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國美市場營銷分析

國美市場營銷分析

發布時間:2023-06-27 09:40:25

㈠ 國美怎麼盈利啊

國美賺的是什麼錢?
「物美價廉、服務領先」一直是國美的核心競爭優勢
先看看招標定製
國美的價格優勢是建立在規模優勢的基礎之上,也與企業的經營創新密不可分。國美針對傳統采購模式的弊端,果斷地推出了招標采購制。這種采購模式的優點在於:其一,縮短了采購環節,節約了傳統渠道的各項流通費用,以及控制了企業自身的采購成本;其二,通過企業之間的競標,有效地壓縮了廠家的利潤空間、降低了采購價格;其三,通過買斷進貨,轉移了廠家的經營風險,還可以獲得客觀的風險溢金。這種模式的意義不僅在於采購費用的節約,而更重要的是徹底改變了家電生產廠家與商家之間的地位。不再是你生產什麼我賣什麼,而是我賣什麼你生產什麼。
國美還總能根據市場供求變化靈活地進行采購價格形式創新。其一,買斷進貨。國美對暢銷型號或首銷型號以及部分「尾市」產品進行買斷進貨。這樣就能從製造商處拿下最低價位商品,由於買斷進貨,就克服了因訂貨不準確而造成的浪費。所以,在國美,對采購進貨的商品,除了質量問題外,是不允許退貨的。這樣既為國美實現低價銷售奠定了基礎,也增加了製造商對國美的信譽度。同時,還實現了工商共同攜手讓利於消費者的共同目的。其二,定製。以實際使用功能開展定製,風險自擔。定製產品,多為容易標准化、利潤高的小配件商品和區別於其他銷售商的產品,一般為減少長期不用的功能或不必要的裝飾外表部分,以降低價格,為消費者提供物有所值的產品。雖然定製產品品種有限,但在連鎖店內可反應出優質低價的效果,很有吸引顧客的魅力。其三,包銷。這將承擔更大的風險,國美根據自身的銷售能力和可承受的量,與製造商談條件,以形成低價包銷進貨,這些包銷商品可為國美樹立低價銷售的形象。

廠家進駐國美到底是怎麼賣東西,有什麼要求
依靠國美的業務流程再造吧,只要進入國美,一切包在國美身上
經營理念的更新、消費者需求的提高、管理的瓶頸、競爭對手的某種創新以及科技的進步等都會為企業流程的再造提出要求和契機。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要求企業滿足消費者便利及時的購物要求。然而,在國美一度出現開票、繳款以及提貨、送貨等購物流程等需要消費者排上三次隊的現象。國美低價給消費者帶來的些許福利均被這種時滯所抵消。根據這種流程缺陷,國美採取ERP系統管理和集中配送措施及時將開票、繳款以及派車等環節流程合而為一,消費者只提出購買要求,其餘的事情一概不用操心,由國美統一調度安排。這一流程改造提高了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信息技術革命為商務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等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2003年國美導入了ERP系統,對自身信息處理進行了更新改造,以順應形勢變化的要求。這是一個集財務、業務、報表、固定資產、人事管理、物流控制、車輛管理及售後服務的客戶檔案管理及智能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集成化管理軟體系統,順應了國美今後業務開展朝著網上購物、集中配送方向轉型的需要,實現了分部與門店採用「實時」傳送方式,做到了實時地雙向數據更新和定時傳送。另外,針對物流配送環節的繁瑣,國美還與廠家建立共用的庫存,改過去兩套庫存為一套庫存。既減少了庫存,加快了周轉,降低了成本;又加快了信息反饋,減少了多次搬運造成的商品損傷。

