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會展行業市場調查論文

會展行業市場調查論文

發布時間:2023-03-21 19:44:57

A. 當前會展行業所存在的問題

問題?什麼方面的?寫論文嗎?太寬泛了!組展商還是參展商的?問題就太多了。組展商的最常犯的,宣傳重點的錯位,展會中人性化服務的缺失,不重視挖掘細節信息,評估草率。。。參展商就更多了,不分展會類型是個展就參展,忽視展會對於資料的收集,展台的設計於展品脫節,一味追求展台的好位置。。。。拓展會展業務?會展業務不是越寬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B. 談地方特色會展產業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論文

談地方特色會展產業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談地方特色會展產業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前地方特色會展整體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趨勢,對推迅碼動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顯著作用,但其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如社會會展經濟意識低、會展質量有待提高、會展產業區域結構發展失衡等,尤其是在相對不發達的地區。探究不同地區、不同地域特色的會展行業發展,根據地域的實際情況調整制定會展業的發展計劃、提高展會的質量水平,對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地方特色會展展業,以渝東北地區會展產業、合肥市會展產業為例進行案例分析,對地域制約會展產業發展的問題與挑戰進行分析,並提出培養高端人才、加強全社會會展經濟意識和政府嚴格管控會展政策三方面的戰略與對策,突出地方會展產業特色,提高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 :特色會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展品牌;路徑優化;

2021年3月5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合理規劃展館布局,發展會展業,各省級地區紛紛加快大力投入建設會展場館,制定切合實際有意義的會展主題,加大對會展及相關產業的投入,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會展場所,促進地方特色會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拉動區域經濟高速發展。但由於社會會展經濟意識低、政府輕視會展行業的政策實施等,會展的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困擾:場館的數量雖然增多,但是場館面積小、會展質量不高,且會展區域結構發展極為不平衡和不協調;區域性中高端人才不多,缺乏創新創業科技能力;全社會會展經濟意識低,不善於抓住時機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會展,在樹立會展品牌方面仍需提升改進。誠然,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認為根據地區區域實際情況結合地方案例,構建地方性特色會展產業高質量、高效率助力區域經濟發展顯得十分有意義,並提出提高中高端人才培養、提高全社會會展經濟意識、樹立會展品牌等會展發展戰略與對策。

1、文獻綜述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對會展經濟以及會展經濟對地方地區城市發展及經濟增長發展作出相關的研究。李毅超(2005)認為會展場館作為會展經濟的基礎,以優質的服務體系和完善多功能的配套設施為支撐點,通過各種會議和展覽的舉辦,吸引大量參展商和觀眾,在獲得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刺激城市發展[1]。會展經濟對城市發展及經濟增長的研究方面,趙駒(2008)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計算並分析重慶市會展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並提出可以通過物流體系的發展、專業人才的培養、物流技術的創新、法律法規的完善,加快重慶市與國際接軌的進程[2]。葉彬(2017)通過分析渝東北地區發展的政策、資源、區位優勢和區域經濟欠發達、硬體設施薄弱、專業人才缺失、市場化明顯欠缺等挑戰,提出了加速區域經濟發展、完善軟硬體設施、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發展措施[3]。胡亞濤(2013)運用灰色關聯理論計算各關聯產業與會展業的關聯度,從會展基礎設施、會展品牌、會展項目等方面分析了重慶市會展經濟發展現狀,在發揮豎腔聯動效應帶動關聯產業發展與提升城市形象、增強經濟發展吸引力與提供技術信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與改善貿易結構、擴大貿易規模等會展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四個途徑基礎上再提出結合產業集群、增長極等相關理論為重慶市會展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對策[4]。綜上所述,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對會展業的經濟發展略有研究,分析會展行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並提出可改進的戰略與對策。但在地方性區域性上的研究還有欠缺,目前就我國來說,區域結構不均衡余昌衫,不同地方的特色產業研究凸顯還不明顯,但不同地區又具有相對新穎的特色,地方特色會展產業的發展將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本文將對此進行相關研究。

2、地方區域阻礙特色會展發展存在的問題

2.1人才培養分布不均衡且相對落後

伴隨進入高質量、高經濟發展的21世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推進人才的培養,特別是中高端人才的培養。據2020年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的《2020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業大數據報告》,許多工作者選擇留在當地就業,但對於一線城市的高速發展,企業數目持續增加,對於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從而加劇了地方性人才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從中高端人才需求TOP20城市來看,上海、北京位居前兩位,新增高端人才需求佔比分別為11.96%、11.71%[5]。重慶市人才培養相對落後,一些會展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完全脫離市場,專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課程設計不清晰,培養技能欠缺專業性與細化性,甚至以偏概全。

2.2會展經濟意識薄弱,品牌性不高

由於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限制,以及文化差異、思想開放程度等不同,不同地區存在差異。然而會展行業又是近年來剛起步的新興產業,許多企業和民眾對會展行業缺乏清晰的認識,不善於利用會展獲取信息、抓住時機、推銷商品、展現形象、促進穩定長期合作,這不僅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也阻礙了會展產業的相關發展。另外民眾對會展產業的經濟意識也較低、參與度低,且會展的舉辦主題相對復雜混亂,偏離了舉辦會展的真正意義。據調查,合肥市曾舉辦過一些銷售類型的展會,雖然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但實際上忽略了發展會展產業的實際意義。會展經濟拉動發展不僅取決於企業利用資源發展舉辦展會,呈現出效果最大化的原則,同時也需要全社會會展經濟意識的提高。「中國合肥苗木花卉展」「中國國際微商大會」等體現合肥地方特色的品牌會展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相對比於青島的「啤酒節」、廈門的「台交會」等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會展仍有較大的差距[6]。

2.3地方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輕視會展產業的發展

成功的會展行業不僅依靠於科技人才的培養、地理自然條件充裕、交通便利與發達,對於政府出台相關政策的管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會展業為例,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地勢平緩、氣候溫暖宜人,是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交通樞紐,也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城市,發展會展行業具有良好的條件。但同時,據2019年海南省會展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在海口市快速發展且不斷壯大的會展行業中,還存在不少因政府輕視政策審查的相關問題:會展的舉辦缺乏明確的目標,組織管理模式混亂且落後;會展市場秩序混亂,會展舉辦的門檻過低,會展呈現效果差,市場上過多展會魚目混珠,甚至造成「泡沫」現象;會展主題偏離實際意義,混亂復雜;展覽場所展館基礎設施不完善、功能單一、面積小,場館服務管理水平低等問題,都與政府輕視會展行業相關政策有關,導致市場上的展商隨性發展舉辦展會,嚴重製約了會展行業的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

3、地方特色會展產業助力經濟發展的路徑與對策

3.1提高對中高端會展人才的培養

為了培養高新技術、創新創業的高素質、高質量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聚集區和人才特區,部分地區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參考河北雄安新區發布的《關於加快聚集支撐疏解創新創業人才的實施方案》,其中出台多項措施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第一,大力引進高層次新人才。新區提出在2021年全面啟動「雄才計劃」一攬子工程,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加大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兩院院士、相關產業領軍人物、創新團隊引進力度。利用高層次人才團隊致力打造新一批高層次人才,加強人才聚集平台建設,布局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平台,不斷壯大地區的高質量、高素質人才,打造全球人才創新聚集地;第二,政府加大人才培養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工作補貼、物質獎勵、重點科研項目資助力度,使地區人才引進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第三,健全人才服務體系。各個地區均可搭建人才智慧服務平台,對各個實驗室、各個項目健全完善人才「一鍵式、一站式、一條龍」全程服務制度,對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保姆式」優質高效服務。引進先進的功能設施,探索採取多種形式鼓勵企業引進外國專家,留住高層次人才[7]。

3.2加強全社會會展經濟意識,樹立會展品牌

加強會展經濟意識,不僅要加強企業商家對會展運營的經濟意識,還要加強普通市民對會展參與度的意識。企業商家應該靈活運用會展信息,巧妙抓住市場的機會,積極推銷商品,展現良好的形象。對會展行業要進行深入清晰的理解,結合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對展會的舉辦樹立明確的主題目標,在展館中引進多功能基礎設施,完善場館的服務體系,做到呈現會展效果最大化原則。這不僅能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而且更能促進會展經濟的`發展。當然僅加強企業商家的會展經濟意識也是徒勞無功的,還需要加強普通百姓對會展行業發展的認識與了解,達到加強全社會會展經濟的意識。市民要在深層面理解認識會展經濟,不能以偏概全,切忌盲目跟風參加會展,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際需求,有效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展會參加。加強會展經濟意識,提高參與度,有效選擇,盡可能地滿足自身的需求,政府在策劃展業發展時,應該結合當地的綜合實力、地域發展,客觀全面地分析,計劃出適合當地發展的會展策劃書,結合當地的優勢,創建自己獨特新穎的會展品牌。品牌展會不能追求短期經濟效益,而要在參展商數量、服務質量、參展效果等方面逐步積累,穩步增長。

3.3政府嚴格管理會展產業發展

為了促進地方特點產業的發展,拉動助力區域的經濟發展。一個成功的會展行業,需要社會提升人才培養的意識,使低、中端人才向高端人才發展;企業商家要樹立品牌會展,呈現會展舉辦效果的最大化,普通市民要結合自身需求提高會展經濟意識、提高參與度等,這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嚴格管控,嚴格要求每一條制度的施行。針對市場上展館面積小、主題混亂、質量不高、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等魚目混珠的會展,政府應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地區政府應當在深入理解發展會展業所需要具備條件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會展業發展規劃,避免盲目追求數量、盲目發展的局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制定並提高一系列展會質量標准化的相關制度,以達到提高展會質量的效果。當相關職能部門提高展會的質量標准,展會的質量也會隨之上升,促進展會經濟的質量和數量的增長,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突出地方性特色會展產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4、參考文獻

[1]李毅超.廊坊市會展經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5.

