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產業,地產產業和政府政策的信息收集做一個調研報告
— 2 — (一)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得到科學的規劃引領。 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緊緊抓住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和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發展機遇,及時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進行全面調研,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在2010年開創性地制定出台了《順德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成為了我省第一個縣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我區今後10年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從發展戰略、空間布局、重點產業、推進措施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作出了前瞻性、全局性的部署規劃和實踐指導。 (二)我區文化產業趨向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充分結合我區產業提升、傳統特色文化發展、群眾文化需求等因素,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向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目前全區文化企業1140家,從業人員約2.8萬人,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約88.19億元,比2009年增長20%,佔GDP比重約4.5%。初步形成了創意設計、數字音像、美食文化、活化傳統文化、園藝休閑等五個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培育了孔雀廊娛樂唱片有限公司、廣東工業設計城等文化龍頭企業,打造了「廣東流行音樂基地」、世界「美食之都」、「香雲紗」等知名文化品牌。 (三)我區文化產業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顯著。 隨著我區文化產業的長足發展,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越來 — 3 — 越顯著,對促進我區產業轉型升級、滿足群眾多樣化和多層次文化需求、傳承和創新傳統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順德創意產業園,已入駐的工業設計、軟體信息、科研機構等企業82家,引進「順德國際廣告創意智谷」、「中小企業網路文化營銷研究實訓中心」等優質項目,2010年產值達1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000多個;廣東德勝創意園,通過整合市場、資金、創意人才、海內外企業等要素,為我區的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持,以及高層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務。又如廣東香雲紗文化產業園、廣綉文化創新中心、南國絲都博物館等,通過引入民間資本,對順德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香雲紗、廣綉、繅絲等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潛和提煉,有效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產業化發展;「文化鳳城」、「鳳城食都」等文化品牌深入民心,通過舉辦社區文化節、美食節、粵曲大賽、交響樂演奏會等多元化、系統化的文化活動,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推動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調研情況看,當前仍然存在著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三方面突出問題: (一)產業發展觀念和認識有待加強。 區鎮(街道)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仍有不足。對文化產業的劃分、內涵和特性界定不夠清晰,甚至有個別 — 4 — 鎮(街道)存在文化產業難界定、難管理、難協調等不正確的認識。由於觀念和認識的滯後,我區的文化產業直至近兩年才被提升到推動經濟和城市轉型升級的高度進行規劃,產業發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顯,目前整個產業發展滯後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二)產業發展政策和服務有待加強。 一是扶持政策措施不足。雖然我區已在去年出台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但由於區鎮(街道)對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科學系統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未能根據文化產業的發展特性和實際、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專門的配套政策和具體扶持措施。部分文化企業由於規模小、效益不高等原因,難以達到現行政府扶持企業的相關標准,享受不到政策傾斜和支持。去年全區入選龍騰計劃的文化企業僅22家。因此,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等瓶頸問題未能得到實質性解決。如民營投資建設的南國絲都博物館因商業地產項目建設被迫提前交還所租賃地塊,多次尋求政府協助解決土地問題,但因遲遲未能落實而面臨閉館。 二是政府提供的服務不夠。由於對文化產業整體發展的引導,以及對文化企業的具體指導、服務工作,系統性和專業性較強,而區鎮(街道)主管文化產業發展的職能部門人員不足、專業水平有限,且兼顧的業務繁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以及對文化企業的信息指導、法律援助、技術培訓等服務難以到位。 (三)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有待加強。 (一)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得到科學的規劃引領。 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緊緊抓住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和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發展機遇,及時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進行全面調研,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在2010年開創性地制定出台了《順德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成為了我省第一個縣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我區今後10年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從發展戰略、空間布局、重點產業、推進措施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作出了前瞻性、全局性的部署規劃和實踐指導。 (二)我區文化產業趨向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充分結合我區產業提升、傳統特色文化發展、群眾文化需求等因素,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向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目前全區文化企業1140家,從業人員約2.8萬人,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約88.19億元,比2009年增長20%,佔GDP比重約4.5%。初步形成了創意設計、數字音像、美食文化、活化傳統文化、園藝休閑等五個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培育了孔雀廊娛樂唱片有限公司、廣東工業設計城等文化龍頭企業,打造了「廣東流行音樂基地」、世界「美食之都」、「香雲紗」等知名文化品牌。 (三)我區文化產業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顯著。 隨著我區文化產業的長足發展,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越來 — 3 — 越顯著,對促進我區產業轉型升級、滿足群眾多樣化和多層次文化需求、傳承和創新傳統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順德創意產業園,已入駐的工業設計、軟體信息、科研機構等企業82家,引進「順德國際廣告創意智谷」、「中小企業網路文化營銷研究實訓中心」等優質項目,2010年產值達1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000多個;廣東德勝創意園,通過整合市場、資金、創意人才、海內外企業等要素,為我區的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持,以及高層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務。又如廣東香雲紗文化產業園、廣綉文化創新中心、南國絲都博物館等,通過引入民間資本,對順德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香雲紗、廣綉、繅絲等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潛和提煉,有效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產業化發展;「文化鳳城」、「鳳城食都」等文化品牌深入民心,通過舉辦社區文化節、美食節、粵曲大賽、交響樂演奏會等多元化、系統化的文化活動,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推動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調研情況看,當前仍然存在著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三方面突出問題: (一)產業發展觀念和認識有待加強。 區鎮(街道)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仍有不足。