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豐田市場調查失敗案例

豐田市場調查失敗案例

發布時間:2021-09-12 06:19:52

『壹』 市場調查失敗案例

記得大約在80年代的中期,北方一個海濱城市的國營啤酒廠打算引進國外技術改造現有版的生產裝置,擴大權產量。在做項目評估時,對市場調查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據記者的報道,估算一個市民平均一天一瓶啤酒,本地市場大約能消費多少量。再與技術引進國的消費比例相比,相差很大。由此估算市場潛力很大,遠遠超出擴產後的生產規模。得出的結論就是市場可行。現在看來,以人口基數估算市場的方法是可以用的,但市場調查所涉及的因素遠不止僅憑直觀或常識就能感悟的那幾個。更重要,一個具體企業確認的市場,與客觀存在的大市場是有很大的差異,不能被膚淺的市場調查誤導。可是,現實中的企業在市場調查中出現問題的案例仍然不乏其例。

『貳』 簡述導致市場調研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些企業或個人成功了,總是喜歡拿過去的思路經營新的品種,殊不知任何新品都有差異性,他們的消費對象、產品的核心賣點及表現力是不同的,經驗主義很容易使產品走彎路,甚至營銷失敗。
作為企業的最高層,老總也要下市場,了解最新的動態,與時俱進,才能懂得創新。作為老產品,包裝也要常更新,但要沿襲原有的核心記憶點與要素,才能使市場趨於穩定,甚至增長。 第二敗:復雜做人,內耗等於坐以待斃 人事紛爭、人事斗爭會使企業大傷元氣,國營企業有、老牌的民營企業也有,很多幹部不是做事,而是做人,專搞人事關系,攻擊對手或有能力的人,結果要麼是能人留不住,要麼是能人也會變得無能。 自己不會做的,別人也不容許做,惟恐企業不亂。有的還分派別,兩派陽奉陰違,企業資源極大消耗,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坐以待斃」。 第三敗:期望太高,走馬燈換將未必就成氣候 當我們認定一個策略後,付諸實施時要長時間堅持一個策略,不能變來變去,或者頻繁更換*盤手,營銷策略忽左忽右,競品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任何一個新*盤手,都有自己的*作思路,他們很難去接受原來的思路,否則擔心認為沒有主見或無能,一旦失敗,大不了他們換一個公司,結果吃虧的是本企業。 第四敗:創意脫離受眾,惟美主義難接受 很多廣告人或廣告公司,在做創意的時候,為創意而創意,追求惟美,把很多高深的妙想溶入表現的畫面,特別是電視廣告,短短的幾十秒,消費者根本來不及領悟就過去了,一頭霧水,不知企業在賣什麼,很顯然,這是一種廣告浪費。還有的平面也追求盡善盡美,力求表現得美侖美奐,也很難在讀者掃描報紙的時候抓住眼球,廣告的殺傷力不夠,無法攝住消費者的心。 第五敗:高高在上,廣告如何落地促銷 廣告不能脫離群眾,一味往皇親國戚上靠,以為這樣才能彰顯產品的至尊,要知道,消費者多數是普通人群,他們希望廣告與自身相關,才能打動他們。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銷售力問題,如果總是自我玩味,可能市場未必就能啟動,廣告落地,形成銷售才是企業做廣告的初衷。 一味地高空宣傳,不考慮地面跟進也是冒極大的風險的。有的企業在高空媒體上大量做廣告,忽視終端營銷,其形成的聲勢卻被競爭對手在終端給攔截了,實在是可惜。 第六敗:盲目跟風,只知皮毛不知肉 跟風,是我們多數中小企業的嗜好。與其花巨資開發市場、培育市場,不如跟風大企業,照搬他們成功的經驗,仿照其成功的手法及策略。跟風學習本身無可厚非,好的策略要提倡推廣,但有很多企業,跟風往往不得要領,最後花了冤枉錢。 以電視廣告創意為例,以皇帝為表現手法的廣告就不少,最後連廠家自己也弄糊塗了,到底哪個是自己的廣告,自己的產品到底賣給誰?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自從腦白金以軟文營銷模式迅速啟動市場以來,眾多企業群起效仿,有的甚至把軟文當成神話,結果花了錢市場起不來,他們並沒有把握軟文的精髓,寫作手法、媒體策略、版面技巧,都是軟文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七敗:短線思維,一錘子買賣早夭折 有短線思維的老總不少,他們拿到一個產品,並沒有長遠打算,今年能賺錢就好,明年的事明年說。缺乏長遠打算,沒有中長期戰略規劃,是很多產品曇花一現的根本原因。 特別是招商的產品,多數中小企業存在撈一票的想法,只要能招到一點錢就好,因此註定了多數產品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品牌過早夭折。其中,包括一些短期內非常成功的案例。做品牌營銷,短線思維要不得。 第八敗:脫離市場,市場不是腦袋拍出來的 很多企業老總都喜歡主觀定位產品,我的產品如何如何好,價格如何較為合理、消費人群應該是哪些、市場前景如何大。他們在腦海里已經把產品的雛形勾勒得非常完美,即便找外腦,也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這樣做市場肯定不行。 要知道,多數企業老總是根本沒有下市場的習慣的。有的完全是出於個人喜好,連包裝都要自己親自定,沒有實事求是。這樣的產品推向市場多數不被接受,成功從何而來? 第九敗:檢討品牌,營銷傳播未必需要整合 整合營銷,是前幾年開始流行的營銷手法。一些營銷人奉為聖經,以為只要營銷整合就會成功,不成功的品牌是沒有整合起來。 其實,整合營銷未必適合醫葯保健品,單一媒體反而更好*作,不僅省錢,而且市場容易啟動。哈葯的主體媒體就是電視,腦白金的前期主體媒體是電視,後期以電視與報媒相配合,黃金搭檔則是以報媒加電視為主要手段。 而那些靠會議營銷推廣產品的品牌則沒有媒體造勢,講究的是一對一的親情營銷,談不上整合營銷。 第十敗:小小成績,延伸品牌何必過急 單品成功比較容易,一些廠家取得一些小成績就想延伸品牌,或考慮推出系列產品。結果,資金分散、人力分流,不但延伸的系列產品沒有成功,連原來成功的品牌也受到影響。 我們仔細研究醫葯保健品市場,發現多數企業靠單一品牌突圍成功的較多,而且多年來沒有延伸,取得了不斐的市場業績。他們遵循的原則是,將主要目標集中在一個產品上,力爭產生最大化利潤。

