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微軟市場定位

微軟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0-12-07 12:20:54

⑴ 微軟的經營營銷戰略是什麼有哪些經營戰略

以軟制天下。。

暗授權盜版,讓中國消費者習慣於widows操作系統,然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通版過,超做系統不權斷的升級,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並且捆綁應用軟體,。來獲得利潤最大化。。

接下來,我覺得微軟要做的就是如何通過讓正版的普及,來獲得利潤最大化,比如打擊盜版。比如推出各種人性服務來區別於盜版

。。。

⑵ Surface定位於哪個市場

比較surface和ipad的區別
1、產品功能:都是平板電腦,用於上網、娛樂。學習。而Surface兼容W7使用程序,運行完整的Office套件,在 OneNote 等應用程序中畫圖和做筆記,像使用紙張一樣使用,並且多了usb介面、觸控筆、D型HDMI介面 揚聲器 磁性電源介面,並且有外接鍵盤。是pc終端機和平板電腦的中間體,更具開放性,便於商務使用。而IPad更簡化,在娛樂方面做的更好,操作簡便,很容易上手。
2、營銷定位:surface定位的人群一般為it技術人員,商務人員,專業學生,包括講課老師等。因為他有了usb介面功能就變的更加強大,可以直接插U盤,下載ppt,圖片,word文檔等,更加便捷。IPad則定位於年輕時尚人群,游戲玩家等。
3、品牌知名度:在看到這條題目之前我並不知道surface這個產品,相信有很多同學像我一樣,並且周圍的朋友也都是用IPad多,幾乎沒見過surface,並且由於surface起步較晚,可能宣傳力度還不夠,所以還不是很之名,在我查閱資料,了解Surface之後,我發現這款產品在以後肯定也會非常符合我的使用,所以在不久的將來我可能也會買一台。由此可見IPad的之名度遠勝Surface。但就微軟的品牌來說知名度來說,也是非常有名的,所以如果說微軟,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提及surface,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4、公司實力: 兩個公司都是大型品牌,在各自的領域都很有建樹,蘋果公司主要在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中享譽世界,為硬體產品,並且由於價格昂貴,一般為高端市人事所青睞。而微軟公司主要在軟體開發這塊做的非常好,windows軟體幾乎配備於除蘋果電腦的所有電腦品牌,並且微軟有window軟體為基礎,以後會突破很多技術的限制,會使Surface更加優化。有一個數據顯示微軟公司年營業額699.4億美元,員工數90000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110;而蘋果公司年營業額1082.5億美元,員工數72800,在世界500強中排名19,蘋果的市值比微軟的高一些,但是我相信微軟會崛起的。
5.宣傳方式:兩者都是傳統營銷和網路營銷相結合的宣傳方式,不同的是蘋果公司採用的是飢餓營銷方式,提前半年宣傳產品,並且總是給人數量不夠,買不到的感覺,提起人們的購買欲,並且有很多實體店供用戶體驗。
6.營銷理念:蘋果公司是體驗式營銷,所謂體驗式營銷就是讓消費者參與其中,使其充分感受服務或產品的性能,從而調動其購買的積極性。體驗式營銷打破了傳統銷售的條條框框,消費者能夠和產品親密接觸也使消費成為一種享受。在這方面蘋果公司可謂是獨樹一幟,它總能讓消費者有獨特的神秘感受。蘋果公司設立了很多體驗店,在那裡,顧客可以詢問與產品有關的問題,可以獲得新產品的信息,也可以體驗新產品。蘋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產品,體驗店在營銷方面的功勞可謂功不可沒。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南京路的一家蘋果體驗店,每個產品都有IPad介紹,並且供顧客隨意體驗,甚至可以把它手機充電器拔了充自己的手機。
Surface有一個理念非常好,它認為抓住中國市場就抓住了世界市場,蘋果公司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往往要比國外晚幾個月,它們並不總是中國市場,但是中國市場也給蘋果帶來很好的收益,微軟看的非常明白,所以它在中國市場率先發布,搶佔中國市場。並且搶占商務領域的市場,主打商務牌,和蘋果的娛樂牌分開。但是由於沒有實體店,客戶沒有直觀的感受,銷量比較慘淡。
7.引導消費:蘋果公司是平板電腦的開辟者,最先搶占市場,具有話語權,想到平板電腦最先想到的就是IPad,雖然除了surface還有三星,聯想都有自己的平板電腦,但一直處於一個模仿階段,蘋果成功的成為行業老大,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如果Ipad下一代出來能對一些功能做一些改變的話,如添加USB介面,會一直佔領市場先機。