關於國美企業戰略
其對組織架構的探索。
組織結構是企業一切經營管理活動的載體,是其競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物質基礎,是戰略目標全面實現的根本保證。因此,組織的架構必須要符合提高內部效率和增強外部適應性的基本要求。當外部環境、技術、規模或競爭戰略發生變化時,過去行之有效的組織結構也許不太有效了。此時,對組織的重新架構變得十分必要。
按照連鎖經營的要求,國美電器將其組織機構劃分為總部、分部、門店三個層次:總部負責總體發展規劃等各項管理職能;分部依照總部制定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政策和指令負責對本地區各職能部門、各門店實行二級業務管理及行政管理;門店是總部政策的執行單位,直接向顧客提供商品及服務。這種組織結構兼顧了以職能劃分和以經營區域劃分兩種組織架構的優點:一方面,能夠突出業務重點,確保高層主管的權威性,並使之能有效地管理組織的基本活動;而且符合活動專業化的分工要求,能夠有效地發揮員工的才能,有利於管理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把一部分責權下放到地方,可以鼓勵地方參與決策和經營使其能夠直接面對本地市場的需求靈活決策。
為了配合公司在全國市場布局戰略的實施,提高組織的運行效率,避免機構臃腫、大而無當局面的出現。國美先後於2002年、2003年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了兩次大的調整,以試圖尋找到企業高效增長的途徑。2002年下半年國美嘗試了「采銷分離」和「A.B分區管理」的組織改革方案。以往的「采銷合一模式」往往造成以進定銷,采購既管買又管賣,浪費企業有限的資源,商品周轉率低,而且容易滋生腐敗;而實行「采銷分開模式」,銷售中心為了完成消費任務必然會對采購部門提出相關要求(好的產品、低靡價格以及齊全產品體系等)。這樣,采銷雙方都有壓力,相互制衡,極大地提高了商品周轉的效率。另外,通過銷售區域分開管理,分解了市場開拓任務,明確了責權,促進了企業內部競爭,增強了企業對區域市場環境的適應性,保證了總體目標的有效實現。2003年國美再次調整機構,將A、 B區合並,保留「采銷分離模式」。A、B區合並後,更便於總部對各個分部的統一化管理。同時,也便於公司綜合使用人才,選賢任能,充分發揮團體作戰能力,使管理機構更加精練、更加充實,各部門的人員配備比以前大大地提高了。而「采銷分離模式」的保留則意味著國美將今後經營側重點放在提升銷售能力上。因為國美意識到從上游擠壓資源的做法已經沒有多少空間,國美今後的發展可能更要建立在產品分析、服務增值以及市場預測的基礎之上了。
其次,門店形態的變化。
2003年國美進軍香港,這是國美走向海外市場的第一步。香港是亞太地區新產品上市比較集中的地區,掌握著商品的流行趨勢以及其代理權。在香港開店,可以較國內對手領先一步,獲得這些稀缺資源。而且,可以通過與香港國際企業深度接觸或競爭,學習它們先進的市場理念、營銷知識以及經營管理經驗等。實際上,香港門店一個最重要的啟發莫過於對門店形態理解的深化。
主力店是國美創業時期主要的門店形式,這與國美低價營銷、迅速搶奪區域市場的戰略目標是相適應的。主力店一般以片區居民為目標市場,其店址會選擇在居民比較集中而且交通便利地段,商場裝修簡單但是商品經營結構層次分明,能突出商場營銷意圖,是區域市場開發的有效載體和工具。以北京市場為例,國美家電主力店是以三環為主線,牢牢把住了交通要道的埠,成為社區居民家電需求的吸納器。
隨著國美在家電行業領導者地位的確立、全國市場開發的深入,尤其是在香港與跨國商業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國美發現正如企業的戰略具有多層次一樣,門店的形態也應該進行分化、分出層次以配合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商場是企業與消費者交流的窗口,是企業形象的代言人。主力店門店形態與消費者心目中家電行業領導者的形象是不相符合的,因為主力店要受到租金、經營成本、銷售任務等指標約束,始終以商場盈虧、自我價值實現等務實目標為出發點,而不能反映所在行業發展終極趨勢,以及消費者完美需求實現的追求。旗艦店的出現就是國美試圖打破主力店誤區、摒棄消費者對其的低價錯覺、樹立企業領導者形象的一種努力。旗艦店店址會選擇在繁華的商業鬧區,對其購物環境要求也比較高,裝修會比較豪華,但是最為關鍵的是,旗艦店展示經營的商品主要是中高端產品,反映了當前國際消費的主流趨勢,無論是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生產廠家生產研發導向,還是對同行企業經營品類調整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國美也在探索3C數碼店的建設。它一方面是國美密集市場開發戰略的啟動,另一方面代表著國美對未來經營品類結構調整的一個方向。在城市,中低檔家電已經飽和,未來家電的增長點就建立在消費者對已有產品更新換代的基礎上,對高端的數碼產品需求上。因此,國美推出3C數碼店形態就是順應了這個潮流。
旗艦店、主力店和數碼店組成一個立體作戰方隊,不但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推行著國美的經營理念,帶來了顯著的市場效應,而且還引領著家電行業發展的動向,還把握著行業未來發展的先機。

最後,說說國美模式
當前,國美面臨二次創業的大好機遇。一方面,商務部決心打造一批大流通集團,以應對外國商業資本的沖擊,這必然會給國美今後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海外上市的成功解決了國美發展的資金瓶頸,同時也會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
但是,客觀地講,國美在市場細分、多元化經營、核心能力培育、決策機制、工商關系處理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不盡完善的地方。在企業發展初期,這些矛盾被隱性化或者處在一個量變的階段。但是,隨著企業的做大做強,企業面臨風險也就越大,可能就會使一個本來健康的組織陷入混亂。如不及時有效解決上述矛盾,將直接影響著企業成長目標的實現。
國美是民族流通業的一個代表,是現代流通方式的一個典型。因此,我們衷心希望國美能繼續保持「敢為人先,奉獻社會」的創業精神,穩健扎實地揚帆前進!

