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開題報告跨文化營銷策略分析

開題報告跨文化營銷策略分析

發布時間:2021-09-12 07:00:54

『壹』 求 中國家電類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策略選擇的開題報告

我國製造業的品牌營銷探討

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製造業發展迅猛,在國際貿易中的出口增速更是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製造大國,被人們譽為「世界工廠」。但製造大國不是製造強國,在2005年由世界權威機構評出的100個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中,美國占據62個,而我國製造業無一上榜。我國的製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以價格低廉擠占市場,MADE IN CHINA成為了中低檔貨的代名詞。我國的製造業正面臨著品牌低廉的境地。

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轉變為品牌競爭格局,隨著我國在WTO框架下的不斷開放,我國製造業不僅在國際市場上直接面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強勢品牌的競爭,而且在本土也面臨著強勁的競爭。如何在這場品牌大戰中贏得未來,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的品牌形象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艱難課題。

本文以品牌為核心,以我國製造業如何實施品牌營銷為主線進行探討,希望能為我國製造業樹立優勢品牌提供思路,支持我國民族品牌發展壯大,創立自己的世界品牌。

關鍵字:製造業,品牌,市場營銷

一、 我國製造業實施品牌營銷的意義

我國製造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製造業的發展壯大對於我國的經濟至關重要。當前的市場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轉向了品牌競爭,實施品牌營銷對我國製造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製造業的特點

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建國初到1978年的改革開放,這是我國製造業形成比較獨立完整體系的時期;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到上世紀90年代初,是我國製造業中以輕紡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的迅猛發展期,帶有比較明顯的粗放性和文革後恢復性發展的色彩,這一階段製造業的發展使我國基本上告別了工業產品短缺的時代;第三階段自90年代初開始,我國製造業在開放和競爭的環境中進入了結構調整和產業提升的新時期,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明顯上升,進入新世紀以後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製造業發展速度驚人,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

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具有如下特點:

1.製造業產值居工業的主導地位

我國的製造業在國家的工業體系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的GDP快速的增長,跟我國的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不無關聯,如今我國的製造已經占據了我國工業產值的絕大部分。據國家統計局信息,2005年製造業占我國工業企業數量的九成以上、主營業務收入佔八成以上、利潤佔七成以上,在我國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製造業132.9萬個,佔91.6%。

2.OEM比重較高,缺乏自己的品牌

由於我國製造業低廉的人工和成本,各種資本不斷湧入製造業,使得製造業空前繁榮,但我國的製造業的繁榮是以喪失自己品牌,為國外公司貼牌加工產品為代價的。在全球製造業的生產鏈上,我國的製造企業只搖盪在中低端。據統計我國外貿200強中企業出口值有74%是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實現的,而與此同時,在全球的製造企業500強中,我國製造業沒有一家上榜。我國有識之士不無憂慮的告誡說我國製造八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波音飛機。數據顯示,我國企業擁有自主商標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大部分企業國際營銷投入不足,121家自主品牌出口企業平均境外廣告投入不足300萬元。

3.製造企業品牌創業時間短

西方強勢品牌大都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這些品牌在長期的市場運作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品牌運作之路,它們的強勢與其時間的積累有很大的關系。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大多創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遍存在著品牌時間比較短。品牌時間短,可以讓品牌更好的迎合現代發展的需要,但也存在著巨大的挑戰。我國家電製造企業海爾品牌創建時間僅僅24年,作為後起的製造品牌,可以靈活的賦予品牌以新的形象,但也存在著品牌文化底蘊的不足等弱點。據統計,我國製造品牌大多數創業時間在20年到50年之間。時間是檢驗品牌的最大的試金石,我國的製造品牌仍需要時間的考驗。

(二)我國製造業實施品牌營銷的必要性和意義

品牌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一種無形的競爭手段,是企業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顧客建立起來的、同時需要企業維護和開發的一種關系。品牌具有控制效應、增值效應、優化效應和社會文化效應。品牌營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包含了品牌定位、品牌推廣、品牌維護和品牌創新,此外它還涉及到質量的控制,廣告,公共關系,售後服務,跨文化營銷等等一系列的運作。實施品牌營銷可以有效的整合我國製造業的各種要素,促使其提高素養,對提升我國製造業的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市場正由產品營銷轉向品牌營銷。

傳統的產品營銷在現代市場格局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未來國家間的競爭將是品牌的競爭,品牌的多少與強弱反映了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對企業來說,生產一種產品所能創造的價值也許是有限的,但創造一種品牌,對於資本的增值往往是驚人的。正因為如此,在市場經濟中真正競爭的最後歸宿,就是品牌的競爭。

可口可樂人有一句名言:即使我們的工廠一夜之間全部燒光,我們也能夠很快恢復生產。這就是品牌的威力。擁有一個好的品牌可以搶占市場份額,可以贏取最大的利潤,還可以迅速的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國的製造業目前仍處於產品營銷的階段,隨著市場的日益成熟,以及和境外強勢品牌的不斷碰撞,我國製造業走向品牌營銷將是大勢所趨。

2.製造大國需要成為品牌強國

我國是個製造大國,我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三的位置,但在世界的100個最強品牌中卻沒有我國品牌的身影,並且我國品牌與國際品牌存在巨大的差距。美國著名財經雜志《商業周刊》與總部位於倫敦的國際品牌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06世界最新品牌價值排行榜(表1)中,可口可樂以670億美元位居榜首。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周刊聯合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發布的2006年我國最有價值品牌榜(表2),海爾(Haier)以639.89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保持第一。

此外,我國製造業出口到國外市場的產品大多以低品牌,低附加值的方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中低檔的市場。還有部分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是通過貼牌的方式,而我國製造業只賺取一點微薄的加工費。走品牌營銷之路將是拉近我國製造業品牌與國際強勢品牌距離的必要途徑。

表1 2006年世界最新品牌價值排行榜前5強

排名
品牌
品牌價值(單位:億美元)

1
可口可樂
670

2
微軟
599

3
IBM
562

4
GE
489

5
INTEL
323

表2 2006年我國最有價值品牌前5強

排名
品牌
品牌價值(單位:億人民幣)

1
海爾
749

2
聯想
607

3
TCL
362

4
五糧液
358.26

5
一汽
357.28

3.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實施品牌營銷能提升我國製造業的形象。品牌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好的品牌能讓受眾更好的接受,也能得到更好的美譽度。來自瑞典的沃爾沃汽車將安全作為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厭其煩的向客戶灌輸它的安全的理念,並收集車禍後駕乘人員安全脫險的各種生動故事加以傳播,現在沃爾沃公司已經成為了值得信賴的安全汽車生產商;而我國的民族汽車製造廠商如奇瑞、吉利汽車公司仍處於低廉、低檔的品牌形象。

實施品牌營銷能提升我國製造業企業的利潤。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製造企業不斷的上演著價格大戰的硝煙,如彩電大戰、影碟機大戰,甚至在國外市場上,我國製造業不僅要同東盟、越南的企業大打價格仗,而且中國企業之間也在相互的壓價,這導致企業的利潤的直線下降。通過品牌營銷,企業可以找准市場空間,通過品牌定位的差異化來贏得利潤。

