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三星
美國《商業周刊》2003年度行業最佳經理人進入緊鑼密鼓的最後評選階段,終審結果即將公布。韓國三星電子CEO尹鍾龍有望成為年度IT行業最佳經理人。
現年59歲的尹鍾龍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66年加入韓國三星,效命三星37年,先後掌管三星電視業務部、研發部等要職。亞洲金融風暴時期,曾創下22億美元利潤紀錄的三星電子被逼到了破產的邊緣。尹鍾龍被董事會緊急從日本市場召回韓國,後來被推舉主掌三星電子帥印。
尹鍾龍上台後做出的第一個重要決定就是削價大量出售已有存貨,並積極回收應收賬款。此舉使得三星的現金收入大增,也使得三星的債務降到了50%以下。一年之後,公司扭虧為盈。
尹鍾龍還對三星的核心業務進行了重組,並領導三星集中力量開發最關鍵的領域,努力建立比較平衡的商業及業務結構,使得整個集團抗市場風險能力大為增強。此外,尹鍾龍啟動了裁員程序。三星電子管理層裁員30%,非管理層裁員35%。三星電子逐漸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威脅。
1999年以後,尹鍾龍逐漸把注意力轉向提升三星品牌內涵方面。重生後的三星電子不再是一個低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品牌,而是一個足以與索尼、摩托羅拉等世界知名品牌叫板的後起之秀。
在全球高端電子市場上,三星不斷率先推出各種優勢產品:高端手機、寬屏背投式彩電、記憶晶元、數碼攝錄機、數碼相機,每次都打了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並憑借自身的優勢賺取了高昂的利潤。
在提高管理、研發的同時,尹鍾龍採取了更積極的人才策略。即使是在金融危機時期,三星仍然在人力資源上投以重資。在過去幾年中,三星共招募了800多名博士,300多名畢業於歐美名校的MBA。
轉型後的三星成為一家決策靈活的「網路型公司」。尹鍾龍倡導的網路化企業概念不僅僅是實現內部管理的科學化,在三星電子轉型過程中,企業被賦予了非常公開的決策和實施過程,核心是使各種信息由下而上公開廣泛地傳遞,讓管理層和被管理層都積極參與。
尹鍾龍強調,只有透明、清晰才能做出重要的和正確的決策。建立起新的工作方式是管理變革的主導。改革之後,三星獨立的生產部門將更具有自主性,集團從原來集中型的管理體系轉向一個網路型的管理結構。
尹鍾龍還為三星建立了新的遠景目標「引領數字融合的革命」。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他制定了一個名為「數字化e企業」的重大計劃,其本質是一個將客戶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戰略。它通過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和集中處理的方法來增加價值並優化供應鏈。
由於有了清晰的目標和戰略,尹鍾龍成功地將整個三星公司的員工緊密地團結在周圍。1999年,三星電子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績——公司收入增長了十倍之多,公司的股票上升了233%,凈收入猛增了100多倍。2002年,三星銷售量高達330億美元,盈利60億美元。
1998年,尹鍾龍被美國亞特蘭大《學院工程師》雜志授予「傑出管理成就獎」;1999年,他被《財富》雜志評為亞洲1999年度最佳商業人士;2000年,《商業周刊》將其評為年度最佳25位經理人。2004年,尹鍾龍將繼續為三星這艘大船馳騁商海掌舵護航!
『貳』 三星的公司戰略 競爭戰略和職能戰略
三星公司的戰略是:趕超行業霸主索尼;規劃高附加值產品識別;不懼風險推行TOP贊助計劃。其競爭的戰略是:從原來的建立以低價勞動力為基礎的生產基地戰略中走出來,積極探索以產品的高級化、個性化為基礎的品牌中心戰略。職能戰略是:逐漸變成把做成功的產品推廣到全球市場。
三星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歷程:
1、2001年10月,在中國即將加入WTO之際,三星集團李健熙會長繼95年以後再次訪華。李會長考察了中國的投資環境,視察了三星在華的發展情況,在拜會朱鎔基總理時承諾三星將繼續加大對華投資。李會長還在上海主持三星旗下電子領域公司的社長團會議並對三星集團下一步在華發展做了部署。
2、2002年3月,三星集團派三人會長團成員李亨道會長到中國總管中國業務。李亨道會長在就任詞中強調:」三星在中國的經營理念是以半導體、通訊、數字媒體、電子零部件等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為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提供便利,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2)三星公司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三星集團的技術領先戰略:
1、引領尖端技術,占據高端市場。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三星電子的自主技術開發和自主產品創新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它的產品開發戰略除了強調「技術領先,用最先進技術開發處在導入階段的新產品,滿足高端市場需求」的匹配原則。
也強調「技術領先,用最先進技術開發全新產品,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高端市場」的匹配原則。在這一時期中,三星電子開發的多項產品在高技術電子產品市場已佔世界領先地位,贏得多項世界第一。
2、經過多年積極進取的技術學習、技術吸收和技術能力培育,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三星電子的技術開發能力和所開發產品的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公司的差距已大幅度縮小,在某些領域已接近或趕上世界先進公司。