㈡ 國美、TCL管理經營模式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國美的野心在製造企業和零售企業持續不斷的博弈中增長,而國美正是在這場不停歇的角力中,獲得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話語權

用理性的語言給國美模式進行總結就是:「以低價打市場(以包銷、勤進快銷、薄利多銷為支撐);以管理服務穩市場(三級管理體系、獎懲分明、嚴密細致的管理制度),推行全方位本土化策略(管理人員本土化、業務本土化)。」國美之所以勝,就勝在它的觀念新、業態新。
1、業態模式
連鎖經營。國美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青島等擁有70餘家商城,年銷售能力超過100億元。國美每個地區、每個門店在經營管理上保留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連鎖模式。
專業特色。經營家用電器的國美,在產品種類、型號規格、價位、性能上連營業員也能如數家珍般道來。從售前的電話咨詢,到售中的專業講解,還有周到細致的售後服務。
超市運作。國美一方面讓樣機、貨品堆積店內,方便顧客試聽篩選;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資金實力包銷某些品牌或型號,讓利於消費者,又將資金及時兌付廠家。 2、組織結構 國美現有的連鎖店,均採用了「正規連鎖」或「加盟連鎖」的經營形態,它們都由國美總部或分部全資經營,國美電器連鎖系統組織結構縱向設立,分為三個層次:
總部:負責統一管理,實行經營方針、經營規劃、工作計劃、人事、培訓、采購、財務、保險、法律事務、店鋪的選擇、設計及裝修、商品配置與陳列等工作的規劃、服務、調控和發展等各項管理職能。
地區分部:依照總部制訂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和規定,負責對該地區的各門店實行二級業務經營及行政管理,並實施對所屬門店的監督、指導、服務、溝通等功能,同時接受並服從總部各職能部門的職能管理。
門店:接受並服從總部及地區分部的領導和職能管理,依照總部制訂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和規定,負責對本門店實施日常經營管理。基本職能是商品銷售、進貨及存貨管理、績效評估。 評述:
1、薄利多銷,樹立品牌 國美的經營定位就是「薄利多銷」,靠大批量地銷售產品,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從而贏得利潤絕對值的提高。
低價銷售是國美最有力的競爭武器之一,首先,國美在全國擁有70餘家連鎖商城,年銷售能力達到100億元,廠家給予國美的價格和其他政策的優惠自然比其他商家大;其次,國美直接與廠家貿易,拋開一切中間商,免去了一切中間環節和費用,降低了成本;第三,國美採取特有的招標采購、買斷、現款現貨等供銷方式,大批量進貨,單次定貨達到億元,節省了廠家的宣傳、營銷費用,從而也得到了廠家更優惠的價格;第四,國美的規模效應和企業定位使國美可以極大的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
國美薄利多銷的目的在於樹立品牌,家電銷售企業在產業價值鏈中的優勢地位實際上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企業關於顧客的知識和信息,二是顧客的品牌忠誠。
2、更新業態,連鎖經營 連鎖經營是一種新興的業態,具有規模效應。規模經濟幾乎可以表現在一個企業經營的每一職能環節中,如製造、采購、研究與開發、市場營銷、售後服務網、銷售能力的利用以及分銷等,對於家電銷售業而言,它的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采購上。國美因其巨大的銷售能力成為各個家電企業合作的首選對象,這樣,國美因為巨大的規模而擁有了單個百貨店不具有的規模優勢。
3、把握終端,參與市場定價 廠商之間的「定價權之爭」,究其根底是「利潤分割之爭」。因為,價格是影響商品營銷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現代商業競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在中國的市場上,以前商業資本是很弱小的,長虹、TCL、康佳等眾多的生產企業,其年生產量均在百億元以上。而商業企業由於受地域和行業的限制,銷售規模和企業實力與生產廠家比較就要弱小得多,因此「定價權」多掌握在上游廠家手裡。隨著國美這種全國性的大型家電連鎖企業的出現和不斷成熟,商家在家電的零售價格上也有了一定的發言權,商家可以通過包銷、定製等方式來直接影響價格。

㈢ 國美電器與競爭者的優勢和他們的經營管理方式

可參考以下相關資料,也許對你的研究報告會有所幫助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國美的野心在製造企業和零售企業持續不斷的博弈中增長,而國美正是在這場不停歇的角力中,獲得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話語權

剛剛被國家商務部評為全國連鎖企業第三強的國美電器,日前呼風喚雨再次發威。2月24日,家電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峰會——「國美全球戰略合作高峰會」由國美電器在京主辦召開。中外巨頭一呼百應、傾巢而出,以至僅主持人介紹來賓就用掉了整整二十分鍾。

海爾周雲傑、TCL袁信成、海信於淑珉、創維張學斌、美的方宏波、金正萬平……平日深居簡出的中國家電業旗幟性人物無不親臨捧場;索尼、東芝、三洋、伊萊克斯、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索尼愛立信……對下游銷售商向來高傲的外資巨頭們卻不敢忽視國美的邀請,紛紛派出中國區總裁、CEO、總經理等企業高管層人物在會上集體亮相;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產業部、國家商務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等相關管理部門及協會高層負責人的積極到會應和,更讓此次會議遠遠超出了一個企業所能涵蓋的內容。

