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博和微信這么做營銷
1、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進瓶子里,用戶主動撈起來得到信息並傳播出去。
實質:採用隨機方式來推送消息。
優點:簡單,易用。
不足:針對性不強,又因為用戶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為了排遣無聊之情,所以在這里做營銷的話如果方式不正確的話極容易產生反作用,使得用戶對品牌或者產品產生厭惡之情。此外,每個用戶每天只有20次撿漂流瓶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適用產品:已經有了較大知名度的產品或者品牌(不一定準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來討論討論),做漂流瓶推廣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案例: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用戶互動活動案例。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對漂流瓶的參數進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廣的活動在某一時間段內拋出的「漂流瓶」數量大增,普通用戶「撈」到的頻率也會增加。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的話,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現一定要靈活,不能發表一些樣話,套話。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有效回復率。
2、位置簽名
方式:在簽名檔上放廣告或者促銷的消息,用戶查找附近的人的時候或者搖一搖的時候會看見。
實質:類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廣告,強制收看。
優點:很有效的拉攏附近用戶,方式得當的話轉化率比較高。
不足:覆蓋人群可能不夠大。
適用產品:類似肯德基這種位置決定生意的店鋪。
案例:餓的神、K5便利店微信簽名檔營銷。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鋪其實可以使用「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勾搭附近的用戶進入自家的店鋪進行消費。
3、二維碼
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並進行互動。
實質:表面是用戶添加,實質是得到忠實用戶。
優點:是用戶主動掃描的,至少證明用戶對你的產品最起碼還是感興趣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誘導用戶產生消費行為。
不足:必須用戶主動掃描。
適用產品:與用戶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不一定準確,歡迎知友們在知乎上進行討論)。
案例:三人行骨頭王火鍋
案例分析:「掃描二維碼」這個功能原本是「參考」另一款國外社交工具「LINE」,用來掃描識別另一位用戶的二維碼身份從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維碼發展至今其商業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順應潮流結合O2O展開商業活動。這種推廣方式可以吸引部分貪小便宜的用戶進來消費。
4、開放平台
方式:把網站內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內容分享到網站。
實質:類似於各種分享。
優點:由於微信用戶彼此間具有某種更加親密的關系,所以當產品中的商品被某個用戶分享給其他好友後,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有效到達的口碑營銷。
不足:產品擴散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適合做口碑營銷的產品。
案例:美麗說登陸微信開放平台。
案例分析:用戶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當產品有價值的時候,用戶便願意去分享。
5、朋友圈
方式:可以將手機應用、PC客戶端、網站中的精彩內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網頁鏈接方式打開。
實質:模仿國外產品 Path,屬於私密社交。
優點:交流比較封閉,口碑營銷會更加具備效果。
不足:開展營銷活動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口碑類產品,或者私密性小產品。
案例:暫無
案例分析:暫無
6、公眾平台
方式:微信認證賬號,品牌主頁,
實質:專屬的推送信息渠道。
優點:推送的對象是關注你的用戶,所以關系比較親密;到達率100%。
不足:如果用戶關注了 20 個品牌,每個品牌每天向你推送 3 條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就顯得有些擾民了。
適用產品:明星?
案例:「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公眾賬號
案例分析:我曾經關注過「王力宏」的微信公眾賬號,我跟他說一句話,他很快回過來一長段語音,然後再說,就不搭理我了。這個「心理學與生活」賬號也是一樣。
7、注意的是
我們都知道同一批人到了不同的產品(工具)上面表現有很多的不同,同樣一條內容發到微博和微信裡面得到的反饋是很不一樣的。微信用戶更多的希望是能得到互動,得到重視,他們對營銷信息的推送其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品牌做微信營銷,他們以為微信就是拿來推送信息的,同微博之類的營銷手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用戶關注品牌微信號之後,很容易被騷擾。並且,很多時候品牌微信賬號所發的微信內容都是毫無價值的營銷廣告信息,當用戶對這類信息產生疲勞之後,用戶很可能不再點擊相關微信鏈接。嚴重的,甚至會刪除品牌微信賬號,損害了品牌形象。
此外,品牌商們覺得微信能夠實現「精準營銷」與完成「互動」的目的。可是,品牌商們對「精準」與「互動」的理解,與用戶(消費者)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 品牌商們所說的「精準」指的是推送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列表,自己可以選擇性的推送;「互動」指的是「可以交流」了,是單向的。
· 用戶(消費者)們認為的「精準」就是,當我產生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而不是我曾經喜歡過的就給我;「互動」指的是,當我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反饋,而不是你跑過來搭訕我。
2. 在廈門要怎樣做微信營銷
在那裡做微信營銷都一樣,主要就是利用微信的平台功能去推廣自己的品牌或者產品什麼的
1、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進瓶子里,用戶主動撈起來得到信息並傳播出去。
實質:採用隨機方式來推送消息。
優點:簡單,易用。
