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娃哈哈這個品牌他給消費者到底是怎樣的定位他未來的戰略增長點靠什麼
很不好說 因為現在好象的人好象都精明拉 知道都買一樣的東西沒有錢賺 娃哈哈雖然品牌強勢但是現在可以代替的產品也很多 當然我是希望它可以永遠強勢下去
B. 娃哈哈戰略選擇
娃哈哈的發展戰略 一、 娃哈哈的原始積累模式 相對時下眾多成功的製造企業而言,娃哈哈算是出道晚的,1987年才開始創業。娃哈哈盡管過去戴著「校辦小廠」、「國有企業」的「紅帽子」,實際上是一家體制外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娃哈哈的創業從賣棒冰開始,在娃哈哈的展覽室,我們看到一幅宗慶後蹬著三輪車送貨的老照片,從中可以看出創業的艱辛;接下來是替別人加工口服液,按現在時髦的說法,也算是做了OEM;然後,自創娃哈哈品牌,推出兒童口服液並一炮打響,完成了娃哈哈的原始積累。筆者一直覺得,像娃哈哈這樣起步的企業,其市場根基比較穩固、作風踏實穩健、企業文化有個性、企業員工勤勉,領導者權威自然形成。 筆者總結了四種企業創業模式:一是傳統國有企業創業模式;二是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創業模式,如廣東一些企業;三是圈錢、燒錢「創業」模式;四是中國的「窮棒子」模式或日本的「阿信模式」。娃哈哈即屬第四類。這類企業一旦生存下來,其生命力是最旺盛的,因為它不會忘記做企業的根本,有良好的市場感覺、強烈的成長慾望而又知道如何維持經營安全。 二、 娃哈哈的品牌戰略 莎士比亞說過,玫瑰不管取什麼名字都是香的。實際上並不盡然。有人提出創名牌從起名開始,這一說法有其道理。娃哈哈集團的品牌中,「娃哈哈」、「非常」都很有創意,在品牌名稱上,似乎就已勝出。「娃哈哈」名稱啟迪於那首知名歌曲:「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里花兒真鮮艷……,娃哈哈,娃哈哈,每個人臉上笑開顏」,當時還引起一場知識產權風波。「娃哈哈」這一名稱容易傳播,大眾化,極具親和力。大眾、親和、健康、歡樂是其內涵。當然。也有不少人從品牌視覺(名稱、吉祥物)聯想角度出發,認為娃哈哈是一個兒童專屬品牌,不宜向成人產品延伸。對此,娃哈哈集團認為,娃哈哈並非僅限於兒童概念,是一個兒童、成人通用性品牌。在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實踐中,娃哈哈似乎也在努力淡化其兒童概念,以便為品牌創造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到目前為止,娃哈哈的品牌延伸是很成功的,因為其延伸並未脫離品牌核心概念。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記得有人也提出過這方面的疑問,那就是早些時候感冒葯、白酒、冰糖燕窩的推出,不過,這些產品有的不再生產了,有的並沒有大力推廣。 「非常」是娃哈哈集團的另一個品牌。「非常」(Future,未來)這個名稱響亮、大氣、時尚、優越、歡樂、泛義。推出可樂時,也有人主張延伸「娃哈哈」,但是最終選擇了另創品牌之路。