[2]趙駒,胡亞濤.基於產業關聯理論的會展業效應-以重慶市為例[J].財經科學,2012(12):73-79.

[3]葉彬.渝東北地區特色會展業發展研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7,04(04):78-83.

[4]胡亞濤.重慶市會展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3.

[5]張扣,蔣曉陽,胡書凝,陳國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會展業創新發展驅動力及提升路徑研究[J].商展經濟,2020(11):16-18.

[6]侯祝松.合肥市會展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9.

[7]陳國慶,方子強,古月,華藝嘉.創新驅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研究[J].商展經濟,2020(08):10-12.

;

C. 展會的數據分析具體需要怎麼做

展會數據的數據分析對展會的領導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對展會的把控通過展商和觀眾兩方面就足夠了;代表展商的是展會的收益,這可以通過展會的財務管理報衣反映;而另一方面就是代表現場觀眾的現場數據分析報告。了解了展商和觀眾對展會的整體便有80%以上的把控。具體的話可以嘗試一下苦瓜展會的專業觀眾管理軟體,這個是基於展會中的各項需求而設計開發的,在幫助展會實現高質量的觀眾管理的同時,也能夠很好的促進展會數字化轉型,滿足展會的多方面需求。

D. 淺談會展人力資源

http://www..com/s?cl=3&wd=%BB%E1%D5%B9%C8%CB%C1%A6%D7%CA%D4%B4

這里有相關內容的資料

至於寫論文,你可以到這里看看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www.paper.e.cn/
論文中國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論文網分類: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國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
大學生論文庫http://www.syiae.com/lunwen
論文資料網:http://www.51paper.net/
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paper/
畢業論文網:http://www.bylw.com/
學位論文: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無憂論文網:http://www.51lunwen.com/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論文庫:http://lib.blcu.e.cn/dt1000/bys/bys.htm
。。

E. 會展旅遊發展調研報告

會展旅遊發展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會展旅遊發展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眾所周知,會展業與旅遊業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展會通常在旅遊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並且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知名的成功展會會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會展旅遊的發展。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部分CPPCC成員聯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就會展旅遊的發展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來看,合肥會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自XX年以來,展會數量每年增長40%。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覽18場);XX年展會69場,比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展覽25場;在xx舉辦了66場各類展覽,特別是XX國際藝術大會,標志著國際展覽的突破,共有28萬人參加。XX年全市舉辦展覽70餘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覽32場),業務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數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XX,全市舉辦各類展覽102個,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其中包括第十三屆中國美術博覽會合肥展、XX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XX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個全國性展覽。XX年,我市舉辦展覽122個,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覽45個,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63.9萬平方米;安徽紅三環體育館舉辦了25場展覽,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商60萬人。

會展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會展運營水平逐步提高。截至XX年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廣告、裝飾、物流等與展覽相關業務的企業近200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規模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廳體系。會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呈現出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適時搬運和期權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會展公司的發展,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的城市成功舉辦了「第二十屆國際藝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購交易會;(連續四年),「第二十屆中國畜牧業博覽會;「第38屆全國新特殊葯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部件博覽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畫博覽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籽堅果美食節。「第四屆華中投資貿易博覽會;有40多個國際和國內大型展覽。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全國性的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也不能輕易申辦,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購交易會;在我市連續四屆的基礎上,決定繼續在XX年和XX年在合肥舉辦,特別是「第四屆華中投資貿易博覽會;合肥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合肥已經成為中部地區主要的區域性會展城市之一。就區域性或地方性培育的會展旅遊而言,已成功舉辦(或持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設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安徽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項目資金對接會;和 other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會;等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大指標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XX分別超過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在XX,逆勢而上,接待國內遊客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遊客14.8萬人,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該市國內生產總值的7.96%,進入了積累財富、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完成了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了旅遊發展會議,確立了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現狀;「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現狀;目標,並把旅遊業帶入「1346 」推廣行動計劃。

旅遊標准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進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准,促進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目前全市有星級酒店和星級接待標准酒店104家,五星級標准酒店10家,上市酒店3家。顧靖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酒店全國品牌前20名;現有旅行社145家,安徽省海外旅遊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收入超過1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位列全國百強。

3.旅遊業和展覽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隨著會展經濟的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在XX年,合肥舉辦了122個以上的展會,有360萬商家參展,占來合肥遊客總數的37%以上,也就是說來合肥的遊客三分之一是展會商家。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博覽會,極大地提升了合肥旅遊展的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的新面貌。但旅遊業的發展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外商。此外,旅遊主題規模的擴大也使得展覽的接待能力不斷提高。

經濟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顯著拉動了經濟,提升了合肥市的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來看,在XX,展會拉動第三產業收入約18億元,同比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貢獻26%。從間接效益來看,會展旅遊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合肥住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從城市品牌推廣等無形效益來看,會展旅遊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對現代大城市的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在旅遊產品硬體方面,合肥缺乏優質旅遊資源。雖然我們的城市被稱為「三國故里,包拯故里,淮軍搖籃」以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聞名,自然旅遊資源方面缺乏自然景觀,發展傳統觀光休閑旅遊的條件不充分。合肥要想提升國家旅遊城市的地位,還必須開發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的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助推器」。據專家估計,會展業的行業帶動系數為1:9,即會展場館收入1元起,相關收入9元起,有利於服務業和通信業。因此,發展第三產業對我市具有重要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的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在過去的良好基礎上,合肥的建設和發展步伐明顯加快。XX年全市GDP 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前列。在極其復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保持著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合肥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為合肥會展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至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已經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經過合肥,大大縮短了它們之間的時間和空間。加上道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合肥作為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提升。通過大力推廣基礎設施「偉大的建設」,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為各類企業帶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同時,合肥科技教育實力雄厚。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等一大批高校和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每千人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排名第二,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技水平為合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依託科技名城合肥,合肥可以舉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旅遊景點30處,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點7處(包拯陵園、匯源、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博物館、豐樂生態園、雙峰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戰役舊址群、戰役紀念公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近年來, 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合作,共同推進,積極開展「 聚焦包公的故鄉」媒體采訪推廣,組織旅遊大篷車推廣,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博覽會、中國惠州美食節、合肥鄉村旅遊節、紫蓬山國際山地車賽等一系列節慶展覽,塑造「包公故里,濱湖新城科教基地現狀;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顯著,泰國韓國包機、上海太原專列湧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開放步伐明顯加快。與合淞、潮、無縫對接,打造湖國家旅遊區;以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為依託,打造銅黃河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中國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地區,創造「兩山一湖綠色之旅和合肥」「科教城魚米之鄉;鳥巢和雜草之旅。,成為安徽省十大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支持會展旅遊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去年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發布了《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年來,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出台並進一步完善。成立於XX 「合肥會展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合肥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XX年5月,《關於加快發展會展業的若干意見》出台,成為合肥會展管理的指導性文件。XX年,市會展辦、商務局、財政局聯合下發《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進一步加大對會展發展的支持力度。XX年,市政府發布《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計劃》,進一步加強會展服務保障。XX年,市政府調整了會展領導小組成員,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加強和豐富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和完善了會展辦的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XX年,為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關於加快合肥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印發了《促進和鼓勵合肥市會展業發展的實施細則》。

進一步規范會展旅遊市場秩序。由於大部分展會都是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所以以往的展會「Crash 」同一時間表的重復展覽經常發生。近年來,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強協調和指導,通過會展行業協會推動行業加強自律。目前,各專業會展企業和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館和單位,依託各自特色,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組織展覽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展覽市場秩序明顯改善。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的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資源豐富的先進旅遊城市和地區相比,合肥不在邊上,也不在海邊。它不以山水聞名,也缺乏著名的旅遊景點,如北京的故宮和Xi的兵馬俑。此外,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業規模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雖然歷史文化遺址很多,但成熟的景點很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總體規模較小,多為歷史遺產,其中包墓地屬於搬遷類,李府屬於重建類,其他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沒有太大優勢。

缺乏大型旅遊項目的支持。長期以來,我市缺乏大型旅遊項目的支持,存在品牌效應低、品牌支持不足的問題,缺乏強大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小,競爭力不足以吸引遊客來合肥。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投資不足,我市一度失去了打造蕪湖方特那樣強大的現代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業不可忽視的短板。

會展業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國內展會數量不足,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尚未形成。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相比,國際展會太少,圍繞合肥和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規劃舉辦的區域性展會也很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目前,我市會展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有數百家甚至數千家會展企業。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而且實力弱。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諸多問題。有能力經營全國性、專業性展會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知名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和技術手段上存在巨大差距。隨著我市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展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缺乏精通會展設計、會展組織和策劃、了解國際慣例、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會展專業化、合作化格局尚未形成,會展安保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的發展體系並不順利。1.會展辦的協調工作:大型展會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多個部門,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重,客觀上要求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只是一個臨時的協調機構,但是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種大型會展活動的日常事務越來越多。會展辦現有的設置極不適合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

城市承載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會展旅遊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酒店、通訊及配套設施都有較高的要求。與發達城市相比,展館、配套設施、配套能力等軟硬體條件差距較大,難以滿足國際、國內大型展覽的需求。一是展廳面積不足。除了國際會展中心的室內展覽面積為37000平方米,其他三個展廳的室內展覽面積都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的星級酒店、大型商場、高檔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足,參與商戶的高標准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以保證。展廳還處於單一運營狀態。第三,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限制,我市蘿崗機場只開放了合肥—首爾、合肥—兩架飛往香港的國際航班。國際航班稀缺是我國海外旅遊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展會期間,道路交通不暢、公共交通能力不足、車輛停放困難等矛盾也很突出。

3.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會展旅遊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和未來會展旅遊的發展存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更嚴峻的挑戰。但合肥會展旅遊總體前景看好,前景較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因此,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工作力量

