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媒體藝術市場調查問卷

媒體藝術市場調查問卷

發布時間:2021-09-09 12:27:48

1. 感覺最近媒體專業挺好的,所以本科是學新聞的,想考央美的媒體藝術專業的研究生,求考試內容懸賞10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04英語二或241德語③626素描、色彩④810專業設計、設計史論

另外復試面試的時候是考設計創意和設計評訴求這兩塊內容,多年不變的,一定要好好准備!

2. 市場調查問卷設計

市場調查計劃書
調查目的
1、以消費者為對象,了解大學高校學生在休閑服飾方面的購買動機、過程和事實;
2、基本界定×××的潛在消費者,以及他們的基本情況;
3、了解目標消費者的媒體接觸情況及習慣,了解本產品廣告的媒體選擇與廣告形式的效果;
4、分析不同地域中的銷售良機與潛在性;
5、產品市場開拓的分析;
6、競爭產品的市場佔有情況及基本營銷策略
7、通過市場調查檢討目前的營銷模式
8、結合市場調查在被調查地開展一次規模適當的促銷活動和品牌推廣活動。
調查內容
了解消費者經常購買的休閑品牌.
了解消費者購買頻率.
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情況.
了解消費者服裝三元素的對消費者購買的影響情況.
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價格段.
有無過去的消費者流失的情況,原因是什麼;
對公司產品包裝、價格、性能、品質等評價;
對本產品品牌的認知;
了解本產品的包裝及賣場有無影響消費者購買;
10、了解消費者對送貨上門是否有興趣
11、了解消費者一般傾向於在何種場合購買;
12、了解人員推銷在消費者購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13、了解賣場產品資料的作用;
14、通過何種渠道知道本產品;
15、了解消費者基本情況。
調查方法
1、區域:
2、調查對象:抽樣部分高校的在校學生.
3、樣本數量:

成都 南京 武漢 西安 北京 沈陽 總計
xx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840
xx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840
xx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840
xx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840
xx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840
店面人員 3—5 3—5 3—5 3—5 12—20
零售店主 1—2 1—2 1—2 1—2 4—8
深度訪談 10 10 10 10 10 10 50
合計 718 718 718 710 710 718 4300
4、樣方法:以回收到的問卷剔除無效者後的全部問卷為樣本,不再進行抽樣;其中消費者問卷按區域分別統計;
5、調查方式:全部採取訪問法;
6、統計方法:趨勢分析與相關分析並用.
7、調查對象比例分配:男性40% 女性60%
8、調查對象的學校分配:理工類:60% 文史類30% 藝術類10% 其他10%
問卷設計
1、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消費者,因此針對消費者分別設計了兩份問卷.2、第一問卷主要是由針對學生進行是這次調查的主題,問卷主要由所選高校
的學生會幹部按公司要求協助進行。
3、第二問卷是由促銷員和零售店的店主回答的,這份問卷主要用於了解本公司目前各營銷工具的使用情況,及競爭產品勢態。
4、另外還設計了一套深度訪談提綱,目的是想通過近距離的交談,了解一些大學生的個人隱私性的消費作為調查的參考.
調查的前期工作
調查員的招募工作由市調部聯系所選中的高校學生會幹部擔任.
原則上每個地區3個工作日. 特殊情況延加一日.
調查負責人市調部、企劃部各一人.
調查的實施
依據上述地區由南向北逐步實施,計劃在20天之內完成.
問卷回收和整理
1、消費者問卷在調查完成的同時進行回收,促銷人員和經銷商問卷在次日回收,深度訪談材料在調查結束後三日內交回總公司企劃部。
2、問卷的整理工作由公司各部門利用晚上完成.
3、問卷統計工作由公司各部門利用晚上完成.
八、費用預算
4300份調查表給的印刷費用以實際敲定為准。另外,公司酌情給與參與人員一定的服裝實物為酬勞。調查的獎品,由公司的企劃部門敲定。

3.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各個行業的影響

1社會信息服務業,包括數字攝影/婚紗攝影/DV攝影/數字視頻光碟服務/個人網頁設計/文本編排/數字圖象設計/電子書刊設計等等/
2工業設計標準的信息服務,電子出版物設計/多媒體光碟設計/企業網站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影視片頭設計/平面廣告設計等等/
3智能娛樂產品和高級數字娛樂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如數字電影編輯和特技/數字娛樂產品設計與策劃/數字繪畫/新媒體藝術/數字電視節目等等/.
總之,影響深遠,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娛樂的方式.

