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2018年眼鏡市場調查

2018年眼鏡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9-08 06:11:50

『壹』 眼鏡市場調查問卷

找專業調查公司:誠凱調研

『貳』 眼睛店市場調研

首先,實在令人遺憾,你嚇了我一跳,標題:眼睛店。。。。。
太恐怖了。內。。

1:當地總人口?容需要眼鏡的人口比例?
2:該預選位置方圓10公里內同類店面數量?
3:該預選位置周圍500米內是否也有同類店面?如有,最好不要在該位置。
4:該預選位置人流情況?以及購買力指數(購買力指數舉例:能買100元以上的佔比例?能買200元以上的佔多少比例?成本價格怎麼樣?等等,靈活一點好,換句話說,這就是行情調查。)?這一步,可以從假扮顧客入手,前往已有同類店面詢問。
5:房租等價格情況。

祝你好運

『叄』 眼鏡行業怎麼樣

眼鏡行業的發展趨勢很好,每年都在提升,但是不能說是暴利,這種人雲亦雲的傳言,不能信任,還是要自己去了解、調查。

1、眼鏡店暴利嗎?

這是外界一直傳言的,單從毛利潤來說,確實很高,但扣除各種成本的凈利潤,才是真正賺到的錢,其實沒那麼高。開眼鏡店能賺錢,但絕不是利潤那麼高,那麼容易的。

2、眼鏡行業好嗎?

非常肯定的說,行業前景很好。我國青少年近視率一直很高,近視眼鏡市場龐大;人口老齡化加劇,老花鏡市場越來越大;居民收入水平升高,購買力加大,對眼鏡要求增多,美觀、功能、品質都有要求,各種太陽鏡、VR眼鏡、智能眼鏡層出不窮,前景是很光明的。

3、開眼鏡店風險大嗎?

風險是肯定有的,不論是自己開還是加盟店都有。眼鏡本身特點,一是低頻消費,更換頻率低;二是服務性、定製性比較強。這就導致眼鏡店的客戶沒那麼多,很難擺脫實體店,成本無法大幅降低。除此之外,電商崛起、同行競爭、視力保健出現等都有影響。

4、自己開還是加盟?

都可以,有經驗、有渠道的可以自己開,輕車熟路,能省點錢;缺乏這些的外行,傾向於加盟店,平台會分享資源、提供幫助,更省心更安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不論如何,開店都需謹慎。

綜上所述,眼鏡行業好,眼鏡店有不錯的利潤但達不到暴利,開店肯定有風險,而且現在競爭很激烈,失敗倒閉的也不少,所以開眼鏡店一定慎重。

『肆』 眼鏡行業的趨勢

眼鏡行業利潤分析

王 哲

有關數據表明,中國3.2億中老年人中90%的人都需要眼鏡;2000多萬在校生中,至少80%的人需要眼鏡。而且一個人對眼鏡的需求不止一副,再加上眼鏡為易碎品,損壞和更新率很高。5000萬副的年需求量,200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額,10%的年增長速度,這就是中國眼鏡零售業現在的市場容量。眼鏡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樣大的一個市場不得不引起眾人的關注。

眼鏡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所經營的是半成品,必須通過中間的零售商加工後才能成為產品銷售出去。這樣,這個行業的利潤就使人難以琢磨。同時眼鏡行業的信息透明度很低。鏡架鏡片都是通過眼鏡店加工後才能銷售出去,所以沒有哪個廠家有那麼高的積極性去做廣告,不像電器和手機。這樣就造成了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眼鏡行業的諸多不明因素造成了非行業人士與行業人士之間的暴利辯論。

一、 行業形勢分析

1、眼鏡行業暴利之說

2004年初,有媒體將眼鏡行業列為2003年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同年5月,《中國經濟時報》刊出調查報道:「8元鏡架賣到180元剝開國內眼鏡業暴利驚人真相。」出廠價8元的眼鏡架賣到消費者臉上就是180元。據調查,就溫州范圍內正規廠家的水平來說,批發眼睛架15-20元算高檔,10-15元算中檔,3-10元算低檔。可是這些眼鏡架出現在眼鏡店櫃台時,少則一兩百,多則上千。

