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營銷策劃與案例分析讀後感

營銷策劃與案例分析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8-02 03:44:27

⑴ 現代營銷案例分析學習心得如題 謝謝了

面對快速發展,競爭殘酷的市場,作為一個營銷人,我們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重壓下求生存謀發展,我們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的營銷能力,才不會被市場拋棄。非 常感謝中國市場學會舉辦的《中國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考試。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檢驗營銷能力的平台,為我進一步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考試教材》涵蓋非常廣泛的營銷知識。我們在學習時首先要在整體上對它有一個把握,理解營銷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只有理解了理論和方法才能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結合市場熱點,從理論上進一步總結,形成自己的營銷理論體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做事都有自己方法和風格。那營銷也同樣如此,每個人的營銷風格和手法都是不同的。把別人的營銷經驗轉化成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體系。從眾多營銷人中脫穎出來。 第三,打開思維,創新解決方案。我們思維出於我們已掌握的理論知識的支持,但這種支持又會束縛我們思維的發散。我們要把各種社會知識融入到我們的營銷思維中去,不要僅局限於營銷知識,突破思維的瓶頸,創造出新思維,這樣我們的營銷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提高。對於一個營銷問題,我們要從實實在在的市場中去解決 問題,而不是看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正確運用了哪些營銷理論。我們在思考營銷問題時,要打開思維的門,拋開理論的束縛。只要做個有心人,有時跳出問題本身,反而會帶來新的出路。一個好的創意說不定就是來自你的靈光一現。 營銷是一門需要不斷去感悟的技能。並不是學了多少營銷理論知識和方法,就能成為一個營銷高手的。我們要在學習中領悟營銷的真諦,不斷積累各種知識和經驗。在營銷實踐中調整自己的體系,提高營銷能力。

⑵ 百事可樂的營銷策劃讀後感

對於百事的總體市場戰略格局,基本可以闡述為:一類戰略市場做直營,精雕細鑿,二類市場設立輔銷所,作經銷商的協銷工作;三類市場進行人員常態拜訪管理,有潛力的做常駐人員管理。無論那種模式百事始終沒有忘記對渠道的開發和控制,對渠道的掌控和管理是百事各級營銷人員的核心內容之一。未來市場的競爭就是品牌和渠道的競爭,就象軍隊僅僅有陸軍沒有空軍無法戰斗一樣。可樂提倡的3A法則(買得起,買得到,樂意買
)是真理中的公理,但事實確是很多城市的倉買當你買可口可樂的時候,店主常告訴你沒有,當你要走的時候,他卻說我再找找,然後就有了。面對陳列整齊的百事可樂,我想這就是可口可樂的渠道危機,品牌一點問題是沒有的,消費者的指牌購買就是最好的注釋,是他的促銷、人員、渠道力出現了問題綜合導致的。沒有動力夯足的渠道推動力,再好的品牌也和銷量沒有太多的關系。筆者經常去終端檢查各類消費品的陳列情況,並和店主談一下各家的銷售人員,傾聽一下他們的看法和評價。經常有店主說:「雖說都是定期拜訪,但百事的業務4天就能來一次,可口的業務往往得七天來巡店一次,同時可樂的業代穿的挺利落,說話也受聽,就是不動手做事,百事的就不一樣了,調整產品陳列,擦拭灰塵,甚至進狹窄的小庫看庫存,有促銷通知的也很及時,所以你就不用問為什麼在我的店裡百事賣的好了。」在渠道規劃和管理的缺欠之餘,似乎企業的人力資源的素質提升和培訓也同樣的重要,高頻率高質量的拜訪往往就是高效額渠道掌控力,強勢的掌控力帶來的就是巨大的銷量。

⑶ 市場營銷學,案例分析,求分析和總結!!

一1,孫子兵法的 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打倒主要敵人,後面的還沒做,就是打倒次要敵人
2,瞞天過海,當敵人沒發覺時,快速的繞道
3,釜底抽薪,反客為主,,
當敵人發覺了,更沉痛的一次又來了,變被動為主動
4,反客為主,當敵人還在想怎麼打敗你時,進入敵人家園,准備更大戰役
5,趁火打劫,當敵人重視了你,你都又放了一把火
6,以逸待勞,不用多想了,坐下來再說!
二,應該在保持的同時再度創新,總結前面經驗
,隨時都不能閑者,消息是最重要的,不能被自己用過的計把 自己打敗。
我現在還不是學市場營銷的,不對的地方請諒解

⑷ 營銷心裡學讀後感1000字

營銷心理學的10大原則
1、錨定效應

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雖然一般情況下來說,那個生物就是他媽)。但是事情的轉折來了,某一次洛倫茨無意在一次實驗中被剛出殼的幼鵝們第一眼看到,它們從此就緊跟著他直到長大。

由此,洛倫茨就證明了幼鵝不僅根據它們出生時的初次發現來做決定,而且決定一旦形成,就堅持到底。洛倫茨把這個現象叫做「印記」。(說白了就是第一印象)

