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蘋果手機的市場定位
07年蘋果發布手機,iphone,他的手機設計風格也是非常獨特,從外觀到內部系統都非常注重人性化……由於一些原因,iphone久久沒有進入大陸市場,不過聯通這次給
Ⅱ 蘋果單一iphone擊敗諾基亞多樣化手機 為什麼
導致諾基亞衰退的根源正是蘋果。盡管蘋果的iPhone手機只佔全球不到15%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但iPhone所掀起的手機創新浪潮卻讓諾基亞受到重創。
通常分析蘋果的成功原因,會認為蘋果在戰略上先認識到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和手機應用程序的作用;而對諾基亞的失敗,則自然將其歸結於戰略上的短視。
可事實恰好相反。諾基亞幾乎是最早重視互聯網應用的手機廠商,甚至時間早於蘋果。
2006年底,筆者曾經到諾基亞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總部參觀采訪。諾基亞當時已清晰提出,諾基亞將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公司,且已有了網路應用程序的概念。
此時肩負起諾基亞移動互聯網戰略的部門是多媒體事業部(也就是智能手機部門)。其掌門人Anssi Vanjok的一句話筆者至今記憶猶新:「目前手機的全球普及率已經超過個人電腦,手機已成為很多人體驗互聯網的第一終端,未來移動計算的主流設備將是手機,而非傳統計算機。」——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富有前瞻性的概念。
盡管戰略上不落人後,但諾基亞卻在手機屏幕的尺寸、手機控制方式等看似不起眼的戰術問題上出現失誤,這些失誤直接導致諾基亞至今仍未走向正軌。
對於諾基亞當時移動隨身電腦的定位,筆者曾向Anssi Vanjok提問,手機變身計算終端始終面臨一個屏幕尺寸問題,彼時的手機屏幕尺寸最大在2英寸左右,很多計算機應用無法在這一級別的屏幕上展開使用。
Anssi Vanjoki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在移動環境下並不成為問題,而在辦公室或住所這樣的固定環境,可以通過外接顯示器來彌補。
而對這一問題,蘋果顯然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的——iPhone直接將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從2英寸擴大到了3.5英寸。
不要小看這1.5寸的變化。正是這一點面積的變化帶來了質變。在移動辦公上,3.5寸的屏幕就讓原來在手機上很難展現的office文檔能夠很好呈現;在娛樂上,較大的屏幕尺寸也讓手機直接變身為移動影視播放終端。
iPhone並非孤立地解決了屏幕尺寸問題——使用電容式觸摸屏是其能夠放大屏幕尺寸的先決條件。
傳統手機由鍵盤操作,佔用了手機相當大的空間。而電阻式觸摸屏無法像電容式觸摸屏那樣只用手指即可操作,在移動環境下非常不便。
遺憾的是,這兩個戰術問題,諾基亞從2008年發布第一款觸摸屏手機5800,足足用了2年才認識到關鍵所在,其間,諾基亞接連發布的N97和N800都是使用電阻式觸摸屏幕。
事到如今,諾基亞已經失去了獨自發展一款成熟手機操作系統的時間窗口,只能與英特爾公司合作,共同發展Meego操作系統,而商品化的產品恐怕要2010年年底才能面世。與之相反的是,作為手機操作系統後來者的Google,卻牢牢抓住了新一代手機操作系統的核心要點,對大屏幕和手控觸摸屏的支持非常到位。Google現在已經取代諾基亞,成為蘋果最大的手機操作系統競爭對手。
諾基亞與蘋果的教訓並非個案,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重視戰略問題。但是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戰術問題,則因看起來小兒科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Ⅲ 「果粉」是什麼意思
果粉是美國蘋果公司電子產品的愛好者,從iPhone開始接觸蘋果,通過情感認同在延伸消費到蘋果的電腦、iPod、iPad,以其對Apple產品品牌的執著追求而著稱。與之相對的是「果黑」。
在數碼消費領域,如今人們愛用「果粉」來形容對蘋果產品熱衷的數碼用戶,這群「果粉」大部分是從iPhone開始接觸蘋果,通過情感認同在延伸消費到蘋果的個人電腦Mac、音樂播放器iPod、平板電腦iPad,同時再把這種對蘋果的認可去感染周圍的人群,「果粉」們歷來以其執著而著稱,最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數蘋果迷們都已經入不敷出。在調查中,有五分之一的iPhone用戶稱他們的主銀行賬戶幾乎常常處於透支狀態這樣一種「粉絲導向」的消費。