實施品牌營銷可以提高我國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品牌營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涉及到質量的控制,品牌的定位,品牌的維護,品牌的延伸,廣告,公共關系,售後服務等等一系列的運作,實施品牌營銷可以整合這些資源,使之相互協調配合,從而從整體上來提高我國製造企業的競爭實力。

4.品牌能迎合消費者的需要

品牌能反映消費者的生活理念。現代意義的品牌,是指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全部體驗。它不僅僅包括物質的體驗,更包括精神的體驗。品牌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在消費某種產品時,被賦予一種象徵性的意義,最終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及生活觀念。產品是冰冷的,而品牌是有血有肉的,有靈魂有情感的,它能和消費者進行互動的交流。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相差無幾,唯有品牌能給人以心理安慰與精神寄託,能夠展現消費者的個性和身份。同樣是牛仔,穿萬寶路牛仔,表示你是個有男子漢氣概的人;而穿利維斯牛仔,則表示你是個自由、反叛、有個性的人。

品牌能節省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品牌的功能在於減少消費者選擇產品時所需要的分析商品的心力,選擇知名的品牌無疑是一種省時、可靠而又不冒險的決定。在產品製造能力日益強大的今天,同類產品多達數十上百甚至上千種,消費者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只有憑借過去的經驗或別人的經驗加以選擇合適的品牌。如此而言,品牌是一種經驗。因為消費者相信,如果在一棵果樹上摘下的一顆果子是甜的,那麼在這棵樹上的其餘的果子也是甜的。這就是品牌的「果子效應」,它能大大減少消費者購買商品耗費的心力。

品牌能降低購買風險。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商業世界充斥著信任危機感。對於陌生的事物,消費者不會輕易去冒險,對於品牌和非品牌的產品,消費者更願意選擇的是有品牌的產品,這時,品牌會使人產生信任與安全感,使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風險降到最低。對於製造企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怎麼樣,而是消費者認為你怎麼樣,就是為了留住顧客的心,也要加強品牌建設。

二、 我國製造業在品牌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製造業企業在市場的磨練中逐漸開始重視品牌營銷,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我國製造企業的規模不大,實力有限,對品牌營銷存在誤區,因此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營銷總體程度仍舊不高,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程度低,產品品牌單一粗糙

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程度底,尤其在國際市場上。2005年我國製造業出口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7600億美元,但自主品牌出口只佔到10%,其他90%都是OEM,我國製造企業只獲得了產品價值鏈中8%的加工利潤,而剩下90%的利潤被品牌商和經銷商獲得。品牌是商品的組成部分之一,沒有自己的牌子的商品很難進入國際市場,即使進入國際市場,其競爭力也遠不如別人,很難登堂入室。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46.5萬個製造企業加上服務業,到1995年底,在國內注冊的商標僅為53.87萬個,在國外注冊商標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不少製造企業,為了完成出口任務,不得不依附於「洋品牌」,賺下很少的原料費和加工費,為他人做嫁衣裳。

產品品牌單一粗糙,沒有考慮到國際商標的問題。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的品牌大多是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字母組合,缺少動感和內涵。我國部分製造企業如永久自行車,蝴蝶縫紉機的品牌就是簡單的漢語拼音,這在國內市場尚無可厚非,但是進入國際市場就很難讓人認同。有部分企業花費巨資設計了漂亮的品牌,但沒有考慮到該品牌在國外已經被注冊了商標的問題,致使品牌在國外的推廣遇到了巨大的障礙。我國的電腦製造企業聯想集團,在國內已經做到了最大,但是進入國際市場時,發現聯想的英文商標LEGEND早就被國外廣泛注冊,不得不將商標換成了LENOVO。

(二)我國製造業不重視對自有品牌的保護。

企業的注冊商標是企業進入市場的標志,企業品牌商標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商標一旦被搶注,企業要麼面臨喪失市場份額的危險退出該國市場,要麼更換商標進入該國市場。2006年3月,中國知名製造商標不斷爆出境外被搶注的消息,委內瑞拉商標局近日連續收到眾多注冊中國知名製造商標的申請,包括「TCL」、「HISENSE」(海信)、「CHANGHONG」(長虹)等在內的知名商標。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國內有15%的知名商標在國外遭遇搶注的尷尬。

在國內,我們所熟知的一些老牌製造品牌則不斷的被國外強勢企業收購,然後束之高閣。如曾經風光一時的揚子冰箱被國外收購後就銷聲匿跡了。1996年,娃哈哈集團與法國達能合資成立公司,2006年雙方因為「娃哈哈」商標的使用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總結說「由於當時對商標、品牌的意義認識不清,使得娃哈哈的發展陷入了達能精心設下的圈套。」。2007年,我國軸承製造品牌洛陽軸承不斷傳出被國際品牌收購的消息,亦令人擔憂。

(三)我國製造業的品牌的附加價值低,國際化程度不高

品牌的附加價值是指那些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費者欣賞的東西和產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東西,也就是通過品牌給消費者提供的信任感、滿足感和榮譽感,它能通過其商品形式維持一種溢價。國外的調查顯示,抽「萬寶路」香煙的人,平均每盒香煙要從口袋裡掏出來30次,其中有1/3是為了欣賞和向別人顯示這個品牌。可見「萬寶路」給消費者提供了較高的品牌附加價值。而在消費市場上,我國製造品的品牌多是低價格,低檔次。以我國重要的服裝製造大省浙江省為例,浙江省2005年服裝出口總額為133.18億美元,同比增長23.73%,但平均每件賣價僅有3.2美元,與國際名牌服裝的售價有天壤之別。

國際化品牌的海外收入占據企業總收入的百分比是用來衡量一個品牌國際化的程度。一直以來,國際品牌的出口能力很強。日本的本田汽車,有42%的收入來自美國。可口可樂70%的收入來自海外。相反,我國製造品牌在國外的營收比重較低,在國外的知名度不高。近幾年我國電器製造品牌「海爾」、「聯想」、「TCL」等企業雖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業績,但不能改變我國製造業品牌的國際化程度低的現狀。

(四)我國製造業品牌缺乏跨文化營銷的意識

品牌文化的營銷是營銷的最高境界。我國製造業往往忽視文化的因素,單純的為營銷而營銷,尤其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很好的將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和沖突日益被人們所重視。企業,尤其是跨文化流動性很強的製造企業,如果要進行跨區域、跨文化的營銷傳播,就需要考慮怎樣才能穿越地域和文化差異形成的障礙,贏得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們的喜愛。我國的製造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已經開始嘗試一種文化的營銷,但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則令人憂慮。怎樣既體現中國文化,又能與當地的文化融合將是擺在我國製造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另外,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設計沒有考慮目標市場國的風俗習慣和人文俚語。世界各國的文化風俗、習慣制度迥異,我國製造業的一些品牌的設計仍舊沿用國內的設計,導致進入目標市場時與當地的風俗習慣相抵觸。

三、我國製造業實施品牌營銷的對策

品牌是一個企業長期的戰略資產,被認為是獲取競爭優勢和財務回報的一個重要來源。不管在什麼市場,針對何種產品,不管是對公司績效還是對股東回報,品牌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品牌消費觀已經深入人心,品牌作為決定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日益主導著市場的購買需求與動向。我國製造業企業由於競爭的不斷加劇、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企業利潤被大幅壓縮,實施品牌營銷,走製造業的品牌之路勢在必行。

