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營銷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分析和市場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分析包括:
1、一般環境分析:所處經濟體相關的經濟形勢、政策導向、技術發展水平和社會導向(如人們的價值觀、產品使用習慣等)還有人口統計變數(如男女比例、年齡分布、教育程度分布等);
2、產業環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和產品生命周期(具體可以在網上搜一下)。3、運營環境分析:主要是分區域銷售情況和渠道分布狀況。
市場環境分析包括:
1、市場集中度分析,主要指標有CR4、HI等;
2、產品差異化分析(包括機型、功能、品牌等);
3、進入壁壘(主要包括政策壁壘、技術壁壘、專業壁壘、規模經濟壁壘)等;
4、標桿企業分析(該市場領域里排名靠前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
如果要進一步做市場營銷戰略方面的分析則要用到SWOT、還有營銷經典的STP(細分、目標、定位)和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
拓展資料:
構成要素:
市場營銷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構成要素。
一是微觀環境要素,即指與企業緊密相聯,直接影響其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企業的供應商、營銷中間商、顧客、競爭者以及社會公眾和影響營銷管理決策的企業內部各個部門;
二是宏觀環境要素,即影響企業微觀環境的巨大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經濟、政治、法律、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宏觀環境主要以微觀營銷環境為媒介間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前者可稱為直接營銷環境,後者可稱為間接營銷環境。兩者之間並非並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即直接營銷環境受制於間接營銷環境、
⑵ 營銷環境分析書中,哪12個環境要素
1,市場營銷環境構成要素為:微觀環境要素和宏觀環境要素。
(1)微觀環境要素:即,直接營銷環境,指與企業緊密相連,直接影響企業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
(2)微觀市場環境包括:
1)企業:即企業內部狀態。任何一個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都不是企業某個部門的孤立行為,企業市場營銷管理部門也不例外。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特別強調企業對環境的能動性的反作用,認為企業對周圍環境的關系,不僅有反應、適應的必要,而且還有積極創造和控制的可能。
2)市場營銷中介:營銷中介是指協助企業促銷、分銷其產品給最終購買者的公司和個人,包括中間商、實體分銷公司(運輸企業、倉儲企業)、營銷服務機構(廣告公司、咨詢公司等)、財務中介機構(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
3)供應商:供應商是泛指組織活動所需各類資源和服務的供應者。企業要搞好市場營銷就必須要慎重選擇供應商,並盡可能多地做到多渠道供應,以確保企業生產活動順利進行。
(3)宏觀環境要素:即,間接營銷環境,指影響企業營銷活動的社會性力量和因素。
(4)宏觀市場環境,包括:
1)人口環境:市場是由那些想買東西並且具有購買力的人(即潛在購買者)構成的,而且這種人越多,市場的規模就越大。
2)經濟環境:重點為消費者收入的變化、消費者支出模式的變化、消費者儲蓄和信貸情況的變化等因素。
3)技術環境:新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每一種新技術都會給某些企業造成新的市場機會,因而會產生新的行業,同時,還會給某個行業的企業造成環境威脅,使這個舊行業受到沖擊甚至被淘汰。
4)政治法律環境:主要在於消費者協會,其任務是:宣傳國家的經濟(特別是有關消費方面)的方針政策;協助政府主管部門研究和制定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立法;調查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意見與要求;接受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價格、衛生、安全、規格、計量、說明、包裝、商標、廣告等方面的投訴。
5)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主要指一個國家、地區的民族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教育水平、語言文字等的總和。
2,市場營銷環境:是泛指一切影響制約企業營銷活動最普遍的因素,是指造成環境威脅和市場機會的主要力量和因素。
⑶ 要一篇市場營銷環境案例分析
網路營銷環境是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的各種外部條件,即與企業網路營銷活動有關聯因素的部分集合。營銷環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由多方面的因素組成。環境的變化是絕對的、永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網路技術在營銷中的運用,使得環境更加變化多端。雖然對營銷主體而言,環境及環境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規律性,我們可通過營銷環境的分析對其發展趨勢和變化進行預測和事先判斷。企業的營銷觀念、消費者需求和購買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中形成並發生變化的。因此,對網路營銷環境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互聯網路自身構成了一個市場營銷的整體環境,從環境構成上來講,它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要素。(一)提供資源信息是市場營銷過程的關鍵資源,是互聯網的血液,通過互聯網可以為企業提供各種信息,指導企業的網路營銷活動。(二)全面影響力環境要與體系內的所有參與者發生作用,而非個體之間的互相作用。每一個上網者都是互聯網的一分子,他可以無限制地接觸互聯網的全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受到互聯網的影響。(三)動態變化整體環境在不斷變化中發揮其作用和影響。不斷更新和變化正是互聯網的優勢所在。(四)多因素互相作用整體環境是由互相聯系的多種因素有機組合而成的,涉及企業活動的各因素在互聯網上通過網址來實現。(五)反應機制環境可以對其主體產生影響,同時,主體的行為也會改造環境。企業可以將自己企業的信息通過公司網站存儲在互聯網上;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信息,自己決策。因此,互聯網已經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工具,而是獨立成為新的市場營銷環境。而且它以其范圍廣、可視性強、公平性好、交互性強、能動性強、靈敏度高、易運作等優勢給企業市場營銷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⑷ 美國市場營銷理論的發展過程
(一)萌芽時期(1900~1920年)