這個效應在經濟中體現得很明顯,行為經濟學有個詞叫「錨」,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某個商品,第一眼留下印象的價格(或我們第一次決定用某一個特定的價格購買某一樣特定的商品時的價格)將在此後對購買這一產品的出價意願產生長期影響,這個價格,就是「錨」。

黑珍珠產自於一種黑邊牡蠣,在上世紀70年代時即使價格低廉,也還沒什麼市場,經過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寶石商人的「策劃」後,才終於大放異彩。

他將黑珍珠放置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店鋪櫥窗展示、並標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同時在一些印刷華麗的高影響力雜志上刊登廣告,廣告中黑珍珠在磚石、紅寶石和綠寶石映襯下,熠熠生輝。他還把黑珍珠戴在了紐約當紅歌劇女星的脖子上,在曼哈頓招搖過市。

就這樣,原來不知價值幾何的東西,一下子成了稀世珍寶。這位精明的商人就是一開始把黑珍珠與世界上最貴重的寶石「錨定」在一起,此後它的價格就一直緊跟寶石。

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定位,它絕非是理性的僅僅由供給和需求兩種獨立力量取得平衡進而共同決定的。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很容易被操縱的。也就是說,不是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市場價格,而是市場價格本身反過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2、互惠原則

在《影響力》一書中,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介紹了「互惠」概念。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

西奧迪尼在書中寫道,當服務員遞給顧客賬單時不給薄荷糖,顧客將主觀地依據服務水平給小費。而如果服務員給了一顆薄荷糖,小費則增加3.3%;如果給了兩顆,小費則破天荒地增加約20%。

營銷中有許多方式利用互惠原則,你不需要贈送貴重的東西,小禮品就很好。運動衫、電子書、甚至像手寫便條這樣簡單的東西都能長久地建立互惠關系。切忌還沒贈與他人免費品,就考慮相應的回報。

「拒絕——退讓」這個策略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這個策略其實是互惠原則的延伸:如果第一個要求和第二個要求提得恰當,那麼對方會認為第二個要求是你做出的讓步,因而覺得自己有義務做出相應的讓步。

比如:如果你想買套房子,對方出價為150萬,你的心理價位是120萬,那麼你絕不能出120萬。基本上在談判中,彼此都會預設一個空間,如果你的第一出價是120萬,那麼對方會認為你的底線在130萬或更多。這個時候,如果死咬住120萬,那麼很可能談判就會告吹。所以合適的做法是,先出個100萬,看看對方的反應,然後慢慢讓步。

但羅伯特·B·西奧迪尼也提到,使用「拒絕——退讓」策略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你的第一個要求必須合理。一旦對方覺得你的第一個要求不是真誠的,那麼它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比如這個case里,你說你要5萬買這房子,對方可能直接拂袖而去……

3、社會認同原則

大部分營銷人員已經意識到這個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會認同指人們會採取他們喜歡或信任的人的觀點和行動,也就是從眾效應。

比如在募捐的場所,如果我們看到裡面已經有錢,我們就會更有可能往裡面放錢;如果裡面沒有錢,我們反而更不可能往裡面放錢。

這背後的心理活動就是:裡面有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別人也覺得這個東西該捐錢,我不如也捐;裡面沒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這個東西別人都不捐,估計不靠譜。

商家營造並炒作「熱銷」假象,往往就會造成真正的熱銷結果。製造熱銷的現場感,是常見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通過對熱銷的宣傳,增加「火上交油」的效果,比如廣告上常用的「累積銷量XXXX」、某飲料「環繞地球XX圈」、「連續N年銷量第一」等等。

即使沒有具體數據或數字,還可以通過廣告畫面中呈現無數人在某場景下,同時正在使用或追捧某品牌產品來暗示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王老吉、可口可樂等很多品牌廣告都長期使用這種暗示手法。

這種「羊群效應」的影響,不僅僅只發生在排隊現場和接觸廣告的那一刻,這種體驗或印象被我們記憶存儲後,以後在消費同類商品時,我們往往還可能再次選擇使用羊群效應技巧的品牌。

4、誘餌效應

在價格模型中常見此效應,其中一個價位故意來吸引人們選擇最貴的價位。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著名的TED演講:「我們控制自己的決定嗎?」,其中有個《經濟學人》雜志訂閱的廣告案例:

①電子訂閱:59美元。

②紙質訂閱:125美元。

③電子和紙質訂閱:125美元。

訂閱電子和紙質雜志的價格和只訂閱紙質雜志的價格一樣,他們為什麼會提供這樣的選擇?這正是艾瑞里考慮的問題,他聯系了《經濟學人》的內部人士,但沒有從他們那裡得到直接回答。因此他決定親自實驗,找出答案。他給100名麻省理工學生提供了上述價格表,詢問他們購買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

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他們通過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非常劃算,從而刺激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志。

對價格而言,相對的百分比,比絕對的金額更容易產生激發行動的誘惑力。這就是我們消費行為中常見的相對論,憑相對因素做決策是我們自然的思考方式。

5、稀缺原則

西奧迪尼提出的稀缺原則概念:機會、內容或產品越少,其價值就越大。

機會越少,價值就越高。可能會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在人們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害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比渴望得到某種東西的想法對人們的激勵作用更大。

