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葯營銷行業分析

中葯營銷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2-06-11 20:09:11

㈠ 中葯國際化營銷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現在人類合成的新葯開發潛力正在變小,而從天然產物中獲取有效成分的方法逐專漸興起,從屬而使中草葯越來越受到重視,中葯的國際化已成必然,作為中葯的發源地,傳統的中葯大國中國在將中葯進行國際化營銷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
1.中葯現代化成果不明顯。中國使用中葯大多遵循傳統的用法,對中葯的現代化加工,如提取、分離、精製等由於儀器、技術的限制落後於日本、韓國等國家。
2.很多中葯不符合國際檢驗標准。如重金屬、農殘超標等
3.中葯的品種混亂。品種鑒定工作不到位
4.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力度不夠。
5.科技水平發展有限。造成原理解析困難,不易被接受。

㈡ 近十年來,中國醫葯銷售額在全球的比例在中國中葯銷售在醫葯銷售中的比例中成葯銷售在中葯銷售中的比

說實話 我不想 ..說出來 .....

在中國,作為國粹的中醫葯卻日漸式微。統計資料也對中醫葯市場的衰退作了注腳:10年前,中葯在中國醫葯市場上所佔比例約為28%~30%,而去年,中國2500億元左右的醫葯市場中,中葯僅佔450億、約18%的市場份額。"

大家在讀下面的文章時一定要弄清楚一個基本概念,中葯在國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葯」,是保健品。為什麼國外保健品市場這樣大,因為有多餘的錢,有對現代醫學失望和絕望的病人,和數以億計的愚昧的人。

洋中葯攻佔中國市場,就是要讓說假話的中國政府吃啞巴虧。在國外用先進設備和技術以及(保健品)政策和規范的低門檻生產外國政府規定的保健品,拿到中國來當葯賣,賣出「葯」價錢。誰會不積極?美國政府要求保健品說出成分是什麼就可以生產,不問生產者說的用途是否真實。

日前,瑞士葯企諾華制葯在中國高調宣布,將針對中國市場研發中草葯,並欲以5億元並購中國葯企。

據預測,中葯產業是21世紀最具發展空間的產業之一。目前世界草葯市場銷售額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這對在中醫葯方面擁有大量獨特資源的中國而言,是絕好的機遇。

然而,近年來外資葯企利用中國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的缺陷,通過合作、收購、兼並來獲得中國中葯知識產權;同時,禁止中國企業生產和銷售,將「洋中葯」返銷中國市場,賺取巨大利潤。這無疑敲響了中國中葯知識產權保護的警鍾。

有關專家指出,在未來的競爭中,我們要守住中醫葯大國地位,必須盡快出台專門用於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避免以後再發生中醫葯知識產權被不當佔有的事件。同時,將傳統優勢與現代醫學理論和高新科技結合,提高傳統中成葯生產各個環節的科技成分。

「洋中葯」在中國盛行

隨著人們對葯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天然植物葯正備受青睞。而全球天然葯物市場發展潛力最大的地方是亞洲,特別在中醫、中葯發源地的中國,是全球天然植物葯企業的必爭之地。

近日,剛剛上任的諾華中國非處方葯(OTC)部總裁江華在廣州高調宣布,未來諾華將為中國市場專門研發中草葯,並將有條件並購和銷售在5億以上的本土葯企。

諾華制葯在國際非處方葯(OTC)市場份額位居第四。因其進入中國較晚,目前在華OTC市場的銷售份額並不高,因此希望通過中葯業務提升在華銷售業績。

其實,覬覦中葯以及中國醫葯市場的不僅僅是諾華,眾多的外資葯企對於中葯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有180多家公司和40多個研究機構正在從事天然葯物的新葯開發。

美國已開始進行中葯復方與制劑的臨床試驗,德國則打算在現行醫療保險法中將中葯列入傳統療法范疇,俄羅斯、瑞士等亦看好中葯。

過去數年來,外資中葯企業正悄悄以合資、獨資等形式介入中國的中葯市場,並將大部分產品銷往內地。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世界植物葯市場年銷售額超過160億美元,並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而作為中葯大國的中國在中葯制劑年出口僅有1億美元左右。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每年天然植物葯進口已超過6億美元,中國中成葯市場的進口量已遠遠超過出口量,這種勢頭還在不斷增長。

據廣東海關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廣東省企業共出口中成葯價值747萬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0.3%,而廣東省進口中成葯價值達3817萬美元,增長29.6%,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增幅,中成葯的進口都遠遠大於出口,進口與出口之比已經擴大至5倍。

中國民間常見的「六神丸」配方,加上道地中葯原材料製成的「救心丹」,立即成為「洋中葯」暢銷國內,為日本某中葯企業帶來達1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在日本,中葯生產原料75%從中國進口。日本一家中葯企業以中國中成葯六神丸加工製成的救心丹,年銷售額達1億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銷售到中國。

牛黃清心丸,同樣是中國傳統的中成葯,但中國要生產牛黃清心丸的口服液或者膠囊的改進型產品,卻必須看韓國人的臉色,因為他們已經向中國專利局申請了這兩項產品的專利。

美國人利用手中8項中葯材薄荷的專利,在口香糖等高利潤市場上,大把大把地收銀子;而作為薄荷之鄉的中國,只能靠著薄荷藕、薄荷茶水賺一點小錢。

德國人則乾脆把工廠搬到中國,把銀杏葉粗加工後運回本國深加工,而後返銷到中國市場……川貝枇杷膏、保心安油、驅風油、紅花油等「洋中葯」竟將中國同類產品打得無還手之力。

在一家中國葯店裡,一位顧客在櫃台前看著五六種不同包裝、不同生產廠家的六味地黃丸,猶豫不定。更讓這位顧客為難的是,售貨員竟然向他推薦一種所謂「比純中葯還好」的「洋中葯」。

隨著醫葯市場逐步開放,中國的中醫葯產業非但沒有走出去的跡象,反而呈現出「引狼入室」的態勢,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國的「洋中葯」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無情的市場競爭令「正宗」的中葯國度真正感受到了形勢的嚴峻。

事實上,全球性的中醫葯熱正在升溫,而在中國,作為國粹的中醫葯卻日漸式微。統計資料也對中醫葯市場的衰退作了注腳:10年前,中葯在中國醫葯市場上所佔比例約為28%~30%,而去年,中國2500億元左右的醫葯市場中,中葯僅佔450億、約18%的市場份額。

曾任美國總統府顧問、美國參議院核心成員的美籍華裔知名學者和名醫、美國明道大學校長張緒通博士曾對媒體說:「西方國家的決策者們認為,以中葯為主的天然葯物將成為發展空間巨大的戰略性產業;同時,也把『中醫葯國際化』看成一場對中國的商戰。」

「洋中葯」在國內的盛行令許多業內人士擔憂,有關專家表示,中國是一個中葯資源大國,有近5000家中葯企業,但在中醫葯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前,越來越多中國人卻開始吃「洋中葯」,這不能不令人警醒。

外資瘋搶中葯配方

近年來,日韓、東南亞及歐洲一些國家從中國低價購入原料葯,再行提煉加工後高價返銷中國市場。同時,外商加緊收集研究民間的中葯秘方、偏方並申請專利。如牛黃清心丸是我國傳統中成葯,但若要生產其口服液和微膠囊的改進劑型產品,卻要取得韓國人的同意,因為其早就在中國申請了發明專利。

從1994年後,國外製葯企業來華申請專利保護的數量逐年增長,包括日、韓、美、德、法、意、英、加等國,體現了他們的專利意識和醫葯戰略的先導性和超前性。

今年7月初世界治療糖尿病的龍頭老大諾和諾德公司中國研發中心在中關村生命科學院落成。緊隨其後,跨國制葯企業羅氏的中國研發中心也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設立。