『叄』 豐田第一次進入美國市場受挫的原因是什麼

豐田車本來是以省油,輕量化出名的,美國人手上有錢,身材高大,喜歡大型車,所以豐田剛進入美國市場時,確實不受歡迎,但是後來豐田及時改變了策略,針對北美市場開發了很多款車型。最終在美國市場取得了成功。

『肆』 大眾豪華車失敗和豐田的雷克薩斯成功,誰能說些具體的 市場營銷課要說案例

豐田的高端雷克薩斯叫雷克薩斯而不是叫豐田
大眾的高端車依然叫大眾。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品牌定位不清晰。市場營銷從品牌定位來分析吧。

『伍』 市場調研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失敗之鑒——市場調研案例分析
來源:.gov.cn

新可口可樂跌入調研陷阱

曾經在朋友處聽到這樣一個美國式的幽默,假若你在酒吧向侍者要杯可樂,不用猜,十次他會有九次給你端出可口可樂,還有一次呢?對不起,可口可樂賣完了。可口可樂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在美國人眼裡,可口可樂就是傳統美國精神的象徵。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品牌,20世紀80年代中期卻出現了一次幾乎致命的失誤。

百事以口味取勝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樂一直是美國飲料市場的霸主,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然而,70年代中後期,它的老對手百事可樂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僅比百事可樂多7%;9年後,這個差距更縮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是:一、針對飲料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年輕人,以「百事新一代」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青春、時尚、激情的廣告,讓百事可樂成為「年輕人的可樂」;二、進行口味對比。請毫不知情的消費者分別品嘗沒有貼任何標志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同時百事可樂公司將這一對比實況進行現場直播。結果是,有八成的消費者回答百事可樂的口感優於可口可樂,此舉馬上使百事可樂的銷量激增。