短缺原理在商業上的應用就更多了,比如告訴顧客某種商品數量有限,不能保證一直有貨。值得注意的是,「時間」也是一種資源,所以「截止日期」、「搶購」、「秒殺」等等銷售手段,同樣能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留學界那句振聾發聵的名言:「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為何短缺原則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原因有兩點:

①人類習慣於用獲得一件東西的難易程度來判斷它的珍貴程度,一件東西越難獲得,它的價值往往也就可能越高,因此,短缺性會刺激我們對其奮力爭取。

②當某種原本唾手可得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難得,我們就失去了一部分選擇的自由。人類都有一種維護既得利益的願望,於是這種不自由的可能性使我們產生了強烈的抗拒心理,從而主動做出某些行動,以避免失去這件東西。

8、捆綁損失原則

為什麼經常看到很多商家會說「買3999元電腦,送耳機、送高檔滑鼠墊、送免費1年上門維修」,而不是把耳機、上門維修等價格都包在3999元裡面?同樣是花3999買了這一堆產品和服務,為什麼要把某些部分說成是「免費」的?

這是因為人對損失和收益的感知並不是線性的,假設你獲得100元能得到某種快樂,而想得到雙倍的快樂可能需要400元,而不是200元。同樣,損失100元受到的某種痛苦,可能要損失400元才能感受到雙倍的痛苦。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成本折到一起,給用戶一個總價,讓用戶一次支出3999,而不是感覺到多次支出(為電腦支出3000,為耳機支出200,為維修支出200……),用戶就覺得付出這些金錢沒有那麼痛苦。

所以,無數商家會說「買3000元電腦,包郵」,而不是說「總共3000元,其中電腦你花了2995,郵費5元。」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移動傾向於用「月套餐」讓用戶一次性支出一大筆,而不是每次電話簡訊流量都要重新付費。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房一直堅持年費會員而不是按照次數收費,用戶覺得年費會員比每次都花50元更加優惠,但是實際上他們高估了自己將來的使用程度。

同樣,如果把「好處分散」,用戶感知到的「好處」也就會增加。

所以商家不會說「賣給你了一大推套裝,其中包括電腦滑鼠等」,而是說「買電腦,送滑鼠耳機,送高檔滑鼠墊和維修」。就像泰勒在《營銷科學》雜志中發文說的:「別把聖誕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

總之,為了讓你覺得你受到了優惠,商家們會千方百計地捆綁損失,同時分散好處。

7、折中效應

如你去買橙汁,下面有兩種橙汁可以供你選擇: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結果顯示,各有50%的人選擇了A和B。

下面看另一種情況: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C橙汁,600ml,58元。此時,選擇B的人大大增加了,大約有70%的人選擇了B,20%的人選擇了A,10%的人選擇了C。

這個現象就是「折中效應」,當人們偏好不確定的情況下做選擇時,往往更喜歡中間的選項,因為中間的選項看起來更安全,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選取中間的價格,因為太高的,我們自身消費能力有限,太低的吧,又看不上。這就要求你對自己的人群需要把控好,精準的去進行定價。

折中效應還體現在餐館的菜單上。我們發現很多飯店往往前幾頁的東西非常貴,常常是幾百甚至幾千的奢侈菜品,但是你繼續往下翻,看到中間幾頁時,心裡的石頭稍稍落地了。因為你看到不少雖然價格很高但是仍然可以接受的菜,例如98元的羊排,80多元的燒鵝等,你再往後翻翻往往會發現二三十元的家常菜。

這個其實也是折中效應,如果你請人吃飯,你肯定會想點二三十的太沒面子了,但是幾千的又太貴,還是點八九十的吧,不太貴但是又有面子。

8、預期效應

我們對事物已有的印象,會蒙蔽自己觀察問題的視線。而對一件事物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對其的態度和體驗。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好,那麼它一般就會好,反之亦然。

國外的一個實驗證明,將同樣的咖啡放在高檔次的器皿和一般的器皿中,人們會普遍覺得高檔次器皿中的咖啡味道更好些。一件產品的包裝形式和設計,也會營銷到人們對包裝內產品的品質認知。

另一個研究是用加了醋的啤酒做的實驗,當參與者們被事先告知酒中加了醋時,因為有了預期,他們就始終不覺得這啤酒好喝;而另外一組在喝完酒後覺得味道不錯,在被告知酒中加了醋後,評價還是正面的。事實上,事後知道真相的參與者與根本不了解實情的人對加醋啤酒的喜愛程度是一樣的。

這表明,預期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乃至知覺。一些餐飲店在菜名前加一些帶點異國情調的、時髦的詞語,比如「阿拉斯加鱈魚」,我們還沒有吃到,就似乎已感覺到這菜要比普通的鱈魚味道要來得更鮮美些!