不足:針對性不強,又因為用戶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為了排遣無聊之情,所以在這里做營銷的話如果方式不正確的話極容易產生反作用,使得用戶對品牌或者產品產生厭惡之情。此外,每個用戶每天只有20次撿漂流瓶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適用產品:已經有了較大知名度的產品或者品牌(不一定準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來討論討論),做漂流瓶推廣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案例: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用戶互動活動案例。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對漂流瓶的參數進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廣的活動在某一時間段內拋出的「漂流瓶」數量大增,普通用戶「撈」到的頻率也會增加。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的話,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現一定要靈活,不能發表一些樣話,套話。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有效回復率。
2、位置簽名
方式:在簽名檔上放廣告或者促銷的消息,用戶查找附近的人的時候或者搖一搖的時候會看見。
實質:類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廣告,強制收看。
優點:很有效的拉攏附近用戶,方式得當的話轉化率比較高。
不足:覆蓋人群可能不夠大。
適用產品:類似肯德基這種位置決定生意的店鋪。
案例:餓的神、K5便利店微信簽名檔營銷。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鋪其實可以使用「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勾搭附近的用戶進入自家的店鋪進行消費。
3、二維碼
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並進行互動。
實質:表面是用戶添加,實質是得到忠實用戶。
優點:是用戶主動掃描的,至少證明用戶對你的產品最起碼還是感興趣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誘導用戶產生消費行為。
不足:必須用戶主動掃描。
適用產品:與用戶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不一定準確,歡迎知友們在知乎上進行討論)。
案例:三人行骨頭王火鍋
案例分析:「掃描二維碼」這個功能原本是「參考」另一款國外社交工具「LINE」,用來掃描識別另一位用戶的二維碼身份從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維碼發展至今其商業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順應潮流結合O2O展開商業活動。這種推廣方式可以吸引部分貪小便宜的用戶進來消費。
4、開放平台
方式:把網站內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內容分享到網站。
實質:類似於各種分享。
優點:由於微信用戶彼此間具有某種更加親密的關系,所以當產品中的商品被某個用戶分享給其他好友後,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有效到達的口碑營銷。
不足:產品擴散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適合做口碑營銷的產品。
案例:美麗說登陸微信開放平台。
案例分析:用戶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當產品有價值的時候,用戶便願意去分享。
5、朋友圈
方式:可以將手機應用、PC客戶端、網站中的精彩內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網頁鏈接方式打開。
實質:模仿國外產品 Path,屬於私密社交。
優點:交流比較封閉,口碑營銷會更加具備效果。
不足:開展營銷活動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口碑類產品,或者私密性小產品。
案例:暫無
案例分析:暫無
6、公眾平台
方式:微信認證賬號,品牌主頁,
實質:專屬的推送信息渠道。
優點:推送的對象是關注你的用戶,所以關系比較親密;到達率100%。
不足:如果用戶關注了 20 個品牌,每個品牌每天向你推送 3 條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就顯得有些擾民了。
適用產品:明星?
案例:「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公眾賬號
案例分析:我曾經關注過「王力宏」的微信公眾賬號,我跟他說一句話,他很快回過來一長段語音,然後再說,就不搭理我了。這個「心理學與生活」賬號也是一樣。
7、注意的是
我們都知道同一批人到了不同的產品(工具)上面表現有很多的不同,同樣一條內容發到微博和微信裡面得到的反饋是很不一樣的。微信用戶更多的希望是能得到互動,得到重視,他們對營銷信息的推送其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品牌做微信營銷,他們以為微信就是拿來推送信息的,同微博之類的營銷手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用戶關注品牌微信號之後,很容易被騷擾。並且,很多時候品牌微信賬號所發的微信內容都是毫無價值的營銷廣告信息,當用戶對這類信息產生疲勞之後,用戶很可能不再點擊相關微信鏈接。嚴重的,甚至會刪除品牌微信賬號,損害了品牌形象。
此外,品牌商們覺得微信能夠實現「精準營銷」與完成「互動」的目的。可是,品牌商們對「精準」與「互動」的理解,與用戶(消費者)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 品牌商們所說的「精準」指的是推送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列表,自己可以選擇性的推送;「互動」指的是「可以交流」了,是單向的。
· 用戶(消費者)們認為的「精準」就是,當我產生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而不是我曾經喜歡過的就給我;「互動」指的是,當我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反饋,而不是你跑過來搭訕我。
3. 求O2O互動營銷的案例分析,百靈閃拍、微信O2O互動營銷模式如何
最近地鐵公交很火的「拍廣告送現金」活動就是線下廣告與移動廣告的O2O互動營銷,通過內給用戶報酬的容方式,引導用戶通過手機習慣「拍」的行為,這樣就改變大家對移動廣告的認知,也讓用戶會主動關注廣告。案例分析具體可以搜索一下。
4. 如何通過微信把產品賣瘋
在考慮如何做微信營銷之前,你必須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一、你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 是因為大家都在做微信營銷嗎?要知道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有時候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都站在船的一邊。 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在微信上做營銷的話就會處於被動地位嗎?如果你不弄懂為什麼要...