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口味測試

對手的步步緊逼讓可口可樂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它試圖盡快擺脫這種尷尬的境地。1982年,為找出可口可樂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樂決定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進行一次深入的消費者調查。

可口可樂設計了「你認為可口可樂的口味如何?」「你想試一試新飲料嗎?」「可口可樂的口味變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滿意?」等問題,希望了解消費者對可口可樂口味的評價並征詢對新可樂口味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願意嘗試新口味可樂。

可口可樂的決策層以此為依據,決定結束可口可樂傳統配方的歷史使命,同時開發新口味可樂。沒過多久,比老可樂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樂樣品便出現在世人面前。

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新可口可樂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可口可樂公司又花費數百萬美元在13個城市中進行了口味測試,邀請了近20萬人品嘗無標簽的新/老可口可樂。結果讓決策者們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費者回答說新可口可樂味道比老可口可樂要好,認為新可口可樂味道勝過百事可樂的也超過半數。至此,推出新可樂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國精神

可口可樂不惜血本協助瓶裝商改造了生產線,而且,為配合新可樂上市,可口可樂還進行了大量的廣告宣傳。1985年4月,可口可樂在紐約舉辦了一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邀請20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依靠傳媒的巨大影響力,新可樂一舉成名。

看起來一切順利,剛上市一段時間,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品嘗了新可樂。但讓可口可樂的決策者們始料未及的是,噩夢正向他們逼近——很快,越來越多的老可口可樂的忠實消費者開始抵制新可樂。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說,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意味著一種傳統的美國精神,放棄傳統配方就等於背叛美國精神,「只有老可口可樂才是真正的可樂」。有的顧客甚至揚言將再也不買可口可樂。

每天,可口可樂公司都會收到來自憤怒的消費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個批評電話。盡管可口可樂竭盡全力平息消費者的不滿,但他們的憤怒情緒猶如火山爆發般難以控制。

迫於巨大的壓力,決策者們不得不做出讓步,在保留新可樂生產線的同時,再次啟用近100年歷史的傳統配方,生產讓美國人視為驕傲的「老可口可樂」。

僅僅3個月的時間,可口可樂的新可樂計劃就以失敗告終。盡管公司前期花費了2年時間、數百萬美元進行市場調研,但可口可樂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可口可樂的消費者而言,口味並不是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陸』 案例分析:豐田汽車初入美國市場時遇到的最大的的阻礙是什麼