預期不僅影響人們對於視覺、味覺和其他感官現象的認知與體驗,還能夠改變人們的主觀甚至客觀體驗。

我們常見的另一種預期導致的偏見與價格高低有關。有一個實驗:同樣的飲料,分別以正常價格和正常價格的一半售賣給不同的實驗者學生,然後讓參與者答單次組合題。結果是「價格決定成績」,喝了正常價格飲料的學生平均答題要高於買半價飲料學生28%。尤其是當在飲料瓶上標示出明確的「改善思維功能」的信息提示後,與價格威力相加,其威力更加強大。

事實上,質量也是個主觀概念,價格也是質量象徵的一部分。即使是同品類、同質量的產品,如果價格偏低,就會讓人把它看得差了,最後,它也就真的差了。對醫葯、軟飲料、化妝品和汽車等消費品來說,預期價值可能成為真正價值。所謂「便宜沒好貨」,就是我們對低價的一種無意識的反應。

廣告等品牌傳播手段的核心目的就是塑造人們對某產品、服務乃至企業組織的正面預期。這種預期一方面原因品牌本身的承諾,另一方也源自熟悉、口碑和信任。甚至說的更本質一些,廣告就是在塑造一種認知預期的偏見。

9、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指一旦人們擁有某物就非常不願意失去它,人都是害怕損失的。這是因為比起收益帶來的快樂,我們更在意損失帶來的不快樂。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你只能救活2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大部分人選擇了A療法,因為他們更願意救活數量一定的一群人,而不願意冒所有人都死去的風險。

同樣的小故事,我們接下來換個說法試試: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一定會死4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這時候大多數人又選擇了B,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400人就這樣死去。

同一個問題的兩種邏輯意義相似的說法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當消費者認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非「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會非常敏感。

當決定自己的收益時,人們傾向於規避風險,都有風險厭惡症。而當人們面對損失時,一個個都變的極具冒險精神,都是尋求風險的冒險家。

運用損失規避原則可以增加人們對免費產品的後續增值服務的使用。例如,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開放產品的特定功能,到期後,顧客已經對該功能產生依賴,最終只能通過付費來享受這個功能。

再比如通過搶購和限時優惠營造的「稀缺感」,讓我們覺得如果不參與這個促銷,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機會。而這種「失去感」激勵我們想盡辦法迅速下單購買。

10、心理賬戶

為什麼現在電商越來越多地說「滿1000減200」而不是「1000元後,打8折」?「滿減策略」為什麼大行其道?

首先假設這2種情境:

1、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1000元;心情不好,回到辦公室,發現抽獎中了200元。

2、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800元。

這兩種情境下,你覺得哪種情境你會心情更好?我想大部分人會猜是第一種,而實驗結果也是這么證明的。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往往會為收益和損失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並且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來看待不同的「心理賬戶」。

修車花費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損失賬戶」里,這時800和1000差異沒有那麼大,給我們帶來的損失痛苦差不多。而「中獎」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收獲賬戶」里,200元比0要多很多,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

同樣,滿減策略也是用了這個原理。一件商品打8折,1000元的東西付出800就能買到,差異貌似沒有這么大。但是如果是滿1000減200,感覺是自己已經付出了1000塊,(和800差異不大),然後又額外收獲了200元(200比起0差異很大)。

更有甚者,很多商場採取滿額返券的方式(比如滿1000元,送你200元現金券,可以買任何東西),這更加強烈了區分了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獲得的優惠更多。

其次,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你要別人買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來滿足這個賬戶。可以先分析了解目標用戶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帳戶,普遍捨得在哪個帳戶上花錢,然後運用情感化設計來突出強調,也就是為用戶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花錢理由,從而減少花錢的心理愧疚,促成購買。

例如同樣一件標價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給自己買可能覺得貴,捨不得買,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生日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了。這是因為用戶把這兩類支出歸到了不同的「心理帳戶」,衣服買給自己的是「日常衣物支出」,但是買給心愛人則會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系支出」,顯然大多用戶會更捨得為後者花錢。

