味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優雅校園,時刻感受優秀傳統文化軟環境的滋養,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化品位,培養健康的人格。
3.開展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注重寓教於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以文化經典為主要內容,力求專精結合、循序漸進,注重寓教於樂、引導啟發。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多為文言典籍,可能會使初學者產生枯燥無味之感。古人雲,「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因此,高校應通過開展各種關於傳統文化的主題教育活動,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寓教於樂,把傳統文化的魅力盡可能的展示出來,努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傳統文化教學變得興趣盎然。
參考文獻:
[1]竇坤,劉新科.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傳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管窺[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02):82-84.
[3]張載.《張子全書》(卷六),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頁2.
摘要: 本論文以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為中心展開研究,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把握時代內涵,通過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與應用研究,探索新時期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模式的新空間。
關鍵詞: 傳統文化;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日益駁雜的新媒介環境,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相較以前發生了劇烈變化,受西方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領域呈現多元化趨向,集體認同感削弱,而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養的教育模式出現了困境。關於傳統文化與青少年文明素養的關系,近年來國內研究大多傾向於將傳統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資源及育人載體等進行論述,傳統文化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手段,成為輔助性的教學工具。然而,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作為文化性符號在承擔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時,也肩負著育人功用,在傳統文化視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養教育新模式,對當前高校所面臨的九零後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和影響
教育的目的在於提升個體的文明程度及修養層次,而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歷史積淀的精華,在建構中華民族價值觀、道德倫理體系、提升個體文明程度及修養層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當代社會學家愛德華希爾斯認為,傳統是圍繞人類不同的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時也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創造性想像的積淀,它包括物質產品、思想觀念、慣例和制度。傳統文化作為人類教育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則是當代肩負文化傳承的社會機制,承載著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以時代的要求為依據,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滲透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將傳統文化與弘揚民族精神、培育大學生自強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學生人格修養等融合,實現並發揮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具有時代內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的內在聯系
文化是一種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們在創造文明過程中創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從廣義上講,文化與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傳統文化精神與文明素養教育的內在機制具有互通性,「沒有一個民族的道德文化是從真空狀態突然發展起來的,傳統是整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傳統文化作為整個民族的社會實踐經驗的凝華,內容涵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傳統文化中所彰顯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等,與大學生文明素養中的國家責任意識相映射;傳統文化中的誠信觀點,與大學生正確的誠信觀相聯結;傳統文化中謙恭禮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與大學生文明的交往觀相關照。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而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文化的影響密不可分,可以說傳統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時代意義。傳統文化資源與文明素養教育內涵互為映射,也彰顯了傳統與現代的辯證反思,九零後主體生長於新媒介環境下,呈現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識傾向,而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歷史虛無主義,使得九零後大學生的道德文化生態呈現出斷裂現象,探討傳統文化與文明素養教育的內在聯系,尋求當代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徑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傳統文化視域下開拓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的新模式。
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充分關照大學生文明素養培育的現實環境與精神特質,開掘傳統文化資源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態中,不拘泥於思想道德修養等理論課的單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斷拓展大學生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文明素養教育的多渠道發展。
1.整合經典傳統文化資源,發揮文明素養教育時效性。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趨復雜,新思想的產生帶來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狀態,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負載新時期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的重任。而「傳統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統攝性,可超越地域、階級、黨派、種族、時間的界限,產生巨大無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潛在的美育功用。傳統文化中儒家提倡「貴和尚中的和諧思想」以及「恭、寬、信、敏、惠」五德與當代的文明體系構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傳統文化資源,發揮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時效性,是當代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亟待開辟的新途徑。
2.促進傳統文化資源與新媒介傳播相融合,創建高校文明素養教育的新語境。九零後大學生在新媒介傳播影響下,對於價值觀導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文化的內涵教育受到了圖片化、快餐化的消費主義文化的沖擊與解構,如何利用網路媒體資源承載傳統文化的育人功用,開辟高校文明素養教育的多元空間,即時有效地解決大學生價值觀認知目標模糊、自我管理意識單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成為完善新時期傳統文化視域下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的重要課題。在新媒體形勢下探討高校文明素養教育的深度發展,促進傳統文化資源與新媒介傳播的融合與發展,對創建高校文明素養教育新語境具有重要作用。針對新時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傳統文化現代性式微、九零後大學生價值觀多元復雜性等現象,明確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模式的價值影響及作用等,探討傳統文化現代性過程中對青少年道德進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養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內在聯系,對實際工作中大學生文明素養的科學化、規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注釋:
1.[美]愛德華希爾斯.論傳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會公德概論[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39.
