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教育十三五培訓課程計劃

教育十三五培訓課程計劃

發布時間:2022-12-27 13:44:52

A. 十三五計劃內容

法律分析:1、保持經濟增長;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調整優化產業結構;4、推動創新驅動發展;5、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6、改革體制機制;7、推動協調發展;8、加強生態文明建設;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進扶貧開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第三章 主要目標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農業現代化進展明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

——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創業創新蓬勃發展,全要素生產率明顯提高。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創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繼續加大,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改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發展空間布局得到優化。對外開放深度廣度不斷提高,全球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教育、文化體育、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就業比較充分,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B. 教育部"十三五"重點課題有哪些

重大招標課題

1、我國教育2030年發展目標及推進戰略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3、「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科調整與建設研究

4、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質量提升的中國經驗研究

5、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制度建設與推進策略研究

重點招標課題

6、互聯網背景下教育輿情研究

7、新高考制度實施與動態調整研究

8、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體系和監測研究

9、全面小康社會的農村教育現代化發展研究

10、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保障機制與推進策略研究

11、「十三五」期間學齡人口變動和學校布局調整預測研究

12、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

13、中國傳統家風家教研究

14、中國教育研究的國際影響力研究

15、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研究

16、預防中小學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研究

17、職業教育教學標准體系建設研究

18、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學校建設指標體系研究

19、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律和策略研究

20、中國新時期教育改革30年(七五至十二五)反思性研究

(2)教育十三五培訓課程計劃擴展閱讀

課題評估方式

創新評估方法。

採取多樣評估方式,堅持書面評估與實地調研相結合、實證論述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綜合運用定量與定性、特殊與一般、剛性與彈性等分析方法,提升評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完善評估工作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等手段,綜合運用統計數據和非統計數據資源,提高評估工作的科學性。

強化動態監測。

堅持年度監測評估與規劃實施日常動態監測分析相結合,根據規劃實施需要,針對規劃重點內容,篩選建立評估監測點,設計開發相應的定量指標,密切跟蹤內外部環境變化,關注規劃實施過程中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

吸收專家參與。

加強與規劃、公共政策等領域評估機構和專家合作,建立監測評估專家庫,提高規劃監測的科學性。鼓勵通過定向委託或公開招標,選擇國內外有資質的評估咨詢機構、知名研究機構和智庫開展第三方評估,將第三方評估結果作為評估的重要參考。

促進公眾參與。

完善公眾參與監測評估的機制,創新參與方式方法,拓寬參與渠道,提升社會公眾參與評估的廣度、深度和便利度。



C. 十三五規劃的第七部分內容

《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七、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一)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加強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努力實現全覆蓋。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加強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幫扶。
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辦;能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提供的,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加快社會事業改革。
(二)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生態特別重要和脆弱的實行生態保護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對因病致貧的提供醫療救助保障。實行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銜接,對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擴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覆蓋面,因地制宜解決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佔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
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推進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完善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健全東西部協作和黨政機關、部隊、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定點扶貧機制,激勵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自願採取包干方式參與扶貧。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重點。
(三)提高教育質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完善資助方式,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促進教育公平。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城鄉教師交流。辦好特殊教育。
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落實並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遠程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完善教育督導,加強社會監督。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
(四)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建立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台。
統籌人力資源市場,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割和身份、性別歧視,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加強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者就業。
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製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提高勞動力素質、勞動參與率、勞動生產率,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促進勞動力在地區、行業、企業之間自由流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和企業合法權益。
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就業服務能力。完善就業失業統計指標體系。
(五)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規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
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
實行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規范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願服務活動。完善鼓勵回饋社會、扶貧濟困的稅收政策。
(六)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退休人員醫保繳費參保政策。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醫保經辦。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
統籌救助體系,強化政策銜接,推進制度整合,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葯聯動,推進醫葯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健全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發展遠程醫療。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推進全科醫生、家庭醫生、急需領域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電子健康檔案等工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加強醫療質量監管,完善糾紛調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堅持中西醫並重,促進中醫葯、民族醫葯發展。完善基本葯物制度,健全葯品供應保障機制,理順葯品價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葯物免費供給。提高葯品質量,確保用葯安全。加強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綜合防治和職業病危害防治,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心理健康服務。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八)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健全扶殘助殘服務體系。