這一時期是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時期。西部開發運動和鐵路向全國各地的延伸,使美國國內市場急劇擴大,加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促使企業日益重視廣告、分銷活動。專業化廣告代理商在全美國日漸活躍,發揮著相當重要的市場營銷職能。連鎖商店、郵購商店的產生與發展,給市場營銷帶來了薄利多銷的新觀念。在此期間,出現了幾位被當代視為市場營銷研究先驅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克·肖、拉爾夫·斯達·巴特勒和韋爾德。
最初在美國幾所大學開設的有關市場營銷的課程,當時較多地稱為「分銷學」,而不是「市場營銷學」。例如,1902年密執安大學開設的課程名稱為「美國分銷管理行業」。在美國早期的教學研究活動中,還沒有人使用「市場營銷」這一術語,而用得最廣泛的是「貿易」、「商業」、「分銷」等。在1900~1910年間,觀念發生了變化。盡管「分銷學」的研究是分別在美國幾個不同的地方進行的,而且學者們相互之間聯系很少,但他們幾乎同時都感覺到需要有一個新名稱來稱呼他們所講授的課程,於是便出現了「市場營銷」這個名詞。這一時期的市場營銷理論大多是以生產觀念為導向的,其依據仍然是以供給為中心的傳統經濟學。但是,這些研究在經濟學家所持的生產觀念和市場營銷學家所持的消費觀念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所以,這一時期可稱為市場營銷理論的萌芽時期。
(二)職能研究時期(1921~1945年)
美國消費經濟結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十幾年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於美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國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消費水平最高的國家。但是美國國內分配不均的現象日趨嚴重,盡管國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廣大消費者中間卻蘊藏著大量未滿足的需求。美國消費經濟結構的變化,再度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研究市場營銷理論的熱潮。這一時期的研究以市場營銷職能研究為最突出的特點。
美國全國市場營銷教師協會定義委員會在1934年提出,市場營銷職能包括:(1)商品化;(2)購買;(3)銷售;(4)標准化和分級;(5)風險管理;(6)集中;(7)融資;(8)運輸以及管理;(9)儲存。上述職能又可歸納為三類:(1)交換職能——銷售(創造需求)和收集(購買);(2)物流職能——運輸和儲存;(3)輔助職能——融資、風險承擔、市場信息溝通和標准化等。
這一時期的市場營銷研究主要集中在職能研究上,但對於銷售這一職能的解釋卻是耐人尋味的。克拉克和韋爾德認為銷售就是尋找買主。亞歷山大則提出,銷售應該更富有主動性,來說服現有顧客和潛在顧客購買。1942年,克拉克又提出,銷售是創造需求。從銷售定義的演變中,我們可以窺見市場營銷觀念的雛形。
⑸ 從國際營銷的角度對美國市場的地理、文化、經濟、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美國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市場之一,每年的商品貿易進口總額超過億美元。
美國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現在每年由中國製造進入美國的產品己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產品大多是消費品,但又大多是通過許多中間環節進入美國,中國很多工廠的生產與市場是脫節的,對國際市場很缺乏了介。
中國已進入WTO以及中國一些生產企業獲得了進出口權,這就使得中國企業今後向國際市場實現產品直銷有了可能。
工廠直銷,減少中間環節,可以使企業獲取較多的利潤,但也要求企業更多的了介國際市場,直面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
美國消費品市場的五大特點:
(1)美國市場容量大。 美國市場容量世界最大,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市場。首先是因為美國人消費能力強,美國人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美元。其次是美國人消費意識強,美國人不但較少儲蓄,而且超前消費,許多人都擁有信用卡,甚至有好幾張。第三是美國人對消費品的更新快,很多日用品使用都不超過一年,他們往往不是因為舊的壞了而買新的,而是因為「喜新厭舊」,遇到新鮮時髦,或節假日商品打折都會引起他們的購買意願。最後是因為美國勞動力成本高,政府規定每小時工資高於5美元,有的地區與行業每小時工資高於10美元,因此,美國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生產多已轉移到其它國家和地區。所以美國國內市場上所需要的日用消費品主要靠進口,而且進口需求量相當大。如市場上的服裝、鞋類、箱包、禮品、小家電,以及傢具、卧具、燈具、文具、工具、玩具、廚具、餐具等等,很多都是進口的。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上升,不太可能轉變。美國經濟的景氣指標可能會影響高檔商品的銷售,但不會減少大眾百姓對中國製造,價廉實用的日用消費品的購買。
(2)美國市場接納性強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社會又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美國2.8億人口中,大多是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不同民族的移民,或是他們的後裔。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美國人口結構的多元化決定了美國消費品市場的多樣化。在美國的移民,既習慣於使用本民族及傳統的商品,也對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商品很有好奇性與新鮮感,因此美國大眾消費者對市場上各種商品的接納性很強,極少排斥。 其次,由於美國貧富差別較大,高中低收入階層構成了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和不同層面的特定市場,而且規模都相當可觀,因此,來自世界各地的高中低檔次產品在美國均有很大的需求。第三,美國人較現實,購物消費只重視個人喜歡或方便,不太考慮別人怎麼看法,社會上也很少有人對他人消費作議論。因此一些較高收入的人也常到折扣商店買便宜貨,甚至逛逛9毛9商店或跳蚤市場。現在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美國中等收入人數的增加,美國中等收入階層如今已成為消費品市場的主體,是商界追逐的主要對象。因此,中國生產的商品要重視提高檔次,爭取這一消費群體,獲取更高的商品附加值。
(3)美國市場法規健全、行業協會左右市場 美國的市場經濟比較成熟,政府對企業的經營范圍與經營方式很少限制,但對各行各業產品進出口、以及批發、零售均有極為詳盡的法規與執照要求,而且執法十分嚴厲。尤其在商標、環保、安全、稅務、勞工方面。因此在美國從事商務不但必須學習了介,依法辦事,而且最好請專業人士來處理,千萬不可自以為是,套用在中國大陸的習慣。企業在美從事貿易要聘請律師作法律顧問、也要有會計師邦助處理公司稅務,以免誤觸法規。 此外,美國各行各業都有協會,美國的行業協會作用相當大,可以左右政府決策與市場。他們為保護本行業利益,游說政府制訂有利的政策,為行業發展舉辦各類研討會,為開拓市埸組織展覽,出版雜志,向會員提供市場資訊。美國一些行業性法規也往往都是這些協會提出與起草的,比如很多產品的反傾銷法案。因此中國企業與產品要進入美國,不但要研究對應的行業協會,還應該加入這些行業協會,參加美國行業協會很容易,交納會費就能享受相應權益。美國行業協會對會員的服務意識很強。對一些企業而言,成為行業協會會員表示是這個圈子內的人,比較容易被客戶認可,尤其是一些歷史比較悠久的著名協會。