對於會展業和旅遊業,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合肥市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職責,但都各司其職,未能充分整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的主導驅動力,沒有完善相應的立法和監管機構。要把會展旅遊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我們城市還缺少一個管理部門。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擁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我市在XX ldquo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現狀;,報告提出「完善領導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力量,將市會展辦列為市政府直屬單位,並抽調相關部門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增強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果編制上有約束,可以從相關部門調人,加人但不加。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會展場館建設和改造,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建設為契機,有效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問題「瓶頸」,以創造「中國著名的會展城市「打好場地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我市會展綜合承載能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國內大型展會的很多資源都掌握在北京的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中。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爭取的基礎上,政府相關部門應主動幫助協調聯系,以獲得上級部門的支持。同時,對於一些影響力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應加大人力和財力的投入。加強工作網路和聯動機制,特別是政府各部門、各縣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范、快速的准備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工業和科教優勢打造合肥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的同時,也要注意引進國際國內的會議和論壇。在此基礎上,通過比較展覽項目目錄,結合我省和我市的產業優勢,努力擴大展覽類別和規模。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領先的會展品牌,將有限的資金集中在幾個影響力大、效率高的重點市場,比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床展,義烏的小商品交易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和我市工業、科教資源優勢,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提升我市會展旅遊的市場競爭力。在XX年和XX年,我市分別評為「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籽堅果美食節。等待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要重點扶持和提升這些品牌展會的規模和檔次,爭取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領先品牌。

4.培養和壯大市場主體,聚集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企業和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已經遇到「軟體跛行」尷尬,但它的快速反應會「10100項目」(三年內培養1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和100名會展專業人才)被提上日程,目標是打造會展專業人才「儲備銀行」。至於會展企業,合肥的從業者大多是半路出家的。雖然他們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基礎薄弱,對國際展覽的運作模式了解不夠。要努力引進一批全國有影響力、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我市有基礎的龍頭會展企業,鼓勵龍頭會展企業多辦展會,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和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規劃,使我市會展業健康快速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機制,培養高素質會展人才。建議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會展經驗和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管理人員,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建設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修訂旅遊總體規劃

「141 」發展戰略,適應現代濱湖城市建設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打造2020年合肥旅遊業高標准、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對國家旅遊規劃單位進行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概念性旅遊規劃,選擇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更加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可以准確判斷旅遊發展的大趨勢,擺脫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和周邊地區激烈競爭「三花」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營銷手段、市場突破等問題。

6.建議成立合肥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點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4a景區、部分酒店、旅遊車隊、多家大型旅行社、旅遊相關企業,組建合肥旅遊集團,整合合肥旅遊資源,把合肥旅遊業做大做強。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從宏觀角度代表市政府進行管理,而市旅遊集團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益超過10億元的大型跨地區、跨行業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旅遊業,啟動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導向、社會資本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資支持體系。

7.加快重大旅遊項目建設,做好旅遊產品開發

實施「太陽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為突破口,提升合肥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地區,圍繞國家鼓勵和我們的需要,規劃一兩個超過20億元的休閑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選派專人吸引外資,力爭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8個重大項目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建設,重點推進紫蓬山森林公園、大榭都市農業公園、岱山湖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應加快工作;瑤崗渡河紀念館要精心規劃運營模式,更能體現旅遊內涵;推進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國博覽會舉辦一個聚會。江淮合昌」在「惠·豐丸·雲;有特色的大型舞台表演,類似「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一類大型現場演出,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促進區域旅遊合作

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第一,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審查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長三角城市形成無縫對接;加快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互聯互通,力爭納入華東旅遊新線,加快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閑基地建設。二是促進與中南城市的合作。抓住合武高鐵運營機遇,推進與武漢等中心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持「第十一屆華南旅遊城市合作年會;促進與10多個南方城市的旅遊整合。第三,立足省域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聚焦省級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山和水」,周邊溫泉、湖泊、森林、丘陵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何超六大的旅遊合作;實施淮河一體化戰略,推進淮河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統一劉超和懷斯市電話區號,促進戰略合作。

9.關於幾個具體問題的建議

1.合肥新十景之一的漠河花園即將對外開放。目前該景區仍存在用電問題,建議盡快協調解決;

2.建議優化外國教練進入合肥市的通行證手續;

3.建議解決李鴻章故居停車難的問題;

4.建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推動我市部分高校向社會和遊客開放。

;

F. 關於會展物流管理論文

現代物流的發展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應用,同樣作為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會展物流,在日益發展的會展經濟活動中凸顯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鄭州會展物流發展淺析

摘要納行:鄭州應在中原經濟區發展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會展業是鄭州著力發展的服務產業,但與之相關的會展物流發展緩慢,制約了會展經濟的發展,必須通過 *** 政策引導、加快物流資訊化建設、強化物流合作、培養會展物流專業人才,促進鄭州乃至中原經濟區的全面振興和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 鄭州會展 會展物流

2011年10月9日,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中原經濟區建設已提升為國家戰略,人口和農業大省河南將迎來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鄭州是這個經濟區的最大中心城市,位於區域結構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核心作用,需要充分地認識和把握,很好地運作和發展。優越的中部區位優勢,加之便捷的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條件,使鄭州成為一個巨大洞畝嘩的消費與流通基地,其現代市場覆蓋力強。所以一直以來也是國內多種會展的首選地之一,著名的「全國糖酒會」發祥地就是鄭州,所以鄭州堪稱我國會展經濟的搖籃城市。鄭州會展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內外會展界的廣泛認同,鄭州先後被推選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會展新銳城市、2005年度中國最佳會展城市、中國十大會議中心等稱號。

一、鄭州會展物流發展現狀

十一五」時期鄭州市會展業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年均增幅超過20%,已成為全市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2006-2010年,鄭州市共舉辦展會441個,展覽總面積574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大型展會47個,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展會127個,如圖1。目前鄭州會展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二線城市前列,在中部地區位居第一。會展業對餐飲、住宿、交通、展覽搭建、禮儀等行業強大的拉動作用也在「十一五」期間得到充分體現。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以來,全市會展業平均每年的直接收入在7億元左右,每年帶動相關產業收入70億元以上。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河南家禽交易會、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河南糖菸酒會等展會,已經成為中部地區同行業規模、影響較大的展會。

圖12005-2010鄭州展會數及展覽面積

會展物流作為現代物流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比一般運輸、配送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服務性,屬於高階物流。與傳統物流體系相比,現代會展物流模式具有如下特點:服務的耐謹專業性、流程的時效性、展品的安全性、資訊的實時性。近年來,鄭州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國際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然而,會展物流業的卻沒有相應的發展,從鄭州乃至我國會展物流發展現狀來看,與國外同行業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一會展物流運作仍採用傳統的展品物流模式

展品物流模式指參展商自行組織物流。展品物流運作模式的弊端明顯,其一是成本較高,服務水平較低。由於會展主辦方沒有指定物流服務商,各參展商要自己尋找物流供應商,來完成展品從參展商處至展覽場館的運輸、儲存、保管、裝卸等作業,以及展覽結束後的回運等工作。而單一的參展商展品物流量小,運輸品規格不一,無法爭取到較好的價格,同時參展商也難以獲得全面有效的服務。其二是資訊不暢,反應滯後。由於沒有建立展覽主辦方、參展商、展館方、物流服務商共享的資訊管理系統,物流公司必須與會展組織者事先溝通,告知對方何種展品何時到達展覽場館,會展組織者再與場館方協商確定展品進館時間;進館之後,參展商才能開始展台的搭建、布置、裝飾等工作。因為各參展商都有自己的物流供應商,資訊的流動發生在眾多的物流供應商、展覽主辦方、場館方之間,線路繁雜,溝通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資訊流通受阻現象,協調困難,導致展品在場館外滯留或者留給參展商布置展台的時間過短。

二缺乏有實力的物流服務商

現階段,鄭州大多數的物流企業還未完成向現代服務型的物流提供商轉變,能為參展商提供的僅是一些最基本的運輸、倉儲業務,能開展會展物流業務的專業公司很少。參展商對專業會展物流服務需求強勁。會展組織方希望能很容易的找到這樣一家富有經驗的會展物流專業公司,他們不僅提供展品的巡迴展出運輸及展品的專線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協調、解決會展物流中的一切問題,能提供全程服務。而現實是不得不依靠搬家公司來幫忙,而大量的搬家公司為客戶提供初級的、低水平的運輸、搬運業務,致使展品不能及時運到位,影響布展進度,撤展時也會遇到類似問題。目前我國幾乎沒有專門從事會展業務的物流服務商,行業內若干有名氣的物流企業也僅是將會展物流服務業務作為自己服務的內容之一,中國會展物流目前狀況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會展業發展的要求。這一方面是因為會展業務涉及到商務、法律、貿易、營銷、管理等諸多專業,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從業經驗的人才,才能設計出優秀的物流方案並付諸實施;另一方面是因為會展業務幾乎囊括了運輸、保管、保險等所有的物流環節,不同業務之間時間上缺乏連貫,將其作為主營業務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上述因素致使國內的物流企業在開展會展物流業務方面顧慮重重,造成了我國有實力的專業物流供應商較少。

三物流服務商專業技術水平低

一次成功的會展,需要整個會展服務供應鏈中各節點,包括會展舉辦方、參展商、物流服務商、展館方、展位設計服務商等,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協調一致。優秀的會展物流服務商不但能夠為參展商設計合理的實施方案,而且可以代替參展商完成參展樣品的提貨、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搬運、布展,以及人員組織、排程、管理,裝置的供給、保養、回收,保險等一系列服務。而鄭州的物流企業只能達到會展運輸商的水平。在物流公司提供會展物流服務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服務質量問題。一是當展品到達參展地的貨場之後,將展品搬運到展館的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不好,貨損貨差時有發生,時間上也難以保證,二是難以實現對貨物資訊的跟蹤,展品裝車出去以後,查不到貨在什麼地方,遇到事故也難以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四 專業人才缺乏

