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紙業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紙業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9-12 15:17:41

A. 富陽造紙業調查報告怎麼寫

絕對給力嘚,原創!

B. 復印紙北京市場分析研究報告

主要結論
一、2004年全球辦公用紙市場現狀與特點
(一) 市場現狀與特點
1、需求總量持續擴大,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2、產地高度集中,歐、亞、北美三足鼎立
3、紙漿和紙的價格在國際范圍內呈周期性漲落
4、跨國公司主導國際市場競爭
(二) 主要國家和地區發展概要
1、美國
2、歐洲
二、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規模與結構
(一) 市場規模
1、規模快速擴大,需求潛力巨大
2、技術裝備改善,產能逐步提高
3、原料進口快速增長,高檔紙種依賴進口
(二) 產品市場結構
1、原料結構落後,木漿比重太低
2、產品品種單一,品質檔次較低
3、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落後
4、區域集中度日益提高
(三) 品牌市場結構
1、不同品牌產品的性能和競爭力差異較大
2、基於品質差異的品牌等級
3、品牌市場結構
三、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供需分析
(一) 需求分析
1、市場需求保持快速、平穩增長
2、復印紙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3、列印紙市場:單層列印紙需求下降
4、輕塗紙市場:新的市場利潤區
(二) 供給分析
1、市場供給將保持增長
2、高檔紙供給上升
(三) 市場特徵分析
1、產業結構從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升級
2、企業結構從小規模生產向大型化集團經營發展
3、產業特點從高耗、高污染的「黑色工業」向「清潔工業」轉變
4、產品技術從傳統機械化作業向高新技術應用滲透方向發展
5、產業模式從傳統林紙分離向「林紙一體化」轉變
6、產業轉移從以貿易出口為主向以投資建廠為主轉變
四、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與主力廠商市場競爭力評價
(一) 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龍頭企業規模日益擴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2、外資大舉進入中國辦公用紙市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3、企業改善技術裝備、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 主力廠商市場競爭力評價
1、晨鳴紙業
2、博匯紙業集團
3、芬歐匯川(常熟)紙業
4、太陽紙業
5、亞龍紙製品(崑山)
五、影響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因素分析
(一) 有利因素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有力拉動紙張需求
2、產業政策重點扶持,享受國債貼息支持
3、「林紙一體化」工程實施,緩解原料緊缺狀況
4、高檔辦公用紙的需求快速增長,為企業提供新的增長點
5、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步伐加快
(二) 不利因素
1、纖維原料與項目建設資金短缺制約市場發展
2、原材料漲價給造紙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3、國際資本的進入所帶來的沖擊
4、環保政策的嚴格限制
5、新的「數字紙張技術」的替代效應
六、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趨勢
(一) 市場規模
1、市場規模將以超過國民經濟的的速度增長
2、「林紙一體化」工程推動企業規模化經營
(二) 市場結構
1、廢紙在原料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2、市場消費結構由低向高攀升
3、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日益加大
(三) 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呈現「大者愈大,強者愈強」的態勢
2、競爭日趨白熱化,平均利潤率下降
3、先進的技術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
七、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預測
(一) 市場規模預測
(二) 市場結構預測
1、原料結構預測
2、市場結構預測
八、建議
(一) 加強廢紙回收利用
(二) 實施規模化經營
(三) 推動產品結構的多元化和高檔化
(四) 細分市場佔領高檔小紙種
(五) 加快技術裝備更新,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力

報告說明

表目錄
表1 2002年世界十大造紙跨國公司年銷售額及產量
表2 2004年歐洲A4(B級)復印紙FOEX指數
表3 2001-2003年紙產量100萬噸以上省份
表4 部分品牌復印紙的市場報價
表5 2001-2003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中國造紙企業
表6 2003年中國造紙企業產量排名前20名
表7 辦公用紙企業競爭力評價
表8 2004年晨鳴紙業中報主要財務數據
表9 美、英、歐盟與中國再生紙使用情況比較
表10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量預測
表11 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品結構預測

圖目錄
圖1 1995-2004年全球辦公用紙總需求量
圖2 2003年全球紙漿產量分布
圖3 2004年歐洲A4(B級)復印紙FOEX指數
圖4 2004年中國造紙原料結構
圖5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量預測
圖6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原料結構預測

報告簡介

本報告全面總結了2004年全球與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情況,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充分的論述,從多個角度揭示了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結構與供需關系特點,以及各大廠商在不同細分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並對主力廠商的市場競爭力分別進行了綜合評價。
本報告特別指出:2004年,由於龐大的市場需求的拉動,中國辦公用紙市場保持了快速的增長,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隨著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和國際競爭的國內化,中國辦公用紙生產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靠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靠體制創新提高管理效能、靠資本運作實現規模化和集團化是國內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策略;而適時與外資進行多領域、多形式的合作成為企業經營策略的關鍵之一。中國辦公用紙市場從成本競爭進入品牌競爭,品牌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國內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制勝」戰略,通過企業品牌的創造、管理和營銷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本報告深入分析了影響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市場發展趨勢做出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預測,並對主力廠商與成長性廠商分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市場發展策略與建議。

相關連接
◆ 2007年中國造紙行業研究報告 [ 2006-12-12 ]
◆ 2006年全國造紙業年度分析報告 [ 2006-12-01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1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3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2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中國造紙行業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 [ 2006-11-07 ]
◆ 2006年上半年造紙行業研究報告 [ 2006-10-19 ]