(4)美國市場重質量,講品牌,尤其重視產品安全。 美國市場對產品質量的含意己擴展為廣義的,並不局限於一般的產品用途,技術指標與規格,他們認為這些是產品進入市場本來就應該附合的。他們還將產品的包裝質量、產品使用說明質量、尤其是售後服務質量也納入質量含意之中。而這些往往正是中國企業不太重視的。因此,中國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應該有更深的認識。此外,按美國市場的慣例,美國大零售商都接受顧客退貨,只要有發票,既使包裝己拆開、商品已被使用,也可退換,而且不用作什麼說明。因為退貨的損失並不是由零售商承擔,所以進口批發商更要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當然,這樣作可以保證假冒偽劣產品進不了這種大商場,商場的信譽也自然可以提高。 美國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認可度極深,因為品牌很全面的包含了他們對質量概念的理介,而且也比較准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消費層次,所以他們較多購買有品牌的產品,也願意付更多的錢。但是,有品牌的產品並非一定高價,美國產品的品牌往往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一般由品牌就可知道其價位,如Macys(梅西)屬於中檔,Wal-Mart(沃爾瑪)則是較為便宜與大眾化的。 美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經銷商還要對其商品承擔責任險,商家稍不注意就會吃巨額賠償官司。所以,美國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都非常嚴格,各種產品的標簽、包裝、說明都要附合美國市埸要求,以分清責住。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安全標准,如電子產品要附合UL標准,打火機要防止兒童開啟發生火災,玩具零件不能脫落而被兒童誤吞,對各類食品進口的安全要求就更嚴格了,也不允許一些商品隨意標明有醫葯功能。
(5)美國市場銷售季節性強。 美國消費品市場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均有較強的季節性,通常分春季(1-5月)、夏季(7-9月)和節日季(11-12月)。每個季節都有商品換季的銷售高潮,如感恩節(11月底)開始便是美國人冬季節日購物的季節,特別是聖誕節,是美國商品全年銷售旺季,通常要佔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美國進口商進口訂貨均是根據其國內銷售季節來組織的,因此,如錯過銷售季節,這些商品就難以銷售,意味著這一年度退出美國市場,甚至被競爭對手長時間排除在市場之外。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中國企業如果未能按合同日期交貨,不但拿不到貨款還要被罰款的原因。 此外,美國有許多節日,如情人節、母親節就是商家銷售禮品的良機。美國作為移民大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也就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消費市場,商家往往都想方設法利用這些傳統節日來促銷。 據美國零售商聯盟估計美國2004年的六大節日消費,排名第一的聖誕節消費2200億美元,第二是情人節消費130億美元,第三是復活節消費105億美元,第四是母親節消費104億美元,第五是父親節消費80億美元,第六個是萬聖節吊消費31億2000萬美元。
⑹ 市場營銷
其實就系小販。
但,先用宣傳包裝策畧,再而語言技巧去推銷,及知識去令人信服。
市場營銷(Marketing)簡稱「營銷」,港台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
目錄 [隱藏]
1 權威定義
2 市場營銷理論發展的四個階段
3 市場與需求
4 市場的類型
5 市場營銷策略
5.1 產品
5.2 價格
5.3 促銷
5.4 分銷
6 市場調研
7 營銷理論的新發展
8 參見
9 外部連結
[編輯]
權威定義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下的定義是:
規劃並實施商品、理念或服務的定價、促銷、分銷,並創造交易來滿足個人或組織的目的的過程。
菲臘·科特勒下的定義強調了營銷的價值導向:
市場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並同別人交換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
而格隆羅斯給的定義強調了營銷的目的:
營銷是在一種利益之上下,通過相互交換和承諾,建立、維持、鞏固與消費者及其他參與者的關系,實現各方的目的)。
[編輯]
市場營銷理論發展的四個階段
初創階段(1900年—1920年)
功能研究階段(1921年—1945年)
現代市場營銷學形成和發展階段(1945年—1980年)
營銷擴展階段(1980年以後)
[編輯]
市場與需求
市場營銷學中的市場可以等同於需求,即研究消費者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的定義委員會1960年對市場提出了如下定義:「市場是指一種貨物或勞務的潛在購買者的集合需求。」菲臘·科特勒把市場定義為「市場是指某種產品的所有實際的和潛在的購買者的集合」。
[編輯]
市場的類型
市場從不同角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按商品的基本屬性可劃分為一般商品市場和特殊商品市場。一般商品市場指狹義的商品市場,即貨物市場,包括消費品市場和工業品市場;特殊商品市場指為滿足消費者的資金需要和服務需要而形成的市場,包括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技術信息市場。對以上兩種市場作分析時一般要研究消費者市場,產業市場和政府市場。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常用的方法為SWOT分析方法,它是英文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Threaten(威脅)的意思。從內部環境分析優劣勢,從外部環境分析機會與威脅。
[編輯]
市場營銷策略
營銷組合的四個因素常稱作4P:產品(pro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分銷(place),這四個因素應用到營銷過程中,就形成了四方面的營銷策略。
[編輯]
產品
產品策略主要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的基礎。
[編輯]
價格
價格策略又稱定價策略,主要研究產品的定價、調價等市場營銷工具,可分為:競爭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撇脂定價法、限制定價法、損失領導者定價法、市場導向定價法、滲透定價法、價格歧視定價法等。
[編輯]
促銷
促銷策略又稱傳播與溝通策略。
[編輯]
分銷
又稱渠道策略。它代表企業(機構)在將自身產品送抵最終消費者之前,所制定的與各類分銷商之間的貿易關系、成本分攤和利益分配方式的綜合體系。這里的分銷商既包含批發商,也包含零售商,甚至包含物流配送商和直銷公司的直銷人員。
企業制定分銷政策的目的是:讓產品更順暢地到達顧客手中,既要保證分銷成本低廉,又要保證顧客對送貨期、送貨量、裝配服務、疑難諮詢等方面的要求。
在產品日益豐富的情況下,分銷政策可能變得越來越難制定,因為相對於產品和品牌的過量,分銷商則顯得稀少,因而後者擁有了大量討價還價的權力,力圖從製造商或上游企業那裡獲得更大的利益分成比例。
零售商在最近10年的表現尤其令人矚目,它們不僅從事零售,也開始插手於產品的上游生產過程,並以自己的店鋪名稱或獨創名稱作為自己所產新品的品牌——即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label),或叫店鋪品牌(store brand/label)。這更深地威脅到了純粹的製造企業的利潤空間,當然也大大增加了後者制定分銷策略的難度。
