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福建農信社市場定位

福建農信社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2-07-14 12:14:52

⑴ 利率市場化下農信社如何發展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兩次放寬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浮動范圍,由此銀行利率定價自主權進一步加大,銀行業的市場化越來越近。
這次浮動區間調整後,大型銀行存款利率以執行基準利率為主,中小銀行普遍上浮,同時大型銀行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小幅上浮,中小銀行上浮幅度較大,這種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利率定價分水嶺似的區別並非偶然,銀行的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決定了其在資金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影響其資金定價能力。
在利率市場化下,利率將由資金市場供求狀況決定,銀行自主定價,大銀行將擁有更強的話語權,農村信用社的利率風險將會前所未有的突出,利率的管理、定價能力不足,短期上會影響盈利能力,長期上會威脅到穩健發展,好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是個漸進的過程,農信社有機會為此提前做好准備。
一、明確定位,走特色經營道路
面對大型銀行,農信社的基礎相對薄弱,在無法與其全面開展競爭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發掘特色業務,把有限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有力的拳頭,提升自我在特色業務領域的優勢。目前,我們可以結合流程銀行的建設,全面分析自身經營的優勢與劣勢,面臨機遇與挑戰,做好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市場定位,提升重點業務在當地的競爭力,做有特色的區域性銀行。
二、加快轉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利率風險對傳統業務的沖突更為直接明顯,為此加快業務轉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將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利率風險,同時又與農信社的整體經營目標是一致的。農信社應抓住近年業務快速發展期,加大中間業務產品的開發、推廣、運用力度,同時可圍繞自身市場定位開發有特色的中間業務,如針對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中小企業等群體開發特色鮮明的支付結算類、銀行卡類、代理類、理財類等中間業務。
三、借鑒先進,強化利率風險管理
在存貸款利率由央行管制的情況下,農信社的利率風險表現的並不明顯,隨著存貸款利率的逐步放開,借鑒引入先進銀行的利率管理方法、經驗,加強對利率預測、利率風險衡量及控制的指導,使農信社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利率風險管理體系已刻不容緩。
四、完善系統,細化利率定價標准
目前存貸款資金均使用批發價格,相同期限、相同擔保方式下的利率定價基本一致,這既無法體現客戶之間的區別,也無法及時反映資金供求變化。因此,農信社要制定更為細化的利率定價標准,頭開發利率定價信息系統,多方面收集定價基礎數據,區分客戶優質程度、考慮銀行自身資金狀況、資金市場供求狀況、金融市場動向乃至宏觀經濟動向等因素,分階段推進系統應用,從對不同類別的客戶給予不同的定價,到最終的一戶一價,最終實現零售化的利率定價管理。(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六安市郊區信用合作聯社)

⑵ 福建農信社薪資待遇好不好

福建農村信用社屬於銀行類金融系統,其待遇一直是很好的,除基本工資外,還有各種優厚的福利待遇,如帶薪年假,除政府規定的各項保險外,額外提供補充公積金、企業年金、補充醫療計劃、住房補貼計劃等,另外還有各項職業培訓等,如新員工入行培訓、崗位資格培訓、國外(境外)培訓,為新員工提供個性化、全面化、長期化的職業發展規劃。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應屆生,已經參加工作的人熱衷於考銀行的原因。當然,銀行眾多,不同的銀行待遇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家銀行,由於所處的城市,位置不同,待遇上也會有所差別。
當然無論如何銀行都是一個很不錯的可供選擇的行業,前提還得是你要考上,進入後,會有一個一年的試用期,過了試用期各位就能轉正!大家要注意的是每個地區信用社的級別是不同的,不同的地區職工工資不一樣,福利待遇也不一樣。
一般來講,賺錢多的地方,壓力也大,升職的機會也會多一些。銀行嘛,企業單位,加上現在冒出那麼多金融類公司,一些任務是必然得有的,雖然完成起來壓力大,但大家要表示理解。