4. 數字媒體藝術如何在生活各個領域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集中體現了「科學、藝術和人文」的理念。該領域目前屬於交叉學科領域,涉及造型藝術、藝術設計、交互設計、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語言、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這一術語中的數字反映其科技基礎,媒體強調其立足於傳媒行業,藝術則明確其所針對的是藝術作品創作和數字產品的藝術設計等應用領域。

5. 交互媒體藝術就業前景

交互媒體
在遠程教學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中,交互性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許多先進技術被用來加強交互性,以便克服學生在遠程學習中容易產生的孤獨感。網路教學研究的資深專家為遠程教學環境中的交互給出了一個廣泛的定義:「交互是在某種學習環境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間進行的雙向交流,其目的在於促進學習任務的完成或人際關系的構建。因此,交互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種接收信息反饋和學習活動自適應的方式。」 遠程網路教學中存在兩種類型的交互活動,即人際交互和教學交互。這兩類交互活動在傳統面對面教學中同樣存在。但在網路教學中人際交互活動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聲音郵件、郵件列表、新聞組、聊天室、電子公告牌、在線會議或其他雙向傳播媒體進行。教學交互則通過即時反饋、問答、步調控制、頻率控制和其他交互工具進行。 時至今日,遠程網路教學人員已經可以獲得較多的媒體技術支持。在線課程傳播系統已經在網路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介紹在遠程網路課程學習中經常應用的交互媒體。
1.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在網路學習中被用來傳送個人信息。作為一種人際交流工具,允許學習者和教師能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使用電子郵件,教師能與學習者進行交流,學習者之間也能進行交流。同樣,利用電子郵件,教師或其他學習者可以獲得反饋,從而輔助學習者的學習活動。一些遠程課程也可以提供聲音郵件系統,讓學習者通過聲音而不是文本郵件形式與他人進行交流。
2.在線討論組 在線討論組能讓學習者與其他人就某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這種討論環境包括新聞組和郵件列表。郵件列表實際上是一種較大的網上討論組,它能向訂閱了該郵件內容的用戶發送電子郵件信息。新聞組與此相類似,但新聞組局限於一次會議中,而不是給用戶發送信息。換句話說,新聞組需要用戶積極主動參與到討論中來。而郵件列表只是被動地在個人賬戶上接受信息。電子公告牌(BBS)也能使所有學習者參與進來,不管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上網。
3.在線資源 學習者可以運用網頁搜索引擎收集相關信息來輔助自己的學習活動。一些網站提供某種網路資源的集合。這種資源實質上是一些地址信息。如Argus Clearinghouse和ERIC Clearinghouse這兩個網站,可以說絕不亞於任何一部印在紙上的網路全書。此外,電子雜志也為遠程學習者提供了易得性和即時性較好的學習資源。
4.光碟 光碟的容量非常大,能存儲大量視頻、音頻、動畫和互動式多媒體信息。許多在線課程通過光碟提供,其中綜合了許多互動式多媒體資料。光碟不僅提供結構清晰、設計良好的課程,而且可綜合文本、圖像、圖片、聲音和動畫等多種媒體形式實現同步再現。在學習過程中,遠程學習者的計算機不是通過在線環境,而是處於與網路斷開的狀態,可以節省建立網路互連信道的費用。因此,光碟為遠程學習者提供了一種廉價有效的工具。
5.在線課件 大量的網路課程管理工具,如Blackboard、WebCT、LearingSpace、TopClass、WebCourse和FirstClass等,可以協助課程設計人員或教學人員創建復雜的網路學習環境,其中包括教學人員的管理、課程設計和學生評價等諸多方面。例如在Blackboard和WebCT在線課程設計環境中,所有與在線課件的交互活動都通過網路瀏覽器進行,二者都提供師生間的同步交互和非同步交互。

6. 楊青青最近研究轉媒體藝術的創新點在哪裡

楊青青教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憑借藝術家個人審美經驗的設計方法,以信息管理技術與互動式的遺傳演算法作為設計主要工具,就是一種動態的、創造的、綜合的當代設計方法論。

7. 文化市場的現狀和前景的調查問卷

級別:新手
2004年12月15日 我覺得你是想說文化產業吧……要麼是產業發展或是整合????