從蘋果公司從2008年至今的BuzzScore可以看出,蘋果對於18-34歲人群的吸引力正隨著時間逐漸降低,特別是在2010年末;而35歲及以上支持蘋果的受訪者卻逐漸增多,特別是在去年。在18-34歲人群中,蘋果的BuzzScore為24,而在35歲及以上人群中的得分為32。
回望蘋果在去年11月的某些行為,似乎也和圖表中的一些實例相吻合:蘋果的廣告定位更加針對年輕父母和專業人員。從前那些色彩鮮艷的背景、隨著獨立音樂起舞的年輕人都不復存在了;新一代的蘋果廣告展示了自己的產品在商業會議,或周末同孩子在一起的時刻能夠發揮怎樣傑出的作用。
Ⅳ 手機品牌排行榜靠前十名有
手機品牌前十名的蘋果、華為、三星、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諾基亞、索尼。
1、蘋果
蘋果為是美國智能手機品牌,搭載蘋果公司研發的iOS操作系統。2017年9月13日,第十一代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發布。
2018年9月13日,第十二代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發布。2019年9月11日,第十三代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發布。
4、OPPO
OPPO由陳明永創立於2004年。OPPO業務遍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00000個銷售網點。OPPO在全球共有六大研究所和四大研發中心,擁有超過40000名員工。
2019年12月,OPPO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5、vivo
vivo為一個專注於智能手機領域的手機品牌,2014年vivo品牌的國際化之路全面開啟,除中國大陸市場外,vivo進駐的海外市場包含印度、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2016-2017年,vivo正式成為NBA中國官方合作夥伴。
2016年底,vivo高層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將在國內外成立研發中心,國內部分有深圳、東莞、南京、杭州和北京,而在國外將在美國矽谷與聖地亞哥設研發中心。2019年12月25日,獲得2019年度人民匠心品牌獎。
Ⅳ 蘋果的產品定位是什麼檔次的消費人群
產品定位是收入較高的高端人士。
蘋果就是個街機,上到達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甚至乞丐(某新聞報道說有的乞丐在用蘋果6和6plus)。其實就是普通的白領和數碼愛好者,正真有錢的都是用上萬的商務手機了。
大眾消費,但是在中國確是炫耀的資本,高端大氣上檔次,屬於中檔商務機。
產品定位使產品在未來潛在顧客心目中佔有的位置。其重點是在對未來潛在顧客民智所下的功夫,為此要從產品特徵、包裝、服務等多方面作研究,並顧及到競爭對手的情況。品牌定位是針對產品品牌的,其核心是要打造品牌價值。品牌定位的載體是產品,其承諾最終通過產品兌現,因此必然已經包含產品定位於其中。
在談產品定位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品牌定位。所謂品牌定位就是指企業的產品及其品牌,基於顧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尋找其獨特的個性和良好的形象,從而凝固於消費者心目中,占據一個有價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是針對產品品牌的,其核心是要打造品牌價值。品牌定位的載體是產品,其承諾最終通過產品兌現,因此必然已經包含產品定位於其中。
對產品定位的計劃和實施以市場定位為基礎,受市場定位指導,但比市場定位更深入人心。具體地說,就是要在目標顧客的心目中為產品創造一定的特色,賦予一定的形象,以適應顧客一定的需要和偏好。
在當前市場中,有很多的人對產品定位與市場定位不加區別,認為兩者是同一個概念,其實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具體說來,目標市場定位(簡稱市場定位),是指企業對目標消費者或目標消費者市場的選擇;而產品定位,是指企業對用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目標消費者或目標消費市場的需求。從理論上講,應該先進行市場定位,然後才進行產品定位。產品定位是對目標市場的選擇與企業產品結合的過程,也即是將市場定位企業化、產品化的工作。
產品定位的理念可歸納為以下三項:
1、 產品在目標市場上的地位如何?
2、 產品在營銷中的利潤如何?
3、 產品在競爭策略中的優勢如何?