⑸ 求一篇學習營銷策劃的心得體會

首先由衷的感謝老師提供給我們這樣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經過這兩周的學習,本次課程設計即將結束,總的來說,,經過這門課的學習收獲還是相當大的。回顧這段時間的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萬分。的確,從選案例到開始製作,從理論到實踐,在兩周的課程設計日子裡,可以說是苦多於甜,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
經過兩個星期的實習,過程曲折可謂一語難盡。在此期間我也失落過,也曾一度熱情高漲。從開始時滿富盛激情到最後汗水背後的復雜心情,點點滴滴無不令我回味無長。生活就是這樣,汗水預示著結果也見證著收獲。勞動是人類生存生活永恆不變的話題。通過實習,我才真正領略到「艱苦奮斗」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做好本次課程設計,首先要有良好的認識素質,包括觀察的客觀性,觀察的全面性,觀察的敏銳性。再次,還要有足夠豐富的營銷理論知識和營銷實務知識。包括:市場調研、營銷策劃程序、營銷整體策劃、營銷戰略策劃、產品策劃、定價策劃、渠道策劃、廣告策劃、公關策劃等。房地產營銷策劃是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企業經營方針目標為指導,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資源的分析,找出機會點,選擇營銷渠道和促銷手段,經過創意將物業與服務推向目標市場,以達到佔有市場、促進和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斷發展目的的經濟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房地產營銷策劃是在對市場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高智能的策劃。它蘊含在企業生產開發經營的全過程,由市場調查、方案制定和建築總體設計、價格定位、廣告中介服務、售後服務以及信息反饋等組成。使開發的房地產商品適應顧客的需要,從而促進商品房的銷售,增加利潤,加快資金周轉。因此,房地產開發一定是首先強調「以人為本」的營銷策劃。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必須圍繞消費者的願望、需求和價值觀念來展開,這是房地產營銷策劃的根本所在。
經過老師的細心講解和對這門課程的15周的學習,才真正發現,營銷策劃不是一種把戲,不是一時的欺騙,不是暫時的高額利潤,不是一種單純的活動。房地產市場營銷策劃雖然只是短短的九個字,而裡面的學問確實需要我們久久的去學習體會的。通過對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學習,了解到了新的營銷管理知識,懂得了實踐中積累經驗的寶貴。是的,營銷策劃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科學過程。市場營銷策劃擁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智,同時還渾然不覺,卻產生了奇特的功效,很難用言語形容。市場營銷就是連接市場需要和住宅產品開發建設的中間環節,是開發商將潛在市場機會轉化為現實市場機會,從而實現企業自我發展的有效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房地產營銷策劃是關系房地產開發經營成敗的關鍵。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們更加懂得並親身體會到了理論與實際想結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想結合起來,從實際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並且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發現自己對之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掌握的不夠牢固,有待加強。
老師為我們安排此次課程設計的基本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人與人的溝通,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培養成 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這兩個星期的課程設計之後,我們普遍感到不僅實際動手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房地產市場營銷策劃流程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並能夠結合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專業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通過課程設計,復習和鞏固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了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能力。學會分析解決一般成本經濟的設計、賬面的編制中的實際問題,並熟悉其工程成本會計方案編制中的一般程序、方法。通過本次課程設計,目的是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工作的能力。在老師指導下,獨立完成所分擔的課程設計任務。讓我們獨立完成資料的收集、熟悉,掌握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掌握工程成本會計的基本要點;熟悉賬目規范;確定工程成本核算項目,編制明細賬,填寫多欄式賬目,計算有關造價及技術經濟指標、填寫編制說明等工作。
作為整個學習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運用學習成果,檢驗學習成果。運用學習成果,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的應用於實際工作中,並從理論的高度對設計工作的現實中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設想。檢驗學習成果,看一看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到底有多大距離,並通過綜合分析,找出學習中存在不足之處,以便為完善學習計劃,改變學習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
關於本次課程設計,我的設計雖然還不夠完善,許多功能因為時間和本身的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實現,不過,至少在平時的學生基礎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堅信它必將會對我們的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此次課程設計中,學到了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比如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差錯的隨機應變能力,都受益匪淺,並且使我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到了很大的提高,對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有非常大地幫助。對我而言,只是上得收獲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豐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種財富,經理是一種擁有,這次課程設計必將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上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

⑹ 營銷案例分析總結怎麼寫

1、案例經過說明。
2、找出關鍵點。
3、根據營銷理論:戰略、4P等加以分析。
4、總結提升。

⑺ 根據所學的營銷策劃的理論知識,分析該策劃案例的成功之處,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1)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過程由起初的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專—(都是以產定銷屬為范疇的),到後來的市場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以顧客為范疇的)這一系列的演變,這5種市場營銷觀念的產生與存在,各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與一

⑻ 營銷策劃案例分析

因此,宏濟堂此次廣告活動的用意就是直接將矛頭對准了江中健胃消食片,細分其兒童市場。因為神方小兒消食片直接細分的兒童市場,是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核心市場之一,而江中健胃消食片又是江中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這一事件的發生迅速喚醒了公司的危機意識,使江中公司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江中健胃消食片在兒童用葯市場的份額隨時可能失去,推出兒童助消化葯新品已是勢在必行。

面對這一危機,江中公司實行了如下應對策略:

1.在宏濟堂的大本營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加大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推廣力度,其中電視廣告投放量增加到3倍,並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江中健胃消食片的「買一贈一」活動。以期通過綜合打壓其銷量,斷其現金流的方式阻止、阻止其向全國擴張。在短時間內將神方小兒消食片逐出了市場。

2.進行細致的市場調查,找到消費者心中的真實想法。調查發現:(1)家長們缺乏「兒童助消化葯」可供選擇,擔心兒童用「成人葯品」有損健康,造成不用葯兒童的數量驚人,市場存在大量空白;(2)地方競品龐雜,多為「雜牌軍」,缺乏品牌壁壘的庇護,易於搶奪;

(3)江中現有兒童用戶滿意度「虛高」,家長存在兒童用「成人葯品」的擔心,造成用葯量偏低,存在提升的空間。

3.2003年底,正式推出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4.調動一切元素來製造細分品類的差異,並讓消費者充分地感受到差異。