實施品牌營銷,提高我國製造企業的產品質量是基礎,還需要准確地營銷和傳播,品牌的跨文化營銷,品牌的結構管理,和品牌的維護與知識產權保護等等系統的工程。

(一)需要提高質量、技術和服務水平

產品質量改進、技術水平提升及服務的水平都直接影響到我國製造企業品牌的形象與地位,它們成為我國製造企業品牌營銷的基本前提與保障。

1.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質量是產品的核心與生命,也是品牌賴以形成的基礎。產品沒有穩定可靠的質量,再好的品牌策略和宣傳也是無法建立優勢品牌的。製造企業尤其需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我國的製造企業生產的大多是生活消費類產品,與消費者接觸密切,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企業的品牌形象。因此我國製造企業實施品牌營銷,首先要在內部建立嚴格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質檢的水平和力度,其次積極實施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通過外部的認證來強化產品的質量。

2. 提升技術水平

產品的技術水平,直接關繫到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並最終體現在企業品牌的核心價值上。我國製造業企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技術核心大多掌握在國外先進國家。我國製造企業要建立國際品牌,就必要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我國製造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其一是通過對先進技術的引進,我國製造企業大多經歷了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引進提高企業的消化吸收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其二與科研機構合作,我國內地擁有眾多的高校、研究所,企業出資與科研機構合作,雙方互補,能很快的將技術應用在產品上;其三,行業內企業技術交流和共享,例如電視製造類企業,可以建立類似於研究所的機構,在內部共同探討,並實現技術的共享。

3. 提高服務的水平

企業品牌美譽度是指一個品牌獲得公眾信任、支持和贊許的程度。在企業品牌營銷進程中,服務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品牌的美譽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從售前到售後的服務體系,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個來源。我國製造業提高服務的水平,首先要真正改變客戶服務的職能,將客戶服務從「道歉」部門變成真正的解決問題的部門;其次可以考慮建立呼叫中心,實現服務的快速響應,另外還需要加強對服務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客服人員的責任心和耐心。

我國製造業企業尤其需要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服務水平,我國製造企業國際市場的服務要盡量的本土化,使用當地的客服人員,這對於解決糾紛,提高親近感具有很好的作用;要提高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包括售前到售後的一整套流程,以提高客戶對企業品牌的認同感。

(二)加強品牌的營銷與傳播

1. 實施准確的品牌市場定位

由於消費者的年齡、性格、偏好、文化、教育、經濟水平等的差異以及競爭者的存在,一種產品不能滿足市場上所有的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而且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實施品牌營銷市場定位顯得很重要。我國製造企業必須對市場進行細分,通過市場細分,對產品進行明確的市場定位,針對不同的市場推出與競爭者相區別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產品的市場定位需要分析目標消費群體的不同喜好、不同消費習慣,並在此基礎上推出相應的產品。

2. 取合適的品牌名稱

產品進入市場進行銷售,都會有一個名稱,這個名稱往往成為品牌名稱的一部分或全部。我國製造業企業要樹立強勢品牌,合適的品牌名稱不可忽視。我國最大的電腦生產商聯想集團將英文名稱由LEGEND變為LENOV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名稱不僅琅琅上口,而且帶有很好地寓意。又如娃哈哈集團,娃哈哈的品牌特點很好地體現了兒童的特性,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合適的品牌名稱既要帶有該行業的特點,也能夠體現企業的文化風格,好的品牌名稱能讓消費者過目不忘。

3. 加強品牌的推廣

企業品牌的推廣是企業品牌營銷的出發點,需要企業的營銷活動來支持,需要企業堅持統一的品牌形象,進行品牌的全球傳播與推廣。我國製造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策略進行品牌的營銷與推廣:通過贊助某些國際上的大型比賽或運動會以提升品牌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為我國製造企業提升品牌知名度提供了重要契機。通過藉助某些有利時機開展有積極影響力的公關活動以提升品牌。如,「健力寶」在進入美國市場時,巧借美國總統搞了一次影響巨大的公關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健力寶」 在美國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從而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在相關國家或地區尋找品牌總代理,藉助品牌總代理提升品牌在該國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這一戰略的關鍵是要與總代理建立利益同盟關系,使總代理能積極地參與企業的品牌推廣與宣傳。選擇分銷商,對即將進入的國際市場選擇一定數量的經銷商,並在當地建立分支機構,主要負責品牌在當地的銷售、推廣及維護,並對經銷商進行一定的管理和給予一定的幫助。

4.加強品牌的維護和創新

企業產品的品牌需要不時地維護。我國製造企業要根據市場發展變化不斷的對品牌進行投資,以保證品牌始終贏得消費者的眼球。此外還要及時地、有效的處理品牌危機。

品牌的創新是品牌發展的關鍵。由於消費者的喜新厭舊,時尚的變化,品牌需要時時跟上時代的變化,原地踏步的品牌是致命的。我國製造企業的品牌的創新可以通過賦予品牌新的內涵來實現,包括創立主品牌下的附屬品牌,或者是賦予新的時尚理念。

由於篇幅限制,原文地址:
http://www.zlunwen.com/instry/instrialdesign/43609.htm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貳』 跨文化營銷的挑戰與對策