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又稱營銷調研,指企業在市場營銷決策過程中,需要系統客觀收集和分析有關營銷活動的信息所做的研究。營銷調研活動涉及到產品,廣告,促銷渠道選擇,競爭者等諸多方面。
市場營銷○
⑺ 市場營銷環境有何特徵,為什麼要分析市場營銷環境
市場營銷環境對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市場營銷環境分析是企業營銷活動的基礎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是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進行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技術進步變化的趨勢、消費者需求結構的改變、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政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都十分注重市場調查與分析市場營銷環境。忽視市場營銷環境分析,通常會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遭受影響和沖擊。例如,美國曾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其發達的汽車工業曾使無數的美國人引以為榮。20世紀70年代初期發生了石油危機,由於美國汽車巨頭們的反應遲鈍,在能源趨緊的環境條件下,依然生產著體大、高能耗的傳統汽車,而日本企業卻適時地研製出小型節能汽車,成功佔領美國國內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因此,營銷企業只有密切注意對營銷環境進行調查、預測和分析,才能確定適當的生產經營戰略,並相應調整企業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使之與變化了的市場環境相適應。(二)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利於企業尋求新的市場營銷機會市場營銷環境中的環境威脅和營銷機會恰似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的存在以另一面的存在為前提,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果企業不注重市場環境的分析,它所失去的不僅是新的市場營銷機會,而且可能遭到變化了的市場環境的威脅;如果對環境威脅十分重視,積極地尋求規避威脅的對策,不僅可能消除威脅,而且極有可能將威脅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新機遇。比如,人類面臨著口益嚴重的資源危機,對於某些高能耗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威脅。但是,如果企業能夠開發出低能耗的、利用可再生資源的替代品,這無疑為企業大發展提供了良機。(三)市場營銷環境分析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制約,企業的內部條件、外界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經營目標的動態平衡,是科學決策的必要條件。在風雲變幻的營銷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適者生存"同樣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企業的各種活動與決策都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性,這種科學性主要來源於對市場營銷環境的客觀分析。企業只有認真分析自身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的市場環境,充分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實力,才能找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它們能夠為企業帶來哪些相對有利條件以及企業可能面臨的環境威脅,從而為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充分的客觀依據,促使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⑻ 急求營銷策劃方案,題目「茶飲品進入美國市場」求高手指教!!採納必重重加分!謝了!!
一、概要
美國被稱為咖啡王國,可是卻有大約一半人喝茶。隨著美國茶文化在其國內的歷史發展和飲品消費觀念的變化,美國是茶葉傳統消費大國,市場基數比較大,近年來對我國茶葉的進口量又呈增長趨勢。同時隨著美國公民追求健康、天然的意識的不斷提高,其國內飲料市場對品種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享有「飲品新貴」之稱的茶飲品將會成為飲品市場上亮麗的風景。
2009年1月-10月,我國對美出口茶葉1.63萬噸,創匯約304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81%和29.85%。據一家調查咨詢公司介紹,1997年常備綠茶的美國家庭的比率僅為2%,到2000年猛增到了24%。另據,美國茶葉協會的統計,在美國綠茶的銷售額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從1992年的2,000萬美元到現在幾乎翻了10番。美國的綠茶熱並不是一陣時尚風雨,它將成為美國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健飲料。資深飲料專家顧問薩里科瓦博士認為,綠茶將很快像當年的可口可樂一樣,風靡整個飲料市場,並很有可能榮登飲料市場的主要地位。
這些調查都表明了茶飲品在美國市場的潛力巨大,尤其是在以青年人中年人為主的消費者中間,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了問題,茶飲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競爭,是面向咖啡,面向碳酸飲品的挑戰。素有咖啡王國之稱的美國,咖啡在其國內消費比重和消費觀念上有絕對的優勢,可見茶飲品進入美國市場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所以本次策劃案我們團隊將牢牢抓住茶飲品市場的進入和美國消費習慣上的巨大潛力開挖的機會,在美國市場颳起一股天然的綠茶旋風。
二、公司產品介紹
(一)統一企業簡介
統一集團於1967年創立於台南永康來,秉承創始人吳修齊先生「三好一公道」(即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格公道)的經營理念,得益於當時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大陸優惠政策的良好契機,統一集團的經營項目從最初的麵粉飼料多角化到食品、金融、外貿、商業、娛樂、廣告、電子等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商品與服務,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經營的綜合生活產業集團。
(二)統一茶飲品簡介