⑶ Windows 7有相應的市場定位,入門級PC使用什麼版本的WIN 7

win7對電腦配置要求不高。。比vista要低的多。。。不放心的話可以用驅動人生的硬體檢測功能測試下。。。。。版本選擇的話推薦旗艦版。。功能很實用

⑷ 市場定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隨著市場的迅速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活動或項目的開展目標,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企業越來越重視定位咨詢。定位咨詢體現在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定位,還是企業產品品牌的定位,又或者是企業產品的營銷定位,都少不了定位咨詢的身影。這些定位簡單概括就是企業定位的方向。
企業定位方向之一:競爭定位
競爭定位的核心就是差異化定位。只有通過選擇企業自身的差異化優勢,才能使其在市場上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從而得以生存。競爭定位一般分為四個步驟,即感知繪圖、定位、發展選項和測試,直白來講,就是根據現有市場的調研分析確定產品的定位,根據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可能存在的市場空間。
企業定位方向之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目的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創造企業的品牌核心價值,從而形成企業的無形資產,與消費者建立長期的穩固的關系,為之後企業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提供方向。品牌定位講究創新,即要求品牌定位能夠在與其顧客的腦海中留下獨特的印象。品牌定位的方法一般有三種,分別是3C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品牌定點陣圖法。3C分析法是通過研究消費者、競爭者、企業自身三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對比分析獲得品牌定位的;SWOT分析法是綜合考慮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因素,系統評價比較之後獲得頻偏定位的方法;而品牌定點陣圖法則是通過分析市場已經具備的競爭品牌的定位尋找細分市場的空當,並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的定位。
顯然,品牌定位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比如見效速度快,可以拉動即時銷售,且長遠來看可以建立強勢品牌,提升自身競爭力。
企業定位方向之三:營銷定位
營銷定位是指在消費者心中確定產品與眾不同的位置,通過對市場環境的分析,奪得市場的先機。營銷定位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提高產品的銷售量,促進企業營銷的發展,在反之影響企業自身的管理和發展。因此企業的營銷定位也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
定位作為市場活動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制定戰略、提升競爭力的基本要求,在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保證定位的准確性,並及時完善調整定位。

⑸ 微軟為什麼能成為谷歌、亞馬遜等公司追趕的典範

谷歌、Facebook、亞馬遜和蘋果都在成為政府調查和公眾憤怒的目標,它們被控以各種方式濫用權力,從利用個人信息到打壓競爭對手等。然而,這些批評中明顯沒有微軟的身影,盡管它是比上述四家科技巨頭更有錢的科技公司。

4、微軟擁有巨額現金儲備,以保護自己免受任何訴訟的困擾,並支持其分派股息、回購股票和繼續收購公司,這是該公司在與政府進行法律大戰的同時仍能繼續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

5、微軟將自己定位為科技行業在公共政策事務上的領先倡導者,比如幫助保護消費者隱私和為人工智慧(AI)制定道德准則。微軟已經擺脫了「邪惡帝國」的綽號,正成為谷歌亞馬遜等公司追趕的典範。

