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辯論賽:正方:教育應注重人格培訓多於知識培訓。。。麻煩提供一些材料!!!
人生感到絕望而走上自殺之路。至於不尊重長輩、缺少自尊自重、學習成績降低、厭學輟學等等問題,更是屢見不鮮。 20世紀下半葉,在美國,家庭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日趨下降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從密西根大學不久前做的一項社會調查中可以看到:從1950年至1990年,美國年輕人對於影響自己人生的最大因素的排列,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50年代,對年輕人的人生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他們的父母和家庭生活,然後依次是學校、教會、友輩及電視;到了90年代,友輩和電視成了對年輕人的生活影響最大的因素,然後才是家庭、學校和教會。正是在1960至1990年期間,美國政府用於解決社會問題特別是青少年問題的經費支出增加了5倍,高達數百億美元,但效果卻微乎其微。在此期間,暴力犯罪增加了5倍,非婚生育增加了4倍,離婚率上升了4倍,單親家庭增加了3倍,青少年自殺人數增加了3倍。事實證明,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並不能幫助人們解決人際以及自身的問題,若使用不當,反而會增加問題的復雜性和嚴重性。綜上所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和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陷入危機,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這類問題屬於人的內在問題,也就是人類心情上和認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說「人類問題的中心在於人心」。如果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從改變人的心靈入手。個人組成家庭,家庭組成社會,社會組成國家,國家組成了世界。因此,只有當人的心靈轉向善良並充滿關愛時,家庭才有和睦,社會才有安寧,世界和平才有可能實現。有兩個社會機構強有力地影響著個人的人格成長。第一個是家庭,建立美好的家庭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第二個是學校,這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教導在價值取向上應該是一致的。在家庭中,父母應當言傳身教;到了學校,教師必須強化孩子在家庭中已經開始接受的那些教導,使孩子的人格得以不斷成長直到成熟。美國當代傑出的教育家托馬斯·利科納(thomas lickona)博士在所著《人格教育》一書中指出:「有史以來,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都是雙重的,一是幫助青年人開啟智慧,二是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品性。」然而遺憾的是,幫助青年人發展良好品性的教育目標,在許多現代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已經被忽視了。 這里,我們首先以美國為例考察一下現代教育是如何放棄道德價值這一重大教育目標的;其次,我們要探討如何安排教育目標的先後次序;最後我們要談一談如何實施平衡的教育,以及學校和家庭如何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把孩子培養成品學兼優的人,使他們日後能夠明智地利用自己所學得的知識造福人類。一、 教育面臨的危機美國的教育機構最初是由那些致力於教導年輕人道德價值觀的宗教界熱心人士創立的。在美國,最初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把道德教育融入學校課程之中。那時,在講授說、寫、算三個基本學習方式的教材里充滿了道德內涵。舉例來說,在19世紀時,學生們通過抄寫哲言警句來學習寫字,諸如「勤勞者無暇作惡」,「勤奮贏得贊美」,「公正乃人人之權利」等等。學生在抄寫時就默記了內容,於是這些道德格言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他們的思想之中。當時的人們都懂得知識和道德對社會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學校的使命就在於培養既有知識又有道德的人。美國那些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大學,如哈佛、耶魯和喬治城等大學的教育宗旨都一致強調善良的人格品性是良好個人和良好社會的基礎。