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老吉的品牌策劃分析
王老吉營銷成功之處
(一)品牌定位
在年之前,王老吉的銷售狀況一
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深究其內在原
因,模糊的定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王老吉作為一種傳統涼茶在
兩廣地區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王老
吉」就是涼茶的代名詞,就像一提到創可
貼,人們馬上就會想到邦迪一樣。但它是
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
顏色,包裝都與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
且口感偏甜,更像是一種飲料。而按中國
「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會本能的
認為,不苦的涼茶降火的效果會比較差。
作為涼茶他表現出了一種「葯力不足」的
形象。
另一方面,在兩廣以外的廣大地域,
消費者對涼茶的概念並不了解,想讓消費
者認同上百年歷史的傳統葯茶,難度是超
乎想像的,進行消費者教育的投入太高,
回報效果也很難預期。很有可能為其他涼
茶品牌做了嫁衣,免費幫他們進行了消費
群體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一旦消費者教
育過程中出現偏差,中葯色彩太濃,很容
易遭致消費者的抵制。因為傳統中醫觀點
中認為,是葯三分毒,明明是中葯方子,卻
讓消費者當成飲料大量飲用,必然難以接
受。作為飲料他很難擺脫「中葯方子」的
形象。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身份,王老吉必
須解決定位的問題,究竟是涼茶、還是飲
料。經過成美營銷的策劃,最終確定了「怕
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成為了一種特
殊的功能型飲料。至此,王老吉徹底擺脫
「中葯方子」的形象,弱化其治療效果,不
是為降火,而是預防上火。通過這樣的重
新定位,新形象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
同,銷售額不斷攀升。
(二)事件營銷
2008年最經典的事件營銷,非王老吉
莫屬。「封殺王老吉」的熱帖從天涯論壇不
斷的向各大論壇轉載,在網路推手的精心
策劃之下,全國上下要買光王老吉的熱情
空前高漲,這與「吃垮必勝客」的實例有
著異曲同工之處。
加多寶集團在汶川地震的賑災晚會
上,一嗚驚人的捐款1億人民幣,在震撼
了全國人民心靈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了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多寶就是「王老吉」
的生產商。捐款這件事本身,就已經營造
了很強大的震撼效果,在當時「捐款比富」
的形勢下,捐款一億所創造的影響力遠遠
超過了投放4,5個億廣告所能達到的效
果。隨後,一篇被瘋狂轉載,跟貼無數的
熱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中國
民營企業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個億,
真的太狠了。絕對不能在讓王老吉的涼茶
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見一罐買一罐,堅
決買空王老吉的涼茶,今年爸媽不收禮,
收禮就收王老吉!支持國貨,以後我就喝
王老吉了,讓王老吉的涼茶不夠賣!讓他
們著急去吧!」就是這篇「封殺王老吉」的
熱帖,將追捧王老吉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這篇熱貼像病毒一樣不斷的被各大網站、
論壇傳播,卻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完全
是一種自發性的擴散。這種將事件營銷與
病毒式營銷相結合的方式,成為其2008年
營銷活動中最大的亮點。
(三)文化內涵
在每一罐王老吉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涼茶始祖王老吉,創於清朝道光年間,已
逾百年歷史」。秉承中國傳統文化是王老
吉能夠取勝的又一重大原因。對於傳統涼
茶來講,擁有傳統文化內涵的並不只是王
老吉一家,關鍵是看誰能夠把文化內涵的
價值更充分的發揮出來。王老吉在深化其
文化內涵的過程中,不但把傳統文化的招
牌扛了起來,並且以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的
方式進行傳播。看過電視劇《大宅門》的
觀眾都知道,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以百年
老字型大小的同仁堂為原型的,應該說這部電
視劇的熱播成為了同仁堂做了一場聲勢浩
大的免費宣傳。王老吉也借鑒了這種方
式,拍攝的電視劇《(嶺南葯俠》在央視播
出,讓兩廣以外的眾多消費者開始了解王
老吉背後的故事,蘊含的文化內涵,用講
故事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嶺南文化,在此
