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公司的市場營銷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基本框架怎麼分析啊
舉個例子:
某商業地產項目診斷及對策
目錄提示
第一部分 項目概況
第二部分 商業現狀
一、 蕭條的商業街
二、 混亂的業態布局
三、 下降的租金狀況
四、 入駐商戶觀點
五、 消費者觀點
六、 運營商觀點
第三部分 項目症結綜合分析
一、 短視利益驅使下的商業運作模式,房子賣出去了,誰來對市場負責?
二、 市場調研不充分,缺乏准確的市場定位,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有效吸引消費群體。
三、 建築結構設計理念的錯位,致使市場運作先天受限。
四、 違背商業運營規律,缺乏消費者和商家雙重服務核心的經營理念。
五、 運營團隊的無奈,多角關系,管理難以統一。
第四部分 解決思路
一、 商戶賺錢才是硬道理。
二、 六方會談
三、 找準定位,確立不可替代的商業地位。
四、 開放心態,開放門戶,鏟除障礙,打通消費者通道,樹立親和可愛的品牌形象。
五、 針對目標定位,精準切入,做好品牌推廣和創新宣傳活動。
第五部分 項目實施方案
一、 工作推進計劃
1. 溝通階段
1) 與開發商的溝通
2) 目標消費群調研
3) 商戶調研
4) 市場定位正式定案
5) 與業主溝通
6) 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
2. 制定招商方案
1) 商業區劃
2) 制定店鋪租金價格表
3) 制定商戶調整方案、租賃協議
4) 起草經營戶管理約定
5) 設計招商文案
6) 設計招商宣傳文案
7) 擬定招商實施方案
二、 宣傳推廣方案
1. 招商宣傳
2. 市場宣傳
1) 制定年度宣傳活動方案
2) 財務預算
三、 成功關鍵點提示
1. 溝通難點
2. 商戶調整難點
3. 主力商戶公關方案
4. 商戶進貨渠道溝通
四、 風險預測及對策
. 與商戶溝通不暢的解決方案
2. 與業主溝通不暢的協調方案
3. 招商進展不力的控制預案
4. 消費者心理認知的修正方案
2. 營銷里什麼是4PS組合策略
4P理論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隨著營銷組合理論的提出而出現的。1953年,尼爾·博登(Neil Borden)在美國市場營銷學會的就職演說中創造了「市場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這一術語,其意是指市場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所謂「營銷變數」或「營銷要素」的影響。為了尋求一定的市場反應,企業要對這些要素進行有效的組合,從而滿足市場需求,獲得最大利潤。營銷組合實際上有幾十個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場營銷組合原本就包括12個要素),傑羅姆·麥卡錫(McCarthy)於1960年在其《基礎營銷》(Basic Marketing)一書中將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為4類: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即著名的4Ps。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暢銷書《營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第一版進一步確認了以4Ps為核心的營銷組合方法,即: 產品(Proct):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 價格(Price): 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銷(Place): 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注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 促銷(Promotion):企業注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 [編輯]4Ps營銷理論的意義 4Ps的提出奠定了管理營銷的基礎理論框架。該理論以單個企業作為分析單位,認為影響企業營銷活動效果的因素有兩種: 一種是企業不能夠控制的,如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等環境因素,稱之為不可控因素,這也是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 一種是企業可以控制的,如生產、定價、分銷、促銷等營銷因素,稱之為企業可控因素。企業營銷活動的實質是一個利用內部可控因素適應外部環境的過程,即通過對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的計劃和實施,對外部不可控因素做出積極動態的反應,從而促成交易的實現和滿足個人與組織的目標,用科特勒的話說就是「如果公司生產出適當的產品,定出適當的價格,利用適當的分銷渠道,並輔之以適當的促銷活動,那麼該公司就會獲得成功」(科特勒,2001)。所以市場營銷活動的核心就在於制定並實施有效的市場營銷組合 註:P1—Proct(產品) P2—Price (價格) P3—Place (渠道) P4—Promotion (促銷)