框架眼鏡銷售總額里的另半壁江山的是眼鏡片,在鏡片上也是存在這種問題。一般的近視鏡片,如果是玻璃白片,進價一般只要3至5元,加膜玻璃鏡片也只需8至15元,轉手卻可以輕輕鬆鬆賣到100元以上。以進口韓國樹脂鏡片為例,最低批發價為25至30元,質量稍好一點的為45至60元,在零售中卻可以賣到300元以上。如果是稍有名氣的樹脂鏡片如依視路、豪雅、蘇拿等,零售價則至少可以賣到800元一副,但是進貨價也只在300元左右。還有太陽鏡,批發價一般介於15元到35元之間,在商場和專賣店裡卻至少可以賣到200多元,即便打上四折,商家依然有利可圖。

2、非暴利之辯

眼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顧客要配戴一副合適的眼鏡,從鏡片和鏡架出廠到顧客使用,還要經過驗光、加工,調校、復查等環節。因此,眼鏡的銷售完全是個性化的服務。在標準的技術條件下,驗光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復雜疑難病例約兩個小時左右。一般情況下初步估算,驗光費用約50~100元,加工費用約25~30元。但是好的鏡片加工工序多,時間成本也上升。批量生產的鏡片,近視在1000度以內,散光在200度以內,超過這個范圍的,眼鏡鏡片需要定做,加工時間要在3天至1周時間。特殊需要的甚至需到國外去加工。由於驗光和加工都是較為復雜的技術工作,因此,體現的價值需要進一步計算(驗光的費用在美國約30~50美元,在香港約200~700港元),而國內一般以免費驗光、免費加工作為吸引顧客的賣點,其價值被隱蔽起來了。

對於規范的連鎖店來講,隱形類毛利率約30%,鏡架、鏡片毛利率50%左右,這樣高的利潤率部分原因在於驗光和加工費用混在價格裡面。假定商家的毛利率能夠維持在50%左右。攤分運營成本後,其費用結構大約如下:租金占營業額的14%~16%,人力成本約13%~14%,市場營銷費用約6%~8%,固定資產折舊3%,17%的增殖稅,50×17%=8.5%,其他費用2%,包括配送、廢品率等。以上的費用合計在46.5%~51.5%之間。在景氣的情況下,凈利率低至3.5%,不景氣的情況下,甚至虧損。

眼鏡行業既不是政策保護行業,也不是壟斷行業;它是在市場條件下,正常發展的行業。通過競爭,商家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了。說它是暴利行業,它沒有暴利的基礎,找不到可以將眼鏡行業成就為暴利的理由;眼鏡零售店所有開銷和銷售利潤都體現在商品上,消費者對眼鏡店的許多開銷有所不知,對眼鏡產品的勞動力附加值、技術附加值、銷售附加值、設計附加值和名牌附加值等不夠了解。有的消費者簡單地把他們了解的鏡架、鏡片的出廠價與成鏡的零售價相比較,由此得出眼鏡暴利的結論,這是不合邏輯的。

3、因素分析

①半成品

眼鏡與彩電手機乃至汽車都不同,眼鏡店賣的不是成品,而是半成品,「8元鏡架」只是工廠的出廠價,而鏡架和鏡片賣到眼鏡店後,還需要驗光配鏡等一系列加工服務程序,眼鏡店需要為此配設專業的儀器,需要有持證的專業驗光配鏡師,而不僅僅是幾個銷售人員可以解決的。這樣,工廠里出來的眼鏡產品價格的降低,很難直接反映到消費領域。

②行業的信息透明度低

眼鏡行業的信息透明度很低。鏡架鏡片都要通過眼鏡店加工後才能銷售出去,所以沒有哪個廠家有那麼高的積極性去做廣告,不像電器和手機。這樣就造成了消費者對眼鏡產品的不了解。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銷售人員知道他賣的眼鏡是怎麼回事,但消費者不了解相關知識,只是想越貴越好,更多情況下,是花錢買個放心。

③舊的銷售業態影響

舊的旺鋪旺店的銷售業態,造成『三分眼鏡,七分費用』,自己的價格降不下來,還妨礙了新的業態的出現。

④行業約定

眼鏡行業以往有個約定俗成,即以進價乘以2或乘以3為上櫃零售價,但業內知情人透露,如今誰仍恪守這個行規就要被視作傻瓜,甚至業內還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二、 成本分析

如果單單只從8到180的數據來看,眼鏡行業肯定存在大多數人認為的暴利。但是是否存在暴利需要有全面的分析,特別是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分析。