你要先考慮一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
2
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是否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呢?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不是所有的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其次,不是所有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所有的微信營銷工具。
在做微信營銷之前,一定要思考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有哪些特點,是否能夠很好的藉助微信這款產品將你的品牌或者產品的特點放大。如果你的產品或者品牌能夠藉助微信的各種營銷工具來放大其價值的話,那麼也許就說明你的品牌或者產品是適合做微信營銷的。
個人覺得,有兩類品牌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一種是大眾化的品牌,另一種就是很利基市場的小眾品牌,這里走了兩個極端。
3
微信這個產品有哪些特點?與其他產品或者營銷工具相比較有何不同?
明白微信這個產品的特點,才能針對微信所獨有的特點來調整營銷的目的與方式。
用過微信的人大多能夠多少明白,微信與微博,與 騰訊QQ 的產品使用環境是不同的,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也與使用微博或者 騰訊QQ 的目的是不同的。
相較於微博,在微信上做客服會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相較於微博,微信的粉絲更加的精準,相較於微博,微信更加適合加強強關系然後將這些目標強關系轉化成流量和訂單數。但是微博這樣的弱關系平台更適合做推廣做營銷,更適合發展新的用戶和客戶,企業可以微博微信兩手抓,用微博做品牌推廣及發展新客戶並順勢把弱關系轉變成強關系,用微信更好的維護這些強關系,並將這些強關系用戶轉化成訂單等。
4
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的?用戶登錄微信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可以利用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來進行營銷。
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他能夠方便的收發QQ郵件;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為了接收 QQ 消息;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寂寞,所以想在微信上把妹子,所以會使用搖一搖,漂流瓶,附近的人之類的功能;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微信提供了語音簡訊的功能;還有些用戶使用微信僅僅是因為大家都在用微信罷了。
所以,在對待不同的用戶的時候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不能把所有的用戶都當成是單一用戶。
END
有哪些營銷工具?
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進瓶子里,用戶主動撈起來得到信息並傳播出去。
實質:採用隨機方式來推送消息。
優點:簡單,易用。
不足:針對性不強,又因為用戶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為了排遣無聊之情,所以在這里做營銷的話如果方式不正確的話極容易產生反作用,使得用戶對品牌或者產品產生厭惡之情。此外,每個用戶每天只有20次撿漂流瓶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適用產品:已經有了較大知名度的產品或者品牌(不一定準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來討論討論),做漂流瓶推廣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案例: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用戶互動活動案例。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對漂流瓶的參數進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廣的活動在某一時間段內拋出的「漂流瓶」數量大增,普通用戶「撈」到的頻率也會增加。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的話,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現一定要靈活,不能發表一些樣話,套話。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有效回復率。
位置簽名
方式:在簽名檔上放廣告或者促銷的消息,用戶查找附近的人的時候或者搖一搖的時候會看見。
實質:類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廣告,強制收看。
優點:很有效的拉攏附近用戶,方式得當的話轉化率比較高。
不足:覆蓋人群可能不夠大。
適用產品:類似肯德基這種位置決定生意的店鋪。
案例:餓的神、K5便利店微信簽名檔營銷。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鋪其實可以使用「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勾搭附近的用戶進入自家的店鋪進行消費。
二維碼
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並進行互動。
實質:表面是用戶添加,實質是得到忠實用戶。
優點:是用戶主動掃描的,至少證明用戶對你的產品最起碼還是感興趣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誘導用戶產生消費行為。
不足:必須用戶主動掃描。
適用產品:與用戶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不一定準確,歡迎知友們在知乎上進行討論)。
案例:三人行骨頭王火鍋
案例分析:「掃描二維碼」這個功能原本是「參考」另一款國外社交工具「LINE」,用來掃描識別另一位用戶的二維碼身份從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維碼發展至今其商業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順應潮流結合O2O展開商業活動。這種推廣方式可以吸引部分貪小便宜的用戶進來消費。
開放平台
方式:把網站內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內容分享到網站。
實質:類似於各種分享。
優點:由於微信用戶彼此間具有某種更加親密的關系,所以當產品中的商品被某個用戶分享給其他好友後,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有效到達的口碑營銷。
不足:產品擴散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適合做口碑營銷的產品。
案例:美麗說登陸微信開放平台。
案例分析:用戶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當產品有價值的時候,用戶便願意去分享。
朋友圈
方式:可以將手機應用、PC客戶端、網站中的精彩內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網頁鏈接方式打開。
實質:模仿國外產品 Path,屬於私密社交。
優點:交流比較封閉,口碑營銷會更加具備效果。
不足:開展營銷活動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口碑類產品,或者私密性小產品。
案例:暫無
案例分析:暫無
公眾平台
方式:微信認證賬號,品牌主頁,
實質:專屬的推送信息渠道。
優點:推送的對象是關注你的用戶,所以關系比較親密;到達率100%。
不足:如果用戶關注了 20 個品牌,每個品牌每天向你推送 3 條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就顯得有些擾民了。適用產品:明星?
