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人力資源市場調查報告3000字

人力資源市場調查報告3000字

發布時間:2022-07-10 23:44:10

Ⅰ 求,暑假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急

我剛寫完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題目(自己寫)
一、摘要
今年暑假,我在*****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認知實踐。我主要負責文員及內勤工作,並且向工作崗位中的管理者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直接目睹及參與到了工廠車間生產一線,與工人、一線管理者進行了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
二、實踐目的
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知識理論真正應用於管理實踐,加深對現實生活中管理實踐的觀察與體驗,與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融合,確立自己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未來兩年的學習目的以及方向,進而,對自己未來擇業以及職業定位創造條件。
三、實踐時間
(根據自己具體情況)
四、實踐地點
****
五、實踐單位和部門
****人力資源部
六、實踐內容
從09年7月10日開始,我就正式的在****人力資源部門開始我的實踐工作,因為是新手,所以不能真正的進入到系統的管理層面,而是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類似文員或後勤等性質的工作,而每天可以在完成好自己手頭工作的前提下,向這里正式的工作人員學習請教,觀察他們日常是怎樣處理部門的人事工作。
而人力資源部門則是預測這些單位組織人力資源需求並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並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並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按照被招聘者的專業特點及個人優勢向這些單位輸送人才,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
在工廠HR的日常工作很多:與各部門溝通崗位餘缺情況,主動發現崗位招聘需求,並組織招聘工作;結合工廠業務發展和員工隊伍狀況,收集培訓需求,與內外部講師聯系,編制培訓計劃、修訂培訓課程,並實施培訓工作;檢查工廠薪酬水平的內外部競爭力,適時調整薪酬制度;修訂和完善工廠的績效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輔導工作的支持力度。此外,從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促進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在日常還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1、加強員工溝通,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2、在工廠內部創造共享的文化,鼓勵團隊合作(可以有針對性地搞一些活動)3、研究工廠的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思路,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儲備人才。4、主動與業務部門加強聯系,參與到工廠的各項決策當中,等等。
而在工作學習的期間我發現,隨著新經濟社會大趨勢的進步與發展,網路技術的成熟與運用是其基礎,HR系統已經趨向於E-HR系統,也就是說,網路技術的創造和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與變革無處不在,並且逐漸延伸到人們思想的深處。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與網路技術已經是密不可分的,工廠在大趨勢的推動下也開始引進與運用,響應與時俱進的號召。E-HR系統的運用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自動化,實現了與財務流、物流、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等系統的關聯和一體化,而且整合了工廠內外人力資源信息和資源與企業的人力資本經營相匹配,使HR從業者真正成為企業的戰略性經營夥伴。它包括以下幾個模塊:組織管理;人事信息管理;招聘管理;勞動合同;培訓管理;考勤管理;績效管理;福利管理以及工資管理。
這樣就又給了我們在校大學生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在日後的專業學習中不能照本宣科,不但要與實踐相結合,更要注重新經濟時代的發展動向,注重網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成為完善型人才。
而在這段日子裡,感受最多的就是HR管理的實戰技巧,通過詢問以及向周圍的員工學習,大概總結出了如果作為一個中高層管理者,如何來提高自己的執行能力。企業的決策方案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標准漸漸降低、甚至完全走樣,越到後面離原定的標准越遠。
企業的發展速度要加快、規模要擴大、管理要提升,除了要有好的決策班子、好的發展戰略、好的管理體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業中層的執行力。
執行力就是企業中間層理解並組織實施的能力。相對於決策層定位於「做正確的事」來說,作為執行層的經理人的定位應該是「做事正確」:相對於操作層員工「做事正確」的定位來說,作為執行層的經理人的定位又應該是「做正確的事」。
一句話:中層經理人既是執行者,又是領導者。他們的作用發揮得好,是高層聯系基層的一座橋梁;發揮得不好,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牆。企業決策層對各種方案的認可,需要得到中層的嚴格執行和組織實施。如果企業全體中層隊伍的執行力很弱,與決策方案無法相匹配,那麼企業的各種方案是無法實施成功的。
執行力不強的3大表現:大部分管理者都樂於布置任務,做決定,但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卻都擅長使布置下去的任務和做出的決定得以執行。要改善執行部門的執行力,就要把工作重點放在這個部門的管理者身上。可以這樣說:一個好的執行部門能夠彌補決策方案的不足,/考試大/收集/而一個再完美的決策方案,也會死在滯後的執行部門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執行力是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
企業中間層執行力不強的表現包括:在決策層面前說的話擁有相當的份量,使已有決策方案發生「自我取捨」現象;雖然具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和熱情,有令人佩服的企業利益立場,但是在執行方案時缺乏應變操控原則的認知和把握;盡管是盡心盡力,但由於缺乏實施方案中人事之間清晰的操作界面,時有大失水準之處。
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度」上:
高度:企業的決策方案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標准漸漸降低、甚至完全走樣,越到後面離原定的標准越遠。
速度:企業的計劃在執行過程當中,經常延誤,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嚴重影響了計劃的執行速度。
力度:企業制定的一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力度越來越小,許多工作做的虎頭蛇尾,沒有成效。
提高中層的8項能力:中層經理人不論是作為一名執行者、還是一名領導者,都必須通過別人來完成任務。要做個「服眾」的經理人,應該有意識地提高以下八項能力:領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麼做,然後以此為目標來把握做事的方向,這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要一知半解就開始埋頭苦幹,到頭來力沒少出、活沒少干,但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要清楚悟透一件事,勝過草率做十件事,/考試大/收集/並且會事半功倍。
計劃能力:執行任何任務都要制定計劃,把各項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列出計劃表,一一分配部屬來承擔,自己看頭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門未來的發展上,不斷理清明天、後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計劃上。在計劃的實施及檢討時,要預先掌握關鍵性問題,不能因瑣碎的工作,而影響了應該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於創造80%的業績。
指揮能力:無論計劃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執行,仍然無法產生預期的效果,為了使部屬有共同的方向可以執行制定的計劃,適當的指揮是有必要的。
指揮部屬,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檢測部屬與工作的對應關系,也要考慮指揮的方式,語氣不好或是目標不明確,都是不好的指揮。而好的指揮可以激發部屬的意願,而且能夠提升其責任感與使命感。要清楚指揮的最高藝術,是部屬能夠自我指揮。
控制能力:控制就是追蹤考核,確保目標達到、計劃落實。雖然談到控制會令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然而企業的經營有其十分現實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時加以控制,就會給企業造成直接與間接的損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過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樣會產生反作用:控制過嚴使部屬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則可能現場的工作紀律也難以維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讓部屬通過目標管理方式實現自我控制。
協調能力: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說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計劃、再下達適當的命令、採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應順利完成,但事實上,主管的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協調工作上。協調不僅包括內部上下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共識協調,也包括與外部客戶、關系單位、競爭對手之間的利益協調,任何一方協調不好都會影響執行計劃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協調關系就是實現共贏。
授權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為高級經理人不能象業務員那樣事事親歷親為,而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就是培養下屬共同成長,給自己機會,更要為下屬的成長創造機會。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業的。部屬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載體,要賦予下屬責、權、利,/考試大/收集/下屬才會有做事的責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個部門的人琢磨事,肯定勝過自己一個腦袋琢磨事,這樣下屬得到了激勵,你自己又可以放開手腳做重要的事,何樂而不為。切記成就下屬,就是成就自己。
判斷能力:判斷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非常重要,企業經營錯綜復雜,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果關系,從而找到問題的真正症結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洞察先機,未雨綢繆。要清楚這樣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最後變成良機。
創新能力:創新是衡量一個人、一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要提高執行力,除了要具備以上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還要時時、事事都有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需要不斷地學習,而這種學習與大學里那種單純以掌握知識為主的學習是很不一祥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過程本身當作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不斷地從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向創新邁進的過程。因此,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認真想一想,有沒有創新的方法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創新無極限,唯有創新,才能生存。
領導力更需提升:一個部門經理提高完成任務執行力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提高自身對部門員工領導力的過程。/考試大/收集/因為要提高執行部門的執行力,不是光靠經理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帶領部門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說到底,對上提高執行力、對下就要提升領導力。
那麼,怎樣才能提升領導力呢?除了提高以上八項能力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兩點:
1、 學會用老闆眼光看企業。
在老闆看來,管理很簡單,就是兩件事:一是擴大業務范圍,增加業務收人;另一件事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運作費用。其實這兩件事,最終是一件事,收入減去成本,減去費用,就是利潤。所以歸根到底老闆是看利潤的,利潤要從管理中來。
2、 從被領導中學習領導。
在領導人看來,領導也很簡單,就是兩件事:一是用人,內圈用德、外圈用才,用人所長、容人所短;二是激勵,解人之難、記人之功,通過正面激勵,引導下屬往前跑,通過負面激勵,推著下屬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領導都是從做下屬開始的,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當領導。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你會經歷大大小小許多領導,只要你用心學習,不管是好領導、還是壞領導,你都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學到經驗和教訓,這對你將來當好領導是十分珍貴的。
在這一個多月的工作學習中,我也逐漸明晰了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中,是怎樣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理念與實踐相結合,怎樣將課本與實際相聯系。
就在這次實踐快結束的時候,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了這樣的新聞:《大學生找工作到底難再哪?》。它是由8位大二的學生走訪了76家用人單位後,總結出的調查報告,文章中這樣寫到:「個人素質,成就業主要瓶頸。首先,大學生自我定位不到位;其次,教育與實踐脫節;最後,不要過於計較薪水的問題。」
從這篇文章看來,我們暑期的社會實踐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學期間,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最好是關於自己專業的實踐,並鍛煉自己的口才與表達能力。通過長期的實踐活動,潛移默化的把自己打造成企業需要的人。而且現在市場上的企業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所以在學習上也要重視起來。
七、實踐總結
通過這次的實踐,在很大方面鍛煉了自己,增長了自己的社會閱歷,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力軍,擁有社會知識和文化的最前沿者的優勢,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肩負起中華民族繁榮復興的傳大歷史使命,由於條件的限制,可能我們做是很有限,但是我們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因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的完善自己。
與此同時,我自己也深刻意識到:從大三的學習開始,要注重提升職業競爭力,獲取能為自己未來職業增色的實習崗位;另外,普通的個人素質也要重視起來,來自企業的第二個普遍要求,就是軟性指標問題。這些也是每個學生,包括學校應該思考的問題。