⑶ 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是怎麼樣的

隨著中國加入WTO,農村信用社作為合作金融組織,將受到外資銀行及國有商業銀行的雙重夾擊,原有的一批優良客戶群將有流失的危機,自身盈利能力將變得弱化。要在這個強大的挑戰面前立足自身建設,促進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份額,爭取在多變的形勢下獲取發展,穩定並鞏固客戶 ,提高自身盈利水平是擺在農村信用社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實施市場營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農村信用社作為一個特殊企業,其經營的目標是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獲得自身經濟效益.而為了獲得這種自身經濟效益,就要通過市場營銷來使客戶了解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實施市場營銷是農村信用社的明智之舉。金融環境市場化使金融業面臨從未有過的激烈競爭態勢,各家商業銀行通過大量引入市場營銷,從經營種類多樣化、方法科學化、手段現代化等方面積極參與競爭,對金融市場有限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金融環境促使農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層社必須走出金融業的傳統賣方市場經營模式,開發引入市場營銷機制,適應和創新客戶市場需求,開展儲蓄營銷、貸款營銷、中間業務營銷,營造和促進買方市場的形成,進而獲得經營過程的豐厚回報。 實施市場營銷有利於提高綜合競爭能力。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信用社傳統的經營陣地和客戶群體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信用社經營的需要。農村信用社要想保證已有陣地,拓展新天地,則需要增大市場佔有份額,爭取更多的優良客戶群體,在競爭中求發展。推行行之有效的營銷管理是農村信用社提高競爭力的出路所在。通過卓有成效的市場營銷活動,在把農村信用社的產品和服務營銷給現有客戶、現有市場的同時,發現新的市場,開發新的客戶,拓展新的業務,不斷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能力。 實施市場營銷是凸現信用社競爭優勢的途徑。競爭優勢應是一個企業自身獨有的,不易被其他企業模仿復制的特殊優勢。農村信用社實施市場營銷,可以通過有形、獨特產品介紹、服務過程等,展示農村信用社的新風貌、新形象、新實力,充分凸現農村信用社競爭優勢。 農村信用社市場營銷中的問題 目前,市場營銷問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農信社市場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主要是以下三個問題: 營銷意識淡薄,營銷觀念無法適應市場化的要求。長期以來,由於管理體制先天不足,農村信用社業務經營習慣於按上級下達的任務、計劃辦事,缺乏開拓經營的意識,導致其市場營銷意識淡薄,市場營銷工作未能真正得以有效開展。等客上門、有求才應的作風在很多農信社業務經營中依舊存在。有的農信社雖然開始重視營銷工作,但由於對市場營銷缺乏深入認識,一些陳舊的甚至錯誤的觀念依然存在,營銷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初級層次上。營銷意識的淡薄,營銷觀念的落後,使農信社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已經成為制約農信社營銷工作開展、市場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市場定位不準,貸款對象選擇不當。目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市場調研與細分工作不夠深入,市場定位比較盲目。一些農信社重視工商業輕視種養業,重視企業輕視農戶,重視公有經濟組織輕視個體私營經濟組織,片面追求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搞貸款壘大戶;在貸款領域的拓展上,重視生產經營性貸款發放,而農村消費貸款、助學貸款等新興信貸領域則少有涉足。更有一些農信社盲目效仿商業銀行,服務對象非農化、經營管理商業化,與商業銀行爭資金、爭市場,脫離了自己原先的主要服務對象,使得支農作用發揮不夠,支農服務功能有所弱化。 經營品種單一,營銷手段落後。在經營品種上,絕大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經營品種仍局限於傳統的存款、貸款業務,服務功能局限的問題十分突出,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營銷手段上,則往往局限於廣告宣傳、微笑服務等膚淺表層的服務,沒有深入的調研和周密的營銷策劃,沒有有針對性的措施,流於形式,其結果必然是既浪費了資源,也無法最終實現營銷的目的。 