C. 節約紙張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您好 一.調查背景: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錢網等為原料,造出了當時非常著名的「蔡侯紙」。從東漢到明朝以後約1800年間,中國的制紙一直儀在手工製造階段,到清朝1891年,在上海創建了倫章造紙廠,這才開始了機器造紙工業。目前,在國際上,造紙是僅次於電信和鋼鐵的第三大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紙在各行各業發展及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給事業的需求和人們帶來的方便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它的製造過程中,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絢麗多彩的大自然帶來了災難——嚴重的環境污染。
二、調查目的:為了更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現在所面臨的危機,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三、調查時間:2008年4月6至2008年6月6日。
四、調查方法:從網上瀏覽,翻閱書籍。到造紙廠實地調查生產程序及原料。
五、網上資料
(1)傳統造紙術的現狀
投資巨大的金東公司自1997年6月建廠,1999年遠行就進入了有序的發展,並於2002年5月創辦了公司自己的刊物《太空梭》。創刊伊始,就以著力於弘揚與挖掘中國的傳統造紙文化為已任,在公司副總黃良典先生與工會主席孫炳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文化報道小組,深入了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偏僻山村采訪,親身觸摸到中國傳統造紙術跳動的脈搏,及時了解到造紙術在中國的現狀。
2004年的6月,我們在安徽宣城的涇縣西鄉小嶺村一帶,親眼目睹了被譽為「中國國寶」的宣紙的整個製作過程,從採集原料,到發酵打漿,到揭紙脫水,烘乾等大小繁瑣的工序七十二道,並深深地為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而自豪。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們又利用業余時間趕赴浙江,陝西等地,在一個個古樸接近於封閉的小材古寨,真實地領略到傳統文化在中國民間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也深深為造紙的現狀感到憂慮。
中國造紙術在千餘年的變革中,不斷融合了本地的特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紙品工藝。
傳統造紙中,都是因地制宜,選用當地最為廉價,取之最為方便的植物原料進行造紙,四川的青衣江畔,安徽的涇河流域,西安的灃河兩岸都隱藏著一個個古老手工作坊。在四川夾江縣,遍生竹林,因而紙農把嫩竹「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 短短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傳統手工造紙的全過程,用這種工藝做成的紙,在四川稱為「蜀箋」,備受近代大書畫家張大千先生的鍾愛,又被今人稱為「大千紙」,四川的造紙尤以馬村的規模最為龐大。
宣城的涇縣所產紙張稱為「宣紙」。歷來為貢品,並為科考用紙,因古涇縣的地勢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說,山多,灌木資源豐富,故聰明的宣城人利用檀樹皮、稻草等物造紙,皆為上品。具體做法為將山上脫落的檀樹皮、稻草放在山坡上,經風吹日曬,自然漂白,然後舂碎成漿,加上山上的大量的彌猴桃樹樹脂放入漿水內,撈出的紙品質地潔白細密、柔軟均勻、光而不滑,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權子滿》詩中寫到「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可見宣紙在當時的價值。
福建將樂、浙江的澤雅也以紙山而聞名於世。從我們的文化報道小組成員在當地所見情形來看,兩者應該是相承一脈,皆以竹佐以石灰,漬之入水,再利用水碓、石臼等設備搗爛成漿,因沒有加以漂白,故所產紙張呈黃色,因而只能用於冥燒,來寄託現代人的一種哀思罷了。
(2)關於造紙的傳承與思考
雖然傳統造紙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及研究價值,但也無法掩飾她的頹廢與沒落,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那規模小、產量低、勞動強度大、高污染的弊病也日漸突現。
在山清水秀的雅澤山區,人們利用「四連碓」水能造紙,我們在漿池邊看到,一股股發黃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廢水直接向山澗流去,據了解這種水流進田地莊稼將枯死,流進河池魚蝦也根本無法生存。四川夾江也因人們大量無節制地砍竹林造漿做紙,造成山體岩石裸露,灰塵四處飛揚,原本悠靜的青山已是千瘡百孔,在馬村的一家宣紙作坊的巨大篁鍋前,一張姓老闆告訴我們,造一噸手工紙大約要耗費一百二十餘噸的水,廢水也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於山野之間。
因為我們傳承的是中國造紙文化,我們奉獻的是利用現代化造紙技術來造福人類的一種精神。
六.調查結果
紙是紙質文物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種類可分為手工紙和機械紙。手工紙有麻紙、皮紙、藤紙、竹紙、棉紙,還有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19世紀末,機器紙逐漸代替了手工紙,常用的有新聞紙、印刷紙、打字紙、有光紙、圖畫紙、牛皮紙等。
一.造紙原料
1.韌皮纖維: 是古代造紙主要原料,由於含纖維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間。加上纖維長達120~180毫米,纖維長度比寬度約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韌皮纖維很長,造出紙來很堅韌。
2.莖纖維: 如竹、稻草。其纖維素含量在24%~ 60% 之間,長度比寬度約大於100至 200倍。紙張在不同時期,選用什麼材料和工藝製作,其紙張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3. 種毛纖維: 如棉花,棉花纖維素含量最純、最多,一般可達 90% 以上。纖維長度比寬度大約有1250倍。由於纖維特別細長,交結力好,質地強韌、組織細致柔膩,造出來的紙較耐磨、耐久。
二.紙的分類
1.麻紙。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萱麻和大麻)制的紙張。常見的有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旱灘坡紙等。
2.藤紙 。藤紙早在晉代已有製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兩省大量生產,其紙是用藤樹皮的纖維所造。當時有白藤紙、青藤紙、黃藤紙之分。
3.宣紙 。宣紙是用檀樹皮、稻草為原料製成的手工紙,出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細致勻整、色澤經久不變,被譽為「滑如春冰密如蠶」的美稱。宣紙屬皮棉紙類,因品種規格繁多,不一一詳述,常見的有:羅紋紙、棉連紙、玉版宣、單宣、十刀頭、夾連紙等,為我國唐、宋以來的古代書畫所採用的紙。
4.棉紙 。棉紙又稱皮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作而成,質地細柔、富有軔性。從紙的縱面撕去,其斷裂處呈現絲棉狀,因而得名。棉紙的品種因地而異,常見的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上海棉紙、遷安棉紙、蠶繭紙、藏經紙、高麗紙、冊子紙、美濃紙、開化紙、太史連紙等20餘種。
5.竹紙 。竹紙是用石灰處理的嫩竹為原料製作而成,因顏色略呈黃色,又稱「黃紙」,主要有:毛邊紙、毛太紙、川連紙、元書紙、梗棒紙、連史紙等十餘種。
6.其它紙。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紙以外常見的還有牛皮紙、磁青紙、虎皮宣、蠟箋紙、發箋紙、金紙等。
三.造紙法
造紙法分兩種,但目前因為科技的發展與機器的不斷改良,手工造紙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以機器造紙法為主。
(一)手工造紙法
我國是發明紙張最早國家。在十九世紀以前生產的紙,通稱手工紙。手工紙又分竹紙和皮紙。歷代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書畫都是採用皮紙做成的。這些紙張保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這與手工紙的生產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造紙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得以發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在紙坊工人師傅的大力支持下,採取模擬實驗,從漢紙製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濕→切碎→洗滌→舂搗→打槽→抄紙→曬紙→揭紙。
過渡到現今陜西鳳翔造紙的十六步復雜過程:
浸濕麻料→切碎→碾料→洗滌→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滌→細碾→洗滌→打槽→剪紙→壓榨→曬紙→揭紙。
但歸納起來,手工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漿、抄
紙四個階段進行討論。