一、文化要素對國際營銷的影響
文化差異是在各種人類關系中都存在的,它不只限於語言,還包括非語言溝通、宗教、時間、空間、顏色、數字、美學、風俗習慣、身份意識和食物偏好等,所有這些對不審慎的公司都是潛在的陷阱。
1.語言:語言是溝通的首要工具,反映了每一種文化的特徵、思維、過程、價值取向及其間的人類行為。語言在國際營銷中主要有四個作用:語言在信息收集和評估中發揮重要作用;語言提供了進入當地社團的通道;在公司的溝通交往中,包括公司內部溝通和公司外部營銷網及生意夥伴的溝通,語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語言提供的作用遠超於其基本的溝通能力。特別是在國際營銷的促銷廣告中,對各種不同語言必須要有深入的理解。例如,美國的百事可樂公司有一個著名的促銷廣告詞:「暢飲百事可樂,使你心曠神怡」(come alive with Pepsi)。在中國這一廣告和其產品名稱的絕妙翻譯相配合,取得了極好的效果,然而,同樣的廣告詞在德國卻遇到麻煩。因為其若直譯為德語,「come alive」的意思是「死而復生」。另外翻譯錯誤也是導致失敗的主要根源,解決這種尷尬局面的方法就是使用逆向翻譯法:一個譯者將初始語言翻譯為目標語言,另一名譯者將譯稿譯回初始語言,如果原稿和譯稿是一致的則說明翻譯是成功的。
2.非語言溝通:非語言行為包括表情、眼神、手勢、身體移動、姿勢、衣著、空間距離、接觸、時間觀念等,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比有聲語言更難把握。例如,美國文化講究辦公室大小和方位與主人地位的關系,管理者級別越高,辦公室面積越大,樓層越高,而阿拉伯國家一般沒有這樣的講究。又如日本人在談判中,常有點頭的動作,但這往往不是一種認可對方觀點的表示,而只是表明自己理解了對方的觀點。
3.宗教:宗教是在共同的信仰下,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提供了某種跨文化相似的基礎。宗教對國際營銷的影響可以分為兩方面,一個是宗教教義的影響,另一個是宗教習俗的影響。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應當歸功於新教的倫理觀念。這種提倡勤儉節約的清教徒生活准則,同時又視財富的積累為上帝的恩寵的新教觀念,無疑為資本原始積累提供了精神前提。而儒家倫理對東亞的經濟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宗教習俗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產品銷售,如在中東嚴禁出售豬肉和酒類飲品。
4.價值觀念與態度:價值是共有或相對普遍的信念,它決定對事物的判斷或確定一般的偏好。態度是基於價值之上對各種選擇的評價,用來表述價值,並促使人們以某種方式作出反應。各種文化對工作、成就、職業、時間、財富及革新的態度均有不同,對跨國經營密切相關。一般而言,越是核心的價值和態度,在國際營銷中的影響越大。如在西方國家強調個人獨立性和成就,推崇相互競爭。而另一些國家,如日本等國,人們更為重視集體合作。並更為重視等級觀念。又如,各種文化在時間概念、時間觀念上是不同的。例如,對過去、現在、將來的世俗觀點,為人們提供了行為准則。很有趣的就是對約會的時間觀點:日本人認為不能准時是不能接受的,對德國人,准時是僅次於信奉上帝的事,而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國家,遲到30分鍾並不奇怪。 5.教育:教育在文化的傳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宏觀上看,教育影響和決定一國國民素質、科技水平、價值觀念和經濟發展狀況,從微觀上看,教育影響和決定了個人職業、愛好、消費習慣以及企業生產方式、技術與工藝選擇、產品類型及廣告促銷等方面。例如,一般而言,社會成員的教育程度與收入水平成正比,高收入階層占的比例越大,社會的消費方式和銷售觀念也會發生相應變化,並對企業的營銷產生影響。 6.社會組織:不同文化的社會組織存在差異。如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家庭,西方國家中家庭單位以「核心家庭」為主,一般包括兩代人。而在東方一些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一個家庭通常是「擴展家庭」,包含了三代甚至四代人。不同的家庭模式,以及家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家庭決策權等,直接影響了社會的消費模式。

二、企業跨文化營銷中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文化因素的影響,企業在國際營銷中,既要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也要利用不同文化的特點,進行文化營銷。企業可以憑借或適應於一定民族或國家的獨有的文化特色及其因素,採取和運用一系列策略的措施,建立適當的營銷理念,樹立企業及其產品的良好形象及信譽,構建目標市場對該企業產品的信心,從而達到擴展銷售渠道,擴大產品銷售量和銷售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一系列行為活動的目的。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採用適應當地獨特文化的營銷戰略。由於文化因素對國際營銷具有重要影響,企業在關於產品、定價、促銷及銷售渠道("4P")的戰略制定中,必須對國外市場的差異性保持敏感性和適應性,根據當地文化因素的特點,將原有產品的某些方面,如成分、名稱,價格等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市場需求。如可口可樂公司在香港拓展檸檬汽水時,因最初品牌名譯為「是必利」,銷售十分有限。後公司針對香港居民的中華文化背景及漢語的特色,就改名為「雪碧」,這種名稱既典雅清新,又便於記憶,受到包括香港、中國大陸等在內的巨大市場的青睞。企業的這一戰略還應包括在促銷手段及方式上的運用,即與當地文化密切結合,採用廣告、舉辦文化節,改善公共關系(包括公眾輿論)與宣傳報道等各種方式進行促銷。如萬寶路香煙在中國的促銷就曾多次舉辦過如安塞腰鼓大賽、汽車拉力賽等文化活動,以此來吸引消費者,拓展市場銷路,並收到了良好效果。 2.創造特定文化需求的營銷戰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在國際營銷中,可以積極利用本民族或本企業的獨特的文化,以此來適應和開創市場需求。美國菲利普·莫利斯公司在萬寶路(Marlbaro)香煙的全球營銷中以象徵力量的紅色作為其外盒的主要色彩,並同時在廣告中配以美國西部牛仔的硬漢形象,巧妙地將西部牛仔這種美國文化特色與包裝相互交融,突出表現了美國西部地區粗獷豪邁的特點,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從而使萬寶路成為全世界最為暢銷的香煙。 3.樹立營銷人員對待不同文化的正確態度。跨文化市場營銷人員面對不同文化的差異,需要建立正確的文化認知觀。首先,對可以做的和禁忌的要有文化敏感性,對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善於從文化的角度尋求答案。其次,要認知、理解、接受和尊敬他人的文化和文化差異,應該保持文化中立,不應有所謂「文化優劣」的觀點。再者,跨文化營銷人員應避免簡單地將一個文化的概念移植到另一個文化中;尤其要避免簡單的自我參照標准(self-reference criterion),即:如果我喜歡和使用某種產品,別人也會這樣做;如果某種產品在一地銷路好,則在另一地也有相似的業績。

4.培養企業人員的跨文化技能。企業在跨文化經營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員工的跨文化能力。企業無論是從本國直接派遣人員,還是在當地招聘人才,都會遇到何種策略開發跨文化技能的問題。企業可以採用的主要方法有: (1)通過海外商務旅行和工作經歷增強跨文化工作能力。員工可以通過實踐經歷和旅行獲取應對其它文化的技能,主要包括開展與多文化生意夥伴的日常接觸,在多文化團隊工作,商務旅行和駐外任職。 (2)通過培訓和指導增強提高員工跨文化工作水平。企業可以向員工提供跨文化內部培訓。包括研討會、課程、語言培訓、書籍、網站、討論和模擬演練。人力資源部門也可通過外地旅行、錄像、特別課程和企業內部網提供文化培訓。有時,企業可以聘用文化顧問,指導經理人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領域。有的企業運用「文化翻譯」,幫助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解決問題。這樣有助於協調談判,並解釋出現的誤解。 (3).聘用具有跨文化技能的人員。為了獲得具備跨文化工作能力的經理人,企業採用的另一途徑是聘用。通過聘用來自多樣文化背景的員工或具備廣泛國際經歷的人員,企業可以增加擁有合意技能的員工人數。它們可以積極找尋熟知工作中所遭遇文化沖突的新經理人。然後,企業可以依靠這些新人對他人作非正式的管理培訓。 (4).在企業文化中遵循多樣化政策。如果企業已經實現全球化經營,就可以採用多樣化戰略來跨越文化差異。多樣化可以使員工隊伍趨於多元,並鼓勵員工珍視工作場所的文化差異。鼓勵跨文化了解和對文化差異的積極態度。惠普、摩托羅拉等公司就成功地採用了這一戰略,它們把跨文化培訓融入其多樣化政策中,並把多樣化視為全球經濟中重要的競爭優勢。它們的策略是建立多樣化的員工隊伍,反映並理解公司所服務的多種顧客。 總的看來,文化因素在企業的國際營銷策略中表現出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為企業跨國經營中必須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我國加入WTO之後,我國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成長起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或正在向國際化,從而直接面對跨文化營銷。我國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文化因素與企業跨國經營的緊密聯系及其重要作用,根據目標市場的獨特的文化特色與文化氛圍,制定正確的符合其文化及其需求的經營策略,採用各種方式手段開展文化營銷,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的國際化及其各種經營目標。