盡管已事先預想到高峰聚首、風雲際會時的場面將會是何等氣勢恢弘,但親臨現場的人們還是會被國美的號召力深深震撼。正如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所言:「能讓流通業與製造業的全體巨頭一起坐在這里,是這個行業的第一次。」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亦驚訝地表示:「沒有想到國美在家電行業會有如此的影響力!」而更有業內人士認為:「國美舉辦的此次高峰會已經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企業行為的概念。能夠讓所有中外知名企業高管放下手頭一切事務,聽從一民營企業的安排在同一時間來到同一地點,國美的凝聚力事實上甚至已經超過了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自古利益使然

古人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今日年僅17歲的國美,能夠搬動全球眾多歷史悠久的家電製造業巨頭來京共討新商之道,其所依仗的那張「王牌」,就是自己遍及全國25個城市、擁有150餘家分店的龐大零售網路與2003一年就達到177.9億元的巨大銷售額。盡管可能看似數目不大,但卻「已佔到行業一級市場份額的15%,更已成為海爾、康佳、TCL、科龍、美的、創維、海信、長虹、東芝、索尼、松下、LG、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西門子、飛利浦、夏普、三洋、伊萊克斯、史密斯等眾多廠家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國美總部采銷中心總經理華天的自豪溢於言表。而據海爾集團副總裁周雲傑透露:「海爾一年在國美的銷量不少於15個億。」

正是因此,盡管周雲傑對於將製造業與流通業比作親密的「夫妻關系」稱「還要慢慢體會」;盡管廣東金正集團總裁萬平、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茅理翔及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仍隱晦地表示「現在廠商間的合作還存在問題和矛盾」,但當全國最大的消費類電器零售商、自己的全國最大客戶—國美電器—舉行峰會發出邀請之時,又無一不急急趕來,依照國美製定的議題安排坐以論道。

江蘇小天鵝營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柴新建說得直率:「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袁信成對於「吸引你來參會的是否是對國美的虔誠度」的問題笑而不答,而萬利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惠天則明確表示:「我今天參加這個會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通過溝通,國美能夠給我們賣更多萬利達的產品。如果我們沒有盈利,就根本不會有這種合作。」「誰若與國美關系不好,市場分額必然下降」,這是大家心裡都十分清楚的事實。更何況向來低調的國美大老闆黃光裕此次都親自出席,並宣稱「做事的規律就是你對我越大的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給我付出,我就帶頭扶持你的品牌!」

恰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所言:「之所以今天這么多廠家給國美這么大面子跑來聚會,是因為有客觀需要。這種客觀需要不是簡單的利潤分割,不是到這里來協調協調,商家是不是能夠不打價格戰,廠家能不能給我折扣率高一點,這些都不是大問題。關鍵還是廠家希望能與國美長期合作。廠家之所以無論國美如何打價格戰都仍要與之合作,就是因為有了國美廠家的流通成本能夠降低,讓國美賣比廠家自己賣要劃算、要更有得賺,這就是客觀實際。」

而對於外資家電製造商比內資還要熱鬧的爭相捧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認為,這是因為「國美是他們在中國唯一的渠道」—「我不否定外資品牌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但在渠道優勢上,它已經不復存在。中國市場是很復雜的市場兩元化,一級市場三級市場距離很大、差別很大,而外資企業對三四級市場了解不多,所以唯一希望抓住的就是正在快速膨脹的一二級市場,否則他們很快就會退出中國市場」。彷彿要對他的話有所印證,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樂嘉明就清楚而直接地表示:「我們今年的策略,就是要在一二線城市重點依靠國美這樣大的連鎖商,與其進行直接合作。」

可見,無論內資還是外資,廠家似乎永遠會為了利益分配而和國美對立,但卻又因為對某些市場區域的鞭長莫及和可預期的巨大銷售額及市場份額,而不得不甘拜下風、與國美合作。而國美也就是在這種不停歇的角力中,獲得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話語權與號召力。

合縱連橫的大鱷

從1987年北京珠市口大街路邊一間幾十平方米的電器小店,到今天在京、津、滬、冀乃至香港等地擁有150餘家連鎖商城;從2000年30.2億元的銷售額,到以大於50%的年均增速增長到2003年的177.9億元,日均5000萬元,國美的高速發展創造了中國的連鎖神話。難怪東芝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平田信正會由衷地贊嘆:「國美17年就取得了東芝在130年歷史中都沒有取得的成就」

成功有成功的理由,成功者有成功者的哲學,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決策者具有獨到而長遠的戰略眼光。而黃光裕無疑是這樣的人。從國美此次大張其鼓舉行的這一在規模和氣勢上可謂「前無古人」的峰會中,就足以看出黃光裕所具有的那種步步為營、思維謹密的商業謀略。