隨著美國茶文化的發展和消費習慣的多樣化,美國公民對於飲品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咖啡、可樂、果汁、純凈水等的需求水平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傾向於消費自然、健康的飲料。就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茶飲品製造企業推出了大量標榜自然、健康的飲品並由此進入美國市場,其主打飲品就是綠茶。由於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積淀,美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美國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與日俱增,再加上茶葉的各種保健療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開瓶即飲的消費方式又符合美國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茶飲品進入美國市場並挑戰咖啡,具有一定的資質。
(三)統一綠茶簡介
統一綠茶含豐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和維生素,可消除身體中多餘的氧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是天然健康的茶飲品。甄選優質綠茶葉,以先進工藝悉心萃取,只為保留更多原味,融入茉莉清香,每一口都是自然的味道。統一綠茶一貫堅持「親近自然」品牌主張,塑造清新自然的品牌個性。
(四)統一綠茶與美國市場
在美國,喝綠茶的人越來越多。據一家調查咨詢公司介紹,1997年常備綠茶的美國家庭的比率僅為2%,到2000年猛增到了24%。美國超市、大型商戶和葯店售賣的傳統紅茶茶包銷量增長緩慢,綠茶銷量增長迅速,特種茶銷量出現強勢。這得益於餐飲行業對茶葉的需求,以及茶藝館的開設增多,而且大部分的咖啡館也開始供應特種茶。過去的十年間,綠茶消費由過去的6%增加到12%,相當於3億到3.5億美元。綠茶銷量的增長源於以下兩個因素:媒體大量宣傳綠茶的健康功效;創新性的加入多種果味更加適合美國消費者的口味。
三、營銷環境分析
(一)飲品市場總體概況
在國際品牌與國內品牌競爭的格局下,美國如今的飲品市場,可謂五彩繽紛,品種樣樣齊全:有咖啡、碳酸飲品、果汁、含乳飲品、植物蛋白飲品、瓶裝飲用水、茶飲品、特殊用途飲品、固體飲品及其他飲品等 10 大類產品。如下圖:
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提出更高的要求,碳酸飲品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也為許多人所詬病。而強調天然、健康的茶飲品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同,同時也成為眾多飲品巨頭爭分奪利的新領域。茶飲品關注度攀升,而碳酸飲品下降,也預示著茶飲品將成為新的飲品市場主力軍。
(二)微觀環境分析
進入21世紀,隨著世界經濟的縱深發展,美國社會對飲品消費的多樣化及對健康的重視逐漸的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理性消費依然是消費的主流。價格、質量、潮流是消費時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根據數據表示,在美國綠茶的銷售額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從1992年的2,000萬美元到現在幾乎翻了10番。美國公民在綠茶上的消費所佔飲品消費中的比例逐漸上升。對於生活節奏快速的美國來說,美國人飲茶講求效率、方便,不願沖泡茶葉、傾倒茶渣,似乎也不願在茶杯里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因此他們青睞於喝速溶茶。美國人與中國人飲茶習慣的不同還表現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用開水沖泡熱茶。在美國,90%的茶飲為冰飲,這在全世界獨一無二。隨著茶飲品進入美國人民的視線,統一綠茶作為中國知名的大品牌,其推出的綠茶產品以其實惠的定價和良好的服務以及符合美國大眾的新口味將很容易被美國民眾所接受。並且在美國,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發增強,綠茶作為健康飲品將會更滿足其需求。
(三) 宏觀環境分析
1.消費觀念多元化 對外來文化的吸納和接收,加之本土文化的灌溉,美國民眾的消費觀念越加多元化,更求新求異。
2.健康熱點 由於咖啡及碳酸等軟飲料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美國民眾對健康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飲品的健康、安全、衛生變的尤為重要。在飲品方面我們要抓住消費者追求健康飲品的極大熱情,在目標人群中樹立健康的品牌形象。
3.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影響巨大,這將利於中美貿易的發展。
四、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s)
●成本優勢
●文化優勢
●健康優勢
●國際環境優勢 劣勢(Weaknesses)
●品牌忠誠度有限
●茶飲品品種單一
●市場開發度低
機會(Opportunities)
●茶飲品關注度上升
●消費觀念多元化
●健康飲茶是大勢所趨 SO WO
●開發美國市場
●提升品牌文化形象
●突出健康飲茶概念 ●要推出配套產品
●加強對目標市場的品牌美譽度建設
威脅(Threats)
●生產壁壘低
●行業競爭壓力大
ST WT
●堅定規模效應下的成本優勢,避免價格戰
●堅定自然健康的特色 避免過大市場競爭 ●加強品牌建設
●加大廣告宣傳
●全方位開展推廣活動
五、目標市場分析
(一)目標市場細分
1.按購買者年齡細分: 青年人是主力軍。調查顯示,15-25歲消費者是茶飲品的主要目標消費群,其次是26-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這兩年齡段占總體的69.5%,成為茶飲品的消費主體。年輕的一代思想開放,追求健康、時尚的高品質生活,因而符合潮流、天然健康的茶飲品迎合了其要求。
2.按購買地域細分: 根據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茶飲品市場滲透率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並且與人均收入正相關,其中以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唐人街),華盛頓為主。這些地區人流量大,消費群體大,消費水平高,能夠更好的提高知名度其中年輕人的購買力更強。這些地區人流量大,消費群體大,消費水平高,能夠更好的提高知名度。
3.按購買行為因素細分:
按購買行為因素細分市場
利益細分市場 年齡 使用數量 心理
口味 20歲以下 重度消費者 追求流行、時髦、新奇和
喜歡購買知名品牌,對飲食非常講究
健康美容 20-34歲 重度消費者 追求時尚、健康、休閑,
承受壓力較大,渴望得到放鬆
保健養生 35歲以上 輕度消費者 保守,追求安穩、平靜,
希望延年益壽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到:好喝、健康、時尚將會是茶飲品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
(二)目標市場的選擇 通過目標市場細分,我們決定選擇統一綠茶為我們的營銷對象,將15-35歲的消費群體作為我們的目標群體,將沿海發達城市市場作為我們的目標市場,將綠色健康作為我們的品牌定位。由於人們不斷加強的健康意識,美國又是世界主要茶葉進口國和消費國之一,綠茶的受關注度和受歡迎度在其國內不斷上升。主要消費綠茶的人群又主要是15-35歲的年輕人,所以我們將在青年中年人聚集的地區進行統一綠茶的營銷推廣活動。
六、4Ps分析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對如上市場進行集中營銷,並通過事件營銷、體驗式營銷、公關活動等來借勢、運勢、造勢,最終實現我們預期的營銷目標。
(一)產品策略
1.品牌定位
(1)主要茶飲品的品牌定位分析
目前美國市場上飲品層出不窮,飲品多元化,競爭激烈。綠茶又是美國最喜歡的傳統口味之一,所以綠茶將會成為市場中的主導產品之一。