⑹ 微軟,索尼,任天堂三大公司的游戲目標市場

實在不會寫太多
微軟----以家庭tv游戲硬體性能作為不停努力的目標,並且誓要做配置最前衛的tv游戲終端,但微軟一直忽略軟體商相應的支持策略,真正成功的主機硬體要有無數軟體商的支持才可稱之成功,因此,微軟一直以來的主機都是以硬強軟弱為最主要弊端,也是一直沒有取得較大成功的根本。
索尼-----以追求前衛游戲跟進時代腳步為主,所生產的硬體都更為符合年輕人時尚的口味,tv游戲終端(ps、ps2)曾霸佔了近10年的tv游戲市場,使得任天堂在這10年裡一直處於被動狀態,而近次世代主機中的ps3就沒有前兩代那麼走運了,09年的wii(任天堂次時代游戲終端)全球銷售了3455萬台,而ps3隻賣出了 1684萬台,是名列三大次時代主機的最後一名。而psp(索尼掌上娛樂終端)也沒有想像那麼景氣,在任天堂霸佔了10多年的掌上游戲市場下,索尼的爆發終究還是沒有得償所願,截止到07年底的統計(09年的數據我沒有找到)nds(任天堂掌上娛樂終端)全球銷量為3826萬台,而psp的全球銷量僅僅只有2056萬台,經過國人的不精確統計,其中psp的銷量中,最少將有1/4的機器流入到沒有行貨的國家---中國,也就是說實際上psp的2056萬銷量中,只有3/4的人群可能會為他帶來利潤。
任天堂-----最初以fc起家霸佔了家用機平台的市場,而自從ps、ps2搶去任天堂的風頭後,任天堂便把精力主要打向了無人爭搶的掌上娛樂平台,於是gb、gbc、gba風起雲涌,直到有一天,索尼的野心打向了掌機平台,地位即將動搖的任天堂煞費苦心的一次次更改自己的掌機方案,最終迎戰了psp的nds也誕生了,nds以雙屏下屏幕可手寫的獨特的硬體方式吸引了眾多軟體商的加盟,並且僅僅為dns開發游戲的費用也相當節省。於是這場戰斗,勝利懸念不大的再偏向任天堂,而另外一款家庭終端wii同時也宣戰了ps3,wii獨特的操作理念和方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用一種人體生物模擬的概念開發了這款運動型手柄,可以模擬成刀槍棍棒,揮舞著手柄體驗游戲樂趣。毫無懸念,ps3再次敗下陣來。

最後經過上述簡單介紹,微軟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高端,高享受,高質量
索尼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時尚,流行,最前衛。
任天堂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創意,獨特,最有游戲性。

以上都是個人多年游戲的知識所得 因此除了樓主,其餘的朋友在轉載的時候請標記上卑人的小名。樓主若有什麼不理解可追加提問。

⑺ 微軟如何對諾基亞的市場定位

1系列:低端系列;

2系列:入門級手機的低端系列;

3系列:真我個性系列;

5系列:運動活力系列;

6系列:商務精英回系列;

7系列:時尚先鋒答系列;

8系列:尊貴典雅系列;

9系列:個人助理系列;

E系列:是面對的商務人群,面向企業用戶的智能手機,主要和黑莓手機對抗,好幾款都沒有攝像頭;

N系列:是面對的一群追求時尚的年輕人而開發的高端智能手機;

⑻ 企業如何進行市場定位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市場定位是由美國營銷學家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在1972年提出的,其含義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形象,並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市場定位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來完成:
1)識別潛在競爭優勢
這一步驟的中心任務是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如何?
二是目標市場上顧客慾望滿足程度如何以及確實還需要什麼?
三是針對競爭者的市場定位和潛在顧客的真正需要的利益要求企業應該及能夠做什麼?
要回答這三個問題,企業市場營銷人員必須通過一切調研手段,系統地設計、搜索、分析並報告有關上述問題的資料和研究結果。
通過回答上述三個問題,企業就可以從中把握和確定自己的潛在競爭優勢在哪裡。
2)核心競爭優勢定位
競爭優勢表明企業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潛在的。選擇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與競爭者各方面實力相比較的過程。比較的指標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選擇相對競爭優勢。通常的方法是分析、比較企業與競爭者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和產品等七個方面究竟哪些是強項,哪些是弱項。藉此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優勢項目,以初步確定企業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3)戰略制定
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傳播給潛在顧客,並在顧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應使目標顧客了解、知道、熟悉、認同、喜歡和偏愛本企業的市場定位,在顧客心目中建立與該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其次,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強化目標顧客形象,保持目標顧客的了解,穩定目標顧客的態度和加深目標顧客的感情來鞏固與市場相一致的形象。
最後,企業應注意目標顧客對其市場定位理解出現的偏差或由於企業市場定位宣傳上的失誤而造成的目標顧客模糊、混亂和誤會,及時糾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定位即使很恰當,但在下列情況下,還應考慮重新定位:
(1)競爭者推出的新產品定位於本企業產品附近,侵佔了本企業產品的部分市場,使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下降。
(2)消費者的需求或偏好發生了變化,使本企業產品銷售量驟減。
重新定位是指企業為已在某市場銷售的產品重新確定某種形象,以改變消費者原有的認識,爭取有利的市場地位的活動。如某日化廠生產嬰兒洗發劑,以強調該洗發劑不刺激眼睛來吸引有嬰兒的家庭。但隨著出生率的下降,銷售量減少。為了增加銷售,該企業將產品重新定位,強調使用該洗發劑能使頭發松軟有光澤,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購買者。重新定位對於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調整市場營銷戰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視為企業的戰略轉移。重新定位可能導致產品的名稱、價格、包裝和品牌的更改,也可能導致產品用途和功能上的變動,企業必須考慮定位轉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問題。