『叄』 求一篇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題目:差異化營銷策略及應用

去聽一下劉一秒的演講然後就寫出來了

『肆』 畢業論文國際營銷策略分析 以某某企業為例開題報告怎麼寫

去"90論文"網吧,他們在這個領域相當專業的GBL自己網路搜索哦

『伍』 跨文化營銷策略應考慮哪些因素

1)開展跨文化培訓。對於國際營銷人員進行跨文化培訓,是防止和解決文化沖突的有效途徑,跨文化培訓可以加強人們對不同文化環境的反應和適應能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之間的溝通和理解。通過提高營銷人員對文化的認識和敏感度以及語言溝通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企業在進行跨文化營銷中可能出現的溝通不良,提高市場調研質量,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於文化差異帶來的企業內部摩擦。
2)根據文化差異設計企業產品。文化對人的影響最終是通過行為流露出來的,這就是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往往是通過購買行為的差異表現出其所屬的文化群體。因此,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時,一定要把他們所屬文化的特性設計到產品中去以適應他們的文化個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可能審美觀念完全不同,由此產生的需求也會大不相同,如果企業本著一致的原則來設計產品,那麼很可能在某國極為暢銷的一產品出口到另一國去就變得無人問津,所以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在跨文化營銷中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充分滿足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才能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本地化策略。在進行跨文化營銷時,企業除派遣本國營銷人員之外,還可僱用大批的當地職員,這些雇員比本國營銷人員更為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市場動態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項法規,而且和當地的消費者容易達成共識,這無疑為跨國企業在當地拓展市場、站穩腳跟提供了巨大便利。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和當地的市場調研機構、廣告代理商等合作開發市場,以彌補由文化差異給企業帶來的劣勢。
4)促進異國的文化變遷。文化變遷策略是指利用母國強大的文化優勢,抓住開發國文化變遷的時機,使開發國文化順應自身的需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營造新的營銷環境,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從可口可樂、麥當勞、必勝客這些美國企業對中國快餐市場的沖擊,我們就可以看到文化變遷力量之巨大。但是由於文化差異的長期性,這一過程並不容易實現,這需要跨國企業長期堅持不懈的營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異國消費者購買觀念的轉變。同時,文化變遷策略也只能在文化相對開放性比較大、包容性較強的文化環境中才能得以實現。

『陸』 論文的開題報告如何寫,要點是什麼我的題目是「企業市場營銷創新是全球化營銷的必經之路 」謝各位啦~

開題報告就論文的目的,文獻綜述,論文大綱,期刊網上很多的
文獻綜述
緒論
近些年來,對於村民自治的研究受到了學術界和一些研究部門的重視,在這一領域中也有幾位較權威的學者,本文將以這些學者的研究為基礎從四個方面對村民自治進行深入探討,為村民自治尋求更好的方向作一綜述。
一、研究的起源與意義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頒布實施以來,尤其是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實施以來,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國廣大農村得到推廣實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設的不斷深入,逐步使農村走上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發展軌道。村民自治不僅促進了農村基層民主程度的提高,而且促進了農村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農村治理不斷向走向善治。
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農村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隨之暴露出來。從全國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鄉(鎮)同村關系不協調、農村基層幹部整體素質不高和工作作風不踏實、宗族勢力抬頭並且運用選舉的合法途徑控制農村公共權力,是當前順利實施村民自治制度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在眾多的農村問題中,應當說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支部的角色與功能問題是一個帶有關鍵性和根本性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好,其它問題的解決就無法理出頭緒。
黨的十五大以來,黨中央為了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頒布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這一系列文件,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的地位、作用與任務進行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在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黨中央提出關於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是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面臨新情況和新問題的積極回應與重新思考,這些方針政策的制訂,同時也為國內黨的理論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課題,需要進一步從理論上加以豐富和完善,還需要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進一步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思路和對策,從而豐富和完善黨的建設理論和經驗。對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農村黨支部角色與功能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論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有中國特色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具體而言,中國共產黨如何在農村基層鞏固和加強自己的執政地位,如何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決不是一些抽象的原則問題,需要從理論上加以具體化。只有在理論上對黨的領導有了科學、准確的認識,才能夠正確處理好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的關系,才能夠正確地評價村民自治制度對於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積極意義,才能夠解決黨的基層組織領導權的民意基礎問題。

二、文獻綜述
通過閱讀大量相關書籍、論文,初步歸納出當前學界對我國關於村民自治功能的研究有兩種指向,第一種指向關注村民自治對於解決當前特定背景下農村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種指向關注村民自治在中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
1.王振耀的《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法律制度》和徐勇先生撰寫的《中國農村村民自治》兩本著作詳細考察了村民自治的緣起和功能。
2.何澤中的《當代中國村民自治》對村民自治的性質、特徵、基本原則、自治權利、政策法律基礎、制度保障、組織架構、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並對村民自治的發展和完善提供對策性建議。
3.王禹《我國村民自治研究》研究村民自治的有關法制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問題作出了具體答,以推進我國村民自治的法制化進程和我國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建設的發展。
4.徐勇,徐增陽的《鄉土民主的成長——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主要介紹的中國村民自治的發展與走向,關注和推進鄉村政治社會發展,致力尋求有效的鄉村治理形式。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是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歸納,從四個方面對村民自治進行深入探討,為村民自治尋求更好的方向作一綜述。

第一章 我國村民自治的發展歷程
村民自治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並在80年代中後期伴隨著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而迅速普及。1982年憲法,第一次確認了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1998年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把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全面推進村民自治,作為我國農村跨世紀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方針。全國農村普遍進行了三至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選舉的民主化、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到1990年村民自治的制度逐步完善了起來,199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通過,為村民自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
第二章 我國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與創新
村民自治的主要成就在於民主理念、民主規則和技術程序在農村的推廣,各種村民自治組織通過民主方式建立,並按照民主方式加以運行。這給農村帶來了村莊的基本社會秩序,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並為村莊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它對基層民主和整個國家的民主化都在產生推動和借鑒意義。
廣大農民在村民自治的實踐中, 創造了許多民主的新形式。村民自治更加深入和有實效。村民自治的成功實踐和自主創新,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農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創舉,更是農民智慧的結晶。
第三章 我國村民自治中存在的問題
村民自治推進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 調動了廣大農民的政治熱情。但是我們也應當冷靜地看到, 村民自治作為一個新事物, 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的道路仍然還很漫長, 村民自治的工作仍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就目前而言,影響村民自治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四個(1) 農村經濟相對落後(2) 民主選舉操作困難(3)村民民主意識淡薄(4)有關的法律還不完善
第四章 完善我國村民自治的政策建議
村民自治作為全國村級治理的一種構架,在我國是一次突破,沒有現成的東西作為參考,在探索中發展,在前進中完善,是農村村民自治進一步發展的唯一途徑。(1) 加快發展農村經濟, 努力為村民自治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2)完善民主選舉制度(3)增強村民民主意識(4)加強農村法制建設

