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解決方案營銷中,工業品與消費品有何不同
1、從產品行銷的通路來講:
快速消費品的推廣模式是以渠道為主,(舉例:方便麵),渠道越廣,越寬,則越好,市場區域則會越大;然而,工業類的大額產品銷售的模式基本是以直銷為主。(舉例:大型中央空調系統);這些也是工業產品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2、從產品的金額來分析:
快速消費品單次的金額比較少,客戶做決定比較快,所以,幾乎一次就可以搞定;然而工業類產品往往少的是幾萬,多的是幾千萬,客戶做決定的周期比較長,往往需要多次溝通與交流才能下定單。
3、從市場規模的前景來展望:
快速消費品的市場基本上是社會大眾,覆蓋的群體比較廣,大部分是日用消費品為主,然而,工業類產品基本是某一類特殊的群體,覆蓋的群體比較單一,可以市場前景卻比較廣闊。據1980年統計,在美國,零售市場每賣出一美元的商品,批發和工業用品市場就銷售出去3.9美元的物貿。可見,有一支人們不易看到的強大的推銷員隊伍正在工業用品推銷的戰場上作戰。他們在跟巨大的市場打交道。這就是說,工業用品銷售人員的活動牽涉到企業的重大經濟問題,他們應當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搞好工作。由於負擔的責任異常重大,有些工業用品銷售新手往往會在沉重的精神重壓下感到「喘不過氣」來,一個正在銷售電子顯示器的小夥子,接到一個車站候車室里的價值300多萬的購物計劃,由於沒有玩大鈔經驗,嚇得他夜不能寐,整天擔心完不成任務,連腿腳都不聽使喚了,從而無法從容不迫地過正常的生活。
4、從采購的復雜程度來看:
客戶在采購快速消費品的時候,往往比較直接,程序也並不復雜,(舉例:到超市),然而工業品的用戶數量較少,地理分布集中,購買者遠離家用消費者,主要是企業或組織;多是專業性購買、理性購買;因此,采購往往不僅僅是需要事先有預算計劃,同時客戶非常慎重,采購的決定往往不是某一個來決定,而是由一群人來做團隊討論來抉擇的,而且不是一猝而就的,周期往往拖得非常長。
5、從客戶采購決定的內容來研究:
客戶在采購快速消費品時,往往僅僅滿足在產品的基本屬性、功能,同時比較在乎價格或促銷;而在采購工業類產品時,往往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例如:產品是否滿足自身的需求,能否解決目前面臨的困難,產品的售後服務做得怎樣,產品的性價比是否合適?產品對我公司的好處或利益究竟在哪裡?我們與他、公司之間的關系如何?
6、從銷售人員推銷這個產品的角度來細劃:
快速消費品的銷售比較簡單,因為客戶並不是太看重銷售人員,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品牌、質量與價格,因為在客戶的眼裡,產品同質比較多,可以選擇的競爭性產品也比較多,它們更多的是採用促銷和廣告的方式進行市場推廣;然而,工業類產品的銷售,對於銷售人員要求比較高,不僅僅需要懂得銷售技巧,還有技術交流、樣板工程才、商務考察、產品知識、客戶關系等,它要求銷售人員必須建立足夠的信任感。
7、從客戶的關注來看:
客戶在購買快速消費品時,通常只在乎對產品的第一感覺即產品的認知度;而購買工業品時認知度僅僅只是第一步,它更多關注的是產品的美譽度,就是它要知道這個產品有多好。
所以,工業品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與快速消費品行業在營銷實踐中存在較大差異。工業品營銷信息的需求內容比消費品大,用戶信息的加工處理過程更復雜;工業品營銷需要考慮產品信息對能影響購買行為的相關人員的傳遞作用,而快速消費品一般不需要考慮;工業品行業對供應商的售後服務要求比快速消費品更高;采購方對工業品提供商的選擇一般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要求比快速消費品高;從控製成本的采購量角度看,工業品行業比常規的企業營運資源采購更關注產品價格和質量;工業品和快速消費品企業針對營銷溝通手段的投入存在極大差異,前者偏重於公關,相對看淡廣告,後者剛好相反。
❷ 如何進行工業品品牌策劃