⑼ 微軟公司為什麼不進軍硬體市場微軟為什麼不推出屬於微軟自己的個人電腦以及手機等硬體產品呢

人家為什麼叫微軟,那就是專門做軟體的,要做就專門做,做到最好,
不像其它品牌,有了這樣想那樣,做事和做人一樣,要有原則,要專心,就像一個人的品味一樣,
比如一個學技術,什麼都會,但都不精,那有什麼用,全世界都在用Windows操作平台,這是為什麼呢
個人見解

⑽ 微軟的操作系統為什麼總外於主導地位

簡單易用,貼近大眾,良好的硬體支持。

很少有像Windows這樣影響深遠的操作系統。據資料不完全統計,全球95%的個人用戶都在使用Microsoft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這也助長了微軟成為軟體業霸主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Windows的發展簡史吧,相信你會從中找到這個龐然大物發家的一些蹤跡:
一、Windows的含義
Windows來源於「Window」這個英文單詞,它的原意是「窗口」,而Windows則是Window的復數形式,表示多個窗口。微軟將自己的操作系統命名為「Windows」,既代表該操作系統是由多個窗口形式而組成(其實Windows系統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窗口),又表示與DOS呆板而單一的舊時代告別,從而打開一個全新的窗口,意義非常深遠。
二、Windows的各個不同版本
相信很少有朋友能完整說出Windows的各個不同版本,而使用過這些所有版本的朋友就更少了,因此還請你花一丁點兒的時間來看一看本文吆:
1.從蘋果公司的GUI得到啟發:Windows 1.0
Microsoft於1983年春季宣布開發Windows,希望由它來取代MS-DOS操作系統,並於1985年5月推出Windows 1.0,這個天才的念頭是由比爾.蓋茨一次參觀蘋果公司的Apple Lisa系統的GUI界面上得到啟發的。雖然這個Windows版本的功能還很弱,由於受到當時硬體條件的限制,因此Windows 1.0的GUI(圖形用戶界面)是基於字元,而不是現在的基於圖形,只能說是DOS系統的一個外殼程序(這要是純16位的操作系統呢),啟動界面也相當簡陋,因此基本上沒有引起業界太多的注意。
2.反響平平的丑小鴨:Windows 1.03和Windows 2.0
Microsoft隨後又先後推出了Windows 1.03和Windows 2.0(後者在1987年10月發布),雖然它們的功能較之Windows 1.0有了許多概念上的進步,如Windows 2.0已經能創建重疊的應用程序,使用了可以最大化/最小化應用程序的按鈕,看上去較DOS界面要漂亮許多。但功能仍比較薄弱,加上當時軟硬體條件的限制,因此推出後反響平平。
3.一鳴驚人:Windows 3.0
盡管Windows 1.0/1.03/2.0都沒有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Microsoft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從內存管理、圖形界面等方面進行不懈的努力,這一局面終於在1990年5月發布的Windows 3.0中得到扭轉,僅推出6周就銷售出50萬套,在Windwos 3.1發布前創下了銷售700萬套的紀錄,Windows也因此成為微軟獨霸OS市場的又一重磅炸彈。
Windows 3.0首創了許多全新的概念,如引入文件管理器對系統中的文件進行管理、創新的拖放操作、程序管理器、任務管理器使得各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更加方便,當然也不要忘記至今仍保留在Windows XP中的紙牌這款經典游戲喲。
4.日趨成熟:Windows 3.1/3.2
一年之後,也就是1992年,MicroSoft發布了Windows 3.1版本,該版本重點解決了3.0版中的許多Bug,如增加了故障檢查與功能、引入TrueType字體、對象鏈接與嵌入技術(即OLE),特別是提供了更完善的多媒體技術,標志著Windows從此進入了多媒體時代,使Windows 3.1迅速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操作系統,DOS的地位逐步被削弱,不過請朋友們注意,Windows 3.x仍然必須在MS-DOS操作系統上運行,也就是必須鍵入Win.com來運行Windows 3.x。
1993年11月,MicroSoft發布Windows的區域網工作組版本: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它首次引入了即插即用技術,並且可以支持多個同時獲得的網路,而且每個都有多路鏈接,並為應用程序提供了與底層各個網路的一致性介面;我們所熟悉的Windows 3.2中文版也是當時Microsoft發布的多語言Windows 3.x版本中的一個,國人也就是從該版本開始熟悉Windows的,筆者至今還記得當時蘇州市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中級考試就必須在Windows 3.x英文版上進行操作呢。
4.全面進入Windows時代:Windows 95