案例:「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公眾賬號案例分析:我曾經關注過「王力宏」的微信公眾賬號,我跟他說一句話,他很快回過來一長段語音,然後再說,就不搭理我了。這個「心理學與生活」賬號也是一樣。在考慮完微信所提供的營銷工具之後,我們來思考一下,目前已經登陸微信進行營銷的商家,產品,品牌們所採取的營銷方式正確嗎?
我們都知道同一批人到了不同的產品(工具)上面表現有很多的不同,同樣一條內容發到微博和微信裡面得到的反饋是很不一樣的。微信用戶更多的希望是能得到互動,得到重視,他們對營銷信息的推送其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舉個例子,假如我關注了「肯德基」這個公眾微信賬號,如果這貨每天給我推送肯德基的促銷信息和新品預告,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這貨給刪除掉。畢竟,誰願意每天上線的時候就看到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品牌做微信營銷,他們以為微信就是拿來推送信息的,同微博之類的營銷手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用戶關注品牌微信號之後,很容易被騷擾。並且,很多時候品牌微信賬號所發的微信內容都是毫無價值的營銷廣告信息,當用戶對這類信息產生疲勞之後,用戶很可能不再點擊相關微信鏈接。嚴重的,甚至會刪除品牌微信賬號,損害了品牌形象。此外,品牌商們覺得微信能夠實現「精準營銷」與完成「互動」的目的。可是,品牌商們對「精準」與「互動」的理解,與用戶(消費者)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品牌商們所說的「精準」指的是推送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列表,自己可以選擇性的推送;「互動」指的是「可以交流」了,是單向的。
用戶(消費者)們認為的「精準」就是,當我產生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而不是我曾經喜歡過的就給我;「互動」指的是,當我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反饋,而不是你跑過來搭訕我。用戶與品牌商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來理解精準與互動的,所以就不可避免的產生偏差。微信在被創立的時候,就是一個交流與互動的多媒體平台,社交屬性很強,用戶渴望平等交流。所以,當品牌商們單向的輸出信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遭到用戶抵制。
5. 微信營銷怎麼做
在考慮如何做微信營銷之前,你必須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一、你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 是因為大家都在做微信營銷嗎?要知道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有時候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都站在船的一邊。 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在微信上做營銷的話就會處於被動地位嗎?如果你不弄懂為什麼要...
你要先考慮一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
2
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是否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呢?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不是所有的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其次,不是所有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所有的微信營銷工具。
在做微信營銷之前,一定要思考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有哪些特點,是否能夠很好的藉助微信這款產品將你的品牌或者產品的特點放大。如果你的產品或者品牌能夠藉助微信的各種營銷工具來放大其價值的話,那麼也許就說明你的品牌或者產品是適合做微信營銷的。
個人覺得,有兩類品牌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一種是大眾化的品牌,另一種就是很利基市場的小眾品牌,這里走了兩個極端。
3
微信這個產品有哪些特點?與其他產品或者營銷工具相比較有何不同?