基礎之上認同這種文化。
沒有市場定位,營銷策劃就沒有方向,網路營銷也是市場營銷,所以,進行網路營銷策劃工作必須進行市場定位分析。
王老吉在推出之初,為了差異化市場定位,並在市場空間擴張與差異化細分市場之間反復研討,最終確立了「預防上火-喝王老吉」的市場定位。
因為王老吉本來就是廣東涼茶,大家都知道,廣東地處熱帶,人們很容易上火,廣東涼茶也是歷史以來的民間必備日常飲料。那麼為何定位為預防上火呢?而不是降火?這里邊就有很多的市場策略了。
如果是強調涼茶的概念,那麼,上火了要降火,當然喝涼茶,喝王老吉降火,王老吉就會與涼茶關聯,不能體現與其它涼茶的差異化定位了。而且,上火的人多還是擔心上火的人多啊?當然是最終上火的人少,怕上火的人多了,所以,定位在預防上火的范圍,就無形中擴大了消費群體。
同時,涼茶畢竟是廣東特色,如果王老吉強調涼茶概念,後者定位與涼茶關聯,銷售區域就覆蓋不到全國廣大市場。所以,將王老吉的產品定位在不強調涼茶而強調預防上火功能飲料上面,滿足了全國人民怕上火的需求,擴展了市場空間,進而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由王老吉的產品市場定位,我們明白了幾個要點
第一,產品市場定位分為功能定位,消費群體定位,情感需要定位,市場區域定位,差異化定位等等類型。
第二,市場定位要考慮市場空間(即容量)大小和未來可擴展性,時間延續性,穩定性等要素。上火雖然很容易與夏天關聯,但是,王老吉在廣告宣傳片中,關聯了火鍋這個生活元素,那麼,吃火鍋是不分東西南北和春夏秋冬的,那麼,市場就具備了穩定和時間延續的基礎。
第三,市場定位是網路營銷方法中,搜索引擎關鍵詞營銷的必要前提。為啥這樣說?因為,只有市場定位了,你才能針對產品功能來設計核心關鍵詞,輔助關鍵詞以及長尾關鍵詞語句。比如,王老吉的網路營銷關鍵詞推廣,就可以設計這些關鍵詞:
吃火鍋注意防止上火
等等等等,將主相關,附屬相關,衍生相關的搜索語句都設計出來,就能找到很多廣告信息推廣文案的素材。
第四,市場定位要進行價格定位
首先,一個產品的銷售體系設計,必須將終端銷售價格,各級渠道分銷價格,出廠價格體系設計好。既要考慮市場消費者接受度,也要考慮價格競爭因素,更要考慮價格體系的規范,區域差異化價格定位要防止渠道竄貨,線上價格與線下價格要設計出防止沖突的策略,如產品差異化策略。
③ 想開個燒烤店,都需要注意哪些
需要注意:
1、是你的啟動資金。如是露天燒烤,就不必投多少資金。但是如果內是燒烤大排檔,乃至更高檔容次的燒烤店就需要充足的資金。
2、是你是打算自己製作呢還是請師傅製作,也就是燒烤的技術也是挺重要的。
3、是位置的選擇,燒烤一定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經營,但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租金也就比較貴,你一定要有計劃。
4、是經營的定位,燒烤一是味道要好,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夠吸引客人。
5、是設施設備,比如說燒烤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燒烤爐又要根據經營的品種採用不同的燒烤爐。以及其它的各種用具用品。
6、是原材料的采購。一定要選擇一些新奇特的東西,而且成本不要太貴。
7、是廣告宣傳,要宣傳有效果,又要減少廣告費用,你要有所取捨。
(3)涼茶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燒烤的分類如下:
燒烤分為直接烤制和間接烤制兩種。直接烤制又有明火暗火之分,間接烤制也分為鐵板,石板,銅板等多種。而對木炭地要求也各不相同,中國地木炭共有三種適合燒烤。
一、原木木炭,二、機制木炭,三、工業焦炭,原木木炭也分果木和雜木之分,果木就是,蘋果,梨,山楂等的硬質木材燒烤地味道比較好,而雜木包括楊,槐,松等其它軟木燒烤味道一般。
④ 市場營銷案例論文(急,在線等)
http://52mkt.com/www/15/12549460.html
這是4C的
紅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戰略
——本案例受邀《哈佛商業評論》整理,
刊於其中文版2004年11月號
品牌釋名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政治原因,王老吉涼茶鋪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涼茶顆粒(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品牌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經王老吉葯業特許,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產、經營王老吉牌罐裝涼茶(食字型大小)。
背景
2002年以前,從表面看,紅色罐裝王老吉(以下簡稱「紅罐王老吉」)是一個活得很不錯的品牌,在廣東、浙南地區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紅罐王老吉飲料的銷售業績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多元。發展到這個規模後,加多寶的管理層發現,要把企業做大,要走向全國,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障礙。