眼鏡行業業內人士有一個自己的分析,來證明眼鏡行業並不存在暴利:眼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不像有些產品,出廠的零件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投入使用。因此對於近視鏡、老花鏡等有度數的眼鏡,從鏡片和鏡架出廠到顧客使用,還要經過更多復雜的環節,也就是驗光和配鏡,甚至復查。因此,眼鏡的銷售完全是個性化的服務。在標準的技術條件下,驗光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復雜病例約兩個小時左右。一般情況下初步估算,驗光費用約50-100元(驗光的費用在美國約30-50美元,在香港約700港元),加工費用約25-30元。但是好的鏡片加工工序多,時間成本也上升。現在立等可取的現片是近視在1000度以內,散光在200度以內的情況,超過這個范圍的,屬於特殊人群,需要單獨操作,加工時間要在3天至1周時間,甚至可能運到國外去加工,還會產生關稅的成本。由於驗光和配鏡都是高度復雜的技術工作,都是針對每一個顧客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因此,體現的價值需要進一步計算,而國內眼鏡店一般以免費驗光、免費加工作為吸引顧客的賣點,其價值被隱蔽起來了。

這一組數據的可信程度不能說沒有,但是也不能全信。如果真如分析數據表明的眼鏡行業只存在凈利率低至3.5%,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眼鏡店存在?這組數據只能說成是業內人士的誇大。

但是消費者還是有不了解的眼鏡成本的,這其中有:

消費者都可以看得到,現在的眼鏡店都處於鬧市區繁華地段,價格不低的門面費用就是成本中的很多一部分。按照《配裝眼鏡國家標准(GB13511-1999)》規定,僅僅是驗光,就必須半個小時時間,樣品試戴15分鍾。這一規定就增加了眼鏡商的時間成本,也表明了眼鏡行業是一個技術性行業,存在技術成本。

此外,眼鏡商家要開店經營,以大明北京路二店為例,其門店投入月租金1萬元左右,設備投入15萬元左右,人員開銷每月6000元左右。此外還有流動資金成本、原材料存貨成本等。

以資金來折算,一個眼鏡店一天的開銷達2000多元,那麼眼鏡店的日銷售額要達到2000多元才能營利。

三、 利潤分析

先引用眼鏡行業的一個分析:

「對於規范的連鎖店來講,隱形類毛利率約30%,鏡架、鏡片毛利率50%左右,我們還要重申的是這樣高的利潤率部分原因在於驗光費用和加工費用隱藏在裡面。我們假定商家的毛利率能夠維持在50%左右,分攤運營成本後,其費用結構大約如下:

租金占營業額的14-16%。

人力成本約13-14%,包括經營管理人員、驗光師、銷售、修理和加工人員。

市場營銷費用約6-8%,包括連鎖企業的宣傳促銷活動等等。

固定資產折舊3%,主要是驗光設備、加工設備的消耗。

此外還有17%的增殖稅,50×17%=8.5%.

其他費用2%,包括配送、廢品率等。

以上的費用合計在46.5-51.5%之間。也就是說,在經營景氣的情況下,凈利率低至3.5%,在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甚至虧損。」

雖然這組數據的可信度不高,試想這么低的利潤率卻還有那麼多的眼鏡店,而且一家比一家豪華。這組數據肯定存在很多的誇大成份,但是其經濟學的分析角度卻是完整的。

下面我們來做個假設,以荊州市大明眼鏡店北京路二分店為例來計算一下它的利潤率。

成本部分:

店租:1萬元/月

店面裝修投入:2萬元,三年更換一次

設備投入:15萬元,以十年暴廢期來攤銷。

人力成本:8000元/月

稅收:利潤率的17%

存貨及其它費用攤銷:1萬元/月

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出一個該店的日資金開銷:約為2183元。

以該店平均每天接待10名顧客為計算標准,按高檔、中檔與低檔的比例為1:6:3來計算。高檔眼鏡價格以1200元/副計算,原材料成本180+300=480元;中檔眼鏡售價以平均每副450元計算,原材料成本為25+45=70元;低檔眼鏡售價以平均每副150元計算,原材料成本為15+10=25元。扣去原材料成本那麼該店日毛利潤為:

1200-480+(450-70)×6+(150-25)×3=3275元

扣除日開銷與稅收其平均日純利潤為:906元。其平均純利潤率約為30%!