對文化產業的劃分、內涵和特性界定不夠清晰,甚至有個別 — 4 — 鎮(街道)存在文化產業難界定、難管理、難協調等不正確的認識。由於觀念和認識的滯後,我區的文化產業直至近兩年才被提升到推動經濟和城市轉型升級的高度進行規劃,產業發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顯,目前整個產業發展滯後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二)產業發展政策和服務有待加強。 一是扶持政策措施不足。雖然我區已在去年出台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但由於區鎮(街道)對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科學系統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未能根據文化產業的發展特性和實際、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專門的配套政策和具體扶持措施。部分文化企業由於規模小、效益不高等原因,難以達到現行政府扶持企業的相關標准,享受不到政策傾斜和支持。去年全區入選龍騰計劃的文化企業僅22家。因此,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等瓶頸問題未能得到實質性解決。如民營投資建設的南國絲都博物館因商業地產項目建設被迫提前交還所租賃地塊,多次尋求政府協助解決土地問題,但因遲遲未能落實而面臨閉館。 二是政府提供的服務不夠。由於對文化產業整體發展的引導,以及對文化企業的具體指導、服務工作,系統性和專業性較強,而區鎮(街道)主管文化產業發展的職能部門人員不足、專業水平有限,且兼顧的業務繁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以及對文化企業的信息指導、法律援助、技術培訓等服務難以到位。 (三)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有待加強。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平台建設總體滯後於整個產業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區仍未真正建立起針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產權交易、人力資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務平台,企業發展普遍存在資金不足、人才缺乏、技術落後等難題。全區文化企業規模參差,整個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品牌企業和完善的產業鏈,文化產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務水平不高。像孔雀廊這類既有規模又具品牌競爭力的企業屈指可數;規范的網吧、電影院及高質量的文藝演出等文化服務遠遠未能滿足群眾需求。 三、意見建議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文化產業將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區鎮(街道)政府要因勢利導,通過政治上鼓勵、政策上支持、生產上扶持,推動文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建議今後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 區鎮(街道)政府要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其擺上重要位置,要像抓工業一樣狠抓文化產業發展。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正確對待文化產業所創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客觀處理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共同發展、融合對接的關系,把文化產業作為我區的戰略產業來謀劃發展。要成立文化產業的領導協調機構,統一研究制定相關政策,處理文化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協調文化產業各行業間的有序發展,積極搭建平台、 — 6 — 優化環境,發揮文化產業的雙重效益作用。 (二)落實規劃,科學引導文化產業發展。 區鎮(街道)政府應抓緊落實我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建議區政府建立定期調研視察和分析總結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制度,並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做好產業的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改變目前沒有統計口徑、沒有數據收集和分析等現狀,以全面掌握產業發展動態,及時應對和解決存在問題。各鎮(街道)要根據全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各自的優勢和特色產業為依託,結合發展實際,制定本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並抓好具體項目的設計、配套和落實工作。區政府應明確提出文化產業年度發展的具體目標,並納入績效考核,確保規劃中每項措施的落實,每項目標的完成。區政府各部門之間、區鎮(街道)之間要加強協調聯動,增強服務意識,通過規劃引領、政策引導,鼓勵文化產業園區、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發展,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引導中介組織發揮作用,使我區的文化從各自獨力發展向產業集群帶動發展轉變;從低水平發展向高水平發展轉變。 (三)抓住重點,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發展。 區政府應抓住文化產業發展中重點問題和困難的解決完善,重點項目和企業的推動扶持,從融資、市場開拓、科技創新、人才、社會化服務等方面入手,盡快研究出台鼓勵扶持政策,著重體現政府對文化產業長遠發展的引導,以及推動階段性發展的實質性和針對性扶持。建議借鑒上海、深圳、佛山等地區的經驗和 — 7 — 做法,制定符合我區發展實際的扶持政策措施。 1.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建議區政府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並納入區鎮(街道)財政年度預算。通過貼息貸款、技改補貼、購買服務、項目獎勵等方式進行鼓勵和扶持,迅速打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2.制定鼓勵扶持政策 一是扶持重點項目和企業發展。由相關部門對文化創意、影視演藝、文化會展、新聞出版、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領域,具有示範性和引導性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文化產業集聚區和園區,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等制定具體獎勵標准,對年產值、帶動就業人數、拉動其他產業發展等方面達到標準的給予獎勵,以及優先安排用地、稅收優惠、貼息貸款等方面的扶持。同時,區政府要加強項目用地、扶持資金等方面的統籌協調,確保我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一項一策」的落實,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促進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二是鼓勵扶持發展平台建設。政府要對管理完善、服務到位,在文化品牌打造、技術培訓、投融資服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科研、教育、金融、法律等服務機構給予表彰獎勵,並通過經驗推廣,促進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平台的建設和完善。建議著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第一,融資平台建設。鼓勵金融機構把文化產業全面納入貸款范圍,並積極開發適用於文化企業的金融產品和信用擔保體系,探索推行以項目收費權或收益權為質押的 — 8 — 信貸模式,增強對文化企業的服務能力。第二,鼓勵政產學研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的科技服務、中介服務機構和文化經紀人的發展,鼓勵高校和科研單位向我區的文化企業開放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第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支持高校與文化企業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通過表彰獎勵或資助的形式,培養引進和留住一批名家大師、一批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一批有文化懂經營的管理人才、一批高端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政府要切實加強文化產業幹部隊伍建設,增加人員配備,專門負責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的研究落實和企業、項目的跟蹤服務,通過在職培訓、專業課程進修等形式,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是鼓勵多元投入和融合對接。政府要以降低文化產業類企業注冊資本門檻、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手續等方式,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文化產業和事業建設;對企業、社會團體、個人建立和資助的博物館、美術館、陳列館等公共文化項目,要給予稅費減免、用地政策和表彰獎勵。區政府要在加強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等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社會辦文化的形式和渠道,以及文化活動組織方式的社會化,為市民引入更多高質量、多元化的文藝演出、藝術展覽、休閑娛樂服務等,加強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融合,更好滿足市民的文化消費需求。區政府要加強對各產業規劃的統籌協調,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工業、農業等基礎性產業和傳統特色文化的融 — 9 — 合對接,如促進文化創意與製造業產品的深度融合;文化旅遊與我區的美食、水鄉、武術等傳統文化的融合,突出我區文化產業特色,擴大文化品牌效應。
2. 求一份文化傳媒公司的市場調查分析單,急啊!