而所有困擾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企業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難題——紅罐王老吉當「涼茶」賣,還是當「飲料」賣?
現實難題表現一:廣東、浙南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認知混亂。
在廣東,傳統涼茶(如顆粒沖劑、自家煲制、涼茶鋪煲制等)因下火功效顯著,消費者普遍當成「葯」服用,無需也不能經常飲用。而「王老吉」這個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品牌就是涼茶的代稱,可謂說起涼茶想到王老吉,說起王老吉就想到涼茶。因此,紅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並不能很順利地讓廣東人接受它作為一種可以經常飲用的飲料,銷量大大受限。
另一個方面,加多寶生產的紅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後人,是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顏色、包裝都與廣東消費者觀念中的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國「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自然感覺其「降火」葯力不足,當產生「下火」需求時,不如到涼茶鋪購買,或自家煎煮。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在最講究「功效」的涼茶中,它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廣東區域,紅罐王老吉擁有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卻長著一副飲料化的面孔,讓消費者覺得「它好像是涼茶,又好像是飲料」,陷入認知混亂之中。
而在加多寶的另一個主要銷售區域浙南,主要是溫州、台州、麗水三地,消費者將「紅罐王老吉」與康師傅茶、旺仔牛奶等飲料相提並論,沒有不適合長期飲用的禁忌。加之當地在外華人眾多,經他們的引導帶動,紅罐王老吉很快成為當地最暢銷的產品。企業擔心,紅罐王老吉可能會成為來去匆匆的時尚,如同當年在浙南紅極一時的椰樹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時髦產品替代,一夜之間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乾乾凈凈。
面對消費者這些混亂的認知,企業急需通過廣告提供一個強勢的引導,明確紅罐王老吉的核心價值,並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現實難題表現二:紅罐王老吉無法走出廣東、浙南。
在兩廣以外,人們並沒有涼茶的概念,甚至在調查中頻頻出現「涼茶就是涼白開」、「我們不喝涼的茶水,泡熱茶」這些看法。教育涼茶概念顯然費用驚人。而且,內地的消費者「降火」的需求已經被填補,他們大多是通過服用牛黃解毒片之類的葯物來解決。
做涼茶困難重重,做飲料同樣危機四伏。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
而且,紅罐王老吉以「金銀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葯味,對口味至上的飲料而言,的確存在不小的障礙,加之紅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價,如果加多寶不能使紅罐王老吉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它就永遠走不出飲料行業「列強」的陰影。這就使紅罐王老吉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兩地,也無法在全國范圍推廣。
現實難題表現三:推廣概念模糊。
如果用「涼茶」概念來推廣,加多寶公司擔心其銷量將受到限制,但作為「飲料」推廣又沒有找到合適的區隔,因此,在廣告宣傳上不得不模稜兩可。很多人都見過這樣一條廣告: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為了打開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斷蹭冰箱門。廣告語是「健康家庭,永遠相伴」。顯然這個廣告並不能夠體現紅罐王老吉的獨特價值。
在紅罐王老吉前幾年的推廣中,消費者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它,企業也不知道怎麼去賣它。在這樣的狀態下紅罐王老吉居然還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好幾年。出現這種現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國市場還不成熟,存在著許多市場空白;內在的原因是這個產品本身具有一種不可替代性,剛好能夠填補這個位置。在中國,容許這樣一批中小企業糊里糊塗地賺得盆滿缽滿。但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企業要想做大,就必須搞清楚一個問題:消費者為什麼買我的產品?