1983年8月,豐田汽車公司召開了一次意義重大的董事會。它是雷克薩斯汽車的起點。這次董事會以一些無關痛癢的討論話題向外界掩飾著豐田汽車的雄心,當媒體和公眾以為這又是豐田例行公事的總結、表態和發表鼓舞人心言論的會議時,會議室的門突然封閉了,因為他們要開始這次董事會真正的也是絕密的話題。這個話題圍繞著字母F進行的(F就是F1計劃,F還暗指英文單詞Flagship旗艦,1暗指第一輛)。會議的氣氛不再像以往那樣平靜沉默,董事會出現了少見的爭論。對於豐田來說這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項目。董事會主席豐田英二向公司的高層主管、設計師、工程師和企業戰略研究專家們拋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創造出一輛豪華汽車去挑戰頂級市場嗎?
沒有想到的是,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可以」。「可以」這個詞充滿著疑惑和憂慮。但是豐田必須進行這次賭博,豐田汽車發展到1983年需要再來一次突破,就像二戰和五十年代那兩次一樣。事實上,除了豐田英二之外,沒有什麼人從一開始就認同向豪華車市場進軍的號角。豐田公司創辦者的兒子、後來繼承豐田英二董事會主席和總裁職務的豐田章一郎就是猶豫不決者。他認為豐田應該將他們做的最好的事情變得更好——為每個人生產可以負擔得起的汽車。但是豐田章一郎和其他表面贊許而心中憂慮的人一樣,最終還是改變了腔調。「你們將這個問題推給我,為什麼豐田在美國已經有30年的成功,我們還要投資十億美元、投入上萬小時的研究和設計來投產一款全新的高檔汽車呢?可能,你們知道,我不喜歡乘坐別人牌子的高檔汽車。」豐田章一郎在雷克薩斯在美國上市後不久對美國經銷商開玩笑地說:「從此我不用被迫去坐凱迪拉克或者林肯或者梅賽德斯—賓士了。」
豐田英二也很清楚當時豐田的狀況,他不想登上諾亞方舟進行一次徒勞的思想旅行。他認為,豐田一旦涉足豪華車市場,他必須以這一領域的頂級對手為敵,豐田要面對梅賽德斯—賓士S級,要競爭寶馬的頂級7系轎車。如果豐田自降身份,那麼投資的風險就會成倍增加。要生產頂級的豪華車,豐田必須投入巨資開發新的發動機和底盤,然而豪華車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取向對於豐田來說又太過陌生。就算豐田將發動機罩下的一切都做到完美,豐田還需要考慮乘坐的舒適性、內飾和外部的美感一一這些都不是豐田的強項。 最讓豐田為難的是雷克薩斯的名氣。豐田沒有銷售過豪華車。你能想像去勸說消費者購買一輛與廉價的花冠(花冠是美國市場入門級汽車)出自同一公司但是價格卻要數萬美元的豪華車,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嗎?豐田在豪華車市場的主要對手憑借他們的品牌名字就可以賣車了。因為它叫梅賽德斯—賓士,所以我買它;因為它叫寶馬,所以我喜歡它。但是,消費者會願意拿出接近一輛梅賽德斯—賓士S級的錢去買豐田汽車,甚至去買一輛豐田生產又不叫豐田的車嗎?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豐田生產雷克薩斯?豐田是生產千萬輛級汽車的基地,而雷克薩斯與之格格不入。這種做法就如同在麥當勞店裡銷售惠靈頓牛排。」這是《財富》雜志當時對豐田汽車公司的挖苦,不過他們的評價也確有道理。豐田的研究發現,市場正在不露聲色地發生變化。美國的Babyboomer們(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到五十年代初期出生的這批人被稱為Babyboomer,中文的意思就是生育高峰時出生的嬰兒。他們與飽經戰爭風霜的父輩們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價值觀)正在長大,他們很快將要進入仕年,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年輕時,他們是豐田忠實的消費者,但是現在他們想要購買更高檔的汽車。豐田嗅到了豪華車市場的機遇。當時的豪華車生產品牌正變得更加強大、更加開心、更加自信。因為他們迎來了更新一代的奢侈品消費者。豐田英二的「野心」是巨大的,他不願放過每一個成長中的市場,向豪華車市場進軍的命令也就隨之下達。6年的時間,5億美元的投入,雷克薩斯誕生了。1989年雷克薩斯上市,他們擁有兩個未經市場考核過的型號,旗艦LS和入門級轎車ES,當年銷售了16,302輛。兩年後,它們成為在美國銷量最好的進口豪華品牌,並推出了第三個型號SC古貝。2000年,雷克薩斯篡奪了凱迪拉克北美最暢銷豪華車的寶座。從那一年起,雷克薩斯再也沒有離開這個位置。
2003年,雷克薩斯的銷售量達到25.9萬輛,並擁有8個不同型號,其中3種是運動型豪華車。目前大約有130萬輛掛著雷克薩斯L標志的車在美國的公路上賓士著。然而,雷克薩斯只能說在美國獲得了初步成功,但在豪華車雲集的歐洲,它還較難得到有錢人的認可。由於歐洲豪華車市場在全球市場中更為重要的地位,雷克薩斯在走出北美拓展全球的步伐中,將准備更多地把戰略中心放在對於日系豪華車來說幾乎是噩夢的歐洲市場。 在歐洲這塊豪華車的發源地,賓士依靠斯圖加特的風水寶地已經頑強地生存了100多年,來自巴伐利亞慕尼黑的寶馬汽車在匡特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也已經站立在全球豪華車市場之巔;依靠大眾集團的全線復興,新興的豪華貴族奧迪也向全球發出要進軍豪華車老大的誓言,「德國三劍客」開始聯袂出擊全球豪華車市場。然而,這三大德國汽車豪華品牌在德國本土的銷量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下,這與雷克薩斯85%的北美市場份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雷克薩斯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全球性的豪華品牌,因此首先攻下全球豪華車品牌的堡壘——歐洲。
從2002年開始,雷克薩斯就開始試探著幾次進入歐洲市場,雷克薩斯計劃用50億美元輪番轟擊歐洲市場,這個預算是當初雷克薩斯進入北美的2倍多。但是雷克薩斯歐洲之路異常艱辛,2005年雷克薩斯在歐洲的銷量不足2萬輛,2006年雖然增幅不錯,但仍只能徘徊在3萬輛左右的銷量同賓士和寶馬超過50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雷克薩斯的歐洲之路任重而道遠。