加強我國農村信用社市場營銷工作的對策 加入WTO以後,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隨著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同業競爭日益加劇,先天不足的農村信用社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農村經濟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作為服務於農村經濟的金融主力軍,其服務范圍和對象有了較大變化。面對巨變的經營環境,農信社首先必須轉變觀念,要改變過去坐等上門的觀念和作風,要認識到資金也是商品,認識到只有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開展市場營銷工作,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生機與活力。在觀念轉變了,營銷意識增強了以後可以按照經典的市場營銷策略來進行營銷,主要有以下幾點: 產品策略。農村信用社提供的產品是貨幣信用資金和服務,在制定產品策略時,必須以新穎獨特來吸引客戶,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就目前來說,農村信用社要在鞏固老陣地,辦好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的同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開辦多種金融服務項目 ,以爭取客戶,擴大市場佔有率。農村需要什麼樣的服務,信用社就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把信用社辦成金融超市,盡量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在制定產品策略時,既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又要分析同業競爭的情況,知己知彼,揚長避短,塑造出自己獨特的市場形象,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吸引更多的顧客,佔領更廣闊的市場。 價格策略。金融產品的價格集中反映在利率和服務項目的收費標准上,由於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項目少,所謂價格策略,主要是在不違背利率政策的前提下,運用好浮動利率政策,開辦不同利率檔次的各種業務。信用社確定產品價格的方法也應多樣化,可按成本、市場利率、期限、種類、信用等級、盈利能力、對信用社貢獻等作為制定價格的依據,信用社的產品訂價,既要考慮成本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市場變化、法規限制、風險程度、資金流向等問題。 分銷策略。農村信用社分銷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加快網點布局與結構的調整,擴大和完善網點功能,著手進行特色化經營網點的建設工作,積極發展有營銷功能的綜合性網點,集中專業化營銷人員,提高服務功能與效益,實現資源的科學配置合理流動。其次,在服務差異選擇上,要在支農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選擇服務對象。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機構,支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是必然的選擇,要選擇支持農業生產,以及與農業有關的生產、加工、服務等行業,在此基礎上重點選擇,如在資金運用上,把重點放在扶優壯強上;在目標追求上,把重點放在以效益為中心的集約經營上,讓有限的資源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益。 促銷策略。創新後的產品能否被客戶認識、接受和喜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產品的促銷,即對客戶消費的引導。制定切實可行的促銷策略是實現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策略的有效保證。農村信用社可利用有效的宣傳、人員推銷以及服務促進等方式,利用宣傳增加農村信用社知名度;設立營銷員崗位,並逐步向客戶經理方向發展;利用專人向外推銷金融產品及服務,做好產品銷售的事前、事後宣傳和服務工作,取得客戶的信任。 服務策略。農村信用社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要在服務上下功夫,量化服務並加以考核 。可通過掛牌服務、限時服務等手段來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要求職工實行文明用語,講究職業道德,快速高效地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使顧客在信用社辦理業務時有安全、方便、舒適之感。 人才策略。農村信用社要以人力資源為導向,提高員工素質和競爭意識。