D.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總共實現了哪些目標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積極進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新活力

劉昌亞表示,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不斷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出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完成了《民辦教育促進法》《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和9部教育規章制定工作,完成全部中央部屬高等學校章程核准工作。」劉昌亞說。

與此同時,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取消了部本級行政審批事項12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全部取消。放權31所高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推動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和直屬高校外事審批權,積極擴大高校科研相關自主權。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在持續優化教師管理機制方面,任友群介紹,通過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加強下放後監管工作,穩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改革,設置正高級職稱,打破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天花板」,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啟動「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增強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發展活力。

「通過謀劃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印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有關政策,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教師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任友群說。

此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包括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進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推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考試,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實施「強基計劃」,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等。

劉昌亞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經驗基礎上,科學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E. 如何制定「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編制

一、引言
進入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各所高校基本都在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藍圖,已經編制完成或正在編制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黨在十八大報告中[1]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到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2]的實施執行,各所高等院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尤其是在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將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進行單列,作為專項建設規劃進行編制。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以往學校的發展規劃包含一個總體規劃、四個專項規劃,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學「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四小:學科(專業)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校園建設規劃、科技發展規劃,校園信息化建設放在校園建設規劃中進行。在十三五規劃編制框架中,學校的發展規劃調整為一個總體規劃、七個專項規劃,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學「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七小: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專業建設與本科教育教學發展規劃、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科技發展規劃、校園建設規劃、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在我們調研的大部分同類高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一般都是首次進行專項規劃的編制,在編制過程中如何科學合理編制,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尤其是行業劃轉的高校,具有行業背景,如何考慮行業的發展態勢等等問題需要探討。蔣東興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與「十三五」對策建議[3]中指出:「2016年我國將進入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時期,各項工作將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展開。對我國教育信息化來說,「十三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既是深入發展期,又是創新試驗期,要在做好推廣普及的基礎上,推動融合與創新。」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在編制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為例,詳細介紹和分析我校在編制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思考。
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編制依據及背景探討
1.編制依據
(1)教育信息化規劃的編制離不開上級部門的規劃和學校總體的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一般在編制過程中大多數高校都會遵循如下的規劃作為依據和參考: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3)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4)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等類似的國家層面的規劃。
(2)作為省屬高校一般也要參照本省的規劃情況,比如,我校地處陝西省,我們在編制規劃時參考了:
1)陝西省《陝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2)陝教保〔2015〕4號——關於印發《陝西省高校管理數據融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3)關於印發《陝西省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標准(試行)》的通知;
4)陝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徵求意見稿);
5)《陝西省智慧教育建設技術標准和數據規范》(陝教保〔2014〕11號)等等系列文件精神。
(3)我校是當時隸屬原煤炭工業部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劃轉陝西省。目前學校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實施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陝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因此在編制過程中我們同時參照了: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3)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
2.編制背景
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一次革命性變化[4,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6]將教育信息化提升為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現如今,物聯網、雲計算、虛擬化、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新應用迅猛發展,宣布著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7]。作為社會信息化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新常態,成為推動高校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必然需要考慮當今技術的發展背景。
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當前學校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迫切需要通過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校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制定和實施《西安科技大學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建設覆蓋全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對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科研能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支撐校園文化傳承,實現我校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及作用。

F. 如何做好本地教育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以更好地指導本地教育的未來發展

G. 十三五規劃關於教育亮點解讀

國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現已正式啟動,教育部近日要求各地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教育「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通知指出,「十三五」規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最為關鍵的五年規劃。科學編制和實施好教育「十三五」規劃,對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挑戰、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通知要求,做好教育「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需堅持改革創新的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總任務,堅持「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創新國家教育制度,完善現代教育體系,調整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

通知還強調,教育「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分三個階段,從現在起到底為基本思路研究與規劃框架稿起草階段,從1月到3月為規劃文本編制階段,3月到6月為規劃發布與宣傳階段。各地要以這個進度為參考,制訂本地區規劃編制的時間表,明確各階段的工作重點。

【教育】

●提高教育質量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解讀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短板在中職」

「普及」是指在86.5%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這里的普及應該是在毛入學率86.5%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達到90%以上。」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已達到86.5%。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需求。綱要規定的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即為90%。

