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plc基礎知識培訓

plc基礎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7 21:55:19

⑴ 零基礎學習西門子PLC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要學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PLC是怎麼樣的,干什麼的。
西門子plc具有強大的記憶功能,他的計數器和定時器有很多,存儲量也是巨大的。
西門子PLC的輸入與輸出在物理上是互相離隔的,其間的聯絡是靠運轉存儲於它的內存中的程序完成。它的入出有關,不是靠物理進程,不是用線路;而是靠信息進程,用軟邏輯聯絡。
1.功用豐厚
西門子plc的功用十分豐厚。這首要與它具有豐厚的處理信息的指令體系及存儲信息的內部器材有關。
它的指令多達幾十條、幾百條,可進行林林總總的邏輯疑問的處理,還可進行各品種型數據的運算。凡一般核算機能做到的,它也都可作到。
它的內部器材,即內存中的數據存儲區,品種繁多,容量龐大。I/O繼電器,能夠用以存儲入、出點信息的,少的幾十、幾百,多的可達幾千、幾萬,以致10幾萬。這意味著它可進行這么多I/O點的入出信息改換,進行這么大規模的操控。
它的內部各種繼電器,相當於中心繼電器,數量更多。內存中一個位就可作為一個中心繼電器,怎樣不多。
它的計數器、定時器也許多,是繼電電路所望塵莫及的。小小的箱體或模塊,其內部定時器、計數器可達成百、成千。這也是由於只要用內存中的一個字,再加一些標志位,即可變成定時器、計數器,所以才那麼多。
並且,這些內部器材還可設置成丟電堅持的,或丟電不堅持的,即上電後予以清零的。以滿意不一樣的運用請求。這些也是繼電器材所難以做到的。
它的數據存儲區還可用以存儲很多數據,幾百、幾千、幾萬字的信息都能夠存,並且,掉電後還不丟掉。
西門子plc還有豐厚的外部設備,可樹立友好的人機界面,以進行信息交流。可送入程序,送入數據,可讀出程序,讀出數據。並且讀、寫時可在圖文並茂的畫面上進行。數據讀出後,可轉儲,可列印。數據送入可鍵入,能夠讀卡入,等等。
西門子plc還具有通訊介面,可與核算機連接或聯網,與核算機交流信息。本身也可聯網,以構成單機所不能有的更大的、地域更廣的操控體系。
西門子plc還有強壯的自檢功用,可進行自確診。其結果可自動記錄。這為它的修理增加了透明度,提供了便利。
豐厚的功用為plc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也許;一起,也為工業體系的自動化、遠動化及其操控的智能化創造了條件。
像西門子plc這么集豐厚功用於一身,是其他電操控器所沒有的;更是傳統的繼電操控電路所無法比擬的。
2.運用便利
用西門子plc完成對體系的操控是十分便利的。這是由於:首要plc操控邏輯的樹立是程序, 用程序替代硬體接線。編程序比接線,更改程序比更改接線,當然要便利得多!其次西門子plc的硬體是高度集成化的,已集變成各種小型化的模塊。並且,這些模塊是配套的,已完成了系列化與規格化。
PLC是什麼東西呢?其實PLC就是電子化虛擬化的繼電器組。
所以你先要學習繼電器、計時器的相關知識。最簡單的就是學學電工入門。
然後你就需要一台電腦,裝好西門子S7-200的程序,比如V4.0 STEP 7 MicroWIN SP9。
然後要有一台S7-200系列的CPU模件,比如214-1BD23-0XB0之類的。以及連接PLC和電腦的數據線。
然後買一本西門子200系列入門手冊,把手冊里的范常式序都在CPU模件里調通玩熟,就算登堂入室了。
想要精通的話,就要編寫大型程序,參與大項目了,這個就不提了。