Ⅱ 急 。。。求人力資源管理調查報告

為期半月的寒假實踐,我非常重視,也很認真。因為我們平時只能從課本上學習理論知識,能有這樣的實踐機會,當然就格外珍惜,希望能夠通過實踐學習一些書本學習不到是知識,積累實踐經驗,為日後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由於缺乏實踐經驗,我對民營企業性質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了解不多,認識不深。為了能更快適應環境,更好的開展工作,我特別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堅持「向同事學、向書本學」的思路,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以彌補自身專業知識結構的欠缺和閱歷短淺的受限。「三人行,必有我師」,企業中的每一位領導和同事都是我的老師,他們的豐富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我不斷學習的源泉。為此,我積極向身邊的領導、同事和前輩們請教,虛心吸取他們的寶貴經驗,以他們的工作思路、言行舉止、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為榜樣,規范和糾正自己方法、思路上的缺陷。另一方面,通過系統的學習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民營企業黨務管理實務等業務知識,努力掌握與企業主橋梁工程有關的工作內容,熟悉工作流程。
這次實踐經歷讓我發現,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剛踏上社會的我躍躍欲試,大有氣吞山河之勢,因為我平時學的知識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但後來實踐發現實際上我看的只是基本理論學,尚未具有發展潛力,沒有容入企業。學校主要是通過學習,掌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走進企業才發現作為人力資源工作者一要熟悉國家人事勞動及其他法律法規政策,二要掌握最新的人力資源理論和技術,三要具備戰略家的某些素質,最重要的是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企業實際把學到的知識具體化。因為知識老化速度以加快企業外部環境變化更快更復雜,到社會上繼續學習才是理論與實際的最佳結合辦法,大學課堂上學的都是理論知識,很多案例的分析其實也都不夠真實,而且還會失去現實意義。工作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很多方案如果用大學的理論知識來做,最後都實行不通的,甚至會被全盤否定掉。
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在工作上爭創佳績。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管理層員工,首要條件就是成為業務上的骨幹。對於我來說,首要任務就是要學習、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始終一積極的工作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和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要在加強業務知識學習的同時,踏踏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戒驕戒躁,爭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優異的成績在。
要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在工作中不但要發揚自己的優點,還要客觀地面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更進一步注重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不斷在工作中學進取。
人力資源其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及對我的影響
一要有愛心:愛職業,愛員工,敬重領導。二要有責任心:認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事無巨細,事事重要,事事都是責任。三要業務精益求精:時時、事事尋求合理化,精通人力資源業務,知人善任,用人有方,追求人與事結合的最佳點。四要有探索、創新、團結、協調、服從、自律、健康等現代意識。五要樹立誠信觀念。誠信乃做人做事之本。

Ⅲ 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社會調查

關於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社會調查報告

為對公司人力資源工作情況和一線員工的思想動態情況進行掌握了解,進而為人力資源規劃發展提供方向和實際解決一線生產中的人員流動問題,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特在2013年1月7日到3月15日運用了一線實習走訪、人員座談、a、b問卷等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公司人力資源的管理現狀大體是好的,但在人力資源規劃管理方面,一線員工管理方面,員工培訓學習方面,工資制定方面仍有許多的不足,特總結如下:

一、 調查問卷情況:

此次共發放人力資源工作問卷(a卷)共66份,按全體管理人員比例的77%進行調查;一線職工調查問卷表(b卷)共220份,。對公司管理層的調查問卷主要以對人力資源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反饋評議為主,一線員工的調查問卷著重於現階段員工思想狀態的掌握和一線員工流動率的原因收集。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條件和人力資源招聘的員工的穩定性方面,尤其對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勞,並有能具備良好穩定性的員工,對人力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訓方面:普遍認為公司的中層是應該接受培訓的主要階層,尤其是一線的生產管理者,應該運用正確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來管理,而非是傳統的打罵和棍棒教育,對人力資源組織的培訓和內培,以及新員工入廠後入職培訓跟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質疑?並對員工入職管理後定期培訓的實施和監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職管理方面:主要質疑存在於員工入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狀態管理,新員工在崗位上自生自滅,缺乏對新入職員工的後續管理和幫助其進入狀態的入職幫助,成了單純的招聘人事部門,並對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覺,也毫無建樹,新的人來後,因為沒有人管理和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很快就會離開公司,很多管理層的普通管理員工在問卷中表達了一種失望的狀態,表示沒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方向。

4、對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產生了質疑,認為公司沒有足夠重視人力資源,同時人力資源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不適應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必定會影響到公司的後續發展。

(二)車間一線員工思想動態方面:

1、車間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車間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魯對員工缺乏耐心,批評教育以高壓方式為主,難以有人情味,對員工的自尊沒有半點可顧忌,「願干就干,不幹快走」的話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頻繁,根本不去考慮熟練工人對生產的重要性,高壓強壓政策使員工慢慢的失去了對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熱情,新員工到職後,作為管理者沒有從管理角度去考慮,往往是將其往工作崗位上一放,指定個師父後,任其自生自滅,做的好點的管理者,偶然還會在車間巡視中問問,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員甚至在新工人入職一周後,仍然不能知道新職工的名字,更不用說和工人談心做工作和為工人解決到新環境中的難點、難題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罰款制度和請假扣款等方面,職工認為罰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種方式本身沒錯誤,可如果以罰代管,像檢查衛生罰款、質量問題罰款、上下班問題罰款等等,現在很多職工對任何問題都是抱著一種非常機械和麻木的心態工作,喪失了工作的熱情,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被罰款,帶著被處罰的心態工作,工作中有怨氣,來新工人後錯誤的引導,甚至說喪氣話,促使了新工人離開。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麼不被罰款,帶著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3、工資方面:工人因為自身工資的問題,對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別是對車間管理的工資持很大意見,他們有的甚至這么講:「造紙的是我們,掙錢的是他們」「掙錢的不幹活,幹活的不掙錢」等等,總之是意見很大,加上去年物價上漲,更是增加了員工發這個牢騷的共性,繼而相互埋怨和影響,最終使很多本來不會離開的人也離開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個人得失的比較,現在在這個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環境勞動強度拿到的工資跟其他的行業進行比較,如果感覺不合適就選擇離開,最讓人擔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說出同樣的話,其中有1個是在企業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確有不合適,斷然不會這么說,因為人工作時間長了,畢竟對人對物對公司都會有感情。

4、工作時間方面:現在多數車間三班倒,並且是三天倒三班,員工可以說很難休息好,又加上機器檢修,很多員工是連軸轉,24小時不休息,三班都要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沒有加班費,所以很多員工意見很大,平時工作中本身的環境就不是很好,加上這么累,工資高還可以,現在工資也不高,加上不能准時歇班,請假扣款,調休又沒有人,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更是心裡不平衡,進而就會牢騷、埋怨、甚至離開。

5、信息溝通方面:很大企業高層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線的任何信息,員工反映的事情也沒有結果,很多工人有問題不知道找誰說,對上對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線,一旦線斷,就沒有了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壓抑,本來有些對公司很好的建議和想法因為沒有說的地方,也就轉為牢騷了,很多企業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機會和公司的高層談談,說說心裡話,有的員工甚至說:管理人員天天坐在辦公室里出規定,有時候做的根本就和現實中的不符合,也沒有很好的溝通反映機會,比較壓抑。

Ⅳ 關於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調查報告

點亮網Dianliang.com消息:我國大部分企業員工對薪酬表示滿意;大部分企業在薪酬管理上實行分類管理,技術、銷售及其他人員薪酬結構各不相同;長期激勵的主要形式是虛擬股票;多數企業人均月收入在800~2500 元之間,多數企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在30% 以下;企業一般參照同類企業經驗數據和本企業歷史水平確定工資標准。

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次調查涉及不同企業的員工薪酬滿意度、薪酬結構、長期激勵形式、企業人工成本、人均月收入以及制定工資標准依據等方面。

一、不同背景公司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度:大部分滿意

從調查的總體情況看,大部分企業員工對目前的薪酬表示滿意。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佔72.7%, 回答「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佔27.3 %。

從不同地區看,西部、中部比東部地區企業員工對目前的薪酬滿意度高。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企業員工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比例分別是71.6 %、75.8% 和76.5% ;中部地區企業員工回答「非常滿意」或「很滿意」的比例最高。

從不同性質企業看,集體企業的滿意度最高,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比例為82.1%, 高出總體水平9.4 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私營企業的薪酬滿意度較低,它們回答「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比例分別是28.9% 、28.5% 。外資、港澳台資企業薪酬的滿意度與其他性質企業差別不明顯,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 非常滿意」的為73.9% ,比總體水平僅高出1.3 個百分點。

從不同行業看,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度差別很大。按照回答「 基本滿意」、「很滿意」或「 非常滿意」的比例從高到低排列的順序為:公用事業、採掘業、社會服務業、通訊與信息技術(IT)、金融保險、製造業、房地產、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餐飲、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

郵政業,分別為90.3% 、87.5% 、80.6% 、77.3% 、77.1% 、71.6% 、70.5% 、70.3% 、67.2% 、62.9% 、62.7% 。其中, 製造業、房地產、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餐飲、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回答「基本滿意」、「 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比例低於總體水平。

從企業是否上市看,上市企業員工比非上市企業員工(包括擬上市企業)的滿意度高, 境外上市企業比境內上市企業員工的滿意度高。上市企業員工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分別為:境內上市75.5% 、境外上市77.2% 、境內境外都上市78.5% ;擬上市、沒有上市企業回答「基本滿意」、「很滿意」或「非常滿意」的分

Ⅳ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深圳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在深圳人才市場,也許是:「找工作,我痛苦!」。2005年至今時已過半,回首深圳人才市場興衰沉浮,喜憂參半。

6000 求職者進場 深圳人才市場開市火爆

節後上班的第一天,也是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市第一天。據該中心統計,2月16日共有86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提供了2020個崗位,而進場應聘者則多達6000人。

年初深圳人才市場 兩極分化加劇

春節過後,深圳人才市場出現供需兩旺的局面,深圳人才市場場面十分火爆。深圳人才市場春節後連日進場應聘人數均在1萬人次左右。年初職場人才兩極分化加劇,一方面低層人才求職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高端人才供不應求。受此影響,今年職場薪資帶也呈涇渭分明的現象。一邊是高端人才薪資走高,一邊是低層求職者薪資起色不大。