工業品品牌策劃理論和實踐的缺失不等於需求的缺失。近年來,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品牌意識的增強,工業品客戶對品牌策劃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卻很難找到適合工業品品牌策劃的較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實戰性的品牌策劃操作就更少了。李繪芳老師結合多年為工業品做品牌策劃的經驗,在實戰中總結出工業品品牌策劃實戰方法。 首先要明確的是,工業品品牌策劃的焦點在於打造強大的公司品牌。這一點與大眾消費品品牌策劃有很大的不同。大眾消費品品牌策劃關注於為某一個產品品牌或某一個品類品牌做策劃,對公司品牌的關注很少。工業品品牌策劃的特殊性就在於公司品牌是策劃的核心。由於工業產品的特殊性、復雜性以及購買風險很高,使得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信任往往是建立在對公司和對組織的信任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一個公司品牌作為強大的支撐,要想取得持續的業績增長是很困難的。 李繪芳老師認為,只有明確了這一點,工業品品牌策劃工作才有了一個中心和目標。品牌策劃工作的起點在於建立公司的品牌願景。任何工業企業,無論是擁有自主品牌,還是OEM,都應該有公司品牌的品牌願景,作為公司品牌長期奮斗的目標。品牌願景要能夠體現企業存在的社會意義,確立品牌發展的理想,能夠對全體員工起到激勵作用,通過努力可以達成;能夠指引品牌建設的方向。 制定品牌願景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深刻地認識企業存在的意義、終極使命,以及最終的客戶價值所在,深入挖掘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制定的品牌願景,既能引領企業前進方向,同時又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空想。要用文字來描述品牌願景是一項創造力的工作,要將品牌願景的普通陳述進行精練的有想像力的提煉,最終形成打動人心的文字。通過閱讀文字就能感受到品牌承載的使命。 李繪芳老師所在的博揚品牌營銷團隊有著多年與客戶一道制定品牌願景的經驗,通過調研問卷、深入訪談、行業研究和頭腦風暴,挖掘出潛伏在企業內心深處的渴望,形成正式的品牌願景的官方陳述。明確了品牌願景,可以說工業品品牌策劃的工作剛剛開始,企業還需要完成一系列深入細致的品牌推廣工作,李繪芳老師認為,這些工作主要有三大塊: l、建立品牌識別系統 2、建立對內傳播系統 3、建立對外傳播系統 一是品牌視覺識別系統。雖然這部分工作已經非常成熟,李繪芳老師認為,目前最容易被忽視和最需要注意的是要跟互聯網的環境進行結合,要建立在網路環境下的視覺識別系統,突破傳統的印刷、製作和電視媒體的環境。這一點,適應傳統媒體環境的傳統廣告公司和設計公司必須要馬上加以調整。 二是品牌個性。品牌個性是品牌識別中最具有活力和傳播力的要素,每個客戶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只有品牌個性才能最大程度激起客戶情感的共鳴,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是最具差異化的要素。 工業品牌傳播是全員傳播,只有公司上下都對品牌願景有深刻理解,達成共識,並訴諸於行動時,品牌才能實實在在影響到客戶,真正建立起來。要做到這一步,需要建立對內傳播系統,讓每一個員工都處於這個系統中,獲得深刻的改變,通俗的講就是需要洗腦,用精神的感召力去獲得行動的一致性,從而產生強大的品牌傳播力。對內傳播系統包括以下三部分: 理念視覺化傳達:將企業品牌願景和品牌核心價值進行視覺化傳達,是經過證明的工業企業最有效的向全體員工灌輸品牌願景和企業文化的手段。在工廠、車間、辦公室隨處可見的富有創意的招貼、海報設計,就是為了傳達這一理念。 寫到這里,李繪芳老師總結一下工業品品牌策劃的整體流程:首先制定品牌願景,然後建立品牌識別,再次將品牌願景、品牌個性、品牌傳播口號等核心概念,分解和具體化到可視化可執行的品牌推廣細節,最後通過對內、對外兩大傳播系統進行傳播,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一個強大的工業品公司品牌必將建立起來。
❸ 工業品營銷策劃公司哪好
索象服務過德力西集團、人民電器集團等眾多著名工業製造類企業,並攬獲「中國電氣產業營銷新銳大獎」。