「非常」品牌的推出,彌補了「娃哈哈」概念上的不足,比如說其「時尚」、「優越感」要素,也拓寬了集團品牌的定義域,更為重要的是,要挑戰可口可樂,用「娃哈哈」品牌不足以顯示其氣勢和差異,就中文名稱而言,「非常」顯然不遜於「可口」和「百事」。 可以設想,未來娃哈哈集團將會形成類似寶潔的產品/品牌格局:一個產品(產品經理轄下)兩個品牌,如「娃哈哈」茶飲料與「非常」茶飲料並行,奪取更大的貨架空間,並顯示不同的產品定位,針對不同的目標消費群(「非常」定位高於「娃哈哈」);一個品牌(品牌經理轄下)多種產品;兩個品牌在集團戰略框架下有機整合,有分有合,分合自如。 三、 娃哈哈的相關多角化戰略 娃哈哈集團從兒童營養液起步,目前形成五大戰略業務單元(SBU):奶製品(乳酸奶、純牛奶)、水(純凈水)、茶、可樂(非常可樂、非常檸檬、非常甜橙)、八寶粥。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目前除了碳酸飲料屈居兩樂,茶在追趕統一、康師傅外,水、八寶粥、乳酸奶均保持業內第一的地位,可以說是做一個成功一個。娃哈哈產品線豐滿是其一大競爭優勢,業內競爭對手單薄的產品線難以與其多系列產品相抗衡。娃哈哈的戰略是在飲料行業內相關多角化發展,由於「多角化」,娃哈哈可以把握商機,滾動開發增長點,將企業做大。由於「相關」,可以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學習和積累專業經驗,提高決策和運作水平。娃哈哈各類相關產品可以共享網路平台,使網路成為真正的「航空港」;娃哈哈的生產工藝、生產線、研發成果、人力資源方面也有一定的共享性,如可實現季節交替生產,保證生產的平準性。由於「相關」,娃哈哈的供應鏈優勢得到了發揮,而未來企業間的競爭,將主要表現在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產品系列的相關性使得娃哈哈更容易形成核心競爭力,進而有助於集團做強。 娃哈哈集團的多角化戰略可以有多種選擇:一是沿襲兒童概念,開發兒童飲料之外的兒童服裝、玩具等產品,但屬於不相關多角化,企業將進入多個陌生領域,可能難以做強;二是集中在飲料這一專業領域內多點開發,這是娃哈哈目前的選擇;三是娃哈哈規劃的飲料、保健品、醫葯三大產業領域架構。在與宗慶後的交談中,他表示,目前飲料市場都做不過來,無暇顧及其它兩大產業。 四、 娃哈哈的資本經營 娃哈哈在產品經營、品牌經營方面很成功,而在資本經營方面更是得心應手。與時下一些投機性、短期性的資本經營不同的是,娃哈哈的資本經營是以產品經營和品牌經營為其堅實基礎的,三者是互動的。產品經營的成功,壯大了品牌之樹,品牌的壯大,增大了資本籌碼,使得其在資本市場的談判地位得以提高。反過來,資本運營的成功又促進產品經營和品牌經營,實現企業的低成本快速擴張。娃哈哈只是在創辦時借款14萬元,之後沒有在銀行貸一分錢,宗慶後選擇了成本更低的資本擴張之路。首先,娃哈哈利用品牌效應和兒童營養液產品的成功,首創「小魚吃大魚」:1991年籌資8000萬元,以區區140名員工、幾百平方米生產場地的小公司兼並了職工人數2200人、虧損積壓產品達6000萬元、廠房面積6萬平方米的國營老企業杭州罐頭食品廠,從而使娃哈哈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也奠定了娃哈哈的發展基礎。 娃哈哈的大手筆還有1996年與世界500強、位居世界食品飲料業第六位的法國達能集團公司合資興辦5個企業,一次引進外資4300萬美元。