其實國美的這類峰會每年都會召開,但今年無疑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向來低調、且喜以鵬潤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身份發話的黃光裕,卻十分罕見地以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身份出席會議,大有鎮局之感;而一向有著咄咄逼人、所向披靡氣勢的國美,更在會上一反常態地率先對製造廠商表示「希望與合作夥伴之間建立新型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以發展的眼光加強廠商合作,相互支持相互服務,通過資源共享、專業分工,更好地服務於消費者,最終達到戰略協助、合作取勝。」種種不尋常的背後,其實恰恰隱藏著國美的深遠戰略及對未來的謀劃。

密謀新型廠商聯盟

2月21日——國美召開峰會前四天,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美國Bestbuy集團高層集體進京,鄭重宣布「今年擬在華采購12億美元家電及計算機類產品」。而從其副董事長及執行總裁布來德·安德森、策略副總裁、國際采購副總裁等眾多高層的親自來華,即足以看出他們對中國市場及此次采購的重視程度。據媒體報道,Bestbuy此次來華的主要目的就是開拓其在中國零售的商機、規劃商業投資,並尋找更多的中國供應商進行合作,尤其是幫助中國供應商使其產品達到國際化要求,從而逐步擴大今後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采購。

雖然Bestbuy這類企業在中國市場暫時還沒有大的發展,且就算進來後能否適應中國的市場環境,以及究竟能有多大的競爭優勢都仍然是個未知數,但未雨綢繆的國美早就清醒地意識到,外資家電零售巨頭是遲早會進來的,而擁有幾百家連鎖店、年營業額達幾十億美元的他們,才是國美未來真正的競爭對手。國美總部采銷中心總經理華天表示:「國美的第一個市場完全來自於舊有家電渠道撤退留下的空間;第二個市場是在舊有渠道退場之後,從相同業態的對手手中奪取;而第三個市場則是隨著產品技術的發展,消費形態發生轉換後出現的類中國香港產品的市場,以及真正意義上的海外市場。當然,這第三個市場是要從跨國家電流通品牌手中爭奪的。」

目前,「第二個市場」的爭奪盡管還在進行中,但與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蘇寧相比,國美的絕對優勢已是大勢所趨、十分明顯。網點數量、年度銷售業績,以及商務部的大排名,就已是後者綜合實力與優勢的最好證明。然而在第三個市場就不是如此了。盡管國美一直希望自己能在外資正式進入之前這段緊迫的時間內,在全國建立起布局合理、規模強大的連鎖零售網路,搶先佔有市場資源,從而構築牢固的競爭優勢,以應對國外大型連鎖商業資本的強力挑戰,並為此在去年11月開始進軍中國香港,試圖在與當地外資家電零售巨頭的直接碰撞中尋找突破、積累經驗,但幾個月來香港國美的業績似乎並不十分讓人滿意。雖然國美一再強調香港店的象徵意義要強於實際利潤,然而時間不等人,外資的腳步已經越邁越快,而「廠商聯盟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如果你不做自然有人會去做,而國美一定要當先做的」,宗向東這樣表示。

可以說廠家資源是國美多年來能夠持續飛速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一間間門店、賣場的迅速建立,國美的網路在增值,銷售力也越來越大。而這對於家電生產廠商自然極富吸引力,利用國美在全國范圍內的連鎖網路,他們可以使產品快速、低成本、高效率地推向市場,並能夠節省以前在銷售通路方面的各種人員、管理營銷費用。據華天透露:「國美擁有200多家跨國與本土供應商,這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消費類電子供應商團隊。」而隨著國美在製造到流通這一面向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中價值的不斷增強,製造廠家與其之間的利益交織也愈發密不可分。但由於利益分割的難以平衡,廠商之間表現在對產品定價權上的博弈也已經持續多年,而最近一段時期廠商們更有了整頓行業市場秩序的強烈要求。

華天表示,在中國市場國美的銷售量是最大的,「自1998年加入國家信息產業中心和國家統計局等單位的商業信息網路以來,國美的彩電、空調、手機、冰箱、洗衣機、影碟機、白色小家電等商品的銷量統計,每年均高居全國同行業之榜首。」因此與國美合作,就意味著銷量的大幅提升,廠家別無選擇。然而現在情況就不那麼簡單了,正如方太廚具董事長茅理翔所言:「中國的家電業確實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全球的家電製造業及全球的家電流通業同時把這兩個基地移向了中國,而這是在日本、韓國都沒有見到過的一個極特殊的情況,中國已經成為或者說必將成為世界家電製造業及流通業的全球競爭主戰場。」