業內人士一語道破玄機: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瞄上的不僅是中國「物美價廉」的科研人才,還有中葯國自身的科技研發存在的優勢和漏洞,更重要的則是盯上中葯缺少「專利」這一天然屏障。

作為中國醫葯的「國粹」,中葯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徵,所以中國在中葯領域本應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然而,自1985年以來,中國中葯發明專利的申請數量始終未見明顯增長,一直徘徊在1700件左右。迄今為止包括華佗再造丸在內的5個國家一級保密處方無一有專利。中國在國外申請中葯專利有3000多項,而外國在中國申請的中葯專利卻高達10000多項,「洋專利」已經佔中國醫葯領域高新技術的80%以上。

據稱,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外製葯企業對中葯專利申請卻不斷升溫。去年,諾華大張旗鼓地與中國中葯研究所合作,以獨特方式進軍中國中葯產業。其他一些外資葯企也不斷利用合作、並購、兼並等方式「瘋搶」中國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

近幾年來,已有來自10個國家的40個植物葯品種在中國注冊成功,而中國卻無一例植物葯品種在海外正式注冊,這不能說不是一種讓人心酸的悲哀。

據介紹,西葯是從成分開始研究的,所以它完全能夠通過申請專利獲得保護;而中葯最開始是驗方,這種驗方在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形式下難以真正得到保護,所以很多傳統中葯企業不願申請專利。

據統計,國內大約90%以上的中葯都沒有申請專利。專家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中葯缺乏足夠的臨床試驗數據,很難證明其療效,申請專利的難度較大,並且很多中葯都是作為秘方存在,雖然療效顯著,但機理是什麼卻說不清楚。另一方面,中葯尚待標准化,這是打入國際市場的最大阻力之一。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中國的中葯配方大量流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中國傳統醫葯企業的重要難題。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國生產的青蒿素,作為中國民間治療瘧疾草葯黃花蒿中分離出來的有效單體,它是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究開發並在國際上注冊的一類新葯。雖然中國在復方制劑的研發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卻將該項知識產權在中國以外地區的銷售權賣給了諾華。即所有中國企業的青蒿素必須通過諾華公司才能變現價值,諾華公司僅用知識產權就卡住了中國葯企的脖子。

據稱,同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包括日本在中國六神丸的基礎上開發出的救心丸,韓國在「牛黃救心丸」的基礎上開發出的「牛黃清心液」,江蘇地道的傳統中葯材薄荷,目前已有8項專利落在美國人手裡。這些本屬於中國的產品,被外國申請了專利後再返銷中國市場,而同樣的事情每天還在繼續。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個別中國中醫葯企業為了吸引境外資金,不惜將自主知識產權——中葯處方拱手交給外商。這種「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的做法,只會使中國的中葯生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境地。

大量「洋中葯」之所以在中國攻城略地,一方面在於中國中葯產業基礎研究落後,技術水平低;另一方面就是中葯專利制度的不完善。

事實上,中國專利制度建立較晚,專利法頒布至今也僅20年的時間,我們對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和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而美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因此中國的專利制度還存在著很多漏洞和缺失。

守住防線刻不容緩

中醫葯學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門類。但是由於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起步較晚,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導致中葯的寶貴財富流失慘重,形成「洋中葯」占據主要中葯國際市場的局面。多年來一直困擾中國中葯走向世界的知識產權問題,如今已經演變成為保衛本土市場的重要戰場。

中國本是中草葯的發祥地,而這些年「洋中葯」搶灘中國的架勢卻愈演愈烈。一種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洋中葯」,一種是低技術、低附加值的「土中葯」,這樣競爭的結果必定是本國內部地位搖搖欲墜,國際市場上本應屬於中國的行業龍頭地位易主他國。那麼,如何面對來自「洋中葯」的挑戰,守住「家」門口?

近年來,發達國家利用中國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的缺陷,通過合作、收購、兼並來獲得中國中葯知識產權,其結果導致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和祖傳秘方被外商以低價掠走。

同時,國外企業利用中國申請專利,禁止中國企業生產和銷售,將產品返銷中國市場,或者通過侵權賠償打垮中國企業。國外眾多的醫葯企業就是通過無償侵佔中葯方劑資源而賺取了巨大的利潤。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盡快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土中葯」很難抵禦「洋中葯」的沖擊,中國在中葯市場上的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不但難以走向國際市場,弄不好連國內市場都無法保留。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知識產權無疑是民族中葯產業面對挑戰時必須緊緊抓住的利器,這已成為共識。目前中國中葯界應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把中葯的資源優勢和專利開發緊密結合起來。

對於中國嚴峻的中葯形勢,首先需要提高人們對中葯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使人們意識到其重要作用和重要價值。對於中葯企業而言要搶先申請專利,運用專利把我國傳統的中葯自然資源保護起來,再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和經濟優勢。

據稱,中葯在知識產權領域需要保護的內容很多,包括專利、商標、處方、制劑工藝、葯物有效成分、文獻及信息資源、中葯材、飲片等,都要盡可能地採取專利的方式進行保護。尤其是要以專利保護中醫葯核心技術、地道葯材及中醫葯傳統知識。

除此之外,還要對現行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進行必要的修訂和完善,加大保護范圍,增加保護內容,盡快建立一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公平競爭的法律環境。從制度上激勵開發中醫葯知識產權的積極性,從法律上保護中國中醫葯的珍貴資源和傳統優勢。

有關專家表示,在未來的競爭中,我們要守住中醫葯大國地位。而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發展中醫葯已刻不容緩,並且要急起直追。中醫葯為什麼如此受到國內外民眾的歡迎?因為它是科學,它能看好病,指導人們養生長壽,病後康復。但是無論哪一個學科,沒有發展,不和時代同步前進,不能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個學科就沒有生命力。雖說中醫是傳統、古老的,但從中醫葯學科的發展來看,它也是一個比較新興的學科,應該要愛護它、扶持它,多給它投入,多用先進的手段來研究它。否則,傳統的中醫葯會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分析人士認為,中葯現代化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不單是一個劑型的改進,也不在於研製出一兩種新葯。應該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從中葯的資源管理,到中葯種植、加工、炮製、制葯設備、工藝、創新葯物等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現代化。比如市場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葯基本都是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葯」,雖然名稱和外包裝在不斷變化,但是仍沿用張仲景時代的生產工藝,創新能力低下已嚴重製約了其發展速度。

實踐證明,實現傳統中葯與現代科技有機地結合,在中葯產業鏈上應用現代質量控制技術,對於提高現代中葯產品的質量水平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大有裨益的。國內有許多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一些葯業集團從改變傳統的方劑研究入手,在葯材種植、生產工藝流程、劑型改革以及控制標准等領域進行全面創新,使傳統中葯達到了「體積小、劑量小、毒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長效」的現代制劑要求。

㈢ 請論述我國中葯飲片相關法規及政策 現狀(生產、銷售)。 請闡述我國中葯商品(中葯材、飲 片、中成葯

中葯材是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葯材。

一般傳統中葯材講究地道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葯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葯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

中葯行業由於迎合了國際上綠色消費的熱潮,而且在產業化和規模化上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實現了超過其他行業的發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著知識產權流失嚴重,國際市場份額下降,科技研發力量薄弱,相關國家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不斷變化的產業環境促成了中葯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局面。

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葯生產和出口國、世界第二大OTC葯物市場,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葯市場。在中葯現代化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大中葯產業逐漸形成。中葯農業、工業、商業、保健品、食品、日用品、獸葯、美容、中葯制葯設備等構成新興戰略產業,已成為我國快速增長的產業之一。