三星電子越想進入高端電子市場,它需要的技術就越尖端,而且在這方面也還存在著欠缺,還不能獨立於外國公司。為此,三星電子進一步加強公司內部研發和與其他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星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本土化戰略優勢顯現 三星電子全力融入中國5G時代
『叄』 三星電子戰略分析_三星企業戰略分析
三星電子的戰略分析報告
一、企業簡介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包括26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19.6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國三星的業務已經遍布全中國。
截至2006年底,三星旗下30多家公司中已有20家在中國投資,包括三星電子、三星SDI 、三星SDS 、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生命、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等。
二、三星電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政治法律環境
信息化發展政策促進IT 行業的發展。中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是IT 市場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培育了行業用戶對包括電腦在內的IT 產品的持續需求。
中國政府在鼓勵IT 行業發展方面相繼制定了有關的政策法規。2003年的《政府采購法》及2004年的《電子簽名法》,為電子租稿政務的進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必將帶動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快速推進。
2005年,信息技術產品所涉及的251個稅目將全部實現零關稅,這給國內計算機產業既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2、經濟環境分析
200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246637億元,同比增長11.4%。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純弊鋒孝收入414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實際增長12.2%。消費需求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較大幅度增加。不斷擴展的中國經濟規模為三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市場基礎和巨大的增長空間。
3、社會文化環境
人口的城鎮化比例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帶動總體消費力的持續上升。 城市化進程穩中趨快,人們對計算機網路知識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進而帶動高端手機、電腦等消費需求的上升,電子產品的使用在城鎮市場開始進入普及階段。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上網己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高端手機、電腦也因此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工具。
4、信息技術環境
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不僅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也成為現代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
三、三星電子行業分析
1、SWOT 分析
運用SWOT 分析制定策略
1. SO 戰略:利用三星的國際品牌的優勢,在加之過硬的技術和品質, 適當地營銷方式搶佔中國市場, 選擇中高端產品的發展方式,使中國市場早日取代日本, 歐美市場。
2. WO 戰略:在資金運營方面應有所偏重,發展重點核心業務, 如電子娛樂類; 另外在公共關系方面也應顧及自己的品牌形象,至少不能讓公關這部分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3. ST 戰略:相對其威脅,三星公司的優勢仍然存在, 打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牌無疑能使其產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另外,加強營銷策略並招募了解國內市場的營銷人才和研發人員必將使公司業務在中國有強勢發展。
4、WT 戰略:在貫徹WO 策略的同時,面對其威脅,基扒以價格為代表, 適當降低利潤率, 使 SAMSUNG 變成不再是大多數人奢望的電子產品,以銷售額帶動利潤,在中國市場是有利可圖的。
2、波士頓矩形分析
明星業務:半導體、手機、LCD 面板和電視
這些是三星最為重要的一些業務,目前在市場上有較高的佔有率,包括半 導體、LED 等二十多個產品銷售居世界第一,而且這些業務仍然在持續的增長,未來市場潛力巨大,是三星最為核心、需要保持領先地位的業務。 現金牛業務:電腦辦公業務
電腦辦公產品銷售良好. 在市場上有一定佔有率,但是市場發展已經較 成熟,市場增長率放緩,三星能夠藉助此部分業務獲得大量資金,並且把資金投入到明星業務或者問題業務中去 問號業務:數碼影音產品
此部分業務市場佔有率不高,但是市場潛力巨大,三星應該將這部分業務 發展成為明星業務 瘦狗業務:白色家電產品
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三星缺少核心競爭力,市場佔有率較低,並且這部分市 場已經非常成熟,發展潛力不大,市場上有很多強有力的競爭企業,所以三星應該放棄這部分業務。
3、五力模型分析
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強度分析