(1)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為擺脫了「成人葯品」的影響,完全針對兒童進行設計。片型採用0.5g(成人則為0.8 g),在規格和容量上也更適合兒童。葯片上還壓出「動物」卡通圖案,口味上則是採用兒童最喜愛的酸甜味道,同時在包裝上顯眼處標有兒童漫畫頭像以凸現兒童葯品的身份……。這些改進使兒童裝健胃消食片的產品從各方面都更好滿足兒童的需求,並不斷提示家長這是兒童專用產品。

(2)包裝的設計上,延用了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的整體風格。

(3)將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盡量陳列在江中健胃消食片旁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在兒童葯品專櫃進行陳列。

(4)將零售價格定為6元,與江中健胃消食片基本持平。

(5)為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廣告傳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

(6)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廣告中首先開拓品類,廣告需反復告知消費者,「專給兒童用的,解決孩子不吃飯問題」,從而吸引目標消費群不斷嘗試和購買,使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成為消費者心智中該品類的第一。

(7)為了鮮明地讓消費者將兒童型與成人型江中健胃消食片區分開,廣告片的主角啟用了極具親和力的影視明星肥肥(沈殿霞),而成人型江中健胃消食片電視廣告仍繼續沿用小品明星郭冬臨。

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面市不久,其銷量在全國范圍都呈現飛速攀升的態勢,短短半年時間,銷量已破2億。這極大加強了江中公司對兒童裝的信心。因此,在2005年江中公司的資金分配上,將兒童裝江中健胃消食片作為優先保障產品,投入巨額推廣費用,以全力搶占「兒童助消化葯」的心智資源。

問題:

1.結合案例分析:江中公司這次營銷策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在本次營銷活動中,是如何保證江中健胃消食片市場細分的有效性的?

3.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的兒童市場領域,是如何進行有效的營銷組合的?

4.為什麼在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的包裝設計中要延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的整體風格?

⑼ 市場營銷策劃案例分析

(1)索尼提出的「創造市場」的本質是創造消費者需求。在這之前是賣方市場內,企業賣什容么,消費者買什麼,所以上市前柯達佔領的絕對的市場份額,他們不思創新,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索尼為了打開市場局面做了一個有差異的營銷,針對受眾群體劃分產品應用范圍,比如傻瓜照相機等產品。逐步搶佔了柯達的市場份額,有了品牌知名度。獲得了更多的利潤。這一口號實際上是是企業根據市場現狀提出的一種服務理念。
(2)企業想要讓市場跟我們走,首先要做的是最基礎的工作,一方面是有很可觀的消費者的支持,一方面是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兩者缺一不可,然後才能實施其它的策略或者是理念。包括產品的更新換代,質量的保障,營銷團隊的工作,後勤服務的保障。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必須是建全的。讓市場跟我們,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也就中國石油能說出這種話來,或者生產原子彈的廠家能說出這種來。
(3)這一案例對我的啟示是出題者絕對是一個狗屁。