會展物流是一新興的高階物流行業,而目前國內專業人才不足,符合參展商要求的會展物流經理人更是鳳毛麟角。一個完整的會展物流方案是運輸、保管、保險、商貿、廣告的 *** ,這就要求會展物流從業人員不但要有廣博的商貿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除了掌握一般物流知識,具有一般物流技術與管理技能外,還必須對會展業有所了解。目前大多的物流從業者是從物流相關專業轉向會展物流服務的人員,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許多東西要學。會展物流服務需要的是復合型的經濟管理人才,只有多方位、多形式的培養會展物流人才,才能給會展商提供更高水準的全程物流服務。人才的缺乏,將長期制約中國會展物流業的發展。

二、鄭州會展物流發展建議

鄭州承東啟西,聯南通北,是推動中西部互動協調、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對支撐中部崛起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突出發展特色展會

鄭州位居中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且交通發達,優勢明顯。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方便、快捷。在這里參展,能夠使大批貨物大進大出、快進快出,使廣大客商既節約時間,更節約費用,達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目的。鄭州應多舉辦大型機械、建材、農產品等物流量大的會展,同時也更有利於促進和拉動鄭州物流業的發展。

二加快物流資訊網路建設

物流資訊網路和綜合運輸網路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平台。加快資訊化程序,建立智慧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現代物流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構建公共物流資訊平台。在會展物流方面,首先可以通過資訊系統和網路技術進行品牌宣傳,為會展組織者提供會展物流服務或相關資訊,以解參展商的苦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物流公司之急,同時通過品牌,提高佔有率。其次電子營銷網路實現網上訂艙、單證製作、以及在鐵路、港口、船舶、海關等外界資訊交換方面實現計算機管理與聯網。另外,通過資訊系統,實現會展貨物跟蹤與實時查詢,為參展商的個性化服務提供條件。

三強化物流合作

合作與聯盟是處於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成功公司的重要經營手段,同樣合作與聯盟也是物流公司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成功開展會展物流服務的途徑。合作與聯盟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與展覽公司或會展中心的合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大展覽和會議層出不窮,與會展公司的合作,也就是抓住了源頭,抓住了客戶,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各地區國際展覽公司,各大型運動賽事組織者,及著名國外展覽公司都是潛在的合作夥伴;二是與國內外長期從事會展物流的物流公司合作,取長補短,實現規模效益,做強做大。

四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要為參展商提供高水平的服務,有求會展物流服務商具有健全的國際和國內操作網路、專業的報關隊伍、專業會展包裝能力、專業的展場操作能力、專業的干線運輸能力和轉運能力、協助布展的能力、大型展品的裝卸和就位能力,能為客戶提供從門到展台的一攬子會展物流解決方案。這就需要一些復合型會展物流人才。對專業會展物流人才,需要多方位、多形式的培養,通過舉辦各類會展,從實踐中鍛煉培養會展物流專業人才,並組織專門培訓,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教授介紹會展組織、設計、建造及運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會展組織人員的經營管理技能和外語水平,提高整體素質培養一支我們自己的會展專業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張良偉、郭麗芬:我國會展物流發展中的問題及博弈分析 [J].中國集體經濟,201005

[2] 李新瑜:淺析鄭州會展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J].商業文化,201108

[3] 譚偉:中國會展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J].貿易經濟,200804.

[4] 胡曉、楊靜:會展物流的現狀分析和發展態勢 [J].中國商界,200904

範文二:由上海世博會初探會展物流發展

摘要:在我國,會展業被稱為三大新經濟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昆明園藝博覽會、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相繼召開。由會展物流帶來的物流經濟和會展經濟引起人們的關注。文章以上海世博會的召開為背景,分析國內外會展中的物流服務,探討會展物流的相關概念、特點,以及在會展經濟中的重要意義,為會展物流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世博會;會展物流:會展經濟:對策研究

近年來,越多越多的國際性賽事和展覽活動在我國舉辦,為我國會展物流的發展提供契機,使物流業發展趨向規模化、柔性化、智慧化、資訊化和人性化;同時,為建設輻射全國、連線世界的服務供應鏈,打造高效便捷物流服務帶來新思路。

一、上海世界博覽會簡介

世博會ExPo,是綜合反映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動,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類。迄今已舉辦50餘次。

上海世博會將於2010年5月1日拉開帷幕。現階段各場館正在有序建設和布置中:各項配套的基礎設施、交通站點、流通要道,如機場、鐵路、公路、水路以及包括公路、越江通道、公共客運交通、靜態交通在內的市域交通等,因上海特殊的交通咽喉地位和世博會選址的「親水」特徵,也正在按計劃新建和完善中。2008年6月25日,泛聯國際貨運Agility正式與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簽約,成為指定物流服務商。

二、會展物流的概念

會展物流是一個較新的概念,從會展運輸和物流系統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會展物流是指為保證大中型會展開展,由除主辦方和參展方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保障各項與會物資流通的實體流動過程;包括會前對展品、場地基建設施、生活資料的運輸和儲備:會展中物資的正常供應並流向消費者:會展後將物資回收利用或恰當處理。

該系統供應鏈由會展組織者、參展方、供應商、建設方、資訊服務方、 *** 相關部門組成,以會展組織者為核心,第三方物流企業發揮作用,整合其他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完成物流工作、滿足會展需求。並將適合的產品流向適合的消費群體。

其服務供應鏈如圖1所示,各節點由會展運輸商Exhibition TransportationServers,ETS提供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在會展物流的發展中,要盡力將會展運輸商ETS向會展物流服務商Exhibition Logistics Servers,ELS轉化,以更好地適應大型會展對現代物流的要求。

三、會展物流的特點

一專門性、集聚性、動態性

首先,會展物流為世博會的特定主題提供專門物資的運輸。上海世博會以「城市」為主題,由此帶來的基建材料、裝修材料和跟隨旅客的行李的流通是重中之重。其次,會展物流產品在短時期內集聚涌人,小批最、集散性高的物品流通經常發生。再次,以應對會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須對可能需要的產品、材料做快速響應處理。

二持續時間長

昆明世博會持續3個月。奧運會16天,而上海世博會則要6個月。在這184天中,不僅要持續滿足世博會大量大會用品、建築、裝飾、包裝等的需要,還要處理好各國 *** 首腦、商務人士、技術人員、與會賓客、遊客行李的出入境。會展物流要保持在長時間內持續提供優質快速的物流相應服務。

三參與人數眾多

昆明世博會吸引了69個國家和26個國際組織參加,至2008年入園參觀的海內外遊客總人數達940多萬人次。上海世博會預計展覽期間吸納7000萬參觀者、200個官方參展者、逾25家合作夥伴和贊助商以及社會大眾,此次世博會的預計參觀人數突破歷史新高。

四綠色物流、逆向物流要求高

作為保障性環節,高效優質是會展物流的基本目標,除此之外,對能源、保護環境提出高要求。同時,對展會期間產生的大量生活、生產廢物,要進行合理、高效、妥善的銷毀或迴圈利用。與此相適應,展會物流的評價體系也應在相關指標上有較高標准。

四、會展物流發展分析

一發展前景分析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的會展數量以20%的速度遞增,其中針對汽車、生物醫葯、IT、建築、環保等行業的會展市場發展尤其迅速。從長遠看,會展物流將成為會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促進社會整體服務水平的提高。

1、高利潤。據統計,1993年大田世博會收益12500億韓元,增加外匯收入4455億;1999年昆明世博會成交金額150億元;2005年愛知世博會則在危機中成功實現100億日元的贏利。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必將使上海港進出口量成倍增長,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增長1倍,國際運輸與貨運代理行業的業務量和收益將迎來鼎盛時期:帶動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旅遊業繁榮。

2、推動物流業資源整合和優化。會展物流為第三方物流市場的發展策略、資源整合、供應鏈優化和系統優化提供一定的方向。在服務專業化、流程精細化、技術科技化、管理資訊化的思想下,第三方物流業將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同時,在成功運作會展物流的實踐中,提高自身企業知名度,進行品牌建設。

3、解決經濟危機下物流業的就業問題。在奧運會製造的一波物流高峰過後,類似世博會的大型物流合同。一方面積極挽救物流業,促進物流企業在挑戰中完成必要的重組和跳躍式發展,另『方面,加大對物流業中高階人才的需求,緩解部分就業壓力。據資料顯示,2000年僅在德國舉辦的130個專業性的國際貿易博覽會,就創造了23萬個就業機會;2001年上海物流業從業人員達45.24萬人,比1990年增長6倍,至世博會召開,上海物流業將增加100萬左右的就業崗位。達到180萬。

二會展物流發展的瓶頸

1、物流市場發展不成熟。現階段中國物流市場還未形成健全的市場機制、規范的競爭秩序、合理廣泛的行業統一標准和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這使得物流業受傳統計劃體制影響較大,物流流程脫節現象造成了運輸工具資源浪費、能源消耗、人員分配欠佳,直接影響現代化的綜合性物流服務體系的形成。

2、市場需求匱乏。當前會展物流尚未進入物流專業化市場,一般以簽訂第三方物流商為合作企業的形式提供一切物流服務,甚至一些會展並不刻意注重其物流外包和會展物流需求。導致國內物流企業難以找到合適的鍛煉機會和改進方向,使國外會展物流商在該市場上占據有利的領先地位,本土企業慘淡經營。

3、物流業自身實力和能力欠佳。國內物流企業目前仍堅持「大而全」或「小而

全」的經營理念,業務范圍較為局限,企業規模小、服務功能單一、管理水平落後、對物流資訊的收集加工利用程度較低。對比物流業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在工業企業中,原材料物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的比例分別為75%和80%,而我國僅為18%。這樣的經營實力和物流能力使得會展方難以與其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4、資訊化建設程度低。會展物流要求各相關方建立資訊管理系統,進行物流資訊最大化共享,協作完成任務。但是目前只有大型物流公司願意投資大量資金和人力建設,這在國內市場中小型物流企業居多的大環境下,是對物流企業整體發展的最大制約。