隨後,又採取中外合資、中中合資、興辦股份企業等辦法,先後引進資金15.5億元人民幣,其中達能公司累計已注入資金7000多萬美元。現在的娃哈哈已經擁有40多家公司,是一傢具有國際化色彩的國有控股的混合經濟集團企業。 娃哈哈與達能的合資堪稱我國企業合資的成功典範。第一,娃哈哈堅持合資不合品牌,堅持使用娃哈哈品牌。「娃哈哈」、「非常」品牌為集團公司所有,下屬分公司、子公司包括合資公司只能有償使用集團品牌。上市產品使用集團品牌,避免合資後品牌被「冰凍」(當然,法國達能是不會「冰凍」娃哈哈品牌而使用自己的跨國品牌的)。第二,堅持部分合資而不全盤合資。初期合資,總資產12億的娃哈哈拿出了3個億及品牌,而達能與香港百富勤則出資4500萬美元,合資成立了5家公司,娃哈哈佔4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後來,百富勤退出,達能收購其股份,成為合資公司的控股股東。此後,雙方又進行了一些合作,達能的總股份雖在合資公司控股,但只佔娃哈哈集團的40%左右。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娃哈哈集團的核心業務、骨幹企業多為達能所控制。第三,堅持娃哈哈全權經營,董事長位置不變。合資初期,達能想「資本說話」,但事後證明,宗慶後的感覺比他們的理性更准確。娃哈哈上市非常可樂,達能並不支持,但結果是,自1998年5月投產以來,市場高歌猛進,2001年非常系列碳酸飲料產銷量達到59.5萬噸,約佔全國碳酸飲料12%的市場份額,直逼百事可樂,打破了兩樂「統一」中國市場的格局,鼓舞了民族企業品牌參與國際競爭的勇氣和信心。在高回報率面前,低調、務實的達能也就放心讓中方全權經營。全權經營模式避免了不少合資企業因人事震盪導致市場震盪的現象,在娃哈哈集團內部,員工甚至連一點合資的感覺都沒有。第四,娃哈哈合資時機把握得好,自身談判地位較高。娃哈哈為業內第一家與法國達能合資的企業,比樂百氏早四年,合資時其市場勢頭強勁,達能則急於在中國尋求戰略夥伴,以便與可口可樂角逐中國市場,因而,娃哈哈具有較高的談判地位。這也決定了樂百氏被收購與娃哈哈合資差異巨大,何伯權與宗慶後命運迥異。何伯權在自陳遺憾時,就曾談到了痛失合資先機而導致差距拉大的問題,也痛惜當初未上可樂項目。娃哈哈觀點 「聯銷體」是娃哈哈在交易組織上的一種創新。通過這種創新,完全改變了市場竟爭的態勢,實現了從「單打一」到「多打一」的轉變。
C. 娃哈哈」在飲用水市場中,它的競爭戰略類型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The way for fxtuu
D. 娃哈哈集團採用了哪幾種促銷方式有哪些具體措施
折扣促銷,
措施;超市等地進行促銷,打折,
採取遠距離競爭方式,
措施;將產品定在競爭對手尚未佔領位置的地方,拾遺補缺、以圖盡快進入市場並取得優勢地位的定位策略。
E. 娃哈哈PH9.0蘇打水的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
哈哈哈,唉,哇哈哈,喝蘇打水目前的市場定位是都在超市小賣部,還有車站點
F. 可口可樂和娃哈哈各自的市場定位和市場目標
可口可樂在中國面對的是廣大的年輕人而娃哈哈主要面對的還是那些未成年的內小朋友!
可樂容的市場目標主要是佔領我國的飲料市場成為飲料市場的老大之一,而娃哈哈主要是佔領未成年小朋友的市場,畢竟這個市場的利潤也是很大的!
