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細分背景下,乳製品如何進行新品定位
乳業未來:前程錦綉,風光無限! 中國乳業起步晚,起點低,但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奶類生產量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迅速增加,遠遠高於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國乳製品產量和總產值在最近的10年內增長了10倍以上,已逐漸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近年來,盡管我國年人均奶佔有量上升很快,但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時,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乳品消費也極不平衡。目前,城市乳製品銷量佔到全國乳製品總銷量的90%,廣大農村乳品市場潛力巨大,有待挖掘。隨著農村乳製品消費量的逐步增長,我國乳製品行業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乳業現狀:戰國七雄與百家爭鳴! 當中國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倡導下,伊利,蒙牛,光明,三元,飛鶴,黑龍江乳業,新希望等,麾旗南上北下,跑馬圈地,實有勢不可擋之勢!但地方品牌仍是強手如林,割據四方,憑借地緣優勢、終端掌控以及靈活的市場政策,還是能夠把持著自己的領地。 趨勢洞察:市場細分是必然,產品力和終端力是關鍵! 中國乳業興起初期,人們主要以奶粉為主,隨著市場發展,乳業品牌的集中與成熟,伴隨消費者對乳品購買的理性提升,奶粉中分化出按年齡分段的分段奶粉,現在又開始產生了孕婦奶粉;而液態奶從一開始的塑料袋裝純牛奶細分出針對餐飲的餐飲奶、針對白領的果汁(茶、咖啡)混合奶、針對高收入者的枕奶與盒奶及針對農村消費者的塑料袋裝乳酸飲料等。隨著乳產品種類的日益豐富,競爭加劇,各藍海市場逐步演變成紅海市場,大小乳品企業各有自己的優勢:大品牌,靠規模贏得市場;小品牌,以產品贏得消費。面對局部市場,大小企業還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最終贏得市場的是----消費者對產品的鍾愛! 乳製品新品定位思考: 所謂市場細分,即當某類型產品的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與程度時,消費者對這類產品已經從新鮮到麻木,並產生新的個性化的追求。同時,各企業由於競爭降價而使利潤率越來越低,為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取得競爭的優勢與先導性,他們就會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推出針對性產品,從而推動此類型產品整體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市場細分的時機,一般同時具備這樣幾種條件: 一是消費群已經擴大到所有能夠影響到的人群,消費者對原產品已經習慣而麻木,產品的物質功能或精神功能已經變得並突出; 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原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企業的利潤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會強迫企業進行市場細分。 但是,作為企業來說,等到以上兩個條件成熟或太過明顯時推出細分產品就已經有點晚了,時間上的提前量十分重要,即企業應當提前做好相關准備,並提前推出。 這里所說的提前做好相關准備包括: 1、通過對消費者進行分析確定其中一個、或多個群體推出對應的產品,最好確定其中數量最大、意識最為前衛、消費能力適合的群體; 2、從物質與精神上分析目標消費群的需求,確定產品突出特點,提煉產品訴求; 3、針對目標消費者進行從產品包裝、宣傳品、促銷品、營銷方式等的策劃。 市場細分的方法有很多種,說明如下: 1、分別針對男性和女性開發相應的產品。如匯源的他+她-,娃哈哈的他她水; 2、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開發相應的產品。如分段配方奶粉+強化因子; 3、分別針對不同收入者開發相應的產品。如針對白領和普通大眾; 4、針對消費環境開發不同的產品。如家庭、辦公室、網吧、餐飲、酒吧、休閑等; 5、針對不同消費的不同消費習慣開發不同的產品。如容量大小、口感輕重等; 6、針對不同消費意識的人群開發不同的產品。如針對前衛人士; 7、針對不同消費時尚的消費者開發不同的產品。如網民、學生、娛樂一族等; 8、針對不同職業的消費者開發不同的產品。如針對學生、老師、公司職業、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等。 