❹ 解決方案營銷中,工業品與消費品有何不同
1)工業品:工業品講究大客戶營銷,當然,隨著阿里巴巴平台的興起,互聯網隨機專營銷 也佔了屬很大比重。工業品講究維護客戶關系,因為top
accounts占的銷售額很大,一旦掉了,對公司盈利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消費品市場特別需要銷售,銷售的地位也相對較高。當然,還有通過經銷商的方式來進行銷售,這有一點點類似於下面要講的消費品銷售。
2)消費品:我們沒聽過賣手機、買電腦、賣衣服還需要招聘銷售去賣吧!正是如此,消費品市場不依賴於銷售,因此,消費品公司幾乎是沒有銷售的。那麼他通過什麼實現買賣這個環節呢?實體時代的話叫做渠道,比如賣場,超市,日常用品。到了互聯網時代,以上的「渠道」變成了「平台」,超市變成了淘寶和京東,蘇寧等變成了小米官網和apple store。因此,在互聯網時代,就特別重視平台的建設。
❺ 關於工業品營銷策劃方面的書有哪些,希望案例多一些的,比如說體驗式營銷,微博營銷之類的,
我從事工業品銷售十年以上,據我所知你說的工業品營銷策劃這方面的書是非常少的,但有針對某個行業的營銷專業書籍。關於書籍你可以到當當、京東網查詢下。工業品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營銷方式差異是非常大的,不像消費品不同商品件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書籍雖少,但關於這方面的文章還是非常多的。你可以在網路里搜索你所從事的行業或相關產品是可以搜到的。另外國內營銷方面的雜志比較多,一般都有網路版的,你可以登錄其網站看看。
比如《銷售與市場》雜志集團已與麥米網建立了合作關系,滿足電腦終端用戶的雜志閱讀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互動新媒體體驗。該雜志在營銷方面國內來說是是沒有第二家能比的,裡面有很多工業品營銷策劃方面的文章,可以去看看了。
你所說的體驗式營銷更多的是消費品營銷使用更多一些,微薄營銷在工業品中用處也非常有限,微博的信息量太少,不適合工業品。博客營銷更適合一些,尤其是一些新產品類的,或針對中小企業的工業品。
從你提的這個問題來看,你對工業品和消費品營銷的區別還比較模糊。
工業品的特點是專家購買,群體決策,購買者較為集中。比如說企業購買原材料或零部件等生產物資,購買者基本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有豐富的使用經驗,對很多細節都非常了解,一些大型企業甚至有專業的手段來測試對比不同供應商之間的差異。而普通消費者對商品的專業知識水平相對來說比較匱乏,對許多技術指標沒有理性的認識,需要通過試用產品來了解商品。而工業品一般是通過商品推介會、專業的論壇、展會等方式或一對一的方式向潛在客戶傳播產品專業知識,某些設備類工業品或新產品也會採用試用等方式讓客戶了解產品,但這不同於消費品中的體驗式營銷,因為這類試用大多都有專業的對比甚至是詳細報告,因為使用者本身就是專業人士。
你說的微博,字數有限,所能傳播的信息量非常少,對工業品來說意義不大。
其實你提到的這兩個營銷方式都是近幾年才流行的營銷方式,但說到根本都是營銷傳播,這需要看你的潛在客戶是哪些,可採用哪些方式來更有效的傳播產品(商品)知識。普通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可以通過實際體驗對商品產生感性的認識,這個即包括商品本身的性能還包括賣場環境、售後服務、品牌認同等方面。而工業品的購買者有專業知識、專業手段來辨別產品,體驗式營銷就不太適合,或者說不能叫體驗式營銷。
工業品營銷中對某些設備的銷售中,可以向潛在客戶展示一些不太容易用參數表述的指標或參數,或者說為了加深客戶對某些指標、參數的認識可以採用類似於消費品中的體驗式營銷,但工業品說顧問式營銷更適合些,你不是買某類產品,而是要為客戶提供某某的解決方案。
比如企業管理賣軟體的,不叫賣軟體,而說是企業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
有時間你去了解下工業品銷售中的《顧問式營銷》,詳細了解這個這個比提問你說的兩個方法更有意義。
❻ 工業品營銷策劃怎麼做
這要看你做的什麼要做做全套,否則說了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