1.蒸煮: 造紙原料經機械預處理(浸濕、切碎、洗滌),在制漿過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劑浸透,目的在於脫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質、蠟質、松解原料中殘留的膠質及其它填充物,使製成的紙張不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含有鈣(Ca2+)、鎂(Mg2+)等物質,使紙呈中性或偏鹼性,阻止游離酸的形成,防止紙張進一步的變質,使紙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紙的漂白工藝採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據清人莫興三《造紙說》: 「曝已復漬,漬已復曝,如是者三,則黃者轉為白矣。其漬也必以桐子灰,黃荊木灰,非是則不白」。紙漿先經過陽光照射,利用空氣中的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纖維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質變成其他基因,然後利用桐子灰、黃荊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質,起到漂白作用。經過這種漂白處理的紙漿所造的紙,久不變色,不易老化變脆。
3.打漿: 胡韞玉在《紙說》中寫道:「鑄之於臼,千錘萬杵搗愈多,而質愈融,楮骨竹筋盡為液流」。 說明打漿要充分,只有通過充分的錘搗才能造出纖維交織均勻的紙來。
4.抄紙: 植物纖維經上述處理製成紙漿,為使纖維在水中離散浮游,除了充份攪拌,通常加一些如黃蜀葵、楊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懸浮劑,以便使纖維分布均勻,增加強度。
從上述簡單過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紙加工緩慢,生產過程細致,殘留在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很少,纖維不易受到損害,因此紙就堅固、耐磨。目前我們見到的晉、宋代的書畫和古書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紙張仍然是潔白如玉,完整無恙,這些紙都是用傳統手工方法生產出來的。
(二)機器造紙法
機器造紙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過程,首先准備原料,然後再製成紙漿。由於製造紙漿時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機械與化學法之分。
1.機械法:就是用機械的方法來離解纖維製成機械木漿。這種木漿,木質素無法除去,且其纖維短而粗,又含有較多非纖維素,所以製成的紙張疏鬆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黃,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個因素。
2.化學法,就是用適當的化學葯劑,在蒸煮原料過程中,除去木質素及其它非纖維素,使纖維離解而成一種紙漿。根據所用的化學葯品的不同,化學法可分為亞硫酸鹽法、鹼法和氯化法等。
(1)亞硫酸鹽法:是用亞硫酸氫鈣[Ca(HS04)2〕和亞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這種混合液蒸煮纖維,製成亞硫酸鹽化學紙漿,此種紙漿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纖維素和蒸煮液以及產生木質素磺酸的酸性殘留在紙漿中,因此,紙張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鹼法: 是用苛性鈉作為蒸煮液與原料一起在高溫下蒸煮的方法。由於鹼性太大,對纖維損害較大,使紙強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現已很少應用。
(3)氯化法: 是將原料同氫氧化鈉一起蒸煮,經氯化、鹼液後處理,除去木質素, 再經過漂白,在這過程中有時用鹼,有時用漂白粉,有時用氯來處理,會使纖維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從紙漿製造方法可以看出:紙漿的質量與紙張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造紙原料消耗情況
原材料不僅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而且是影響我國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由於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造紙工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佔比重高達44%,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目前,中國的木漿消耗量比較低,也有1130萬噸,不是中國造紙企業不喜歡木漿。而是我們沒有這么多木漿,沒有這么多木材,沒有這么大的木漿廠。 目前我國紙業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加快發展木材制漿造紙問題和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我國的廢紙回收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是廢紙回收的渠道未開通,尤其是產生專業類廢紙的行業機關大戶的通道「關閉」。 僅以新聞紙為例,北京現在有上百種報紙發行,每日發行噸數起碼有幾十噸,這其中有70%-80%的廢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實際回收的數量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准,大量的廢紙被白白浪費掉了。
而這樣的情況,足以導致我國的環境因素極為嚴峻。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佔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各項污染的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40%-45%,居各項排放量的第一位,造紙工業已成為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造紙工業是一個產量大,用水多,污染嚴重的輕工業;水污染在各種工業中,名列廢氣,固體廢氣物及雜訊等污染,也很嚴重。
造成這么嚴重的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紙漿結構中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偏高。因為木漿有著成熟的污染回收技術,鹼回收可達98,因此給環境造成的污染較小。但是對草漿造紙,目前全球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經濟的防治污染的辦法,對環境污染較大。發達國家造紙業紙漿結構為木漿62.6,廢紙漿34,非木漿(草漿、葦漿等)3.4。但在我國,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高達22。
2、造紙業集中度低,小紙廠偏多,污染嚴重。這些高耗能、高耗水的以草漿制紙為主的小紙廠是造紙業重要的污染源。
3、造紙工業的廢水若未經無效處理而排入江河中,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發酵,氧化等。使魚類,貝類等。水生生物缺氧致死;一些細小的纖維懸浮在水中,也很容易造成魚類死亡;廢水中的樹木屑,木屑,草屑,腐草,腐漿等沉入水底,淤塞河床,發酵中,不斷產生有毒臭氣;廢水中還有一些不容易發酵,分解的物質,懸浮在水中,吸收陽光,減少陽光透入河水,妨礙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帶有一些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有毒物質。總之,造紙廢水使河水濁黑,惡臭,水草不生魚蝦滅跡,蚊蠅叢生,蛀蟲遍地,危害沿岸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痢疾,腸炎,痔瘡等急病盛行,同時,還不利於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4、造紙工業排放的一些固體廢物如腐爛漿料,漿渣,樹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發酵變質,放出臭氣,下雨時,還流出有毒臭水,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源。生產過程中鍋爐燃煤產生的廢氣和煙塵及機械的雜訊也影響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健康。
六、調查建議:
1、造紙工業的污染大部分來自製漿過程。制漿廢水中還含有很多有用物質如燒鹼和纖維。一些物質若直接排到河中,會發生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變化而污染環境。這些物質棄則為害用則為寶。因此,小紙廠向中大型紙廠發展,也是防範措施之一。例如,制漿過程中的蒸煮工序,撮出紙漿後,排出來的黑色殘液,黑色殘液的治理是回收熱能和鹼治理的裝置叫鹼回收裝置。即將黑色殘液蒸發掉水分,然後送入鹼回收爐內燃燒,產生熱能,可用來產生蒸汽、發電和熱水,回到生產過程中利用。燃燒後剩下的物質加入水和石灰,就得以鹼,這些鹼又回到制漿過程的蒸煮工序,還可作為副產品銷售。
2、造紙過程的廢水,可先回收纖維,剩下的水經過濾後再回到前面的工序進行循環利用,反復利用幾次後再排。這樣,即可節約資源,又減少紙廠的廢水經回收有用物質和綜合利用後,若土地有條件,可採用土地處理法來凈化廢水漫流在坡度較平緩的草地或林地上利用土壤凈化。另外可利用天然窪地,水塘培植水生植物以凈化廢水,水生植物以水花生及水葫蘆效果最好。出水用於農田灌溉,固體廢氣物大部分可綜合利用。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造紙業雖為我國的一個重要企業,但是國家對於此頁的環境的重視度不夠。不光從產業結構和科技,就連原料都有著一定的差距。我們認為國家應對此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改善環境,不能再走那條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但從我們普通人來說,更應從中得到更多。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應該節約用紙,盡我們的可能為地球的環境力所能及的做些事。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獻出我們的一份力。 風聲獻上