去年11月28日「44號令」的正式實行,標志著外資進入中國傳媒領域已成定局。而我們本土娛樂傳媒業的競爭准備還明顯不足。今年2月25日,政府又對「44號令」進行了補充規定,其中對外資進行了限制,而在3月份福布斯文化娛樂業論壇上,眾多民營資本的老總卻表示,由於傳播渠道的制約,中國文化娛樂業無法從傳統的渠道贏得所需的利潤,不得不轉移工作重點。
「誰說我是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我就跟誰急!」這是光線總裁王長田在幾天前由福布斯主辦的「文化娛樂產業論壇」上為自己公司正名時所說的話。而做出與之相似的提法的還有總裁孫建軍等多位老總。為什麼大量傳媒公司紛紛以「文化」相標榜,而恥於「節目製作」?因為在這些公司中,「節目製作」已經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目標了。在業內已經樹立一定地位的他們,已經把興趣點轉移到「新技術、新媒體」上去了。而很多人對「投資文化娛樂業就是投錢拍拍電影、拍電視、出唱片」的認識,早已過時。
開市場不開渠道
隨著近年來政策管制的逐步放鬆,娛樂傳媒業被很多人認為是娛樂文化市場中的最後一塊蛋糕,有大批的資金持有者瞄準著傳媒公司准備「扔錢」。但在娛樂也已經成為民營資本投資新熱點的今天,不少民營公司老總們卻隱隱流露著對當前大量平台由電視台一手把持的不滿。渠道不暢,造成很多公司不再把電視台等傳統渠道作為盈利重點。
派格太合環球文化傳媒的《環球影視》,曾是北京電視台的皇牌節目,在8年前沒有任何明確的政策扶持,該節目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利潤。但公司總裁孫健君表示,從去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營公司發展的政策後,從目前情況看,公司的生存環境並未好轉。新政策的核心是:把過去不允許經營的資產資源剝離出來,但剝離出來以後由誰來經營卻成了一個含糊的問題。起碼就目前而言,國營媒體仍然壟斷著這些資源。而公司去年電視製作營銷的利潤不到公司總盈利的1/2,今年不到1/4,不是流水量降低,而是所佔的比重減少了。
孫總還透露了在市場環境沒有成熟、政策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太合和國家電視台的一次深層次合作,導致凈虧損幾千萬元。國產影視的領頭人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也對電視台在購買電影播出權時開價的隨意性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一部票房上千萬元的影片在電視台播出,能拿到50萬元左右的版稅都是領導高抬貴手;而一些可能連票房都談不上的影片的播出權卻有可能開出天價……這些都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要技術更要內容
傳統渠道的不暢,使更多民營資本的投資者堅定了用新技術、新媒體、新商業模式重新打造傳統製造業的決心。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電視製作公司的競爭對手正由同類的公司和電視台轉化成多媒體公司、互聯網公司、新技術公司、外資傳媒公司。
新媒體、移動媒體甚至於IT終端產品給文化娛樂業的內容提供商提供了非常寬闊的發展平台。在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一些業內人士承認:IT已經步入了黃昏期,服務和銷售的競爭也漸趨飽和了,之後剩下的就只是捆綁內容了。雖然就目前而言,一些新技術擁有者還存在著「內容免費」的誤區,但版稅意識正在開發商心中逐漸確立。
一年前,媒體傳出太合麥田以近千萬元收購刀郎在新技術領域的版權時,都說他們的總裁宋柯瘋了。而根據今年業內人士的統計,在手機鈴聲下載業務的前5首歌曲中,有3首歌曲是刀郎的,這3首歌加起來是600—700萬次,而且這個並不是特別准確的數字,實際次數應該更多一些。以每首彩鈴下載費用2—3元計算,根據提出SP不同,總的鈴聲收益在1200—1500萬元以上。而根據SP分成協議來講,扣除移動15%以後,太和麥田可以分到將近40%左右。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太和麥田就已經可以收回當初收購版權的費用。長久以來中國音樂飽受盜版之苦,作唱片不賺錢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而一夜之間,行內人突然發現「有個新玩意兒能夠賺錢了,而且錢來的還挺猛」(宋柯語)。
可以說,在傳統渠道不暢的情況下,新技術能夠實現內容最大價值的信心。
看政策還看市場
拍電影、電視劇曾經都是國有單位的專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影視節目製作都是不賺錢的。而民營機構拍影視劇,眼睛盯的是市場。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華誼兄弟、中博時代、海潤等一些民營機構迅速崛起。1998年相關部門允許民營機構參與影視拍攝製作的初衷是為了擴大社會融資,補充國有製作機構拍片資金不足的問題。而隨後《大腕》、《沒完沒了》等等片子的票房讓人們充分體會到了市場化的好處,很多廣電圈的人發現「原來電影拍好了真賺錢!」而隨著政策的松動,民營機構也擁有了獨立拍攝電影的條件,「買廠標」、「買台標」漸成歷史。而今年2月25日,廣電總局對「44號令」的補充,也是政策在逐漸完善的一個標志,不過還遠遠不夠。
把與文化娛樂業分剝出來進行市場化運作,是政府目前毋庸置疑的既定方針。但市場化的首要條件是平等,而目前很多國營媒體對大量資源的壟斷性佔有,在保障主流意識形態在文化娛樂業地位的同時,也妨礙了市場競爭的全面開展。比如,中影就因為掌握著所有國外影片的進口權,讓各家影視院線都要「上趕著談生意」,而使很多民營資本家在一段時間內「不敢有非份之想」。
隨著外資進入力度的逐漸加大,本土資本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雖然在目前已經出台的政策的召喚下,近兩年來中國影視製作公司如雨後春筍,通過審批的影視劇與過去相比呈「井噴」之勢。但是去年通過的212部大銀幕電影,僅有35部進入了主流院線,而堅持上映10天以上的連10部都不到。目前能和國外大片周旋的國產電影實在不多,中國本土影視製作公司的總體素質急需大幅度提高,而市場競爭無疑是最有效的利器。民營資本的介入無疑是一個強力催化劑,是市場活力的源泉。而如何讓它發揮最有效的作用,還是需要國家政策進一步的成熟。
3. 如何認識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認識階段(1979-1992年)
該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國有企業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文化的發展則相對滯後,嚴重製約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目前,市場經濟體制與文化發展現有機制的嚴重矛盾造成國家財政統包的藝術團體、出版業、影視業面臨著自身生存、發展的重大危機。人們認識到傳統文化管理體制嚴重製約了文化的發展,文化發展必須與市場經濟體制相協調。1979年,廣東東方賓館誕生了大陸第一家音樂茶座,這標志著我國文化娛樂市場發展的開始。這一時期,由於缺乏法律支持,政府對個體和私營文化經營活動的管理相當混亂。直到1987年,文化部、公關部、國家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改進營業性舞會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確了舉辦營業性舞會的合法性質,政府從法律上確認了文化市場的合法地位。
2.初步發展階段(1993-2002年)
