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餐具的市場調查

餐具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0-12-07 05:42:12

Ⅰ 一次性餐具的市場調查

「北京每天要消耗掉200萬只一次性餐具,其中發泡塑料餐具有40萬只,佔20%,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佔30%,其餘50%都是不合格產品。」昨天,從事一次性餐具研究和開發工作10餘年的包裝與環保問題專家董金獅說,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盤添加了大量廢塑料和填充物,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 據《新民晚報》報道,董金獅是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劣質餐盒20%來自定海
昨天,全程參與了我國一次性餐具調查行動的董金獅說,北京市場上不合格的餐具有一半來自河北永清縣、天津定海縣等地區,另一半來自北京的地下工廠和小作坊。 在天津定海縣一家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地下工廠檢驗發現,這家工廠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廢塑料,還大量添加了國家明令禁用的工業石蠟等有害物質。 據了解,北京地區的劣質餐盒有20%來自該地區。董金獅介紹,市場上1噸聚丙烯(PP)的市場銷售價在11000元上下,而填充物1噸的市場價格連2000元都不到,這就是很多廠家非法添加填充物的原因。 非法添加工業石蠟長期攝入可能致癌 董金獅說,
許多廠家在產品原料中添加的滑石
粉、碳酸鈣等竟超過了50%,這就導致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用熱水一泡、微波爐一轉,有害物質就會溶解在食物中,長期攝入會導致消化不良、膽結石以及肝系統病變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業石蠟,甚至可能致癌。
一次性餐具使用環節三不管
「衛生部門管的是餐飲企業的環境衛生和餐具消毒,質監部門管的是生產領域,工商部門管的是流通領域,而最關鍵的使用環節卻成了『三不管』。但餐館打包、送餐公司送餐,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這是個關鍵環節。」另據董金獅介紹,「市場標注降解餐盒的80%都是劣質產品。」 另據悉,兩年前部分品牌方便麵的包裝盒也被發現存在問題。
日常生活中應用上的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使用瓷器或者玻璃的餐具製品,其次選用一次性透明的塑料製品,盡量不要使用紙杯系列的產品。 我們先把劣質紙杯分解一下,它的組成是:紙,印刷油墨,工業石蠟,淋膜紙。 下面依次解說。
一、紙:許多廠家為了利益最大化,並不會用食品級的木漿紙。以次充好的比比皆是。如果紙質不佳(回收利用的廢紙)便用漂白粉和熒光增白劑,這是普通消費者無法分辨的。
二、印刷油墨:在生產成本決定一切的年代,國家關於印刷油墨的標准似乎不見效。因此含有苯和甲苯的油墨也充斥在市場里。對於印刷過的紙杯套疊以後,油墨就很可能污染紙杯內壁。
三、工業石蠟:紙杯如果不做防水處理,那還能裝水嗎?因此有一種紙杯是石蠟泡過的。蠟含有一種叫「多環芳烴」的有害物質,而蠟的熔點是40°,且油可以溶解蠟,後果你懂的。
四、淋膜紙:一般大家都是這么叫的,但其實是內聚乙烯塑料膜。很多紙杯用淋膜紙代替了石蠟。但是沒有了石蠟的「保護」杯子外壁在受潮後可能會發霉,套疊起來的杯子,內壁便會被黴菌污染。而關於這種塑料膜,如果不是食品級的材料,在高溫下會分解出有害物質。
除此以外,劣質紙杯被爆出含有雙酚A。據南京醫科大學專家對部分生活用品中的雙酚A含量進行測定後,結果顯示,試驗用一次性紙杯中的雙酚A含量是一次性塑料杯的30倍,雨水裡的雙酚A含量是飲水機里純凈水的5倍多。 簡單說吧,常用的塑料杯材料是PP和PS。PP耐高溫,可微波,所以你用過的樂扣樂扣保鮮盒就是PP做的。PS不耐高溫,因此常用在冷飲包裝這塊。在生產工藝上,塑料杯比紙杯衛生,因為塑料杯的生產環節簡單,高溫下成型冷卻後便立即包裝。紙杯有印刷,切紙,附膜,捲筒,卷邊,都不知道要被多少手摸過。
不過話說回來,塑料杯確實還可以,但在中國就不見得。以前甚至有人問過我,做塑料杯能不能用回收的塑料,我心裡甚是鄙視之,但是也不能表現出來。我告訴他,回收的塑料有雜質,做出的杯子不美觀。回收料只是其一,相信很少有人這么做。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啊。透明的塑料杯一眼就能看出來好壞。那還有看不見的呢?就是添加劑了。石膏粉(乳白色杯子)?增韌劑?防凍劑?其危害與否,我暫時不知。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塑料杯是「食品級的純PP」。人家眼裡容不下一點點雜質,檢測不合格立馬讓你回家!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保鮮盒,打包盒,塑料袋,食品袋,塑料杯,我們一定要去仔細觀察,如果使用的產品透明透亮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為基本上它是聚丙烯原料和聚乙烯原料一次加工成型的,過程當中未添加任何助劑以及添加劑;如果使用過程當中發現給你的飯盒是其它顏色尤其是乳白色的,就請不要使用,因為加工過程當中添加了色母粒原料或者色粉,乳白色的大量添加填充母料以降低成本。