D. 求最新的中國復印紙市場研究報告

主要結論
一、2004年全球辦公用紙市場現狀與特點
(一) 市場現狀與特點
1、需求總量持續擴大,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2、產地高度集中,歐、亞、北美三足鼎立
3、紙漿和紙的價格在國際范圍內呈周期性漲落
4、跨國公司主導國際市場競爭
(二) 主要國家和地區發展概要
1、美國
2、歐洲
二、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規模與結構
(一) 市場規模
1、規模快速擴大,需求潛力巨大
2、技術裝備改善,產能逐步提高
3、原料進口快速增長,高檔紙種依賴進口
(二) 產品市場結構
1、原料結構落後,木漿比重太低
2、產品品種單一,品質檔次較低
3、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落後
4、區域集中度日益提高
(三) 品牌市場結構
1、不同品牌產品的性能和競爭力差異較大
2、基於品質差異的品牌等級
3、品牌市場結構
三、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供需分析
(一) 需求分析
1、市場需求保持快速、平穩增長
2、復印紙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3、列印紙市場:單層列印紙需求下降
4、輕塗紙市場:新的市場利潤區
(二) 供給分析
1、市場供給將保持增長
2、高檔紙供給上升
(三) 市場特徵分析
1、產業結構從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升級
2、企業結構從小規模生產向大型化集團經營發展
3、產業特點從高耗、高污染的「黑色工業」向「清潔工業」轉變
4、產品技術從傳統機械化作業向高新技術應用滲透方向發展
5、產業模式從傳統林紙分離向「林紙一體化」轉變
6、產業轉移從以貿易出口為主向以投資建廠為主轉變
四、2004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與主力廠商市場競爭力評價
(一) 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龍頭企業規模日益擴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2、外資大舉進入中國辦公用紙市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3、企業改善技術裝備、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 主力廠商市場競爭力評價
1、晨鳴紙業
2、博匯紙業集團
3、芬歐匯川(常熟)紙業
4、太陽紙業
5、亞龍紙製品(崑山)
五、影響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因素分析
(一) 有利因素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有力拉動紙張需求
2、產業政策重點扶持,享受國債貼息支持
3、「林紙一體化」工程實施,緩解原料緊缺狀況
4、高檔辦公用紙的需求快速增長,為企業提供新的增長點
5、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步伐加快
(二) 不利因素
1、纖維原料與項目建設資金短缺制約市場發展
2、原材料漲價給造紙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3、國際資本的進入所帶來的沖擊
4、環保政策的嚴格限制
5、新的「數字紙張技術」的替代效應
六、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趨勢
(一) 市場規模
1、市場規模將以超過國民經濟的的速度增長
2、「林紙一體化」工程推動企業規模化經營
(二) 市場結構
1、廢紙在原料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2、市場消費結構由低向高攀升
3、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日益加大
(三) 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呈現「大者愈大,強者愈強」的態勢
2、競爭日趨白熱化,平均利潤率下降
3、先進的技術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
七、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預測
(一) 市場規模預測
(二) 市場結構預測
1、原料結構預測
2、市場結構預測
八、建議
(一) 加強廢紙回收利用
(二) 實施規模化經營
(三) 推動產品結構的多元化和高檔化
(四) 細分市場佔領高檔小紙種
(五) 加快技術裝備更新,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力