⑵ 學習PLC需要什麼知識基礎

用PLC編程軟體,來幫助學習和練習。加快編程和效率,使編程更輕松。
學PLC 需要簡單的電工技術,再找本PLC教材就差不多了。

⑶ 學plc編程要什麼基礎知識

1.電工基礎,低壓電器及控制技術,學習PLC必備的基本知識。
2.計算機版基礎知識的,PLC的軟體安裝,數權據的存儲器形式都離不開計算機基礎,所有計算機基礎也是學習PLC必備的知識之一。
所有想要學好通信的功能,那麼網路基礎知識也是必須掌握的知識。
以上四點的話,第一點是最為重要的,第二點次之,安裝軟體摸索摸索就會了,或者可以找人教你,我就是技成的助教老師教的,注冊了賬號就會分配一個助教,第三第四點的話後面會涉及到,初學者沒有也可以,電工基礎必須要有,沒有的話可以先打打基礎
學這個沒有學歷要求,只要有恆心就可以

⑷ plc基礎知識

在自動化控制領域,PLC是一種重要的控制設備。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廠家生產300多品種PLC產品,應用在汽車(23%)、糧食加工(16.4%)、化學/制葯(14.6%)、金屬/礦山(11.5%)、紙漿/造紙(11.3%)等行業。為了使各位初學者更方便地了解PLC,本文對PLC的發展、基本結構、配置、應用等基本知識作一簡介,以期對各位網友有所幫助。
一、PLC的發展歷程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並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採集。傳統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來實現的。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國數字公司研製出了基於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首次採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於電氣控制,這就是第一代可編程序控制器,稱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個人計算機(簡稱PC)發展起來後,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功能特點,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現在,仍常常將PLC簡稱PC。
PLC的定義有許多種。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PLC的定義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貯器,用來在其內部存貯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的、模擬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展最快的時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人機介面能力和網路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式控制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式控制制領域處於統治地位的DCS系統。
PLC具有通用性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PLC在工業自動化控制特別是順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取代的。
二、PLC的構成
從結構上分,PLC分為固定式和組合式(模塊式)兩種。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不可拆卸的整體。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這些模塊可以按照一定規則組合配置。
三、CPU的構成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經中樞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個CPU,它按PLC的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並存貯用戶程序和數據,用掃描的方式採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來的狀態或數據,並存入規定的寄存器中,同時,診斷電源和PL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和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等。進入運行後,從用戶程序存貯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分析後再按指令規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指揮有關的控制電路。
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匯流排構成,CPU單元還包括外圍晶元、匯流排介面及有關電路。內存主要用於存儲程序及數據,是PLC不可缺少的組成單元。
在使用者看來,不必要詳細分析CPU的內部電路,但對各部分的工作機制還是應有足夠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行指令。但工作節奏由震盪信號控制。運算器用於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寄存器參與運算,並存儲運算的中間結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
CPU速度和內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參數,它們決定著PLC的工作速度,IO數量及軟體容量等,因此限制著控制規模。
四、I/O模塊
PLC與電氣迴路的介面,是通過輸入輸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塊集成了PLC的I/O電路,其輸入暫存器反映輸入信號狀態,輸出點反映輸出鎖存器狀態。輸入模塊將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進入PLC系統,輸出模塊相反。I/O分為開關量輸入(DI),開關量輸出(DO),模擬量輸入(AI),模擬量輸出(AO)等模塊。
開關量是指只有開和關(或1和0)兩種狀態的信號,模擬量是指連續變化的量。常用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了上述通用IO外,還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量,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五、電源模塊
PLC電源用於為PLC各模塊的集成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AC)。
六、底板或機架
大多數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實現各模塊間的聯系,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塊,機械上,實現各模塊間的連接,使各模塊構成一個整體。
七、PLC系統的其它設備
1、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於編程、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小編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體)充當編程器。
2、人機界面: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目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越來越廣泛,由計算機(運行組態軟體)充當人機界面非常普及。
3、輸入輸出設備:用於永久性地存儲用戶數據,如EPROM、EEPROM寫入器、條碼閱讀器,輸入模擬量的電位器,列印機等。
八、PLC的通信聯網
依靠先進的工業網路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傳送生產和管理數據。因此,網路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路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介面,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介面。
PLC的通信,還未實現互操作性,IEC規定了多種現場匯流排標准,PLC各廠家均有採用。
對於一個自動化工程(特別是中大規模控制系統)來講,選擇網路非常重要的。首先,網路必須是開放的,以方便不同設備的集成及未來系統規模的擴展;其次,針對不同網路層次的傳輸性能要求,選擇網路的形式,這必須在較深入地了解該網路標準的協議、機制的前提下進行;再次,綜合考慮系統成本、設備兼容性、現場環境適用性等具體問題,確定不同層次所使用的網路標准。