1995年8月24日,Microsoft隆重推出了劃時代的操作系統:Windows 95,它可以獨立運行而不需要MS-DOS的支持。當然,更為出色的是Windows 95更為出色面向對象的圖形用戶界面,使得普通用戶掌握PC操作成為可能,而不再需要記憶那復雜的DOS命令和使用參數;模擬的32位高性能搶先式多任務和多線程工作模式;對Internet的良好支持(提供了免費的IE4.0,也因此導致了後來與美國司法部曠日持久的反壟斷官司);對多媒體更出色的支持、即插即用,這些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Windows 95對中文的支持也贏得了國人的歡心,如徹底取消了8.3文件名規則的限制、可以使用中文文件名等,但由於Windows 95為了保持對DOS程序的兼容,因此仍然只是一個模擬的32位操作系統(即16位和32位共存),自然系統崩潰也就是家常便飯的事了,「瘟95」一詞即因此而來,不過這一階段推出的Windows NT穩定性倒是絕佳。
5.縫縫補補:Windows 98/98SE
後來,Microsoft又先後發布了Windows 98/98SE,其實這只是Windows 98的升級版本,其基於Widnows 9x的系統內核並未改變,因此無論是用戶界面還是功能、操作方式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系統崩潰、死機的概率仍然相當高,因此「瘟95」一詞被更換成了「瘟98」。
1999年,Windows 2000正式發布,不過這一操作系統主要是面向企業用戶和伺服器系統,並不適合於個人用戶。
6.面向消費者:Windows Me
本來,Microsoft是決定將Windows 98作為Windows 9x流水線上的最後一個產品,並計劃下一代消費型Windows將在Windows 2000的基礎上開發,代號為「Neptune」。但後來由於微軟內部管理層改組,Nepture的研發被無限制延期,因此Microsoft基於對市場的考慮,匆匆忙忙於2000年9月14日發布了Windows Me,並完全這將是Windows 98的最後一個版本。
Windwos Me僅僅經歷了一年的研發和測試便正式推出,這在Microsoft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Windows Me被定位於消費型操作系統,去除了對DOS實模式的支持,這樣可以使啟動更快、穩定性更強;引入了Windows 2000中獨有的SFP系統文件保護功能,這可以防止系統中的關鍵文件被無意覆蓋;引入了全新的系統還原功能等,還特別在數字多媒體和娛樂、網路經驗、家庭組網更方面提供了更便利、更直接的操作方式。但由於Windows Me的研發和測試時間過短、仍舊使用著Windows 9x的內核,因此Windows Me雖然為用戶帶來了許多全新的功能,但對系統配置的要求很高(必須使用150 MHz以上的CPU、32MB以上內存、最少320 MB的剩餘硬碟空間),因此導致系統佔用資源過多、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系統還原功能等都大大影響了用戶的評價。
7.Windows XP
2001年11月9日,Microsoft正式在京發布Windows XP中文版,標志著新一代的Windows操作系統已經來臨。Windows XP可以說是融合了Windows Me的數字娛樂功能和Windows 2000的穩定內核,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新新人類不二的選擇。不過,Windows XP對硬體配置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Microsoft推薦使用時鍾頻率為300 MHz或更高的頻率的CPU(最低要求為233 MHz)、128 MB內存或更高(最低64MB)、1.5 GB以上可用硬碟空間等。

閱讀全文

與微軟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中小企業網路營銷的現狀 瀏覽:243
光伏發電市場營銷案例 瀏覽:486
關於政府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535
業務拓展策劃方案 瀏覽:150
企業捐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12
廣電網路市場營銷題庫 瀏覽:406
同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28
培訓方案的設計應包括 瀏覽:111
關於微博成立的策劃方案 瀏覽:328
世界電子商務公司排名 瀏覽:232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並實施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考題單選題 瀏覽:174
上海盈達電子商務 瀏覽:800
微信營銷崗是干什麼的 瀏覽:707
上猶縣電子商務示範縣 瀏覽:181
教職工普通話培訓方案 瀏覽:456
南京喆葆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73
電子商務b2b案例 瀏覽:452
市場營銷最新論文 瀏覽:337
財政局扶貧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