5、專業人才缺乏。據調查,北京市物流企業員工中本科畢業及本科以上學歷16%,專科學歷10%,中專學歷22%。高中學歷34%,小學及初中學歷18%。上海市場構成大致類似。物流專業人才比較匱乏、員工素質較低的問題從根本上影響著會展物流的實施程序和發展速度。

五、會展物流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制定會展物流服務的具體服務要求和規范、細則、法規

當地 *** 要注重角色的轉化和培養,以「服務」性 *** 的理念重視會展經濟,制定並完善一套詳細的會展物流運作流程。從事會展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則需要進行合理統一的規劃,建立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綠色物流網路,實現快速高效的綠色物流服務。會展主辦方更要將物流服務對展會的影響充分估計,建立科學公正的物流服務供應商競標規則,及時對其進行服務評價,保持互信互動的長期合作。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細分、優勢重組

要解決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服務上的短暫性、系統化不強、專門性差等問題,減少對時間、資源和資金的不必要佔用,第三方物流企業應將已有的服務型別進行細分,對相同步驟和環節以「協作共享」為原則設計,對專門的物流服務則制定相應配套的服務要求和實施流程,達到「優勢需求」的目的:企業自身從運輸、倉儲、配送、機械化、自動化等各方面提高,依託現有物流網路,完善適合會展需要和發展的專門網路。

三加強物流資訊建設

首先,面向企業內部管理,依據企業規模建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物資采購管理MRP、企業資源管理ERP等EDI手段和方法;其次,面向展會需求,充分運用條形碼、無線射頻、GPS、GIS等現代物流資訊科技,應對不同的管理監督。滿足資訊服務要求,保障展會高質高效進行。

四致力於人才培養

會展物流具有強大的關聯帶動效應,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將得到提高。人才培養一方面要依靠高等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等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作用,另一方面加強資格認證的力度、廣度和深度,選拔理論和實踐兼備的全方位人才,為會展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輸入新鮮血液。

六、結束語

世博會開幕在即,上海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有條不紊進行,世博會物流服務高速運轉,保證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商流和技術流六大流通的通暢。隨著我國會展經濟的蓬勃發展。無論是會展的需要,還是物流企業自身建設的要求,必然要求會展物流服務業跟上步伐,在會展經濟中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參展指南[S],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2007

2、孫文一。丁敏,把握世博會契機推動上海會展物流業發展[J],經濟物流,200710

3、陳大為,世博會微觀系統中關於人流和以人流為基礎的物流系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4、楊東援,世博會交通體系中的物流系統規劃[J],世博經緯,20052

5、上海市綜合經濟研究所咨詢中心,世博會對上海物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上海綜合經濟,20065

6、揚揚,楊東援2010年上海世博會物流規劃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20068

G.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揮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範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遊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製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於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會展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順應規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進入wto後,政府痛下決心順應規則,轉變職能,退出對市場經濟運作的直接干預管理。政企不分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企業可盼的關系協調、信息傳遞、市場規范等服務與管理的職能將由行業協會來實施。因此應發揮協會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盡早成立全國性的會展行業管理組織,並採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全國的信息網路;理順與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關系,取消價格多軌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展覽環境和競爭秩序,在操作上力爭盡快實現規范化,並與國際慣例逐步接軌。另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觀調控會對展會的質量和會展公司的資質進行市場化、動態化和評估和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准制和登記制。使會展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據悉,目前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展覽業管理方面的相關法規,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會展業的立法工作。如國內展覽業的第一個地方法規--上海展覽法規,已進入起草階段,主要內容是理順行政主管部門和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之間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病,也將考慮展覽公司辦展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

(二)改進服務水平,加快人才培養。會展業屬於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它不同與第一、二產業,是一個營銷的過程,關鍵是人才、客戶和服務,對資金的需求並不突出。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提高軟體服務,如設立相關的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專業觀眾檢錄系統,還要改善硬體設施建設,如設立郵局、必備的商務服務部門和專線交通等。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外資和展覽管理人員進入中國,將會帶來國際會展業的先進經驗、理念。有了好的理念,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會展人才,制定規則和制度,提高軟硬體服務。會展專業人才奇缺是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會展專業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有關部門應及時組織舉辦展覽專業人員的培訓班、講座。這種培訓班、講座非常重要,因為大專院校學習的學生從現在起少則3年,多則4到5年才能掌握專業理論,日子久遠,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從事展覽工作的人員大多具有實踐經驗而缺乏理論知識和先進、現代的展覽管理手段,若能通過短期培訓,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會展應走向產業化和品牌化。加入wto後,隨著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外國會展公司的大舉進入加劇了我國會展市場的競爭,促使了我國會展業面向市場,在競爭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展覽集團、實現資本擴張,提高企業組織規模,走上產業化之路。

H. !!!!!!!!!!請大家幫忙找點論文材料!!!!!!!!!!!!!!!!!!!!!!!!!!!!!

完善公司治理與管理會計創新

[摘要]本文認為,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全面認識。財務會計信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公司治理的要求;而管理會計也需要重新構造其目標和方法體系,才能有助於公司治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為公司的內外部服務,兩者的差異從根本上說源自信息披露是否具有強制性。為推進管理會計的改革和發展,應重視會計系統的環境因素、管理制度創新與規范的結合和會計信息的內在性質。

[關鍵詞]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公司治理

一、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系統與公司治理有著天然的聯系,有效的會計和審計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關重要的手段。根據當代企業理論和證券市場理論,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領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助於抑制"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問題,是出資人如何激勵或約束經理人員,使其盡可能地努力經營以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有利於減少信息不對稱現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從而達到控制代理成本、抑制 "內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於遏制管理腐敗。盡管有效的會計和審計制度對遏制管理腐敗的作用程度與公司治理的模式有關,但這種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無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於完善ceo和執行董事的激勵機制。ceo和執行董事的報酬如何與公司的績效相匹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激勵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矚目的課題。一般認為,高級管理人員的短期激勵應以會計盈餘為基礎,長期激勵則以市場價值為基礎。所以,會計盈餘的計量也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基礎之一。

第四,有助於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監控。盡管國際上自80年代之後,人們對資本市場監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懷疑,但充分有效的會計信息有助於增進這個有效性則仍是共識。尤其是如年代以來,通過資本市場重構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見消退,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資本重組的代價,廣受關注。

第五,從根本上說,有助於投資者信心的提高。因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機制有助於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有效地保護作為"委託人"的外部投資者的利益,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筆者認為,除上述這些方面外,有效的會計信息系統還與公司治理的下述層面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第一,董事會有效性的提高和對股東責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實務中,董事會的角色日益受到關注。為了真正對股東負責、確保公司目標的實現,董事會成員必須在推動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重大決策的制定者,而這種參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有效的會計信息。

第二,對其他利益相關者責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標不能只是股東利益最大化,還要考慮與其有長期利益關系的其他人員的利益。80年代以來,美國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對公司法進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經理為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服務,而不僅僅為股東服務。保障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應有權利、維持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良好關系,同樣需要建立在可靠、豐富的會計信息基礎上。

第三,ceo業績目標的確定。盡管ceo的業績目標取決於公司對ceo職位角色的認定,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的目標價值取向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ceo的業績目標總會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業績要素,這些業績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會計指標予以反映,業績實現情況也需要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估。與ceo業績評估不同的是,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估主要在於對它們自身活動有效性的評估,而不是判斷公司日常業務決策的有效性,因而這種評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作為出發點。盡管如此,這類業績評估仍會注意到公司財務的成敗,而且評估程序和披露途徑也仍要涉及到會計信息系統。

第五,人力資本定價。人力資本定價是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報酬的確定基礎。只有在對人力資本恰當定價的基礎上,對管理人員的各種激勵機制才能有效地運作。而人力資本定價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化行為,它也必須依賴充分有效的會計信息。

綜上所述,要達到公司治理目標,必須進一步認識會計信息系統的作用,切實維護會計和審計活動的權威性,提高會計和審計信息質量。

二、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為什麼財務會計信息不能完全滿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發揮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應有作用,單靠財務會計系統顯然是不夠的。由於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是一項公開性很強的行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圍、數量和質量必須遵循一定的會計標准。財務會計信息更多地承擔對公眾的責任,因而必須嚴格遵從 "透明性"的要求,強調信息的規范性,在性質上完全是強制性的。

第二,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以財務信息為主。盡管現在財務報告也強調要提供某些非財務信息,但畢竟這些非財務信息只具有補充性質。

第三,成本效益原則的遵循。盡管信息披露的成本與效益往往難以准確計量,但這並不妨礙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時對與之相關的成本與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斷。在規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認為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經濟利益的信息種類,企業才有可能"額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業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信息,企業在披露問題上一定會持謹慎態度。

第五,市場和文化背景。市場和文化背景,如對信息不足與信息過剩的不同理解、對 "自願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對信息披露的數量也有直接的關系。

正因為上述這些原因,財務報告所承載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無法從現行財務報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滿足。實證研究結果也支持這一判斷。如據吳聯生博士調查,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認為未來機會與風險、財務預測、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會計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佔60%以上。這些信息傳統上均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顯然在現行財務報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這樣,提供滿足公司治理目標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會計系統,管理會計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維持治理結構的高效運轉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傳統理論的局限性,現有的管理會計系統還很難承擔起這個責任。因此,拓展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必要性,己顯得十分重要。