著一階段最顯著的特點是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對文化的經濟屬性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且逐步深化。1993年,文化部頒布了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管理辦法》,對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的申報和審批、場地和設施、經驗與管理、獎勵和處罰做出了規定,這是對娛樂業經濟屬性的充分肯定。1996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同意,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了廣州日報社進行報業集團改革試點,廣州日報業集團正式掛牌面世。這標志著文化產業的價值屬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隨後,廣播影視業、圖書出版業等事業單位的企業化改革逐步進行,部分建立起企業化運營機制。
3.全面推動階段(2002年至今)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3]68隨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展開,特別是在經營機制、投融資機制、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的產業化改革全面展開。在投資機制上,資本開始進入傳媒,廣電系統的上市公司有湖南電廣傳媒、北京歌華有線、中央電視台中視傳媒、陝西廣電網路、上海東方明珠等5家。在管理體制上,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深化了文化企事業單位的內部改革。
(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
1.對文化產業的理論認識逐步形成共識,文化產業政策有了基本框架
經過對文化的產業屬性的理論探討,人們對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逐步取得共識。文化產業也真正落實到了具體實踐中。
2.文化產業發展的勢頭好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音像、娛樂、報刊、影視、演出等行業的文化進程推進很快,有些行業或文化門類已經完全市場化產業化了。第二,國內多家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以各種方式投資文化產業。第三,是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日益密切,並逐漸成為了大中城市的支柱型產業。
3.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進
在1993年,原國家體改委對媒體管理體制進行了創新,成立了有公司投資創辦的《中國改革報》,打破了以往僅靠政府辦機關報的先例。1998年,湖南廣電集團成立,打破了行業界限,涉及到多種媒體經營。
4.文化產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 入世之後,我國將在3至5年內逐步取消包括廣告領域的限制,允許外資參與改造、改建中國影院等。
4. 跪求《2011-2015年河北文化產業市場調查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收點費也行,別太多啊。
去省圖書館看看唄
5. 文化產業問題
產業能力比較
(一)市場化能力
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點和支柱產業,有高科技支持,以視聽出版、影視傳媒、演藝娛樂和旅遊、網路、體育、會展服務為基礎產品的文化產業,已佔其GDP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中國有5000年悠久燦爛的文化,但這一厚重的文化積淀大多仍停留在博物館、研究室里,成為沉默的擺設,缺乏商業運作能力。近20年來,發達國家在文化產業領域中創造了一系列「奇跡」:一部《泰坦尼克號》,收入近20億美元,近為同期我國文化產業全年收入的1/4(中國1998年文化產業收入僅81億元人民幣);日本娛樂業經營收入超過其本國汽車工業產值;影視業在美國的出口值僅次於其航空航天業;英國的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加拿大的文化產業規模已經超過農業、交通、通訊及信息技術及建築業……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1000美元時,第三產業佔GDP總量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產值所佔比重也隨之大大增加。而目前我國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低於這一標准6個百分點。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與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基本相當,即兩者的比重維持在1:1左右,而我國兩者的比重為1.7:1左右。我國文化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1.5%)比發達國家平均低50%左右。文化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城鎮從業人員的比重(2.5%)低於多數發達國家,約低30%至60%。
如下圖(圖五)所示
上述情況表明,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遠低於發達國家,同時樂觀看來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社會公眾開始在思想上沖破束縛,渴望了解新觀念,體驗新生活。於是,我國的文化產業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居民實際文化消費支出逐年增長,約占家庭消費支出的13%。然而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僅僅是起步階段。其中在美國文化消費占家庭消費的30%左右,也就是說人家每花10塊錢里頭就有3塊錢是用於文化的。這些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力保證。
圖六:中外居民實際文化消費比重
另有關專家分析,中國目前文化消費性雖呈逐年上升之勢,但近年來教育費用支出所佔比重堪稱重中之重,這一方面反映出教育將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居民用於文化消費支出的結構過於單一,暴露出市場化能力不強的弱點。
從古老的音樂唱片、電影膠片到錄音帶、錄像帶,再到今日風靡全球的DVD碟片、MP3、MD等聲像激光電子播放器,乃至最時髦的多功能彩屏簡訊手機等視聽產品製造業,都可看作是當代正宗意義的文化產品的主體產業,也是近30年來全球最具穩定性和增長潛力的新興文化工業。發達國家仍然在這方面捷足先登,2000年,全球音樂唱片市場總值是385億美元,美、日、英、德、法五國音像業實際地壟斷了全球音像製品市場,唱片市場總值分別為143億美元、64億美元、29億美元、28億美元和21億美元,通過資源集團化和經營規模化獲取高額利潤,占據了市場的很大份額。而此時中國的音像業還在為打擊盜版頭痛。
文化產業的經營過程中,市場化能力至關重要。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充分挖掘文化產品內涵,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才能真正搞活文化產業市場,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與公眾形成文化價值觀的共鳴,是文化產品順暢流通,擴大消費,強占更大市場份額的良好方式,也是突顯文化產業地位、提高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我國的文化產業根植於中國這塊肥沃的政治、經濟、文化土壤,盡管目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但與西方發達國家將追求感官享樂作為文化主流、文化產品和服務完全商業化的文化產業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隨著市場體制的轉型,人們文化需求的高漲,人們越發意識到文化不僅是政治宣傳,還是能賺大錢的經濟門類。我國文化產業打破了計劃經濟時代單一文化的格局,呈多樣化趨勢全面實現文化產業價值。