那麼眼鏡行業應該來說是一個利潤較高的行業,當然,並不像很多媒體所報道的暴利或是行業暴利。雖然眼鏡行業有著高額的利潤,但這中間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技術成本與風險。因為驗光與鏡片的加工中間的技術因素還有投資風險是不好用資金來衡量的。

四、 行業發展趨勢

平價將成為必然,舊有的業態必將被打破。

目前「眼鏡超市」與「百元眼鏡店」已經出現。廣州「眼鏡直通車」避開了眼鏡店的怪圈,在同樣是繁華路段將自己的大幅招牌懸掛於樓下,要爬一個陡且狹長的樓梯上去,二至四層卻是寬敞的眼鏡店,一排排貨架取代了櫃台,裝修比起大部分廣州眼鏡連鎖店有過之而無不及,眼鏡架價格則以幾十到一二百元為主。上海的兩家「百元眼鏡」店,選址都在較為偏遠的地段,100平方米月租只有1萬元。

當然新業態的出現必然會有障礙,舊的旺鋪旺店的銷售業態,造成『三分眼鏡,七分費用』,自己的價格降不下來,還妨礙了新的業態的出現。每個地方實際上都存在一個價格聯盟形成的行業壟斷,新的進入者往往受到擠壓。

滬穗兩地眼鏡平價店的創新之道都是從降低鋪租開始。而這正是「旺鋪旺租」連鎖店經營模式的軟肋。

「眼鏡直通車」與「百元眼鏡」的差別在於,它與那些大眼鏡連鎖店一樣身居鬧市,一樣有漂亮的裝修,它照樣可以賣高檔眼鏡,而價格卻可以比大的連鎖店便宜不少。它還打破了眼鏡連鎖店很少做廣告的慣例,開業月余,就實際投放了16萬元的廣告費。在一般消費者眼裡,「眼鏡直通車」似乎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眼鏡店巨頭。

眼鏡業舊的業態給消費者的選擇很少,跟中國作為世界眼鏡的工廠很不相稱,「眼鏡超市」與「百元眼鏡店」現在做的,就是打破舊的業態的惡性循環。

復旦大學企業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相信,眼鏡業的行業壟斷最終將分崩離析,最後讓步的肯定是名店大店。現在,上海的有些眼鏡店裡出現了「百元眼鏡櫃台」,一些著名眼鏡店近日出現大量的折扣廣告,恐怕不是巧合。

競爭將使新的經營模式出現,舊的經營模式終將被競爭淘汰。

參考文獻:

[1] 子南,茅文賢,陸新蕾. 眼鏡行業暴利之辨 價格高企為何難以破解[C] 外灘畫報, 2005,03,09

[2] 郝繼濤. 穿越暴利的迷霧 [C] 中國眼鏡在線,2004,8

[3] 東方網. 捅破眼鏡行業暴利:成本20賣200 平均純利50% [C] 新聞晨報,2003,08,19

[4] 孫晶,程行歡. 平價眼鏡店博弈眼鏡商會 眼鏡業暴利調查 [N] 北京晚報, 2005,03,21

[5] 傅旭明. 鏡架從8元變成了180元 剝開眼鏡行業暴利的真相[N] 中國經濟時報, 2005,03,13

[6] 陳里予. 眼鏡行業暴利被捅破 層層盤剝全由消費者買單, [N] 新聞晨報, 2003,8,19

[7] 楊黎明. 眼鏡行業貓膩太多成暴利, [N] 深圳特區報, 2004,09,01

『伍』 中國眼鏡市場調查及投資分析報告 ..誰有

試析中國眼鏡市場發展現狀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內眼鏡行業經歷了很多大事。比如,外資眼鏡大舉進入零售市場,平價眼鏡引發「暴利」之爭,眼鏡出口關稅下調,眼鏡廠遭遇招工荒,眼鏡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等。顯然,這些變化正是行業拐點出現的前奏,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眼鏡行業將迎來重要的轉型期。
雖然太長時間范圍的趨勢很難判斷,但眼鏡行業十年以內的「中線趨勢」還是可以探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的眼鏡行業,將有可能主動或被動地產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動力,源自消費者的需求以及行業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變化的影響面則是中國以及世界的眼鏡行業。下面從幾個方面粗略地分析未來眼鏡行業可能的變化趨勢,供行業內有識之士參考。
一、成本上升迫使製造企業調整
可以說,最近兩年眼鏡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成為很多生產企業心中永遠的痛。特別是員工工資和眼鏡所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更是極大壓縮了利潤空間。在出廠價不能相應提升的情況下,有的眼鏡廠不得不選擇關門。的確,成本的上升趨勢很難逆轉,而且已經逼近很多企業是否賺錢的臨界點。以普通員工工資為例,兩年前五六百元月薪現在已上升到一千元左右,而且還很難招到人。從宏觀層面看,處於通脹期的國內生產資料價格普遍在上漲,因此眼鏡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並不是孤立的現象,物價短期內還將震盪上揚。
在內部成本提升和外部競爭壓力的雙重作用下,部分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的生產企業轉型成為必須面隊的課題。從國際背景看,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眼鏡生產企業優勢越來越小,特別是很多沒有品牌優勢,單純做加工的外銷企業更將面臨挑戰。那麼,轉型的方向會是怎樣呢?直觀上看有兩個可行的思路。要麼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嫁成本;要麼到勞動相對便宜的中西部地區辦廠。但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企業並不具備很強的銷售定價權,而到中西部辦廠則面臨相關產業配套不全的問題。而且雖然工資成本有一定的優勢,但差價空間似乎還不夠大。
綜合起來看,在目前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眼鏡生產企業一方面要控製成本和提升效率、內部挖潛,另一方面要促使產品升級換代,並在市場研發和銷售渠道上進行有效的創新。
二、消費者將掌握絕對話語權
長期以來,眼鏡行業的消費這由於對驗光配鏡知識和產品知識了解不多,加上眼鏡基本上屬於消費頻率滿,價格不高的「冷門」行業,所以大多數消費者組要由銷售人員被動引導。同時,由於早年眼鏡店數量少,產品款式也少,所以消費者沒有太大的選擇餘地。
隨著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和行業競爭的激烈,消費者越來越受到商家的重視。如果說以前眼鏡行業總體上是消費者適應商家產品和服務的話,以後這一現象將不復純在。由此必將引發一系列行業變革。比如,以前無論零售店或廠家基本上沒有對消費者進行市場調查,產品要麼是抄襲國外流行的款式,要麼出自設計人員抽象化和孤芳自賞的主觀設計。而零售店的裝修風格和產品組合也基本上是老闆憑感覺拍板,很多人甚至從未詢問過消費者的感受。不過,隨著市場中心向消費者轉移,沒有以消費者為核心的企業將註定無法生存。
三、零售市場細分化更加明顯
早期的眼鏡零售市場基本上靠信譽和眼光的權威制勝。同時,由於消費者需求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解決視力問題方面,對眼鏡的款式、材質等沒有個性的要求。隨著消費者需求逐漸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眼鏡店什麼都想通吃的做法似乎越來越不科學。事實上,最近兩年出現的平價眼鏡超市和主做高端眼鏡的亮視點,以及倡導老字型大小的吳良材、毛源昌,主推醫學背景的醫院配鏡等,都已經在不同的角度對消費者進行細分。不過,上述只是粗略的細分,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推廣,甚至店面裝修設計等很多方面,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在很多眼鏡店中,產品的定位顯得很混亂,沒有突出的主體,有些甚至處於矛盾之中。比如,很多平價眼鏡超市的產品就是高檔、低檔全部上架,與平價概念並不相稱。但是,這種現象會因為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轉變而變化。就象買衣服一樣,他們也許會根據不同的需求產品定位不同的店。最終,也許會出現高檔光學鏡、中低檔光學鏡、太陽鏡、老花鏡及其它特殊用途眼鏡的細分,部分眼鏡店可能以其中一種作為主推甚至專賣,並在裝修設計和促銷宣傳上加以配合。