⑷ 如何改進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提高競爭力

論文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市場定位

論文摘要:農村信用社准確的市場定位對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穩定和壯大農村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著重分析了目前不同類型特徵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的現狀,並就如何規范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在「三農」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提出了相關思路。


一、不同類型特徵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

(一)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的現狀
從總體上看,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是面向「三農」——農業、農村、農民。之所以定位「三農」,是因為農村信用社主要是由廣大農民入股組成,服務區域主要集中在農村,資金主要來源於農村各類經濟主體和廣大農民,服務對象以農戶和農村經濟組織為主,員工最熟悉的服務領域是「三農」。同時,受區域經營特性所限,農村信用社在資本、規模、成本、技術、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均受到嚴重製約,難以和大中型金融機構爭奪大中型客戶,這就決定了農村信用社無論業務怎麼發展,都必須植根農村,貼近農民。另外,這又是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所必需的,因為農業是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受到國家的政策保護,綜合考慮國家政策、經濟周期、行業發展、人口和地理、社會心理和客戶利益因素,可以得出結論:農村信用社的這種市場定位將使自身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不同類型特徵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的現狀分析
農村信用社要堅持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方向,加強經營管理,充分發揮在農村金融中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這一提法,已明確了農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三農」,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也主要在「三農」,但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一些工業化程度高、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已經或即將從農業社會步入工業社會,「三農」的概念已發生了質的變化,一些個體、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民已不再是農民,而是工人、商人、投資者,在此類情況下,如果再從傳統的「三農」概念中去界定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那麼就很難適應形勢的發展與情況的變化,支持「三農」、服務「三農」就同實際情況產生了嚴重的背離。
1、縣級及縣級以下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1)明確為「三農」服務的市場定位。基層農村信用社應將自己服務范圍定位於「三農」,強化支農服務功能。定位是競爭的手段,競爭是定位的目標,沒有固定的客戶群體和穩固的根據地就無法競爭,農村信用社要明確為「三農」服務的市場定位,把農村信用社辦成以農村為陣地,為「三農」服務,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融主導力量。(2)堅持以支持農民增收為目標。農村信用社在經營活動中要堅持以支持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支持「三高」農業,在滿足農戶一般性種養業貸款和小額消費貸款資金同時,增加對農產品加工戶、個體工商戶、運銷戶的信貸支持,要根據當地政府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對優勢產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有一定種養規模且信用好的農戶和轄內符合國家產業、行業政策,優先扶持,對名勝和市場前景良好的企業,當地龍頭企業等作為自己主要的客戶群體。針對實際情況,調整貸款期限,對一些經營周期長的項目,適當延長貸款期限,或者實行活放活收的貸款管理模式,讓農民拿到一筆貸款後,在定期歸還貸款利息的前提下,可以根據不同季節的不同需求滾動使用貸款。轉變觀念,適當增加貸款種類和貸款投放數額,農民提供多門類全方位的信貸扶持。
2、城郊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1)堅持服務「三農」支持高效農業發展。城郊農村信用社要優先安排資金支持高產、高效益農業,以及與城市居民密切相關的「菜籃子」工程,重點要支持種植業、養殖業,努力把城郊培植成城區居民生活資源的供應站,從而加大城區對郊區市場的依賴。特別要支持用地面積小、設備先進、技術含量高和經濟效益好的特色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等。在支持方式上應採取點、面結合的方法,以產業大戶和專業戶為扶持重點,帶動城郊農民走共同發展的路子,不斷增強廣大農民對農村信用社的信任與支持,促進農村信用社業務的快速健康發展。(2)大力拓展支持社區發展和民營企業兩個空間。位於城郊的信用社與設在農村的信用社在經營環境與服務對象上有明顯區別,城郊農村信用社必須根據自身的區域特點,創新發展思路,找准市場定位,走出特色之路。城郊型農村信用社隨著其「農」字色彩的逐漸淡化,不能再將市場片面地定位於「小農業」,同時,也不能把自己等同於一般商業銀行,片面的追求「小而全」的經營模式,那隻會在削弱自身總體抗風險能力的同時,為城郊信用社以後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隨著城鄉結合部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的興起,為城郊型農村信用社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空間,而這恰恰就是各大金融機構競爭力最薄弱的領域,是城郊型信用社最容易爭取和發展的空間,這也符合城郊型農村信用社資金實力的現實和分散風險的要求。因此,城郊型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應該是:堅持以「農民自己的銀行」為定位點,大力拓展支持社區發展和民營企業兩個空間。
3、城區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1)擺正位置,不與國有商業銀行盲目競爭。現階段城市信用社首先應當穩住陣腳,在同國有商業銀行有可比的地方要強化,比如存款工作,一定要做實做好,要力爭創新服務水平;發展邊緣業務,著手中間業務,把現有對中小企業和私營經濟的支持做好、做足、做大。城市信用社在市場的位子必須擺正,不要貪大貪多,不應和國有商業銀行盲目爭大企業、爭大項目,應在高科技、小規模上做出文章。業務方面首先要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把服務方向調准。(2)「以個私為本,為市民服務」的定位。位於「兵家必爭之地」帶有濃厚「農」字色彩的城區農村信用社,因其市場定位模糊、經營理念滯後、資產質量低下、業務品種匱乏、服務手段落後,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在與商業銀行的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因此城區農村信用社在市場定位的選擇上,必須揚長避短,立足於支持城區經濟發展,採取「依託個私,拓展市民」的戰略,把市場定位在「以個私為本,為市民服務」上。這種市場定位是實事求是的,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取得最佳效果的組合模式。城區居民、個體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空間大,市場前景看好,城區農村信用社應該利用自身人多地熟的優勢,積極拓展客戶群體,重點開拓居民及個體民營經濟組織這一信貸市場,搶占這一新興市場。(3)以服務社區為定位。城區農村信用社應以服務社區為定位,以同商業銀行「錯位競爭」為思路,以貸款「零售」業務為手段,以多元化經營為方向,不斷拓展自身的市場空間。具體講,要以居民、商戶、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根據服務對象的特點制定符合需求的品牌產品。據相關調查顯示,城市居民戶或城鎮化建設程度較高的發達地區「准城市居民」戶同農戶相比,大多數有具有商品性質的房產和固定工資收入,有的還有一定數額的銀行存款,從事工商企業的還有廠房設備等一定數額的資產。因此,農村信用社可以吸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成功經驗,把社區金融服務業務的名稱定為社區居民戶小額貸款。按照這一思路逐步在城區或城鎮化建設程度較高的發達地區創建出新的業務品牌——「社區居民小額貸款」品牌服務項目。