產業政策比較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西方部分經濟學家開展了跨學科的研究,對經濟與文化間的關系作了較系統的探討,闡釋了「文化」成為「產業」的可能空間和發展特點。為了促進文化產業規范、有序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還頒布了一些法規,如《反壟斷法》……1990年,以時代華納合並為標志,美國開始實施對各類傳媒的「非管制化」政策,使得像時代華納這樣的特大型文化產業組織出現了大規模的合並趨勢,進而開始全面進軍國際文化市場,這就使以法國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國家在文化上感受到了威脅,從而提出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來應對挑戰的國家發展戰略。在法國,對在公眾場合舉行的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可以免稅;英國政府給予一些大學出版社以「慈善機構」地位;近二十年來,歷屆日本政府都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進會議發表重要報告《新文化立國:關於振興文化的幾個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紀「文化立國」的戰略方針。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學術和研究機構負責提供市場預測、前景分析等信息支持,企業則通過與政府及研究機構的合作來謀求發展。在世紀之交,為知識經濟所推動的全球化發展已經進入「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已經把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主幹之一。可以說發展文化產業,有意識地採取相應政策,使得文化發展與國家經濟建設同步,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大勢。
與西方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成熟相比,我國的文化產業是在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大背景下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在產業意識上、政府在產業政策上都存在一個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在過去,文化單位的人們「吃皇糧」的思想根深蒂固,壓制了創造文化產品的積極性,大大阻礙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政府實行的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和推行的傳統產業政策已經無法適應變化的需求,政府逐漸對文化產業進行了由「辦」到「管」的過度。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政策,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政策引導。2001年11月,我國順利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大家庭中的一員,由此,中國文化產業面臨走出去、引進來的機遇和挑戰,允許「有限准入」。我國政府在2001年文化產品與服務市場准入上所作的承諾主要涉及音像製品、電影和書報刊和旅遊領域,主要包括:在中方擁有管理主控權的情況下,允許外資參與音像製品的分銷,外方可以擁有49%的股份並參與經營管理;在中方擁有管理控制權的情況下,允許外資參與影劇院的改造,外方可以持有49%的股份並參與經營管理;在准入後進口40部電影,並在3年內逐步增至50部,提高以分賬形式銷售的影片進口數量,其中以分賬形式銷售的進口影片數量從10部提高到20部;中國加入 WTO一年之後,國內報刊零售市場將對外開放,3年後,國內發行批發企業外資可以進入;旅遊業方面,將在3年內允許有能力建造100%外資擁有的酒店的經營者進入中國市場,准入後允許佔大多數股權的擁有權;承諾在所有重要服務行業,在經過合理過渡期後,取消大部分外國股許可權制,以及不限制所有服務行業的現有市場准入和活動。
在入世後一年黨的十六大上,從最高決策層面對文化產業這個戰略產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支持。 十六大報告首次把 「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並列提出,並將這一任務納入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政治報告,這對於處於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重要的實踐意義。報告不但對發展國家文化公益事業提出了「一個支持」「四個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且從理論上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一科學論斷,並明確提出了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總體要求和長遠目標。2003年8月,中共中央專門組織了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學習討論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胡錦濤總書記在學習會上明確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根據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按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推進文化體制和機制創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政府可設立各種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如文化藝術基金、電影基金、圖書出版基金等,對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音樂、戲劇等藝術門類的創作排演給予獎勵與扶持。政府可通過注資或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扶持文化信息網路的建立、文化產業集團的建立、以及各集團設備設施的更新和技術進步,提高其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政府還可通過差別稅率政策,促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調控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和水平……
就此,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拉開了新的篇章。
產業實力比較
(一)人力資源比較
在文化產業上,我們雖有「文明古國」之稱,卻不抵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文化的張力。是我們的文化沒有吸引力?沒有市場?當然不是。當今世界是知識信息的時代,國家之間、產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社會上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它對人才的要求,而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已經成為一種市場行為,具有前沿性、創新性特點,對人才的要求則更高。不僅需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還需要能夠掌握國家產業政策,把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聯系起來,成為懂得市場運作的綜合性文化產業的經營人才。