四、盲目求大將得不償失
近兩年,眼鏡行業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盲目求大的現象很普遍。比如,很多眼鏡生產企業忽視產能過剩的事實,廠房建的一個比一個大。不少企業廠房建好後,由於訂單並沒有大幅度增加,空閑浪費空間的情況非常普遍。這樣一來,企業把更多的資金放在房產上,對設備、員工福利、產品研法、市場發布等方面的投入必然受到制約。有的企業廠房看上去很大,管理能力和對外的市場競爭力卻很弱。同樣,近兩年在全國各地開出的平價眼鏡超市也出現了盲目求大的問題。很多店營業面積普遍比當地其它眼鏡店大一倍甚至好幾倍。不但造成房租上的浪費,而且由於產品所佔面積不大,顧客客流量也不多,反而容易給客人造成生意冷清的感覺。
總之,在受到經營效益的制約下,眼鏡行業「大而全」的做法可望得糾正。取而代之的追求經營實際效率的「細而精」。
五、批發市場逐步淡出主流舞台
在以前眼鏡行業快速發展的幾年中,全國幾大批發市場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這一現象也許正是眼鏡行業「低小散」的寫照。隨著零售市場集中度的越來越高,很多產品供應商開始繞國具有中介性質的批發市場,,成立自己的銷售團隊來市場推廣。
事實上,目前各地主流的眼鏡店已經不在批發市場進貨,而是直接從廠家或銷售公司拿貨。據很多批發市場的商戶反映,到批發市場進貨的基本上是中小眼鏡店。同時,很多眼鏡店也介紹說,他們一年一般去兩次批發市場,主要是去看看情況,而店內的眼鏡大部分是眼鏡公司業務員直接上門提供的貨或是到廠家拿的貨。
顯然,在市場信息越來越公開,廠家實力不斷提升後,批發商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弱。
相比之下,零售店控制著顧客,製造商控制著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不可代替的「硬體」。作為中轉環節的批發商,雖然在一定時期內還會對市場流通貢獻力量,但拐點似乎已經出現,也許將逐漸淡出主流舞台,並被業內人士所忽視。事實上,在鞋服行業,批發市場曾一度火暴,但隨著產品品牌化和專賣店的增多,批發市場已經處於低端或被人們淡忘。
六、銷售管理地位上升
隨著行業經營的重心逐步想消費者轉移,眼鏡生產廠商的地位似乎也在削弱,並開始退居後台。事實上,現在眼鏡行業銷售渠道的價值已開始凸現,特別是外銷企業受到成本上升、關稅取消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後,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謀求家門口的內銷市場。而早內銷市場的爭奪中,銷售管理無疑是其中的核心。
需要提及的是,在光學鏡品牌影響力不足,終端銷售業績主要取決於眼鏡店的背景下,銷售渠道的建立和維護是短期最快捷和有效的手段。目前,眼鏡行業銷售人員緊缺也許正市市場轉向的具體反映。這與產品緊缺。廠家只需坐等客戶上門的時期迥然不同。
七、眼鏡技術體系將得到規范
鑒於目前眼鏡行業體系標准尚不規范的背景,未來將會重建多個方面的標准技術體系,使行業技術規范期。主要應包括產品標准體系、驗光的標准體系、隱形眼鏡標准體系、技術監督體系等。
其中,產品的標准化主要集中在鏡圈、橫梁、以及與鏡片之間的裝配性能上,鏡圈的形狀、大小、以及左右鏡圈之間的相對位置將被標准化。產品標准化的最大意義在於,眼鏡產品的優劣有一個相對統一的鑒定標准,而且生產的標准化會使成本大幅降低。同時,產品的質量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製造企業中得到保證。
由於驗光的相關標准分歧較多,也將會制定相對統一的標准。相關的數據信息要求可能更深更細。比如除光學數據外,還要顧及眼鏡對象的年齡、頭形、臉型、鼻樑形狀、眼睛和鼻樑的相對位置、矯視歷史,等等。
八、塑料模具大行其道
隨著近年來眼鏡消費市場的繁榮,眼鏡款式逐步增多,這對磨練眼鏡模具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眾所周知,眼鏡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眼鏡模具的優劣。但是,傳統的金屬眼鏡模具加工企業也由於長期的無序競爭,使得自身缺乏抵抗風險的能力,生存日益艱難。在此背景下塑料眼鏡模具異軍突起,迅速佔領了眼鏡模具市場的大半江山。可以肯定的是,幾年前還異常火暴的金屬眼鏡模具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困境,而塑料眼鏡模具將大行其道。
九、時尚化將成眼鏡消費主流
客觀而言,國內眼鏡零售市場近兩年的混戰主要停留在價格層面,這也是行業進行整合的階段性表現形式。可以說眼鏡消費趨勢變化的節奏將會越來越快,變化也會有很多方式,但時尚化必然會成為主流趨勢之一。因為眼鏡行業只有時尚化才可能在品牌影響力、價格、消費人數、消費頻率等方面獲得爆炸性的增長。而且,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和眼鏡行業調整的客觀形式也決定了眼鏡行業必須與時尚「親密接觸」。比如,前兩年一度引發的板材消費熱潮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比如今年的奧運熱潮也有可乘之機。可以預見的是,時尚化將成未來眼鏡消費的必然趨勢,也是行業調整和提升的重要環節。如果踏准消費節奏,也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陸』 急求:暴龍眼鏡市場調查報告!