3.李大偉.基於傳統文化維度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J].德育天地,2012,(2).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勤勞的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培育民族精神與民族素質重要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之中,不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並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當前的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面臨著困境,需要採取有效的對策,提升大學生傳統文化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對策
一、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從本質上來看,還是應試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由教師不斷講解和學生課後自學來不斷獲取的,但是從課堂上所接受的知識畢竟還是十分有限的。從大學語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數課文是古代文學名篇,但數量少,有的還是閱讀課文,教師一般不會進行詳細的講述,學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難度,並且其在編排上存在著銜接的問題,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難》和《將進酒》等名篇在中學階段已經出現過,大學教材中還會繼續出現。很多大學生對古代傳統文化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對古代文學名篇篇名的認知之上,在對傳統文化教育進行考核之時,很多大學生採取復制粘貼的方式來對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憂。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學性
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學校關注的是學生專業課的學習與學生今後的就業情況,並沒有重視傳統文化方面的教育。這導致很多大學生除了將主要的時間放在專業知識的學習方面,還要抽出時間去考各種證件,比如四六級外語證、計算機等級證書等,這種實際情況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想去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也沒有時間,長此以往,很多大學生不僅是淡忘傳統文化知識,甚至會認為傳統文化知識在當代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這導致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之間的鴻溝,將傳統與現代分割開來。
二、 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1、多管齊下抓傳統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編寫工作,編寫適合大學階段使用的大學傳統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師要鼓勵大學生多讀書。教師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時機地向大學生推薦優秀的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讓大學生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讀,並通過網路、電話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與大學生開展交流,讓大學生對古代傳統文化感興趣,並加深了解。最後,對於傳統文化的考查,要從實際出發。教學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去,並能為以後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考核之時,注重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文化連接,讓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也能在當代發出光彩,重振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信心。
2、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緊密結合
一所好大學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蘊,這一文化底蘊,是在不斷地繼承與創新之間形成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時,其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等還沒有定型,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大學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觀」,而傳統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理念,教育了無數大學生不斷去積極進取。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定時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過程必然會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記,但是不同的時代已經給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疇方面,其內容則因不同時代的生產關系與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發生著變化,所以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之間不存在一個大的鴻溝,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連接的關鍵點就在於古為今用,不斷去發展創新,在傳統文化之中注入新時代的氣息。
總之,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還存在著教育手段的不科學性與教育定位的不明確等不足,面對現實之中存在的困境,應採取多管齊下抓傳統教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緊密結合等措施,將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當作學校的重要事情來抓。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必須讓全體大學生樹立傳統文化方面的意識,肩負起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民族振興的重大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蘇寶梅.論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1).
[2] 陳曉芸.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現狀綜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摘 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寶。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辯證地看待中華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規范日常教育,重視契機教育,引領大學生深入領會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學說
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攻堅期,這是一個破舊出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一句話,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隨著現代化的鋪開,各種外來價值體系的沖擊及本土道德價值體系依託的本體即儒家文化的弱化,造成部分人價值觀扭曲、精神失落,甚至道德敗壞。青年大學生作為易感人群,容易受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重要課題。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寶,是華夏兒女智慧的結晶,是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沉澱在歷史中的養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成、積淀有效地調節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引導著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協調天、地、人之間關系的一副良劑。以儒家思想為例,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學說的精華思想中包含不少優秀傳統文化,它是內聖外王、以仁為內在要求,以禮為外在規范的思想體系。雖然儒家學說集糟粕與精華於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強調內心道德層面的自身約束,強調由己達人的社會實現模式。這種道德層面的約束,內修「仁」,外靠「禮」,通過「仁」、「禮」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給力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2.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現實要求。根據抽樣調查顯示,93%的學生是熱愛祖國,奮發向上,進德修業,拼搏進取的。他們理想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度認同;他們勇於拼搏,重視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錘煉;他們積極活潑、思想開放、富於創新意識。然而,隨著全球化迅速發展,市場經濟的深化轉型、社會格局的急劇變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價值觀的影響,出現責任感不強、自我意識突出、自我約束能力弱、意志品質薄弱、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顯得尤為重要。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從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養分,重新構造適應新時代的價值體系,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規范日常教育,引領學生從讀書交流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煉堅忍的意志品質為重點,制定《實施方案》、《管理規定》和《學生行為規范》,對學生日常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活動提出具體要求。積極開展勵志讀書活動,要求每人在大學期間閱讀30至40本課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讀後感,參加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活動;積極開展專題討論活動,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當前時事政策、社會熱點問題和大學生成長成才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討論,要求每人參加一次討論活動。通過健全管理機制,推進閱讀活動常規化、機制化,化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閱讀交流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怡情養志、勵志成長。
2.重視契機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修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經典、勵志成語、名言警句等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承載著中華兒女的美好希望,傳遞著催人奮進的正能量。可以定期開展「國學經典知識大賽」、「勵志成語大賽」等教育實踐活動,引領青年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怡情養志,勵志成長,進而深入領會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注釋:
①鮑鵬山.論語新讀[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參考文獻:
[2]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3]曾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儒家思想精華的傳承研究[J].人文論壇,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