文化產業是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產物,真正的文化產業人才也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成長起來的。在西方發達國家,曾經經歷過從所謂的恩賜制到分肥制再到公務員制(競爭制)的過程,也就是說文化產業人最終選擇了市場競爭。經過不斷的嘗試,他們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經營體系和公正先進的用人理念。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社會,它對人才的開放性就越大,只要是能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企業都是求賢若渴的。如果我們離開了競爭,會發現大批文化產業人才將希望寄予少數賢明的領導身上,等待「伯樂識馬」是不可取的,也是沒有出路的。
由於我國長期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文化單位是作為事業單位來看待的,缺乏文化生產和經營的內在動力,人們市場競爭意識薄弱,觀念陳舊,使得文化產業人才匱乏。雖然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開放,產生了一批文化經營人才,有效地推進了中國文化產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然而從人力資源大環境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仍有相當的差距。
圖一:1995年,每10萬人中,世界上各地區國家接受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有著明顯的差異。
圖二:2004年的一次國民高等教育調查中,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數和適齡青年入學率已經較往年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仍與美國有著相當的差距。
我國有13億人口,8億人力資源,但在文化產業領域卻存在人員總量偏少、精英不多、結構失衡、分布不均等問題。建國50多年來,在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學科中,直到1993上海交通大學才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文化藝術事業管理」本科專業,每年也僅招收30名學生,這對於全國龐大的文化產業體系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而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相關專業是大學里的傳統專業。以美國為例,全美有30多所大學開辦了文化管理學、藝術管理學等專業。豐富的人才是美國擁有文化產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剛剛起步,在建立獨立的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的同時,加緊建立文化產業的人才市場,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擁有過硬文化產業知識和市場經營理念的人員,是文化產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永保活力、提高競爭力的基礎。
6. 文化產業和藝術產業區別和聯系
文化藝術管理在2007年前被稱為文化管理,其研究內容包括:「當代中國文藝體制改革研究、文化法制建設研究、文化市場研究、文化經濟政策和文化產業研究、文化藝術信息化建設研究、社會文化建設研究、文化人才管理與開發研究、中國圖書館建設研究、外國演出、展覽市場研究、網路文化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十個部分。
全國藝術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年度課題指南中對文化管理進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文化管理演進成文化藝術管理,其研究內容包括:「文化理論學科體系研究;我國文化藝術產業、文化藝術市場與文化經濟政策研究;我國文化安全及其政策法規研究;公共文化藝術服務體系研究;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文化藝術信息化建設研究;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創新研究;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標准體系研究;公共文化機構評估系統和績效考評機制研究;網路文化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文化娛樂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音像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文化藝術產品出口政策研究;國際傳媒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外國藝術法規譯介與研究」十五個部分。
文化產業管理:培養具有縱貫古今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產業理念及經營技能的復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為國家文化資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場的科學運營和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大致可分為六類:(一)文化基礎與文化資源類課程,如文化資源學、文化傳播學、美學、藝術基礎、宗教文化、中外文學藝術、中國傳統藝術、應用民俗學等;(二)一般管理類及文化產業管理類課程,如文化產業學、管理學、文化經濟學、文化投資學、文化貿易學、文化產業管理等;(三)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傳媒經營管理等;(四)政策法規類課程,如經濟法學、文化法規學、知識產權與文化產業、中外文化體制與產業政策比較、文化法規案例分析等;(五)語言類課程,如專業外語、西方文化原著選講等;(六)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類課程,如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網路設計與管理等。
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後,既能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也能在宣傳文化系統、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業各個行業(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旅遊、藝術演出、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事業等)的綜合管理層中,從事相關的實際工作,也能到海關、銀行等部門從事國際文化貿易管理及文化投資咨詢等工作。
7. 文化市場的現狀和前景的調查問卷
級別:新手
2004年12月15日 我覺得你是想說文化產業吧……要麼是產業發展或是整合????