⑽ 市場營銷計劃的案例分析

品牌定位與市場營銷戰略案例分析
案例品牌釋名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政治原因,王老吉涼茶鋪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涼茶顆粒(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品牌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經王老吉葯業特許,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產、經營王老吉牌罐裝涼茶(食字型大小)。
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品牌聯播全網式的營銷方式可以更好的幫助企業做品牌定位。以品牌聯播機構資深品牌顧問的話來說,企業把品牌定位好是品牌塑造的基礎,企業品牌戰略之路就像跑馬拉松,必須要有耐心和實力加上毅力的支持,所謂笑到最後才是王道。
國營銷專家菲利浦.科特勒認為,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認其他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在市場上的品牌種類繁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做到強大的並沒有幾家。大家聽到加多寶、聽到王老吉都知道這是一個牌子,這個牌子代表的是這家企業的外在形象,代表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意義。
市場營銷戰略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寶找到成美營銷顧問公司(以下簡稱「成美」),初衷是想為紅罐王老吉拍一條以贊助奧運會為主題的廣告片,要以「體育、健康」的口號來進行宣傳,以期推動銷售。 成美經初步研究後發現,紅罐王老吉的銷售問題不是通過簡單的拍廣告可以解決的(這種問題目前在中國企業中特別典型:一遇到銷量受阻,最常採取的措施就是對廣告片動手術,要麼改得面目全非,要麼趕快搞出一條「大創意」的新廣告)紅罐王老吉銷售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品牌定位。
紅罐王老吉雖然銷售了7年,其品牌卻從未經過系統、嚴謹的定位,企業都無法回答紅罐王老吉究竟是什麼,消費者就更不用說了,完全不清楚為什麼要買它——這是紅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拍什麼樣「有創意」的廣告片都無濟於事。正如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所說:一個廣告運動的效果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產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樣寫廣告(創意)。經一輪深入溝通後,加多寶公司最後接受了建議,決定暫停拍廣告片,委託成美先對紅罐王老吉進行品牌定位。
按常規做法,品牌的建立都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展開,因此大家的結論與做法往往大同小異,所以僅僅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並不能讓紅罐王老吉形成差異。而品牌定位的制定,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通過了解消費者認知,提出與競爭者不同的主張。
又因為消費者的認知幾乎不可改變,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順應消費者的認知而不能與之沖突。如果人們心目中對紅罐王老吉有了明確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嘗試冒犯或挑戰。就像消費者認為茅台不可能是一個好的「啤酒」一樣。所以,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與廣東、浙南消費者的現有認知發生沖突,才可能穩定現有銷量,為企業創造生存以及擴張的機會。
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認知,成美的研究人員一方面研究紅罐王老吉、競爭者傳播的信息,另一方面,與加多寶內部、經銷商、零售商進行大量訪談,完成上述工作後,聘請市場調查公司對王老吉現有用戶進行調查。以此基礎,研究人員進行綜合分析,理清紅罐王老吉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即在哪個細分市場中參與競爭。在研究中發現,廣東的消費者飲用紅罐王老吉主要在燒烤、登山等場合。其原因不外乎「吃燒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預防一下」、「可能會上火,但這時候沒有必要吃牛黃解毒片」。
而在浙南,飲用場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會、家庭」。在對當地飲食文化的了解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該地區消費者對於「上火」的擔憂比廣東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消費者座談會桌上的話梅蜜餞、可口可樂都被說成了「會上火」的危險品而無人問津。(後面的跟進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發現可樂在溫州等地銷售始終低落,最後可樂幾乎放棄了該市場,一般都不進行廣告投放。)而他們對紅罐王老吉的評價是「不會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會引起上火」。這些觀念可能並沒有科學依據,但這就是浙南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這是研究需要關注的「唯一的事實」。
消費者的這些認知和購買消費行為均表明,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並無「治療」要求,而是作為一個功能飲料購買,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是用於「預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嘗燒烤時減少上火情況發生等,真正上火以後可能會採用葯物,如牛黃解毒片、傳統涼茶類治療。
再進一步研究消費者對競爭對手的看法,則發現紅罐王老吉的直接競爭對手,如菊花茶、清涼茶等由於缺乏品牌推廣,僅僅是低價滲透市場,並未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定位。而可樂、茶飲料、果汁飲料、水等明顯不具備「預防上火」的功能,僅僅是間接的競爭。
同時,任何一個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須是該品牌最有能力占據的,即有據可依。如可口可樂說「正宗的可樂」,是因為它就是可樂的發明者,研究人員對於企業、產品自身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紅罐王老吉的「涼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葯配方、175年的歷史等,顯然是有能力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這一定位。
由於「預防上火」是消費者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自然有利於鞏固加強原有市場。而能否滿足企業對於新定位「進軍全國市場」的期望,則成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通過二手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表明,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概念「清熱祛火」在全國廣為普及,「上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這就使紅罐王老吉突破了涼茶概念的地域局限。研究人員認為:「做好了這個宣傳概念的轉移,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紅罐王老吉就能活下去。」
至此,品牌定位的研究基本完成。在研究一個多月後,成美向加多寶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報告,首先明確紅罐王老吉是在「飲料」行業中競爭,競爭對手應是其他飲料;其品牌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獨特的價值在於——喝紅罐王老吉能預防上火,讓消費者無憂地盡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燒烤,通宵達旦看足球……
這樣定位紅罐王老吉,是從現實格局通盤考慮,主要益處有四:
其一,利於紅罐王老吉走出廣東、浙南
由於「上火」是一個全國普遍性的中醫概念,而不再像「涼茶」那樣局限於兩廣地區,這就為紅罐王老吉走向全國徹底掃除了障礙。
其二,避免紅罐王老吉與國內外飲料巨頭直接競爭,形成獨特區隔
其三,成功地將紅罐王老吉產品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淡淡的中葯味,成功轉變為「預防上火」的有力支撐;3.5元的零售價格,因為「預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歷史,成為預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撐。
其四,利於加多寶企業與國內王老吉葯業合作