報告說明

表目錄
表1 2002年世界十大造紙跨國公司年銷售額及產量
表2 2004年歐洲A4(B級)復印紙FOEX指數
表3 2001-2003年紙產量100萬噸以上省份
表4 部分品牌復印紙的市場報價
表5 2001-2003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中國造紙企業
表6 2003年中國造紙企業產量排名前20名
表7 辦公用紙企業競爭力評價
表8 2004年晨鳴紙業中報主要財務數據
表9 美、英、歐盟與中國再生紙使用情況比較
表10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量預測
表11 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品結構預測

圖目錄
圖1 1995-2004年全球辦公用紙總需求量
圖2 2003年全球紙漿產量分布
圖3 2004年歐洲A4(B級)復印紙FOEX指數
圖4 2004年中國造紙原料結構
圖5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產量預測
圖6 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原料結構預測

報告簡介

本報告全面總結了2004年全球與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情況,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充分的論述,從多個角度揭示了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結構與供需關系特點,以及各大廠商在不同細分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並對主力廠商的市場競爭力分別進行了綜合評價。
本報告特別指出:2004年,由於龐大的市場需求的拉動,中國辦公用紙市場保持了快速的增長,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隨著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和國際競爭的國內化,中國辦公用紙生產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靠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靠體制創新提高管理效能、靠資本運作實現規模化和集團化是國內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策略;而適時與外資進行多領域、多形式的合作成為企業經營策略的關鍵之一。中國辦公用紙市場從成本競爭進入品牌競爭,品牌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國內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制勝」戰略,通過企業品牌的創造、管理和營銷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本報告深入分析了影響2005-2009年中國辦公用紙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市場發展趨勢做出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預測,並對主力廠商與成長性廠商分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市場發展策略與建議。

相關連接
◆ 2007年中國造紙行業研究報告 [ 2006-12-12 ]
◆ 2006年全國造紙業年度分析報告 [ 2006-12-01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1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3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造紙行業分析季度報告(2季度) [ 2006-11-27 ]
◆ 2006年中國造紙行業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 [ 2006-11-07 ]
◆ 2006年上半年造紙行業研究報告 [ 2006-10-19 ]

E. 關於紙業印刷廠的客戶分類調查報告

紙張分好幾種,一般情況下用雙膠紙跟銅版紙多些,客戶分類的話可以給你提供一回下。印刷廠答主要接的客戶群是廣告公司,輔助客戶是各行各業的紙品部門。廣告公司也分兩種,如果說你們要合作的這家廠是只印單色印刷的話他做得比較多的也就是直接客戶,因為單雙色印刷品一般只用於簡單的宣傳跟日常用。如果這家廠大些的話客戶就廣一些,在廣告公司這一部分里,有些廣告公司會自己配有小型單色印刷機,所以這一部分客戶只做彩色印刷。另一部分的公司就給這家公司所有的印刷業務。而直接客戶裡面就比較多了,比如說你們學校,就是一個很大的客戶群,再就是分部在每個角落裡的大小店子,大小公司,但凡是有經濟收入的都是其客戶。回答完畢

F. 紙的研究報告

蔡倫發明了紙!紙是我們可敬的蔡倫發明的,真可謂「紙的父親」。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早在西漢,我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干,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
造紙術對促進世界文明發展有重大作用。關於蔡倫與造紙術的關系,當今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他是造紙術發明者,第二種意見認為西漢初已用紙代簡,蔡倫只是造紙術革新者。現在看來第二種意見是正確的,因早在蔡倫200年前的西漢初即已有用於書寫的麻紙。蔡倫的貢獻是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發展,但「造意用樹膚以為紙」者,倒有可能是蔡倫或其尚方下屬。皮紙用樹皮纖維製成,其技術難度比麻紙更大。蔡倫的貢獻就在於使皮紙生產在東漢發展起來。麻紙及皮紙是漢代以來1200年間中國紙的兩大支柱,中國文化有賴這兩大紙種的供應而得以迅速發展。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最終取代帛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發明者,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么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造紙業仍繼續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 造紙的過程)
一般印刷紙的生產分為紙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制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頁。
造紙廠一般需貯存足夠用4~6個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貯存中經過自然發酵,以利於制漿,同時保證紙廠的連續生產。經備料工段把蘆葦、麥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產化學漿)或木斷(供生產磨木漿),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內加化學葯液,用蒸汽進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紙漿,或把木斷送到磨木機上磨成紙漿,也可經過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紙漿。然後用大量清水對紙漿進行洗滌,並通過篩選和凈化把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據紙種的要求,用漂白劑把紙漿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著利用打漿設備進行打漿。然後在紙漿中加入改善紙張性能的填料、膠料、施膠劑等各種輔料,並再次進行凈化和篩選,最後送上造紙機經過網部濾水、壓榨脫水、烘缸乾燥、壓光卷取,並進行分切復卷或裁切生產出捲筒紙和平板紙。如果生產要生產塗布印刷紙,則需要乾燥中部或生產成捲筒紙後經塗布加工而實現。