二、規范農村信用社市場定位的思路

(一)推進農村信用社市場業務創新
1、加大科技投入將科技的創新轉化為農村信用社業務的創新。農村信用社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現有設備的潛力,發揮其最大的效率,並積極依託中國銀聯、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等各種網路,拓展服務的范圍和內涵;藉助電子化及網路等高科技手段,進一步開發服務項目,增加服務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務質量;創新網上銀行業務,形成自身的獨特優勢和品牌效應,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完善創新電子轉賬、支付等業務內容;提高匯兌、結算等業務的服務效率,鞏固已有的市場份額。
2、完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擁有了推動業務發展的最基本的原始動力,誰就占據了業務創新的制高點。農村信用社應充分認識到創新人才的重要作用,通過努力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加強員工培訓,建立公正、公開、公平的人才競爭機制,切實保證農村信用社能夠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同時,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加大在業務創新中做出貢獻人員的激勵力度。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二)深化體制改革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發展
1、完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目前,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初步到位,絕大多數省份都選擇了省聯社作為政府行使管理職責的機構。在「國家宏觀調控、加強監管,省級政府依法管理、承擔責任,信用社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新體制下,省聯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的職責,現在還沒有成型的模式和做法可供遵循。農信社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復雜的、探索性的系統工程,我們稱之為「現有認知水平的最佳選擇」,是符合實際的。
2、理性選擇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由於歷史、地理和人文種種主客觀因素,中國各個地區農村經濟建設情況不同,特別是東西部農村發展更是懸殊,因此不能片面認為合作制合適或者是股份制合適。農村信用社要明晰產權制度,形成多種金融組織形式並存的局面。在傳統農業區,由於農民原有積累少、農業基礎薄弱,「三農」問題的解決客觀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幫助。因此,對這類地區的農村信用社可先改革為政策性金融,待「三農」問題逐漸緩解後可進行股份制改革。在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地區,農村信用社可以改組為股份制的農村商業銀行。
3、加強內控制度建設。一是通過補充、修改完善有關問責制度,加大對各級領導人員管理責任的追究力度,特別是加大對由於失職造成風險損失的各級領導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二是適應強化內控、規范管理的需要,對有關規章制度做進一步補充與細化,構建適合內部各業務環節、各崗位之間有的工作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更要建立嚴格的制度執行、考核和獎懲體系,確保有章必循,並明確責任追究的重點和要求。三是加大對責任認定人員的行為約束和責任追究,確保責任認定工作得到落實。四是通過對處理程序的調整、完善,明確處理程序中應貫徹的原則、責任認定部門、責任認定的監查部門、責任認定程序與處理程序的對接等。五是切實做到違章必究。
(三)爭取政策支持為營造實現市場定位的良好氛圍
農村信用社要積極爭取政府政策扶持和其他支持,包括獲取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支持、政府有關方面給予農村信用社以商業銀行平等的待遇、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等等;對各級黨政部門和鄉村兩級組織的結欠貸款,要依靠當地政府採取措施予以清理,對黨政工作人員拖欠的不良貸款或擔保的到期貸款,要依靠行政和司法手段予以清收,以挽回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的損失;要依照國際慣例,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確保農村信用社支農信貸資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孫迎春.構建農村金融體系的若干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3).
2、張紅霞.農村金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甘肅金融,2008(1).
3、張虎,沈進.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淺議[J].現代金融,2004(9).
4、常嘉亮.論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4).
5、錢彤明.經濟發達地區城郊農村信用社經營之道[J].現代金融,2005(3). 轉

⑸ 農村信用合作社近年來發展很好有什麼原因,還有些什麼不足的地方,需如何改進.資料多點發我郵箱

這是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村經濟的調控造成的!但是農信社還是有不足,在有些地方的農信社人員一周會有兩三天(除假期)是沒人的,這樣有時很不方便!!!