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教育的使命和道德價值漸趨脫節,傳統的價值體系開始明顯削弱。60年代的青年反叛運動高舉社會和文化革命的旗幟,影響十分深遠。當年輕一代的「亞文化」受到抬舉時,主流文化中的道德權威就被貶低了,長輩的思想觀念不再被尊重。一時間,自私的個人主義盛行起來,人們把追求個人滿足、自我實現置於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之上;各種怪異荒誕的行為都在「自由」的旗幟下得到容忍、保護甚至是鼓勵和表彰。於是為此進行理論辯護的道德相對主義也得以蔓延開來。論文人格教育刻不容緩來自 自那時起,各種破壞行為在年輕人中間日趨增多。比較一下當前學校里的問題和學生的行為與40年前的情況有何不同,就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革命」的後果。40年代,美國校園里的主要問題是:發言不遵守秩序、上課嚼口香糖、課堂不安靜、在教室內追逐奔跑、爭先恐後不排隊、衣著不當、隨地拋垃圾等。然而到了90年代,校園里的問題卻令人驚詫地表現為:抽煙、酗酒、濫用毒品、性亂、女學生懷孕、性病、強奸、搶劫、暴力傷害、自殺等等。由此可見,學校的教育環境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可想而知,這種腐敗的道德狀況必然導致學業水平的下降。實際上從1965年到1990年,美國高中畢業生的會考(sat)即學業水平的鑒定性測試,總平均成績從980分下降至900分以下。如果美國教育界能夠恪守其宗旨,在教育理論的根本問題上不動搖,那麼年輕人發起的社會文化變革,也不至於對整個教育體製造成如此強烈的破壞。然而在60年代,美國教育界的改革者們為了找出進步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也為了標新立異,開始實施「無導向教育」教學法。災難的序幕從此拉開。這種無導向教育的意圖源於心理學派的新思潮,主張把心理治療室里有一定療效的方法搬到學校教室里加以應用。心理治療專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把「無導向」或稱「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心理治療概念引進咨詢實踐,帶來了心理咨詢輔導的大革新。治療師採用這種無導向療法治病時,只對患者的思想、感覺作出盡量客觀的反映,而不以任何方式去對患者進行指導或教導,其目的在於讓患者認清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慾望和目標,通過自我覺悟找到如何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引導患者去發現自我的方法,在當時對於啟發成年的心理疾病患者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確實有效果。於是一些人開始提議把這種心理治療技巧應用到學校的課堂上去教導學生。羅傑斯先生在其《自由學習》一書及其他著述中,大力倡導在教育體制中實施無導向教育。這種為幫助成年心理疾病患者認清自己而運用的治療技巧,果真適用於課堂里的學童嗎? 須知,這些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還只是在形成的過程中。無導向教育的特點是要用自我發現的過程來取代在指導下進行學習的傳統方法。這樣一來,教學內容就得服從於一種以學生感覺為轉移的教育方法。而且,無導向教育主張自我決定標准和自我抉擇。這無異於告訴學生,他們自己是道德價值觀的唯一決定者,而社會認可的對錯標准只具有參考價值。這樣一來,昔日作為道德權威的教育者的地位就被貶低了,教師的角色只是協助者。這樣,無導向教育把學生的自主權提高到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價值觀的地步。與此同時,傳統的道德智慧和經驗一概被拒之門外。無論教師們多麼富有人生經驗,多麼心靈成熟,統統禁止對學生進行道德指導。千百年來被證明的人類文明精華的那些道德遺產統統被拋棄和遺忘了,甚至父母在教育中的作用也遭到否定。學生在學校里被告知說,父母的教導是從外部強加的,並不是學生自己心中需要的,因此那種價值觀只是父母的,不一定適用孩子,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價值觀。傳統的教育是導向型的教育。教師是長者、智者,有責任向學生傳播知識。將傳統的導向教育與這種新式的無導向教育加以比較,可以清楚地知道兩者的差別。導向教育是以客觀標准和普遍原則來指導學生,無導向教育是讓學生專注於自己的價值觀和欲求;導向教育強調學習的內容,無導向教育則注重學習的過程;導向教育注重社會性內容,總是幫助學生領悟自己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或是社會成員應當承擔的責任,無導向教育只教導學生要忠於自己,很少提及家庭和社會。 無導向教育之所以對教育者產生誘惑力,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這種教育受到青春期學生的歡迎。