G. 紙張的消費、浪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幫忙寫一份調查報告,謝謝!!

一.調查背景: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錢網等為原料,造出了當時非常著名的「蔡侯紙」。從東漢到明朝以後約1800年間,中國的制紙一直儀在手工製造階段,到清朝1891年,在上海創建了倫章造紙廠,這才開始了機器造紙工業。目前,在國際上,造紙是僅次於電信和鋼鐵的第三大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紙在各行各業發展及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給事業的需求和人們帶來的方便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它的製造過程中,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絢麗多彩的大自然帶來了災難——嚴重的環境污染。
二、調查目的:為了更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現在所面臨的危機,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三、調查時間:2008年4月6至2008年6月6日。
四、調查方法:從網上瀏覽,翻閱書籍。到造紙廠實地調查生產程序及原料。
五、網上資料
(1)傳統造紙術的現狀
投資巨大的金東公司自1997年6月建廠,1999年遠行就進入了有序的發展,並於2002年5月創辦了公司自己的刊物《太空梭》。創刊伊始,就以著力於弘揚與挖掘中國的傳統造紙文化為已任,在公司副總黃良典先生與工會主席孫炳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文化報道小組,深入了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偏僻山村采訪,親身觸摸到中國傳統造紙術跳動的脈搏,及時了解到造紙術在中國的現狀。
2004年的6月,我們在安徽宣城的涇縣西鄉小嶺村一帶,親眼目睹了被譽為「中國國寶」的宣紙的整個製作過程,從採集原料,到發酵打漿,到揭紙脫水,烘乾等大小繁瑣的工序七十二道,並深深地為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而自豪。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們又利用業余時間趕赴浙江,陝西等地,在一個個古樸接近於封閉的小材古寨,真實地領略到傳統文化在中國民間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也深深為造紙的現狀感到憂慮。
中國造紙術在千餘年的變革中,不斷融合了本地的特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紙品工藝。
傳統造紙中,都是因地制宜,選用當地最為廉價,取之最為方便的植物原料進行造紙,四川的青衣江畔,安徽的涇河流域,西安的灃河兩岸都隱藏著一個個古老手工作坊。在四川夾江縣,遍生竹林,因而紙農把嫩竹「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 短短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傳統手工造紙的全過程,用這種工藝做成的紙,在四川稱為「蜀箋」,備受近代大書畫家張大千先生的鍾愛,又被今人稱為「大千紙」,四川的造紙尤以馬村的規模最為龐大。
宣城的涇縣所產紙張稱為「宣紙」。歷來為貢品,並為科考用紙,因古涇縣的地勢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說,山多,灌木資源豐富,故聰明的宣城人利用檀樹皮、稻草等物造紙,皆為上品。具體做法為將山上脫落的檀樹皮、稻草放在山坡上,經風吹日曬,自然漂白,然後舂碎成漿,加上山上的大量的彌猴桃樹樹脂放入漿水內,撈出的紙品質地潔白細密、柔軟均勻、光而不滑,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權子滿》詩中寫到「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可見宣紙在當時的價值。
福建將樂、浙江的澤雅也以紙山而聞名於世。從我們的文化報道小組成員在當地所見情形來看,兩者應該是相承一脈,皆以竹佐以石灰,漬之入水,再利用水碓、石臼等設備搗爛成漿,因沒有加以漂白,故所產紙張呈黃色,因而只能用於冥燒,來寄託現代人的一種哀思罷了。
(2)關於造紙的傳承與思考
雖然傳統造紙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及研究價值,但也無法掩飾她的頹廢與沒落,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那規模小、產量低、勞動強度大、高污染的弊病也日漸突現。
在山清水秀的雅澤山區,人們利用「四連碓」水能造紙,我們在漿池邊看到,一股股發黃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廢水直接向山澗流去,據了解這種水流進田地莊稼將枯死,流進河池魚蝦也根本無法生存。四川夾江也因人們大量無節制地砍竹林造漿做紙,造成山體岩石裸露,灰塵四處飛揚,原本悠靜的青山已是千瘡百孔,在馬村的一家宣紙作坊的巨大篁鍋前,一張姓老闆告訴我們,造一噸手工紙大約要耗費一百二十餘噸的水,廢水也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於山野之間。
因為我們傳承的是中國造紙文化,我們奉獻的是利用現代化造紙技術來造福人類的一種精神。
六.調查結果
紙是紙質文物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種類可分為手工紙和機械紙。手工紙有麻紙、皮紙、藤紙、竹紙、棉紙,還有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19世紀末,機器紙逐漸代替了手工紙,常用的有新聞紙、印刷紙、打字紙、有光紙、圖畫紙、牛皮紙等。
一.造紙原料
1.韌皮纖維: 是古代造紙主要原料,由於含纖維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間。加上纖維長達120~180毫米,纖維長度比寬度約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韌皮纖維很長,造出紙來很堅韌。
2.莖纖維: 如竹、稻草。其纖維素含量在24%~ 60% 之間,長度比寬度約大於100至 200倍。紙張在不同時期,選用什麼材料和工藝製作,其紙張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3. 種毛纖維: 如棉花,棉花纖維素含量最純、最多,一般可達 90% 以上。纖維長度比寬度大約有1250倍。由於纖維特別細長,交結力好,質地強韌、組織細致柔膩,造出來的紙較耐磨、耐久。
二.紙的分類
1.麻紙。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萱麻和大麻)制的紙張。常見的有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旱灘坡紙等。
2.藤紙 。藤紙早在晉代已有製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兩省大量生產,其紙是用藤樹皮的纖維所造。當時有白藤紙、青藤紙、黃藤紙之分。
3.宣紙 。宣紙是用檀樹皮、稻草為原料製成的手工紙,出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細致勻整、色澤經久不變,被譽為「滑如春冰密如蠶」的美稱。宣紙屬皮棉紙類,因品種規格繁多,不一一詳述,常見的有:羅紋紙、棉連紙、玉版宣、單宣、十刀頭、夾連紙等,為我國唐、宋以來的古代書畫所採用的紙。