一、中葯材的發展現狀

大中葯產業是以中葯工業為主體、中葯農業為基礎、中葯商業為樞紐、中葯知識經濟產業為動力的新型產業。除了葯品,還包括中葯保健品、食品、飲料、化妝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劑,中葯農葯、中葯獸葯、中葯飼料添加劑等等。

從2011年開始,中葯材市場供需就開始進入下行區間,90%的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有的品種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了80%,可見中葯材行情總是在起起伏伏中不停的搖擺,但行業總體形勢良好。

2013年對於中葯材行業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一年。2013年醫葯產業實現利潤2197億元,同比增長17.6%(1833億元,同比增長20.4%),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中葯飲片、中成葯增速較快,分別為30.9%(2012年27.5%)和21.4%(2012年16.9%);化學葯品原葯14.1%、醫療器械13.2%、生物生化葯品13.2%增速稍低。2013年醫葯產業銷售收入利潤率約10.1%(2012年10.2%)。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中葯材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為596.78億元,較去年減少0.66%。2011-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復合增長率(CAGR)為17.06%。

2011-2015年全國中葯材銷售總額(萬元)

二、發展大中葯產業的理念和策略

1、樹立發展大中葯產業的理念

鞏固中葯工業商業,積極發展中葯相關產業,提升中葯產業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為依託、以農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大中葯產業體系。要優化大中葯產業發展環境,制定和完善大中葯產業發展相關法規和規劃。設立大中葯產業專項資金,繼續加大對中葯產業投資和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要通過重組、兼並、融資等市場化手段,建立大中葯企業。

2、市場與信息是中葯材種植業關鍵

以農業為基礎的中葯材產業化,就是以千家萬戶的自主生產為基礎,依靠龍頭企業及多種中介組織的帶動,把千家萬戶的葯農與千變萬化的市場結合起來。要採取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等形式,將中葯材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聯結起來,實行一體化經營,引導中葯材生產由供給型向效益型轉變。

中葯材的生產經營活動一旦脫離了市場信息,中葯材種植極易產生盲目性,造成產量大起大落,價賤傷農,影響生產和市場供應。因此,認真研究和分析市場需求變化和價格動態,指導中葯材的生產和種植。

3、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技術依託的產學研聯盟,建立在市場機制下的合作模式和運行機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綜合開發中葯優勢特色資源與產品,培育壯大國內外市場,促進中葯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中葯現代化、產業化進程。

加強中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建設要從資金和政策兩方面去做。包括:加強國家創新研究基地的建設;加強以企業為核心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實施力度;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扶植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中醫葯標准化研究中心、中葯化學對照品中心、中醫葯臨床療效評價中心、中醫葯信息網路中心。支持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國家中葯工程中心建設;加快中醫葯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等。

4、建立中葯質量標准體系

沒有標準是走不遠也走不長的。目前我國還未能建立適合中葯特點的質量控制標准體系,這不利於中葯產業本身的發展,也阻礙了中葯走出國門。要逐步建立完善國家質量標准,將指標成分含量測定、浸出物測定、雜質檢查、水分測定、重金屬測定、農葯殘留量檢測、微生物限量檢測等有選擇地列入葯材質量標准或相應的飲片和制劑質量標准,保證中葯產品質量的穩定。還要健全GAP認證的配套標准,增強認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淘汰未通過GMP認證的中葯飲片企業,繼續採用GMP「飛檢」等方式監督中成葯生產企業;對葯品銷售企業執行GSP情況進行監管,杜絕假冒偽劣中葯的流通。

5、增強中葯產業的市場營銷能力

營銷是企業與市場聯系的橋梁,一個企業的營銷能力是企業生產技術、服務技術和管理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增強中葯企業的營銷能力是中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營銷的企業巨人最終是破產的矮子,賣不出去的商品就是廢品。

6、加強中葯人才的培養

中葯從業人員是中葯生產的主體,其素質高低決定著行業興衰。要把「人才強葯」作為中葯現代化和各個企業的戰略核心,努力培養高素質的中葯研發與生產人才,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除研發人員外,中葯企業最缺的是管理人才和市場策劃營銷人才,也就是缺乏既懂中醫葯又懂企業管理經營的復合型人才。

7、注重資源保護

我國擁有豐富的中葯材資源,具有發展壯大中葯產業的天然優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統計,按來源分類,中葯資源可分為葯用植物、葯用動物和葯用礦物3種,分別有11146種、1581種和8O種;按使用情況可分為中葯材、民族葯和民間葯3種,分別有1200多種、4000多種和7000多種。面對如此豐富的資源,國家正在開展中葯資源普查,建立中葯動植物培育園區,加強珍稀瀕危品種的替代品研究。全體中葯行業要樹立保護、利用、開發中葯資源的觀念。

8、重視中葯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中葯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中葯產業化的一個戰略問題,保護研製者、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對於維護中葯產業健康、有序、持續、快速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中葯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內容。注重商標保護和專利保護,對於中葯產業的發展顯得更為重要。

9、加強國際合作,走向世界醫葯市場

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中西醫葯的差異,部分國家對中葯還不了解或不接受。因而,要增強國際間交流合作,通過在國內招收國際中醫葯留學生和舉辦中醫葯國際培訓,在國外開設中醫葯學校和中醫院等形式,努力使國際社會更多地了解中醫獨特的治病理論以及中葯獨到的治療效果,同時加大出口貿易和市場運作,從而使他們逐步接受中醫葯,使中醫葯不斷擴大國際市場的份額。要學習借鑒日本和韓國的經驗,大力推進中葯的出口。

10、觀念要更新

天津天士力(34.960, 0.05, 0.14%)集團是個中葯企業,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從葯業向健康業轉型,2012年產值二百億元,其中「一袋葯」丹參滴丸等中葯一百億元,他們新投資開發的西藏礦泉水「一瓶水」、貴州茅台(288.500, 0.82, 0.29%)鎮「一杯酒」、雲南普洱的「一碗茶」合計產值一百億元。他們正在大舉進軍健康產業市場。

11、升級中醫葯保健品與保健食品

今後競爭的核心必將是產品的科技含量。企業要重視保健品的應用與基礎研究,努力提高新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水平,使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成為主流。只有中醫葯保健產品企業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含量,開發出效果好、質量高、有特點的第三代保健品,使產品從低層次的價格戰、廣告戰中走出來,轉向高層次的技術戰、服務戰,才能締造出我國中醫葯保健品的世界品牌,才有能力進軍國際市場。

發展中葯化妝品、洗滌用品等日化產品,提高科學技術含量。中醫葯膳,取中葯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葯力,葯助食威,變「良葯苦口」為「良葯可口」,把葯物治療和食物美味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㈣ 用SWOT分析方法來分析我國中葯進入國際市場的優勢,劣勢,制定一個市場營銷策,可復制粘貼,可原創,

隨著全球回歸自然的潮流,疾病譜和醫療模式的改變,中葯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市場需求日益增加。從國際中葯市場的現狀看,目前國際上中草葯市場的年銷售額約300億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但我國的中葯卻僅占國際市場份額的3%~5%,且其中大部分為低附加值的中葯材,這與我國為中葯發源地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如何使中葯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變成我國真正有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已成為我國中葯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為此,本文應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優勢-S(Strengths)和劣勢-W(Weaknesses)以及所處環境的機會-O(Opportunities)和威脅-T (Threats)進行分析,探尋相應的發展策略。