『柒』 因為市場調查而失敗的企業

沒有因為市場調查而失敗的企業。只有因市場調查而失敗的案例,這樣一個案例並沒有把企業搞跨。

可口可樂:跌入調研陷阱

1、百事以口味取勝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樂一直是美國飲料市場的霸主,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然而,70年代中後期,它的老對手百事可樂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僅比百事可樂多7%;9年後,這個差距更縮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是:一、針對飲料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年輕人,以「百事新一代」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青春、時尚、激情的廣告,讓百事可樂成為「年輕人的可樂」;

第二是進行口味對比。請毫不知情的消費者分別品嘗沒有貼任何標志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同時百事可樂公司將這一對比實況進行現場直播。結果是,有八成的消費者回答百事可樂的口感優於可口可樂,此舉馬上使百事的銷量激增。

2、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口味測試

對手的步步緊逼讓可口可樂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它試圖盡快擺脫這種尷尬的境地。1982年,為找出可口可樂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樂決定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進行一次深入的消費者調查。

可口可樂設計了「你認為可口可樂的口味如何?」「你想試一試新飲料嗎?」「可口可樂的口味變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滿意?」等問題,希望了解消費者對可口可樂口味的評價並征詢對新可樂口味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願意嘗試新口味可樂。

可口可樂的決策層以此為依據,決定結束可口可樂傳統配方的歷史使命,同時開發新口味可樂。沒過多久,比老可樂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樂樣品便出現在世人面前。

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新可口可樂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可口可樂公司又花費數百萬美元在13個城市中進行了口味測試,邀請了近20萬人品嘗無標簽的新老可口可樂。

結果讓決策者們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費者回答說新可口可樂味道比老可口可樂要好,認為新可口可樂味道勝過百事可樂的也超過半數。至此,推出新可樂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3、背叛美國精神

可口可樂不惜血本協助瓶裝商改造了生產線,而且,為配合新可樂上市,可口可樂還進行了大量的廣告宣傳。1985年4月,可口可樂在紐約舉辦了一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邀請20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依靠傳媒的巨大影響力,新可樂一舉成名。

看起來一切順利,剛上市一段時間,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品嘗了新可樂。但讓可口可樂的決策者們始料未及的是,噩夢正向他們逼近——很快,越來越多的老可口可樂的忠實消費者開始抵制新可樂。

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說,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意味著一種傳統的美國精神,放棄傳統配方就等於背叛美國精神,「只有老可口可樂才是真正的可樂」。有的顧客甚至揚言將再也不買可口可樂。

每天,可口可樂公司都會收到來自憤怒的消費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個批評電話。盡管可口可樂竭盡全力平息消費者的不滿,但他們的憤怒情緒猶如火山爆發般難以控制。

迫於巨大的壓力,決策者們不得不作出讓步,在保留新可樂生產線的同時,再次啟用近100年歷史的傳統配方,生產讓美國人視為驕傲的「老可口可樂」。

點評:僅僅3個月的時間,可口可樂的新可樂計劃就以失敗告終。盡管公司前期花費了2年時間,數百萬美元進行市場調研,但可口可樂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可口可樂的消費者而言,口味並不是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7)豐田市場調查失敗案例擴展閱讀:

意義

市場調研對於營銷管理來說其重要性猶如偵查之對於軍事指揮。不做系統客觀的市場調研與預測,僅憑經驗或不夠完備的信息,就作出種種營銷決策是非常危險的,也是十分落後的行為。