G. 娃哈哈礦泉水具有的品牌優勢及、劣勢及發展前景
娃哈哈是純凈水,是中國瓶裝水的鼻祖。
品牌已經深入人心,謹防假冒是重點。
發展還是很看好的。如果有哇哈哈的地方,我一定會選擇哇哈哈。
H. 娃哈哈的營銷模式是什麼,我想學習.
品牌企業與經銷商結成利益共同體的支撐點是什麼?怎樣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銷售?娃哈哈的體會是:利益的有序分配,讓經銷商有利可圖,只有雙贏,他才會幫你用力吆喝,必須先解決好誰來賣的問題,才能解決誰來買的問題。娃哈哈銷售網路建設的成功在於:
1、廠商之間實行雙贏的聯銷體制度。娃哈哈在全國31個省市選擇了1000多傢具有先進理念、較強經濟實力、有較高忠誠度、能控制一方的經銷商,組成了能夠覆蓋幾乎中國的每一個鄉鎮的廠商聯合銷售體系,形成了強大的銷售網路。聯體制及保證金制度不僅有效杜絕了壞帳、呆帳,使娃哈哈的資產結構更加合理、流動性更強,而且大大激發了經銷商的積極性,變一家企業在市場上單打獨斗,為上千家企業合力與對手競爭,大大提高了娃哈哈系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構建穩定有序的共享網路。娃哈哈在聯銷體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特約二批商營銷網路,逐步編織了以封閉式蜘蛛網態的營銷體系,不僅加強了娃哈哈產品的快速滲透力,同時也提高了經銷商對市場的控制力,從而達到布局合理、深度分銷、加強送貨能力、提高服務意識、順價銷售、控制了竄貨。現在娃哈哈的營銷網路可以保證新產品在出廠後一周內迅速鋪進全國各地60萬家零售店,同時與大江南北、沿海內陸廣大消費者見面。
3、與經銷商共創品牌。娃哈哈今年的銷售目標是80億元,而娃哈哈在全國各地的銷售人員只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此難以想像。可口可樂、統一、康師傅,在全國的主要城鎮也都分設了營業所,營銷人員不下於5萬,而娃哈哈靠的是聯銷體政策,是成千上萬個大小經銷商與娃哈哈共創品牌的決心與行動。娃哈哈在聯銷體和特約二級網路的基礎上實行了銷售區域責任制。明確了經銷商的權利和義務。經銷商變被動為主動,積極配合企業共同做品牌的長遠戰略規劃,大大提高了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對產品的認同感,而且自覺地加強了責任感,提高了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因為娃哈哈的政策使他們意識到:市場是大家的,品牌是廠商共有的,利益是共同的。
今天的娃哈哈,在網路建設和農村市場取得勝利後,隨著飲料市場的城市爭奪戰的加劇,市場重心的前移,終端競爭日益激烈,於今年初及時採取了加強終端建設的有力措施,以經銷商當月銷售量返點部分招聘跑單員,由娃哈哈的銷售主管統一管理,加強終端控制力。不到半年,在全國各地的城市終端旺點,你不禁會對娃哈哈純凈水、茶飲料、果汁飲料等系列產品的見貨率、陳列面、終端銷售熱情發出驚嘆!
1000多人的銷售隊伍將完成80億的銷售額,這是中國式的人民戰爭,而不是洋式的人海戰術。有人稱娃哈哈是中國通路做得最成功的企業。娃哈哈的通路戰略是:永遠堅持搞代理制,從聯銷體網路構建到區域責任制、特約二批網路建設、封閉式銷售、把二批和零售商發展為娃哈哈的聯銷體網路成員。這是才是在中國國情下最為成功銷售模式。
I. 市場營銷學-哇哈哈的促銷策略
洋小姐發宣傳單:很明顯,案例中已經告訴你了,用的是廣告這一促銷策略,而發小黃帽,顯而易見,是公共關系促銷 目標:提供信息情況,及時引導采購;激發購買慾望,擴大產品需求;突出產品特點,建立產品形象;維持市場份額,鞏固市場地位等等。 特點:1.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是將某一項商品的信息,由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廣告主)傳送給一群用戶和消費者;
2.做廣告需要付費;
3.廣告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
4.廣告是有目的、有計劃,是連續的;
5.廣告不僅對廣告主有利,而且對目標對象也有好處,它可使用戶和消費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而公共關系跟強調情感性和互動,你可以從提高企業形象方面談,我只說了個提綱,如果是論述,你就得展開了說
J. 哇哈哈的成本領先戰略有哪些
無論從價值鏈理論中的基本價值創造活動(原材料供應、生產製造、市場推廣等)到輔助價值活動(財務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還是從財務損益表中的銷售(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時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覺中貫徹實施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一、「總成本領先戰略」根植於企業精神
就如一個人活著需要有精神一樣,一個企業也必須有自己的精神,企業精神體現著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內容,是上至企業戰略、策略規劃,下至日常經營運作執行的准則。
校辦工廠出身的娃哈哈,一直秉承「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十六字方針,指引著上至總裁,下至普通員工的所作所為,而其中前兩個成語「「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則是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的形象表述。 與一些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的企業不同,娃哈哈的「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十六字企業精神深深印入每一個員工的腦海中,心靈里,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上。
位居中國百大富豪前列的企業領袖宗慶後先生本人是身體力行十六字方針的典範,更是「艱苦奮斗」的典範,比如:坐飛機能坐經濟艙絕不坐頭等艙;平均兩三天一篇的銷售通報大部分寫在廢紙的背面;一日三餐吃食堂;中餐往往是腐乳、鹹菜僅僅幾元錢;身上的衣服都是幾十、幾百元的,奢侈品牌幾乎與他無緣…….