產品創新的平台化與大眾化要求 所謂產品創新的平台與大眾化要求,即產品的創新最好是以現有市場上主流產品如大眾所熟知的原料、產品類型為平台進行創新,由於平台產品已為大眾所熟悉、所接受,那麼創新產品相對就比較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因而,創新產品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而脫離現有市場上主流產品的完全創新產品,則由於需要進行艱苦的消費者觀念培養與引導,而改變觀念比改變物質條件要難得多,相應地,這類創新產品要取得成功的難度會很大。 中國地域廣闊習俗與習慣相差很大。與其它行業不同,乳品是入口的東西,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費者的口感習慣的影響,這個地方大家習以為常的食品,在另一個地方會很難接受,所以,企業在推出產品時,不能一葉障目,想當然地認為全國人民都與會與當地人一樣,區域性的東西有時就是區域性的商品。另外,有時雖然當地人很習慣某個產品,但進行包裝以後他們卻不並認同,這也是個習慣問題。
2. 飛鶴奶粉是如何定位發展方向的
我認為首先得是以市場為基礎吧,得把孩子成長需求放在首位,慢慢的進行配方升級,這幾年飛鶴奶粉的發展屬實太快,發展方向也在慢慢轉向國際市場,不斷的提升品牌影響力。
3. 商業史上有哪些品牌轉型的經典案例
比如說老乾媽進入時尚界賣衛衣;大白兔進入美妝界賣唇膏;瀘州老窖賣香水……
4. 在中國奶粉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飛鶴成功運用了哪些重要的管理思想
那麼首先我覺得飛鶴奶粉品質做的非常的不錯,而且對寶寶的成長有很大的一個促進作用,而且裡面含有豐富的一個益生菌,對寶寶的成長非常棒。
5. 貝因美的市場細分策略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的優缺點是什麼
摘要 在高端嬰兒奶粉市場,以「惠氏」、「美贊臣」為首的外資品牌,憑借專業葯廠製造優勢,主要採用醫務推廣為主,專業雜志及電視媒體為輔的營銷模式,以大城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攻城掠地,銷量連年攀升;在中高端嬰兒奶粉市場,以「多美滋」、「力多精」為首的外資品牌,憑借多年的奶粉行業運作經驗,宰獲頗豐。特別是多美滋採用強醫務推廣及強廣告拉動的推廣模式,以華東為據點,拓展全國,在富繞的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份,第一品牌地位不可動搖;在中低端嬰兒奶粉市場,以三鹿、伊利、完達山為首的本土奶業品牌,憑借低成本奶源等資源優勢,不甘示弱。 鑒於以上分析,貝因美將奶粉定位為嬰幼兒專用奶粉,中國寶寶第二餐,產品高價定位,罐裝零售價128元,袋裝38元,比惠氏、美贊臣略低5%-10%,但已經躋身高端嬰兒奶粉品牌陣營。它將目標群體鎖定在: 1、年齡:22-35歲有0-3歲的年輕媽媽; 2、家庭月收入:中等及以上(2000元/月以上) 3、母親學習:高中為主,初中為輔,再次為大專生 4、職業:普通工人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專業技術人員次之,辦公室白領及政府公務員非公司奶粉主力購買群。 5、地理位置:中小城市及大城市郊縣,重點鄉鎮為主,城市中心區為輔。 6、心理及行為特徵:喜歡看嬰幼兒專業雜志,晚上喜歡言情類電視劇,育兒知識來源於專業雜志書籍,長輩及醫生;相信專家不崇洋媚外;希望寶寶幸福快樂;自己嚮往有個性的生活。
6. 雅培如何進行市場定位
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信賴是來自多次的嘗試,在眾多的品牌當中選擇一個最好的。嬰童行業的品牌一直是非長多,近些年,嬰童行業不斷的發展,自然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作為奶粉行業的明星品牌,在雅培奶粉成長的過程中,雅培奶粉的滋味成為了消費者舌尖上奢華的享受。 產品的發展在於領導人對於自己品牌的定位,雅培奶粉在1927年成立,歷經幾年的發展,雅培奶粉就憑借自己的實力贏得了很大的市場,這樣的享受也讓雅培奶粉得到了更多的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消費者也信賴雅培奶粉,尤其是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雅培奶粉更是用實力贏得了行業的尊重。 雅培奶粉對於消費者的承諾從未失言,甚至是在不斷的提高自己對承諾的踐行度。奔跑在奶粉行業中,走進雅培奶粉的專屬世界,消費者更有一種一切的選擇盡在這里的感覺。歷經百年的歷史,雅培奶粉帶給消費者的更多的是驚喜和感動,很多先進的產品都讓消費者領會到這個品牌的實力。
7. 飛鶴奶粉不是君智的案例嗎,為什麼張、大旗也在用
2015年3月,張大旗定位咨詢項目合夥人李志文,與東極定位董事長王博同一天加入君智咨詢,共同進入飛鶴項目組,與君智創始人謝偉山、徐廉政老師共同展開了對飛鶴奶粉的戰略研究與輔導。
經過深入調研,張大旗定位咨詢發現飛鶴奶粉作為一家擁有53年歷史、唯一擁有奶粉全產業鏈、產品品質卓越的企業,若要突圍競爭封鎖,必須完成四個步驟:
1.界定心智對手2.攻其強中弱勢3.聚焦關鍵一招4.展開飽和攻擊
通過重新定位戰略對手,為消費者提供選擇飛鶴的獨一無二理由,經過全方位的調研與上百次的論證,最終確定了「飛鶴,更適合中 國寶寶體質的奶粉」戰略定位,是飛鶴突圍外資封鎖的最佳路徑。
8. 請幫忙舉例成功採用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密集型戰略的案例