一、對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SWOT分析
優勢(S)分析
中葯產業是我國在國際上擁有潛在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領域之一。我國中葯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完整的產業體系,以中葯農業為基礎、中葯工業為主體、中葯商業為樞紐和中葯知識產業為動力,相互支持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我國發展中葯和天然植物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不僅體現在我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葯物資源、獨到的中醫葯理論體系、數千年積累的臨床實踐經驗、豐厚的中醫葯文化底蘊、中醫葯人才優勢及政府對中醫葯的重視和支持等,而且還體現在中葯在慢性疾病、疑難病及一些西醫、西葯不能治療或療效不理想的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
劣勢(W)分析
目前,我國建立的中葯質量標准和質量控制體系還不完善,缺乏一系列完整的能被國際公認的質量標准和質量控制體系。同時又由於缺乏明確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檢測方法,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有毒物質含量嚴重超標以及包裝材料質量等問題,我國中葯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難以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
此外,我國中葯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很弱,傳統劑型仍占很大比例,新劑型應用相對較少,能夠形成規模效益的單個科技含量較高的新品種很少,單個品種和同類品種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我國中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長期以來,我國中葯主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國際市場佔有率很低。
機會(O)分析
由於新的化學葯物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從化學合成物中發現新葯的成功率越來越低以及近年來化學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顯現、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人們開始把眼光投向傳統醫葯領域,中葯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社會對天然葯物的需求不斷增加。
我國已加入WTO,根據自由貿易協定,各成員間的關稅壁壘和人力限制將被取消,我國中葯可以憑借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價格優勢進入各國市場參與公平競爭,這為我國中葯產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近年來,世界各國對中草葯產品法律法規的限制均有所松動,許多國家表現出對中葯不同程度的接受趨勢。中葯作為治療葯物已引起全世界醫葯界的重視和關注,並逐步為國際社會所接受。我國中葯正面臨著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契機。
威脅(T)分析
首先,中葯出口面臨著其他國家傳統葯物的有力競爭。我國的中醫葯僅為全世界諸多傳統醫葯學的一種,來自歐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植物葯也同樣佔有一定的市場。目前,韓國的中葯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早已超過中國,而日本的「漢方葯」年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億日元,僅津村「順天堂」一年的產值就相當於我國中葯產品的年出口總額。除此之外,日本在新的植物葯制劑開發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救心丸、牛黃清心丸、正露丸等,成功地打開並佔領了國際市場。
其次,跨國制葯企業已經實質性地進入了天然植物葯行業:一方面通過購並現有天然植物葯企業佔有市場;另一方面又加大研發投入,開發自己的天然植物葯產品,如葛蘭素史克(GSK)開發並推出了天然植物葯睡眠改善產品「Alluna Sleep」。
再次,我國中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淡薄。長期以來,我國對中葯的知識產權研究和重視不夠,許多中葯產品未申請專利,或作為商業機密進行保護,致使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祖傳秘方以及蒙葯、藏葯等特殊品種長期流落民間,有的甚至被一些發達國家的醫葯企業無償利用。以韓國為例,其利用我國傳統處方所開發的制劑,在國際醫葯市場的佔有率為10%,僅「牛黃清心丸」一個品種的產值就達0.7億美元,並在我國申請了「牛黃清心丸」的發明專利。

二、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SWOT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時期中葯國際市場拓展有獨特的優勢,也有其劣勢,新的形勢下中葯國際市場的拓展充滿了機會,但也存在一定的威脅。我國中葯產業必須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國際市場拓展所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做到利用優勢,克服劣勢,把握機會,化解威脅,只有這樣中葯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宣傳和普及中醫葯知識
中葯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葯物,中葯要想真正走出國門,其前提條件是中醫葯知識在國內外的普及。為此,可以採取如下措施:加強與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和合作,定期舉辦中醫葯的學術研討和中醫葯博覽會,大力宣傳中醫葯;通過在國外開設中醫葯學校,傳播中醫葯文化和知識;通過在國外建立示範中醫院或名醫坐堂的中葯店,以醫帶葯。例如我國中葯行業的老字型大小同仁堂,通過海外開店、中醫坐診與銷售中葯相結合,給海外消費者一個直接了解中葯的環境,增強其對中葯的信任;中葯的療效反過來又提高了中醫葯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宣傳和普及中醫葯知識,讓世界了解中醫葯,從而為中葯國際市場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完善中葯的相關標准與規范並大力推進實施
應參照國際相關標准,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健全中葯安全性的保證體系,加強中葯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葯種植(養殖)、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標准和規范,從而保證中葯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通過推行和實施《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葯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LP)、《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GCP)、《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規范中葯研究、開發、生產和流通過程,不斷提高中葯行業的標准化水平,逐步建立中葯標准產業鏈,為中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打下良好基礎。完善中葯的相關標准與規范並大力推進實施是實現我國中葯企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葯打人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加強中葯學基礎性研究並研製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新劑型
中葯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復雜性,而在中葯配伍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方劑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尚無法闡明中葯的葯性理論、物質基礎、作用原理、配伍規律等,因而必須進一步加強中葯學的基礎性研究。通過基礎性研究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加強中葯的科技含量,保證中葯療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我國政府應大力支持中葯基礎性研究的科研課題,用科學證明中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劑型開發方面,應突破中葯就是「丸、散、膏、丹、湯」的傳統中葯製作方法和觀念,向高效、優質、安全、穩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貯存、攜帶、服用方便)的現代化劑型發展。既要保留葯材的質、氣、味,滿足中醫辨證論治、隨症加減的需要,也要符合現代葯品使用的趨勢,努力向小丸、微丸、口服液、膠囊、軟膠囊等方向改進,嘗試中葯緩控釋制劑的研究,並注意改善外觀包裝,使之更易被國際市場接受。
提高中葯國際市場營銷水平
中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資、對外合作和出口葯品等3大類。中葯進入國際市場,面臨的不僅是消費群體和競爭市場的變化,中葯被納入的監督管理體系也發生了變化。無論中葯是以葯品身份還是以食品身份進入國際市場,均要做到符合進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因此,企業要重視研究各個國家關於中草葯產品、食品及保健品等的法律、法規,結合自己產品條件和特點,找准目標市場,明確市場定位,分種類、分檔次,採取恰當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又由於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存在較大的社會文化差異,各國對中草葯的需求不盡相同,企業必須重視對國際目標市場的調研,真正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開發適宜的中葯品種及包裝,然後再選擇有效的經銷渠道和促銷方式打入國際市場。在中葯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中,尤其應充分發揮中葯在慢性疾病、疑難病及一些西醫、西葯不能治療或療效不理想的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
此外,為盡快進入國外市場,那些已經走出去的中葯企業可以考慮收購或者並購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現有葯品批發企業或葯廠,利用他們已經建立的市場銷售渠道和營銷經驗把傳統中葯打入國際主流傳統葯品市場。
增強中葯企業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中葯企業規模較小,缺乏和世界上大的跨國醫葯公司競爭的實力。針對我國中葯企業目前的狀況,可以通過兼並、收購、聯合等方式組建一些可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中葯企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引導中小型企業走專業化分工或集約化生產的道路,從而增強我國中葯企業的競爭力。考慮到開發國際市場的高風險性,企業間聯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擔風險,充分利用各自的生產、營銷網路等優勢,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另外,在天然植物葯方興未艾的國際大背景下,推動國際天然植物葯市場迅速成長對我國與歐美日等國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採取中外聯盟合作的方式。我國中葯出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參與國際競爭方面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在相互競爭的同時,優勢互補、聯盟合作對中外雙方均有現實的意義。中外聯盟合作戰略是我國中葯出口企業在當前環境下迅速壯大實力,盡快走向國際市場的現實途徑,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加強中葯知識產權保護
有效地保護中葯知識產權是促進中葯現代化、國際化的重要保障。醫葯產業的特點之一是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依賴,知識產權保護是發展中葯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中之重。面對復雜的國際醫葯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中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中葯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使中葯走出國門,必須重視國際知識產權研究,收集、研究、掌握國際上有關中葯(植物葯)相關信息和動態,在世界范圍內積極進行專利申請和中葯的商標注冊,使更多的中葯產品獲取馳名商標,成為知名品牌,進而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㈤ 中葯材的國內外市場及發展前景