深圳人才市場復甦 IT 和銷售供需兩旺

春節剛過,雖然未到元宵,但網上招聘人氣也在短短的幾天中迅速回升。計算機、銷售業務和市場營銷類的招聘職位開始快速增長,需求呈現高速上升趨勢。今年春節後,隨著深圳氣候轉暖,深圳人才市場也開始全面復甦。

同時,上網應聘的求職者經過春節的調整後,也釋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以牛市開門,數據同時顯示,計算機/IT類、銷售業務/市場營銷類、文職類等三類求職者表現最為積極,位列前三名;其次是經營管理類求職者,接下來是行政/人事/人力資源類求職者。

長假期間深圳人才市場休市旺了網路招聘

春節長假和五一長假期間,各個深圳人才市場和職介機構都宣布「休市」,但人才網站的招聘活動卻熱火朝天。長假正好成為那些准備跳槽者的絕好機會,不僅可以事先在網上搜尋好「東家」,還能在網上學習應聘、面試的技巧,既省卻了奔波之苦,又能獲得許多免費學習的機會。八方人才等人才網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類型的網上招聘活動。
深圳人才大市場「十一」節後第一個星期(10月9日—10月15日)場面火爆供求兩旺,招聘崗位和進場人數較上周分別增加98·8%和40%,迎來了深圳人才市場雙向選擇的又一個高潮。

此次人才市場走勢有三個特點:

一、招聘單位和求職人數大幅增加。上周進場招聘單位是948個,進場求職人數達45868人,僅10月8日和9日平均進場人數就在萬人以上,招聘單位和進場人數分別比前周增長64·9%和40·2%。

二、招聘崗位超過1·8萬。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場投放的招聘位崗位有18169個,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場同期投放招聘崗位較多的一周。但招聘崗位需求有所側重,各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樣。需求量比較大的崗位是計算機技術、電子、通信工程等崗位。

三、高科技和經濟類專業受青睞。在眾多的招聘專業中最受歡迎的專業是電子專業,占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經濟管理崗位,此崗位需求量也比較大,占崗位需求的20%。

人才市場節後火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騎驢找馬 國慶休假時間較長,部分生產單位採取了輪流休假的方式,部分「騎著驢找馬」的求職者也正好趁此機會到市場找更稱心如意的工作。

旅遊工兩不誤 部分內地到深圳旅遊的旅客也趁來深圳之機,到人才市場探路找機會。

「人才高交會」推波助瀾 第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把深圳人才大市場列為「高交會」的分會場————「人才高交會」。各參展企業投放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崗位,加上報紙和深圳人才大市場的網站等媒體的宣傳,許多高新技術人才蜂擁而至,更增加了市場的人氣。

深圳人才市場有新變化:冷門不冷

2005年畢業生春季雙選會暨專業人才交流會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電氣、自動化、機械等以往冷門專業的畢業生成了「香餑餑」,而往年的英語等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已不再搶手。

用人單位喜好:復合型人才最搶手

深圳急需哪些專業人才,什麼樣的畢業生受用人單位青睞?媒體記者到深圳市人才市場以及部分企業采訪、了解相關情況,並精心挑選、整理了相關信息。一是理工科畢業生需求量大。記者從深圳市人事局獲悉,2005年對畢業生的需求依然旺盛,計劃接收3萬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市場營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十大專業需求最旺盛。二、英語水平成重要門檻。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能力成為外企面試的重要門檻。不少企業表示最需要「懂專業技術又精通英文的復合型人才」。三、用人單位看重畢業生大學成績。一個上學時成績不好的畢業生,用人單位怎麼敢用呢?

網友質疑:深圳人才市場收費要到何時?

有網友日前在某社區發表帖子,對深圳人才市場收費進行質疑:

「該排隊買票的買票,但要算計的還是要算計,門票五元,這也太黑了點,像上海去年就取消了對求職者收取門票做法,深圳你還要堅持多久?這點錢對你們人才市場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再來做道數學題,拿出3月16日的《深圳特區報》(人才市場的周圍的小販叫為「現場招聘報」)熟練地找出「招聘金頁」,今天共有236家招聘單位,按750元每家,236*750再按一年營業300天,再乘以300為5.31億RMB……我也沒有什麼惡意來打擊人才市場這種繁榮,我只想問人才市場是服務機構,還是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與深圳的人文關懷從何體現?」

人事部評價:深圳人才市場最有活力

據了解,深圳市人才大市場1997年正式運作以來,累計進場單位超過20萬家,進場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去年深圳市人才大市場接待人才200多萬。

國家人事部副部長侯建良告訴記者,這個數字十分可觀,已經佔到全國總量的10%,這說明深圳的人才市場已經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

Ⅵ 【XX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調查報告】

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是進行企業人力資源的供需預測,並使員工供給和需求達到平衡的過程。一項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既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員工,同時又能防止冗員的產生。這是企業經營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基本保證。
工作分析。通過搜集工作崗位的相關信息,明確界定每個崗位的責任、任務或活動。一份精確的工作說明書可以規范員工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利於最大地發揮每個崗位的功效,提高企業產出,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招聘。人是競爭的源泉,優秀的員工能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優質服務,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價值。因此,挑選和錄用合格乃至優秀的員工是企業占據競爭主動地位的重要環節。許多企業都十分注重員工的招聘方式,以求最快最省地找到最合適的員工。比如,有的企業採用本企業員工舉薦的方式招聘新員工,既能節省費用,又能快速地找到企業所需勞動者。

培訓。培訓分為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崗前培訓是對新員工進行職業教育,使其具有基本的職業素質;在崗培訓是結合員工工作中的表現,進一步開發和提高其工作能力。良好的培訓能提高員工生產效率。培養稀缺性人力資源,當企業員工的技巧、知識和技能與競爭對手截然不同時,就是一種有競爭優勢的資源。比如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為了獲得高於競爭者的優勢。不惜以巨大的投資來培訓最優秀的員工,被稱為公司培訓的「金本位」。

績效考評。績效考評能識別員工們由於缺乏能力而導致的任何績效不足.從而對症下葯,制定績效改進方案.提高員工工作技能。此外,對於在考評中表現優秀的員工,企業給予晉升、加薪等多種方式的獎勵,使員工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進而進發出更大的工作熱情。這一切都能帶來員工工作績效的增長,提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

激勵。激勵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人的需要的滿足過程,員工的表現受感情、情緒與態度的影響很大,他們在工作中產生的滿足感會直接影響工作績效。由於人的需要是多層次、多類別的,企業中的員工不僅受物質獎勵的激勵,而且也受各種不同的社會和精神因家的激勵。因此.應根據不同員工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激勵方式,使合理的需求都能得到相應的滿足,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業績。

員工的內部管理,員工內部管理過程是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的精心組織過程.當員工的才能在工作中被恰當地組合和運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時,員工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也就具有了競爭優勢。比如.日本豐田公司採用工作輪換的方式來訓練員工.通過讓員工輪換擔任若干種不同工作的作法,考察員工的適應性,將其安排到最能發揮能力的崗位上。