成本領先戰略據我所知,比較成功的是格蘭仕微波爐
差異化戰略比較成功的應該是喜之郎和貝因美
格蘭仕前身是梁慶德在1979年成立的廣東順德桂洲羽絨廠。1991年,格蘭仕最高決策層普遍認為,羽絨服裝及其他製品的出口前景不佳,並達成共識:從現行業轉移到一個成長性更好的行業。經過市場調查,初步選定家電業為新的經營領域(格蘭仕所在地廣東順德及其周圍地區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進一步地,格蘭仕選定小家電為主攻方向(當時,大家電的競爭較為激烈);最後確定微波爐為進入小家電行業的主導產品(當時,國內微波爐市場剛開始發育,生產企業只有4家,其市場幾乎被外國產品壟斷)。
9. 飛鶴奶粉的定位是什麼了解過嗎
從廣告上也能看出來,專為中國人的寶寶做適合中國人自己的奶粉。所以飛鶴主要定位在國內,是國產奶粉中非常好的奶粉了。
10. 推薦幾個近5年的經典營銷案例體現市場定位策略的案例
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更多 這只是參考
大眾市場定位的傑出代表:福特公司
當被問到「是誰發明了汽車?」這個問題時,許多人都會回答:亨利·福特。這個普遍的誤解正是對亨利·福特的贊美——是他使千千萬萬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成為可能。雖然人們普遍承認汽車是在歐洲發明與誕生的,但在19世紀末,有許多美國和歐洲的實驗者們同時在努力實現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擁有所有的榮譽,因為是他使汽車不再遙不可及。他的指導原則是:「我要製造一輛適合大眾的汽車,價格低廉,誰都買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這種遠見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誕生。
在美國工業由手工作坊向工廠製造生產的過渡中,享利·福特首創世界上第一條大規模流水作業生產線,為現代發達的工業生產奠定了基礎。他發明的物美價廉的T型車,一舉打開了新興的汽車業市場,為美國迅速步入汽車時代做出了貢獻。為此,在美聯社所做的美國獨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測驗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車公司名列第10,與宇航員登上月球,原子彈爆炸成功相媲美,為全世界所矚目。
1.定位大眾市場。
100年前,汽車業傳統的做法幾乎無一例外是面向較為富有的階層,福特公司1906年推銷的新型汽車也是這樣一種「奢華型」產品——車體笨重,且多為定製,非一般人的財力所及。這時,福特公司推出八種車型,分別用八個不同的字母標示,設計有別,價格各異。同時,他們提高了售價,最便宜的車售價為1 000美元,最高的為2 000美元。這一變革帶來了災難性的結果,銷售數量猛然下降,利潤僅10萬美元,為前一年度的1/3。滯銷震驚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轍,轉為薄利多銷。次年,公司降低了售價,生意又魔術般地回升了。盡管當時全國性經濟蕭條已經露頭,但從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這一段時間里,福特汽車的顧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紛紛倒閉,而福特公司卻盈利125萬美元。及時的政策變動,獲得如此成功,主要歸功於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開始夢想建造一種既簡單又堅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車。1908年初,亨利·福特製定了一個劃時代的決策,公司宣布從此致力於生產標准化,只製造較低廉的單一品種。實際上這項方案在亨利·福特腦子里已醞釀了數月,甚至可以說數年之久。這種生產方針已有盈利的先例。該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產無疑地證明,產品價格越低,利潤越大。因此,轉而生產統一規格、價錢低廉、能為大眾所接受的車輛從根本上講是明智之舉,從銷售、盈利相結合的角度看,這個決定只是將昔日的最佳實踐固定下來。
亨利·福特的夢想之車就是T型車。T型車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絲裝飾或華而不實之處,百分之百地實用。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樣子。它的車體輕,堅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觀,而專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買得起。T型車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輛出售,規格一致,的確像「別針或火柴」一樣。