找到這個,看是否令你滿意竹溪中葯材種植歷史悠久,葯用植物種類齊全,蘊藏量大,上個世紀十一年代曾獲「中國黃連之鄉」殊榮,近年來我們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植了一批葯材生產大鄉(鎮)、大村、大戶,中葯材生產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全縣葯材總面積8.7萬畝,年產量近2萬噸,綜合收入達3300萬元,主產區農民葯材收入達到500多元,最高人平近5000元。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一、竹溪縣中葯材發展現狀。1、歷史久,影響大。中葯材在我縣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據縣志記載,早在唐代就有中草葯的採集、製作和簡易的栽培。民國初年常年收購的中草葯材有70多種,達3000餘擔,黃連、天麻、黨參等品種影響較大。五十年代初我縣曾被國管院授予「黃連之鄉」稱號,七十年代,全縣就建有18個中葯材生產基地。196個葯材生產專業隊,種植葯材品種64個,面積達3萬多畝,產量近1000多噸。2、種類多,儲量大。據1983年國家資源普查和近年來植物檢測普查資料顯示,我縣境內有中草葯1316個品種,分180科,其中植物葯1160種,動物葯156種,礦物1種,珍稀名貴葯材如金釵、紅豆杉、杜仲等約有15種;地道葯材如厚朴、天麻等約有25種;引進栽培的葯材如板藍根、棗皮、枸杞、絞股藍等約30餘種;大宗葯材如黃連、木瓜、牛夕、魚腥草約有65種;全縣常年葯材儲量在2萬噸以上。3、分布廣、覆蓋寬。全縣各個區域都適應不同品種葯材生長,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型:一是南部高山區,其面積接近全縣總面積的一半,主要以黃連、天麻、魚腥草、白夫子等品種為主;二是中部二高山區,約佔全縣總面積的20%,主要以冬花、玄參、獨活、牛夕等葯材為主;三是東部及平壩河谷低山區約佔全縣總面積30%,主要以杜仲、木瓜等品種為主。4、興基地,拓市場。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推進結構調整,把中葯材生產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骨幹項目來抓,把依託資源做大產業、搞活經濟作為發展葯材的基本目標,通過典型引路、示範推廣、市場拉動,大戶帶動等作用的影響,農民種植中葯材的積極性空間高漲,涌現了一批大鄉、大村、大戶、大場。同時市場營銷新突破。其一是構建本地市場。全縣立足區位優勢,以開放促開發,以加快「中心」葯鎮建設為契機,打造市場平台,提升集鎮功能,著力構建縣內市場,初步形成了以集鎮為中心,以基地為支撐的中葯材市場體系。已成為鄂渝陝周邊地區漸趨成熟的中葯材市場。其二是積極開拓外地市場。近幾年來,縣政府積極引導,各地葯材經營能人堅持外引內聯,先後與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河南禹州、四川啤縣等多個葯材市場經銷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三是形成了一支以民營為主體的葯材營銷隊伍,如:豐溪鎮的張真明、向建軍,桃源鄉的彭友述等都是遠近有名的葯材經營大戶。二、我縣中葯材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困難。(一)思想觀念認識上落後。一是群眾怕虧本,片面認為「葯瘋子」,「賣得好是個寶,賣不好不把草」,不敢發展,而不是辯證的從市場信息把握品種是否對路、產品批量多少、質量標准好壞等方面去分析原因,一概認為賣不掉就是沒市場,幹部在瞎指揮。二是幹部怕擔風驗落抱怨,不敢組織發展,思想保守,認識不統一。三是種植上捨不得拿好田好地,也捨不得多投入,管理粗放,有多少,收多少,沒抱多大希望。(二)種植環節上技術含量偏低。一是資源品種多,主導產品少;二是基地規模小,產品批量少;三是科技投入跟不上,生產效益不明顯,關鍵是缺人才,缺技術。(三)流通環節上產銷渠道不暢。主要是市場信息不靈,中介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產銷銜接不緊湊,渠道單一,與國內大市場及制約企業缺乏長期性、緊密型合作關系。(四)加工環節上龍頭帶動不力。目前除黃姜有加工企業的「龍頭」帶動外,地道中葯材基本無龍頭加工企業帶動,深度開發陷入盲點。(五)在產業發展上政府扶持不夠。由於縣財政困難,目前在葯材產業上政策傾斜扶持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三、竹溪縣中葯材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與措施。1、基本思路:堅持走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路子,依託資源,面向市場,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強效益,建立穩定、安全、有效的中葯材產業化基地;以黃姜梯級系列開發為重點,擴大生產規模,組建產業集團;加快以杜仲、黃連、天麻等為主的傳統地道中葯材的生產種植,狠抓加工流通,培育龍頭企業,推進中葯材產業化。用5年時間,建成三大葯材生產基地。一是以豐溪、向壩、桃源為重點,建設人工黃連栽培基地,面積達到2萬畝,力爭建成全省最大的黃連人工栽培基地,年收入達到3000萬元。二是以305省道沿線的縣河、中峰、蔣家堰、水坪、龍壩為重點,建設黃姜生產基地,面積穩定在5萬畝,年鮮姜產量7.5萬噸,綜合收入達到4億元。三是以南部山區為中心,建設板蘭根、丹參、玄參、冬花、天麻、薄荷、魚腥草、杜仲等地道中葯材基地8萬畝,年收入達到1億元。到2007年,全縣中葯材人工栽培基地15萬畝,年產值達5.3億元。2、基本措施:一是建立規范化、規模化的種植基地。從解決農民思想認識問題入手,通過示範引導,推進種植結構調整,抓好中葯材重點示範基地建設,培植一批葯材種植專業鄉、專業村,努力建成葯材經銷商的貨源基地,制約企業的葯源基地。二是完善社會化、產業化的經營機制。加強中葯材產業化經營的宏觀管理,搞好引導協調和組織調控,規范市場運行秩序,營造寬松環境。堅持一個產業、一套政策、一個規劃、一套班子、一套實施辦法的思路,完善中葯材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加強與大型制約企業的合作,提高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水平,帶動中葯材基地建設的效益化和規模化。三是構建多元化、民營化的融資體系。立足區位優勢,集中把財政資金、以工代賑、扶貧開發、流域治理、退耕還林、小額信貸等扶持資金捆綁使用,實施重點傾斜,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促進中葯材產業化進程。四是開辟外向化、現代化的銷售渠道。努力培育內外兩個市場,構建以豐溪為重點的輻射鄂渝陝周邊地區的區域性中葯材專業集散市場,與國內主要葯材市場捆綁協作,著力在中葯材銷售環節上下功夫,發展訂單生產,以銷售流通帶動葯材生產健康發展。五是培植標准化、集團化的產業龍頭。有重點的培植示範大戶、示範基地、龍頭企業,把基地發展與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起來。抓好龍頭企業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深度開發竹溪的黃姜、黃連等優勢資源,發展起點高、競爭力強的現代醫葯加工企業,提倡和鼓勵企業辦基地,把基地建設和產品加工密切結合起來,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生產加工體系。

㈥ 中葯營銷是什麼行業

這個行業在國家職業資格認證里是沒有的,我最開始接觸的,因為和醫生打交道,故這個行業又帶點灰色;

㈦ 我國中葯材行業貿易情況和出口數據

一、中葯產品出口現狀

中葯產品包括中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葯。 1996 - 1999 年 , 中葯產品出口連續 4 年下降 ,1996 年 , 中葯產品出口總額 6.85 億美元 ,1999 年則下降為 5.06 億美元 , 下降了 26.1% 。 2000 年中葯產品出口出現轉機 , 全年出口額為 5.5 億美元