Ⅱ 幫忙查一下餐具包裝的調查

近年來,塑料製品尤其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包裝材料和農用地膜等隨地廢棄造成的「白色污染」日益嚴重。據資料報道,僅南京市一天產生的「白色垃圾」就有兩百噸以下, 其中快餐盒近40萬只,這些「白色垃圾」的快速增長和亂丟亂扔,在許多地方簡直到了泛濫成災的程度。為此,我國政府明確規定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以代替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但現今市面上仍以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為主,約佔80%的市場份額,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所佔比例約為20%。為什麼會有這一現象呢?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探討。結果發現可降解餐具未能普遍使用主要有以下原因:原因一:社會上人們普遍對一次性可降解餐具認識不深。

(一) 人們普遍不知道什麼是一次性可降解餐具

現在政府部門雖然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但人們大多數因為不明白「可降解」的含義而不敢使用。於是我們就人們對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認識作了一個詳細的調查,調查發現大部分被訪者中,知道「一次性可降解」含義的約佔40%。不清楚「一次性可降解」含義的約佔50% ,還有10%的是完全不知道的。而在這40%被訪者中有35%是文化階層,只有5%是普通階層。但在剩下的介乎知道與不知道之間的被訪者中,接近75%都是普通工人階層,且大部分是外地工人。從這一資料就可反映出政府的宣傳工作還未落實到每一階層, 沒有使社會上任何人都知道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二)大多數人不會區分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和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

盡管政府各部門對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十分重視,但就從未在什麼地方看到過介紹「可降解」與「不可降解」之間的區別和區分方法。這就使人們在面對一次性餐具時不能正確選擇,也導致人們造成一種「反正自己不能區分,使用錯了污染環境也不是我的責任」的心理。如此一來,不但「白色污染」不能消滅,反而助長了人們使用不可降解餐具的心理。我們曾經問過一些酒樓、食肆、街邊攤檔的老闆和客人,究竟知不知道一次性可降解餐具與不可降解餐具有什麼區別,他們大部分回答是「不知道」,少數人回答「可降解的比不可降解的較黃」。但這些回答都只是很籠統和很表面化的,而且不能准確地區分兩者,就連我校的大部分學生也不能正確區分。其實,有很多人不是不想支持環保,而是他們根本不會區分,用錯了能怪誰呢?