明白微信這個產品的特點,才能針對微信所獨有的特點來調整營銷的目的與方式。
用過微信的人大多能夠多少明白,微信與微博,與 騰訊QQ 的產品使用環境是不同的,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也與使用微博或者 騰訊QQ 的目的是不同的。
相較於微博,在微信上做客服會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相較於微博,微信的粉絲更加的精準,相較於微博,微信更加適合加強強關系然後將這些目標強關系轉化成流量和訂單數。但是微博這樣的弱關系平台更適合做推廣做營銷,更適合發展新的用戶和客戶,企業可以微博微信兩手抓,用微博做品牌推廣及發展新客戶並順勢把弱關系轉變成強關系,用微信更好的維護這些強關系,並將這些強關系用戶轉化成訂單等。
4
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的?用戶登錄微信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可以利用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來進行營銷。
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他能夠方便的收發QQ郵件;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為了接收 QQ 消息;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寂寞,所以想在微信上把妹子,所以會使用搖一搖,漂流瓶,附近的人之類的功能;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微信提供了語音簡訊的功能;還有些用戶使用微信僅僅是因為大家都在用微信罷了。
所以,在對待不同的用戶的時候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不能把所有的用戶都當成是單一用戶。
END
有哪些營銷工具?
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進瓶子里,用戶主動撈起來得到信息並傳播出去。
實質:採用隨機方式來推送消息。
優點:簡單,易用。
不足:針對性不強,又因為用戶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為了排遣無聊之情,所以在這里做營銷的話如果方式不正確的話極容易產生反作用,使得用戶對品牌或者產品產生厭惡之情。此外,每個用戶每天只有20次撿漂流瓶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適用產品:已經有了較大知名度的產品或者品牌(不一定準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來討論討論),做漂流瓶推廣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案例: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用戶互動活動案例。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對漂流瓶的參數進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廣的活動在某一時間段內拋出的「漂流瓶」數量大增,普通用戶「撈」到的頻率也會增加。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的話,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現一定要靈活,不能發表一些樣話,套話。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有效回復率。
位置簽名
方式:在簽名檔上放廣告或者促銷的消息,用戶查找附近的人的時候或者搖一搖的時候會看見。
實質:類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廣告,強制收看。
優點:很有效的拉攏附近用戶,方式得當的話轉化率比較高。
不足:覆蓋人群可能不夠大。
適用產品:類似肯德基這種位置決定生意的店鋪。
案例:餓的神、K5便利店微信簽名檔營銷。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鋪其實可以使用「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勾搭附近的用戶進入自家的店鋪進行消費。
二維碼
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並進行互動。
實質:表面是用戶添加,實質是得到忠實用戶。
優點:是用戶主動掃描的,至少證明用戶對你的產品最起碼還是感興趣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誘導用戶產生消費行為。
不足:必須用戶主動掃描。
適用產品:與用戶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不一定準確,歡迎知友們在知乎上進行討論)。
案例:三人行骨頭王火鍋
案例分析:「掃描二維碼」這個功能原本是「參考」另一款國外社交工具「LINE」,用來掃描識別另一位用戶的二維碼身份從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維碼發展至今其商業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順應潮流結合O2O展開商業活動。這種推廣方式可以吸引部分貪小便宜的用戶進來消費。
開放平台
方式:把網站內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內容分享到網站。
實質:類似於各種分享。
優點:由於微信用戶彼此間具有某種更加親密的關系,所以當產品中的商品被某個用戶分享給其他好友後,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有效到達的口碑營銷。
不足:產品擴散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適合做口碑營銷的產品。
案例:美麗說登陸微信開放平台。
案例分析:用戶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當產品有價值的時候,用戶便願意去分享。
朋友圈
方式:可以將手機應用、PC客戶端、網站中的精彩內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網頁鏈接方式打開。
實質:模仿國外產品 Path,屬於私密社交。
優點:交流比較封閉,口碑營銷會更加具備效果。
不足:開展營銷活動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口碑類產品,或者私密性小產品。
案例:暫無
案例分析:暫無
公眾平台
方式:微信認證賬號,品牌主頁,
實質:專屬的推送信息渠道。
優點:推送的對象是關注你的用戶,所以關系比較親密;到達率100%。
不足:如果用戶關注了 20 個品牌,每個品牌每天向你推送 3 條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就顯得有些擾民了。適用產品:明星?
案例:「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公眾賬號案例分析:我曾經關注過「王力宏」的微信公眾賬號,我跟他說一句話,他很快回過來一長段語音,然後再說,就不搭理我了。這個「心理學與生活」賬號也是一樣。在考慮完微信所提供的營銷工具之後,我們來思考一下,目前已經登陸微信進行營銷的商家,產品,品牌們所採取的營銷方式正確嗎?