⑹ 農村信用社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

《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著力深化金融關鍵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2012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並同時宣布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意味著,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各銀行金融機構將逐步全面進入「利率競爭」 時代。面對這種政策環境和經營形勢的變化,農村信用社如何調整戰略,積極應對,是一個非常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的話題。
一、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帶來的挑戰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變革融資活動的風險定價機制,使利率水平及其風險、期限結構由資金供求雙方在市場上通過競爭決定。它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也是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將對農信社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
1、經營成本增加。利率市場化的趨勢是銀行存貸利差的逐步縮小,這意味著農信社的經營成本將增加。每年將增加利息支出,如果考慮貸款利息下調減少利息收入,財務成本增加的壓力將更大。
2、優質客戶爭奪更加激烈。利率市場化後,各銀行機構對優質客戶的搶奪將更加激烈。存款方面,目前,各大銀行都對利率實行了上浮,下一步,銀行之間的競爭必然圍繞優質存款客戶開展,對優質客戶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具差異化的利率政策必將成為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同時,商業銀行不斷向縣域和農村地區設點,搶占市場。貸款方面,在存貸款利差收窄後,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大型商業銀行將有更大的意願向能接受更高利率的中小企業放款,搶佔中小企業市場份額。農信社主要的優質客戶集中在縣域和農村,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是主要客戶,優質客戶競爭壓力將伴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而逐步加大。
3、對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決定農信社盈利能力的,一方面是客戶基礎和結構,更重要的還有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利率市場化後,利率波動的頻率將加大,幅度將提高,利率的期限結構變得更為復雜,利率水平表現出較大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無論是資產負債結構的安排,還是市場營銷策略的設計,都會使農信社不得不考慮利率風險的承受能力,利率風險的管理難度逐步增加。
二、當前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的應對之策
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不能逃避,必須調整經營策略,趨利化弊,積極應對。
1、轉變經營思想和機制。利率市場化將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業務進一步市場化,市場環境變化將更迅速和激烈,要求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能隨時應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和正確的決策。目前許多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還不能適應這種要求,主要表現在決策管理部門與市場經營的脫節,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經營與管理緊密結合的扁平型經營管理模式,減少管理層次,實現業務處理的專業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真正實現管理與經營緊密結合,使農信社的決策管理部門能與市場融合,對市場的變化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2、提升核心競爭力。面對利率市場化後金融競爭加劇的趨勢,農信社要想搶占市場,獲得發展,必須要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加快推進經營模式轉型。將經營模式從獲取利差業務模式向開展綜合服務業務轉化,發展中間業務、電子銀行產品等非利差收入業務;將利潤結構從利差收入為主過渡到多元化收入為主,分散和轉移因利率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二是要加快推進產品創新。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開發適合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金融產品。存款業務方面,重點研發具有農信社特色的理財產品;貸款方面,以行業協會、專業市場為突破口,針對不同的行業客戶開發有特色的貸款品種。三是要打造品牌。利用品牌提升競爭力,要嚴格按照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要求,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網點標志。
3、培育核心客戶群。應對利率市場化競爭,農信社要明確戰略和市場定位,在「農」字上下功夫,培育核心客戶群。對存款客戶,要把握城鎮化的歷史機遇,在「農民」向「城鎮居民」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大土地款資金營銷,夯實客戶基礎。對貸款客戶,要注重將信貸資源向本地區優勢行業以及其他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的行業傾斜,向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傾斜,向城區、城郊結合部、誠信度高的區域傾斜,針對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不斷調整信貸投向,改善客戶結構,在「朝陽行業」逐步建立農信社核心客戶群。
4、建立完善、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一是風險管理理念必須向長期穩健型轉變。要提足撥備、控制杠桿,關鍵是將風險作為績效考核指揮棒的內在要素,推進RAROC和EVA考核,從會計利潤最大化觀念向股東利益最大化轉變,從短期行為向長效發展轉變,根本上確保穩健經營。二是優化風險管理架構。傳統的行政式管理架構要向垂直、矩陣式管理轉變,提高風險管理的獨立性,縮短風險管理傳導和決策鏈條,提高風險管理效率。三是提高風險管理技術。要積極推進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廣泛推廣VaR等風險量化管理技術;要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強化主動負債管理,強化缺口管理機制;要加強利率風險研究和管理,盡快彌補當前風險管理短板。
(作者:饒貴添)

⑺ 什麼是農信社

您好
農村信用社(簡稱農信社),性質------銀行金融機構
福建農信共有營業網點1900多個,從業人員2.1萬多人,是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覆蓋最廣的金融機構,營業網點「鄉鄉通」、普惠金融便民點「村村通」、電子銀行業務「戶戶通」--------網點眾多,分布最廣
截至2018年6月末,福建農信資產總額8100億元,存款余額6124億元,貸款余額3681億元,均位居全省銀行業前列-------財力雄厚

福建農信支農、支小、扶貧、扶綠成效顯著,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主力軍作用-------響應國家政策

⑻ 農村信用社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屬於事業單位嗎

農村信用社屬於金融機構的單位,不屬於事業單位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銀行類金融機構,所謂銀行類金融機構又叫做存款機構和存款貨幣銀行,其共同特徵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直接參與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8)福建農信社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機構特點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農民和農村的其他個人集資聯合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其業務經營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由社員指定人員管理經營,並對社員負責。

2、主要資金來源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金、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於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