薪酬和福利。薪酬和福利對競爭優勢的影響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當勞動成本過高時,適當削減薪酬和福利可以降低成本.在競爭中取得成本領先的優勢;另一方面,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擁有優秀的人力資源.合理的報酬和福利正是吸引和留住員工的重要手段。

人力資源保護。人力資源保護通過各種法律措施、經濟措施、行政組織措施以及技術措施等,對人力資源在生產和開發、配置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保護。人力資源保護能增強員工對預期風險的心理保障意識相安全感,使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為企業利益付出額外的努力,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人力資源管理診斷。人力資源管理診斷通過對人力資源戰略實踐活動及其效果的評估,能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使人力資源戰略與企業戰略保持一致,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服務。

Ⅶ 十萬火急!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社會調查報告

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調查報告 ——相關社會保障現狀

一、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影響

自20 世紀80 年代初開始,我國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主要特徵是:基本保障,廣泛覆蓋,多個層次,逐步統一——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家強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會保障逐步覆蓋全體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國家積極推動其他保障形式的發展,力爭形成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改革與發展,逐步實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政策已經制定並陸續頒布和實施,覆蓋了大多數城鎮職工和離退休人員。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獨立於企業之外,將過去傳統體制下的「企業保障」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保障,使企業從社會保障事務中脫離出來,由社會機構為個人提供保障服務和管理。隨著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用人制度和工資制度的各項改革措施得以順利實施,以市場為基礎的勞動力配置機制逐步形成,進一步推動我國各類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二、企業參加各類社會保險的情況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以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為主要內容,其中,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最相關的是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除此之外,還有保障性、互助性、長期性的住房儲金,即住房公積金,在企業界往往與社會保險合稱「五險一金」。根據對1883 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企業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的比例分別為:基本養老保險92.5% 、基本醫療保險78.9% 、失業保險75.5% 、工傷保險65.8% 、生育保險36.5% 、住房公積金49.5% 。另外,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的為16.6%, 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為22.1% 。

(一)養老保險

1984 年,中國各地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991 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其中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1997 年,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城鎮各類企業的職工,城鎮所有企業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義務。目前,企業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20% 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8%。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

基本養老保險之外,企業很少參加補充養老保險。調查顯示,只有16.6% 的企業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其中,東部企業高於西部企業,大型企業高於小型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參險率為32.9%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企業,高於總體水平16.3 個百分點。

(二)醫療保險

1998 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開始在全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義務。目前,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 。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

和5.6 個百分點。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企業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比例僅為22.1% ,但高於補充養老保險
的參險率,其中,東部企業略高於西部企業,大型企業高於小型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
企業參險率為34.4%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企業,高於總體水平12.3 個百分點。

(三)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1999 年,國務院頒布《失業保險條例》,把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調查顯示,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企業分別為75.5% 、65.8% 和36.5%, 低於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參險率,但高於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的參險率。從不同地區看,西部地區各項保險參險率都低於東部地區,失業保險低2.0 個百分點,工傷保險低21.5 個百分點,生育保險低8.7 個百分點。從企業性質看,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參險率明顯偏低,其中,私營企業各險種參險率分別為:失業保險62.4%, 工傷保險59.4%, 生育保險27.3%; 比總體水平分別低13.1 、6.4 和9.2 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各險種參險率分別為:失業保險50.0%, 工傷保險53.6% ,生育保險21.4%; 比總體水平分別低25.5 、12.2 和15.1 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角度,規模大的企業參險率一般較高,而銷售額3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3000 萬元以下的小規模企業參險率都低於總體水平。

(四)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1994 年,財政部、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暫行規定》, 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1999 年,國務院頒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步入了法制化的軌道。2002 年,國務院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又做了進一步修訂。住房公積金由職工個人繳存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屬於職工個人所有,專門用於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三、企業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情況

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是企業不再辦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關繫到企業總體人工成本, 從而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所謂社會化,主要體現在企業離退休職工的全部收入完全由社保機構發放,企業無需負擔。

調查顯示, 離退休職工收入完全由當地社保機構發放、企業無需負擔的,即完全社會化的有57.4% 。另外有20.8% 的企業除在社保發放養老金外還向離退職工發放福利;16.0%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由社保和企業共同負擔;5.9%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完全由企業自己承擔,即完全沒有社會化。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離退休社會化程度高於中西部地區,61.5%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高於總體水平4.1 個百分點;僅有4.5% 的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沒有社會化,低於總體水平1.4 個百分點。從企業性質看,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水平最高,分別為74.1% 和72.8%, 分別高於總體水平16.7 個百分點和15.4 個百分點;其次是集體企業、股份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為64.0% 和64.7%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程度很低,只有29.2% ,遠遠低於其他性質企業,低於總體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從企業社會保險參險率和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率兩個角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廣泛覆蓋,由低參險率、低社會化率逐步走向高參險率、高社會化率。通過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總體上看,高參險率、高社會化率的狀態還未能實現。「五險一金」中只有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超過90% ,其他保險參險率不足80%,離退休職工完全社會化的企業比例不到60%。另一方面,不同類型企業間的差別十分明顯。有的企業類型參險率很高而社會化率很低,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高達96.6%, 僅次於三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參險率32.9% ,不僅遠遠高於其他所有類型6.8~15.0% 的水平,而且高於總體水平近一倍;但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率僅為29.2%, 落後於其他所有類型,差不多僅相當於總體水平57.5% 的一半。有的企業類型參險率很低而社會化率很高,如私營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險率僅為86.2% ,僅略高於集體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參險率6.8% ,不僅低於其他所有類型,而且不到總體水平的一半;但社會化率高達74.1%, 高於其他所有類型,相當於國有企業水平的2.5 倍。

參加社會保險和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直接影響企業當期人力成本, 影響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最終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未來發展。有一些類型的企業存在高參險率、低社會化率,另一些類型的企業存在低參險率、高社會化率,這說明在社會保障改革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需要深化改革,加強執法和監督。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通過不參加社會保險獲得的人力成本優勢只是暫時現象,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程推進,這一優勢會逐步喪失,甚至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障礙。因此,企業需要正確理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對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人力資本投入,完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Ⅷ 會展業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怎麼寫呢

一、前言
會展業是城市發展和現代服務業的強勁引擎,是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的對接平台,對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它以通過舉辦各種國際博覽會、展覽會、交易會等,來搭建商務和文化平台,從而吸引大量客商和遊客,促進產品市場的開拓、技術和信息交流、對外貿易和旅遊觀光,並以此帶動交通、住宿、商業、餐飲、購物等多項相關產業的發展,是名副其實的「無煙工業」。長三角地區作為全國會展業發展的高地,港口資源豐富,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尤其是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上海,也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會展之都」。據了解,2010年,經上海市政府、貿促會批准舉辦的各類展覽會300餘個,參加在滬舉辦各類展覽會的參展商17.62萬家,其中境外參展商4.萬家,觀眾760萬人次,其中境外觀眾45.5萬人次。2010年浙江省共舉辦展覽672個,展會總面積646萬平方米,直接產值達290億元,佔全省第三產業的22.2%。如火如荼的行業發展,為會展專業人才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對高校的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一定的挑戰。