(三)人們由於對可降解餐具存在誤解,避而遠之

在調查期間,我們曾對一些不使用可降解餐具的人們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你不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呢? 」人們的回答大致如圖所示:

從調查結果來看,人們對「可降解」餐具的認識存在以下誤區:

1.害怕可降解餐具會使食物有毒,危害人身安全。由圖示可知,有這一想法的人最多,佔40%。為什麼呢?這是由於人們對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認識不全面,只是朦朦朧朧地知道「可降解」即是可以分解降化,由此產生一些毫無根據的不正確想法。例如:有些人會想到若使用「可降解」餐具,那麼當一些較熱的食物或其他東西放了進去,那「可降解」餐具可能會「降解」為一些物質出來以致影響食物。吃了這些食物可能會中毒。由於這樣,乾脆避之則吉,以免遭毒手。諸如此類不符合事實的推理使人們對「可降解」餐具形成了恐懼,影響了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推廣使用。

2.害怕可降解餐具不衛生,影響健康。從圖示可見,約有35%的人因害怕不夠衛生而不用可降解餐具。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可降解餐具能夠回收再造的緣故,所以人們害怕病人使用「可降解」餐具後,又再將其回收再造,那麼病菌不就可以通過這些再造餐具帶到健康人身上嗎?因此大家會覺得不用為佳。

3.擔心可降解餐具不結實而給自己帶來不便。據圖示,有15%的人覺得可降解餐具不結實。原因是可降解餐具的原料是紙或植物纖維等環保材料製成。由於人們始終抱著紙不夠塑料結實的觀念,於是這些人便寧可用塑料餐具也不用可降解餐具。原因之二:某些不法商人為圖暴利,不惜鋌而走險。雖然我國投資生產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工廠多達幾百家,但一些不法之徒為賺取更多的利潤,不惜損害人們健康,破壞自然環境,違反國法。他們利用人們對可降解餐具認識不足這一弱點,暗地裡使用塑料等不可降解餐具去冒充可降解餐具。 據我們調查,以不可降解餐具冒充可降解餐具的大多數是街上的食肆。原因之三:政府部門對推廣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宣傳力度不夠。這些年來,雖然國家對「白色污染」頗為重視,並下決心消除它,但政府卻未能及時地、積極地開展有關宣傳工作。就以本區(番禺區)為例。近年來在各電視廣告、報道中大力圍繞大氣、水體污染等作宣傳,卻忽略了「為什麼要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等問題的宣傳,導致人們對可降解餐具產生諸多誤解,減緩了消除白色污染的進程。

我們認為,媒體應大力舉辦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宣傳活動,加強人們對可降解餐具的原料及其優點等方面的認識,促進可降解餐具在廣州的普及。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願我們全人類都來愛護、保護我們的家園

Ⅲ 關於餐桌的市場調查

關於餐桌的什麼的調查,是價格、品種還是代理之類的

Ⅳ 做飯盒的市場調查...急急急啊~~~

我建議抄你還是去襲餐具市場逛一逛,對你比較有用。生產廠家你自己挑吧http://china.toocle.com/chinasuppliers/category/243424/1/1.html

Ⅳ 請問餐具設計相關的市場調查

要有特色,體現風格。比如說,西餐廳要浪漫些,韓國或日本料理要有民族特色,總而言之是要體現本店的風味以及特色菜。(盡量要搞成看到就能流口水的那種)

Ⅵ 關於一次性餐具的調查

「北京每天要消耗掉200萬只一次性餐具,其中發泡塑料餐具有40萬只,佔20%,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佔30%,其餘50%都是不合格產品。」昨天,從事一次性餐具研究和開發工作10餘年的包裝與環保問題專家董金獅說,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盤添加了大量廢塑料和填充物,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
據《新民晚報》報道,董金獅是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劣質餐盒20%來自定海

昨天,全程參與了我國一次性餐具調查行動的董金獅說,北京市場上不合格的餐具有一半來自河北永清縣、天津定海縣等地區,另一半來自北京的地下工廠和小作坊。

今年7月在天津定海縣,他們在一家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地下工廠檢驗發現,這家工廠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廢塑料,還大量添加了國家明令禁用的工業石蠟等有害物質。