, 同比增長 9.5%, 結束了中葯產品出口連續 4 年的下降局面。但是 ,2001 年 , 中葯產品出口再次下降 , 金額為 4.47 億美元 , 比上年下降了 18.7% 。與 1996 年 相比 , 下降幅度更大 , 達 34.7%, 出口形勢嚴峻。進入 2002 年 , 中葯產品出口出現可喜變化 ,1 - 6 月 , 中葯產品出口 4.1 億美元 , 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水平 。

(一)中葯材出口

2002 年之前 , 中葯材在中葯產品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最大 , 一直占 2/3 以上 ,

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葯占 1/3 。高技術含量及高附加值的中成葯出口沒有實現根本的突破 , 所佔比例在中葯產品出口中位居最後。進入 2002 年 , 中葯產品出口出現了較大變化 , 中葯材所佔比例下降為中葯出口總額的 1/3, 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葯出口出現很大增長 , 所佔比例占 2/3。

中葯材出口所佔比例下降之勢明顯 ,1996 年中葯材出口額為 5.04 億美元 , 占當年中葯產品出口總額的 73.6%, 到 2001 年 , 中葯材出口總額為 2.75 億美元 , 所佔比例為 61.4%, 下降了 12.2 個百分點。 2002 年 1 - 6 月 , 中葯材出口金額為 1.42 億美元 , 所佔整個中葯產品比重為 34.8%, 與 2001 年全年所佔比重相比 , 下降了

26.6% 。 近年來 , 中葯材出口持續下降的原因是 : 非正常出口增加 , 企業無序競爭 , 互相壓價 , 影響了中葯材出口 ;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 日本、韓國、東南亞的中葯材進口需求不旺等。

2000 年 , 中葯材出口略有回升 , 得益於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對中葯材的需求回升 , 尤其韓國市場的強勁恢復 , 是中國中葯材出口增長的最主要動力之一 , 同時, 部分中葯材出口價格的提高對出口額的增加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中成葯出口

中成葯出口在經過連續四年下降後 , 從 2000 年開始 , 出口持續增長 ,1996 年出口總額為 1.15 億美元 , 佔中葯產品出口總額的 16.8%, 2000 年 , 中成葯出口出現回升 , 全年出口 0.91 億美元 , 比上年增長 15.2%, 但仍比 1996 年下降 0.24 億美元。2001 年 , 中成葯出口額為 0.96 億美元 , 同比增長了 5.5%, 2002 年 1 - 6月 , 中成葯出口 1.82 億美元 , 幾乎相當於上年全年出口額的 2 倍。

中成葯出口佔中葯產品出口比例發生很大變化 ,1996 年為 16.7%,2002 年 1 - 6月為 44.7%, 提高了 28 個百分點。這表明中成葯正逐漸成為我國中葯產品出口的主要力量。

1996 - 1999 年 , 中成葯出口持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進口大幅度減少。 2000 年以後 , 中成葯出口得以回升的原因是中成葯中的清涼油、片仔癀的出口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以及東南亞及日本、韓國需求量上升帶來出口額大幅度增長。

(三)植物提取物出口

1996 - 2000 年 , 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始終呈小幅增長之勢 ,1996 年出口額為 0.67 億美元 , 佔中葯產品出口總額的 9.8%,2000 年出口額為 1.14 億美元 , 所佔出口比重上升為 20.6%, 比 1996 年上升了 10.9 個百分點。 2001 年 , 出口又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 出口額為 0.78 億美元。 2002 年 1 - 6 月出口額出現很大幅度增長 ,金額為 0.84 億美元 , 超過上年全年的出口額 , 所佔比例為 20.6%, 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植物提取物保持持續增長的原因是 : 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對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不斷增加 ;中國的植物提取物的生產成本較低 , 質量提高 , 競爭力增強。

二、中葯產品出口的特點

(一)中葯產品出口數量上升 , 單位價格下降

在中葯產品出口數量逐年上升的同時 , 另一個嚴峻的事實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即中葯產品出口價格總體呈下跌之勢 , 盡管個別年份的中成葯和植物提取物的單位價格有所上升 , 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葯產品出口價格下降趨勢。

1、中葯材出口數量增加 , 價格下降

1996 年 , 中葯材出口數量為 213327 噸 , 單位價格為 2361 美元/噸。2001 年出口 283140 噸 , 比 1996 年增加了 69813 噸 , 增長了 32.73%, 但是 , 出口總值卻下降了 54.51%, 單位價格僅為 970 美元/噸 , 比 1996 年下降了 58.92%。2002 年

1 - 6 月 , 出口單價進一步下降 , 為 929 美元/噸 , 比上年又下降了 4.23%。

2、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價格始終不穩定 , 總體呈下降趨勢

1996 年 , 植物提取物的單位出口價格為 8799 美元/噸 , 全年共出口5584 噸。2001 年單位出口價格為 8663 美元/噸 , 全年出口 8932 噸 , 單位價格比 1996 年下降了 1.55%。 2002 年 1 - 6 月 , 單位出口價格為 8222 美元/噸 , 比上年又下降了

5.09%, 顯示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競爭非常激烈。

3、中成葯產品出口數量及出口價格多數年份都呈下降趨勢

1996 年中成葯產品出口數量為 18708 噸 , 單位產品出口價格為 7561 美元/噸 ,2001 年出口數量為 12395 噸 , 但是 , 單位產品出口價格為 7705 美元/噸 , 分別比

1996 年下降了 33.75% 和 19.05% 。 2002 年 1 - 6 月 , 中成葯出口量大幅度增長

, 為 79260 噸 , 但 單位出口價格僅為 2295 美元/噸 , 比上年下降了 70.25%。 (二)中葯產品出口以原料葯為主,單個品種出口金額不大

通過分析 1996 年至 2002 年 1 ? 6 月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原料葯(植物提取物和中葯材)在中葯產品出口總額中一直占 80% 以上,而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中成葯僅占整個中葯產品出口額的 1/5 左右。 1996 年,提取物和中葯材出口佔中葯產品出口額的 83.2%, 中成葯出口僅占 16.8% 。 2002 年 1 ? 6 月,提取物和中葯材出口佔中葯產品出口額的 79.4% ,中成葯出口僅為 20.6%。

中葯產品出口品種有上千種之多 , 但單個品種出口金額都不大 , 據海關統計 ,1996 至 2002 年 1 - 6 月 , 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商品僅有 5 個, 並且一些品種的個別年份低於 1000 萬美元。 1996 年以來 , 中葯產品出口品種金額較大的有人參、鮮蜂王漿及製品、西洋參、甘草及製品、姜、肉桂、未列名葯材、冬蟲夏草、其他植物提取物、苦杏仁、片仔癀、清涼油、其他中成葯 , 在這些品種中 , 真正連續多年單個品種出口過千萬美元的只有人參和清涼油 2 種產品。

(三)中葯產品出口市場集中於亞洲

中葯產品出口的傳統市場以亞洲為主 , 所佔市場出口份額一直占 60% 以上。 對歐洲市場出口 1997 年超過 1 億美元 , 達 1.25 億美元 , 佔中葯產品出口比例為18.9%, 但 1998 年對其出口出現大幅度下滑 , 僅為 0.32 億美元 , 下降了 74.3%。 1999 年和 2000 又有很大回升 ,2001 年出口又重新下降,2002 年 1 - 6 月 , 出口額又有增加 , 金額接近上年全年的出口額。但是 , 占整個中葯產品出口的比例始終呈下降趨勢 ,2002 年 1 - 6 月僅為 11.05%, 比 1997 年所佔中葯產品出口比例下降了 7.84