尋找文化產業的中國論說認為:新世紀的一切並不都是新的,然而,盡管不大可能像上一個世紀初那樣醞育出一場"五四"運動,但由新的社會情境和技術手段所帶來的產業化趨勢確實預示了中國文化的新動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是"文化產業"是當代中國最為扎眼的文化場景,其通俗性、商品性和可復制性正在改變著我們傳統的文化觀念、體制和生產/消費方式,它不僅要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政治緊身衣中掙扎出來,也要叛離歷數千年之久的"文人"傳統。理所當然地,也引發了無數的肯定與否定的議說。對於當代中國文化界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論說此一在中國正在崛起而在西方早已說了千言萬語的新型文化。

其實,在建設市場經濟的中心任務和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面前,發展文化產業已不是要不要、應不應當的問題,而是怎樣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的問題。迄今為止,幾乎全國各省、各大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有的甚至把文化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作為當代文化系統的一種類型,文化產業的生產與銷售可以從潛在的大眾市場獲取利潤,對它來說,投入產出、供求關系、消費市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直接與盈利這一可見的目的相關;同時文化工業以高新技術為生產手段和傳播媒介,電視、電影、廣播、報紙、書刊、錄音、錄像、光碟、電腦網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傳播媒介建立起以都市為中心的范圍幾乎不受限制的傳輸網。巨大的經濟效益與高新技術的參與,使文化產業擁有自我擴張的內在動力和勢頭,可以突破任何延擱與約束而擁有一個廣大的前景。
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有關文化產業的一切都是自明的,無需討論的。至少有兩個問題,就緊緊纏繞著中國文化產業:

第一,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或直接或隱晦地具有價值與政治意義。原則上,它並不一定與現行的政治規范相沖突,但因為它取得了一般商品的形式,因而與長期以來以文化為意識形態、以文化為政治服務的觀念及一整套與之相應的文化體制、文化政策有尖銳沖突。從而,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下,文化的產業化應當不應當受到一些限制?意識形態的規范與文化市場的要求是否會通?近年來有不少文章是從政治上、意識形態上批判文化產業的。比如1998年《文藝報》開展的有關文化工業的討論中,劉潤為《文化工業論》一文就把文化產業與美國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方式聯系起來。這種觀點或許極端,但對文化產業的持疑慮和謹慎態度的人卻比較普遍。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說是:"大眾文化是通俗文化,它是由大批生產的工業技術生產出來的,是為了獲利而向大批消費公眾銷售的。它是商品文化,是為大眾市場而大批生產的,它的成長意味著:任何不能賺錢,不能為大眾市場而大批生產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如藝術與民間文化。"(1)我們不能說這樣的判斷沒有學理和事實的根據,我們不能用思想僵化、觀念落後來打發這些論者。

第二,與傳統文化相比,文化產業的復制性、模式化的生產方式及其商品性、市場性必獎顛覆我們長期以來建立的文化標准和結構。面對文化產業的強勢擴張,以個體創造為特徵、以文學藝術為範例的文化觀念和行為至少在規模和效益上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文化領域發生著空前的結構重組和理想置換,這理所當然地引起以人文精神的護衛者自居的知識界的批判。而且,從近年來的不少翻譯論著來看,當代西方文化理論的主題之一就是對文化產業的批判,它把大眾文化帶進學術和思想的視野時,又將其作為問題重重、價值可疑的對象來處理。比如有人指出:"大眾文化是一種標准化的、公式化的、重復和膚淺的文化,它贊美淺薄的,多愁善感的,當下和虛假的快樂,犧牲了嚴肅的理智的,時代賦予的和本真的價值。"(2)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當然不僅只有這樣的產品,但就目前中國不少文化產品的現狀看,我認為絕不能說上述評價是精英分子的保守偏見。因為文化產業確實需要通過媚俗來擴擴展市場,商品邏輯之於它顯然是第一位的。如果我們認為文化的某些領域、某些形式是不可能產業化的,那麼它們之間如何劃界、劃界之後又如何保護受到文化產業挑戰的文化領域和形式等等,就是我們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不能不認真對待的。 全面建設市場經濟必然導致文化的產業化,文化的產業化又必然引起從價值觀到人文精神方面的反彈,這就是文化產業遭遇中國的症結所在。可以肯定,隨著文化產業的蔚然發展,有關文化工業的爭論在中國還會繼續下去。我的看法是,進一步的討論要有一個論說方式和思維境域的轉換,從對文化產業的外部評價轉移到文化產業的內部批評,即以文化產業的合法性為前提進行文化產業時代的文化批評?quot;在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為當代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在獲得政府認可並支持的背景下,全面否定、拒絕文化工業的觀點至少是越來越沒有市場。而文化資本的內在動力、文化工業的巨額利潤,都會成為文化工業強力發展的保證,使文化工業在不久的未來實際上成為中國文化領域的霸主。在文化工業肯定會急劇擴張的現實情勢下,對文化工業的合理的批判、審慎的矯正,反倒是難能可貴、相當需要的了,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對抗而不是簡單的拒絕。要健康地發展中國文化工業,就必須注意反對的聲音,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3)簡言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政府應加快文化立法和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把文化生產的很大一部分交給市場,給文化產業以必要的通行證;文化生產單位也應以市場為生產導向,徹底打破依賴思想,在競爭中尋求自我發展。雖然目前還遠離這一目標,但照發展的勢頭看,這只是時間問題。真正困難倒是另一方面:如何通過正常的文化批評來校正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偏至,以維護文化應有的精神關懷和價值導向,保護文化系統中不能直接商品化/產業化的文化行為和產品。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文化產業在目前還受到限制就拒絕對文化產業的批評,重要的是通過文化領域的內部批判而不是外部的權威壓制來達到政治要求與市場訴求、精英標准與大眾導向的平衡。