『柒』 誰知道中國對營銷策略理論的研究成果么寫論文開題裡面的國內外研究動態,

給你點意見~~

先把論文結構理清~~
綠色營銷(介紹發展及定義)
綠色消費意識的迅速崛起(主要寫健康方面的,最好聯繫到吃)
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最好舉出成功案例)
結合起來寫出意見和觀點(就這么點東西,結合的符合現狀符合邏輯)

開題報告主要就介紹一下綠色營銷,再寫寫他的重要他的好,寫這個題目怎麼有意義就ok了~~

其實挺容易的,資料網路上就有很多~~
內容不一定多出色,態度認真點很有用~~

如果想直接找現成的,我還是覺得不靠譜,
導師喜歡讓你安他的要求做東西,
喜歡讓你一點一點按他的意思去改~~

給你篇寫綠色營銷的供你參考參考格式~~

引言:生活中的綠色消費模式和綠色營銷
很多人以為綠色營銷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不然。當今社會我們提倡一種「簡約消費觀「,它是一種崇尚綠色,注重環保的消費理念。而這種綠色消費模式,在我們的吃、穿、用、住、行以及對周圍環境的綠色消費等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 「今天我們吃什麼、怎樣吃」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綠色食品這種無污染、安全、優質、天然和營養的食品,成了人們的首要選擇;
(二) 在綠色消費盛行的今天,消費者在選購和穿著衣服時,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那些曾風靡一時的化纖紡織品,已受到消費者冷落,那些純天然的、經過先進工藝加工的、經毒理學測試無毒無害、對身體有益的紡織品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綠色消費將更深入到服飾消費之中;
(三) 在「用」上體現綠色消費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用品的資源消耗和包裝及廢棄物等方面的控制上。隨著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思想的確立,一些有遠見的廠商紛紛投入巨資,研製、開發、生產越來越多的環保型產品,無氟冰箱、無毒水溶性建築塗料、無污染電池等節能、無污染的產品紛紛問世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四) 在「住」上,我們提倡「綠色居住消費」, 「生態建築和裝飾」開始成為住房的建造及內、外裝飾的主流設計理念。講究建築材料、結構設計、內外裝演、施工方法等的科學合理,既節約資源又不產生污染。比如,美國市而言,已經建成了一批別具風格的綠色旅館,發展節能住宅正在同革新城市建築設計風格和強化環保意識融為一體,成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途徑。
(五) 在「行」主要體現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積極開發、推廣和使用綠色交通工具在綠色意識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的城市裡電車和自行車的數量明顯增加;安全可靠、佔地少、耗油低的小型車受到人們的歡迎; 液化石油氣是當前世界各國普遍看好的清潔能源,有些國家已將其用於計程車、公共巴士等等。
(六) 對周圍環境的綠色消費主要體現在外出旅遊上,在可持續觀念的指導下,回歸自然,認識自然,欣賞自然,保護自然的新型旅遊生態旅遊迅猛增長。
可見,綠色消費,綠色營銷與我們息息相關。那麼,什麼是綠色營銷呢?下面我們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綠色營銷,人類營銷文明的一大進步!

一、 綠色營銷的興起
企業作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生存與發展與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紛紛推出一系列以環保為主題的「綠色計劃」,風靡全球的綠色營銷,使企業步入了集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為一體的理性化的發展階段。對於綠色營銷,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界定,概括起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四種類型:
(七) 產品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指以產品對環境作為中心點的市場營銷手段。」它強調以環境保護為宗旨,從本質上改革產品的構成以及與之聯系在一起的產品的生產過程和消費後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同時還倡導贊助環保的組織和事業,呼籲社會盡快成立具有權威性的、與「國際綠十字會」接軌的組織,宣傳「綠色知識」的教育。
(八) 環境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市場營銷中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反污染以保持生態,充分利用資源以造福後代」。
(九) 利益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實現企業自身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而對產品和服務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的策劃和實施過程」。
(十) 發展中心論 該觀點認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辯識、預期及符合消費者與社會需求,並可帶來利潤及永持續性經營的管理過程」。
綜合以上觀點,我認為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謀求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的統一,既要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企業利潤目標,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態平衡。當今企業的綠色營銷,就是要以環境保護理念作為其經營哲學思想,以綠色文化作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著的綠色消費為中心的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需求的長期性、全局性、系統性的營銷策略。21世紀對中國企業來說,實施綠色營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
二、 綠色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與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比,綠色營銷是基於綠色需求、綠色消費、環境保護而產生的,兩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區別。
1. 營銷目標從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費轉為追求可持續消費。
2. 營銷服務的對象從消費者擴展到「消費者和社會」。
3.「顧客」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傳統營銷僅僅把人看作消費者,其研究的出發點是如何通過營銷活動滿足其消費需要。綠色營銷則把人看作是具有多樣化需求的「社會人」,消費需要只是「社會人」需要的一部分。綠色營銷就是研究如何通過企業的營銷活動滿足人的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如何從毫無約束地消耗物質資源轉向保護自然資源的合理消費等方面的問題。
4.「需要」的含義大大發展了。傳統營銷所指的「需要」,是消費者單一的物質慾望和需要。綠色營銷則認為,人的需要和慾望具有多樣性,包括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生態需要等。這些需要和慾望可能是相互沖突的,其中生態需要是人本能的、潛在的需要。
5.對「顧客滿足」進行重新定義。不僅使消費者得到作為經濟人的產品需求的滿足,而且得到作為社會人的「社會責任」深層需求的滿足。
6. 企業文化發生本質變化。在傳統營銷條件下,企業文化在本質上是競爭文化,競爭文化不利於環境保護,甚至產生不利於環境保護的後果。在綠色營銷觀念下,企業實施綠色文化,更多地注意「人」的導向, 「人」的價值,把競爭對手、上下游企業更多地看作夥伴,尤其是環境保護的合作夥伴。要與其他生產商、分銷商及顧客之間彼此配合,共同承擔對生態環境平衡、社會資源節約的責任和義務,合力創造綠色生產、營銷氛圍,營造環保時代競爭式的合作文化。
三、 綠色營銷的意義
(一)從戰略思維的高度重新認識綠色營銷的發展意義
(1)綠色營銷可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2)綠色營銷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3)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二)從戰術層面的角度重新審視綠色營銷的發展意義
(1)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佔領市場,擴大市場銷路;
(2)綠色營銷可塑造綠色文明,促進企業塑造綠色文化;
(3)綠色營銷可構建綠色企業形象,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
(4)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 實施綠色營銷戰略的SWOT 分析
(一) 優勢
(1) 消費市場的綠色需求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不斷被強化, 自然、健康、環保等已成為當前消費的時尚與主流。
(2) 綠色營銷空間廣闊。當前, 許多企業正處於邊際成本遞減而邊際收益遞增的階段。這是由於過去奉行的粗放經營模式造成了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大、生產成本高。而現在政府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正在向那些考慮資源環境價值的企業傾斜。這一有利的外部條件為企業推廣綠色營銷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二) 劣勢
(1) 企業推廣綠色營銷的思想和觀念淡薄。過去, 許多企業重產量, 輕質量和公共利益, 對綠色營銷知之不多甚或不知, 對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導致的市場需求變化等沒有充分的認識。
(2) 企業綠色研發能力低、手段落後。我國許多企業規模小, 還處於脫貧解困階段, 投入不多,經營方式以粗放經營為主, 產品技術含量低, 產品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低廉的要素費用。因此要它們在短期內提高技術水平、增強綠色研發能力, 難度較大。
(3) 綠色產品尚未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產品。綠色產品由於成本相對高, 因而難以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產品。大多數消費者, 尤其是中小城鎮與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者仍選擇購買便宜的非綠色產品。
(4) 缺乏作為第三方認證主體的綠色認證機構, 或沒有可以提供有權威、有影響力的服務機構。這一點不僅妨礙了企業ISO14000認證工作的開展, 也不利於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甄別, 因此, 他們在購買綠色產品的時候總是有顧慮, 擔心花了綠色產品的價錢買到的卻不是真正的綠色產品。
(5)環境與資源具有公共物品性, 綠色營銷的實施缺乏自覺性、持久性,綠色營銷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企業性質本身決定不會主動支出綠色成本
(三) 機會
(1) 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 擴大產品銷售量。綠色產品或服務體現了企業勇於對社會承擔責任, 關心消費者, 因而更易於吸引顧客。同時企業的這種「綠色」價值導向, 可促進消費者從情感上偏愛企業的產品, 從而擴大產品銷量。
(2) 有利於企業品牌的建立, 增強其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講,「綠色化」就是「差異化」, 它使企業有別於其他企業, 從而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3) 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綠色營銷強調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心, 強調資源的充分利用、防治污染、開發新資源和資源的再利用, 這些都要以高新技術研究為前提。企業只有開展真正意義的創新, 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高漲的綠色需求。
(4) 可獲取長期的經濟利益, 實現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營銷可帶來更高的邊際收益, 降低成本, 獲得「綠色」利潤, 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這是企業一項十分寶貴的無形資產, 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有利。
(四) 威脅
(1) 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企業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綠色營銷, 對環境產生的良好影響往往無法立刻顯現, 只能等待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准確判斷。若企業開發的綠色產品在某些方面進行改進, 但在其他方面對環境、人體又有新的傷害, 將會對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極大的損害。
(2) 消費者和政府的反擊。我國某些企業在開展綠色營銷的活動中, 未能真正按綠色產品的要求與標准組織生產, 名不符實, 隨意使用綠色產品標志, 有些甚至熱衷於炒作概念, 從而引起消費者或政府的極度反感, 有關糾紛和處罰不斷出現, 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社會形象, 反而使企業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3) 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綠色營銷在我國還屬新鮮事物, 政府對綠色營銷尚缺乏完整、具體的政策導向, 對綠色營銷活動也還沒有明確的判斷標准。
五、 推動綠色營銷戰略的四大動力系統構建
從以上SWOT 分析可以看出, 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是有時滯的。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從構建政府、社會、消費者群體和企業的自動力四大動力系統來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