三、圍繞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會計體系--目標構造與方法構造

(一)目標構造

1.管理會計目標所包含的兩大問題。會計目標實際上包含了會計信息向誰提供 (服務對象)和提供什麼 (服務范圍)兩個問題。管理會計現行理論在這兩點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務對象而言,長期的誤區是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區分為對外服務和對內服務,一般的描述是"財務會計主要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會計主要滿足企業內部需要"。這個提法在理論上非常含糊,導致了許多歧義。最受非議的是,難道企業內部管理者不關心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報告?人們還注意到,現在公司外部對過去認為屬於管理會計范疇的許多信息也十分關注。因此,會計信息系統的內外區分法已越來越與現實相悖。實際上從滿足企業系統的最終目的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並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並且應該為公司的內外部服務,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於信息披露強制性程度的差異。況且,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范圍和質量要求,與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聯系,而並非一成不變。因此筆者認為,對外財務報告和對內管理報告的稱呼,不如用 "強制性信息報告"與"非強制性信息報告"的名稱更為恰當。也就是說,凡按法定要求必須公開披露的信息,均屬於"強制性信息報告"的范疇;沒有強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與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有關的其他信息,則屬於"非強制性信息報告"的范疇,由企業自行決定向誰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會計的服務范圍而言,西方的主流觀點是:第一,為制定決策和計劃提供信息,並作為管理隊伍的成員參與制定決策和計劃過程;第二,協助經理們指導和控制經營活動;第三,激勵經理和其他雇員完成組織目標;第四,計量和評價組織機構中業務活動、部門和其他雇員的績效;第五,評價組織機構的競爭位置,並與其他經理一同保證組織在產業中的長期競爭力。這樣的表述盡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領域,比如激勵經理完成組織目標,但從整體上看,它還沒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觀需要。筆者認為,管理會計目標必須明確指出服務於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雙重要求。服務於公司治理是管理會計創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關性消失了"這一名言,當代管理會計所失去的最大相關性恰恰是沒有充分關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務於公司管理層面為主的傳統管理會計理念在解決現實信息需求上已顯得極不適應。

2.管理會計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根據上述分析,會計兩個子系統的總目標可否作這樣的表述:財務會計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強制性信息,管理會計是為實現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強制性的相關信息。圍繞其總目標,管理會計的具體目標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關者提供非強制性相關信息。在這個領域內,有三個方面特別值得關註:一是未來預測信息。相對於財務會計報告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狀況,未來預測信息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的相關性更大。至於預測信息披露的范圍、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雙方自會達到"均衡點"。二是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有助於對企業深層次的了解和評價,同時也有助於預測企業的未來。對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財務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比財務信息具有更大的價值。三是社會責任信息。包括對債權人、職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社區和公眾等方方面面責任的履行情況,都需要適當披露。

第二,輔助和審核管理決策。盡管這是管理會計的傳統職能,但要從體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和在長期經營中最佳使用經濟資源的要求重新認識。

第三,服務於內部控制、快捷准確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這里所言的內部控制包括兩個層次,一是適應公司治理的需要,對執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對公司日常運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勵與補償系統,為業績考評和確定報酬方案提供依據。包括對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責任中心及其各類員工不同層次的評價和激勵。

第五,為企業經營創新和組織制度創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體目標沒有區分哪些是服務於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務於公司管理,因為在實務中它們往往交織在一起。但管理會計必須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兩個層次服務的目標指向是明確的。

(二)方法構造

目標構造決定了方法構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構造的質量又將制約目標構造。

當前管理會計方法體系存在的兩個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針對"公司治理"層面的手段薄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高層對管理會計的重視;②方法之間多半是簡單堆積,缺乏系統整合,與企業管理其他領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從實現公司治理職能的角度,管理會計應創造新的方法或對傳統方法實施改造,以適應下列要求:①公司價值 (或企業核心能力)的評估;②前景財務資料的編制;③內部會計和審計控制;④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業績責任的制定;⑥各個管理層次的業績評價和激勵補償系統的設計 (包括針對高層管理人員的獎勵與補償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資本定價,等等。

至於實現公司管理職能的各種管理會計方法 (如預測決策、預算編制、成本控制、責任會計等等),主要是滿足內部決策與控制、實現最佳資源配置的需要。這類方法 (包括理念)也同樣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會計活動中貫徹戰略管理的指導思想。

(三)對管理會計定義的再認識

根據對管理會計目標和方法體系的討論,有必要量新認識管理會計的定義。

美國會計學會 (aaa)下屬的管理會計委員會 (cma)所下的管理會計定義是:管理會計是運用適當的技術和概念來處理某個主體的歷史的和預期的經濟數據,幫助管理當局制定具有適當經濟目標的計劃,並以實現這些目標做出合理的決策為目的。國際會計師聯合會 (ifac)的常設分會"財務和管理會計委員會"所下的定義是:管理會計是指在一個組織內部,對管理當局用於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信息 (財務的和經營的)進行確認、計量、積累、分析、編報、解釋和傳輸的過程,以確保其資源的利用並對它們承擔經管責任。這些定義的出發點都是為公司管理當局服務,顯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會計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為了能夠同時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徵,管理會計的定義可以表述為:管理會計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分支,提供各種強制性財務報告之外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目的是滿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從管理會計定義的討論,還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對 "財務報告"名稱的質疑。如上所述,當今會計系統所處理的信息實際上已不再局限於財務范疇。1994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發表的《論改進企業報告》,概括了用戶所需信息的五種類型,即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管理部門對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的分析、預測信息、關於股東和管理部門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顯然已經無法用"企業財務報告"的名稱來囊括所有這些內容。因此,本人認為將來可以用較有容納力的"企業經濟報告"來代替財務報告的稱謂。企業經濟報告包含由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現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組成的"核心報表"(屬"強制性信息報告"范疇,主要提供基本財務信息),以及由企業基本概況、分部報告、社會責任報告、人力資源報告、財務預測報告和特殊管理會計報告等構成的"外圍報告"(大體上屬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范疇,提供擴充的企業經濟信息)。這樣既可滿足企業報告的多種目標,報告的提供也比較便利。盡管遵從習慣,可能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沿用"企業財務報告"的稱呼,但其內涵實際上已在發生變化,今後勢必會發生更多變化。

第二,對財務報告提供機構的認識。單靠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財務部顯然己無法完成當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目前財務部的職能實際上已接近於一個綜合信息部。比較徹底的解決辦法是設立一個職能較門的機構,比如稱之為"信息部"(包容現行財會部門的職責)。也可考慮按不同的功能分設財務部和綜合信息部,將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綜合信息部來執行,但這總不如單由一個部門來運作更有效率。若企業內仍沿用財務部的設置和名稱,則應明確其職能已不再局限於提供 "純"財務信息,同時其他職能部門也必須有清晰的責職和程序來配合財務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則,"財務部"這樣一個職能復雜、任務繁重的機構,與企業其他職能部門協調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務,將會越來越困難。

第三,對管理會計原則的認識。管理會計系統中引進公司治理這個理念後,對傳統的些管理會計原則需要有新的認識。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管理會計活動不能按過去理解那樣通常可以不考慮會計標准,否則管理會計信息無法滿足公司治理層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層次對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有時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樣是運用在管理決策上的信息,董事會與ceo對穩健原則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論"的認識。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一直存在"融合論"與"分立論"兩種觀點。作為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兩個子系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原本就甚為密切,從理論上說,在一個企業里完全沒有必要同時存在兩個不同的數據採集和處理系統。也許多年以後,信息技術 (尤其是網路技術)的發展將使企業只要採集和提供源數據,至於信息的篩選、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過專門的計算機軟體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時就不再需要學者煞費苦心地去區分哪些是財務會計信息、哪些是管理會計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還無從實現這樣的理想,信息的提供還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時,正如前面所說,由於財務報告的局限性,目前財務會計不僅不可能包容管理會計,而且還需要更加充分地發揮管理會計在信息發布上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因此,會計信息系統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個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數據的採集方面),也還無法完全獨合 (如在信息報告方面)。"管理會計報告"或稱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在未來較長的一個時期內仍會處於獨立存在的狀態。

四、推進管理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途徑

要完成管理會計體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務艱巨,有關理論也遠末成熟。關於推進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途徑,本文不再重復諸如管理會計職業化、創辦管理會計專業刊物、在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中普及管理會計知識等在會計界已形成共識的意見,僅闡述以下三點想法:

第一,應重視管理會計系統的環境因素。環境和組織的改變意味著應用於決策制定的信息類型和信息用途的改變。公司治理理論對管理會計的對象、任務和特徵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為管理會計系統必須直接為公司治理服務,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徵和狀況也會直接影響管理會計系統的質量和效率。一旦決策層與管理層真正分離,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構成和功能更加完善 (比如外部董事、非執行董事的監督權得到強化,董事會內的提名委員會、工薪委員會、投資委員會、預算委員會等機構比較俱全並且發揮作用),勢必會更有效地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此外,還要深入研究在現行社會經濟環境下管理會計的定位問題,既要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又要使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更加適應企業環境的要求。

第二,管理制度創新與規范的結合問題。在管理活動中,創新與規范相輔相成。現在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尤其是新創體制往往沒有及時地予以規范。例如:0財務總監制這幾年發展較快,但如何使其運作更為有效,還沒有與傳統會計系統 (包括管理會計系統)的改造結合起來考慮。①企業改制中雖然成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但其素質要能保證治理結構的有效性,離不開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的財務和會計知識背景,否則就不能承擔起監控公司業績的職責。②現在許多公司內部審計制度的有效性取決於ceo的態度,從規范治理結構的角度看,內審機構更應直接對監事會或董事會負責。較大規模的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應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的許可權和職業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當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的運作如何與管理會計系統相互配合,以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這些都需要探討和實踐。