然而,中國文化產業還缺乏這方面的理論資源,因為有關文化產業的批評從來就不是純粹的文化批評。20世紀有關文化產業(有時被稱作"文化工業"、"大眾文化"、"通俗文化""媒體文化"等等,此處暫不加區別)的理論,最重要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起點的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和以伯明翰學派為代表的英國文化研究,雖然它們的思路、方法、結論有很大差別,但它們據以觀察、分析文化產業的視角卻有驚人的一致,概括地說,不是政治的,就是美學的。 首先是強烈的政治意識。法蘭克福學派人物眾多,但除本雅明外,包括扭轉了批判理論的"大拒絕"態度和悲觀主義的哈貝馬斯,都對文化工業都持嚴峻的批判態度。正如該學派的領袖霍克海默說的:"家庭逐漸瓦解,個人生活轉變為閑暇,閑暇轉變成為連最細微的細節受到管理的常規程序、轉變為棒球和電影、暢銷書和收音機帶來的快感,這一切導致了內心生活的消失。"(4)在另讀者熟悉的阿多諾和馬爾庫塞等人的論述中,文化工業產品具有同質性和可預見性,比如電影一開始,有經驗的觀眾就可以猜到它的結局;只要聽到通俗歌曲的前幾個音符,聽眾就可以想到隨之而來的旋律。文化產業的可復制性、平面化、模式化等通過提供一定的滿足手段,把大眾的視野局限在那些能夠在現存體制內獲得實現的政治和經濟目標上,阻礙大眾政治想像力的形成,為現存秩序再生產"順從一致"。在他們看來,文化產業基本上等同於法西斯主義那種控制大眾意識的效果,阻礙著社會生活中導向自由和幸福的潛力能。

英國文化研究的起源較為復雜,它對通俗文化的"細繹"來自其老師利維斯,其意識形態概念來自馬克思主義。伊格爾頓評論說:"它審視物質媒介和意義之間的關系,並因此人間從意識形態批評家對形式的關注中學到東西,它把唯物主義直接帶入敵入的領域,也就是說帶入首先被看作唯心主義建構的'文化'之中,因為辯護者們把文化看作這個墮落的世界的最後一個精神'堡壘'。這樣就使馬克思主義批評更加銳利。"(5)早期的湯普遜、威廉斯、霍加特等人都特別強調通俗文化中的"感覺結構"是如何與統治階級的文化觀念對立的。湯普生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中具體論證,工人階級的出現不再是經濟力量的消極反映,而是積極的、富於反抗的"文化過程"。20世紀70年代後,法國新馬克思主義者阿爾都塞的影響波及英倫。據阿爾都塞看來,意識形態既不是某一階級特有的信仰系統,也不是與真實、科學的知識相矛盾?quot;虛假意識",而是"個人同他所存在於其中的現實環境的想像性關系的再現。"是人們可以藉以"闡釋、感知、經驗和生活於他們置身其中的物質條件裡面"的思想構架。也就是說,意識形態是我們意識與經驗的基礎,它從外部建構了我們的"本質"或"自我",所謂"主體性"不過是意識形態塑造的結果。此一觀點迅即被伯明翰學派運用於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關於意識或主體性的歷史形態的,或者是我們藉以生存的主體形態,甚或用一句危險的壓縮或還原的話說,是社會關系的主觀方面。"(6)比如廣告就被認為是意識形態,它不斷地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不是以我們在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為基礎的階級差別,而是在某些特殊商品的消費方面所形成的差別,因此社會身份就不是我們生產什麼的問題,而是秩消費什麼的問題。廣告產生了各種主體,這些主體又反過來隸屬於廣告的各種含義以及廣告的消費模式。