重新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寶找到成美營銷顧問公司,初衷是想為紅罐王老吉拍一條以贊助奧運會為主題的廣告片,要以「體育、健康」的口號來進行宣傳,以期推動銷售。 成美經初步研究後發現,紅罐王老吉的銷售問題不是通過簡單的拍廣告可以解決的——這種問題目前在中國企業中特別典型:一遇到銷量受阻,最常採取的措施就是對廣告片動手術,要麼改得面目全非,要麼趕快搞出一條「大創意」的新廣告——紅罐王老吉銷售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品牌定位。
紅罐王老吉雖然銷售了7年,其品牌卻從未經過系統、嚴謹的定位,企業都無法回答紅罐王老吉究竟是什麼,消費者就更不用說了,完全不清楚為什麼要買它——這是紅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拍什麼樣「有創意」的廣告片都無濟於事。正如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所說:一個廣告運動的效果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產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樣寫廣告(創意)。經一輪深入溝通後,加多寶公司最後接受了建議,決定暫停拍廣告片,委託成美先對紅罐王老吉進行品牌定位。
按常規做法,品牌的建立都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展開,因而大家的結論與做法亦大同小異,所以僅僅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並不能讓紅罐王老吉形成差異。而品牌定位的制定,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通過了解消費者認知,提出與競爭者不同的主張。
又因為消費者的認知幾乎不可改變,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順應消費者的認知而不能與之沖突。如果人們心目中對紅罐王老吉有了明確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嘗試冒犯或挑戰。就像消費者認為茅台不可能是一個好的「啤酒」一樣。所以,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與廣東、浙南消費者的現有認知發生沖突,才可能穩定現有銷量,為企業創造生存以及擴張的機會。
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認知,一方面研究紅罐王老吉、競爭者傳播的信息,另一方面,與加多寶內部、經銷商、零售商進行大量訪談,完成上述工作後,聘請市場調查公司對王老吉現有用戶進行調查。以此基礎進行綜合分析,釐清紅罐王老吉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即在哪個細分市場中參與競爭。
在研究中發現,廣東的消費者飲用紅罐王老吉主要在燒烤、登山等場合。其原因不外乎「吃燒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預防一下」、「可能會上火,但這時候沒有必要吃牛黃解毒片」。
而在浙南,飲用場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會、家庭」。在對當地飲食文化的了解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該地區消費者對於「上火」的擔憂比廣東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消費者座談會桌上的話梅蜜餞、可口可樂都被說成了「會上火」的危險品而無人問津。(後面的跟進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發現可樂在溫州等地銷售始終低落,最後兩樂幾乎放棄了該市場,一般都不進行廣告投放。)而他們對紅罐王老吉的評價是「不會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會引起上火」。這些觀念可能並沒有科學依據,但這就是浙南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這是研究需要關注的「唯一的事實」。
消費者的這些認知和購買消費行為均表明,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並無「治療」要求,而是作為一個功能飲料購買,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是用於「預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嘗燒烤時減少上火情況發生等,真正上火以後可能會採用葯物,如牛黃解毒片、傳統涼茶類治療。
再進一步研究消費者對競爭對手的看法,則發現紅罐王老吉的直接競爭對手,如菊花茶、清涼茶等由於缺乏品牌推廣,僅僅是低價滲透市場,並未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定位。而可樂、茶飲料、果汁飲料、水等明顯不具備「預防上火」的功能,僅僅是間接的競爭。