為更好地了解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情況,提升會展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素質,以更好地滿足會展人才的輸送對口率和層次性,本此調查特邀請上海、杭州、義務等地區的會展企業與會展相關協會組織參與會展人才培養的研究和調查,了解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的職業現狀,分析會展企業的需求要求,以便為進一步深入探討高職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打下基礎。

二、調查基本概況
(一)調查方案
2010長三角地區會展業人才需求調查以長三角地區的會展企業管理人員為主要調查對象,范圍主要涉及上海、杭州、義務為主的會展企業。調查時間為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底,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文案調查法進行資料的採集。本次調查人員由兩個群組成,途徑一是通過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會展專業的畢業生和實習生,對其所工作和實習的會展企業調查相關數據;途徑二是通過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會展專業在校生,對校企合作的長三角會展企業進行實地調查獲取相關數據(見表1)。

表1 調查時間進度表

時間
人員
地點

2010年9月至10月
陳金燕、王雪卉、任天
杭州、上海、義烏

2010年11月至12月
董景景、徐妍哲、陳曉曉
上海、溫州、紹興

2010年11月至12月
錢麗、鄭欣欣、鄭毅
杭州、台州

(二)調查內容
1. 關於長三角會展企業的基本情況分析

2. 關於會展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3. 關於會展企業對人才的滿意度情況分析

4. 高職會展專業學生與本科會展專業學生的比較分析

(三)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課題組在廣泛收集、整體第一或第二手資料的基礎上,制定了《會展業人才需求及培養調查問卷》,問卷包括被調查者的信息、被調查者所在會展企業的基本情況及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的需求、滿意度等四個部分。經過「小樣本調查——專家分析、修改、補充」後得以定卷。本次調查共抽樣了50家會展企業,回收問卷46份,回收率為92%。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初次分析篩選,對未填寫完整和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理的問卷予以剔除,最終得到有效問卷43份,有效率為93.5%。同時,對問卷採用內部一致性信度(Consistency)評定方法,通過SPSS軟體計算,得到皮爾遜(Pearson)相關系數r為0.752,符合統計學的要求。然後,採用SPSS統計軟體和EXCEL統計工具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問卷的第一、二部分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方差分析,考察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基本情況特徵、人才需求狀態以及人才滿意度評價;最後,採用交互分析法和其它相關數據分析方法對第三部分的高職和本科會展專業學生的比較評價進行歸納分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會展企業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被調查的43家會展企業中,杭州18家(佔41.86%),上海7家(佔16.28%),義務5家(佔11.63%),長三角其它地區13家(30.23%),見圖1。此次調查問

圖1 調查企業的空間分布情況

卷的填寫基本由會展企業的經理、主任、總監、主管等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完成,基本能反映這些會展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現狀,見圖2。

圖2 被調查對象的職位類型分析情況

另外,本次調查通過對被調查企業的基本特徵分析可以得出長三角會展企業基本的業務類型、企業的規模等特徵,以便更好地了解輸送會展人才的單位,為會展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定的企業依據。

1. 會展單位主營業務特徵

本次調查的43家會展企業中,以經營國內展覽主辦及承辦,會議策劃組織及接待服務為主,佔78.1%。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涉及境外展覽及代理的業務仍較少,但隨著長三角地區與國外地區的接軌,境外展將成為今後一大主營業務。這對會展專業人員的英語水平必將提出新的要求。

圖3 被調查會展企業的主營業務結構分析圖

2. 會展單位性質的特徵

本次調查的會展企業的性質主要為民營企業為主,佔67.4%,其次國有企業佔25.6%,外資和中外合資辦企較少。這與長三角地區民營經濟活躍有較大的關系。

圖4 被調查會展企業的單位性質特徵分析圖

3. 會展單位規模的特徵

本次調查的會展企業規模中,10-20人規模的佔41.9%,21-50人規模和51-100人規模的分別佔23.3%和20.9%。說明會展企業規模整體不大,主要以10-50人的企業規模為主(佔65.1%)。

圖5 被調查會展企業的規模特徵分析圖

4. 會展單位注冊資金的特徵

本次調查的會展單位注冊資金多處於50萬—500萬之間,佔67.4%,這與會展企業多為民營企業性質有關。注冊資金在500萬以上的會展企業較少,佔16.3%,說明我國大型的會展企業集團不多,這與會展行業發展並興起時間不長有很大的關系。未來,隨著會展行業的日益被重視,會展經濟的輻射效應之大及將會推動會展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對會展專業院校人才培養將會提出更高的挑戰。

圖6 被調查會展企業注冊資金特徵分析圖

(二)會展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1. 企業會展人力資源結構狀況

會展企業對當前會展人力資源狀況基本滿意(佔74.4%,見圖7),其中絕大部分會展企業人力資源中會展專業畢業的人員占所有員工的比例不到25%(佔72.1%,見圖8),其他員工主要來自國際貿易與旅遊管理專業(分別佔32.6%和30.2%,見圖9);在專業技能人員上,對展台設計及會展營銷等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人員較為缺乏。其中會展營銷人員成為會展企業最缺少的人才之一(佔58.1%,見圖10);其次會展策劃人員相對來說,會展企業需求較為飽和。說明院校會展專業在重視培養策劃人才的同時,會展招商招展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任重道遠。

圖7 被調查會展企業會展人力資源結構分析圖

圖8 被調查會展企業會展專業畢業生占所有員工分析圖

圖9 被調查會展企業非會展專業員工的專業結構分析圖

圖10 被調查會展企業會展人才短缺分析圖

2. 企業會展人力資源來源途徑分析

近幾年,會展企業的員工招聘途徑主要通過兩個,其一是直接從大專和本科高校招聘的應屆會展專業學生(佔48.8%);其二是從人才市場招聘獲得的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佔32.6%),見圖11。其中,絕大部分的會展企業從當地大專院校畢業生中能招聘適宜的人員,佔62.8%(見圖12)。但就關於高職畢業生在一線員工中所佔的比例上,不同會展企業性質、規模就略有不同。總體來說,高職畢業生在一兩年內基本處於企業一線,但晉升空間較大(見圖13)。

圖11 被調查會展企業新進會展員工的來源比例圖

圖12 會展人才能夠從當地大專院校畢業生中獲取的比例圖

圖13 企業一線員工中高職生所佔的比例圖

3. 企業會展與會展人才培養院校的對接性分析

在被調查的會展企業中,大部分的會展企業與相關院校有實習關系(佔76.7%),且吸收一定量的畢業生到本單位就業(佔55.8%,見圖14)。雖有23.3%的會展企業還沒有與院校有實習及就業聯系,但招聘相關會展專業畢業生。由此得出,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的需求較大,但院校與企業如何加強對接,使學生未畢業之前就已開始在相關會展企業觀摩、實訓、實習等,將是具有會展專業相關院校今後開拓的主要方向。