就世界范圍來看,電子產品的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包括日本老牌電子企業索尼、松下,韓國的LG ,歐美的西門子、諾基亞、蘋果,台灣的宏基、華碩,還有國內諸如聯想等企業,在每一個電子產品的細分市場中都展開激烈的角逐。現階段,蘋果公司牢牢占據第一的寶座,成為三星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們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領域都有激烈競爭。 新進入企業的潛在進入威脅分析
電子產品行業作為一個高科技產業,發展日新月異,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支撐,同時也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生產成本,一般的企業難以進入,電子產品行業也存在顯著的規模經濟作用,新進入者要想取得利潤必須利用差異性的產品迅速占據市場,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說電子產品行業有較強的進入壁壘。 供應商分析
電子產品行業重大部分企業都有固定的供應商,產品供應穩定且質量能夠得
到保證,長期穩定的合作使得企業在采購管理方面發展的非常成熟,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調配資源,同時也使得企業對於供應商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買方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於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消費者有著眾多選擇,處於買方市場。企業要想獲得消費者青睞,必須能夠將自己的產品與大眾產品區分出來,取得差異化效果,培育自己的忠實客戶。 替代品分析
電子產品市場上替代產品基本上不存在。
四、三星電子競爭策略分析 1、創新戰略
三星能夠去的目前這么巨大的成績,離不開其在創新方面的核心能力,這種創新包括了設計創新和技術創新兩個層面。
過去5年,三星獲得了18個行業設計獎,僅2004年就從《商業周刊》和IDSA 獲得5項. 自從2000年以來,三星公司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各項頂級設計大賽中一共榮獲了100項大獎。這只有蘋果公司能和它相匹敵。
如果我們認為三星僅僅在外觀設計上佔有優勢,那就錯了。三星在技術創新方面也進行了大量投入。截至2006年4月底,三星全球申請並公開的專利已經達到126979件注1(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一個專利在多個國家申請等同專利情況),超過了索尼的125302件。在過去的9年中,有8年三星在全球申請並公開的專利數多於索尼。這些技術所形成的產品為三星產品的價值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證。
除此之外,三星同樣注重於其產品的細節創新,細節是魔鬼,三星非常注重客戶對產品細節的人性化感受,這也是它受到全世界顧客喜愛的一大原因。三星認為從簡化到任何一個微小細節都以全方位的深度創新為根本:在設計之前,都要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在顏色上,三星最早向消費者推出珍珠白;三星的調查人員還發現顧客在使用翻蓋手機時,有電話來,但不知道是誰的電話,因此很不方便,顧客對此也不滿意,於是三星率先推出了雙屏手機;三星就還首先倡導一種潮流:手機也可以作為裝飾品;三星提出將手機掛在脖子上「秀」出來。
2、品牌戰略
與技術創新一脈相承的是全新的品牌戰略,這是三星成功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三星作為一家代工企業,只是一個模仿者,只能按照別人的設計製造電子產品,還是廉價貨的代名詞。
現如今,三星手機、數字電視、DVD 、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投影儀等,無
一不給人以高品質、高技術、高檔次的感受。三星手機內外兼修,以優異業績超越索愛、摩托羅拉,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商,並步步緊逼全球霸主諾基亞,三星純平顯示器、彩電以及半導體內存晶元的市場佔有率已穩居世界第一位。 今天的三星不僅成為韓國品牌的精神領袖,而且成為全球電子行業的翹楚。
3、多元化戰略
三星電子的業務范圍廣泛,涵蓋半導體、行動電話、顯示器、筆記本、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數碼攝像機以及IT 產品等各個領域。三星的相關多元化戰略使得其在電子產品市場上可以利用各種產品的協同優勢來營銷推廣,更加具有競爭能力,除此之外,三星的相關多元化始終遵守著優勢資源的共性來展開,由於電子產品領域也有共同之處,多元化的發展使得三星能夠將不同領域的技術、產品結合起來,利於其創新型發展。
同時,產業結構搭配合理,目前三星電子實現了半導體、通訊滾、數字多媒體和家電等幾大產業的均衡發展,三星將這種均衡發展的模式稱之為「黃金產業結構」。
多元化的戰略也能夠使三星避免因走專業化道路依賴於外部技術和生產能力而阻礙企業變革和創新的情況發生,多元化的產業結構也規避了單一產業周期波動的風險。
4、差異化戰略
由於電子產品市場存在著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吸引顧客並占據市場,必須將自己和其他品牌區別開來,這就是差異化戰略。和一般消費電子公司所推崇的技術至上、明星廣告等不同,三星電子的差異化戰略重心則集中於產品設計、質量管理、消費者體驗等方面 (1)產品設計。
三星電子的產品一直以卓越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水平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電子消費品設計時尚,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喜好,在市場上擁有極高的人氣。 (2)消費者體驗