同時,任何一個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須是該品牌最有能力占據的,即有據可依。如可口可樂說「正宗的可樂」,是因為它就是可樂的發明者,研究人員對於企業、產品自身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紅罐王老吉的「涼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葯配方、175年的歷史等,顯然是有能力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這一定位。
由於「預防上火」是消費者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自然有利於鞏固加強原有市場。而能否滿足企業對於新定位「進軍全國市場」的期望,則成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通過二手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表明,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概念「清熱祛火」在全國廣為普及,「上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這就使紅罐王老吉突破了涼茶概念的地域局限。研究人員認為:「做好了這個宣傳概念的轉移,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紅罐王老吉就能活下去。」
至此,品牌定位的研究基本完成。在研究一個多月後,成美向加多寶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報告,首先明確紅罐王老吉是在「飲料」行業中競爭,競爭對手應是其他飲料;其品牌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獨特的價值在於——喝紅罐王老吉能預防上火,讓消費者無憂地盡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燒烤,通宵達旦看足球…… 這樣定位紅罐王老吉,是從現實格局通盤考慮,主要益處有四:
其一,利於紅罐王老吉走出廣東、浙南
由於「上火」是一個全國普遍性的中醫概念,而不再像「涼茶」那樣局限於兩廣地區,這就為紅罐王老吉走向全國徹底掃除了障礙。
其二,避免紅罐王老吉與國內外飲料巨頭直接競爭,形成獨特區隔
其三,成功地將紅罐王老吉產品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淡淡的中葯味,成功轉變為「預防上火」的有力支撐;
·3.5元的零售價格,因為「預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歷史,成為預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撐。
其四,利於加多寶企業與國內王老吉葯業合作
正由於加多寶的紅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飲料,區別於王老吉葯業的「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兩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兩家企業共同出資拍攝一部講述王老吉涼茶創始人行醫的電視連續劇《嶺南葯俠》。
成美在提交的報告中還提出,由於在消費者的認知中,飲食是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辛辣」、「煎炸」飲食,因此建議在維護原有的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餐飲渠道,在一批酒樓打造旗艦店的形象。重點選擇在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燒烤場等。
憑借在飲料市場豐富經驗和敏銳的市場直覺,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當場拍板,全部接受該報告的建議,決定立即根據品牌定位對紅罐王老吉展開全面推廣。
「開創新品類」永遠是品牌定位的首選。一個品牌如若能夠將自己定位為與強勢對手所不同的選擇,其廣告只要傳達出新品類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驚人的。紅罐王老吉作為第一個預防上火的飲料推向市場,使人們通過它知道和接受了這種新飲料,最終紅罐王老吉就會成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代表,隨著品類的成長,自然擁有最大的收益。
確立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就明確了營銷推廣的方向,也確立了廣告的標准,所有的傳播活動就都有了評估的標准,所有的營銷努力都將遵循這一標准,從而確保每一次的推廣,在促進銷售的同時,都對品牌價值(定位)進行積累。
這時候才可以開始廣告創意,拍廣告片。
品牌定位的推廣