年輕人已經從社會文化思潮中汲取了民主和平等的精神,但對民主和平等的曲解和濫用就導致他們懷疑權威、崇尚極端個人主義和道德相對主義等等。學生們一般都對這種教育方法及其附帶的一些活動感興趣,因為這些作法符合學生青春期的特點,如自我發現、叛逆傳統以及表達自己意見等想要獨立自主的慾望得到鼓勵和滿足。其次,這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們覺得工作比較輕松,因為它對學習成績的要求通常不高,教師也不必煞費苦心地去糾正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順理成章的結果便是,教師不再被要求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道德榜樣和人生導師。如此一來,教師本身的人格水平和行為舉止就無關緊要了。無導向教育受青睞的第三個原因,是由於它不排斥任何價值觀,因而體現了兼容並蓄和共存的精神,這在美國社會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環境里是十分需要的。無導向教育以各種不同面目在教育界登場。它最初被應用於學校教學時,稱為價值觀澄清(價值觀分離)教育(values clarification),其後出現的有自尊訓練教育(self-esteem training)、結果取向教育(outcome-based ecation)等。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出現,這種無導向教育法對美國的教育體系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損害。尤其令人憂慮的是,這種無導向教育的觀念和方法正在被其他一些國家仿效,招致與美國相似的嚴重後果。 價值觀澄清教育以及以其他各種面貌出現的的無導向教育方法均有明顯的缺陷。首先,價值觀澄清教育不教導判斷是非的標准,只求對學生現有的價值觀加以說明。這樣一來,它就縱容了那些既無經驗又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不提供必要的道德指導的情況下自行選擇價值觀,使學生無法獲得賴以作出明智判斷和抉擇的必要根據。其次,無導向教育不知不覺中鼓勵學生安於平庸、不求完美。由於主張每個人的想法都應當受到同等尊重,因此不支持人們憎惡好善的本性和力求人格完美的意志努力。總之,價值觀澄清教育法不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品格,因為它的基本主張是:道德教育的功能只是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對於個性已經成型的成年人來說,這種方法或許有助於激發他們較大的生活動力;但對於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這種方法就不具有任何建設性。各方面都處在學習階段的孩子所需要的是教育者明確的言傳身教,以幫助他們形成有益於身心發展的價值觀,並培養出自律、負責的意志力和習慣,這樣才能為將來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自尊訓練」是無導向教育的另一種形式。由於無導向教育一般都很看重個人感覺,自尊訓練式教育相信自尊對個人、社會都有好處,認為具有高度自尊感的人會更好地自我調適,成為表現優秀的公民。因此,這種形式特別強調年輕人需要保持良好的自尊心。關於自尊的種種神話已在當代美國教育中深深地扎了根。第一個神話是:自尊是每個人的天賦人權,因而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都有義務去保護和激勵人們的自尊感。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種傾向,即任何可能危及某人自尊感的意見或評價都必須加以抑制。然而事實上,自尊並非一個人自然而然擁有的權利,而是通過努力獲得成就後贏得的一種感受。教育者不應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而降低各種要求和期望的標准。相反,應該以真愛之心嚴格要求,借著關懷之心樹立高標准,推動學生盡心盡力地學習,並獲得為日後的人生成就所需要的各種能力。這才能幫助學生獲得真正的自尊。第二個神話是:高度的自尊可以預防道德和社會問題的產生。這種神話試圖讓人相信,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自尊時,就會具備抵制毒品、性亂以及其他各種不良行為的能力。當教育者鼓勵學生擁有與善惡無關的自尊時,實際上反而降低了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動機。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犯罪者之所以能面不改色地作惡,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他們先找到了自以為是的理由,把自私自利的行為合理化,借著說服自己來麻木良知,心安理得地做壞事。