三星非常注重產品的消費者體驗,消費者體驗是消費者拿到產品之後的使用感覺,會影響產品和這個品牌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也會影響今後他們的購買行為,優秀的消費者體驗能夠培育出品牌的忠實顧客,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 (3)高質量管理
三星對於產品質量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三星集團甚至提出「視不合格品為癌症」、「視不合格品為敵人」、「視不合格品為罪惡之淵」的 口號 。
『肆』 三星蘋果的手機產品定位與世代是怎麼定的
先說三星的手機定位,三星的手機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A系列主打時尚,針對年輕用戶群,定價不會太高,當然相對應的手機本身的配置也很一般,適合預算有限,喜歡三星這個品牌,手機更換比較頻繁,不玩游戲的用戶。
蘋果手機的地位一直都針對高端用戶,產品的定價也比較高一些。
開始的時候蘋果手機基本每年推出一款產品,從震驚世界的滑動解鎖到指紋識別,再到人臉識別技術,可以說蘋果手機的研發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尤其是喬布斯時代的蘋果。
為了適應這些年手機屏幕越做越越大的市場潮流,蘋果手機最近產品線有了新的劃分方式。
R系列,主打性價比,屏佔比和攝像頭素質,快充技術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縮水,但不影響手機的核心體驗,適合喜歡IOS系統環境,不追求極致體驗的用戶。定價相對較低。
數字系列,例如以8/x之類命名的系列,這個系列是蘋果公司的主打系列,無論屏佔比,科技性,還是新技術的使用,都是蘋果公司可以達到的最高標准。適合喜歡新潮科技,追求極致體驗,經濟收入比較好的用戶。
以max/pro等命名的系列,這一系列是蘋果用戶為了滿足喜歡大屏體驗用戶所推出的系列,基本於數字系列配置相當。加大了電池容量和屏幕尺寸。等大的屏佔比和更高的電池容量,更好的續航是此系列主打的賣點。
『伍』 三星的品牌介紹
三星是韓國的知名公司之一,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三星集團的簡稱,該集團包括44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成長為「世界最受尊敬企業」企業之一的三星在全世界68個國家擁有429個據點23萬員工,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鮮南半島的魚干、蔬菜和水果,逐步擴展為製糖、制葯、紡織等製造業,並確立為家族制企業。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間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全球營收最大的電子企業,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較2008年又有了2位的進步。在2011年的全球企業市值中為1500億美元。
『陸』 三星的年輕化戰略
「三星將自己的目標消費群定義為有一顆年輕心的消費者,年輕不按年齡定義,而是按照他的心理、他的思想活動,他的行為特徵,他的追求與目標。為什麼說年輕人這么重要,所有的新的科技,最先採用的,最先擴散的,最樂意去用的肯定是年輕人,我們的營銷就是要從他們開始,這是我們的戰略目標。」三星電子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晏昆解釋道。
這就不難理解,雖然與蘋果一樣都是生產消費電子產品,三星的市場和營銷投入卻更多的試圖直接去影響年輕人群。例如,在主流的消費電子品牌中,三星每年投入大量的營銷預算用於校園活動,舉辦校園音樂會,校園創意大賽,甚至包括將部分WCG的賽場搬到校園中進行,牢牢抓住年輕人群體。
在品牌對目標用戶的定位上,三星對用戶的定位也更加年輕,如果說蘋果產品的用戶氣質更傾向於成熟、有品位追求極簡主義的中產階級的話,三星則瞄準了追求個性化,引領潮流,誘惑力的年輕人。版權歸屬123圖書館123tsg.com
盡管在一些同行眼中,20多歲的年輕人並不是購買力最強的黃金用戶,但是這種務實的營銷定位確確實實為三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在2012年全球品牌價值研究機構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排名中,三星憑借出色的業績第一次躋身前10,也是前10名中唯一的一家非美國企業。
年輕化品牌戰略為三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除了戰略選擇的恰當,更重要的則是三星對於品牌戰略強大的執行力。
曾經一度在智能手機領域可以跟三星蘋果一較高下的HTC全球銷售和營銷總裁簡森·麥肯奇今年9月在談及被三星超越的教訓中特別談到一點便是三星在營銷上的預算遠遠超越自己。「三星的廣告費大概比我們多4~6倍。這是實事。」
『柒』 三星擁有什麼的獨家市場
韓國,中國。
1 三星電子主要的市場不是在中國,手機市場和液晶電視 液晶顯示器市場 在北美和歐洲是銷量第一的。還有他的冰箱市場在北美和歐洲的市場也是前2名,當然還包括他的根據地韓國,半導體市場還有內存晶元市場在全球都是第一的,主要的供貨對象是,英特爾,索尼 ,NOKIA,蘋果
2 三星生命:韓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主要市場還是以韓國歐洲北美地區,雖然不是在歐洲和北美第一但是他的業績也是很強的
『捌』 三星的競爭市場分析
三星作為一個國際科技品牌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
1.產品端。三星手機其競品有華為、蘋果、OPPO 、Vivo等手機產品。列印機有佳能、EPSON、惠普等列印機產品。還有其他三星產品同類的產品。
2.品牌端。三星主打科技,代言的選擇涉及媒體市場,文化宣傳涉及科技市場,公司人員涉及勞動力市場。這里都充滿著競爭。
3.國際端。三星是一個韓國知名品牌。所以,在國際中,三星展現的是韓國的一種特點。當有人提到三星不由得讓人想到韓國。其與中國的華為,美國的蘋果存在很大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