3. 市場營銷4p的重要性是
4P包括: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
重要性:
為企業的營銷策劃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可以說企業的一切營銷動作都是在圍繞著「營銷四P」進行,也就是將: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通過將四者的結合、協調發展,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最終獲利的目的。盡管說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創新,從營銷4P到營銷6P,乃至營銷4C。但是營銷的根本核心是萬變不離其宗,企業運作最基本的核心離不開營銷4P。可以脫離了營銷4P,企業無從談起經營,更無從談起「獲利」。
企業無論是在提升可控銷量過程中,還是在產品上市推廣的過程中。都可以從營銷4P的四個方面來考慮,只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產品處於產品壽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進行重點的投入。比如:新產品的投入期①產品:除了對本品與競品進行充分的優、劣勢產品對比分析外,更應注重加強產品上市階段的產品訴求點的宣傳。
②價格的准確定位,找准產品市場空擋。鎖定目標消費群體③通路:新產品上市階段需要加強銷售網路的建立,而且還要考慮到各級通路成員的合理利潤分配問題④促銷:上市前期促銷支持,促銷的具體形式、促銷力度;後期的促銷的跟進。產品形成二次回轉後的促銷的具體形式、促銷力度。
4. 論文寫作中的分析框架與模型有什麼區別
一、戰略分析工具介紹
SWOT分析矩陣
PESTEL大環境分析
GE矩陣分析法
區域戰略分析
平衡計分版卡
GREP模型
戰略工具一權SWOT分析矩陣
戰略工具二PESTEL大環境分析
戰略工具三GE矩陣分析法
戰略工具四區域戰略分析
戰略工具五平衡計分卡
戰略工具六GREP模型
二營銷分析工具
波特競爭五要素
波士頓矩陣分析法
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
營銷分析工具一波特競爭五要素
營銷分析工具二波士頓矩陣分析法
營銷分析工具三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5. 什麼是服務營銷的理論框架分析
服務營銷我看到過兩個版本:當然在學術界存在多種理論派系是很正常的,並沒有對錯之分。
第一個版本是把「服務」看成一種產品,實現與顧客的價值交易。這個我認為是按照商品營銷的思路來理解服務營銷的,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
第二個版本是把服務營銷看成是營銷的一個過程,側重於顧客的期望和價值感受。個人覺得這種觀點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我就第二個版本的服務營銷簡單談一下它的理論框架。
服務營銷關注的核心在於「顧客期望和顧客感知」之間的差距彌補。很多時候營銷宣傳榮譽過度承諾,造成顧客在體驗上產生落差,出現抱怨投訴甚至砸場子等不滿情緒。
造成這種感知差距的原因主要存在於四個環節,第一,市場調研時,顧客心理期望形成調查文字時,產生偏差;第二,調查一手資料形成服務改進報告時,產生偏差;第三,服務藍圖執行時,由於執行人員和環境等原因,造成的感知偏差;第四,即使前面所有因素都沒問題,由於顧客選擇性信息輸入或者心情因素,造成的服務感知偏差。這四個環節都會造成 服務營銷中顧客期望與顧客感知之間的偏差。
當然,服務營銷通過營銷工具「服務藍圖」規劃,從有形展示、前台後台等因素分開分析,研究如何縮小顧客期望和感知之間差距,從而實現滿意度提升,是一個有效實用的服務營銷分析工具。
希望有所幫助
6. 怎麼寫市場營銷計劃的框架
營銷目標
外部環境(宏觀微觀、競爭)
內部資源(資金、設備、回人員、核心競爭力答)
內部外部結合(swot分析)看能否實現營銷目標
分析市場:細分市場、確定目標市場、自己的定位
根據前面分析
寫營銷策略:產品、定價、分銷、促銷
計劃的組織和人力資源落實
預期效果
預算
如何控制計劃完成
7. 營銷策劃書的大概框架是什麼
1、市場調查(有些地方這個環節,除非你了解行業)
2、現狀和背景(市場情況,產品版狀況、分銷情況,競爭權態勢、經濟形式)
3、問題和機會分析
4、目標市場選擇和目標確定
5、營銷戰略確定(目標市場戰略、組合戰略4P、定位)
6、戰術確定
7、損益分析
8、營銷計劃控制
8. 營銷型網站建設有幾大要素
1、營銷型網站打開速度控制在5秒內
2、營銷型網站標題Title、關鍵詞keywords、描述deion、網站meta介紹可專修改
3、營銷型屬網站元素以簡潔、明朗為風格,區塊清晰
4、營銷型網站導航清晰明朗,不建議採用層級或多級下拉
5、營銷型網站頁尾導航,可作細分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的、得到您的採納,謝謝!
9. D-C-D營銷戰術影響組合框架請分析該框架是如何詮釋4P營銷戰略模型的
如果說需要通過相關的一個影響的話那肯定是會有影響,因為各方面的話他銷售的戰略肯定是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