第三,充分認識會計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質。公開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和管理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於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並且應該發揮作用。因此,不僅是財務會計信息,對管理會計信息的規范性,政府機構同樣應予關注。另一方面,從信息市場的角度來說,會計信息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取決於信息需求者,所以會計信息的提供從根本上說會形成"買方市場"。現在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卻或多或少是一種"賣方市場"的心態,"我提供什麼,你得接受什麼"。然而,無論是財務會計報告還是管理會計報告,任何改進若不聽取廣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見,終將於事無補、勞民傷財。因此,建議設立專門機構便會計信息的需求調研經常化,除不斷改進財務會計報告 ("強制性信息報告")外,還要逐步對管理會計信息的搜集、加工、處理,以及需要公開發布的管理會計信息的披露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提供各種指南,以利於提高管理會計基本概念范疇的規范性和管理會計實務運作的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項兵·公司治理結構:中國的實踐與美國的經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57-62

2、吳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與中國企業改革,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4

3、崔之元·美國29州公司法變革的理論背景及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研究,1996;4

4、吳聯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需求的調查分析,經濟研究,2000;4

5、 ronald w·hilton·管理會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4

6、李天民·管理會計研究·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4;47

7、陳毓圭譯·論改進企業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19一27

8、葛家澍·損益表(收益表)的擴展--關於第四財務報表·上海會計,1997;1

I.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精選5篇)

在畢業論文的提綱中,有一級提綱也有二三級提綱,同學們在擬定提綱時候合理運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畢業論文一級提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篇1

《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影響因素研究一一基於不同等級城市的比較研究》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概念界定

1.2.1 新生代農民工

1.2.2 社會融入

1.2.3 心理融入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論文結構

1.5 創新與不足

1.5.1 研究的創新

1.5.2 研究的不足

2 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

2.1 相關理論回顧

2.1.1 國外人口遷移理論

2.1.2 國內分階段人口遷移理論

2.1.3 社會記憶理論

2.1.4 社會情境理論

2.2 農民工社會融入研究綜述

2.2.1 社會融入的理論研究視角

2.2.2 農民工社會融入的維度

2.2.3 農民工社會融入的老搭影響因素

2.3 農民工心理融入研究綜述

2.3.1 身份認同的研究視角

2.3.2 落戶意願的研究視角

2.3.3 綜合指標的研究視角

2.4 文獻述評

3 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影響因柰的實證分析框架

3.1 個人特徵因素

3.2 鄉土記憶因素

3.3 城市體驗因素

4 數據來源與樣本播述

4.1 數據來源

4.2 樣本總體特徵描述

4.2.1 人口學特徵比較分析

4.2.2 鄉土記憶因素的比較分析

4.2.3 城市體驗因素的比較分析

4.3 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影響因素的交叉分析

4.3.1 人口學特徵與身份認同的交叉分析

4.3.2 鄉土記憶因素與身份認同的交叉分析

4.3.3 城市體驗因素與身份認同的交叉分析

5 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5.1 計量模型的構建

5.2 變數的定義

5.3 結果分析

5.3.1 個體特徵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影響

5.3.2 鄉土記憶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影響

5.3.3 城市體驗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影響

5.4 本章小結及研究展望

6 結論與政策啟示

6.1 主要結論

6.2 政策啟示

本文結論

本文在綜合情景理論、社會記憶理論等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江蘇、浙江、廣東三省不同等級城市438個樣本數據,分析了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影響因素。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從個體特徵、鄉土記憶、城市體驗三方面展開了對不同等級城市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入的研究。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篇2

題目:整合視角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文

1.1.1選題背景

1.1.2研究意義

1.2研究目的與方法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內容與框架安排

1.3.1研究內容

1.3.2論文框架安排

第2章 相關理論綜述

2.1國內外研究現狀

2.1.1核心競爭力理論研究現狀

2.1.2企業整合理論研究現狀

2.1.3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整合研究現狀

2.2相關理論分析

2.2.1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溯源

2.2.2核心競爭力的內涵與基本特徵

2.2.3核心競爭力與資源、能力、競爭力的關系

2.2.4企業整合的概念界定

第3章企業整合對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理研究

3.1整合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3.2整合侍差拿對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理分析

3.2.1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兩個管理工具

3.2.2企業整合提升核心競爭慶臘為的作用機理

3.2.3企業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

第4章 企業整合模型與整合標准

4.1企業整合的模型

4.2企業整合的標准

4.2.1企業的使命和價值定位為整合的綱領

4.2.2堅持整合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統一

4.2.3堅持整合與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相一致

4.2.4堅持「顧客導向」與「導向顧客」理念相結合

4.2.5堅持整合與企業所處競爭產業的戰略要素高度契合

第5章 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整合支撐要素

5.1思想意識的變革

5.1.1建立危機意識

5.1.2重塑心智模式

5.1.3培養系統思維

5.2企業整合的團隊建設

5.2.1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

5.2.2強有力的整合團隊

5.3無邊界的新型管理模式

5.3.1柔性化的無邊界組織結構

5.3.2靈活、創新性的管理制度

結論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篇3

目 錄

摘要及關鍵詞1

一、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趨勢2

(一)歐盟東擴與歐洲的統一2

(二)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與美國的霸權地位3

(三)美歐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3

(四)日本、東亞與世界經濟的第三極4

二、我國經濟的現狀分析5

(一)中國經濟的支撐因素5

(二)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6

三、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動對我國經濟的主要影響8

(一)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道路的影響8

(二)對產業結構轉換和升級的影響9

(三)對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影響9

(四)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11

(五)對我國完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的影響11

四、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思考12

(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12

(二)產業結構戰略性的調整12

(三)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12

(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13

(五)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積極作用13

五、結語14

參考文獻14

致謝15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篇4

1.標題式寫法

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瞭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採用這種方法編寫。

2.句子式寫法

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採用這種編寫方法。

編寫提綱的步驟

編寫提綱的步驟可以是這樣: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一般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 二)原稿紙頁數的分配

寫好畢業論文的提要之後,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如計劃寫20頁原稿紙(每頁300字)的'論文,考慮序 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四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 頁。有這樣的分配,便於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能更有計劃。畢業論文的長短一般規定為5000—6000字,因為過短,問題很難講透,而作為畢業論文也不 宜過長,這是一般大專、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所決定的。

(三)編寫提綱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 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畢業論文一級提綱 篇5

摘要:當前北京會展業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為復雜的發展環境。來自國內其他會展城市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使北京會展業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變得愈發尖銳,北京會展業墾需認清自身當前存在的問題,深刻認識自身所處的外部環境;並且,由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後北京會展業運行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對於北京會展業的發展有怎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此外,北京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迅速開展的時期,這對於北京會展業的發展亦將產生重大影響。以上幾個因素使北京會展業的發展現狀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題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會展業發展的基本概念,然後分析了北京會展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促進北京市會展業發展的對策。

引言

一、會展業發展的基本概念

(一)會展經濟的界定

(二)會展經濟的功能

二、北京會展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北京會展業發展現狀

(二)北京會展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促進北京市會展業發展的對策

(一)與國際接軌,科學地組織、經營展覽會

1.展覽會的項目決策、展覽實施和展覽形式

2.展覽主辦機構的組織模式

3.展覽主辦機構與參展商和觀眾之間的關系

(二)合理規劃建造現代化會展中心

1. 展覽館位置

2.展館的實用原則

3.展館建設的規模和速度

(三)改革管理體制、培育和完善展覽業市場

1. 會展業管理機構的作用

2.會展業管理體制上的改革

(四)以人為本,加快展覽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1. 會展業的人才需求

2.展覽人才的培育措施

結語

;

J. 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會展一般指的是大型會議或者是大型活動,有很多大學裡面都是有這個專業的,這個專業的畢業論文卻是不知道怎麼寫,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1

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研究

[摘要] 本文對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模式進行了仔細的 研究 ,認為對於開放式會展系統如果採取傳統的業務處理的模式,不能對會展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 應用 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構建會展系統的階段性控制,通過局部控制從而實現對整個系統管理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將會展的管理工作轉換成為對會展的項目的管理和控制。

[關鍵詞] 會展管理會展信息管理會展管理信息系統

一、前言

會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動,具有前期准備時間長,實施時間短的特點,在整個會展期間,尤其是在臨近開始的短暫時間內,將會涌現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這些信息必須要及時准確的進行處理。我們把它們又可以分成財務信息、接待信息、會議進程信息、人員信息、場館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過這些信息流貫穿整個會展期間。

會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會議、展覽會、節慶等活動;按它們涉及和輻射的地域范圍,可分為本地的、全國的、國際性的;按組織規模和參觀人數分類,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會展的規格,可分成普通的、行業的、政府的和國際性的。小的會展則可以是本地的一個行業、組織或 企業 的活動,甚至納拍是個人舉辦的類似於婚宴等。大型展覽會的參觀者可達數萬人以上,小型的會議僅僅幾十人。由於規模上具有明顯的差異、重要程度不同、主辦方等級、與會人數的多少,所有這些綜合因素使得在會展的組織管理上、運作上有多種模式,這樣不能用一個會展管理信息系統涵洞孝羨蓋所有類型的會展活動,所以會出現多種不同形式的會展管理信息系統,各種系統的信息處理的 內容 和流程也不盡相同。

會展活動具有非常鮮明的階段性,對於會議系統系來講,可分成策劃階段、接待階段、會議期間、結束階段、休會期間;而對於展會系統,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後三個階段。兩者在前慎指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對每個階段的信息流程進行剖析,研究它們在不同環節的特點,不僅是設計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組織工作的基礎。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於會展形式的多樣性,為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內容、系統設計帶來很大困難,同時因為會展本身的特點,如果採用一般性的業務處理的模式,很難採用較為一致的框架來設計具有通用意義的會展管理信息系統。

從業務處理層面來看,能夠處理的信息是相當有限的,僅僅限於客戶關系管理、會員管理、登記參會情況、場館展位預訂和租用等業務層面的信息;從信息處理流程來看,由於會展活動是一次性 發展 進程,從策劃到結束基本上屬於線性的過程,因此可以將會展信息系統看作一個開放式系統,不具有明顯的反饋和系統狀態控制的環節。這種面向業務層面的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生命力是不強的。