我們都知道同一批人到了不同的產品(工具)上面表現有很多的不同,同樣一條內容發到微博和微信裡面得到的反饋是很不一樣的。微信用戶更多的希望是能得到互動,得到重視,他們對營銷信息的推送其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舉個例子,假如我關注了「肯德基」這個公眾微信賬號,如果這貨每天給我推送肯德基的促銷信息和新品預告,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這貨給刪除掉。畢竟,誰願意每天上線的時候就看到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品牌做微信營銷,他們以為微信就是拿來推送信息的,同微博之類的營銷手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用戶關注品牌微信號之後,很容易被騷擾。並且,很多時候品牌微信賬號所發的微信內容都是毫無價值的營銷廣告信息,當用戶對這類信息產生疲勞之後,用戶很可能不再點擊相關微信鏈接。嚴重的,甚至會刪除品牌微信賬號,損害了品牌形象。此外,品牌商們覺得微信能夠實現「精準營銷」與完成「互動」的目的。可是,品牌商們對「精準」與「互動」的理解,與用戶(消費者)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品牌商們所說的「精準」指的是推送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列表,自己可以選擇性的推送;「互動」指的是「可以交流」了,是單向的。
用戶(消費者)們認為的「精準」就是,當我產生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而不是我曾經喜歡過的就給我;「互動」指的是,當我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反饋,而不是你跑過來搭訕我。用戶與品牌商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來理解精準與互動的,所以就不可避免的產生偏差。微信在被創立的時候,就是一個交流與互動的多媒體平台,社交屬性很強,用戶渴望平等交流。所以,當品牌商們單向的輸出信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遭到用戶抵制。
END
6. 微信如何做營銷
在考慮如何做微信營銷之前,你必須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一、你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
是因為大家都在做微信營銷嗎?要知道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有時候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都站在船的一邊。
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在微信上做營銷的話就會處於被動地位嗎?如果你不弄懂為什麼要做微信營銷這個問題,那麼即便做了微信營銷,你也會處於被動地位。
是因為你覺得微信這種獨特的產品模式更適合做營銷嗎?那麼微信與其他產品或者營銷工具相比較,獨特性體現在哪裡呢?
二、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是否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呢?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不是所有的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其次,不是所有產品或者品牌都適合所有的微信營銷工具。
在做微信營銷之前,一定要思考你的品牌或者說產品有哪些特點,是否能夠很好的藉助微信這款產品將你的品牌或者產品的特點放大。如果你的產品或者品牌能夠藉助微信的各種營銷工具來放大其價值的話,那麼也許就說明你的品牌或者產品是適合做微信營銷的。
個人覺得,有兩類品牌適合在微信上做營銷,一種是大眾化的品牌,另一種就是很利基市場的小眾品牌,這里走了兩個極端。
三、微信這個產品有哪些特點?與其他產品或者營銷工具相比較有何不同?
明白微信這個產品的特點,才能針對微信所獨有的特點來調整營銷的目的與方式。
用過微信的人大多能夠多少明白,微信與微博,與 騰訊QQ 的產品使用環境是不同的,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也與使用微博或者 騰訊QQ 的目的是不同的。
相較於微博,在微信上做客服會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相較於微博,微信的粉絲更加的精準,相較於微博,微信更加適合加強強關系然後將這些目標強關系轉化成流量和訂單數。但是微博這樣的弱關系平台更適合做推廣做營銷,更適合發展新的用戶和客戶,企業可以微博微信兩手抓,用微博做品牌推廣及發展新客戶並順勢把弱關系轉變成強關系,用微信更好的維護這些強關系,並將這些強關系用戶轉化成訂單等。
四、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的?用戶登錄微信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用戶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景下來使用微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可以利用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來進行營銷。
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他能夠方便的收發QQ郵件;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為了接收 QQ 消息;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寂寞,所以想在微信上把妹子,所以會使用搖一搖,漂流瓶,附近的人之類的功能;有些用戶使用微信是因為微信提供了語音簡訊的功能;還有些用戶使用微信僅僅是因為大家都在用微信罷了。
所以,在對待不同的用戶的時候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不能把所有的用戶都當成是單一用戶。
在考慮完上述四個問題之後,我們來看看目前微信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銷工具,這些營銷工具又各有哪些優缺點,目前又有哪些案例供我們進行參考。
1、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進瓶子里,用戶主動撈起來得到信息並傳播出去。
實質:採用隨機方式來推送消息。
優點:簡單,易用。