明確了品牌要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什麼定位,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廣品牌,讓它真正地進入人心,讓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從而持久、有力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緊接著,成美為紅罐王老吉制定了推廣主題「怕上火,喝王老吉」,在傳播上盡量凸現紅罐王老吉作為飲料的性質。在第一階段的廣告宣傳中,紅罐王老吉都以輕松、歡快、健康的形象出現,避免出現對症下葯式的負面訴求,從而把紅罐王老吉和「傳統涼茶」區分開來。
為更好地喚起消費者的需求,電視廣告選用了消費者認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個場景:吃火鍋、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條、燒烤和夏日陽光浴,畫面中人們在開心享受上述活動的同時,紛紛暢飲紅罐王老吉。結合時尚、動感十足的廣告歌反復吟唱「不用害怕什麼,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費者在吃火鍋、燒烤時,自然聯想到紅罐王老吉,從而促成購買。
(影視廣告)
紅罐王老吉的電視媒體選擇主要鎖定覆蓋全國的中央電視台,並結合原有銷售區域(廣東、浙南)的強勢地方媒體,在2003年短短幾個月,一舉投入4000多萬元廣告費,銷量立竿見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業乘勝追擊,再斥巨資購買了中央電視台2004年黃金廣告時段。正是這種疾風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證了紅罐王老吉在短期內迅速進入人們的頭腦,給人們一個深刻的印象,並迅速紅遍全國大江南北。
2003年初,企業用於紅罐王老吉推廣的總預算僅1000萬元,這是根據2002年的實際銷量來劃撥的。紅罐王老吉當時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深圳、東莞和浙南這三個區域,因此投放量相對充足。隨著定位廣告的第一輪投放,銷量迅速上升,給企業極大的信心,於是不斷追加推廣費用,滾動發展。到2003年底,僅廣告投放累計超過4000萬元(不包括購買2004年中央台廣告時段的費用),年銷量達到了6億元——這種量力而行、滾動發展的模式非常適合國內許多志在全國市場,但力量暫時不足的企業。
(戶外廣告)
在地面推廣上,除了強調傳統渠道的POP廣告外,還配合餐飲新渠道的開拓,為餐飲渠道設計布置了大量終端物料,如設計製作了電子顯示屏、燈籠等餐飲場所樂於接受的實用物品,免費贈送。在傳播內容選擇上,充分考慮終端廣告應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將產品包裝作為主要視覺元素,集中宣傳一個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飲料。」餐飲場所的現場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電視廣告。正是這種針對性的推廣,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是什麼」、「有什麼用」有了更強、更直觀的認知。目前餐飲渠道業已成為紅罐王老吉的重要銷售傳播渠道之一。
( 廣告物料)
在頻頻的消費者促銷活動中,同樣是圍繞著「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主題進行。如在一次促銷活動中,加多寶公司舉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綠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動。消費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樣,可獲得當地避暑勝地門票兩張,並可在當地渡假村免費住宿兩天。這樣的促銷,既達到了即時促銷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鞏固了紅罐王老吉「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品牌定位。
( 王老吉溫州「學子情」活動)
同時,在針對中間商的促銷活動中,加多寶除了繼續鞏固傳統渠道的「加多寶銷售精英俱樂部」外,還充分考慮了如何加強餐飲渠道的開拓與控制,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的計劃,選擇主要的火鍋店、酒樓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入資金與他們共同進行節假日的促銷活動。由於給商家提供了實惠的利益,因此紅罐王老吉迅速進入餐飲渠道,成為主要推薦飲品。
(廣告物料)
這種大張旗鼓、訴求直觀明確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運動,直擊消費者需求,及時迅速地拉動了銷售;同時,隨著品牌推廣的進行,消費者的認知不斷加強,逐漸為品牌建立起獨特而長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推廣效果