Ⅵ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產手機
國產手機不斷的迎合國人使用手機的習慣,那麼自然會贏得國人的信賴。國產手機的崛起意味著中國在科研方面的進步。
1、設計更符合國人習慣:國產手機具有本土優勢,更能發掘國人使用手機的常用習慣,從而進一步去優化手機的系統設計和使用體驗。比如努比亞的FiT邊緣觸控技術、人機交互設計,比如主打安全的360手機系統,能遠程鎖死手機,小米MIUI雲服務、應用雙開等設計都是從國人需求出發進行優化。
總結:國產手機如此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和細分市場,一方面增加了國人購機的選擇,一方面又能滿足小眾消費者的特殊需求。這樣滴水不漏的市場布局,消費者想買啥國產都有的賣,所以國人想不支持國產都很難了。
Ⅶ iphone6是如何市場定位
你好,iPhone6屬於高端手機啊,本身市場定位就是這個
謝謝請採納
Ⅷ 華為手機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定位有高中低 便宜的七八百貴得要三四千 所以要說型號才好幫你定位價格
Ⅸ 蘋果手機市場定位分析
到2005年,蘋果的iPod銷量暴漲,當年售出2000萬台,數量驚人,是2004年銷量的4倍。該產品對於蘋果公司的營收越發重要,占當年收入的45%。而這個時候喬布斯曾問摩托羅拉時任總裁:「如果只能隨身帶三件東西,你會帶什麼?」後者回答:「鑰匙、錢包和手機,沒有iPod。」 而這也是喬布斯擔憂的地方。喬布斯得出結論:「能搶我們飯碗的設備是手機。」 iPod的MP3功能很容易被整合進手機中,一旦用手機聽MP3開始變得普遍,那麼蘋果馬上就又一次陷人困境,所以蘋果必須盡早進入手機領域。喬布斯向董事會說明,手機都開始配備攝像頭,數碼相機市場正急劇萎縮。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iPod身上,如果手機製造商開始在手機中內置音樂播放器。「每個人都隨身帶著手機,就沒必要買iPod了。」
於是2005年,喬布斯開始關注手機,命令公司技術人員開發一款手機。由於蘋果沒有開發手機的經驗,於是和摩托羅拉一起開發了一款POKR手機。由於兩家公司開發理念不同,生出來就是一個畸形怪胎,但喬布斯心裡早有打算,他早就知道POKR會是個失敗之作。他把這次經歷當作進入手機行業的鋪墊。蘋果雖然沒有從POKR手機中得到任何利潤,但事實上他們得到了一切自己想要從摩托羅拉得到的東西,包括如何與移動運營商打交道,如何開發一台手機以及如何吸引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蘋果得到了這些寶貴的經驗。從POKR失敗開始,蘋果公司就著手開發iPhone手機。
iPhone的產品定位:用喬布斯話說,可以把觸摸的寬屏iPod,革命性的新型行動電話,具有突破歷史意義的網路通信設備融合在一起。說白了就是一個便捷的移動電腦一樣的智能手機,即網路智能手機,換句話說是人們移動時的好幫手。因為iPhone裡面有個App Store,而App Store的程序總量也已經超過50萬款,這么多應用可以幫助消費者做許多事情。比如你啟動了提醒功能軟體,下個月15號需要你還銀行貸款了,到了時間iPhone會提前提醒你;有一句英文不懂,馬上輸入iPhone軟體在線翻譯,問題解決;需要交電費了,用iPhone手機上網繳費;到了陌生異地,用iPhone所帶的地圖導航,哪裡有銀行、哪裡有酒店、哪裡有商場、哪裡有派出所……iPhone裡面的應用都可以幫助你。
就像喬布斯所說:iPhone除了向我們提供基本的通話功能服務,讓我們能夠聯繫到世界各地的人之外,還提供了很多更強大的功能。我們有著集各種功能於一身的iPod,你可以真正地將上網設備裝進自己口袋,此外你還可以隨時隨地發電子郵件,使用最好的谷歌地圖。
很明顯,iPhone定位為移動上網設備,是一個移動的互聯網。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一個通訊和數碼終端,可以說蘋果將普通手機、相機、可觸摸寬屏iPod音樂播放器和掌上電腦的功能融合在iPhone,尤其是把蘋果公司的電腦操作系統的植入,使它已經具備了運行音樂軟體以外程序的能力和電子郵件、網頁瀏覽、搜索和地圖功能等上網能力。重新定義了行動電話的功能。使互聯網進入後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讓人們在移動時候,解決各種問題。這種多功能的組合為用戶提供了超越手機或者iPod這樣單一的功能。
iPhone的目標客戶定位: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白領和商務人士。iPhone 的價格定位基本在四千到八千,屬於高端手機。
在中國iPhone用戶特徵:高學歷、高收入、高階層。調研顯示:iPhone用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70%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佔60%,大部分為企業中的高層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辦公室職員。
其實,iPhone的目標定位也遵循了《創新的擴散》中的傳播過程的這幾類人群:創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的追隨者、晚期的追隨者,以及滯後者。只不過由於iPod的熱銷和流行,促進蘋果的品牌效應更強。而蘋果的品牌效應和史蒂夫·喬布斯的名人效應使蘋果手機的目標客戶定位除了「創新者」、「早期接受者」外,一開始就把「早期的追隨者」也列為目標客戶。iPhone上市再次成就了一款明星級便攜數碼產品,上市74天就達到100萬。2007年7月上市,2008年竟然成為銷量冠軍。現在iPhone的第四代iPhone4每個季度的銷售量就達到2000萬部。這在iPod產品上沒有的,這也是iPod為蘋果聚成的能量吧!
Ⅹ iphone的市場定位
高端,青年層,比較愛時尚的人群,並且還有喜愛掌上游戲的人們
商務層的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