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3d電視市場定位

3d電視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2-06-05 20:37:25

『壹』 3D電視怎麼樣

據說3D電視也是液晶電視,它採用的是ips硬屏面板,硬屏面板技術高端,響應速度快,杜絕了圖像拖尾的現象。我家用的就是3D電視,我感覺還不錯,樓主可以去商場看看。

『貳』 硬屏3D電視為啥這么火 硬屏3D電視這么火,他的優勢在哪裡

3D電視現在整個市場都很火,但是很多的3D電視買回去,大家會覺得失望,但是這硬屏3D電視就不會,硬屏3D電視採用的是IPS硬屏技術,畫面逼真色彩准確度高,呈現的顏色自然;IPS硬屏還採用了廣視角,讓硬屏3D電視的觀看視角擴大到178度的范圍。這硬屏3D電視還不止這樣呢,還採用了不閃式技術,畫面無閃爍,無拖影,看著非常的健康,一點也不會傷害眼睛。

『叄』 裸眼3D電視機,現在的技術可靠嗎國內有嗎,哪個比較好點啊

國內有做裸眼三維立體顯示技術的,海信、海爾、長虹、天祿、三陽、都在做;上海易維視也是做裸眼3D電視,在晶元演算法處理實現普通3D片源顯示超多視點效果,完全兼容國際影視工業標准;有24、46、55、65各種尺寸;那個好點那就只有自己看效果和用途

『肆』 裸眼3D電視的品牌舉例

裸眼3D電視-TCL的技術原理是雙目視差是形成立體視覺的主要因素之一,即要看到立體圖像必須使左右眼分別看到有一定差別的圖像。一般的3D電視通過特定的裝置將輸入的兩路圖像分別轉換為左右眼圖像,以圖1a為例,左眼看見球在它的右邊,而右眼看見相同的球在它的左邊,左右眼都只能看見自己的一個球,兩個眼睛各自看到的球具有不同的空間信息,我們的大腦使用這些信息來判斷這些球的距離,產生一個錯覺,感到兩張球的圖片被從屏幕上拔出來,並通過延長線投射在屏幕的前面。在兩個眼睛和左右球的光線交匯的地方,就看到一個立體的球在這個位置。
圖1a. 左右眼視差形成3D視覺; 圖1b.偏振分光; 圖1c. 時序分光。而TCL裸眼3D電視不需要觀看者帶上特殊的眼鏡來分光,而是給LCD屏加上一層特製的柱面透鏡,並利用柱面透鏡的天然分光作用分離左右眼圖像,使觀看者獲得更為舒適的立體視覺。
圖2a.柱面透鏡屏 圖2b.柱面透鏡分光 圖2c.柱面透鏡分離左右眼圖像裸眼3D電視—TCL採用了以下與眾不同的獨特技術:1.高透過率高精密度的柱面透鏡技術它能夠將其後面LCD面板顯示的經過特殊處理的3D視頻影像以不同角度發送,使用戶即使在不同角度觀看,也能夠產生3D立體影像顯示效果。2.8視點合成演算法TCL 3D-TV採用具有專利的柱面鏡8視點合成演算法,簡略描述如下。輸入顯示器的立體視像或是來源於由8個子攝像頭組成的多路立體攝像機,或是用計算機繪圖軟體模擬8個子攝像頭,製作出的8個子畫面。
圖3. 輸入顯示器的立體視像由8個子畫面復合而成為了用這8個子畫面真實自然地顯示出在多個角度可以觀看的立體圖像, 需要對柱面透鏡後LCD屏的圖像進行編碼合成。以圖4為例,原圖為三個灰度由10%度漸變到50%的R,G,B方塊圖形,為了在普通的LCD 屏顯示這些圖像,只需要按照圖中間的R1,R2,R3,R4,R5,G1,G2,G3,G4,G5, B1,B2,B3,B4,B5的順序排列即可顯示。 而為了在帶有柱面透鏡的LCD 立體顯示屏上正確地還原圖像,需要用軟體方式對原圖重新編碼排列,重新排列後的方式為:R1,G1,B1, R2,G2,B2, R3,G3,B3,R4,G4,B4,R5,G5,B5。這樣重新編碼排列後的圖像通過柱面透鏡的折射後在觀察方還原為原來的圖像。柱面鏡8視點合成演算法就是採用類似的方法讓輸入圖像在柱面鏡後重新排列,以獲得最自然的2D/3D圖像質量。
圖4. 輸入顯示器的圖像在柱面鏡後重新排列
多角度祼視3D新技術
裸眼3D最致命的缺陷是可視角度問題,一般可視角度只有兩到三個,偏一點看都不行,這是目前整個3D行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對於真正的應用來說,3個/9個/以至於(3*9)27個視點還是不夠的。
多角度鏡面成像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多角度祼視這一難關,可以從任一角度或移動位置都可以獲得立體視覺效果.
產品特色
裸眼3D電視-TCL這種基於獨有N視圖演算法和高精密度工藝技術,其立體效果要比其它產品更具有優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 無需佩戴專業眼鏡觀看3D,透光率高,亮度不損失2、 立體效果突出、視覺沖擊性強,圖像清晰,邊緣輪廓性好,無重影3、 視角廣,可視點多,可輕松隨意獲取最佳觀看位置,滿足多人觀看需求4、 內置一體機設計理念,歐美設計風格,簡潔大方5、 內置工控級3D播放設備,可完全滿足7*24小時播放要求6、 TCL獨有「2轉N」實時視頻轉換技術,支持播放普通3D影視節目內容,立體效果突出,圖像轉換效果清晰7、 方案專業,可應用多種專業顯示領域 裸眼3D電視—TCL為了拓寬裸眼3D電視市場應用,不僅僅需要開發出專業裸眼3D顯示技術,更需要配套行業解決方案,並應用於不同專業顯示領域。TCL專注3D顯示技術研究的同時,也陸續推出多種裸眼3D解決方案:1、裸眼3D媒體廣告解決方案該方案是基於TCL自主研發E-show 信息發布系統和互聯網平台,採用集中控制,統一管理方式,從而實現終端裸眼3D廣告遠程播控模式。該方案具有無需人工值守,內容二級審核機制,字幕滾動、全智能播放功能等特點,極大方便廣告運營商或企業客戶終端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快速達到廣告宣傳效果。
2、裸眼3D—TCL影視方案裸眼3D—TCL影視方案提供了一種可將普通3D信號源(2視點或單視點)實時轉化成裸眼3D信號,觀眾無需佩戴專業3D眼鏡或特製8視點3D片源,實現觀看3D影視。該方案不僅很好解決3D片源少問題,還能夠提供高品質3D視像,對裸眼3D電視應用推廣具有實質意義,比如公眾娛樂場所酒吧、3D影院、會所、甚至高端私人3D影院都可能應用此方案。
3、裸眼3D—TCL游戲系統方案TCL裸眼3D游戲系統是提供一種可支持Direct X 9.0 以上常規3D建模游戲裸眼立體顯示解決方案。觀眾只需在游戲主機裝上TCL獨有引擎插件,並連接TCL裸眼3D電視即可體驗不一樣游戲玩法。
4、TCL醫療3D可視化系統TCL醫療3D可視化系統是由TCL醫療公司基於TCL裸眼3D顯示技術上,開發出一套可將CT掃描三維圖案數據,實時轉換成全彩裸眼3D視像解決方案。該方案主要應用於醫療專業顯示領域。 裸眼3D電視——TCL由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隸屬於TCL集團系統科技事業部,主營業務是面向B2B領域提供數字標牌、專業顯示、大屏拼接系統、觸摸產品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等產品和解決方案。
企業定位:專注於B2B領域,以顯示為核心提供多種應用顯示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業務范圍:商用顯示系統、大屏拼接系統、觸摸產品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安防系統、小區智能化管理系統企業願景:成為卓越的行業視音頻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行業地位:中國商用顯示產業聯盟會長單位中國數字家庭產業聯盟主席單位安防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公安部基礎標准起草委員會成員單位產品戰略:以顯示系統及應用為核心,專注於B2B領域產品及系統開發和集成應用研究,根據客戶需求為客戶
構建基於顯示系統應用的基礎構架和完整解決方案及服務。經營理念:創新 專業 品質 服務公司願景:成為受人尊敬和行業領先的商用顯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商務聯系:TCL集團官方網站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廣東省惠州市鵝嶺南路6號TCL工業大廈8樓