⑼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優勢及存在問題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作為一直以農村市場為主陣地的農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從戰略的高度做好農村市場的布局,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農村陣地,真正實現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已成為當前農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務。而近年來,農村信用社雖然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卻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人力資源豐富,人才資源匱乏。大多數農信社的網點都有5人以上,但在從業人員當中,第一畢業院校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佔比卻很少。同時,各營業網點一線人員年齡結構相對偏大,對新鮮事物的適應能力明顯滯後,真正精業務、懂技術、高素質、富有開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數。
(二)網點資源豐富,網路資源不足。農信社作為地方金融的主力軍,其網點布局往往以撒網式進行,一般每個鄉鎮都有一到兩個網點,比較繁華的鄉鎮,網點數目則多達十多個。豐富的網點資源對網羅客戶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由於農信社普遍存在服務手段落後、結算渠道不暢的弱點,且地區發展差異性大(如有的農信社已自主開發了卡業務,但也有的農信社仍停留在單機操作水平)等因素,規模性業務開發的網路資源極端缺乏。
(三)傳統業務操作系統完善,新業務發展平台尚未建立。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農信社在傳統的綜合業務系統網路上與商業銀行的差距已大為縮小。但渙散的經營機制使大規模業務開發缺乏統一的平台,各自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開發成本、增加了統一的難度、增大了地區的差異。
(四)人緣優勢突出,優質客戶資源不足。長期以來紮根農村,農信社與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緣親和力,培育起一支以廣大農民、個體工商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的客戶群。但面對弱質產業的農業、弱勢群體的農民,農信社現有客戶群中,優質客戶比重極低。
(五)當地信息來源豐富,同業信息共享存在壁壘。深厚的人緣、地緣優勢,給農信社廣泛收集地方信息提供了條件。但與同業間網路的等級差別,影響了農信社與同業之間的信息溝通,進而對拓展新業務的資源共享、風險防範等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六)競爭壓力較小,創新動力不足。由於當前農信社在農村中的「壟斷」優勢,使農信社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從而形成一種自得情緒,嚴重影響了競爭意識、競爭氛圍的形成。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涉及到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開發。其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必然要求在建設的初期有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這個投入單純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實現的。為此,國家通過行政杠桿及財稅優惠等手段,干預、引導各方面的資金匯聚到農村市場。這些優惠政策包括:
(一)取消農業稅。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議:農業稅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稅負的減輕,從另一個方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二)逐步增加對農村的財政投入。2005年12月29日,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個高於」原則: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於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於上年。標志著「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將不再是一句空話。
(三)以優惠財稅政策引導各方資金流入農村市場。根據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各地相繼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個體經營戶等出台了所得稅收減免政策,並採取財政貼息、財政補貼銀行貸款的方式,吸引工商企業和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同時,各地也開始積極探索建立農業風險補償機制,完善農村保險體制等,通過社會保險方式解決農民後顧之憂,減輕財政負擔。
面對以上情況,農村信用社應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和良好環境,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鞏固擴大農村市場,實現地方、農信、農民「三贏」。
為實現構築新農村的宏偉目標,各級政府努力建設資金聚集的長效機制,逐步健全農村的信用環境和制度建設環境,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農信社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應充分把握好這有利時機,鞏固和擴大自身在農村中的優勢地位,通過外聯內動,在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中實現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一)加強與外部的協調合作
1、加強銀政合作。
農信社作為地方金融機構,決定了與地方政府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但農信社與地方政府的密切關系由於歷史的原因形成了典型的對立統一關系。首先,在對立上,由於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政府行政性指令放款給農信社造成了沉重的不良資產包袱,農信社對政府管理行為終究帶有懷疑和顧慮;其次,在統一上,無論是地方還是農信社,基於在農村中的共同目的和利益,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是存在共識的。因此農信社必須切實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與溝通,理順情緒、理順關系,努力實現與地方政府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1)促成各項優惠政策貫徹落實。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關於對支農資金投入的優惠性政策指引。農信社應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促使各項優惠政策實施細則的制訂,促成各項優惠政策的徹底貫徹落實,降低支農投入的運營成本,提高支農投入的風險防範系數,在獲得優惠政策中實現自己的休養生息和壯大發展。
(2)爭取對清收涉政不良貸款的支持。由於歷史的原因,農信社不良資產中,很大一部分是涉政貸款。對這部分貸款,單純依靠農信社的力量進行清收存在著較大的難度。農信社應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從減輕農信社歷史包袱、扶持地方金融發展壯大及構築地方誠信環境的角度出發,爭取地方政府對清收工作的支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盤活不良貸款,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