尋找文化產業的中國論說認為:新世紀的一切並不都是新的,然而,盡管不大可能像上一個世紀初那樣醞育出一場"五四"運動,但由新的社會情境和技術手段所帶來的產業化趨勢確實預示了中國文化的新動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是"文化產業"是當代中國最為扎眼的文化場景,其通俗性、商品性和可復制性正在改變著我們傳統的文化觀念、體制和生產/消費方式,它不僅要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政治緊身衣中掙扎出來,也要叛離歷數千年之久的"文人"傳統。理所當然地,也引發了無數的肯定與否定的議說。對於當代中國文化界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論說此一在中國正在崛起而在西方早已說了千言萬語的新型文化。
一
其實,在建設市場經濟的中心任務和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面前,發展文化產業已不是要不要、應不應當的問題,而是怎樣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的問題。迄今為止,幾乎全國各省、各大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有的甚至把文化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作為當代文化系統的一種類型,文化產業的生產與銷售可以從潛在的大眾市場獲取利潤,對它來說,投入產出、供求關系、消費市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直接與盈利這一可見的目的相關;同時文化工業以高新技術為生產手段和傳播媒介,電視、電影、廣播、報紙、書刊、錄音、錄像、光碟、電腦網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傳播媒介建立起以都市為中心的范圍幾乎不受限制的傳輸網。巨大的經濟效益與高新技術的參與,使文化產業擁有自我擴張的內在動力和勢頭,可以突破任何延擱與約束而擁有一個廣大的前景。
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有關文化產業的一切都是自明的,無需討論的。至少有兩個問題,就緊緊纏繞著中國文化產業:
第一,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或直接或隱晦地具有價值與政治意義。原則上,它並不一定與現行的政治規范相沖突,但因為它取得了一般商品的形式,因而與長期以來以文化為意識形態、以文化為政治服務的觀念及一整套與之相應的文化體制、文化政策有尖銳沖突。從而,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下,文化的產業化應當不應當受到一些限制?意識形態的規范與文化市場的要求是否會通?近年來有不少文章是從政治上、意識形態上批判文化產業的。比如1998年《文藝報》開展的有關文化工業的討論中,劉潤為《文化工業論》一文就把文化產業與美國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方式聯系起來。這種觀點或許極端,但對文化產業的持疑慮和謹慎態度的人卻比較普遍。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說是:"大眾文化是通俗文化,它是由大批生產的工業技術生產出來的,是為了獲利而向大批消費公眾銷售的。它是商品文化,是為大眾市場而大批生產的,它的成長意味著:任何不能賺錢,不能為大眾市場而大批生產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如藝術與民間文化。"(1)我們不能說這樣的判斷沒有學理和事實的根據,我們不能用思想僵化、觀念落後來打發這些論者。
第二,與傳統文化相比,文化產業的復制性、模式化的生產方式及其商品性、市場性必獎顛覆我們長期以來建立的文化標准和結構。面對文化產業的強勢擴張,以個體創造為特徵、以文學藝術為範例的文化觀念和行為至少在規模和效益上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文化領域發生著空前的結構重組和理想置換,這理所當然地引起以人文精神的護衛者自居的知識界的批判。而且,從近年來的不少翻譯論著來看,當代西方文化理論的主題之一就是對文化產業的批判,它把大眾文化帶進學術和思想的視野時,又將其作為問題重重、價值可疑的對象來處理。比如有人指出:"大眾文化是一種標准化的、公式化的、重復和膚淺的文化,它贊美淺薄的,多愁善感的,當下和虛假的快樂,犧牲了嚴肅的理智的,時代賦予的和本真的價值。"(2)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當然不僅只有這樣的產品,但就目前中國不少文化產品的現狀看,我認為絕不能說上述評價是精英分子的保守偏見。因為文化產業確實需要通過媚俗來擴擴展市場,商品邏輯之於它顯然是第一位的。如果我們認為文化的某些領域、某些形式是不可能產業化的,那麼它們之間如何劃界、劃界之後又如何保護受到文化產業挑戰的文化領域和形式等等,就是我們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不能不認真對待的。 全面建設市場經濟必然導致文化的產業化,文化的產業化又必然引起從價值觀到人文精神方面的反彈,這就是文化產業遭遇中國的症結所在。可以肯定,隨著文化產業的蔚然發展,有關文化工業的爭論在中國還會繼續下去。我的看法是,進一步的討論要有一個論說方式和思維境域的轉換,從對文化產業的外部評價轉移到文化產業的內部批評,即以文化產業的合法性為前提進行文化產業時代的文化批評?quot;在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為當代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在獲得政府認可並支持的背景下,全面否定、拒絕文化工業的觀點至少是越來越沒有市場。而文化資本的內在動力、文化工業的巨額利潤,都會成為文化工業強力發展的保證,使文化工業在不久的未來實際上成為中國文化領域的霸主。在文化工業肯定會急劇擴張的現實情勢下,對文化工業的合理的批判、審慎的矯正,反倒是難能可貴、相當需要的了,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對抗而不是簡單的拒絕。要健康地發展中國文化工業,就必須注意反對的聲音,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3)簡言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政府應加快文化立法和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把文化生產的很大一部分交給市場,給文化產業以必要的通行證;文化生產單位也應以市場為生產導向,徹底打破依賴思想,在競爭中尋求自我發展。雖然目前還遠離這一目標,但照發展的勢頭看,這只是時間問題。真正困難倒是另一方面:如何通過正常的文化批評來校正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偏至,以維護文化應有的精神關懷和價值導向,保護文化系統中不能直接商品化/產業化的文化行為和產品。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文化產業在目前還受到限制就拒絕對文化產業的批評,重要的是通過文化領域的內部批判而不是外部的權威壓制來達到政治要求與市場訴求、精英標准與大眾導向的平衡。