為解決上述矛盾,我們認為會展信息系統應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基本模式,即一開始就應當設計一個為會展項目管理為目的,以會展項目管理、會務管理服務為主要研究內容,提供會展的項目策劃、進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

從這個意義講,雖然會展系統總的看來是一個仍然是一個開放式系統,但是在各個階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強階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會展系統和會展過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夠達到系統預定的目標,因此這樣的會展系統不再是簡單的開放式,而是若干個良好控制的閉環子系統的在時間進程上有機地結合。

面向管理應用的會展系統,能夠很好的解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 問題 。雖然會展活動的形式多樣性和多變性,但是從會展的管理和進程的角度來看,都可以劃分成策劃階段、接待階段、會展階段、結束階段、休會階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動形式的差異,把各個階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劃、組織、落實和檢查的研究內容,因此信息處理工作就轉換成把會展各個階段的項目的管理工作。

系統的使用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訂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項目),並對項目的執行情況監督和控制。在會展活動期間的所有業務處理工作都融會在系統管理中來,即在項目管理的前提下實現業務數據的處理,提升業務數據處理內涵、意義和針對性。

這種以項目管理為主的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統應用中並不常見,可以認為是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獨特之處。

三、以階段控制為主要 研究 目標

管理信息系統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信息對 企業 狀態進行控制,而開放式會展系統缺乏反饋環節,不能實施有效的控制,我們研究的會展系統是在會展的各個階段實施控制手段,在各個局部上進行階段環節上的控制,即對整個階段達到控制的目的。

所謂控制在信息系統中可以有多種方式,在運用於項目管理方面,應當包括如下環節:策劃、落實、監督、檢查、確認。會展項目之間具有比較強的時間和空間依賴性。

時間依賴性是指項目的准備和執行過程在時間軸上具有先後順序依存的關系,如果一個項目延誤了時間,其他項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整個活動的向後推移。在會展整個期間很多 工作又是並行運行的,各個部分工作完成的質量直接 影響 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壞,當某個項目的物理屬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勢必影響其他項目的存在,這是空間上的依賴性。

XX會議的接待項目策劃一覽表

會展活動的周期可能很長,但是真正舉行活動,僅僅是很短的幾天時間,其他時間都在籌劃和准備,它們的.工作直接影響會展活動的順利舉辦和觀眾的滿意度,如果出現差錯和失誤,很難有機會彌補並挽回影響,因此有必要在舉辦的前期,將所有可能發生的 問題 和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和認真考慮,防患於未然,做到萬無一失。

因此在會展信息管理上按階段對本階段要實施的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這就體現在會展活動的各個階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於對會展項目工作的策劃,組織人員對各個項目分別落實,在會展項目完成情況監督和檢查,對項目的實施的有效性進行確認,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管理和控制。例如,會議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四、會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策劃功能研究

會展包括會議和展會兩種形態,它們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區別,體現在控制的實體在形式上的不同,將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後,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處,我們把它們歸類在基本功能之中。這里僅討論它們共同的、相似的處理功能。

在會展信息處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劃功能、管理功能、營銷功能、信息發布、 網路 注冊、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後勤保障、邀請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劃功能,由於篇幅關系僅討論策劃的功能需求,對其他功能不做討論。

會展信息管理的策劃功能是為會議和展覽會的項目的起始階段的策劃服務的。在策劃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會展管理的經驗,根據會展項目的要求,如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會展的規格和性質,與會人員的級別和人數、會展覆蓋的地域范圍、最後要達成的效果,這些顯性和隱性的問題在會展策劃中是著重考慮的因素。

由於會展活動具有非常明顯區別的階段性,不同階段的任務、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劃也應配合這樣情況,針對會展不同階段做相應的策劃。由於會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劃時,必須認真對待工作出現的一些細節和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並備有應對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

在策劃中制定的項目包括兩個方面的 內容 :首先是確定項目內容,制定項目的基本內容,如項目名稱、達到的目標、完成或考核的指標,項目在准備過程中、必須安排具體的負責人落實該項目,並在指定的時間內,按照考核指標進行檢查;第二是項目之間流程關系,即項目之間的在時空方面存在某種耦合關系,確定項目的任務鏈和完成的時間鏈。

我們把會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劃功能,按照會展的不同階段進行劃分,以階段作為不同的研究對象,按籌備階段、准備階段、會前階段、期中階段、結束階段和休會階段的順序進行,然後在針對每個具體的階段作詳盡的策劃,逐步分解到具體的功能。對於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功能需求,這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系統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圍繞著策劃的功能需求展開進行的。

五、結語

通過對會展信息管理的` 分析 和研究,此類信息變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統,開放式是其主要特點,採用面向業務數據處理的模式不能對會展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筆者採用項目管理的研究 方法 ,以面向項目管理的模式對其各個發生階段進行局部控制,以項目的策劃、落實、監督、檢查和確認的工作環節的形式實現局部上的反饋控制,從而達到對整個項目進行控制的目的,以這種方式組織的管理信息系統能夠較好地適用於不同形式的會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會展管理專業畢業論文2

淺談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摘要:在人、財、物、時間、信息這五種管理的要素中,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提高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會展企業能否把人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上,能否把人看成是自身最寶貴的財富至關重要。

關鍵詞:會展企業 人力資源 管理

在現代會展企業的發展中,由於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和可再生性,其越來越成為一種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效益的無法估量的資本。會展企業只有取得有用的人才、合理使用這些人才、科學管理得到的人才並對人才進行有效開發,才能實現組織目標且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一、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

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會展企業為了創造企業價值,確保本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使用、培訓、績效考核、激勵、調整等等一系列過程,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潛能的管理活動。

這些活動主要包括:

1、人力資源計劃的制定

即根據會展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的需要,對企業各項工作的性質、崗位職責和素質要求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確定會展企業員工需求量和標准,做好相應的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的預測。

2、員工的招募與選拔

即根據會展企業的人力資源計劃,制定相應的用人標准、政策、選拔方法等,招募到企業需要的合格人員。

3、培訓與開發

主要是為了提高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的素質而進行的不同方式、不同內容的培訓和提高。

4、績效管理

是會展企業通過科學的考核和獎懲體系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過程。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會展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選用合適的工資形式,對員工給予相應的報償。除了合理的工資外,會展企業還應建立科學的獎勵和津貼制度,並給員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最大的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二、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強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保證會展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會展企業的業務活動離不開人、財、物這些基本管理要素,而人是這些要素的中心,是決定性因素,如何實現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的精乾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價值是非常關鍵的。員工的勞動並不能孤立存在,必須建立在分工合作的社會勞動基礎之上,因此,要保證會展企業的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必須招募一定數量和素質的員工,並對與會展相關的工作中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科學管理,使工作中的人與事、人與人、人與組織相互適應,有機結合,而這些正是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

2、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是提高會展企業人力資源利用率、增強企業活力的前提

現代經濟環境中,會展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提高企業的素質,增強企業的活力。而會展企業的素質,歸根到底就是員工的素質;而會展企業活力的源泉也正是員工自主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人力資源不同於自然資源,它是存在於人體之內的,是一種活的資源,所以會展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不能使人消極被動地適應工作的需要,而是應該根據個人能力的特點,把人安置在最能充分施展其才華的最佳工作崗位上,事得其人,人盡其才。另外根據人力資源才智和能力的提高,對其工作崗位進行及時調整,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由此可見,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應該是消極的靜態的管理,而應是積極的動態的管理,這種動態管理能夠提高員工素質,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會展企業人力資源利用率,進而增強會展企業活力的關鍵所在。

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也是會展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保障

會展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掌握現代科技和市場經濟知識並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力資源,誰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所以,會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取決於會展企業中的人,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能否順利完成企業的各項任務和目標。而各項任務和目標的完成又取決於完成任務和目標的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力資源管理關繫到會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會展企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都是受到特定條件限制的,如何用發揮人力資源低投入、高產出的特徵,使企業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現代會展企業應該思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目前會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會展企業管理人員管理技能欠缺

目前很多會展企業沒能為管理人員制定規范的培訓計劃,所以大多數管理人員只是憑直覺和經驗進行管理,由於管理人員自身能力的不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2、缺乏長久有效的激勵機制

目前,很多會展企業在設計激勵機制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會展策劃、設計、現場服務與管理等各不同崗位的共同點和差異,沒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行。

3、會展企業缺少必要的人力資源規劃

由於會展企業有很明顯的淡旺季,展會集中時需要大量的人手,展會較少時人力需求量較低,因此,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顯得非常重要。合理預測人力資源的需求並採取相關規劃措施保證在合適的時間得到合適的人才,既能降低會展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又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目前很多會展企業經常保留少數員工,工作需要時再臨時聘任相關人員,對人力資源缺乏必要的規劃,這勢必會影響到服務的質量甚至會營銷到會展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海英.會展人力資源管理芻議[J].經營管理者.2010(02)

[2]周建華.會展業與經濟發展[J].社會科學戰線.2002(03)

作者簡介:陳榮榮(1977―),女,河北省唐山人,大學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閱讀全文

與會展行業市場調查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金銀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1
北京盈泰財富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18
市場營銷計劃產品怎麼寫 瀏覽:463
市場營銷專業辦學定位 瀏覽:121
文明有禮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79
太原電子商務企業名錄 瀏覽:472
2015珠寶類端午節促銷活動 瀏覽:169
上海市場營銷師培訓班 瀏覽:112
電子商務中的數字簽名 瀏覽:356
體育市場營銷大綱 瀏覽:319
社區垃圾分類樓組長培訓方案 瀏覽:421
招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體檢 瀏覽:31
鞋子促銷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505
5個電子商務風雲人物 瀏覽:198
萬達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 瀏覽:760
企業貸款綜合營銷方案 瀏覽:719
舞蹈培訓開業營銷方案 瀏覽:892
大學生的活動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843
oto推廣方案 瀏覽:90
濟南網路營銷服務 瀏覽:961