「跟我做」,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員工,尤其是在宗先生高度集權的組織里,每一個員工要有所發展,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從客觀上,必須遵循艱苦創業的企業精神。
以下關於「艱苦奮斗」的解釋摘自《娃哈哈銷售管理手冊》中的企業文化篇:
艱苦奮斗,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是符合時代精神的一種價值觀…..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創業時期,娃哈哈公司也仍處在創業時期,遠沒有到止櫓享樂的時候。因此,艱苦奮斗就是創業精神的一種最主要精神,具備了這種精神,就意味著具備了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搏擊的堅韌鬥志,一種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一種不怕犧牲,忘我奉獻的不懈追求,一種埋頭苦幹,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一種常懷憂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態度,一種富貴不,貧賤不移的高尚節操。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凝聚全體員工的力量,朝著遠大目標奮勇前進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萬劫不滅,不斷發展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不貪戀一時享受,不斷謀求更大作為的企業……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艱苦奮斗」的價值觀決定了娃哈哈全體員工勤儉節約的態度與習慣,也決定了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有了扎實的理念前提與基礎。
二、企業價值鏈活動處處體現著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價值鏈理論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通過對企業組織活動各個環節的分析,詳細精確的判斷出企業各種組織活動中存在成本或者差異化的優勢與劣勢。根據價值鏈理論,企業要獲得根本競爭優勢,則必須在成本控制方面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或者在研發、營銷、產品等方麵塑造差異化,以差異化獲取競爭優勢;或者是在部分環節注重成本控制,在部分環節注重差異化。
在營銷業界,養生堂是成功實施差異化戰略的典型代表,無論是一個產品,一個新品類的市場細分,還是包裝、設計、定價,還是品牌發展,廣告訴求,公關策劃,養生堂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令管理業界肅然起敬。
然而,差異化的代價也非常昂貴,往往會失去了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與成本領先幾乎就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兩者難以兼而得之。
戰略及營銷的無窮奧妙,在於把握其中得度,兩者兼得自然最為理想,但如果企業能力實在有限,則應該極力打造成本領先或差異化其中一個,同時兼顧另一個。
養生堂雖然以「差異化」贏得業內專家得齊聲喝彩,並被《銷售與市場》雜志評為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十佳企業」之一,然而因為其總裁鍾睒睒先生不計成本,近乎瘋狂的「差異化」戰略,該公司近幾年的凈利潤卻不及同城以總成本領先戰略為核心兼顧適當差異化戰略的娃哈哈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主要來自以下企業價值鏈活動中的六個方面。
(一) 娃哈哈生產製造中的低成本
追求生產設備高效化,追求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出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原材料成本。
飲料屬於「設備製造型」產業,換言之,飲料的生產設備的能既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又決定了生產數量上的效率。在生產設備投資方面,為確保一流品質,娃哈哈不惜血本全面引進來自歐美的反滲透設備、注塑機、制蓋機等一流設備。表面看來,巨資引進,成本昂貴,但仔細分析,一流設備的生產效率更高,單位成本更低,只要有市場需求,確保生產設備滿負荷高效率運轉,分攤到每瓶飲料的設備折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瓶裝水業是典型的規模出效益的行業。以娃哈哈純凈水生產線為例,每條生產線生產能力為2萬瓶/小時,如果20多小時滿負荷生產,以半年180天計,可生產7200多萬瓶純凈水;每條生產線假設總投入為2000萬元,以十年直線折舊法計,則為100萬元/半年,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僅僅為:100萬元/7200萬瓶=0.01元。反過來,一些國產設備僅僅投入幾十幾百萬元,但年銷量也僅幾十幾百萬瓶,則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遠遠高於娃哈哈。