雖然以意識形態為分析大眾文化的基本模式,但在如何評價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上,英國文化研究又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變化。阿爾都塞的觀點象一切結構主義一樣,過分強調"結構的整體"而犧牲了過程和具體經驗的復雜性,忽視了文化生活中的人的作用。注意及此,"葛蘭西轉向"隨之發生,它一方面避免德國批判理論以及法國結構主義的中難以忍受的對大眾文化的傲慢態度;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初期文化主義的大眾主義。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所欲描述和解釋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文化與饈緞翁

8. 關於數字媒體藝術的問題

好吧,個人見解

  1. 舉個例子,很喜歡beyond樂隊,可是天妒英才,家駒不在,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beyond重新一起開演唱會,虛擬的角色會在演唱會現場讓你回到90年代,再現光輝歲月。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見解,你可以放大想像,通過這種技術,可以實現關公戰秦瓊,對於喜歡噱頭的娛樂產業來說,影響深遠。

  2. 第二點,樓上其實已經回答得很好了,其實數字這個詞一定程度上就是指科學,媒體藝術就是指藝術,這是一種新生的有別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勢,依託與先進的科學技術,比如更好的計算處理設備,更好的投影顯示設備,更好的輸入設備,藝術家們通過這些設備,能有更多的手段來表現自己對藝術的理解,這些都死有別於傳統藝術表現形勢的,所以說數字媒體藝術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