個百分點。 對美國市場的中葯產品出口 1997 年為 0.75 億美元 ,1998 年達 0.91億美元 , 此後連續 3 年下降 ,2001 年為 0.52 億美元 , 所佔出口比例 1997 年為 11.3%,2001 年 , 所佔比例為 11.68% 。 2002 年 1 - 6 月 , 對美國出口額達 0.61億美元 , 超過上年全年對美國出口額 , 所佔比例提高為 15%。

對美國市場出口增長較快的原因是 , 西葯的副作用日漸明顯 , 世界回歸自然的熱潮不斷升溫 , 對天然植物葯的需求增多 , 因此 , 對美國出口的植物提取物不斷增加。

1、中葯產品對亞洲市場出口的特點

對亞洲出口中葯產品中 , 以中葯材和中成葯為主。 1997 年 , 對亞洲出口中葯材

3.25 億美元 , 佔中葯材出口總額的 69.3%; 出口中成葯 0.95 億美元 , 佔中成葯出口總額的 77.3% 。對歐美的中葯材出口為 1.30 億美元 , 佔中葯材出口總額的 28.3%, 出口中成葯 0.13 億美元 , 佔中成葯出口總額的 11.5% 。 2001 年 , 中葯材對亞洲出口進一步上升 , 佔中葯材出口的 79.36%, 上升了 9.98 個百分點 , 中成葯出口則為75.83% , 較 1999 年下降了 3.97 個百分點。 2002 年 1 - 6 月 , 中葯材對亞洲出口占整個中葯材出口的 81.91%, 所佔比例為 81.91% 。

2、植物提取物出口以歐美市場為主

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場是歐洲和美國。1996 年 , 對歐洲出口為 0.12 億美元 ,

對美國出口為 0.27 億美元 , 分別占提取物出口總額的 18.1% 和 40.6%, 兩者合計為0.39 億美元 , 占 58.9%, 對亞洲出口 0.26 億美元 , 占 38.7%。 2001 年 , 植物提取物對歐美的出口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 對歐洲出口為 0.15 億美元 , 占當年提取物對外出口的 19.85%, 比 1996 年增加了 0.03 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基本持平。 2002年 1 - 6 月 , 對歐洲、美國出口略有增長 , 對亞洲出口有較大增長。

3、日本、香港、美國在中葯產品出口市場位居前列

近幾年 , 日本、香港、美國在中葯產品出口市場中依次分列前三名。如 1997 年對日本出口 1.76 億美元 , 占當年出口總額的 26.6%, 對香港出口 1.58 億美元 , 占

23.9%, 對美國出口 0.75 億美元 , 占 11.3%, 三者合計 4.08 億美元 , 占當年中葯產品出口總額的 61.0% 。 2002 年 1 - 6 月對日本出口 0.97 億美元 , 占 2002 年上半年出口總額的 23.8%, 對香港出口 0.96 億美元 , 占 23.6%, 對美國出口 0.61億美元 , 占 15.0%, 三者合計占 62.4%, 日本、香港、美國市場的進口佔中國中葯產品出口總額的 2/3 以上 , 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市場。

㈧ 中醫葯發展現狀與趨勢是什麼

1、中醫葯種植規模增大,但缺乏源頭監管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實施,中葯材種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風。地方政府極力推行中葯材種植,但是未能嚴格按照道地葯材規劃進行科學種植,同時缺乏道地葯材種植技術扶持,源頭監管缺乏,土壤檢測、田間作業全過程監管缺失,導致品種變異,原葯材性狀、含量水平差異較大。

2、中醫葯價格波動加劇,企業采購成本增加

由於葯材種植監管缺失,原葯材質量良莠不齊,完全符合葯典要求的原料葯缺乏。同時,監管部門對中醫葯下游產業企業如中葯飲片、中成葯企業監管逐年增強,各種市場抽檢、飛行檢查使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3、中醫葯產品業態較多,但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中葯產品業態包括:中葯飲片、用中葯傳統製作方法製作的各種蜜丸、水丸、沖劑、糖漿 、膏葯、顆粒劑、粉劑、代煎代配,以及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等專科用葯。中成葯發展勢頭不足,各生產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業內競爭激烈。

4、中醫葯產業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設備陳舊

採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顆粒劑、粉劑等,其生產工藝基本達到化學葯物生產技術水平,可以較大程度實現自動化、工業化。但是,中葯飲片、顆粒劑、丸劑、膏劑的生產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響,物料流動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葯材加工技術。

5、中醫葯新產品發展遲緩,產業延伸動力不足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葯保健品廣告市場的規范與整頓,中葯保健品行業的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關國家職能部門加強了對中葯保健品廣告的審查,加大了對違法廣告的審查和打擊力度,輿論聲討違法廣告的聲音不斷,給本來就危機四伏的中葯保健品市場帶來了強烈地沖擊。

加快中醫葯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建設規范化葯材種植基地,構建中葯全過程追溯體系。中葯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統籌規劃、加強源頭和過程監管,提出產業發展指導規劃和採取監管措施,分階段實現產業升級,最終達到中醫葯產業綠色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

中葯材的種植產地非常重要。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統籌規劃道地化區域,利用「互聯網+中葯材基地」形成數字化管理體系,實現差異化種植,保證葯材道地化,避免品種變異,實現葯材種植、田間作業可追溯,保證原料葯的質量,解決民生問題,實現中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㈨ 葯品如何做市場調查

1、自己調查,你拿個小本子到葯店一一查找
2、可以查閱一些相關葯品調查報告,下面應該有你要找的
2005-2006年中國醫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醫葯產業現狀
第一章 中國醫葯行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中國醫葯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經濟對比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國醫葯行業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國醫葯各產權經濟運行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二章 醫葯投資特性與投融環境
第一節 醫葯行業投資特性研究
一、醫葯業行業特性
二、醫葯行業地位
三、行業集中度分析
四、醫葯上下游產業鏈
五、醫葯行業壁壘
第二節 2004年醫葯行業投融資環境研究
一、產業政策
二、市場准入條件
三、行業與市場管理體制
四、相關政策環境
五、行業改革
第三節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一、各子行業投資價值
二、中葯類公司最具投資價值
三、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四、醫葯投資業的五處風險

第三章 我國醫葯行業熱點回顧
第一節 GMP認證分析
一、GMP認證對市場的影響
二、關注中小制葯企業GMP認證
三、GMP認證後我國醫葯行業產能整體過剩情況仍加劇
四、後GMP認證時代的營銷走向
五、制葯企業將如何鞏固和擴大GMP認證成果
第二節 並購熱潮分析
一、透視醫葯企業並購風雲
二、醫葯行業重組的動因、特徵和趨勢
三、我國醫葯行業並購浪潮成因及特點分析
四、國際醫葯企業購並動因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
五、2004醫葯行業再掀並購、重組高潮
六、並購重組將成為中國醫葯工業快速發展的主旋律
七、對醫葯行業並購重組的預測分析
第三節 醫療改革分析

第四章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第一節 總體投資情況
一、新建、在建項目數量
二、投資項目的子行業分布
三、資金使用方向
四、投資資金來源
五、投資主體的所有制結構
六、投資項目完成情況
七、投資效益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二節 重點投資項目分析
一、化學原料葯企業項目
二、化學制劑企業項目
三、中葯企業項目
四、醫療器械企業項目
五、生物制葯企業項目