不足:針對性不強,又因為用戶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為了排遣無聊之情,所以在這里做營銷的話如果方式不正確的話極容易產生反作用,使得用戶對品牌或者產品產生厭惡之情。此外,每個用戶每天只有20次撿漂流瓶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適用產品:已經有了較大知名度的產品或者品牌(不一定準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來討論討論),做漂流瓶推廣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案例: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用戶互動活動案例。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對漂流瓶的參數進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廣的活動在某一時間段內拋出的「漂流瓶」數量大增,普通用戶「撈」到的頻率也會增加。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方式的話,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現一定要靈活,不能發表一些樣話,套話。要想辦法提高用戶的有效回復率。
2、位置簽名
方式:在簽名檔上放廣告或者促銷的消息,用戶查找附近的人的時候或者搖一搖的時候會看見。
實質:類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廣告,強制收看。
優點:很有效的拉攏附近用戶,方式得當的話轉化率比較高。
不足:覆蓋人群可能不夠大。
適用產品:類似肯德基這種位置決定生意的店鋪。
案例:餓的神、K5便利店微信簽名檔營銷。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鋪其實可以使用「附近的人」這個功能,勾搭附近的用戶進入自家的店鋪進行消費。
3、二維碼
方式:用戶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並進行互動。
實質:表面是用戶添加,實質是得到忠實用戶。
優點:是用戶主動掃描的,至少證明用戶對你的產品最起碼還是感興趣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誘導用戶產生消費行為。
不足:必須用戶主動掃描。
適用產品:與用戶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不一定準確,歡迎知友們在知乎上進行討論)。
案例:三人行骨頭王火鍋
案例分析:「掃描二維碼」這個功能原本是「參考」另一款國外社交工具「LINE」,用來掃描識別另一位用戶的二維碼身份從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維碼發展至今其商業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順應潮流結合O2O展開商業活動。這種推廣方式可以吸引部分貪小便宜的用戶進來消費。
4、開放平台
方式:把網站內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內容分享到網站。
實質:類似於各種分享。
優點:由於微信用戶彼此間具有某種更加親密的關系,所以當產品中的商品被某個用戶分享給其他好友後,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有效到達的口碑營銷。
不足:產品擴散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適合做口碑營銷的產品。
案例:美麗說登陸微信開放平台。
案例分析:用戶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當產品有價值的時候,用戶便願意去分享。
5、朋友圈
方式:可以將手機應用、PC客戶端、網站中的精彩內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網頁鏈接方式打開。
實質:模仿國外產品 Path,屬於私密社交。
優點:交流比較封閉,口碑營銷會更加具備效果。
不足:開展營銷活動比較困難。
適用產品:口碑類產品,或者私密性小產品。
案例:暫無
案例分析:暫無
6、公眾平台
方式:微信認證賬號,品牌主頁,
實質:專屬的推送信息渠道。
優點:推送的對象是關注你的用戶,所以關系比較親密;到達率100%。
不足:如果用戶關注了 20 個品牌,每個品牌每天向你推送 3 條信息,那麼這些信息就顯得有些擾民了。
適用產品:明星?
案例:「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公眾賬號
案例分析:我曾經關注過「王力宏」的微信公眾賬號,我跟他說一句話,他很快回過來一長段語音,然後再說,就不搭理我了。這個「心理學與生活」賬號也是一樣。
在考慮完微信所提供的營銷工具之後,我們來思考一下,目前已經登陸微信進行營銷的商家,產品,品牌們所採取的營銷方式正確嗎?
我們都知道同一批人到了不同的產品(工具)上面表現有很多的不同,同樣一條內容發到微博和微信裡面得到的反饋是很不一樣的。微信用戶更多的希望是能得到互動,得到重視,他們對營銷信息的推送其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
舉個例子,假如我關注了「肯德基」這個公眾微信賬號,如果這貨每天給我推送肯德基的促銷信息和新品預告,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這貨給刪除掉。畢竟,誰願意每天上線的時候就看到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品牌做微信營銷,他們以為微信就是拿來推送信息的,同微博之類的營銷手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用戶關注品牌微信號之後,很容易被騷擾。並且,很多時候品牌微信賬號所發的微信內容都是毫無價值的營銷廣告信息,當用戶對這類信息產生疲勞之後,用戶很可能不再點擊相關微信鏈接。嚴重的,甚至會刪除品牌微信賬號,損害了品牌形象。
此外,品牌商們覺得微信能夠實現「精準營銷」與完成「互動」的目的。可是,品牌商們對「精準」與「互動」的理解,與用戶(消費者)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品牌商們所說的「精準」指的是推送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列表,自己可以選擇性的推送;「互動」指的是「可以交流」了,是單向的。
用戶(消費者)們認為的「精準」就是,當我產生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而不是我曾經喜歡過的就給我;「互動」指的是,當我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你就給我反饋,而不是你跑過來搭訕我。
用戶與品牌商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來理解精準與互動的,所以就不可避免的產生偏差。微信在被創立的時候,就是一個交流與互動的多媒體平台,社交屬性很強,用戶渴望平等交流。所以,當品牌商們單向的輸出信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遭到用戶抵制。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街上接到各種各樣的傳單的時候,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看都不看就扔掉的。當我們在微信上接收到各種各樣的營銷信息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刪除這個營銷微信賬號。
那麼微信營銷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應該達到什麼效果呢?