具體來看,市場調研對營銷管理的重要

市場調研

性表現在五個方面。

1、提供作為決策基礎的信息;

2、彌補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場環境變化;

5、了解新的市場環境 ;

作為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環節,市場調研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把自己對產品或服務的意見、想法及時反饋給企業或供應商。通過市場調研,能夠讓該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期望和想法。

『捌』 市場調查失敗的原因

沒有做好調查前資料的充分准備,沒有熟悉市場,這是失敗的根本原因。連市場自己都不熟悉還去調查那註定是失敗的

『玖』 豐田汽車初入美國市場時遇到的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日本的汽車工業起步晚晚落後於歐美,它崛起於上世紀70年代,初次進軍美國市場是20世紀60年代,卻以慘敗告終。於是,於20世紀80年代再次進軍美國市場,迎合美國人的消費觀念,日本汽車開始得到發展。最終日本汽車他擊敗了德國大眾以及美國當地的眾多品牌,占據了美國市場。
以豐田公司為例
(1)豐田汽車公司於 1957 年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但以失敗告終,當豐田重回美國之時, 是借石油危機奪得美國市場。美國的汽車主要生產各種系列的大型轎車, 這些舒適的大型轎車都是耗油比較嚴重的,而日本汽車主要以小型省油轎車為主,在石油危機的時候,石油相當缺乏,因此石油的價格會比較昂貴,自然人們就開始負擔不起從而會選擇一些比較省油的轎車,與此同時豐田一方面投入巨資在美國展開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另一方面以極優惠的價格吸引美國消費者。
(2)所以豐田汽車在美國的銷售迅速提升,上百萬輛各種型號的豐田汽車被瘋狂的美國消費者搶購一空。而其他的日本汽車日產、本田、五十鈴也開始仿效。這是一次機遇,讓日本汽車成功地進軍了美國市場。同時也突出了日本汽車的一個重要特點省油,這是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會考慮的因素之一。
(3)除了在技術方面,日本汽車不斷創新之外,日本汽車工業在生產和管理方面創造了很多全球領先的理念,比如「全面質量管理」,「及時生產體系」和著名的「精益生產」等,成為全球效仿的楷模。好比如豐田公司在生產組織和管理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在生產方面採取即時與自動化這兩種措施,即時即少量、標准化生產、零庫存、避免生產過剩的一種管理。自動化,是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杜絕再次發生,通過解決問題推動生產。
(4)最後,就是在制定汽車的銷售策略上,豐田公司在對競爭詳盡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了一整套有效的分銷策略。首先,提供良好的售中和售後服務,為銷售成功築起牢固的支撐點。其次,選擇重點銷售市場,集中全部力量對目標市場進攻,在對重點市場基本滲透之後,再進攻下一個目標市場。第三,嚴格篩選代理商。堅持一流商品必須由一流商號經銷。第四,用豐厚的利潤扶植和激勵經銷商。
(5)綜上,日本汽車就是以質量高、低成本、省油等產品特點以及它所獨有的經營管理理念成功地進軍了美國市場。

『拾』 豐田在霸道之後的成功案例,或失敗案例

一直很成功哇 我很喜歡的車子

閱讀全文

與豐田市場調查失敗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果罐頭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179
跟電子商務有關的書籍 瀏覽:946
服裝商業策劃方案 瀏覽:883
中國石油化工公司電子商務網 瀏覽:783
遼寧專升本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859
網路營銷軟體儀 瀏覽:774
嘉興電子商務區 瀏覽:961
年度推廣普通話方案 瀏覽:189
商超營銷方案 瀏覽:249
市場營銷地域分析 瀏覽:151
電子商務6 瀏覽:694
百度網路營銷工程師 瀏覽:212
諸城電子商務創業園 瀏覽:541
炸雞店促銷活動 瀏覽:831
市場營銷模擬試卷 瀏覽:177
電子商務需要那些工具 瀏覽:515
o2o電子商務服務流程 瀏覽:107
鑽井公司2018年全年培訓方案 瀏覽:644
上海好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 瀏覽:373
上海雪櫻花電子商務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