第三個神話是:負疚感會毀壞自尊,自尊受損會使人難以自我調適而產生適應不良的問題,所以必須盡一切可能保護人的自尊免受負疚感的侵害。實際上,正常的負疚感和羞恥心恰恰是一種制約和修正行為的巨大力量,它能喚醒良知,使人遠離惡行。因此負疚、羞恥等負面情緒正是輔助各種正面情緒,引導人向善的必要感覺。那種試圖幫助青年人發掘自身潛力並使其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無導向教育,雖然用心良苦,但卻由於未能使學生得到足夠的訓練而致使青年人缺少自律。施行無導向教育多年後,我們看到學生的道德水準和學業水平普遍下降,也因此影響了社會秩序。無導向教育法最初的倡導者們,包括羅傑斯(carl rogers)、考爾森(william coulson)、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內,在對無導向教育方法的實踐效果進行多年的觀察之後,不得不宣告:這種方法不適合課堂里的學生。60年代末,馬斯洛就已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觀點。他聲明:年輕人不能藉此方法開發自身的潛能……他們尚未學會如何忍耐,也尚不能分辨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善與惡……又無足夠的知識和素養作出明智的行動,一般也缺乏不隨波逐流、力排眾議、擇善固執的道德意志和勇氣。羅傑斯最先嘗到的實驗苦果是:洛杉磯地區一個規模龐大的天主教學校在採用了他的無導向教育法之後,情形變得一團糟。羅傑斯在晚年痛心疾首地作出結論說:「應用這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在課堂里教育學生,從來就不適合。」至於考爾森,這位羅傑斯昔日的同事,今天也正在後悔不已地積極反對任何學校採用無導向教育法。 無導向教育的濫用在教育領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作為對這一局面的修正,美國的另一位教育專家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了關於「開發道德理性」的主張,一時間成為熱點。科爾伯格認為,把學生置於「道德兩難問題」之中,可以激發他們確立較高的道德標准。所謂道德兩難問題,是指一種假定的道德方面較為復雜的情形,即在倫理道德層面上不容易就能作出判斷和抉擇的情況,學生必須通過理性思維說明(為什麼在作了全面的考慮之後)會作出某種抉擇的理由和依據。學生通過這種訓練可以學習如何權衡比較道德的各個層次,從而獲得最佳的判斷能力。這種培養道德理性教育法的一個優點是,它承認道德動機和行為有層次上的差異,例如守法的公民比不守法的公民道德水平高。但它也允許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的道德抉擇,例如當某種法律的條規違背社會正義時,則選擇不服從此條規比選擇服從更合乎道德理性。道德理性教育法的另一個優點是,它承認人的道德能力是可以培育和開發的,並且提供了一種實際的方法來衡量道德能力的發展水平。然而,這種教育法也有缺點,例如它所假設的道德難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學生們可能一生中都不會面臨那樣的境況。這種教育法認為,道德是復雜的,要有相當發達的智力水平才能分辨善惡;然而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遵循良知而選擇合乎道德的行為,無論其智力水平如何。這種教育法更為根本的錯誤是,它只看到知性與道德的關系,而忽視了人類心靈的另外兩個功能——情和意對道德的作用。它似乎認為,當人們從理性上知曉什麼是對或錯,或者能夠應付某種假象的道德兩難問題時內容詳見因為字數限制。希望能幫到你哦!!
Ⅱ 辯論:教育更應該注重知識的培訓
1.對於教育 人格培訓和知識培訓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單純的人格培訓 單純的知識培訓都不可以
兩者結合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事業
但是相比較而言 人格培訓要比知識培訓更多
2.古人對教育的詮釋是那麼的精確,那就是 言傳身教
可見教育不僅是為學者帶來知識學習的導航
更是以教育者本身為典範 進行示範
3.人格培訓可以時教育者更優秀
為學生做一個好的向導
4.教育中,有良好的人格,可以避免很多慘劇
例如教師暴力時間
又例如美國校園槍擊事件
5.教育的宗旨是讓同學 德 智 體 美 勞全面發展
不論是 道德的感化 智力的引導 體育的鍛煉 美的價值觀的培養
都不僅僅是知識培訓就能解決的了的
都需要教育者以身示範 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相比較來說 人格培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