『伍』 國內有3d立體顯示器買嗎

應該有啊
我在上海的地鐵站里看到掛的就是3D電視啊

『陸』 3D電視的份額在中國電視市場中的份額有多少增長速度如何

呵呵 謝謝對我的信任!
3D電視的概念推出時間不是很長,但從80年代國外就開始研究了。日本的松下和索尼在這方面研究投入很大,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3D概念電視,其效果較普通液晶效果並不太明顯。主要原因有是目前確實3D資源,許多電影與電視節目的3D感觀不是很強;另外電視產品技術並不像宣傳或我們想像那樣有很強的立體感。
現在市場份額實際大約在10-20%,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城市和高消費家庭。未來隨著大量3D影視節目製作,3D電視將迅速發展,市場份額將以年均80%-120%迅速增長,預計2015年市面上3D電視將占據45-60%的市場份額。意味著12-18%的中國家庭將在2015年前擁有3D電視……
希望你能滿意!

『柒』 大屏幕裸眼3D電視未來市場怎樣

科技在進步,電子產品技術永無止境。

『捌』 3D電視好嗎

目前來看,只有索尼和東芝兩家家用電器巨頭退出了3D電視,在市場上還不夠成熟,無法確定使用起來是否方便和質量是否有保障等,我建議LZ應該在多等一段時間,等到3D電視的用戶數量增多後,質量得到保障後在去賣,畢竟價格上還是可以接受的,五六萬就可以買到一台好的!

閱讀全文

與3d電視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133
促銷活動優化之處 瀏覽:347
策劃新生來校的方案 瀏覽:812
市場營銷和銷售管理創新 瀏覽:795
電子商務選擇題及答案 瀏覽:697
青年教師培訓提升方案 瀏覽:159
百分百網路營銷助手破解版 瀏覽:639
電信全員營銷獎勵方案 瀏覽:741
抵用券策劃方案 瀏覽:38
中國電商企業網路營銷現狀 瀏覽:914
西安交大市場營銷學下載 瀏覽:378
市場營銷復習思考題 瀏覽:83
華為的市場營銷與銷售 瀏覽:678
上海上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
上海電子商務外包服務 瀏覽:943
英語培訓學校續費方案 瀏覽:167
春季促銷活動動員大會領導發言 瀏覽:51
水吧開店方案策劃書 瀏覽:338
市場營銷參考答案 瀏覽:476
汽車品牌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