據了解,北京地區的劣質餐盒有20%來自該地區。董金獅介紹,目前市場上1噸聚丙烯(PP)的市場銷售價在11000元上下,而填充物1噸的市場價格連2000元都不到,這就是很多廠家非法添加填充物的原因。

非法添加工業石蠟長期攝入可能致癌

董金獅說,許多廠家在產品原料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鈣等竟超過了50%,這就導致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用熱水一泡、微波爐一轉,有害物質就會溶解在食物中,長期攝入會導致消化不良、膽結石以及肝系統病變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業石蠟,甚至可能致癌。

一次性餐具使用環節三不管

「衛生部門管的是餐飲企業的環境衛生和餐具消毒,質監部門管的是生產領域,工商部門管的是流通領域,而最關鍵的使用環節卻成了『三不管』。但餐館打包、送餐公司送餐,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這是個關鍵環節。」另據董金獅介紹,「市場標注降解餐盒的80%都是劣質產品。」

另據悉,兩年前部分品牌方便麵的包裝盒也被發現存在問題。攝影/本報記者柴春霞

市場小調查

劣質餐盒一天賣八箱

本報訊 「這種一次性餐盒每天都能賣七八箱。」昨天下午,記者在東郊市場發現,手感軟、輕輕一撕就破的劣質餐盒在多個攤位都有出售,一位攤主表示,因為價錢低,這種餐盒銷路非常好。記者注意到一次性餐盒最常見的有4種,價錢最高的為每個0.4元,最低的只有0.09元。一位攤主向記者介紹,賣得最快的是價格在每隻0.16元的這種,一般每天都能賣出7至8箱。

據介紹,每箱大致在800個左右,分別銷往市區的各個餐館。根據董金獅介紹的鑒別方法,記者發現這種餐盒質感較軟,用手輕輕一撕就破。「這么軟能盛東西嗎?」對方說:「都是北京的產品,質量絕對沒問題。」

長期使用可能致癌

環保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
主要原料來源:秸桿可以作為生產一次性餐具及其系列產品的主要原料,我場年產各類秸桿15萬噸,而且利用率不高,很多秸桿都被浪費或焚燒,所以有著豐富的原料資源。

Ⅶ 攜帶型餐具調研報告

近段時期以來,一些經常在外就餐的消費者悄然改變了就餐習慣,除了自回帶筷子之外,攜帶型餐具答也開始熱銷了。
在某小商品市場,不少賣文具或日用品的攤位上都擺放著攜帶型餐具,這種餐具受到了年輕白領的熱捧。
這種餐具比較環保也很衛生,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吃放可以帶著,在單位用餐也可以使用,挺方便的。
據商家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不銹鋼筷子以及卡通圖案攜帶型餐具的銷量提高了一倍。銷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掉一兩百雙。依據款式的不同,這些餐具的價格也分為多個檔次。
就攜帶型餐具的衛生安全問題,專家建議,在選購攜帶型餐具的時候不能只看價格,更要注重質量,並非所有攜帶型餐具都能保證安全和衛生,在市場上銷售的個別劣質卡通筷、情侶筷,在高溫和摩擦等情況下,花紋塗層有可能脫落,造成安全衛生隱患。
參考資料 http://www.bosidata.com

Ⅷ 環保餐具市場前景

前景看抄好,據統計,目襲前全國已有36個大中城市頒布了禁止使用發泡塑料餐具的有關規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快餐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新型環保餐具的不斷出現也勢不可擋,快餐具的種類和使用也將會不斷地增加,國內外快餐容器生產企業和快餐業本身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其發展方向將朝著更加易於回收利用和更易被環境消納的方向發展。

Ⅸ 餐具市場調研

一般的抄餐廳的調味盒就不用說了 就是菜市場里都能買來的 那種塑料的
而且還特別臟 很多蓋子都沒有蓋好 我想這是個重點 你應該注意的是 怎麼才能把蓋子改進,不像之前那樣,會讓你一看到就是蓋子和調味盒分亂放。高級餐廳,我印象中調味盒好像並不在桌子上拜訪,所以這個我沒有辦法回答你,呵呵,希望我的回復對你能起到幫助,加油!