同時在調查中看出,會展企業對高等院校的會展人才的培養不是較為滿意,對會展專業學生綜合質量不高,企業人才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供給溝通對接不夠,存在較大差距等現象(見圖15),使得大部分的會展企業認為當前會展業的發展現狀下,對會展人才的需求仍較大(佔76.7%,見圖16)。

圖14 被調查企業與相應院校之間的聯系情況分析圖

圖15 被調查企業與高等院校人才供需不平衡原因分析圖

圖16 當前會展經濟對會展專業學生的需求狀況圖

(三)對會展人才的態度分析
本次調查還就針對高職會展專業畢業生和本科會展專業畢業生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大部分會展企業認為高職會展專業學生能基本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佔55.8%,見圖17),有些表現優異者能夠高效、准確的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務(佔37.2%)。再在詢問會展企業對招聘會展人才時,最看重的方面,會展企業一致認同學生的工作態度和是否有相關的行業經驗是關注的重點,其次才考慮學歷等其他方面(佔96.2%,見圖18)。

圖17 被調查企業本單位高職畢業生的評價分析圖

圖18 被調查企業在招聘會展人才最看重的方面分析圖

通過整理已作出回答的22位會展企業管理人員就高職和本科會展專業學生在工作中的優缺點評價時,基本認為:

①本科畢業的會展專業學生理論知識掌握較好,創新能力和策劃能力較強,但實踐操作能力較為欠缺;

②高職畢業的會展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專業知識的積累和自身文化素質較弱,但能吃苦耐勞,實操性相對較強,耐力稍差,文案寫作能力需加強;

③兩者都對工作有一定上進心,工作熱情比較高,計算機能力強,但對展覽業的現狀和實際操作欠了解,對工作壓力的承受能力有待提高,不怕吃苦的精神欠缺,主動性不夠,英語能力和溝通能力欠佳,缺乏國際觀,需加強對運輸進出口、簽證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和應用,經驗缺乏。

(四)會展人才培養需求分析
會展人才培養內容是院校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起點,分析會展專業人才培養內容是對接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本次調查參考了Likter的五個分點尺度法(5=非常重要,1=完全不重要)設計了包括7個項目的結構式問卷來衡量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培養內容的重視程度。對7個項目在SPSS11.5軟體中經過正交旋轉後抽取4個因子(特徵值均大於1),KMO=1.02,所選取的因子負荷量均大於0.53,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7.62%,問卷信度通過計算Cronbach』s Alpha系數進行檢驗,α=0.81,滿足問卷信度一般要求(見表2)。

由表1和圖19所知,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對人才培養內容中的工作責任感、溝通和公關能力、創新能力及文案寫作能力較重視和關注,尤其對於工作責任感會展企業管理人員最為重視,意見最為集中(離散程度為0.294)。除此以外,對計算機運用能力、外語能力及旅遊業務操作能力則不那麼重視,這與現在學生普遍受計算機學習較早,對基本的計算機運用能力較好;對於外語能力,由於更多的企業以承辦或主辦國內展覽為主,因此企業對員工外語能力的要求較低;對於旅遊業務操作能力,可能由於多數的會展企業涉及旅遊業務時都是委託旅行社來承擔相應的服務內容,避免企業業務的繁雜,規避風險。

為更好地了解會展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內容,查漏補缺,了解需求,本課題組還設計了「您認為還需要加強什麼能力的培養?」,有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提出除以上會展人才培養內容以外,會展專業學生還應加強了解市場上客戶的需求,扛挫折方面的能力,調整心態、有責任感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可見,企業對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是非常重視的。

表2 長三角地區會展人才培養內容因子分析

主成分因子
因子
培養內容
均值
因子負荷
特徵值
標准差
方差貢獻率

F1
X1
工作責任感
4.91
0.604
2.684
0.294
36.04%

F2
X3
溝通和公關能力
4.67
0.585
1.520
0.474
21.23%

F3
X2
創新能力
4.33
0.525
1.170
0.680
20.35%

X4
文案寫作能力
4.07
0.513
0.704

X5
計算機運用能力
3.44
0.498

0.666

X6
外語能力
3.65
0.504

0.783

X7
旅遊業務操作能力
2.93
0.405

0.856

累計方差貢獻率
77.62%

圖19被調查企業認為會展人才培養內容最需要的方面分析圖

根據各因子所包含的態度語句的意義,對各因子進行命名,將F1命名為道德素質的培養,F2命名為公關素質的培養,F3命名為策劃素質的培養。

在會展人才培養內容里,最重要的是道德素質的培養,佔全部因子影響的36.04%。表明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注意專業對口的同時,重點關注的是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或人品。從生源來看,高職院校所錄取的學生一般都是普通高等學校沒能夠錄取的,學生的整體素質及學習能力相對於本科生來說較低,因此,許多高職學校為避開招收此生源所帶來的問題,結合學生的特點,在教育培養中更加註重以能力為本位的特點。這完全是迎合行業發展,以職業技能培養來為企業培養適應會展各崗位所需要的「熟練工」,但是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在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優秀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必須是高的,或者說他的職業修養是高的。但高職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往往遭遇尷尬,出現學生無興趣聽,完全應付考試等等的問題。這就要求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課程需要結合專業、結合學生的職業,不能納入到公共課的范疇,在專業基礎課上完成,授課任務由專業教研室主任來完成,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感和職業認同感,這才真正達到了開設思想道德相關課程的初衷。

第二重要的因子是公關素質的培養,它佔全部因子影響的21.23%,說明企業對會展人才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較為注重,反映了會展作為新型的現代服務行業,較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成為會展人才的重要砝碼。這一方面,很多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里主要在專業基礎課上設置溝通禮儀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公關素質,基本以理論授課為主。為提高學生的公關素質,需要通過增加實踐模擬課程,如由學生或老師扮演相關的會展企業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或模擬會展企業的日常管理,由學生擔任某個公司角色,完成一個完整的展會項目,或成立分組式學生主體的工作室,每組中每個學生在工作室中擔任一定角色,配合組員完成任務。但這一素質的培養很多方面有學生的自身性格所決定,所以創造一個良好的專業交流氛圍和專業實踐平台是培養學生公關素質的重要途徑。