二
然而,中國文化產業還缺乏這方面的理論資源,因為有關文化產業的批評從來就不是純粹的文化批評。20世紀有關文化產業(有時被稱作"文化工業"、"大眾文化"、"通俗文化""媒體文化"等等,此處暫不加區別)的理論,最重要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起點的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和以伯明翰學派為代表的英國文化研究,雖然它們的思路、方法、結論有很大差別,但它們據以觀察、分析文化產業的視角卻有驚人的一致,概括地說,不是政治的,就是美學的。 首先是強烈的政治意識。法蘭克福學派人物眾多,但除本雅明外,包括扭轉了批判理論的"大拒絕"態度和悲觀主義的哈貝馬斯,都對文化工業都持嚴峻的批判態度。正如該學派的領袖霍克海默說的:"家庭逐漸瓦解,個人生活轉變為閑暇,閑暇轉變成為連最細微的細節受到管理的常規程序、轉變為棒球和電影、暢銷書和收音機帶來的快感,這一切導致了內心生活的消失。"(4)在另讀者熟悉的阿多諾和馬爾庫塞等人的論述中,文化工業產品具有同質性和可預見性,比如電影一開始,有經驗的觀眾就可以猜到它的結局;只要聽到通俗歌曲的前幾個音符,聽眾就可以想到隨之而來的旋律。文化產業的可復制性、平面化、模式化等通過提供一定的滿足手段,把大眾的視野局限在那些能夠在現存體制內獲得實現的政治和經濟目標上,阻礙大眾政治想像力的形成,為現存秩序再生產"順從一致"。在他們看來,文化產業基本上等同於法西斯主義那種控制大眾意識的效果,阻礙著社會生活中導向自由和幸福的潛力能。
英國文化研究的起源較為復雜,它對通俗文化的"細繹"來自其老師利維斯,其意識形態概念來自馬克思主義。伊格爾頓評論說:"它審視物質媒介和意義之間的關系,並因此人間從意識形態批評家對形式的關注中學到東西,它把唯物主義直接帶入敵入的領域,也就是說帶入首先被看作唯心主義建構的'文化'之中,因為辯護者們把文化看作這個墮落的世界的最後一個精神'堡壘'。這樣就使馬克思主義批評更加銳利。"(5)早期的湯普遜、威廉斯、霍加特等人都特別強調通俗文化中的"感覺結構"是如何與統治階級的文化觀念對立的。湯普生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中具體論證,工人階級的出現不再是經濟力量的消極反映,而是積極的、富於反抗的"文化過程"。20世紀70年代後,法國新馬克思主義者阿爾都塞的影響波及英倫。據阿爾都塞看來,意識形態既不是某一階級特有的信仰系統,也不是與真實、科學的知識相矛盾?quot;虛假意識",而是"個人同他所存在於其中的現實環境的想像性關系的再現。"是人們可以藉以"闡釋、感知、經驗和生活於他們置身其中的物質條件裡面"的思想構架。也就是說,意識形態是我們意識與經驗的基礎,它從外部建構了我們的"本質"或"自我",所謂"主體性"不過是意識形態塑造的結果。此一觀點迅即被伯明翰學派運用於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關於意識或主體性的歷史形態的,或者是我們藉以生存的主體形態,甚或用一句危險的壓縮或還原的話說,是社會關系的主觀方面。"(6)比如廣告就被認為是意識形態,它不斷地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不是以我們在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為基礎的階級差別,而是在某些特殊商品的消費方面所形成的差別,因此社會身份就不是我們生產什麼的問題,而是秩消費什麼的問題。廣告產生了各種主體,這些主體又反過來隸屬於廣告的各種含義以及廣告的消費模式。
雖然以意識形態為分析大眾文化的基本模式,但在如何評價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上,英國文化研究又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變化。阿爾都塞的觀點象一切結構主義一樣,過分強調"結構的整體"而犧牲了過程和具體經驗的復雜性,忽視了文化生活中的人的作用。注意及此,"葛蘭西轉向"隨之發生,它一方面避免德國批判理論以及法國結構主義的中難以忍受的對大眾文化的傲慢態度;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初期文化主義的大眾主義。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所欲描述和解釋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文化與饈緞翁
8. 文化產業概述!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一般是與公共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文化事業單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會贊助,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單位則主要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其范圍隨著國家管理體制的改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從我國現實情況看,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藝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培訓業和藝術品業等。從國外情況看,文化產業的范圍涵蓋了文化藝術業、廣播電視業、新聞出版業、信息網路服務業、教育業、旅遊業、體育業、廣告業、會展業、咨詢業等。(
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
文化產業的業態包括:
1.書報刊出版、印刷和發行業;2.文化藝術業;3.文物保護業;4.廣播電影、電視業;5.文化娛樂業;6.體育;7.攝影及擴印業;8.園林業(包括公園、動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9.廣告業。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