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國家也提出要在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由中專、職業高中和技校為主組成的中等職業教育承擔著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任。但王烽坦言,這些年,中職規模在萎縮,更多人選擇升至普通高中就讀。

王烽解釋,學生初中畢業後就有了選擇權,但按照現有中考招生模式,分數高的可以升入高中,分數低的將面臨該去中職還是走向社會的選擇。「有一些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中職學校質量並不好,對學生找工作和工作收入的幫助並不大。」王烽說,這就導致一些初中畢業生放棄深造,而直接選擇棄學,當學徒、就業。

因此,王烽建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關鍵一點在於要提高中職教育質量。他認為,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改革,推動中職校企合作和集團化發展是提高中職吸引力的關鍵。而部分地方學校已在實行高職、中職貫通培養,拓寬中職畢業生升學通道等措施,王烽認為,這也提升了中職吸引力。

讓一些願上中職的經濟困難學生能上得起學

對於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政策,王烽介紹,目前已實現農村、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中職免費政策,這是國家的惠民政策,意圖讓一些願上中職的經濟困難學生能夠上得起學。

「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很多學生是來自農村地區,經濟困難的學生多一點,國家對這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視。」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光明此前曾透露,這些年來免學費覆蓋面增長最多、增長最快的就是中等職業教育,目前90%左右在校中職學生已實現免學費。

王烽分析,從五中全會透露的信息看,下一步的方向是中職全面免除學雜費,普通高中也將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始逐步走向免費。

▼追訪——普及高中教育=高中納入義務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並逐步實現免費,是否意味著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這應該是兩個概念。」王烽認為,因為義務教育的特點除了普及性外,還包括免費性和強制性,對於目前實行「雙軌制」、中職和普通高中並存的高中階段教育而言,學生初中畢業後如果不能升入普通高中,那麼他在讀中職還是就業之間應該有選擇權。由於中職質量參差不齊,很難強制要求學生去讀一個對就業不一定有明顯作用的中職。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胡瑞文就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不贊成延長義務教育年限,除經費原因外,如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更將沖擊中職教育的招生吸引力。胡瑞文認為,如果非要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應首先在貧困地區將學前教育最後一年納入義務教育。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此前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理論上,作為基礎教育的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應該納入義務教育,但考慮到現實條件,應該分階段實施。周洪宇傾向於先把學前教育最後一年納入義務教育,「有條件的話,再向高中推進。」

H. 如何編制十三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

(一)科學定位,明確目標原則
在充分總結「十二五」規劃目標落實情況下,全面梳理近幾年我校的發展思路,總結辦學特色和主要成績,發現困難,尋找差距,認真分析國家、行業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我校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學論證「十三五」期間我校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和建設重點,制定出有效的戰略舉措,使規劃做到既立足實際又富有遠見,既有科學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考核性。
(二)深化改革,創新思路原則
建設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我校未來發展的戰略取向,要根據發展目標找准制約學校未來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問題,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原有改革方案,抓住發展中的重點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創新方案和措施,形成有利於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三)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原則
規劃編制既要總攬全局,又要堅持 「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先為,有所後為」的原則。要突出創新人才培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與學科建設、和諧發展等重點工作,做到統籌規劃、周密安排、分階段建設,整體推進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規劃編制中要樹立節約意識,將財政和資源因素與各項規劃相結合,規劃內容要充分體現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節約型大學的思想。

閱讀全文

與教育十三五培訓課程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記者體驗游泳策劃方案 瀏覽:252
演藝活動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452
文化館七夕節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76
舞蹈培訓一周年方案 瀏覽:587
體育彩票點營銷方案怎麼寫 瀏覽:52
工業遺址旅遊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324
就任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9
蘇寧易購網路營銷特色 瀏覽:143
奶茶店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436
健身房10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10
東風汽車營銷行動方案 瀏覽:845
理療店營銷方案視頻 瀏覽:565
綠色旅遊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379
培訓機構課消方案 瀏覽:795
電子商務21世紀 瀏覽:457
酒店形象設計實施推廣方案 瀏覽:485
深圳雲集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84
餐廳網路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938
國土資源局執法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733
宣傳營銷方案模板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