純屬個人見解,希望能給到你一定啟發。

9. 市場調研問卷

沒有現成的問卷,但我覺得這個模板很適合你的調查內容!~
一、營銷環境分析
1.企業市場營銷環境中宏觀的制約因素。
(l)企業目標市場所處區域的宏觀經濟形勢:
· 總體的經濟形勢 · 總體的消費態勢 · 產業的發展政策
(2)市場的政治、法律背景:
· 是否有有利或者不利的政治因素可能影響產品的市場?
· 是否有有利或者不利的法律因素可能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廣告?
(3)市場的文化背景,
· 企業的產品與目標市場的文化背景有無沖突之處?
· 這一市場的消費者是否會因為產品不符合其文化而拒絕產品?
2.市場營銷環境中的微觀制約因素。
· 企業的供應商與企業的關系 · 產品的營銷中間商與企業的關系
3.市場概況。
(1)市場的規模,
· 整個市場的銷售額 · 市場可能容納的最大銷售額 · 消費者總量
· 消費者總的購買量 · 以上幾個要素在過去一個時期中的變化
· 未來市場規模的趨勢
(2)市場的構成,
· 構成這一市場的主要產品的品牌 · 各品牌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 市場上居於主要地位的品牌 · 與本品牌構成競爭的品牌是什麼?
· 未來市場構成的變化趨勢如何?
(3)市場構成的特性,
· 市場有無季節性? · 有無暫時性? · 有無其他突出的特點?
4.營銷環境分析總結。
(1)機會與威脅 (2)優勢與劣勢 (3)重點問題
二、消費者分析
1.消費者的總體消費態勢。
· 現有的消費時尚 · 各種消費者消費本類產品的特性
2.現有消費者分析。
(1)現有消費群體的構成,
· 現有消費者的總量 · 現有消費者的年齡 · 現有消費者的職業
· 現有消費者的收入 · 現有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 · 現有消費者的分布
(2)現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 購買的動機 · 購買的時間 · 購買的頻率
· 購買的數量 · 購買的地點
(3)現有消費者的態度,
· 對產品的喜愛程度 · 對本品牌的偏好程度 · 對本品牌的認知程度
· 對本品牌的指名購買程度 · 使用後的滿足程度 · 未滿足的需求
3.潛在消費者。
(1)潛在消費者的特性,
· 總量 · 年齡 · 職業 · 收入 · 受教育程度
(2)潛在消費者現在的購買行為,
· 現在購買哪些品牌的產品? · 對這些產品的態度如何?
· 有無新的購買計劃? · 有無可能改變計劃購買的品牌?
(3)潛在消費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
· 潛在消費者對本品牌的態度如何? · 潛在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如何?
4.消費者分析的總結。
(1)現有消費者,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重要問題
(2)潛在消費者,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3)目標消費者,
· 目標消費群體的特性 · 目標消費群體的共同需求 · 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產品分析
1.產品特徵分析。
(1)產品的性能,
· 產品的性能有哪些? · 產品最突出的性能是什麼?
· 產品最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性能是什麼?
· 產品的哪些性能還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產品的質量,
· 產品是否屬於高質量的產品? · 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滿意程度如何?
· 產品的質量能繼續保持嗎? · 產品的質量有無繼續提高的可能?
(3)產品的價格,
· 產品價格在同類產品中居於什麼檔次?
· 產品的價格與產品質量的配合程度如何?
· 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認識如何?
(4)產品的材質,
· 產品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 產品在材質上有無特別之處?
· 消費者對產品材質的認識如何?
(5)生產工藝,
· 產品通過什麼樣的工藝生產? · 在生產工藝上有無特別之處?
· 消費者是否喜歡通過這種工藝生產的產品?
(6)產品的外觀與包裝,
· 產品的外觀和包裝是否與產品的質量、價格和形象相稱?
· 產品在外觀和包裝上有沒有缺欠?
· 外觀和包裝在貨架上的同類產品中是否醒目?"
· 外觀和包裝對消費者是否具有吸引力?
· 消費者對產品外觀和包裝的評價如何?
(7)與同類產品的比較,
· 在性能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 在質量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 在價格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 在材質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 在工藝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 在消費者的認知和購買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2.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1)產品生命周期的主要標志 (2)產品處於什麼樣的生命周期
(3)企業對產品生命周期的認知
3.產品的品牌形象分析。
(1)企業賦予產品的形象,
· 企業對產品形象有無考慮? · 企業為產品設計的形象如何?
· 企業為產品設計的形象有無不合理之處? · 企業是否將產品形象向消費者傳達?
(2)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認知,
· 消費者認為產品形象如何? · 消費者認知的形象與企業設定的形象符合嗎?
· 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預期如何? · 產品形象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無間題?
4.產品定位分析。
(1)產品的預期定位,
· 企業對產品定位有無設想? · 企業對產品定位的設想如何?
· 企業對產品的定位有無不合理之處? · 企業是否將產品定位向消費者傳達?
(2)消費者對產品定位的認知,
· 消費者認為的產品定位如何? · 消費者認知的定位與企業設定的定位符合嗎?
· 消費者對產品定位的預期如何? · 產品定位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無問題?
(3)產品定位的效果,
· 產品的定位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 產品定位在營銷中是否有困難?
5.產品分析的總結。
(1)產品特性,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2)產品的生命周期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3)產品的形象,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4)產品定位,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四、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競爭狀況分析
1.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
· 市場佔有率 · 消費者認識 · 企業自身的資源和目標
2.企業的競爭對手。
· 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誰? · 競爭對手的基本情況
· 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 · 競爭對手的策略
3.企業與競爭對手的比較。
· 機會與威脅 · 優勢與劣勢 · 主要問題點
五、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廣告分析
1.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活動的概況。
· 開展的時間 · 開展的目的 · 投入的費用 · 主要內容
2.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廣告的目標市場策略。
· 廣告活動針對什麼樣的目標市場進行? · 目標市場的特性如何?
· 有何合理之處? · 有何不合理之處?
3.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產品定位策略。
4.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訴求策略,
· 訴求對象是誰 · 訴求重點如何 · 訴求方法如何
5.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表現策略。
· 廣告主題如何,有何合理之處?有何不合理之處?
· 廣告創意如何,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6.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媒介策略。
· 媒介組合如何,有何合理之處?有何不合理之處?
· 廣告發布的頻率如何,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7.廣告效果。
· 廣告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何效果? · 廣告在改變消費者態度方面有何效果?
· 廣告在消費者行為方面有何效果? · 廣告在直接促銷方面有何效果?
· 廣告在其他方面有何效果? · 廣告投入的效益如何?
8.總結。
· 競爭對手在廣告方面的優勢 · 企業自身在廣告方面的優勢
· 企業以往廣告中應該繼續保持的內容 · 企業以往廣告突出的劣勢

閱讀全文

與媒體藝術市場調查問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
策劃方案的基本要素 瀏覽:75
上海飾搭電子商務 瀏覽:995
幼兒園師德師風培訓自查方案 瀏覽:554
培訓學校優質生源維護方案 瀏覽:17
快餐店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423
面試網路營銷靠譜嗎 瀏覽:972
網路營銷中免費產品的特徵有 瀏覽:210
醫療市場部營銷方案 瀏覽:611
門市活動促銷布置氣球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