4.棉紙 。棉紙又稱皮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作而成,質地細柔、富有軔性。從紙的縱面撕去,其斷裂處呈現絲棉狀,因而得名。棉紙的品種因地而異,常見的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上海棉紙、遷安棉紙、蠶繭紙、藏經紙、高麗紙、冊子紙、美濃紙、開化紙、太史連紙等20餘種。
5.竹紙 。竹紙是用石灰處理的嫩竹為原料製作而成,因顏色略呈黃色,又稱「黃紙」,主要有:毛邊紙、毛太紙、川連紙、元書紙、梗棒紙、連史紙等十餘種。
6.其它紙。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紙以外常見的還有牛皮紙、磁青紙、虎皮宣、蠟箋紙、發箋紙、金紙等。
三.造紙法
造紙法分兩種,但目前因為科技的發展與機器的不斷改良,手工造紙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以機器造紙法為主。
(一)手工造紙法
我國是發明紙張最早國家。在十九世紀以前生產的紙,通稱手工紙。手工紙又分竹紙和皮紙。歷代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書畫都是採用皮紙做成的。這些紙張保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這與手工紙的生產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造紙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得以發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在紙坊工人師傅的大力支持下,採取模擬實驗,從漢紙製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濕→切碎→洗滌→舂搗→打槽→抄紙→曬紙→揭紙。
過渡到現今陜西鳳翔造紙的十六步復雜過程:
浸濕麻料→切碎→碾料→洗滌→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滌→細碾→洗滌→打槽→剪紙→壓榨→曬紙→揭紙。
但歸納起來,手工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漿、抄
紙四個階段進行討論。
1.蒸煮: 造紙原料經機械預處理(浸濕、切碎、洗滌),在制漿過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劑浸透,目的在於脫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質、蠟質、松解原料中殘留的膠質及其它填充物,使製成的紙張不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含有鈣(Ca2+)、鎂(Mg2+)等物質,使紙呈中性或偏鹼性,阻止游離酸的形成,防止紙張進一步的變質,使紙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紙的漂白工藝採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據清人莫興三《造紙說》: 「曝已復漬,漬已復曝,如是者三,則黃者轉為白矣。其漬也必以桐子灰,黃荊木灰,非是則不白」。紙漿先經過陽光照射,利用空氣中的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纖維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質變成其他基因,然後利用桐子灰、黃荊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質,起到漂白作用。經過這種漂白處理的紙漿所造的紙,久不變色,不易老化變脆。
3.打漿: 胡韞玉在《紙說》中寫道:「鑄之於臼,千錘萬杵搗愈多,而質愈融,楮骨竹筋盡為液流」。 說明打漿要充分,只有通過充分的錘搗才能造出纖維交織均勻的紙來。
4.抄紙: 植物纖維經上述處理製成紙漿,為使纖維在水中離散浮游,除了充份攪拌,通常加一些如黃蜀葵、楊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懸浮劑,以便使纖維分布均勻,增加強度。
從上述簡單過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紙加工緩慢,生產過程細致,殘留在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很少,纖維不易受到損害,因此紙就堅固、耐磨。目前我們見到的晉、宋代的書畫和古書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紙張仍然是潔白如玉,完整無恙,這些紙都是用傳統手工方法生產出來的。
(二)機器造紙法
機器造紙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過程,首先准備原料,然後再製成紙漿。由於製造紙漿時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機械與化學法之分。
1.機械法:就是用機械的方法來離解纖維製成機械木漿。這種木漿,木質素無法除去,且其纖維短而粗,又含有較多非纖維素,所以製成的紙張疏鬆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黃,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個因素。
2.化學法,就是用適當的化學葯劑,在蒸煮原料過程中,除去木質素及其它非纖維素,使纖維離解而成一種紙漿。根據所用的化學葯品的不同,化學法可分為亞硫酸鹽法、鹼法和氯化法等。
(1)亞硫酸鹽法:是用亞硫酸氫鈣[Ca(HS04)2〕和亞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這種混合液蒸煮纖維,製成亞硫酸鹽化學紙漿,此種紙漿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纖維素和蒸煮液以及產生木質素磺酸的酸性殘留在紙漿中,因此,紙張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鹼法: 是用苛性鈉作為蒸煮液與原料一起在高溫下蒸煮的方法。由於鹼性太大,對纖維損害較大,使紙強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現已很少應用。
(3)氯化法: 是將原料同氫氧化鈉一起蒸煮,經氯化、鹼液後處理,除去木質素, 再經過漂白,在這過程中有時用鹼,有時用漂白粉,有時用氯來處理,會使纖維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從紙漿製造方法可以看出:紙漿的質量與紙張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造紙原料消耗情況