Ⅹ 一次性餐具的調查

「北京每天要消耗掉200萬只一次性餐具,其中發泡塑料餐具有40萬只,佔20%,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佔30%,其餘50%都是不合格產品。」昨天,從事一次性餐具研究和開發工作10餘年的包裝與環保問題專家董金獅說,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盤添加了大量廢塑料和填充物,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
據《新民晚報》報道,董金獅是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劣質餐盒20%來自定海

昨天,全程參與了我國一次性餐具調查行動的董金獅說,北京市場上不合格的餐具有一半來自河北永清縣、天津定海縣等地區,另一半來自北京的地下工廠和小作坊。

今年7月在天津定海縣,他們在一家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地下工廠檢驗發現,這家工廠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廢塑料,還大量添加了國家明令禁用的工業石蠟等有害物質。

據了解,北京地區的劣質餐盒有20%來自該地區。董金獅介紹,目前市場上1噸聚丙烯(PP)的市場銷售價在11000元上下,而填充物1噸的市場價格連2000元都不到,這就是很多廠家非法添加填充物的原因。

非法添加工業石蠟長期攝入可能致癌

董金獅說,許多廠家在產品原料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鈣等竟超過了50%,這就導致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用熱水一泡、微波爐一轉,有害物質就會溶解在食物中,長期攝入會導致消化不良、膽結石以及肝系統病變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業石蠟,甚至可能致癌。

一次性餐具使用環節三不管

「衛生部門管的是餐飲企業的環境衛生和餐具消毒,質監部門管的是生產領域,工商部門管的是流通領域,而最關鍵的使用環節卻成了『三不管』。但餐館打包、送餐公司送餐,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這是個關鍵環節。」另據董金獅介紹,「市場標注降解餐盒的80%都是劣質產品。」

另據悉,兩年前部分品牌方便麵的包裝盒也被發現存在問題。攝影/本報記者柴春霞

市場小調查

劣質餐盒一天賣八箱

本報訊 「這種一次性餐盒每天都能賣七八箱。」昨天下午,記者在東郊市場發現,手感軟、輕輕一撕就破的劣質餐盒在多個攤位都有出售,一位攤主表示,因為價錢低,這種餐盒銷路非常好。記者注意到一次性餐盒最常見的有4種,價錢最高的為每個0.4元,最低的只有0.09元。一位攤主向記者介紹,賣得最快的是價格在每隻0.16元的這種,一般每天都能賣出7至8箱。

據介紹,每箱大致在800個左右,分別銷往市區的各個餐館。根據董金獅介紹的鑒別方法,記者發現這種餐盒質感較軟,用手輕輕一撕就破。「這么軟能盛東西嗎?」對方說:「都是北京的產品,質量絕對沒問題。」

長期使用可能致癌

環保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
主要原料來源:秸桿可以作為生產一次性餐具及其系列產品的主要原料,我場年產各類秸桿15萬噸,而且利用率不高,很多秸桿都被浪費或焚燒,所以有著豐富的原料資源。

閱讀全文

與餐具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力公司部門職工培訓方案 瀏覽:502
上海環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址 瀏覽:586
義烏市麥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6
寫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870
企業活動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557
農機電子商務 瀏覽:673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
銀行4月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97
西餐廳對教師節的策劃方案 瀏覽:443
酒店電子商務經理崗位職責 瀏覽:458
葡萄酒品酒會策劃方案 瀏覽:20
金豌豆電子商務靠譜嗎 瀏覽:814
大連外國語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241
小賣鋪公關策劃方案 瀏覽:880
中華香煙的策劃方案 瀏覽:731
安利公司的市場營銷調查報告 瀏覽:571
市場營銷測試題第一章 瀏覽:808
電子商務概論期末考試 瀏覽:23
itmc市場營銷論文 瀏覽:84
電子商務調解中心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