⑸ 學習plc基礎知識和編程方法

1、 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時不僅要收集程序還要收集程序所附帶的工藝流程及I/O分配表。
2、 程序分類。在收集到前人的程序後,首先加以分類。以不同品牌的程序分類——再以不同功能細分。
3、 選擇程序加以理解。分類完成後就是慢慢的「消化」程序了。首先選擇自己熟悉的PLC程序或是自己將要用到的程序樣例下手,這樣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4、 對於有工藝流程及I/O分配表的程序進行理解。
1) 了解程序的工藝流程。
2) I/O分配。把I/O分配表中的說明加在程序的注釋中。
3) 理解中間位。在程序設計時肯定會用到諸多的中間位做轉接,然後搞清楚每一步或每一網路所對應的中間位的功能,在程序中加以注釋。
4) 理解定時器。程序中定時器的功能要清楚,特別是有時間日期控制的,定時器的功能是比較重要的。其意義也要記錄下來。
5) 理解計數器。
6) 理解陌生指令。在「消化」別人程序的過程中,不勉會看到一些自己沒用過或不熟悉的指令,這也是自己要重點理解的對象,要准備一份電子指令手冊隨時查找,並在程序中記錄。這才是自己要學習與進步的地方。
2、 對於沒有任何說明的程序進行理解。
1) 指令應用。對此類程序主要是注意程序中的指令應用。把指令截取下來,以指令名稱為為文件名另存在文件夾中。
2) 分系統另存。對於能理解並能整理成系統程序加以另存,比如說程序中的時間系統、PID系統等等的程序。
3) 所有的PLC指令都是大同小異的,當以後工作中能應用到的部分可以就地取材,舉一反三。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設備的工藝,只有熟悉了產品和掌握了程序的基本編寫方法,才能得心應手。

⑹ 想自學PLC,應該先掌握哪些基礎知識,然後怎麼樣入手,需要看些什麼資料

PLC不是一個軟體類的他是一門技術,一門學科。
你看看視頻之類就學好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做個最簡單的比方:農民鋤地,看到農民一步一步的鋤地,學了幾下,就認為會了,其實鋤地還需要認識雜草和莊稼的區別,需要認識莊稼留幾顆比較合適。
1.如果你想學好PLC, 首先你必須懂電氣,應該先學電氣設計。
然後可以看一些針對PLC的書籍(比如想學OMRON PLC 就看OMRON的PLC書籍)
了解指令。
最後買一個PLC 自己親自動手編寫幾個程序(這個很重要!!!也是最佳的途徑),
簡單的就學會了。
2.如果想進一步,那必須要學計算機,電子基礎知識,比如2進制,八進制,10進制,16進制的轉化。通信,模擬量,數字量等等
先一步一步來吧!
3.如果更上一步,
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可以學一些計算機編程編程軟體,比如一些組態軟體,VB VC之類,
一般這個過程大概需要3,4年時間,
當然我說的比較遠,你可以現學好1. 然後在企業里慢慢成長就可以了。

去書店購買以下,電氣設計與PLC控制 書籍
這些書籍都是最簡單的,最原始的。

買個PLC 最好是二手的, 自己編寫一些程序
(需要的東西有,計算機(筆記本),PLC軟體,PLC數據線(如果數據線是232,筆記本沒有232,需要購買USB-232 ) plc 覺得危險的話,先買個24V的PLC 然後購買一個24的電源。PLC購買最好買晶體管的,為以後學習伺服打基礎)

這些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學習方法,
不要迷戀一些視頻資料等等。
關於PLC資料,你可以去官方網站上下載
比如三菱的, 就取三菱官網 下載

⑺ PLC的基礎知識



化控制領域
PLC
種重要
控制設備
目前
世界
200
廠家
產300
品種PLC產品
應用
汽車(23%)、糧食加工(16.4%)、化
/制葯(14.6%)、金屬/礦山(11.5%)、紙漿/造紙(11.3%)等行業
使各位初
者更
便
解PLC
本文
PLC
發展、基本結構、配置、應用等基本知識作
簡介