正由於加多寶的紅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飲料,區別於王老吉葯業的「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兩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兩家企業共同出資拍攝一部講述王老吉涼茶創始人行醫的電視連續劇《嶺南葯俠》。
成美在提交的報告中還提出,由於在消費者的認知中,飲食是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辛辣」、「煎炸」飲食,因此建議在維護原有的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餐飲渠道,在一批酒樓打造旗艦店的形象。重點選擇在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燒烤場等。憑借在飲料市場豐富經驗和敏銳的市場直覺,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當場拍板,全部接受該報告的建議,決定立即根據品牌定位對紅罐王老吉展開全面推廣。
「開創新品類」永遠是品牌定位的首選。一個品牌如若能夠將自己定位為與強勢對手所不同的選擇,其廣告只要傳達出新品類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驚人的。紅罐王老吉作為第一個預防上火的飲料推向市場,使人們通過它知道和接受了這種新飲料,最終紅罐王老吉就會成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代表,隨著品類的成長,自然擁有最大的收益。
確立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就明確了營銷推廣的方向,也確立了廣告的標准,所有的傳播活動就都有了評估的標准,所有的營銷努力都將遵循這一標准,從而確保每一次的推廣,在促進銷售的同時,都對品牌價值(定位)進行積累。
這時候才可以開始廣告創意,拍廣告片。
市場營銷目標鎖定
2002年以前,從表面看,紅色罐裝王老吉(以下簡稱「紅罐王老吉」)是一個活得很不錯的品牌,在廣東、浙南地區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紅罐王老吉飲料的銷售業績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多元。發展到這個規模後,加多寶的管理層發現,要把企業做大,要走向全國,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障礙。而所有困擾中,紅罐王老吉是應該當「涼茶」賣,還是應該當「飲料」賣?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最核心的現實難題。
現實難題表現一:廣東、浙南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認知混亂。
一方面,在廣東,傳統涼茶(如顆粒沖劑、自家煲制、涼茶鋪煲制等)因下火功效顯著,消費者普遍當成「葯」服用,無需也不能經常飲用。而「王老吉」這個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品牌就是涼茶的代稱,可謂說起涼茶想到王老吉,說起王老吉就想到涼茶。因此,紅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並不能很順利地讓廣東人接受它作為一種可以經常飲用的飲料,銷量大大受限。
另一個方面,加多寶生產的紅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後人,是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顏色、包裝都與廣東消費者觀念中的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國「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自然感覺其「降火」葯力不足,當產生「下火」需求時,不如到涼茶鋪購買,或自家煎煮。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在最講究「功效」的涼茶中,它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廣東區域,紅罐王老吉擁有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卻長著一副飲料化的面孔,讓消費者覺得「它好像是涼茶,又好像是飲料」,陷入認知混亂之中。
而在加多寶的另一個主要銷售區域浙南,主要是溫州、台州、麗水三地,消費者將「紅罐王老吉」與康師傅茶、旺仔牛奶等飲料相提並論,沒有不適合長期飲用的禁忌。加之當地在外華人眾多,經他們的引導帶動,紅罐王老吉很快成為當地最暢銷的產品。企業擔心,紅罐王老吉可能會成為來去匆匆的時尚,如同當年在浙南紅極一時的椰樹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時髦產品替代,一夜之間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乾乾凈凈。
面對消費者這些混亂的認知,企業急需通過廣告提供一個強勢的引導,明確紅罐王老吉的核心價值,並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現實難題表現二:紅罐王老吉無法走出廣東、浙南。
在兩廣以外,人們並沒有涼茶的概念,甚至在調查中頻頻出現「涼茶就是涼白開」、「我們不喝涼的茶水,泡熱茶」這些看法。教育涼茶概念顯然費用驚人。而且,內地的消費者「降火」的需求已經被填補,他們大多是通過服用牛黃解毒片之類的葯物來解決。做涼茶困難重重,做飲料同樣危機四伏。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而且,紅罐王老吉以「金銀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葯味,對口味至上的飲料而言,的確存在不小的障礙,加之紅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價,如果加多寶不能使紅罐王老吉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它就永遠走不出飲料行業「列強」的陰影。這就使紅罐王老吉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兩地,也無法在全國范圍推廣。
現實難題表現三:推廣概念模糊。
如果用「涼茶」概念來推廣,加多寶公司擔心其銷量將受到限制,但作為「飲料」推廣又沒有找到合適的區隔,因此,在廣告宣傳上不得不模稜兩可。很多人都見過這樣一條廣告: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為了打開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斷蹭冰箱門。廣告語是「健康家庭,永遠相伴」。顯然這個廣告並不能夠體現紅罐王老吉的獨特價值。
在紅罐王老吉前幾年的推廣中,消費者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它,企業也不知道怎麼去賣它。在這樣的狀態下紅罐王老吉居然還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好幾年。出現這種現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國市場還不成熟,存在著許多市場空白;內在的原因是這個產品本身具有一種不可替代性,剛好能夠填補這個位置。在中國,容許這樣一批中小企業糊里糊塗地賺得盆滿缽滿。但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企業要想做大,就必須搞清楚消費者為什麼買我的產品這樣一個問題。
市場營銷行動方案
明確了品牌要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什麼定位,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廣品牌,讓它真正地進入人心,讓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從而持久、有力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緊接著,成美為紅罐王老吉確定了推廣主題「怕上火,喝王老吉」,在傳播上盡量凸現紅罐王老吉作為飲料的性質。在第一階段的廣告宣傳中,紅罐王老吉都以輕松、歡快、健康的形象出現,避免出現對症下葯式的負面訴求,從而把紅罐王老吉和「傳統涼茶」區分開來。
為更好地喚起消費者的需求,電視廣告選用了消費者認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個場景:吃火鍋、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條、燒烤和夏日陽光浴,畫面中人們在開心享受上述活動的同時,紛紛暢飲紅罐王老吉。結合時尚、動感十足的廣告歌反復吟唱「不用害怕什麼,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費者在吃火鍋、燒烤時,自然聯想到紅罐王老吉,從而促成購買。

閱讀全文

與營銷策劃與案例分析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用市場營銷核心英語 瀏覽:136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
策劃方案的基本要素 瀏覽:75
上海飾搭電子商務 瀏覽:995
幼兒園師德師風培訓自查方案 瀏覽:554
培訓學校優質生源維護方案 瀏覽:17
快餐店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423
面試網路營銷靠譜嗎 瀏覽:972
網路營銷中免費產品的特徵有 瀏覽:210
醫療市場部營銷方案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