原材料不僅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而且是影響我國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由於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造紙工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佔比重高達44%,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目前,中國的木漿消耗量比較低,也有1130萬噸,不是中國造紙企業不喜歡木漿。而是我們沒有這么多木漿,沒有這么多木材,沒有這么大的木漿廠。 目前我國紙業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加快發展木材制漿造紙問題和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我國的廢紙回收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是廢紙回收的渠道未開通,尤其是產生專業類廢紙的行業機關大戶的通道「關閉」。 僅以新聞紙為例,北京現在有上百種報紙發行,每日發行噸數起碼有幾十噸,這其中有70%-80%的廢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實際回收的數量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准,大量的廢紙被白白浪費掉了。
而這樣的情況,足以導致我國的環境因素極為嚴峻。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佔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各項污染的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40%-45%,居各項排放量的第一位,造紙工業已成為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造紙工業是一個產量大,用水多,污染嚴重的輕工業;水污染在各種工業中,名列廢氣,固體廢氣物及雜訊等污染,也很嚴重。
造成這么嚴重的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紙漿結構中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偏高。因為木漿有著成熟的污染回收技術,鹼回收可達98,因此給環境造成的污染較小。但是對草漿造紙,目前全球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經濟的防治污染的辦法,對環境污染較大。發達國家造紙業紙漿結構為木漿62.6,廢紙漿34,非木漿(草漿、葦漿等)3.4。但在我國,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高達22。
2、造紙業集中度低,小紙廠偏多,污染嚴重。這些高耗能、高耗水的以草漿制紙為主的小紙廠是造紙業重要的污染源。
3、造紙工業的廢水若未經無效處理而排入江河中,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發酵,氧化等。使魚類,貝類等。水生生物缺氧致死;一些細小的纖維懸浮在水中,也很容易造成魚類死亡;廢水中的樹木屑,木屑,草屑,腐草,腐漿等沉入水底,淤塞河床,發酵中,不斷產生有毒臭氣;廢水中還有一些不容易發酵,分解的物質,懸浮在水中,吸收陽光,減少陽光透入河水,妨礙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帶有一些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有毒物質。總之,造紙廢水使河水濁黑,惡臭,水草不生魚蝦滅跡,蚊蠅叢生,蛀蟲遍地,危害沿岸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痢疾,腸炎,痔瘡等急病盛行,同時,還不利於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4、造紙工業排放的一些固體廢物如腐爛漿料,漿渣,樹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發酵變質,放出臭氣,下雨時,還流出有毒臭水,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源。生產過程中鍋爐燃煤產生的廢氣和煙塵及機械的雜訊也影響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健康。
六、調查建議:
1、造紙工業的污染大部分來自製漿過程。制漿廢水中還含有很多有用物質如燒鹼和纖維。一些物質若直接排到河中,會發生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變化而污染環境。這些物質棄則為害用則為寶。因此,小紙廠向中大型紙廠發展,也是防範措施之一。例如,制漿過程中的蒸煮工序,撮出紙漿後,排出來的黑色殘液,黑色殘液的治理是回收熱能和鹼治理的裝置叫鹼回收裝置。即將黑色殘液蒸發掉水分,然後送入鹼回收爐內燃燒,產生熱能,可用來產生蒸汽、發電和熱水,回到生產過程中利用。燃燒後剩下的物質加入水和石灰,就得以鹼,這些鹼又回到制漿過程的蒸煮工序,還可作為副產品銷售。
2、造紙過程的廢水,可先回收纖維,剩下的水經過濾後再回到前面的工序進行循環利用,反復利用幾次後再排。這樣,即可節約資源,又減少紙廠的廢水經回收有用物質和綜合利用後,若土地有條件,可採用土地處理法來凈化廢水漫流在坡度較平緩的草地或林地上利用土壤凈化。另外可利用天然窪地,水塘培植水生植物以凈化廢水,水生植物以水花生及水葫蘆效果最好。出水用於農田灌溉,固體廢氣物大部分可綜合利用。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造紙業雖為我國的一個重要企業,但是國家對於此頁的環境的重視度不夠。不光從產業結構和科技,就連原料都有著一定的差距。我們認為國家應對此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改善環境,不能再走那條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但從我們普通人來說,更應從中得到更多。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應該節約用紙,盡我們的可能為地球的環境力所能及的做些事。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獻出我們的一份力。

H. 誰有太陽紙業開拓市場的調查報告

40元 ...下個搜狗地圖(安卓或者蘋果版),在裡面輸入起點跟終點,能大致算出打的士過去要多少錢,希望能幫助你! ...10 ...

閱讀全文

與紙業行業市場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rails電子商務 瀏覽:730
餐飲會議活動策劃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256
色弱可以報網路營銷嗎 瀏覽:28
低成本品牌營銷講師 瀏覽:747
地標性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612
制定抖音推廣方案 瀏覽:732
易轉發微信營銷系統 瀏覽:727
b2a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92
湖南佰盈網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93
校園法治教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0
電商創業孵化培訓方案 瀏覽:335
學校專題培訓方案 瀏覽:713
飲料春節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89
旅行社市場營銷6 瀏覽:694
市場營銷專科排名 瀏覽:454
賣東西營銷方案 瀏覽:670
美容會所開業策劃方案 瀏覽:752
共享單車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212
高儀品牌推廣年度方案 瀏覽:708
2016網路營銷發展趨勢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