T型車一投產就受到廣泛的歡迎。它無須推銷,自有主顧,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躍居當時各類汽車之首是因為農民正需要這種車,普通人又都買得起。它的機械原理極為簡單,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會很快地掌握。而且,當時的車輛包括T型車在內,都面臨征服馬車時代遺留下來的路面的難題。一般的汽車都經受不了危險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復雜路面的考驗,而T型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針對這種情況設計製造的。與當時其他類型汽車相比,T型車具有經久耐用、構造精巧和輕盈便利的優點。這種車底盤較高,可以像踩高蹺那樣通過亂石遍布或類似沼澤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優良性能。
福特汽車公司這一時期的盈利情況也證明福特關於生產廉價車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T型車僅用一年時間就躍居暢銷車之首,成為第一號盈利車。這一年出售了1.l萬輛,在銷售量和利潤方面均超過其他汽車製造商。大眾化產品策略為福特公司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發展機會,其實可以說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國汽車市場。
為適應汽車需求量的劇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潛心研究生產流程,開發出產品生產線。依靠良好的產品市場和高效的流水線作業,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車公司的最低日薪為5美元——幾乎兩倍於當時的最低日薪,震驚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認為,既然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汽車,如果員工們能夠買得起的話,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車。他相信一個8小時工作日5美元的報酬是他所做的削減成本的最佳舉措。他說:「可以找到創造高工資的生產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顧客的數量。」
2.順應市場。
隨著美國汽車市場的成熟、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專業,福特公司適時調整了產品組合。當時的消費者需要更為豪華、動力更為強勁的汽車。福特汽車公司的下一個產品——於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發動機正好滿足了這兩種需要。福特汽車公司首次成功地將V-8缸體鑄為一體,這比他的競爭對手學會造出可靠的V-8發動機早了許多年。同時福特汽車及其強大的發動機成為注重汽車性能的美國人的最愛。
二戰期間,福特公司為適應戰時需要,轉產飛機發動機等產品,由埃德塞爾·福特發起的龐大的戰時計劃,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一共製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轟炸機、57 000台飛機發動機以及超過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戰爭用機器。在二戰中,福特公司的傑出表現為其贏得了口碑,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戰結束後,民用汽車市場迅速膨脹,為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車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車1949款車型在紐約隆重推出。這輛側身平滑光潔的福特1949款汽車擁有獨立前懸架和可開啟的新型後角窗;車身與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種創新,為日後的汽車設計設立了標准。福特1949款給了福特汽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奪回亞軍寶座以強大的動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約銷售了807 000輛汽車,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萬美元上升到1.77億美元。這是自1929年以來創下的最高汽車銷售記錄。
憑借良好的先發優勢,福特公司致力於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從而取得了市場競爭中的利器——價格優勢。
亨利·福特二世的戰後重組計劃使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使之進一步推出了擴展計劃,最終在美國成立了44個製造廠、18個裝配廠、32個零件倉庫、2個大型試車場和13個工藝開發和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