各位網友
所幫助
、PLC
發展歷程
工業



關量順序控制
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

並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

控制

量離散量
數據採集
傳統
些功能


或電氣控制系統
實現
1968

GM(通用汽車)公司提
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
要求
第二

數字公司研製
基於集
電路

技術
控制裝置

採用程序化
手段應用於電氣控制


編程序控制器
稱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計算機(簡稱PC)發展起
便
反映
編程式控制制器
功能特點
編程序控制器定名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PLC簡稱PC
PLC
定義


際電工委員
(IEC)
PLC
定義

編程式控制制器
種數字運算操作

系統

工業環境
應用
設計
採用
編程序
存貯器

其內部存貯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
、計數
算術運算等操作
指令
並通
數字
、模擬
輸入

控制各種類型
機械或


編程序控制器及其
關設備
都應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
整體
易於擴充其功能
原則設計
世紀80
代至90


PLC發展




直保持
30~40%

PLC
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
機介面能力
網路能力
幅度提高
PLC逐漸進入
程式控制制領域
某些應用
取代
程式控制制領域處於統治

DCS系統
PLC具
通用性強、使用
便、適應面廣、
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
PLC
工業自
化控制特別
順序控制

預見
取代
二、PLC

結構
PLC
固定式
組合式(模塊式)兩種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
些元素組合
拆卸
整體
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
些模塊
按照
定規則組合配置
三、CPU

CPU
PLC

起神經

作用
每套PLC至少
CPU
按PLC
系統程序賦予
功能接收並存貯用戶程序
數據
用掃描
式採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
狀態或數據
並存入規定
寄存器

診斷電源
PLC內部電路
工作狀態
編程


錯誤等
進入運行
用戶程序存貯器
逐條讀取指令


再按指令規定
任務產
相應
控制信號
指揮

控制電路
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實現
間聯系
數據、控制及狀態匯流排構
CPU單元
包括外圍晶元、匯流排介面及
關電路
內存主要用於存儲程序及數據
PLC
缺少

單元
使用者看
必要詳細
析CPU
內部電路
各部
工作機制

足夠
理解
CPU
控制器控制CPU工作

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行指令
工作節奏由震盪信號控制
運算器用於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
控制器指揮
工作
寄存器參與運算
並存儲運算
間結
控制器指揮
工作
CPU速度
內存容量
PLC
重要參數
決定著PLC
工作速度
IO數量及軟體容量等
限制著控制規模
四、I/O模塊
PLC與電氣

介面

輸入輸

(I/O)完
I/O模塊集
PLC
I/O電路
其輸入暫存器反映輸入信號狀態

點反映輸
鎖存器狀態
輸入模塊
電信號變換
數字信號進入PLC系統

模塊相反
I/O
關量輸入(DI)
關量輸
(DO)
模擬量輸入(AI)
模擬量輸
(AO)等模塊
關量

關(或1
0)兩種狀態
信號
模擬量
指連續變化


I/O


關量:按電壓水平
220VAC、110VAC、24VDC
按隔離

繼電器隔離
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
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
按精度
12bit,14bit,16bit等

述通用IO外
特殊IO模塊
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量
I/O模塊


數受CPU所能管理
基本配置
能力
即受
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五、電源模塊
PLC電源用於
PLC各模塊

電路提供工作電源

輸入電路提供24V
工作電源
電源輸入類型
: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
直流電源(

24VAC)
六、底板或機架
數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
其作用
:電氣
實現各模塊間
聯系
使CPU能訪問底板

模塊
機械
實現各模塊間
連接
使各模塊構
整體
七、PLC系統

設備
1、編程設備:編程器
PLC
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
缺少
器件
用於編程、
系統作
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
系統
工作狀況
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
編程器PLC

手持型編程器
目前
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體)充
編程器
2、
機界面:
簡單
機界面
指示燈
按鈕
目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
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越
越廣泛
由計算機(運行組態軟體)充
機界面非
普及
3、輸入輸
設備:用於永久性
存儲用戶數據
EPROM、EEPROM寫入器、條碼閱讀器
輸入模擬量
電位器
列印機等
八、PLC
通信聯網
依靠先進
工業網路技術
迅速