茶飲品品牌定位
品牌 主題 表現
統一 天然、健康、清新、純正綠茶 「希望大自然是統一的綠色」、「親近自然,統一綠茶」
(2)延伸產品方向:
不定期地推出新產品,新品味,如綠茶與奶搭配,與果汁搭配等,滿足美國市場消費者的不同品味需求。
(3)定位主題訴求表現:
品牌口號:親近自然,健康好茶
品牌個性:健康好茶在統一
2.產品包裝分析
茶飲品不僅品種繁多,且越來越講究品位與包裝,利樂包裝和PET包裝是未來發展的主流。這些包裝經過近幾年的推廣和使用已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並且價格便宜、氣密性好和耐壓強度高。外包裝方面我們將突出時尚、美觀、環保等特點。瓶身整體上以綠色為主,突出自然的意境,讓消費者從感官上體驗環保、健康的感覺。
(二)價格策略
採取跟隨策略,以市場上其它同類產品的價格為參考,避免價格戰,反傾銷。
1.產品價格分析
由於茶飲品與咖啡、碳酸飲品相比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價格比之可以略低。百事可樂在美國標價約1美元,統一綠茶可以設在同價的區間之內,以避免被訴之傾銷。
飲品市場的核心主力是年齡在17-27歲之間的群體,其中青年人在這一群體中占據很大的比重,在價格方面,青年人對飲品的價格接受程度在1美元左右。
2.產品定價策略
根據美國青年消費者的逆反心理,統一綠茶初入美國市場,價格不應過低,跟隨相關的容量的瓶裝碳酸飲品。進入之後,可適當調低其產品價格或者通過捆綁式銷售和多買多送的方式隱性降價從而達到擴大市場分額,開發市場需求的目的。
(三)渠道策略
1.營銷渠道策略
(1)利用支持民族品牌的熱情,搶占華人市場的制高點,以點帶面鞏固局部與區域優勢。
(2)提高市場客戶的服務質量(貫徹「統一用心、以客為尊」)。
(3)加強終端零售點的鋪貨率,我們將計劃在一些超市、飲品店鋪貨率達到40-60%。
(4)完善營銷渠道建設,深化辦公場所、旅遊景點、唐人街、零售點、餐廳等一些符合目標消費者行為的特殊渠道的建設,力爭成為銷量增長的來源。
(5)加強在運動場,如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等周圍的飲品零售點的布局與滲透,保證鋪貨率也能達到40%以上。
2.宣傳渠道策略
以「親近自然,健康好茶」為宣傳口號,以市場營銷活動為核心,開發茶飲品市場為導向,利用在美國國內的一些宣傳活動,將其變成我們宣傳的陣地,通過不斷播放名人代言的電視廣告、海報、傳單等宣傳形式,將茶飲品消費觀念推廣、公關、促銷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配合形成立體的宣傳網路,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影響目標用戶群體,短期內定能在目標市場之中引起轟動,同時也是為了長期紮根於美國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升統一綠茶的市場佔有率和銷量。
(1)時效媒體的運用:選擇大眾化的報紙與雜志,在有一定影響力的廣播中做廣告,同時電視、廣播、海報、橫幅、網路等這樣的媒介直觀且深入民眾日常生活,廣告的效率也較高,可以推行之。
(2)在唐人街,旅遊景點,沿海發達地區設立宣傳點,內容介紹茶文化,宣傳統一綠茶「綠色、健康」理念。
(四)促銷策略
為了配合營銷活動的進行,我們將有計劃的執行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以此來加大終端的促銷力度。
1.零售點促銷
在零售點應盡可能的提高鋪貨率,增加產品的曝光度。可以進行「返箱皮折現金」活動,並且給予一定的優惠條件,使零售商增加產品的陳列,吸引更多的顧客。在一些商場或超市,更應該提高產品的鋪貨率。可以與他們達成協議,給予一定的價格上的優惠,達到保證鋪貨率的目的。
對有潛力或銷量好的店,採取利潤提成制的獎勵辦法換取更長時間的產品陳列和多貼活動海報的權利。
2.消費者促銷
在本次校園營銷活動期間,我們將進行統一綠茶特價促銷。採取捆綁式促銷的方式,推出適合不同大小群體需求的產品組合。
情侶裝:500ml統一綠茶,兩瓶一組捆綁銷售,隨瓶附送綠茶型書簽兩張,在書簽上消費者可以為他(她)的心上人寫上想對她(他)說的悄悄話,以此吸引情侶消費群體。產品促銷價5美元/組。
分享裝:1.25L統一綠茶,兩瓶一組捆綁銷售,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健康的味道。產品促銷價8美元/組
促銷裝:250ml利樂包裝6包一組,紙盒包裝銷售,一次購買享受一周的健康滋味。產品促銷價:8美元/組
3.名人促銷
選擇姚明作為品牌代言人,代表中美文化,利用其在美國的知名度,進行名人促銷。
⑼ 用SWOT分析法,分析美國美泰公司芭比娃娃的營銷環境
SWOT分析方法
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因此,清楚的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於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1、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也稱波士頓矩陣,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准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
2、SWOT分別代表: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SWOT分析通過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然後再調整企業資源及企業策略,來達成企業的目標。
3、SWOT分析已逐漸被許多企業運用到包括: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產品研發等各個方面。SWOT分析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隸屬於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
(1)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礎。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著名的競爭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爭理論從產業結構入手對一個企業「可能做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說明,而能力學派管理學家則運用價值鏈解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注重對公司的資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綜合了前面兩者的基礎上,以資源學派學者為代表,將公司的內部分析(即20世紀80年代中期管理學界權威們所關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學派為代表)與產業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戰略研究所關注的中心主題,以安德魯斯與邁克爾・波特為代表)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結構化的平衡系統分析體系。 與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較,SWOT分析從一開始就具有顯著的結構化和系統性的特徵。就結構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現為構造SWOT結構矩陣,並對矩陣的不同區域賦予了不同分析意義;其次內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論基礎也強調從結構分析入手對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進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誕生之前的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有人提出過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內部優勢、弱點,外部機會、威脅這些變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對它們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貢獻就在於用系統的思想將這些似乎獨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綜合分析,使得企業戰略計劃的制定更加科學全面。