首先,眼鏡行業的性質是「半醫半商」,要比較專業地選購優質眼鏡需要具備醫學、力學、視光學、美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一般顧客對產品真偽及價格的差異,往往會有一頭霧水的困惑。

原則上,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眼鏡,如果是同一家公司,價格應該是一致的,如果是不同的公司之間,因為進貨渠道不同價格應該是上下有所浮動。目前國內仿造名牌很多,一般正規品牌的太陽鏡價格都在1000多元左右,而一些小店一般都不敢輕易進真貨,怕賣不動造成積壓,風險大,他們多是進些仿造的,以低於正常折扣進行銷售,也確實能引起不少消費者的光顧。由於5折的高檔名牌眼鏡,在正規眼鏡店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款式陳舊、積壓處理。而新款名牌眼鏡低於7折在正規店裡銷售的,就要小心了。因為目前國內假冒偽劣的仿造水平已經超出我們的想像,即使是專業的工作人員,僅憑肉眼也很難辨別真假。

目前世面上的名牌眼鏡架有一下四種類型:
A類:原廠行貨 是指通過品牌商授權代理商進口的鏡架,就是世面上連鎖專賣店內經銷的品種,品質一流有退換貨保障,貨源充足,唯一的缺點是價格稍高。
B類:原廠特殊渠道進口正貨 是指通過特殊渠道進口的鏡架(又稱為S貨),鏡架品質與原廠行貨無任何差異,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所以價格相當優惠,絕對是BEST BUY的產品,其缺點是由於特殊渠道的關系不能保證相同型號的產品長期有貨。
C類:OEM代加工貨品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現在已經是國際化大工廠了,很多國外的大品牌大廠商都會到國內大的生產廠商定製貼牌生產鏡架,所謂網路上銷售的很多都是OEM代加工產品的外貿多餘存貨,此類商品品質也是不錯的,價格要比原廠特殊渠道進口貨更低。
D類:仿製贗品 外觀和型號與上述三種相同,可說白了就是假貨,品質粗糙,容易褪色和斷裂,甚至款式顏色型號都與正品不同,價格極強低廉,網路上和部分店鋪很多低價名牌都是這類貨色,適合那些只求低價對品質沒要求,想過過名牌癮的買家。

義大利擁有眾多的世界眼鏡名牌,也擁有全球最知名的眼鏡製造企業。Safilo Group是世界上最大的眼鏡製造商,總部設在義大利,基本上所有的頂級名牌太陽眼鏡都是他們的產品。Burberry,Dior,Gucci,Armani,Valentino, YSL等等品牌的眼鏡都是由Safilo生產的.
它們嚴格的控制著銷售渠道,不會隨便把商品批發給商家,在美國,只有獲得國家相關行業資格認證的眼鏡店,才有資格從safio 進貨,並且會有專員監督商家和專賣店,不允許以降價方式進行惡意競爭。Safilo每一副眼鏡出廠都附有一本證書,可以說由Safilo生產的品牌卻沒有證書的眼鏡都是仿冒品。

ARMANI『鏡架特點』
鏡圈採用「STAINLES STEEL"材料,強韌耐用
絕無皮膚過敏之憂
鏡片穩定性更好
鏡腿設計具備人體工學,不會產生壓迫感
鏡腿多採用隱藏式彈簧,佩戴舒適
鏡腿外側及托葉內側有清晰正規品牌標記
通過CE認證
一般配送義大利原廠生產鏡盒
最重要的,有退換貨保障。

以上答復是通過查詢有關眼鏡質量辨別知識以及本人長期對品牌的購買使用經驗總結而得,希望對您的選購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2018年眼鏡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順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瀏覽:69
各類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分析 瀏覽:520
電子商務經典圖案 瀏覽:20
景德鎮旅遊電子商務 瀏覽:879
2018年扶貧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47
招商廣告策劃方案及推廣 瀏覽:187
伊利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707
悅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51
實用市場營銷核心英語 瀏覽:136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