同樣,娃哈哈系列飲料的塑料瓶、瓶蓋等包裝材料等多自己投資生產,打造價值鏈優勢,大量交易內部化,最大限度降低了采購成本。比如,一個瓶蓋,娃哈哈自己生產不到0.1元,而競爭對手外部采購成本則需0.12,甚至0.15元,別小看小小2分錢,5分錢的差距,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積累了娃哈哈的成本製造優勢。
可口可樂、養生堂等公司往往一本正經的遵循社會分工――外部采購原則,這些公司高層私下不得不承認:在成本製造上的確難以與娃哈哈匹敵。
「除了原材料,其它一切娃哈哈都能自己造」,這種堅持自己一條龍生產製造的經營模式,似乎與現在流行的OEM輕資產運營模式大相徑庭。但是,要真正打造製造成本優勢,要真正控制價值鏈中的每個環節,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效益,是娃哈哈等堅決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塑造核心競爭優勢的大企業不得不走的道路。
生產管理上實施成本倒追法,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管理成本
「發揮艱苦奮斗、勤儉治廠精神,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厘錢活動,厲行節約,眼睛向內,苦練內功……」以上成本節約的標語在娃哈哈生產管理系統內頻繁出現。
娃哈哈所特有的「二級管理,三極核算」以及「將成本控制量化到每個員工」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自始而終,堅持至今。這對一個中國效益最好、最知名、最富有的飲料企業集團而言,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沒有「艱苦奮斗」的企業精神,沒有「總成本領先」的核心戰略,如此苛刻的生產成本管理怎麼可能堅持到現在,堅持到未來?
在生產領域,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舉不勝舉,娃哈哈每年都要評「成本管理」之類創新獎。以娃哈哈八寶粥為例:
娃哈哈八寶粥罐頭每年產量達到三四億罐,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作為速食食品,它食用簡便、攜帶方便,易於儲藏,所以深受消費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睞。罐頭最頂端有一個塑料蓋,它的功能主要就是為了擱置小勺子,並保證干凈衛生,讓出行者方便食用。
小小的塑料蓋里有沒有可節約成本的地方?娃哈哈發現,很多競品的塑料蓋克重都比自己的輕,而且因為自己的蓋子重,有些硬,不易開啟,蓋身也有多餘的地方,不僅影響外觀,還浪費材料。
娃哈哈相關部門為此進行了一個個難題的攻關,四個多月的時間,成效就出來了。
去除塑料蓋多餘成分,改變內置勺子形狀,現在每隻塑蓋減輕了1克多,可節約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來就可節省近400萬元的費用。此外,變輕變軟的塑料蓋,啟蓋也大為改善,不再會劃傷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飲料的產業特,決定了配送的相對高成本。為根本解決產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問題,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遠矚的提出「銷地產」戰略,即在每個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直接設生產分廠,就地就近生產。每個生產基地的配送范圍控制在500公里以內。
自1994年到涪陵設分廠開始,至2008年春,娃哈哈已有120多個生產基地均勻分布在全國各省。在飲料業內,娃哈哈花了十餘年時間率先完成了生產力的全國布局。其生產基地的數量是頂新,統一飲料基地的5-10倍,也遠遠超過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瓶裝廠的數量。
「銷地產」是娃哈哈成本領先戰略中的關鍵戰略。如此眾多貼近消費市場的分廠所帶來的配送成本優勢,許多競爭對手短期內根本無法追趕。幾年前,風頭正勁的農夫山泉主要因為受制基地數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約,失去了快速追趕娃哈哈的大好時機。
在產品配送的具體政策上,娃哈哈也嚴格控製成本,有時候甚至以犧牲配送速度為代價。比如,娃哈哈的省內汽車配送必須以整車為單位,火車運輸必須以整車皮為組合單位,至少以十噸車為起運單位,公司拒絕任何理由的火車汽車零擔運輸要求(因為同樣重量下,零擔價格比整車的高出不少)。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過程中,娃哈哈花了3個月自己寫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報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優化配送網路降低成本』」。
在產品配送的調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調度配送部門率先導入了國際一流的SAP 軟體系統,以便與進一步控制運輸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廣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軟體,娃哈哈卻可能認為暫時沒有必要而沒有系統導入,由此可見該公司對物流配送的重視程度。
根據筆者的綜合推算,娃哈哈的產品單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節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