第二部分 全球醫葯市場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區市場規模情況
第一節 全球醫葯市場規模情況
一、2002—2005年醫葯全球市場規模發展情況
二、2002—2005年全球醫葯市場分地區銷售情況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療種類排名及其銷售情況
四、2002—2005全球暢銷處方葯銷售額及其增長情況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葯品市場銷售情況(分國別)
六、2003年及其以後新葯開發動向
第二節 世界非處方葯轉換市場分析
一、Rx向OTC轉換的總體趨勢
二、Rx向OTC轉換的驅動力
三、Rx向OTC轉換的安全機制
第三節 美國醫葯業現狀分析
一、美國醫葯市場總體狀況
二、美國醫葯市場現狀分析
三、美國現代醫葯零售管理
第四節 日本
一、日本醫葯市場總體概況
二、日本漢方葯材生產概況
三、日本醫葯市場的國際化變局
第五節 歐洲
一、歐洲醫葯市場概況
二、醫療管理制度美歐的差異性分析
三、歐洲醫葯市場分析

第六章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總體情況分析
一、2003—2005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二、研發投入情況分析
第二節 輝瑞制葯2003—2005年經營情況
一、2003—2005年總體銷售情況
二、主要產品2003—2005年銷售情況
三、新產品研發及其上市情況分析
四、企業經營問題及對策研究
第三節 羅氏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四節 百事美施貴寶2003—2005年經營
第五節 瑞士諾華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六節 默克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七節 葛蘭素史克2003—2005年經營
第八節 印度南星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九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公司2003—2005年經營情況

第七章 全球醫葯研發狀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研發情況分析
一、世界醫葯開發研究現狀分析
二、世界醫葯開發研究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全球已經過期及即將過期的專利葯物情況分析
一、專利已過期或將過期的專利葯
二、1998—2007年全球過期專利暢銷葯物情況
三、全球抗病毒葯物研發情況

第三部分 化學制葯產業
第八章 化學原料葯產業
第一節 化學原料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原料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原料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河北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三、浙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四、山東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五、黑龍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六、江蘇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七、天津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原料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原料葯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原料葯出口問題
五、化學原料葯外貿政策

第九章 化學制劑產業運行
第一節 化學制劑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制劑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制劑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制劑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制劑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制劑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江蘇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三、廣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四、上海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五、浙江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六、陝西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七、北京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八、山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九、河南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十、四川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制劑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
二、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制劑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制劑出口問題
五、化學制劑外貿政策

第四部分 中葯產業
第十章 中葯飲片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葯飲片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葯飲片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葯飲片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葯飲片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葯飲片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葯飲片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廣西地區
四、四川地區
五、江蘇地區
六、吉林地區
七、浙江地區
第六節 中葯飲片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成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成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成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成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成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成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吉林地區
四、江西地區
五、貴州地區
六、山東地區
七、四川地區
八、浙江地區
九、天津地區
十、北京地區
第六節 中成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成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二章 中葯外貿及優劣勢分析
第一節 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情況
一、中葯與中葯材出口情況分析
二、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2003—2005年情況綜述
第二節 中葯產業優劣勢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中葯產業行業政策分析
二、中醫葯行業技術分析
三、中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四、中葯行業現存問題分析
五、中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葯產業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葯產業
第一節 全球生物制葯市場規模
第二節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況
第三節 全球生物制葯產業發展趨勢
一、全球預測
二、國際市場現在和將來銷售最好的生物葯物
三、近期(2002年來)將投產和正在開發的暢銷葯
第四節 美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一、美國生物技術業2003年重現上揚
二、備受資本追捧生物技術公司成了暴發戶
第五節 日本生物醫葯業
一、日本生物制葯業情況
二、日本生物技術產業遠期規模
三、日本蛋白質結構方面的成就
第六節 德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第七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產品市場狀況
一、總體情況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葯物產業情況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療性蛋白市場分析與預測

第十四章 中國生物制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生物制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生物制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生物制葯產業各地區發展情況
一、地區經濟對比情況
二、湖北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四、山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六、廣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九、江蘇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第十五章 中國生物制葯細分市場
第一節 主要產品總體銷售情況分析
一、主要生物葯品銷售情況
二、基因工程葯物研製開發情況
第二節 國內干擾素市場產銷狀況
一、我們生產干擾素的主要種類
二、市場空間大
三、競爭日趨激烈
四、成長尚需時日
五、目前生產干擾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節 疫苗市場
一、我國疫苗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二、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現狀
三、流感疫苗市場情況
四、乙肝疫苗市場
第四節 其他細分市場情況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紅細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長激素
六、胰島素

第十六章 中國生物制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生物制葯領先企業排名情況
一、2004年生物制葯銷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業銷售收入利潤情況
二、國家統計局2004年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前200名企業
三、國家統計局的生物制葯企業按利潤前200名企業
四、國家經貿委監測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前100家企業
第二節 中國生物制葯上市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葯進出口情況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進口情況
第二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出口情況
一、出口總量情況 390
二、主要產品出口國家、數量、金額情況

第六部分 醫葯終端市場分析
第十八章 消費者分析
第一節 消費者基本狀況
一、全國各地區城鄉人口構成
二、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節 葯品消費結構分析
一、城鄉消費結構
二、中國農村葯品市場
三、國產葯與進口葯、合資葯品的市場佔有率
第三節 消費者消費心理分析
一、消費者購葯心理分析
二、消費者對中西葯的選擇
三、病患就醫習慣
第四節 消費者常備葯品
一、家庭常備三大葯品
二、常備葯品的購買渠道
第五節 疾病發病模式變化
一、21世紀全球發病模式的變化
二、中國人口疾病發病模式

第十九章 醫葯市場銷售渠道狀況
第一節 醫葯銷售渠道現狀
一、醫葯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
二、葯品零售業的現狀
三、實現醫葯零售業規模化發展的主要運作者
四、醫葯批發市場分析
五、中國葯品零售應對挑戰
第二節 我國醫療服務現狀
一、產業組織分析
二、醫療服務現狀
第三節 醫葯連鎖經營現狀
一、醫葯連鎖經營概況
二、美國連鎖零售葯店經營模式
三、醫葯連鎖配送社會化
四、醫葯連鎖經營分析

第二十章 醫院用葯主要葯品細分市場
第一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醫院用葯
一、抗生素各主要種類總體情況概述
二、大環內酯類葯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三、阿奇黴素、羅紅黴素和克拉黴素表現突出
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發展前景
第二節 青黴素類葯物全國醫院銷售分析
第三節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醫院用葯分析
一、醫葯用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國內廠家——市場份額重新分配
三、市場份額——國葯上升洋葯下降
第四節 萬古黴素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一、萬古黴素總用葯金額狀況
二、萬古黴素分城市用葯情況
三、萬古黴素生產廠商銷售現狀
四、國產與進口比重
第五節 β-內醯胺酶抑制劑醫院市場分析
第六節 頭孢類葯物用葯情況分析
第七節 喹諾酮類葯重點品種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環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羅沙星
五、諾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節 全身用激素類葯物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第八節 秘治療葯物醫院用葯情況
第九節 消化系統用葯醫院市場
第十節 呼吸系統用葯市場
一、2002年我國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走勢
二、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類別分析
三、主要品種市場情況
四、呼吸系統用葯零售市場情況分析
五、哮喘病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一節 2003年中國皮膚科外用葯市場分析
一、2003年總體情況
二、市場特點
三、具體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場情況分析
第十二節 眼科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三節 我國主要城市植物生物鹼類抗腫瘤葯市場

閱讀全文

與中葯營銷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浮h石材公司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瀏覽:474
2014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5
五一高校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69
茶葉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332
學校教師培訓需求方案設計 瀏覽:449
陝西歡囍品牌營銷策劃公司 瀏覽:126
現代企業營銷管理與品牌經營 瀏覽:916
廣譽遠品牌營銷總監 瀏覽:51
網路營銷站點策劃 瀏覽:304
怎麼能查到酒店的促銷活動 瀏覽:642
教研電教培訓方案 瀏覽:871
翼支付線下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414
學市場營銷學心得體會 瀏覽:525
市場營銷研究哪些內容 瀏覽:904
市場營銷學吳健安業務戰略 瀏覽:9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