收集、傳送

管理數據
網路

化系統集
工程
重要性越
越顯著
甚至

"網路
控制器"
觀點說
PLC具
通信聯網
功能
使PLC與PLC
間、PLC與
位計算機
及其
智能設備
間能夠交換信息


整體
實現
散集
控制
數PLC具
RS-232介面
些內置
支持各自通信協議
介面
PLC
通信
未實現互操作性
IEC規定
種現場匯流排標准
PLC各廠家均
採用


化工程(特別
規模控制系統)

選擇網路非
重要
首先
網路必須

便
同設備

及未
系統規模
擴展;其

同網路層
傳輸性能要求
選擇網路
形式
必須
較深入
解該網路標准
協議、機制
前提
進行;再
綜合考慮系統
本、設備兼容性、現場環境適用性等具體問題
確定
同層
所使用
網路標准

⑻ PLC學習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需要抄具備電工,裝配二次線路,了解各種繼電器的作用等基礎知識。

學習PLC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買本關於PLC的書,了解電工知識、了解電器如果去控制,了解各種執行機構。

2、就是了解PLC的工作方式,找一個PLC,根據書上的例子,自己琢磨個小項目,實現一個功能。

3、實踐出真知,了解相應的工藝,自己獨立做個PLC項目,項目完成了 PLC也就掌握了 西門子200系列的小PLC很適合新手學習,比較容易上手。

⑼ PLC學習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PLC學習
首先 買本關於PLC的書 (建議買一本《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看一下,這本書前半部分談一些電控櫃中常用的電氣元件及基本電路,後半部分講了PLC的應用。應該適合可,可以去書店看看。)
然後 手上有個PLC
然後 根據書上的例子 自己琢磨個小項目 實現一個功能
最後 實踐出真知 自己獨立做個PLC項目 項目完成了 PLC也就掌握了 西門子200系列的小PLC很適合新手學習 比較容易上手

首先要了解電工知識、了解電器如果去控制,了解各種執行機構,然後就是了解PLC的工作方式,輸入輸出迴路,最後了解相應的工藝。

1、學習PLC首先要選好學習那一個廠家的PLC,日系的 PLC內部軟體集成度高應用簡單.早期的OMRON、三菱應 用比較多、現在由於貿易和國際間的合作關系應用西門 子PLC、羅克韋爾的多一點,(盡管說學一種品牌學精深 了,其他的也會很快上手,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 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應用最廣泛、有潛力、有發展的一 個方向上,不過對於各個牌子的PLC都有所了解,包括進 口的,國產的,這些都有相對應了解,對於每個PLC的特 性,優點缺點,這些有更好的了解,那麼以後將是市場 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2、PLC並不是一門單一的編程技術,它是一門系統專業 課程。PLC可以廣義的認為是一台背嵌入操作系統的高可 靠性PC機。首先需要精深PLC本身的編程語言梯形圖、語 句表語言。達到這個水平你只能讀懂編好的程序,並可 以設計一些工程需要程序。在這行業還需要應用VB、VC ++實現串口的通信,集散控制系統。在一些大型程序 中還需要用到資料庫的知識。(PLC入門很快但要不斷進 取努力。)
3、PLC是一門側重應用方向的學科。所以要多一點實踐 。不要看不起小的項目,在其中你能總結出設計程序的 邏輯思維方法。在總結中不斷進步。例如每次到現場調 試的話,調用下現場的程序進行查看,從中了解下,程 序的構造,和其它的程序有什麼不同和特性,那麼進步 的話就比較快了,祝您好運!