(3)探索與財政支農資金的合作。隨著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財政投入的不斷增加,農信社可探索將信貸資金與財政資金捆綁式結合運行的模式,一方面緩解自身的支農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可利用自身地處農村金融市場前沿,對「三農」情況熟悉,對當地農村的信用環境、經營情況、生產狀況較為了解的優勢,配合地方政府更好地發揮支農資金的作用,提高支農資金的效率。同時,通過與財政資金的合作,擴大農信社的影響,提升農信社的形象。
(4)及時反饋信息以引導政府調整政策方向。新農村建設是一場以農民為主體、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村金融改革。政府部門以一系列的財稅優惠政策引導各方資金流向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民的增收。農信社要履行好社會人的義務,加強與政府的協調與溝通,利用自身在農村中的信息資源優勢,及時收集政策落實情況的信息,反饋給政府部門,引導政府部門及時調整政策的方向,形成政策環境的良性互動發展,實現農村、農信、政府的三方共贏。
2、加強銀銀合作。
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農信社當前的服務水平與這些服務需求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農信社應在充分發揮自身網點資源、人力資源、地方信息資源等方面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商業銀行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資金優勢,實現在國際金融、投資理財等業務上與商業銀行的合作。以合作為導因、以學習為目的,切實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實力,待條件成熟後,逐步將合作轉變為自為,擴大市場佔有率。
3、加強銀保合作。
農村保險業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各種保險業務正處於由無到有、由有到全的局面。其各項業務的開展,既事關農民養老、意外傷害、醫療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農村建設投入資金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時的保障。農信社與保險業的合作,一方面以保險對象的身份出現,積極參與政府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開發的農業險,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降低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成本;另一方面以保險合作者的身份出現,以拓展中間業務的形式,為保險公司代理開辦各項保險業務,不斷延伸服務領域。
(二)加快內部的改革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出,為農信社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展自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農信社應切實抓住這個機會,苦練內功,加快發展。
1、明確定位。
農信社應清醒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牢牢把握「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發展農業」的市場定位,合理制定遠、近期經營目標。在目前情況下,首先應該是不求做大,但求做強,盡量實現業務精品化、市場最優化、利潤最大化。在實現精、壯、強的目標後,逐步拓展業務范圍、創新業務品種、擴張業務市場,達到鞏固和擴大農村陣地的最終目的。
2、在發展中轉換思想,理順機制。
新一輪農信社改革對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機構等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實質性的進展。在新農村建設中,農信社應在農村改革中,理順政府領導、行業管理和自主經營之間的關系;在商業化運作中,真正實現理事會、監事會、社員代表大會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對農信經營者的經營理念進行一次「大換腦」,促使農信社經營管理行為能真正與時俱進,與先進銀行管理理念並軌。
3、加快構建業務平台,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建設。
技術平台與人才建設滯後已經成為制約農信社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要突破這個瓶頸,農信社一是要以前瞻性的思維和聯動性的發展戰略,以省聯社為主導,構建一個全省乃至全國性的,高起點、現代化、多功能的金融信息化服務體系,為各項業務的拓展提供一個優秀的服務平台。二是要切實轉變農信社「近親繁殖」的進人、用人現狀,做到「送一批人出去、進一批人進來、退一批人回去」。「送一批人出去」是把一批年紀較輕、思維活躍、敢創敢拼、學歷層次較高的人送到專業院校進行再學習,讓他們掌握最新的金融理念、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熟悉最新的金融技術,與時俱進、開拓視野,把這批人培養成農信社的中堅力量;「進一批人進來」是按照農信社部門設置和業務發展需要,引進一批金融文秘人才、計算機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等,改善、優化農信社的人力資源機構。「退一批人回去」是讓一批年齡偏大、知識層面偏低、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弱的職工提前退休,讓新鮮血液可以補充進來。在這里要再提提「送一批人出去」,必須是把這批人以「脫產學習」或委託培訓的方式送出去,但不宜以「交流」的方式送出去,因為隨著各商業銀行企業運作的強化,其對自身商業機密的保護性也加強,「交流」人員學習效能性將降至最低。在「退一批人回去」方面,也要做好對這批人的後續安置工作,盡量做到人心不亂,避免影響農信社凝聚力。
4、突出支持重點。
農村信用社要迅速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信貸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服務目標和方向,合理安排資金使用順序,促進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一是推動農村傳統產業實現規模經營。積極籌措資金,統籌安排使用順序,優先對農業生產大戶和有市場潛力的種植、養殖戶給予重點資金扶持,支持種養業大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二是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兼顧基地和農戶,形成龍頭帶動基地,基地聯結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大力支持特色產業和產品的基地建設。要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區別對待,突出重點,主攻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農業。四是大力支持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支持興建集收購、銷售、流通於一體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拓寬商品流通渠道,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市場競爭力,增加對化肥、農葯、農機和種子經營等服務體系的信貸支持,為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閱讀全文

與福建農信社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
電子商務認證法律制度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