(一) 政府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政府壓力系統分析
綠色營銷活動關系密切的環境和生態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民族、國家利益和宏觀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更會受到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影響, 所以政府理應責無旁貸地在綠色營銷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 扮演重要角色。
(1) 政策的綠色傾斜和提高行業的國家標准積極實施ISO14000 和環境標志認證,這是通往國際市場必備的「綠卡」。
(2) 強化法律監管,以法治企。通過政府職能來解決綠色經濟中市場機制失效的問題, 將生產經營的外部經濟內部化,即通過法製程序強制性地引導企業行為朝有利於生態環境改善方向發展。
(二)社會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社會推力系統分析
(1) 科研單位的技術貢獻。現階段, 我國綠色營銷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做到「既經濟又環保」, 化解這個「兩難選擇」的惟一途徑就是大力開發「綠色技術」, 實行技術創新。要充分調動社會科研單位的技術貢獻。
(2) 社會輿論的導向。社會輿論是一股無形的強大力量, 綠色營銷的推廣過程要有效調動媒體的力量, 擴大生態教育的覆蓋面, 促進綠色文化與生態科學的社會化, 普遍喚醒各界人士和廣大公眾的生態覺悟。
(3) 環保組織的敦促。近年來, 環境保護主義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許多企業也已經自覺實施了廢物的三「 R」管理: 即廢物的減少(Recing) 、再利用(Reusing) 、再生(Recycling) 。
(三) 消費群體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消費群體的吸引力系統分析
(1) 消費者綠色消費極大地驅動國際綠色營銷的發展。
(2) 消費者的價格認同感越來越強,這一價格認同感是企業自覺走向綠色營銷之路的「引路牌」。
(3) 消費者對綠色品牌的信賴感、忠實度增強。使企業減少其綠色營銷產品不被認可的憂患。
(四) 企業自身推動綠色營銷的實施——企業的自動力系統分析
(1) 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構建綠色企業形象, 推動綠色營銷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在真正實施了綠色營銷之後, 可以通過大眾媒體、公關活動來宣傳企業的綠色形象。綠色廣告與綠色公關的有機結合能很快地豐富品牌的綠色內涵, 塑造出品牌的綠色形象。
(2) 企業實施綠色價格樹立企業產品的優質高價形象,促進綠色營銷的開展。綠色價格是指因附加了綠色價值而高於傳統產品價格的價格。由於綠色產品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而且一般來說, 消費者也會認同綠色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 從而願意支付較高的價錢。
(3) 企業開發綠色消費廣闊的潛在市場空間。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需求層次的攀升, 都促使企業對綠色商品的供給產生了原動力。因此在當今, 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被適度消費方式所代替, 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社會理想, 企業滿足綠色需求就存在著廣闊的潛在市場空間。
六、 綠色市場開發戰略
由於可持續發展成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所選擇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綠色市場的迅速發展,選擇綠色市場,既是企業實現社會責任的需要,也是尋找新的增長點、實現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開發綠色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機會和任務。
相對企業而言,綠色市場開發可以按產品和顧客(消費者)兩個變數展開,如圖:

老顧客 新顧客


品 策略一:
滲透策略 策略二:
市場拓展策略



策略三:
產品創新策略 策略四:
多元創新策略

基於產品和顧客變數的市場開發戰略圖
策略一,市場滲透策略。這是一種以原有的綠色產品面向原有的消費者群,通過提高消費量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的策略。由於熟悉的產品面向熟悉的顧客,實施這種策略的代價較小,操作容易。如果使用這種方法能達到擴大市場的目的,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選擇。但一般而言,除非原有的綠色產品確實具有較明顯的優點,或者由於消費者的綠色意識的提高,願意更多的使用綠色產品,否則,實施這種策略,往往需要企業採取適當的促銷手段。
策略二,市場擴展策略。這是一種以原有的綠色產品,向新的顧客銷售,通過擴大銷售對象的規模實現增加銷售的目的的策略。實施這種策略的關鍵是能有效吸收新顧客,為此,必須保證綠色產品本身的質量上乘,同時,要通過廣告宣傳,公共關系,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手段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喜歡這種產品,還要制定恰當的價格水平,暢通綠色產品的銷售渠道。
策略三,產品創新策略。這是一種面向原有顧客,主要通過開發新的綠色產品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的策略。開發新產品往往要較大的投入,且風險比較大。為此,需要決策者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精神。需要作好產品開發的前期工作,特別是市場分析,預測和產品開發的技術可行性工作,當然新產品上市之時,也要以合理充分的營銷策略組合相配套。
策略四,多元創新策略。這是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開發新的顧客,實現擴大銷售的策略。顯然,這是一種創新的內容和范圍均最大的策略。高風險,高投入,也與高回報相結合。
七、 綠色營銷策略
(一) 樹立綠色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的各方面形象的綜合反映,既包括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及各類人員的形象,又包括企業產品、經營方式、經營效果及企業建築物、有關標識等方面的形象。因此,必須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制定企業形象戰略,形成統一的整體形象。樹立綠色企業形象一方面要使綠色營銷的概念深入全體員工的意識中,達成共識並共同為之努力;另一方面,對外界要加強宣傳力度,使廣大公眾認可。
(二) 開發綠色產品
所謂綠色產品是指對社會、對環境改善有利的產品,或稱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是綠色營銷的基礎,也是其關鍵性的一環。綠色產品開發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設計產品時,應以節省材料、減少污染為目標, 最好選用無毒、無害容易分解處理的材料。著重使用無公害、養護型的新能源、新資源。
(2)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必須實行全面綠色質量管理。具體可以概括為「五R」原則:一是研究(Research),即重視對本企業的環境對策的研究。
二是減消(Rece),即搞好「三廢」治理,減少或消除有害廢棄物的排放。
三是循環(Recycle),即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
四是再開發(Rediscover),即變普通商品為綠色商品。
五是保護(Reserve),即加強對員工和公眾的環保宣教,積極參加社區的環境整治,樹立綠色企業的良好形象。

延伸產品
核心產品

形式產品

綠色產品的整體概念圖
(三) 制定綠色價格
綠色價格是指附加了綠色價值而高於傳統產品價格的價格。
開發綠色產品,通常需要使用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客觀上提高了綠色產品的價格。但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主要決定因素, 這種狀況必然影響綠色產品的發展前景。因此,應認真理順綠色產品價格,制定廣大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價格, 使綠色消費全方位地走入我國消費市場。產品定價過程中,必須考慮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
(1)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政府應允許綠色產品的價格比同類產品價格上浮一定的比例。如芬蘭政府允許綠色產品價格上浮30 %以上;日本綠色產品的價格比一般產品價格高20 %以上。
(2)其次, 要注意綠色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根據目標市場購買者的消費心理、購買行為、購買能力、該產品的市場進入難度及競爭強度等因素來決定產品的經營利潤及其贏利方式,選擇產品的定價策略。常用的定價策略有:隨行就市定價策略;目標定價策略; 認知價值定價策略;滲透價格定價法略等。
(四) 建立綠色分銷渠道
綠色營銷能否成功實施,很大程度取決於綠色分銷渠道建設的好壞。選擇恰當的綠色銷售渠道是提高綠色產品市場佔有率、擴大綠色產品銷售量、成功實施綠色營銷的關鍵。企業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在大中城市建立綠色產品銷售中心。大中城市一般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 向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強。建立銷售中心既可以作為一個銷售窗口展示全國及本地區的綠色產品又可以作為一個信息窗口溝通生產企業與市場的聯系。
(2)建立綠色產品連鎖商店。綠色產品銷售網點可以借鑒國內外連鎖商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實現統一商號、統一價格、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同時還可以成立連鎖總店的配貨中心,組織聯購分銷,既可因大批量直接進貨享受價格優惠,增強與其他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又能夠縮短渠道, 減少污染。
(3)藉助現有的中間商營銷渠道,建立一批綠色產品專櫃或專營店。選擇中間商時, 要把重點放在與本企業有相同的環境保護意識、有良好的綠色企業形象、並能真正合作的中間商上。商店一般要選擇繁華地段、居民文化層次比較高的地段及客流量比較大的地區。
(五) 實行綠色促銷
綠色促銷與傳統意義上的促銷相比更加突出強調綠色因素,綠色促銷的目的是通過綠色信息的傳遞,樹立企業和產品的綠色形象, 使之與消費者的綠色需求相協調, 從而吸引消費者並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進而促進綠色產品銷售量的增加。
(1)綠色廣告是宣傳綠色消費的銳利武器, 這樣消費者就會選擇有利於個人健康和人類生態平衡的綠色產品。
(2)綠色公關是樹立企業及產品綠色形象的重要傳播途徑, 綠色公關能幫助企業更直接、更廣泛地將綠色信息傳遞到綠色廣告無法到達的細分市場,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3)人員推銷是企業主要的促銷通道之一。要有效地實施綠色營銷策略, 推銷人員必須詳細了解本企業產品的綠色訴求所在, 同時要詳細回答消費者所關心的健康、環保等一系列問題。
(六) 加強綠色售後服務
綠色銷售服務是指產品的售前、售中、售後過程中以符合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為原則的全過程服務,作為市場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市場的高速有效運行起著促進作用。在綠色營銷中,應將綠色銷售服務貫穿於整個銷售過程,尤其是售後服務。其目標是既要滿足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也要節約能源和資源,鼓勵重復使用、回收利用和循環再生,減少污染和二次污染,從而引導消費者自覺地進行綠色消費,增進環保意識。企業應建立良好的銷售服務網路,負責綠色產品的銷售服務、咨詢、維修和回收。服務網路的布點要合適,布點要有足夠的服務覆蓋面。
(七) 加快綠色認證工作
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突破綠色壁壘進入國際市場,關鍵的一步就是要獲得「綠色通行證」,即ISO14000 認證和綠色標志認證。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已經為企業申請認證提供了初步條件,企業應主動了解有關綠色認證方面的信息,根據企業自身行業特點、國際化程度、企業規模等具體情況採取行動,條件成熟時要積極申請認證,條件還不成熟時也要積極為申請認證做准備。

八、 總結語
總之, 「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境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並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其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綠色技術、綠色市場和綠色經濟基礎上的對人類的生態關注給予回應的一種經營方式。其最終目標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綠色營銷觀念體現了企業思想意識上的提升,對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推進了人們消費觀念的進步,創造了需求,使企業的經營觀念不只是停留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層面,拓展了企業的經營思路,使企業的視野更加開拓。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場綠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綠色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在21 世紀將成為營銷的主流。

閱讀全文

與開題報告跨文化營銷策略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果罐頭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179
跟電子商務有關的書籍 瀏覽:946
服裝商業策劃方案 瀏覽:883
中國石油化工公司電子商務網 瀏覽:783
遼寧專升本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859
網路營銷軟體儀 瀏覽:774
嘉興電子商務區 瀏覽:961
年度推廣普通話方案 瀏覽:189
商超營銷方案 瀏覽:249
市場營銷地域分析 瀏覽:151
電子商務6 瀏覽:694
百度網路營銷工程師 瀏覽:212
諸城電子商務創業園 瀏覽:541
炸雞店促銷活動 瀏覽:831
市場營銷模擬試卷 瀏覽:177
電子商務需要那些工具 瀏覽:515
o2o電子商務服務流程 瀏覽:107
鑽井公司2018年全年培訓方案 瀏覽:644
上海好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 瀏覽:373
上海雪櫻花電子商務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