還是以肯德基為例,假如我關注了肯德基的微信。我對他說,我想吃漢堡了。他就告訴我最近的位置哪裡提供肯德基,然後給我一張折扣券,或者訂餐電話之類的,就會很好;或者,我對他說,在某某肯德基店的在下午2點鍾在1號窗口值班的收銀小妹是誰?他就回復我,這個收銀小妹的微信賬號。我就覺得這個挺好,畢竟支持泡妞的微信賬號就是好賬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沒有人願意微信的對面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賬號,誰願意與機器人交流呢?所以,做微信營銷的時候,必須得有人情味,讓用戶對你的品牌或者產品產生依賴與情感。
以上,就是我對在微信上做營銷的一點見解,希望大家可以討論討論。
————————————————————
您好,用心、細心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還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請指向我的圖像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您生活愉快!
7. 廣州爾瑪互動營銷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你說的舉例是爾瑪營銷案例嗎?他們有:1、天仙妹妹
2、非常真人回
3、別針換別墅
4、偷拍門
5、互動答門
6、中國版電車男
7、奧運大媽
8、蓉蓉買票回家記
9、五糧液最美酒模
10、最美清潔工
11、封殺王老吉
12、出售剩餘人生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你自己去他們官網多了解下:www.ermacn.com
8. 時下的網路營銷有哪些新鮮玩法
一、營銷方式之:紅包營銷
案例:中信銀行積分紅包、滴滴打車紅包
營銷分析:
1.中信銀行積分紅包
長期以來,信用卡積分是建立客戶忠誠度的重要途徑,但國內信用卡積分體系的客戶體驗並不完善。隨著微信等互聯網新技術和新平台的出現,中信銀行從客戶需求出發,強調更加貼心的服務,將信用卡積分創新應用於新的平台和場景。
中信信用卡持卡人通過微信,可以將信用卡積分打包為不同面額的「積分紅包」,發送給家人和親朋好友,收到紅包的親友可以在多款禮品中選擇兌換心儀禮品,在家坐等收貨,簡單又實用。
「積分紅包」最大的創新在於金融服務的分享與互動,賦予了信用卡平台社交屬性,可謂與極致用戶體驗的互聯網思維不謀而合。用戶無需額外花費,既實現了閑置積分的有效利用,又能藉此維護親友關系。對於收到紅包的親友來說,免去了傳統線上紅包需要綁定銀行卡、設置提現等繁瑣手續,在掌上即可樂
享移動金融的輕松、便捷新體驗。
2.滴滴打車紅包
產品即渠道,產品即營銷。特別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當一個產品擁有了海量用戶以後,產品本身就變成了一個擁有海量用戶的企業自媒體,一個與用戶連接的渠
道。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滴滴打車,滴滴打車自從推出微信紅包以後,便不斷地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刷屏。滴滴打車不僅自己發紅包,還把自己變成一個分發福
利的平台,邀請其他的企業用戶來發紅包,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讓用戶的雪球越滾越大。
蒙牛與滴滴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京舉行,蒙牛以「牛運紅包」來冠名滴滴紅包,雙方以2015年春節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打通線上線下的緊密合作,為消費者、
生態圈合作夥伴、員工提供便捷服務。
二、營銷方式之:微信微場景(H5頁面)
案例:加多寶伴你嗨回家
營銷分析:加多寶微信H5頁面「致各行各業離家奮斗的人們」收到了強烈反響,總參與人數100餘萬,一度引爆朋友圈,H5互動小游戲「加多寶回家通緝令」的參與人數也達到70萬次。在微信傳播上,加多寶緊緊抓住了大眾期盼團圓的渴望,將中國人對家的情感表達,從而引發受眾共鳴,實現互動;結合春運、春節當期熱點,將活動引流,與此同時把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委婉輸出,配合線上線下相關活動,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三、營銷方式之:時時互動
案例:洽洽互動營銷
營銷分析:
社會化媒體時代,品牌以節日為切入點,通過互動與分享,拉近消費者的距離。
新年春晚,洽洽聯合5名段子手,通過#吃洽洽侃春晚#的分享話題,號召全民參與春晚的微博互動。話題發出後,短時間內曝光量已逾2000萬,實時參與討論的人數已達2萬。
八卦節期間,洽洽官微變身逗比小編,吐槽社會熱點、影視話題等,與消費者進行八卦互動,打造親民的品牌形象。
洽洽通過一系列的節日互動過程,洞悉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實現消費者與產品的引流,同時提升品牌的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