(2)SWOT方法自形成以來,廣泛應用於戰略研究與競爭分析,成為戰略管理和競爭情報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觀、使用簡單是它的重要優點。即使沒有精確的數據支持和更專業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但是,正是這種直觀和簡單,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帶有精度不夠的缺陷。例如SWOT分析採用定性方法,通過羅列S、W、O、T的各種表現,形成一種模糊的企業競爭地位描述。以此為依據作出的判斷,不免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臆斷。所以,在使用SWOT方法時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在羅列作為判斷依據的事實時,要盡量真實、客觀、精確,並提供一定的定量數據彌補SWOT定性分析的不足,構造高層定性分析的基礎。
編輯本段基本規則
4、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對公司的優勢與劣勢有客觀的認識;
(1)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區分公司的現狀與前景;
(2)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考慮全面。
(3)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比如優於或是劣於你的競爭對手;
(4)保持SWOT分析法的簡潔化,避免復雜化與過度分析;
5、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於制定集團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在戰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進行SWOT分析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分析環境因素
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能力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它們是外部環境對公司的發展直接有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屬於客觀因素,內部環境因素包括優勢因素和弱點因素,它們是公司在其發展中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屬主動因素,在調查分析這些因素時,不僅要考慮到歷史與現狀,而且更要考慮未來發展問題。
構造SWOT矩陣
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公司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優先排列出來,而將那些間接的、次要的、少許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排列在後面。
制定行動計劃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造後,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種環境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在SWOT分析之後進而需用USED技巧來產出解決方案,USED是下列四個方向的重點縮寫,如用中文的四個關鍵字,會是「用、停、成、御」。USED分別是如何善用每個優勢? How can we Use each Strength? 如何停止每個劣勢? How can we Stop each Weakness? 如何成就每個機會? How can we Exploit each Opportunity? 如何抵禦每個威脅? How can we Defend against each Threat? SWOT分析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是由專屬的團隊來達成的,一個SWOT分析團隊,最好由一個會計相關人員,一位銷售人員,一位經理級主管,一位工程師和一位專案管理師組成。
6、SWOT矩陣分析包括組合公析和綜合公析兩步
(1)組合公析是對優勢—機會組合、優勢—威脅組合、劣勢—機會組合、劣勢—威脅組合這4個組進行分析,或者是利用內部資源優勢去贏得外部發展機會;或者是利用內部資源優勢去應對外部環境威脅,或者是創造條件抓住機會降低劣勢。而劣勢—威脅組合是最不利的,任何組織都要盡量避免。
(2)綜合分折是應對實際復雜情況的權衡方法。由於實際工作中,機會、威脅、優勢、劣勢往往交織在一起,所以需要權衡利弊,結合具體情況,尋找次優解。例如,(S+W)O結合即面對機會時要綜合考慮優勢和劣勢。
二、具體的分析
1、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S)是指一個企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競爭力的東西。
例如,當兩個企業處在同一市場或者說它們都有能力向同一顧客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時,如果其中一個企業有更高的贏利率或贏利潛力,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企業比另外一個企業更具有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可以是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技能優勢:獨特的生產技術,低成本生產方法,領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術實力,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豐富的營銷經驗,上乘的客戶服務,卓越的大規模采購技能
(2)有形資產優勢:先進的生產流水線,現代化車間和設備,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存,吸引人的不動產地點,充足的資金,完備的資料信息
(3)無形資產優勢:優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業信用,積極進取的公司文化
(4)人力資源優勢:關鍵領域擁有專長的職員,積極上進的職員,很強的組織學習能力,豐富的經驗
(5)組織體系優勢:高質量的控制體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忠誠的客戶群,強大的融資能力
(6)競爭能力優勢:產品開發周期短,強大的經銷商網路,與供應商良好的夥伴關系,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靈敏反應,市場份額的領導地位
競爭劣勢