紅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傳播,給這個有175年歷史的、帶有濃厚嶺南特色的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倍,由2002年的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廣東,2004年,盡管企業不斷擴大產能,但仍供不應求,訂單如雪片般紛至踏來,全年銷量突破10億元,2005年再接再勵,全年銷量穩過20億元,2006年加上盒裝,銷量近40億元,2007年銷量則高達90億元。
結語
紅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總結起來,以下幾個方面是加多寶公司成功的關鍵所在:
· 為紅罐王老吉品牌准確定位;
· 廣告對品牌定位傳播到位,這主要有兩點:
廣告表達准確;
投放量足夠,確保品牌定位進入消費者心智。
· 企業決策人准確的判斷力和果敢的決策力;
· 優秀的執行力,渠道控制力強;
· 量力而行,滾動發展,在區域內確保市場推廣力度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附錄:王老吉相關數據
附錄一:王老吉飲料歷年銷量
2002年 1.8億元
2003年 6億元
2004年 14.3億元
2005年 25億元(含盒裝)
2006年 近40億元(含盒裝)
2007年 近90億元(含盒裝)
附錄二:加多寶公司歷年建廠的投資
1995年,加多寶公司成立,在廣東東莞長安鎮投資建廠,一期投資金額2000萬美元。
1999年,在廣東東莞長安鎮投資擴建二期,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3年,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4年,在浙江紹興袍江工業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2500萬美元。
2005年,在福建石獅市祥藝鎮投資建廠,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6年,在廣東南沙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1億美元。
2007年,在浙江杭州下沙經濟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約2500萬美元。
在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9980萬美元。
⑤ 霸王涼茶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盡管涼茶品牌層出不窮,但市面上的涼茶的包裝及定位都大同小異,如回果沒有對品牌答進行差異化定位,將無法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中突圍,也將成為阻礙自身發展的障礙。傳統文化是涼茶區別與其他飲品的特點,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涼茶大多與中葯成分所引發的功能和特性聯系在一起,是想要解決某種需求才去喝,是一種「特殊」的飲品,如此以來,涼茶本身承載的「飲料」屬性相應的被弱化了,常此以往,將不利於涼茶市場空間的擴大。據霸王負責人介紹,要讓人們對涼茶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霸王涼茶,不僅僅僅是一種獨特的中草葯飲品,而更多的是適合隨時隨地、日常飲用的飲料,並且是象徵著好口味、活力、酷感,令人神清氣爽的地道「中國」飲料。
⑥ 【營銷定位】王老吉涼茶的市場定位是什麼如果你也賣涼茶,如何與王老吉競爭
這個不是三言倆余能說的清楚的事情。
王老吉是通過優秀的策劃及豐厚的內投資才換回來現在的口碑效容應的,王老吉的起源地本來就家家戶戶都會做涼茶,誰來買它?有什麼理由來買它? 它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怕上火,喝王老吉,之氣的人們都是在外吃了飯,回家自己煲涼茶,但是它給到了人們飯前,飯中喝涼茶的理由!
⑦ 王老吉飲料最初的主要功效,最初的市場形象,品牌重新定位的依據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煎制、具有清熱祛濕功效的「葯茶」。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已有175年歷史,是公認的涼茶始祖。近代,王老吉涼茶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王老吉品牌隸屬加寶多公司,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王老吉葯業特許大陸獨家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王老吉,注冊為食健字型大小。1995---2002年間,紅色王老吉銷售業績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但是銷量穩定,2002年銷售收入1億多元人民幣,贏利狀況良好,有比較穩定的客戶群。
隨著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增加銷售額擴大企業規模,另一方面需要把王老吉由地方性品牌(廣東、浙南)拓展為全國性品牌。但是有幾個問題一直阻礙著企業目標的實現:
1、品牌定位:當「葯」賣還是當「飲料」賣?