第三重要因子是策劃素質的培養,它佔全部因子影響的20.35%。表明會展項目策劃是根據市場的特點與熱點,不斷策劃與開發出新的主題展會項目,賦予現有展會項目新的元素。會展項目管理就是完成組織展商、組織觀眾,並與合作者協調等一系列工作。一個會展項目成功與否,最關鍵的就在於會展項目的策劃與管理。會展策劃是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而創新能力是策劃人員必須具備的一個能力,從本質上兩者是共生共融的。會展策劃能力是會展專業學生能否勝任會展企業相關崗位工作的一個基本條件,但它需要以上兩個因子的支撐,需要在較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和工作責任感的基礎上,對展覽策劃、執行流程熟悉,並具有一定的展會策劃組織經驗。但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的會展企業管理人員對學生的策劃素質不滿意或不認可呢?一方面是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又沒有合適的實踐基礎加以鞏固,或即使有機會參與展會項目,多半都是做一線服務人員或志願者,真正從前期策劃參與的項目甚少,可以說幾乎沒有,缺少較好的平台;另一方面是高職會展專業師資中有相關會展從業經驗的教師很少,會展實踐知識匱乏,雙師型教師的急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得學生從課堂得到真正需要的實操性知識太少。因此,在不斷創造以專業教師指導的學生工作室、專業下屬實體企業等平台將是學生運用專業理論知識的最好平台,同時又有雙師型的教師作為指導無疑是雙劍合璧,將大大提升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專業技能。

四、調查局限性
通過對長三角地區43家會展企業的實地調查,就長三角地區會展業人才需求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也得到了一些相關的數據和結論,但在調查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非專業調查人員導致問卷質量難以控制

本次調查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完成,雖然在調查時間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由於調查組群由在校會展專業學生和已畢業的校友完成,受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和知識水平、空間上的限制,導致回收的問卷質量無法控制。雖然本課題組為規避此類問題,已設置對被調查會展企業人員的個人信息和單位信息等問題,仍有3份問卷完全不符合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本課題組進行剔除,作為問卷。但這決不能完全避免其他因素對問卷質量的影響,這些不可見的隱性因素可能會影響本次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導致所得結論失去科學研究價值。

(二) 調查對象面較窄導致數據不具代表性

本次長三角地區會展人才調查活動中,只調查了43家企業,並且多半集中在上海、杭州,整體來說樣本過小。同時,調查這43家企業主營業務集中在國內展覽主辦和承辦,對處境辦展、會議策劃和組織承辦等業務的企業調查過少,使得在人才需求中的現狀與現實行業的真正需求存在一定的距離,不具有典型代表性。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課題通過對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的基本情況、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現狀、對高職和本科會展人才的態度評價及會展人才培養需求等進行系統研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1. 從會展企業基本情況來看,目前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主營業務仍集中在國內展覽主辦及承辦方向,多數企業集中在10-50人,注冊資金在50-500萬的中等規模。今後,會議、節慶策劃組織和服務、境外展覽及代理、網展等將是會展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向,由此大型的會展集團公司將日漸涌現。

2. 從企業會展人才需求情況來看,目前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基本滿意,基本通過校園招聘會及人才市場招聘會中獲得人力,與相關院校校企合作狀況良好,但缺少展台設計、會展營銷等實操性技能人員,未來對會展人才的需求空間仍較大。

3. 從高職和本科會展人才的態度評價來看,高職會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供需不平衡,企業對會展人才的工作態度和是否有行業經驗成為人才選擇的關鍵。但同時高職會展學生技能水平相對於本科生較強成為會展企業管理者比較看重的方面。

4. 從人才培養內容的需求來看,長三角地區會展企業管理者認為工作責任感、溝通和公關能力、創新能力及文案寫作能力是院校培養會展人才的重要內容。

(二)建議
1. 加強校企合作,創造人才輸送和培養的行業平台

目前眾多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已經非常重視校企之間的合作,開展的合作形式可謂多種多樣,如企業制辦學、企業班、邀請企業經理參與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去企業實習、實踐、觀摩、企業經理行業講座等。這讓在校學生提早接觸企業,了解會展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要求。但值得強調的是,專業教師應該做好引導作用,讓這些校企合作形式不流於形式,學生僅僅是一聽而過,一看而過,沒有真正達到校企合作的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的目的。目前,高職院校的會展專業培養都重視會展會議策劃和展會設計內容,學生在校學習所學專業知識的核心也是策劃能力和設計能力。因此,在現有的校企合作形式的基礎上,院校應該創建多種學生能夠運用技能、實際操作的平台,如創建專業學生工作室、學生實訓室或實訓基地,讓學生真正在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有更多的屬於他們的平台來實踐。這不僅滿足了企業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要求,也滿足了企業所需要的行業經驗要求。

2. 重視素質培養,結合行業提升會展業職業道德感

素質教育一直是國內院校所重視和強調的內容。對於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生源問題決定著素質教育任務的艱巨。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效果,本課題提出結合行業背景,從提升行業職業道德感來加強學生的素質是較好的途徑。會展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從始業教育、專業作業團隊、綜合實訓、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合作項目、職業技能考試、專業比賽等方面,營造職業工作氛圍,創造職業工作環境。讓學生在不斷地團隊作業中,重視工作責任感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培育,加強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水平,同時也能讓專業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效果。

3. 教授精湛技能,迎合行業培養學生「文武雙全」

高職院校會展專業學生不受「市場」歡迎,就業難,很大原因是所學專業方向的技能沒有掌握或掌握不牢。調查顯示,會展企業對會展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為何仍有很多學生畢業後找不到本專業的工作,是企業「寧缺勿濫」的找人態度決定的。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在師資上加強會展教師的專業化程度,積累會展實踐經驗才能傳授給學生更專業的技能。其次,在專業教學安排上,加強實踐環節,聘請行業教師指導學生專業技能,以集中學習和分段實踐的形式讓學生承擔或參與相關的展覽和會議策劃與組織,發展學生的策劃創意和設計水平,將產、學、教融為一體。最後,根據學生的條件、特長、知識掌握程度和技能興趣,引導學生重點提升策劃或設計水平,讓學生學精某項專業技能,做到能文能武,文武兼具的人才。(僅供參考)

Ⅸ 急求一篇社會實踐報告 題目:關於×× 公司(提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 問題的調查分析(3000字左右)

社會實踐報告
系部名稱:
專業: ______
年級______ 班級: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學號:____ 實踐單位:
實踐時間: 2012年--月--日 至 2012 年--月--日
一、實踐目的:介紹實踐的目的,意義, 實踐單位或部門的概況及發展情況, 實踐要求等內容。這部分內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單列標題及序號。
二、實踐內容:先介紹實踐安排概況,包括時間,內容,地點等,然後按照安排順序逐項介紹具體實踐流程與實踐工作內容、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以記敘或白描手法為基調,在完整介紹實踐內容基礎上,對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或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重點介紹,其它一般內容則簡述。
三、實踐結果:圍繞實踐目的要求,重點介紹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的分析,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等。分析討論及對策建議要有依據,有參考文獻,並在正文後附錄。分析討論的內容及推理過程是實踐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對策建議,是反映或評價實習報告水平的重要依據。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用自己的語言對實踐的效果進行評價,著重介紹自己的收獲體會,內容較多時可列出小標題,逐一匯報。總結或體會的最後部分,應針對實踐中發現的自身不足之處,簡要地提出今後學習,鍛煉的努力方向。

閱讀全文

與人力資源市場調查報告30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學吳健安業務戰略 瀏覽:9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