2、競爭劣勢(W)是指某種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東西,或指某種會使公司處於劣勢的條件。
可能導致內部弱勢的因素有:
(1)缺乏具有競爭意義的技能技術
(2)缺乏有競爭力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人力資源、組織資產
(3)關鍵領域里的競爭能力正在喪失機會
3、公司面臨的潛在機會(O):
市場機會是影響公司戰略的重大因素。公司管理者應當確認每一個機會,評價每一個機會的成長和利潤前景,選取那些可與公司財務和組織資源匹配、使公司獲得的競爭優勢的潛力最大的最佳機會。
潛在的發展機會可能是:
(1)客戶群的擴大趨勢或產品細分市場
(2)技能技術向新產品新業務轉移,為更大客戶群服務
(3)前向或後向整合
(4)市場進入壁壘降低
(5)獲得購並競爭對手的能力
(6)市場需求增長強勁,可快速擴張
(7)出現向其他地理區域擴張,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
4、危及公司的外部威脅(T):
在公司的外部環境中,總是存在某些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構成威脅的因素。公司管理者應當及時確認危及公司未來利益的威脅,做出評價並採取相應的戰略行動來抵消或減輕它們所產生的影響。
公司的外部威脅可能是:
(1)出現將進入市場的強大的新競爭對手
(2)替代品搶占公司銷售額
(3)主要產品市場增長率下降
(4)匯率和外貿政策的不利變動
(5)人口特徵,社會消費方式的不利變動
(6)客戶或供應商的談判能力提高
(7)市場需求減少
(8)容易受到經濟蕭條和業務周期的沖擊
總結分析
由於企業的整體性和競爭優勢來源的廣泛性,在做優劣勢分析時,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上,將企業與競爭對手做詳細的對比。如產品是否新穎,製造工藝是否復雜,銷售渠道是否暢通,價格是否具有競爭性等。
如果一個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優勢正是該行業企業應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那麼,該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也許就強一些。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個企業及其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只能站在現有潛在用戶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上。
企業在維持競爭優勢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採取適當的措施。因為一個企業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競爭優勢,勢必會吸引到競爭對手的注意。一般地說,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建立起某種競爭優勢;然後就處於維持這種競爭優勢的態勢,競爭對手開始逐漸做出反應;而後,如果競爭對手直接進攻企業的優勢所在,或採取其它更為有力的策略,就會使這種優勢受到削弱。所以,企業應保證其資源的持久競爭優勢。
資源的持久競爭優勢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資源的競爭性價值和競爭優勢的持續時間。
評價企業資源的競爭性價值必須進行四項測試:
1、這項資源是否容易被復制?一項資源的模仿成本和難度越大,它的潛在競爭價值就越大。
這項資源能夠持續多久?資源持續的時間越長,其價值越大。
3、這項資源是否能夠真正在競爭中保持上乘價值?在競爭中,一項資源應該能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4、這項資源是否會被競爭對手的其他資源或能力所抵消?
影響企業競爭優勢持續時間的主要因素有三點:
建立這種優勢要多長時間?
(2)能夠獲得的優勢有多大?
(3)競爭對手做出有力反應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企業分析清楚了這三個因素,就可以明確自己在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中的地位。 當然,SWOT分析法不是僅僅列出四項清單,最重要的是通過評價公司的強勢、弱勢、機會、威脅,最終得出以下結論:
(1)在公司現有的內外部環境下,如何最優的運用自己的資源;
(2)如何建立公司的未來資源。
⑽ 簡述企業分析市場營銷環境的意義
1、企業的營銷環境對營銷管理職能來說是外部因素,但對營銷管理的能力,對開展和保持與目標顧客之間 的成功交易卻有著重大的影響。
2、營銷環境的目的,在於尋求營銷機會和避免環境威脅。
3、營銷管理應密切注意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策略的配合。
4、企業市場營銷環境包含的內容既廣泛復雜,同時又表現在因果之間存在著交差的作用,存在著矛盾著的關系。
5、特別應引起重視的是市場營銷環境的動態性和企業營銷環境的適應性。
(10)美國的市場營銷環境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市場營銷對策
1、對理想業務:必須抓住機遇,迅速行動。
2、對冒險業務:不宜盲目冒進,也不應遲疑不決,坐失良機。
3、對成熟業務:可作企業常規業務,用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4、對困難業務:要麼努力改變環境走出困境、減輕威脅;要麼立即轉移,擺脫困境
影響
一、市場營銷環境對企業營銷帶來雙重影響作用
1、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威脅。營銷環境中會出現許多不利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因素,由此形成挑戰。如果企業不採取相應的規避風險的措施,這些因素會導致企業營銷的困難,帶來威脅。為保證企業營銷活動的正常運行,企業應注重對環境進行分析,及時預見環境威脅,將危機減少到最低程度。
2、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機會。營銷環境也會滋生出對企業具有吸引力的領域,帶來營銷的機會。對企業來講,環境機會是開拓經營新局面的重要基礎。為此,企業加強應對環境的分析,當環境機會出現的時候善於捕捉和把握,以求得企業的發展。
二、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
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企業營銷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如資金、信息、人才等都是由環境來提供的。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服務需要哪些資源、多少資源、從哪裡獲取資源,必須分析研究營銷環境因素,以獲取最優的營銷資源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實現營銷目標。
三、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制定營銷策略的依據
企業營銷活動受制於客觀環境因素,必須與所處的營銷環境相適應。但企業在環境面前決不是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的,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去影響環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主動,佔領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