在廣東,消費者把王老吉當作「葯」而非飲料,飲用只限在特定場合並且飲用頻次不高,限制銷量。另外,王老吉口感偏甜,消費者感覺「降火」葯力不足。
2、地域限制:兩廣以外消費者對涼茶缺乏認知。
在兩廣以外,消費者對於「涼茶」沒有正確的概念認識,很難推廣。內地消費者的「降火」需求已經被牛黃解毒片之類的葯物填補。在飲料領域(碳酸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無法進行品牌區隔。
3、宣傳推廣:概念模糊。
因為企業不願意以「涼茶」推廣王老吉品牌,用「健康家庭、永遠相伴」的廣告語進行宣傳推廣無法體現出王老吉的獨特價值。
為了實現企業目標,需要通過營銷研究對王老吉重新進行品牌定位。
首先,進行消費者認知和購買動機研究。消費者購買產品一般有五個步驟:
王老吉品牌重新定位的研究重點是對消費者的認知問題階段進行研究。問題認知來自於消費者目前的生活狀態和理想生活狀態之間的差異分析:
當消費者認知到問題後,會被激發出消費需求,從而產生購買動機。廣東、浙南消費者對於王老吉的飲用原因進一步驗證了消費者認知問題:
從產品的品類來看,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預防上火的飲料:
目前市場上尚沒有預防上火的飲料,如果王老吉首先定位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話,將會是首創預防上火飲料產品,在飲料市場中形成一個全新品類。
通過市場研究,對於王老吉的品牌進行了重新的定位:
1、競爭行業:飲料行業。
2、品牌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在飲料行業中開創一個新的品類,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圍繞新的品牌定位,王老吉開展了一系列的營銷推廣:
1、推廣主題:「怕上火,喝王老吉」。
2、電視推廣:
(1)電視台選擇:央視。2003年前幾個月,投入4000萬,11月,買斷04年黃金時段。
(2)場景選擇:吃火鍋、通宵看球賽、吃油炸食物薯條、燒烤、夏日陽光浴。
(3)廣告歌:「不用害怕什麼,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
3、傳統渠道:POP廣告為主。
4、餐飲渠道:已經成為王老吉的重要銷售、傳播渠道。
(1)終端物料,免費贈送:電子顯示屏、燈籠等。
(2)主要視覺信息:產品包裝,集中傳遞「怕上火,喝王老吉。」
5、促銷:圍繞「怕上火,喝王老吉。」展開。
(1)中間商:」銷售精英俱樂部「等。
(2)餐飲渠道:」火鍋店鋪市「、」合作酒店「計劃等,給予商家提供實惠。
通過品牌的重新定位,2003年,王老吉銷量激增,年銷售額增長近400%,至6億元,同時成為全國性品牌。
⑧ 紅罐王老吉怎樣通過分析消費者的需求來進行產品市場定位
王老吉是王老吉涼茶的品牌,創立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創始人王澤邦,被公認為版涼茶始祖,採用本草植權物材料配製而成,有「涼茶王」之稱。產品形式經歷了水碗涼茶——涼茶包——涼茶粉 ——涼茶飲料等載體變化。
更多參考資料來自網路:網頁鏈接
⑨ 王老吉STP戰略 誰能幫忙說說 王老吉的市場細分化 目標市場 還有定位 謝謝
王老吉在抄廣式涼茶市場里,無疑是占據領導地位的。 所謂的STP,無非就是說市場的指向性和合理性以及競爭力。 王老吉是一種單一消費品,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針對局部市場的小眾消費品。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知道涼茶對於廣東人來說是家喻戶曉的東西,並非什麼特殊產品,我們小時候就每天可以喝到涼茶。當然,那時候的涼茶都是飯堂煮的。那麼,應該涼茶是一個大眾消費品才對啊?你想想,你要是到北極向愛斯基摩人推銷冰塊,那種感覺是咋樣的呢? 王老吉系列廣東涼茶的成功,我認為主要是抓住了幾個關鍵點 套到STP裡面,大概就是,選中了核心消費群體,合理的價格定位,良好的形象推廣和概念宣傳,得以使之突破了廣東這塊市場,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市場細分:王老吉把廣東的老傳統通過文化和包裝進行提升,針對現代人的消費喜好進行傳播,特別受中青年消費者青睞,因為這部分人是消費力的主體; 選擇目標市場:王老吉沒有被涼茶的傳統消費觀念束縛,積極拓展廣東以外的市場,讓本土競爭優勢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