外資家電連鎖的一隻腳已經跨進了中國,競爭的加劇導致產業組織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間的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比拼,而是要求與自己有協作關系的上下游企業共同組成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供應鏈—即企業競爭變成了以終端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的競爭。國美華天認為,家電流通渠道的全面整合已經開始:「目前中國家電流通企業的數量超過了3.2萬家,而美國家電流通企業已經少於1000家,美國前三大家電零售商的市場佔有率更已超過了80%,這說明中國家電零售流通業的資源將進一步整合。而隨著家電行業的不斷發展,競爭也在不斷加劇,目前已經超出了質量競爭、價格競爭、服務競爭的范疇,資源競爭將是未來廠家和商家都必須面臨的重要問題。廠家之間對渠道資源、終端資源的爭奪,商家之間對產品資源、營銷資源、人力資源的爭奪,在不久的未來都將形成新一輪的競爭高峰。」所以國美十分希望能夠通過廠商聯盟,整合廠商資源,以達到未來的共贏。黃光裕對記者坦言:「現在大家最擔心最害怕的是商家什麼時候把廠家放棄了,但實際上對於廠家放棄商家我們也很害怕。每一次有這種行為,都可能導致我們兩家企業或者整個行業最起碼要倒退好幾個月。」

華天對廠家們列出了這樣一組數字:「在以全球化為背景的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任何組織的資源或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長盛不衰對於任何一家企業都是挑戰。中國的家電企業希望成為有序經營的長壽組織,那麼廠商之間的戰略聯盟就必將成為爭取競爭優勢的戰略主渠道。如今多數西方企業都擁有30個以上的聯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更是達到了平均每家約60個主要聯盟。事實上製造業與流通業本是同一產業鏈條中的,從長遠來看是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共同創造價值的,歸根到底無論是製造商還是零售商都難以違背市場發展的大趨勢,都要順勢而為。廠商之間的戰略聯盟可以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減少浪費、提高效率,使廠商資本利用率、回報率都得到極大提高。」

不過,有些商家在廠商的戰略合作方面也提出了不同意見,言行態度仍然曖昧。萬利達董事長吳惠天認為:「我們與國美應該是『親家關系』,我有很多產品,就像有很多女兒一樣,可以給國美也可以給大中,不過我們會開發很多不同的產品。」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愛平亦表示要「針對不同用戶提供產品服務差異化來創造不同價值,從而使相互利益得到較好融合。」

對此,國美顯然是早有準備。黃光裕態度鮮明地指出:「假如大家永遠處於互相利用、互相猜忌的狀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國美不跟我做我跟大中做,大中不跟我做我找國美做,都不跟我做我跪下來求大家做,然後我再想辦法報復,這就將是惡性競爭循環。在如今廠家、商家誰想把誰擠垮、誰想把誰控制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是不大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加強互信和真誠度,減少排斥與不信任,為長遠發展設計努力的方向,來整合咱們之間的關系。其實咱們誰也離不了誰,況且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一席話說得場上場下鴉雀無聲。

而對於此次國美率先提出要與廠商結盟,黃光裕的解釋是:「有些問題現在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但應該從有共識的地方先起步來做,最重要的還是付出實際行動,不要老在外面徘徊。我認為先邁出一步沒有什麼壞處,國美一直充當這樣一個角色。而且現在很多廠家機構跟商家機構相互不配套,造成大量資源錯位,所以廠商之間確實應在求同存異、資源信息共享等方面求得更進一步發展,也就是品牌加規模的合作—通過國美的品牌幫助所售商品的生產廠家樹立品牌、提高銷量,讓它向規模化發展;而廠家也應該讓商家樹立品牌,並在銷售廠家產品的過程中獲得其該獲得的利潤。」

其實,當跨國家電巨頭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時,中國家電製造廠商也肯定自然已經意識到無論如何不應還在自家的小窩里激烈「內斗」,而是需要制定新的「游戲規則」。如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王雷所說:「中國家電市場是一個競爭最充分發展最成熟的產業之一。由於市場製造能力的膨脹,過去重組的資源會變成緊缺、稀缺的資源。在新的變革中,各種資源必將流向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競爭必然會促使家電經銷商和製造商選擇共同的利益點,爭取在密切的合作中獲得共贏。」帕勒咨詢羅清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廠商間的資源對接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在努力說服消費者這方面,廠商就已經有了分工—高端的由廠家負責說服,其廣告主要面向高端,講其產品怎麼新怎麼有特殊概念;而對中低端消費者的說服,則主要是國美這樣的商家通過種種促銷活動來進行。」而2月14日國美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的「彩虹服務」,其實也是對家電廠家服務資源的一種整合。「國美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服務標准,把現在家電廠商的服務規范起來,這也是對消費者一種服務的提升。」宗向東這樣闡釋國美的目的,並表示:「凡是與國美合作的廠家,國美都要慢慢把他們的服務納入體系。」而這已被業內視作國美欲對售後服務資源予以最有效控制的嘗試開端。

只是關鍵問題依然在於—這種新的「游戲規則」究竟該由誰來制定?製造商與零售商對於可能產生的新一輪控制權與主導權變革的爭奪其實已經開始。而他們之間的角力,無疑將使這場新的轉型演變得更快更徹底。最終的結果,則很可能是使雙方的力量更為均衡,從而讓其間的合作回到較為公正與公平的正常商業軌道上來。