⑽ PLC基礎知識簡介是什麼

早期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稱作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主要用來代替繼電器實現邏輯控制。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採用微型計算機技術的工業控制裝置的功能已經大大超過了邏輯控制的范圍,因此,今天這種裝置稱作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簡稱PC。但是為了避免與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的簡稱混淆,所以將可編程序控制器簡稱PLC,plc自1966年美國數據設備公司(DEC)研製出現,現行美國,日本,德國的可編程序控制器質量優良,功能強大。
PLC的基本結構
PLC實質是一種專用於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體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基本構成為: a、電源 PLC的電源在整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可靠的電源系統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製造商對電源的設計和製造也十分重視。一般交流電壓波動在+10%(+15%)范圍內,可以不採取其它措施而將PLC直接連接到交流電網上去 b. 中央處理單元(CPU) 中央處理單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樞。它按照PLC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並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檢查電源、存儲器、I/O以及警戒定時器的狀態,並能診斷用戶程序中的語法錯誤。當PLC投入運行時,首先它以掃描的方式接收現場各輸入裝置的狀態和數據,並分別存入I/O映象區,然後從用戶程序存儲器中逐條讀取用戶程序,經過命令解釋後按指令的規定執行邏輯或算數運算的結果送入I/O映象區或數據寄存器內。等所有的用戶程序執行完畢之後,最後將I/O映象區的各輸出狀態或輸出寄存器內的數據傳送到相應的輸出裝置,如此循環運行,直到停止運行。 為了進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來對大型PLC還採用雙CPU構成冗餘系統,或採用三CPU的表決式系統。這樣,即使某個CPU出現故障,整個系統仍能正常運行。 c、存儲器 存放系統軟體的存儲器稱為系統程序存儲器。 存放應用軟體的存儲器稱為用戶程序存儲器。 d、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1、現場輸入介面電路由光耦合電路和微機的輸入介面電路,作用是PLC與現場控制的介面界面的輸入通道。 2、現場輸出介面電路由輸出數據寄存器、選通電路和中斷請求電路集成,作用PLC通過現場輸出介面電路向現場的執行部件輸出相應的控制信號。 e、功能模塊 如計數、定位等功能模塊 f、通信模塊 如乙太網、RS485、Profibus-DP通訊模塊等
PLC的工作原理
一. 掃描技術 當PLC投入運行後,其工作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三個階段。完成上述三個階段稱作一個掃描周期。在整個運行期間,PLC的CPU以一定的掃描速度重復執行上述三個階段。 (一) 輸入采樣階段 在輸入采樣階段,PLC以掃描方式依次地讀入所有輸入狀態和數據,並將它們存入I/O映象區中的相應得單元內。輸入采樣結束後,轉入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即使輸入狀態和數據發生變化,I/O映象區中的相應單元的狀態和數據也不會改變。因此,如果輸入是脈沖信號,則該脈沖信號的寬度必須大於一個掃描周期,才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該輸入均能被讀入。 (二) 用戶程序執行階段 在用戶程序執行階段,PLC總是按由上而下的順序依次地掃描用戶程序(梯形圖)。在掃描每一條梯形圖時,又總是先掃描梯形圖左邊的由各觸點構成的控制線路,並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順序對由觸點構成的控制線路進行邏輯運算,然後根據邏輯運算的結果,刷新該邏輯線圈在系統RAM存儲區中對應位的狀態;或者刷新該輸出線圈在I/O映象區中對應位的狀態;或者確定是否要執行該梯形圖所規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戶程序執行過程中,只有輸入點在I/O映象區內的狀態和數據不會發生變化,而其他輸出點和軟設備在I/O映象區或系統RAM存儲區內的狀態和數據都有可能發生變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圖,其程序執行結果會對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這些線圈或數據的梯形圖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圖,其被刷新的邏輯線圈的狀態或數據只能到下一個掃描周期才能對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執行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則可以直接存取I/O點。即使用I/O指令的話,輸入過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會被更新,程序直接從I/O模塊取值,輸出過程影像寄存器會被立即更新,這跟立即輸入有些區別。 (三) 輸出刷新階段 當掃描用戶程序結束後,PLC就進入輸出刷新階段。在此期間,CPU按照I/O映象區內對應的狀態和數據刷新所有的輸出鎖存電路,再經輸出電路驅動相應的外設。這時,才是PLC的真正輸出。

閱讀全文

與plc基礎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
網頁的網路營銷價值 瀏覽:597
精準扶貧政策培訓宣講實施方案 瀏覽:641
消防培訓演練方案 瀏覽:351
網路營銷的發展現狀如何 瀏覽:238
電子商務能力 瀏覽:984
消費者偏好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瀏覽:214
全區校園足球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336
食堂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03
寢室評比策劃方案 瀏覽:629
網路水果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