㈣ 對國美企業銷售的格力電器進行內外環境分析,只要求對其核心能力分析就OK

這一個計劃書兩千塊錢能買到嗎?
能做這個分析的都是同業的內部人
誰會給你呀?
這涉及到的問題很多
哈哈
太天真了!~

㈤ 國美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低價
企業開拓市場,在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或保住已有地位的主要方法,無非兩種:一是確立價格優勢;二是確立產品優勢。像國美這樣的純商業企業,不可能在產品方面確立絕對優勢。因為它不可能開發、研製出獨到的新技術、新產品,其它企業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也不可能只讓國美壟斷經營。如果要使企業快速發展,有競爭優勢,只能在價格和經銷產品的特色上下功夫。從現在看,國美是成功的。

一、價格競爭是商業企業最有效的競爭手段

在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包括現在,價格競爭是受人排斥、指責的。在新聞界,很多人將降價競爭等同於低層次、低水平、低檔次的競爭。認為降價競爭,打價格戰,就是惡性競爭,就會擾亂市場秩序,應該受到禁止。有的政府部門對此也沒有清醒認識,如在幾年前,有關部門為了制止一些行業出現的價格競爭,還推出過鼓勵企業間、相關行業協會制定「自律價」的辦法,反對企業進行降價競爭。

實際上,絕大多數價格競爭是正常的、正當的。因為企業的市場競爭行為,很多是通過價格行為實現的。西方經濟學中微觀經濟學的另一個名稱,就是「價格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在現有市場環境、技術條件下,企業如何在市場競爭中,採取合適的價格策略,以取得市場競爭優勢。

對有自己產品的生產性企業來說,產品的價格優勢與品質優勢是同樣重要的,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來自產品的「性價比」。對不從事生產,只經銷其它企業產品的純商業企業來說,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價格。這種價格不僅指商品在商店的銷售價格,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消費價格。對消費者來說,購買商品支出的價格不僅包括直接購買商品的費用,還包括坐車等必要支出、是否方便、時間耗費等。因此,商店因位——探析國美的低價營銷策略置優勢而可能為消費者節省的支出、方便等因素,實際上也是消費者支付價格的一部分。商店為消費者節省了車費等支出,購物方便,節省了時間、減少了麻煩,就等於為消費者降低了價格。這就是為什麼商業企業選址很重要的原因。

有的人不主張價格戰,反對降價競爭,而主張打質量戰、服務戰、品牌戰,認為這才是高層次的競爭。實際上,這與價格競爭沒有本質區別。所謂質量戰、服務戰是在一定價格水平上的,價格水平未變而提高了質量,與降價沒有什麼區別,這是一種隱性降價。如果價格上升的速度超過了產品質量上升的速度,同樣不為消費者接受。

降價對消費者來說,得到的好處是最直觀的。在產品質量不變情況下,直接降價,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一目瞭然。所謂的質量戰、服務戰,經營企業是存在瞞天過海、欺詐消費者機會的,由於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很容易被欺騙,一些企業就是將質量提高當幌子,作為提價借口的。

降價不僅可以成為提高某個企業競爭力的手段,有時對生產某類商品的整個行業都有利,會擴張該商品的整個市場規模。這涉及到需求的價格彈性問題。目前我國消費者的整體收入水平還比較低,電器類消費品仍是大項消費支出,大多數消費者對家用電器類消費品的價格很敏感,家電類消費品的價格富有彈性,降價會使很多消費者的消費門檻降低,不僅可以擴大整個市場需求,也可增加消費者的福利。

二、低價位進入、低價位經營、快進快出,風險更小

從國美的發展看,國美實行的價格競爭是有一定特色的。很多企業也採取價格競爭手段,但一般是先將價格定得較高,或定在一般水平上,用降價作為渲染、吸引顧客的手段或者最後甩賣積壓、滯銷、過季、技術即將過時或已過時商品的手段。這種價格競爭,只是企業的一種經營策略,低價不是常態,不是經常性的。大多數時候,是被動降價或被迫降價。

國美是將價格競爭作為一種基本的經營戰略。價格處於低水平是經常性的,是一種常態,是作為經營、營銷戰略使用的。商品價格從一開始就定得較低,從開始就主動採取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價格,將顧客吸引過來。

國美價格競爭的經營戰略可以用兩點概括:其一,所有商品的銷售價格從一開始就是以低價開始的,經營過程中也維持相對的低價;其二,商品價格一旦定價後,一般不再大幅降價。在其它企業因季節、技術、滯銷等原因採取降價手段前,已經將購進的商品銷售完畢或基本銷售完畢。這種經營方法,是以商品的快進快出為前提的。避免了商品積壓難以銷售、因技術問題最後不得不大幅降價的風險,加速了資金流動速度,使經營產品更靈活,更適應產品升級換代的要求。

三、低價位進入、低價位經營的基本條件是低成本

在競爭性市場,一個企業是否能採取低價位經營策略,取決於其經營成本的高低。如果經營成本較高,不存在較大盈利空間,就不存在採取低價位競爭的條件。採取低價位競爭策略,是不能以低盈利水平、低盈利能力為代價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經營失敗。

低價位帶來的銷售規模的擴大以及單位銷售成本的降低,應使企業的盈利總量更大。低價位經營的目的不能是低盈利水平和低盈利能力,而是高盈利水平和擴大了的盈利能力。這樣才能使企業更具活力,更有競爭力,更有成長空間。

像國美這樣的商業企業,經營成本主要取決於兩種因素:一是經銷商品的購進成本;二是各種運輸、經營成本。包括商品的采購費用、運輸費用、損耗、倉儲費用、租店費用、員工工資、財務成本等。壓低其中任何一項費用,都可對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影響。

在上述費用中,租店費用和商品購入價格所佔比例最大。國美在店鋪選址方面顯然有充分的考慮。在剛進入時,以北京為例,選擇的店址都在三環附近,現在看,三環附近都已比較繁華,但在國美剛進入時的1987年,北京三環附近的大多數地方還是比較偏遠的近郊區,房租價格比較低。這些地方離消費人群也不遠,路程消費者還能接受。當時其它企業的商業成本較高,國有商業企業經營機制又不靈活,於是給了國美以低價位進入和低價位經營的空間。正是由於選址和成本兩方面的優勢,使國美有了以較低價格水平進入家電業經營的條件。如果沒有店鋪租金和進價方面形成的低成本基礎,國美在進入家電經營時,就不大可能採取比大商店價格低得多的競爭策略。

真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是消費者價格,並不完全是經營者價格。只有消費者價格較低,對消費者才有競爭力。經營者價格只是決定消費者價格高低的一種因素,消費者價格還包括消費者采購、運輸等成本和是否方便等因素。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也必須考慮。在北京,國美最初是在三環附近選擇店址,這在當時,消費者在交通上沒有太大的不便,而且不會增加太多的交通等采購費用。而在當時,消費者對價格普遍比較敏感,電器在當時是大宗消費品,也是家庭花費最大的消費品,當時人們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需要積累多年才能擁有購買大型家電的能力,國美以比其它商店低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價格水平銷售商品,對當時月工資一般在100-200元,多的也就是300-400元的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很大是無疑的。因此,國美取得了銷售額迅速提升、企業迅速成長的結果。

四、採取低價位價格競爭策略要注意市場環境

國美採取低價位價格競爭策略進入家電市場的外部環境是不能不提的。因為這種環境目前已經不存在。

國美是1987年在北京最先出現的,在當時北京的家電經營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都是國營企業,其成本很高、機制不活、效率低下、固守傳統體制下的經營模式,國美很容易就可以取得成本和價格上的優勢。當國美採取低價競爭策略時,這些企業採取的是企圖利用非市場力量「封殺」辦法,藉以使國美處於不利地位,比如聯合限價,迫使供貨企業不給國美供貨等。這些辦法其實都不是正規的市場競爭手段。當時國有商業企業的體制、機制決定了這些國有企業不可能採取有效的競爭手段,而長期形成的低效率、高成本經營模式,使這些企業也無力開展有力的低價位競爭。所以,效率較高、成本較低的國美進入以後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實施企業擴張。

但現在,國美這樣企業的發展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一是加入WTO,國外大零售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些競爭對手有著很高的經營效率和經驗;二是國內企業的機制變得越來越靈活,國有企業,尤其是新進入的民營企業,也會採取過去與國美一樣的低成本、低價位策略進行競爭。所以,再像過去那樣採取對國有企業價格優勢的競爭策略,正在逐漸失去存在的環境。

新形勢下要繼續保持價格競爭上的優勢,仍然必須保持成本上的優勢,這主要取決於規模經營。規模經營主要從兩方面降低成本,一是在經營商品的大批量進價方面;二是在經營產品的運輸、配送方面。

㈥ 國美和蘇寧是怎樣的營銷模式

一是強化產品、服務,追求差異化。二是強化與市場的對話能力。

閱讀全文

與國美市場營銷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務培訓方案 瀏覽:730
繽果電子商務 瀏覽:952
工信局電子商務 瀏覽:714
網路營銷的大學有哪些特點 瀏覽:323
微信營銷廣告有哪些 瀏覽:924
農牧民科技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69
上海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英文 瀏覽:153
電商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396
人力資源專業與市場營銷專業怎麼樣 瀏覽:70
重慶廣告促銷方案 瀏覽:547
飯店春節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38
網路營銷的方式和特點是什麼 瀏覽:334
少兒培訓機構活動方案 瀏覽:316
實訓一網路營銷市場分析 瀏覽:26
教師期末工作結束培訓方案 瀏覽:721
教學培訓應急方案 瀏覽:3
雙十二機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7
廣州1601電子商務時尚島 瀏覽:354
烏魯木齊天山區金中電子商務 瀏覽:657
教育培訓開業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